CN114490234A - 导致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识别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导致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识别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90234A
CN114490234A CN202110868388.7A CN202110868388A CN114490234A CN 114490234 A CN114490234 A CN 114490234A CN 202110868388 A CN202110868388 A CN 202110868388A CN 114490234 A CN114490234 A CN 1144902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erminal equipment
heat source
terminal device
shell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683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90234B (zh
Inventor
崔占彪
黄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6838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902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902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02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902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02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8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roperties or parameters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of power, currents, temperature, humidity, position, vibr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G01K7/16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 G01K7/2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the element being a non-linear resistance, e.g. thermis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致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识别方法及终端设备,通过检测终端设备在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变化数据,判断终端设备是否过热,当终端设备过热时,获取该终端设备内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在预设周期内对应的功耗值,并获取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在预设周期内对应的温度变化数据。根据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以及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识别导致所述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这样,可以通过综合考虑各个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以及这些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准确识别真正导致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降低热源的功耗值,以在降低终端设备温度的同时,保证其它电子元器件的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导致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识别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致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识别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终端设备的正常运行基于各电子元器件,如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电池、扬声器、屏幕等的共同协作,这些电子元器件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发散相应的热能,即对应一定的功耗值,电子元器件所产生的热量被传导至终端设备内的各个实体(终端设备内不需要消耗电能的电子元件),导致各实体的升温,这些实体将热量继续传导至终端设备的外壳上,最终表现为终端设备的外壳发热,由此,终端设备的温度可以通过终端设备的外壳温度(壳温)来表征。通常,终端设备在多任务系统、前后台任务并行运行、屏幕长时间高亮等场景下均会造成部分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大幅度升高,进而导致终端设备的温度大大提升,甚至超过温度安全阈值,造成终端设备过热,这些电子元器件即为导致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
终端设备过热会导致电子元器件的加速老化、自燃等问题,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在终端设备过热时,需要及时对终端设备降温。通常,会通过调整每个电子元器件的运行参数,以降低每个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例如,同时降低屏幕亮度、限制SoC运行频率等。但是,无差别的调整每个电子元器件的运行参数,会影响热源以外的电子元器件的正常运行,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终端设备,例如热源是SoC,此时,如果同时降低屏幕的亮度,以降低屏幕的功耗值,则会影响用户的正常观看。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致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识别方法及终端设备,以准确识别导致终端设备过热的电子元器件,从而有针对性地降低热源的功耗值,以在降低终端设备温度的同时,保证其它电子元器件的正常运行。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致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终端设备在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变化数据;
当所述终端设备的壳温变化数据符合温度安全预警条件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内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对应的功耗值,并获取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对应的温度变化数据,所述周围实体是指与所述指定电子元器件相邻的硬件;
根据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以及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识别导致所述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其中,所述热源是指功耗值的排序位于预设排序范围内,且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符合预设温度变化趋势的指定电子元器件。
这样,可以通过综合考虑各个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以及这些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准确识别真正导致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降低热源的功耗值,以在降低终端设备温度的同时,保证其它电子元器件的正常运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温度安全预警条件是指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预设周期的结束时刻对应的当前壳温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安全阈值,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壳温升高速率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升高速率。
这样,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温度变化数据作为触发识别热源的预警的参数,令触发的预警更广泛地适用于终端设备的各种运行场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终端设备在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变化数据包括:
在所述预设周期的初始时刻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
在所述预设周期的结束时刻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壳温;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和当前壳温,计算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差值。
这样,可以按照预设周期来及时监测终端设备的壳温变化,并通过计算准确获得壳温的变化趋势,以便于及时触发识别热源的预警,进而调节终端设备的温度,避免随意触发预警,浪费终端设备的计算资源,增加终端设备的运行负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壳温变化数据包括壳温升高速率,所述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和当前壳温,计算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变化数据包括:
计算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壳温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的壳温差值;
计算所述壳温差值与所述预设周期的比值,得到壳温升高速率。
这样,可以准确计算出终端设备的壳温升高速率,以提高后续根据壳温升高速率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识别热源的操作的准确性。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预设周期的初始时刻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以及在所述预设周期的结束时刻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壳温包括:
获取指定实体的温度,所述指定实体为所述终端设备中用于估计所述终端设备的壳温的硬件;
根据各所述指定实体的温度,估计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以及当前壳温。
这样,可以根据各指定实体的温度来综合计算终端设备的壳温,避免终端设备的整体温度受部分温度异常的实体的影响,以提高终端设备的壳温对终端设备的整体温度的代表性。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对应的温度变化数据包括:
确定每一个所述周围实体对应的热敏电阻;
获取所述热敏电阻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对应的阻值变化数据;
根据所述阻值变化数据,计算所述热敏电阻对应的所述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
这样,可以通过为实体设定对应的热敏电阻来准确监测每个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温度变化数据是指所述周围实体在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温度差值,和/或所述周围实体在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温度变化速率。
这样,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温度变化数据作为表征周围实体温度变化的参数,以供灵活适应不同类型的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以及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识别导致所述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包括:
将各所述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排序;
根据排序结果,筛选出排序位于预设排序范围内的待识别电子元器件;
判断所述待识别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温度变化趋势;
确定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符合预设温度变化趋势的待识别电子元器件为热源。
这样,通过对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的排序,可以准确挑选功耗值较高的待识别电子元器件,并进一步结合这些待识别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可以避免单一参数判断的误判,准确识别热源。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根据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以及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识别导致所述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调整所述热源的运行参数,以降低所述热源的功耗值;
当所述终端设备的壳温小于预设温度安全阈值时,保持或者提高所述热源的功耗值。
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降低热源的功耗值,以降低热源所产生的热量,进而降低终端设备的温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的运行场景是否发生切换;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的运行场景发生切换,则将所述热源的运行参数调整至与切换后的运行场景对应的运行参数。
这样,可以在终端设备的运行场景发生变化时,通过重新调整各指定电子元器件的运行参数,以适应新的运行场景,从而保证用户对终端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采用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识别导致所述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并调整所述热源的运行参数以降低所述终端设备的壳温。
这样,可以通过综合考虑各个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以及这些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准确识别真正导致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降低热源的功耗值,以在降低终端设备温度的同时,保证其它电子元器件的正常运行。
第三方面,本申请一种导致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终端设备在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变化数据;当所述终端设备的壳温变化数据符合温度安全预警条件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内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对应的功耗值,并获取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对应的温度变化数据;根据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以及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温度变化数据,识别导致所述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其中,所述热源是指功耗值的排序位于预设排序范围内,且电子元器件的温度变化数据符合预设温度变化趋势的指定电子元器件。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温度安全预警条件是指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预设周期的结束时刻对应的当前壳温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安全阈值,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壳温升高速率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升高速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终端设备在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变化数据包括:在所述预设周期的初始时刻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在所述预设周期的结束时刻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壳温;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和当前壳温,计算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差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壳温变化数据包括壳温升高速率,所述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和当前壳温,计算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变化数据包括:计算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壳温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的壳温差值;计算所述壳温差值与所述预设周期的比值,得到壳温升高速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预设周期的初始时刻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以及在所述预设周期的结束时刻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壳温包括:获取指定电子元器件的温度;根据各所述电子元器件的温度,估计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以及当前壳温。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对应的温度变化数据包括:确定每一个所述电子元器件对应的热敏电阻;获取所述热敏电阻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对应的阻值变化数据;根据所述阻值变化数据,计算所述热敏电阻对应的所述电子元器件的温度变化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温度变化数据是指所述电子元器件在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温度差值,和/或所述电子元器件在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温度变化速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以及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温度变化数据,识别导致所述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包括:将各所述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排序;根据排序结果,筛选出排序位于预设排序范围内的待识别电子元器件;判断所述待识别电子元器件的温度变化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温度变化趋势;确定电子元器件的温度变化数据符合预设温度变化趋势的待识别电子元器件为热源。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根据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以及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温度变化数据,识别导致所述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调整所述热源的运行参数,以降低所述热源的功耗值;当所述终端设备的壳温小于预设温度安全阈值时,保持或者提高所述热源的功耗值。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及其实现方式中的任一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存储设备上运行时,使得存储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及其实现方式中的任一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及其实现方式中的任一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撑上述装置或设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及其实现方式中的任一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终端设备内部各硬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源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终端设备的壳温差值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终端设备的壳温升高速率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源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源运行参数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热源运行参数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软件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分解示意图,以及如图2所示的图1中终端设备内部各硬件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由显示屏200、外壳300以及内部电子元器件100构成,其中,内部硬件100至少包括主板101、小板102、耳机接口103、听筒104、摄像头105、中板106、电池107和多个印刷电路板。其中,中板106设置于显示屏200和外壳300之间,为其它内部硬件提供支撑,其余内部硬件设置于中板106上。具体地,耳机接口103和听筒104与主板101电连接,摄像头105、电池107、小板102和显示屏109均通过对应的印刷电路板与主板101电连接,主板101与小板102之间通过对应的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其中,上述用于电连接的印刷电路板可以采用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FPC)。
主板101上设置有多个电子器件,用于为终端设备提供逻辑运算、数据存储等多种数据处理功能,这些电子器件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a chip,SoC)1100,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双倍数据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DR SDRAM)),电源管理单元,闪存芯片(flash memory,例如:嵌入式多媒体卡,通用闪存存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射频芯片(radio frequency,RF),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调制解调器(modem)1101,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1102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SoC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SoC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单元中。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主板101上还设置有第四接口1094,并通过第四印刷电路板1084与第四接口1094的插接实现与小板102电连接,第四印刷电路板1084具体可以为FPC,柔性电路板。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耳机接口103的一端位于外壳300上,用于用户插装耳机,另一端通过主板101上的焊盘焊接在主板101上,与主板101实现电气连接。耳机接口103可以是USB接口,也可以是3.5mm的开放移动电子设备平台(open mobile terminal platform,OMTP)标准接口,美国蜂窝电信工业协会(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association of the USA,CTIA)标准接口。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听筒104通过焊盘焊接在主板101上,与主板101实现电连接。听筒104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当终端设备接听电话或语音信息时,用户可以通过将听筒104靠近人耳接听语音。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摄像头105设置于主板101的一侧,其上设置有第三印刷电路板1083,主板101上还设置有第三接口1093,摄像头105通过将第三印刷电路板1083插接于第三接口1093中实现与主板101电连接。摄像头105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ISP将数字图像信号输出到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加工处理。ISP和DSP均安装在主板101上。DSP将数字图像信号转换成标准的RGB,YUV等格式的图像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105,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池107上设置有第一印刷电路板1081,主板101上设置有第一接口1091,电池107通过将第一印刷电路板1081插接于第一接口1091中实现与主板101电连接,进而为主板101上安装的电子元器件供电。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显示屏200可以装在终端的外壳300上,显示屏200设置有第二印刷电路板1082,主板101设置有第二接口1092,显示屏200通过将第二印刷电路板1082插接于第二接口1092中实现与主板101电连接。显示屏200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200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 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200,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小板102上设置有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用户身份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卡槽(图中未显示)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接口103也可以焊接在小板102上。
终端设备的硬件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消耗电能,产生功耗的硬件,也可以称为电子元器件,例如,主板101上的各个电子器件(SoC、modem等)、听筒104、摄像头105、主板106、显示屏200等;另一种是不需要能源,不会产生功耗的硬件,或者产生很少的功耗,也可以称为实体,例如,各电子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类元件(如,各个印刷电路板、接口等)、以及设置在主板101上的电路类元件等。其中,终端设备主要依靠各电子元器件实现各种功能。
终端设备为了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需要进入相应的运行场景,并依靠该运行场景对应的硬件之间的协作运行,实现相应的功能,例如,用户需要观看视频时,终端设备进入播放视频的运行场景,终端设备依靠SoC利用各处理单元(如ISP、视频编解码器等)对视频的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供用户使用的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用户将耳机插入耳机接口103,通过耳机接口103获取音频数据,同时,通过显示屏200播放视频数据。又如,用户需要同时浏览购物软件和进行语音通话,终端设备进入购物软件和语音通话的运行场景,终端设备依靠SoC采用多核运行,以同时执行上述两个过程,利用无线通信技术(Wi-Fi)模块从网络获取购物网站的相关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展示于显示屏200上,通过modem等对语音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处理,以使用户通过听筒104接收对方的语音数据。
终端设备进入运行场景时,会首先为各电子元器件设定适应于当前运行场景的运行参数,即第一运行参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按照当前运行场景预先设定的运行效果来设定各电子元器件的第一运行参数,例如,预先设定运行场景A(播放视频)对应的运行效果是屏幕亮度为20,画面分辨率为720p,则需要将显示屏200的第一运行参数设定为屏幕亮度为20,画面分辨率为720p。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按照当前运行场景的环境参数,动态设定各电子元器件的第一运行参数,其中,环境参数是指影响当前运行场景运行效果的参数,如网络环境参数、环境亮度等。例如,运行场景A对应的环境参数为网速为500bps、环境亮度为40,则为了提高视频清晰度,可以根据上述环境参数,将显示屏200的第一运行参数设定为屏幕亮度为50,画面分辨率为1280p。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用户可以按照个人喜好设定各电子元器件的第一运行参数,例如,用户喜欢更加流畅的播放效果,且喜欢较高的屏幕亮度,可以自定义设定屏幕亮度为50,画面分辨率为720p。在实际应用中,终端设备中各电子元器件的第一运行参数不局限于上述给出的实现方式。
电子元器件以不同的运行参数运行时,会产生不同的功耗,例如,各电子元器件在运行时,相比不运行时,功耗高;显示屏200使用屏幕亮度越高,功耗越高;显示屏200使用画面分辨率越高,功耗越高;SoC使用的频率越高,功耗越高;SoC使用的运行核数越多,功耗越高;modem使用的发射功率越高,功耗越高;modem使用的速率越高,功耗越高等。其它电子元器件对应的运行参数与功耗关系不再一一列举,例如,摄像头105的使用的照明系数越高,功耗越高;听筒104使用的音量越高,功耗越高;听筒104使用的喇叭数量越多,功耗越高等。
电子元器件产生功耗后,会向周围传导热量,最终温度会体现在终端设备的外壳300上,通常,可以以终端设备的外壳300的温度(以下简称壳温)来表征终端设备的温度,当终端设备的壳温过高时,即终端设备过热时,需要通过降低电子元器件的功耗,来降低终端设备的温度,以保护终端设备内各个硬件、以及保证终端设备的正常运行。
通常可以通过监测终端设备中的指定实体(第一实体)的温度,来监测终端设备的壳温,其中,第一实体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全部实体,与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部分实体,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实体可以是位于终端设备内指定位置上的实体,如位于终端设备的顶角处、中心处、弯折处等,指定实体通常会分布在终端设备上具有代表性的位置,可以更加准确的表征终端设备的整体壳温;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实体可以是与电子元器件相邻的实体等,如图2中,与SoC 1100相邻的实体,第四接口1094和第四印刷电路板1084,由于终端设备的壳温主要受到电子元器件温度变化的影响,这样可以通过指定实体更加准确地反应电子元器件的温度变化,进而更加准确地表征终端设备的壳温。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需要指定其它实体作为第一实体。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与每个第一实体串联热敏电阻(thermistors),例如负温度系数(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NTC)热敏电阻,通过监测热敏电阻的阻值,以计算相应第一实体的当前温度。在获得各个第一实体的当前温度之后,对全部第一实体的温度进行数学计算,比如线性计算,以计算结果估计终端设备的壳温。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来获得壳温,例如将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指定器件的周围,这些指定器件可以选择与外壳300距离较近,或者通常温度较高的器件,例如CPU、显示屏、modem、GPS接收器等,通过直接监测这些器件的温度,进而根据这些器件的温度计算出壳温。
由于终端设备对第一实体的温度的监测和计算,会占用计算资源,造成一定的资源负担,因此,通常按照一定的周期(预设周期)来监测第一实体的温度,进而监测终端设备的壳温。通过获得终端设备的壳温,可以监测终端设备在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变化数据,并进一步根据壳温变化数据和温度安全预警条件,来判断终端设备是否过热,即是否调整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具体参见图3:
S301、检测终端设备在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变化数据。
在该预设周期内,终端设备会根据用户的需求,进入相应的运行场景,例如运行场景为导航且熄灭显示屏200的场景,此时,启用与导航场景对应的电子元器件,例如GPS接收器、SoC、modem,各个电子元器件采用与导航场景对应的第一运行参数运行,由此,在该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变化数据,是针对导航场景的壳温变化数据,即壳温受到GPS接收器、SoC、modem产热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预设周期内,终端设备会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切换不同的运行场景,例如首先进入运行场景A(导航且点亮显示屏200的场景)之后,切换进入运行场景B(导航且熄灭显示屏200的场景),其中,各电子元器件在运行场景A采用第一运行参数运行,在运行场景B采用第二运行参数运行,第一运行参数与第二运行参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此时,在该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变化数据,是针对运行场景A以及运行场景B产生的壳温变化数据,即壳温在运行场景A受到GPS接收器、SoC、modem、显示屏200产热的影响,在运行场景B受到GPS接收器、SoC、modem产热的影响。
可以根据如下方法来获取终端设备在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变化数据,并判断终端设备是否过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温变化数据是指终端设备的当前壳温,在预设周期的结束时刻,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终端设备的壳温即可获得当前壳温。针对此种情况,设定温度安全预警条件为终端设备的当前壳温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安全阈值时,终端设备过热。例如,预设温度安全阈值为50℃(可自定义),若当前壳温大于或者等于50℃,则终端设备过热;若当前壳温小于50℃,则终端设备壳温正常。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温变化数据是指终端设备在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差值,此时,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的方法来计算终端设备的壳温差值,具体如下:
S401、在所述预设周期的初始时刻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
S402、在所述预设周期的结束时刻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壳温;
S403、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和当前壳温,计算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差值。
通过上述方法分别在预设周期的初始时刻和结束时刻获取终端设备的壳温,计算当前壳温与初始壳温的差值,以得到终端设备在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差值。针对此种情况,设定温度安全预警条件为终端设备的壳温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壳温差值阈值,终端设备过热。例如,预设壳温差值阈值为30℃(可自定义),若壳温差值大于或者等于30℃,则终端设备过热;若壳温差值小于30℃,则终端设备壳温正常。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温变化数据是指终端设备在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升高速率,此时,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的方法来计算终端设备的壳温升高速率,具体如下:
S501、计算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壳温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的差值;
S502、计算所述差值与所述预设周期的比值,得到壳温升高速率。
通过上述方法分别在预设周期的初始时刻和结束时刻获取终端设备的壳温,并通过计算当前壳温与初始壳温的差值,得到终端设备在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差值之后,进一步计算该壳温差值与预设周期的时长的比值,就可以得到壳温升高速率。例如,壳温差值为30℃,预设周期的时长为30min,则壳温升高速率为30/30=1℃/min。针对此种情况,设定温度安全预警条件为终端设备的壳温升高速率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升高速率时,终端设备过热。例如,预设温度升高速率为1℃/min,若壳温升高速率大于或者等于1℃/min,则终端设备过热;若壳温升高速率小于1℃/min,则终端设备壳温正常。
可以采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来判断终端设备是否过热,也可以将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相结合来判断终端设备是否过热,例如,温度安全预警条件设定为终端设备的当前壳温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安全阈值,且壳温升高速率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升高速率时,终端设备过热,这样,可以降低仅用单一温度安全预警条件来判断终端设备是否过热的误差和错误,从而提高对终端设备过热的判断的准确性,以针对准确的终端设备过热情况,进行电子元器件的调整,提高对电子元器件的调整过程的有效性。
S302、当所述终端设备的壳温变化数据符合温度安全预警条件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内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对应的功耗值,并获取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对应的温度变化数据,所述周围实体是指与所述指定电子元器件相邻的硬件。
当判断终端设备过热时,需要准确识别真正造成终端设备过热的电子元器件(热源),从而以调节热源的运行参数,降低热源的功耗值,进而降低终端设备的温度。
一方面,终端设备获取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在预设周期内对应的功耗值,其中,指定电子元器件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全部电子元器件,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部分电子元器件,例如,指定电子元器件可以是终端设备根据运行场景动态选定的电子元器件,如运行场景涉及显示屏200开启,则指定电子元器件包括显示屏200,若运行场景为灭屏,则指定电子元器件不包括显示屏200。指定电子元器件可以是终端设备按照周期循环设定的,如每个周期对应不同的电子元器件,每个周期对应的电子元器件为全部电子元器件中的部分电子元器件,至少连续两个周期对应的电子元器件覆盖全部电子元器件。指定电子元器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人为设定或者由终端设备设定,此处不一一展开。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与电子元器件产生的热量对应,即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越高,所产生的热量越高。
另一方面,终端设备获取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在预设周期内的温度变化数据,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是指与电子元器件相邻的实体,如图2所示,SoC 1100的周围实体包括第四接口1094和第四印刷电路板1084;modem 1101的周围实体包括第三接口1093和第三印刷电路板1083;GPS接收器1102的周围实体包括第一接口1091和第一印刷电路板1081。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个实体可以是不同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如图2所示,摄像头105的周围实体包括第三接口1093和第三印刷电路板1083,第三接口1093和第三印刷电路板1083同时也是modem 1101的周围实体。
由上文可知,实体自身无功耗,因此,实体自身不会产生热量或者实体自身所产生的热量可以忽略不计,这些实体的温度随其所接收的相邻电子元器件散发的热量变化,因此,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可以反映与其相邻的电子元器件的产热能力,即反映与其相邻的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具体的,一个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越明显,该电子元器件所产生的热量越高,其功耗值越高。
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的方法来获取每个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
S601、确定每一个所述周围实体对应的热敏电阻;
S602、获取所述热敏电阻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对应的阻值变化数据;
S603、根据所述阻值变化数据,计算所述热敏电阻对应的所述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
采用与上文获得第一实体的温度相同的方法,用热敏电阻来测量每个周围实体的温度,通过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数据,根据热敏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到该热敏电阻对应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此处,阻值变化数据可以是指热敏电阻在预设周期的结束时刻对应的阻值,相应的,热敏电阻对应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即为周围实体在预设周期的结束时刻的温度;阻值变化数据也可以是指热敏电阻在预设周期的结束时刻对应的阻值与在预设周期的开始时刻对应的阻值的差值,相应的,热敏电阻对应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即为周围实体在预设周期的结束时刻的温度与周围实体在预设周期的开始时刻的温度的差值;阻值变化数据也可以是指热敏电阻在预设周期的结束时刻对应的阻值与在预设周期的开始时刻对应的阻值的差值,相应的,热敏电阻对应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即为周围实体在预设周期的结束时刻的温度与周围实体在预设周期的开始时刻的温度的差值与预设周期的时长的比值,即温度变化速率。
进一步地,当同一周围实体对应多个电子元器件时,其温度变化数据将反映所述多个电子元器件的功耗。
S303、根据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以及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识别导致所述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其中,所述热源是指功耗值的排序位于预设排序范围内,且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符合预设温度变化趋势的指定电子元器件。
终端设备同时根据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以及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识别热源,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由于终端设备对电子元器件功耗值的统计失误、热敏电阻损坏等造成的阻值测量失误、同一实体对应多个电子元器件,以至于难以区分该实体反映的电子元器件等问题对热源识别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对热源识别的准确性。热源识别方法可以参考如图7所示的流程图,具体如下:
S701、将各所述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排序;
S702、根据排序结果,筛选出排序位于预设排序范围内的待识别电子元器件;
S703、判断所述待识别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温度变化趋势;
S704、确定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符合预设温度变化趋势的待识别电子元器件为热源。
将各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进行排序,进而确定功耗值较高的电子元器件,由于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反映其产热量,相应的,功耗值较高的电子元器件的产热量较高,更容易是造成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将全部指定电子元器件作为进一步识别的待识别电子元器件,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也可以根据排序结果,选择排位靠前,即一定数量功耗值较高的指定电子元器件作为待识别电子元器件,以减少待识别电子元器件的数量,从而降低后续识别过程的计算量,提高识别效率。
判断待识别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温度变化趋势,以确定热源,其中,预设温度变化趋势可以参考上文温度安全预警条件的设置方式,将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与预设温度变化趋势的对比过程可以参考上文将终端设备的壳温变化数据与温度安全预警条件的对比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仍以导航且熄灭显示屏200的运行场景为例,如果按照功耗值进行排序,GPS接收器>SoC>modem,且三个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以温度变化的差值为例),GPS接收器>SoC>modem,则说明热源是GPS接收器。
上述S302中当所述终端设备的壳温变化数据符合温度安全预警条件时,也可以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内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对应的功耗值,并获取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对应的温度变化数据,当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电子元器件周围时可以获得电子元器件在预设周期内对应的温度变化数据。获取电子元器件的温度变化数据,可以参考图6获取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的方式。
上述S303中,可以根据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以及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温度变化数据,识别导致所述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其中,所述热源是指功耗值的排序位于预设排序范围内,且电子元器件的温度变化数据符合预设温度变化趋势的指定电子元器件。热源的识别方法可以参考图7的说明。
当判断终端设备过热时,需要准确识别真正造成终端设备过热的电子元器件(热源),从而以调节热源的运行参数,降低热源的功耗值,进而降低终端设备的温度。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各个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以及这些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或电子元期间的温度变化,准确识别真正导致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从而对这些热源做出针对性的调整,以降低终端设备的温度。具体调整的过程可以参见图8:
S801、调整所述热源的运行参数,以降低所述热源的功耗值;
S802、当所述终端设备的壳温小于预设温度安全阈值时,保持或者提高所述热源的功耗值。
由上文可知,电子元器件的运行参数是影响其功耗值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调整热源的运行参数以降低热源的功耗值,进而降低其产热量。其中,运行参数是指电子元器件在预设周期的结束时刻所处的运行场景对应的运行参数,例如,第一种调整情况,终端设备在预设周期中始终处于运行场景A,各电子元器件对应第一运行参数,那么热源的运行参数就是第一运行参数,此时,需要调整热源对应的第一运行参数;又如,第二种调整情况,终端设备在预设周期中,先处于运行场景A,各电子元器件对应第一运行参数,之后切换至运行场景B,各电子元器件对应第二运行参数,而在预设周期的结束时刻终端设备仍处于运行场景B,则热源的运行参数就是第二运行参数,此时,需要调整热源对应的第二运行参数。以第一种调整情况为例,在预设周期,例如周期A结束之后,将各热源的第一运行参数调整为新的运行参数,例如第三运行参数,而其他电子元器件的运行参数保持为第一运行参数。例如,如果热源为显示屏200,则可以调低显示屏200的第一运行参数屏幕亮度、分辨率等,得到第三运行参数;如果热源为SoC 1100,则可以减少第一运行参数运行核数,得到第三运行参数;如果热源为modem 1101,则可以降低第一运行参数发射功率,得到第三运行参数。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降低热源的功耗值,以在降低终端设备温度的同时,保证其它电子元器件的正常运行。
在调整热源的运行参数之后,进入下一个预设周期,例如周期B,并在周期B结束时监测终端设备的壳温变化数据,以判断调整后的热源,是否有效改善终端设备过热的问题。例如,终端设备在周期B的结束时刻的壳温与终端设备在周期B的开始时刻的壳温的差值小于0,且该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温降阈值,则说明热源调整有效;又如,终端设备在周期B的结束时刻的壳温与终端设备在周期B的开始时刻的壳温的差值与周期B的时长的比值(即,壳温变化速率)小于0,且该壳温变化速率的绝对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温降速率,则说明热源调整有效等。
进一步地,当热源调整有效时,可以在周期B之后的预设周期,例如周期C,热源继续使用第三运行参数,其他电子元器件继续使用第一运行参数。
当热源调整无效时,可以再次调整各热源的运行参数,例如调整至第四运行参数,以进一步降低各热源的功耗值。也可以参考上述S301-S303的方法,重新识别终端设备的热源,以确定热源是否发生变化,并按照S801的方法调整识别到的新热源的运行参数,以降低各新热源的功耗值,在周期C内,新热源采用调整后的运行参数,其他电子元器件采用周期B中所对应的运行参数,更进一步地,在这种情况中,如果其他电子元器件包括周期B中的热源,即原热源,则这些原热源可以继续使用周期B中所对应的运行参数,也可以调整为与当前运行场景相适应的运行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重新识别的热源与原热源相同,即热源不变,但是,调整热源的运行参数之后,终端设备的壳温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则可能是终端设备所在环境的环境温度过高,引起终端设备过热的主要因素是环境温度,而不是电子元器件的功耗,此时,需要降低终端设备所处的环境温度。
当监测到终端设备的壳温小于预设温度安全阈值时,就可以继续保持各热源的功耗值,即保持各热源的运行参数,以保证终端设备不会过热。或者,为了提高终端设备的运行效果,可以调整各热源的运行参数,以提高各热源的功耗值,达到更好的运行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需要采用如图9所示的方法来调整热源的运行参数,具体如下:
S901、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的运行场景是否发生切换;
S902、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的运行场景发生切换,则将所述热源的运行参数调整至与切换后的运行场景对应的运行参数。
在调整热源的运行参数之后,如果终端设备检测到运行场景的切换,则需要重新调整热源的运行参数。由上文可知,在不同的运行场景下,各电子元器件对应不同的运行参数,这样才能够满足运行条件,因此,当运行场景发生切换时,需要重新调整各电子元器件(包括热源)的运行参数,以适应切换后的运行场景,保证终端设备的运行效果。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从终端设备本身对本申请提供的热源识别方法的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例如,上述设备通过软件模块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存储模块100和处理模块200,所述存储模块100与所述处理模块200相耦合,所述存储模块10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所述处理模块200用于检测终端设备在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变化数据;当所述终端设备的壳温变化数据符合温度安全预警条件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内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对应的功耗值,并获取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对应的温度变化数据,所述周围实体是指与所述指定电子元器件相邻的硬件;根据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以及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识别导致所述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其中,所述热源是指功耗值的排序位于预设排序范围内,且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符合预设温度变化趋势的指定电子元器件。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温度安全预警条件是指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预设周期的结束时刻对应的当前壳温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安全阈值,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壳温升高速率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升高速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存储模块100还用于在所述预设周期的初始时刻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在所述预设周期的结束时刻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壳温;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和当前壳温,计算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差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壳温变化数据包括壳温升高速率,所述存储模块100还用于计算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壳温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的壳温差值;计算所述壳温差值与所述预设周期的比值,得到壳温升高速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存储模块100还用于获取指定实体的温度,所述指定实体为所述终端设备中用于估计所述终端设备的壳温的硬件;根据各所述指定实体的温度,估计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以及当前壳温。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存储模块100还用于确定每一个所述周围实体对应的热敏电阻;获取所述热敏电阻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对应的阻值变化数据;根据所述阻值变化数据,计算所述热敏电阻对应的所述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温度变化数据是指所述周围实体在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温度差值,和/或所述周围实体在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温度变化速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存储模块100还用于将各所述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排序;根据排序结果,筛选出排序位于预设排序范围内的待识别电子元器件;判断所述待识别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温度变化趋势;确定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符合预设温度变化趋势的待识别电子元器件为热源。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存储模块100还用于调整所述热源的运行参数,以降低所述热源的功耗值;当所述终端设备的壳温小于预设温度安全阈值时,保持或者提高所述热源的功耗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存储模块100还用于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的运行场景是否发生切换;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的运行场景发生切换,则将所述热源的运行参数调整至与切换后的运行场景对应的运行参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上述装置或设备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上述装置或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导致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终端设备在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变化数据;
当所述终端设备的壳温变化数据符合温度安全预警条件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内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对应的功耗值,并获取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对应的温度变化数据,所述周围实体是指与所述指定电子元器件相邻的硬件;
根据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以及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识别导致所述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其中,所述热源是指功耗值的排序位于预设排序范围内,且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符合预设温度变化趋势的指定电子元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安全预警条件是指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预设周期的结束时刻对应的当前壳温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安全阈值,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壳温升高速率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升高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终端设备在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变化数据包括:
在所述预设周期的初始时刻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
在所述预设周期的结束时刻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壳温;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和当前壳温,计算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温变化数据包括壳温升高速率,所述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和当前壳温,计算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预设周期内的壳温变化数据包括:
计算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壳温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的壳温差值;
计算所述壳温差值与所述预设周期的比值,得到壳温升高速率。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设周期的初始时刻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以及在所述预设周期的结束时刻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壳温包括:
获取指定实体的温度,所述指定实体为所述终端设备中用于估计所述终端设备的壳温的硬件;
根据各所述指定实体的温度,估计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壳温以及当前壳温。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对应的温度变化数据包括:
确定每一个所述周围实体对应的热敏电阻;
获取所述热敏电阻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对应的阻值变化数据;
根据所述阻值变化数据,计算所述热敏电阻对应的所述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变化数据是指所述周围实体在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温度差值,和/或所述周围实体在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温度变化速率。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以及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识别导致所述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包括:
将各所述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排序;
根据排序结果,筛选出排序位于预设排序范围内的待识别电子元器件;
判断所述待识别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温度变化趋势;
确定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符合预设温度变化趋势的待识别电子元器件为热源。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功耗值以及所述每个指定电子元器件的周围实体的温度变化数据,识别导致所述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调整所述热源的运行参数,以降低所述热源的功耗值;
当所述终端设备的壳温小于预设温度安全阈值时,保持或者提高所述热源的功耗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的运行场景是否发生切换;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的运行场景发生切换,则将所述热源的运行参数调整至与切换后的运行场景对应的运行参数。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所述的方法识别导致所述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并调整所述热源的运行参数以降低所述终端设备的壳温。
1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110868388.7A 2021-07-30 2021-07-30 导致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识别方法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144902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8388.7A CN114490234B (zh) 2021-07-30 2021-07-30 导致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识别方法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8388.7A CN114490234B (zh) 2021-07-30 2021-07-30 导致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识别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0234A true CN114490234A (zh) 2022-05-13
CN114490234B CN114490234B (zh) 2023-03-28

Family

ID=81491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68388.7A Active CN114490234B (zh) 2021-07-30 2021-07-30 导致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识别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9023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61685A1 (en) * 2009-12-31 2011-06-30 Acer Incorporated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05094251A (zh) * 2014-05-23 2015-11-25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温控装置、方法及终端
CN105864954A (zh) * 2015-02-06 2016-08-17 约翰逊控制技术公司 用于热量上升补偿的系统和方法
US20160370233A1 (en) * 2015-06-16 2016-12-22 Hyundai Motor Company Method of estimating converter junction temperature for vehicle
CN106774732A (zh) * 2016-11-30 2017-05-31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温度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0177380A (zh) * 2019-06-28 2019-08-27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27559A (zh) * 2019-10-09 2020-01-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61685A1 (en) * 2009-12-31 2011-06-30 Acer Incorporated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05094251A (zh) * 2014-05-23 2015-11-25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温控装置、方法及终端
CN105864954A (zh) * 2015-02-06 2016-08-17 约翰逊控制技术公司 用于热量上升补偿的系统和方法
US20160370233A1 (en) * 2015-06-16 2016-12-22 Hyundai Motor Company Method of estimating converter junction temperature for vehicle
CN106774732A (zh) * 2016-11-30 2017-05-31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温度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0177380A (zh) * 2019-06-28 2019-08-27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27559A (zh) * 2019-10-09 2020-01-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0234B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10136B2 (en) Image blurr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device
CN108093134B (zh) 电子设备的抗干扰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234875B (zh) 拍摄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8594120B (zh) 电池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411422B2 (en) Battery charging method, battery charg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6924901B2 (ja) 写真撮影方法および電子装置
KR20150141039A (ko) 웨어러블 전자 장치, 메인 전자 장치,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20210255746A1 (en) Appl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225237B (zh)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12289279B (zh) 屏幕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12909364B (zh) 充电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CN108922479B (zh) 管理液晶显示模组的方法和装置
CN114615373A (zh) 一种音频业务的参数调整方法和终端
KR20190097193A (ko) 카메라 제어 방법 및 단말
CN114221402A (zh) 终端设备的充电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4490234B (zh) 导致终端设备过热的热源识别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556248A (zh) 拍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US2018014983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tofocusing
CN108650421B (zh) 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064886B (zh) 终端设备的拍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28192B (zh) 一种图像合成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421702B (zh) 锂电池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11261081B (zh) 屏幕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3407016A (zh)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173495A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