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81836A - 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及制备工艺及施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及制备工艺及施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81836A
CN114481836A CN202111578834.7A CN202111578834A CN114481836A CN 114481836 A CN114481836 A CN 114481836A CN 202111578834 A CN202111578834 A CN 202111578834A CN 114481836 A CN114481836 A CN 1144818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tensioning
steel strand
strands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788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强
黄博博
刘汉顺
李磊
王东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s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s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s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Vs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7883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818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81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18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1/00Process control or regulation for heat treat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7/00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iron or steel by deformation
    • C21D7/02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iron or steel by deformation by cold working
    • C21D7/10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iron or steel by deformation by cold working of the whole cross-section, e.g. of concrete reinforcing ba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16Suspension cables; Cable clamps for suspension cables ; Pre- or post-stressed cab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1/00Material constitution of bridges
    • E01D2101/30Metal
    • E01D2101/32Metal prestress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Metallur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及制备工艺及施工工艺,所述构造包括设置于梁端的固定端锚具和设置于塔端的张拉端锚具;所述的固定端锚具上设置第一导管,第一导管与固定端锚具之间设置第一锚垫板,第一导管的延伸端设置钢锥管,第一导管与钢锥管之间设置固定端定位器,钢锥管的延伸端设置护套管;所述的张拉端锚具上设置第二导管,第二导管与张拉端锚具之间设置第二锚垫板,第二导管的延伸端设置热涨延伸管,第二导管与热涨延伸管之间设置张拉端定位器,所述的热涨延伸管与护套管同轴连接。本发明构造强度高且拉索中受力均匀,工艺简单,施工进度快。

Description

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及制备工艺及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路桥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及制备工艺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根据斜拉索强度及疲劳应力幅的要求,设定钢绞线的各项性能指标,尤其是钢绞线的抗拉强度及疲劳应力幅指标。关于疲劳指标方面,根据(PTI)Recommendations forStay Cable Design,Testing and Installation给出的拉索疲劳设计安全度准则如图1所示。图中曲线(1)表示单根钢绞线验收标准值,曲线(2)表示拉索试验标准值,曲线(3)为拉索设计限值;△1为质量保证数(其中有接头钢筋取17MPa,钢绞线和无接头钢筋取69MPa,平行钢丝取103MPa),△2长度效应及锚具效应的安全裕量(取35MPa)。拉索的疲劳试验应力幅:△σ=△σ钢绞线-△σ式中△σ为拉索试验应力幅,△σ钢绞线为钢绞线具有95%可靠度、200万次加载寿命的应力幅;△σ为考虑拉索制束效应和锚固效应的应力幅降低值,对钢绞线取值105MPa。根据拉索疲劳应力幅250MPa的总体设计要求,相应单根钢绞线应力幅指标为300MPa。
在实际路桥工程施工中,现有的钢绞线斜拉索构造的斜拉索强度及疲劳应力幅完全达不到要求,因此,亟需设计研发一种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构造。
且一般单根钢绞线斜拉索都是由不同钢绞线股数组成,如31股、37股、43股、55股、61股、73股、85股、91股……。如何确保单根斜拉索中的所有股钢绞线之间的索力误差控制在允许±3%范围内、以达到单根斜拉索中钢绞线股数受力比较均匀的目的,是目前路桥工程技术领域最关心、最难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及制备工艺及施工工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强度高且拉索中受力均匀,工艺简单,施工进度快。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包括设置于梁端的固定端锚具和设置于塔端的张拉端锚具;
所述的固定端锚具上设置第一导管,第一导管与固定端锚具之间设置第一锚垫板,第一导管的延伸端设置钢锥管,第一导管与钢锥管之间设置固定端定位器,钢锥管的延伸端设置护套管;
所述的张拉端锚具上设置第二导管,第二导管与张拉端锚具之间设置第二锚垫板,第二导管的延伸端设置热胀延伸管,第二导管与热胀延伸管之间设置张拉端定位器,所述的热胀延伸管与护套管同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护套管为高分子聚乙烯材料。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热胀延伸管插置于所述的第二导管中,第二导管的径向设置紧锁连接件,所述的紧锁连接件的紧锁端抵靠于热胀延伸管的管壁。
再进一步的,固定端锚具与张拉端锚具之间设置单根钢绞线或者多根钢绞线,单根钢绞线或者多根钢绞线依次穿过第一导管、固定端定位器、钢锥管、护套管、热胀延伸管、张拉端定位器、第二导管布置。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端锚具、张拉端锚具均包括夹持钢绞线的夹片,夹片上箍置有锚杯,所述的钢绞线采用大于或等于2100MPa钢绞线。
一种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锚具:锚具材料选用及检验、结构进行匹配设计、计算及热处理工艺、锚具力学性能检验及试验验证进行研制;
2)、钢绞线、夹片、锚具之间的受力进行分析,以确定构造外形尺寸参数,并进行疲劳试验验证,采用2100MPa钢绞线,测试疲劳应力幅为大于或等于250Mpa、相应单根钢绞线应力幅指标大于或等于350MPa。
进一步的,步骤2)后还进行护套管防冰及力学测试以及再优化斜拉索护套管直径。
再进一步的,步骤1)中,在选定材质的基础上,对斜拉索破断载荷下的锚具结构尺寸进行计算分析,锚具结构尺寸参数包括:锚杯内夹片的锚固长度;锚杯内腔锥型面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锚杯的平均厚度。
一种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计算单根钢绞线索力:根据计算出的每股钢绞线索力转化成油表的压力后,提供给现场张拉人员按照相应张拉数值进行操作,并带入千斤顶回归方程:y=3.6050x+3.1500,式中,y表示油表读数、单位bar,x表示张拉应力、单位kN;
(2)单股钢绞线张拉,包括
2.1)张拉:
2.1a)安装单股钢绞线;
2.1b)安装工作夹片;
2.1c)卸除单股钢绞线的牵引装置;
2.1d)安装限位垫圈;
2.1e)安装叉刀;
2.1f)安装单孔千斤顶;
2.1g)开始张拉,直到压力表读数达到步骤(1)中相应张拉数值后停止张拉;
2.1h)依次取出千斤顶、叉刀,继续安装剩余单股钢绞线;
2.1i)重复以上步骤完成单根斜拉索所有股钢绞线的张拉;
2.2)张拉后的抽查:直至所有股钢绞线张拉应力与最后一股钢绞线的张拉应力在±3%的允许读数值。
进一步的,步骤(2)后,当所有股钢绞线张拉应力与最后一股钢绞线的张拉应力的读数值超过±3%,再进行如下步骤:
(3)索力平均:将计算单根钢绞线张拉应力时剩余的15%应力做一次索力平均,依据所述千斤顶回归方程对每根钢绞线中的所有股钢绞线进行再张拉一次,即索力平均一次;
(4)索力检查:如果抽查的油表读数还有超过±3%,以步骤(3)的油表读数作为标准,继续返回步骤(2),直至所有股钢绞线张拉应力与最后一股钢绞线的张拉应力在±3%的允许读数值;
(5)张拉完成:当抽查的油表读数均在±3%范围内后,计算出抽查股数钢绞线的平均油表读数,代入所述千斤顶回归方程计算出单股钢绞线的平均应力,均衡性控制符合要求,工艺结束。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构造强度高且拉索中受力均匀,工序简单,施工进度快。无需使用大型、重型设备,劳动强度低、安全性强。配合单孔千斤顶进行张拉,控制每股钢绞线斜拉索中的每股钢绞线之间索力误差不大于理论值的±3%。实现一对斜拉索对称、同步张拉,确保两根(四根或六根)斜拉索之间的索力差值不大于理论值的±3%。也可采用单孔或整体传感器进行索力监测,用以校核计算出的数值。斜拉索采用无粘结体系,单根钢绞线安装张拉,确保斜拉索后期的可单根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涉及的疲劳安全度准则图;
图2为本发明的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图;
图3为本发明的锚具制作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锚具受力简图,其中,图4a为锚具总示意图、图4b为钢绞线处受力的示意图、图4c为夹片处受力的示意图、图4d为锚杯处受力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工艺中张拉力分布曲线图;
图7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工艺中索力平均抽查后的油表读数分布图;
图8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工艺中索力检查抽查后的油表读数分布图;
1-固定端锚具;2-张拉端锚具;3a1-第一导管;3b1-第一锚垫板;3a2-第二导管;3b2-第二锚垫板;4-固定端定位器;5-张拉端定位器;6-钢锥管;7-热胀延伸管;8-护套管;9-紧锁连接件;A-梁端;B-塔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包括设置于梁端A的固定端锚具1和设置于塔端B的张拉端锚具2;
所述的固定端锚具1上设置第一导管3a1,第一导管3a1与固定端锚具1之间设置第一锚垫板3b1,第一导管3a1的延伸端设置钢锥管6,第一导管3a1与钢锥管6之间设置固定端定位器4,钢锥管6的延伸端设置护套管8;
所述的张拉端锚具2上设置第二导管3a2,第二导管3a2与张拉端锚具2之间设置第二锚垫板3b2,第二导管3a2的延伸端设置热胀延伸管7,第二导管3a2与热胀延伸管7之间设置张拉端定位器5,所述的热胀延伸管7与护套管8同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护套管8为高分子聚乙烯材料HDPE。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热胀延伸管7插置于所述的第二导管3a2中,第二导管3a2的径向设置紧锁连接件9,所述的紧锁连接件9的紧锁端抵靠于热胀延伸管7的管壁。
再进一步的,固定端锚具1与张拉端锚具2之间设置单根钢绞线或者多根钢绞线,单根钢绞线或者多根钢绞线依次穿过第一导管3a1、固定端定位器4、钢锥管6、护套管8、热胀延伸管7、张拉端定位器5、第二导管3a2布置。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端锚具1、张拉端锚具2均包括夹持钢绞线的夹片,夹片上箍置有锚杯,所述的钢绞线采用2100MPa钢绞线及更高级别钢绞线。
一种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锚具:锚具材料选用及检验、结构进行匹配设计、计算及热处理工艺、锚具力学性能检验及试验验证进行研制;
2)、钢绞线、夹片、锚具之间的受力进行分析,以确定构造外形尺寸参数,并进行疲劳试验验证,采用2100MPa钢绞线,测试疲劳应力幅为大于或等于250Mpa、相应单根钢绞线应力幅指标大于或等于350MPa。
进一步的,步骤2)后还进行护套管8防冰及力学测试以及再优化斜拉索护套管8直径。
再进一步的,步骤1)中,在选定材质的基础上,对斜拉索破断载荷下的锚具结构尺寸进行计算分析,锚具结构尺寸参数包括:锚杯内夹片的锚固长度;锚杯内腔锥型面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锚杯的平均厚度。
一种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计算单根钢绞线索力:根据计算出的每股钢绞线索力转化成油表的压力后,提供给现场张拉人员按照相应张拉数值进行操作,并带入千斤顶回归方程:y=3.6050x+3.1500,式中,y表示油表读数、单位bar,x表示张拉应力、单位kN;
(2)单股钢绞线张拉,包括
2.1)张拉:
2.1a)安装单股钢绞线;
2.1b)安装工作夹片;
2.1c)卸除单股钢绞线的牵引装置;
2.1d)安装限位垫圈;
2.1e)安装叉刀;
2.1f)安装单孔千斤顶;
2.1g)开始张拉,直到压力表读数达到步骤(1)中相应张拉数值后停止张拉;
2.1h)依次取出千斤顶、叉刀,继续安装剩余单股钢绞线;
2.1i)重复以上步骤完成单根斜拉索所有股钢绞线的张拉;
2.2)张拉后的抽查:直至所有股钢绞线张拉应力与最后一股钢绞线的张拉应力在±3%的允许读数值。
进一步的,步骤(2)后,当所有股钢绞线张拉应力与最后一股钢绞线的张拉应力的读数值超过±3%,再进行如下步骤:
(3)索力平均:将计算单根钢绞线张拉应力时剩余的15%应力做一次索力平均,依据所述千斤顶回归方程对每根钢绞线中的所有股钢绞线进行再张拉一次,即索力平均一次;
(4)索力检查:如果抽查的油表读数还有超过±3%,以步骤(3)的油表读数作为标准,继续返回步骤(2),直至所有股钢绞线张拉应力与最后一股钢绞线的张拉应力在±3%的允许读数值;
(5)张拉完成:当抽查的油表读数均在±3%范围内后,计算出抽查股数钢绞线的平均油表读数,代入所述千斤顶回归方程计算出单股钢绞线的平均应力,均衡性控制符合要求,工艺结束。
参照附图,本发明采用的钢绞线斜拉索,斜拉索可实现单根钢绞线安装、张拉、监测和更换。根据大桥主体设计要求。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图。
本发明的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的制备工艺:
1)、制作锚具:从锚具材料选用及检验、结构进行匹配设计、计算及热处理工艺、锚具力学性能检验及试验验证进行研制。
具体包括:
在选定材质的基础上,对斜拉索破断载荷下的锚具结构尺寸进行计算分析,锚具结构尺寸参数包括:锚杯内夹片的锚固长度;锚杯内腔锥型面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锚杯的平均厚度;以满足压力在锚杯上产生的环向应力要求。
2)、就钢绞线、夹片、锚具之间的受力进行分析,以确定构造外形尺寸参数,并进行疲劳试验验证,采用2100MPa钢绞线,测试疲劳应力幅为不小于250Mpa。
为了获得弯曲负载(结构公差和其他微小角度旋转)的叠加效应和张力的波动对拉索疲劳性能的影响,锚具轴向安装在斜垫板上进行疲劳试验。有定位器装置的锚固结构应在安装定位器情况下进行试验,以证明在角度偏差情况下有足够的可靠性以满足不可预见的情况,疲劳试验后进行拉伸试验。
其中,组合件索体疲劳应力幅要求不低于250MPa,200万次、疲劳试验后应符合以下要求:
a.疲劳试验中,单根钢丝折损根数不得超过下述数量:
钢丝总根数不足100根时,折损不超过两根;
钢丝总根数达到或超过100根时,折损率不超过实际根数的2%(带小数时四舍五入)。
b.疲劳试验时,钢绞线的护套不应损伤,锚具或锚具构件不得受损破坏;
c.疲劳试验后,试件的最小张拉应力应不低于92%fpm或95%fptk(取两者中的较大值),两支承板间的延伸率在最大应力下不低于试件长度1.5%。锚具或锚具构件不得受损,但夹片出现裂纹除外。
3)、再进行护套管8防冰及力学测试。
4)、再优化斜拉索索套管直径。以减小风阻对斜拉索影响。
斜拉索桥中,斜拉索是最轻柔的构件,风载荷直接作用在斜拉索护套管8上,降低斜拉索上的风荷载对桥梁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相比标准型护套管,为减小风载荷对斜拉索及桥梁的影响,结合模拟试验、实桥案例及穿索工艺工具的改进。对护套管外径进行优化设计,相比现有标准型,管径减小率为5%-11%。
为了保证施工构造的要求,拉索疲劳应力幅不小于250MPa,则相应单根钢绞线应力幅指标不小于350MPa,钢绞线强度为2100MPa。
本发明施工具体实施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计算单根钢绞线索力:
监控提供的单根斜拉索的索力为2265kN,该例中有55股钢绞线,计算单股钢绞线应力时取监控索力的85%,则安装索力为2265×85%≈1925kN,得出每股应力如下表:
Figure BDA0003426348390000081
Figure BDA0003426348390000091
参照图6,根据计算出的每股钢绞线索力转化成油表的压力后,提供给现场张拉人员按照表中张拉数值进行操作,如下表:
Figure BDA0003426348390000092
Figure BDA0003426348390000101
千斤顶回归方程:y=3.6050x+3.1500(y-bar,x-kN),式中,y表示油表读数(单位bar),x表示张拉应力(单位kN)。
(2)单股钢绞线张拉
2.1)张拉:
2.1a)安装单股钢绞线。
2.1b)单股钢绞线安装到要求的位置后,安装工作夹片。
2.1c)卸除单股钢绞线的牵引装置。
2.1d)安装限位垫圈。
2.1e)安装叉刀。
2.1f)安装单孔千斤顶。
2.1g)开始张拉,直到压力表读数达到上表中数值后停止张拉。
2.1h)依次取出千斤顶、叉刀,继续安装剩余单股钢绞线。
2.1i)重复以上步骤完成单根斜拉索所有股钢绞线的张拉。
2.2)张拉后的抽查:
理论上单根斜拉索最后一股钢绞线张拉后,所有股钢绞线张拉应力应与最后一股钢绞线的张拉应力相同,即抽查时每股钢绞线的压力表读数均为129bar,但实际抽查数据如下表:
Figure BDA0003426348390000102
Figure BDA0003426348390000111
参照图7,假如以油表读数129bar为中间值,则±3%的允许读数值为125~133bar。显然,实际抽查的油表读数中有部分不在允许误差范围内,需要进行索力平均一次。
(3)索力平均:
产生上述原因主要是理论计算毕竟与实际工况还是有差异造成的,所以,将计算单根钢绞线张拉应力时剩余的15%应力做一次索力平均,来进一步降低索力误差。
单股钢绞线应力为:2265kN/55股=41.2kN/股,代入千斤顶回归方程后得出油表读数为:41.2×3.6050+3.1500=152bar
以油表读数152bar作为标准,对每根钢绞线中的所有股钢绞线进行再张拉一次,即索力平均一次。
(4)索力检查:
张拉完成后单股钢绞线抽查数据如下表:
钢绞线股数 油表读数(bar) 钢绞线股数 油表读数(bar)
1 148 30 149
5 155 35 150
10 150 40 148
15 147 45 151
20 149 50 150
25 152 55 149
参照图8,还是以油表读数152bar为中间值,则±3%的允许读数值为147~156bar。显然,抽查的油表读数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如果抽查的油表读数还有不在允许范围内的,再以油表读数为152bar作为标准,继续再张拉一次,直到满足误差要求。
(5)张拉完成
当抽查的油表读数均在±3%范围内后,计算出抽查股数钢绞线的平均油表读数为:
(148+155+150+147+149+152+149+150+148+151+150+149)/12=150bar
代入千斤顶回归方程计算出单股钢绞线的平均应力为:
(150-3.1500)/3.605=40.7kN/股
单根斜拉索的实测应力则为:40.7kN/股×55股=2238kN
则单根斜拉索索力误差为:(2238-2265)/2265=-1.2%≤±3%
所以,均衡性控制符合要求。
本发明工艺原理是:
(1)单根钢绞线安装前,依据设计和监控提供的斜拉索参数,计算出每股钢绞线的张拉应力。
(2)将计算出的张拉应力代入千斤顶回归方程中,计算出每股钢绞线张拉时的油表读数。
(3)安装钢绞线时,按照每股钢绞线对应的油表读数进行张拉。
(4)张拉分为安装张拉和索力平均,即安装一股钢绞线张拉一股钢绞线,单根斜拉索所有股钢绞线安装完成后再对已安装的每股钢绞线重新微调一次,可以进一步降低索力误差。
采用本发明施工工艺:
(1)工序简单,施工进度快。
(2)无需使用大型、重型设备,劳动强度低、安全性强。
(3)配合单孔千斤顶进行张拉,控制每股钢绞线斜拉索中的每股钢绞线之间索力误差不大于理论值的±3%。
(4)实现一对斜拉索对称、同步张拉,确保两根(四根或六根)斜拉索之间的索力差值不大于理论值的±3%。
(5)也可采用单孔或整体传感器进行索力监测,用以校核计算出的数值。
(6)斜拉索采用无粘结体系,单根钢绞线安装张拉,确保斜拉索后期的可单根更换。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Claims (10)

1.一种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梁端(A)的固定端锚具(1)和设置于塔端(B)的张拉端锚具(2);
所述的固定端锚具(1)上设置第一导管(3a1),第一导管(3a1)与固定端锚具(1)之间设置第一锚垫板(3b1),第一导管(3a1)的延伸端设置钢锥管(6),第一导管(3a1)与钢锥管(6)之间设置固定端定位器(4),钢锥管(6)的延伸端设置护套管(8);
所述的张拉端锚具(2)上设置第二导管(3a2),第二导管(3a2)与张拉端锚具(2)之间设置第二锚垫板(3b2),第二导管(3a2)的延伸端设置热胀延伸管(7),第二导管(3a2)与热胀延伸管(7)之间设置张拉端定位器(5),所述的热胀延伸管(7)与护套管(8)同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套管(8)为高分子聚乙烯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胀延伸管(7)插置于所述的第二导管(3a2)中,第二导管(3a2)的径向设置紧锁连接件(9),所述的紧锁连接件(9)的紧锁端抵靠于热胀延伸管(7)的管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其特征在于:固定端锚具(1)与张拉端锚具(2)之间设置单根钢绞线或者多根钢绞线,单根钢绞线或者多根钢绞线依次穿过第一导管(3a1)、固定端定位器(4)、钢锥管(6)、护套管(8)、热胀延伸管(7)、张拉端定位器(5)、第二导管(3a2)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端锚具(1)、张拉端锚具(2)均包括夹持钢绞线的夹片,夹片上箍置有锚杯,所述的钢绞线采用大于或等于2100Mpa钢绞线。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锚具:锚具材料选用及检验、结构进行匹配设计、计算及热处理工艺、锚具力学性能检验及试验验证进行研制;
2)、钢绞线、夹片、锚具之间的受力进行分析,以确定构造外形尺寸参数,并进行疲劳试验验证,采用2100MPa钢绞线,测试疲劳应力幅为大于或等于250Mpa、相应单根钢绞线应力幅指标大于或等于350MP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后还进行护套管(8)防冰及力学测试以及再优化斜拉索护套管(8)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选定材质的基础上,对斜拉索破断载荷下的锚具结构尺寸进行计算分析,锚具结构尺寸参数包括:锚杯内夹片的锚固长度;锚杯内腔锥型面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锚杯的平均厚度。
9.一种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计算单根钢绞线索力:根据计算出的每股钢绞线索力转化成油表的压力后,提供给现场张拉人员按照相应张拉数值进行操作,并带入千斤顶回归方程:y=3.6050x+3.1500,式中,y表示油表读数、单位bar,x表示张拉应力、单位kN;
(2)单股钢绞线张拉,包括
2.1)张拉:
2.1a)安装单股钢绞线;
2.1b)安装工作夹片;
2.1c)卸除单股钢绞线的牵引装置;
2.1d)安装限位垫圈;
2.1e)安装叉刀;
2.1f)安装单孔千斤顶;
2.1g)开始张拉,直到压力表读数达到步骤(1)中相应张拉数值后停止张拉;
2.1h)依次取出千斤顶、叉刀,继续安装剩余单股钢绞线;
2.1i)重复以上步骤完成单根斜拉索所有股钢绞线的张拉;
2.2)张拉后的抽查:直至所有股钢绞线张拉应力与最后一股钢绞线的张拉应力在±3%的允许读数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后,当所有股钢绞线张拉应力与最后一股钢绞线的张拉应力的读数值超过±3%,再进行如下步骤:
(3)索力平均:将计算单根钢绞线张拉应力时剩余的15%应力做一次索力平均,依据所述千斤顶回归方程对每根钢绞线中的所有股钢绞线进行再张拉一次,即索力平均一次;
(4)索力检查:如果抽查的油表读数还有超过±3%,以步骤(3)的油表读数作为标准,继续返回步骤(2),直至所有股钢绞线张拉应力与最后一股钢绞线的张拉应力在±3%的允许读数值;
(5)张拉完成:当抽查的油表读数均在±3%范围内后,计算出抽查股数钢绞线的平均油表读数,代入所述千斤顶回归方程计算出单股钢绞线的平均应力,均衡性控制符合要求,工艺结束。
CN202111578834.7A 2021-12-22 2021-12-22 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及制备工艺及施工工艺 Pending CN1144818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8834.7A CN114481836A (zh) 2021-12-22 2021-12-22 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及制备工艺及施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8834.7A CN114481836A (zh) 2021-12-22 2021-12-22 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及制备工艺及施工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1836A true CN114481836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93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78834.7A Pending CN114481836A (zh) 2021-12-22 2021-12-22 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及制备工艺及施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81836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0011A (zh) * 2009-12-16 2010-05-19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Pc钢绞线斜拉索的索力测试及监控方法
CN107815969A (zh) * 2017-10-30 2018-03-20 重庆城建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拉索施工工艺
CN111549686A (zh) * 2020-05-14 2020-08-18 威胜利工程有限公司 拉索定位器及桥梁斜拉索更换方法
CN112049128A (zh) * 2020-07-31 2020-12-08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单孔复合锚索及现场分级循环张拉施工工艺
WO2021008631A2 (zh) * 2019-07-16 2021-01-21 深圳市科兰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斜拉索
CN213203803U (zh) * 2020-05-07 2021-05-14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密封干风除湿拉索
CN214695167U (zh) * 2020-12-11 2021-11-12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密封平行钢绞线拉索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0011A (zh) * 2009-12-16 2010-05-19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Pc钢绞线斜拉索的索力测试及监控方法
CN107815969A (zh) * 2017-10-30 2018-03-20 重庆城建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拉索施工工艺
WO2021008631A2 (zh) * 2019-07-16 2021-01-21 深圳市科兰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斜拉索
CN213203803U (zh) * 2020-05-07 2021-05-14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密封干风除湿拉索
CN111549686A (zh) * 2020-05-14 2020-08-18 威胜利工程有限公司 拉索定位器及桥梁斜拉索更换方法
CN112049128A (zh) * 2020-07-31 2020-12-08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单孔复合锚索及现场分级循环张拉施工工艺
CN214695167U (zh) * 2020-12-11 2021-11-12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密封平行钢绞线拉索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华廉等: "桥梁施工", 31 August 1997, 中国铁道出版社, pages: 164 - 165 *
王成等: "矮塔斜拉桥施工技术", 28 February 2018,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pages: 1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2232B (zh) 用于相等地张紧多条绞线的方法及系统
CN113454306B (zh) 一种拱形结构整体提升施工方法及装置
CN217560839U (zh) 一种预应力束受力在线监测用压力传感器
CN107655755A (zh) 一种拉索‑索夹组装件抗滑移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JP2006207230A (ja) 橋梁用ケーブルのケーブル端末構造体
CN114481836A (zh) 高强耐候钢绞线斜拉索成套构造及制备工艺及施工工艺
CN107490513A (zh) 一种斜安装螺栓拉伸能力的试验方法及试验装置
CN217006730U (zh) 一种弯折拉索与索夹组装件抗滑移承载力试验系统
WO2020164760A1 (de) Ankerkettensystem
WO2020164767A1 (de) Ankerkettensystem
WO2015123620A1 (en) High-strength wires for uniform and hybrid structural cables
CN114858377A (zh) 一种用于悬索桥主缆荷载-火灾耦合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Saidpour et al. The effect of rope termin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polyester mooring ropes for marine applications
CN111549686A (zh) 拉索定位器及桥梁斜拉索更换方法
CN104727356B (zh) 基桩静载荷试验用轮辐式传力连接装置
CN114428015A (zh) 用于测试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预应力损失的装置及方法
CN113481984A (zh) 大吨位玄武岩纤维锚索及其制作方法
CN209182165U (zh) 一种吊耳载荷试验装置
EP3650739A1 (en) Non-welded type branch piping reinforcement apparatus
CN110441148A (zh) 一种损伤自诊断和自定位钢绞线智能索
CN220131717U (zh) 一种构件吊装装置
CN111620223A (zh) 一种支座二次受力转换提升网架施工方法
CN115787921B (zh) 一种具有高耐用性的抗风张弦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7166618A (zh) 一种拱壳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20301375U (zh) 一种带应力监测功能的自安装平台桩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