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82948B - 注水井增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注水井增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82948B
CN114482948B CN202011164428.1A CN202011164428A CN114482948B CN 114482948 B CN114482948 B CN 114482948B CN 202011164428 A CN202011164428 A CN 202011164428A CN 114482948 B CN114482948 B CN 1144829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wall
water
injection
inn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644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82948A (zh
Inventor
管九洲
郎宝山
吴非
王书慧
罗恩勇
付强
夏强
徐振宇
杨鹏
冉建伟
黎俊良
任艺
高倩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6442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829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82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29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829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29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6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 E21B43/20Displacing by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34/00Valve arrangements for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34/06Valve arrangements for boreholes or wells in wells
    • E21B34/08Valve arrangements for boreholes or wells in wells responsive to flow or pressure of the fluid obtaine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注水井增注系统,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与套管之间座封有封隔器,内筒的内部由上至下顺序设置有第一单向阀、丝堵和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与丝堵以及丝堵与第二单向阀之间分别形成有第一容水腔和第二容水腔,外筒套设于内筒的外侧,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有第一输水通道,位于丝堵下方和第一单向阀上方的内筒上分别开设有连通第一输水通道与第二容水腔的高压水入口和连通第一输水通道与内筒内部的高压水出口,第一输水通道的内部设置有连通第一容水腔与套管内部的第二输水通道;第一单向阀的上方设置有光杆,光杆的底部与内筒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光杆的顶部与抽油杆的底部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向注水井内注水压力不足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注水井增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水井增注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对稀油油区的开发多采用注水开发方式,受成本限制,不可能给每一口注水井建立一套地面注水系统,因此目前多采用集中注水的方式同时为多口注水井进行注水,由于是集中注水,会出现注水压力不足的情况,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注水压力,以达到顺利注水的目的。在长期高压注水过程中,地面的高压管线受注水压力的影响会出现剌漏的情况,不仅影响正常的注水工作,而且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另外,每个注水井所需要的注水压力是不同的,但是由于是集中注水,各注水井中的注水均来自同一主管线,对各注水井的注水压力相同,该种情况会导致压力较低的注水井内注水量大,压力较高的注水井内注水量小,因此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注水压力,保证向压力较高的注水井内注入足够的水量,该种方法不仅会对水资源造成浪费,而且不利于注水区域油田的顺利开发。
针对相关技术中向注水井内注水压力不足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注水井增注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水井增注系统,在不改变传统地面注水管线的前提下,利用抽油机即可带动注水井增注系统增加井内的注入压力,提高注水井的开采效果,由于井内注入压力的增加,可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注水主管线的注水压力,进而减少注水管线发生剌漏的可能,延长注水管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水井增注系统,其设置于抽油杆的底部,并随所述抽油杆下入至注水井的套管内位于油层上方的位置,所述注水井增注系统包括沿所述套管的轴向设置的内筒和外筒,其中:
所述内筒的下部外壁与所述套管的内壁之间座封有封隔器,所述内筒的内部由上至下顺序设置有向上单向导通的第一单向阀、对所述内筒的内部进行封堵的丝堵和向下单向导通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所述丝堵以及所述丝堵与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分别形成有第一容水腔和第二容水腔,所述外筒位于所述封隔器的上方且套设于所述内筒的外侧,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形成有第一输水通道,位于所述丝堵下方和所述第一单向阀上方的所述内筒上分别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输水通道与所述第二容水腔的高压水入口和连通所述第一输水通道与所述内筒内部的高压水出口,所述第一输水通道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贯穿所述第一输水通道且连通所述第一容水腔与所述套管内部的第二输水通道;
所述第一单向阀的上方设置有光杆,所述光杆的底部与所述内筒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光杆的顶部与所述抽油杆的底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上阀体、下阀体、第一阀球和第二阀球,所述上阀体的底部与所述下阀体的顶部连接,且所述上阀体的外壁和所述下阀体的外壁均与所述内筒的内壁连接,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之间形成有缓冲腔,所述上阀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上阀体上方空间与所述缓冲腔的第一阀孔,所述下阀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下阀体下方空间与所述缓冲腔的第二阀孔,所述第一阀孔和所述第二阀孔均为由下至上直径逐渐增大的喇叭孔,所述第一阀球和所述第二阀球分别能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阀孔和所述第二阀孔内,且所述第一阀球的下部外壁和所述第二阀球的下部外壁分别能与所述第一阀孔的下部内壁和所述第二阀孔的下部内壁抵接,以通过第一阀球和所述第二阀球分别对所述第一阀孔和所述第二阀孔进行封堵。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一体成型。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阀座和第三阀球,所述阀座的外壁与所述内筒的内壁连接,所述阀座上开设有连通所述阀座上方空间与其下方空间的第三阀孔,所述第三阀孔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增大的喇叭孔,所述第三阀球能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阀孔内,且第三阀球的上部外壁能与所述第三阀孔的上部内壁抵接,以通过所述第三阀球对所述第三阀孔进行封堵。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输水通道的数量为多条,各所述第二输水通道沿所述内筒的周向均匀排布,各所述第二输水通道均穿过所述第一输水通道,且各所述第二输水通道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容水腔相连通,各所述第二输水通道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套管内部相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杆与所述内筒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光杆上,所述密封圈的内壁和外壁分别与所述光杆的外壁和所述内筒的内壁紧密贴合。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应力感应装置,各所述应力感应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位于地面的信号接收装置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杆的顶部伸出至所述内筒的上方,各所述应力感应装置均位于所述内筒外部的所述光杆的外壁上,且各所述应力感应装置沿所述光杆的周向成螺旋状排布。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应力感应装置为应力片或者应力传感器。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上设置有显示器和报警器。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封隔器的内壁与所述内筒的下部外壁密封连接,所述封隔器的外壁与所述套管的内壁密封连接。
由上所述,本发明的注水井增注系统的特点及优点是:内筒的内部由上至下顺序设置有由下至上单向导通的第一单向阀、丝堵和由上至下单向导通的第二单向阀,外筒套设于内筒的外侧并在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有第一输水通道,在第一输水通道的内部设置有连通内筒内部与套管内部的第二输水通道,在使用过程中从地面向套管内注水,达到一定注水量后注入水通过第二输水通道进入到第一单向阀下方的第一容水腔内,当抽油杆带动光杆上移时,光杆底部与第一单向阀顶部之间形成压强较小的容水空间,在压差的作用下第一容水腔内的注水顶开第一单向阀并进入至容水空间中,当抽油杆带动光杆下移时,容水空间中的压强不断增大,从而使第一单向阀关闭,并推动注入水依次通过高压水出口、第一输水通道和高压水入口进入至第二单向阀上方的第二容水腔内,当压力达到第二单向阀的开启压力时,注入水推动第二单向阀打开,通过第二单向阀将增压后的注入水注入至注水井增压系统下方的油层中,达到对进入套管内的注入水先增压再注入到油层中的目的,从而增加了井内的注入压力,提高注水井的开采效果。另外,由于本发明的注水井增注系统在套管内对注入水进行增压,无需对地面管线设备进行调整,也无需增加地面上注水管线的注水压力,因此,可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注水管线所承受的注水压力,减少注水管线发生剌漏的情况,不仅能够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延长了注水管线的使用寿命,保证采油工作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其中:
图1:为本发明注水井增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注水井增注系统中第一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注水井增注系统中应力感应装置的信号传输框图。
本发明中的附图标号为:
1、内筒; 101、高压水入口;
102、高压水出口; 103、第一容水腔;
104、第二容水腔; 2、外筒;
201、第一输水通道; 3、光杆;
4、第一单向阀; 401、上阀体;
402、下阀体; 403、第一阀孔;
404、第二阀孔; 405、第一阀球;
406、第二阀球; 407、缓冲腔;
5、第二单向阀; 501、阀座;
502、第三阀孔; 503、第三阀球;
6、第二输水通道; 7、丝堵;
8、密封圈; 9、封隔器;
10、应力感应装置; 11、套管;
12、油层; 13、信号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水井增注系统,该注水井增注系统设置于抽油杆的底部,并随抽油杆下入至注水井的套管11内位于油层12上方且靠近油层12的位置。该注水井增注系统包括内筒1和外筒2,内筒1和外筒2均沿套管11的轴向设置,其中:内筒1的下部与套管11之间设置有封隔器9,封隔器9固定套设于内筒1的外侧,封隔器9的内壁与内筒1的下部外壁密封连接,封隔器9的外壁与套管11的内壁密封连接,以在内筒1与套管11之间形成座封。内筒1的内部由上至下顺序设置有由下至上单向导通的第一单向阀4、对内筒1的内部进行封堵的丝堵7和由上至下单向导通的第二单向阀5,第一单向阀4的底部与丝堵7的顶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容水腔103,丝堵7的底部与第二单向阀5的顶部之间形成有第二容水腔104,外筒2位于封隔器9的上方且外筒2固定套设于内筒1的外侧,外筒2的顶部和底部与内筒1外壁的连接位置分别为密封连接,从而在外筒2的内壁与内筒1的外壁之间形成有密闭的环形第一输水通道201,位于丝堵7下方的内筒1的筒壁上开设有连通第一输水通道201与第二容水腔104的高压水入口101,位于第一单向阀4上方的内筒1的筒壁上开设有连通第一输水通道201与内筒1内部的高压水出口102,第一输水通道201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贯穿第一输水通道201且连通第一容水腔103与套管11内部的第二输水通道6;第一单向阀4的上方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能沿内筒1的轴向移动的光杆3,光杆3的底部与内筒1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光杆3的顶部与抽油杆的底部连接。
本发明在内筒1的内部由上至下顺序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丝堵7和第二单向阀5,外筒2与内筒1之间形成有第一输水通道201,在第一输水通道201的内部设置有连通内筒1内部与套管11内部的第二输水通道6,在使用过程中从地面向套管11内注水,达到一定注水量(即:注入水的注水量在套管11内达到第二输水通道6的位置)后注入水通过第二输水通道6进入到第一单向阀4下方的第一容水腔103内,当抽油杆带动光杆3上移时,光杆3底部与第一单向阀4顶部之间形成压强较小的容水空间,在压差的作用下第一容水腔103内的注水顶开第一单向阀4并进入至容水空间中,当抽油杆带动光杆3下移时,容水空间中的压强不断增大,从而使第一单向阀4关闭,并推动注入水依次通过高压水出口102、第一输水通道201和高压水入口101进入至第二单向阀5上方的第二容水腔104内,当压力达到第二单向阀5的开启压力时,注入水推动第二单向阀5打开,通过第二单向阀5将增压后的注入水注入至注水井增压系统下方的油层12中,达到对进入套管11内的注入水先增压再注入到油层12中的目的,从而增加了井内的注入压力,提高注水井的开采效果。另外,由于本发明的注水井增注系统在套管11内对注入水进行增压,无需对地面管线设备进行调整,也无需增加地面上注水管线的注水压力,因此,可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注水管线所承受的注水压力,减少注水管线发生剌漏的情况,不仅能够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延长了注水管线的使用寿命,保证采油工作的正常进行。
进一步的,丝堵7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内筒1的内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丝堵7与内筒1之间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第一单向阀4包括上阀体401、下阀体402、第一阀球405和第二阀球406,上阀体401和下阀体402均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顶部开口、底部开口的圆筒状结构,上阀体401的底部与下阀体402的顶部连接,且上阀体401的外壁和下阀体402的外壁均与内筒1的内壁连接,上阀体401的底部与下阀体402的顶部之间形成有缓冲腔407,上阀体401上开设有连通上阀体401上方空间与缓冲腔407的第一阀孔403,下阀体402上开设有连通下阀体402下方空间与缓冲腔407的第二阀孔404,第一阀孔403和第二阀孔404均为由下至上直径逐渐增大的喇叭孔,第一阀球405能上、下移动地设置于第一阀孔403内,且第一阀球405的下部外壁能与第一阀孔403的下部内壁抵接,以通过第一阀球405对第一阀孔403进行封堵,第二阀球406能上、下移动地设置于第二阀孔404内,第二阀球406的下部外壁分别能与第二阀孔404的下部内壁抵接,以通过第二阀球406对第二阀孔404进行封堵。通过缓冲腔407可对注入水进行积存,从而增大注入水在套管11内的压力,提高增注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阀孔403的顶部内壁上沿第一阀孔403的周向设置有第一限位环(未示出),第一限位环的内径小于第一阀球405的直径,通过第一限位环的设置对第一阀球405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一阀球405脱离上阀体401。
进一步的,第二阀孔404的顶部内壁上沿第二阀孔404的周向设置有第二限位环(未示出),第二限位环的内径小于第二阀球406的直径,通过第二限位环的设置对第二阀球406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二阀球406脱离下阀体402。
进一步的,上阀体401与下阀体402可为的但不限于一体成型。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单向阀5包括阀座501和第三阀球503,阀座501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顶部开口、底部开口的圆筒状结构,阀座501的外壁与内筒1的内壁连接,阀座501上开设有连通阀座501上方空间与阀座501下方空间的第三阀孔502,第三阀孔502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增大的喇叭孔,第三阀球503能上、下移动地设置于第三阀孔502内,且第三阀球503的上部外壁能与第三阀孔502的上部内壁抵接,以通过第三阀球503对第三阀孔502进行封堵。
进一步的,第三阀孔502的底部内壁上沿第三阀孔502的周向设置有第三限位环(未示出),第三限位环的内径小于第三阀球503的直径,通过第三限位环的设置对第三阀球503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三阀球503脱离阀座501。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输水通道6的数量为多条,各第二输水通道6沿内筒1的周向均匀排布,各第二输水通道6均沿水平方向穿过第一输水通道201,各第二输水通道6的一端均与第一容水腔103相连通,各第二输水通道6的另一端均与套管11内部相连通,且各第二输水通道6均不与第一输水通道201相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光杆3的底部与内筒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8,密封圈8固定套设于光杆3上,密封圈8的内壁与光杆3的外壁紧密贴合,密封圈8的外壁与内筒1的内壁紧密贴合。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抽油杆对光杆3进行上提,使第一单向阀4的顶部与光杆3的底部之间形成密闭的容置空间,可容纳一定量的注入水,当抽油杆带动光杆3向下移动时,容置空间内的压强不断增大,从而对注入水进行增压,便于套管11内的注入水依次经过第二输水通道6、第一容水腔103、第一单向阀4和第一输水通道201进入到第二容水腔104内,当注入水的压力达到第二单向阀5的开启压力后,第二容水腔104内的注入水可注入到下方的油层12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光杆3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应力感应装置10,各应力感应装置10的信号输出端与位于地面的信号接收装置13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可通过各应力感应装置10实时检测光杆3所承受的载荷,当光杆3所承载的载荷超过光杆3或抽油机的额定载荷时或者光杆3所承载的载荷低于正常载荷时,便于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检查和处理,防止生产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光杆3的顶部伸出至内筒1的上方,各应力感应装置10均位于内筒1外部的光杆3的外壁上,且各应力感应装置10沿光杆3的周向成螺旋状排布,从而可沿光杆3的周向对光杆3各位置所受载荷进行检测,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应力感应装置10可为但不限于应力片或者应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信号接收装置13上设置有显示器和报警器,可通过显示器对采集到的检测数据进行显示,便于工作人员查看;可通过报警器对外发送报警信号,以便工作人员及时处理,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的注水井增注系统的工作过程为:通过抽油杆将本发明的注水井增注系统下入到注水井的目的层段,控制封隔器9在套管11内形成座封,此时从地面向套管11内部与外筒2之间的环形空间进行注水,在注入水的注水量在套管11内达到第二输水通道6的位置后,注入水通过第二输水通道6进入到第一单向阀4下方的第一容水腔103内,此时起动抽油机,抽油杆带动光杆3向上移动,光杆3底部与第一单向阀4顶部之间形成压强较小的容水空间,在压差的作用下第一容水腔103内的注水顶开第一单向阀4并进入至容水空间中,当抽油杆带动光杆3向下移动时,容水空间中的压强不断增大,从而使第一单向阀4关闭,并推动注入水依次通过高压水出口102、第一输水通道201和高压水入口101进入至第二单向阀5上方的第二容水腔104内,当压力达到第二单向阀5的开启压力时,注入水推动第二单向阀5打开,注入水注入至注水井增压系统下方的油层12中。
在工作过程中,各应力感应装置10实时检测光杆3所承受的载荷,当光杆3所承受的载荷超过光杆3或抽油机的额定载荷时或当光杆3所承受的载荷低于正常载荷值时,信号接收装置13发出报警信号以通知地面工作人员进入处理,防止生产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的注水井增注系统的特点及优点是:
一、该注水井增注系统对进入套管11内的注入水先增压再注入到油层12中,从而增加了井内的注入压力,提高注水井的开采效果。
二、该注水井增注系统在套管11内对注入水进行增压,无需对地面管线设备进行调整,也无需增加地面上注水管线的注水压力,可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注水管线所承受的注水压力,减少注水管线发生剌漏的情况,不仅能够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延长了注水管线的使用寿命,保证采油工作的正常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注水井增注系统,其设置于抽油杆的底部,并随所述抽油杆下入至注水井的套管(11)内位于油层(12)上方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井增注系统包括沿所述套管(11)的轴向设置的内筒(1)和外筒(2),其中:
所述内筒(1)的下部外壁与所述套管(11)的内壁之间座封有封隔器(9),所述内筒(1)的内部由上至下顺序设置有向上单向导通的第一单向阀(4)、对所述内筒(1)的内部进行封堵的丝堵(7)和向下单向导通的第二单向阀(5),所述第一单向阀(4)与所述丝堵(7)以及所述丝堵(7)与所述第二单向阀(5)之间分别形成有第一容水腔(103)和第二容水腔(104),所述外筒(2)位于所述封隔器(9)的上方且套设于所述内筒(1)的外侧,所述外筒(2)与所述内筒(1)之间形成有第一输水通道(201),位于所述丝堵(7)下方和所述第一单向阀(4)上方的所述内筒(1)上分别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输水通道(201)与所述第二容水腔(104)的高压水入口(101)和连通所述第一输水通道(201)与所述内筒(1)内部的高压水出口(102),所述第一输水通道(201)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贯穿所述第一输水通道(201)且连通所述第一容水腔(103)与所述套管(11)内部的第二输水通道(6);
所述第一单向阀(4)的上方设置有光杆(3),所述光杆(3)的底部与所述内筒(1)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光杆(3)的顶部与所述抽油杆的底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井增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4)包括上阀体(401)、下阀体(402)、第一阀球(405)和第二阀球(406),所述上阀体(401)的底部与所述下阀体(402)的顶部连接,且所述上阀体(401)的外壁和所述下阀体(402)的外壁均与所述内筒(1)的内壁连接,所述上阀体(401)与所述下阀体(402)之间形成有缓冲腔(407),所述上阀体(401)上开设有连通所述上阀体(401)上方空间与所述缓冲腔(407)的第一阀孔(403),所述下阀体(402)上开设有连通所述下阀体(402)下方空间与所述缓冲腔(407)的第二阀孔(404),所述第一阀孔(403)和所述第二阀孔(404)均为由下至上直径逐渐增大的喇叭孔,所述第一阀球(405)和所述第二阀球(406)分别能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阀孔(403)和所述第二阀孔(404)内,且所述第一阀球(405)的下部外壁和所述第二阀球(406)的下部外壁分别能与所述第一阀孔(403)的下部内壁和所述第二阀孔(404)的下部内壁抵接,以通过第一阀球(405)和所述第二阀球(406)分别对所述第一阀孔(403)和所述第二阀孔(404)进行封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水井增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401)与所述下阀体(402)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井增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阀(5)包括阀座(501)和第三阀球(503),所述阀座(501)的外壁与所述内筒(1)的内壁连接,所述阀座(501)上开设有连通所述阀座(501)上方空间与其下方空间的第三阀孔(502),所述第三阀孔(502)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增大的喇叭孔,所述第三阀球(503)能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阀孔(502)内,且第三阀球(503)的上部外壁能与所述第三阀孔(502)的上部内壁抵接,以通过所述第三阀球(503)对所述第三阀孔(502)进行封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井增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水通道(6)的数量为多条,各所述第二输水通道(6)沿所述内筒(1)的周向均匀排布,各所述第二输水通道(6)均穿过所述第一输水通道(201),且各所述第二输水通道(6)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容水腔(103)相连通,各所述第二输水通道(6)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套管(11)内部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井增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杆(3)与所述内筒(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8),所述密封圈(8)套设于所述光杆(3)上,所述密封圈(8)的内壁和外壁分别与所述光杆(3)的外壁和所述内筒(1)的内壁紧密贴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井增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杆(3)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应力感应装置(10),各所述应力感应装置(10)的信号输出端与位于地面的信号接收装置(13)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水井增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杆(3)的顶部伸出至所述内筒(1)的上方,各所述应力感应装置(10)均位于所述内筒(1)外部的所述光杆(3)的外壁上,且各所述应力感应装置(10)沿所述光杆(3)的周向成螺旋状排布。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水井增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感应装置(10)为应力片或者应力传感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水井增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13)上设置有显示器和报警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井增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器(9)的内壁与所述内筒(1)的下部外壁密封连接,所述封隔器(9)的外壁与所述套管(11)的内壁密封连接。
CN202011164428.1A 2020-10-27 2020-10-27 注水井增注系统 Active CN1144829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4428.1A CN114482948B (zh) 2020-10-27 2020-10-27 注水井增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4428.1A CN114482948B (zh) 2020-10-27 2020-10-27 注水井增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2948A CN114482948A (zh) 2022-05-13
CN114482948B true CN114482948B (zh) 2023-09-26

Family

ID=81471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64428.1A Active CN114482948B (zh) 2020-10-27 2020-10-27 注水井增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8294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39A (zh) * 1989-01-15 1989-09-06 萧南平 井中增压注水法及其装置
US6032743A (en) * 1996-01-02 2000-03-07 Texac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gas well production costs using improved downhole valves
CN102979473A (zh) * 2012-11-28 2013-03-2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田注水井分层脉冲增压解堵装置及其方法
CN203603843U (zh) * 2013-10-28 2014-05-21 王侠 一种注水井井口单流阀
CN105715234A (zh) * 2016-03-29 2016-06-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自喷机采一体化管柱
CN106968653A (zh) * 2017-03-28 2017-07-2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海上平台可调射流泵注水系统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7780904A (zh) * 2016-08-29 2018-03-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注水采油管柱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39A (zh) * 1989-01-15 1989-09-06 萧南平 井中增压注水法及其装置
US6032743A (en) * 1996-01-02 2000-03-07 Texac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gas well production costs using improved downhole valves
CN102979473A (zh) * 2012-11-28 2013-03-2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田注水井分层脉冲增压解堵装置及其方法
CN203603843U (zh) * 2013-10-28 2014-05-21 王侠 一种注水井井口单流阀
CN105715234A (zh) * 2016-03-29 2016-06-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自喷机采一体化管柱
CN107780904A (zh) * 2016-08-29 2018-03-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注水采油管柱
CN106968653A (zh) * 2017-03-28 2017-07-2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海上平台可调射流泵注水系统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2948A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39965B (zh) 盐穴储气库注气排卤方法
CN103852225B (zh) 地下储气库完井管柱内压疲劳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201241664Y (zh) 用于射流泵采油注水一体化工艺的管柱
CN108019178B (zh) 一种对生产管柱进行管内带压封堵的施工方法
CN109681159A (zh) 一种油田多管分层注水管柱
CN102758602B (zh) 煤层气井同心管水力活塞排采装置及方法
CN114482948B (zh) 注水井增注系统
CN105317410A (zh) 一种偏心配水器
CN204312025U (zh) 一种外滑套可关闭开关
CN103216209A (zh) 油套管密封性检测用管内封隔器
CN110821452B (zh) 同井采注井下泵
CN104806211B (zh) 一种接替压气采油装置及方法
CN107420091B (zh) 深水油气井环空压力监测及控制装置
CN114482950B (zh) 注水井增注装置
CN114482949B (zh) 增压注水装置
RU128896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вода скважин, в том числе обводненных, на эксплуатацию по двум лифтовым колоннам
CN101839117A (zh) 环空安全阀
CN206429239U (zh) 一种用于获取钻孔内预定深度水样的取水装置
CN106837236A (zh) 一种自助加压膨胀封隔器
CN204299542U (zh) 一种静液压关闭滑套开关
CN204571893U (zh) 液力丢手桥式水泥注入装置
CN217819893U (zh) 单管水压式双止水栓塞及压水试验测试装置
CN203499988U (zh) 管式泵固定阀总成
CN105089630B (zh) 水平井杆输送动态测井工艺杆管柱及使用方法
CN204327070U (zh) 一种钻孔裂隙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