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44450B - 组卷文件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组卷文件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44450B
CN114444450B CN202210363196.5A CN202210363196A CN114444450B CN 114444450 B CN114444450 B CN 114444450B CN 202210363196 A CN202210363196 A CN 202210363196A CN 114444450 B CN114444450 B CN 1144444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question
area
file
preset
frame se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631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44450A (zh
Inventor
林静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jia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jia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jia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jia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631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444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44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4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444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44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89Automatic just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卷文件生成方法,包括:获取待编辑文件;对待编辑文件铺设点阵码,输出待编辑文件的纯内容底图文件以及铺码底图文件;对铺码底图文件的各个试题区域进行区域框选操作,得到多个试题框选区域;获取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对应的区域编码信息;将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分块存储于预设试题数据库,并利用区域编码信息在预设试题数据库中对各个试题框选区域进行标记;基于批改者标识与试题类型预设关联关系、预设批改者标识与试题标识预设关联关系、试题选择指令三者中至少之一提取批改者对应的试题的目标试题框选区域;基于目标试题框选区域合成待批改试题组卷,并对待批改试题组卷中对各个待批改试题设置批改区域。

Description

组卷文件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件编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文件编辑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大量使用电子设备显示装置操作文档的编辑、修改、保存、剪切、作业批改等功能,相对传统的纸笔编辑方便了许多,同时人们对编辑的便捷性和精确性、个性化等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对于已存的文档底图或者图片的编辑,停留在拍照、扫描等传统设备采集上,通过拍照、扫描将文档电子化,然后进一步在智能显示端进行裁剪和识别转化,从而进一步编辑等,人工编辑操作比较麻烦,效率较低。
现有的试卷批改也需要对部分相同类型的题目进行组卷编辑操作,以便提高批改老师的批改效率,但是现存的组卷方式存在组卷混乱、编辑操作困难的问题,因此组卷文件的编辑或批改效率较低。
故需要提供一种组卷文件生成方法及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卷文件生成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组卷文件的编辑或批改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卷文件生成方法,其包括:
获取待编辑文件;其中所述待编辑文件为待批改试题文件;
对所述待编辑文件铺设点阵码,输出所述待编辑文件的纯内容底图文件以及铺码底图文件;
对所述铺码底图文件的各个试题区域进行区域框选操作,得到多个试题框选区域;
获取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对应的区域编码信息,其中,所述区域编码信息至少包括学生标识、试题区域坐标试题类型标识和试题标识;
将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分块存储于预设试题数据库,并利用所述区域编码信息在所述预设试题数据库中对各个试题框选区域进行标记;
基于批改者标识与试题类型预设关联关系、预设批改者标识与试题标识预设关联关系、试题选择指令三者中至少之一提取批改者对应的试题的目标试题框选区域;
基于所述目标试题框选区域合成待批改试题组卷,并对所述待批改试题组卷中对各个待批改试题设置批改区域;其中,所述待批改试题组卷包括铺码待批改试题组卷和纯内容待批改试题组卷。
在本发明所述的组卷文件生成方法中,所述在所述待批改试题组卷中对各个待批改试题设置批改区域的步骤之后包括:
接收用户在任一批改区域触发的显示得分点指令;
获取显示得分点指令对应的批改区域的预置得分点;
在预设位置显示所述预置得分点;
在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批改完成指令时,检测所有批改区域的批改记录;
若存在不具备批改记录的批改区域,则执行提醒批改操作。
在本发明所述的组卷文件生成方法中,所述检测所有批改区域的批改记录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有批改区域均具备批改记录,提取所述铺码待批改试题组卷各个试题框选区域、批改区域以及批改记录;
获取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对应的学生标识;
将试题框选区域、批改区域以及批改记录分块存储于预设试题数据库,并增加学生标识对分块进行标注;
基于所述学生标识对同个学生的所有试题的批改记录进行统计。
在本发明所述的组卷文件生成方法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试题框选区域合成待批改试题组卷的步骤之前,所述组卷文件生成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试题框选区域获取对应的目标试题内容;
获取所述目标试题内容的横向长度和/或纵向宽度;
基于所述横向长度和/或所述纵向宽度与页面参数的对比关系对所述目标试题内容进行适应性排版设置;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试题框选区域合成待批改试题组卷包括:
基于适应性排版设置后的目标试题内容合成待批改试题组卷。
在本发明所述的组卷文件生成方法中,所述组卷文件生成方法还包括步骤:
基于点阵码采集装置在铺码底图文件上的运动情况,采集文件编辑信息,其包括:
确定所述点阵码采集装置点击的目标区域,以作为待编辑目标区域;
获取所述待编辑目标区域对应的预设内容,其中,所述预设内容包括第一预设操作模式选项;
基于所述待编辑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一预设操作模式选项获得所述文件编辑信息;
显示所述纯内容底图文件中与所述待编辑目标区域对应的待第一关联区域;
调用所述第一预设操作模式选项,并在当前显示页面中显示所述第一预设操作模式选项的第一功能图标;
基于用户在所述第一功能图标上触发的操作指令对所述第一关联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编辑操作。
在本发明所述的组卷文件生成方法中,所述组卷文件生成方法还包括步骤:
基于点阵码采集装置在铺码底图文件上的运动情况,采集文件编辑信息,其包括:
判断所述点阵码采集装置移动的轨迹是否为封闭的曲线;
若是,基于移动的轨迹确定实时框选区域;
获取实时框选区域对应的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
基于所述实时框选区域以及所述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获得所述文件编辑信息;
显示所述纯内容底图文件中与所述实时框选区域对应的第二关联区域;
调用所述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并在当前显示页面中显示所述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的第二功能图标;
基于用户在所述第二功能图标上触发的操作指令对所述第二关联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编辑操作。
在本发明所述的组卷文件生成方法中,所述判断所述点阵码采集装置移动的轨迹是否为封闭的曲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否,基于移动的轨迹读取实时编辑的文字;
基于实时编辑的文字以及实时文字位置获得所述文件编辑信息;
确定在所述纯内容底图文件中与所述文字位置对应的关联位置;
将实时编辑的文字显示于所述关联位置,以作为所述关联位置的输入文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组卷文件生成装置,其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编辑文件;其中所述待编辑文件为待批改试题文件;
铺码模块,用于对所述待编辑文件铺设点阵码,输出所述待编辑文件的纯内容底图文件以及铺码底图文件;
录入模块,用于对所述铺码底图文件的各个试题区域进行区域框选操作,得到多个试题框选区域;获取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对应的区域编码信息,其中,所述区域编码信息至少包括学生标识、试题区域坐标试题类型标识和试题标识;将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分块存储于预设试题数据库,并利用所述区域编码信息在所述预设试题数据库中对各个试题框选区域进行标记;
关联模块,用于基于批改者标识与试题类型预设关联关系、预设批改者标识与试题标识预设关联关系、试题选择指令三者中至少之一提取批改者对应的试题的目标试题框选区域;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试题框选区域合成待批改试题组卷,并对所述待批改试题组卷中对各个待批改试题设置批改区域;其中,所述待批改试题组卷包括铺码待批改试题组卷和纯内容待批改试题组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组卷文件生成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内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由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加载,以执行如上述所述组卷文件生成方法。
本发明的组卷文件生成方法及装置基于试题类型、试题标识以及试题选择指令对目标试题框选区域进行排版和组卷操作,可高效的生成组卷文件(待批改试题组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组卷文件的编辑或批改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文件生成方法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2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4a-4d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生成待批改组卷的场景图;
图5为本发明的待批改试题组卷进行个性化编辑的操作流程;
图6为基于第一预设操作模式进行文件编辑的示意图;
图7为基于第二预设操作模式进行文件编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组卷文件的人工编辑批改操作比较麻烦,效率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卷文件生成方法,在本方法中,获取待编辑文件;其中待编辑文件为待批改试题文件;对待编辑文件铺设点阵码,输出待编辑文件的纯内容底图文件以及铺码底图文件;对铺码底图文件的各个试题区域进行区域框选操作,得到多个试题框选区域;获取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对应的区域编码信息,其中,区域编码信息至少包括学生标识、试题区域坐标试题类型标识和试题标识;将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分块存储于预设试题数据库,并利用区域编码信息在预设试题数据库中对各个试题框选区域进行标记;基于批改者标识与试题类型预设关联关系、预设批改者标识与试题标识预设关联关系、试题选择指令三者中至少之一提取批改者对应的试题的目标试题框选区域;基于目标试题框选区域合成待批改试题组卷,并对待批改试题组卷中对各个待批改试题设置批改区域;其中,待批改试题组卷包括铺码待批改试题组卷和纯内容待批改试题组卷。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自动对待批改试题文件的铺码处理及分块录入,并基于试题类型、试题标识以及试题选择指令对目标试题框选区域进行排版和组卷操作,可高效的生成待批改试题组卷。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可以是具有计算能力的终端设备,也可以是PC,还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播放器、MP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便携计算机等具有显示功能的可移动式终端设备。
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终端还可以包括摄像头、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其中,传感器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屏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移动终端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屏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移动终端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当然,移动终端还可配置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文件编辑程序。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文件编辑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待编辑文件;其中待编辑文件为待批改试题文件;
对待编辑文件铺设点阵码,输出待编辑文件的纯内容底图文件以及铺码底图文件;
对铺码底图文件的各个试题区域进行区域框选操作,得到多个试题框选区域;
获取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对应的区域编码信息,其中,区域编码信息至少包括学生标识、试题区域坐标试题类型标识和试题标识;
将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分块存储于预设试题数据库,并利用区域编码信息在预设试题数据库中对各个试题框选区域进行标记;
基于批改者标识与试题类型预设关联关系、预设批改者标识与试题标识预设关联关系、试题选择指令三者中至少之一提取批改者对应的试题的目标试题框选区域;
基于目标试题框选区域合成待批改试题组卷,并对待批改试题组卷中对各个待批改试题设置批改区域;其中,待批改试题组卷包括铺码待批改试题组卷和纯内容待批改试题组卷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组卷文件生成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用户在任一批改区域触发的显示得分点指令;
获取显示得分点指令对应的批改区域的预置得分点;
在预设位置显示预置得分点;
在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批改完成指令时,检测所有批改区域的批改记录;
若存在不具备批改记录的批改区域,则执行提醒批改操作。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组卷文件生成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若所有批改区域均具备批改记录,提取铺码待批改试题组卷各个试题框选区域、批改区域以及批改记录;
获取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对应的学生标识;
将试题框选区域、批改区域以及批改记录分块存储于预设试题数据库,并增加学生标识对分块进行标注;
基于学生标识对同个学生的所有试题的批改记录进行统计。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组卷文件生成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目标试题框选区域获取对应的目标试题内容;
获取目标试题内容的横向长度和/或纵向宽度;
基于横向长度和/或纵向宽度与页面参数的对比关系对目标试题内容进行适应性排版设置;
基于适应性排版设置后的目标试题内容合成待批改试题组卷。
进一步的,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组卷文件生成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点阵码采集装置点击的目标区域,以作为待编辑目标区域;
获取待编辑目标区域对应的预设内容,其中,预设内容包括第一预设操作模式选项;
基于待编辑目标区域与第一预设操作模式选项获得文件编辑信息;
显示纯内容底图文件中与待编辑目标区域对应的待第一关联区域;
调用第一预设操作模式选项,并在当前显示页面中显示第一预设操作模式选项的第一功能图标;
基于用户在第一功能图标上触发的操作指令对第一关联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编辑操作。
进一步的,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组卷文件生成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判断点阵码采集装置移动的轨迹是否为封闭的曲线;
若是,基于移动的轨迹确定实时框选区域;
获取实时框选区域对应的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
基于实时框选区域以及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获得文件编辑信息;
显示纯内容底图文件中与实时框选区域对应的第二关联区域;
调用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并在当前显示页面中显示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的第二功能图标;
基于用户在第二功能图标上触发的操作指令对第二关联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编辑操作。
进一步的,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组卷文件生成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若否,基于移动的轨迹读取实时编辑的文字;
基于实时编辑的文字以及实时文字位置获得文件编辑信息;
确定在纯内容底图文件中与文字位置对应的关联位置;
将实时编辑的文字显示于关联位置,以作为关联位置的输入文字。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文件生成方法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本发明的文件编辑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获取待编辑文件。
待编辑文件指的是本发明文件编辑方法的编辑对象,例如家庭作业的电子文档或者论文文档等,待编辑文件可以是PDF、WORD等电子数据格式或者其他格式,在此不做限定。待编辑文件可以是存储在本地设备的文件;也可以是通过网络接收的在线文件;还可以是外接设备实时采集得到的电子数据文件,例如,可以是外接扫描仪扫描得到的电子数据文件。
触发执行本发明文件编辑方法步骤S10的方式可以是,在接收到用户在预设文件编辑功能按钮触发的文件编辑指令时执行步骤S10,基于该文件编辑指令确定用户选定的待编辑文件;也可以是,处理器在接收到一个新的文件时,自动显示是否编辑文件的问询提示信息,当接收到用户基于该问询提示信息时触发的“是”回答指令时,执行本发明的步骤S10,待编辑文件,即获取该接收到的新文件;还可以是,在接收到用户在已打开文件中的功能菜单栏触发的“编辑”指令时,从步骤S10开始执行本发明的文件编辑方法的步骤。
步骤S20,对待编辑文件P0铺设点阵码,输出待编辑文件P0的纯内容底图文件P1以及铺码底图文件P2
点阵码即为点码或者点读码,是一种新的信息承载方式,通过铺码软件程序,可以将电子文档待编辑文件P0表面覆盖一层点阵码,该码点具备微米级别的大小和分布密度,然后输出原底图的纯内容底图文件P1和铺完码的铺码底图文件P2(P0、P1、P2内容相同,P0、P1文件格式可以不同但均不含点阵码,文件P2包含点阵码)。
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2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可以包括:
步骤S21,对待编辑文件铺设点阵码。
首先,对待编辑文件铺设点阵码。铺码时,每个文件的使用一套码点信息,其中,每套码点信息包含的每个点码排列规则,并且每套码点之间也有互异性。因此铺完码的铺码底图文件页面中包含的所有码点均不一样,从而使得电子文档页面的各处信息对应其覆盖的码点信息具备互异性,进而使得码点程序识别具有唯一性。
步骤S22,获取各个点阵码的标识信息。
步骤S23,基于标识信息对各个点阵码进行标记,生成铺码底图文件。
点阵码的标识信息指的是用来标识单个点阵码的信息,包括多个不同类型的ID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坐标信息。具体的,铺码程序使得每页电子文档包含的每个码点(即每个点阵码)具备多个ID信息,即Ower ID、Section ID、Book ID、Page ID等,分别标记该页面的文件名称、版本、类别、页码,用以区分不同的电子文档,保证不同电子文档的码点差异性。进一步的,每个码点在电子文档页码中具备相对坐标,铺码程序在导入电子文档时读取文档页面大小值(长度大小或者像素大小),以宽度作为X轴,长度作为Y轴,页面左上角为坐标原点,点码读取软件自动以原点为(0,0)坐标,分别标记当前页面所有的码点,使得任意一个码点都具有一个相对当前页面左上角的宽幅或像素的坐标(xn,yn),因此任意一页电子文档中的任意一个码点,其标识信息包含Ower ID、Section ID、Book ID、Page ID以及一组坐标(xn,yn)等五类信息。在利用上述标识信息对各个点阵码进行标记后,生成铺码底图文件。
步骤S24,输出纯内容底图文件以及铺码底图文件。
在生成铺码底图文件后,同时输出纯内容底图文件以及铺码底图文件。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将待编辑文件转换至预定格式或者转换至与铺码底图文件一致的格式后不铺码直接作为纯内容底图文件进行输出,当然,也可以维持与待编辑文件一致的格式,作简单的去噪图像处理(或者不进行任何处理)后输出纯内容底图文件。
上述文件编辑方法中,对待编辑文件铺设点阵码;获取各个点阵码的标识信息;基于标识信息对各个点阵码进行标记,生成铺码底图文件;输出纯内容底图文件以及铺码底图文件。通过基于标识信息对各个点阵码进行标记后生成铺码底图文件,使得铺码底图文件中的各个点阵码具有互异性,便于后续直接读取时对点阵码进行识别区分,进而便于对点阵码进行管理。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可以基于标识信息对点阵码进行标记之外,还可以不直接在铺码底图文件中对点阵码进行标记,而是额外构建点阵码与标识信息的关联表或者映射表,通过查表方式确定各个点阵码的身份,从而实现点阵码的区分识别。
步骤S30,对铺码底图文件进行区域框选操作,将得到的各个铺码框选区域分块录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待编辑文件为待批改试题文件时,步骤S30包括:
步骤S301,对铺码底图文件的各个试题区域进行区域框选操作,得到多个试题框选区域。
具体的,待批改试卷文件指的是已经由答题用户(例如学生用户)答题完毕,且完成交卷操作以待批改用户(例如老师用户)进行批改的试卷文件。
在对待批改试卷文件铺码后,得到铺码后的待批改试卷文件,即铺码底图文件,可以对该铺码后的待批改试卷文件的试题区域进行框选操作,得到多个试题框选区域。可以理解的是,对待批改试卷文件进行区域框选操作的试题区域可以包括题干区域以及答案区域(即答题区域),也可以仅包括答案区域而不包括题干区域。
步骤S302,获取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对应的区域编码信息,其中,区域编码信息至少包括学生标识、试题区域坐标、试题类型标识和试题标识;
在完成试题框选区域框选操作后,可以获取区域对应的区域编码信息,其中,每个试题框选区域的区域编码信息至少包括该试题框选区域的试题区域坐标以及学生标识。其中,学生标识为用于标识学生身份的信息,可以是学号或者姓名等信息,也可以考试时配置的标识符,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学生标识可以从试题框选区域中的学生标识项区域中读取,或者在预设关联位置中读取。此外,区域标识编码还可以包括Ower ID、Section ID、BookID、Page ID等编码信息。
步骤S303,将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分块存储于预设试题数据库,并利用区域编码信息在预设试题数据库中对各个试题框选区域进行标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待批改试题文件的试题框选区域与待作答试题文件的试题框选区域存储在同一预设试题数据库中的不同存储区域,也可以存储在不同的预设试题数据库中。
预设试题数据库指的是用来存储待作答试题文件的试题数据的数据库,存储的试题数据可以包括试题框选区域对应的图像数据。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将每个试题框选区域作为一个存储个体,在预设试题数据库中对每个存储个体划分一个对应的存储空间单元,将每个存储个体分别存储到各个存储空间单元中,实现对试题框选区域的分块存储。再通过上述区域编码信息对各个试题框选区域进行标记,从而在后续进行编辑时,可以根据点阵码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区域编码信息与预设试题数据库中的标记的区域编码信息进行对比匹配,并在预设试题数据库中的分块存储的数据中快速确定对应的试题框选区域。
上述文件编辑方法中,对铺码底图文件的各个试题区域进行区域框选操作,得到多个试题框选区域;获取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对应的区域编码信息,其中,区域编码信息至少包括学生标识以及试题区域坐标;将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分块存储于预设试题数据库,并利用区域编码信息在预设试题数据库中对各个试题框选区域进行标记。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对铺码的待批改试题文件的分块录入存储,方便后续对待批改试题文件的读码编辑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区域编码信息还包括试题类型标识和/或试题标识;其中,试题类型标识指的是用来标识试题类型的信息,试题类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或者判断题等不同类型;试题标识指的是用来标识各个实际的试题的信息,基于试题标识可以定位到具体试题,例如,试题标识可以是试题的序号。步骤S303之后包括:
步骤S304,基于批改者标识与试题类型预设关联关系、预设批改者标识与试题标识预设关联关系、试题选择指令三者中至少之一提取批改者对应的试题的目标试题框选区域。
在一些实施场景中,可以安排不同的批改者(例如老师)负责不同试题类型的批改工作,例如,可以安排张老师负责批改计算题,王老师负责批改简述题……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基于试题批改计划安排对批改者标识与对应批改者负责批改的试题类型进行关联,生成批改者标识与试题类型的预设关联关系。其中,批改者标识指的是用来标识批改者身份的信息,例如可以是预先分配的教师编码或者教学系统帐号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预先将批改者标识与对应批改者负责批改的试题标识进行关联,生成预设批改者标识与试题标识预设关联关系。在进行批改时,可以基于上述批改者标识与试题类型预设关联关系或者预设批改者标识与试题标识预设关联关系提取各个批改者负责批改的试题对应的目标试题框选区域,并可以进一步地基于各个批改者的目标试题框选区域分别合成新组卷,以便各个批改者进行批改。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由用户,例如批改者用户,在进行批改时选定自己负责批改的试题类型或者具体试题的试题标识,处理器基于用户触发的上述选定自己负责批改的试题类型或者具体试题的试题标识的试题选择指令提取批改者对应的试题的目标试题框选区域。
步骤S305,基于目标试题框选区域合成待批改试题组卷,其中,待批改试题组卷包括铺码待批改试题组卷和纯内容待批改试题组卷。
基于上述步骤,在提取一个批改者的目标试题框选区域后,基于提取的目标试题框选区域合成由该批改者负责批改的待批改试题组卷。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目标试题框选区域提取区域中对应的目标试题内容,其中,目标试题内容可以包括题干内容与答题内容,也可以只包括答题内容。基于目标试题内容可以生成纯内容待批改试题组卷,基于目标试题框选区域合成铺码待批改试题组卷,其中,铺码待批改试题组卷与纯内容待批改试题组卷中的相同试卷位置为对应相同的试题内容。如图4a-4d所示,图4a-4d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生成待批改组卷的场景图,可以基于学生a(图4a)、学生b(图4b)以及学生c(图4c)的填空题可以合成新组卷,得到合成的试卷。
步骤S306,在待批改试题组卷中对各个待批改试题设置批改区域。
如图4d中的“合成的试卷”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待批改试题组卷中的每个待批改试题设置批改区域(图中未对所有的待批改试题均设置批改区域,仅设置两个批改区域作为示例),以供批改者用户在批改区域进行批改操作,例如标记对错操作、标记得分操作和/或标记扣分操作等。在步骤S306中的设置完成后,可以将已设置批改区域的合成的试卷与各个批改者标识进行关联绑定,或者将试卷分配至各个批改者的批改系统,以供批改者进行批改操作。
上述文件编辑方法中,区域编码信息还包括试题类型标识和/或试题标识;基于批改者标识与试题类型预设关联关系、预设批改者标识与试题标识预设关联关系、试题选择指令三者中至少之一提取批改者对应的试题的目标试题框选区域;基于目标试题框选区域合成待批改试题组卷,其中,待批改试题组卷包括铺码待批改试题组卷和纯内容待批改试题组卷;在待批改试题组卷中对各个待批改试题设置批改区域。通过上述方法,实现对各个批改者负责批改的试题进行重新组卷,以便批改者进行批改编辑操作,提高批改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06之后包括:
步骤S307,接收用户在任一批改区域触发的显示得分点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各个批改区域设置显示该批改区域对应的得分点的触发控件,并关联绑定该批改区域对应的预置得分点。批改者用户可以通过单击或者将光标停留在批改区域设定时间长度等方式来触发显示得分点指令,批改者用户进行上述触发操作时,处理器接收用户触发的显示得分点指令。其中,显示得分点指令包括批改区域的标识信息。
步骤S308,获取显示得分点指令对应的批改区域的预置得分点。
接收到显示得分点指令时,先基于批改区域的标识信息确定用户触发的批改区域,然后获取该批改区域关联绑定的预置得分点。
步骤S309,在预设位置显示预置得分点。
预设位置可以是以批改区域为参考位置确定的一个预设的区域范围。在获得预置得分点后,在预设位置显示该预置得分点以供批改者用户进行对比查看。
步骤S310,在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批改完成指令时,检测所有批改区域的批改记录。
在一些实施场景中,可以在合成的试卷的预设位置设置批改完成指令触发控件,批改者用户在批改完成后,可以通过该触发控件触发批改完成指令。处理器在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批改完成指令时,按照顺序逐一地对批改区域的批改情况进行检测,确定是否所有的批改区域均已包括符合设定要求的批改记录。
步骤S311,若存在不具备批改记录的批改区域,则执行提醒批改操作。
若存在一个以上的批改区域不具备批改记录,则可以通过显示提醒信息的方式提醒批改者用户对对应的试题进行批改操作,并在批改区域填写批改记录。若所有的批改区域均具备批改记录,则直接基于批改记录进行分数统计。
上述文件编辑方法中,接收用户在任一批改区域触发的显示得分点指令;获取显示得分点指令对应的批改区域的预置得分点;在预设位置显示预置得分点;在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批改完成指令时,检测所有批改区域的批改记录;若存在不具备批改记录的批改区域,则执行提醒批改操作。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在批改过程中显示预置得分点,便于用于对比批改,提高批改效率。通过批改记录检测,对未批改的试题进行提醒,避免批改遗漏及其造成的分数统计错误。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10之后包括:
步骤S312,若所有批改区域均具备批改记录,提取铺码待批改试题组卷各个试题框选区域、批改区域以及批改记录。
基于上述步骤,若所有批改区域均具备批改记录,则从铺码待批改试题组卷(即合成的试卷)中提取各个试题框选区域、批改区域以及批改区域中的批改记录。
步骤S313,获取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对应的学生标识。
从铺码待批改试题组卷中获取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对应的学生标识。
步骤S314,将试题框选区域、批改区域以及批改记录分块存储于预设试题数据库,并增加学生标识对分块进行标注。
将每个试题框选区域、试题框选区域对应的批改区域以及批改记录作为一个存储分块,分别存储于预设试题数据库,在预设试题数据库中,可以预先设置特定存储空间,用来存储所有的已批改试题数据。其中,一个存储分块中的试题框选区域、批改区域以及批改记录的设置方式或者排版格式可以与合成的组卷中该试题框选区域、批改区域以及批改记录的设置方式或者排版格式保持一致。对于每个存储分块,利用对应的学生标识进行标注。
步骤S315,基于学生标识对同个学生的所有试题的批改记录进行统计。
在所有的批改者均已完成对同一待批改试题文件的批改操作后,可以基于学生标识对预设试题数据库中同一待批改试题文件对应的已批改试题数据中的批改记录进行统计,例如对得分记录进行统计,得到该学生的最终得分。
上述文件编辑方法中,若所有批改区域均具备批改记录,提取铺码待批改试题组卷各个试题框选区域、批改区域以及批改记录;获取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对应的学生标识;将试题框选区域、批改区域以及批改记录分块存储于预设试题数据库,并增加学生标识对分块进行标注;基于学生标识对同个学生的所有试题的批改记录进行统计。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两种类型的合成的试卷,即纯内容待批改试题组卷与铺码待批改试题组卷基于相同的试题内容进行算法关联,关联后,将批改者对铺码待批改试题组卷执行的批改编辑操作同步到纯内容待批改试题组卷,得到纯内容已批改试题组卷,参考步骤S312至步骤S315的实施过程,对纯内容已批改试题组卷进行分块录入与分数统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05之前包括:
步骤S316,基于目标试题框选区域获取对应的目标试题内容。
在合成待批改试题组卷之前,可以先对待批改试题文件中的目标试题内容进行适应性排版设置,具体的适应性排版设置方法可以参考对待作答试题文件的试题内容进行适应性排版设置的过程。
可以对分块存储的目标试题框选区域的图像数据提取对应的目标试题内容,即试题文字内容;还可以基于目标试题框选区域从纯内容底图文件中提取目标试题内容,具体方法可以是进行图像对比匹配或者基于坐标算法关联关系进行目标试题内容的提取。
步骤S317,获取目标试题内容的横向长度和/或纵向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目标试题内容与横向页面长度阈值及横向页面长度阈值的对比关系来进行适应性排版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页面横向长度阈值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一个固定值,用来表示每行文字容纳的文字数量阈值,横向长度与页面横向长度阈值可以以普通长度单位作为单位,例如厘米或者毫米等,也可以以文字数量作为单位。目标试题内容的横向长度取决于待编辑文件本身的目标试题内容的长度。在进行适应性排版设置过程中,可以先检测目标试题内容的横向长度,例如,可以通过对目标试题内容每行文字进行计数的方式确定目标试题内容的横向长度。然后,再获取该预先设定的固定值,即页面横向长度阈值。再将目标试题内容的横向长度与页面横向长度阈值以及页面横向长度阈值的预设倍长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是否满足目标试题内容的横向长度大于页面横向长度阈值,且小于页面横向长度阈值的预设倍长这一条件。其中,页面横向长度阈值的预设倍长指的是页面横向长度阈值的预设倍数对应的长度值。预设倍长可以基于经验和具体实施场景需求设定,通过设置预设倍长这一参数以及目标试题内容的横向长度大于页面横向长度阈值,且小于页面横向长度阈值的预设倍长这一条件,可以限定通过调节字体大小来实现适应性的排版设置这一方式的适用范围,在这个适用范围下,通过调节字体大小的方式并不会对显示效果造成较大的差异。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倍长可以设定为1.1倍。关于纵向宽度可以参考待作答试题文件的纵向排版设置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18,基于横向长度和/或纵向宽度与页面参数的对比关系对目标试题内容进行适应性排版设置。
若满足目标试题内容的横向长度大于页面横向长度阈值,且小于页面横向长度阈值的预设倍长这一条件,则计算页面横向长度阈值与目标试题内容的横向长度的比值,并将该比值作为缩小比例对目标试题内容的文字进行缩小处理。若不满足该条件,则通过调节字体大小的方式进行适应性排版设置可能会造成与原来待编辑文件较大的显示差异,不适宜采用该方式排版设置,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他的适应性排版设置方式进行设置。
步骤S305包括:
步骤S319,基于适应性排版设置后的目标试题内容合成待批改试题组卷。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上述步骤获得适应性排版设置后的目标试题内容后,基于目标试题内容合成纯内容待批改试题组卷,可以再次对目标试题内容进行铺码,基于铺码后的目标试题内容生成铺码待批改试题组卷。
上述文件编辑方法中,基于目标试题框选区域获取对应的目标试题内容;获取目标试题内容的横向长度和/或纵向宽度;基于横向长度和/或纵向宽度与页面参数的对比关系对目标试题内容进行适应性排版设置;基于适应性排版设置后的目标试题内容合成待批改试题组卷。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对待批改试题文件类型的文件在适应性排版设置后再进行组卷,获得更好的组卷排版效果。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可对生成的待批改试题组卷进行个性化的编辑操作,具体请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的待批改试题组卷进行个性化编辑的操作流程。该操作流程包括:
步骤S601,基于底图内容将分块录入的铺码框选区域与纯内容底图文件作分块算法关联。
由于铺码框选区域表面覆盖一层点阵码,因此将铺码框选区域作为用户编辑的文档既不美观,且上面的码点还具有一定的干扰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纯内容底图文件反馈至智能设备端供用户进行文档编辑,而上述码点信息录入和页面码点区域框选及其内容对应,均是以铺码底图文件(铺码框选区域)为对象进行处理的,所以可以进一步对铺码框选区域与纯内容底图文件做算法关联,其具体方案如下:
经过上述对待编辑文件进行铺码并输出铺码底图文件,以及完成对铺码底图文件页面中码点的区域框选及其内容的对于后,进一步的将没有码点的纯内容底图文件导入点码坐标处理模块,读取纯内容底图文件页面像素大小,同上以宽度作为X轴,长度作为Y轴,页面左上角为坐标原点,点码坐标处理模块自动以该原点为(0,0)坐标,分别标记当前页面所有的像素点,使得任意一个像素点都具有一个相对当前页面左上角的像素的坐标(un,vn);
设置参数f1=x0/u0;f2=y0/v0,其中f1、f2为铺码框选区域(亦即铺码底图文件)与纯内容底图文件的各自点坐标转换的系数,将上述铺码框选区域中码点坐标区域与原底图的各个像素点坐标(un,vn)通过系数转换,区域可以转换成纯内容底图文件的各个像素点坐标区域;由于区域与其内容一一对应,因此原底图的各个像素点坐标区域也与内容一一对应。
步骤S602,基于点阵码采集装置在铺码底图文件上的运动情况,采集文件编辑信息。
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602包括:
步骤S71,确定点阵码采集装置点击的目标区域,以作为待编辑目标区域;
步骤S72,获取待编辑目标区域对应的预设内容,其中,预设内容包括第一预设操作模式选项;
步骤S73,基于待编辑目标区域与第一预设操作模式选项获得文件编辑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将上述纯内容底图文件反馈至智能显示端,由于上述步骤已经将页面所有目标区域进行框选预处理,每个目标区域对应预先关联绑定了预设内容,如文字编辑、符号输入、效果编辑、剪切、复制粘贴或者高亮等第一预设操作模式选项。对任意目标区域进行点击操作时,系统获取点阵笔采集到的点码坐标,系统判断点码的OwerID,Section ID,Book ID,Page ID四个ID值,以及第一预设操作模式选项作为文件编辑信息,用来作为后续进行文件编辑的指导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602包括:
步骤S74,判断点阵码采集装置移动的轨迹是否为封闭的曲线;
步骤S75,若是,基于移动的轨迹确定实时框选区域;
步骤S76,获取实时框选区域对应的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
步骤S77,基于实时框选区域以及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获得文件编辑信息;
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铺码底图文件的框选区域用笔进行框选(任意封闭图形),同时,纸质页面的区域设置操作图标,图标的坐标区域与系统功能关联对应,用户使用点写笔在纸质上点写编辑功能,直接进行操作;如粘贴功能,笔尖在纸质文档上点击粘贴图标(可以是其他方式,最终目的实现功能绑定)后,用户直接点击第y页的粘贴区域,因为每页面的ID都具体唯一性,通过智能笔上传反馈的参数,系统自动识别到用户写的是第y页底图,并直接调出第y页底图,在点击的对应位置进行粘贴。
在实施过程中,先基于点阵码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点阵码坐标确定点阵码采集装置的移动轨迹,再判断点阵码采集装置移动的轨迹是否为封闭的曲线。若是封闭的曲线,确定用户当前进行的操作为实时框选操作,基于移动轨迹确定实时框选区域。然后,获取实时框选区域对应的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所有的实施框选区域预先关联绑定相同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第一预设操作模式选项与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可以存在重合的部分,也可以基于实时框选区域的形状,对不同形状关联不同的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基于实时框选区域即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获得文件编辑信息。
进一步的,对应在系统原底图上框选区域面积的积分计算,对选取的区域输出面积参数,同时,系统根据录入的底图参数给出页面宽幅大小,用户在系统中调节宽幅大小,系统即可计算任意宽度大小的图上上的图形面积和缩放系数,从而生成对应的图片/PDF等格式文件,供用户进行文档编辑。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74之后还包括:
步骤S78,若否,基于移动的轨迹读取实时编辑的文字;
步骤S79,基于实时编辑的文字以及实时文字位置获得文件编辑信息;
基于上述步骤,若确定点阵码采集装置移动轨迹不是封闭曲线,则确定用户当前进行文字编辑操作,例如答题编辑文字或者批改编辑批语文字等场景,基于移动轨迹确定实时编辑的文字以及文字对应的文字位置,以作为文件编辑信息。
步骤S603,基于文件编辑信息确定待编辑的目标铺码框选区域。
基于上述步骤,可以基于文件编辑信息中的位置或坐标等相关信息确定当前待编辑的目标铺码框选区域。
步骤604,对纯内容底图文件上与目标铺码框选区域关联的纯内容底图目标区域执行文件编辑信息对应的编辑操作。
在步骤S71-步骤S73的实施例中,步骤S604包括:
显示纯内容底图文件中与待编辑目标区域对应的待第一关联区域;调用第一预设操作模式选项,并在当前显示页面中显示第一预设操作模式选项的第一功能图标;基于用户在第一功能图标上触发的操作指令对第一关联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编辑操作。
在确定目标铺码框选区域后,可以基于上述步骤的关联关系确定纯内容底图文件中与待编辑目标区域对应的待第一关联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若预先已经将纯内容底图文件中的各个关联区域分块存储录入,也可以直接将存储的分块显示出来,而不显示整个纯内容底图文件。具体的,根据判断结果自动调出四个ID值对应的纯内容底图文件或者分块存储的纯内容底图目标区域,并在纯内容底图文件或者分块存储的纯内容底图目标区域上进行了笔迹的还原,进一步的,带有还原笔迹的该文档页面底图反馈至智能显示端,用户在该显示底图上进行操作时,系统判断操作点的坐标属于页面预设区域集合中的哪个区域,并调用第一预设操作模式选项,并在当前显示页面中显示第一预设操作模式选项的第一功能图标,从而调出该区域预设的操作模式和程序供用户进行编辑;由于码点大小为微米级别,因此用户的编辑精度同样可以达到微米级别,特别是图片的剪切与文档页面编辑的区域范围都可以进行精准的编辑。进一步的,用户编辑完文本退出当前区域,及保存对该区域的编辑操作内容,输出编辑后的文档。
具体操作流程可参照图6,图6为基于第一预设操作模式进行文件编辑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我们通过点阵码采集装置可以读取铺码底图文件中框选区域A1的点码坐标A1=[(40,35),(60,53)],其中(40,35)为框选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坐标(即起始点坐标),(60,53)为框选的矩形区域的右下角坐标(即终止点坐标);通过框选不同的框选区域,系统可以按照坐标区域对作业文档中的所有答题区域、题干进行标记。这样即确定了待编辑目标区域。
随后在上述页面区域的点码框选同时,通过码点读取程序输入该区域预设的预设编辑内容,可以是程序内容Q1={对勾、叉叉、问号、半对、红框、剪切、预置答案};并使之在程序中与区域的码点坐标区域一一对应进行关联。
将没有码点的作业底图导入至铺码底图文件上,生成文档底图;文档底图以宽度作为X轴,长度作为Y轴,页面左上角为坐标原点,以该原点为(0,0)坐标,分别标记当前页面所有的像素点,使得任意一个像素点都具有一个相对当前页面左上角的像素的坐标。
设置参数f1=35/180=0.195;f2=40/350=0.114,其中f1、f2为铺码底图文件与文档底图的各自点坐标转换的系数,将上述铺码底图文件中码点坐标区域与文档底图的各个像素点坐标通过系数转换,框选区域A1可以转换成文档底图的框选区域B1=[(180,350),(308,465)];原底图该区域的各个像素点坐标区域也与内容一一对应。
使用点写笔等电子编辑设备触碰过或者划过的点码坐标为{(36,47),(36,48),……,(59,52)}时,其中点写笔可以通过蓝牙或者USB有线的方式,将笔采集的码点坐标数据组{(36,47),(36,48),……,(59,52)}上传至编辑系统,还原该区域书写的笔迹,并判断该区域属于框选区域中的A1区域,因此后台自动调取该区域预置的内容Q1={对勾、叉叉、问号、半对、红框、剪切、预置答案},并将其中的预置答案与笔迹识别的结果进行比对,对于比对结果产生Q1={对勾、叉叉、问号、半对、红框}中的编辑选项。
当用户使用点写笔书写上述作业时,系统判断点码的Ower ID,Section ID,BookID,Page ID四个ID值,并调出该页面的文档底图反馈至智能显示端,供用户进行编辑;页面设置了内容Q1={对勾、叉叉、问号、半对、方框、剪切、预置答案},老师可以在页面该区域进行对勾、叉叉、问号、半对等标记对作业进行批改,或者方框、剪切等操作。最后将编辑后的文档输出。
在步骤S74-步骤S77的实施例中,步骤S604包括:
显示纯内容底图文件中与实时框选区域对应的第二关联区域,调用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并在当前显示页面中显示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的第二功能图标;基于用户在第二功能图标上触发的操作指令对第二关联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编辑操作。
基于上述算法关联关系确定纯内容底图文件中与实时框选区域的第二关联区域,并将第二关联区域显示于显示页面,然后调用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并在当前显示界面的设定位置显示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对应的第二功能图标,例如“复制”、“剪切”等功能图标。获取用户在第二功能图标上触发的操作指令,并在第二关联区域执行对应的编辑操作。
具体操作流程可参照图7,图7为基于第二预设操作模式进行文件编辑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可获取点写笔的移动轨迹,并判断移动轨迹是否为封闭的曲线,比如图7中的封闭曲线C1,这样编辑系统可基于移动轨迹确定实时框选区域D1,并可对实时框选区域D1触发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编辑内容可为Q2={剪切,删除,复制,粘贴}中的编辑选项,当然这里的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也可为上述的内容Q1={对勾、叉叉、问号、半对、方框、剪切、预置答案},以便对多个框选区域进行批量编辑。
进一步的,可对实时框选区域D1进行页面宽幅的调整,以便统一编辑后的文档底图的内容格式。
在步骤S78-步骤S79的实施例中,步骤S604包括:
确定在纯内容底图文件中与文字位置对应的关联位置;将实时编辑的文字显示于关联位置,以作为关联位置的输入文字;基于上述步骤,可以确定纯内容底图文件中与文字位置对应的关联位置,然后,将实时编辑的文字作为关联纯内容底图文件中的关联位置的输入文字,并实时显示于关联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601与步骤S602之间还可以包括:
步骤S605,将与铺码框选区域关联后的纯内容底图目标区域分块录入。
通过将与铺码框选区域关联后的纯内容底图目标区域分块录入,以便后续进行编辑操作时,可以直接在分块录入纯内容底图目标分块响应编辑操作或显示编辑操作,无需显示整个纯内容底图文件。对应的步骤S604可以替换执行为:
对目标铺码框选区域关联的纯内容底图目标区域执行文件编辑信息对应的编辑操作。即,直接对关联的纯内容底图目标区域执行文件编辑操作,而不是在完整的纯内容底图文件上响应。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组卷文件生成装置。
其中,本发明的组卷文件生成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编辑文件;其中待编辑文件为待批改试题文件;
铺码模块,用于对待编辑文件铺设点阵码,输出待编辑文件的纯内容底图文件以及铺码底图文件;
录入模块,用于对铺码底图文件的各个试题区域进行区域框选操作,得到多个试题框选区域;获取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对应的区域编码信息,其中,区域编码信息至少包括学生标识、试题区域坐标试题类型标识和试题标识;将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分块存储于预设试题数据库,并利用区域编码信息在预设试题数据库中对各个试题框选区域进行标记;
关联模块,用于基于批改者标识与试题类型预设关联关系、预设批改者标识与试题标识预设关联关系、试题选择指令三者中至少之一提取批改者对应的试题的目标试题框选区域;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目标试题框选区域合成待批改试题组卷,并对待批改试题组卷中对各个待批改试题设置批改区域;其中,待批改试题组卷包括铺码待批改试题组卷和纯内容待批改试题组卷。
本发明的组卷文件生成装置的具体工作原理与上述的组卷文件生成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中的描述相同或相似,具体请参见上述组卷文件生成方法的具体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发明的组卷文件生成方法及装置基于试题类型、试题标识以及试题选择指令对目标试题框选区域进行排版和组卷操作,可高效的生成组卷文件(待批改试题组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组卷文件的编辑或批改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组卷文件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编辑文件;其中所述待编辑文件为待批改试题文件;
对所述待编辑文件铺设点阵码,输出所述待编辑文件的纯内容底图文件以及铺码底图文件;
对所述铺码底图文件的各个试题区域进行区域框选操作,得到多个试题框选区域;
获取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对应的区域编码信息,其中,所述区域编码信息至少包括学生标识、试题区域坐标、试题类型标识和试题标识;
将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分块存储于预设试题数据库,并利用所述区域编码信息在所述预设试题数据库中对各个试题框选区域进行标记;
基于批改者标识与试题类型预设关联关系、预设批改者标识与试题标识预设关联关系、试题选择指令三者中至少之一提取批改者对应的试题的目标试题框选区域;
基于所述目标试题框选区域合成待批改试题组卷,并对所述待批改试题组卷中对各个待批改试题设置批改区域;其中,所述待批改试题组卷包括铺码待批改试题组卷和纯内容待批改试题组卷;
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底图内容将分块录入的铺码框选区域与纯内容底图文件作分块算法关联;
基于点阵码采集装置在铺码底图文件上的运动情况,采集文件编辑信息;包括:
判断所述点阵码采集装置移动的轨迹是否为封闭的曲线;
若是,基于移动的轨迹确定实时框选区域;获取实时框选区域对应的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基于所述实时框选区域以及所述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获得所述文件编辑信息;显示所述纯内容底图文件中与所述实时框选区域对应的第二关联区域;调用所述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并在当前显示页面中显示所述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的第二功能图标;基于用户在所述第二功能图标上触发的操作指令对所述第二关联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编辑操作;其中,在系统原底图上进行框选区域面积的积分计算,对选取的区域输出图形面积和缩放系数,以调整输出区域的宽幅大小;
若否,基于移动的轨迹读取实时编辑的文字;基于实时编辑的文字以及实时文字位置获得所述文件编辑信息;确定在所述纯内容底图文件中与所述文字位置对应的关联位置;将实时编辑的文字显示于所述关联位置,以作为所述关联位置的输入文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卷文件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待批改试题组卷中对各个待批改试题设置批改区域的步骤之后包括:
接收用户在任一批改区域触发的显示得分点指令;
获取显示得分点指令对应的批改区域的预置得分点;
在预设位置显示所述预置得分点;
在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批改完成指令时,检测所有批改区域的批改记录;
若存在不具备批改记录的批改区域,则执行提醒批改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卷文件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有批改区域的批改记录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有批改区域均具备批改记录,提取所述铺码待批改试题组卷各个试题框选区域、批改区域以及批改记录;
获取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对应的学生标识;
将试题框选区域、批改区域以及批改记录分块存储于预设试题数据库,并增加学生标识对分块进行标注;
基于所述学生标识对同个学生的所有试题的批改记录进行统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卷文件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试题框选区域合成待批改试题组卷的步骤之前,所述组卷文件生成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试题框选区域获取对应的目标试题内容;
获取所述目标试题内容的横向长度和/或纵向宽度;
基于所述横向长度和/或所述纵向宽度与页面参数的对比关系对所述目标试题内容进行适应性排版设置;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试题框选区域合成待批改试题组卷包括:
基于适应性排版设置后的目标试题内容合成待批改试题组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卷文件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卷文件生成方法还包括步骤:
基于点阵码采集装置在铺码底图文件上的运动情况,采集文件编辑信息,其包括:
确定所述点阵码采集装置点击的目标区域,以作为待编辑目标区域;
获取所述待编辑目标区域对应的预设内容,其中,所述预设内容包括第一预设操作模式选项;
基于所述待编辑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一预设操作模式选项获得所述文件编辑信息;
显示所述纯内容底图文件中与所述待编辑目标区域对应的待第一关联区域;
调用所述第一预设操作模式选项,并在当前显示页面中显示所述第一预设操作模式选项的第一功能图标;
基于用户在所述第一功能图标上触发的操作指令对所述第一关联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编辑操作。
6.一种组卷文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编辑文件;其中所述待编辑文件为待批改试题文件;
铺码模块,用于对所述待编辑文件铺设点阵码,输出所述待编辑文件的纯内容底图文件以及铺码底图文件;
录入模块,用于对所述铺码底图文件的各个试题区域进行区域框选操作,得到多个试题框选区域;获取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对应的区域编码信息,其中,所述区域编码信息至少包括学生标识、试题区域坐标试题类型标识和试题标识;将各个试题框选区域分块存储于预设试题数据库,并利用所述区域编码信息在所述预设试题数据库中对各个试题框选区域进行标记;
关联模块,用于基于批改者标识与试题类型预设关联关系、预设批改者标识与试题标识预设关联关系、试题选择指令三者中至少之一提取批改者对应的试题的目标试题框选区域;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试题框选区域合成待批改试题组卷,并对所述待批改试题组卷中对各个待批改试题设置批改区域;其中,所述待批改试题组卷包括铺码待批改试题组卷和纯内容待批改试题组卷;以及
编辑模块,用于基于底图内容将分块录入的铺码框选区域与纯内容底图文件作分块算法关联;
基于点阵码采集装置在铺码底图文件上的运动情况,采集文件编辑信息;包括:
判断所述点阵码采集装置移动的轨迹是否为封闭的曲线;
若是,基于移动的轨迹确定实时框选区域;获取实时框选区域对应的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基于所述实时框选区域以及所述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获得所述文件编辑信息;显示所述纯内容底图文件中与所述实时框选区域对应的第二关联区域;调用所述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并在当前显示页面中显示所述第二预设操作模式选项的第二功能图标;基于用户在所述第二功能图标上触发的操作指令对所述第二关联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编辑操作;其中,在系统原底图上进行框选区域面积的积分计算,对选取的区域输出图形面积和缩放系数,以调整输出区域的宽幅大小;
若否,基于移动的轨迹读取实时编辑的文字;基于实时编辑的文字以及实时文字位置获得所述文件编辑信息;确定在所述纯内容底图文件中与所述文字位置对应的关联位置;将实时编辑的文字显示于所述关联位置,以作为所述关联位置的输入文字。
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组卷文件生成方法的步骤。
8.一种存储介质,其内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由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加载,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组卷文件生成方法。
CN202210363196.5A 2022-04-08 2022-04-08 组卷文件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4444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63196.5A CN114444450B (zh) 2022-04-08 2022-04-08 组卷文件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63196.5A CN114444450B (zh) 2022-04-08 2022-04-08 组卷文件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4450A CN114444450A (zh) 2022-05-06
CN114444450B true CN114444450B (zh) 2022-06-24

Family

ID=81359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63196.5A Active CN114444450B (zh) 2022-04-08 2022-04-08 组卷文件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4445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9776A (zh) * 2012-07-10 2012-11-28 富士施乐实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试卷自动处理系统
CN105469077A (zh) * 2015-12-31 2016-04-06 田雪松 一种电子阅卷方法
CN108121708A (zh) * 2016-11-28 2018-06-05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试题电子化存取系统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63527A1 (en) * 2002-02-22 2003-08-28 Mu-Hsiu Hsu Audio-visual multimedia network examination system and method
WO2016101127A1 (zh) * 2014-12-23 2016-06-30 庄新宏 试题建立系统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9776A (zh) * 2012-07-10 2012-11-28 富士施乐实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试卷自动处理系统
CN105469077A (zh) * 2015-12-31 2016-04-06 田雪松 一种电子阅卷方法
CN108121708A (zh) * 2016-11-28 2018-06-05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试题电子化存取系统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4450A (zh) 2022-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26000B2 (en) Image resizing for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in portable reading machine
US7505056B2 (en) Mode processing in portable reading machine
US8150107B2 (en) Gesture processing with low resolution images with high resolution processing for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for a reading machine
US8711188B2 (en) Portable reading device with mode processing
US8284999B2 (en) Text stitching from multiple images
US20160344860A1 (en) Document and image processing
US8036895B2 (en) Cooperative processing for portable reading machine
JP5439454B2 (ja) 電子コミック編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249309B2 (en) Image evaluation for reading mode in a reading machine
US764110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to assist user in conducting a transaction with a machine
US20050288932A1 (en) Reducing processing latency in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for portable reading machine
US20150043822A1 (en) Machine And Method To Assist User In Selecting Clothing
US20060071950A1 (en) Tilt adjustment for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in portable reading machine
US20060006235A1 (en) Directed reading mode for portable reading machine
CN101656024A (zh) 一种电子学习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US8930814B2 (en) Digital comic editor,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JP5439455B2 (ja) 電子コミック編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3058397A1 (ja) 電子コミック編集装置及び方法
CN108805519A (zh) 纸质日程表电子化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日程表生成方法
CN114937270A (zh) 古籍文字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1576361U (zh) 一种电子学习装置
CN114444439B (zh) 试题集文件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44450B (zh) 组卷文件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775337A (zh) 桌面应用程序图标的整理方法和移动终端
KR102293361B1 (ko) 필체 교정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