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51947A - 动脉瘤辅助支架 - Google Patents

动脉瘤辅助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51947A
CN114451947A CN202111657400.6A CN202111657400A CN114451947A CN 114451947 A CN114451947 A CN 114451947A CN 202111657400 A CN202111657400 A CN 202111657400A CN 114451947 A CN114451947 A CN 114451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rod
grids
main body
aneury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74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学良
吕纬岩
孙剑
李彬彬
李开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ushi Shenk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ushi Shenk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ushi Shenk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ushi Shenk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574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519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51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519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027Type of occlu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099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 A61B17/12109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in a blood vessel
    • A61B17/12113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in a blood vessel within an aneurysm
    • A61B17/12118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in a blood vessel within an aneurysm for positioning in conjunction with a st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131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 A61B17/12168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having a mesh structure
    • A61B17/1217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having a mesh structure having a pre-set deployed three-dimensional sha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131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 A61B17/12168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having a mesh structure
    • A61B17/12177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having a mesh structure comprising additional materials, e.g. thrombogenic, having filaments, having fibers or being coa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2017/1205Introduction devices
    • A61B2017/12054Details concerning the detachment of the occluding device from the introduction devic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脉瘤辅助支架,所述动脉瘤辅助支架包括主体,主体包括在主体长度方向上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段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一网格,第二段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二网格,第三段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三网格,第二网格包括彼此相连的开环网格和第一闭环网格,开环网格的开口朝向第一闭环网格。本发明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可以二次回收释放,还可以避免弹簧圈脱离风险。

Description

动脉瘤辅助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脉瘤辅助支架。
背景技术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在血管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的脑血管瘤样突起。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致死、致残率极高。
临床普遍使用可解脱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使之不再破裂出血达到治愈的目的。但可脱卸弹簧圈填塞瘤腔是经皮血管穿刺,通过微导管导入血管,将金属弹簧圈置入动脉瘤内以填塞动脉瘤,从而阻止血流流入动脉瘤。弹簧圈填塞存在导致动脉瘤腔进一步扩大和破裂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脑动脉瘤血管内支架,编织网管中间部分为致密段,两端分别为近端稀疏段和远端稀疏段,近端稀疏段、远端稀疏段的端面为截柱斜面。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发现,该相关技术中血管内支架,容易导致可解脱弹簧圈脱离动脉瘤区域。
相关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单独的开环式网格支架,而单独的开环式支架在支架释放位置不佳的情况下不能二次回收释放,且对填塞的弹簧圈支撑不够导致弹簧圈脱离动脉瘤区域。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动脉瘤辅助支架,可以二次回收释放,还可以避免弹簧圈脱离风险。
本发明实施例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在所述主体长度方向上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一网格,所述第二段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二网格,第三段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三网格,所述第二网格包括彼此相连的开环网格和第一闭环网格,所述开环网格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闭环网格;多个显影环,多个所述显影环分别设在所述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上。
本发明实施例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可以二次回收释放,还可以避免弹簧圈脱离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网格分为多排,多排所述第一网格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依次相连,每一排所述第一网格包括多个沿所述主体的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一网格;多个所述第二网格分为多排,多排所述第二网格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依次相连,每一排所述第二网格包括多个沿所述主体的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二网格;多个所述第三网格分为多排,多排所述第三网格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依次相连,每一排所述第三网格包括多个沿所述主体的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三网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格和所述第三网格均包括第二闭环网格,且所述第二闭环网格的网孔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闭环网格的网孔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环网格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呈波浪状,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段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依次相连以形成开环网格,所述第一闭环网格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段和至少一个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均呈波浪状,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相连且相互连通以形成闭环网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段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筋相连,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段通过第二连接筋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段包括第三杆和第四杆,所述第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杆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筋相连,所述第三连接段包括第五杆和第六杆,所述第五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六杆的一端通过第四连接筋相连,且所述第五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杆相连,所述第六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杆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筋在所述主体周向上的尺寸为W1,所述第二连接筋在所述主体周向上的尺寸为W2,且W1=W2,所述第三连接筋在所述主体周向上的尺寸为W3,所述第四连接筋在所述主体周向上的尺寸为W4,且W1=W2=W3=W4,或,W3=W4=1.2~3W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杆在所述主体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1,所述第四杆在所述主体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2,所述第五杆在所述主体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3,所述第六杆在所述主体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4,且所述L1=L2≥L3=L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3=L4≥3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格的数量为A,所述第二网格的数量为B,所述第三网格的数量为C,且A=C=2~5B。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脉瘤辅助支架还包括第一封堵段和第二封堵段,所述第一封堵段与所述第一段相连,所述第二封堵段与第三段相连,且所述第一封堵段和第二封堵段呈扩口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动脉瘤辅助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动脉瘤辅助支架中主体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体中第一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体中第二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体中第一连接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主体中第一连接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主体中第一连接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动脉瘤辅助支架中显影环与主体连接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动脉瘤辅助支架中显影环与主体连接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动脉瘤辅助支架中显影环与主体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主体100,第一封堵段200,第二封堵段300,
第一段1,第一网格11,第二闭环网格111,
第二段2,第二网格21,开环网格211,第一连接段2111,第一杆21111,第二杆21112,第一闭环网格212,第二连接段2121,第三杆21211,第四杆21212,第三连接段2122,第五杆21221,第六杆21222,
第三段3,第三网格31,
第一连接筋4,第二连接筋5,第三连接筋6,第四连接筋7,显影环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包括主体100。
主体100为管状的网状结构,且主体100包括在主体100长度方向上(如图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依次相连的第一段1、第二段2和第三段3,第一段1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一网格11,第二段2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二网格21,第三段3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三网格31,第二网格21包括彼此相连的开环网格211和第一闭环网格212,开环网格211的开口朝向第一闭环网格21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段1相对于第三段3邻近操纵人员,即第一段1为辅助支架的近端,第三段3为辅助支架的远端。闭环网格是指四周封闭的网孔,开环网格211是指至少一侧具有开口的网孔。
具体地,如图1所示,主体100为圆管状的编织网管结构的支架,第一段1、第二段2和第三段3的直径相同,且第一段1、第二段2和第三段3沿上下方向依次连接形成主体100。第一段1中网孔的尺寸和第三段3中网孔的尺寸相同,且第一段1中网孔的尺寸小于第二段2中网孔的尺寸。
第二段2包括多个彼此相连的第二网格21,第二网格21包括彼此相连的开环网格211和第一闭环网格212,开环网格211具有开口且开口朝向第一闭环网格212。
本发明实施例的动脉瘤辅助支架,第三段3由多个闭环网格成,能够回收重新释放,从而实现二次回收释放,主体100通过第一段1、第二段2和第三段3依次连接形成,且第一段1和第三段3中网孔的尺寸小于第二段2中网孔的尺寸,第二段2的网孔尺寸较大,提高了辅助支架的支撑稳定性,第一段1和第三段3的网孔尺寸较小,提高了辅助支架的顺应性,第二段2的网格包括开环网格211和第一闭环网格212,第一闭环网格212可以提高金属覆盖率,从而提高对弹簧圈的支撑,避免弹簧圈脱离,开环网格211可以提高支架的顺应性,从而保证支架在脑血管内不易发生打折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网格11分为多排,多排第一网格11在主体100的长度方向上(如图2中所示上下方向)依次相连,每一排第一网格11包括多个沿主体100的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一网格11。
多个第二网格21分为多排,多排第二网格21在主体100的长度方向上依次相连,每一排第二网格21包括多个沿主体100的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二网格21。
多个第三网格31分为多排,多排第三网格31在主体100的长度方向上依次相连,每一排第三网格31包括多个沿主体100的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三网格31。
具体地,如图2所示,多个第一网格11的尺寸和形状相同,多个第一网格11在主体100的周向上依次相连形成环状网状结构,多个第二网格21的尺寸和形状相同,且多个第二网格21在主体100的周向上依次相连形成环状网状结构,多个第三网格31的尺寸和形状相同,且多个第三网格31在主体100的周向上依次相连形成环状网状结构。
多个第一网格11形成的环形网状结构在上下方向上依次相连形成第一段1,多个第二网格21形成的环形网状结构在上下方向上依次相连形成第二段2,多个第三网格31形成的环形网状结构在上下方向上依次相连形成第三段3,第一段1、第二段2和第三段3在上下方向上依次相连形成主体100。
本发明实施例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多个闭环网格依次相连形成主体100,保证瘤颈部有更高的金属覆盖率,有效避免弹簧圈脱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格11和第三网格31均包括第二闭环网格111,且第二闭环网格111的网孔尺寸大于第一闭环网格212的网孔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环网格21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段2111,第一连接段2111呈波浪状,且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段2111在主体100的周向上依次相连以形成开环网格211,第一闭环网格21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段2121和至少一个第三连接段2122,第二连接段2121和第三连接段2122均呈波浪状,第一连接段2111和第二连接段2121在主体100的长度方向上相连且相互连通以形成闭环网格。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段2111的波长大于第二连接段2121和第三连接段2122的波长,且第二连接段2121的波长与第三连接段2122的波长相同,第二连接段2121和第三连接段2122的支撑稳定性大于第一连接段2111且顺应性小于第一连接段2111,由第一连接段2111形成开环网格211,由第二连接段2121和第三连接段2122围成第一闭环网格212,且第一闭环网格212和开环网格211围成第二网格21,可以保证辅助支架植入后具有足够的支撑性和顺应性,从而使辅助支架在脑血管内不易发生打折现象,且能够对弹簧圈进行有效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2111包括第一杆21111和第二杆21112,第一杆21111的一端与第二杆2111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筋4相连,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段2111通过第二连接筋5相连,第二连接段2121包括第三杆21211和第四杆21212,第三杆21211的一端与第四杆21212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筋6相连,第三连接段2122包括第五杆21221和第六杆21222,第五杆21221的一端与第六杆21222的一端通过第四连接筋7相连,且第五杆21221的另一端与第三杆21211相连,第六杆21222的另一端与第四杆21212相连。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段2111的一端开口,第一连接段2111的另一端封闭,第一杆21111和第二杆21112均沿上下方向延伸,且第一杆21111的上端与第二杆21112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筋4相连以形成封闭状,第一杆21111的下端和第二杆21112的下端在主体100的周向上相互远离以形成第一连接段2111的开口,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段2111,一个第一连接段2111中的第一杆21111与另一个第一连接段2111中的第二杆21112通过第二连接筋5相连。
第二连接段2121的一端开口,第二连接段2121的另一端封闭,第三杆21211和第四杆21212均沿上下方向延伸,且第三杆21211的上端和第四杆21212的上端通过第三连接筋6相连以形成封闭状,第三杆21211的下端和第四杆21212的下端在主体100的周向上相互远离以形成第二连接段2121的开口,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段2121通过第五连接筋相连,即一个第二连接段2121中的第三杆21211与另一个第二连接段2121中的第四杆21212通过第五连接筋相连。
第三连接段2122的一端开口,且第三连接段2122的另一端封闭,第五杆21221和第六杆21222均沿上下方向延伸,且第五杆21221的下端与第六杆21222的下端通过第四连接筋7相连以形成封闭状,第五杆21221的上端和第六杆21222的上端在主体100的周向上相互远离以形成第三连接段2122的开口,且第五杆21221的上端与第三杆21211的下端相连,第六杆21222的上端与第四杆21212的下端相连。
具体地,如图5至图7所示,第一连接段2111内外端面为平面、弧形面或正弦曲面。
本发明实施例的动脉瘤辅助支架,第一杆21111的上端与第二杆21112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筋4相连,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段2111中的第一杆21111与第二杆21112通过第二连接筋5相连,第三杆21211的上端和第四杆21212的端通过第三连接筋6相连,第五杆21221的下端和第六杆21222的下端通过第四连接筋7相连,提高主体100的连接强度,从而能够对弹簧圈进行有效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筋4在主体100周向上的尺寸为W1,第二连接筋5在主体100周向上的尺寸为W2,且W1=W2,第三连接筋6在主体100周向上的尺寸为W3,第四连接筋7在主体100周向上的尺寸为W4,且W1=W2=W3=W4,或,W3=W4=1.2~3W1。
例如,第三连接筋64在主体1001周向上的尺寸W3为1.2W1、1.5W1、1.7W1、2.1W1、2.5W1、3W1。相应地,由于第四连接筋75在主体1001周向上的尺寸W4=W3,则第四连接筋75在主体1001周向上的尺寸W4为1.2W1、1.5W1、1.7W1、2.1W1、2.5W1、3W1。
可以理解的是,W1=W2=W3=W4。即第一连接筋42、第二连接筋53、第三连接筋64和第四连接筋75在主体1001周向上的尺寸均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的动脉瘤辅助支架,第一连接筋4在主体100周向上的尺寸等于第二连接筋5在主体100周向上的尺寸,第三连接筋6在主体100周向上的尺寸等于第四连接筋7在主体100周向上的尺寸,使第一连接段2111之间的连接以及第二连接段212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并且还能够兼顾辅助支架的支撑性和顺应性,从而使辅助支架在脑血管内不易发生打折现象,且能够对弹簧圈进行有效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杆21211在主体100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1,第四杆21212在主体100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2,第五杆21221在主体100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3,第六杆21222在主体100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4,且L1=L2≥L3=L4。
需要说明的是,L1=L2=L3=L4,即第三杆21211、第四杆21212、第五杆21221和第六杆21222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相同。
L1=L2>L3=L4,即第三杆21211和第四杆21212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相同,第五杆21221和第六杆21222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且第三杆21211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五杆21221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
优选地,L3=L4≥3mm。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根据不同型号和尺寸的弹簧圈调整第三杆21211、第四杆21212、第五杆21221和第六杆21222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以对不同的弹簧圈进行稳定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格11的数量为A,第二网格21的数量为B,第三网格31的数量为C,且A=C=2~5B。
例如,第二网格21的数量至少为5个,则第一网格11和第三网格31的数量为第二网格21的2倍,即2B=A=C。
例如,第二网格21的数量至少为3个,则第一网格11和第三网格31的数量为第二网格21的4倍,即4B=A=C。
例如,第二网格21的数量至少为3个,则第一网格11和第三网格31的数量为第二网格21的5倍,即5B=A=C。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网格11、第二网格21和第三网格31的数量可以根据主体100的长度以及应用的场合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脉瘤辅助支架还包括第一封堵段200和第二封堵段300,第一封堵段200与第一段1相连,第二封堵段300与第三段3相连,且第一封堵段200和第二封堵段300呈扩口状。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封堵段200的下端与第一段1的上端相连,第二封堵段300的上端与第三段3的下端相连。第一封堵段200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等于第二封堵段300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第一封堵段200的开口在上下方向上沿远离第一段1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二封堵段300的开口在上下方向上沿远离第三段3的方向逐渐增大。
本发明实施例的动脉瘤辅助支架,设置有第一封堵段2007和第二封堵段3008,能更好的使辅助支架在血管内支撑,提高辅助支架固定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封堵段200和第二封堵段300横截面的外轮廓为圆形,且第一封堵段200的直径为D1,第二封堵段300的直径为D2,主体100横截面的外轮廓为圆形,且主体100的直径为D3,且D1=D2=1.2~2D3。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封堵段200的最大开口处的直径为D1,第二封堵段300最大开口处的直径为D2,且D1=D2。第一封堵段200的最大开口处的直径D1为1.2D3、1.5D3、2D3。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脉瘤辅助支架还包括多个显影环8,多个显影环8分别设在第一段1、第二段2、第三段3、第一封堵段200和第二封堵段300上。
需要说明的是,辅助支架的材料为镍钛合金、钴基合金或不锈钢中任意一种,显影环8的材料为铂钨合金、铂铱合金、纯钽或黄金中的一种。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中动脉瘤辅助支架的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的动脉瘤辅助支架与微导丝、微导管、推送杆、弹簧圈配合使用。首先通过微导丝引导微导管至动脉瘤瘤腔内,然后撤出微导丝将支架通过微导丝送入血管内,缓慢撤出微导管并释放辅助支架。再次通过微导丝引导微导管进入血管,缓慢撤出微导丝,通过推送杆将弹簧圈送入动脉瘤瘤腔内,将弹簧圈塞满动脉瘤瘤腔,并撤出推送杆和微导管,完成支架和弹簧圈的安放。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动脉瘤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在所述主体长度方向上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
所述第一段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一网格,所述第二段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二网格,第三段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三网格,所述第二网格包括彼此相连的开环网格和第一闭环网格,所述开环网格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闭环网格;
多个显影环,多个所述显影环分别设在所述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网格分为多排,多排所述第一网格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依次相连,每一排所述第一网格包括多个沿所述主体的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一网格;
多个所述第二网格分为多排,多排所述第二网格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依次相连,每一排所述第二网格包括多个沿所述主体的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二网格;
多个所述第三网格分为多排,多排所述第三网格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依次相连,每一排所述第三网格包括多个沿所述主体的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三网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和所述第三网格均包括第二闭环网格,且所述第二闭环网格的网孔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闭环网格的网孔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环网格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呈波浪状,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段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依次相连以形成开环网格,
所述第一闭环网格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段和至少一个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均呈波浪状,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相连且相互连通以形成闭环网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筋相连,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段通过第二连接筋相连,
所述第二连接段包括第三杆和第四杆,所述第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杆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筋相连,所述第三连接段包括第五杆和第六杆,所述第五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六杆的一端通过第四连接筋相连,且所述第五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杆相连,所述第六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杆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筋在所述主体周向上的尺寸为W1,所述第二连接筋在所述主体周向上的尺寸为W2,且W1=W2,所述第三连接筋在所述主体周向上的尺寸为W3,所述第四连接筋在所述主体周向上的尺寸为W4,且W1=W2=W3=W4,或,W3=W4=1.2~3W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杆在所述主体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1,所述第四杆在所述主体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2,所述第五杆在所述主体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3,所述第六杆在所述主体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4,且所述L1=L2≥L3=L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3=L4≥3mm。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的数量为A,所述第二网格的数量为B,所述第三网格的数量为C,且A=C=2~5B。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动脉瘤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封堵段和第二封堵段,所述第一封堵段与所述第一段相连,所述第二封堵段与第三段相连,且所述第一封堵段和第二封堵段呈扩口状。
CN202111657400.6A 2021-12-30 2021-12-30 动脉瘤辅助支架 Pending CN1144519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7400.6A CN114451947A (zh) 2021-12-30 2021-12-30 动脉瘤辅助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7400.6A CN114451947A (zh) 2021-12-30 2021-12-30 动脉瘤辅助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51947A true CN114451947A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07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7400.6A Pending CN114451947A (zh) 2021-12-30 2021-12-30 动脉瘤辅助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51947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41534Y (zh) * 2004-10-12 2005-11-23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内漏的覆膜支架
CN202892148U (zh) * 2012-10-16 2013-04-24 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瓣膜及其输送装置
CN205626208U (zh) * 2016-04-18 2016-10-12 袁怀武 颈动脉覆膜支架
CN207168613U (zh) * 2016-07-06 2018-04-03 苏州天鸿盛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血管支架
CN110269730A (zh) * 2019-07-22 2019-09-24 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血管支架
CN112535560A (zh) * 2020-11-30 2021-03-23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具有微纳结构的超柔顺镍钛合金颅内血管支架
CN113017753A (zh) * 2021-02-26 2021-06-25 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血管支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41534Y (zh) * 2004-10-12 2005-11-23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内漏的覆膜支架
CN202892148U (zh) * 2012-10-16 2013-04-24 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瓣膜及其输送装置
CN205626208U (zh) * 2016-04-18 2016-10-12 袁怀武 颈动脉覆膜支架
CN207168613U (zh) * 2016-07-06 2018-04-03 苏州天鸿盛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血管支架
CN110269730A (zh) * 2019-07-22 2019-09-24 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血管支架
CN112535560A (zh) * 2020-11-30 2021-03-23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具有微纳结构的超柔顺镍钛合金颅内血管支架
CN113017753A (zh) * 2021-02-26 2021-06-25 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血管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44420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fects
US11376012B2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fects
US11534176B2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fects
AU2012220041B2 (en) Implant, especially for the occlusion of bifurcation aneurysms
JP2020006242A (ja) 血管障害の治療装置及び方法
EP2938289B1 (en) Devices for the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fects
US20070239261A1 (en) Aneurysm occlusion system and method
EP2777642B1 (en) Braided stent with expansion ring
JP7350858B2 (ja) 血管閉塞デバイス
CN114191021A (zh) 动脉瘤辅助支架
CN114451947A (zh) 动脉瘤辅助支架
CN217040438U (zh) 动脉瘤辅助支架
CN218832816U (zh) 动脉瘤辅助支架
CN216797739U (zh) 一种用于动脉瘤治疗的血管支架
CN219306815U (zh) 一种双层支架
CN215191946U (zh) 一种医用装置
CN115530927B (zh) 取栓支架及输送系统
CN117814864A (zh) 一种双层支架
KR20230146275A (ko) 다층 구조 및 복합 소재를 포함하는 혈류 제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