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83625B - 一种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及应用其的电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及应用其的电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83625B
CN114483625B CN202011155032.0A CN202011155032A CN114483625B CN 114483625 B CN114483625 B CN 114483625B CN 202011155032 A CN202011155032 A CN 202011155032A CN 114483625 B CN114483625 B CN 1144836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fan
gear
magnetic
plastic
angle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550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83625A (zh
Inventor
蒋亮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15503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8362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0245 priority patent/WO2022088691A1/zh
Priority to EP21884432.2A priority patent/EP4234941A4/en
Priority to US18/250,211 priority patent/US20230392604A1/en
Priority to JP2023548988A priority patent/JP2023546737A/ja
Publication of CN114483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3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83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3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04D25/10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the unit having provisions for automatically changing direction of output air
    • F04D25/105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the unit having provisions for automatically changing direction of output air by changing rotor axis direction, e.g. oscillating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2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by varying geometry within the pumps, e.g. by adjusting va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02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02K11/215Magnetic effect devices, e.g. Hall-effect or magneto-resis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 H02K7/116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where at least two gears have non-parallel axes without having orbital motion
    • H02K7/11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where at least two gears have non-parallel axes without having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worm and worm-whe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60/00Function
    • F05D2260/40Transmission of power
    • F05D2260/403Transmission of power through the shape of the drive components
    • F05D2260/4031Transmission of power through the shape of the drive components as in toothed g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60/00Function
    • F05D2260/90Braking
    • F05D2260/903Braking using electrical or magnetic for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及应用其的电风扇,通过在行星架下端面制有一端与行星齿轮齿顶圆面成滑配合,另一端与太阳轮齿顶圆呈避空状的圆弧加强套,构成一套可避免行星齿轮曲柄错位的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通过在大齿轮上设置一小直径非渐开线齿型棘轮与棘爪组成一组非渐开线齿型棘轮——棘爪离合装置,构成一组在正常条件下离合装置不打滑的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通过在电机转子设置一套高低压元件隔离的转子位置传感信号获取装置与调角控制芯片连接,构成一种调角便捷的闭环电控式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通过对轴承套定位板、磁吸制动装置、电信号采样系统相关构件采用免钉结构和内藏式布局,结构紧凑。

Description

一种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及应用其的电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电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及应用其的电风扇。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491195.8技术中,展示了一种基于操纵行星齿轮系曲柄运动,改变电风扇摇头摆角范围大小的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电机(交流电机或直流电机)、塑料齿轮箱壳体、一套蜗杆——蜗轮——蜗轮轴小齿轮——大齿轮动力传递机构,在蜗轮轴小齿轮和大齿轮之间置有轴承套定位板,在芯轴与空心轴下端设置一套由太阳轮、行星齿轮曲柄、行星架和行星轴组成的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在空心轴和芯轴上端置有大齿轮——棘爪离合装置,在棘爪座上方置控制棘轮,棘爪上面制有一小圆柱穿过控制棘轮内的穿孔组成一套离合——制动控制机构,在塑料齿轮箱壳体侧壁上方置有磁吸制动装置,磁吸制动装置通过导线与调角控制芯片输出端连接,组成电控式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在电机(交流电机或直流电机)转子置有永磁体,在永磁体对应间隙置有转子位置传感信号获取装置,转子位置传感信号获取装置通过导线与调角控制芯片输入端连接,组成一组非接触式电信号采样装置,调角过程,该电信号采样装置把实时采样到与行星齿轮曲柄变长回转动作轨迹互为对应的采样电信号数据,传至调角控制芯片比较器,经差值运算发出指令,通过磁吸制动装置制动片制动控制棘轮,操控离合装置的结合与分离,驱动行星齿轮曲柄回转作出相应变化,从而使电风扇摇头摆角也作出相应调节,于是构成一种调角便捷的闭环电控式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具有采样电信号稳定、分辨率高、采样装置工作寿命长的特点,但是,该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在实施应用和生产中,仍存在以下不足:
1.该现有技术中的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是一种单端悬臂结构,受太阳轮对行星齿轮曲柄的轴心外拉力以及电风扇摇头机构连杆对行星齿轮曲柄远端悬臂推拉力的联合作用力,严重影响行星齿轮曲柄与太阳轮的啮合稳定性,运行中二者之间会产生错位、跳动、磨损和噪音,在出厂堵转试验或使用中遇外力阻挡冲击,都会造成行星齿轮曲柄与太阳轮错位,导致行星齿轮曲柄与原装配的基准原点偏移失准,从而造成控制摆角系统失准紊乱、调角失败。
为防止行星齿轮曲柄与太阳轮的啮合过程产生错位,曾有技术在中国专利号02115054.0的说明书中公开了这样一种行星轮系摆角调节增强装置,其特点是“行星轮系加强架下段壁内沿行星齿轮和太阳轮的齿顶圆面非啮合部分制有圆弧加强套,圆弧加强套两端圆弧的中心距等于行星齿轮和太阳轮的啮合中心距,圆弧加强套的圆弧面与行星齿轮和太阳轮相对应的齿顶圆面呈动配合状态”(见说明书第4页第2行-第6行),在增加了此圆弧加强套后,行星齿轮曲柄与太阳轮的啮合稳定性得到了提高,但是,该新设置的“沿行星齿轮和太阳轮的齿顶圆面非啮合部分制有圆弧加强套”在结构上是一种内限式紧定结构,运转过程中,太阳轮对行星齿轮曲柄的轴心外拉力以及电风扇摇头机构连杆对行星齿轮曲柄远端悬臂推拉力的联合作用力,受困于该圆弧加强套两端圆弧面内限式限制约束,无以释放,导致行星齿轮和太阳轮的轮齿在圆弧加强套内壁圆弧面产生极大挤压力和齿顶压强,且因“圆弧加强套两端圆弧的中心距等于行星齿轮和太阳轮的啮合中心距”,这样三者之间无间隙位移,造成行星齿轮和太阳轮的轮齿相互产生超荷挤压型变磨擦,从而影响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并且,在调角过程离合装置打开后,控制棘轮制动芯轴下方太阳轮,使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三构件的运行,处于芯轴太阳轮锁定,电机动力经空心轴输入,致行星架绕动,行星齿轮曲柄回转(公转和自转)输出的传动状态,此时由于在行星齿轮和太阳轮的轮齿圆两端增加了固定不动的圆弧加强套,而不是传统行星轮系机构三构件之一的可活动齿轮圈,这样就对行星齿轮和太阳轮的齿顶产生摩檫制动效应,显著增大并额外消耗了电机经空心轴输入的动力,还进一步造成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三构件之间的制动性撞击和挤压损伤;此外,该方案还要在“行星齿轮下段有一段能够与轴承配装的定位轴,行星齿轮系加强架下面装有轴承固定板,固定板在对应定位轴同心位置有定位轴承,定位轴同心装在定位轴承内成动配合”以及两颗螺钉(见说明书和附图),存在结构复杂、零件多、装配难、成本高的缺点。
显然,现有技术和曾有技术的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存在的上述缺点是需完善的。
2.现有技术中的大齿轮——棘爪离合装置,由于大齿轮是动力传递机构中承担啮合式动力传递构件,齿形必须是渐开线齿形,当其要在大齿轮外侧另设一棘爪以偏压弹簧压在渐开线齿形轮齿上,兼组成一组大齿轮——棘爪离合装置,这种渐开线齿形在离合装置中存在承受载荷偏小的结构性缺点,当电风扇使用中载荷稍大或稍受阻挡,大齿轮与棘爪会产生卸荷打滑错位现象,引起行星齿轮曲柄也产生偏移失准,从而造成控制调角失灵。
3.现有技术中的蜗杆——蜗轮——蜗轮轴小齿轮——大齿轮动力传递机构,在蜗轮轴小齿轮和大齿轮之间置有轴承套定位板,该轴承套定位板通过打螺钉方式,固装在塑料齿轮箱的螺柱上,组成一套不打滑的动力传递机构,是目前整个电风扇摇头齿轮箱应用最广泛的生产工艺,然而,这种打螺钉工艺不但需螺钉,还需生产者一只手握电批,另一只手放轴承套定位板,捡螺钉,放钉,对钉,打钉入螺柱,才能完成安装,一不小心,螺钉掉地下或掉入齿轮箱壳体内,必须捡钉重来,并且,偶尔会出现螺钉遗漏齿轮箱成品内,出厂后在电风扇总装时造成质量事故的隐患问题,这种费钉费时的轴承套定位板打螺钉工艺和相关结构,是需优化的。
4.现有技术中的磁吸制动装置,通过打螺钉方式固装在齿轮箱壳体侧壁上,这种打螺钉方式,具有安装可靠、维修拆换方便的特点,然而,把磁吸制动装置安装在齿轮箱壳体侧壁上的体积空间,大大超出传统齿轮箱的常规容积空间,造成磁吸制动装置上方难以加盖板覆盖保护,不符合电风扇安规要求;另一方面,磁吸制动装置打螺钉方式固装在齿轮箱壳体的生产工艺,是一种费钉、费工且占齿轮箱空间的生产工艺,是需优化改进的。
5.现有技术中的齿轮箱产品体积过大,外壳无装盖板,全部零件裸装在齿轮箱壳体,违反电风扇制造业安规要求,而且,该全裸装式齿轮箱的安装格式、包装规格、交货验收标准以及到整机厂流水线的操作方式,都与电风扇业内行规不兼容,难以在众多电风扇整机厂用常规生产工艺组装,这也是需进一步作结构优化与改进的。
6.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电风扇都是交流电风扇,其动力电机是交流电机,用交流电220v(或110v国外),在现有技术的交流电机技术方案中,把霍尔传感器安装在交流电机金属机壳内,交流电机为高压元件,霍尔传感器为直流5v低压弱电元件,形成电机机壳内高低压元件混装,造成霍尔传感器击穿多良品率低的现象,并且在组装生产时,存在高低压交直流电机作业工艺复杂、与现有电风扇厂常规生产设备工艺不兼容、装配慢、二次击穿多、拆装返修难、产品不良率高等问题。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在交流电机机壳内安装霍尔传感器形成高低压元件混装局面致击穿多良品率低的问题,申请人在后续技术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1483376.7说明书中,展示了一种把永磁体磁环移置安装在交流电机转子伸出机壳外的转子轴身上,对应把霍尔传感器移置安装在塑料齿轮箱壳体内,组成一组高低压元件隔离的非接触式电风扇摆角调角电信号采样装置,从而可规避高低压元件混装造成的问题。但是,由于受交流电机转子高速旋转致转子轴身表面产生的离心力和热胀冷缩应力的特性影响,在该后续技术方案中,把永磁体磁环安装在交流电机转子伸出机壳外的转子轴身上的具体方法以及其说明书附图2所示结构,既不能采用镶嵌式工艺,又不能采用胶粘工艺,只能采用注塑法工艺:先将电机轴和永磁材料放入注塑机一体热压成型后,再把已热压成型固装了永磁体磁环的电机轴,压入转子铁芯,再从转子轴前端装入电机前机壳轴承、垫圈、定子,接下来应从转子轴后端装入后垫圈,电机后机壳轴承,这时,由于受已热压成型固装在转子轴后端轴身永磁体磁环的径向阻挡,导致交流电机后机壳轴承等零件无法穿越转子轴后端轴身的永磁体磁环,从而无法组装成一个完整的交流电机,显然,上述后续技术中所示的永磁体磁环固装结构和注塑工艺方式,存在与常规交流电机安装工艺冲宊干涉缺陷,需改进完善,否则,把霍尔传感器移置安装在塑料齿轮箱壳体内,组成一组高低压元件隔离的对应位置条件也无以成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克服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易产生错位与挤压变型摩擦大的缺陷、能提高离合装置有效载荷避免打滑失准、能把永磁体磁环牢固装在交流电机机壳外转子轴身上而改变霍尔传感器高低压元件混装局面、能使产品结构紧凑有完整外壳盖板保护、易安装成本低、能符合安规且兼容电风扇业内行规的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及应用其的电风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及应用其的电风扇,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包括一个电机(交流电机或直流电机)、塑料齿轮箱壳体、一套蜗杆——蜗轮——蜗轮轴小齿轮——大齿轮动力传递机构,在蜗轮轴小齿轮和大齿轮之间置有轴承套定位板,在上述塑料齿轮箱壳体底部对应蜗轮齿顶圆外侧位置制有第一倒扣钩和第二倒扣钩,上述轴承套定位板在对应蜗轮齿顶圆外侧位置制有第一扣口和第二扣口,轴承套定位板扣口压入该塑料齿轮箱壳体底部倒扣钩成倒扣钩——扣口方式紧固结合,从而组成本发明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中一套免钉方式固装的动力传递机构。通过在动力传递机构的轴承套定位板采用了免钉的倒扣钩——扣口固装方式,替代现有技术惯用的打螺钉固装工艺,不但节省了螺钉,安装时不需任何工具,生产者徒手把轴承套定位板往倒扣钩一压,就完成固装,提高了工效,更重要是,从根本上消除了偶发性螺钉遗漏齿轮箱成品内,出厂后在电风扇总装时造成质量事故的隐患问题。
在芯轴与空心轴下端设置一套由太阳轮、行星齿轮曲柄、行星架和行星轴组成的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在该行星架下端面一体制有圆弧加强套,圆弧加强套一端圆弧面与行星齿轮的齿顶圆面非啮合部分成滑动配合,圆弧加强套另一端与太阳轮的齿顶圆呈避空状。
通过采用在行星架下端面一体制有圆弧加强套一端圆弧面与行星齿轮成滑动配合,另一端与太阳轮呈避空状的结构方式,一方面可利用圆弧加强套一端半封闭式的圆弧面来约束行星齿轮曲柄的单端悬臂结构,使其无以错位;另一方面利用太阳轮的齿顶圆与圆弧加强套另一端保持开放式避空状,从结构上消除了调角过程中行星齿轮对太阳轮的局限性挤压损伤,也消除了行星架以及圆弧加强套回转对太阳轮造成刹车制动的问题,于是,构成了本发明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中一套既可消除调角时的无效功损耗,也可延长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三构件的工作寿命,还可解决行星齿轮曲柄的单端悬臂结构错位打滑问题的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
作为本发明中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的一种优选结构,在上述空心轴下端制有缺口,上述行星架的空心轴套孔壁体制有凸块,凸块两侧壁面卡入空心轴缺口成固定卡装,该凸块的径向壁面呈弧形穿过空心轴下端缺口与上述芯轴轴身成滑动配合。通过采用行星架凸块壁面呈弧形过空心轴下端缺口与上述芯轴轴身成滑动配合结构,提高了行星架与空心轴固装便捷性,也提高了调角过程行星架绕芯轴回转时的圆弧面接触稳定性,还减少了空心轴与芯轴大面积回转的摩擦力,降低了无效功耗,延长了相关部件工作寿命。
作为本发明中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进一步的优选结构,上述行星轴为铆钉,上述行星齿轮曲柄在行星齿轮轴孔下端面制有沉头孔,该沉头孔直径大于铆钉头直径且沉头孔内凹深度大于铆钉头厚度,上述行星架制有行星轴孔的直径小于该铆钉身的直径,该铆钉身以滑动配合方式穿过行星齿轮沉头孔和行星齿轮轴孔后,以过盈配合方式压入行星架行星轴孔成紧固结合,紧固结合后该铆钉头的迭级端面与行星齿轮沉头孔的孔底端面成滑动配合。通过采用铆钉直身固装方案替代现有技术的行星轴双级固装和曾有技术的轴承复合固装方案,降低了材料成本,优化了装配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于是降低了本发明中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部件的工料成本。
作为上述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优选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上述圆弧加强套的外壁制有一条纵向基准凸条,在上述行星齿轮曲柄的柄体制有一条纵向对零凸条,当行星齿轮曲柄偏心距位于与太阳轮中心距最短距离的基准原点时,行星齿轮曲柄的纵向对零凸条与圆弧加强套的纵向基准凸条呈纵向直线重合。采用了这种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对零装置,可提高本发明中整套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在生产、质捡、维修全过程中的操作准确性、可靠性与便捷性。
在芯轴上端置有棘爪座,棘爪和偏压弹簧,在空心轴上端置有大齿轮,在大齿轮上端面同心一体制有一个齿顶圆小于大齿轮齿顶圆的棘轮,该棘轮的棘齿形为压力角大于30度的非渐开线齿形,这些棘齿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梯形、矩形或其它便于加工的非渐开线形状,上述棘爪扣压在棘轮的非渐开线齿形棘齿上,组成一组棘轮——棘爪离合装置。通过在大齿轮上端面重新设置一套压力角大于30度的非渐开线齿形棘轮——棘爪离合装置,其有效载荷力远大于压力角只能在0——25度的渐开线齿形大齿轮——棘爪离合装置,并且,压力角越大,有效载荷力越大,这样,就可克服现有技术中大齿轮——棘爪离合装置有效载荷偏小易打滑的结构性弱点,从而组成一组在正常情况下不打滑的离合装置。
在棘爪座上方置有一控制棘轮,控制棘轮内制有穿孔,在棘爪上面制有一小圆柱可穿过控制棘轮穿孔,在控制棘轮外缘设有一套装有制动爪的磁吸制动装置,磁吸制动装置经导线与主控板的调角控制芯片输出端连接,从而组成一套电控式离合——制动操控机构。
上述塑料齿轮箱壳体在位于蜗杆——蜗轮——蜗轮轴小齿轮——大齿轮动力传递机构相对蜗杆中线另一侧的底部制有纵向开口槽,上述磁吸制动装置底部制有纵向安装板,该磁吸制动装置纵向安装板插入塑料齿轮箱壳体纵向开口槽内成紧密接触,从而把磁吸制动装置以内藏方式插装在塑料齿轮箱壳体内,在上述纵向开口槽侧壁制有倒扣块,在上述纵向安装板制有通孔,纵向安装板通孔随纵向安装板插入纵向开口槽内与纵向开口槽侧壁倒扣块成倒扣块——通孔卡持接触。于是,磁吸制动装置就可采用免钉免工具徒手安装方式,固装在塑料齿轮箱壳体内,一方面消除现有技术安装磁吸制动装置常规打螺钉工艺的工料成本和漏钉于齿轮箱的隐患,另一方面把磁吸制动装置的安装位置,从齿轮箱壳体侧壁上经优化结构以内藏方式转移设置在塑料齿轮箱壳体对侧底部,减少了装配空间,避免了把磁吸制动装置裸装在齿轮箱壳体侧壁上的违规缺陷。
为了便于磁吸制动装置的加工和维修,上述磁吸制动装置纵向安装板通孔是圆形通孔,上述塑料齿轮箱壳体纵向开口槽侧壁倒扣块是圆形倒扣块,在圆形倒扣块下端制有一段延长板并伸出所述纵向开口槽底部端面外。采用这样的圆形通孔——圆形倒扣块——延长板结构,方便徒手固装,当要拆卸磁吸制动装置时,不需起子工具,操作者手指轻压延长板,就可把圆形倒扣块从纵向安装板圆形通孔中压离,把磁吸制动装置推出,方便维修。
进一步,上述塑料齿轮箱壳体在邻近磁吸制动装置出线对应位置制有托脚-倒扣钩,上述磁吸制动装置出线连接于一块磁吸中继线路板并与板上的磁吸中继插座连接,该磁吸中继线路板制有第四扣口和第五扣口,磁吸中继线路板第四扣口和第五扣口压入塑料齿轮箱壳体的托脚-倒扣钩内,成倒扣钩——扣口紧定固装;在上述调角控制芯片导线装有磁吸中继插头,磁吸中继插头以中继接插方式与所述磁吸中继插座连接。通过把磁吸制动装置出线连接磁吸中继线路板与磁吸中继插座,采用倒扣钩——扣口免钉固装在塑料齿轮箱壳体内的方式,使电控系统配置紧凑、安装便捷,从而组成一套兼容电风扇业内生产操作规范的电控式离合——制动操控机构。
现有电风扇吹风和摇头的主动力电机可采用交流电机或直流永磁无刷电机,因电风扇主动力电机不同类型,本发明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角装置中的电信号采样系统,分别采用对应的交流电机电信号采样系统或对应的直流永磁无刷电机电信号采样系统。
当电风扇主动力电机为交流电机时,本发明采用对应的交流电机电信号采样系统中,所述电机是交流电机,在交流电机转子伸出机壳外的转子轴身沿轴向制有一段平面状缺口;上述永磁体是磁片,在该伸出机壳外的转子轴身与磁片之间置有一塑料套环,塑料套环外壁制有套磁框,在套磁框入口制有第三倒扣钩,上述磁片从套磁框入口压迫第三倒扣钩插入套磁框内,与该第三倒扣钩成紧定固装,组成一组磁片——塑料套环组合件;在该塑料套环内壁制有至少两条以上的圆弧形凸条,圆弧形凸条的圆弧面与上述伸出机壳外的转子轴身成滑入配合接触;在上述塑料套环壁体沿轴向制有一段横卡式扣钩凸块,横卡式扣钩凸块随塑料套环滑入上述转子轴身的平面状缺口,成横向卡定固装。
通过磁片插入塑料套环套磁框组成一套有弹力的磁片——塑料套环组合件,可以从交流电机伸出机壳外的转子轴身的后端,以滑入方式套装在转子轴身上,并且利用塑料套环壁体横卡式扣钩凸块卡持转子轴身的缺口结构,解决了因交流电机转子高速旋转致转子轴身表面产生的离心力和热胀冷缩应力的特性影响所产生磁片移位甚至飞出的装配问题,这种免钉免胶水滑入安装方式,与业内生产工艺兼容,具效率高成本低优点,于是把磁片——塑料套环组合件套装于交流电机伸出机壳的转子轴身,为霍尔传感器的高低压隔离建立了基础。
在本发明采用对应的交流电机电信号采样系统中,上述转子位置传感信号获取装置是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安装在电信号中继线路板上,并与固装于电信号中继线路板的电信号中继插座相连,在电信号中继线路板侧边制有第三扣口,在上述塑料齿轮箱壳体内制有纵向卡板槽、卡板条和挡板——倒扣钩,上述电信号中继线路板及其第三扣口自上而下插入该塑料齿轮箱壳体纵向卡板槽、卡板条和挡板——倒扣钩内,成倒扣钩——扣口插接式紧定固装,插接固装后电信号中继线路板上的霍尔传感器在塑料齿轮箱壳体内的位置,对应于固装在交流电机伸出机壳外的转子轴身缺口上的磁片——塑料套环组合件磁片位置的径向间隙;上述调角控制芯片导线装有电信号中继插头,电信号中继插头以中继接插方式与上述电信号中继插座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把霍尔传感器设置在隔离高压环境的塑料齿轮箱壳体内,从而构成一组高低压元件隔离的交流电机电信号采样装置;通过调角控制芯片导线装电信号中继插头以中继接插方式与所述电信号中继插座连接,组成了本发明的交流电机电信号采样系统,该系统与业内安装工艺兼容。
该交流电机电信号采样系统在调角过程中,把实时检测到与行星齿轮系曲柄回转动作轨迹关联对应的电信号采样值输入调角控制芯片,经运算,操纵磁吸制动装置通电吸合,制动爪挡住控制棘轮,打开棘轮——棘爪离合装置,驱动行星齿轮系曲柄回转进入调角状态,当电信号采样值与给定值差值为零时,调角控制芯片发出断电指令,磁吸制动装置制动爪松开,离合装置闭合,行星齿轮系曲柄按新置定值锁合为定轴轮系,于是,交流电风扇按新的摆角范围摇头摆吹,从而组成本发明的一种闭环电控式交流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
在上述塑料齿轮箱壳体上置有盖板,盖板在位于上述磁吸中继插座和上述电信号中继插座的对应位置制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盖板把塑料齿轮箱壳体内的构件全覆盖,与塑料齿轮箱壳体成紧固结合。采用这样的预留开口盖板结构紧固方式,使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产品有完整外壳保护,符合安规且兼容业内行规。
当电风扇主动力电机为直流永磁无刷电机时,在本发明的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中,除因采用对应的直流永磁无刷电机电信号采样系统与交流电风扇的电信号采样系统不同之外,其余机构基本相同:在本发明采用对应的直流永磁无刷电机电信号采样系统中,上述电机是直流永磁无刷电机,上述永磁体是直流永磁无刷电机转子本身既有永磁体,上述转子位置传感信号获取装置是直流永磁无刷电机本身既有霍尔传感器或既有的无位置传感技术装置,该霍尔传感器既有的电信号导线或该无位置传感技术装置既有的电信号导线,经连线与上述调角控制芯片输入端连接。这样一来,只需从直流永磁无刷电机本身既有转子位置传感信号获取装置的电信号导线输出端,增设一连线连接于调角控制芯片输入端,就能组成本发明中的直流永磁无刷电机电信号采样系统。可理解,为避免重复设置造成干扰,在该直流永磁无刷电机伸出机壳外的转子轴身不需制有平面状缺口;也不需装入磁片——塑料套环组合件,在上述塑料齿轮箱壳体纵向卡板槽、卡板条和挡板——倒扣钩内留空,不插装上述电信号中继线路板及板上的霍尔传感器和电信号中继插座;在盖板上也不需制有电信号中继插座开口。于是,通过上述直流永磁无刷电机电信号采样系统与调角控制芯片输入端连接,调角控制芯片输出端与磁吸制动装置连接,从而可组成一种闭环电控式直流永磁无刷电机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能够操控行星齿轮系曲柄按新置定值调整,从而实现直流电风扇摇头摆角的自动调整。该闭环电控式操控行星齿轮系曲柄调整的路径与原理,在交流电风扇技术方案中已描述过,在此不重复了。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在行星架下端面制有一端与行星齿轮齿顶圆面成滑配合,另一端与太阳轮齿顶圆呈避空状的圆弧加强套,构成一套可避免行星齿轮曲柄错位的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
2.通过在大齿轮上设置一小直径非渐开线齿型棘轮与棘爪组成一组非渐开线齿型棘轮——棘爪离合装置,构成一组在正常条件下离合装置不打滑的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
3.通过在电机转子设置一套高低压元件隔离的转子位置传感信号获取装置与调角控制芯片连接,构成一种消除击穿现象、调角便捷的闭环电控式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
4.通过对轴承套定位板、磁吸制动装置、电信号采样系统相关构件采用免钉结构和内藏式布局,使整套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结构紧凑、符合安规和业内行规、适合在各种调角电风扇中使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的一种交流电风扇实施例总体布置示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齿轮箱的分解示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齿轮箱的内部局部爆炸示图;
图4为图1实施例中齿轮箱的内部局部视图;
图5为图1实施例中齿轮箱的纵剖示图;
图6为图5中沿F-F线的横剖示图;
图7为图5中沿G-G线的横剖示图;
图8为图1实施例中齿轮箱的外视图一;
图9为图5中棘轮——棘爪离合装置的右视图;
图10为图5中棘轮——棘爪离合装置的俯视图;
图11为图1实施例中齿轮箱的外部局部爆炸图;
图12为图1实施例中齿轮箱沿磁吸制动装置通孔中线的局部放大剖示图;
图13为图1实施例中磁片——塑料套环的爆炸示图;
图14为图13磁片——塑料套环组合件的外视图;
图15为图1实施例的横向局部放大剖示图;
图16为图1的爆炸示图;
图17为本发明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的一种直流电风扇实施例总体布置示图;
图18为图17中电机的放大剖示图。
标号说明:
1、盖板;2、电信号中继插头;3、磁吸中继插头;4、塑料齿轮箱壳体;5、纵向安装板;6、纵向开口槽;7、行星架;8、圆弧加强套;9、行星齿轮;10、交流电机;11、导线;12、调角控制芯片导线;13、调角控制芯片;14、第一开口;15、第一扣口;16、第二开口;17、轴承套定位板;18、第二扣口;19、电信号中继插座;20、磁吸中继插座;21、磁吸中继线路板;22、制动爪;23、磁吸制动装置出线;24、磁吸制动装置;25、通孔;27、蜗轮;28、蜗轮轴小齿轮;29、行星轴孔;30、凸块;31、芯轴;32、大齿轮;33、棘轮;34、棘爪;35、偏压弹簧;36、小圆柱;37、棘爪座;38、穿孔;39、控制棘轮;40、第三扣口;41、电信号中继线路板;42、空心轴;43、缺口;44、第一倒扣钩;45、行星齿轮轴孔;46、太阳轮;47、铆钉;48、第二倒扣钩;50、第四扣口;51、第五扣口;53、卡板条;54、卡板槽;55、圆弧加强套另一端;56、沉头孔;57、铆钉头;58、圆弧加强套一端圆弧面;59、径向壁面;60、纵向基准凸条;61、纵向对零凸条;63、棘齿;64、纵向开口槽侧壁;65、倒扣块;66、延长板;67、塑料套环;68、圆弧形凸条;69、套磁框;70、第三倒扣钩;71、磁片;72、横卡式扣钩凸块;73、转子轴身;74、霍尔传感器;75、平面状缺口;76、机壳;77、12v直流永磁无刷电机;79、电信号导线;81、12v直流永磁无刷电机本身既有霍尔传感器;84、永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18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中部”、“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风扇,电风扇包括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
电风扇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以下将对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的结构展开描述。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17,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包括一个电机(交流电机10或直流电机)、塑料齿轮箱壳体4、一套蜗杆——蜗轮——蜗轮轴小齿轮——大齿轮动力传递机构,在蜗轮轴小齿轮28和大齿轮32之间置有轴承套定位板17,在塑料齿轮箱壳体4底部对应蜗轮27齿顶圆外侧位置制有第一倒扣钩44和第二倒扣钩48,轴承套定位板17在对应蜗轮27齿顶圆外侧位置制有第一扣口15和第二扣口18,轴承套定位板17的第一扣口15和第二扣口18对应压入塑料齿轮箱壳体4底部的第一倒扣钩44和第二倒扣钩48成倒扣钩——扣口方式紧固结合,从而组成本发明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中一套免钉方式固装的动力传递机构。通过在动力传递机构的轴承套定位板17采用了免钉的倒扣钩——扣口固装方式,替代现有技术惯用的打螺钉固装工艺,不但节省了螺钉,安装时不需任何工具,生产者徒手把轴承套定位板17往倒扣钩一压,就完成固装,提高了工效,更重要是,从根本上消除了偶发性螺钉遗漏齿轮箱成品内,出厂后在电风扇总装时造成质量事故的隐患问题。
参见图2、图5、图6、图7、图8,在芯轴31与空心轴42下端设置一套由太阳轮46、行星齿轮曲柄、行星架7和行星轴组成的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在行星架7下端面一体制有圆弧加强套8,圆弧加强套一端圆弧面58与行星齿轮9的齿顶圆面非啮合部分成滑动配合,圆弧加强套另一端55与太阳轮46的齿顶圆呈避空状。
通过采用在行星架7下端面一体制有圆弧加强套一端圆弧面58与行星齿轮9成滑动配合,圆弧加强套另一端55与太阳轮46呈避空状的结构方式,一方面可利用圆弧加强套8一端半封闭式的圆弧面来约束行星齿轮曲柄的单端悬臂结构,使其无以错位;另一方面利用太阳轮46的齿顶圆与圆弧加强套另一端55保持开放式避空状,从结构上消除了调角过程中行星齿轮9对太阳轮46的局限性挤压损伤,也消除了行星架7以及圆弧加强套8回转对太阳轮46造成刹车制动的问题,于是,构成了本发明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中一套既可消除调角时的无效功损耗,也可延长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三构件的工作寿命,还可解决行星齿轮曲柄的单端悬臂结构错位打滑问题的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
作为本发明中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的一种优选结构,在空心轴42下端制有缺口43,行星架7的空心轴套孔壁体制有凸块30,凸块30两侧壁面卡入空心轴42缺口43成固定卡装,凸块30的径向壁面59呈弧形穿过空心轴42下端缺口43与芯轴31轴身成滑动配合。通过采用行星架7凸块30径向壁面59呈弧形过空心轴42下端缺口43与芯轴31轴身成滑动配合结构,提高了行星架7与空心轴42固装便捷性,也提高了调角过程行星架7绕芯轴31回转时的圆弧面接触稳定性,还减少了空心轴42与芯轴31大面积回转的摩擦力,降低了无效功耗,延长了相关部件工作寿命。
作为本发明中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进一步的优选结构,上述行星轴为铆钉47,行星齿轮曲柄在行星齿轮轴孔45下端面制有沉头孔56,沉头孔56直径大于铆钉头57直径且沉头孔56内凹深度大于铆钉头57厚度,行星架7制有行星轴孔29的直径小于铆钉身的直径,铆钉身以滑动配合方式穿过行星齿轮9沉头孔56和行星齿轮轴孔45后,以过盈配合方式压入行星架7行星轴孔29成紧固结合,紧固结合后铆钉头57的迭级端面与行星齿轮沉头孔56的孔底端面成滑动配合。通过采用铆钉47直身固装方案替代现有技术的行星轴双级固装和曾有技术的轴承复合固装方案,降低了材料成本,优化了装配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于是降低了本发明中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部件的工料成本。
作为上述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优选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上述圆弧加强套8的外壁制有一条纵向基准凸条60,在上述行星齿轮曲柄的柄体制有一条纵向对零凸条61,当行星齿轮曲柄偏心距位于与太阳轮46中心距最短距离的基准原点时,行星齿轮曲柄的纵向对零凸条61与圆弧加强套8的纵向基准凸条60呈纵向直线重合。采用了这种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对零装置,可提高本发明中整套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在生产、质捡、维修全过程中的操作准确性、可靠性与便捷性。
参见图2、图5、图9、图10,在芯轴31上端置有棘爪座37、棘爪34和偏压弹簧35,在空心轴42上端置有大齿轮32,在大齿轮32上端面同心一体制有一个齿顶圆小于大齿轮32齿顶圆的棘轮33,棘轮33的棘齿形为压力角大于30度的非渐开线齿形,棘齿63的横截面形状呈梯形,棘爪34扣压在棘轮33的非渐开线齿形棘齿上,组成一组棘轮——棘爪离合装置。通过在大齿轮32上端面重新设置一套压力角大于30度的非渐开线齿形棘轮——棘爪离合装置,其有效载荷力远大于现有技术压力角只能在0——25度的渐开线齿形大齿轮——棘爪离合装置,并且,压力角越大,有效载荷力越大,这样,就可克服现有技术中大齿轮——棘爪离合装置有效载荷偏小易打滑的结构性弱点,从而组成一组在正常情况下不打滑的离合装置。
在棘爪座37上方置有控制棘轮39,控制棘轮39内制有穿孔38,在棘爪34上面制有一小圆柱36可穿过控制棘轮39穿孔38,在控制棘轮39外缘设有一套装有制动爪22的磁吸制动装置24,磁吸制动装置24经导线11与主控板的调角控制芯片13输出端连接,从而组成一套电控式离合——制动操控机构。
参见图2、图11、图12,塑料齿轮箱壳体4在位于蜗轮——蜗杆动力传递机构相对蜗杆中线另一侧的底部制有纵向开口槽6,磁吸制动装置24底部制有纵向安装板5,磁吸制动装置24纵向安装板5插入塑料齿轮箱壳体4纵向开口槽6内成紧密接触,从而把磁吸制动装置24以内藏式插装在塑料齿轮箱壳体4内,在纵向开口槽侧壁64制有倒扣块65,在纵向安装板5制有通孔25,纵向安装板5通孔25随纵向安装板5插入纵向开口槽6内与纵向开口槽侧壁64倒扣块65成倒扣块——通孔卡持接触。于是,磁吸制动装置24就可采用免钉免工具徒手安装方式,固装在塑料齿轮箱壳体4内,一方面消除现有技术安装磁吸制动装置24常规打螺钉工艺的工料成本和漏钉于齿轮箱的隐患,另一方面把磁吸制动装置24的安装位置,从齿轮箱壳体4侧壁上经优化结构后,转移设置在塑料齿轮箱壳体4对侧底部,减少了装配空间,避免了把磁吸制动装置24裸装在齿轮箱壳体4侧壁上的违规缺陷。
为了便于磁吸制动装置24的加工和维修,上述磁吸制动装置24纵向安装板5通孔25是圆形通孔;上述塑料齿轮箱壳体4纵向开口槽侧壁64的倒扣块65是圆形倒扣块,在圆形倒扣块下端制有一段延长板66并伸出纵向开口槽6底部端面外。采用这样的圆形通孔——圆形倒扣块——延长板结构,既方便徒手固装,当要拆卸磁吸制动装置24时,不需起子工具,操作者手指轻压延长板66,就可把圆形倒扣块从纵向安装板圆形通孔中压离,把磁吸制动装置24推出,方便维修。
参见图2、图3、图4、图11、图12,塑料齿轮箱壳体4在邻近磁吸制动装置出线23对应位置制有托脚-倒扣钩和托脚-倒扣钩,磁吸制动装置出线23连接于磁吸中继线路板21并与板上的磁吸中继插座20连接,磁吸中继线路板21制有第四扣口50和第五扣口51,磁吸中继线路板21第四扣口50和第五扣口51对应压入塑料齿轮箱壳体4的托脚-倒扣钩和托脚-倒扣钩内,成倒扣钩——扣口紧定固装;参见图1,在上述调角控制芯片导线12装有磁吸中继插头3,磁吸中继插头3以中继接插方式与磁吸中继插座20连接。通过把磁吸制动装置出线23连接磁吸中继线路板21与磁吸中继插座20,采用倒扣钩——扣口免钉固装在塑料齿轮箱壳体4内的方式,使电控系统配置紧凑,安装便捷,从而组成一套兼容电风扇业内生产操作规范的电控式离合——制动操控机构。
现有电风扇吹风和摇头的主动力电机可采用交流电机或直流永磁无刷电机,因应电风扇主动力电机不同类型,在本发明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角装置中的电信号采样系统,可分别采用对应的交流电机电信号采样系统或对应的直流永磁无刷电机电信号采样系统。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13、图14、图15、图16,当电风扇主动力电机为交流电机10时,在本发明采用对应的交流电机电信号采样系统中,所述电机是交流电机10,在交流电机10转子伸出机壳76外的转子轴身73沿轴向制有一段平面状缺口75;上述永磁体是磁片71,在伸出机壳76外的转子轴身73与磁片71之间置有塑料套环67,塑料套环67外壁制有套磁框69,在套磁框69入口制有第三倒扣钩70,磁片71从套磁框69入口压迫第三倒扣钩70插入套磁框69内,与该第三倒扣钩70成紧定固装,组成一组磁片——塑料套环组合件;在塑料套环67内壁制有七条圆弧形凸条68,圆弧形凸条68的圆弧面与伸出机壳76外的转子轴身73成滑入配合接触;在塑料套环67壁体沿轴向制有一段横卡式扣钩凸块72,横卡式扣钩凸块72随塑料套环67滑入转子轴身73的平面状缺口75,成横向卡定固装。
通过磁片71插入塑料套环67套磁框69组成一套有弹力的磁片——塑料套环组合件,可以从交流电机10伸出机壳76外的转子轴身73的后端,以滑入方式套装在转子轴身73上,并且利用塑料套环67壁体横卡式扣钩凸块72卡持转子轴身73的平面状缺口75结构,解决了因交流电机10转子高速旋转致转子轴身73表面产生的离心力和热胀冷缩应力的特性影响所产生磁片71移位甚至飞出的装配问题,这种免钉免胶水滑入安装方式,与业内生产工艺兼容,具效率高成本低优点,于是把磁片——塑料套环组合件套装于交流电机10伸出机壳76的转子轴身73,从而为霍尔传感器74的高低压隔离建立了隔离基础。
在本发明采用对应的交流电机电信号采样系统中,上述转子位置传感信号获取装置是霍尔传感器74,霍尔传感器74安装在电信号中继线路板41上,并与固装于电信号中继线路板41的电信号中继插座19相连,在电信号中继线路板41侧边制有第三扣口40,在塑料齿轮箱壳体4内制有纵向卡板槽54、卡板条53和挡板——倒扣钩,电信号中继线路板41及其第三扣口40自上而下插入塑料齿轮箱壳体4纵向卡板槽54、卡板条53和挡板——倒扣钩内,成倒扣钩——扣口插接式紧定固装,插接固装后电信号中继线路板41上的霍尔传感器74在塑料齿轮箱壳体4内的位置,对应于固装在交流电机10伸出机壳76外的转子轴身73平面状缺口75上的磁片——塑料套环组合件磁片71位置的径向间隙;上述调角控制芯片导线12装有电信号中继插头2,电信号中继插头2以中继接插方式与上述电信号中继插座19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把霍尔传感器74设置在隔离高压环境的塑料齿轮箱壳体4内,构成一组高低压元件隔离的交流电机10电信号采样装置;通过调角控制芯片导线12装电信号中继插头2以中继接插方式与电信号中继插座19连接,从而组成了本发明的交流电机电信号采样系统,该系统与业内安装工艺兼容。
该交流电机电信号采样系统在调角过程中,把实时检测到与行星齿轮系曲柄回转动作轨迹关联对应的电信号采样值输入调角控制芯13,经运算,操纵磁吸制动装置24通电吸合,制动爪22挡住控制棘轮39,打开棘轮——棘爪离合装置,驱动行星齿轮系曲柄回转进入调角状态,当电信号采样值与给定值差值为零时,调角控制芯片13发出断电指令,磁吸制动装置24制动爪22松开,离合装置闭合,行星齿轮系曲柄按新置定值锁合为定轴轮系,于是,交流电风扇按新的摆角范围摇头摆吹,从而组成本发明的一种闭环电控式交流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这种闭环电控式交流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的操控原理和路径属公知技术,不展开介绍了。
参见图1、图2、图5,在塑料齿轮箱壳体4上置有盖板1,盖板1在位于磁吸中继插座20和电信号中继插座19的对应位置制有第二开口16和第一开口14,盖板1把塑料齿轮箱壳体4内的构件全覆盖,与塑料齿轮箱壳体4成紧固结合。采用这样的预留开口盖板结构紧固方式,使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产品有完整外壳保护,符合安规且兼容业内行规。
参见图17和图18,示出本发明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的一种直流电风扇实施例,当直流电风扇主动力电机为12v直流永磁无刷电机77时,在本发明的直流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中,除因采用对应的12v直流永磁无刷电机77电信号采样系统与交流电风扇的电信号采样系统不同之外,其余机构基本相同:在本发明采用对应的12v直流永磁无刷电机77电信号采样系统中,电机是12v直流永磁无刷电机77,永磁体84是12v直流永磁无刷电机转子本身既有永磁体,转子位置传感信号获取装置是12v直流永磁无刷电机本身既有霍尔传感器81,12v直流永磁无刷电机本身既有霍尔传感器81既有的电信号导线79经连线与上述调角控制芯片13输入端连接。
由于12v直流永磁无刷电机77内部本身不存在直流低压击穿12v直流永磁无刷电机本身既有霍尔传感器81的电气环境,这样一来,只需从12v直流永磁无刷电机本身既有霍尔传感器81的电信号导线79输出端,增设连线连接于调角控制芯片13输入端,就能组成本发明中的12v直流永磁无刷电机77的电信号采样系统。可理解,为避免重复设置造成干扰,在12v直流永磁无刷电机77伸出机壳外的转子轴身不需制有平面状缺口75;也不需装入磁片——塑料套环组合件;在上述塑料齿轮箱壳体4纵向卡板槽54、卡板条53和挡板——倒扣钩内留空,不插装上述电信号中继线路板41及板上的霍尔传感器74和电信号中继插座19;在盖板上也不需制有电信号中继插座开口。于是,通过12v直流永磁无刷电机77的电信号采样系统与调角控制芯片13输入端连接,调角控制芯片13输出端与磁吸制动装置24连接,从而可组成一种闭环电控式12v直流永磁无刷电机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能够操控行星齿轮系曲柄按新置定值调整,从而实现直流电风扇摇头摆角的自动调整。该闭环电控式操控行星齿轮系曲柄调整的路径与原理,在交流电风扇技术方案中已描述过,在此不重复了。
当然,本发明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中,在行星架下端面一体制有圆弧加强套中的另一端与太阳轮的齿顶圆呈避空状的具体避空状况,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示的另一端比太阳轮的齿顶圆半径大的圆弧形避空状,也可以为另一端比太阳轮的齿顶圆直径大的矩形避空状或比太阳轮的齿顶圆直径大便于加工的异形避空状,还可以为另一端与太阳轮齿顶圆非啮合部分呈空缺状的敞开式避空状,这样的圆弧加强套中的另一端与太阳轮的齿顶圆呈避空状的局部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显然,上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它包括一个电机、塑料齿轮箱壳体以及一套蜗杆——蜗轮——蜗轮轴小齿轮——大齿轮动力传递机构,在蜗轮轴小齿轮和大齿轮之间置有轴承套定位板,在芯轴与空心轴下端设置一套由太阳轮、行星齿轮曲柄、行星架和行星轴组成的行星齿轮系曲柄机构,在芯轴上端置有棘爪座、棘爪和偏压弹簧,在棘爪座上方置有由控制棘轮组成的离合——制动控制机构,在塑料齿轮箱壳体置有磁吸制动装置,磁吸制动装置通过导线与调角控制芯片输出端连接,在电机转子置有永磁体,在永磁体对应间隙置有转子位置传感信号获取装置,转子位置传感信号获取装置通过导线与调角控制芯片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星架下端面一体制有圆弧加强套,圆弧加强套一端圆弧面与行星齿轮的齿顶圆面非啮合部分成滑动配合,圆弧加强套另一端与太阳轮的齿顶圆呈避空状,所述空心轴下端制有缺口,所述行星架的空心轴套孔壁体制有凸块,该凸块两侧壁面卡入空心轴缺口成固定卡装,所述行星架的空心轴套孔壁体制有凸块的径向壁面呈弧形穿过空心轴下端缺口与所述芯轴轴身成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轴为铆钉,所述行星齿轮曲柄在行星齿轮轴孔下端面制有沉头孔,该沉头孔直径大于铆钉头直径且沉头孔内凹深度大于铆钉头厚度,所述行星架制有行星轴孔的直径小于铆钉身的直径,该铆钉身以滑动配合方式穿过行星齿轮沉头孔和行星齿轮轴孔后,以过盈配合方式压入行星架行星轴孔成紧固结合,紧固结合后该铆钉头的迭级端面与行星齿轮沉头孔的孔底端面成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弧加强套的外壁制有一条纵向基准凸条,在所述行星齿轮曲柄的柄体制有一条纵向对零凸条,当行星齿轮曲柄偏心距位于与太阳轮中心距最短距离的基准原点时,行星齿轮曲柄的纵向对零凸条与圆弧加强套的纵向基准凸条呈纵向直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齿轮箱壳体底部在对应蜗轮齿顶圆外侧位置制有第一倒扣钩和第二倒扣钩,所述轴承套定位板在对应蜗轮齿顶圆外侧位置制有第一扣口和第二扣口,轴承套定位板扣口压入该塑料齿轮箱壳体底部倒扣钩成倒扣钩——扣口方式紧固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在芯轴上端置有棘爪座、棘爪和偏压弹簧,在空心轴上端置有大齿轮,其特征在于:在大齿轮上端面同心一体制有一个齿顶圆小于大齿轮齿顶圆的棘轮,该棘轮的棘齿形为压力角大于30度的非渐开线齿形,这些棘齿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梯形、矩形或其它便于加工的非渐开线形状,所述棘爪扣压在棘轮的非渐开线齿形棘齿上,组成一组棘轮——棘爪离合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齿轮箱壳体在位于蜗杆——蜗轮——蜗轮轴小齿轮——大齿轮动力传递机构相对蜗杆中线另一侧的底部制有纵向开口槽,所述磁吸制动装置底部制有纵向安装板,该磁吸制动装置纵向安装板插入塑料齿轮箱壳体纵向开口槽内成紧密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纵向开口槽侧壁制有倒扣块,在所述纵向安装板制有通孔,纵向安装板通孔插入纵向开口槽内与该倒扣块成倒扣块——通孔卡持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是圆形通孔,所述倒扣块是圆形倒扣块,在圆形倒扣块下端制有一段延长板并延伸出所述纵向开口槽底部端面外。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齿轮箱壳体在邻近磁吸制动装置出线对应位置制有托脚-倒扣钩,所述磁吸制动装置出线连接于一块磁吸中继线路板并与板上的磁吸中继插座连接,该磁吸中继线路板制有第四扣口和第五扣口,磁吸中继线路板第四扣口和第五扣口压入塑料齿轮箱壳体的托脚-倒扣钩内,成倒扣钩——扣口紧定固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角控制芯片导线装有磁吸中继插头,磁吸中继插头以中继接插方式与所述磁吸中继插座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该电机是交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机转子伸出机壳外的转子轴身沿轴向制有一段平面状缺口;所述永磁体是磁片,在该伸出机壳外的转子轴身与磁片之间置有一塑料套环,塑料套环外壁制有套磁框,在套磁框入口制有第三倒扣钩,所述磁片从套磁框入口压迫第三倒扣钩插入套磁框内,与该第三倒扣钩成紧定固装,组成一组磁片——塑料套环组合件;在该塑料套环内壁制有至少两条以上的圆弧形凸条,圆弧形凸条的圆弧面与伸出机壳外的所述转子轴身成滑入配合接触;在塑料套环壁体沿轴向制有一段横卡式扣钩凸块,横卡式扣钩凸块随塑料套环滑入所述转子轴身的平面状缺口,成横向卡定固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该电机是交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位置传感信号获取装置是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安装在电信号中继线路板上,并与固装于电信号中继线路板的电信号中继插座相连,在电信号中继线路板侧边制有第三扣口,在所述塑料齿轮箱壳体内制有纵向卡板槽、卡板条和挡板——倒扣钩,所述电信号中继线路板及其第三扣口自上而下插入该塑料齿轮箱壳体纵向卡板槽、卡板条和挡板——倒扣钩内,成倒扣钩——扣口插接式紧定固装,插接固装后电信号中继线路板上的霍尔传感器在塑料齿轮箱壳体内的位置,对应于固装在交流电机伸出机壳外的转子轴身缺口上的磁片——塑料套环组合件磁片位置的径向间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角控制芯片导线装有电信号中继插头,电信号中继插头以中继接插方式与所述电信号中继插座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齿轮箱壳体上置有盖板,盖板在位于所述磁吸中继插座和所述电信号中继插座的对应位置制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盖板把塑料齿轮箱壳体内的构件全覆盖,与塑料齿轮箱壳体成紧固结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是直流永磁无刷电机,所述永磁体是直流永磁无刷电机转子本身既有永磁体,所述转子位置传感信号获取装置是直流永磁无刷电机本身既有霍尔传感器或既有的无位置传感技术装置,该霍尔传感器既有的电信号导线或该无位置传感技术装置既有的电信号导线,经连线与所述调角控制芯片输入端连接。
16.一种电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
CN202011155032.0A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及应用其的电风扇 Active CN1144836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55032.0A CN114483625B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及应用其的电风扇
PCT/CN2021/100245 WO2022088691A1 (zh) 2020-10-26 2021-06-16 一种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及应用其的电风扇
EP21884432.2A EP4234941A4 (en) 2020-10-26 2021-06-16 SWIVEL ANGLE ADJUSTMENT DEVICE FOR OSCILLATING HEAD OF ELECTRIC FAN, AND ELECTRIC FAN USING SAME
US18/250,211 US20230392604A1 (en) 2020-10-26 2021-06-16 Swing angle adjustment device for electric fan oscillating head, and electric fan applying same
JP2023548988A JP2023546737A (ja) 2020-10-26 2021-06-16 扇風機首振り角度調整装置及びそれを応用する扇風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55032.0A CN114483625B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及应用其的电风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3625A CN114483625A (zh) 2022-05-13
CN114483625B true CN114483625B (zh) 2023-07-04

Family

ID=81381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55032.0A Active CN114483625B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及应用其的电风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92604A1 (zh)
EP (1) EP4234941A4 (zh)
JP (1) JP2023546737A (zh)
CN (1) CN114483625B (zh)
WO (1) WO20220886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94248B (zh) * 2022-12-16 2024-04-26 宜兴华永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齿轮箱散热机构
CN116489982B (zh) * 2023-06-21 2023-09-29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东供电分公司 一种电力数据采集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46A (zh) * 1991-11-14 1993-05-19 新疆石河子八一棉纺织厂 一种棘轮机构
CN2378559Y (zh) * 1998-12-04 2000-05-17 李振刚 行星轮系摆角调节增强装置
JP2001342990A (ja) * 2000-05-31 2001-12-14 Toshiba Eng Co Ltd 扇風機および回転動を360度以内の回動に変換する機構
US6468036B1 (en) * 2000-06-27 2002-10-22 Jiajun Song Adjustable crank of swinging mechanism
CN1450270A (zh) * 2002-04-11 2003-10-22 蒋亮健 行星轮系摆角调节增强装置
CN2853741Y (zh) * 2005-09-30 2007-01-03 莫魁 矿用提升小绞车的无级调速装置
CN202483962U (zh) * 2011-11-17 2012-10-10 廖顺得 一种风扇
CN206211897U (zh) * 2016-11-24 2017-05-31 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流伺服电机控制系统
CN109139520A (zh) * 2017-06-16 2019-01-04 蒋亮健 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
CN111255721A (zh) * 2018-12-03 2020-06-09 蒋亮健 电风扇摆角调节采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41220A (en) * 1940-11-14 1944-02-08 Gilbert Co A C Fan oscillator with motor carried clutch control
CN100489314C (zh) * 2000-09-30 2009-05-20 蒋亮健 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
CN1936339B (zh) * 2005-09-19 2010-07-28 蒋亮健 电风扇摆角调节控制装置
CN208535113U (zh) * 2018-06-06 2019-02-2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汽车传动器差速器总成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46A (zh) * 1991-11-14 1993-05-19 新疆石河子八一棉纺织厂 一种棘轮机构
CN2378559Y (zh) * 1998-12-04 2000-05-17 李振刚 行星轮系摆角调节增强装置
JP2001342990A (ja) * 2000-05-31 2001-12-14 Toshiba Eng Co Ltd 扇風機および回転動を360度以内の回動に変換する機構
US6468036B1 (en) * 2000-06-27 2002-10-22 Jiajun Song Adjustable crank of swinging mechanism
CN1450270A (zh) * 2002-04-11 2003-10-22 蒋亮健 行星轮系摆角调节增强装置
CN2853741Y (zh) * 2005-09-30 2007-01-03 莫魁 矿用提升小绞车的无级调速装置
CN202483962U (zh) * 2011-11-17 2012-10-10 廖顺得 一种风扇
CN206211897U (zh) * 2016-11-24 2017-05-31 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流伺服电机控制系统
CN109139520A (zh) * 2017-06-16 2019-01-04 蒋亮健 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
CN111255721A (zh) * 2018-12-03 2020-06-09 蒋亮健 电风扇摆角调节采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546737A (ja) 2023-11-07
EP4234941A4 (en) 2024-05-15
CN114483625A (zh) 2022-05-13
EP4234941A1 (en) 2023-08-30
WO2022088691A1 (zh) 2022-05-05
US20230392604A1 (en) 2023-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83625B (zh) 一种电风扇摇头摆角调节装置及应用其的电风扇
CN201309777Y (zh) 新型膨胀轴
DE60220052D1 (de) Anlass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205477075U (zh) 汽车后备箱直线式电动尾门撑杆
EP1369978A3 (en) Stepping motor
CN206918129U (zh) 一种具有中空结构的无励磁制动器
US20090038436A1 (en) Starter motor
CN202441889U (zh) 自定位型剖分式骨架油封
CN2101134U (zh) 一种牙嵌式电磁离合器
CN201561102U (zh) 摄像机传动装置
CN106968530B (zh) 转轴定位式平面锁
CN211867630U (zh) 一种用于生产车间的稳定性电动工具
CN204316248U (zh) 带手动释放装置的旁磁制动电机
CN206948127U (zh) 一种电磁开关内置式起动电机
CN104600903A (zh) 带手动释放装置的旁磁制动电机
KR20120008483U (ko) 차량 차단기용 게이트 바의 구동장치
CN202178656U (zh) 一种单相齿轮减速电机
CN218102867U (zh) 一种纠偏电动执行器
CN205464659U (zh) 钼丝盘的锁紧装置
KR20090093664A (ko) 전동차 주공기압축기 모터의 전기자와 계자 착탈지그
CN208557336U (zh) 辅助连接装置
CN205081620U (zh) 一种防止外转子风机转子脱落的风机
CN109296489A (zh) 一种汽车启停起动机
CN209692450U (zh) 高性能微型直流电机
CN2177778Y (zh) 通用型内藏式电动玻璃升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