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6549B - 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66549B
CN114466549B CN202210255139.5A CN202210255139A CN114466549B CN 114466549 B CN114466549 B CN 114466549B CN 202210255139 A CN202210255139 A CN 202210255139A CN 114466549 B CN114466549 B CN 1144665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blocking
transmitting
blocking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551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66549A (zh
Inventor
张宗辉
唐中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551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665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66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654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9554 priority patent/WO202317386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665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65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59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ing light, e.g. diagnosis by transillumination, diascopy, fluorescen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03Light absorb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33Special features of optical sensors or probes classified in A61B5/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所述盖板包括:第一透光部;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二透光部与所述第一透光部间隔设置;以及挡光部,所述挡光部位于所述第一透光部与所述第二透光部之间,所述挡光部包括本体部及挡光层,所述挡光层位于所述本体部内,且所述挡光层自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第一透光部的一侧朝向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第二透光部的一侧延伸,所述挡光层包括多个挡光子部,所述多个挡光子部对光线具有反射、散射或吸收作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挡光层用于防止进入所述第一透光部的光线与进入所述第二透光部的光线穿过所述挡光部发生窜光。所述盖板的挡光部具有良好的防窜光性能,且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

Description

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的健康检测设备例如心率检测设备、血氧检测设备等包括发光器和光接收器,发光器发射光线后,经过生命体反射后,进入光接收器,光接收器通过检测反射回来的光强度的变化来实现对生命体的健康监测。为了防止发光器发射的光线在经过盖板时直接进入光接收器造成窜光,通常在不透明的盖板开设一个或多个光学窗口,不透明盖板与窗口透光部之间材料不同,连接处结合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板,其包括:
第一透光部;
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二透光部与所述第一透光部间隔设置;以及
挡光部,所述挡光部位于所述第一透光部与所述第二透光部之间,所述挡光部包括本体部及挡光层,所述挡光层位于所述本体部内,且所述挡光层自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第一透光部的一侧朝向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第二透光部的一侧延伸,所述挡光层包括多个挡光子部,所述多个挡光子部对光线具有反射、散射或吸收作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挡光层用于防止进入所述第一透光部的光线与进入所述第二透光部的光线穿过所述挡光部发生窜光。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盖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提供透光基材,所述透光基材包括第一透光部、第二透光部及连接部,所述第二透光部与所述第一透光部间隔设置;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透光部和所述第二透光部之间;以及
进行激光内雕,以使所述连接部形成挡光部,所述挡光部包括本体部及挡光层,所述挡光层位于所述本体部内,且所述挡光层自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第一透光部的一侧朝向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第二透光部的一侧延伸,所述挡光层包括多个挡光子部,所述多个挡光子部对光线具有反射、散射或吸收作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挡光层用于防止进入所述第一透光部的光线与进入所述第二透光部的光线穿过所述挡光部发生窜光。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其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盖板;以及
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环绕所述盖板的外周缘设置,且与所述盖板连接。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壳体;
发光器,所述发光器设于所述壳体的一侧,靠近所述第一透光部设置,用于向所述第一透光部出射光线;以及
光接收器,所述光接收器与所述发光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且靠近所述第二透光部设置,用于接收所述光线中透过所述第一透光部且被反射入所述第二透光部的部分。
本申请实施例的盖板包括第一透光部、第二透光部以及挡光部。挡光部包括本体部及挡光层,挡光层位于本体部内,且挡光层自本体部靠近第一透光部的一侧朝向本体部靠近第二透光部的一侧延伸,挡光层包括多个挡光子部,多个挡光子部对光线具有反射、散射或吸收作用中的至少一种。当进入第一透光部内的光线射向挡光部时,被挡光部中的挡光层中的多个挡光子部经过多次的散射或反射、以及吸收,从而使射向挡光部的光线在挡光部内多次衰减,以大大减少进入第一透光部的光线穿过挡光部进入第二透光部;同理,当进入第二透光部内的光线射向挡光部时,被挡光部中的挡光层中的多个挡光子部经过多次的散射或反射、以及吸收,从而使射向挡光部的光线在挡光部内多次衰减,以大大减少进入第二透光部的光线穿过挡光部进入第一透光部,从而实现了防止进入第一透光部内的光线与进入第二透光部的光线之间发生窜扰。该盖板在应用于带健康检测功能的电子设备时,可以大大提高健康检测的信噪比,从而提高了健康检测的准确率。
此外,本申请的盖板可以采用整块透明基材,在需要设置挡光部的位置进行激光内雕,从而形成第一透光部、第二透光部以及挡光部为一体结构的盖板,第一透光部、第二透光部以及挡光部之间不易分离,具有更好机械强度。再者,挡光层自本体部靠近第一透光部的一侧朝向本体部靠近第二透光部的一侧延伸,挡光部内仅在挡光层上分布有挡光子部,本体部的表面或靠近本体部表面的位置未设置挡光子部,这样可以避免挡光子部分布于整个本体部时,降低挡光部的机械强度,从而降低了整个盖板的机械强度。换言之,相较于挡光子部分布于整个本体部,多个挡光子部形成整层挡光层,可以使得挡光部具有更好的机械强度,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这个盖板的机械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盖板沿图1中O-O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盖板沿图1中O-O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虚线框I的放大图。
图5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盖板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盖板的制备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壳体沿图9中Q-Q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壳体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壳体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沿图13中P-P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电路框图。
图16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电路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盖板,10-第一透光部,30-第二透光部,50-挡光部,50’-连接部,51-本体部,511-第一表面,513-第二表面,53-挡光层,531-挡光子部,300-壳体,310-壳体本体,330-盖底层,400-电子设备,410-发光器,420-显示组件,430-光接收器,440-腕带,441-穿戴槽,450-处理器,470-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说明,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简洁,在不同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部件的详细说明。
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hoto Plethysmo Graphic,PPG)以发光二极管光源(LED光源)和光接收器为基础,LED发射光线,例如绿光,穿过皮肤中的组织和动脉静脉,并被吸收和反射回到光电二极管PD中。像肌肉、骨骼、静脉和其他组织等对光的吸收是基本不变的,但是动脉里的血液是流动的,对光的吸收自然也有所变化。当我们把光转换成电信号,正是由于动脉对光的吸收有变化而其他组织光的吸收基本不变,得到的信号就可以分为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提取其中的交流信号,就能反应出血液流动的特点,从而可以实现对血氧、心率、脉搏等的检测。
当前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常应用于便携式健康检测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以便能实时对生命体例如人体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在出现异常时,及时报警。因此,便携式健康检测设备检测的准确率尤为重要。
为了尽可能避免光线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同时防止发光器出射的光线穿过盖板未经生命体的反射就进入光接收器,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健康检测设备的盖板上对应发光器和光接收器的位置会设计为透明或透光的,其它部位为不透光的。因此,盖板的形成通常是在不透光的基材上开设一个或多个通孔,在通孔内设置透明部件形成,透明部件需要通过粘合等方式固定于不透光的盖板上,使得盖板的一体性效果较差,且形成的盖板的力学性能较差,受到外力、摩擦或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盖板各零部件之间容易脱落,影响盖板的使用寿命。此外,还可以采用双色注塑以形成具有透光部及不透光部的盖板,虽然形成的盖板一体性好,但是,该方法通常应用于热塑性树脂,形成的盖板耐磨性差,使用一段时间后,透光部容易被刮花,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请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盖板100,其包括第一透光部10、第二透光部30以及挡光部50。第二透光部30与第一透光部10间隔设置,挡光部50位于第一透光部10与第二透光部30之间,挡光部50包括本体部51及挡光层53,挡光层53位于本体部51内,且挡光层53自本体部51靠近第一透光部10的一侧朝向本体部51靠近第二透光部30的一侧延伸,挡光层53包括多个挡光子部531,多个挡光子部531对光线具有反射、散射或吸收作用中的至少一种,挡光层53用于防止进入第一透光部10的光线与进入第二透光部30的光线穿过挡光部50发生窜光。
挡光层53位于本体部51内,换言之,挡光层53与本体部51的表面具有一定距离,挡光层53不在本体部51的表面位置。又换言之,挡光层53被本体部51包裹,本体部51包裹整个挡光层53。
请一并参见图3,可选地,本体部51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511及第二表面513,第一表面511自本体部51靠近第一透光部10的一侧朝向本体部51靠近第二透光部30的一侧延伸;第二表面513自本体部51靠近第一透光部10的一侧朝向本体部51靠近第二透光部30的一侧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挡光层53自本体部51靠近第一透光部10的一侧朝向本体部51靠近第二透光部30的一侧延伸:可以理解地,挡光层53位于第一表面511与第二表面513之间,第一表面511、挡光层53及第二表面513依次间隔设置。挡光层53可以与第一表面511及第二表面513平行;也可以与第一表面511及第二表面513呈夹角设置,但是挡光层53与第一表面511及第二表面513均不相交。
可选地,挡光层53的多个挡光子部531可以间隔排布;也可以紧密排布;或者部分间隔排布,部分紧密排布。具体地,多个挡光子部531自本体部51靠近第一透光部10的一侧朝向本体部51靠近第二透光部30的一侧间隔排布或紧密排布,形成挡光层53。多个挡光子部531间隔排布可以为多个挡光子部531阵列排布。
挡光层53用于防止进入第一透光部10的光线与进入第二透光部30的光线穿过挡光部50发生窜光,可以理解的,挡光层53可以防止进入第一透光部10的光线穿过挡光部50进入第二透光部30,挡光层53还可以防止进入第二透光部30的光线穿过挡光部50进入第一透光部10,从而防止进入第一透光部10的光线与进入第二透光部30的光线之间发生窜扰。
本申请实施例的盖板100可以应用于但不限于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血氧监测仪、心率检测仪、脉搏检测仪、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阅读器、游戏机等带有健康检测功能的电子设备400(如图13及图16所示)。本申请的盖板100可以作为电子设备400的壳体,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智能手表的后盖、智能手环的后盖、血氧监测仪的检测部件的外壳、心率检测仪的检测部件的外壳、脉搏检测仪的检测部件的外壳等。此外,本申请的盖板100还可以作为电子设备400壳体的一部分,设置于壳体上,作为电子设备400检测模组(如发光器410及光接收器430)的视窗。
本申请实施例的盖板100包括第一透光部10、第二透光部30以及挡光部50。挡光部50包括本体部51及挡光层53,挡光层53位于本体部51内,且挡光层53自本体部51靠近第一透光部10的一侧朝向本体部51靠近第二透光部30的一侧延伸,挡光层53包括多个挡光子部531,多个挡光子部531对光线具有反射、散射或吸收作用中的至少一种。当进入第一透光部10内的光线射向挡光部50时,被挡光部50中的挡光层53中的多个挡光子部531经过多次的散射或反射、以及吸收,从而使射向挡光部50的光线在挡光部50内多次衰减,以大大减少进入第一透光部10的光线穿过挡光部50进入第二透光部30;同理,当进入第二透光部30内的光线射向挡光部50时,被挡光部50中的挡光层53中的多个挡光子部531经过多次的散射或反射、以及吸收,从而使射向挡光部50的光线在挡光部50内多次衰减,以大大减少进入第二透光部30的光线穿过挡光部50进入第一透光部10,从而防止进入第一透光部10的光线与进入第二透光部30的光线之间发生窜扰,应用于带健康检测功能的电子设备400时,可以大大提高健康检测的信噪比,从而提高了健康检测的准确率。此外,本申请的盖板100可以采用整块透明基材(如玻璃基材),在需要设置挡光部50的位置进行激光内雕,从而形成第一透光部10、第二透光部30以及挡光部50为一体结构的盖板100,第一透光部10、第二透光部30以及挡光部50之间不易分离,具有更好机械强度。再者,挡光层53自本体部51靠近第一透光部10的一侧朝向本体部51靠近第二透光部30的一侧延伸,挡光部50内仅在挡光层53上分布有挡光子部531,本体部51的表面或靠近本体部51表面的位置未设置挡光子部531,这样可以避免挡光子部531分布于整个本体部51时,降低挡光部50的机械强度,从而降低了整个盖板100的机械强度。换言之,相较于挡光子部531分布于整个本体部51,多个挡光子部531形成整层挡光层53,可以使得挡光部50具有更好的机械强度,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这个盖板100的机械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0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无机玻璃、透明单晶、透明陶瓷、热塑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换言之,盖板100的材质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无机玻璃、透明单晶、透明陶瓷中的一种或多种。无机玻璃、透明单晶、透明陶瓷材料的盖板100具有更好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从而使得盖板100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也不用刮花、损坏,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无机玻璃可以为但不限于为微晶玻璃、石英玻璃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透明单晶可以为但不限于为蓝宝石、红宝石、钛宝石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所述透明陶瓷为镁铝尖晶石陶瓷、钇铝石榴石陶瓷、氧化钇陶瓷、氟化镁陶瓷、氧氮化铝尖晶石体(AlON)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热塑性树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00的厚度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3mm至1.3mm;具体地,盖板100的厚度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mm、1.3mm等。当盖板100太薄时,不能很好的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且机械强度不能很好的满足电子设备400盖板100的要求,当盖板100的太厚时,则增加电子设备400的重量,影响电子设备400的手感,用户体验不好。
可选地,第一透光部10、挡光部50及第二透光部30为一体结构,第一透光部10、挡光部50及第二透光部30均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具有相同的元素配比。换言之,第一透光部10、挡光部50及第二透光部30均具有相同的化学计量。第一透光部10、挡光部50及第二透光部30之间不存在胶合、拼接、熔接等工艺界面。此外,由于挡光层位于本体部51内,本体部51与第一透光部10、第二透光部30之间可以在同一制程中一体成型,不具有相界面,这样可以使得第一透光部10、挡光部50及第二透光部30之间具有更好的结合性能,从而提高盖板100的机械强度,此外,还可以简化盖板100的组装工艺。
可选地,第一透光部10的透光率T1的范围为T1≥20%。进一步地,第一透光部10的透光率大于等于30%。又进一步地,第一透光部10的透光率大于等于60%。再进一步地,第一透光部10的透光率大于等于85%。具体地,第一透光部10的透光率可以为但不限于为20%、30%、40%、50%、60%、70%、80%、90%、95%、98%等。第一透光部10的透光率越大越好,第一透光部10的透光率越大,光线在经过第一透光部10时的损耗就越小,使用该盖板100的电子设备400的检测准确率和精度就越高。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光部10的透光率大于等于90%,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90%、92%、94%、95%、96%、98%、99%等,这样可以更好的减少光线经过第一透光部10时的损耗。本申请的透光率如未特别指明,均指在波长为300nm至1500nm的波段内的透光率。本申请的第一透光部10的透光率如未特别指明,均指沿盖板100的厚度方向(即垂直于盖板100延伸方向或者垂直于第一透光部10、挡光部50及第二透光部30所在平面,如图2箭头A所示)的透光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透光部10的透光率较低时,可以通过算法、软件计算、提高发光器410出射光线的强度和亮度等,补偿或者修正第一透光部10透光率较低对光线造成的损耗,降低电子设备400的检测误差。
可选地,第一透光部10的数量可以但不限于为1个、2个、3个、4个、5个等,具体数量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第二透光部30的透光率T2的范围为T2≥20%。进一步地,第二透光部30的透光率大于等于30%。又进一步地,第二透光部30的透光率大于等于60%。再进一步地,第二透光部30的透光率大于等于85%。具体地,第二透光部30的透光率可以为但不限于为21%、30%、40%、50%、60%、70%、80%、90%、95%、98%等。第二透光部30的透光率越大越好,第二透光部30的透光率越大,光线在经过第二透光部30时的损耗就越小,使用该盖板100的电子设备400的检测准确率和精度就越高。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透光部30的透光率大于等于90%,具体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90%、92%、94%、95%、96%、98%、99%,这样可以更好的减少光线经过第二透光部30时的损耗等。本申请的第二透光部30的透光率如未特别指明,均指沿盖板100的厚度方向(即垂直于盖板100延伸方向或者垂直于第二透光部30、挡光部50及第二透光部30所在平面,如图2箭头A方向所示)的透光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二透光部30的透光率较低时,可以通过算法、软件计算、提高发光器出射光线的强度和亮度等,补偿或者修正第二透光部30透光率较低对光线造成的损耗,降低电子设备400的检测误差。
可选地,第二透光部30的数量可以但不限于为1个、2个、3个、4个、5个等,具体数量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第二透光部30的数量与第一透光部10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可选地,第一透光部10和第二透光部30均匀分布于盖板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光部10的透光率与第二透光部30的透光率可以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透光部10的透光率与第二透光部30的透光率也可以不同,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当第一透光部10或第二透光部30中的至少一个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第一透光部10或多个第二透光部30的透光率可以不同,这样应用于检测功能的电子设备400时可以根据不同发光器出射光线的颜色、强度,使多个第一透光部10、或多个第二透光部30具有不同的透光率,例如,当发光器的出射光线的强度较高时,则可以降低该发光器对应的第一透光部10或第二透光部30的透光率;当发光器的出射光线的强度较高弱,则可以提高该发光器对应的第一透光部10或第二透光部30的透光率。
可选地,挡光部50的数量可以但不限于为1个、2个、3个、4个、5个等,具体数量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挡光部50环绕第一透光部10或第二透光部30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换言之,当第一透光部10和第二透光部30均为一个时,挡光部50可以环绕第一透光部10、或环绕第二透光部30、或环绕第一透光部10且环绕第二透光部30设置。当第一透光部10和第二透光部30均为多个时,挡光部50可以环绕多个第一透光部10、多个第二透光部30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当第一透光部10为一个,第二透光部30为多个时,挡光部50可以环绕第一透光部10、多个第二透光部30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挡光部50也可以不环绕第一透光部10或第二透光部30,而是设置于第一透光部10和第二透光部30之间。相较于挡光部50设置于第一透光部10和第二透光部30之间而言,挡光部50环绕第一透光部10或第二透光部30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可以具有更好的挡光效果。图2仅仅为第一透光部10、第二透光部30及挡光部50的一种排列方式,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各实施例的盖板100的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挡光部50沿第一方向(如图2箭头A所示)的透光率T、第一透光部10沿第一方向的透光率T1,第二透光部30沿第一方向的透光率T2满足关系式:T≤96%×T1以及T≤96%×T2;其中,第一方向为垂直于第一透光部10、挡光部50及第二透光部30的排列方向的方向。换言之,沿着盖板100的厚度方向或者沿垂直于第一透光部10、挡光部50及第二透光部30的排列方向,挡光部50的透光率T、第一透光部10的透光率T1,第二透光部30的透光率T2满足关系式:T≤96%×T1以及T≤96%×T2。进一步地,T、T1及T2可以满足关系式:T≤90%×T1以及T≤90%×T2。又进一步地,T、T1及T2可以满足关系式:T≤85%×T1以及T≤85%×T2。又进一步地,T、T1及T2可以满足关系式:T≤80%×T1以及T≤80%×T2。具体地,T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955T1、0.94T1、0.92T1、0.90T1、0.88T1、0.85T1、0.82T1、0.80T1、0.78T1、0.75T1、0.72T1等。具体地,T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955T2、0.94T2、0.92T2、0.90T2、0.88T2、0.85T2、0.82T2、0.80T2、0.78T2、0.75T2、0.72T2等。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透光部10沿第一方向的透光率T1与第二透光部30沿第一方向的透光率T2相等。挡光部50沿第一方向的透光率T越小,相应地,挡光部50沿盖板100延伸的方向的透光率也会越小,从而使得挡光部50具有更好的方窜光效果,使用该盖板100的电子设备400检测的准确率越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挡光部50沿第一方向的透光率T、挡光部50沿第二方向的透光率T’、第一透光部10沿第一方向的透光率T1以及第二透光部30沿第一方向的透光率T2满足关系式:T’≤T;T’≤80%×T1以及T’≤80%×T2;其中,第二方向为第一透光部10、挡光部50及第二透光部30的排列方向,即盖板100的延伸方向(如图2箭头B所示)。进一步地,T’、T1及T2可以满足关系式:T’≤70%×T1以及T’≤70%×T2。又进一步地,T’、T1及T2可以满足关系式:T’≤60%×T1以及T’≤60%×T2。又进一步地,T’、T1及T2可以满足关系式:T’≤50%×T1以及T’≤50%×T2。具体地,T’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79T1、0.75T1、0.7T1、0.65T1、0.6T1、0.55T1、0.5T1、0.45T1、0.4T1、0.3T1、0.2T1等。具体地,T’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79T2、0.75T2、0.7T2、0.65T2、0.6T2、0.55T2、0.5T2、0.45T2、0.4T2、0.3T2、0.2T2等。挡光部50沿第二方向的透光率T’越小,挡光部50的防窜光效果越好,使用该盖板100的电子设备400检测的准确率越高。
应该理解的是,由于挡光层53的存在及设置位置,使得挡光部50的透光率是各项异性的。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透光部10沿第一方向的透光率T1等于第二透光部30沿第一方向的透光率T2,挡光部50沿第一方向的透光率T为96%×T1,挡光部50沿第二方向的透光率T’为44%×T1。挡光部50沿第一方向的透光率T与第一透光部10的透光率差异虽小,但是,射入挡光部50的窜扰光在挡光部50内,每经过挡光子部531反射、吸收一次就会衰减一次,当窜扰光经过挡光子部531的20次的反射、吸收或散射,从而经过了20次的衰减后,会使得超过挡光部50的窜扰光的比例降为原来的44%。例如,当T1=T2=90%时,T=96%×90%=86.4%,T’=44%×90%=39.6%。
请再次参见图2及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挡光层53的数量为一层(如图2所示)或多层(如图3所示),当挡光层53为多层时,多层挡光层53沿着第一表面511及第二表面513的层叠方向间隔排列。换言之,多层挡光层53沿着垂直于第一表面511的方向间隔排列。换言之,多层挡光层53沿着挡光部50的厚度方向排列,每层挡光层53沿着挡光部50的延伸方向延伸。又换言之,多层挡光层53沿着盖板100的厚度方向排列,每层挡光层53沿着盖板100的延伸方向延伸。这样使得当光线射向挡光部50时,可以被挡光部50内的一层或多层挡光层53上的挡光子部531进行多次的散射、反射以及吸收,从而使得光线在挡光部50被多次衰减,以大大减少进入第一透光部10的光线与进入第二透光部30的光线之间发生窜扰。挡光层53的数量越多,光线被散射、反射以及吸收的越多,光线衰减的越多,挡光部50的防窜光效果越好。
本申请术语“多层”指大于等于2层。挡光层53的数量可以为当不限于为1层、2层、3层、4层、5层、6层、7层、8层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511、第二表面513及挡光层53相互平行,当挡光层53的数量为一层时,挡光层53位于第一表面511与第二表面513的中间(如图2所示)。当挡光层53的数量为多层时,多层挡光层53等间距排布,且最靠近第一表面511的挡光层53到第一表面511的距离s1与最靠近第二表面513的挡光层53到第二表面513的距离s2相等(如图3所示)。换言之,最靠近第一表面511的挡光层53与第一表面511的间隙s1与最靠近第二表面513的挡光层53与第二表面513的间隙s2相等。当挡光层53在挡光部50内的位置不对称时,会增加挡光层53表面(第一表面511及第二表面513)与内部的应力差,挡光层53(缺陷)所在的位置容易发生脆裂,降低挡光部50的机械强度。当挡光层53在挡光部50内的位置相对称时,可以更好的降低挡光部50表面与内部的应力差,从而提高挡光部50的机械强度,进而提高盖板100的机械强度。
请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挡光层53的数量为多层,任意相邻的两层挡光层53之间的间距w与挡光子部531的平均粒径d,满足:0.5d≤w≤5d;具体地,w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5d、d、2d、3d、4d、4.5d、5d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层挡光层53之间的间距w满足:0.005mm≤w≤0.2mm;具体地,可以为当不限于为0.005mm、0.01mm、0.03mm、0.05mm、0.1mm、0.12mm、0.15mm、0.18mm、0.2mm等。相邻的两层挡光层53之间的间距太小,增加了加工难度,且容易使两层挡光层的缺陷叠合,形成大缺陷,从而影响盖板100的外观及强度。相邻的两层挡光层53之间的间距太大,可以设置的挡光层53的数量变少,影响挡光部50的防窜光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第一透光部10、挡光部50及第二透光部30的排列方向,所述挡光层53的长度L的范围为10mm≤L≤200mm。进一步地,沿着第一透光部10、挡光部50及第二透光部30的排列方向,所述挡光层53的长度L的范围为30mm≤L≤100mm。具体地,L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0mm、30mm、50mm、80mm、100mm、120mm、150mm、180mm、200mm等。所述挡光层53的长度L太小(如小于10mm),挡光部50难以起到很好的防窜光效果,所述挡光层53的长度L太大(如大于200mm),则使得盖板100的尺寸过大,影响电子设备400的小型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最靠第一表面511的挡光层53到第一表面511的距离s1大于或等于挡光子部531的平均粒径d,且最靠第二表面513的挡光层53到第二表面513的距离s2大于或等于挡光子部531的平均粒径d。换言之,s1≥d,且s2≥d。进一步地,s1≥3d,且s2≥3d。又进一步地,s1≥5d,且s2≥5d。又进一步地,s1≥10d,且s2≥10d。挡光层53(即缺陷部)设置在挡光部50内尽可能远离第一表面511及第二表面513的位置,这样可以更好的避免缺陷部对挡光部50机械强度的影响,可以使得制得的盖板100具有更好的机械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最靠第一表面511的挡光层53到第一表面511的距离s1满足:0.01mm≤s1≤0.5mm;进一步地,满足0.1mm≤s1≤0.2mm。具体地,s1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01mm、0.03mm、0.05mm、0.08mm、0.1mm、0.15mm、0.2mm、0.3mm、0.4mm、0.5mm等。最靠第一表面511的挡光层53到第一表面511的距离s1太小(如小于0.01mm时),则挡光子部531(缺陷部)距离挡光部50的表面太近,挡光子部的位置容易发生脆裂,影响挡光部50的机械强度,从而影响盖板100的机械强度。s1太大时,则挡光部50内可以设置的挡光层53的数量太少,影响挡光部50的防窜光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最靠第二表面513的挡光层53到第二表面513的距离s2满足:0.01mm≤s2≤0.5mm;进一步地,满足0.1mm≤s2≤0.2mm。具体地,s2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01mm、0.03mm、0.05mm、0.08mm、0.1mm、0.15mm、0.2mm、0.3mm、0.4mm、0.5mm等。最靠第二表面513的挡光层53到第二表面513的距离s2太小(如小于0.01mm时),则挡光子部531(缺陷部)距离挡光部50的表面太近,挡光子部的位置容易发生脆裂,影响挡光部50的机械强度,从而影响盖板100的机械强度。s2太大时,则挡光部50内可以设置的挡光层53的数量太少,影响挡光部50的防窜光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挡光子部531的平均粒径d的范围为:0.4μm≤d≤60μm。进一步地,挡光子部531的平均粒径d的范围为:3μm≤d≤30μm。具体地,挡光子部531的平均粒径d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4μm、0.5μm、1μm、3μm、5μm、8μm、10μm、15μm、20μm、25μm、30μm、35μm、40μm、45μm、50μm、60μm。挡光子部531数量一定时,挡光子部531的平均粒径越小,挡光部50的透光率越高,挡光效果越弱,挡光子部531数量一定时,挡光子部531的平均粒径越大,挡光部50的透光率越低,挡光部50的挡光效果越好。当挡光子部531的平均粒径小于0.4μm时,挡光部50的透光率较好,挡光部50难以起到很好的防窜扰效果,当挡光子部531的平均粒径大于60μm时,降低了挡光部50的机械强度。本申请的挡光部50的透光率指挡光部50在某一方向上的平均透光率。此外,挡光子部531的平均粒径一定时,挡光子部531的密度越大(即数量越多),挡光部50的透过率越低,防窜扰效果越好。挡光部50的透光率可以通过挡光子部531的尺寸、密度及类型相互配合,以使挡光部50沿盖板100延伸方向的透光率为第一透光部10及第二透光部30的透光率的96%。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盖板100的厚度0.6mm,即第一透光部10、第二透光部30及挡光部50的厚度均为0.6mm。挡光部50包括本体部51及四层挡光层53,本体部51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511及第二表面513,第一表面511自本体部51靠近第一透光部10的一侧朝向本体部51靠近第二透光部30的一侧延伸;第二表面513自本体部51靠近第一透光部10的一侧朝向本体部51靠近第二透光部30的一侧延伸。四层挡光层53沿着盖板100的厚度方向等间隔排列,每层挡光层53沿着盖板100的延伸方向延伸,即四层挡光层53、第一表面511及第二表面513相互平行。每层挡光层53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挡光子部531,挡光子部531的平均粒径d为0.02mm,相邻两层挡光层53的间距w为0.02mm。最靠近第一表面511的挡光层53到第一表面511的距离s1为0.23mm,最靠近第二表面513的挡光层53到第二表面513的距离s2为0.23mm。
可选地,挡光子部531为挡光部50上在激光的作用下产生非线性效应,吸收所述激光的能量而产生的缺陷部。进一步地,挡光子部531为采用激光内雕技术,将激光聚焦于透明基材内部的一点,该点处激光能量达到足够强度后,激光与该点的透明材料产生非线性效应,该点的透明材料在短时间内吸收大量能量产生微爆裂、局部价态变化、金属析出或局部结晶等效果,从而在透明基材内部留下缺陷部。这样使得可以在一体化的透明基材上,通过激光内雕的方式,形成挡光子部531(或形成挡光部50),从而使得第一透光部10、第二透光部30及挡光子部531具有更好的一体性,从而具有更好的机械强度。此外,该方法可以适用于无机玻璃、透明单晶、透明陶瓷等无机材料的盖板100的制备,无机材料制得的盖板100具有更好的机械强度及耐磨性,从而可以更好的防止盖板100被刮花,保证电子设备400检测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缺陷部为微孔、金属颗粒、晶体颗粒中的至少一种。微孔可以对光线进行反射及散射,从而防止进入第一透光部10的光线与进入第二透光部30的光线发生窜扰。金属颗粒可以对光线进行共振吸收,从而防止进入第一透光部10的光线与进入第二透光部30的光线发生窜扰。晶体颗粒可以对光线进行反射及散射,从而防止进入第一透光部10的光线与进入第二透光部30的光线发生窜扰。金属颗粒可以为但不限于为银颗粒(Ag颗粒)、金颗粒(Au颗粒)及铂颗粒(Pt颗粒)。
在一些实施例中,缺陷部的折射率与本体部51的折射率不同,本体部51、第一透光部10及第二透光部30的折射率相同。这样可以使进入挡光部50的窜扰光线在照射到缺陷部时,由于本体部与缺陷部的折射率差异,引起窜扰光线发生偏转,使部分光线达不到全反射要求,从而射出挡光部发生折射现象,由此防止进入第一透光部10的光线与进入第二透光部30的光线发生窜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缺陷部包括第一价态金属阳离子,本体部51、第一透光部10及第二透光部30均包括第二价态的金属阳离子,第一价态与第二价态不同。激光内雕,使得基材内部预设位置的金属阳离子发生价态变化(例如从第二价态变化到第一价态),形成不同价态的金属阳离子,从而产生缺陷部,以对进入挡光部50的光线发生反射或散射作用,从而防止进入第一透光部10的光线与进入第二透光部30的光线发生窜扰。
可选地,所述缺陷部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者:1)所述第一价态的金属阳离子为Ti3+离子,所述第二价态的金属阳离子为Ti4+离子;2)所述第一价态的金属阳离子为Yb2+离子,所述第二价态的金属阳离子为Yb3+离子;3)所述第一价态的金属阳离子为Fe3+离子、Fe2+离子中的一种,所述第二价态的金属阳离子为Fe3+离子、Fe2+离子中的另一种;4)所述第一价态的金属阳离子为W5+离子,所述第二价态的金属阳离子为W6+离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价态金属阳离子可以为当不限于为Ti3+离子,第二价态的金属阳离子可以为当不限于为Ti4+离子。Ti3+离子对570nm波段附近的光有较强的吸收作用,而Ti4+离子对570nm波段附近的光吸收作用很弱,由此使得挡光部50可以防止波长处于570nm附近的串扰光穿过,而第一透光部10、第二透光部30则可以让波长处于570nm附近的检测光通过,从而实现防窜光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价态金属阳离子为Yb2+离子,所述第二价态的所述金属阳离子为Yb3+离子。Yb2+离子为绿色,Yb3+离子为无色。Yb2+离子相较于Yb3+离子对于波长为300nm至1500nm的具有更大的吸收作用,从而使挡光部50具有防窜光性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价态金属阳离子为Fe3+离子,所述第二价态的所述金属阳离子为Fe2+离子。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价态金属阳离子为Fe2+离子,所述第二价态的所述金属阳离子为Fe3+离子。Fe2+离子与Fe3+离子对于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吸收作用,因此,可以根据发光器出射的光线的波长,选择第一价态金属阳离子及第二价态所述金属阳离子的价态变化。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价态金属阳离子为W5+离子,所述第二价态的所述金属阳离子为W6+离子。W5+离子呈现蓝色,W6+离子呈现无色,W5+离子相较于W6+离子对于波长为300nm至1500nm的具有更大的吸收作用,从而使挡光部50具有防窜光性能。
请参见图5及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挡光子部531按预设规律排列,以使第一表面511及第二表面513中的至少一个显露预设图案,以起到装饰效果,使得盖板100具有更好的外观效果。具体地,可以为第一表面511显露预设图案,也可以为第二表面513显露预设图案,还可以为第一表面511及第二表面513均显露预设图案。
可选地,预设图案可以为但不限于为图形(例如花朵图形、动物图形、人物图形等)、文字(如logo)等。预设图案可以根据所需要实现的外观效果进行设计,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在图5的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挡光层53的多个挡光子部531按预设规律排列,以使得在第一表面511或第二表面513中的至少一个显露心形图案。在图6的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挡光层53的多个挡光子部531按预设规律排列,以使得在第一表面511或第二表面513中的至少一个显露四角形的图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多层挡光层53排列设计,以使得预设图案呈现立体外观效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图案处(如心形图案处)的挡光层53为多层,挡光部50其它部分的挡光层53为单层。这样可以使预设图案具有更好的立体效果,且既能发挥防窜光功能,又能显示特定图案。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不同部分的挡光子部531为不同形态或尺寸的缺陷部,从而使得预设图案具有更多的变化及可设计性。
请参见图7及图8,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盖板100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S201,提供透光基材,该透光基材包括第一透光部10、第二透光部30及连接部50’,第二透光部30与第一透光部10间隔设置;连接部50’位于第一透光部10和第二透光部30之间;以及
可选地,透光基材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无机玻璃、透明单晶、透明陶瓷、热塑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无机玻璃、透明单晶及热塑性树脂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第一透光部10、第二透光部30及连接部50’为一体结构,第一透光部10、第二透光部30及连接部50’在同一制程中一体成型。可选地,第一透光部10、第二透光部30及连接部50’具有相同的材质或组分。
可选地,连接部50’环绕第一透光部10或第二透光部30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换言之,当第一透光部10和第二透光部30均为一个时,连接部50’可以环绕第一透光部10、或环绕第二透光部30、或环绕第一透光部10且环绕第二透光部30设置。当第一透光部10和第二透光部30均为多个时,连接部50’可以环绕多个第一透光部10、多个第二透光部30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当第一透光部10为一个,第二透光部30为多个时,连接部50’可以环绕第一透光部10、多个第二透光部30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部50’也可以不环绕第一透光部10或第二透光部30,设置于第一透光部10和第二透光部30之间。相较于连接部50’设置于第一透光部10和第二透光部30之间而言,连接部50’环绕第一透光部10或第二透光部30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时,得到的盖板100可以具有更好的挡光效果。
S202,进行激光内雕,以使连接部50’形成挡光部50,挡光部50包括本体部51及挡光层53,挡光层53位于本体部51内,且挡光层53自本体部51靠近第一透光部10的一侧朝向本体部51靠近第二透光部30的一侧延伸,挡光层53包括多个挡光子部531,多个挡光子部531对光线具有反射、散射或吸收作用中的至少一种,挡光层53用于防止进入第一透光部10的光线与进入第二透光部30的光线穿过挡光部50发生窜光。
具体地,采用激光内雕技术,在连接部50’的预设位置进行激光内雕,以在连接部50’的内部形成微孔、金属颗粒、晶体颗粒、或者离子价态变化、或者产生折射率不同的挡光子部531,多个挡光子部531阵列排布形成挡光层53,从而使连接部50’形成挡光部50。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特征部分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盖板100的制备方法采用激光内雕技术,对透光基材的连接部50’进行激光内雕,激光聚焦于连接部50’内需要设置挡光子部531的位置的点,该点处激光能量达到足够强度后,激光与该点的头缸材料产生非线性效应,透光材料在短时间内吸收大量能量产生微爆裂、局部价态变化或金属析出等效果,从而在连接部50’内留下缺陷点位,形成多个挡光子部531,多个挡光子部531形成挡光层53。挡光子部531对光线具有反射、散射或吸收作用中的至少一种,当窜扰光射入挡光部50时,经挡光层53上挡光子部531的多次的散射或反射、以及吸收,从而使射向挡光部50的光线在挡光部50内大大衰减,以大大减少进入第一透光部10的光线与进入第二透光部30的光线穿过挡光部50发生窜扰。此外,本申请的盖板100的制备可以采用整块透明基材(如玻璃基材),通过对连接部50’进行激光内雕形成挡光部50,从而使得到的盖板100具有更好的一体结构。上述制备方法不仅可以适用于树脂,还可以适用于玻璃、陶瓷、单晶等材料,从而无机材料制备的盖板100经长时间使用也不易损坏或刮花,从而使得盖板100具有更高的寿命。再者,本申请制得的挡光部50的挡光层53自本体部51靠近第一透光部10的一侧朝向本体部51靠近第二透光部30的一侧延伸,挡光部50内仅在挡光层53上分布有挡光子部531,本体部51的表面或靠近本体部51表面的位置未设置挡光子部531,这样可以避免挡光子部531分布于整个本体部51时,降低挡光部50的机械强度,从而降低了整个盖板100的机械强度。换言之,相较于挡光子部531分布于整个本体部51,多个挡光子部531形成整层挡光层53,可以使得挡光部50具有更好的机械强度,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这个盖板100的机械强度。
可选地,进行激光内雕,以使连接部50’形成挡光部50,包括:进行激光内雕,以形成多个子挡光部50按预设规律排布的挡光部50,从而使挡光部50显露预设图案。本申请的激光内雕方法具有可设计性,可以设计挡光子部531的位置,而挡光子部531的颜色与本体部51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通过设计挡光子部531的排列规律,可以是挡光部50的第一表面511或第二表面5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显露预设图案,从而起到装饰效果,使盖板100具有更好的外观效果。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特征部分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9,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壳体300,其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盖板100及壳体本体310,壳体本体310环绕盖板100的外周缘设置,且与该盖板100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00与壳体本体310为分体结构,盖板100与壳体本体310通过粘合、熔接、拼接等方式连接到一起。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壳体本体310与盖板100为一体结构。制备时,提供壳体300基材,在壳体300基材对应挡光部50的部分进行激光内雕,以形成壳体本体310及盖板100为一体结构的壳体300,激光内雕完成后,可以在壳体本体310对应的部分设置盖底层(例如黑色油墨)或装饰层等。
可选地,壳体本体31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智能手表的后盖、智能手环的后盖、血氧监测仪的检测部件的外壳、心率检测仪的检测部件的外壳、脉搏检测仪的检测部件的外壳等。
请参见图10,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300还包括盖底层330,盖底层330至少设置于壳体本体310的表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底层330设置于壳体本体310上与第一表面511及第二表面513延伸方向平行的表面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盖底层330设置于壳体本体310的所有表面上。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盖底层330还设置于挡光部50的表面。
可选地,盖底层330可以由具有反光作用、吸光作用中的至少一个的油墨,经光固化或热固化后得到。例如盖底层330由黑色油墨或者白色油墨经光固化或热固化后得到。当壳体300应用于电子设备400时,盖底层330用于遮蔽电子设备400内部的电子元器件,以使电子设备400具有更好的外观效果。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特征部分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地,本实施方式中的壳体300仅仅为盖板100所应用的壳体300的一种形态,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提供的壳体300的限定,也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盖板100的限定。
请参见图11,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壳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S301,提供透光基材,透光基材包括壳体本体310及盖板基材,壳体本体310环绕盖板基材的外周缘设置且与所述盖板基材连接,所述盖板基材包括第一透光部10、第二透光部30及连接部50’,所述第二透光部30与所述第一透光部10间隔设置;所述连接部50’位于所述第一透光部10和所述第二透光部30之间;
可选地,透光基材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无机玻璃、透明单晶、透明陶瓷、热塑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无机玻璃、透明单晶及热塑性树脂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壳体本体310与盖板基材一体结构。例如当透光基材为玻璃时,透光基材为一整块玻璃,即壳体本体310与盖板基材一体的玻璃。
可选地,第一透光部10、第二透光部30及连接部50’为一体结构,第一透光部10、第二透光部30及连接部50’在同一制程中一体成型。可选地,第一透光部10、第二透光部30及连接部50’具有相同的材质或组分。
可选地,连接部50’环绕第一透光部10或第二透光部30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换言之,当第一透光部10和第二透光部30均为一个时,连接部50’可以环绕第一透光部10、或环绕第二透光部30、或环绕第一透光部10且环绕第二透光部30设置。当第一透光部10和第二透光部30均为多个时,连接部50’可以环绕多个第一透光部10、多个第二透光部30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当第一透光部10为一个,第二透光部30为多个时,连接部50’可以环绕第一透光部10、多个第二透光部30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部50’也可以不环绕第一透光部10或第二透光部30,设置于第一透光部10和第二透光部30之间。相较于连接部50’设置于第一透光部10和第二透光部30之间而言,连接部50’环绕第一透光部10或第二透光部30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时,得到的盖板100可以具有更好的挡光效果。
关于透光基材、壳体本体310的其他部分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302,进行激光内雕,以使连接部50’形成挡光部50,所述盖板基材形成盖板100,挡光部50包括本体部51及挡光层53,挡光层53位于本体部51内,且挡光层53自本体部51靠近第一透光部10的一侧朝向本体部51靠近第二透光部30的一侧延伸,挡光层53包括多个挡光子部531,多个挡光子部531对光线具有反射、散射或吸收作用中的至少一种,挡光层53用于防止进入第一透光部10的光线与进入第二透光部30的光线穿过挡光部50发生窜光。
请参见图12,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的制备方法还包括:
S303,在壳体本体310与所述盖板100连接的表面上形成盖底层330。
可选地,在壳体本体310与所述盖板100连接的表面上采用该地油墨通过喷涂、淋涂、涂覆、打印等方式形成盖底胶层,对盖底胶层进行光固化或热固化后得到盖底层330。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盖板100、壳体300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盖板100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1)提供透光基材,透光基材为强化玻璃,透光基材包括第一透光部10、第二透光部30及连接部50’,第二透光部30与第一透光部10间隔设置;连接部50’位于第一透光部10和第二透光部30之间;
2)对连接部50’进行激光内雕,以在连接部50’内打出一层微孔阵列(即挡光层53,挡光子部531为微孔)。微孔阵列可以对窜扰光进行多次散射,从而防止进入第一透光部10的光线与进入第二透光部30的光线发生窜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盖板100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1)提供透光基材,透光基材为强化玻璃,透光基材包括第一透光部10、第二透光部30及连接部50’,第二透光部30与第一透光部10间隔设置;连接部50’位于第一透光部10和第二透光部30之间,透光基材包括Ti4+离子,Ti4+离子分散于第一透光部10、第二透光部30及连接部50’;
2)对连接部50’进行激光内雕,以使连接部50’预设位置的Ti4+离子在激光诱导下变为Ti3+离子(挡光子部531),Ti3+离子对570nm波段附近的光有较强的吸收作用,而Ti4+离子对570nm波段附近的光吸收作用很弱,因此,形成的挡光部50对波长处于570nm附近的串扰光进行隔离。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盖板100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1)提供透光基材,透光基材为强化玻璃,透光基材包括第一透光部10、第二透光部30及连接部50’,第二透光部30与第一透光部10间隔设置;连接部50’位于第一透光部10和第二透光部30之间,透光基材包括Ag2O,Ag2O分散于第一透光部10、第二透光部30及连接部50’;
2)对连接部50’进行激光内雕,以使连接部50’预设位置的Ag2O在激光诱导下变为Ag纳米颗粒(挡光子部531),Ag纳米颗粒对370nm至420nm波段附近的光具有吸收作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盖板100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1)提供透光基材,透光基材为强化玻璃,透光基材包括第一透光部10、第二透光部30及连接部50’,第二透光部30与第一透光部10间隔设置;连接部50’位于第一透光部10和第二透光部30之间;
2)对连接部50’进行激光内雕,以在连接部50’内打出多层微孔阵列(即多层挡光层53,挡光子部531为微孔)。微孔阵列可以对窜扰光进行多次散射,从而防止进入第一透光部10的光线与进入第二透光部30的光线发生窜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壳体300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1)提供透光基材,透光基材为强化玻璃,透光基材包括壳体本体及盖板基材,壳体本体环绕盖板基材的外周缘设置;盖板基材包括第一透光部10、第二透光部30及连接部50’,第二透光部30与第一透光部10间隔设置;连接部50’环绕第一透光部10设置且环绕第二透光部30设置;
2)对连接部50’进行激光内雕,以在连接部50’内打出多层微孔阵列(即多层挡光层53,挡光子部531为微孔)。微孔阵列可以对窜扰光进行多次散射,从而防止进入第一透光部10的光线与进入第二透光部30的光线发生窜扰。
3)在壳体本体310对应的位置丝印油墨,从而制得壳体本体310与盖板100为一体结构的壳体300。
以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5的制得的盖板100或壳体300的各项性能如下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至实施例5的制得的盖板100或壳体300的各项性能
由实施例1至实施例5的测试结果可知,通过激光内雕形成的缺陷层作为挡光层53,从而形成挡光部50,可以使得射向挡光部50的窜扰光在经过挡光部50之后大大衰减,这说明尽管挡光部50在厚度方向上的透光率降低不多,但是在盖板100延伸方向上的透光性能可以大大的降低,且挡光层53的数量越多,窜扰光经过挡光部50之后,衰减得越多。
请参见图13及图1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400,其包括壳体300、发光器410以及光接收器430。发光器410设于壳体300的一侧,靠近第一透光部10设置,用于向第一透光部10出射光线;光接收器430与发光器410设置于壳体300的同一侧且靠近第二透光部30设置,用于接收透过第一透光部10且被反射入第二透光部30的光线。
应该理解,本申请的发光器410靠近第一透光部10设置可以理解为发光器410与第一透光部10对应设置;换言之,可以理解为发光器410出射的光线照射于第一透光部10,并至少部分穿过第一透光部10。同理,本申请的光接收器430靠近第二透光部30设置可以理解为光接收器430与第二透光部30对应设置;换言之,可以理解为光接收器430可以接收发光器410出射的,且被反射进入第二透光部30的光线。
工作时,电子设备400的壳体300远离发光器410及光接收器430的一侧靠近人体(例如手腕),电子设备400的发光器410发出的光线穿过第一透光部10,到达人体皮肤后,被反射回来,穿过第二透光部30后传送至光接收器430进行感测。具体地,当发光器410发射的一定波长的光束(例如绿光)照射到皮肤表面时,光束将通过透射或反射方式传送到光接收器430,在此过程中由于受到皮肤肌肉和血液吸收的衰减作用,光接收器430监测到光的强度将减弱。人体的皮肤、骨骼、肉、脂肪等对光的反射是固定值,而毛细血管和动静脉则在心脏的作用下随着脉搏容积不停变大变小。当心脏收缩时,外周血容量最多、光吸收量也最大,光接收器430检测到的光强度最小;而在心脏舒张时反之,光接收器430检测到的光强度最大,进而使光接收器430接收到的光强度随之呈脉动性变化,同时,血液中含氧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对特定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吸收系数,从而可以根据光接收器430检测到的反射光信号来对脉搏、血氧等进行检测。当进入第一透光部10的光线射向挡光部50(该部分光线可以称为窜扰光)时,挡光部50的挡光层53中的挡光子部531对窜扰光具有散射作用、吸收作用或反射作用中的至少一种,从而大大降低了挡光部50的透光率,进而大大减少了窜扰光穿过挡光部50、进入第二透光部30被光接收器430接收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光接收器430接收到的光信号的信噪比,以使电子设备400对脉搏、血氧等检测的准确率大大提升。
本申请的电子设备400包括但不限于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血氧监测仪、心率检测仪、脉搏检测仪、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阅读器、游戏机等带有健康检测功能的电子设备400。
可选地,发光器41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发光二极管灯(Light-Emitting Diode,LED灯)、微发光二极管等(Micro LED灯)、次毫米发光二极管灯(mini LED灯或迷你LED灯)等。发光器410可以包括红光发光单元、蓝光发光单元、绿光发光单元、红外发光单元、白光发光单元中的一种或多种。换言之,发光器410可以发出红光、蓝光、绿光、红外光、白光以及他们任意之间混合颜色中的一种或多种。又换言之,可以通过控制各个发光单元的发光情况,控制发光器410发出的光线的波长。可选地,发光器410的数量可以但不限于为1个、2个、3个、4个、5个等,具体数量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可以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使发光器410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线。例如,当需要进行心率检测时,可以选用525nm波长的光源,因为含氧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对525nm吸收系数较大,采用波长525nm的光源可以使得心率的检测更为准确,更好的避免误差。又例如,当进行血氧检测时,可以选用660nm和940nm波长的光源,含氧血红蛋白与脱氧血红蛋白对660nm波长的光线的吸收系数差别最大,适合血氧浓度的检测;但是,脉搏在跳动时,人体皮肤组织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或扩张,这些会引入新的光程差。660nm和940nm的光程差匹配较好,可近似认为相等,在进行拟合计算时,可通过两者比值直接消除光程差带来的影响。
可选地,光接收器43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光电二极管接收传感器(Photo Diode,PD接收传感器)。光接收器43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例如2个、3个、4个、5个等。当光接收器430和发光器410的数量均为一个时,光接收器430与发光器410间隔设置。当光接收器430的数量为多个,发光器410的数量为一个时,多个光接收器430间隔设置,且环绕发光器410设置。当光接收器430和发光器410的数量均为多个时,光接收器430与发光器410交替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光接收器430均匀或对称设置在发光器410的周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光接收器430不均匀设置在发光器410的周围。当光接收器430的数量为多个时,发光器410射出的光线被反射射入光接收器430后,可以有更多的光线被光接收器430接收,可以减少可电子设备400检测的误差,提高可电子设备400检测的准确率和精度。
请一并参见图15,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400还包括处理器450及存储器470。处理器450分别与发光器410及光接收器430电连接,用于控制发光器410出射光线,并控制光接收器430接收透过第一透光部10且被反射入第二透光部30的光线,同时根据发光器410出射的光线以及光接收器430接收到的光线获取目标对象血压、血氧、脉搏等数据;存储器470与处理器450电连接,用于存储处理器450运行所需的程序代码,控制发光器410及光接收器430工作所需的程序代码等。
可选地,处理器450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通用处理器450,其中,通用处理器450可以是能够处理电子指令的任何类型的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微控制器、主处理器、控制器以及ASIC等等。处理器450用于执行各种类型的数字存储指令,例如存储在存储器470中的软件或者固件程序,它能使计算设备提供较宽的多种服务。
可选地,存储器47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470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NVM),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FM)、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470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请一并参见图16及图17,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400还包括显示组件420,显示组件420与壳体300间隔设置,发光器410与光接收器430位于显示组件420及壳体300之间。显示组件420与处理器450电连接,用于在处理器450的控制下进行显示。存储器470还用于存储控制显示组件420工作所需的程序代码、显示组件420的显示内容等。
可选地,显示组件42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液晶显示组件420、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420(LED显示组件420)、微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420(Micro LED显示组件420)、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420(Mini LED显示组件420)、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420(OLED显示组件420)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图16所示,当电子设备400为可穿戴设备时,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400还包括:腕带440,腕带440连接于壳体300,用于将电子设备400套设于目标对象(例如手腕)上。
可选地,腕带440可以为一条,也可以为两条。当腕带440为一条时,腕带440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壳体300的相对两端,以使腕带440与壳体300围合成穿戴槽441,以套设于目标对象上。当腕带440为两条时,两条腕带440分别连接于壳体300的相对两端,两条腕带440远离壳体300的端部扣合,以使腕带440与壳体300围合成穿戴槽441,以套设于目标对象上。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特征部分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地,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400仅仅为壳体300所应用的电子设备400的一种形态,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400的限定,也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300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此外,还应该理解的是,本申请各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在相互之间不存在矛盾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又一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的实施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9)

1.一种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透光部;
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二透光部与所述第一透光部间隔设置;以及
挡光部,所述挡光部位于所述第一透光部与所述第二透光部之间,所述挡光部包括本体部及挡光层,所述本体部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挡光层位于所述本体部内,所述挡光层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所述第一表面、所述挡光层及第二表面依次间隔设置,且所述挡光层自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第一透光部的一侧朝向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第二透光部的一侧延伸,所述挡光层包括多个挡光子部,所述多个挡光子部对光线具有反射、散射或吸收作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挡光层用于防止进入所述第一透光部的光线与进入所述第二透光部的光线穿过所述挡光部发生窜光;所述第一透光部、所述本体部及所述第二透光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挡光层为多层,所述多层挡光层沿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的排布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最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挡光层到所述第一表面的距离s1大于或等于所述挡光子部的平均粒径d,且最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挡光层到所述第二表面的距离s2大于或等于所述挡光子部的平均粒径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部、所述挡光部及所述第二透光部均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具有相同的元素配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子部为所述挡光部吸收激光的能量而产生的缺陷部,所述缺陷部为微孔、金属颗粒、晶体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缺陷部的折射率与所述本体部的折射率不同,所述本体部、所述第一透光部及所述第二透光部的折射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缺陷部包括第一价态的金属阳离子,所述本体部、第一透光部及所述第二透光部均包括第二价态的所述金属阳离子,所述第一价态与所述第二价态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缺陷部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第一价态的金属阳离子为Ti3+离子,所述第二价态的金属阳离子为Ti4+离子;
所述第一价态的金属阳离子为Yb2+离子,所述第二价态的金属阳离子为Yb3+离子;
所述第一价态的金属阳离子为Fe3+离子、Fe2+离子中的一种,所述第二价态的金属阳离子为Fe3+离子、Fe2+离子中的另一种;
所述第一价态的金属阳离子为W5+离子,所述第二价态的金属阳离子为W6+离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层环绕所述第一透光部或所述第二透光部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所述挡光子部的平均粒径d的范围为:0.5μm≤d≤5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及所述挡光层相互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层所述挡光层之间的间距w与所述挡光子部的平均粒径d满足:0.5d≤w≤5d。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部沿第一方向的透光率T1的范围为T1≥20%,所述第二透光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透光率T2的范围为T2≥20%,所述挡光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透光率T的范围为T≤96%×T1且T≤96%×T2;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透光部、所述挡光部及所述第二透光部的排列方向的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部沿第二方向的透光率T’小于所述挡光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透光率T,所述挡光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透光率T’的范围为T’≤80%×T1且T’≤80%×T2;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透光部、所述挡光部及所述第二透光部的排列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多个挡光子部按预设规律排列,以使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显露预设图案。
13.根据权利要求1-9、11任一项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无机玻璃、透明单晶、透明陶瓷、热塑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无机玻璃为微晶玻璃、石英玻璃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透明单晶为蓝宝石、红宝石、钛宝石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透明陶瓷为镁铝尖晶石陶瓷、钇铝石榴石陶瓷、氧化钇陶瓷、氟化镁陶瓷、氧氮化铝尖晶石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热塑性树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14.一种盖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透光基材,所述透光基材包括第一透光部、第二透光部及连接部,所述第二透光部与所述第一透光部间隔设置;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透光部和所述第二透光部之间;以及
进行激光内雕,以使所述连接部形成挡光部,所述挡光部包括本体部及挡光层,所述本体部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挡光层位于所述本体部内,所述挡光层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所述第一表面、所述挡光层及第二表面依次间隔设置,且所述挡光层自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第一透光部的一侧朝向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第二透光部的一侧延伸,所述挡光层包括多个挡光子部,所述多个挡光子部对光线具有反射、散射或吸收作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挡光层用于防止进入所述第一透光部的光线与进入所述第二透光部的光线穿过所述挡光部发生窜光;所述第一透光部、所述本体部及所述第二透光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挡光层为多层,所述多层挡光层沿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的排布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最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挡光层到所述第一表面的距离s1大于或等于所述挡光子部的平均粒径d,且最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挡光层到所述第二表面的距离s2大于或等于所述挡光子部的平均粒径d。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盖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激光内雕,以使所述连接部形成挡光部,包括:
进行激光内雕,以形成多个子挡光部按预设规律排布的挡光部,从而使所述挡光部显露预设图案。
16.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盖板,以及
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环绕所述盖板的外周缘设置,且与所述盖板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
盖底层,所述盖底层至少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表面上。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壳体;
发光器,所述发光器设于所述壳体的一侧,靠近所述第一透光部设置,用于向所述第一透光部出射光线;以及
光接收器,所述光接收器与所述发光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且靠近所述第二透光部设置,用于接收所述光线中透过所述第一透光部且被反射入所述第二透光部的部分。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发光器及所述光接收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器出射所述光线,并控制所述光接收器接收所述光线中透过所述第一透光部且被反射入所述第二透光部的部分。
CN202210255139.5A 2022-03-15 2022-03-15 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4665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5139.5A CN114466549B (zh) 2022-03-15 2022-03-15 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PCT/CN2022/139554 WO2023173860A1 (zh) 2022-03-15 2022-12-16 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5139.5A CN114466549B (zh) 2022-03-15 2022-03-15 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6549A CN114466549A (zh) 2022-05-10
CN114466549B true CN114466549B (zh) 2023-11-07

Family

ID=81417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55139.5A Active CN114466549B (zh) 2022-03-15 2022-03-15 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66549B (zh)
WO (1) WO20231738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6549B (zh) * 2022-03-15 2023-11-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WO2023225281A1 (en) * 2022-05-20 2023-11-23 Google Llc Discrete optical pathways through sensor and sensor cov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2883A (zh) * 2019-06-17 2019-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体积描记器和终端
CN212118134U (zh) * 2020-02-21 2020-12-1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CN113179605A (zh) * 2021-05-14 2021-07-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其制备方法、可穿戴设备及电子设备
CN215017347U (zh) * 2021-02-04 2021-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5986592U (zh) * 2021-10-15 2022-03-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滤光件、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3785A (zh) * 2011-06-03 2011-10-1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彩色滤光片基板的制造方法、光学掩膜及光反应层
CN103000424A (zh) * 2011-09-15 2013-03-27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键盘
EP3862209B1 (en) * 2020-02-10 2023-06-07 Smart Coloring GmbH Display device with functional element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uch a display device
CN114466549B (zh) * 2022-03-15 2023-11-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2883A (zh) * 2019-06-17 2019-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体积描记器和终端
CN212118134U (zh) * 2020-02-21 2020-12-1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CN215017347U (zh) * 2021-02-04 2021-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179605A (zh) * 2021-05-14 2021-07-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其制备方法、可穿戴设备及电子设备
CN215986592U (zh) * 2021-10-15 2022-03-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滤光件、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73860A1 (zh) 2023-09-21
CN114466549A (zh) 2022-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66549B (zh) 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US10111592B2 (en) Biosensor
JP5900632B2 (ja) 生体センサ、及び、生体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WO2017080869A1 (en) Photoplethysmography device
CN113179605B (zh) 壳体、其制备方法、可穿戴设备及电子设备
TW201432917A (zh) 包含特徵以幫助減少雜光及/或光學串擾之光電模組
TWI790480B (zh) 用於測量血氧濃度的生理監測系統
CN114466550B (zh) 玻璃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JP4047907B2 (ja) 生体情報測定用光学素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生体情報測定装置
CN216724540U (zh) 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US11246517B2 (en)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optical parameters in scattering media
JP6507670B2 (ja) 情報取得機器
JP2012254194A (ja) 生体センサーおよび生体情報検出装置
CN210835629U (zh) 可穿戴设备
EP4331475A1 (en) Heart rate detection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7098872A1 (ja) 脈拍計測素子、脈拍計測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891441B2 (ja) 検出装置および測定装置
WO2023279788A1 (zh) 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CN216257071U (zh) 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US20230133711A1 (en) Detecting device and measuring device
CN115032727B (zh) 一种透镜及检测模组和穿戴设备
KR102064664B1 (ko) 저잡음 웨어러블 생체 정보 모니터링 장치
CN116649934A (zh) 检测装置以及测定装置
CN115568837A (zh) 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JP2022131019A (ja) 検出装置および測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