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58159A - 一种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58159A
CN114458159A CN202011247953.XA CN202011247953A CN114458159A CN 114458159 A CN114458159 A CN 114458159A CN 202011247953 A CN202011247953 A CN 202011247953A CN 114458159 A CN114458159 A CN 1144581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lling
assembly
reamer
drill bit
rea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4795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洪涛
李宁
周波
章景城
张权
陈龙
张重愿
曹立虎
王天博
文涛
宋国志
周小君
何仁清
贾红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4795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581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58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581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7/00Special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rilling
    • E21B7/28Enlarging drilled holes, e.g. by counterbor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17/00Drilling rods or pipes; Flexible drill strings; Kellies; Drill collars; Sucker rods; Cables; Casings; Tubings
    • E21B17/10Wear protectors; Centralising devices, e.g. stabilisers
    • E21B17/1078Stabilisers or centralisers for casing, tubing or drill pip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17/00Drilling rods or pipes; Flexible drill strings; Kellies; Drill collars; Sucker rods; Cables; Casings; Tubings
    • E21B17/16Drill coll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至少选取至少一个扩眼器、至少一个钻头和至少一个钻铤组件;将所述扩眼器、所述钻头和所述钻铤组件构建成至少一个钻具组合;采用至少一个所述钻具组合对复合地层进行钻进。可以实现对超深井复合盐层段进行随钻扩眼,消除了盐层段蠕变缩径带来的阻卡,减少了钻后扩眼工序。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复合盐层段钻进时钻井安全性差,时效低,勘探开发进度慢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井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能源需求大幅度攀升,浅表地层的石化能源己渐渐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向着更深地层进行石化能源开发已成了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盐下油气储层得以开发。随着井深的增加,钻井的难度也会相应地增加。在这类盐下油气储层中,盐层因塑性强、抗压强度低、蠕变速度快,历来是世界钻井难题。尤其是对于具有高温、高压特征的超深井复合盐层段,其钻井难度更大。由于复合盐层段蠕变缩径程度高,钻进过程中阻卡严重,需要提高钻井液密度来减缓盐层的蠕变速度。但复合盐层中含有抗压能力低的泥岩与砂岩,采用高密度钻井液容易造成钻井与固井时发生井漏。导致钻井液密度窗口窄,钻井复杂,极易发生事故,严重影响钻井安全与生产时效。复合盐层段蠕变会造成下套管困难,在下套管前需静止测量盐层蠕变速率,反复通井破坏缩径段,甚至需要进行钻后扩眼作业,造成完井作业时间长,严重影响生产时效。
目前,采用油基钻井液钻进,消除了盐间泥岩吸水膨胀垮塌问题,钻井安全性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盐层蠕变缩径问题仍然存在。采用常规钻具组合钻进,钻井液密度2.10~2.50g/cm3,每钻进150~300m或连续钻进2天,必须短程起下钻1次,破坏盐层缩径;对于缩径井段需要反复划眼消除,确保安全。据不完全统计,复合盐层段钻井与固井时发生井漏的井约占1/3,井漏复杂处理时间约占6~10%;在钻进时效中处理盐层缩径短起下及划眼时间约占总时间的5~15%。在钻完复合盐层井段后,部分井由于盐层蠕变程度高导致下套管遇阻,易发生起套管事故。通常需要采用完井后静止测盐层蠕变速度方式来确定是否可安全下套管,如盐层蠕变速度快,则需反复通井划眼破坏缩径井段,甚至需要进行钻后扩眼,钻后扩眼时间一般需7~10天(根据井深不同略有差异)。
然而,上述钻进方式,钻井安全性差,时效低,影响了勘探开发进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对复合盐层段钻进时钻井安全性差,时效低,勘探开发进度慢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包括:
至少选取至少一个扩眼器、至少一个钻头和至少一个钻铤组件;
将所述扩眼器、所述钻头和所述钻铤组件构建成至少一个钻具组合;
用至少一个所述钻具组合对复合地层进行钻进。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采用至少一个所述钻具组合对复合地层进行钻进,包括:
采用所述至少一个所述钻具组合中的第一钻具组合对复合地层的复合盐层段进行钻进,且钻压为80~120kN,转速为60~80rpm;
采用所述至少一个所述钻具组合中的第二钻具组合对所述复合地层的盐底地质卡层段进行钻进,且钻压为50~100kN,转速为60~80rpm。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扩眼器、所述钻头和所述钻铤组件构建成至少一个钻具组合,包括:
将所述至少一个扩眼器中的第一扩眼器、所述至少一个钻头中的第一钻头和所述至少一个钻铤组件中的第一钻铤组件和第二钻铤组件构建成所述第一钻具组合;
将所述至少一个扩眼器中的第二扩眼器、所述至少一个钻头中的第二钻头和所述至少一个钻铤组件中的第三钻铤组件构建成所述第二钻具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扩眼器的刀翼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钻头的外径,所述第二扩眼器的刀翼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钻头的外径,所述第一钻头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钻头的外径。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扩眼器中的第一扩眼器、所述至少一个钻头中的第一钻头和所述至少一个钻铤组件中的第一钻铤组件和第二钻铤组件构建成所述第一钻具组合,包括:
将所述第一钻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钻铤组件的一端相连;
将所述第一钻铤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扩眼器的一端相连;
将所述第一扩眼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钻铤组件的一端相连,形成所述第一钻具组合。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扩眼器中的第二扩眼器、所述至少一个钻头中的第二钻头和所述至少一个钻铤组件中的第三钻铤组件构建成所述第二钻具组合,包括:
将所述第二钻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扩眼器的一端相连;
将所述第二扩眼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钻铤组件的一端相连,形成所述第二钻具组合。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选取第一扶正器和井下动力钻具,所述井下动力钻具包括垂钻工具或螺杆钻具,所述第一扶正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钻头的外径;
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扩眼器中的第一扩眼器、所述至少一个钻头中的第一钻头和所述至少一个钻铤组件中的第一钻铤组件和第二钻铤组件构建成所述第一钻具组合,包括:
将所述第一钻头的一端与所述井下动力钻具的一端相连;
将所述井下动力钻具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扶正器的一端相连;
将所述第一扶正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钻铤组件的一端相连;
将所述第一钻铤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扩眼器的一端相连;
将所述第一扩眼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钻铤组件的一端相连,形成所述第一钻具组合;
还包括:选取第二扶正器,所述第二扶正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钻头的外径;
将所述至少一个扩眼器中的第二扩眼器、所述至少一个钻头中的第二钻头和所述至少一个钻铤组件中的第三钻铤组件构建成所述第二钻具组合,包括:
将所述第二钻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扩眼器的一端相连;
将所述第二扩眼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扶正器的一端相连;
将所述第二扶正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钻铤组件的一端相连,形成所述第二钻具组合。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构建所述钻具组合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钻具组合进行测试;
所述对所述钻具组合进行测试,包括:
在所述扩眼器的刀翼上缠绕胶带;
将所述扩眼器接上顶驱或方钻杆,并将所述扩眼器下放至钻盘面以下;
开泵并匀速提排量至设计排量,稳定排量2-5min后停泵;
提升所述扩眼器至转盘面以上检查,若胶带完好,则所述扩眼器正常,若胶带崩落,则更换钻具组合并重新进行钻具组合测试。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采用所述至少一个所述钻具组合中的第一钻具组合对复合地层的复合盐层段进行钻进,包括:
所述第一钻具组合每钻完一根钻杆,则采用第一钻具组合进行倒划眼处理,且所述第一钻具组合倒划眼转速为50~60r/min,钻压为10~20kN;
判断井眼是否通畅;
若所述井眼通畅,则控制所述第一钻具组合以高于所述倒划眼转速进行下划眼,并对所述复合盐层继续钻进以监控扩眼钻进及划眼时的扭矩;
若所述井眼不通畅,则控制所述第一钻具组合进行反复划眼,直至井眼通畅。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采用所述至少一个所述钻具组合中的第一钻具组合对复合地层的复合盐层段进行钻进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钻具组合中的钻头是否钻到所述复合盐层段中的盐膏地层标志层;
若钻到,则将所述第一钻具组合起钻,并将所述第一钻具组合更换为所述第二钻具组合;
若未钻到,则继续采用所述第一钻具组合钻进。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采用所述至少一个所述钻具组合中的第一钻具组合对复合地层的复合盐层段进行钻进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钻具组合置于套管中;
判断所述第一钻具组合中的扩眼器是否位于套管鞋至少5米以下;
若是,则控制第一钻具组合启动钻进;
若否,则继续将所述第一钻具组合下移。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通过包括至少选取至少一个扩眼器、至少一个钻头和至少一个钻铤组件,将所述扩眼器、所述钻头和所述钻铤组件构建成至少一个钻具组合,这样钻具组合中既包括钻头也包括了扩眼器,所以实现钻进的同时进行扩眼的目的,所以用至少一个该钻具组合对复合地层进行钻进时,可以实现对超深井复合盐层段进行随钻扩眼,消除了盐层段蠕变缩径带来的阻卡,减少了钻后扩眼工序。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复合盐层段钻进时钻井安全性差,时效低,勘探开发进度慢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钻具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二钻具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对钻具组合进行测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对复合盐层段进行钻进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对盐底地质卡层段进行钻进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钻具组合;
101-第一钻头;
102-井下动力钻具;
103-第一扶正器;
104-第一钻铤组件;
105-第一扩眼器;
106-第二钻铤组件;
20-第二钻具组合;
201-第二钻头;
202-第二扩眼器;
203-第二扶正器;
204-第三钻铤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主要应用于超深井复合盐层段的钻进和盐底地质卡层的钻进。通过配备有扩眼器的钻具组合对复合地层进行钻进,实现在钻进的同时进行扩眼作业,可消除盐层段蠕变缩径带来的阻卡,减少钻后扩眼工序,提高钻井安全性与时效。
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至少选取至少一个扩眼器、至少一个钻头和至少一个钻铤组件。
本实施例中,扩眼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施例中,选取两个扩眼器,分别为第一扩眼器105和第二扩眼器202。
本实施例中,钻头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施例中,选取两个钻头,分别为第一钻头101和第二钻头201。
本实施例中,钻铤组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施例中,选取三个钻铤组件,分别为第一钻铤组件102、第二钻铤106和第三钻铤204。
S102、将扩眼器、钻头和钻铤组件构建成至少一个钻具组合。
本实施例中,将扩眼器、钻头和钻铤组件构建成至少一个钻具组合,例如:将扩眼器、钻头和钻铤组件构建成一个钻具组合,或者,将扩眼器、钻头和钻铤组件构建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钻具组合。
本实施例中,将扩眼器、钻头和钻铤组件构建成两个钻具组合,分别为第一钻具组合10和第二钻具组合20。
S103、采用至少一个钻具组合对复合地层进行钻进。
本实施例中,采用一个钻具组合对复合地层进行钻进,或者,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钻具组合对复合地层进行钻进。
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钻具组合对复合地层进行钻进,两个钻进组合分别为第一钻具组合10和第二钻具组合20。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通过包括至少选取至少一个扩眼器、至少一个钻头和至少一个钻铤组件,将扩眼器、钻头和钻铤组件构建成至少一个钻具组合,这样钻具组合中既包括钻头也包括了扩眼器,所以实现钻进的同时进行扩眼的目的,所以用至少一个该钻具组合对复合地层进行钻进时,可以实现对超深井复合盐层段进行随钻扩眼,消除了盐层段蠕变缩径带来的阻卡,减少了钻后扩眼工序。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复合盐层段钻进时钻井安全性差,时效低,勘探开发进度慢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将扩眼器、钻头、钻铤组件构建成至少一个钻具组合,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将至少一个扩眼器中的第一扩眼器105、至少一个钻头中的第一钻头101和至少一个钻铤组件中的第一钻铤组件104和第二钻铤组件106构建成第一钻具组合10;
步骤B1,将至少一个扩眼器中的第二扩眼器202、至少一个钻头中的第二钻铤201和至少一个钻铤组件中的第三钻铤组件204构建成第二钻具组合20。
例如,第一钻具组合10和第一钻具组合10构建时,参见图1所示,可以将至少一个扩眼器中的第一扩眼器105、至少一个钻头中的第一钻头101和至少一个钻铤组件中的第一钻铤组件104和第二钻铤组件106构建成第一钻具组合10。参见图2所示,可以将至少一个扩眼器中的第二扩眼器202、至少一个钻头中的第二钻铤201和至少一个钻铤组件中的第三钻铤组件204构建成第二钻具组合20。
本实施例中,第一钻头101采用PDC钻头,第一钻头101的外径小于上层套管的内通径。
本实施例中,第一扩眼器105的刀翼外径大于第一钻头101的外径。
本实施例中,第一扩眼器105的刀翼工作外径比第一钻头101外径大1~1.5英寸(25.4~38.1mm)。
本实施例中,第一钻铤组件104由1~2根钻铤组成,第二钻铤组件106由12~18根钻铤组成,第一扩眼器105与第一钻头101之间的距离约为30m左右。
本实施例中,第一钻铤组件104的钻铤中还内置MWD随钻测量仪器,用于测量如工具面、井斜、方位等井下钻具姿态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二钻头201采用攻击性强的PDC钻头,第二钻头201的外径小于上层套管的内通径。
本实施例中,第二扩眼器202的刀翼外径大于第二钻头201的外径。
本实施例中,第二扩眼器202的刀翼工作外径比第一钻头101外径大1~1.5英寸(25.4~38.1mm)。
本实施例中,第三钻铤组件204由12~18根钻铤组成,例如,第三钻铤组件204可以由15根钻铤组成,或者在一些示例中,第三钻铤组件204可以由16根钻铤组成,本实施例中,第三钻铤组件204中的包括的钻铤数量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本实施例中,第一钻头101的外径大于第二钻头201的外径,第一扩眼器105的刀翼外径大于第二扩眼器202的刀翼外径。
本实施例中,第一扩眼器105、第二扩眼器202均为可控液压打开式,扩眼器均采用投球或排量方式激活
本实施例中,将至少一个扩眼器中的第一扩眼器105、至少一个钻头中的第一钻头101和至少一个钻铤组件中的第一钻铤组件104和第二钻铤组件106构建成第一钻具组合10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2:将第一钻头101的一端与第一钻头组件104的一端相连;
步骤B2:将第一钻铤组件104的另一端与第一扩眼器105的一端相连;
步骤C2:将第一扩眼器105的另一端与第二钻铤组件106的一端相连,形成第一钻具组合10。
本实施例中,将至少一个扩眼器中的第二扩眼器202、至少一个钻头中的第二钻铤201和至少一个钻铤组件中的第三钻铤组件204构建成第二钻具组合20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3:将第二钻头201的一端与第二扩眼器202的一端相连;
步骤B3:将第二扩眼器202的另一端与第三钻铤组件204的一端相连,形成第二钻具组合20。
本实施例中,第一钻具组合10中可加入相应的井下动力钻具102和第一扶正器103,井下动力钻具102包括垂直钻井工具或螺杆钻具。
本实施例中,针对部分井地层倾角大,易井斜,需第一钻具组合10中可加入垂直钻井工具;对于定向井因轨迹控制需要,第一钻具组合10中可加入螺杆。
本实施例中,第一扶正器103可提升第一钻具组合10钻进过程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选取第一扶正器103和井下动力钻具102,井下动力钻具102包括垂钻工具或螺杆钻具,第一扶正器103的外径小于第一钻头101的外径。
本实施例中,将至少一个扩眼器中的第一扩眼器105、至少一个钻头中的第一钻头101和至少一个钻铤组件中的第一钻铤组件104和第二钻铤组件106构建成第一钻具组合10,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4:将第一钻头101的一端与井下动力钻具102相连;
步骤B4:将井下动力钻具102的另一端与第一扶正器103的一端相连;
步骤C4:将第一扶正器103的另一端与第一钻铤104的一端相连;
步骤D4:将第一钻铤104的另一端与第一扩眼器105的一端相连;
步骤E4:将第一扩眼器105的另一端与第二钻铤组件106的一端相连,形成第一钻具组合10。
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钻进过程的稳定性,还可在第二钻铤组件106中再增加1~2个扶正器。
本实施例中,第二钻具组合20中可加入第二扶正器203。
本实施例中,第二扶正器203可提升第二钻具组合20钻进过程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选取第二扶正器203,第二扶正器203的外径小于第二钻头201的外径;
本实施例中,将至少一个扩眼器中的第二扩眼器202、至少一个钻头中的第二钻铤201和至少一个钻铤组件中的第三钻铤组件204构建成第二钻具组合20,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5:将第二钻头201的一端与第二扩眼器202的一端相连;
步骤B5:将第二扩眼器202的另一端与第二扶正器203的一端相连;
步骤C5:将第二扶正器203的另一端与第三钻铤组件204的一端相连,形成第二钻具组合20。
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钻进过程的稳定性,还可在第三钻铤组件204中再增加1~2个扶正器。
本实施例中,第一扶正器103、第二扶正器203均为螺旋式,第一扶正器103的外径比第一钻头101的尺寸小1/8英寸(3.17mm);第二扶正器203的外径比第二钻头201的尺寸小1/8英寸(3.17mm)。
本实施例中,钻头与其他工具尺寸搭配可参考下表:
序号 钻头外径(mm) 扩眼器刀翼外径(mm) 扶正器(mm) 排量(l/s)
1 333.37 368.3~406.4 328~329 40~60
2 311.1 336.6~381 306~307 20~50
3 241.3 266.7~279.4 237~238 18~40
4 215.9 228.6~260.4 211~212 15~35
5 168.3 177.8~190.5 163~164 12~20
6 152.4 165.1~177.8 147~148 10~15
本实施例中,形成钻具组合之后,即上述步骤S102之后,还包括对构建的钻具组合进行测试。参见图4所示,对钻具组合进行测试包括如下步骤:
S201、在扩眼器的刀翼上缠绕胶带;
S202、将扩眼器接上顶驱或方钻杆,并将扩眼器下放至钻盘面以下;
S203、开泵并匀速提排量至设计排量,稳定排量2-5min后停泵;
S204、提升扩眼器至转盘面以上检查,判断胶带是否完好;
S205、若胶带完好,则判断出扩眼器正常;
S206、若胶带崩落,则更换钻具组合并重新进行钻具组合测试。
本实施例中,采用至少一个钻具组合对复合地层进行钻进,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6、采用至少一个钻具组合中的第一钻具组合10对复合地层的复合盐层段进行钻进,且钻压为80~120kN,转速为60~80rpm。
步骤B6、采用至少一个钻具组合中的第二钻具组合20对复合地层的盐底地质卡层段进行钻进,且钻压为50~100kN,转速为60~80rpm。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采用至少一个钻具组合中的第一钻具组合10对复合地层的复合盐层段进行钻进,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05、第一钻具组合10每钻完一根钻杆,则采用第一钻具组合10进行倒划眼处理,且第一钻具组合10倒划眼转速为50~60r/min,钻压为10~20kN;
S306、判断井眼是否通畅;
S307、若井眼通畅,则控制第一钻具组合10以高于倒划眼转速进行下划眼,并对复合盐层继续钻进以监控扩眼钻进及划眼时的扭矩;
S308、若井眼不通畅,则控制第一钻具组合10进行反复划眼,直至井眼通畅。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采用至少一个钻具组合中的第一钻具组合10对复合地层的复合盐层段进行钻进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S309、判断第一钻具组合10中的钻头是否钻到复合盐层段中的盐膏地层标志层;
S3010、若钻到,则将第一钻具组合10起钻,并将第一钻具组合10更换为第二钻具组合20;
S3011、若未钻到,则继续采用第一钻具组合10钻进。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采用至少一个钻具组合中的第一钻具组合对复合地层的复合盐层段进行钻进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S301、将第一钻具组合置于套管中;
S302、判断第一钻具组合中的扩眼器是否位于套管鞋至少5米以下;
S303、若是,则控制第一钻具组合启动钻进;
S304、若否,则继续将第一钻具组合下移。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6所示,采用至少一个钻具组合中的第二钻具组合20对复合地层的盐底地质卡层段进行钻进,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01、采用第二钻具组合20对盐底地质卡层段进行钻进;
S402、根据钻速判断地层,钻速变慢时停钻进行地质循环;
S403、根据返出岩屑确定是否为盐底地层;
S404、若是盐底地层,则停止钻进;
S405、若不是盐底地层,则继续钻进,直至钻入盐底。
以塔里木库车深井Φ241.3mm井眼为例,阐述本申请的具体工程应用:
第一钻具组合为针对上部复合盐层段钻进时的钻具组合,考虑库车地区地层倾角大,为防斜打快,第一钻具组合中安装垂直钻井工具与MWD随钻测量仪器。
第一钻具组合具体组成为:Φ241.3mm钻头+垂直钻井工具+Φ238mm扶正器+Φ178mm钻铤1根(内置MWD随钻测量仪器)+Φ178mm钻铤1根+扩眼器(刀翼张开Φ279mm)+Φ178mm钻铤串(12~18根)。
第二钻具组合为盐底地质卡层及完井下套管安全需要设计的钻具组合,将扩眼器尽量靠近钻头安装,保证未扩眼段尽量短,为近钻头随钻扩眼钻具组合。
第二钻具组合具体组成为:Φ215.9mm钻头+扩眼器(刀翼张开Φ266.7mm)+Φ178mm钻铤(1根)+Φ238mm扶正器+Φ178mm钻铤串(12~18根)。
第二钻具组合中钻头、扩眼器的外径分别小于第一钻具组合中钻头、扩眼器的外径,这样有利于安全下钻,减少扩划眼时间。
钻头喷嘴为W12*3+W13*2,TFA:0.61in2
钻压为50~120kN(根据钻速判断地层,复合盐层段钻压为80~120KN,盐底地质卡层段钻压为50~100KN);转速80rpm,钻进排量22~25L/s,顶驱限扭28kN.m;
复合盐层段钻进采用第一钻具组合,在扩眼器刀翼位于套管鞋以下至少5米后开始施工。先投球憋压激活扩眼器,然后开始钻进。每钻完1单根钻杆,倒划眼1遍检查井眼,如井眼畅通可接单根继续钻进。
钻进过程中,密切监测扩眼钻进及划眼时的扭矩,可通过短起下/起下钻的摩阻来判断井下扩眼和地层蠕变的实际情况。确定钻井液密度是否合适。钻至白云岩(塔里木地区盐膏地层标志层),起钻,更换第二钻具组合。
盐底地质卡层段采用第二钻具组合,钻进期间注意观察钻时、扭矩变化,发现慢钻时,要进行地质循环,根据返出岩屑确定是否为盐底地层,若为盐底地层则停钻,若不是盐底地层则继续钻进直至下钻到底。
同时钻进中要搞好坐岗观察,及时发现井漏,一旦发现井漏,要立即停泵,及时上提钻具,将钻头提至已扩眼井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至少选取至少一个扩眼器、至少一个钻头和至少一个钻铤组件;
将所述扩眼器、所述钻头和所述钻铤组件构建成至少一个钻具组合;
采用至少一个所述钻具组合对复合地层进行钻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至少一个所述钻具组合对复合地层进行钻进,包括:
采用所述至少一个所述钻具组合中的第一钻具组合对复合地层的复合盐层段进行钻进,且钻压为80~120kN,转速为60~80rpm;
采用所述至少一个所述钻具组合中的第二钻具组合对所述复合地层的盐底地质卡层段进行钻进,且钻压为50~100kN,转速为60~80rp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扩眼器、所述钻头和所述钻铤组件构建成至少一个钻具组合,包括:
将所述至少一个扩眼器中的第一扩眼器、所述至少一个钻头中的第一钻头和所述至少一个钻铤组件中的第一钻铤组件和第二钻铤组件构建成所述第一钻具组合;
将所述至少一个扩眼器中的第二扩眼器、所述至少一个钻头中的第二钻头和所述至少一个钻铤组件中的第三钻铤组件构建成所述第二钻具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扩眼器的刀翼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钻头的外径,所述第二扩眼器的刀翼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钻头的外径,所述第一钻头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钻头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扩眼器中的第一扩眼器、所述至少一个钻头中的第一钻头和所述至少一个钻铤组件中的第一钻铤组件和第二钻铤组件构建成所述第一钻具组合,包括:
将所述第一钻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钻铤组件的一端相连;
将所述第一钻铤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扩眼器的一端相连;
将所述第一扩眼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钻铤组件的一端相连,形成所述第一钻具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扩眼器中的第二扩眼器、所述至少一个钻头中的第二钻头和所述至少一个钻铤组件中的第三钻铤组件构建成所述第二钻具组合,包括:
将所述第二钻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扩眼器的一端相连;
将所述第二扩眼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钻铤组件的一端相连,形成所述第二钻具组合。
6.根据权利要5所述的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选取第一扶正器和井下动力钻具,所述井下动力钻具包括垂钻工具或螺杆钻具,所述第一扶正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钻头的外径;
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扩眼器中的第一扩眼器、所述至少一个钻头中的第一钻头和所述至少一个钻铤组件中的第一钻铤组件和第二钻铤组件构建成所述第一钻具组合,包括:
将所述第一钻头的一端与所述井下动力钻具的一端相连;
将所述井下动力钻具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扶正器的一端相连;
将所述第一扶正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钻铤组件的一端相连;
将所述第一钻铤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扩眼器的一端相连;
将所述第一扩眼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钻铤组件的一端相连,形成所述第一钻具组合;
还包括:选取第二扶正器,所述第二扶正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钻头的外径;
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扩眼器中的第二扩眼器、所述至少一个钻头中的第二钻头和所述至少一个钻铤组件中的第三钻铤组件构建成所述第二钻具组合,包括:
将所述第二钻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扩眼器的一端相连;
将所述第二扩眼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扶正器的一端相连;
将所述第二扶正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钻铤组件的一端相连,形成所述第二钻具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所述钻具组合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钻具组合进行测试;
所述对所述钻具组合进行测试,包括:
在所述扩眼器的刀翼上缠绕胶带;
将所述扩眼器接上顶驱或方钻杆,并将所述扩眼器下放至钻盘面以下;
开泵并匀速提排量至设计排量,稳定排量2-5min后停泵;
提升所述扩眼器至转盘面以上检查,若胶带完好,则所述扩眼器正常,若胶带崩落,则更换钻具组合并重新进行钻具组合测试。
8.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至少一个所述钻具组合中的第一钻具组合对复合地层的复合盐层段进行钻进,包括:
所述第一钻具组合每钻完一根钻杆,则采用第一钻具组合进行倒划眼处理,且所述第一钻具组合倒划眼转速为50~60r/min,钻压为10~20kN;
判断井眼是否通畅;
若所述井眼通畅,则控制所述第一钻具组合以高于所述倒划眼转速进行下划眼,并对所述复合盐层继续钻进以监控扩眼钻进及划眼时的扭矩;
若所述井眼不通畅,则控制所述第一钻具组合进行反复划眼,直至井眼通畅。
9.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至少一个所述钻具组合中的第一钻具组合对复合地层的复合盐层段进行钻进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钻具组合中的钻头是否钻到所述复合盐层段中的盐膏地层标志层;
若钻到,则将所述第一钻具组合起钻,并将所述第一钻具组合更换为所述第二钻具组合;
若未钻到,则继续采用所述第一钻具组合钻进。
10.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至少一个所述钻具组合中的第一钻具组合对复合地层的复合盐层段进行钻进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钻具组合置于套管中;
判断所述第一钻具组合中的扩眼器是否位于套管鞋至少5米以下;
若是,则控制第一钻具组合启动钻进;
若否,则继续将所述第一钻具组合下移。
CN202011247953.XA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 Pending CN1144581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7953.XA CN114458159A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7953.XA CN114458159A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58159A true CN114458159A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04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47953.XA Pending CN114458159A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5815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18283C (en) Pressure activated release member for an expandable drillbit
US819165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aming a wellbore during the installation of a tubular string
NO335290B1 (no) Fremgangsmåte for boring av et borehull
NO310082B1 (no) Fremgangsmåte og system for å danne en multilateral brönn, samt undergrunns multilateral brönnkonstruksjon
US20210002974A1 (en) Curing a lost circulation zone in a wellbore
EP2795056B1 (en) Method of fracturing while drilling
CN113802983A (zh) 清除水平井岩屑床的方法
CA3135113C (en) Downhole tool for cementing a borehole
CN104912480B (zh) 煤层气近端对接水平井的钻完井方法
CN114458159A (zh) 一种超深井复合盐层随钻扩眼方法
CN113958269B (zh) 套管扩眼钻头及钻完井方法
CN114961632B (zh) 一种疑难井地下三级环保治理方法
CN214576923U (zh) 煤层气水平井系统
Sehsah et al. Casing while drilling transformation into standard operation in Middle East
CN112647849B (zh) 一种海上钻井海水深钻方法
CN116677336B (zh) 一种套断井治理方法
US11608706B2 (en) Single trip liner running and tie back system
US11643879B2 (en) Nested drill bit assembly for drilling with casing
CN220539607U (zh) 一种防止钻杆断裂的深层卤水钻井结构
US11319756B2 (en) Hybrid reamer and stabilizer
Hasibuan et al. First Application of Dual Underreamer at Deepwater Exploration Well in Indonesia
CN117662006A (zh) 一种找回老井眼的方法
US2132717A (en) Logging well formation
Aliyev Study of the efficiency of Casing Drilling Technology & its application
CA2615798C (en) Pressure activated release member for an expandable drillb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