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88599B -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88599B
CN114488599B CN202210086346.2A CN202210086346A CN114488599B CN 114488599 B CN114488599 B CN 114488599B CN 202210086346 A CN202210086346 A CN 202210086346A CN 114488599 B CN114488599 B CN 1144885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splay panel
substrate
displa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863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88599A (zh
Inventor
万广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863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885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88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8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88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85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6Lenses, e.g. microlenses or Fresnel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于显示面板一侧的背光模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透光区;其中,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一侧设置有聚光结构,聚光结构至少位于透光区,聚光结构包括由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设置的多个聚光凸起,一聚光凸起与一透光区相对应设置;本申请通过在透光区内设置聚光结构,聚光结构能够将背光模组产生的光线传播方向进行调整,防止部分光线经过透光区的显示模组后被反射,增大了从透光区的显示面板透过的光线强度,进一步提升了显示模组的背光利用率,提高了显示模组的能效。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高背光穿透率是大尺寸、高分辨率显示面板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为了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的光线穿透率,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提高面板开口率、增加开口区膜层穿透率及优化液晶效率等技术手段,但是上述方案对背光利用率的改善较少,使得显示模组的整体能效不高。
因此,亟需一种能效高且具有较好的光线透过率的显示模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其可以有效的提升显示模组透光区的光线透过率,进而提升显示模的能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背光模组;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透光区;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设置有聚光结构,所述聚光结构至少位于所述透光区,所述聚光结构包括由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背光模组设置的多个聚光凸起,一所述聚光凸起与一所述透光区相对应设置。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面设置有聚光薄膜,所述聚光薄膜朝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面设置有所述聚光结构。
可选的,所述聚光薄膜的厚度为10nm~0.5mm。
可选的,所述聚光凸起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透光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
可选的,所述显示区还包括位于各所述透光区之间的多个非透光区,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设置有折射层,所述折射层设置于所述非透光区内。
可选的,所述折射层包括多个并列排列棱镜结构,所述棱镜结构朝向所述背光模组设置。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衬底、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薄膜晶体管层;
所述衬底包括朝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的多个所述聚光凸起、多个支撑凸起、以及位于所述聚光凸起与所述支撑凸起之间的凹槽。
可选的,所述凹槽内靠近所述支撑凸起的一侧面为向所述支撑凸起一侧倾斜的倾斜面。
可选的,所述凹槽内靠近所述聚光凸起的一侧面为弧面。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及终端主体,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模组组合为一体。
本发明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在显示面板靠近背光模组的一侧设置聚光结构,所述聚光结构包括多个朝向所述背光模组设置的多个聚光凸起,一聚光凸起与一所述透光区相对设置,在所述透光区内,所述聚光结构能够将背光模组产生的光线传播方向进行调整,防止部分光线经过透光区的显示模组后被反射,增大了从透光区的显示面板透过的光线强度,进一步提升了显示模组的背光利用率,提高了显示模组的能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包括”是指“包括但不限于”。用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作为标示使用,并没有强加数字要求或建立顺序。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可以以一个范围的型式存在;应当理解,以一范围型式的描述仅仅是因为方便及简洁,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硬性限制;因此,应当认为所述的范围描述已经具体公开所有可能的子范围以及该范围内的单一数值。例如,应当认为从1到6的范围描述已经具体公开子范围,例如从1到3,从1到4,从1到5,从2到4,从2到6,从3到6等,以及所数范围内的单一数字,例如1、2、3、4、5及6,此不管范围为何皆适用。另外,每当在本文中指出数值范围,是指包括所指范围内的任何引用的数字(分数或整数)。
目前,具有高背光穿透率是大尺寸、高分辨率显示面板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如图1所示,背光源产生的光线在通过液晶面板的开口处时,有部分会被反射,导致显示模组的穿透率不高,为了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的光线穿透率,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提高面板开口率、增加开口区膜层穿透率及优化液晶效率等技术手段,但是上述方案对背光利用率的改善较少,使得显示模组的整体能效不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具体参照图2-图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背光模组20;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透光区T1;
具体地,所述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12和设置于彩膜基板12一侧的阵列基板11,所述彩膜基板12和所述阵列基板11之间设置有液晶层10;
具体地,所述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多个透光区T1和多个非透光区T2,所述透光区T1和所述非透光区T2交错设置。
具体地,所述阵列基板11上包括第一衬底111、设置于第一衬底111上的薄膜晶体管电路层,以及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112上的配向膜层,所述薄膜晶体管层112中的薄膜晶体管1111通过控制数据走线的电压进而控制液晶的偏转,进而控制显示模组的显示。
具体地,所述彩膜基板12包括第二衬底121,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121上的彩膜层122,所述彩膜层122包括多个彩色滤光片1221和设置于不同颜色滤光片1221之间的黑色矩阵1222,所述彩色滤光片1221包括但不限于红色滤光片、绿色滤光片和蓝色滤光片,所述彩色滤光片1221位于显示面板的透光区T1,所述黑色矩阵1222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透光区T2,所述彩膜层122上也可以设置配向膜层(未示出)。
具体地,所述薄膜晶体管层112中的所述薄膜晶体管1111位于所述非透光区T2内。
具体地,所述彩膜基板12的彩膜层122和所述阵列基板11的所述薄膜晶体管层112相对设置。
具体地,所述彩膜基板12和所述阵列基板11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柱101。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背光模组20的一侧设置有聚光结构,所述聚光结构至少位于所述透光区T1,所述聚光结构包括由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背光模组20设置的多个聚光凸起30,一所述聚光凸起30与一所述透光区T1相对应设置。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聚光结构包括凸透镜,或者能够起到调整光路,使光线起到汇聚作用的结构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地,所述聚光结构的表面可以为一整个弧面,也可以为多各平面拼接的结构。
具体地,所述聚光结构在所述第一衬底111上的投影可以覆盖所述透光区T1在所述第一衬底111上的投影,所述聚光结构在所述第一衬底111上的投影可以与所述透光区T1在所述第一衬底111上的投影重合,所述聚光结构在所述第一衬底111上的投影可以与所述透光区T1在所述第一衬底111上的投影重合。
具体地,所述聚光结构的材料可以包括氮化硅、氮化镓、氧化硅、氧化镓、氮氧化硅、氮氧化镓、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钇、氧化锡、氧化锗或聚合物材料。
具体地,所述聚光结构可以通过其边缘的贴合部贴合至所述阵列基板11的第一衬底111上,所述聚光结构朝向所述背光模组20,例如所述阵列基板11的第一衬底111上可以贴设一层聚光薄膜,所述聚光薄膜上形成有所述聚光结构。
具体地,所述聚光薄膜的材料包括但是不限于氮化硅、氮化镓、氧化硅、氧化镓、氮氧化硅、氮氧化镓、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钇、氧化锡、氧化锗或聚合物材料。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显示面板靠近背光模组20的一侧设置聚光结构,所述聚光结构包括多个朝向所述背光模组20设置的多个聚光凸起30,一聚光凸起30与一所述透光区T1相对设置,在所述透光区T1内,所述聚光结构能够将背光模组20产生的光线传播方向进行调整,防止部分光线经过透光区T1的显示模组后被反射,增大了从透光区T1的显示面板透过的光线强度,进一步提升了显示模组的背光利用率,提高了显示模组的能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背光模组20的一侧面设置有聚光薄膜,所述聚光薄膜朝向所述背光模组20的一侧面设置有所述聚光结构。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背光模组20的一侧面即所述第一衬底111朝向所述背光模组20的一侧面。
具体地,所述聚光薄膜贴附于所述第一衬底111上。
具体地,所述聚光结构可以为凸透镜,所述聚光结构和所述聚光薄膜一体成型。
具体地,所述聚光薄膜的厚度可以为10nm、500nm、8um、30um、100um、270um、500um(0.5mm)中的一种。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所述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20的一侧通过贴附聚光薄膜进而设置聚光结构,所述聚光结构包括多个朝向所述背光模组20设置的多个聚光凸起30,一聚光凸起30与一所述透光区T1相对设置,在所述透光区T1内,所述聚光结构能够将背光模组20产生的光线传播方向进行调整,防止部分光线经过透光区T1的显示模组后被反射,增大了从透光区T1的显示面板透过的光线强度,进一步提升了显示模组的背光利用率,提高了显示模组的能效,通过设置聚光薄膜能够精准的控制聚光结构的设置位置,提高聚光精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聚光薄膜的厚度为10nm~0.5mm。
具体地,所述聚光薄膜的厚度可以为10nm、500nm、8um、30um、100um、270um、500um(0.5mm)中的一种。
具体地,所述聚光薄膜的厚度指所述聚光薄膜最厚的位置(包括聚光凸起30)的厚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聚光凸起30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透光区T1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
具体地,所述聚光凸起30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透光区T1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是指聚光凸起30的投影的形状与所述透光区T1的投影的形状相匹配,例如,当透光区T1为圆形时,对应的聚光凸起30的投影为圆形,形成凸透镜的结构,当透光区T1为方形时,所述聚光凸起30的投影为方形,且其厚度向中心处逐渐增加。
可以理解的是,将所述聚光凸起30设置为与所述透光区T1的形状相匹配,能够尽可能的使得聚光凸起30调整的光线穿过透光区T1,调整照射向所述透光区T1的光线的光路,提高光线的调整效率,使得倾斜照相显示面板的光线的光路能够垂直显示面板,进而穿过显示面板,提高显示面板的光线穿透率,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透过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还包括位于各所述透光区T1之间的多个非透光区T2,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背光模组20的一侧设置有折射层,所述折射层设置于所述非透光区T2内。
具体地,所述显示面板的非透光区T2与所述透光区T1交错设置,具体地,所述非透光区T2可以为网格状的框形结构,所述透光区T1位于所述框形结构围成的区域内。
具体地,所述非透光区T2内设置有黑色矩阵1222,所述黑色矩阵1222用于防止不同颜色的滤光薄膜之间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混色。
具体地,所述非透光区T2内还设置有所述薄膜晶体管1111以及金属走线,将所述薄膜晶体管1111以及金属走线设置于非透光区T2能够使得透光区T1内设置膜层的光线穿透率高,进一步提高显示模组的背光利用率,使得背光发出的光线尽可能的投过显示面板,提高显示模组的能效。
具体地,所述折射层用于将背光模组20照射至非透光区T2的光线进行折射,使得光线尽可能的向透光区T1照射,提升照射至透光区T1的光线量,进而提升透光区T1的显示模组的透光量。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所述非透光区T2内设置折射层,将背光模组20照射至非透光区T2的光线进行折射,将背光模组20发出的光,通过调整其光路的手段,使得光线在透光区T1和非透光区T2内分布的光量不同,使得光线尽可能的向透光区T1照射,在原本的设置聚光凸起3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照射至透光区T1的光线量,进而显著提升透光区T1的显示模组的透光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折射层包括多个并列排列棱镜结构303,所述棱镜结构303朝向所述背光模组20设置。
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棱镜结构303有多个且并列设置,棱镜结构303能够通过光的折射作用有效的调整照射至棱镜结构303上的光线的光路,使得光线朝向透光区T1的位置进行偏转,增大透光区T1的显示面板的出光量。
具体地,所述棱镜结构303与所述折射层一体化设置,所述折射层的材料包括但是不限于氮化硅、氮化镓、氧化硅、氧化镓、氮氧化硅、氮氧化镓、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钇、氧化锡、氧化锗或聚合物材料。
具体地,所述棱镜结构303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聚光凸起30的高度。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所述非透光区T2内设置带有所述棱镜结构303的折射层,使得背光模组20照射至非透光区T2的光线能够被棱镜结构303折射,将背光模组20发出的照向所述非透光区T2的光,通过调整其光路的手段,使得光线向透光区T1偏转,进而使得透光区T1和非透光区T2内分布的光量不同,使得光线大部分向透光区T1照射,在原本的设置聚光凸起30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提升照射至透光区T1的光线量,进而显著提升透光区T1的显示模组的透光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10;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衬底、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薄膜晶体管层112;
所述衬底包括朝向所述背光模组20的一侧的多个所述聚光凸起30、多个支撑凸起302、以及位于所述聚光凸起30与所述支撑凸起302之间的凹槽30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可以为彩膜基板12,所述第二基板可以为阵列基板11。
具体地,上述的实施例有效的增加了透光区T1的光线的透过量,能够有效的增大显示模组的透过率,提升显示模组的能效,但是在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20之间设置的聚光结构由于具有一定的厚度,进而也增大了显示模组的厚度,目前显示模组均倾向于一更薄的面板结构为目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出将所述聚光凸起30设置为内嵌式的结构,即将聚光凸起30形成于阵列基板11的衬底上。
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衬底的材料可以为玻璃也可以为聚酰亚胺,将所述衬底朝向所述背光模组20的一侧进行图案化,形成多个聚光凸起30、多个支撑凸起302、以及位于所述聚光凸起30与所述支撑凸起302之间的凹槽304。
具体地,所述聚光凸起30对应所述透光区T1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所述聚光凸起30与第二基板的衬底进行复合,在进一步提升显示模组的透光率的同时,不用另外贴设膜层或者设置外凸的结构,使得显示模组的结构更为轻巧,厚度更低,更符合生产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304内靠近所述支撑凸起302的一侧面为向所述支撑凸起302一侧倾斜的倾斜面。
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凹槽304内靠近所述支撑凸起302的一侧面为向所述支撑凸起302一侧倾斜的倾斜面,即所述凹槽304的侧壁呈喇叭状,大口处朝向所述背光模组20。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所述凹槽304的侧壁呈喇叭状,能够使得一部分照射至所述侧壁上的光线能够重新反射至所述聚光凸起30上,在原本的设置聚光凸起30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提升照射至透光区T1的光线量,进而显著提升透光区T1的显示模组的透光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304内靠近所述聚光凸起30的一侧面为弧面。
具体地,在前述实施例中,所述聚光凸起30可以为弧形面,也可以为多个平面拼接的截面为折线形的聚光面。
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折线型的聚光凸起30,弧形面的聚光凸起30更容易生产,且聚光效果相较于其它结构更均匀。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及终端主体,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模组组合为一体。
综上,通过在显示面板靠近背光模组20的一侧设置聚光结构,所述聚光结构包括多个朝向所述背光模组20设置的多个聚光凸起30,一聚光凸起30与一所述透光区T1相对设置,在所述透光区T1内,所述聚光结构能够将背光模组20产生的光线传播方向进行调整,防止部分光线经过透光区T1的显示模组后被反射,增大了从透光区T1的显示面板透过的光线强度,进一步提升了显示模组的背光利用率,提高了显示模组的能效。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背光模组;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透光区;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设置有聚光结构,所述聚光结构至少位于所述透光区,所述聚光结构包括由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背光模组设置的多个聚光凸起,一所述聚光凸起与一所述透光区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基板包括衬底,所述衬底包括朝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的多个所述聚光凸起、多个支撑凸起、以及位于所述聚光凸起与所述支撑凸起之间的凹槽,所述凹槽内靠近所述支撑凸起的一侧面为向所述支撑凸起一侧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凹槽内靠近所述聚光凸起的一侧面为弧面,所述凹槽的侧壁呈喇叭状,大口处朝向所述背光模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凸起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透光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还包括位于各所述透光区之间的多个非透光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薄膜晶体管层。
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及终端主体,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模组组合为一体。
CN202210086346.2A 2022-01-25 2022-01-25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144885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6346.2A CN114488599B (zh) 2022-01-25 2022-01-25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6346.2A CN114488599B (zh) 2022-01-25 2022-01-25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8599A CN114488599A (zh) 2022-05-13
CN114488599B true CN114488599B (zh) 2023-08-22

Family

ID=81475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86346.2A Active CN114488599B (zh) 2022-01-25 2022-01-25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885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57217A (zh) * 2022-12-16 2023-03-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2142A (zh) * 2007-12-05 2009-06-10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KR20150114113A (ko) * 2014-03-31 2015-10-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5116612A (zh) * 2015-09-22 2015-12-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5158829A (zh) * 2015-07-30 2015-12-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彩色滤光片模组、形成基板模组的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5759490A (zh) * 2016-04-28 2016-07-13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增光膜、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6707616A (zh) * 2016-12-23 2017-05-24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8153010A (zh) * 2018-01-31 2018-06-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透镜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5327B (zh) * 2014-11-20 2017-10-2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2142A (zh) * 2007-12-05 2009-06-10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KR20150114113A (ko) * 2014-03-31 2015-10-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5158829A (zh) * 2015-07-30 2015-12-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彩色滤光片模组、形成基板模组的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5116612A (zh) * 2015-09-22 2015-12-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5759490A (zh) * 2016-04-28 2016-07-13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增光膜、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6707616A (zh) * 2016-12-23 2017-05-24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8153010A (zh) * 2018-01-31 2018-06-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透镜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8599A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21349B2 (en) Display element, display device, and microlens array
TWI381193B (zh) 光學薄片以及包含該薄片之顯示裝置
KR100246081B1 (ko) 표시 장치
US20110019128A1 (en) Optical member,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television receiv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ptical member
US7095558B2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rear projection type screen used in image display device, Fresnel lens sheet, and method of making Fresnel lens sheet
CN111338108B (zh) 显示装置
CN102227677A (zh) 薄型背光源系统和使用该薄型背光源系统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11323962A (zh) 显示装置
JPH10301110A (ja) 画像表示装置
CN111708220A (zh) 背光源、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4488599B (zh)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KR0130058B1 (ko) 투과형 표시장치
CN109991775A (zh)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JP5003298B2 (ja) 光学シート、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8313205B2 (en) Lighting device for display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11852303B2 (en) Lighting device
KR101168415B1 (ko) 광학 시트
CN11568561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96946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0333732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010057219A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니트
CN113596308A (zh) 图像传感器以及优化成像效果的方法
CN101359063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棱镜片
CN115083302B (zh) 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06184350A (ja) 表示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