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5921B - 对等网络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对等网络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65921B
CN114465921B CN202210074610.0A CN202210074610A CN114465921B CN 114465921 B CN114465921 B CN 114465921B CN 202210074610 A CN202210074610 A CN 202210074610A CN 114465921 B CN114465921 B CN 1144659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er
deviation
peer network
service
qua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46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65921A (zh
Inventor
连陈琳
张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7461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659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65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59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659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59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对等网络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根据对等网络中各节点的关键指标的当前值及预先获取的期望值,获取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偏差;其中,关键指标用于表征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在服务质量偏差大于预设门限的情况下,根据服务质量偏差,获取对等网络的输出控制参数;根据输出控制参数,对对等网络中各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进行调整,直至重新获取的服务质量偏差不大于预设门限。通过对表征网络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的检测,获取当前的服务质量偏差;基于服务质量偏差获取输出控制参数来调整各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利用反馈调节使对等网络分享率接近期望状态,提升网络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对等网络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互联网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等网络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进行流媒体点对点(peer-to-peer,p2p)点播已经逐渐成为日常。现有的流媒体p2p点播中,通常是由p2p客户端分别同时向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和p2p节点发起点播请求。由于p2p节点质量不一,并且容易受到网络干扰,所以p2p部分的内容下载的速度通常不能保证是稳定的。成本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到p2p网络的分享率,而分享率的计算是依据p2p网络中p2p下载数据量与p2p下载数据量加上CDN下载数据量之和的比值确定。因此,在网络状态的干扰下,不同时间段p2p网络的分享率较容易发生波动,例如,网络使用的晚高峰时段分享率较低、低峰时段分享率较高、某一天出现了重大的直播事件占据大量的用户带宽,部分p2p节点数据上行受影响导致分享率抖动等。而分享率是衡量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分享率抖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整个网络的服务质量较低。
为了保证分享率和服务质量,当前常用的方式是对p2p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的状态进行监测,在监测到部分节点的传输速度或者响应速度较低,甚至处于无法正常使用的状态的情况下,将该部分节点从p2p网络的服务列表中剔除,进而保证分享率的最低底线。但是这样的方式仅能够保证分享率不会低于最低的底线,一定程度上保证分享率的稳定,服务质量提升有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对等网络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旨在通过根据对等网络中服务质量偏差的检测结果,调整对等网络中各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使得对等网络的分享率尽可能稳定,从而提升网络的服务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等网络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对等网络中各节点的关键指标的当前值及预先获取的期望值,获取所述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偏差;其中,所述关键指标用于表征所述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在所述服务质量偏差大于预设门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服务质量偏差,获取所述对等网络的输出控制参数;根据所述输出控制参数,对所述对等网络中各所述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进行调整,直至重新获取的所述服务质量偏差不大于所述预设门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对等网络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根据对等网络中各节点的关键指标的当前值及预先获取的期望值,获取所述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偏差;其中,所述关键指标用于表征所述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服务质量偏差大于预设门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服务质量偏差,获取所述对等网络的输出控制参数;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出控制参数,对所述对等网络中各所述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进行调整,直至重新获取的所述服务质量偏差不大于所述预设门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所述的对等网络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对等网络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等网络控制方法,在对等网络工作过程中,每隔一定的时间,获取对等网络中各节点用于表征对等网络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的当前值,并与关键指标的期望值进行对比,获取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偏差,然后在服务质量偏差大于预设门限的情况下,根据得到的服务质量偏差,计算出调整对等网络分享率的输出控制参数,并根据计算出的输出控制参数,调整对等网络中各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直至重新获取到的服务质量偏差不大于预设门限。通过比较各节点表征网络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的当前值和期望值,准确地获取对等网络当前的服务质量偏差;根据得到的服务质量偏差计算出对等网络的输出控制参数,并根据输出控制参数调整各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利用反馈调节的方式,使得各节点的关键指标尽可能接近期望值,进而保证对等网络的分享率趋向于稳定在期望状态,提升对等网络的网络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对等网络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对等网络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背景技术可知,当前常用的方式p2p网络控制方法,仅能够保证分享率不会低于最低的底线,一定程度上保证分享率的稳定,服务质量提升有限。因此,如何简单高效使得p2p网络的分享率尽可能稳定,以保证网络具有良好的服务质量是一个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部分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等网络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对等网络中各节点的关键指标的当前值及预先获取的期望值,获取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偏差;其中,关键指标用于表征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在服务质量偏差大于预设门限的情况下,根据服务质量偏差,获取对等网络的输出控制参数;根据输出控制参数,对对等网络中各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进行调整,直至重新获取的服务质量偏差不大于预设门限。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例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申请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的对本申请记载的对等网络控制方法的实现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等网络控制方法,对等网络控制方法的流程可以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等网络控制方法应用于p2p服务器或者能够与p2p服务器通信的终端,如电脑等电子设备,本实施例以应用在p2p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对等网络控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根据对等网络中各节点的关键指标的当前值及预先获取的期望值,获取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偏差。
具体地说,p2p服务器在对等网络工作过程中,对对等网络中各节点的关键指标进行监测,各节点的关键指标用于表征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获取各节点关键指标的当前值,并与预先获取的关键指标的期望值进行对比,根据各节点的关键指标的当前值及期望值,获取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偏差。
在一个例子中,关键指标包括对等网络中各节点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或对等网络中各节点的请求响应速度。节点的数据传输速度和节点对接收到的数据请求的请求响应速度是可以反应对等网络服务质量的两个关键指标,在对对等网络中各节点进行关键指标监测的时候,可以在数据传输速度和请求响应速度中选择一个作为关键指标进行监测,也可以对这两个指标都进行监测。进而获取到能够反应p2p网络的服务质量的一系列关键数据。通过数据传输速度和/或请求响应速度的监测,准确获取能够表征对等网络当前的服务质量的关键数据,便于后续准确地对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调整。
在另一个例子中,p2p服务器根据对等网络中各节点的关键指标的当前值及预先获取的期望值,获取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偏差,包括:对各节点的关键指标的当前值进行加权求和,获取对等网络的当前服务质量;对各节点的预先获取的期望值进行加权求和,获取对等网络的期望服务质量;根据期望服务质量与当前服务质量,获取服务质量偏差。具体而言,为了得到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需要根据各节点的关键指标进行服务质量分析,为了能够准确地根据各节点的关键指标获取到整个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偏差,在分析过程中可以根据各节点的权重,对各节点关键指标的当前值和期望值分别进行加权求和。其中,各节点的权重可以根据各节点的业务处理状态实时确定,也可以是预先为各节点设置的预设权重。例如,权重可以根据各节点在一定时长内(例如,1分钟内)接收到的访问次数确定,或者各节点在一定时长内(例如,1分钟内)响应的访问数量确定。通过各节点关键指标当前值的加权求和结果表征对等网络的当前服务质量;通过各节点关键指标的期望值的加权求和结果表征对等网络的期望服务质量,准确地利用关键指标对网络的整体服务质量进行衡量。然后对期望服务质量与当前服务质量进行做差,得到对等网络当前的服务质量偏差。
例如,关键指标为节点的数据传输速度,p2p服务器对节点1至节点n的当前的数据传输速度进行统计分析,获取各节点当前的数据传输速度汇总信息,并对数据传输速度汇总信息进行度量化,生成数据传输速度当前值集合speednow{speed 1,speed 2,speed3……speedn},并根据各节点数据传输速度的期望值,生成数据传输速度期望值集合speedgoal{speed1,speed2,speed3……speedn},其中期望数据传输速度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也可以是上一次对各节点进行数据传输速度分析时获取的数据传输速度,例如,每天对各节点的数据传输速度进行一次分析,则可以将将昨天统计分析出的各节点的数据传输速度作为今天各节点的数据传输速度期望值。然后根据各节点的权重,分别对数据传输速度当前值集合及数据传输速度期望值集合中的数据传输速度进行加权求和,获取对等网络的当前服务质量P1和对等网络的期望服务质量P2。然后将期望服务质量P2与当前服务质量P1的差作为对等网络当前的服务质量偏差。通过对各节点关键指标的当前值和期望值分别进行加权求和,准确地反应对等网络整体上的当前服务质量和期望服务质量,便于准确获取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偏差。
需要说明的是,监测的关键指标可以设置为各节点的请求响应速度和数据传输速度以及其他能够反映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的指标,这里通过将关键指标设置为节点的数据传输速度仅是为了便于理解,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对关键指标进行选取和设置,本实施例对获取的关键指标的具体选取不做限制。
步骤102,在服务质量偏差大于预设门限的情况下,根据服务质量偏差,获取对等网络的输出控制参数。
具体地说,p2p服务器在根据各节点关键指标的当前值及期望值获取到服务质量偏差后,对服务质量偏差与预先设置的预设门限进行比较,在服务质量偏差大于预设门限的情况下,根据服务质量偏差,对优化对等网络服务质量需要采用的输出控制参数进行计算,获取对等网络在下一个关键指标检测周期中的输出控制参数;在服务质量偏差不大于预设门限的情况下,判定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良好,继续对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进行监控。
在一个例子中,根据服务质量偏差,获取对等网络的输出控制参数,包括:根据当前的服务质量偏差,获取历史累计偏差和潜在偏差;根据服务质量偏差、历史累计偏差和潜在偏差,获取输出控制参数。
具体而言,输出控制参数可以是各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的占比变化量,也可以是一系列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的占比变化量,不仅和当前获取到的服务质量偏差相关,还和历史累计偏差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潜在偏差相关。因此,p2p服务器在对输出控制参数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到当前的服务质量偏差,还需要考虑历史累计偏差和未来的潜在偏差。在获取到服务质量偏差后,结合预先获取到的各个历史检测周期内获取到的服务质量偏差,通过累加的方式获取历史累计偏差;基于当前获取的服务质量偏差和上一周期获取到的服务质量偏差,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潜在偏差进行预测,例如,当前为第k次获取服务质量偏差,将当前获取的服务质量偏差Error(k)和上一次获取的服务质量偏差Error(k-1)之间的差作为潜在误差,对潜在误差进行简单高效的预测。然后根据获取到的服务质量偏差、历史累计偏差和潜在偏差,计算出对等网络的输出控制参数。通过结合当前获取到的服务指令偏差、历史累计偏差和潜在偏差对输出控制参数进行综合计算,极大地提升输出控制参数的准确性。
在另一个例子中,根据服务质量偏差、历史累计偏差和潜在偏差,获取输出控制参数,包括:对根据服务质量偏差、历史累计偏差和潜在偏差进行加权求和,将求和结果作为输出控制参数。通过预先为当前获取的服务质量偏差、历史累计偏差和潜在偏差分别设置对应的权重,并基于权重对三者进行加权求和以获取输出控制参数,利用加权求和的方式,简单高效地准确获取输出控制参数。
进一步地,p2p服务器根据服务质量偏差、历史累计偏差和潜在偏差进行加权求和,将求和结果作为输出控制参数,包括:通过以下公式获取输出控制参数U(k):
其中,k为输出控制参数的获取轮次,Error(k)为第k次获取到的服务质量偏差,Error(i)为第i次获取到的服务质量偏差,Error(k-1)为第(k-1)次获取到的服务质量偏差,Ka、Kb和Kc分别为预先设置的服务质量偏差、历史累计偏差和潜在偏差的权重系数。
具体而言,当前为第k次获取服务质量偏差,并根据获取到的服务质量偏差计算输出控制参数U(k)时,p2p服务器在进行服务质量偏差计算的过程中,将前k次分别获取到的服务质量偏差的和作为历史累计偏差,计算时可以从第一个累计到第k个,也可以对前一次获取的历史累计偏差和当前获取到的服务质量偏差进行求和。然后,根据本次获取的服务质量偏差和上次获取的服务质量偏差的差值,确定未来可能发生的潜在偏差,通过根据本次服务质量偏差和上一次获取到的服务质量偏差的差值,对未来的潜在偏差进行预测,不仅使得预测的潜在偏差的预测贴合偏差的变化趋势,而且极大地简化了预测的复杂性。在得到潜在偏差和历史累计偏差后,根据预先设置的权重系数,对当前获取的服务质量偏差、历史累计偏差和潜在偏差进行加权求和,准确地获取对等网络的输出控制参数。
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输出控制参数计算过程中当前获取的服务质量偏差、历史累计偏差及潜在偏差各自对应的权重系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并且设置为一个可以动态调整的参数,以便于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对权重系数进行及时地调整,本实施例对权重系数的具体取值和设置不做限制。
步骤103,根据输出控制参数,对对等网络中各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进行调整,直至重新获取的服务质量偏差不大于预设门限。
具体地说,p2p服务器根据服务质量偏差计算出输出控制参数后,基于计算出的输出控制参数,确定如何对对等网络接收到的数据请求进行分配,并根据分配的结果,对对等网络中各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进行调整,然后重新获取各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调整后的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偏差,并与预设门限进行比较,在服务质量偏差大于预设门限的情况下,继续根据当前获取到的服务质量偏差进行新一轮的对等网络优化,直到重新获取到的服务质量偏差不大于预设门限。其中,预设门限可以根据对等网络的网络性能和实际需求进行确定,本实施例对预设门限的具体取值不做限制。
在一个例子中,p2p服务器根据输出控制参数,对对等网络中各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进行调整,包括:根据输出控制参数和历史输出控制参数的差值,获取偏差校正参数;其中,历史输出控制参数为上一次进行各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的调整时,获取到的输出控制参数;根据偏差校正参数,对对等网络中各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进行调整。具体而言,在获取到输出控制参数后,为了简化计算,可以根据当前节点处理数据请求数量调整轮次中获取的输出控制参数,和上一个节点处理数据请求数量调整轮次中获取到的输出控制参数的差值获取各节点输出控制参数的变化量,并将计算出的输出控制参数的变化量作为偏差校正参数,然后直接根据偏差校正参数得到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的比例变化量,进而根据比例变化量调整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通过利用输出控制参数之间的变化量作为参考以调整各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使得调整过程得到简化,避免直接基于输出控制参数进行调整时的复杂计算。
进一步地,根据输出控制参数和历史输出控制参数的差值,获取偏差校正参数,包括:根据以下公式获取偏差校正参数δ(k):
δ(k)=Ka*(Error(k)-Error(k-1))+Kb*Error(k)+Kc*(Error(k)-2*Error(k-1)+Error(k-2))
其中,k为输出控制参数的获取轮次,Error(k)为第k次获取到的服务质量偏差,Error(k-1)为第(k-1)次获取到的服务质量偏差,Error(k-2)为第(k-2)次获取到的服务质量偏差,Ka、Kb和Kc分别为预先设置的服务质量偏差、历史累计偏差和潜在偏差的权重系数。
具体而言,输出控制参数是基于当前获取到的服务质量偏差、历史累计偏差和潜在偏差获取到的,并且在每一次获取输出控制参数的方式是一致的,因此,基于第k次获取到的输出控制参数和第(k-1)次获取到的输出控制参数,计算偏差校正参数时,可以直接利用输出控制参数的计算特性,利用每一项偏差的特质简化偏差校正参数的计算。获取第k次的偏差校正参数时,可以直接根据第k次获取的服务质量偏差、第k-1次获取的服务质量偏差和第k-2次获取的服务质量偏差,对第k次获取到的输出控制参数与第(k-1)次获取的输出控制参数的差值进行表征。历史累计偏差的差为第k次获取到的服务质量偏差;服务质量偏差的差值为第k次获取的服务质量偏差与第k-1次获取的服务质量偏差的差;潜在偏差的差为第k次获取的服务质量偏差与第k-2次获取的服务质量偏差求和后,与2倍的第k-1次获取的服务质量偏差的差。Ka、Kb和Kc分别为计算输出控制参数时,当前获取的服务质量偏差、历史累计偏差和潜在偏差的权重系数。通过利用输出控制参数的计算特性,简化偏差校正参数获取过程中的计算,提升偏差校正参数计算速度的同时,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在另一个例子中,p2p服务器根据输出控制参数和历史输出控制参数的偏差,获取偏差校正参数,包括:获取差值与预设校正门限的大小关系;在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校正门限的情况下,将预设校正门限作为偏差校正参数;在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预设校正门限的情况下,将差值作为偏差校正参数。
具体而言,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的调整比例过大时,会出现在一定时间内所有的请求都导向特定的节点,在一定时间后,剩余的请求又都会导向特定节点外的剩余节点,这样不仅会影响处理效率,还会导致节点处理资源和能力的浪费。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根据输出控制参数获取偏差校正参数时,计算出当前的输出控制参数与历史输出控制参数的差值后,比较计算出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预设校正门限,在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校正门限的情况下,将预设校正门限作为偏差校正参数;在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预设校正门限的情况下,将差值作为偏差校正参数。通过差值的绝对值与预设校正门限的大小关系,准确获取偏差校正参数,避免节点数据请求数量调整时由于外部干扰因子引发超调或者调整比例过大导致的资源浪费,进一步保证调整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预设校正门限的取值可以根据对等网络性能或者节点的处理能力进行确定,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本实施例对预设校正门限的具体取值方式和取值不做限制。
在另一个例子中,在对对等网络中各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进行调整前,还包括:根据各节点的关键指标的当前值,对各节点进行分类;对对等网络中各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进行调整,包括:根据输出控制参数,确定各类别的节点需要处理的数据请求总量;根据各类别的节点需要处理的数据请求总量,调整各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
具体而言,p2p服务器关注的是对等网络的整体性能和分享率,因此,为了在保证性能校正效果的同时提升调整的效率,p2p服务器在获取到对等网络中各节点关键指标的当前值后,根据关键指标的当前值对对等网络中各节点进行分类。例如,关键指标为节点的数据传输速度,则p2p服务器可以根据各节点当前的数据传输速度,将对等网络中的节点划分为传输速度高的一类节点和传输速度低的二类节点。在根据计算出的输出控制参数对各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进行调整的时候,根据输出控制参数或者根据利用输出控制参数计算出的偏差校正参数,确定出每一类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的占比变化值,例如,一类节点的目标占比=偏差校正参数+上一次检测出的一类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占比。然后根据占比变化值确定出各类别的节点需要处理的数据请求总量,然后根据各类别的节点需要处理的数据请求总量,为各节点重新分配,或者在现有基础上变更需要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完成各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的调整。通过对节点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输出控制参数,对每一类节点处理的请求数量进行调整,保证调整效果的同时提升调整的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对等网络中节点类型的划分不仅可以划分为两类,还可以划分为多类,在划分为多类的情况下,以各类型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占比之和为1作为约束条件,对各类型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占比进行重新分配,然后再根据每一类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总量对各节点需要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进行调整。这里以两类为例进行说明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对节点的分类数不做具体的限制。
此外,应当理解的是,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括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对等网络控制装置,参考图2,包括:
检测模块201,用于根据对等网络中各节点的关键指标的当前值及预先获取的期望值,获取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偏差;其中,关键指标用于表征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
确定模块202,用于在服务质量偏差大于预设门限的情况下,根据服务质量偏差,获取对等网络的输出控制参数。
调整模块203,用于根据输出控制参数,对对等网络中各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进行调整,直至重新获取的服务质量偏差不大于预设门限。
不难发现,本实施例为与方法实施例相对应的装置实施例,本实施例可与方法实施例互相配合实施。方法实施例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例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例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方法实施例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例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例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考图3,包括: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3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302;其中,存储器302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301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301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301能够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对等网络控制方法。
其中,存储器302和处理器301采用总线方式连接,总线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将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2的各种电路连接在一起。总线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连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在总线和收发机之间提供接口。收发机可以是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元件,比如多个接收器和发送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经处理器301处理的数据通过天线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传输,进一步,天线还接收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处理器301。
处理器301负责管理总线和通常的处理,还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而存储器302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3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例是实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对等网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对等网络中各节点的关键指标的当前值及预先获取的期望值,获取所述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偏差;其中,所述关键指标用于表征所述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
在所述服务质量偏差大于预设门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服务质量偏差,获取所述对等网络的输出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输出控制参数,对所述对等网络中各所述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进行调整,直至重新获取的所述服务质量偏差不大于所述预设门限;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服务质量偏差,获取所述对等网络的输出控制参数,包括:
根据当前的所述服务质量偏差,获取历史累计偏差和潜在偏差;
根据所述服务质量偏差、所述历史累计偏差和所述潜在偏差,获取所述输出控制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等网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服务质量偏差、所述历史累计偏差和所述潜在偏差,获取所述输出控制参数,包括:
对根据所述服务质量偏差、所述历史累计偏差和所述潜在偏差进行加权求和,将求和结果作为所述输出控制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等网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服务质量偏差、所述历史累计偏差和所述潜在偏差进行加权求和,将求和结果作为所述输出控制参数,包括:通过以下公式获取所述输出控制参数U(k):
其中,k为所述输出控制参数的获取轮次,Error(k)为第k次获取到的所述服务质量偏差,Error(i)为第i次获取到的所述服务质量偏差,Error(k-1)为第(k-1)次获取到的所述服务质量偏差,Ka、Kb和Kc分别为预先设置的所述服务质量偏差、所述历史累计偏差和所述潜在偏差的权重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等网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输出控制参数,对所述对等网络中各所述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进行调整,包括:
根据所述输出控制参数和历史输出控制参数的差值,获取偏差校正参数;其中,所述历史输出控制参数为上一次进行各所述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的调整时,获取到的所述输出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偏差校正参数,对所述对等网络中各所述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进行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等网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输出控制参数和历史输出控制参数的差值,获取偏差校正参数,包括:根据以下公式获取所述偏差校正参数δ(k):
δ(k)=Ka*(Error(k)-Error(k-1))+Kb*Error(k)+Kc*(Error(k)-2*Error(k-1)+Error(k-2))
其中,k为所述输出控制参数的获取轮次,Error(k)为第k次获取到的所述服务质量偏差,Error(k-1)为第(k-1)次获取到的所述服务质量偏差,Error(k-2)为第(k-2)次获取到的所述服务质量偏差,Ka、Kb和Kc分别为预先设置的所述服务质量偏差、所述历史累计偏差和所述潜在偏差的权重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对等网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输出控制参数和历史输出控制参数的差值,获取偏差校正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差值与预设校正门限的大小关系;
在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预设校正门限的情况下,将所述预设校正门限作为所述偏差校正参数;
在所述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所述预设校正门限的情况下,将所述差值作为所述偏差校正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等网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对等网络中各所述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进行调整前,还包括:
根据各所述节点的所述关键指标的当前值,对各所述节点进行分类;
所述对所述对等网络中各所述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进行调整,包括:
根据所述输出控制参数,确定各类别的所述节点需要处理的数据请求总量;
根据各类别的所述节点需要处理的所述数据请求总量,调整各所述节点处理的所述数据请求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等网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键指标包括所述对等网络中各所述节点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或所述对等网络中各所述节点的请求响应速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对等网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对等网络中各节点的关键指标的当前值及预先获取的期望值,获取所述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偏差,包括:
对各所述节点的所述关键指标的当前值进行加权求和,获取所述对等网络的当前服务质量;
对各所述节点的所述预先获取的期望值进行加权求和,获取所述对等网络的期望服务质量;
根据所述期望服务质量与所述当前服务质量,获取所述服务质量偏差。
10.一种对等网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对等网络中各节点的关键指标的当前值及预先获取的期望值,获取所述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偏差;其中,所述关键指标用于表征所述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服务质量偏差大于预设门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服务质量偏差,获取所述对等网络的输出控制参数;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出控制参数,对所述对等网络中各所述节点处理的数据请求数量进行调整,直至重新获取的所述服务质量偏差不大于所述预设门限;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当前的所述服务质量偏差,获取历史累计偏差和潜在偏差;根据所述服务质量偏差、所述历史累计偏差和所述潜在偏差,获取所述输出控制参数。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对等网络控制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对等网络控制方法。
CN202210074610.0A 2022-01-21 对等网络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4659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4610.0A CN114465921B (zh) 2022-01-21 对等网络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4610.0A CN114465921B (zh) 2022-01-21 对等网络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5921A CN114465921A (zh) 2022-05-10
CN114465921B true CN114465921B (zh) 2024-06-07

Family

ID=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5464A (zh) * 2010-05-14 2010-11-2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保障组合p2p网络的服务质量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945448A (zh) * 2010-09-14 2011-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3728974A (zh) * 2014-01-20 2014-04-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QoS评价的动态网络调度与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US8712883B1 (en) * 2006-06-12 2014-04-29 Roxbeam Media Network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quality-of-service-based billing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CN104394221A (zh) * 2014-11-28 2015-03-04 合一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利用边缘服务节点为流媒体应用进行加速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0636109A (zh) * 2019-08-19 2019-12-31 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节点调度优化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37656A (zh) * 2020-04-14 2021-10-22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评估供应商服务质量的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12883B1 (en) * 2006-06-12 2014-04-29 Roxbeam Media Network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quality-of-service-based billing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CN101895464A (zh) * 2010-05-14 2010-11-2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保障组合p2p网络的服务质量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945448A (zh) * 2010-09-14 2011-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3728974A (zh) * 2014-01-20 2014-04-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QoS评价的动态网络调度与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4394221A (zh) * 2014-11-28 2015-03-04 合一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利用边缘服务节点为流媒体应用进行加速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0636109A (zh) * 2019-08-19 2019-12-31 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节点调度优化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37656A (zh) * 2020-04-14 2021-10-22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评估供应商服务质量的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网络服务质量指标监测建模仿真;崔嘉;;计算机仿真(11);299-3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71444B (zh) 告警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8419274B (zh) 一种基于效用函数的异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
US20140215061A1 (e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for bandwidth optimization of network application
CN113938488A (zh) 一种基于动静态加权轮询的负载均衡方法
CN109617758B (zh) 节点网络质量计算方法及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218441A (zh) 一种基于预测和区域划分的p2p网络动态负载均衡方法
CN111654561B (zh) 一种ip地址数量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16828A (zh) 多维网络指标的关联规则分析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80990A (zh) 一种性能检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711479A (zh) 服务器集群的负载均衡系统、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932908A (zh) 一种选择网络切片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369084A (zh) 内容网络中资源质量评分方法
CN109688065B (zh) 参数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465921B (zh) 对等网络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589299B2 (en) Method of implementing self-organizing network for plurality of access network devices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CN110636109B (zh) 节点调度优化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39689B (zh) 网络设备性能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025452B1 (en) Monitoring network use of resources
CN103825963B (zh) 虚拟服务迁移方法
CN117215799A (zh) 一种软件模块的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00045A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US8239513B1 (en) Optimizing media distribution using metrics
CN114465921A (zh) 对等网络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66318B (zh) 流媒体数据的下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25952A1 (en)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for computing force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