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42985A - 投屏发射器及接收器、电子设备、投屏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投屏发射器及接收器、电子设备、投屏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42985A
CN114442985A CN202210113748.7A CN202210113748A CN114442985A CN 114442985 A CN114442985 A CN 114442985A CN 202210113748 A CN202210113748 A CN 202210113748A CN 114442985 A CN114442985 A CN 1144429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screen projection
electronic device
module
transmi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37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宾
丁龙河
侯志龙
洪文生
刘湘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1374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429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42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29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42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投屏发射器及接收器、电子设备、投屏系统及方法,投屏发射器包括:投屏发射模块,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所述投屏发射模块还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连接;电源模块,与所述投屏发射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至少向所述投屏发射模块供电;其中,所述投屏发射模块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投屏数据,并将所述投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本发明提高了投屏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投屏发射器及接收器、电子设备、投屏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屏发射器及接收器、电子设备、投屏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投屏时,一般是在终端中安装一个应用软件,应用软件通过点对点的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到设备端,但是这种方式需要通过复用的无线模块传输数据,在投屏时容易出现掉帧、卡顿的现象发生,使得投屏的稳定性较差,并且其交互链路长,投屏操作复杂。因此如何更稳定、操作更简单的投屏成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屏发射器及接收器、电子设备、投屏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如何更稳定、操作更简单的投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投屏发射器,包括:
投屏发射模块,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所述投屏发射模块还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连接;
电源模块,与所述投屏发射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至少向所述投屏发射模块供电;
其中,所述投屏发射模块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投屏数据,并将所述投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可选地,投屏发射器的至少一表面上设置有投屏按键,所述投屏按键用于控制所述投屏发射器的工作状态。
可选地,投屏发射器包括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投屏按键与所述投屏发射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投屏按键控制所述投屏发射模块的工作状态。
可选地,主控模块用于当主控模块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时,通过录屏方式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投屏数据。
可选地,投屏发射器还包括第一无线模块,所述投屏发射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模块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连接。
可选地,投屏发射模块还用于将接收第二电子设备返回的反向控制指令,并反馈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反向控制。
可选地,投屏发射器还包括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所述电源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和/或电源模块还用于存储所述外部电源的电能。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的投屏发射器。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第一电子设备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投屏接收器,所述投屏接收器与上述的投屏发射器通信连接,投屏接收器包括:
投屏接收模块,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所述投屏接收模块还与投屏发射模块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投屏接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投屏发射模块发送的投屏数据,并将所述投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可选地,投屏接收器还包括第二无线模块,所述投屏接收模块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与所述第一无线模块通信连接。
可选地,投屏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返回的反向控制指令,并将所述反向控制指令反馈至所述投屏发射模块,以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反向控制。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第二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的投屏接收器。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投屏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如上述所述的投屏发射器,如上述所述的投屏接收器和第二电子设备。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投屏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如上述所述的投屏发射器;如上述所述的第二电子设备。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投屏系统,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和如上述所述的第二电子设备。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投屏方法,应用于如上述所述的投屏发射器,包括:
当投屏发射器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时,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投屏数据,并将所述投屏数据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可选地,将所述投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语音指令或遥控器指令,则确定所述语音指令或遥控器指令对应的交互指令,并将所述交互指令反馈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进行录屏处理。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投屏发射器及接收器、电子设备、投屏系统及方法,并在投屏发射器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投屏数据后直接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而不用第一电子设备直接发送,从而可以避免第一电子设备直接发送时由于运行多个应用导致投屏不稳定的现象发生,提高了投屏操作的稳定性,并且无需进行额外的操作,其操作简单,也实现了更稳定、操作更简单的投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整体结构流向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投屏发射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投屏发射器的另一场景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第一连接线的结构流向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投屏接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投屏接收器的另一场景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投屏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另一投屏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又一投屏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投屏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投屏方法实施例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495618720000031
Figure BDA0003495618720000041
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投屏发射器20。如图1所示,投屏发射器20包括投屏发射模块21和电源模块23;并且投屏发射模块21与第一电子设备10连接,还可以与第二电子设备40建立通信连接。电源模块23与投屏发射模块21连接,因此电源模块23可以向投屏发射模块21供电。并且在电源模块23为投屏发射模块21供电的基础上,当投屏发射模块21获取到第一电子设备10的投屏数据的基础上,将投屏数据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20进行显示。并且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连接包括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投屏发射模块21与第二电子设备40通信连接,将第一电子设备10中的投屏数据通过投屏发射器20中的投屏发射模块21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40进行显示,可以避免所有的操作流程均在第一电子设备10中进行,导致第一电子设备10内存资源不足影响投屏稳定性的现象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10例如可以是电脑、平板以及手机等包含将待投屏数据传输给第二电子设备40的电子设备。以下实施例虽然以手机作为第一电子设备10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此外,在另一场景中,如图3所示,投屏发射器20中还可以设置有壳体29和第一接口22,并且第一接口22设置于壳体29上,投屏发射模块21和电源模块23设置于壳体29内部。投屏发射模块21通过第一接口21建立和第一电子设备10之间的连接。
具体地,第一接口22可以是USB接口、Lighting接口、Type-C接口等。为了提高传输速率,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口22优选地为Type-C接口。并且由于壳体29内还设置有电源模块23,因此可以通过电源模块23为投屏发射模块21提供电能,以便投屏发射模块21能够进行正常的投屏操作流程。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电源模块23与第一接口22连接,电源模块23通过第一接口22与第一电子设备10建立电连接,从而实现通过投屏发射器20对第一电子设备10进行反向充电的效果。也就是在本实施例中将移动电源与投屏发射器20相结合,在投屏发射器20中设置电源模块23(如锂电池电源),从而实现即给投屏发射模块21供电,又能给第一电子设备10供电。不需要单独给第一电子设备10供电就可以使用。方便用户操作。并且本实施例中的电源模块23可以为充电IC模块,充电IC模块可以为锂电池。例如,当第一电子设备10为手机时,且手机与投屏发射器20连接时,可以通过充电IC模块为投屏发射器20的其它模块供电,也可以为手机供电。
投屏发射模块21用于与第二电子设备40建立通信连接,第二电子设备40例如可以是电视、电脑显示屏、液晶屏幕以及其它类型的电子显示屏幕。以下实施例虽然以电视为例作为第二电子设备40,但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投屏发射模块21通过第一接口22接收第一电子设备10的投屏数据,并将投屏数据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40进行显示。其中,投屏数据可以是画面数据和/或声音数据。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投屏发射器20与第一电子设备10连接后,投屏发射器20中的电源模块23至少会维持投屏发射器20自身正常运行的电能。并且第一电子设备10自动运行一个应用软件,通过应用软件对第一电子设备10的显示屏幕上的画面数据和/或声音数据进行截取,并将画面数据和/或声音数据发送给投屏发射器20。投屏发射器20中的投屏发射模块21将第一电子设备10上的画面数据和/或声音数据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40。第二电子设备40接收画面数据和/或声音数据并进行解码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投屏发射器20的壳体29外部还可以设置可拆卸的第一连接线50,在该第一连接线50的一端设置有三合一接口51,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线接口52。其中,三合一接口为支持多种协议类型的接口,如支持Type-A、Type-C和Lighting类型的接口。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投屏发射器20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线50与第一电子设备10连接的,即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线50中的三合一接口51与第一电子设备10连接,再通过第一连接线50中的连接线接口52与第一接口22连接,从而实现投屏发射器20的连接。并且由于连接线接口52需要与第一接口22连接,因此连接线接口52的接口类型可以和第一接口22的接口类型相对应。例如,若第一接口22为Type-C母口,则连接线接口52为Type-C公口。并且由于投屏发射器20是通过有线的方式和第一电子设备10进行连接的,因此在第一电子设备10进行投屏操作时,第一电子设备10中的投屏数据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线50发送至投屏发射器20,投屏发射器20再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40进行显示的。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线50可以为手机连接线,该手机连接线包括三合一的接口,长度为1米的线材和Type-C公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投屏发射器20的至少一表面中设置有投屏按键25,并且可以是在壳体29的至少一表面(如壳体29的正面和/或反面)设置投屏按键25,以保障用户在使用时,总有一个按钮向上,用户可以直接操作,以根据此投屏按键25的触发状态来控制投屏发射模块21的运行状态(如开启、运行、暂停和结束)。该投屏按键25与投屏发射模块21建立有连接关系。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投屏按键25包括投屏开始按键、和/或投屏结束按键、和/或投屏暂停按键、和/或投屏上下左右按键等,并且投屏按键25可以为投屏开始按键、投屏结束按键、投屏暂停按键和投屏上下左右按键等的组合,并且投屏按键25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投屏按键25的数量还可以是零个,即在投屏发射器20中不设置投屏按键25。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投屏发射器20中还设置有主控模块24,主控模块24的一端与电源模块23连接,另一端通过投屏按键25与投屏发射模块21连接。并且主控模块24是用于控制投屏发射模块21的工作状态。例如若投屏按键25为投屏开始按键,则主控模块24用于在检测到投屏开始按键被触发之后,接收第一电子设备10的投屏数据,并将投屏数据通过投屏发射模块21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40进行显示。并且由于电源模块23是与主控模块24连接的,因此电源模块23可以为主控模块24供电,以便主控模块24进行相应的投屏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主控模块24与第一电子设备10建立连接时,可以通过获取到的录屏方式来获取第一电子设备10的投屏数据。如通过软件对第一电子设备10中的画面数据进行录屏,得到投屏数据,并获取该投屏数据,再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4进行播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投屏发射器20中的壳体29内部还设置有第一无线模块27,第一无线模块27与投屏发射模块21建立有通信连接。并且投屏发射模块21是通过第一无线模块27与第二电子设备40建立通信连接(包括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当投屏发射器20获取到第一电子设备10的投屏数据后,投屏发射器20中的主控模块24会将投屏数据经过投屏发射模块21和第一无线模块27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40进行显示。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投屏发射器20和投屏接收器30之间可以建立有线连接,也可以建立无线连接,当为有线连接时,投屏发射器20中的投屏发射模块21与投屏接收器30中的投屏接收模块31通过连接线建立有线连接。当为无线连接时,投屏发射器20中的投屏发射模块21通过第一无线模块27与投屏接收器30中的投屏接收模块31建立无线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电子设备10通过投屏发射器20对第二电子设备40进行投屏时,第二电子设备40也可以反向控制第一电子设备10的运行。即在与投屏发射模块21连接的第一无线模块27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40发送的反向控制指令时,主控模块24会将此反向控制指令反馈至第一电子设备10,以对第一电子设备10进行反向控制。其中,反向控制,即第二电子设备40控制第一电子设备10的运行。反向控制指令可以为暂停指令,可以为关机指令,可以为应用启动指令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模块27包括WIFI模块和/或蓝牙模块,主控模块24包括DP(Decentralized Peripherals,分算外围设备)协议IC模块和/或USB HUB IC模块,此外主控模块24还可以包括苹果的通讯协议IC模块。其中,蓝牙模块可以通过蓝牙方式反控第一电子设备10,也可以用于接收第一电子设备10发送的投屏数据,并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40。WIFI模块的型号可以为Realek的RTL8821WIFI芯片,能同时传输画面数据和声音数据。USB HUB IC模块可以让第一电子设备10识别投屏发射模块21为键盘类外设,以实现反控第一电子设备10的功能。DP协议IC模块可以支持DP协议的手机,当第一电子设备10为支持DP协议的手机时,可以直接获取该手机的投屏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投屏发射器20中还可以设置有第一指示灯,该第一指示灯与主控模块24建立连接,并用于显示所述投屏发射模块21的运行状态,并且通过不同的灯状态来确定投屏发射器20的运行状态,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观看第一指示灯的灯状态来确定投屏发射器20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投屏发射器20还包括电源接口26,该电源接口26和电源模块23连接,并且电源模块23通过电源接口26与外部电源连接,和/或电源模块23通过电源接口26存储外部电源的电能,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接口26可以为USB公口,可以直接将电源接口26插在充电头上进行充电,以为电源模块23补充电能,以便电源模块23为投屏发射器20自身和第一电子设备10提供电能。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一个和投屏发射器20连接的充电器连接线,充电器连接线与电源接口连接,通过充电器连接线连接外部电源。并且通过电源接口26和/或充电器连接线为电源模块23充电,以便电源模块23有足够的电能为投屏发射器20自身和/或第一电子设备10充电,使得投屏操作能正常进行。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可以提供一种第一电子设备10,并且可以将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中的投屏发射器20集成到第一电子设备10的电路板上,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10具有投屏发射器20的所有功能。其中,在将投屏发射器20集成到第一电子设备10的电路板上时,则投屏发射器20中可以不用设置第一接口22和壳体29,也可以不用设置电源接口26,和第一电子设备10共用同一个连接外部电源的接口。具体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做阐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投屏接收器30。参照图5,投屏接收器30,包括投屏接收模块31。投屏接收模块31与第二电子设备40连接,并且投屏接收模块31还与投屏发射模块21通信连接,如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投屏接收模块31在获取到投屏发射模块21发送的投屏数据后,会将投屏数据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40进行显示。通过提供一种外设的投屏接收器30,让投屏接收器30来接收投屏数据,再将投屏数据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40进行显示,从而即保障了第二电子设备40的数据安全性,又能使得第二电子设备40能有更多的资源显示投屏数据。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投屏接收器30与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投屏发射器20通信连接(如无线连接和有线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投屏接收器30与第二电子设备40建立通信连接。投屏接收器30用于接收投屏发射器20发送的投屏数据,并将接收的投屏数据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40进行显示。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投屏接收器30还用于接收第二电子设备40发送的反向控制指令,并将此反向控制指令发送至投屏发射器20中。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投屏接收器30包括第二无线模块33,且投屏接收模块31通过第二无线模块33与投屏发射器20中的第一无线模块27建立通信连接。因此在进行投屏操作时,投屏发射器20中的投屏发射模块21通过第一无线模块27将接收的投屏数据发送至投屏接收器30,投屏接收器30中的投屏接收模块31通过第二无线模块33接收投屏发射模块21发送的投屏数据,并将投屏数据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40进行显示。此外,当投屏接收模块31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返回的反向控制指令时,会将反向控制指令通过第二无线模块33反馈至投屏发射器20中的投屏发射模块21,投屏发射模块21通过第一无线模块27接收反向控制指令,并将反向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以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反向控制。
此外,在另一场景中,参照图6,投屏接收器30中还可以设置接收器壳体34和第二接口32,并且第二接口32设置于接收器壳体34上,投屏接收模块31和第二无线模块33设置于接收器壳体34内部。投屏接收模块31通过第二接口32与第二电子设备40建立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40是电视、电脑显示屏、液晶屏幕以及其它类型的电子显示屏幕。在本实施例中仅仅以电视进行举例说明。
第二无线模块33与第一电子设备10通信连接,并且第二无线模块33是在获取到第一电子设备10发送的投屏数据后,将投屏数据通过投屏接收模块31和第二接口32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40进行显示。其中,第二接口32可以是HDMI接口、DP接口等具有传输视频和音频信号的接口。优选地,第二接口32为HDMI接口。
此外,由于投屏接收器30是通过第二接口32与第二电子设备40建立连接的,因此可以在投屏接收器30和第二电子设备40之间设置一个可移动拆卸的第二连接线,即投屏接收器30通过第二连接线建立和第二电子设备40之间的通信连接。其中第二连接线的线类型需要和第二接口32的类型对应优选地,第三接口32为HDMI接口。第二连接线为HDMI连接线。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无线模块33至少包括一个WIFI模块、和/或蓝牙模块,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若在投屏发射器20中设置有蓝牙模块,则可以不用在投屏接收器30中设置蓝牙模块,可以通过蓝牙模块进行投屏操作或进行反控操作。而WIFI模块可以是单个的WIFI模块,也可以是双WIFI模块,并且若是双WIFI模块,可以实现同时响应投屏发射器20发送的投屏数据和第二电子设备40反馈的反向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在进行投屏操作的同时,第二电子设备40也能反向控制第一电子设备10的运行。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当投屏接收器30中的第二无线模块33通过第二接口32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40发送的反向控制指令,并将此反向控制指令反馈至第一电子设备10,如将反向控制指令发送至投屏发射器20,并通过投屏发射器20将反向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10,以反向控制第一电子设备10的运行。
在一实施例中,投屏接收器30中还设置有第四接口,并且第四接口和外部电源连接,以获取外部电源的电能,以维持投屏操作的正常进行。或者,第四接口和第二电子设备40连接,以获取投屏接收器30正常运行所需的电能。也就是投屏接收器30通过第四接口来获取自身运行所需的电能。此外在另一场景中也可以在投屏接收器30中设置一个和第四接口连接的临时电源。并且在第四接口与第二电子设备40连接时,除了为投屏接收器30提供电能外,还可以起到数据传输的作用。即在投屏接收器30通过第四接口与第二电子设备40连接时,若投屏接收器30中的第二无线模块33接收到投屏数据时,可以通过第四接口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40,也可以接收第二电子设备40反馈的反向控制指令,并将反向控制指令传递至第二无线模块33。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投屏接收器30中设置一个可移动拆卸的接收器供电线,接收器供电线与第四接口连接,并在进行投屏操作时,接收器供电线用于与第二电子设备40或外部电源连接,以便更加稳定的进行投屏操作。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接口为USB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投屏接收器30中还设置有第二指示灯,该第二指示灯和第二无线模块33连接,并且第二指示灯用于显示投屏接收器的运行状态。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第二电子设备40。
并且可以将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中的投屏接收器30集成到第一电子设备10的电路板上,以实现第二电子设备40具有投屏接收器30的所有功能。其中,在将投屏接收器30集成到第二电子设备40的电路板上时,投屏接收器30中可以不用设置第二接口32和接收器壳体35,也可以不用设置第四接口。将第二电子设备40直接作为接收端,通过第二电子设备40直接接收投屏发射器20或第一电子设备10发送的投屏数据,并进行解码显示,从而节约了成本,无需另外在设置新的接收端来接收投屏数据。具体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做阐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40自动运行一个应用软件,通过应用软件对接收到的投屏数据进行解码播放,或者是通过应用软件接收用户通过遥控器或语音发出的反向控制指令,并将此反向控制指令发送给投屏发射器20,通过投屏发射器20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10,以反向控制第一电子设备10的运行。
此外,在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参照图7,第五方面,还提供一种投屏系统,该投屏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0,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投屏发射器20、上述第三方面中的投屏接收器30和第二电子设备40。
在本实施例的投屏系统中,第二电子设备40外设置投屏接收器30。因此第一电子设备10通过投屏发射器20直接将投屏数据发送到投屏接收器30,再通过投屏接收器30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40。并且第一电子设备10与投屏发射器20建立通信连接,而投屏发射器20中的第一无线模块27与投屏接收器30中的第二无线模块33建立通信连接,投屏接收器30通过投屏接收模块31与第二电子设备40建立通信连接。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电子设备10进行投屏操作时,第一电子设备10中的投屏数据到投屏发射器20,再到投屏接收器30,最后到第二电子设备40。即投屏发射器20中的主控模块24可以通过将第一电子设备10的投屏数据传递至投屏发射模块21,让投屏发射模块21通过第一无线模块27将投屏数据发送至投屏接收器30,投屏接收器30中的投屏接收模块31通过第二无线模块33接收投屏发射器20发送的投屏数据,并将投屏数据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40进行解码显示。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的投屏系统除了进行第一电子设备10投屏到第二电子设备40的操作外,还可以实现第二电子设备40反控第一电子设备10的操作流程。即第二电子设备40中的应用软件在接收到用户通过遥控器或语音发出的反向控制指令后,第二电子设备40会将反向控制指令发送至投屏接收器30,投屏接收器30中的投屏接收模块31接收第二电子设备40的反向控制指令,并通过第二无线模块33将反向控制指令发送至投屏发射器20,投屏发射器20中的第一无线模块27接收反向控制指令,并将反向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10,以反向控制第一电子设备10的运行。
并且,本申请投屏系统中的第一电子设备10优选地为手机,第二电子设备40优选地为电视。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一种投屏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0、投屏发射器20、投屏接收器30和第二电子设备40,并且是投屏发射器20接收第一电子设备10发送的投屏数据后,发送至投屏接收器30,再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40进行显示,从而可以保障了投屏操作的正常进行,并且是通过借用投屏发射器20进行无线发送投屏数据的,避免了所有的操作流程均在第一电子设备10中进行,导致第一电子设备10内存资源不足影响投屏稳定性的现象发生。并且在进行投屏的时候,第二电子设备40可以通过反向控制指令反向控制第一电子设备10,提高了投屏的趣味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此外,在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参照图8,第六方面,还提供一种投屏系统,该投屏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0,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投屏发射器20和上述第四方面中的第二电子设备40。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40自身作为接收投屏数据的接收装置。因此第一电子设备10通过投屏发射器20直接将投屏数据发送到第二电子设备40即可。并且第一电子设备10与投屏发射器20之间建立通信连接,而投屏发射器20中的投屏接收模块31与第二电子设备40建立无线连接。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投屏发射器20中的主控模块24可以通过将第一电子设备10的投屏数据传递至投屏发射模块21,让投屏发射模块21通过第一无线模块27将投屏数据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40,并且由于第二电子设备40集成了投屏接收器30的所有技术特征,因此也就是第二电子设备40中的第二无线模块33接收投屏发射器20发送的投屏数据。第二电子设备40在接收到投屏数据后会进行解码显示。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的投屏系统除了进行第一电子设备10投屏到第二电子设备40的操作外,还可以实现第二电子设备40反控第一电子设备10的操作流程。即第二电子设备40中的应用软件在接收到用户通过遥控器或语音发出的反向控制指令后,第二电子设备40会将反向控制指令通过第二无线模块33反向发送至投屏发射器20中的第一无线模块27,投屏发射器20中的主控模块24会将反向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10,以反向控制第一电子设备10。
并且,本申请投屏系统中的第一电子设备10优选地为手机,第二电子设备40优选地为电视。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一种投屏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0、投屏发射器20和第二电子设备40,并且是投屏发射器20接收第一电子设备10发送的投屏数据后,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40进行显示,从而可以保障了投屏操作的正常进行,并且是通过借用投屏发射器20进行无线发送投屏数据的,避免了所有的操作流程均在第一电子设备10中进行,导致第一电子设备10内存资源不足影响投屏稳定性的现象发生。并且在进行投屏的时候,第二电子设备40可以通过反向控制指令反向控制第一电子设备10,提高了投屏的趣味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此外,在本申请中,参照图9,第七方面,还提供一种投屏系统,该投屏系统包括上述第二方面中的第一电子设备10和上述第四方面中的第二电子设备40。
即此时第一电子设备10集成了投屏发射器20的所有功能,第二电子设备40集成了投屏接收器30的所有功能,第一电子设备10通过自身内部的投屏发射器20将投屏数据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40,第二电子设备40自身内部的投屏接收器30接收投屏数据,并在第二电子设备40中进行解码显示的。同样的第二电子设备40也可以发送反向控制指令至第一电子设备10以控制第一电子设备10的运行。
并且,本申请投屏系统中的第一电子设备10优选地为手机,第二电子设备40优选地为电视。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一种投屏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0和第二电子设备40,从而可以保障了投屏操作的正常进行,节省了成本。并且在进行投屏的时候,第二电子设备40可以通过反向控制指令反向控制第一电子设备10,提高了投屏的趣味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此外,在本申请中,还提供一种投屏方法,该投屏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投屏发射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投屏方法包括:
步骤S100,当投屏发射器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时,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投屏数据,并将所述投屏数据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中,投屏发射器、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投屏发射器、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当投屏发射器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时,且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投屏指令时,会进行投屏操作,并将投屏数据发送至投屏发射器,通过投屏发射器将其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即投屏发射器中的投屏发射模块通过第一接口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投屏数据,并将投屏数据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具体地,投屏发射器也可以将投屏数据发送至投屏接收器,通过投屏接收器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电视。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当投屏发射器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时,基于所述投屏发射器中的电源模块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反向充电处理;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当投屏发射器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成功且通电后,投屏发射器中的电源模块会自动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反向充电处理,直至第一电子设备电量充满。其中,反向充电是指投屏发射器为类似移动电源的装置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无论是否有进行投屏操作,只要投屏发射器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且通电成功,投屏发射器中的电源模块就会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反向充电处理。
并且当投屏发射器和第一电子设备通电连接成功后,会自动进行搜索配对,若直接搜索到可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则直接和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连接,从而形成第一电子设备、投屏发射器和第二电子设备三者之间的通路,在投屏发射器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投屏数据时,会直接将投屏数据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此外,若搜索到可连接的投屏接收器,则直接和投屏接收器进行连接,即形成第一电子设备、投屏发射器、投屏接收器和第二电子设备四者之间的通路,在投屏发射器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投屏数据时,将投屏数据发送至投屏接收器,通过投屏接收器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投屏显示。
进一步地,在投屏发射器进行反向充电时,会实时检测反向充电的充电电流,若充电电流大于预设保护电流,则会启动预设的限流保护装置,添加电源管理IC对充电电流进行限流处理,直至充电电流小于预设保护电流。若充电电流小于预设保护电流,则无需添加电源管理IC,保持当前状况不变。其中,预设保护电流为用户提前设备的保护电流,以避免电流过大损坏投屏发射器,例如预设保护电流设置为1A。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进行反向充电时,检测充电电量是否大于预设保护电流,并在大于时,对充电电流进行限流处理,直至充电电流小于预设保护电流,从而可以实现在进行反向充电时,也能有效地保护投屏发射器,避免充电电流过大损坏投屏发射器。
此外,当投屏发射器中存在投屏按键时,且投屏按键被触发时,确定触发的投屏按键的按键类型;若所述按键类型为投屏开始按键,则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投屏数据,并将所述投屏数据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
进一步地,投屏数据包括声音数据,当第一电子设备为苹果手机时,可以直接采用IOS的标准接口来获取苹果手机的声音数据。当第一电子设备为安卓手机时,可以根据协议类型来获取声音数据,如支持DP协议的安卓手机,直接通过DP接口获取声音;或者根据安卓手机与投屏发射器之间的通信连接方式来获取声音数据,如通过蓝牙获取声音数据,或根据安卓手机与投屏发射器之间的连接线获取声音数据;或在投屏发射器的发射端中内置HUB芯片,将投屏发射器注册为第一电子设备的HUB设备,再通过软件模拟出虚拟声卡设备,根据此虚拟声卡设备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声音数据。
进一步地,投屏数据包括画面数据。当第一电子设备为苹果手机时,可以直接采用苹果系统的标准接口来获取画面数据。当第一电子设备为安卓手机时,可以根据协议类型来获取画面数据,即若支持DP协议的安卓手机,直接通过DP接口获取声音;不支持DP协议的安卓手机,可以通过录屏的方式来获取,或者根据安卓手机中的ADB调试模式来获取录屏数据。并且在获取到录屏数据后,对录屏数据进行数据编码得到画面数据,其数据编码的方式可以是H264或H265的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投屏发射器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投屏数据后直接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而不用第一电子设备直接发送,从而可以避免第一电子设备直接发送时由于运行多个应用导致投屏不稳定的现象发生,提高了投屏操作的稳定性,并且无需进行额外的操作,其操作简单,也实现了更稳定、操作更简单的投屏。
进一步地,参照图11,将所述投屏数据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的步骤之后,包括:
步骤S200,若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语音指令或遥控器指令,则确定所述语音指令或遥控器指令对应的交互指令,并将所述交互指令反馈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进行录屏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电子设备正在进行投屏显示时,当用户想要对第二电子设备播放的数据内容进行录屏时,可以获取用户通过遥控器发送的遥控器指令,或者采集用户说的语音信息生成语音指令,并将遥控器指令或语音指令发送至投屏接收器,通过投屏接收器发送至投屏发射器。而投屏发射器中的主控模块在接收到语音指令或遥控器指令时,可以先识别语音指令或遥控器指令的指令类型,若指令类型为需要进行录屏的指令,则生成带有录屏信息的交互指令,并将此交互指令发送至投屏接收器,再通过投屏接收器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二电子设备中根据交互指令进行录屏处理,并存储至第二电子设备的本地存储空间中,从而可以使得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断开连接后也能继续观看投屏数据对应的声音画面内容。
进一步地,将所述投屏数据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模拟信号控制指令,则将所述模拟信号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以便根据所述模拟信号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运行;或,若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反向控制指令,则将所述反向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便根据所述反向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运行。
进一步地,当经过判断发现投屏发射器中的投屏发射模块除了连接第一电子设备外,还连接有AIOT设备(人工智能物联网设备);或者投屏接收器中的接收器除了连接第二电子设备,还连接有AIOT设备时,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控制AIOT设备的运行。例如若第一电子设备为手机,第二电子设备为电视,则可以通过手机中的应用软件来控制AIOT设备的运行;还可以通过电视的遥控器来控制AIOT设备的运行。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投屏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投屏发射模块,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所述投屏发射模块还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连接;
电源模块,与所述投屏发射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至少向所述投屏发射模块供电;
其中,所述投屏发射模块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投屏数据,并将所述投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屏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发射器的至少一表面上设置有投屏按键,所述投屏按键用于控制所述投屏发射器的工作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屏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发射器包括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投屏按键与所述投屏发射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投屏按键控制所述投屏发射模块的工作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屏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当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时,通过录屏方式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投屏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屏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发射器还包括第一无线模块,所述投屏发射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模块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屏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发射模块还用于将接收第二电子设备返回的反向控制指令,并反馈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反向控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屏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发射器还包括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所述电源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和/或电源模块还用于存储所述外部电源的电能。
8.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投屏发射器。
9.一种投屏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接收器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投屏发射器通信连接,所述投屏接收器包括:
投屏接收模块,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所述投屏接收模块还与投屏发射模块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投屏接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投屏发射模块发送的投屏数据,并将所述投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屏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接收器还包括第二无线模块,所述投屏接收模块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与所述第一无线模块通信连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屏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返回的反向控制指令,并将所述反向控制指令反馈至所述投屏发射模块,以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反向控制。
12.一种第二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投屏接收器。
13.一种投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
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投屏发射器;
如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投屏接收器;
第二电子设备。
14.一种投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
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投屏发射器;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二电子设备。
15.一种投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和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二电子设备。
16.一种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7或13-15任一项所述的投屏发射器,包括:
当投屏发射器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时,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投屏数据,并将所述投屏数据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17.如权利要求16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投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语音指令或遥控器指令,则确定所述语音指令或遥控器指令对应的交互指令,并将所述交互指令反馈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进行录屏处理。
CN202210113748.7A 2022-01-30 2022-01-30 投屏发射器及接收器、电子设备、投屏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44429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3748.7A CN114442985A (zh) 2022-01-30 2022-01-30 投屏发射器及接收器、电子设备、投屏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3748.7A CN114442985A (zh) 2022-01-30 2022-01-30 投屏发射器及接收器、电子设备、投屏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2985A true CN114442985A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71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3748.7A Pending CN114442985A (zh) 2022-01-30 2022-01-30 投屏发射器及接收器、电子设备、投屏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42985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7250A (zh) * 2019-06-05 2019-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场景下的触控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31909A (zh) * 2019-12-24 2020-05-08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享终端桌面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240627A (zh) * 2020-01-15 2020-06-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遥控器、投屏接收组件、电视、投屏系统及投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7250A (zh) * 2019-06-05 2019-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场景下的触控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31909A (zh) * 2019-12-24 2020-05-08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享终端桌面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240627A (zh) * 2020-01-15 2020-06-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遥控器、投屏接收组件、电视、投屏系统及投屏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玉忠,李全民编: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汽车类规划教材 新能源汽车技术概论》", 31 March 20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87213B2 (en) Handheld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a detachable projector for sharing media assets in a group
US8902277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 therefor
TWI443501B (zh) 附件電源管理
ES2350893T3 (es) Sistema de recepción, dispositivo de carga de baterías, terminal de información portátil, y sistema de transmisión y recepción.
US8928822B2 (en) Handheld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a detachable projector
CN110139116B (zh) 直播间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TW201445996A (zh) 可分享視訊畫面之無線熱點裝置
CN102004710A (zh) 用于扩展便携式多媒体设备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KR101333879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제어 방법
CN105229560A (zh) 用于向设备提供电力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33508A (zh) 一种手机远程操控带视频通话功能的玩具车
JP2003348570A (ja) テレビ電話監視システム
CN210181579U (zh) 一种显示器及投屏系统
CN114442985A (zh) 投屏发射器及接收器、电子设备、投屏系统及方法
CN216565435U (zh) 投屏发射器、投屏接收器及投屏系统
CN206908752U (zh) 便携式微型语音投影仪
CN215871677U (zh) 一种用于可穿戴式显示器的无线投屏系统及设备
CN108650486A (zh) 一种互联网用监控装置
JP2002204408A (ja) 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端末
TW201328330A (zh) 可無線傳送畫面之手持式電子設備及其組成之多媒體系統
KR101390949B1 (ko) 비디오 출력이 구비된 스마트폰 거치대
CN215300742U (zh) 一种智能终端用外接摄像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模块
CN114501121B (zh) 投屏发射器、投屏供电方法、装置、投屏器及存储介质
TWI803925B (zh) 低待機耗電量的會議系統
CN215990241U (zh) 充电设备及信号转换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