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49551A - 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49551A
CN114449551A CN202011225545.4A CN202011225545A CN114449551A CN 114449551 A CN114449551 A CN 114449551A CN 202011225545 A CN202011225545 A CN 202011225545A CN 114449551 A CN114449551 A CN 1144495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time
inter
mld
microsecon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255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云波
淦明
郭宇宸
李伊青
黄国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7879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90121B/zh
Priority to CN202011225545.4A priority patent/CN114449551A/zh
Priority to TW110141206A priority patent/TWI798913B/zh
Priority to TW112108680A priority patent/TWI834516B/zh
Priority to JP2023527102A priority patent/JP2023548200A/ja
Priority to PCT/CN2021/128888 priority patent/WO2022095949A1/zh
Priority to EP21888641.4A priority patent/EP4216647A4/en
Priority to AU2021373171A priority patent/AU2021373171A1/en
Priority to MX2023005329A priority patent/MX2023005329A/es
Priority to KR1020237015851A priority patent/KR20230086735A/ko
Priority to CA3199592A priority patent/CA3199592A1/en
Publication of CN114449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9551A/zh
Priority to US18/306,973 priority patent/US20230262772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21Group acknowledgement, i.e. the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defining a range of identifiers, e.g. of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通过调整信道侦听时间来避免其它链路的发送动作对信道侦听结果的影响,从而实现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NSTR MLD参与通信场景下链路的错误恢复。该方法应用于NSTR MLD,其中,NSTR MLD包括第一站点STA和第二站点STA,其中,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传输第一帧,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帧;NSTR MLD确定第一帧和第二帧中的至少一个传输失败;第一STA在第一帧结束后,在第一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IFS的时间长度,或者,第二STA在第二帧结束后,在第二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短帧间距SIFS的时间长度且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

Description

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通常被称为无线高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通信网络,采用的标准为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1系列标准。而802.11be目前已经通过多链路设备(Multi-link Device,MLD)的定义,即支持多链路通信的设备。每个MLD设备中存在多个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站点(Station,STA),组成AP MLD或STA MLD,MLD之间的通信为多链路通信。
802.11be中定义了多链路设备具备同时收发(Simultaneous transmitting andreceiving,STR)能力,或者不能同时收发(Non-Simultaneous transmitting andreceiving,NSTR)能力。根据MLD是否具备在不同链路上同时收发(simultaneous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STR)的能力,可以将MLD分为STR MLD和non-STR MLD。其中,一个链路可以指MLD在一个频段上进行数据传输的空间路径,STR MLD具备STR能力,NSTRMLD不具备STR能力。
一个MLD可以工作在两个或者更多的链路。对于NSTR MLD在一个链路上发送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hysical Protocol Data Unit,PPDU)之后,该发送的PPDU将影响另外一个链路上的信道侦听,因此另外一个链路无法传输PPDU。为了避免链路之间的相互干扰,需要提出一种新的信道侦听方法,使得NSTR MLD可以同步多链路通信。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通过调整信道侦听时间来避免其它链路的发送动作对信道侦听结果的影响,从而实现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NSTR MLD参与通信场景下链路的错误恢复。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应用于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NSTR MLD,包括:
NSTR MLD的一个站点发送PPDU后在小于或等于PIFS的帧间间隔内进行信道侦听,其中,PIFS与进行信道侦听的时间长度之间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者0-8微秒,或者0-9微秒,或者0-12微秒;
示例性的,假设PIFS与进行信道侦听的时间长度之间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假设该差值为t,也就是t的取值范围为[0,4]),换句话说,也就是进行信道侦听的时间长度的取值范围为[PIFS-4,PIFS]。其中,上文提到的差值取值范围为0-8微秒,或0-9微秒,或0-12微秒的情况可以做类似的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或者,NSTR MLD的一个站点接收BA后在小于或等于PIFS的帧间间隔内进行信道侦听,其中,PIFS与进行信道侦听的时间长度之间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者0-8微秒,或者0-9微秒,或者0-12微秒;
示例性的,假设PIFS与进行信道侦听的时间长度之间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假设该差值为t,也就是t的取值范围为[0,4]),换句话说,也就是进行信道侦听的时间长度的取值范围为[PIFS-4,PIFS]。其中,上文提到的差值取值范围为0-8微秒,或0-9微秒,或0-12微秒的情况可以做类似的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或者,NSTR MLD的一个站点发送PPDU后等待时间长度为小于或等于PIFS的帧间间隔后,发送下一个PPDU,其中,PIFS与等待时间长度之间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者0-8微秒,或者0-9微秒,或者0-12微秒;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的等待时间长度内不进行信道侦听。
或者,NSTR MLD的一个站点接收BA后等待时间长度为小于或等于PIFS的帧间间隔后,发送下一个PPDU,其中,PIFS与等待时间长度之间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者0-8微秒,或者0-9微秒,或者0-12微秒;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的等待时间长度内不进行信道侦听。
或者,NSTR MLD的一个站点发送PPDU后等待一定时间长度后,在一定帧间间隔内进行信道侦听,该等待的时间长度为0-8微秒,该等待的时间长度与该帧间间隔之和小于或等于PIFS;
或者,NSTR MLD的一个站点接收BA后等待一定时间长度后,在一定帧间间隔内进行信道侦听,该等待的时间长度为0-8微秒,该等待的时间长度与该帧间间隔之和小于或等于PIFS。
或者,NSTR MLD的一个站点发送PPDU后在大于或等于SIFS的帧间间隔内进行信道侦听,其中,进行信道侦听的时间长度与SIFS之间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者0-8微秒;
示例性的,假设进行信道侦听的时间长度与SIFS之间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假设该差值为t,也就是t的取值范围为[0,4]),换句话说,也就是进行信道侦听的时间长度的取值范围为[SIFS,SIFS+4]。
或者,NSTR MLD的一个站点接收BA后在大于或等于SIFS的帧间间隔内进行信道侦听,其中,进行信道侦听的时间长度与SIFS之间的差值为0-4微秒,或者0-8微秒;
示例性的,假设进行信道侦听的时间长度与SIFS之间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假设该差值为t,也就是t的取值范围为[0,4]),换句话说,也就是进行信道侦听的时间长度的取值范围为[SIFS,SIFS+4]。
或者,NSTR MLD的一个站点发送PPDU后等待时间长度为大于或等于SIFS的帧间间隔后,发送下一个PPDU,其中,等待时间长度与SIFS之间的差值为0-4微秒,或者0-8微秒;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的等待时间长度内不进行信道侦听。
或者,NSTR MLD的一个站点接收BA后等待时间长度为大于或等于SIFS的帧间间隔后,发送下一个PPDU,其中,等待时间长度与SIFS之间的差值为0-4微秒,0-8微秒;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的等待时间长度内不进行信道侦听。
或者,NSTR MLD的一个站点发送PPDU后等待一定时间长度后,在大于或等于SIFS的帧间间隔内进行信道侦听,该等待的时间长度为0-8微秒;
或者,NSTR MLD的一个站点接收BA后等待一定时间长度后,在大于或等于SIFS的帧间间隔内进行信道侦听,该等待的时间长度为0-8微秒。
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应用于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NSTR MLD,方法包括: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包括第一站点STA和第二站点STA,其中,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传输第一帧,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帧,第一帧为确认块BA,第二帧为BA,第一帧的结束时间晚于第二帧的结束时间;NSTR MLD确定第一帧和第二帧中的至少一个传输失败;第一STA在第一帧结束后,在第一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其中,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IFS的时间长度,或者,第二STA在第二帧结束后,在第二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其中,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短帧间距SIFS的时间长度且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BA可以理解为一种回复帧。此外,回复帧还可以包括确认(acknowledgement,ACK)。本申请中的BA也可以替换为ACK。也就是说,本申请中的BA仅表示回复帧,而该回复帧不一定必须为BA,也可以为ACK。该回复帧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帧,此处不做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NSTR MLD接收错误的回复帧(BA或ACK)后,可以调整信道侦听时间,从而避免其它链路的发送动作影响信道侦听的结果。同时,使得帧间间隔满足通信要求。
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包括第一站点STA和第二站点STA,其中,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传输第一帧,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帧,第一帧为确认块BA,第二帧为BA,第一帧的结束时间晚于第二帧的结束时间;
NSTR MLD确定第一帧和第二帧中的至少一个传输失败;
第一STA在第一帧结束后,在第一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其中,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IFS的时间长度。
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包括第一站点STA和第二站点STA,其中,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传输第一帧,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帧,第一帧为确认块BA,第二帧为BA,第一帧的结束时间晚于第二帧的结束时间;
NSTR MLD确定第一帧和第二帧中的至少一个传输失败;
第二STA在第二帧结束后,在第二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其中,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短帧间距SIFS的时间长度且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
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包括第一站点STA和第二站点STA,其中,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传输第一帧,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帧,第一帧为确认块BA,第二帧为BA,第一帧的结束时间晚于第二帧的结束时间;
NSTR MLD确定第一帧和第二帧中的至少一个传输失败;
第一STA在第一帧结束后,在第一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其中,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IFS的时间长度,第二STA在第二帧结束后,在第二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其中,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短帧间距SIFS的时间长度且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
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传输失败的帧为第一帧时,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为PIFS与第一时间的差值;
其中,该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4微秒,或者0-8微秒。
可选的,该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9微秒,或者0-12微秒。
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传输失败的帧为第二帧时,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为PIFS与第一时间的差值;
其中,该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4微秒,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时,可以避免第一STA发送的下一帧(例如PPDU)对第二STA产生干扰,并且,可以不增加侦听难度。
可选的,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还可以为0-8微秒。当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时,可以避免第一STA发送的下一帧(例如PPDU)对第二STA产生干扰。并且,可以保证第一STA发送的下一帧(例如PPDU)与第二STA发送的下一帧(例如PPDU)对齐。此外,可以不增加侦听难度。
可选的,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还可以为0-9微秒,或,还可以为0-12微秒。
当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9微秒时,可以避免第一STA发送下一帧(例如PPDU)(下一帧(例如PPDU))对第二STA产生干扰。并且,可以保证第一STA发送的下一帧(例如PPDU)与第二STA发送的下一帧(例如PPDU)对齐。同时满足当前帧间间隔大于或等于SIFS的要求。
当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12微秒时,发送下一帧(例如PPDU)之前的4us是从接收状态到发送状态的转化,因此,该4us不用于信道侦听。当第二帧比第一帧提前8us的情况下,第一帧之后的帧间间隔为PIFS-12(微秒)也不会影响第一STA的信道侦听。
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传输失败的帧为第一帧和第二帧时,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为PIFS与第一时间的差值;
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
可选的,该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可以为或者0-8微秒,或者0-9微秒,或者0-12微秒。
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传输失败的帧为第一帧时,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短帧间距SIFS与第二时间之和;
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
可选的,该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可以为或者0-8微秒。
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传输失败的帧为第二帧时,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短帧间距SIFS与第二时间之和;
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传输失败的帧为第一帧和第二帧时,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短帧间距SIFS与第二时间之和;
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NSTR MLD,方法包括:
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包括第一站点STA和第二站点STA,其中,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传输第一帧,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帧,第一帧为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第二帧为PPDU,第一帧的结束时间晚于第二帧的结束时间;
NSTR MLD确定传输失败的帧,传输失败的帧为第一帧和第二帧;
第一STA在第一帧结束后,在第三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三帧间间隔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
或者,第二STA在第二帧结束后,在第四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四帧间间隔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NSTR MLD发送错误的PPDU后,可以进行信道侦听时间调整从而避免其它链路的发送动作影响信道侦听结果。同时,使得帧间间隔满足通信要求。
基于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包括第一站点STA和第二站点STA,其中,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传输第一帧,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帧,第一帧为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第二帧为PPDU,第一帧的结束时间晚于第二帧的结束时间;
NSTR MLD确定第一帧和第二帧传输失败;
第一STA在第一帧结束后,在第三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三帧间间隔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
基于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包括第一站点STA和第二站点STA,其中,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传输第一帧,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帧,第一帧为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第二帧为PPDU,第一帧的结束时间晚于第二帧的结束时间;
NSTR MLD确定第一帧和第二帧传输失败;
第二STA在第二帧结束后,在第四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四帧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短帧间距SIFS的时间长度且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
基于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包括第一站点STA和第二站点STA,其中,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传输第一帧,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帧,第一帧为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第二帧为PPDU,第一帧的结束时间晚于第二帧的结束时间;
NSTR MLD确定第一帧和第二帧传输失败;
第一STA在第一帧结束后,在第三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三帧间间隔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
第二STA在第二帧结束后,在第四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四帧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短帧间距SIFS的时间长度且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
基于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帧间间隔的时间为PIFS与第三时间的差值;
第三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第三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或,第三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9微秒。
可选的,该第三时间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12微秒。基于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短帧间距SIFS与第四时间之和;
第四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第四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基于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STA在第二帧结束后,经过第五时间后在第五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其中,第五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与第五时间之和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
基于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五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NSTR MLD,方法包括:
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包括第一站点STA和第二站点STA,其中,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传输第一帧,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帧,第一帧为确认块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第二帧为PPDU,第一帧的结束时间晚于第二帧的结束时间;
第二STA在第二帧结束后,在第六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六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确认超时AckTimeout与第六时间之和。
基于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六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
基于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
第二STA在第二帧结束后,经过第七时间后在第七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七时间与第七帧间间隔的加和等于第六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
基于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七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本申请实施例中,NSTR MLD发送错误的PPDU后,可以调整信道侦听时间,从而避免其它链路的发送动作,影响信道侦听结果。同时,使得帧间间隔满足通信要求。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多用户请求发送(Multiple User-Request ToSend,MU-RTS)帧发送方法,方法应用于发送端MLD,方法包括:
发送端MLD的一个站点发送一个MU-RTS时,发送端MLD的另一个站点发送另一帧,该MU-RTS的结束时间与该另一帧的结束时间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该另一帧可以是MU-RTS帧,也可以是其它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MU-RTS的结束时间晚于该另一帧的结束时间。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MU-RTS的结束时间早于该另一帧的结束时间时,不限定该MU-RTS的结束时间与该另一帧的结束时间的差值。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MLD包括第一接入点AP和第二AP,其中,第一AP在第一链路上传输第一多用户请求发送帧MU-RTS。
基于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端MLD包括第一接入点AP和第二AP,其中,第一AP在第一链路上传输第一多用户请求发送帧MU-RTS,第二AP在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多用户请求发送帧MU-RTS;
第一MU-RTS的结束时间与第二MU-RTS的结束时间的差值最大为4微秒。
示例性的,第一AP为AP1,第二AP为AP2,第一链路为链路1,第二链路为链路2,第一MU-RTS为MU-RTS1,第二MU-RTS为MU-RTS2。当MU-RTS1的结束时间与MU-RTS2的结束时间最大相差4微秒时,清除发送(Clear to Send,CTS)帧1与CTS2的起始时间最大相差也是4微秒。因此提前发送的CTS帧(CTS1)对另外一个链路(链路2)的干扰不会影响另外一个链路上的信道侦听结果。接收端MLD中STA2可以正常发送CTS2。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限制不同链路上MU-RTS的结束时间的差值的最大值,以避免该MU-RTS的回复帧(CTS)之间产生干扰,保证CTS的正常发送。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CTS帧发送方法,方法应用于接收端MLD,方法包括:
接收端MLD接收一个MU-RTS后,发送CTS前进行信道侦听的时间间隔为SIFS+T,其中,T为0-4微秒或者T为0-8微秒。
基于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端MLD包括第一接入点STA,其中,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接收第一MU-RTS;
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发送第一清除发送帧CTS,第一CTS的起始时间与第一MU-RTS的结束时间相差第八帧间间隔,第八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SIFS的时间长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约定接收端MLD发送CTS帧前的时间间隔,以避免不同链路上CTS帧之间产生干扰,保证CTS的正常发送。
基于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八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第八时间与SIFS之和,第八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第八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基于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STA在第八帧间间隔内进行信道侦听。
基于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端MLD还包括第二接入点STA,其中,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接收第二MU-RTS,第二MU-RTS的结束时间晚于第一MU-RTS;
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清除发送帧CTS,第二CTS的起始时间与第二MU-RTS的结束时间相差SIFS。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各种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NSTR MLD,或者包含上述NSTR MLD的装置,或者是上述NSTR MLD中包含的装置,比如系统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四方面中的发送端MLD,或者包含上述发送端MLD的装置,或者是上述发送端MLD中包含的装置,比如系统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五方面中的接收端MLD,或者包含上述接收端MLD的装置,或者是上述接收端MLD中包含的装置,比如系统芯片。通信装置包括实现上述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或手段(means),该模块、单元、或means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该处理器执行该指令时,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NSTR MLD,或者包含上述NSTR MLD的装置,或者是上述NSTR MLD中包含的装置,比如系统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四方面中的发送端MLD,或者包含上述发送端MLD的装置,或者是上述发送端MLD中包含的装置,比如系统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五方面中的接收端MLD,或者包含上述接收端MLD的装置,或者是上述接收端MLD中包含的装置,比如系统芯片。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之后,根据指令执行如上述任一方面的方法,该存储器与该通信装置相互独立。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NSTR MLD,或者包含上述NSTR MLD的装置,或者是上述NSTR MLD中包含的装置,比如系统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四方面中的发送端MLD,或者包含上述发送端MLD的装置,或者是上述发送端MLD中包含的装置,比如系统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五方面中的接收端MLD,或者包含上述接收端MLD的装置,或者是上述接收端MLD中包含的装置,比如系统芯片。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NSTR MLD,或者包含上述NSTR MLD的装置,或者是上述NSTR MLD中包含的装置,比如系统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四方面中的发送端MLD,或者包含上述发送端MLD的装置,或者是上述发送端MLD中包含的装置,比如系统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五方面中的接收端MLD,或者包含上述接收端MLD的装置,或者是上述接收端MLD中包含的装置,比如系统芯片。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指令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NSTR MLD,或者包含上述NSTR MLD的装置,或者是上述NSTR MLD中包含的装置,比如系统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四方面中的发送端MLD,或者包含上述发送端MLD的装置,或者是上述发送端MLD中包含的装置,比如系统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五方面中的接收端MLD,或者包含上述接收端MLD的装置,或者是上述接收端MLD中包含的装置,比如系统芯片。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通信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与所示芯片之外的模块通信,该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安装该芯片的装置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方法。
其中,第五方面至第十二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方面的NSTR MLD,或者,发送端MLD,或者,接收端MLD。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PDU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PPDU的结构示意图;
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机会TXOP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设备的通信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通信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通信场景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帧间间隔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信道侦听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7-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帧间间隔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信道侦听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2-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帧间间隔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信道侦听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5-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帧间间隔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NSTR MLD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使得不能同步收发多链路设备可以同步多链路通信。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这仅仅是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相同属性的对象在描述时所采用的区分方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以便包含一系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至少一项”是指一项或者多项,“多项”是指两项或两项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目前WLAN采用的标准为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1系列。WLAN可以包括多个基本服务集(BasicService Set,BSS),基本服务集中的网络节点为站点(Station,STA),站点包括接入点类的站点(Access Point,AP)和非接入点类的站点(None Access Point Station,Non-APSTA)。每个基本服务集可以包含一个AP和多个关联于该AP的Non-AP STA。
接入点类站点,也称之为无线访问接入点或热点等。AP是移动用户进入有线网络的接入点,主要部署于家庭、大楼内部以及园区内部,典型覆盖半径为几十米至上百米,当然,也可以部署于户外。AP相当于一个连接有线网和无线网的桥梁,其主要作用是将各个无线网络客户端连接到一起,然后将无线网络接入以太网。具体地,AP可以是带有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芯片的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可选的,AP可以为支持802.11ax制式的设备,进一步可选的,该AP可以为支持802.11be、802.11ac、802.11n、802.11g、802.11b及802.11a等多种WLAN制式的设备,该AP还可以支持下一代802.11协议,此处不做限制。
非接入点类的站点(None Access Point Station,Non-AP STA),可以是无线通讯芯片、无线传感器或无线通信终端。例如: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移动电话、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平板电脑、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机顶盒、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智能电视、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车载通信设备和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计算机。具体地,STA可以是带有无线保真芯片的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可选的,站点可以支持802.11ax制式,进一步可选的,该站点支持802.11be、802.11ac、802.11n、802.11g、802.11b及802.11a等多种WLAN制式,该STA还可以支持下一代802.11协议,此处不做限制。
首先,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技术术语进行简单介绍。
1、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hysical protocol data unit,PPDU)
如图1a所示,为802.11ax标准中PPDU的帧结构的示意图。PPDU包括:传统短训练域(legacy-short training field,L-STF)、传统长训练域(legacy-long training field,L-LTF)、传统信令域(legacy-signal field,L-SIG)、重复传统信令域(repeated legacy-signal field,RL-SIG)、高效信令字段A(high efficient-signal field A,HE-SIG A)、高效信令字段B(high efficient-signal field B,HE-SIG B)、高效短训练域(highefficient-short training field,HE-STF)、高效长训练域(high efficient-longtraining field,HE-LTF)、数据(data)。可选的,该PPDU还可以包括数据分组扩展(packetextension,PE)。
请参见图1b,示出了802.11be可能采用的极高吞吐率(extremely highthroughput,EHT)PPDU的一种结构。该EHT PPDU可包括传统前导码(legacy preamble,L-preamble)、高效率前导码(high efficiency preamble,HE-preamble)和物理层聚合服务数据单元(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tocol service data unit,PSDU)三部分。
其中,L-preamble部分包括L-STF字段、L-LTF字段、L-SIG字段;HE-preamble部分包括RL-SIG字段和通用字段(universal SIG,U-SIG)字段、极高吞吐量信令(EHT-SIG)字段、极高吞吐量短训练(extremely high throughtput short training field,EHT-STF)字段、极高吞吐量长训练(extremely high throughtput long training field,EHT-LTF)字段;PSDU部分包括数据(data)字段等字段,其中,U-SIG字段占据2个OFDM符号,如图1b中所示的U-SIG SYM1和U-SIG SYM1。其中通用字段(U-SIG)字段可包括版本非相关信息(version independent info)字段和版本相关信息(version dependent info)字段、CRC字段以及尾部字段。该version independent info字段可包含3比特的WiFi版本字段,1比特下行/上行字段,至少6比特的BSS color字段,至少7比特的TXOP字段。进一步地,该version independent info字段还可以包括带宽字段。version dependent info字段可包括PPDU格式字段等,还可以包括调制编码方案字段,空间流字段,编码字段等字段中的一个或多个。CRC字段至少占用4比特,尾部字段至少占用6比特尾比特字段。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EHT-SIG字段包含EHT-SIG公共字段与EHT-SIG用户特定字段,其中,EHT-SIG公共字段可用于承载分配给STA的资源分配信息,EHT-SIG用户特定字段可用于承载用户信息。
应理解,该EHT-PPDU仅为举例,在标准制定过程或技术发展过程中,还可以有其他的结构,本申请不做限定。
2、传输机会(transmission opportunity,TXOP)
TXOP是无线信道接入的基本单元。TXOP由初始时间和最大持续时间TXOP limit组成。
为了尽量避免冲突,设备在完成发送帧后,必须再等待一段很短的时间才能发送下一帧,这段时间的通常称为帧间隔(interframe space,IFS)。目前,该帧间隔通常为短帧间隔(short interframe space,SIFS)。
示例性的,以帧间隔为SIFS为例,如图1c所示,为一种TXOP内PPDU正常传输的示意图。发送端设备在收到清除发送(clear to send,CTS)帧的SIFS时间后开始发送PPDU11,继续间隔SIFS时间后,收到来自接收端设备的块确认(Block Acknowledge,BA)帧BA11,该BA11用于向发送端反馈PPDU11是否传输成功,假设PPDU11传输成功,在BA11帧结束后的SIFS时间发送端设备继续发送PPDU12,以此类推。
其中,图1c中的RTS为请求发送(request to send,RTS)。RTS/CTS用于解决隐藏站点的问题,以避免多个站点之间的信号冲突。发送端在发送数据帧之前,发送端先发送RTS帧,以指示该发送端在指定时长向指定接收端发送数据帧。接收端接收到RTS帧后,回复CTS帧,以确认发送端的发送。接收到RTS帧或者CTS帧的其他站点不发送无线帧,直至指定时长结束。
3、错误恢复(Error recovery)
传输机会(transmission opportunity,TXOP)建立成功之后,TXOP内的某个PPDU传输失败时,触发该链路的错误恢复。
其中,错误恢复包括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interframe space,PIFS)错误恢复和退避(backoff)错误恢复。其中,PIFS错误恢复:信道空闲的时长达到PIFS后,设备在该信道上发送下一个PPDU。等待信道空闲达到PIFS时间,然后发送下一个PPDU,可称为PIFS错误恢复。
在新一代标准802.11be将极高吞吐率(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EHT)作为技术目标。而其中一个已有的关键技术即为多链路(Multi-link,ML)通信。链路通信的核心思想是支持下一代IEEE 802.11标准的WLAN设备即EHT设备拥有在多个频段上发送和接收的能力,从而可以使用更大的带宽进行传输,进而提升吞吐率。多频段主要包括但不仅限于2.4GHz WiFi频段、5GHz WiFi频段以及6GHz WiFi频段。其中,在每一个频段上所进行接入和传输称为一个链路(link),多个频段上的接入和传输称为多链路通信。支持多链路通信的设备称为多链路设备(Multi-link Device,MLD),也称为MLD设备,具体的,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设备的通信场景示意图。每个MLD设备中存在多个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站点(Station,STA),MLD之间的通信为多链路通信,图1中链路1和链路2组成了多链路。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通信场景示意图。示例性的,本申请中,MLD(包括MLD301和MLD302)具有在多个频段上的发送和接收的能力,相比于仅支持单条链路传输的设备来说,多链路设备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和更高的吞吐量。示例性的,上述多个频段包括但不限于:2.4GHz频段、5GHz频段、以及6GHz频段。MLD在一个频段上进行数据传输的空间路径可以称为一个链路。也就是说,MLD支持多链路通信。
应理解,对于MLD来说,MLD支持的每一个链路各对应一个频段。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MLD也可以称为多频段设备(multi-band device),二者可以相互替换,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中,MLD包括至少两个隶属的站点STA(affiliated STA)。其中,隶属的站点可以为接入点(Access Point Station,AP STA)或非接入点站点(non-Access PointStation,non-AP STA)。为描述方便,本申请将隶属的站点为AP的多链路设备称为多链路AP或多链路AP设备或AP多链路设备(AP multi-link device,AP MLD),隶属的站点为non-APSTA的多链路设备称为多链路STA或多链路STA设备或STA多链路设备(STA multi-linkdevice,STA MLD)或non-AP多链路设备(non-AP MLD)。
一种实现方式中,non-AP STA可以实现AP的功能,或者说,non-AP STA能够被操作为AP。可以实现AP功能的non-AP STA或者说能够被操作为AP的non-AP MLD组成的MLD可以称为软AP MLD(soft AP MLD)。
可以理解的,AP MLD可分为STR AP MLD和non-STR AP MLD,STR AP MLD具备STR能力,non-STR AP MLD不具备STR能力。同样,non-AP MLD可以分为STR non-AP MLD和non-STRnon-AP MLD,STR non-AP MLD具备STR能力,non-STR non-AP MLD不具备STR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non-STR AP MLD可以包括上述软AP MLD。当然,non-STR AP MLD不仅限于软AP MLD。
MLD中的每一个STA可以建立一个链路进行通信。如图4所示,以MLD301包含站点A1-站点AN,MLD包含站点B1-站点BN为例,站点A1和站点B1之间通过链路1进行通信,站点A2和站点B2之间通信链路2进行通信,以此类推,站点AN和站点BN之间通过链路N进行通信。
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以MLD301和MLD302之间的多条链路包括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为例进行说明。
当MLD设备所支持的多个频段之间的频率间隔较近时,在一个频段发送信号会影响另一个频段接收信号,比如设备在链路1上发送信号,由于链路1与链路2的频段频率间隔较小,因此链路1上的发送信号对链路2产生了信道干扰,影响链路2的信道接入和接收。因此,该MLD设备不能独立地在多个频段同时执行发送和接收操作,以避免互相干扰。802.11be中定义了多链路设备具备同时收发(Simultaneous transmitting andreceiving,STR)能力,或者不能同时收发(Non-Simultaneous transmitting andreceiving,NSTR)能力。具有STR能力的多链路设备称为STR MLD,不具有STR能力的多链路设备称为NSTR MLD。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MLD可以工作在两个或者更多的链路上,其STR/NSTR能力是针对每个链路对来说的,因此可能会出现同一个MLD的不同链路对之间的STR/NSTR能力是不同的。例如:一部分链路对是STR,另外一部分链路对是NSTR。在本申请实施例中,NSTR MLD是指该MLD工作的链路对中,至少有一个链路对的能力是NSTR的。对应地,STR MLD是指该MLD工作的所有链路对都是STR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NSTR MLD在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上发送或接收数据,该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为一对NSTR链路,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也称为NSTR链路对。
对于NSTR MLD而言,由于能力受限,当NSTR MLD在一条链路进行发送信号的时候,可能无法在另一条链路上进行信号的接收。即:当NSTR MLD在一条链路发送信号的同时,如果在另一条链路上需要接收数据,则可能收不到该数据,导致丢包。
因此,如果NSTR MLD要在两个链路上同时发送PPDU,且互不干扰,则这两个链路上的两个PPDU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需要对齐。当前协议规定,两个PPDU的结束时间之差小于或等于8微秒,视为两个PPDU的结束时间对齐。
结合上述描述,当一个NSTR MLD在NSTR链路上同时发送PPDU而不产生干扰时,需要将这两个PPDU的结束时间进行对齐,对齐的最大(允许)误差为8微秒,该8微秒也称为对齐精度。基于该对齐精度,当NSTR MLD在NSTR链路(以NSTR链路为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为例)上同时发送两个承载数据的PPDU后,接收该PPDU的MLD会在NSTR链路(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同时回复确认块(Block ACK,BA),承载这两个BA的PPDU的结束时间的最大误差也是8微秒。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传输错误进行解释。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传输错误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BA接收错误。
BA出现接收错误,即该BA触发物理层接收开始的指示(PHY-RXSTART.indication),且,该BA帧的MAC层帧检测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FCS)校验失败。
(2)PPDU发送错误。
某个PPDU出现发送错误,则该PPDU结束后的特定时间内,发送该PPDU的STA未被触发原语物理层接收开始的指示(PHY-RXSTART.indication)。
需要说明的是,传输错误(error)包括发送错误与接收错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错误也可以称为传输失败(failure),其中,传输失败包括发送失败与接收失败,此处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BA的接收错误和PPDU的发送错误都可认为是传输错误,也可以认为是错误的帧或传输失败的帧,本申请不做限制。为了便于描述,对于BA的接收错误和PPDU的发送错误均描述为传输失败的帧。
示例性的,以BA接收错误情况下的信道侦听过程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如图5所示,STA在BA结束后的PIFS内进行信道侦听。该STA(以STA2为例),在BA帧结束后的PIFS时间长度内进行信道侦听(例如侦听STA1的信道),以确定信道的忙闲状态。如果STA2信道侦听判断信道为空闲,则在该链路上继续发送下一个PPDU;如果STA2信道侦听判断信道为繁忙,则停止在该链路上继续发送PPDU。
STA在接收正确的BA之后,同样等待PIFS后才发送下一个PPDU。因此,两个BA的结束时间最大可能相差8微秒。STA1在正确接收BA之后等待PIFS再发送下一个PPDU。因为STA1发送下一个PPDU的影响,STA2的信道侦听结果为繁忙。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方案提出:在接收正确的BA之后,STA等待PIFS+δ之后再发送下一个PPDU,该δ的时间为0-4微秒(us)。以STA1为例,STA1发送的下一个PPDU最多仅仅干扰STA2的PIFS时间的最后4us。而最后4us一般为从接收状态向发送状态的转化,因此在该时间(4us)内不会进行信道侦听,所以不会影响到信道侦听的结果。
由于当前对帧间间隔的要求不能超过25微秒。因此,如何实现NSTR MLD的同步多链路通信仍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示例性的,以NSTRMLD中包括第一站点STA和第二STA为例,其中,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传输第一帧,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帧。第一帧的结束时间晚于第二帧的结束时间。需要说明的是,NSTRMLD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站点,此处不做限制。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仅为示意,而不表示具体的链路数量。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表示多链路中的任意两条链路,本申请的方案可以拓展到大于两条链路的情况。按照第一帧与第二帧的类型进行划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方案包括:
(1)、第一帧和第二帧为响应帧,例如确认块(BA)。此时,第一STA为接收第一帧(响应帧),第二STA为接收第二帧(响应帧)。
(2)、第一帧和第二帧为PPDU。此时,第一STA为发送第一帧(PPDU),第二STA为发送第二帧(PPDU)。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BA可以理解为一种响应帧。此外,响应帧还可以包括确认(acknowledgement,ACK)。本申请中的BA也可以替换为ACK。也就是说,本申请中的BA仅表示响应帧,而该响应帧不一定必须为BA,也可以为ACK。该响应帧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帧,此处不做限制。
首先,介绍第一帧和第二帧为响应帧的方案。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信道侦听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信道侦听方法包括:
601、NSTR MLD中的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传输第一帧,NSTR MLD中的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NSTR MLD中的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接收第一帧,该第一帧为响应帧。NSTR MLD中的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接收第二帧,该第二帧为响应帧。第一帧的结束时间晚于第二帧的结束时间。下面以响应帧为BA为例进行描述。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帧间间隔示意图。第一STA可以理解为STA1,第二STA可以理解为STA2,该第一帧可以理解为BA11,该第二帧可以理解为BA21。
602、NSTR MLD确定传输失败的帧。
本实施例中,NSTR MLD确定第一帧与第二帧是否为传输失败的帧,即确定第一帧和第二帧是否传输失败。
当第一帧为BA,第二帧为BA时,NSTR MLD确定传输失败的帧具体如下:
当NSTR MLD(STA1)接收第一帧时,第一帧触发原语物理层接收开始的指示PHY-RXSTART.indication,且,第一帧的MAC层帧检测序列FCS校验失败,则NSTR MLD确定第一帧为传输失败的帧。
当NSTR MLD(STA2)接收第二帧时,第二帧触发原语物理层接收开始的指示PHY-RXSTART.indication,且,第二帧的MAC层帧检测序列FCS校验失败,则NSTR MLD确定第二帧为传输失败的帧。
当NSTR MLD(STA1)接收第一帧时,第一帧触发原语PHY-RXSTART.indication且第一帧的MAC层FCS校验失败,并且,当NSTR MLD(STA2)接收第二帧时,第二帧触发原语PHY-RXSTART.indication且第二帧的MAC层FCS校验失败,则NSTR MLD确定第一帧和第二帧均为传输失败的帧。
603、NSTR MLD进行信道侦听。
本实施例中,NSTR MLD确定传输失败的帧后,第一STA在第一帧结束后,在第一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或者,第二STA在第二帧结束后,在第二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下面,分别对第一帧为传输失败的帧、第二帧为传输失败的帧、第一帧和第二帧为传输失败的帧这三种情况进行说明。
(1)第一帧为传输失败的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STA在第一帧结束后的第一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该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为PIFS与第一时间的差值,该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若第一时间用t来表示,则t的取值范围为[0,4])。换句话说,也就是该第一帧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取值范围为[PIFS-4,PIFS]。或者,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当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时,可以避免第一STA发送的下一帧(例如PPDU)对第二STA产生干扰,并且,可以不增加侦听难度。
当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时,可以避免第一STA发送的下一帧(例如PPDU)对第二STA产生干扰。并且,可以保证第一STA发送的下一帧(例如PPDU)与第二STA发送的下一帧(例如PPDU)对齐。此外,可以不增加侦听难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还可以为0-9微秒,或,0-12微秒。
需要说明的是,以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为例,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时间可以取0-8微秒中的任意值,该任意值可以是整数,例如:0、1、2、3、4、5、6、7、或8微秒;该任意值也可以是小数,例如:0.5、1.5、1.8、或3.4微秒等。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二时间、第三时间、第四时间、第五时间、第六时间、第七时间或第八时间,与前述第一时间的相关定义类似,后文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为短帧间距SIFS。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STA在第二帧结束后的第二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该第二帧间间隔为短帧间距SIFS与第二时间之和,所述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所述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如图8所示,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帧间间隔示意图。其中,BA11为传输失败的帧。下面对NSTR MLD进行信道侦听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示例性的:STA1在BA11结束后的第一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时,该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为PIFS与第一时间的差值。相应的,STA2在BA21结束后的第二帧间间隔可以为PIFS。可选地,STA2可以在该第二帧间间隔内进行信道侦听。
示例性的:STA1在BA11结束后的第一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时,所述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短帧间距SIFS。相应的,STA2在BA21结束后的第二帧间间隔可以为SIFS与第二时间之和。可选地,STA2可以在第二帧间间隔内进行信道侦听。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仅是示意性说明,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其他实现方式构成限定。
(2)第二帧为传输失败的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STA在第一帧结束后的第一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这样根据信道状态空闲的情况下才进行下一个PPDU发送,可以减小潜在的碰撞。具体的,该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为PIFS与第一时间的差值,所述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所述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或,所述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9微秒,或,所述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12微秒。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帧间间隔示意图,其中,当第一时间取值范围为0-4微秒时,可以避免STA1发送下一个PPDU(PPDU12)对STA2产生干扰。
当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时,可以避免STA1发送下一个PPDU(PPDU12)对STA2产生干扰。并且,可以保证STA1发送的PPDU12与STA2发送的PPDU22对齐。
当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9微秒时,可以避免STA1发送下一个PPDU(PPDU12)对STA2产生干扰。并且,可以保证STA1发送的PPDU12与STA2发送的PPDU22对齐。同时满足当前帧间间隔大于或等于SIFS的要求。
当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12微秒时,发送下一个PPDU(PPDU12)之前的4us是从接收状态到发送状态的转化,因此,该4us不用于信道侦听。当BA21比BA11提前8us的情况下,BA11之后的帧间间隔为PIFS-12(微秒)也不会影响STA1的信道侦听。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于第一帧传输正确,因此,第一STA在第一帧结束后的第一帧间间隔内不进行信道侦听。如果第一帧间间隔内无需信道侦听,则第一帧间间隔结束之后直接发送下一个PPDU。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STA在第二帧结束后的第二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该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短帧间距SIFS与第二时间之和,所述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第二时间取值范围为0-8微秒。
基于上述描述,结合图9,BA21为传输失败的帧。下面对NSTR MLD进行信道侦听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示例性的,STA2在BA21结束后的第二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所述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短帧间距SIFS与第二时间之和。相应的,STA1在BA11结束后的第一帧间间隔为SIFS。可选地,STA1在第一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
示例性的,STA1在BA11结束后的第一帧间间隔为PIFS与第一时间的差值。相应的,STA2在BA21结束后的第二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为PIFS。具体的,STA1在第一帧间间隔可以不进行信道侦听直接发送下一个PPDU,或者STA1在第一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如果信道空闲才发送下一个PPDU。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仅是示意性说明,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其他实现方式构成限定。
(3)第一帧和第二帧均为传输失败的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STA在第一帧结束后的第一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该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为PIFS与第一时间的差值,该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或,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9微秒,或,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12微秒。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STA在第二帧结束后的第二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短帧间距SIFS与第二时间之和,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时间与第二时间的具体选择,可以由NSTR MLD测量第一帧的结束时间与第二帧的结束时间的差值确定,也可以预先配置于NSTR MLD中,此处不做限制。例如:NSTR MLD测量第一帧的结束时间与第二帧的结束时间的差值为5微秒,则可以确定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5微秒或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5微秒。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帧结束后第二STA可以在PIFS内进行信道侦听。第二帧结束后,第二STA也可以在其它长度的帧间间隔内进行信道侦听,此处不做限制。
基于上述描述,结合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帧间间隔示意图,其中BA11和BA21均为传输失败的帧。下面对NSTR MLD进行信道侦听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示例性的,STA1在BA11结束后的第一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该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为PIFS与第一时间的差值。相应的,STA2在BA21结束后的第二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该第二帧间间隔为PIFS。
示例性的,STA2在BA21结束后的第二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所述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短帧间距SIFS与第二时间之和。相应的,STA1在BA11结束后的第一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该第一帧间间隔为SIFS。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仅是示意性说明,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其他实现方式构成限定。
进一步的,在第一帧结束后,当STA1在第一帧间间隔内进行信道侦听的结果为信道空闲时,STA1在第一帧间间隔结束时,在第一链路上发送下一个PPDU(即PPDU12)。
可选的,如果第一帧间间隔内无需信道侦听,则第一帧间间隔结束之后直接发送下一个PPDU(即PPDU12)。
本申请实施例中,NSTR MLD接收错误的响应帧(BA或ACK)后,可以调整信道侦听时间。以此避免其它链路的发送动作,影响信道侦听结果。同时,使得帧间间隔满足通信要求。
下面,介绍第一帧和第二帧为PPDU的方案。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又一种信道侦听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又一种信道侦听方法包括:
1101、NSTR MLD中的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传输第一帧,NSTR MLD中的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帧。
本实施例中,NSTR MLD中的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发送第一帧,该第一帧为PPDU。NSTR MLD中的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帧,该第二帧为PPDU。第一帧的结束时间晚于第二帧的结束时间。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帧间间隔示意图。该第一帧可以示意为PPDU12,该第二帧可以示意为PPDU22。
1102、NSTR MLD确定传输失败的帧。
本实施例中,NSTR MLD确定第一帧与第二帧是否为传输失败的帧。
当第一帧为PPDU12,第二帧为PPDU22时,NSTR MLD确定传输失败的帧具体如下:
当NSTR MLD(STA1)发送第一帧后,在第一帧传输结束(发送结束)的特定时间内,STA1未被触发原语物理层接收开始的指示PHY-RXSTART.indication,则NSTR MLD确定第一帧为传输失败的帧。
当NSTR MLD(STA2)发送第二帧后,在第二帧传输结束(发送结束)的特定时间内,STA2未被触发原语物理层接收开始的指示PHY-RXSTART.indication,则NSTR MLD确定第二帧为传输失败的帧。
当NSTR MLD确定第一帧和第二帧都是传输失败的帧后,进入步骤1103。
1103、NSTR MLD进行信道侦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STA在第一帧结束后的第三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该第三帧间间隔为PIFS与第三时间的差值;该第三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第三时间取值范围为0-8微秒。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为短帧间距SIFS。
在又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STA在第二帧结束后的第四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该第四帧间间隔为SIFS与第四时间之和;第四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第四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可选的,第二STA在第二帧结束后,经过第五时间后,在第五帧间间隔内进行信道侦听。第五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与第五时间之和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第五时间的时间长度为0-8微秒。示例性的,如图13所示,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帧间间隔示意图。STA2在PPDU21结束后,在第五帧间间隔内进行信道侦听。具体如下:STA2首先等待第五时间(0-8微秒),当第五时间结束后,STA2在第五帧间间隔内进行信道侦听。
可选的,在图13所示的场景中,STA1在PPDU11结束后的第三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三帧间间隔如前述图12相关描述,此处不做赘述。可选的,STA1在PPDU11结束后的SIFS进行信道侦听。
基于上述描述,以图12和图13为例,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帧间间隔示意图。下面对NSTR MLD进行信道侦听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示例性的,STA1在PPDU11结束后的第三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三帧间间隔的时间为PIFS与第三时间的差值。相应的,STA2在PPDU21结束后的第四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四帧间间隔为PIFS。
示例性的,STA1在PPDU11结束后的第三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三帧间间隔的时间为PIFS与第三时间的差值。相应的,STA2在PPDU21结束后经过第五时间后,在第五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五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与第五时间之和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其中,第五时间的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示例性的,STA1在PPDU11结束后的第三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三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短帧间距SIFS。相应的,STA2在PPDU21结束后的第四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四帧间间隔为SIFS与第四时间之和。
示例性的,STA1在PPDU11结束后的第三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三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短帧间距SIFS。相应的,STA2在PPDU21结束后经过第五时间后,在第五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五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与第五时间之和小于或等于SIFS与第四时间之和的时间长度。其中,第五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仅是示意性说明,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其他实现方式构成限定。
进一步的,在第一帧结束后,当STA1在第三帧间间隔内进行信道侦听的结果为信道空闲时,STA1在第三帧间间隔结束时,在第一链路上发送下一个PPDU(即PPDU12)。
在第二帧结束后,当STA2在第四帧间间隔(第五帧间间隔)内进行信道侦听的结果为信道空闲时,STA2在第四帧间间隔(第五帧间间隔)结束时,在第二链路上发送下一个PPDU(即PPDU22)。
上述第三时间、第四时间与第五时间的具体选择,可以由NSTR MLD测量第一帧的结束时间与第二帧的结束时间的差值确定,也可以预先配置于NSTR MLD中,此处不做限制。例如:NSTR MLD测量第一帧的结束时间与第二帧的结束时间的差值为5微秒,则确定第三时间的取值范围为5微秒。
本申请实施例中,NSTR MLD发送错误的PPDU后,可以调整信道侦听时间,从而避免其它链路的发送动作对信道侦听结果的影响。同时,使得帧间间隔满足通信要求。
在上述图11-1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帧和第二帧为PPDU的场景下,还包括以下方案。请参阅图14,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信道侦听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信道侦听方法包括:
1401、NSTR MLD中的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传输第一帧,NSTR MLD中的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帧。
本实施例中,NSTR MLD中的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发送第一帧,该第一帧为PPDU。NSTR MLD中的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帧,该第二帧为PPDU。第一帧的结束时间晚于第二帧的结束时间。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15,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帧间间隔示意图。该第一帧可以示意为PPDU12,该第二帧可以示意为PPDU22。
1402、NSTR MLD确定传输失败的帧。
本实施例中NSTR MLD确定第一帧与第二帧是否为传输失败的帧的方式与图11所示实施例的确定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当NSTR MLD确定第一帧和第二帧都是传输失败的帧后,进入步骤1403。
1403、第二STA在第二帧结束后,进行信道侦听。
本实施例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5所示,STA2在第二帧(PPDU21)结束后,在第六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六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确认超时AckTimeout与第六时间之和。可选的,第六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第六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第六帧间间隔也称为预留帧间间隔。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6所示,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帧间间隔示意图。STA2在第二帧(PPDU21)结束后,经过第七时间后在第七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七时间与第七帧间间隔的加和等于第六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可选的,第七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本申请实施例中,NSTR MLD发送错误的PPDU后,可以调整信道侦听时间,从而避免其它链路的发送动作,影响信道侦听结果。同时,使得帧间间隔满足通信要求。
以图3所示的通信场景为例,MLD301可以作为发送端MLD,MLD302可以作为接收端MLD。在802.11ax标准中引入多用户请求发送(Multiple User-Request To Send,MU-RTS)/清除发送(Clear to Send,CTS)帧交互。通过使用MU-RTS/CTS帧交互,实现AP与多个STA同时进行信道保护。其基本流程为AP竞争到信道之后发送MU-RTS帧,其中MU-RTS帧中携带一个或多个目标STA的关联标识符(Association Identifier,AID)。当目标STA接收到MU-RTS帧,并确认自身属于目标STA之后,在MU-RTS帧之后的SIFS时间内进行信道侦听(也称为能量检测),如果信道侦听结果为空闲,则回复CTS帧,如果信道侦听结果为繁忙,则不回复CTS帧。需要说明的是,当AP仅向一个STA发送MU-RTS帧时,若该STA检测该MU-RTS帧后确定自身为目标STA,则STA向AP发送CTS。即只有一个STA回复CTS。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17,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帧间间隔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端MLD可以是AP MLD,如图17中发送端MLD包括AP1和AP2,也可以是STAMLD;接收端MLD可以是STA MLD,如图17中接收端MLD包括STA1和STA2,也可以是AP MLD。按照是否具有STR能力划分,发送端MLD可以是STR MLD,发送端MLD也可以是NSTR MLD;接收端MLD是NSTR MLD。
以图17为例,发送端MLD中AP1通过第一链路(链路1)向接收端MLD发送MU-RTS1,发送端MLD中AP2通过第二链路(链路2)向接收端MLD发送MU-RTS2。由于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相对于接收端MLD来说,属于NSTR链路对,因此,MU-RTS1的结束时间与MU-RTS2的结束时间之间最大相差可能为8微秒,MU-RTS1的结束时间早于MU-RTS2的结束时间。相对应的,当MU-RTS1的结束时间与MU-RTS2的结束时间相差8微秒时,CTS1的起始时间与CTS2的起始时间相差8微秒,CTS1的起始时间早于CTS2的起始时间。
进行信道侦听的时间间隔中,最后4us一般为从接收状态向发送状态的转化,因此在该时间(4us)内实际不会进行信道侦听,所以这4微秒的信道状态不会影响到信道侦听的结果,该4微秒也称为接收到发送的转换时间(RX/TX time)。因此,当MU-RTS1的结束时间与MU-RTS2的结束时间相差超过4微秒的情况下,以MU-RTS1的结束时间早于MU-RTS2的结束时间为例。则,接收端MLD在第一链路(链路1)上回复的CTS1会影响接收端MLD中STA2的信道检测结果。该CTS1所带来的跨链路干扰使得STA2进行信道侦听的结果为繁忙。因此,STA2无法发送CTS2。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两种方案解决上述问题,(1)、通过限制发送端MLD发送MU-RTS的结束时间的差值。(2)、通过约定接收端MLD发送CTS帧前信道侦听的时间间隔。下面分别进行描述。
(1)、通过限制发送端MLD发送MU-RTS的结束时间的差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MU-RTS帧发送方法,方法应用于发送端MLD,方法包括:
发送端MLD包括第一接入点AP和第二AP,其中,第一AP在第一链路上传输第一多用户请求发送帧MU-RTS,第二AP在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多用户请求发送帧MU-RTS;
第一MU-RTS的结束时间与第二MU-RTS的结束时间的差值最大为4微秒。
具体的,以图18为例,第一AP为AP1,第二AP为AP2,第一链路为链路1,第二链路为链路,第一MU-RTS为MU-RTS1,第二MU-RTS为MU-RTS2。当MU-RTS1的结束时间与MU-RTS2的结束时间最大相差4微秒时,CTS1与CTS2的起始时间最大相差也是4微秒。因此提前发送的CTS帧(CTS1)对另外一个链路(链路2)的干扰不会影响另外一个链路上的信道侦听结果。接收端MLD中STA2可以正常发送CTS2。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限制不同链路上MU-RTS的结束时间的差值的最大值,以避免该MU-RTS的回复帧(CTS)之间产生干扰,保证CTS的正常发送。
(2)、通过约定接收端MLD发送CTS帧前的时间间隔。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CTS帧发送方法,方法应用于接收端MLD,方法包括:
接收端MLD包括第一接入点STA,其中,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接收第一MU-RTS;
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发送第一清除发送帧CTS,第一CTS的起始时间与第一MU-RTS的结束时间相差第八帧间间隔,第八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SIFS的时间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八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第八时间与SIFS之和,第八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第八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STA在第八帧间间隔内进行信道侦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端MLD还包括第二接入点STA,其中,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接收第二MU-RTS,第二MU-RTS的结束时间晚于第一MU-RTS;
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清除发送帧CTS,第二CTS的起始时间与第二MU-RTS的结束时间相差SIFS。
具体的,以图19为例,第一STA为STA1,第二STA为STA2,第一链路为链路1,第二链路为链路,第一CTS为CTS1,第二CTS为CTS2。当第八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到4微秒的情况下,接收端MLD的两个STA总可以将两个CTS帧的发送时间对齐误差减小到4微秒以内。因此发送较早的CTS(CTS1)将不会对发送较晚的CTS(CTS2)之前的信道侦听造成影响。
当第八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到8微秒的情况下,接收端MLD的两个STA总可以将两个CTS帧的发送时间对齐误差减小到0微秒,这样不仅发送较早的CTS(CTS1)将不会对发送较晚的CTS(CTS2)之前的信道侦听造成影响,而且还可以尽可能缩小CTS帧的对齐误差,使得后续PPDU可以更好地对齐。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约定接收端MLD发送CTS帧前的时间间隔,以避免不同链路上CTS帧之间产生干扰,保证CTS的正常发送。
上述主要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各种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NSTR MLD,或者包含上述NSTR MLD的装置,或者是上述NSTR MLD中包含的装置,比如系统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发送端MLD,或者包含上述发送端MLD的装置,或者是上述发送端MLD中包含的装置,比如系统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接收端MLD,或者包含上述接收端MLD的装置,或者是上述接收端MLD中包含的装置,比如系统芯片。
可以理解的是,该通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比如,以通信装置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NSTR MLD为例。图20示出了一种NSTRMLD的结构示意图。该NSTR MLD2000包括侦听模块2002和处理模块2001。侦听模块2002,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用以实现发送和/或接收功能,例如可以是收发电路,收发机,收发器或者通信接口。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模块2001,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帧和所述第二帧中的至少一个传输失败;
侦听模块2002,用于在所述第一帧结束后,在第一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其中,所述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IFS的时间长度,
或者,侦听模块2002,用于所述第二STA在所述第二帧结束后,在第二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其中,所述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短帧间距SIFS的时间长度且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帧传输失败时,所述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为PIFS与第一时间的差值;
所述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
可选的,当所述第二帧传输失败时,所述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为PIFS与第一时间的差值;
所述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所述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或,所述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9微秒,或,所述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12微秒。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帧和所述第二帧传输失败时,所述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为PIFS与第一时间的差值;
所述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帧传输失败时,所述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短帧间距SIFS与第二时间之和;
所述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
可选的,当所述第二帧传输失败时,所述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短帧间距SIFS与第二时间之和;
所述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所述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帧和所述第二帧传输失败时,所述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短帧间距SIFS与第二时间之和;
所述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所述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模块2001,用于确定第一链路上的第一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传输失败;
侦听模块2002,用于在第一帧结束后,在第一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其中,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IFS的时间长度,
或者,在第二帧结束后,在第二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其中,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短帧间距SIFS的时间长度且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
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模块2001,用于确定第一帧和第二帧传输失败;
侦听模块2002,用于在第一帧结束后,在第三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三帧间间隔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
侦听模块2002,还用于在第二帧结束后,在第四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四帧间间隔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三帧间间隔的时间为PIFS与第三时间的差值;
所述第三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所述第三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或,所述第三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9微秒。
可选的,所述第四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短帧间距SIFS与第四时间之和;
所述第四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所述第四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可选的,所述侦听模块2002,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帧结束后,经过第五时间后在第五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其中,所述第五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与所述第五时间之和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五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模块2001,用于确定第一帧和第二帧传输失败;
侦听模块2002,用于在第二帧结束后,在第六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第六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确认超时AckTimeout与第六时间之和。
可选的,所述第六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
可选的,所述侦听模块2002,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帧结束后,经过第七时间后在第七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所述第七时间与所述第七帧间间隔的加和等于所述第六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七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NSTR MLD200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NSTR MLD2000可执行上述的通信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图2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21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其中,该通信设备21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101,通信线路2102,存储器21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2104。
处理器2101和处理器2108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通信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存储器2103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所述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控制电路和天线(图未示意),控制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出设备2105和输入设备2106,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当通信设备开机后,处理器2101和处理器2108可以读取存储器2103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2101和处理器2108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通信装置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2101和处理器2108,处理器2101和处理器2108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在另一种实现中,上述的射频电路和天线可以独立于进行基带处理的处理器而设置,例如在分布式场景中,射频电路和天线可以与独立于通信装置,呈拉远式的布置。
上述NSTR MLD的功能可以通过该通信设备210实现。比如,图21中的处理器21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21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通信设备21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具体的,图6或图11或图14的步骤/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21中的处理器2101调用存储器21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6或图11或图14中的处理相关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21中的处理器2101调用存储器21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6或图11或图14中的收发相关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21中的通信接口2104来实现。
处理器21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21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21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21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21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21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21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2101用于执行存储器21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链路的错误恢复方法。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器件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21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21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21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21中的处理器2101和处理器2108。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21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2105和输入设备2106。输出设备2105和处理器21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21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2106和处理器21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21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的通信设备210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在具体实现中,通信设备210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设备、嵌入式设备或有图21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通信设备210的类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指令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当然,存储器也可以不在该通信装置中。该通信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个例子中,以上任一通信装置(或通信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这些集成电路形式中至少两种的组合。再如,当通信装置中的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芯片执行如前述方法实施例所示任一项实现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芯片执行如前述方法实施例所示任一项实现方式。
另外需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本申请提供的装置实施例附图中,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表示它们之间具有通信连接,具体可以实现为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或信号线。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专用硬件包括专用集成电路、专用CPU、专用存储器、专用元器件等来实现。一般情况下,凡由计算机程序完成的功能都可以很容易地用相应的硬件来实现,而且,用来实现同一功能的具体硬件结构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或专用电路等。但是,对本申请而言更多情况下软件程序实现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终端装置、网络装置、计算设备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终端装置、网络装置、计算设备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终端装置、网络装置、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6)

1.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NSTRMLD,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包括第一站点STA和第二站点STA,其中,所述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传输第一帧,所述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帧,所述第一帧为确认块BA,所述第二帧为BA,所述第一帧的结束时间晚于所述第二帧的结束时间;
所述NSTR MLD确定所述第一帧和所述第二帧中的至少一个传输失败;
所述第一STA在所述第一帧结束后,在第一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其中,所述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IFS的时间长度,
或者,所述第二STA在所述第二帧结束后,在第二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其中,所述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短帧间距SIFS的时间长度且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帧传输失败时,所述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为PIFS与第一时间的差值;
所述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帧传输失败时,所述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为PIFS与第一时间的差值;
所述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所述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或,所述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9微秒,或,所述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12微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帧传输失败和所述第二帧传输失败时,所述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为PIFS与第一时间的差值;
所述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帧传输失败时,所述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短帧间距SIFS与第二时间之和;
所述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帧传输失败时,所述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短帧间距SIFS与第二时间之和;
所述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所述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帧传输失败和所述第二帧传输失败时,所述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短帧间距SIFS与第二时间之和;
所述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所述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8.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NSTRMLD,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包括第一站点STA和第二站点STA,其中,所述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传输第一帧,所述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帧,所述第一帧为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所述第二帧为PPDU,所述第一帧的结束时间晚于所述第二帧的结束时间;
所述NSTR MLD确定所述第一帧和所述第二帧传输失败;
所述第一STA在所述第一帧结束后,在第三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所述第三帧间间隔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
或者,所述第二STA在所述第二帧结束后,在第四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所述第四帧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短帧间距SIFS的时间长度且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帧间间隔的时间为PIFS与第三时间的差值;
所述第三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所述第三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短帧间距SIFS与第四时间之和;
所述第四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所述第四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STA在所述第二帧结束后,经过第五时间后在第五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其中,所述第五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与所述第五时间之和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13.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NSTRMLD,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包括第一站点STA和第二站点STA,其中,所述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传输第一帧,所述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帧,所述第一帧为确认块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所述第二帧为PPDU,所述第一帧的结束时间晚于所述第二帧的结束时间;
所述第二STA在所述第二帧结束后,在第六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所述第六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确认超时AckTimeout与第六时间之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STA在所述第二帧结束后,经过第七时间后在第七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所述第七时间与所述第七帧间间隔之和等于所述第六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17.一种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NSTR MLD,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包括第一站点STA和第二站点STA,其中,所述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传输第一帧,所述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帧,所述第一帧为确认块BA,所述第二帧为BA,所述第一帧的结束时间晚于所述第二帧的结束时间,所述NSTR MLD包括:处理模块和侦听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帧和所述第二帧中的至少一个传输失败;
所述侦听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帧结束后,在第一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其中,所述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IFS的时间长度,
或者,所述侦听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帧结束后,在第二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其中,所述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短帧间距SIFS的时间长度且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NSTR MLD,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帧传输失败时,所述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为PIFS与第一时间的差值;
所述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NSTR MLD,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帧传输失败时,所述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为PIFS与第一时间的差值;
所述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所述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或,所述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9微秒,或,所述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12微秒。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NSTR MLD,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帧传输失败和所述第二帧传输失败时,所述第一帧间间隔的时间为PIFS与第一时间的差值;
所述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NSTR MLD,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帧传输失败时,所述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短帧间距SIFS与第二时间之和;
所述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NSTR MLD,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帧传输失败时,所述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短帧间距SIFS与第二时间之和;
所述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所述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NSTR MLD,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帧传输失败和所述第二帧传输失败时,所述第二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短帧间距SIFS与第二时间之和;
所述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所述第二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24.一种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NSTR MLD,其特征在于,所述NSTR MLD包括第一站点STA和第二站点STA,其中,所述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传输第一帧,所述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帧,所述第一帧为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所述第二帧为PPDU,所述第一帧的结束时间晚于所述第二帧的结束时间,所述NSTR MLD包括:处理模块和侦听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帧和所述第二帧传输失败;
所述侦听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帧结束后,在第三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所述第三帧间间隔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
或者,所述侦听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帧结束后,在第四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所述第四帧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短帧间距SIFS的时间长度且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NSTR MLD,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帧间间隔的时间为PIFS与第三时间的差值;
所述第三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所述第三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或,所述第三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9微秒。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NSTR MLD,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短帧间距SIFS与第四时间之和;
所述第四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或所述第四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27.根据权利要求24-26中任一项所述的NSTR MLD,其特征在于,
所述侦听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帧结束后,经过第五时间后在第五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其中,所述第五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与所述第五时间之和小于或等于PIFS的时间长度。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NSTR MLD,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29.一种不能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NSTR MLD,其特征在于,所述NSTR MLD包括第一站点STA和第二站点STA,其中,所述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传输第一帧,所述第二STA在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帧,所述第一帧为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所述第二帧为PPDU,所述第一帧的结束时间晚于所述第二帧的结束时间,所述NSTR MLD包括:处理模块和侦听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帧和所述第二帧传输失败;
所述侦听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帧结束后,在第六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所述第六帧间间隔的时间为确认超时AckTimeout与第六时间之和。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NSTR MLD,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4微秒。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NSTR MLD,其特征在于,
所述侦听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帧结束后,经过第七时间后在第七帧间间隔进行信道侦听,所述第七时间与所述第七帧间间隔的加和等于所述第六帧间间隔的时间长度。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NSTR MLD,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8微秒。
33.一种多链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链路设备包括:处理器;
当所述多链路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多链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和/或,权利要求8-12,和/或,权利要求13-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3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多链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多链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和/或,权利要求8-12,和/或,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多链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多链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权利要求1-7,和/或,权利要求8-12,和/或,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6.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与所述芯片之外的模块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和/或,权利要求8-12,和/或,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225545.4A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Pending CN1144495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78790.9A CN116390121B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202011225545.4A CN114449551A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TW110141206A TWI798913B (zh) 2020-11-05 2021-11-04 一種通道偵聽的方法以及相關裝置
TW112108680A TWI834516B (zh) 2020-11-05 2021-11-04 一種通道偵聽的方法以及相關裝置
PCT/CN2021/128888 WO2022095949A1 (zh) 2020-11-05 2021-11-05 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JP2023527102A JP2023548200A (ja) 2020-11-05 2021-11-05 チャネルリスニング方法および関連装置
EP21888641.4A EP4216647A4 (en) 2020-11-05 2021-11-05 CHANNEL MONITORING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AU2021373171A AU2021373171A1 (en) 2020-11-05 2021-11-05 Channel monitoring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MX2023005329A MX2023005329A (es) 2020-11-05 2021-11-05 Metodo para escuchar canal y aparato relacionado.
KR1020237015851A KR20230086735A (ko) 2020-11-05 2021-11-05 채널 리스닝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CA3199592A CA3199592A1 (en) 2020-11-05 2021-11-05 Channel listening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18/306,973 US20230262772A1 (en) 2020-11-05 2023-04-25 Channel listening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5545.4A CN114449551A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78790.9A Division CN116390121B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9551A true CN114449551A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6131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78790.9A Active CN116390121B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202011225545.4A Pending CN114449551A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78790.9A Active CN116390121B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62772A1 (zh)
EP (1) EP4216647A4 (zh)
JP (1) JP2023548200A (zh)
KR (1) KR20230086735A (zh)
CN (2) CN116390121B (zh)
AU (1) AU2021373171A1 (zh)
CA (1) CA3199592A1 (zh)
MX (1) MX2023005329A (zh)
TW (1) TWI798913B (zh)
WO (1) WO202209594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03985B2 (en) * 2012-03-29 2016-11-22 Sckipio Technologies S.I Ltd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40362786A1 (en) * 2013-06-05 2014-12-11 Max4G, Inc. Fix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Capacity Enhanced Dynamic Power Control
US9742544B2 (en) * 2014-08-08 2017-08-22 Newracom, Inc. Dynamic inter-frame space processing in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LAN
CN105101453B (zh) * 2015-07-13 2018-12-1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动态空闲信道评估门限的载波侦听方法
RU2696297C1 (ru) * 2015-07-31 2019-08-01 Эл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того
JP6377858B2 (ja) * 2015-07-31 2018-08-22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このための装置
CN106922034B (zh) * 2015-12-25 2020-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6937403B (zh) * 2015-12-31 2020-01-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空间重用的退避方法及设备
US11646808B2 (en) * 2016-05-09 2023-05-09 Strong Force Iot Portfolio 2016,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aption of data storage and communication in an internet of things downstream oil and gas environ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8913B (zh) 2023-04-11
JP2023548200A (ja) 2023-11-15
AU2021373171A1 (en) 2023-06-01
KR20230086735A (ko) 2023-06-15
TW202220487A (zh) 2022-05-16
TW202327395A (zh) 2023-07-01
EP4216647A1 (en) 2023-07-26
CA3199592A1 (en) 2022-05-12
CN116390121B (zh) 2024-02-13
MX2023005329A (es) 2023-05-22
US20230262772A1 (en) 2023-08-17
WO2022095949A1 (zh) 2022-05-12
EP4216647A4 (en) 2024-03-13
CN116390121A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54603B2 (en) Channel access method for very high throughput (VHT) wireless local access network system
EP3993491A1 (en) Multilink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098150B2 (en) Op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sectorized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in wireless LAN system
US893792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frame in WLAN system
RU2639296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иема и передачи кадра, содержащего идентификатор частичной ассоциации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локальной сети (lan)
WO2014123357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10051627B2 (en) Method for channel access in wireless LA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of
WO2014123349A1 (ko) 멀티 bss에서 데이터 송신 및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123358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20230145901A1 (en) Link error recovery method and apparatus
KR20200044141A (ko) 다중 사용자 상향 전송을 위한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단말
US20230217494A1 (en) Multi-link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6390121B (zh) 一种信道侦听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TWI834516B (zh) 一種通道偵聽的方法以及相關裝置
US20240129226A1 (en) Access point apparatus, station apparatu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70195992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ulti-user frame in wireless la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