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0917B - 一种提高换流阀冷却系统过程检测精度的方法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换流阀冷却系统过程检测精度的方法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60917B
CN114460917B CN202111645572.1A CN202111645572A CN114460917B CN 114460917 B CN114460917 B CN 114460917B CN 202111645572 A CN202111645572 A CN 202111645572A CN 114460917 B CN114460917 B CN 1144609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current value
module
segment
input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455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60917A (zh
Inventor
崔鹏飞
关胜利
马根坡
代飞
张琳琳
罗永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oaland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oaland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oaland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oaland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455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609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60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09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609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09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08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 G05B23/0213Modular or universal configuration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e.g. monitoring system having modules that may be combined to build monitoring program; monitoring system that can be applied to legacy systems; adaptable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4Pc safety
    • G05B2219/24065Real time diagnostic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提高换流阀冷却系统过程检测精度的方法,包括:对AI模拟量输入模块的输入电流值进行多次采样,使得采样的输入电流值均匀分布在输入电流值的输入区间上,且包括输入区间的2个端点;对每一个输入电流值,根据AI模拟量输入模块,获得对应输出的数字量电流值;在输入区间内选出(N‑1)个输入电流值,并结合输入区间的2个端点,将输入区间切割成N个分段;建立坐标系,以输入电流值、数字量电流值为X、Y轴,根据每一个分段中采样的输入电流值以及数字量电流值,计算每一个分段的斜率与截距;根据斜率与截距,优化数字量电流值。本发明有效提高AI模块的测量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换流阀冷却系统过程检测精度的方法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换流阀冷却系统设备过程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提高换流阀冷却系统过程检测精度的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高压直流输电(HVDC)具有超长距离和大容量输电、造价低、损耗小等优点,目前在我国及其它国家得到广泛运用。换流阀是直流输电的核心设备,而高压大功率晶闸管又是换流阀的核心设备部件,承担着整流(送端)、逆变(受端)大功率电能的传输,换流阀在传输电能同时,自身也会产生较大的功率损耗,发热量大,需要可靠的冷却设备进行冷却,以使换流阀和直流输电可以稳定运行。作为换流阀冷却最有效的冷却方式,换流阀冷却系统随着直流输电项目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完全实现了国产化。
换流阀冷却系统是一套结构复杂、控制精度很高的控制系统,其核心设备为CPU和过程检测传感器。需要许多测量精度高的传感器,把系统中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频率等参数转化为低电压恒流源信号,该信号送至专用的模拟量输入采集模块进行采样、计算、再通过通讯方式送至集中监控单元和装置,用来操作和控制换流阀冷却系统可靠、稳定运行,同时可在人机接口界面显示参数。
因为换流阀冷却系统控制保护CPU设备需对众多过程检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参数快速正确采集处理和精准计算、判断,这就对这些过程检测信号的采集和转换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阀冷控制和保护系统采集信号的精度主要依赖于阀冷控制保护系统所配置的模拟量采集模块(AI模块)的采集精度,即由AI模块自身精度决定。而AI模块采集精度会受到自身精度、环境温度、环境干扰等因素决定。如果这些过程检测参数存在较大精度误差,继而影响阀冷控制保护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控制和保护逻辑判断、输出控制和告警等结果产生偏差,进一步可能会导致换流阀冷却设备的运行控制产生误动和拒动,严重时会直接导致换流阀设备闭锁,直接导致直流输电跳闸和停止电力供应的现象。
因此在换流阀冷却系统的过程检测信号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阀冷控制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和设计要素。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换流阀冷却系统是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换流阀配套辅助系统,换流阀冷却系统的过程检测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电导率等参数采集的真实性和准确度,会直接影响到阀冷设备的运行和控制状态,对维护阀冷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更是至关重要。
这样提出一种解决方法,可以对阀冷控制系统AI模块的采样精度进行优化和校准,可以有效提高针对阀冷系统运行状态参数的采样精度。校正参数后可以把分析计算的变量参数锁存在控制系统可以快速读取的DB数据块程序中。达到真正提高换流阀冷却系统AI模块的检测精度的技术目标要求。。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换流阀冷却系统过程检测精度的方法,用于提高AI模拟量输入模块输出的数字量电流值的精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AI模拟量输入模块的输入电流值进行多次采样,使得采样的输入电流值均匀分布在输入电流值的输入区间上,且包括输入区间的2个端点;
步骤2,对每一个输入电流值,根据AI模拟量输入模块,获得对应的输出的数字量电流值;
步骤3,在输入区间内选出(N-1)个输入电流值,并结合输入区间的2个端点,将输入区间切割成N个分段;
步骤4,建立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以输入电流值为X轴,以数字量电流值为Y轴;
步骤5,根据每一个分段中采样的输入电流值以及对应的数字量电流值,计算每一个分段的斜率与截距;
步骤6,响应于AI模拟量输入模块输出的数字量电流值,确定所属的分段;
步骤7,利用所属的分段的斜率与截距优化数字量电流值。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对输入区间N等分点的输入电流值进行采样,所述步骤3中选出N等分点并结合输入区间的2个端点,将输入区间切割成N个等长的分段。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步骤3.1,以输入电流值为自变量,以数字量电流值与输入电流值之差为因变量,计算出所有极大值与极小值;
步骤3.2,根据所有极大值与极小值对应的输入电流值,并结合输入区间的2个端点,将输入区间切割成N个分段,其中,(N-1)为极大值与极小值的总个数。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的第i个分段的斜率截距/>其中v=i,u=i-1,i=1,2,…,N,所述第i个分段依照所述输入电流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
根据每一个分段中所有的采样的输入电流值以及对应的数字量电流值,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第i个分段的斜率ki与截距bi,所述第i个分段依照所述输入电流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具体包括:
将输出的数字量电流值yr依次与yi进行比较,其中,i=1,2,…N;
若yi-1<yr≤yi,确定所属的分段为第i个分段。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7具体包括:其中,ISZ为优化前的数字量电流值,IJZ为优化后的数字量电流值。
一种提高换流阀冷却系统过程检测精度的系统,包括:高精度校准仪、AI模拟量输入模块、校准子程序、CPU设备、DB块子程序与人机接口校准显示程序;
所述高精度校准仪用于输出采样的输入电流值;
所述AI模拟量输入模块用于对每一个输入电流值输出数字量电流值;
所述校准子程序用于计算斜率与截距;
所述CPU设备用于利用补偿参数优化数字量电流值。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DB块子程序,用于存储斜率与截距。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人机接口校准显示程序,用于信号的界面显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阀冷控制系统的模拟量输入AI模块通道进行高精度检测和校准,可以有效提高一个测量精度等级,可以把AI模块的检测精度由1%精度等级提高到0.1%精度等级。
(2)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客观、有效达到提高阀冷控制系统过程检测精度的技术目标要求。
(3)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消除不同AI模块通道因电气参数差异系而引起的测量精度影响。具有不同电气参数的通道,可以保证具有同样高的测量精度。
(4)阀冷系统设备采集的过程检测参数,如采集到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电导率等参数,更加真实反映阀冷系统设备运行状态,可以有效减少误动和拒动风险,最大程度保证阀冷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5)根据算法编制控制系统子程序和DB数据块子程序,能快速自动计算变量参数,并将需要校准的变量参数保存在数据块子程序中,控制系统会实时根据保存在DB数据块中的变量参数对AI采样通道实时进行参数校正、显示或用于控制逻辑执行等功能应用。
(6)阀冷控制CPU和AI模块即使掉电重启,保存在DB数据块程序中的通道变量参数不会丢失或改变,阀冷系统测量精度仍不受影响,仍继续处于高精度测量状态中。
(7)本发明提出的逻辑和方法,可以应用到其他过程检测设备的控制系统中。控制系统无需增加其他电气回路元件,即可有效提高过程检测测量精度。
(8)经过校准后的阀冷控制系统设备AI模块信号回路,由于具有很高的测量精度和线性度技术指标,同时兼具了高精度测量和校准仪器的一些功能,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应用,对一些传感器和变送器仪表的精度、线性度等性能指标进行校准。
附图说明
图1是2线制和4线制传感器信号采集常用接线方式示意图。
图2是模拟量输入模块的内部检测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3是模拟量输入模块转化数字量电流值和实际输入电流关系曲线图例。
图4A是AI模块输入电流参数采集和显示框图(未校准)。
图4B是AI模块输入电流参数采集和校准流程图例(增加校准)。
图5是AI模块输入电流参数曲线和分段示意图。
图6是AI模块输入电流参数曲线和分段参数标注示意图。
图7是AI模块单个采集通道校准流程说明示意图。
图8是AI模块输入和转换后数字量电流值曲线关系示意图(校准前后)。
图9是AI模块输入电流参数多通道采集和校准流程框图。
图10是一种提高换流阀冷却系统过程检测精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换流阀冷却系统过程检测传感器信号说明
目前主流传感器输出信号基本都采用恒流源信号(如4-20mA电流信号),恒流源信号具有信号稳定,传输距离长,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恒流源传感器在换流阀冷却系统中,特别是需要精密控制的阀冷控制和保护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般针对传感器恒流源信号回路主要有2线制、3线制、4线制三种方式,其中应用广泛的有2线制和4线制方式。传感器和模拟量输入采集模块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
无论传感器和模拟量信号采集模块接线方式采用哪一种方式,流经AI模拟量输入模块的电流值均为4-20mA恒流源信号,该信号随着过程检测传感器的非电量参数变化而变化。以下将AI模拟量输入模块简称为AI模块。
一般模拟量输入模块的内部检测电路如图2所示,在图2中,模拟量输入模块对传感器输出的4-20mA信号经过内部信号处理和模数转换,直接转为对应的数字量电流值。如20mA对应27648十进制数字量信号。
AI模块针对4-20mA信号的检测精度误差主要有:采样电路误差、信号放大回路误差、ADC模数转化误差,另外还有温漂、零漂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AI模块转化为等效电流信号的数字量电流值的误差形式,一般有以下三种表现方式:(1)数字量电流值偏大;(2)数字量电流值偏小;(3)数字量电流值线性度较差。如图3所示。
图3中表示的3种AI模块数字量电流值和实际输入电流关系都存在采集精度误差。如果误差值较大,直接影响到阀冷控制和保护系统采样精度,从而影响到控制系统的逻辑判断、控制功能、设备启停、系统报警、系统跳闸等控制保护功能正确输出。轻者会出现设备误动和拒动,严重者直接影响到阀冷系统的温度、压力等重要过程检测参数的控制功能实现,系统状态振荡或不稳定、甚至导致换流阀设备闭锁。如果换流阀系统闭锁,整个输配电网将会短时或长时间失去电力供应。阀冷系统即为换流阀冷却系统的简称。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法,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换流阀冷却控制保护系统针对过程检测传感器的信号采集精度低、误差较大、线性度低的问题,并填补现有换流阀冷却系统过程检测技术上的空白。
在换流阀冷却系统的4-20mA模拟量采集和检测回路中,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能有效把模拟量输入信号的检测精度提高一个精度等级。让阀冷系统建立在以真实设备状态参数的基础上运行,更科学地实现阀冷控制系统的运行和控制功能,从而保证换流阀冷却系统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同时对高压直流输电设备和输配电网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法,主要是通过一种对阀冷系统的AI模块4-20mA信号采集通道进行自动校准。利用一种高精度校准仪作为AI模块的标准输入信号源,阀冷CPU通过读取AI模块一个和多个采集通道参数值,精准计算需要校准的k系数和补偿电流值,从而可以对AI模块的所有采集通道进行高精度校准,使AI模块转换和上传到CPU设备上的数字量电流值非常接近AI模块实际输入电流值。
可以把AI模块的电流参数检测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等级,同时能保证极高的信号采集线性度。校准MAI模块的方法和原理参见图4A和图4B。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提高阀冷系统过程检测精度的理论计算方法说明如下:
针对AI模块转化数字量电流值和实际输入电流关系曲线进行分析。把AI模块实际输入电流x和数字量电流值y的参数曲线按照量程进行分段,每一段为一条直线。
图5左侧图形表示内容,图中曲线的函数关系为y=f(x),该曲线函数是无规则的,无法直接预测和计算该函数具体关系式。
为了可以对AI模块检测转换后的数字量电流值(y轴)进行高精度校准,可以采用把该曲线分解为多段直线的方法进行校准。
需要说明的是,分段规则按照x参数值均分规则进行分段,段数为N。分段越多,取得校准精度越高。同时也需要对比较多的直线方程的斜率和截距参数进行推导和求解计算。
本发明以5段进行阐述和说明,每段的信号间隔为4mA数值,见下表1所示:
表1-直线端点参数、斜率、截距参数表
分段后的直线各端点坐标值、斜率、截距等参数值如图6所示。
a)X轴为AI模块输入电流,为了方便校准,采用高精度mA校准仪输出4-20mA到AI模块输入端;
b)Y轴为AI模块根据输入电流检测,在根据内部A/D转换得出的数字量电流值;
c)各段直线的斜率和轴上截距参数如下:
显然,对于任何一段直线,计算第i个分段的斜率截距/> 其中,u=i-1,v=i,i=1,2,3,4,5。第i个分段依照所述输入电流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斜率和截距。由于均采用的是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方便和高精度校准,优选的,可以把x轴上mA电流数值按照等间距均分成5段。
此外,优选的,也可以按照极大值与极小值进行分段(而非等间距分段),首先仍然以输入电流值为X轴,但是以数字量电流值与输入电流值之差为Y轴,计算出所有极大值与极小值。需要说明的是,这就相当于连接(x0,y0)与(x20,y20),然后找到误差最大的那些值(也就是极大值与极小值)。最后,根据所有极大值与极小值对应的输入电流值,并结合输入区间的2个端点,将输入区间切割成N个分段,其中,(N-1)为极大值与极小值的总个数。
3)编制校准子程序、DB块子程序、人机接口校准显示程序
校准子程序用于根据AI模块输入和数字量电流值自动计算分段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参数。
DB块子程序,用于建立数据变量,采用带符号位的DBW双字整数变量,分别为每个AI模块通道建立2N个DBW双字整数变量(N表示分段数量)。这些变量用于储存AI模块对应的每一个输入通道计算的分段直线的斜率k和截距b参数数值。
人机接口校准显示程序,主要用于校准AI模块通道检测信号的显示和操作。
4)求解5段直线的斜率k和截距b参数。对AI转化的数字量电流值进行校准。
为便于计算和理解,把模拟量回路电流信号变量以电流符号I命名。
其中,IGD为AI模块输入电流值(由高精度校准仪输出给定,按照电流满量程分段后的标准电流值选取)。ISZ为AI模块采集后转换成的数字量电流值(有一定误差)。IJZ为ISZ数字量电流值经过校准后的数值(非常接近AI模块实际电流给定值)。ki为第i段直线斜率数值(通过校准程序自动计算取得)。bi为第i段直线在y轴上截距数值(通过校准程序自动计算取得)。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场景下,需要先根据数字量电流值确定到底属于哪一个分段。可以将输出的数字量电流值yr依次与yi进行比较,其中,i=1,2,…N。若yi-1<yr≤yi,则确定所属的分段为第i个分段。
AI模块采集后转换成的数字量电流值ISZ和AI模块通道实际给定电流值IGD的函数关系为:ISZ=kiIGD+bi
推导出校准公式为:
参见下表3所示:
表3-分段直线端点法校准公式说明表
5)AI模拟量信号的一个输入信号检测通道需要按照以上要求进行多段式和端点法进行校准。
校准流程如图7所示。
6)AI模拟量信号输入通道校准后,其实际采集电流和最终转换后的数字量电流值非常接近,函数关系高度接近一条(斜率k=1,截距b=0)的直线。
校准结果如图8所示。
7)其他AI模块通道校准流程相同,根据AI模块转换后的数字量电流参数,可以快速、准确计算出相对应的变量参数,按照阀冷控制系统模拟量采样通道数量分别建立各自的变量参数,并一一存在DB数据块中。
多通道模拟量输入模块校准流程方法如图9所示。
8)阀冷系统配置的过程检测传感器主要包含温度、流量、压力、液位、电导率等型式变送器,同时阀冷系统配置多个包含多通道的模拟量输入模块。需要对每个通道进行校准。每个测量通道需要分别对斜率k系数和截距b参数值进行分别计算和校准,同时为了达到高精度和高线性度校准目的,需要对每个通道进行多段式分别校准。
综上,一种提高换流阀冷却系统过程检测精度的方法,如图10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AI模拟量输入模块的输入电流值进行多次采样,使得采样的输入电流值均匀分布在输入电流值的输入区间上,且包括输入区间的2个端点;
步骤2,对每一个输入电流值,根据AI模拟量输入模块,获得对应的输出的数字量电流值;
步骤3,在输入区间内选出(N-1)个输入电流值,并结合输入区间的2个端点,将输入区间切割成N个分段;
步骤4,建立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以输入电流值为X轴,以数字量电流值为Y轴;
步骤5,根据每一个分段中采样的输入电流值以及对应的数字量电流值,计算每一个分段的斜率与截距;
步骤6,根据每一个分段的斜率与截距确定每一个分段的补偿参数;
步骤7,利用补偿参数优化数字量电流值。
本发明申请人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示例做了详细的说明与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实施示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详尽的说明只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精神,而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相反,任何基于本发明的发明精神所作的任何改进或修饰都应当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提高换流阀冷却系统过程检测精度的方法,用于提高AI模拟量输入模块输出的数字量电流值的精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AI模拟量输入模块的输入电流值进行多次采样,使得采样的输入电流值均匀分布在输入电流值的输入区间上,且包括输入区间的2个端点;
步骤2,对每一个输入电流值,根据AI模拟量输入模块,获得对应的输出的数字量电流值;
步骤3,在输入区间内选出(N-1)个输入电流值,并结合输入区间的2个端点,将输入区间切割成N个分段;步骤3具体包括:
步骤3.1,以输入电流值为自变量,以数字量电流值与输入电流值之差为因变量,计算出所有极大值与极小值;
步骤3.2,根据所有极大值与极小值对应的输入电流值,并结合输入区间的2个端点,将输入区间切割成N个分段,其中,(N-1)为极大值与极小值的总个数;
步骤4,建立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以输入电流值为X轴,以数字量电流值为Y轴;
步骤5,根据每一个分段中采样的输入电流值以及对应的数字量电流值,计算每一个分段的斜率与截距;
步骤6,响应于AI模拟量输入模块输出的数字量电流值,确定所属的分段;
步骤7,利用所属的分段的斜率与截距优化数字量电流值,并建立数据变量,采用带符号位的DBW双字整数变量,分别为每个AI模块通道建立2N个DBW双字整数变量,所述变量用于储存AI模块对应的每一个输入通道计算的分段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参数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换流阀冷却系统过程检测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对输入区间N等分点的输入电流值进行采样,所述步骤3中选出N等分点并结合输入区间的2个端点,将输入区间切割成N个等长的分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换流阀冷却系统过程检测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第i个分段的斜率截距/>其中v=i,u=i-1,i=1,2,…,N,所述第i个分段依照所述输入电流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换流阀冷却系统过程检测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
根据每一个分段中所有的采样的输入电流值以及对应的数字量电流值,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第i个分段的斜率ki与截距bi,所述第i个分段依照所述输入电流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提高换流阀冷却系统过程检测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具体包括:
将输出的数字量电流值yr依次与yi进行比较,其中,i=1,2,…N;
若yi-1<yr≤yi,确定所属的分段为第i个分段。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提高换流阀冷却系统过程检测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具体包括:其中,ISZ为优化前的数字量电流值,IJZ为优化后的数字量电流值。
7.一种提高换流阀冷却系统过程检测精度的系统,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高精度校准仪、AI模拟量输入模块、校准子程序、CPU设备、DB块子程序与人机接口校准显示程序;
所述高精度校准仪用于输出采样的输入电流值;
所述AI模拟量输入模块用于对每一个输入电流值输出数字量电流值;
所述校准子程序用于计算斜率与截距;
所述CPU设备用于利用补偿参数优化数字量电流值;DB块子程序,用于存储斜率与截距:具体地,DB块子程序用于建立数据变量,采用带符号位的DBW双字整数变量,分别为每个AI模块通道建立2N个DBW双字整数变量,N表示分段数量,双字整数变量用于储存AI模块对应的每一个输入通道计算的分段直线的斜率k和截距b参数数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高换流阀冷却系统过程检测精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人机接口校准显示程序,用于信号的界面显示。
CN202111645572.1A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提高换流阀冷却系统过程检测精度的方法与系统 Active CN1144609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5572.1A CN114460917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提高换流阀冷却系统过程检测精度的方法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5572.1A CN114460917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提高换流阀冷却系统过程检测精度的方法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0917A CN114460917A (zh) 2022-05-10
CN114460917B true CN114460917B (zh) 2023-10-20

Family

ID=81407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45572.1A Active CN114460917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提高换流阀冷却系统过程检测精度的方法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6091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3918A (zh) * 2011-06-22 2012-02-15 德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流电压模拟量采集器自动校准系统
CN106791280A (zh) * 2017-02-20 2017-05-31 上海顺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确定adc中增益和偏移量及其对应关系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70453A (zh) * 2017-04-21 2017-08-1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分段线性实时积分误差补偿方法及其积分电路
CN107181489A (zh) * 2016-03-11 2017-09-19 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数转换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07703188A (zh) * 2017-08-21 2018-02-16 深圳市博巨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湿度传感器芯片的内建校准方法
CN110968833A (zh) * 2019-12-10 2020-04-07 上海艾临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模拟量校准的校准函数关系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3311374A (zh) * 2021-07-28 2021-08-27 绅克半导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测试机多个测试通道直流参数的校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3918A (zh) * 2011-06-22 2012-02-15 德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流电压模拟量采集器自动校准系统
CN107181489A (zh) * 2016-03-11 2017-09-19 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数转换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06791280A (zh) * 2017-02-20 2017-05-31 上海顺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确定adc中增益和偏移量及其对应关系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70453A (zh) * 2017-04-21 2017-08-1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分段线性实时积分误差补偿方法及其积分电路
CN107703188A (zh) * 2017-08-21 2018-02-16 深圳市博巨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湿度传感器芯片的内建校准方法
CN110968833A (zh) * 2019-12-10 2020-04-07 上海艾临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模拟量校准的校准函数关系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3311374A (zh) * 2021-07-28 2021-08-27 绅克半导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测试机多个测试通道直流参数的校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0917A (zh) 2022-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950557B (zh) 一种基于压力变送器的温度智能补偿方法
CN105929222B (zh) 适用于高稳射频信号功率稳定度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7271081B (zh) 基于两阶段最小二乘拟合的硅压阻式压力变送器温度补偿方法及装置
CN209327889U (zh) 4-20mA程控精密电流源
CN105306056A (zh) 一种电流频率转换电路的标度因数温度补偿方法
CN101339815B (zh) 过程校验仪及其设计方法
CN114460917B (zh) 一种提高换流阀冷却系统过程检测精度的方法与系统
CN211653115U (zh) 一种数字电流传感器自动校准系统
CN102043093B (zh) 测量电流型模数转换器的转换电阻的阻值的方法
CN205691245U (zh) 一种无线校准的智能温度变送器
CN113514168B (zh) 多路温度传感器测试装置
CN102081027B (zh) 机电一体化密度变送器
CN104678161A (zh) 一种用于微小电流的线性测量电路
CN109506745A (zh) 一种气体超声波流量计模拟量输出模块的校准方法
CN207882426U (zh) 一种用于对绝对延迟时间进行校准的系统
CN216160041U (zh) 一种高精度rtd采集系统
CN112863713A (zh) 一种高温气冷堆用一回路气体湿度测量电路
CN219551767U (zh) 一种气压传感器检定多通道装置
CN202974478U (zh) 一种智能隔离温度变送器
CN103543427A (zh) 基于智能搜索算法的无源互调测试系统校准方法和装置
CN115459451B (zh) 一种基于电源回路的开关量传感器的智能通讯方法
CN214251073U (zh) 一种便携式多参数现场智能校准装置及系统
CN207487770U (zh) 一种具备自诊断功能的智能乏燃料池液位监测系统
CN204255522U (zh) 一种温度信号传输的防接触不良线路
CN209014635U (zh) 一种电阻输入隔离变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