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6964A - 闭合闩锁组件 - Google Patents

闭合闩锁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66964A
CN114466964A CN202080069441.0A CN202080069441A CN114466964A CN 114466964 A CN114466964 A CN 114466964A CN 202080069441 A CN202080069441 A CN 202080069441A CN 114466964 A CN114466964 A CN 1144669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release
pawl
actuation
latch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94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66964B (zh
Inventor
弗朗切斯科·昆博
罗曼·采特纳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na Closur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Magna Closur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na Closures Inc filed Critical Magna Closur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466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69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669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69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0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uators used
    • E05B81/04Electrical
    • E05B81/06Electrical using rotary 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1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 E05B79/2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using flexible connections, e.g. Bowden cab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1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 E05B81/1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operating on bolt detents, e.g. for unlatching the bol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1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 E05B81/16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operating on locking elements for locking or unlocking ac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2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actuator or the power transmission
    • E05B81/32Details of the actuator transmission
    • E05B81/34Details of the actuator transmission of geared transmiss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2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actuator or the power transmission
    • E05B81/32Details of the actuator transmission
    • E05B81/42Ca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20Bolts or detents
    • E05B85/24Bolts rotating about an axis
    • E05B85/26Cooperation between bolts and detent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2009/00634Power supply for the lock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闭合闩锁组件,该闭合闩锁组件包括闩锁模块,该闩锁模块具有棘齿和掣爪,其中,棘齿能够在撞销捕获位置与撞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掣爪能够在棘齿保持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棘齿保持位置处,棘齿被保持在撞销捕获位置,在棘齿释放位置处,棘齿被朝向撞销释放位置偏置。包括电力致动器的致动器模块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具有固定至驱动齿轮的致动特征。闩锁释放机构将致动特征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掣爪,其中,驱动齿轮经由电力致动器的通电进行的旋转导致闩锁释放机构使掣爪在棘齿保持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Description

闭合闩锁组件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0月3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2/910,324的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该美国临时申请通过参引整体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在闭合系统中使用的用于将闭合面板以可释放的方式闩锁至机动车辆的车身部分的类型的电力操作的闭合闩锁组件。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具有标准化致动器模块的闭合闩锁组件,该标准化致动器模块能够附接至多个不同的闩锁模块,并且该标准化致动器模块构造成包括ECU/致动器组件和ECU盖。
背景技术
该部分提供了背景信息,该背景信息不一定是本公开中所体现的发明构思的现有技术。
在消费者对先进的舒适性和便利性特征的需求的驱动下,技术的持续提高使得更多的电子器件被集成到现代机动车辆中。为此,现在使用电子控制器和电子控制装置来控制车辆中的各种功能。例如,现在许多现代车辆配备有被动(即,“无钥匙”)进入系统以在不使用传统的钥匙型进入系统的情况下允许对闭合面板(即,门、尾门、提升门、行李箱盖等)的锁定/解锁和释放。在这方面,现在可用的具有这种被动进入系统的一些流行功能包括电力锁定/解锁、电力系拉和电力释放。因此,“被供电的”功能由安装至闭合面板的闭合闩锁组件提供,并且闭合闩锁组件配备有具有棘齿/掣爪型闩锁机构的闩锁模块,该闩锁机构经由至少一个电动致动器的致动而选择性地致动。闩锁控制单元电连接至电动致动器以用于控制电动致动器的致动。
闭合面板从打开位置朝向关闭位置的运动使得(安装至车辆的结构部分的)撞销与棘齿接合并强制地使棘齿反抗通常经由棘齿偏置构件施加至棘齿的偏置力从撞销释放位置朝向撞销捕获位置旋转。一旦棘齿位于其撞销捕获位置,由于掣爪偏置构件的推动,掣爪移动到棘齿保持位置中,在棘齿保持位置处,掣爪与棘齿机械地接合并将棘齿保持在其撞销捕获位置,从而将闩锁机构闩锁并将闭合面板保持在其关闭位置。闩锁释放机构通常与闩锁模块相关联以用于引起掣爪从其棘齿保持位置至棘齿释放位置的运动,在棘齿释放位置处,掣爪与棘齿断开接合。此后,棘齿偏置构件将棘齿驱动回至其撞销释放位置,从而释放闩锁机构并允许闭合面板移动至其打开位置。
提供电力释放特征的闭合闩锁组件通常具有电动“电力释放”致动器,所述电动“电力释放”致动器构造成对闩锁释放机构进行致动以用于释放闩锁机构。电动电力释放致动器是闩锁模块的一部分,并且响应于由被动进入系统产生的闩锁释放信号经由闩锁控制单元(即,经由密钥卡或手柄安装的开关)被控制。在许多情况下,闩锁控制单元是电子控制器单元(ECU)模块的一部分。常规地,ECU模块相对于闭合闩锁组件远程地定位并且经由线束电连接至电动电力释放致动器。最近,闭合闩锁组件已经开发成其中ECU模块直接安装至闩锁模块以提供允许消除线束的集成配置。
通常,ECU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电路板比如印刷电路板(PCB),所述至少一个电路板构造成基于电路板上的控制电路和电部件向电力致动器供应电力并控制电力致动器的操作。此外,ECU模块可以包括备用电源装置(即,电容器、超级电容器、备用电池等),所述备用电源装置也安装至电路板,并且用于在车辆电池失去电力的情况下提供电力。这些备用电源装置在质量和尺寸方面比安装至电路板的其他电部件大得多。由于一个或多个电路板、电部件和备用电源装置对环境损坏很敏感,因此ECU模块通常包括保护性的、流体密封的封围件组件以防止灰尘和湿气进入。
关于常规ECU模块、特别是那些安装至可移动闭合面板的常规ECU模块的另一问题在于:当闭合面板到达其行程(即打开和完全关闭)位置的终点时,电部件和备用电源装置会经受高的减速力。这些减速力可能很大并且可能潜在地导致电部件和/或备用电源装置被撞击并最终损坏或与电路板分离。因此,封围件组件还被设计成吸收或以其他方式减弱这些减速力。
尽管具有闩锁模块和ECU模块的集成配置的闭合闩锁组件提供了尺寸和封装优势,但是对构造成与每个闩锁模块配合的特定的或“专用的”ECU模块进行开发的需求增加了复杂性和成本。为此,期望开发一种标准化或“独立的”ECU模块,该标准化或“独立的”ECU模块具有适于附接至不同的闩锁模块的封围件组件以提供可互换的构型。除了具有能够与不同闩锁模块或同一闩锁模块的不同型式一起使用的标准化ECU模块的逻辑优势之外,ECU模块还可以独立于闩锁模块进行测试、校准和/或调试。
鉴于上述内容,认识到需要开发一种独立的ECU模块,该独立的ECU模块构造成保护电部件和备用电源装置免受暴露于环境因素和高减速力而造成的损害,该独立的ECU模块的开发和制造具有成本效益,并且该独立的ECU模块可以容易地适用于多种不同的闩锁模块。此外,尽管当前的电力操作式闭合闩锁组件足以满足所有监管要求并且提供了对于提高的舒适性和便利性的期望的消费者预期,但是仍然存在对发展技术并且提供解决并克服了与常规装置相关联的已知缺点中的至少一些缺点的替代性电力操作式闭合闩锁组件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部分提供了由根据本公开在下文中公开的发明构思所提供或与其相关联的各个方面、特征和结构实施方式的总体概述,而不意在全面总结和/或限制由权利要求所提供的解释和保护范围。
在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包括闩锁模块和致动器模块的闭合闩锁组件,该致动器模块构造成与闩锁模块一起安装并固定至闩锁模块。
在相关方面,致动器模块是构造成直接固定至多个不同闩锁模块的独立的标准化装置。
在另一方面,致动器模块包括电力致动器和ECU,电力致动器能够操作成用于对与闩锁模块相关联的机构进行致动以提供“被供电的”功能,ECU对电力致动器的致动进行控制。
根据这些和其他方面,本公开的闭合闩锁组件包括:闩锁模块,该闩锁模块包括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操作的机构;致动器模块,该致动器模块包括用于将所述机构从机构的第一状态转换到机构的第二状态的电力致动器和用于对电力致动器的致动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以及附接装置,该附接装置用于将致动器模块固定至闩锁模块。
与本公开的闭合闩锁组件相关联的致动器模块包括ECU/致动器组件和ECU盖。ECU/致动器组件包括壳体板,并且控制单元安装至壳体板并至少部分地包覆成型在壳体板上。控制单元包括印刷电路板(PCB),印刷电路板(PCB)具有电连接器和备用电源装置中的至少一者,并且控制单元和电力致动器是共用组件的一部分。电力致动器包括承载板、电动马达、驱动齿轮和齿轮止挡缓冲件,承载板固定至壳体板,电动马达固定至承载板并对驱动小齿轮进行驱动,驱动齿轮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承载板并与驱动小齿轮啮合,齿轮止挡缓冲件固定至承载板。驱动齿轮包括致动特征,该致动特征操作性地连接至闩锁模块内的所述机构,使得驱动齿轮经由电动马达的通电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旋转导致所述机构从机构的第一状态转换到机构的第二状态。
根据这些和其他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制造致动器模块的方法,该致动器模块包括用于转换闩锁模块的状态的电力致动器,该闩锁模块包括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操作的机构,电力致动器包括承载板、电动马达和驱动齿轮,电动马达可以固定至承载板并且包括对驱动小齿轮进行驱动的马达轴,驱动齿轮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承载板并与驱动小齿轮啮合,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承载板包覆成型至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壳体板;在壳体板中形成从第一侧部延伸至第二侧部的端口以用于接纳穿过该端口的马达轴;密封端口;将电动马达固定至位于壳体板的第一侧部上的承载板;将用于对电力致动器的致动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定位在壳体板的第一侧部上;以及将控制单元连接至电动马达。
根据这些和其他方面,本公开的致动器模块包括ECU/致动器组件、ECU盖和附接装置,该附接装置用于将ECU盖附接至ECU/致动器组件并且用于将致动模块附接至闩锁模块。ECU/致动器组件通常构造成包括壳体板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安装至壳体板并且至少部分地包覆成型在壳体板上。控制单元通常构造成包括印刷电路板和电力致动器,印刷电路板具有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电接触件和至少一个备用电源。电力致动器包括承载板、电动马达、驱动齿轮、致动特征以及齿轮止挡缓冲件,承载板适于固定至壳体板,电动马达固定至承载板并具有对驱动小齿轮进行驱动的马达轴,驱动齿轮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承载板并与驱动小齿轮持续啮合,致动特征从驱动齿轮延伸并构造成与闩锁模块的闩锁机构相互作用,齿轮止挡缓冲件安装至承载板。马达轴的旋转轴线大致对准成与闩锁机构的可枢转构件平行。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闭合闩锁组件,该闭合闩锁组件包括:具有棘齿和掣爪的闩锁模块,其中,棘齿能够在撞销捕获位置与撞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掣爪能够在棘齿保持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棘齿保持位置处,棘齿被保持在撞销捕获位置,在棘齿释放位置处,棘齿被朝向撞销释放位置偏置。此外,包括电力致动器的致动器模块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具有固定至驱动齿轮的致动特征。此外,闩锁释放机构将致动特征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掣爪,其中,驱动齿轮经由电力致动器的通电进行的旋转导致闩锁释放机构使掣爪在棘齿保持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另一方面,闩锁释放机构可以包括连杆臂,该连杆臂将掣爪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致动特征,其中,电力致动器构造成使与掣爪空动连接的驱动齿轮旋转,以使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另一方面,空动连接可以设置在致动特征与连杆臂之间。
根据另一方面,连杆臂可以设置成具有在第一驱动端部与第二驱动端部之间延伸的槽,并且致动特征可以设置在该槽中,以用于在第一驱动端部与第二驱动端部之间进行滑动运动。
根据另一方面,致动特征可以设置为固定至驱动齿轮并从驱动齿轮侧向向外延伸的销。
根据另一方面,连杆臂可以以可枢转的方式联接至掣爪。
根据另一方面,构造成用于手动致动的释放线缆可以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掣爪。
根据另一方面,弹簧构件可以附接至释放线缆,并且弹簧构件可以构造成用于在手动致动期间与联接至掣爪的释放构件接合以使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另一方面,弹簧构件可以设置为扭转弹簧。
根据另一方面,闭合闩锁组件可以包括释放锁定装置,该释放锁定装置构造成:选择性地移动至锁定位置,以防止释放线缆运动,从而防止掣爪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并且选择性地移动至解锁位置,以允许释放线缆运动,从而允许掣爪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另一方面,电动马达可以设置成使释放锁定装置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
根据另一方面,释放锁定装置可以设置成具有在一对指状件之间形成槽的分叉的端部区域,其中,当释放锁定装置处于锁定位置时,释放线缆定尺寸成用于被接纳在该槽中并且指状件定位成阻挡固定至释放线缆的止挡特征的运动。
根据另一方面,闭合闩锁组件可以包括释放机构,该释放机构可以经由释放线缆的手动致动来操作,以从机动车辆的外部打开车辆闭合面板。
根据另一方面,释放机构可以设置成具有固定至释放线缆的致动滑轮,其中,致动滑轮被支承为用于绕驱动齿轮的驱动齿轮轴线在非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旋转,并且致动滑轮具有固定至致动滑轮的致动构件,其中,致动构件布置成用于与闩锁释放机构的驱动销接合以在致动滑轮移动至致动位置时使掣爪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另一方面,固定至致动滑轮的释放线缆可以构造成用于通过外部锁芯直接或以可操作的方式致动。
根据另一方面,致动滑轮可以被弹簧构件朝向致动滑轮的非致动位置偏置,以在没有施加外力来克服由弹簧构件施加的偏置的情况下使致动滑轮自动返回至非致动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一种制造闭合闩锁组件的方法包括:将棘齿支承在壳体中,以用于在撞销捕获位置与撞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将掣爪支承在壳体中,以用于在棘齿保持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运动,在棘齿保持位置处,棘齿处于撞销捕获位置,在棘齿释放位置处,棘齿被朝向撞销释放位置偏置,并且将掣爪朝向撞销释放位置偏置;将具有固定有致动特征的驱动齿轮设置在壳体中;将电力致动器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驱动齿轮,其中,电力致动器构造成被通电以使驱动齿轮在原始位置与完全致动位置之间移动,在原始位置处,掣爪处于棘齿保持位置,在完全致动位置处,掣爪处于棘齿释放位置;以及利用闩锁释放机构将致动特征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掣爪,使得驱动齿轮响应于电力致动器的通电进行的旋转导致闩锁释放机构使掣爪在棘齿保持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又一方面,制造闭合闩锁组件的方法可以包括将闩锁释放机构构造成在致动特征与掣爪之间提供空动连接。
根据又一方面,制造闭合闩锁组件的方法可以包括:提供闩锁释放机构,该闩锁释放机构包括具有在第一驱动端部与第二驱动端部之间延伸的槽的连杆臂;并且提供致动特征,该致动特征包括构造成用于在第一驱动端部与第二驱动端部之间进行滑动运动的驱动销。
根据又一方面,制造闭合闩锁组件的方法可以包括:将驱动销构造成在电力致动器通电时从第二驱动端部朝向第一驱动端部移动,并且使掣爪在驱动销接合第一驱动端部时开始从棘齿保持位置朝向棘齿释放位置运动。
根据又一方面,制造闭合闩锁组件的方法可以包括:将释放线缆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掣爪,并且将释放线缆构造成用于手动致动,因此空动连接防止电力致动器被反向驱动。
根据又一方面,制造闭合闩锁组件的方法可以包括:将释放线缆联接至弹簧构件,并且将弹簧构件构造成在手动致动期间接合释放构件,以使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又一方面,制造闭合闩锁组件的方法可以包括将释放锁定装置构造成:选择性地移动至锁定位置,以防止释放线缆运动,从而防止掣爪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并且选择性地移动至解锁位置,以允许释放线缆运动,从而允许掣爪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又一方面,制造闭合闩锁组件的方法可以包括将电动马达构造成与释放锁定装置以可操作的方式连通,以使释放锁定装置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又一方面,制造闭合闩锁组件的方法可以包括将释放机构构造成用于对释放线缆进行手动致动以从机动车辆的外部打开车辆闭合面板。
根据又一方面,制造闭合闩锁组件的方法可以包括:提供具有固定至释放线缆的致动滑轮的释放机构,并且将致动滑轮支承为用于绕驱动齿轮的驱动齿轮轴线在非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旋转,并且提供具有固定有致动构件的致动滑轮,并且将致动构件布置成用于与驱动销接合,以使掣爪在致动滑轮移动至致动位置时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又一方面,制造闭合闩锁组件的方法可以包括将释放线缆构造成用于通过外部锁芯进行致动。
根据又一方面,制造闭合闩锁组件的方法可以包括将复位装置构造成用于手动致动以接合致动特征并且使掣爪从棘齿释放位置以可操作的方式移动至棘齿保持位置。
根据又一方面,制造闭合闩锁组件的方法可以包括提供具有致动特征的复位装置,该致动特征构造成能够在机动车辆的闭合面板的关闭面上手动致动。
根据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控制闭合闩锁组件的可致动机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构造成被通电以使致动特征在原始位置与完全致动位置之间移动的电力致动器;使用空动连接将可致动机构联接至致动特征;对电力致动器通电以使致动特征移动至具有空动连接的接合位置,从而致动可致动机构;以及对电力致动器通电以使致动特征移动至具有空动连接的断开接合位置,从而允许致动特征与空动连接之间的空转。根据相关方面,该方法还包括当致动特征处于接合位置时使电力致动器断电,以锁定空动连接以防止运动并且防止可致动机构的退动。根据相关方面,该方法还包括允许致动特征在具有空动连接的接合位置之前移动预定量。根据相关方面,该方法还包括在致动特征处于断开接合位置时手动移动可致动机构。根据相关方面,该方法还包括将可致动机构偏置成退动。根据相关方面,该方法还包括将致动特征支承在能够通过电力致动器旋转的齿轮上。根据相关方面,该方法还包括将致动特征支承得更靠近齿轮的中心而不是齿轮的外周缘。根据相关方面,空动连接包括设置在枢转地联接至可致动机构的杆中的槽,并且致动特征是构造成以可滑动的方式被接纳在槽内的销。根据相关方面,可致动机构是闭合闩锁组件的锁定机构。根据相关方面,可致动机构是闭合闩锁组件的掣爪组件。根据相关方面,该方法还包括:可致动机构是闭合闩锁组件的棘齿。
根据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闭合闩锁组件,该闭合闩锁组件包括:棘齿和掣爪,棘齿能够在撞销捕获位置与撞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掣爪能够在棘齿保持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棘齿保持位置处,棘齿被保持在撞销捕获位置,在棘齿释放位置处,棘齿被朝向撞销释放位置偏置;电力致动器,该电力致动器在处于具有空动位置的接合位置时使用空动连接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掣爪,并且该电力致动器在处于断开接合位置时与掣爪以可操作的方式断开联接,使得在空动连接从断开接合位置转换至接合位置之前,空动连接允许电力致动器的惯性显著增加。
根据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闭合闩锁组件,该闭合闩锁组件包括:棘齿和掣爪,棘齿能够在撞销捕获位置与撞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掣爪能够在棘齿保持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棘齿保持位置处,棘齿被保持在撞销捕获位置,在棘齿释放位置处,棘齿被朝向撞销释放位置偏置;电力致动器,该电力致动器在处于具有空动位置的接合位置时使用空动连接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掣爪,并且该电力致动器在处于断开接合位置时与掣爪以可操作的方式断开联接,使得在空动连接处于接合位置之前电力致动器使空动上游的部件的惯性增加,并且其中,在空动连接处于接合位置之后,使用空动连接上游的部件的惯性来克服空动连接下游的部件的惯性。在相关方面,在空动连接处于接合位置之前,电力致动器不会增加空动下游的部件的惯性。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闩锁组件的释放杆,该释放杆具有整体本体,其中,该整体本体的一个部分设置成盘绕布置,而该整体本体的另一部分作为臂远离盘绕布置延伸,该臂具有用于与释放线缆联接的接合特征。在相关方面,整体本体设置为单根线。在相关方面,盘绕布置和臂中的至少一者构造成具有弹性,以在由释放线缆施加至臂的载荷下挠曲并且在由释放线缆施加至臂的载荷被移除时不挠曲。在另一相关方面,释放线缆包括套圈,并且臂包括在整体本体的一部分中的弯曲部,该弯曲部构造成用于防止套圈与臂断开接合。在相关方面,臂构造成响应于被释放线缆移动而接合闩锁部件并使闩锁部件移动。在相关方面,由臂移动的闩锁部件是掣爪。
根据本文中提供的描述,这些和其他方面以及应用领域将变得明显。本发明内容中的描述和特定示例仅意在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意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下面对附带详细描述的附图进行描述。
附图说明
本文中所描述的附图仅用于所选的非限制性实施方式而非本公开的所有可能的或预期的实现方式的说明性目的,并且不意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是配备有闭合系统的机动车辆的等距视图,该闭合系统包括被示出为安装至车门的闭合闩锁组件;
图2是适于在图1中所示出的闭合系统中使用的闭合闩锁组件的等距视图,并且闭合闩锁组件构造成包括闩锁模块和致动器模块,该致动器模块构造成体现本公开的发明构思;
图3是图2中所示出的闭合闩锁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图2中所示出的闭合闩锁组件的平面图;
图5是图2中所示出的闭合闩锁组件的侧视图;
图6是图2至图5中所示出的闭合闩锁组件的示意图,其图示了闩锁模块和致动器模块的各种部件;
图7A至图7D图示了闩锁模块的非限制性示例实施方式;
图8和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构造的致动器模块的等距视图,并且该致动器模块包括ECU盖和ECU/致动器组件;
图10和图11是与图8和图9中所示出的致动器模块相关联的ECU/致动器组件的等距视图,并且该ECU/致动器组件包括壳体板和包覆成型在壳体板上的控制单元;
图12和图13是与图10和图11中所示出的ECU/致动器组件相关联的控制单元的等距视图,并且该控制单元包括印刷电路板(PCB)、一组超级电容器和电力致动器;
图14和图15是与图12和图13中所示出的控制单元相关联的电力致动器的等距视图,并且该电力致动器包括承载板、电动马达、驱动齿轮和缓冲止挡件,电动马达安装至承载板并对驱动小齿轮进行驱动,驱动齿轮由承载板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并与驱动小齿轮啮合,缓冲止挡件安装至承载板;
图16图示了驱动齿轮上的致动特征与掣爪上的释放特征之间的接合和功能关系,该掣爪与闩锁模块内的示例性棘齿和掣爪闩锁机构相关联;
图17和图18图示了现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构造的用于闭合闩锁组件的致动器模块,该致动器模块具有修改的ECU盖和密封装置以容置车门内的最大化的玻璃行进通道;
图19图示了现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构造的用于闭合闩锁组件的致动器模块,该致动器模块具有修改的ECU盖和修改的ECU/致动器组件,其中,PCB和相关的壳体部件改变成容置车门内的最大化的玻璃行进通道;
图20图示了现在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构造的用于闭合闩锁组件的致动器模块,该致动器模块具有修改的ECU盖和ECU/致动器组件,其中,PCB和相关的壳体部件改变成与电动马达和连接器的重新布置相结合以容置车门内的最大化的玻璃行进通道;
图21A和图21B图示了现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方式构造的闭合闩锁组件,该闭合闩锁组件具有修改的闩锁释放机构,该修改的闩锁释放机构以可操作的方式将致动器模块连接至闭合闩锁组件的闩锁模块;
图22是类似于图21A的视图,其中,盖从闭合闩锁组件移除;
图23A和图23B图示了图21A和图21B的闭合闩锁组件的闩锁模块的各种部件以及致动器模块的各种部件的相反侧立体图,其示出了经由闩锁释放机构彼此以可操作的方式连通;
图24A图示了具有闩锁释放机构的处于完全闩锁位置的闩锁模块的各种部件以及示出为处于闩锁静止位置的致动器模块的各种部件;
图24B图示了具有闩锁释放机构的保持在完全闩锁位置的图24A的闩锁模块的各种部件以及在预行进状态下移动的图24A的致动器模块的各种部件;
图24C图示了响应于致动器模块的各种部件移动至闩锁释放点而朝向闩锁释放位置移动的图24B的闩锁模块的各种部件;
图24D图示了响应于致动器模块的各种部件完全移动至闩锁释放点而完全移动至闩锁释放位置的图24C的闩锁模块的各种部件;
图24E图示了处于原始位置的驱动销,该驱动销从设置在连杆臂中的槽的第一端部移位;
图24F图示了处于原始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的位置的驱动销,该驱动销已经与连杆臂中的槽的第一端部接合;
图25是图示了可手动致动的内部释放线缆的立体图,该内部释放线缆构造成与图21A和图21B的闩锁模块以可操作的方式连通,以用于经由内部闭合面板把手的选择性手动致动来将闩锁模块致动成从闩锁位置移动至闩锁释放位置;
图26是图25的侧视图;
图27A是图示了可手动致动的复位装置的立体图,该可手动致动的复位装置构造成与图21A和图21B的闩锁模块以可操作的方式连通,以用于使掣爪从棘齿释放位置返回至棘齿保持位置,从而允许车辆闭合面板经由手动致动特征的选择性手动致动而从打开位置移动至关闭位置;
图27B是图27A的可手动致动的复位装置的另一立体图;
图28A是示意性图示了图27A和图27B的可手动致动的复位装置的复位嵌齿的侧视图,其示出了处于静止位置的复位嵌齿;
图28B是图27A和图27B的可手动致动的复位装置的侧视图,其示出了被手动致动成使掣爪返回至棘齿保持位置的复位装置;
图28C是图22的闭合闩锁、图27A的可手动致动的复位装置的相反侧的立体图,其示出了处于静止位置的复位嵌齿;
图28D是图22的闭合闩锁、图27A的可手动致动的复位装置的相反侧的立体图,其示出了被手动致动成使掣爪返回至棘齿保持位置的复位嵌齿;
图29A是图示了手动释放机构的立体图,该手动释放机构构造成与图21A和图21B的闩锁模块以可操作的方式连通,以用于使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从而允许车辆闭合面板经由手动致动特征的选择性手动致动而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
图29B是图29A的手动释放机构的侧视图,其示出了在手动致动成使掣爪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期间手动释放机构的行进方向以及在完成闩锁模块的手动致动时手动释放机构返回至静止位置的行进方向;
图29C是具有图29A的手动释放机构的图22的闭合闩锁的相反侧的立体图,其示出了手动致动之前的手动释放机构;
图29D是具有图29A的手动释放机构的图22的闭合闩锁的相反侧的立体图,其示出了手动致动之后的手动释放机构;
图30是图示了图21A和图21B的闩锁模块的释放锁定装置的立体图,该释放锁定装置用于防止闩锁模块的掣爪经由释放线缆从棘齿保持位置至棘齿释放位置的手动致动,以防止车辆闭合面板不期望地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
图31A是图30的释放锁定装置的立体图,其示出了处于解锁位置的释放锁定装置;
图31B是图30的释放锁定装置的立体图,其示出了处于锁定位置的释放锁定装置;
图32图示了用于组装致动器模块的方法;
图33图示了根据说明性实施方式组装致动器模块的方法;
图34图示了制造闭合闩锁组件的方法;
图35图示了与图20的致动器模块相关联的系拉组件;
图36是图27A的可手动致动的复位装置和图29A的手动释放机构的分解拆卸状态;以及
图37是图27A的可手动致动的复位装置和图29A的手动释放机构的组装状态,当沿相反方向被致动时,可手动致动的复位装置和手动释放机构各自作用在驱动销上。
贯穿与上述附图相关联的若干视图,对应的附图标记用于指示对应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对示例实施方式进行更全面地描述。为此,提供了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是透彻的并且将本公开的预期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因此,阐述了许多特定细节,比如特定部件、装置和方法的示例,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明显的是,不需要采用特定细节,示例实施方式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一些示例实施方式中,对公知的过程、公知的装置结构和公知的技术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作为说明性示例,表述“闭合闩锁组件”将通常用于指示任何电力操作式闩锁装置,该电力操作式闩锁装置适于与车辆闭合面板一起使用以提供“被供电的”(即释放、系拉、锁定/解锁等)特征。另外,表述“闭合面板”将用于指示能够在打开位置与至少一个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从而分别打开和关闭通向机动车辆的内厢的入口的任何元件,并且因此除了以下描述将仅作为示例明确进行引述的机动车辆的滑动或枢转的侧部乘客门之外,闭合面板还包括但不限于行李箱盖、尾门、提升门、发动机盖和天窗。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的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不意在是限制性的。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种”以及“该”也可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术语“包括”、“包括有”、“包含”和“具有”是包括性的,并且因此指出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的存在或添加,但是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除非明确标识为执行顺序,否则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和操作不应被解释为必需要求它们以所讨论或图示的特定顺序执行。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采用附加的或替代性的步骤。
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接合至”、“连接至”或“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接合至、直接连接至或直接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介于中间的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接合至”、“直接连接至”或“直接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可以不存在介于中间的元件或层。用于描述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其他词语(例如,“在……之间”与“直接在……之间”、“相邻”与“直接相邻”等)应当以相同的方式解释。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更多个项目中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尽管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当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来。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否则在本文中使用术语比如“第一”、“第二”和其他数值术语时并不暗示次序或顺序。因此,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示的情况下,下面所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便于描述,本文中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比如“内部”、“外部”、“下面”、“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来描述图中图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除了图中所描绘的取向之外,空间相对术语可以意在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下面”的元件将被定向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下方”可以包含上方和下方两个取向。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取向),并且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被相应地解释。
首先参照附图的图1,机动车辆10被示出为包括车身12,该车身12限定通向内部乘客厢的开口14。闭合面板16以可枢转的方式安装至车身12,以相对于开口14在打开位置(示出)、部分关闭位置以及完全关闭位置之间运动。闭合闩锁组件18邻近于闭合面板16的边缘部分16A刚性地固定至闭合面板16,并且闭合闩锁组件18能够与撞销20以可释放的方式接合,该撞销20牢固地固定至开口14的凹入的边缘部分14A。如将描述的,闭合闩锁组件18通常包括闩锁模块22、致动器模块24以及附接装置26,该附接装置26将致动器模块24连接至闩锁模块22并且在闩锁模块22与致动器模块24之间提供密封接合部。闩锁模块包括闩锁机构32(图6和图7),该闩锁机构32能够操作成接合撞销20并且将闭合面板16以可释放的方式保持在闭合面板16的部分关闭位置和完全关闭位置中的一者。外部把手21和内部把手23设置成用于致动(即,机械地和/或电力地)闭合闩锁组件18,以释放撞销20并且允许闭合面板16随后运动至闭合面板16的打开位置。示出了可选的锁定旋钮25,该锁定旋钮25提供了闭合闩锁组件18的锁定状态的视觉指示,并且该锁定旋钮25还能够操作成机械地改变闭合闩锁组件18的锁定状态。车身12中的开口14的边缘部分14A上安装有防风雨密封件28,并且防风雨密封件28适于在闭合面板16被闭合闩锁组件18保持处于闭合面板16的完全关闭位置时在与闭合面板16上的配合密封表面接合的时候被弹性地压缩,以提供防风雨密封件28与配合密封表面之间的密封接合部,该密封接合部构造成防止雨水和污物进入乘客厢中,同时使可听见的风噪声最小。出于清楚以及与机动车辆10功能相关联的目的,闭合面板在下文中被称为门16。图2至图5图示了在安装在门16中之前的闭合闩锁组件18的各种视图,并且示出了致动器模块24相对于闩锁模块22的大致取向。
现在参照图6,闭合闩锁组件18的示意图型式图示了闩锁模块22、致动器模块24和附接装置26的大致取向。闩锁模块22通常包括闩锁壳体30,闩锁机构32和闩锁释放机构33的部件支承在闩锁壳体30内。仅出于说明的目的,图7A至图7D中示出了闩锁机构32的非限制性型式,闩锁机构32通常包括闩锁框架板34、棘齿36以及具有滚子型接合装置40的掣爪38。棘齿36由棘齿枢转柱42支承在闩锁框架板34上,以用于在释放或“撞销释放”位置(图7B)、软关闭或“副撞销捕获”位置(图7C)以及硬关闭或“主撞销捕获”位置(图7A和图7D)之间运动。棘齿36包括终止于撞销保持腔46的撞销导引通道44。如观察到的,闩锁框架板34包括鱼嘴形槽48,该鱼嘴形槽48对准成在门16朝向其关闭位置运动时接受撞销20相对于鱼嘴形槽48的运动。棘齿36包括主闩锁凹口50、副闩锁凹口52和边缘表面54。棘齿36上还形成有凸起的导引表面56。箭头58指示布置成通常将棘齿36朝向其撞销释放位置偏置的棘齿偏置构件。
掣爪38被示出为绕掣爪枢转柱62以可枢转的方式安装至闩锁框架板34,并且掣爪38包括第一掣爪腿区段64和限定掣爪接合表面68的第二掣爪腿区段66。滚子型接合装置40固定至掣爪38的第二掣爪腿区段66,并且滚子型接合装置40包括限定笼状件72的一对相对布置的侧壁70以及被示出为球形滚珠支承件74的滚子,滚子由笼状件72保持在形成于侧壁70中的对准的滚子槽76内。掣爪38能够在棘齿释放位置(图7B)与棘齿保持位置(图7A、图7C和图7D)之间枢转。掣爪38通常通过由箭头80所指示的掣爪偏置构件朝向掣爪38的棘齿保持位置偏置。
如图7B中所示,当棘齿36由于滚珠74与掣爪38上的掣爪接合表面68以及棘齿36上的边缘表面54的接合而处于棘齿36的撞销释放位置时,掣爪38保持在其棘齿释放位置,由此建立闩锁机构32的释放操作状态。如图7C中所示,滚珠74与掣爪38上的掣爪接合表面68接合并且与棘齿36上的副闩锁凹口52接合,以使此时位于其棘齿保持位置的掣爪38将棘齿36保持在棘齿36的副撞销捕获位置。在该取向中,撞销20保持在棘齿导引通道46与闩锁板34中的鱼嘴形槽48之间,以将门16保持在部分关闭位置并且建立了闩锁机构32的副闩锁状态。最后,图7A和图7D图示了位于其棘齿保持位置的掣爪38,其中,滚珠74与掣爪38上的掣爪接合表面68接合并且与棘齿36上的主闩锁凹口50接合,使得掣爪38将棘齿36保持在其主撞销捕获位置,从而将门16保持在其完全关闭位置并且建立了闩锁机构32的主闩锁操作状态。
闩锁释放机构33被示意性地示出为连接至掣爪38的第一掣爪腿区段64。当期望将闩锁机构32转换成其释放操作状态时,闩锁释放机构33用于使掣爪38从其棘齿保持位置运动至其棘齿释放位置。内部闩锁释放机构(参见图3至图5中的线缆80)将内部把手23连接至闩锁释放机构33,以允许闩锁机构32从车辆10的乘客厢内部的手动释放。类似地,外部闩锁释放机构(参见图4至图5中的线缆82)将外部把手21连接至闩锁释放机构33,以允许闩锁机构32从车辆10的外部的手动释放。
另外,图7A至图7D中示出了与致动器模块24相关联的电力释放致动器102,该电力释放致动器102示意性地连接至闩锁释放机构33。电力释放致动器102的致动使闩锁释放机构33将掣爪38从其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其棘齿释放位置。如将详述的,电力释放致动器102是形成电力释放链的一部分的电动的马达驱动装置。棘齿切换杆(未示出)安装至棘齿36并且与棘齿释放传感器(未示出)配合工作以在棘齿36位于其撞销释放位置时提供“门打开”信号,并且棘齿切换杆与副闩锁传感器(未示出)配合工作以在棘齿36位于其副撞销捕获位置时提供“门半开”信号。众所周知,这些传感器信号通过集成到致动器模块24中的闩锁控制系统使用,以控制电力释放致动器102的操作。
再次参照图6,致动器模块24通常被示出为包括ECU/致动器组件110和ECU盖112,ECU/致动器组件110和ECU盖112经由附接装置26一起固定至闩锁模块22的闩锁壳体30。ECU/致动器组件110通常包括壳体板114、电力致动器102和控制单元116。如将更详细描述的,电力致动器102在安装到壳体板114上之前被预组装,并且电力致动器102通常包括承载板120、电动马达122、驱动齿轮126和齿轮止挡缓冲件130,电动马达122安装至承载板120并且具有驱动小齿轮124的马达轴194,驱动齿轮126与小齿轮124持续啮合并且具有适于与闩锁释放机构33相互作用的致动特征128,齿轮止挡缓冲件130安装至承载板120。作为本文中讨论的布置的结果,通向密封的ECU/致动器组件110的唯一进入端口是经由为马达轴124提供的开口,该开口容易密封,从而简单且有效地密封致动器模块24的电子器件和马达壳体。
在该非限制性构型中,电力致动器102与闩锁模块22相互作用以通过致动闩锁释放机构33来提供“电力释放”功能,从而使掣爪38从其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其棘齿释放位置。然而,电力致动器102可以另外地或替代性地构造成提供由闩锁模块22提供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被供电的”功能,比如例如电力系拉或电力锁定/解锁。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电力致动器102与致动器模块24相关联,而不是与闩锁模块22相关联。常规地,电力操作式闭合闩锁组件已经构造成具有安装在闩锁模块中的电力致动器,使得ECU模块仅向电力致动器提供电力和控制信号。相比之下,本公开提供了与这种ECU模块结合的至少一个电力致动器,从而限定了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致动器模块”。
图8和图9图示了安装在ECU/致动器组件110上的ECU盖112,其中,形成在ECU盖中的多个安装孔口140与形成在ECU/致动器组件110的壳体板114中的相似的多个对准孔142对准。合适的紧固件比如螺钉限定附接装置26并安装在ECU盖112中的对准的成对的安装孔口140与壳体板114中的对准孔142中,以将致动器模块24固定至闩锁模块22。ECU盖112在图9中最佳示出为包括板区段143、从板区段143延伸的外围护罩区段144以及也从板区段143延伸的多个直立的封围件区段146、148、150。ECU盖112的封围件区段146、148、150构造成封围与控制单元116相关联的不同部件。具体地,板区段143布置成封围印刷电路板(PCB)160,该印刷电路板(PCB)160已经封装/包覆成型到壳体板114的第一表面上。同样地,封围件区段146是连接器壳体,该连接器壳体围绕从PCB 160延伸的多个连接器接触件162,以限定电连接器。另外,封围件区段148是构造成封围电动马达122的马达壳体,该电动马达122安装至承载板120并且又比如通过包覆成型在壳体板114的第一表面上而被封装。最后,封围件区段150是电容器壳体,该电容器壳体构造成封装电连接至PCB 160的一个或更多个超级电容器164。外围密封件170围绕壳体板114的板区段143并且相对于ECU盖112密封壳体板114的第一表面。图10和图11图示了ECU/致动器组件110,其中,ECU盖112被移除以更好地图示部件。注意的是,图10最佳地图示了PCB 160被封装/包覆成型到壳体板114的板区段143上,其中,附图标记172标识了该包覆成型材料层。
图12和图13图示了在被包覆成型到壳体板114的第一表面上之前经组装的控制单元116。除了超级电容器164和连接器接触件162之外,其他电部件180、182、184和186被示出为安装至PCB 160的下侧表面。如图10和图11中的虚线所示,这些附加的部件位于形成在壳体板114中的对应的保持腔中。线190表示用于电动马达122的马达轴线,并且马达轴194和小齿轮124绕该马达轴线旋转。线192表示用于驱动齿轮126的齿轮轴线,并且致动特征128绕该齿轮轴线旋转。齿轮轴线192对准成大致平行于马达轴线190。另外,马达轴线190还对准成大致平行于掣爪轴线62。这与常规布置形成鲜明对比,在常规布置中,电动马达容纳在闩锁模块中,并且电动马达的马达轴线相对于掣爪轴线横向对准。尽管也可以使用正齿轮齿,但是这种改进的布置允许螺旋齿与小齿轮124和驱动齿轮126一起使用,而不是与蜗杆齿轮组一起使用。还注意的是,马达122的轴194延伸穿过进入端口195,该进入端口195延伸穿过壳体板114。这是穿过密封的PCB 160/壳体板114接合部的唯一进入端口,这提供了简单且有效的方式来密封电子部件和马达壳体。
图14和图15图示了在安装至壳体板114之前以及在包覆成型的层172封围PCB 160之前预组装为独立单元的电力致动器102。尽管电动马达122被图示为在包覆成型之前被安装至承载板120,但预组装的电力致动器102可以不包括电动马达122,电动马达122可以在包覆成型步骤之后随后与电力致动器102组装。承载板120包括马达安装区段200、齿轮支承区段202和缓冲件安装区段204。替代性地,缓冲件安装区段204可以设置为一对缓冲件安装区段204,所述一对缓冲件安装区段204设置在止挡凸耳220和222上以被裸露的铆钉214接合。一对螺钉206用于将马达122的马达壳体210刚性地安装至承载板120的马达安装区段200。驱动齿轮126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从承载板120的齿轮支承区段202延伸的枢转铆钉212上。另外,齿轮止挡缓冲件130经由铆钉214安装至承载板120的缓冲件安装区段204。驱动齿轮126被示出为限定腔218,齿轮止挡缓冲件130位于该腔218内。形成在腔218内的止挡凸耳220和222由于响应于驱动齿轮126的旋转与齿轮止挡缓冲件130接合而限定驱动齿轮126的旋转极限。可以为每种应用选择电力释放功能所需的驱动齿轮126的旋转量。此外,与霍尔效应传感器228(图6)相关联的磁体226附接至止挡凸耳220。O形密封件230密封延伸穿过壳体板114的马达轴194。马达引线232电连接至PCB 160上的电路走线并且随后经由包覆成型层172包覆成型。电动马达122和驱动齿轮126的预组装保持了小齿轮124与驱动齿轮126之间的适当啮合,并且改善了(磁体226与霍尔效应传感器228之间的)传感器激活,这是因为组装期间对准的变化较小。
图16图示了以非限制性布置的方式构造为驱动销的致动特征128,该驱动销相对于形成在掣爪38上的扇形臂250(或图7A至图7D的掣爪第一腿区段64)定向并且该驱动销用作闩锁释放机构33。具体地,响应于电力释放命令,驱动齿轮126经由电动马达122的通电从原始位置至释放位置的旋转导致驱动销128接合扇形臂250并且将掣爪38从其棘齿保持位置驱动至其棘齿释放位置。在电力释放之后,命令电动马达122使驱动齿轮126沿相反的方向旋转回到其原始位置,以便使闩锁释放机构33复位,从而随后允许掣爪38移动回到其棘齿保持位置。
现在参照图17和图18,用于与闩锁模块22一起使用以限定闭合闩锁组件18的致动器模块24A的第二非限制性实施方式被示出为通常构造为致动器模块24的略微改型的型式。通常,致动器模块24A包括ECU/致动器组件110和改型的ECU盖112A,该改型的ECU盖112A构造成在板区段143A与外围护罩区段144A之间提供凹入部分145A。凹入部分145A限定了具有宽度尺寸“X”和高度尺寸“Y”的长形凹口,所述宽度尺寸“X”和高度尺寸“Y”的特定值可以选择成解决各种不同的应用。一种应用是在门16内需要最大化的玻璃行进通道的情况。壳体板(未示出)和密封件(未示出)也可能需要略微的改型,但电子部件的尺寸和取向不变。
图19图示了用于与闩锁模块22一起使用以限定闭合闩锁组件18的致动器模块24B的第三非限制性实施方式。图19图示了致动器模块24B,该致动器模块24B具有覆盖在ECU/致动器组件110上的ECU/致动器组件110B的修改型式(用虚线描绘)的轮廓,其中,ECU盖112被移除。ECU/致动器组件110B减小了PCB 160B的宽度,同时伴随地增大了PCB 160B的长度。作为其一部分,电子器件将重新定位在PCB 160B上。因此,图19仅图示了致动器模块24B的提供了先前关于致动器模块24公开的所有功能的替代性构型。
图20图示了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致动器模块24C的修改型式,除了电动马达122和连接器162的位置已经在PCB 160C上转变,该致动模块24C与致动器模块24B(图19)大致类似。与图19的PCB 160B相比,该转变的取向允许PCB 160C具有减小的宽度尺寸和长度尺寸。
图21A和图21B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方式构造的闭合闩锁组件418。如图22中最佳示出的,闭合闩锁组件418包括闩锁释放机构33’,该闩锁释放机构33’将致动器模块24’以可操作的方式连接至闭合闩锁组件418的闩锁模块22’,类似于上面针对闭合闩锁组件18所讨论的,值得注意的区别方面主要涉及下文中讨论的闩锁释放机构33’。
闩锁模块22’通常包括棘齿36’以及具有接合装置的掣爪38’,该接合装置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图示为滚子型接合装置40’。棘齿36’由棘齿枢转柱442支承在闩锁框架板34’上,以用于在释放位置或“撞销释放”位置、软关闭位置或“副撞销捕获”位置以及硬关闭位置或“主撞销捕获”位置之间移动,比如上面针对闩锁模块22所讨论的。
掣爪38’被示出为围绕掣爪枢转柱62’以可枢转的方式安装至闩锁框架板34’,并且包括延伸远离掣爪枢转柱62’的腿区段66’。滚子型接合装置40’固定至掣爪38’的腿区段66’,并且包括至少一个或一对相对设置的侧壁70’以及滚子74’,侧壁70’限定滚子承载件72’,滚子74’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比如通过由侧壁70’支承的销76’以可旋转的方式保持。掣爪38’能够在棘齿释放位置(图24D)与棘齿保持位置(图24A和图24B)之间枢转。掣爪38’通常被掣爪偏置构件80’朝向其棘齿保持位置偏置。
致动器模块24’可以如上面关于图10至图15中讨论的致动器模块24的一般讨论来构造,并且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的所有细节在此不再重复。部件中的一些部件包括电动马达422,该电动马达422具有沿着也被称为马达轴线490的第一轴线延伸的马达轴494,并且电动马达422驱动小齿轮424,该小齿轮424以与马达轴线490同轴居中的关系固定至马达轴494以绕马达轴线490旋转。驱动齿轮426布置成与小齿轮424持续啮合以绕第二轴线旋转,该第二轴线也被称为驱动齿轮轴线492、以与马达轴线490平行的关系延伸。驱动齿轮426具有固定至该驱动齿轮426的致动特征428,其中,致动特征428适于与闩锁释放机构33’相互作用,并且还包括齿轮止挡缓冲件430。
在该非限制性构型中,电力致动器402与闩锁模块22’相互作用以通过机械致动闩锁释放机构33’来提供“电力释放”功能,从而使掣爪38’从其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其棘齿释放位置。然而,电力致动器402可以另外地或替代性地构造成提供由闩锁模块22’提供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被供电的”功能,比如例如电力系拉或电力锁定/解锁。然而,电力致动器402可以构造成仅提供一种功能,比如仅提供电力释放功能。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电力致动器402直接与致动器模块24’相关联,而不是与闩锁模块22’相关联,其中,致动器模块24’然后经由闩锁释放机构33’与闩锁模块22’相关联。电动马达422和驱动齿轮426与闩锁模块22’和闩锁释放机构33’以密封的关系分开,以保护闩锁模块22’和闩锁释放机构33’免受环境污染比如灰尘和水的影响,并且保持驱动齿轮426和小齿轮424上的润滑。
致动特征428以非限制性布置的方式构造为相对于连杆臂450定向的长形驱动销,其中,连杆臂450将掣爪38’与驱动销428以可操作的方式连接。连杆臂450和驱动销428一起用于限定闩锁释放机构33’。如图22中最佳示出的,也被称为驱动销428的致动特征从驱动齿轮426的侧面沿着第三轴线侧向向外延伸,该第三轴线也被称为驱动销轴线491,该驱动销轴线491平行于驱动齿轮轴线492并且示出为与驱动齿轮轴线492成紧邻的关系。如进一步讨论的,驱动销轴线491与驱动齿轮轴线492的紧密接近有助于闭合闩锁组件418的平滑、可靠的操作。驱动销轴线491与驱动齿轮轴线492的紧密接近例如在图13中被图示,图13示出了与驱动齿轮426的外圆周的半径R2相比远离驱动齿轮轴线492的驱动销轴线491的较小半径R1。例如,R1可能小于半径R2的百分之五十。例如,R1可能小于半径R2的百分之二十五。驱动销轴线491与驱动齿轮轴线492的紧密接近还可以进一步限制连杆臂450的运动或摆动范围(例如,如图24E和图24F中所示的连杆臂450位置的变化所示),从而允许任一其他闩锁部件占据空间,否则在驱动销428定位成更靠近驱动齿轮426的圆周范围或外圆周并且更远离驱动齿轮轴线492的构型中会需要该空间,从而导致连杆臂450的较大摆动,或者可以由于在电力释放期间不必适应连杆臂450的这种较大摆动或运动而允许闩锁模块22’的壳体尺寸减小。更进一步地,驱动销轴线491与驱动齿轮轴线492的紧密接近、或者换句话说驱动销轴线491距驱动齿轮轴线492的相比于驱动销轴线491距驱动齿轮426的外圆周的径向位置或距离更靠近的径向位置或距离减小了在驱动齿轮426的旋转期间驱动销428与驱动齿轮轴线492之间形成的力矩臂,并且因此由于驱动销轴线491与驱动齿轮轴线492更接近马达422不需要构造成克服力矩臂的较大增加,而其中驱动销428被定位成更靠近驱动齿轮426的圆周范围或外圆周并且更远离驱动齿轮轴线492的马达422的构型将会如此。具体地,如图24B至图24D中所示,驱动齿轮426响应于电力释放命令经由电动马达422的通电从原始位置沿逆时针方向CCW至释放位置的旋转导致驱动销428使连杆臂450移动并且将掣爪38’从其棘齿保持位置驱动至其棘齿释放位置。在电力释放命令之后,命令电动马达422使驱动齿轮426沿相反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回到其原始位置,以便使闩锁释放机构33’复位,从而随后允许掣爪38’移动回到其棘齿保持位置。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作为除了基于电力释放机动化的电力释放链之外的超控装置的示例的可机械致动的复位装置610(图27,从与图24A至图24D相反的方向观察)可以设置成便于使驱动齿轮426旋转回到其原始位置,从而使闩锁模块22’的闩锁释放机构33’复位,以允许掣爪38’移动回到其棘齿保持位置,棘爪38’无论由于任何原因都应当被卡在棘齿释放位置。复位装置610经由支承壳体被支承用于机械致动旋转,比如被支承至闩锁壳体30’(图21A、图21B、图22)。复位装置610具有致动特征612,比如旋钮、杆、手柄等,当需要时,可以用手抓住和/或经由工具触及致动特征612,以影响复位装置610的机械旋转。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致动特征612可以沿着闭合面板16的边缘部分——该边缘部分也被称为关闭面16A——被触及。因此,当闭合面板16移动至打开位置时,并且如果掣爪38’被阻止从棘齿释放位置返回到棘齿保持位置,那么棘齿36’可以被阻止保持在撞销捕获位置,从而阻止车辆闭合面板16被关闭,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该关闭可能在比如马达422由于任何原因变得不可操作的情况下发生,致动特征612可以经由手和/或工具通过容易触及关闭面16A来机械地致动,以使掣爪38’返回到棘齿保持位置,从而允许闭合面板16从打开位置移动至关闭和锁定位置。
在复位装置610的选择性和有意的致动期间,当致动特征612在沿着箭头R(图28B和图28D)方向的复位方向上旋转时,从致动特征612的端部延伸的复位嵌齿——该复位嵌齿也被称为复位指状部或复位突部614——从静止位置(图28A和图28C)以可旋转的方式移动并与驱动销428接合,以选择性地使驱动齿轮426旋转回到其原始位置,以便使闩锁释放机构33’复位,从而允许掣爪38’移动回到棘齿保持位置。
连杆臂450被示出为将驱动销428直接联接至掣爪38’,以在驱动销428与掣爪38’之间形成空动连接;然而,可以设想的是,通过将掣爪38’与驱动销428以可操作的方式连接,可以在掣爪38’与驱动销428之间结合附加的杆或机构。连杆臂450是长形的,并且在相反的第一端部451与第二端部452之间纵向延伸。为了便于在驱动齿轮426与掣爪38’之间形成空动连接,连杆臂450具有在连杆臂450的相反的第一端部451与第二端部452中间的相反的第一驱动端部456与第二驱动端部457之间纵向延伸的长形槽454。长形槽454说明性地示出为线性延伸的长形槽或线性槽,而不是弯曲槽。驱动齿轮462接近连杆臂450的第一端部451经由布置在槽454中以用于沿着槽454滑动运动的驱动销428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连杆臂450,其中,槽454的长度大于驱动销428的直径,从而产生空动连接,这意味着驱动销428可以在槽454内平移,直到驱动销428与槽454的端部中的一个端部接合为止。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掣爪38’接近第二端部452比如经由销459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连杆臂450。应当认识到的是,销459可以是铆钉或其他形式,并且销459可以附接至掣爪38’并从掣爪38’延伸,连杆臂450可以被允许围绕掣爪38’旋转。例如,诸如连杆臂450中的孔之类的接纳部可以构造成在将销459接纳在该接纳部中,并允许连杆臂450围绕销459旋转。替代性地,销459可以附接至连杆臂450并从连杆臂450延伸,以用于接纳在设置于掣爪38’中的接纳部或孔内。如上面关于图6所讨论的,霍尔效应传感器/磁体226’(图23A)可以比如经由固定在第二端部452附近和/或固定在销459上而与连杆臂450相关联,以便于将位置信息传导至传感器228,从而用于确定掣爪38’的精确位置,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
在使用中,由于滚子74’对掣爪38’产生最小的摩擦,使掣爪38’相对于棘齿36’移动需要较小的释放作用力(力),并且因此,相对于已知的电力释放致动器,马达422的尺寸以及从马达422输出的扭矩大小可以减小。此外,如上所述,驱动销428及其轴线491与驱动齿轮426的旋转轴线492的接近度可以最小化,这部分是由于从棘齿36’移动和释放掣爪38’所需的扭矩减小。由于驱动销428位于驱动齿轮426的中央旋转轴线(驱动齿轮轴线492)附近,在驱动齿轮426在闩锁释放操作期间的整个旋转运动中,如图24A至图24D中所示,连杆臂450相对于驱动齿轮轴线492的径向运动被最小化。此外,连杆臂450的至少一部分运动是线性的(相对于掣爪枢转柱62’径向横穿),从而在释放操作期间抵抗由掣爪偏置构件80’施加在掣爪38’上的偏置力拉动掣爪38’,这导致掣爪38’的平滑且一致的释放运动。另外,由于掣爪38’的(在掣爪38’的掣爪枢转柱62’与销459之间延伸的)长度F大致横向于由连杆臂450施加在掣爪38’的腿区段66’的自由端部上的拉力F的方向延伸,高的扭矩力被施加至掣爪38’,以便于释放。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驱动销428在槽454中的行进,在驱动齿轮426的运动与掣爪38’的运动之间提供了空动,这又导致了由于在掣爪38’开始运动之前驱动齿轮426和马达422的惯性积累而引起的释放效率的提高和所需马达422尺寸的减小。如图24A和图24B中所示,在选择性地对马达422通电(图24B)并驱动驱动齿轮426绕驱动齿轮轴线492旋转时,在驱动连杆臂450之前,允许驱动销428以空动方式在槽454内自由滑动,如图24E中更详细地示出的,图24E示出了驱动销428处于其原始位置并从第一端部456移位了距离D,并且不与第一端部456接触,并且在图24F中,示出了驱动销428处于具有空动连接的断开接合位置,图24F示出了驱动销428处于原始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正如在一个说明性示例中的驱动销428与第一驱动端部456接合。在驱动销428的这种初始自由运动期间,驱动销428尚未与第一端部456接触,从而通过将由驱动齿轮426的径向运动引起的驱动销428的初始运动与例如由驱动齿轮426的任何微小的非预期运动——该微小的非预期运动例如由于冲击或惯性、或者马达422不在电力释放功能期间的任何临时非预期通电引起——引起的掣爪38’的运动分离来提供安全功能。掣爪38’在驱动销428的该初始预行进期间不移动。此外,在驱动销428初始接合槽454的第一驱动端部456之前,允许齿轮426和/或马达422的惯性发展和增加,而不会由于与第一端部456接触而遇到阻力。比如当马达在销428与第一端部456碰撞之前仍然增加超过其旋转速度的20%时,这种增加可以是电力致动器402的惯性的显著增加。当驱动销428最终在如图24F中所示的位于原始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与第一端部456接触或处于具有空动连接的接合位置时,驱动销456以在先前的空转行进期间产生的速度和动量与第一端部456接触,并向连杆臂450施加冲击或摇动,从而在掣爪38’上引起对应的冲击或摇动。这种冲击或摇动可以有助于克服掣爪38’的静止惯性并且/或者克服掣爪38’与棘齿36’之间或滚子74’与掣爪38’和/或棘齿36’之间的静摩擦。因此,在图24F中所示的中间位置之后,用于经由作用在第一端部456上的销428移动掣爪38’的释放作用力不仅是由马达422产生的力,而且是由于马达422和齿轮426在初始预行进阶段期间产生的动量而产生的力。在作用于掣爪38’、连杆臂450和任何其他介于中间的释放链部件(如果设置的话)之前,马达422在该预行进阶段的力也用于克服马达422和驱动齿轮426的静态惯性。将这种构型与下述构型进行对比:其中,电力释放马达在通电时立即开始使掣爪移动,使得马达必须不仅克服其自身质量和任何连接的齿轮系质量的静态惯性,而且必须同时克服掣爪和任何介于中间的释放链部件的静态惯性状态,这需要比本文中描述的马达422更大功率的马达。在具有滚子74’的闩锁组件18、418的构型中,空动连接允许驱动系统(例如,马达422和驱动齿轮426)中的导致销428撞击在第一端部456上的动量增加帮助在滚子74’处于非滚动状态时克服滚子74’在滚子74’与掣爪38’和棘齿36’表面之间的接触点处的静摩擦,以帮助将滚子74’转变为滚动状态,使得滚子74’与掣爪38’和棘齿36’表面之间的接触点经受低于静摩擦的滚动摩擦。因此,马达422不必同时克服滚子74’的静摩擦以及马达422、驱动齿轮426、连杆臂450和掣爪38’的静止惯性,而是空动连接允许马达422、驱动齿轮426、连杆臂450和掣爪38’的静止本体的惯性在单独的致动阶段被克服,在单独的致动阶段中,在空动连接下游的部件(例如连杆臂450、掣爪38’和滚子74’)的静止惯性和静摩擦在第二释放阶段期间被克服之前,空动连接上游的部件(例如马达422、驱动齿轮426)的静止惯性在驱动销428与第一端部456联接之前的第一释放阶段期间被克服。因此,马达422不需要同时克服整个释放链的惯性和摩擦,并且因此可以被提供较低的功率输出并且具有较小的马达尺寸。当发生驱动销428抵靠槽454的第一驱动端部456的接合时,空动连接从断开接合状态或断开接合位置转变至接合状态或接合位置,使得驱动销428的连续运动导致连杆臂450的运动。然后,在驱动销428抵靠槽454的第一驱动端部456的初始接合期间,连杆臂450的初始运动围绕销459枢转,并且因此不会拉动掣爪38’,这一起允许惯性进一步建立在马达422和驱动齿轮426中。然后,在连杆臂450相对于掣爪销62’进行初始线性驱动时,通过驱动销428接合并拉动第一驱动端部456,在空动连接从断开接合状态或断开接合位置转换至接合状态或接合位置之前,惯性例如经由马达422以及其他旋转部件比如驱动齿轮426的速度增加或加速产生的旋转惯性的积累或增加有助于使掣爪38’抵抗掣爪偏置构件80’的偏置从其棘齿保持位置朝向其棘齿释放位置移动。由于驱动销428从第一驱动端部456移位并且没有定位在驱动销428已经接合的原始位置或者没有定位在接近与第一驱动端部456接合的位置使得驱动销428将在马达422通电时立即拉动第一驱动端部456,因此在马达422通电的时刻与使掣爪38’移动的时刻之间提供了时间延迟。换句话说,当驱动销426处于其原始位置时,在马达422通电的时候,驱动销426将在与端部426接触之前在槽454内在预定行程范围内自由移动。在到达全行程位置(图24D)时,驱动齿轮426已经被驱动大约180度至190度,在此处驱动销428已经旋转至相对于与驱动齿轮轴线492和销459对准的偏心位置,并且因此,掣爪偏置构件80’将驱动齿轮426有效地保持在其抵靠齿轮止挡缓冲件430的全行程位置,并且不需要马达422在该偏心位置持续通电来阻止连杆臂450在掣爪偏置构件80’的影响下趋向于使驱动齿轮426朝向其如图24A中所示的位置往回旋转。换句话说,当致动特征428处于其致动位置时,连杆臂450相对于驱动齿轮126、426的轴线492处于偏心位置。马达422接下来可以在到达驱动销428的全行程位置和偏心位置时通电,并且连杆臂450通过掣爪偏置构件80’将掣爪38’保持在其棘齿释放位置和驱动销428之间的张紧中。因此,不需要附加的杆或部件来提供全行程位置或雪载荷功能,也不需要马达422的连续供电,也不需要更大、更坚固的马达422来承受失速操作条件以执行全行程位置或雪载荷保持功能。为了从全行程位置或雪载荷功能转换出来,马达422可以沿相反的返回方向(CW)被供电,以使销驱动器428将连杆臂450移出偏心位置,在该点处,可以允许掣爪偏置构件80’帮助掣爪38’朝向棘齿保持位置返回,并且允许连杆臂450对应地朝向其图24A中所示的位置往回移动。在沿返回方向给马达422供电期间,如本文所描述的,马达422可以在一种构型中不用于使除了齿轮426和连杆臂450之外的任何其他部件移动,并且例如马达422的输出功率不用于系拉棘齿36’以导致棘齿36’使由棘齿36’保持的撞销移动至主闩锁位置。与电力释放功能相比,马达的用于执行系拉功能的功率输出可能更大,因此需要更大的马达来执行系拉和电力释放操作两者。与本公开的闭合闩锁组件418相关联的系拉功能由独立的致动器或马达411供电,而不是由马达422供电,马达422没有位于闭合闩锁组件418的壳体内,而是远离设置在单独安装的壳体413中的壳体闭合闩锁组件418并与其分开,并且通过连接在系拉致动器411与安装在闭合闩锁组件418的壳体内的系拉机构407(参见图35)之间的系拉线缆409相互连接,系拉机构407与棘齿36’以可操作的方式连接,以用于使棘齿36’作为系拉操作的一部分朝向主关闭位置移动。系拉机构407说明性地包括用于接合内线缆417的凸轮415,内线缆417是可移动的、例如由致动器411拉动,以用于使凸轮415旋转,其中凸轮415的旋转用于使接合装置、比如突出穿过闩锁模块22’中的孔口的凸耳(未示出)移动成触及闩锁模块22’的相对面,在该相对面处,接合装置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与棘齿36’相互作用,以用于响应于致动器411的启动而使棘齿36’移动。因此,马达422可以构造成具有较低的功率输出并且更小,从而减小了闩锁组件418的尺寸,并且提供了定位成远离并且不同的(例如,能够作为单独的部件被处理)更大的专用马达411。
图25和图26图示了闭合闩锁组件418的手动释放机构500。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手动释放机构500被示出为能够经由手动致动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内部释放把手23的内部释放线缆23’来操作,但是,如将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完全理解的,本文中可以设想的是,相同类型的手动释放机构可以联接至另一手动释放杆/手柄比如外部把手21。内部释放线缆23’被示出为延伸至具有连接器比如套圈502的附接端部。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套圈502联接至释放构件并且被示出为弹簧构件比如扭转弹簧504。扭转弹簧504围绕掣爪枢转柱62’设置,其中扭转弹簧504的一个端部505被缠绕成在内部释放把手23的致动以及沿箭头506的方向拉动释放线缆23’期间以与套圈502抵接的关系捕获套圈502,并且扭转弹簧的相反端部507被固定,比如固定至闩锁壳体30’。在手动致动期间,扭转弹簧504的邻近端部505的臂部分510挠曲成面对固定至掣爪38’的释放构件459’——释放构件459’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比如为销459的延伸部——由此使连杆臂450远离掣爪枢转柱62’线性移动,以使掣爪38’从其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其棘齿释放位置。在手动致动过程中的连杆臂450的运动期间,由于驱动销428在接合槽454的驱动端部456之前被允许在槽454中自由滑动,连杆臂450相对于驱动齿轮426以空动关系运动。因此,闭合闩锁组件418的手动致动不会反向驱动马达422,由此便于手动致动,同时避免损坏马达422。然后,在将掣爪38’手动移动至其棘齿释放位置时,扭转弹簧504偏置并且弹性用于使释放线缆23’和掣爪38’返回至其对应的静止位置。因此,如图26中所示,扭转弹簧504不仅在释放线缆23’返回至其原始位置时执行扭转弹簧504的偏置功能,而且还用作闭合闩锁组件418的手动动作的释放杆。
图29A至图29D图示了闭合闩锁组件418的另一手动释放机构500’。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手动释放机构500’被示出为超控装置的另一示例,并且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被示出为能够经由比如在外部把手21上手动致动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外部锁芯的外部锁芯释放线缆21’来操作。因此,手动致动闭合闩锁组件418的闩锁模块22’来打开车辆闭合面板16会受到机动车辆外部的影响,这在电力致动闭合闩锁组件418由于任何原因不可用或不可操作的情况下可以证明是有益的。
外部锁芯释放线缆21’被示出为具有端部521,端部521通过比如经由任何合适的固定机构直接附接至致动滑轮520而固定至致动滑轮520。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致动滑轮520被支承为用于绕驱动齿轮轴线492旋转。致动滑轮520具有固定至致动滑轮520的致动构件522,其中,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致动构件522布置成在手动释放机构500’的选择性和有意的手动致动期间与驱动销428接合,比如与驱动销428的延伸穿过槽454并超出闩锁释放机构33’的连杆臂450的端部区域接合。在致动滑轮520的旋转驱动期间,致动滑轮520沿箭头523的方向绕驱动齿轮轴线492旋转,并且示出为径向向内延伸的突出部的致动构件522接合并驱动驱动销428,并导致驱动销428使闩锁释放机构33’的连杆臂450移动并使掣爪38’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如上面针对图24A至图24D中的电力致动所描述的。因此,棘齿36’被允许移动至撞销释放位置,于是车辆闭合面板16可以被打开。然后,在完成闭合闩锁组件418的致动时,致动滑轮520可以比如经由由箭头524示意性示出的弹簧构件自动返回至其静止的未致动位置。
本文中图示了作为复位装置610和作为手动释放机构500’的超控装置的两个示例,其在图36中示出为处于相对于彼此的分解拆卸状态并且在图37中观察到处于图示的嵌套组装状态。超控装置通过接合销驱动器428来操作,以使销驱动器428朝向或远离原始位置、或者朝向或远离其致动位置或者远离销驱动器428的任何其他位置移动。多个或单个超控装置可以通过接合销驱动器428、例如通过接合销驱动器428的单独部分来操作。例如,超控装置可以沿着销驱动器428的纵向范围的不同部分接合销驱动器428的单独部分,由此提供电力释放链的单一接合点,该接合点可以由一个或更多个超控装置实现致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超控装置可以在不同平面内、例如在销驱动器428的纵向长度的不同部分处作用在销驱动器428上,或者在相同平面内作用在销驱动器428的相反侧部上,以用于使销驱动器418沿不同和相反的方向移动,如图37中所示。超控装置610、500’被图示为能够旋转致动的装置,并且例如被定中心成用于绕共用轴线比如驱动销轴线491旋转,但是可以设置其他构型,比如具有不同于驱动销轴线491的枢转轴线的杆。如本文所述,驱动销轴线491与驱动齿轮轴线492的紧密接近还可以提供超控装置的较小致动范围,这是因为与驱动销轴线491和驱动齿轮轴线492更接近相对的销驱动器428的较小行程范围使得可以减小超控装置的组装尺寸,从而允许闩锁模块22’更紧凑。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可以提供释放锁定装置710(图30)来防止闩锁模块22’的掣爪38’从棘齿保持位置的不希望的运动,由此将棘齿36’保持在棘齿保持位置并确保闭合闩锁组件418保持在闩锁位置。释放锁定装置710被示出为具有能够选择性地致动的电动马达712,该电动马达712能够操作成使锁定构件——该锁定构件也被称为阻挡凸轮或阻挡构件714——在也被称为锁定位置(图31B)的阻挡位置与解锁位置(图30和图31A)之间移动。电动马达712具有固定至驱动构件比如齿轮或驱动凸轮718的马达轴716,其中,驱动凸轮718设置成用于与从动构件比如阻挡构件714中的凸轮槽720接合。因此,当电动马达712被选择性地和有意地致动时,驱动凸轮718根据需要使阻挡构件714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以可旋转的方式移动。
阻挡构件714被示出为支承在枢转柱722上,以用于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枢转运动。阻挡构件714具有由分叉的端部区域724形成的阻挡部分。分叉的端部区域724提供了一对指状件726,该对指状件726通过中央槽728彼此间隔开。当阻挡构件714枢转至其锁定位置(图30B)时,如上所述,释放线缆23’被接纳在中央槽728内,其中指状件726以与释放线缆23’紧密间隙配合的方式设置在释放线缆23’的相对侧上。因此,随着释放线缆23’被接纳在中央槽728中并延伸穿过中央槽728,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示出为套圈730的止挡特征与指状件726接合,从而防止释放线缆23’进一步平移,这又防止闭合闩锁组件418被解除闩锁,其中,止挡特征紧密靠近指状件726固定至释放线缆23’。当然,当需要时,电动马达712可以被选择性地和有意地致动,以使阻挡构件714返回至解锁位置,于是套圈730不再被阻止随着释放线缆23’平移穿过阻挡构件714,阻挡构件714与释放线缆23’侧向间隔开,从而允许闭合闩锁组件418被解除闩锁。
图32是用于制造和组装致动器模块24、24A、24B、24C的简化方法的框图。通常,方法300包括一系列步骤和/或过程,所述一系列步骤和/或过程包括:302——预组装电力致动器102;304——将电子部件组装和安装到PCB 160上;306——组装电力致动器102和组合的PCB 160,以限定控制单元116;308——将控制单元116安装在壳体板114上;310——将保护性绝缘材料层包覆成型到PCB 160上,以相对于壳体板114封围PCB 160,从而限定ECU/致动器组件110;以及312——将ECU盖112安装在ECU/致动器组件110上,以限定致动器模块24、24A、24B、24C、24’。
现在参照图33,根据说明性实施方式,提供了制造致动器模块24、24A、24B、24C、24’的方法1000。致动器模块包括用于转换闩锁模块22、22’的状态的电力致动器102、402,该闩锁模块22、22’包括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操作的机构。电力致动器包括承载板120、能够固定至承载板的电动马达122、422,电动马达包括对驱动小齿轮进行驱动的马达轴。电力致动器还包括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承载板并与驱动小齿轮啮合。方法1000包括步骤1022:将承载板包覆成型至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壳体板;以及步骤1004:在壳体板中形成从第一侧部延伸至第二侧部的端口195,以用于接纳穿过该端口195的马达轴194、494。方法1000还可以包括步骤1006:密封端口。方法1000还可以包括步骤1008:将电动马达固定至壳体板的第一侧部上的承载板;步骤1010:将用于对电力致动器的致动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116定位在壳体板的第一侧部上;以及步骤1012:将控制单元连接至电动马达。方法1000还可以包括步骤1014:将控制单元的霍尔传感器228与设置在驱动齿轮上的磁体对准。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如图34中所示,制造闭合闩锁组件18、418的另一方法2000包括步骤2100:将棘齿36、36’支承在壳体中,以用于在撞销捕获位置与撞销释放位置之间运动;步骤2200:将掣爪38、38’支承在壳体中,以用于在棘齿保持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运动,在棘齿保持位置处,棘齿36、36’处于撞销捕获位置,在棘齿释放位置处,棘齿36、36’朝向撞销释放位置偏置,并且将掣爪38、38’朝向撞销释放位置偏置;步骤2300:将具有固定有致动特征128、428的驱动齿轮126、426设置在壳体中;步骤2400:将电力致动器102、402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驱动齿轮126、426,其中电力致动器102、402构造成被通电以使驱动齿轮126、426在原始位置与完全致动位置之间移动,在原始位置处,掣爪38、38’处于棘齿保持位置,在完全致动位置处,掣爪38、38’处于棘齿释放位置;以及步骤2500:利用闩锁释放机构33、33’将致动特征128、428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掣爪38、38’,使得驱动齿轮126、426响应于电力致动器102、402的通电的旋转导致闩锁释放机构33、33’使掣爪38、38’在棘齿保持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方法2000还可以包括步骤2600:将闩锁释放机构33’构造成在致动特征128、428与掣爪38、38’之间提供空动连接。
方法2000还可以包括步骤2700:提供包括具有在第一驱动端部456与第二驱动端部457之间延伸的槽454的连杆臂450的闩锁释放机构33’,并且提供包括构造成用于在第一驱动端部456与第二驱动端部457之间进行滑动运动的驱动销428的致动特征428。
方法2000还可包括步骤2800:将驱动销428构造成在电力致动器402通电时从第二驱动端部457朝向第一驱动端部456移动,并且使掣爪38’在驱动销428接合第一驱动端部456时开始从棘齿保持位置朝向棘齿释放位置移动。
方法2000还可以包括步骤2900:将释放线缆23’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掣爪38’,并且将释放线缆23’构造成用于手动致动,因此空动连接防止电力致动器402被反向驱动。
方法2000还可以包括步骤3000:将释放线缆23’联接至弹簧构件504,并且将弹簧构件504构造成在手动致动期间接合释放构件459’,以使掣爪38’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因此,本公开提供了被称为ECU/致动器组件的独立的集成ECU和电力致动器装置,其用于在构造成安装至独立的闩锁模块的致动器模块中使用。因此,这种致动器模块可以与不同的闩锁模块和/或同一闩锁模块的不同型式一起使用。本公开的致动器模块现在包括从闩锁模块移除的电力致动器,以将电子器件和电致动装置集成到共用组件中。本公开的优点包括:独立于闩锁模块测试、调试和校准致动器模块的能力;通过提供使啮合的齿轮之间以及齿轮位置传感器部件之间的累计公差减小的预组装的电力致动器来提高齿轮位置检测的精度;以及将马达、驱动齿轮和缓冲件固定至与闩锁模块的闩锁壳体隔离的共用结构部件,从而减少噪音和传动的振动。
已经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提供了实施方式的前述描述。该前述描述并不意在是穷举的或限制本公开。特定实施方式的各个元件或特征通常不限于该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即使没有具体示出或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各个元件或特征在适用的情况下是可互换的并且可以在选定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特定实施方式的各个元件或特征还可以以许多方式变化。这样的变型不被视为是脱离本公开,并且所有这样的改型均意在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闭合闩锁组件(18,418),包括:
棘齿(36,36’)和掣爪(38,38’),所述棘齿(36,36’)能够在撞销捕获位置与撞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掣爪(38,38’)能够在棘齿保持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棘齿保持位置处,所述棘齿(36,36’)被保持在所述撞销捕获位置,在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处,所述棘齿(36,36’)被朝向所述撞销释放位置偏置;
电力致动器(102,402),所述电力致动器(102,402)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驱动齿轮(126,426),所述驱动齿轮(126,426)具有固定至所述驱动齿轮(126,426)的致动特征(128,428);以及
闩锁释放机构(33,33’),所述闩锁释放机构(33,33’)将所述致动特征(128,428)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所述掣爪(38,38’),其中,所述驱动齿轮(126,426)经由所述电力致动器(102,402)的通电进行的旋转导致所述闩锁释放机构(33,33’)使所述掣爪(38,38’)在所述棘齿保持位置与所述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合闩锁组件(418),其中,所述闩锁释放机构(33’)包括连杆臂(450),所述连杆臂(450)将所述掣爪(38’)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所述致动特征(428),所述电力致动器(402)构造成使与所述掣爪(38’)空动连接的所述驱动齿轮(426)旋转,以使所述掣爪(38’)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合闩锁组件(418),其中,所述空动连接在所述致动特征(428)与所述连杆臂(45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闭合闩锁组件(418),其中,所述连杆臂(450)具有在第一驱动端部(456)与第二驱动端部(457)之间延伸的槽(454),并且所述致动特征(428)设置在所述槽(454)中以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端部(456)与所述第二驱动端部(457)之间进行滑动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闭合闩锁组件(418),其中,所述槽(454)是线性槽,并且所述致动特征(428)在相比于所述驱动齿轮(126,426)的外圆周更靠近所述驱动齿轮(126,426)的轴线(492)的径向位置处从所述驱动齿轮(126,426)的面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闭合闩锁组件(418),其中,所述空动连接允许所述致动特征(428)在接合所述第一端部(456)之前在所述槽(454)内从原始位置朝向致动位置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合闩锁组件(418),其中,当所述致动特征(428)处于致动位置时,所述连杆臂(450)相对于所述驱动齿轮(126,426)的所述轴线(492)处于偏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合闩锁组件(418),其中,所述致动特征(428)是固定至所述驱动齿轮(426)的销。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合闩锁组件(418),还包括超控装置,所述超控装置构造成用于致动以接合所述致动特征(428)并且使所述致动特征(128,428)以可操作的方式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合闩锁组件(418),还包括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所述掣爪(38’)的构造成用于手动致动的释放线缆(21’,23’)以及附接至所述释放线缆(23’)的弹簧构件(504),所述弹簧构件(504)构造成用于在手动致动期间与联接至所述掣爪(38’)的释放构件(459’)接合以使所述掣爪(38’)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合闩锁组件,还包括复位装置(610),所述复位装置(610)构造成用于手动致动以接合所述致动特征(428)并且使所述掣爪(38’)从所述棘齿释放位置以可操作的方式移动至所述棘齿保持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闭合闩锁组件,其中,所述复位装置(610)具有构造成能够在机动车辆的闭合面板的关闭面上手动致动的致动特征(61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闭合闩锁组件,其中,所述致动特征(612)构造成接合所述致动特征(428)以使所述掣爪(38’)从所述棘齿释放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保持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闭合闩锁组件,还包括释放锁定装置(710),所述释放锁定装置(710)构造成:选择性地移动至锁定位置,以防止所述释放线缆(23’)运动,从而防止所述掣爪(38’)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并且选择性地移动至解锁位置,以允许所述释放线缆(23’)运动,从而允许所述掣爪(38’)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闭合闩锁组件,其中,所述释放锁定装置(710)具有在一对指状件(726)之间形成槽(728)的分叉的端部区域(724),当所述释放锁定装置(710)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释放线缆(23’)被接纳在所述槽(728)中并且所述指状件(726)阻挡固定至所述释放线缆(23’)的套圈(730)的运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合闩锁组件,还包括释放机构(500’),所述释放机构(500’)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所述致动特征并且能够经由所述释放线缆(21’)的手动致动来操作,以从所述机动车辆的外部打开车辆闭合面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闭合闩锁组件,其中,所述释放机构(500’)具有固定至所述释放线缆(21’)的致动滑轮(520),所述致动滑轮(520)被支承为用于绕所述驱动齿轮(426)的驱动齿轮轴线(492)在非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旋转,并且所述致动滑轮(520)具有固定至所述致动滑轮(520)的致动构件(522),其中,所述致动构件(522)布置成用于与所述驱动销(428)接合,以在所述致动滑轮(520)移动至所述致动位置时使所述掣爪(38’)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合闩锁组件,其中,在所述棘齿与所述掣爪之间设置有滚子。
19.一种控制闭合闩锁组件(18,418)的可致动机构的方法,包括:
提供构造成被通电以使致动特征(128,428)在原始位置与完全致动位置之间移动的电力致动器(102,402);
使用空动连接将所述可致动机构联接至所述致动特征;
对所述电力致动器通电以使所述致动特征移动至具有所述空动连接的接合位置,从而致动所述可致动机构;以及
对所述电力致动器通电以使所述致动特征移动至具有空动连接的断开接合位置,从而允许所述致动特征与所述空动连接之间的空转。
20.一种闭合闩锁组件(18,418),包括:
棘齿(36,36’)和掣爪(38,38’),所述棘齿(36,36’)能够在撞销捕获位置与撞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掣爪(38,38’)能够在棘齿保持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棘齿保持位置处,所述棘齿(36,36’)被保持在所述撞销捕获位置,在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处,所述棘齿(36,36’)被朝向所述撞销释放位置偏置;
电力致动器(102,402),所述电力致动器(102,402)在处于具有空动位置的接合位置时使用空动连接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所述掣爪(38,38’),并且所述电力致动器(102,402)在处于断开接合位置时与所述掣爪(38,38’)以可操作的方式断开联接;
其中,在所述空动连接从所述断开接合位置转换至所述接合位置之前所述空动连接允许所述电力致动器的惯性显著增加。
CN202080069441.0A 2019-10-03 2020-10-01 闭合闩锁组件 Active CN1144669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910324P 2019-10-03 2019-10-03
US62/910,324 2019-10-03
PCT/CA2020/051311 WO2021062541A1 (en) 2019-10-03 2020-10-01 Closure latch assembl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6964A true CN114466964A (zh) 2022-05-10
CN114466964B CN114466964B (zh) 2023-08-22

Family

ID=75337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9441.0A Active CN114466964B (zh) 2019-10-03 2020-10-01 闭合闩锁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41223A1 (zh)
CN (1) CN114466964B (zh)
DE (1) DE112020004788T5 (zh)
WO (1) WO20210625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282530A1 (en) * 2021-03-08 2022-09-08 Magna Closures Inc. Closure latch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s for the closure latch assembly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0244A (zh) * 2005-09-30 2007-04-04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
US20120313384A1 (en) * 2008-05-26 2012-12-13 Magna Closures S.P.A. Vehicular latch with double pawl arrangement
CN107461088A (zh) * 2016-06-02 2017-12-12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用于后车门的具有紧急儿童锁释放机构的关闭闩锁组件
CN207260795U (zh) * 2016-08-15 2018-04-20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车辆门的闩锁系统和门
CN110130753A (zh) * 2018-02-08 2019-08-16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具备具有滚子掣爪组件的闩锁机构的闭合闩锁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8216B1 (en) * 1997-12-25 2001-01-02 Mitsui Kinzo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door latch device
GB2381034B (en) * 2001-07-04 2005-02-16 John Phillip Chevalier Closure control apparatus comprising latch arrangement
WO2003054332A1 (en) * 2001-12-12 2003-07-03 Intier Automotive Closures Inc. Snow load lever with two part pawl lever construction
JP3935064B2 (ja) * 2002-12-13 2007-06-20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車両ドアラッチ装置のアンチパニック機構
GB2428733B (en) * 2005-07-30 2010-03-10 Arvinmeritor Light Vehicle Sys Vehicle door latch
US7399010B2 (en) * 2006-09-21 2008-07-15 Keykert Usa, Usa Power-actuated motor-vehicle door latch with quick unlock
US20080224482A1 (en) * 2007-02-15 2008-09-18 Cumbo Francesco Electrical Door Latch
US20100127511A1 (en) * 2008-11-26 2010-05-27 Francisco Javier Vasquez Vehicle door latch having a power lock-unlock mechanism
US9194163B2 (en) * 2011-01-14 2015-11-24 Magna Closures S.P.A. Door latch with opening memory feature
DE102015000824A1 (de) * 2014-01-23 2015-07-23 Magna Closures Inc. Türschlossvor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e
US11072948B2 (en) * 2016-12-14 2021-07-27 Magna Closures S.P.A. Smart latch
DE102019103558A1 (de) * 2018-02-15 2019-08-22 Magna Closures Inc. Verschluss-Verriegelungs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mit gemeinsamer kinematischer Kette für einen Kraft-Lösemechanismus und einen mechanischen Sicherungs-Lösemechanismus
DE102019104713A1 (de) * 2018-02-27 2019-08-29 Magna Closures Inc. Angetriebene Verriegelungsanordnung mit Aufprallschutz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0244A (zh) * 2005-09-30 2007-04-04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
US20120313384A1 (en) * 2008-05-26 2012-12-13 Magna Closures S.P.A. Vehicular latch with double pawl arrangement
CN107461088A (zh) * 2016-06-02 2017-12-12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用于后车门的具有紧急儿童锁释放机构的关闭闩锁组件
CN207260795U (zh) * 2016-08-15 2018-04-20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车辆门的闩锁系统和门
CN110130753A (zh) * 2018-02-08 2019-08-16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具备具有滚子掣爪组件的闩锁机构的闭合闩锁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6964B (zh) 2023-08-22
WO2021062541A1 (en) 2021-04-08
DE112020004788T5 (de) 2022-08-11
US20220341223A1 (en) 2022-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45164B2 (en) Vehicle door latch
US6739633B2 (en) Fuel door lock actuator
EP0968348B1 (en) Latch arrangements for automotive doors or other closures
US8376417B2 (en) Door latch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111425079A (zh) 具有致动器模块的智能闩锁组件
US11414903B2 (en) Power operated closure latch assembly with an inside/outside backup mechanism having integrated splitter box arrangement
EP1748130A2 (en) Vehicle door latch
CN113756665B (zh) 闭合闩锁组件及对闭合闩锁组件的操作进行控制的方法
WO2008039922A2 (en) Dual output jackscrew cinching latch
US20050184534A1 (en) Power release actuator
WO2019224672A1 (en) Latching device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US20150159407A1 (en) Door latch assembly and system
CN114466964B (zh) 闭合闩锁组件
US9739077B2 (en) Linear rotating link switch actuation
US20060261601A1 (en) Door lock device for vehicle
US11365567B2 (en) Power child lock system for vehicle
JP2022538316A (ja) 自動車ドア用ロック
JP4875422B2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JP4244146B2 (ja) バックドアロック装置
US20240133217A1 (en) Vehicle door lock device
US20230104484A1 (en) Closure latch assembly with bi-directional power release mechanism
CN115822393A (zh) 使用单个电动马达的具有碰撞解锁机构的闭合闩锁组件
JP2024062329A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CN111411841A (zh) 用于动力释放闩锁组件的具有闩锁的动力释放致动器
CN117927104A (zh) 车辆用门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