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1067A - 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461067A CN114461067A CN202210110802.2A CN202210110802A CN114461067A CN 114461067 A CN114461067 A CN 114461067A CN 202210110802 A CN202210110802 A CN 202210110802A CN 114461067 A CN114461067 A CN 1144610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user
- code
- deceased
- rec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8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451 emo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291 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95 memory recal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498818 Arabidopsis thaliana DDR4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86 desensit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96 emo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94 ferro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6—Mixed rea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追忆请求信息;响应于追忆请求信息,根据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码的码位置信息,并检测第一用户当前是否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若是,将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作为所述追忆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否则,执行第一响应操作以响应所述追忆请求信息,从而可使第一用户在固定地点完成对已故对象的追忆,保留传统祭奠中的仪式感,并且通过第一用户设备呈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使得第一用户可在一个承载着其与已故对象共同记忆或情感的环境中对该已故对象进行纪念,可更好地寄托第一用户的哀思。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CN202111641961.7(申请日2021-12-29)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追忆已故对象的技术。
背景技术
网络祭奠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平台上为逝者祭扫的过程。其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使得来自不同地区的用户可在任何时间对某位逝者或某些历史灾难事件进行缅怀。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第一网络设备端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响应于第一用户的扫码操作而发送的追忆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追忆请求信息包括所述扫码操作所作用的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
响应于所述追忆请求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码的码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码位置信息检测所述第一用户当前是否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
若所述第一用户当前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将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作为所述追忆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否则,执行第一响应操作以响应所述追忆请求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第一用户设备端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响应于第一用户对第一码的扫码操作,向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追忆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追忆请求信息包含所述扫码操作所作用的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基于所述追忆请求信息返回的、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
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播放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第二网络设备端用于辅助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追忆定制请求,其中,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包括追忆地址信息;
响应于所述追忆定制请求,生成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
生成所述第一故人信息对应的第一码,其中,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对应为所述追忆地址信息;
将所述第一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第二用户设备端用于辅助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响应于第二用户的追忆定制操作,向第二网络设备发起追忆定制请求,其中,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包括追忆地址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返回的第一码,其中,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对应为所述追忆地址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响应于第一用户对第一码的扫码操作,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追忆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追忆请求信息包含所述扫码操作所作用的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响应于第一用户的扫码操作而发送的追忆请求信息;响应于所述追忆请求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码的码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码位置信息检测所述第一用户当前是否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若所述第一用户当前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将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作为所述追忆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否则,执行第一响应操作以响应所述追忆请求信息;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基于所述追忆请求信息返回的、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播放所述第一故人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响应于第二用户的追忆定制操作,第二用户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起追忆定制请求,其中,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包括追忆地址信息;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追忆定制请求;响应于所述追忆定制请求,生成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生成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对应的第一码,其中,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对应为所述追忆地址信息;将所述第一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返回的第一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第一网络设备,该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一一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响应于第一用户的扫码操作而发送的追忆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追忆请求信息包括所述扫码操作所作用的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
一二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追忆请求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码的码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码位置信息检测所述第一用户当前是否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
一三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用户当前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将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作为所述追忆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否则,执行第一响应操作以响应所述追忆请求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第一用户设备,该第一用户设备包括:
二一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用户对第一码的扫码操作,向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追忆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追忆请求信息包含所述扫码操作所作用的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
二二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基于所述追忆请求信息返回的、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
二三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播放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追忆已故对象的第二网络设备,该第二网络设备包括:
三一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追忆定制请求,其中,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包括追忆地址信息;
三二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追忆定制请求,生成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
三三模块,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故人信息对应的第一码,其中,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对应为所述追忆地址信息;
三四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追忆已故对象的第二用户设备,该第二用户设备包括:
四一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二用户的追忆定制操作,向第二网络设备发起追忆定制请求,其中,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包括追忆地址信息;
四二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返回的第一码,其中,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对应为所述追忆地址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的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追忆已故对象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辅助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的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任一方法的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任一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追忆请求信息,并在检测到第一用户位于第一码现场时,将该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作为追忆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发送至第一用户设备,从而可使第一用户在固定地点完成对已故对象的追忆,保留传统祭奠中的仪式感,并且通过第一用户设备呈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使得第一用户可在一个承载着其与已故对象共同记忆或情感的环境中对该已故对象进行纪念,可更好地寄托第一用户的哀思。此外,本申请还可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完成对第一已故对象信息的定制,使得呈现给用户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更贴近用户日常中接触的第一已故对象的形象,从而使得用户通过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进行该已故对象追忆时能更好地得到情感上的宽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系统拓扑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在第一网络设备端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在第一用户设备端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辅助追忆已故对象的系统拓扑图;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在第二网络设备端用于辅助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流程图;
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在第二用户设备端用于辅助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流程图;
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流程图;
图8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辅助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
图9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第一网络设备结构图;
图10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第一用户设备结构图;
图1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辅助追忆已故对象的第二网络设备结构图;
图12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辅助追忆已故对象的第二用户设备结构图;
图13示出可被用于实施本申请中所述的各个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一个典型的配置中,终端、服务网络的设备和可信方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或闪存(Flash Memory)。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hase-Change Memory,PCM)、可编程随机存取存储器(Programmable Random Access Memory,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本申请所指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网络设备、或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通过网络相集成所构成的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任何一种可与用户进行人机交互(例如通过触摸板进行人机交互)的移动电子产品,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所述移动电子产品可以采用任意操作系统,如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等。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或存储的指令,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其硬件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嵌入式设备等。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网络主机、单个网络服务器、多个网络服务器集或多个服务器构成的云;在此,云由基于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大量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构成,其中,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集组成的一个虚拟超级计算机。所述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VPN网络、无线自组织网络(Ad Hoc网络)等。优选地,所述设备还可以是运行于所述用户设备、网络设备、或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网络设备、触摸终端或网络设备与触摸终端通过网络相集成所构成的设备上的程序。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设备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设备如可适用于本申请,也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者更多,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系统拓扑图。该系统拓扑图包括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基于第一用户的扫码操作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追忆请求信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基于所述追忆请求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是否位于第一码的现场,若所述第一用户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则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提供追忆服务的应用或平台对应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终端、增强现实显示设备或者虚拟现实显示设备。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已故对象的形象信息、场景信息。所述已故对象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第一用户的已故亲友、已故宠物或者所述第一用户想要追忆的其他已故对象。该系统可向前来追忆的用户再现已故对象的形象、生活环境,通过具体形象的呈现可有效缓解用户对已故对象的思念。
参考图1所示的系统,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在第一网络设备端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1、步骤S12、步骤S13。在步骤S11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响应于第一用户的扫码操作而发送的追忆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追忆请求信息包括所述扫码操作所作用的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在步骤S12中,响应于所述追忆请求信息,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码的码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码位置信息检测所述第一用户当前是否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在步骤S13中,若所述第一用户当前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作为所述追忆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否则,执行第一响应操作以响应所述追忆请求信息。
在步骤S11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响应于第一用户的扫码操作而发送的追忆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追忆请求信息包括所述扫码操作所作用的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向用户提供追忆服务的平台或应用对应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第一用户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增强现实显示设备或者虚拟现实显示设备。例如,第一用户可通过其第一用户设备(例如,手机或者AR或VR眼镜等)对第一码进行扫码操作,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一码进行解析确定该第一码对应的码标识信息,并向相应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追忆请求信息,该追忆请求信息包括所述码标识信息、所述第一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
在步骤S12中,响应于所述追忆请求信息,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码的码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码位置信息检测所述第一用户当前是否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预先存储有码标识信息与码位置信息的映射关系。所述码位置信息可由定制追忆服务的用户确定,所述码位置信息对应的地点通常是用于追忆所述已故对象的固定场所。通过设置固定的追忆场所,既可维持用户追忆该已故对象的仪式感,又可保证后续进行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呈现的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可根据所述码标识信息与码位置信息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码的码位置信息,并判断所述码位置信息与第一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是否小于预设距离阈值,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否则,该第一用户并不在所述第一码的现场。
在步骤S13中,若所述第一用户当前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作为所述追忆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否则,执行第一响应操作以响应所述追忆请求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已故对象的形象信息、场景信息。例如,若第一用户处于所述已故对象对应的追忆场所,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已定制好的关于已故对象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所述第一用户可通过第一用户设备观看到所述已故对象在设定的场景中以设定模式活动的影像。在一些实施例中,定制该追忆服务的用户可基于该已故对象的生前喜好或者该用户希望的场景定制该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例如,若该已故对象生前喜欢作画,则可设置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为该已故对象在画室作画。又例如,若该用户希望该已故对象可以看到海,则可设置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为该已故对象在一处海滩。本方案通过向第一用户提供该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可使第一用户在一个承载着其与已故对象共同记忆或情感的环境中对该已故对象进行纪念。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用户未处于所述已故对象对应的追忆场所,则第一网络设备可忽略该追忆请求信息并向第一用户设备返回相应的提示信息;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返回关于所述已故对象的公共追忆信息(例如,关于所述已故对象的生平简述信息或者虚拟墓地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3包括:若所述第一用户当前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且所述第一用户属于所述第一码的授权访问用户,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作为所述追忆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否则,执行第一响应操作以响应所述追忆请求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码的现场,也即该已故对象对应的追忆场所可能设置在公共场所(例如,公墓等),为了避免所有在该追忆场所进行扫码操作的用户都能获取相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从而造成用户隐私泄露,本方案还可设置对第一用户身份进行进一步检测。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检测所述第一用户是否属于第一码的授权访问用户,若是且所述第一用户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则第一网络设备可向其提供相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也可根据该第一用户的第一身份信息及该已故对象的第二身份信息,确定该第一用户与该已故对象的关联信息(例如,第一用户与已故对象的亲属关系等),进而基于该关联信息确定该第一用户是否属于第一码的授权访问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追忆请求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的第一账号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14(未示出),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账号信息检测所述第一用户是否属于所述第一码的授权访问用户。例如,第一网络设备中预先存储有第一码对应的授权用户信息库,第一网络设备可查询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账号信息是否包含于所述授权用户信息库中,若是,则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属于所述第一码的授权访问用户,否则,所述第一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码的授权访问用户。又例如,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可基于所述第一账号信息向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管理用户(例如,定制所述追忆服务的用户)发起授权请求,若所述管理用户确认授权,则所述第一用户属于所述第一码的授权访问用户,否则,所述第一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码的授权访问用户。还例如,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一账号信息确定该第一用户的的第一身份信息,并根据保存的已故对象的第二身份信息,确定该第一用户与该已故对象的关联信息(例如,第一用户与已故对象的亲属关系等),进而基于该关联信息确定该第一用户是否属于第一码的授权访问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4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账号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在物理世界的第一身份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及所述第一码对应已故对象在物理世界的第二身份信息,检测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相对于所述第二身份信息是否符合授权访问条件;若符合,则所述第一用户属于所述第一码的授权访问用户;否则,所述第一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码的授权访问用户。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在进行第一账号信息注册时可授权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并保存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身份信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追忆请求信息后,可根据该追忆请求信息中的第一账号信息查询到相应的第一用户在物理世界的第一身份信息,该第一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该第一用户的户籍信息、身份证信息。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码对应已故对象在物理世界的第二身份信息,检测第一用户属于所述第一码的授权访问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授权访问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二身份信息存在亲友关系;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为所述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监管用户;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监管用户存在亲友关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身份信息检测所述已故对象的身份类型信息,若所述身份类型信息为人类用户,则第一网络设备在身份关系信息库中查询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二身份信息间是否存在亲友关系(例如,两者是夫妻、密友或父子等),若存在,则第一用户属于所述第一码的授权访问用户;否则,该第一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码的授权访问用户。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已故对象还可以是过世的宠物或者其他被纪念的事物,则相应的已故对象的身份类型信息为其他用户。第一网络设备可先确定所述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监管用户信息,再确定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监管用户信息是否匹配,若相匹配(例如,该第一身份信息即对应为监管用户,或者该第一身份信息与监管用户存在亲友关系),则第一用户属于所述第一码的授权访问用户;否则,该第一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码的授权访问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15(未示出),第一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一码所处现场的现场环境信息;步骤S16(未示出),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现场环境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对应的响应行为信息;步骤S17(未示出),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响应行为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相应采集装置采集第一码所处现场的现场环境信息,其中,所述现场环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现场声音信息、现场图像信息、现场视频信息、第一用户的动作信息。例如,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其录音装置或者摄像装置采集现场声音、图像或者视频信息;或者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其外接手柄等装置采集第一用户动作信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码所处现场的现场环境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也可通过安装在第一码所处现场的采集设备获取该采集设备采集的现场环境信息,所述现场环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现场声音信息、现场图像信息、现场视频信息、第一用户的动作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根据所述现场环境信息分析确定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中场景信息或者已故对象形象对应的响应行为信息(例如,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中所呈现的场景的变化、人物动作的变化等),并将该响应行为信息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从而可使第一用户通过第一用户设备体验到已故对象与其的“互动”,缓解第一用户对已故对象的思念之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6包括:步骤S161(未示出),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现场环境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行为信息;步骤S162(未示出),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行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相应的响应行为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行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第一用户的动作信息、所述第一用户的语音信息或所述第一用户的表情信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可根据第一用户的用户特征信息,从现场环境信息中提取属于第一用户的第一用户行为信息。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特征信息可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用户的第一账号信息从相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库中匹配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行为信息确定相应的响应行为信息,所述响应行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人物响应行为信息或场景响应信息,所述人物响应行为信息包括语音响应信息或者人物动作响应信息。例如,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语音信息从相应的应答语音信息库中查询到应答语,再结合第一码对应的已故对象的声纹特征信息生成相应的语音响应信息。第一网络设备可将所述语音响应信息发送至第一用户设备进行播放,从而使得第一用户听到已故对象对其话语的回应。又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动作信息在相应的动作信息库中确定待呈现的已故对象的人物动作响应信息,将所述人物动作响应信息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从而第一用户可看到影像所呈现的已故对象对其动作的回应。还例如,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动作信息是与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中所呈现的场景进行交互(例如,擦拭场景中物品或者移动场景中物品),则第一网络设备可根据第一用户的动作信息确定相应的场景响应信息(例如,给物品添加清理特效或者更新物品位置信息),并将所述场景响应信息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从而第一用户可看到呈现的场景随其动作进行相应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62包括:步骤S1621(未示出),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行为信息确定对应的行为属性信息;步骤S1622(未示出),第一网络设备基于所述行为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相应的响应行为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为属性信息包括场景交互行为、人物交互行为或者其他交互行为。为了更方便地确定响应行为信息,第一网络设备可先对所述第一用户行为信息进行分类,确定该第一用户的行为是针对第一已故对象信息所呈现的场景还是针对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中所呈现的已故对象的,或者是针对其他一同追忆所述已故对象的用户。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根据第一用户行为信息中用户动作所指向的对象,或者用户面部所朝向的对象,或者用户语音中所包含的对象,确定该行为属性信息。若该对象为场景中物品,则该行为属性信息包括场景交互行为。若该对象为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中已故对象,则该行为属性信息包括人物交互行为。若该对象为第一码所处现场的实体对象,则该行为属性信息包括其他交互行为。若该行为属性信息包括其他交互行为,则可确定第一用户行为并非与所呈现影像的互动,第一网络设备可忽略该第一用户行为信息。若该行为属性信息包括场景交互行为,第一网络设备可根据第一用户行为信息(例如,擦拭场景中物品或者移动场景中物品)确定相应的响应行为信息,所述响应行为信息包括场景响应信息(例如,给物品添加清理特效或者更新物品位置信息)。若该行为属性信息包括人物交互行为,则第一网络设备可根据第一用户行为信息确定相应的响应行为信息,例如,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中已故对象的语音响应或者动作响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622包括:若所述行为属性信息包括人物交互行为,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一码对应已故对象的相互关系;根据所述相互关系,从响应行为库中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行为信息对应的响应行为信息,其中,所述响应行为信息包括人物响应行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不同亲疏关系的对象,人们往往有不同反应。为了更好地模拟已故对象对用户行为的响应,在所述行为属性信息包括人物交互行为的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可先根据第一用户在物理世界的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已故对象在物理世界的第二身份信息确定两者间相互关系。该相互关系可以包括对两者关系的简要描述,例如,已故对象为第一用户长辈、平辈、小辈或者已故对象为第一用户宠物;也可以包括对两者关系的具体描述,例如,已故对象为第一用户的父亲、表妹、外甥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响应行为库包括已故对象对不同相互关系的用户的常用响应语库(例如,该常用响应语库可收录有该已故对象针对不同相互关系用户的口癖)及常用响应行为库(例如,该常用响应语库可收录有该已故对象针对不同相互关系用户的常见行为动作)。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确定的相互关系,从相应的响应行为库中查找与所述相互关系及第一用户行为信息相匹配的响应行为信息。例如,若所述第一用户行为信息包括第一用户的语音信息,第一网络设备可在常用响应语库中与所述相互关系相匹配的常用响应语集合中查询与所述第一用户的语音信息相匹配的语音响应信息。又例如,若所述第一用户行为信息包括第一用户的动作信息,第一网络设备可在常用响应行为库中与所述相互关系相匹配的常用响应行为集合中查询与所述第一用户的动作信息相匹配的人物动作响应信息。通过该相互关系,第一网络设备可模拟已故对象与第一用户的相处模式,向第一用户提供其与已故对象相处时已故对象可能会有的反应,从而构建一个更真实的第一用户与已故对象的相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响应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忽略所述追忆请求信息;拒绝所述追忆请求信息;或者,将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二已故对象信息作为所述追忆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例如,若所述第一用户并未处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第一网络设备可直接忽略该追忆请求信息,也可以拒绝该追忆请求信息并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拒绝提示信息。为了方便用户进行追忆活动,第一网络设备可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相应的第二已故对象信息,使得第一用户即便不在所述第一码的现场,也可进行相应的追忆活动。所述第二已故对象信息可以是公共追忆信息,例如,关于所述已故对象的生平简述信息或者虚拟墓地等,从而避免由于第一用户不在现场而给第一用户带来不良体验或者避免隐私泄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响应操作包括将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二已故对象信息作为所述追忆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18(未示出),第一网络设备通过对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进行脱敏处理确定所述第二已故对象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脱敏处理包括对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中的敏感信息进行模糊处理,例如,隐藏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中涉及已故对象或其他用户的隐私的敏感信息,或者将所述敏感信息替换成其他公开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19(未示出),第一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追忆物品信息;基于所述追忆物品信息更新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将更新后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可在第一已故对象信息所构建的影像空间中为已故对象添加追忆物品。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提供的追忆物品信息(例如,纪念物等的影像信息)更新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例如,在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中添加相应追忆物品的影像信息),并将该更新后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这样第一用户设备可实时看到其为第一用户添加的物品。
参考图1所示的系统,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在第一用户设备端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21、步骤S22、步骤S23。在步骤S21中,响应于第一用户对第一码的扫码操作,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追忆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追忆请求信息包含所述扫码操作所作用的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在步骤S22中,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基于所述追忆请求信息返回的、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在步骤S23中,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播放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
在步骤S21中,响应于第一用户对第一码的扫码操作,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追忆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追忆请求信息包含所述扫码操作所作用的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向用户提供追忆服务的平台或应用对应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第一用户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增强现实显示设备或者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第一用户可通过其第一用户设备(例如,手机或者AR或VR眼镜等)对第一码进行扫码操作,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一码进行解析确定该第一码对应的码标识信息,并向相应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追忆请求信息,该追忆请求信息包括所述码标识信息、所述第一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
在步骤S22中,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基于所述追忆请求信息返回的、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已故对象的形象信息、场景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可向所述第一用户再现与已故对象相关的场景。例如,若该已故对象生前喜欢作画,则可设置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为该已故对象在画室作画。又例如,若该用户希望该已故对象可以看到海,则可设置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为该已故对象在一处海滩。从而可通过向第一用户提供该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可使第一用户在一个承载着其与已故对象共同记忆或情感的环境中对该已故对象进行纪念。
在步骤S23中,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播放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可直接显示或投影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或者,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也可将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发送到其他显示设备(例如,投影设备等)进行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2包括若所述第一用户当前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基于所述追忆请求信息返回的、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24(未示出),若所述第一用户当前未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返回的第二已故对象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维持用户追忆已故对象的仪式感,并保证后续进行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呈现的效果,追忆场所往往是固定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所发送的追忆请求信息还包括第一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预先存储有码标识信息与码位置信息的映射关系。若所述码位置信息与第一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否则,该第一用户并不在所述第一码的现场。若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则第一用户设备接收该第一已故对象信息。若第一用户不在第一码的现场,则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二已故对象信息。所述第二已故对象信息可以是公共追忆信息,例如,关于所述已故对象的生平简述信息或者虚拟墓地等;所述第二已故对象信息也可以是对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进行脱敏处理后的信息,从而避免由于第一用户不在现场而给第一用户带来不良体验或者避免隐私泄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25(未示出),第一用户设备获取追忆物品信息;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追忆物品信息;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返回的、基于所述追忆物品信息更新后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可在第一已故对象信息所构建的影像空间中为已故对象添加追忆物品。例如,第一用户利用第一用户设备拍摄其想要添加的追忆物品的影像,或者,直接在第一用户设备中选择相应的虚拟物品进行添加。所述追忆物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追忆物品的影像信息、追忆物品的标识信息。第一网络设备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提供的追忆物品信息更新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例如,在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中添加相应追忆物品的影像信息),并将该更新后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这样第一用户设备可实时看到其为第一用户添加的物品。
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辅助追忆已故对象的系统拓扑图。该系统拓扑图包括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基于第二用户的追忆定制操作,向第二网络设备发起追忆定制请求;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追忆定制请求;并生成相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以及该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对应的第一码;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可将所述第一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提供已故对象追忆定制服务的平台或应用对应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相同的网络设备(例如,该网络设备同时提供追忆定制和追忆服务),也可以是不同网络设备(例如,第二网络设备完成定制后将所述第一码及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以便第一网络设备后续提供追忆服务)。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已故对象的形象信息、场景信息。所述已故对象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第一用户的已故亲友、已故宠物或者所述第一用户想要追忆的其他已故对象。第二网络设备可根据第二用户的定制需求生成用于追忆该已故对象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通过该第一已故对象信息还原用户记忆中的已故对象,从而为用户定制一个承载着其与已故对象共同记忆的场景来进行后续追忆。
参考图4所示的系统,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在第二网络设备端用于辅助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31、步骤S32、步骤S33、步骤S34。在步骤S31中,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追忆定制请求,其中,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包括追忆地址信息;在步骤S32中,响应于所述追忆定制请求,第二网络设备生成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在步骤S33中,第二网络设备生成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对应的第一码,其中,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对应为所述追忆地址信息;在步骤S34中,第二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在步骤S31中,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追忆定制请求,其中,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包括追忆地址信息。例如,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用户通过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关于已故对象的追忆定制请求。所述已故对象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第一用户的已故亲友、已故宠物或者所述第一用户想要追忆的其他已故对象。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包括追忆地址信息、所述已故对象的相关信息。所述追忆地址信息为所述第二用户选定的用于追忆所述已故对象的追忆场所的地点。进行追忆的用户只有处于所述追忆地址信息对应的追忆场所才能获得完整的追忆服务。所述已故对象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已故对象的声音信息、影像信息、生平简介等可用于构建所述已故对象形象的信息。
在步骤S32中,响应于所述追忆定制请求,第二网络设备生成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追忆定制请求信息还包括已故对象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可根据所述已故对象的相关信息生成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已故对象的形象信息、场景信息。在一些实施例,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已故对象的相关信息确定所述已故对象的喜好信息、职业信息等,第二网络设备可根据所述喜好信息或者职业信息生成相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例如,若该已故对象喜欢大海,则可设置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为该已故对象在一处海滩漫步。又例如,若该已故对象为一名美术教师,则可设置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为该已故对象在画室作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还可将生成的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设备以供所述第二用户进行信息确认,并可收集所述第二用户的反馈信息。若所述反馈信息包括确认定制,则第二网络设备可保存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若所述反馈信息包括修改信息,则第二网络设备可根据该修改信息对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进行调整。
在步骤S33中,第二网络设备生成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对应的第一码,其中,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对应为所述追忆地址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码用于给需进行已故对象追忆的用户进行扫码操作。所述用户通过对所述第一码进行扫码操作可获得相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追忆地址信息可作为所述第一码所携带的数据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对应为所述追忆地址信息,通过确定发起追忆请求的用户所处位置与所述追忆地址信息是否匹配,可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处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从而可确定是否为该用户提供完整的追忆服务。
在步骤S34中,第二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例如,第二网络设备将该第一码发送给第二用户设备,第二用户可基于该第一码执行相应的扫码操作从而获得相应的追忆服务。该第二用户还可将该第一码提供给其他用户,以便其他用户通过该第一码获得相应的追忆服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35(未示出),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一个或多个第三用户信息,其中,所述第三用户信息包括第三用户在物理世界的第三身份信息,或者所述第三用户与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对应已故对象的相互关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用户可提前将与已故对象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第三用户的第三用户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以便后续所述第三用户通过所述第一码发起追忆请求时可获得与其身份相匹配的追忆服务。例如,所述第三用户信息包括第三用户在物理世界的第三身份信息,第二网络设备可根据所述第三身份信息以及已故对象在物理世界的第二身份信息确定第三身份信息相对于所述第二身份信息是否符合授权访问条件;若符合,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可将所述第三用户信息添加至所述第一码对应的授权用户信息库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用户信息包括所述第三用户与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对应已故对象的相互关系;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36(未示出),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建立关于所述相互关系的响应行为库。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不同亲疏关系的对象,人们往往有不同反应。第二网络设备可根据所述相互关系来模拟已故对象对不同关系用户行为的相应,构建关于所述相互关系的响应行为库。所述相互关系可以包括对两者关系的简要描述,例如,已故对象为第三用户长辈、平辈、小辈或者已故对象为第三用户宠物;也可以包括对两者关系的具体描述,例如,已故对象为第三用户的父亲、表妹、外甥等。所述响应行为库包括已故对象对不同相互关系的用户的常用响应语库(例如,该常用响应语库可收录有该已故对象针对不同相互关系用户的口癖)及常用响应行为库(例如,该常用响应语库可收录有该已故对象针对不同相互关系用户的常见行为动作)。
参考图4所示的系统,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在第二用户设备端用于辅助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41、步骤S42。在步骤S41中,响应于第二用户的追忆定制操作,第二用户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起追忆定制请求,其中,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包括追忆地址信息;在步骤S42中,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返回的第一码,其中,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对应为所述追忆地址信息。
在步骤S41中,响应于第二用户的追忆定制操作,第二用户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起追忆定制请求,其中,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包括追忆地址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用户可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中提供追忆定制服务的应用或平台发起关于已故对象的追忆定制操作。所述追忆定制操作可以是所述第二用户确定上传关于所述已故对象的相关信息,也可以是所述第二用户选定进行追忆的追忆地址信息,还可以是第二用户选中第二用户设备中追忆定制选项。所述已故对象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第一用户的已故亲友、已故宠物或者所述第一用户想要追忆的其他已故对象。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包括追忆地址信息、所述已故对象的相关信息。所述追忆地址信息为所述第二用户选定的用于追忆所述已故对象的追忆场所的地点。进行追忆的用户只有处于所述追忆地址信息对应的追忆场所才能获得完整的追忆服务。所述已故对象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已故对象的声音信息、影像信息、生平简介等可用于构建所述已故对象形象的信息。
在步骤S42中,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返回的第一码,其中,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对应为所述追忆地址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码用于给需进行已故对象追忆的用户进行扫码操作。所述用户通过对所述第一码进行扫码操作可获得相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来对已故对象进行追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对应为所述追忆地址信息,通过确定发起追忆请求的用户所处位置与所述追忆地址信息是否匹配,可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处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从而可确定是否为该用户提供完整的追忆服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43(未示出),第二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三用户信息,其中,所述第三用户信息包括第三用户在物理世界的第三身份信息,或者所述第三用户与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对应已故对象的相互关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用户可提前将与已故对象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第三用户的第三用户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以便后续所述第三用户通过所述第一码发起追忆请求时可获得与其身份相匹配的追忆服务。所述第三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该第三用户的户籍信息、身份证信息。第二网络设备可根据所述第三身份信息以及已故对象在物理世界的第二身份信息确定第三身份信息相对于所述第二身份信息是否符合授权访问条件。所述相互关系可以包括对两者关系的简要描述,例如,已故对象为第三用户长辈、平辈、小辈或者已故对象为第三用户宠物;也可以包括对两者关系的具体描述,例如,已故对象为第三用户的父亲、表妹、外甥等。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可根据所述相互关系建立关于所述相互关系的响应行为库。
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步骤S21’,响应于第一用户对第一码的扫码操作,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追忆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追忆请求信息包含所述扫码操作所作用的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步骤S11’,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响应于第一用户的扫码操作而发送的追忆请求信息;步骤S12’,响应于所述追忆请求信息,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码的码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码位置信息检测所述第一用户当前是否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步骤S13’,若所述第一用户当前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作为所述追忆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否则,执行第一响应操作以响应所述追忆请求信息;步骤S22’,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基于所述追忆请求信息返回的、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步骤S23’,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播放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
在此,步骤S11’、S12’、S13’、S21’、S22’、S23’的具体实现方式,分别与前述实施例中步骤S11、S12、S13、S21、S22、S23相同或基本相同,故不再赘述,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图8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辅助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41’,响应于第二用户的追忆定制操作,第二用户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起追忆定制请求,其中,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包括追忆地址信息;步骤S31’,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追忆定制请求;步骤S32’,响应于所述追忆定制请求,第二网络设备生成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步骤S33’,第二网络设备生成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对应的第一码,其中,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对应为所述追忆地址信息;步骤S34’,第二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步骤S42’,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返回的第一码。
在此,步骤S31’、S32’、S33’、S34’、S41’、S42’的具体实现方式,分别与前述实施例中步骤S31、S32、S33、S34、S41、S42相同或基本相同,故不再赘述,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图9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第一网络设备结构图,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包括一一模块11、一二模块12、一三模块13。所述一一模块11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响应于第一用户的扫码操作而发送的追忆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追忆请求信息包括所述扫码操作所作用的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一二模块12,响应于所述追忆请求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码的码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码位置信息检测所述第一用户当前是否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一三模块13,若所述第一用户当前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将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作为所述追忆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否则,执行第一响应操作以响应所述追忆请求信息。在此,所述图9示出的一一模块11、一二模块12、一三模块13对应的具体实施方式分别与前述步骤S11、步骤S12、步骤S13的具体实施例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还包括一四模块14(未示出)。所述一四模块14根据所述第一账号信息检测所述第一用户是否属于所述第一码的授权访问用户。在此,该一四模块14的具体实现方式与前述步骤S14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还包括一五模块15(未示出)、一六模块16(未示出)、一七模块17(未示出)。所述一五模块15获取所述第一码所处现场的现场环境信息;所述一六模块16根据所述现场环境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对应的响应行为信息;所述一七模块17将所述响应行为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此,该一五模块15、一六模块16、一七模块17的具体实现方式分别与前述步骤S15、步骤S16、步骤S17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六模块16包括一六一单元161(未示出)、一六二单元162(未示出)。所述一六一单元161根据所述现场环境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行为信息;所述一六二单元162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行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相应的响应行为信息。在此,该一六一单元161、一六二单元162的具体实现方式分别与前述步骤S161、步骤S162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六二单元162包括一六二一子单元1621(未示出)、一六二二子单元1622(未示出)。所述一六二一子单元1621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行为信息确定对应的行为属性信息;所述一六二二子单元1622基于所述行为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相应的响应行为信息。在此,该一六二一子单元1621、一六二二子单元1622的具体实现方式分别与前述步骤S1621、步骤S1622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还包括一八模块18(未示出)。所述一八模块18通过对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进行脱敏处理确定所述第二已故对象信息。在此,该一八模块18的具体实现方式与前述步骤S18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还包括一九模块19(未示出)。所述一九模块19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追忆物品信息;基于所述追忆物品信息更新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将更新后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此,该一九模块19的具体实现方式与前述步骤S19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图10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第一用户设备结构图,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包括二一模块21、二二模块22、二三模块23。所述二一模块21响应于第一用户对第一码的扫码操作,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追忆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追忆请求信息包含所述扫码操作所作用的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所述二二模块22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基于所述追忆请求信息返回的、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所述二三模块23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播放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在此,所述图10示出的二一模块21、二二模块22、二三模块23对应的具体实施方式分别与前述步骤S21、步骤S22、步骤S23的具体实施例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还包括二四模块24(未示出)。所述二四模块24若所述第一用户当前未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返回的第二已故对象信息。在此,该二四模块24的具体实现方式与前述步骤S24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还包括二五模块25(未示出)。所述二五模块25获取追忆物品信息;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追忆物品信息;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返回的、基于所述追忆物品信息更新后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在此,该二五模块25的具体实现方式与前述步骤S25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图1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辅助追忆已故对象的第二网络设备结构图。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包括三一模块31、三二模块32、三三模块33、三四模块34。所述三一模块31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追忆定制请求,其中,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包括追忆地址信息;所述三二模块32响应于所述追忆定制请求,生成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所述三三模块33生成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对应的第一码,其中,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对应为所述追忆地址信息;所述三四模块34将所述第一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在此,所述图11示出的三一模块31、三二模块32、三三模块33、三四模块34对应的具体实施方式分别与前述步骤S31、步骤S32、步骤S33、步骤S34的具体实施例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还包括三五模块35(未示出)。所述三五模块35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一个或多个第三用户信息,其中,所述第三用户信息包括第三用户在物理世界的第三身份信息,或者所述第三用户与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对应已故对象的相互关系。在此,该三五模块35的具体实现方式与前述步骤S35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还包括三六模块36(未示出)。所述三六模块36根据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建立关于所述相互关系的响应行为库。在此,该三六模块36的具体实现方式与前述步骤S36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图12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辅助追忆已故对象的第二用户设备结构图。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包括四一模块41、四二模块42。所述四一模块41响应于第二用户的追忆定制操作,向第二网络设备发起追忆定制请求,其中,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包括追忆地址信息;所述四二模块42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返回的第一码,其中,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对应为所述追忆地址信息。在此,所述图12示出的四一模块41、四二模块42对应的具体实施方式分别与前述步骤S41、步骤S42的具体实施例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还包括四三模块43(未示出)。所述四三模块43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三用户信息,其中,所述第三用户信息包括第三用户在物理世界的第三身份信息,或者所述第三用户与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对应已故对象的相互关系。在此,该四三模块43的具体实现方式与前述步骤S43相同或相近,故不再赘述,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图13示出了可被用于实施本申请中所述的各个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如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300能够作为各所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个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300可包括具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系统存储器或NVM/存储设备320)以及与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耦合并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实现模块从而执行本申请中所述的动作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5)。
对于一个实施例,系统控制模块310可包括任意适当的接口控制器,以向(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5中的至少一个和/或与系统控制模块310通信的任意适当的设备或组件提供任意适当的接口。
系统控制模块310可包括存储器控制器模块330,以向系统存储器315提供接口。存储器控制器模块330可以是硬件模块、软件模块和/或固件模块。
系统存储器315可被用于例如为系统300加载和存储数据和/或指令。对于一个实施例,系统存储器315可包括任意适当的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适当的DRAM。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存储器315可包括双倍数据速率类型四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4SDRAM)。
对于一个实施例,系统控制模块3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I/O)控制器,以向NVM/存储设备320及(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325提供接口。
例如,NVM/存储设备320可被用于存储数据和/或指令。NVM/存储设备320可包括任意适当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和/或可包括任意适当的(一个或多个)非易失性存储设备(例如,一个或多个硬盘驱动器(HDD)、一个或多个光盘(CD)驱动器和/或一个或多个数字通用光盘(DVD)驱动器)。
NVM/存储设备320可包括在物理上作为系统300被安装在其上的设备的一部分的存储资源,或者其可被该设备访问而不必作为该设备的一部分。例如,NVM/存储设备320可通过网络经由(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325进行访问。
(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325可为系统300提供接口以通过一个或多个网络和/或与任意其他适当的设备通信。系统300可根据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标准和/或协议中的任意标准和/或协议来与无线网络的一个或多个组件进行无线通信。
对于一个实施例,(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5中的至少一个可与系统控制模块310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例如,存储器控制器模块330)的逻辑封装在一起。对于一个实施例,(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5中的至少一个可与系统控制模块310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逻辑封装在一起以形成系统级封装(SiP)。对于一个实施例,(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5中的至少一个可与系统控制模块310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逻辑集成在同一模具上。对于一个实施例,(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5中的至少一个可与系统控制模块310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逻辑集成在同一模具上以形成片上系统(SoC)。
在各个实施例中,系统300可以但不限于是:服务器、工作站、台式计算设备或移动计算设备(例如,膝上型计算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平板电脑、上网本等)。在各个实施例中,系统300可具有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和/或不同的架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300包括一个或多个摄像机、键盘、液晶显示器(LCD)屏幕(包括触屏显示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端口、多个天线、图形芯片、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扬声器。
除上述各实施例介绍的方法和设备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代码,当所述计算机代码被执行时,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设备执行时,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可在软件和/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体中被实施,例如,可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通用目的计算机或任何其他类似硬件设备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软件程序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所述步骤或功能。同样地,本申请的软件程序(包括相关的数据结构)可以被存储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例如,RAM存储器,磁或光驱动器或软磁盘及类似设备。另外,本申请的一些步骤或功能可采用硬件来实现,例如,作为与处理器配合从而执行各个步骤或功能的电路。
另外,本申请的一部分可被应用为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当其被计算机执行时,通过该计算机的操作,可以调用或提供根据本申请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存在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源文件、可执行文件、安装包文件等,相应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该计算机直接执行该指令,或者该计算机编译该指令后再执行对应的编译后程序,或者该计算机读取并执行该指令,或者该计算机读取并安装该指令后再执行对应的安装后程序。在此,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可供计算机访问的任意可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通信介质。
通信介质包括藉此包含例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通信信号被从一个系统传送到另一系统的介质。通信介质可包括有导的传输介质(诸如电缆和线(例如,光纤、同轴等))和能传播能量波的无线(未有导的传输)介质,诸如声音、电磁、RF、微波和红外。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可被体现为例如无线介质(诸如载波或诸如被体现为扩展频谱技术的一部分的类似机制)中的已调制数据信号。术语“已调制数据信号”指的是其一个或多个特征以在信号中编码信息的方式被更改或设定的信号。调制可以是模拟的、数字的或混合调制技术。
作为示例而非限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它数据的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随机存储器(RAM,DRAM,SRAM);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各种只读存储器(ROM,PROM,EPROM,EEPROM)、磁性和铁磁/铁电存储器(MRAM,FeRAM);以及磁性和光学存储设备(硬盘、磁带、CD、DVD);或其它现在已知的介质或今后开发的能够存储供计算机系统使用的计算机可读信息/数据。
在此,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个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该装置运行基于前述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Claims (26)
1.一种在第一网络设备端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响应于第一用户的扫码操作而发送的追忆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追忆请求信息包括所述扫码操作所作用的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
响应于所述追忆请求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码的码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码位置信息检测所述第一用户当前是否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
若所述第一用户当前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将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作为所述追忆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否则,执行第一响应操作以响应所述追忆请求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若所述第一用户当前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将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作为所述追忆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否则,执行第一响应操作以响应所述追忆请求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一用户当前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且所述第一用户属于所述第一码的授权访问用户,将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作为所述追忆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否则,执行第一响应操作以响应所述追忆请求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追忆请求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的第一账号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账号信息检测所述第一用户是否属于所述第一码的授权访问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账号信息检测所述第一用户是否属于所述第一码的授权访问用户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账号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在物理世界的第一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及所述第一码对应已故对象在物理世界的第二身份信息,检测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相对于所述第二身份信息是否符合授权访问条件;
若符合,则所述第一用户属于所述第一码的授权访问用户;否则,所述第一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码的授权访问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授权访问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
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二身份信息存在亲友关系;
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为所述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监管用户;
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监管用户存在亲友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码所处现场的现场环境信息;
根据所述现场环境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对应的响应行为信息;
将所述响应行为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现场环境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对应的响应行为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现场环境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行为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行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相应的响应行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行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相应的响应行为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行为信息确定对应的行为属性信息;
基于所述行为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相应的响应行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行为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相应的响应行为信息包括:
若所述行为属性信息包括人物交互行为,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一码对应已故对象的相互关系;
根据所述相互关系,从响应行为库中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行为信息对应的响应行为信息,其中,所述响应行为信息包括人物响应行为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
忽略所述追忆请求信息;
拒绝所述追忆请求信息;或者,
将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二已故对象信息作为所述追忆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操作包括将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二已故对象信息作为所述追忆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对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进行脱敏处理确定所述第二已故对象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追忆物品信息;
基于所述追忆物品信息更新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
将更新后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13.一种在第一用户设备端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第一用户对第一码的扫码操作,向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追忆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追忆请求信息包含所述扫码操作所作用的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基于所述追忆请求信息返回的、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
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播放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基于所述追忆请求信息返回的、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一用户当前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基于所述追忆请求信息返回的、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用户当前未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返回的第二已故对象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追忆物品信息;
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追忆物品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返回的、基于所述追忆物品信息更新后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
16.一种在第二网络设备端用于辅助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追忆定制请求,其中,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包括追忆地址信息;
响应于所述追忆定制请求,生成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
生成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对应的第一码,其中,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对应为所述追忆地址信息;
将所述第一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一个或多个第三用户信息,其中,所述第三用户信息包括第三用户在物理世界的第三身份信息,或者所述第三用户与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对应已故对象的相互关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用户信息包括所述第三用户与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对应已故对象的相互关系;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建立关于所述相互关系的响应行为库。
19.一种在第二用户设备端用于辅助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第二用户的追忆定制操作,向第二网络设备发起追忆定制请求,其中,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包括追忆地址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返回的第一码,其中,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对应为所述追忆地址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三用户信息,其中,所述第三用户信息包括第三用户在物理世界的第三身份信息,或者所述第三用户与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对应已故对象的相互关系。
21.一种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第一用户对第一码的扫码操作,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追忆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追忆请求信息包含所述扫码操作所作用的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响应于第一用户的扫码操作而发送的追忆请求信息;响应于所述追忆请求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码的码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码的码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码位置信息检测所述第一用户当前是否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若所述第一用户当前位于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将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作为所述追忆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否则,执行第一响应操作以响应所述追忆请求信息;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基于所述追忆请求信息返回的、所述第一码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播放所述第一故人信息。
22.一种用于辅助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第二用户的追忆定制操作,第二用户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起追忆定制请求,其中,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包括追忆地址信息;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追忆定制请求;响应于所述追忆定制请求,生成所述追忆定制请求对应的第一已故对象信息;生成所述第一已故对象信息对应的第一码,其中,所述第一码的现场对应为所述追忆地址信息;将所述第一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返回的第一码。
23.一种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4.一种用于辅助追忆已故对象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6至2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419617 | 2021-12-29 | ||
CN202111641961 | 2021-12-2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61067A true CN114461067A (zh) | 2022-05-10 |
Family
ID=8141072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110802.2A Pending CN114461067A (zh) | 2021-12-29 | 2022-01-29 | 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
CN202210110796.0A Pending CN114461066A (zh) | 2021-12-29 | 2022-01-29 | 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110796.0A Pending CN114461066A (zh) | 2021-12-29 | 2022-01-29 | 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14461067A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00000030A (ko) * | 1999-04-30 | 2000-01-15 | 유진명 | 인공위성/지적/측지체계를이용한묘지정보관리시스템 |
JP2008223398A (ja) * | 2007-03-15 | 2008-09-25 | Kimio Sugano | 墓地用構造物 |
KR20120051139A (ko) * | 2010-11-12 | 2012-05-22 | 윤지훈 | 추모정보 제공 방법 |
EP3211603A1 (en) * | 2014-10-20 | 2017-08-30 | Yoshiyuki Katori |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
CN107408313A (zh) * | 2015-03-09 | 2017-11-28 | 尼扎尔·拉希德 | 增强现实纪念设备 |
CN111857343A (zh) * | 2020-07-21 | 2020-10-30 | 潘晓明 | 一种能部分实现数字永生并可与用户交互的系统 |
CN113536162A (zh) * | 2021-05-17 | 2021-10-22 | 枣庄驳欧信息咨询工作室 | 一种扫码登录的墓志铭在线服务系统 |
CN113593013A (zh) * | 2021-07-21 | 2021-11-02 | 吴浩诚 | 基于vr逝者仿真的交互方法、系统、终端及vr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15879B (zh) * | 2016-04-14 | 2018-07-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视频显示方法、头戴式显示装置及系统 |
CN109643550A (zh) * | 2017-06-15 | 2019-04-16 | 株式会社Cai梅帝亚 | 对话机器人及对话系统、以及对话程序 |
CN109614080A (zh) * | 2018-11-26 | 2019-04-12 | 宇捷东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融合多项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文纪念服务平台系统 |
KR102441456B1 (ko) * | 2020-02-03 | 2022-09-07 | 한국과학기술원 | 실제 사람의 말투와 문체를 흉내 내는 대화 방법 및 시스템 |
CN111309992B (zh) * | 2020-02-19 | 2023-06-13 | 深圳市天博智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机器人应答方法、系统、机器人和存储介质 |
KR20210117827A (ko) * | 2020-03-20 | 2021-09-29 | 챌린고 주식회사 | 인공지능을 활용한 음성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제공 방법 |
CN113206868A (zh) * | 2021-04-07 | 2021-08-03 | 宁波绿能科创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多媒体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
-
2022
- 2022-01-29 CN CN202210110802.2A patent/CN114461067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1-29 CN CN202210110796.0A patent/CN11446106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00000030A (ko) * | 1999-04-30 | 2000-01-15 | 유진명 | 인공위성/지적/측지체계를이용한묘지정보관리시스템 |
JP2008223398A (ja) * | 2007-03-15 | 2008-09-25 | Kimio Sugano | 墓地用構造物 |
KR20120051139A (ko) * | 2010-11-12 | 2012-05-22 | 윤지훈 | 추모정보 제공 방법 |
EP3211603A1 (en) * | 2014-10-20 | 2017-08-30 | Yoshiyuki Katori |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
US20170331924A1 (en) * | 2014-10-20 | 2017-11-16 | Yoshiyuk Katori |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
CN107408313A (zh) * | 2015-03-09 | 2017-11-28 | 尼扎尔·拉希德 | 增强现实纪念设备 |
CN111857343A (zh) * | 2020-07-21 | 2020-10-30 | 潘晓明 | 一种能部分实现数字永生并可与用户交互的系统 |
CN113536162A (zh) * | 2021-05-17 | 2021-10-22 | 枣庄驳欧信息咨询工作室 | 一种扫码登录的墓志铭在线服务系统 |
CN113593013A (zh) * | 2021-07-21 | 2021-11-02 | 吴浩诚 | 基于vr逝者仿真的交互方法、系统、终端及vr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61066A (zh) | 2022-05-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31773B (zh) | 用于提供地图服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 |
CN110336735B (zh) | 一种用于发送提醒消息的方法与设备 | |
CN112822431B (zh) | 一种私密音视频通话的方法与设备 | |
US11977714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sioning a collaborative virtual experience | |
CN114003322A (zh) | 房屋实景空间的显示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2789628A (zh) |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4881711B (zh) | 基于请求行为进行异常分析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US20180268496A1 (en) | Photo booth system | |
CN115756165A (zh) | 一种用于虚拟场景的交互方法、系统及介质 | |
CN109660940B (zh) | 一种生成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 |
CN112866302B (zh) | 对集群数据完整性检查的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 |
US20160110372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location-based social search service | |
CN111480348B (zh) | 用于基于音频的增强现实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1742556B (zh) | 用于共享实时内容数据的电子设备 | |
CN114461067A (zh) | 用于追忆已故对象的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 |
US12118099B2 (en) | Automated security profiles for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 |
KR102449350B1 (ko) | 재고 관리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 그 동작 방법 | |
CN113329237B (zh) | 一种呈现事件标签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 |
CN112261236B (zh) | 一种在多人语音中用于静音处理的方法与设备 | |
US11552966B2 (en) | Generating and mutually maturing a knowledge corpus | |
CN110781416A (zh) | 一种提供风景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 |
US11966490B2 (en) | Automated security profile management for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 |
KR102691990B1 (ko) | 예측 모델을 이용하여 농촌 내 유휴공간을 분석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동작 방법 | |
CN115794634B (zh) | 应用程序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11290530B2 (en) | Customizable, pull-based asset transfer requests using object model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