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5918B - 消息应答方法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消息应答方法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65918B
CN114465918B CN202210177911.6A CN202210177911A CN114465918B CN 114465918 B CN114465918 B CN 114465918B CN 202210177911 A CN202210177911 A CN 202210177911A CN 114465918 B CN114465918 B CN 1144659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life cycle
node
target node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79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65918A (zh
Inventor
柴晓晋
周云飞
童琪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 Sky Micro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 Sky Micro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 Sky Micro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 Sky Micro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7791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659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65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5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65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59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8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based on type of value added network service under agreement
    • H04L41/5093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based on type of value added network service under agreement wherein the managed service relates to messaging or chat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消息应答方法以及装置,其中消息应答方法包括:目标节点接收相邻的上一节点发送的消息包,其中,所述消息包携带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然后根据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所述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之后,根据所述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返回应答消息。这种情况下,各个节点可以根据节点情况动态确定自身返回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大大减少了应答消息的转发数量,减轻网络风暴问题,从而减少网络延时,提高收包成功率。

Description

消息应答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息应答方法。本说明书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同时涉及一种消息应答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线上场景涉及到数据传输,进而诞生了多种多样的通信方式。现有技术中,蓝牙Mesh泛洪网络中,原始节点可以向多个节点发送消息包,各节点接收到消息包后可以向下一节点转发消息包,且各节点接收到消息包后可以通过默认的生存周期向原始节点返回应答消息,各节点接收到其他节点向原始节点返回的应答消息后,需要进行转发。然而,在批量节点应答原始节点时,网络中会有大量节点在以默认生存周期传输应答消息,网络中会出现大量节点转发处理大量应答消息,导致网络风暴,增大传输压力,收包成功率大幅下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应答方法。本说明书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同时涉及一种消息应答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应答方法,应用于消息网络中的目标节点,目标节点是消息网络中除原始节点外的任一节点,包括:
接收目标节点相邻的上一节点发送的消息包,其中,消息包携带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
根据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
根据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返回应答消息。
可选地,根据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包括:
在原始消息生存周期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相同的情况下,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为0;
在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大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的情况下,确定原始消息生存周期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之间的第一差值,根据第一差值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
可选地,根据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包括:
确定消息包是否为重传消息包;
在消息包为重传消息包的情况下,根据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其中,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大于等于2。
可选地,根据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包括:
在原始消息生存周期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相同的情况下,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为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
在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大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的情况下,确定原始消息生存周期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之间的第一差值,根据第一差值和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
可选地,接收目标节点相邻的上一节点发送的消息包之后,还包括:
记录消息包的接收时间;
相应地,确定消息包是否为重传消息包,包括:
确定消息包的当前接收时间与上一次接收时间之间的接收时间间隔;
在接收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重试间隔的情况下,确定消息包为重传消息包。
可选地,接收目标节点相邻的上一节点发送的消息包之前,还包括:
接收通知消息,其中,通知消息中携带原始消息生存周期。
可选地,接收目标节点相邻的上一节点发送的消息包之后,还包括:
将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减去预设数值,获得下一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
将下一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携带在消息包中发送给下一节点。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应答装置,应用于消息网络中的目标节点,目标节点是消息网络中除原始节点外的任一节点,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目标节点相邻的上一节点发送的消息包,其中,消息包携带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
返回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返回应答消息。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任意一项消息应答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意一项消息应答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应答方法,消息网络中除原始节点外的任一节点可以作为目标节点,目标节点可以接收相邻的上一节点发送的消息包,其中,消息包携带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然后,可以根据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之后,根据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返回应答消息。这种情况下,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是目标节点接收到的消息生存周期,目标节点可以基于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该接收到的消息生存周期,动态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从而使得目标节点可以根据该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向原始节点返回应答消息。如此,各个节点可以根据节点情况动态确定自身返回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并不是均以默认的生存周期返回应答消息,大大减少了应答消息的转发数量,减轻网络风暴问题,从而减少网络延时,提高收包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消息应答过程示意图;
图1b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消息应答过程示意图;
图2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应答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消息应答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应答的交互示意图;
图5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应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说明书。但是本说明书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说明书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说明书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首先,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的名词术语进行解释。
蓝牙Mesh:建立在蓝牙基础上的多对多通信协议标准。
网络风暴:消息泛洪导致无线可用信道拥塞,通信成功率下降。
TTL:网络报文最大生存时间,即网络报文的生存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蓝牙Mesh采用泛洪传播的原理,容易引起网络风暴,导致通信效率大幅降低。该情况在批量节点应答原始节点时尤为严重,此时网络中有大量节点在并发传输数据且若消息的生存周期(TTL)大于2,网络中就会出现大量节点因在处理中继转发包(relay包)而导致收包成功率大幅下降,通常处理该问题的方法是节点在收到控制消息以后,做一个随机延时再进行应答,该方法最为简单,但是当节点较多时,该方法效果较差,且会导致网络时延增加。
图1a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消息应答过程示意图,如图1a所示,节点A(原始节点)通过组播地址向节点B、节点C和节点D发送了需要应答的控制消息(实线部分),且所有消息一跳可达(即节点A直接向节点B、节点C和节点D发送),各节点收到控制消息后,分别回应了应答消息(虚线部分,不同粗细的虚线代表了不同的消息源地址,如节点C对应的虚线代表节点C发出的应答消息),由于各节点发包采用了默认的TTL,其它节点收到该应答消息后就进行了Relay(中继转发),可以看出空中出现大量的多余的应答消息转发包,参于应答的节点越多,多余的应答消息转发包越多,网络风暴越严重。
因而,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消息应答方法,通过控制应答消息的TTL以减少空中多余的应答消息转发包,从而减轻网络风暴现象。图1b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消息应答过程示意图,如图1b所示,发包场景同图1a所示,各节点在收到控制消息后,判断该消息未经过中继转发(Realy)到达本节点,在返回应答消息时,可以选择使用不可Realy包进行应答(即TTL=0),此时空中的应答消息相对于图1a的场景来说大幅度减少,即大幅度减少了空中多余的应答消息转发包,从而减轻了网络风暴现象。
在本说明书中,提供了一种消息应答方法,本说明书同时涉及一种消息应答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下面的实施例中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图2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应答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消息网络中的目标节点,该目标节点可以是消息网络中除原始节点外的任一节点,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2:接收上一节点发送的消息包,其中,消息包携带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
具体的,消息生存周期可以为消息从起点至终点中间跳转的节点数,如从节点A至节点B,中间没有跳转任何节点,此时消息生存周期为0;如从节点A至节点B再至节点C,由于从节点A至节点C中间跳转了一个节点B,此时消息生存周期为1。另外,目标节点为接收该消息包的节点,如节点A向节点B发送消息包,此时节点B为目标节点;节点B向节点C转发该消息包,此时节点C为目标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消息网络中可以包括多个节点,原始节点可以向其他节点发送消息包,其他节点可以继续向后续节点转发该消息包,还可以向原始节点返回应答消息,目标节点可以是消息网络中除原始节点外的任一节点。上一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消息包时,可以在该消息包中携带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初始时与原始消息生存周期相同,每经过一个节点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减去1,也即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应当小于等于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其中,原始生存周期可以为预先设置的、应答消息的初始生存周期。
示例的,原始生存周期为n,节点A向节点B发送消息包,节点B接收到该消息包时,从该消息包中获取自身的消息生存周期为n;节点B向节点C转发送该消息包,节点C接收到该消息包时,从该消息包中获取自身的消息生存周期为n-1;节点C向节点D转发送该消息包,节点D接收到该消息包时,从该消息包中获取自身的消息生存周期为n-2。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原始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消息包时,除了在消息包中携带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之外,还可以在该消息包中携带原始消息生存周期。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原始节点还可以通过一条通知消息通知各个节点原始消息生存周期,也即接收目标节点相邻的上一节点发送的消息包之前,还可以包括:
接收通知消息,其中,通知消息中携带原始消息生存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该通知消息为原始节点发送的消息,用于通知各个节点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如此,后续各个节点之间传输的消息包中只需携带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无需每次都携带原始消息生存周期,降低了传输的消息包的大小,从而提高消息包的传输效率。
步骤204:根据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节点接收到上一节点发送的消息包后,可以从该消息包中获取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说明该消息包经过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减去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跳达到目标节点,因而可以根据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
本实施例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如下:
在原始消息生存周期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相同的情况下,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为0;
在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大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的情况下,确定原始消息生存周期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之间的第一差值,根据第一差值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在原始消息生存周期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相同的情况下,说明该消息包从原始节点直接达到目标节点,中间没有跳转任何节点,此时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为0,也即目标节点后续可以直接向原始节点返回应答消息。在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大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的情况下,说明该消息包从原始节点至目标节点中间跳转的节点数为原始消息生存周期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之间的第一差值,因而可以根据第一差值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
实际应用中,由于节点对于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为0和1的应答消息均不进行转发处理,因而在根据第一差值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时,可以在第一差值上增加1,获得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具体的,可以通过如下公式(1)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
其中,TTLack为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TTLsend为原始消息生存周期,TTLrecv为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
沿用上例,假设TTLsend为n,节点B的消息生存周期为n,此时由于TTLsend==TTLrecv,因而节点B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为0;节点C的消息生存周期为n-1,此时由于TTLsend>TTLrecv,因而节点C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为n-(n-1)+1=2;节点D的消息生存周期为n-2,此时由于TTLsend>TTLrecv,因而节点D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为n-(n-2)+1=3。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原始节点至目标节点中间跳转的节点数,动态确定目标节点的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从而使得目标节点可以根据该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向原始节点返回应答消息。如此,各个节点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消息包跳转的节点数动态确定自身返回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并不是均以默认的生存周期返回应答消息,大大减少了应答消息的转发数量,减轻网络风暴问题,从而减少网络延时,提高收包成功率。
本实施例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原始节点未收到后续节点返回的应答消息的情况下,会对消息包进行重传,因而目标节点还可以结合接收到的消息包是否为重传消息包,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也即根据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如下:
确定消息包是否为重传消息包;
在消息包为重传消息包的情况下,根据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其中,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大于等于2。
具体的,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可以为预先设置的数值,用于增加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保证原始节点可以接收到节点返回的应答消息,该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可以随机设置为大于等于2的数值,也可以基于当前网络的最大生存周期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收发节点的射频性能不同的情况下,原始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的消息包,目标节点可以接收到,但目标节点向原始节点返回的应答消息,原始节点可能接收不到,因而原始节点会继续向该目标节点重新发送该消息包,若仍旧以相同的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向原始节点返回应答消息包,原始节点可能依旧无法接收到该应答消息包,因而在目标节点接收到的消息包为重传消息包的情况下,可以结合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从而增加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通过其他较长的链路返回应答消息,保证原始节点能够接收到该应答消息。
示例的,图3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消息应答过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已知节点A的射频性能优于节点B、C、D,理想的消息包发送及应答路径走实线部分,此时可以采用上述计算方法计算各个节点的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各个节点基于自身的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返回应答消息。但是在实际场景中,节点D为目标节点时,由于节点A的射频性能较好,部分消息通过虚线到达节点D,按照上述计算方法,此时确定出节点D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应该为0(不Relay,即不进行中继转发),向节点A返回应答消息,如虚线部分。但由于节点D的射频性能较差,应答消息无法直接到达节点A,而节点C在收到节点D发送的应答消息后,读取应答消息中生存周期(TTL)值为0,也丢弃该应答消息,因此节点D返回的应答消息无法到达节点A,进而导致节点A到节点D的控制成功率大幅下降。一种实现方式中,节点A可以向节点D重传消息包,节点D再次收到节点A发送的消息包时,可以结合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确定节点D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从而增加节点D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使得节点C接收到节点D的应答消息后进行转发处理,保证原始节点能够接收到节点D返回的应答消息。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目标节点在接收到上一节点发送的消息包时,可以先确定该消息包是否为重传消息包,若不为重传消息包,则可以结合原始消息生存周期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之间的第一差值,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若为重传消息包,则可以结合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从而增加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通过其他较长的链路返回应答消息,保证原始节点能够接收到该应答消息。如此,可以动态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在尽量减少应答消息的转发数量的情况下,保证应答消息可以成功传输至原始节点,提高原始节点的成功率。
本实施例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如下:
在原始消息生存周期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相同的情况下,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为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
在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大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的情况下,确定原始消息生存周期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之间的第一差值,根据第一差值和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在原始消息生存周期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相同的情况下,说明该消息包从原始节点直接达到目标节点,中间没有跳转任何节点,此时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应当为0,但是由于该消息包是重传消息包,也即目标节点通过生存周期应为0向原始节点返回的应答消息,原始节点并未接收到,因而此时可以增加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也即此时可以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为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同理,由于消息包为重传消息包,在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大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的情况下,说明该消息包从原始节点至目标节点中间跳转的节点数为原始消息生存周期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之间的第一差值,因而可以结合第一差值和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
实际应用中,由于节点对于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为0和1的应答消息均会丢弃,不进行转发处理,因而在结合第一差值和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时,可以确定第一差值和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之和,再增加1,获得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具体的,对于重传消息包可以通过如下公式(2)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
其中,TTLack为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m为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m大于等于2;TTLsend为原始消息生存周期,TTLrecv为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
沿用上例,节点A向节点D重传消息包,节点B的消息生存周期为n,节点C的消息生存周期为n-1,节点D的消息生存周期为n-2。节点D接收到重传的消息包后,由于节点D的消息生存周期为n-2,此时由于TTLsend>TTLrecv,因而节点D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为n-(n-2)+1+m=3+m。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对于重传消息包,可以根据原始节点至目标节点中间跳转的节点数,以及预先设置的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动态确定目标节点的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从而使得目标节点可以根据该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向原始节点返回应答消息,保证应答消息传输至原始节点。如此,各个节点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消息包跳转的节点数动态确定自身返回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并不是均以默认的生存周期返回应答消息,在尽量减少应答消息的转发数量的情况下,保证应答消息可以成功传输至原始节点,提高原始节点的成功率。
本实施例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目标节点每次接收到消息包,均可以记录该消息包的当前接收时间,也即接收目标节点相邻的上一节点发送的消息包之后,还可以包括:
记录消息包的接收时间;
相应地,确定消息包是否为重传消息包,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如下:
确定消息包的当前接收时间与上一次接收时间之间的接收时间间隔;
在接收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重试间隔的情况下,确定消息包为重传消息包。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重试间隔可以为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该预设重试间隔可以为最大重试间隔。在该消息包的当前接收时间与上一次接收时间之间的接收时间间隔,在接收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重试间隔的情况下,说明当前接收到的消息包为短时间内再次重复接收到,即重传消息包;在接收时间间隔大于等于预设重试间隔的情况下,说明当前接收到的消息包不是重传消息包。
示例的,Tx+1-Tx<MAX_SEND_INTERVAL,则认为该消息包为重传消息包,其中,Tx+1为该消息包的上一次接收时间,Tx为该消息包的当前接收时间,MAX_SEND_INTERVAL为预设重试间隔。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每次接收到消息包时均记录当前接收时间,通过该消息包的前后两次接收时间,确定该消息包是否为重传消息包,确定过程简单易行,效率高。
步骤206:根据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返回应答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返回应答消息,即在应答消息中携带该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确定出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后,目标节点可以通过该生存周期向原始节点返回应答消息。实际应用中,目标节点返回的应答消息可以通过中间节点转发至原始节点,中间节点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应答消息后,可以读取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生存周期,若该生存周期为0或1,则可以丢弃该应答消息,不转发给原始节点;若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生存周期大于1,则可以转发给下一节点,从而将该应答消息传输至原始节点,且每次转发过程更新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生存周期,每转发一次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生存周期可以减1。
沿用上例,节点B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为0,此时节点B向节点A和节点C发送应答消息,该应答消息携带的生存周期为0,节点C接收到该应答消息后丢弃,不进行处理;节点C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为2,此时节点C向节点B和节点D发送应答消息,该应答消息携带的生存周期为2,节点B和节点D接收到该应答消息后,由于生存周期为2,因而节点B和节点D均可以将该应答消息转发给节点A,并更新该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生存周期为1。
本实施例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目标节点还可以继续向下一节点传输接收到的消息包,并在该消息包中携带下一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也即接收目标节点相邻的上一节点发送的消息包之后,还可以包括:
将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减去预设数值,获得下一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
将下一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携带在消息包中发送给下一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该预设数值可以为1,上一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消息包时,可以在该消息包中携带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初始时与原始消息生存周期相同,每经过一个节点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可以减去1。也即,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减去1,即为下一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
示例的,图4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应答的交互示意图,如图4所示,节点A分别向节点B、节点C和节点D发送一条通知消息,告知原始消息生存周期n。节点A向节点B发送消息包,节点B接收到该消息包时,从该消息包中获取节点B的消息生存周期为n,此时节点B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为0,节点B向节点A直接发送应答消息,该应答消息携带生存周期0。节点B向节点C转发该消息包,该消息包中的消息生存周期变为n-1,节点C从该消息包中可以获取节点C的消息生存周期为n-1,此时节点C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为2,节点C向节点A发送应答消息,该应答消息携带的生存周期为2,节点C向节点A发送应答消息时可以通过中间其他节点转发,如节点B接收到该应答消息后,由于生存周期为2,因而节点B向节点A转发该应答消息,并更新该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生存周期为1。
节点C向节点D转发该消息包,节点D接收到该消息包时记录接收时间Tx,该消息包中的消息生存周期变为n-2,节点D从该消息包中可以获取节点D的消息生存周期为n-2,此时节点D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为3,节点D向节点A返回应答消息,该应答消息携带生存周期3。假设该应答消息由于丢包等原因没有传输至节点A处,节点A向节点D重传消息包,节点D接收到消息包时,从该消息包中获取节点D的消息生存周期为n-2,记录接收时间为Tx+1。若Tx+1-Tx<MAX_SEND_INTERVAL,节点D判定接收到的该消息包为重传的消息包,节点D接收到重传的消息包后,由于节点D的消息生存周期为n-2,此时基于重传消息包确定出节点D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为3+m。节点D向节点A发送应答消息,该应答消息携带的生存周期为3+m。节点C接收到该应答消息后,由于生存周期为3+m,因而节点C向节点B转发该应答消息,并更新该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生存周期为2+m;节点B接收到该应答消息后,由于生存周期为2+m,因而节点B向节点A转发该应答消息,并更新该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生存周期为1+m。
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应答方法,消息网络中除原始节点外的任一节点可以作为目标节点,目标节点可以接收相邻的上一节点发送的消息包,其中,消息包携带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然后,可以根据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之后,根据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返回应答消息。这种情况下,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是目标节点接收到的消息生存周期,目标节点可以基于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该接收到的消息生存周期,动态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从而使得目标节点可以根据该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向原始节点返回应答消息。如此,各个节点可以根据节点情况动态确定自身返回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并不是均以默认的生存周期返回应答消息,大大减少了应答消息的转发数量,减轻网络风暴问题,从而减少网络延时,提高收包成功率。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消息应答装置实施例,图5示出了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应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消息网络中的目标节点。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502,被配置为接收目标节点相邻的上一节点发送的消息包,其中,消息包携带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
确定模块504,被配置为根据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
返回模块506,被配置为根据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返回应答消息。
可选地,确定模块504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原始消息生存周期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相同的情况下,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为0;
在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大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的情况下,确定原始消息生存周期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之间的第一差值,根据第一差值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
可选地,确定模块504进一步被配置为:
确定消息包是否为重传消息包;
在消息包为重传消息包的情况下,根据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其中,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大于等于2。
可选地,确定模块504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原始消息生存周期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相同的情况下,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为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
在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大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的情况下,确定原始消息生存周期与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之间的第一差值,根据第一差值和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
可选地,接收模块502进一步被配置为:
记录消息包的接收时间;
相应地,确定模块504进一步被配置为:
确定消息包的当前接收时间与上一次接收时间之间的接收时间间隔;
在接收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重试间隔的情况下,确定消息包为重传消息包。
可选地,接收模块502进一步被配置为:
接收通知消息,其中,通知消息中携带原始消息生存周期。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被配置为:
将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减去预设数值,获得下一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
将下一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携带在消息包中发送给下一节点。
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应答装置,消息网络中除原始节点外的任一节点可以作为目标节点,目标节点可以接收相邻的上一节点发送的消息包,其中,消息包携带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然后,可以根据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之后,根据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返回应答消息。这种情况下,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是目标节点接收到的消息生存周期,目标节点可以基于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该接收到的消息生存周期,动态确定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从而使得目标节点可以根据该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向原始节点返回应答消息。如此,各个节点可以根据节点情况动态确定自身返回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并不是均以默认的生存周期返回应答消息,大大减少了应答消息的转发数量,减轻网络风暴问题,从而减少网络延时,提高收包成功率。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消息应答装置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消息应答装置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消息应答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消息应答装置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消息应答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图6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框图。该计算设备600的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610和处理器620。处理器620与存储器610通过总线630相连接,数据库650用于保存数据。
计算设备600还包括接入设备640,接入设备640使得计算设备600能够经由一个或多个网络660通信。这些网络的示例包括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个域网(PAN)或诸如因特网的通信网络的组合。接入设备640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的任何类型的网络接口(例如,网络接口卡(NIC))中的一个或多个,诸如IEEE802.11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接口、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接口、以太网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蜂窝网络接口、蓝牙接口、近场通信(NFC)接口,等等。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设备600的上述部件以及图6中未示出的其他部件也可以彼此相连接,例如通过总线。应当理解,图6所示的计算设备结构框图仅仅是出于示例的目的,而不是对本说明书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增添或替换其他部件。
计算设备60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静止或移动计算设备,包括移动计算机或移动计算设备(例如,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上网本等)、移动电话(例如,智能手机)、可佩戴的计算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或其他类型的移动设备,或者诸如台式计算机或PC的静止计算设备。计算设备600还可以是移动式或静止式的服务器。
其中,处理器620用于执行如下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任意一项消息应答方法的步骤。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计算设备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消息应答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计算设备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消息应答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以用于实现任意一项消息应答方法的步骤。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消息应答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消息应答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计算机指令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说明书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公开的本说明书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说明书。可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说明书。本说明书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消息应答方法,应用于消息网络中的目标节点,所述消息网络为蓝牙Mesh泛洪网络,所述目标节点是所述消息网络中除原始节点外的任一节点,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节点相邻的上一节点发送的消息包,其中,所述消息包携带所述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所述消息生存周期为消息从起点至终点中间跳转的节点数,所述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初始时与原始消息生存周期相同,每经过一个节点所述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减去1;
确定所述消息包是否为重传消息包;在所述消息包为重传消息包的情况下,根据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所述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所述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确定所述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其中,所述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大于等于2;
根据所述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返回应答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应答方法,所述确定所述消息包是否为重传消息包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消息包不为重传消息包的情况下,在所述原始消息生存周期与所述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相同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为0;
在所述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大于所述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原始消息生存周期与所述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之间的第一差值,根据所述第一差值确定所述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应答方法,所述根据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所述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所述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确定所述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包括:
在所述原始消息生存周期与所述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相同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为所述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
在所述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大于所述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原始消息生存周期与所述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之间的第一差值,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确定所述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应答方法,所述接收所述目标节点相邻的上一节点发送的消息包之后,还包括:
记录所述消息包的接收时间;
相应地,所述确定所述消息包是否为重传消息包,包括:
确定所述消息包的当前接收时间与上一次接收时间之间的接收时间间隔;
在所述接收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重试间隔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消息包为重传消息包。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消息应答方法,所述接收所述目标节点相邻的上一节点发送的消息包之前,还包括:
接收通知消息,其中,所述通知消息中携带所述原始消息生存周期。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消息应答方法,所述接收所述目标节点相邻的上一节点发送的消息包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减去预设数值,获得下一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
将所述下一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携带在所述消息包中发送给所述下一节点。
7.一种消息应答装置,应用于消息网络中的目标节点,所述消息网络为蓝牙Mesh泛洪网络,所述目标节点是所述消息网络中除原始节点外的任一节点,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目标节点相邻的上一节点发送的消息包,其中,所述消息包携带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所述消息生存周期为消息从起点至终点中间跳转的节点数,所述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初始时与原始消息生存周期相同,每经过一个节点所述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减去1;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消息包是否为重传消息包;在所述消息包为重传消息包的情况下,根据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所述原始消息生存周期和所述目标节点的消息生存周期,确定所述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其中,所述预设生命周期增加数值大于等于2;
返回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节点应答消息的生存周期返回应答消息。
8.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消息应答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消息应答方法的步骤。
CN202210177911.6A 2022-02-24 2022-02-24 消息应答方法以及装置 Active CN1144659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7911.6A CN114465918B (zh) 2022-02-24 2022-02-24 消息应答方法以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7911.6A CN114465918B (zh) 2022-02-24 2022-02-24 消息应答方法以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5918A CN114465918A (zh) 2022-05-10
CN114465918B true CN114465918B (zh) 2024-03-08

Family

ID=81415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7911.6A Active CN114465918B (zh) 2022-02-24 2022-02-24 消息应答方法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65918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6052A (zh) * 2010-12-31 2011-05-25 深圳市北川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中继路由方法
WO2013091408A1 (zh) * 2011-12-21 2013-06-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网保护时抑制业务报文风暴的方法及系统
CN103516615A (zh) * 2013-07-15 2014-01-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网络拓扑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4009916A (zh) * 2014-06-19 2014-08-27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社会属性转发的容迟网络节能路由方案
CN105763373A (zh) * 2016-03-03 2016-07-1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泛洪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9862548A (zh) * 2019-03-06 2019-06-07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蓝牙Mesh网络中的节点处对数据包进行处理的方法
CN110166284A (zh) * 2019-04-26 2019-08-23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分段洪泛法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
CN110933730A (zh) * 2019-11-27 2020-03-2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00771A (zh) * 2020-06-30 2020-10-20 深圳市中科蓝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Mesh节点网络消息缓存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1869246A (zh) * 2020-01-21 2020-10-3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的方法、ble设备和ble芯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41139B2 (ja) * 1998-06-30 2005-04-20 株式会社東芝 ホップカウント管理方法およびノード装置
CN102273118B (zh) * 2011-04-18 2016-06-2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161287B2 (en) * 2012-10-16 2015-10-13 Spectranetix, Inc. Technique for efficient message delivery in Ad Hoc, mesh, wireless computer networks
US20170117978A1 (en) * 2015-10-27 2017-04-27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selecting ttl for a mesh network
US11196663B2 (en) * 2019-10-16 2021-12-07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path retransmission in a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6052A (zh) * 2010-12-31 2011-05-25 深圳市北川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中继路由方法
WO2013091408A1 (zh) * 2011-12-21 2013-06-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网保护时抑制业务报文风暴的方法及系统
CN103516615A (zh) * 2013-07-15 2014-01-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网络拓扑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4009916A (zh) * 2014-06-19 2014-08-27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社会属性转发的容迟网络节能路由方案
CN105763373A (zh) * 2016-03-03 2016-07-1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泛洪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9862548A (zh) * 2019-03-06 2019-06-07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蓝牙Mesh网络中的节点处对数据包进行处理的方法
CN110166284A (zh) * 2019-04-26 2019-08-23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分段洪泛法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
CN110933730A (zh) * 2019-11-27 2020-03-2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69246A (zh) * 2020-01-21 2020-10-3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的方法、ble设备和ble芯片
CN111800771A (zh) * 2020-06-30 2020-10-20 深圳市中科蓝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Mesh节点网络消息缓存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5918A (zh) 2022-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43080B (zh) 用于网络拓扑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RU2474059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EP3621360B1 (en) System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US10594598B2 (en) Path setup in a mesh network
EP3373520A1 (en) Status detec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network node
US11382099B2 (en) Method of allocating time slots for wireless headset, and wireless headset using the same
CN109691172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JP2001510960A (ja) 通信方法とシステム
CN108966346B (zh) 一种寻呼参数配置方法及接入网实体
US8539297B1 (en) Determining whether a wireless access node should retransmit data packets based on the condition of a reverse wireless link
TW201826822A (zh) Rlc層狀態報告控制pdu的傳輸方法及相關設備
US20200396778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5245442A (zh) 一种即时通讯im消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14979839A (zh) 一种传输控制协议代理方法及通信装置
KR20220004165A (ko) 다중 링크 시스템을 위한 mpdu 송신 및 수신 방법들 및 장치들, 저장 매체, 송신기 및 수신기
CN106027599B (zh) 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CN109863791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选择接入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213922A1 (zh) 中继网络中节点间转发数据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CN114465918B (zh) 消息应答方法以及装置
EP4305823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llaborative learning of a transmission policy in wireless networks
KR20200108305A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컴퓨터 저장 매체
US20220124778A1 (en) Method for Sidelink Implementation and Related Products
CN107786310B (zh)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和节点
Campolo et al. Performance of network coding for ad hoc networks in realistic simulation scenarios
US2022030321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