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42872A - 一种虚拟用户界面的布局、交互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虚拟用户界面的布局、交互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42872A
CN114442872A CN202110324509.1A CN202110324509A CN114442872A CN 114442872 A CN114442872 A CN 114442872A CN 202110324509 A CN202110324509 A CN 202110324509A CN 114442872 A CN114442872 A CN 1144428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ge
applications
application
navigation
display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245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42872B (zh
Inventor
史东平
姜明辉
刘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haok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haok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haok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haok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1/12445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208355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442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28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428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28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6Mixed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5Search customisation based on user profiles and persona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虚拟用户界面的布局、交互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布局时,在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区域呈现包括显示主页和导航栏的内容推荐区,在主视角底部区域呈现包括不同属性应用的应用切换区。显示主页采用正交布局方式,可保证所有页面布局均在舒适体验范围内进行操作。交互时,触发显示主页中任一个页面将其切换至主视角中心线对应的位置显示。触发导航栏中任一个导航按钮,为其添加与操作对应的标识图案。触发应用切换区中任一个应用进行应用启动。可见,该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利用三维空间特点和视觉特点,采用正交布局方式生成虚拟用户界面,该虚拟用户界面中的内容均在用户的主视角范围内,提高交互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虚拟用户界面的布局、交互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10月19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011119774.8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结合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用户界面的布局、交互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或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是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据,通过计算机技术产生的电子信号,将其与各种输出设备结合使其转化为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的现象,这些现象可以是现实中真切的物体,也可以是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物质,通过三维模型表现出来。因为这些现象不是我们直接所能看到的,而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出来现实中的世界,故称为虚拟现实。将VR设备和AR设备统称为三维显示设备。
在利用三维显示设备进行沉浸体验时,三维显示设备内配置虚拟现实应用,并在启动虚拟现实应用时呈现显示有多个可实现不同功能的控件的虚拟用户界面。由于三维显示设备的空间为三维空间,不同于传统的二维空间。因此,对于虚拟用户界面的布局和交互方式,不同于电视、手机等平面显示设备。在对虚拟用户界面进行布局和交互时,若将传统的二维空间布局方式简单移植到三维空间,将会导致交互困难,布局不科学引发用户视角变化时与预期不符的不适感等,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虚拟用户界面的布局、交互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以解决现有的虚拟用户界面在交互时体验不好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三维显示设备,包括:
虚拟显示器,被配置为呈现虚拟用户界面;
与所述虚拟显示器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响应于触发虚拟现实应用时产生的应用启动指令,在所述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区域呈现包括显示主页和导航栏的内容推荐区,以及,在所述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底部区域呈现包括不同属性应用的应用切换区。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三维显示设备,包括:
虚拟显示器,被配置为呈现虚拟用户界面;
与所述虚拟显示器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响应于触发虚拟现实应用时产生的应用启动指令,生成包括显示主页、导航栏和应用切换区的虚拟用户界面;
在基于所述显示主页进行页面切换时,响应于触发所述显示主页中任一个页面时产生的页面选择指令,将所述页面切换至主视角中心线对应的位置显示;
在基于所述导航栏进行导航按钮切换时,响应于触发所述导航栏中任一个导航按钮时产生的导航选择指令,为所述导航按钮添加与所述操作对应的标识图案;
在基于所述应用切换区进行应用切换时,响应于触发所述应用切换区中任一个应用时产生的应用切换指令,启动所述应用。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虚拟用户界面的布局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触发虚拟现实应用时产生的应用启动指令,在所述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区域呈现包括显示主页和导航栏的内容推荐区,以及,在所述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底部区域呈现包括不同属性应用的应用切换区。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虚拟用户界面的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触发虚拟现实应用时产生的应用启动指令,生成包括显示主页、导航栏和应用切换区的虚拟用户界面;
在基于所述显示主页进行页面切换时,响应于触发所述显示主页中任一个页面时产生的页面选择指令,将所述页面切换至主视角中心线对应的位置显示;
在基于所述导航栏进行导航按钮切换时,响应于触发所述导航栏中任一个导航按钮时产生的导航选择指令,为所述导航按钮添加与所述操作对应的标识图案;
在基于所述应用切换区进行应用切换时,响应于触发所述应用切换区中任一个应用时产生的应用切换指令,启动所述应用。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实现包括本申请提供的虚拟用户界面的布局、交互方法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用户界面的布局、交互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在进行虚拟用户界面布局时,启动虚拟现实应用,在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区域呈现包括显示主页和导航栏的内容推荐区,以及,在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底部区域呈现包括不同属性应用的应用切换区。显示主页采用正交布局方式,可保证所有页面布局均在舒适体验范围内进行操作,便于用户查看每一个页面。在进行虚拟用户界面的交互时,触发显示主页中任一个页面将其切换至主视角中心线对应的位置显示。触发导航栏中任一个导航按钮,为导航按钮添加与操作对应的标识图案。触发应用切换区中任一个应用进行应用启动。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利用三维空间特点和视觉特点,在三维空间内采用正交布局方式生成虚拟用户界面,该虚拟用户界面中的内容均在用户的主视角范围内,便于用户在舒适体验范围内交互操作,提高交互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三维显示设备的虚拟用户界面的全局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虚拟用户界面中内容推荐区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正交页面布局方式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基于传统方式对页面进行交互时的展示效果图;
图5(a)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主页采用正交布局方式的一种示意图;
图5(b)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主页采用正交布局方式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交互时显示主页中的页面向右移动的展示效果图;
图7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交互时显示主页中的页面向左移动的展示效果图;
图8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导航栏在交互时的展示效果图;
图9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应用切换区在交互时的展示效果图;
图10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翻页显示区在进行翻页交互时的展示效果图;
图1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应用切换区在进行翻页交互时的展示效果图;
图1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虚拟用户界面的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三维显示设备包括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设备或AR(Augmented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
在利用三维显示设备进行沉浸体验时,三维显示设备内配置虚拟现实应用,并在启动虚拟现实应用时在虚拟空间中呈现虚拟用户界面,即在用户佩戴三维显示设备进行沉浸体验时,在用户的眼前呈现虚拟用户界面。虚拟用户界面中展示可实现不同业务需求的功能控件,每个业务需求对应一种功能,业务需求例如首页推荐、导航等;首页推荐页面中的2D影视、教育课程、旅游、3D、360度全景、直播、4K影视、程序应用、游戏、旅游等。
三维显示设备提供三维场景的沉浸式体验,使得三维显示设备的空间为三维空间,不同于传统的二维空间。因此,对于虚拟用户界面的布局和交互方式,不同于电视、手机等平面显示设备,三维显示设备具有控件立体布局的能力,不再局限于眼前的一张平面,而是可以在上下左右前后的360度空间内灵活布局,并随着人的头部转动看到不同的界面。
在对虚拟用户界面进行布局和交互时,若将传统的二维空间布局方式简单移植到三维空间,将会导致交互困难,布局不科学引发用户视角变化时与预期不符的不适感等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为此,在对虚拟用户界面进行布局时,本发明实施例可根据人的视觉特点提供不同的布局,从而提升用户体验,该布局方式旨在充分利用三维空间特点和人的视觉特点进行布局和交互,使得所有布局均在舒适体验范围内进行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显示设备,包括:虚拟显示器,被配置为呈现虚拟用户界面;与虚拟显示器连接的控制器,在执行虚拟用户界面的布局方法时,控制器被配置为执行下述步骤:
响应于触发虚拟现实应用时产生的应用启动指令,在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区域呈现包括显示主页和导航栏的内容推荐区,以及,在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底部区域呈现包括不同属性应用的应用切换区。
由于虚拟用户界面显示在三维空间内,为根据人眼的视觉特点可在三维空间内承载不同的内容,可将虚拟用户界面的全局界面整体布局围绕人眼主视角进行区域划分。其中,主视角是指用户人眼在未转动头部时可以看到的范围,三维显示设备的主视角可以理解为设备能够展示的图像范围。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三维显示设备的虚拟用户界面的全局示意图。如图1所示,全局界面按照人眼主视角进行划分的区域包括:主视角区域、主视角顶部区域、主视角底部区域、主视角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
主视角区域展示的是最为频繁使用的功能,即用户可使用的媒资、应用和游戏等。主视角左、右侧区域是次级方便操作的区域,用于主视角区域功能扩展。不同于二维空间内人眼视角有限的缺陷,难以在水平方向观看清楚超大视角范围内的内容。但是对于立体空间则不同,在主视角区域的两侧分别设置主视角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可通过正交布局可以很方便地看到左右两侧的内容。
主视角顶部区域为常用提示信息展示区包括时间、网络、电量等信息,主视角底部区域为应用快捷入口,可实现应用切换启动。同时,在空间范围内,虚拟用户界面还支持三维模型动画展示,用于运营信息展示和入口。
在用户佩戴三维显示设备,并启动三维显示设备内配置的虚拟现实应用后,在虚拟空间中呈现虚拟用户界面。虚拟用户界面被划分为图1所示的各个区域,并在各个区域内分别展示对应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图1所示的布局方式下,人眼正前方60度范围的视场角内是最为舒适也是最易操作的区域,所以显示的为用户最关心的内容。因此,可在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区域展示最频繁使用的功能,便于用户查看。即将内容推荐区展示在主视角区域,内容推荐区如图1中(1)所示区域。
内容推荐区的顶部区域展示提示信息,包括时间、网络、电量等信息,内容推荐区的中间区域展示显示主页,内容推荐区的底部展示导航栏。显示主页用于展示包括虚拟现实应用提供不同业务需求的功能控件的页面,导航栏中显示数个导航按钮,导航按钮的设置数量可为7个或其他数值。导航栏如图1中(2)所示区域。
将提示信息、显示主页和导航栏均显示在人眼正前方60度范围内,可以更好地划分内容推荐区的内容层次关系,从而形成导航、页面集合的层级关系,支持用户更方便的浏览和查找感兴趣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底部区域呈现包括不同属性应用的应用切换区,应用切换区可展示系统为用户推荐的应用,还可展示本地安装应用,即不同属性的应用包括系统推荐应用和本地安装应用。本地安装应用包括系统预置应用和用户安装的第三方应用。应用切换区展示的应用数量有限,并非将上述不同属性的应用全部展示,而是仅展示用户最近使用、历史频繁使用、当前热度较高或商业价值较高的应用,目的是给予上述应用更多曝光,以指引用户启动上述应用。
例如,在应用切换区展示系统推荐应用时,该应用可为系统根据用户喜好推荐的还未进行安装的应用,还可为系统推荐的用户已经安装的应用。如果推荐的是还未安装的应用,则在触发该应用时,可直接跳转到应用下载页面,进行下载安装;如果推荐的是已进行安装的应用,则在触发该应用时,可直接启动该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虚拟用户界面中显示内容推荐区时,控制器在执行在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区域呈现包括显示主页和导航栏的内容推荐区,被进一步配置为:
步骤111、获取用于实现不同推荐内容展示的多个内容推荐数据以及用于实现不同导航功能的多个导航功能数据。
步骤112、基于多个内容推荐数据生成包括多个页面的显示主页,将显示主页显示在内容推荐区。
步骤113、基于多个导航功能数据生成包括多个导航按钮的导航栏,将导航栏显示在内容推荐区,导航栏显示在显示主页的下方,一个导航按钮对应一个导航功能数据。
为便于用户在主视角范围内查看到其感兴趣的内容,可将虚拟现实应用的推荐内容和操控虚拟现实应用的导航栏显示在位于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区域对应的内容推荐区。
虚拟现实应用的推荐内容以页面的形式进行展示,为此,在展示虚拟用户界面时,三维显示设备向服务器获取用于实现不同推荐内容展示的多个内容推荐数据。
图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虚拟用户界面中内容推荐区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内容推荐区用于配置不同分类TAB栏目,不同的分类TAB栏目包括精选专题、热门游戏、首页推荐、热播剧集、全景推荐等栏目。
在不同的栏目中可以选择配置媒资、专题等信息;该媒资可包括2D影视、教育课程、旅游、3D、360度全景、直播、4K影视、程序应用、游戏、旅游等具有媒资内容的业务,并且该栏目可以选择不同的模板样式、可支持媒资和专题同时推荐编排。因此,获取的内容推荐数据对应上述不同的栏目以及栏目中的配置信息等,一个配置信息对应一个内容推荐数据。
由于同一个页面中可以同时显示多个媒资或专题等配置信息,即可根据多个内容推荐数据生成一个页面,并根据多个页面生成显示主页。显示主页为虚拟现实应用的应用主页,将显示主页显示在内容推荐区的中间区域,便于用户在虚拟空间中的主视角范围内查看。显示主页如图2中(1)所示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主页的配置内容支持手动拖拽、也可以支持筛选媒资包大数据推荐的配置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主页还包括用于移动选项目标的左向移动控件、右向移动控件,用于选择不同的TAB。被选中的TAB其内容显示于用户界面的中心区域;未被选中的TAB内容显示于已选中TAB的左右两侧区域,并进行淡化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操控虚拟现实应用时,可通过不同的导航按钮实现操控。为此,在展示虚拟用户界面时,获取用于实现不同导航功能的多个导航功能数据。一个导航功能数据实现一个导航功能,一个导航功能由一个导航按钮进行触发。
因此,可根据获取的多个导航功能数据生成包括多个导航按钮的导航栏,将导航栏显示在内容推荐区的底部,即导航栏显示在显示主页的下方。导航栏如图2中(2)所示部分。
主视角的导航栏为长条状布局,控制最大显示数量为7个,以居中布局方式展示,此位置也是人眼正前方60度范围内,这样可以让用户方便的点击到对应的导航栏按钮。
导航栏支持配置不同分类的扩展分类。如果有新的业务类型时,支持配置独立TAB,展示对应的页面内容。导航栏中的扩展分类,也可以对其进行排序调整及下线业务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导航栏可包括的内容:影视、教育、旅游、应用、我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导航栏被配置为可展示大业务类别TAB,且支持配置更多的分类,其图标支持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区域显示的是用户使用频次最高的媒资、应用和游戏等内容,其显示的内容以页面为单位,一个页面由一个或者多个模板组合在一起显示。为了便于用户操作,根据VR的空间特点,一般会同时显示三个页面,即中间主页面,左侧和右侧同时显示展示页面。
在进行页面布局时,通常采用平铺方式,将主页面设置在中间,人眼正对的位置,左侧页面位于主页面的左侧,右侧页面位于主页面的右侧。三维显示设备中存在相机的概念,相机的位置可以理解为人的眼睛的位置,眼睛看到的内容就是相机可以拍摄出来的内容。
这种平铺方式布局简单,但是如果要看清两侧的内容,需要用户通过转头的方式进行查看。但是,由于在水平方向上人眼的能看清楚的视角范围是一定的,两侧已经超出人眼水平方向清晰视角的范围,导致通过转头的方式查看两侧页面的内容十分困难。
为此,为便于用户在虚拟空间中能够轻松地看到主视角区域两侧页面的内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正交页面布局方式,利用正交特点和人眼视角特点规划主视角区域界面区域大小及距离、左右扩展区域角度及大小、距离等,对显示主页采用正交页面布局方式进行布局调整,保证所有布局均在舒适体验范围内进行操作,便于用户查看每一个页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采用正交页面布局方式时,控制器在执行将显示主页显示在内容推荐区,被进一步配置为执行下述步骤:
步骤121、在内容推荐区以正交页面布局方式进行页面显示时,获取正多边形边数,在主视角方向上人眼与页面之间的预设景深距离,相邻两个页面之间的预设页面间距,以及,显示主页中进行显示的页面数量。
步骤122、基于预设景深距离、预设页面间距和正多边形边数,在内容推荐区生成用于进行正交页面布局的正多边形,正多边形为透明状态。
步骤123、将显示主页中进行显示的多个页面呈现在所述正多边形的指定边上,指定边的数量与显示主页中进行显示的页面数量相等。
正交页面布局方式是指将每个页面按照距离人眼的位置完全一致的特点进行布局,相当于将每个页面设置在一个正多边形的边上。
为此,为保证人眼在查看任一个页面时,视觉上页面与人眼的距离一致,需获取正多边形边数,在主视角方向上人眼与页面之间的预设景深距离,相邻两个页面之间的预设页面间距,以及,显示主页中进行显示的页面数量。
正多边形边数用于确定进行页面展示的正多边形,通常正多边形边数与显示主页中需要进行显示的页面数量相关。如果显示主页中需要进行显示的页面数量较多,则可选用边数较多的正多边形,如正八边形、正十边形、正十二边形等;如果显示主页中需要进行显示的页面数量较少,则可选用边数较少的正多边形,如正四边形、正六边形等。
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正交页面布局方式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选用的正多边形为正六边形。图3中的圆为正六边形的内切圆(虚线部分),圆心0为设备相机的位置,即人眼的位置;正六边形顶部的三个矩形为三个页面。
在主视角方向上人眼与页面之间的预设景深距离为空间中Z轴距离,即人眼观看到正对页面之间的距离,通常可设定为9米,也可为其他数值,此处不做具体限定。预设景深距离可看作是正多边形所在内切圆的半径,如图3中的r。
相邻两个页面之间的预设页面间距可等同于两个页面中点之间的距离,用于限定正多边形的面积大小。如果预设页面间距较大,则正多边形的面积较大;如果预设页面间距较小,则正多边形的面积较小。
显示主页中进行显示的页面数量用于表征在内容推荐区中可同时展示出来的页面数量,例如,图3所示的可同时展示出3个页面,则显示主页中进行显示的页面数量为3个。
由于预设景深距离、预设页面间距和正多边形边数均可对正多边形的面积大小进行限定,因此,可根据预设景深距离、预设页面间距和正多边形边数生成用于进行正交页面布局的正多边形。为避免影响用户查看页面内容,可将正多边形设定为透明状态,并呈现在内容推荐区,使得最终的视觉效果为三个页面以正交页面布局方式的状态,而正多边形不可见。
为便于用户查看,在生成的正多边形中,仅会利用位于用户前方的几条边显示页面,即选择位于圆心上方的几条边用于显示页面。由于圆心为人眼的位置,因此,可呈现出人位于正多边形的中心,利用人眼前的几条边显示相应页面的效果。
具体选择的可显示页面的边的数量根据显示主页中进行显示的页面数量而定,进而可根据显示主页中进行显示的页面数量确定正多边形中用于显示页面的指定边。最后,将显示主页中进行显示的多个页面呈现在正多边形的指定边上,指定边的数量与显示主页中进行显示的页面数量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虚拟现实空间中,通常会同时展示三个页面,即中间主页面、左侧页面和右侧页面,每个页面中均可呈现至少一个海报,在展示多个海报时刻采用不同的模板进行展示。
海报是指媒资对应的宣传图片,海报位即显示主页上用于显示海报的位置。模板:定义一个或者若干个海报的显示样式。一个模板中可以只显示一张海报,也可以显示多张海报。模板可根据用户体验、视觉效果等设计其界面展现形式,不同的模板展现形式不同。技术上对每个模板定义一个类型即Template Type,用于标识不同的模板,并且根据模板设计将其展现形式转换为模板数据结构。模板如图2中(1)部分所示的上端两个大矩形,下端三个小矩形。而每个矩形位置即为一个海报,如专题海报、应用海报、VIP海报、商品海报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显示主页中的页面进行交互时,不论是平铺的布局方式还是正交的布局方式,其交互过程通常是将需要观看的页面切换到中间的方式进行。
图4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基于传统方式对页面进行交互时的展示效果图。如图4中(a)所示,在初始显示页面时,通常在中间主页面和右侧页面中呈现内容推荐数据,而左侧页面为空白状态。此时,点击右侧页面,参见图4中(b),则中间主页面向左移动至左侧页面,右侧页面向左移动至中间,同时向服务器继续请求下一页面的内容推荐数据并缓存,如有新数据则显示在右侧页面。
继续点击右侧页面,左侧页面消失,中间主页面切换到左侧,右侧页面切换到中间,同时向服务器下载更多数据作为右侧页面的显示内容并缓存。依次操作,当下载完所有数据时,状态停留在图4中(c)的界面,即左侧页面和中间主页面显示内容推荐数据,而右侧页面呈空白的状态。此时,点击左侧页面,从缓存中读取数据,依次向右滑动,直至返回初始交互状态。
但是,由于上述交互方式无法形成循环显示,而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为实现循环显示,可在图4中(c)所示状态下,继续点击右侧页面形成循环。但是,当数据未完全下载时,点击左侧页面到头后返回图4中(a)的状态,不能循环,只有所有数据下载完成后才能左右循环。究其原因,是传统的后端实现都是顺序取数据的,当没有完全取完数据时,此时向左循环其实时需要从服务器拿最后一页数据,传统的后端实现难以支持。
例如,如果显示主页中需要展示的页面为10页,用户持续点击右侧页面进行向左翻页,依次从第一页数据开始持续获取后续每个页面的数据,在将第6页数据显示在中间主页面中时(此时已获取到第一页至第六页的数据),用户开始点击左侧页面进行向由翻页。此时,若持续点击后回到图4中(a)的状态,即第一页显示在中间主页面,左侧页面为空白时,按照循环展示特点,在左侧页面本应展示第十页的数据。
但是,鉴于传统的按顺序读取数据的方式,在之前的翻页操作中设备端仅获取到六页数据,并未获取到第十页数据,导致左侧页面无法显示第十页数据,即无法实现循环。
可见,上述两种基于显示主页的交互方式,存在无法实现循环或在可以循环时易受数据下载状态的影响,导致无法任意进行左右循环的操作方式。
为此,为实现任意循环翻页的操作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不受数据下载状态影响的操作方式,服务器侧根据用户请求生成对应数据的实时缓存,支持快速数据检索;并可支持用户从任意页面开始读取数据,无需按照顺序读取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数据缓存,设备端不再仅生成3个页面,而是生成5个页面,其中,三个页面用于显示内容推荐数据(可被用户看到),另外2个用于缓存界面但并不进行显示(用户无法看到,需移动页面后才可被看到)。
此时,显示主页包括主页面、左侧页面、右侧页面、左侧隐藏页面和右侧隐藏页面。在初始时刻,主页面位于中间,用于显示第一页数据;右侧页面位于主页面的右侧,用于显示第二页数据;右侧隐藏页面位于右侧页面的右侧,用于缓存第三页数据,但不进行显示。左侧页面位于主页面的左侧,左侧隐藏页面位于左侧页面的左侧,左侧页面和左侧隐藏页面不显示数据,且左侧隐藏页面为隐藏状态,不显示出来。从视觉上,用户所能查看到的页面仅为主页面、左侧页面和右侧页面。
由于显示主页中可同时生成5个页面,为此,用于承载显示主页中各页面进行展示的正多边形的指定边数量也为5个,正多边形的指定边包括中间指定边、左侧指定边、右侧指定边、左侧隐藏指定边和右侧隐藏指定边。中间指定边、左侧指定边和右侧指定边上展示的页面可被用户看到;左侧隐藏指定边和右侧隐藏指定边仅用于缓存页面,相应页面不会被用户看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任意左右循环的操作方式,控制器在执行步骤123,即将显示主页中进行显示的多个页面呈现在正多边形的指定边上,被进一步配置为:
步骤1231、将左侧页面显示在左侧指定边上,将主页面显示在中间指定边上,将右侧页面显示在右侧指定边上,中间指定边为主视角中心线对应的指定边,左侧指定边位于中间指定边的左侧,右侧指定边位于中间指定边的右侧。
步骤1232、将左侧隐藏页面设置在左侧隐藏指定边上,左侧隐藏指定边位于左侧指定边的左侧,左侧隐藏页面用于缓存左侧页面的前一页面的内容推荐数据,左侧隐藏页面不进行显示。
步骤1233、将右侧隐藏页面设置在右侧隐藏指定边上,右侧隐藏指定边位于右侧指定边的右侧,右侧隐藏页面用于缓存右侧页面的后一页面的内容推荐数据,右侧隐藏页面不进行显示。
由于显示主页中可同时生成5个页面,则对应确定正多边形的指定边也为5个。中间指定边为主视角中心线对应的指定边,与主页面进行对应,便于用户查看;左侧指定边位于中间指定边的左侧,与左侧页面对应;右侧指定边位于中间指定边的右侧,与右侧页面对应;右侧隐藏指定边位于右侧指定边的右侧,与右侧隐藏页面对应;左侧隐藏指定边位于左侧指定边的左侧,与左侧隐藏页面对应。
为此,在对显示主页中各页面进行正交布局时,将左侧页面显示在左侧指定边上,将主页面显示在中间指定边上,将右侧页面显示在右侧指定边上,将左侧隐藏页面设置在左侧隐藏指定边上,将右侧隐藏页面设置在右侧隐藏指定边上。
图5(a)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主页采用正交布局方式的一种示意图。参见图5(a),在正多边形采用正六边形时,选择的指定边为序号1、2、3、4、5,分别对应中间指定边3、左侧指定边2、右侧指定边4、左侧隐藏指定边1和右侧隐藏指定边5。显示主页中同时生成5个页面,分别为主页面3、左侧页面2、右侧页面4、左侧隐藏页面1和右侧隐藏页面5。
左侧隐藏指定边1上展示左侧隐藏页面1,左侧指定边2上展示左侧页面2,中间指定边3上展示主页面3,右侧指定边4上展示右侧页面4,右侧隐藏指定边5上展示右侧隐藏页面5。由于在正六边形中,位于人眼(内切圆圆心0)正前方的指定边为中间指定边3、左侧指定边2和右侧指定边4,而左侧隐藏指定边1和右侧隐藏指定边5均位于人眼的后方。但由于左侧隐藏指定边1和右侧隐藏指定边5上展示的页面均为隐藏页面,并不进行展示,因此,并不妨碍用户的查看。
图5(b)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主页采用正交布局方式的另一种示意图。参见图5(b),在正多边形采用正十边形时,选择的指定边为序号1、2、3、4、5,分别对应中间指定边3、左侧指定边2、右侧指定边4、左侧隐藏指定边1和右侧隐藏指定边5。显示主页中同时生成5个页面,分别为主页面3、左侧页面2、右侧页面4、左侧隐藏页面1和右侧隐藏页面5。
左侧隐藏指定边1上展示左侧隐藏页面2,左侧指定边2上展示左侧页面2,中间指定边3上展示主页面3,右侧指定边4上展示右侧页面4,右侧隐藏指定边5上展示右侧隐藏页面5。在正十边形中,上述5个指定边均位于人眼(内切圆圆心0)正前方,各个指定边上展示的页面均可便于用户查看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选择正多边形时,只需保证中间指定边、左侧指定边和右侧指定边位于人眼前方即可,而由于左侧隐藏指定边和右侧隐藏指定边上展示的页面并不显示出来,因此,即使在空间上左侧隐藏指定边和右侧隐藏指定边位于人眼后方,但在进行交互时,位于该隐藏指定边上的页面将移动至人眼前方位置,因此,这并不影响用户查看。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保证三维显示设备可以从任意页面读取数据,避免按照顺序读取数据导致页面无法循环操作的问题,可利用左侧隐藏页面和右侧隐藏页面对当前操作页面的邻近页面的数据进行提前读取并缓存。即左侧隐藏页面用于缓存左侧页面的前一页面的内容推荐数据,左侧隐藏页面不进行显示。右侧隐藏页面用于缓存右侧页面的后一页面的内容推荐数据,右侧隐藏页面不进行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进行页面交互时,用户可通过与三维显示设备搭配的手柄进行页面选择,或者利用三维显示设备上安装的注视部件进行页面选择,注视部件为眼睛盯的前方,可等同于眼睛看到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用户要点击某个页面中的某个媒资,需先将该页面移动至主视角的正前方,即将相应页面移动至中间指定边上,替代原展示的主页面的内容。在将页面移动中间位置后,用户触发该页面中的任一个媒资或应用等,即可实现启动该媒资或应用的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在基于前述页面布局方式所得到的显示主页进行交互时,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步骤131、在正多边形的指定边上呈现包括内容推荐数据的页面时,响应于触发右侧指定边上的页面时产生的页面选择指令,将位于左侧指定边的页面向左移动至左侧隐藏指定边上并进行隐藏,将位于中间指定边的页面向左移动至左侧指定边上,将位于右侧指定边的页面向左移动至中间指定边上,将位于右侧隐藏指定边的隐藏页面向左移动至右侧指定边上并进行显示。
步骤132、响应于触发左侧指定边上的页面时产生的页面选择指令,将位于右侧指定边的页面向右移动至右侧隐藏指定边上并进行隐藏,将位于中间指定边的页面向右移动至右侧指定边上,将位于左侧指定边的页面向右移动至中间指定边上,将位于左侧隐藏指定边的隐藏页面向右移动至左侧指定边上并进行显示。
正多边形中的各个指定边均展示有页面,且每个页面上均呈现内容推荐数据。若用户在基于显示主页中的各个页面进行选择查看时,可点击右侧指定边上的页面,产生向左浏览显示主页中各个页面的过程;而在点击左侧指定边上的页面,产生向右浏览显示主页中各个页面的过程。
在启动虚拟现实应用时,在虚拟空间生成虚拟用户界面,并在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区域内的内容推荐区呈现显示主页。初始化时,三维显示设备一次向服务器请求显示主页中的前3页对应的内容推荐数据,并分别生成主页面(第一页数据)、右侧页面(第二页数据)和右侧隐藏页面(第三页数据),依次展示在中间指定边、右侧指定边和右侧隐藏指定边。而左侧页面并未展示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在初始时刻,为便于循环操作方式,在主页面展示第一页数据时,则在左侧隐藏页面展示最后一页数据。
图6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交互时显示主页中的页面向右移动的展示效果图。例如,显示主页中包括10个页面,在初始时刻,参见图6中(a),第一个页面为主页面,显示在中间指定边上;第二个页面为右侧页面,显示在右侧指定边上;第三个页面为右侧隐藏页面,显示在右侧隐藏指定边上。左侧页面为空白页,显示在左侧指定边上。
如果在初始时刻用户点击左侧页面,说明用户想要从最后一页开始进行页面选择,即页面向右移动倒着依次显示在中间指定边上,此时,需要第十个页面替换当前的主页面,显示在中间指定边上。因此,可在初始时刻将第十个页面作为左侧隐藏页面,呈现在左侧隐藏指定边上,但不显示出来。
参见图6中(b),在用户第一次点击左侧指定边上的页面时,左侧隐藏指定边上的第十个页面向右移动至左侧指定边上,即第十个页面为左侧页面;左侧隐藏指定边替换呈现第九个页面(不显示处理),即第九个页面为左侧隐藏页面。此时,中间指定边、右侧指定边和右侧隐藏指定边上的页面不动。
参见图6中(c),在用户第二次点击左侧指定边上的页面时,当前显示主页中的5个页面整体向右移动一个位置,即将位于左侧隐藏指定边的隐藏页面(第九个页面)向右移动至左侧指定边上并进行显示,此时,左侧隐藏指定边上缓存第八个页面,即第八个页面为左侧隐藏页面;将位于左侧指定边的第十个页面向右移动至中间指定边上,即第十个页面为主页面;将位于中间指定边上的第一个页面向右移动至右侧指定边上,即第一个页面为右侧页面;将位于右侧指定边的第二个页面向右移动至右侧隐藏指定边上并进行隐藏,即第二个页面为右侧隐藏页面;右侧隐藏指定边上原呈现的第三个页面消失。基于此过程,可实现显示主页中各页面的循环交互。
可见,在用户基于显示主页中呈现的5个页面(3个显示,2个不显示)进行交互时,用户可直接对位于中间指定边上的页面中显示的媒资或应用进行触发操作。若用户想要触发其他页面中的媒资或应用,可点击左侧指定边上的页面,产生页面选择指令,使得显示主页整体向右移动一个位置,由位于左侧的页面向右替换邻边上的页面,即将位于右侧指定边的页面向右移动至右侧隐藏指定边上并进行隐藏,将位于中间指定边的页面向右移动至右侧指定边上,将位于左侧指定边的页面向右移动至中间指定边上,将位于左侧隐藏指定边的隐藏页面向右移动至左侧指定边上并进行显示。此时,左侧隐藏指定边上缓存原隐藏页面的前一个页面,而右侧隐藏指定边原缓存的隐藏页面消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初始化时,三维显示设备一次向服务器请求显示主页中的前3页对应的内容推荐数据,并依次展示在中间指定边、右侧指定边和右侧隐藏指定边上。此时,如果点击右侧页面,则从中间指定边上的主页面开始依次向左移动。最终中间页面移至左侧页面,右侧页面移至中间,右侧缓存页面显示出来,左侧隐藏页面移到最右侧,左侧页面变成左侧隐藏页面。
图7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交互时显示主页中的页面向左移动的展示效果图。例如,显示主页中包括10个页面,在初始时刻,参见图7中(a),第一个页面为主页面,显示在中间指定边上;第二个页面为右侧页面,显示在右侧指定边上;第三个页面为右侧隐藏页面,显示在右侧隐藏指定边上;左侧页面为空白页,显示在左侧指定边上;左侧隐藏页面可为最后一个页面,位于左侧隐藏指定边上,不显示出来。
参见图7中(b),在用户第一次点击右侧指定边上的页面时,5个指定边上的页面整体向左移动一个位置,即将位于中间指定边上的第一个页面向左移动至左侧指定边上;将位于右侧指定边的第二个页面向左移动至中间指定边上,将位于右侧隐藏指定边的隐藏页面(第三个页面)向左移动至右侧指定边上并进行显示。此时,右侧隐藏指定边上缓存第四个页面。
参见图7中(c),在用户第二次点击右侧指定边上的页面时,5个指定边上的页面整体再向左移动一个位置,即位于左侧指定边的第一个页面向左移动至左侧隐藏指定边上并进行隐藏,将位于中间指定边的第二个页面向左移动至左侧指定边上,将位于右侧指定边的第三个页面向左移动至中间指定边上,将位于右侧隐藏指定边的隐藏页面(第四个页面)向左移动至右侧指定边上并进行显示。此时,右侧隐藏指定边上缓存第五个页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初始时刻向左第一次移动时,原位于左侧隐藏指定边上的最后一个页面可向左移动,产生循环,移动至最右侧,即右侧隐藏指定边上等待缓存的页面队列中。右侧隐藏指定边上等待缓存的页面队列为当前已经进行显示页面的后续页面,后续页面按顺序排列。即参见图7中(b),在第一个页面为左侧页面(左侧指定边)时,左侧隐藏页面(左侧隐藏指定边)不缓存页面。
例如,在右侧缓存指定边上缓存第三个页面时,此时,左侧隐藏指定边上缓存第十个页面,则页面队列中存在第四个至第九个页面。若向左移动一次,即右侧缓存指定边上缓存第四个页面时,则页面队列中存在第五个至第十个页面,其他循环过程依此类推。
同样的,左侧隐藏指定边也对应有页面队列,该页面队列中包括当前已经进行显示页面的前续页面,前续页面按倒序排列。例如,在左侧缓存指定边上缓存第十个页面(最后一个页面)时,此时,右侧缓存指定边上缓存第三个页面,则页面队列中存在第九个至第四个页面。若向右移动一次,则左侧缓存指定边上缓存第九个页面时,则页面队列中存在第八个至第三个页面,其他循环过程依此类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中(d),在初始时刻向左第一次移动时,原位于左侧隐藏指定边上的最后一个页面不进行移动,依然停留在左侧隐藏指定边上。此时,左侧指定边上显示第一个页面,左侧隐藏指定边上显示最后一个页面(第十个页面),相邻两个指定边显示的页面使得显示主页的所有页面呈首尾相连状态,进而可以实现循环交互。若用户点击左侧页面向右移动,则第一个页面回到中间指定边上,而最后一个页面(第十个页面)则显示在左侧指定边上。
可见,在用户基于显示主页中呈现的5个页面(3个显示,2个不显示)进行交互时,用户可直接对位于中间指定边上的页面中显示的媒资或应用进行触发操作。若用户想要触发其他页面中的媒资或应用,可点击右侧指定边上的页面,产生页面选择指令,使得显示主页整体向左移动一个位置,由位于右侧的页面向左替换邻边上的页面,即将位于左侧指定边的页面向左移动至左侧隐藏指定边上并进行隐藏,将位于中间指定边的页面向左移动至左侧指定边上,将位于右侧指定边的页面向左移动至中间指定边上,将位于右侧隐藏指定边的隐藏页面向左移动至右侧指定边上并进行显示。此时,右侧隐藏指定边上缓存原隐藏页面的下一个页面,而左侧隐藏指定边原缓存的隐藏页面消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显示主页中的各页面进行选择时,在对显示主页中的每个页面进行移动时,对每个可见页面间的移动过程,从不可见到可见的移动过程,以及,从可见到不可见的移动过程,均添加动画效果,以进行平滑操作,避免影响用户的观感。动画效果包括缓入、缓出等。
可见,在进行循环交互时,三维显示设备可一次读取多页数据,并可将相邻页的数据进行缓存,使得在移动时不需要在进行一次网络交互,提升操作流畅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该循环操作方式可从任意页面开始读取数据,因此,在产生页面选择指令时,可在页面选择指令中携带页面索引参数,发送至服务器,以获取页面索引参数对应页的数据。例如,在当前显示任意三个页面时,若用户通过点击左侧页面想要尽快查看最后一页数据,则产生携带第十页的页面索引参数,由服务器下发第十页的数据,无需按顺序读取数据,进而可以不受数据下载状态影响的任意左右循环对显示主页的页面进行交互,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显示主页中包括的页面数量小于等于5个,在初始化时,相当于将5个页面的数据全部缓存下来。因此,在进行交互时,只需保留对应的页面,左右循环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容推荐区显示有显示主页和导航栏,在基于显示主页进行循环交互时,也可对导航栏进行交互。导航栏如图2中的(2)所示部分,导航栏的交互与对应的页面集合对应,默认为“推荐”、“影视”、“教育”、“应用”、“我的”五个导航按钮。导航栏信息通过服务器配置生成,应用通过向服务器请求导航功能数据获取导航栏信息,根据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展示。
为了更好地区分当前焦点导航与页面的关系以及指示用户操作反馈,定义正常、获焦和遗留三个状态,并分别在对应的导航按钮上添加对应的标识图案,以指示用户该导航按钮已获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导航栏进行交互时,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步骤141、在基于导航栏切换不同的导航按钮时,如果每个导航按钮均未获得控制焦点,则为每个导航按钮均添加表征正常状态的标识图案。
步骤142、如果其中一个导航按钮获得控制焦点,则为导航按钮添加表征获焦状态的标识图案。
步骤143、如果其中一个导航按钮获得触发操作后又丢失控制焦点,则为导航按钮添加表征遗留状态的标识图案。
用户每点击一个导航按钮,则在显示主页中呈现对应的页面。例如,点击“推荐”按钮时,在显示主页中呈现推荐页面;点击“影视”按钮时,在显示主页中呈现媒资页面。且点击导航按钮切换的页面显示在中间指定边上,便于用户直接进行选择。
在生成虚拟用户界面时,显示主页中默认显示一个页面,此时,导航栏中的一个对应导航按钮呈默认选中状态。此时,对于默认选中的导航按钮等同于用户点击了这个导航按钮,因此,该导航按钮呈遗留状态,则为导航按钮添加表征遗留状态的标识图案。如果用户将控制焦点移到某个导航按钮上,则为该导航按钮添加获焦状态的标识图标,获焦状态的标识图案可为高亮形式。而其他导航按钮未获得控制焦点,则为每个导航按钮均添加表征正常状态的标识图案,正常状态的标识图案可为透明形式。若获得控制焦点的导航按钮被触发后,该控制焦点移动到其他导航按钮上后,则为执行触发操作的导航按钮添加表征遗留状态的标识图案,遗留状态的标识图案可为颜色标识或带有边框的透明矩形。
图8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导航栏在交互时的展示效果图。当用户操作控制焦点移动到某个导航按钮时高亮显示(获焦状态的标识图案),指示当前获取焦点;当焦点未点击离开时恢复正常状态(正常状态的标识图案)。例如,参见图8中(a)所示,在用户将控制焦点移动到“推荐”按钮上时,“推荐”按钮高亮显示,其余按钮为正常状态。
参见图8中(b)所示“影视”按钮的状态,当用户点击后离开为遗留状态,则在“影视”按钮上添加表征遗留状态的标识图案,指示当前导航栏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运营需要,支持增加或者删除导航栏,通过服务器配置生成新的导航条下发到应用,应用根据配置信息即时生成对应的导航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判断某个导航按钮是否获得控制焦点时,可通过判断用户操作的手柄射出的光线是否与导航按钮相撞。相撞操作是指线的坐标是否与导航栏中的导航按钮的坐标相交,如果相交,则说明该光线与该导航按钮相撞,并确定该导航按钮获得控制焦点。此时,如果用户点击手柄的确定键,则可执行触发操作,以切换导航。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便于用户能够基于虚拟用户界面快速地启动某个应用,可在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底部区域呈现包括不同属性应用的应用切换区。应用切换区可展示系统为用户推荐的应用,还可展示本地安装应用,即不同属性的应用包括系统推荐应用和本地安装应用。本地安装应用包括系统预置应用和用户安装的第三方应用。
应用切换区展示的应用数量有限,并非将上述不同属性的应用全部展示,而是仅展示用户最近使用、历史频繁使用、当前热度较高或商业价值较高的应用,目的是给予上述应用更多曝光,以指引用户启动上述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展示应用切换区时,控制器在执行在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底部区域呈现包括不同属性应用的应用切换区,被进一步配置为:
步骤151、在系统推荐应用的当前数量为零时,生成包括翻页显示区的应用切换区,翻页显示区用于显示本地安装应用。
步骤152、在系统推荐应用的当前数量不为零时,生成包括固定显示区、翻页显示区和间隔标记的应用切换区,固定显示区用于显示系统推荐应用,翻页显示区用于显示本地安装应用,间隔标记位于固定显示区和翻页显示区之间。
应用切换区为应用快捷入口,用于快速打开其它应用。快捷入口的布局考虑运营需要,采用两段式布局,即左半部分为系统端配置下发的应用,右半部分为本机安装的其它应用,为了区分和便于用户理解,中间设计间隔标记。
由于系统推荐应用可由服务器根据用户操作虚拟现实应用时自动生成,也可能是用户手动配置的,通过服务器操作界面配置具体的生成策略。如果服务器没有自动生成或者用户并未手动配置推荐的应用,则可能不会产生系统推荐应用。因此,在生成应用切换区时,可不采用两段式布局,仅采用一段式布局。
为准确确定是采用一段式布局方式还是两段式布局方式,可先获取系统推荐应用的当前数量,即由虚拟现实应用向服务器获取应用切换区的配置信息,以获得系统推荐应用的当前数量。
图9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应用切换区在交互时的展示效果图。如果在系统推荐应用的当前数量为零时,说明不存在系统推荐的应用,此时仅需展示本地安装应用。因此,生成包括翻页显示区的应用切换区,翻页显示区用于显示本地安装应用。参见图9中(a)所示,翻页显示区显示七个本地安装应用B1-B7。
如果在系统推荐应用的当前数量不为零时,说明存在系统推荐的应用,此时需同时展示系统推荐应用和本地安装应用。因此,生成包括固定显示区、翻页显示区和间隔标记的应用切换区,在固定显示区显示系统推荐应用,在翻页显示区显示本地安装应用,间隔标记位于固定显示区和翻页显示区之间,间隔标记用于区分系统推荐应用和本地安装应用。参见图9中(b)所示,固定显示区显示三个系统推荐应用X1-X3,翻页显示区显示四个本地安装应用B1-B4。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切换区可显示的应用数量有限,使得系统推荐应用的显示数量和本地安装应用的显示数量均有限。为便于在系统推荐应用和/或本地安装应用的总数量超出应用切换区的可显示应用总数量,可通过翻页的形式查看其余未显示在应用切换区的应用。
因此,在系统推荐应用的总数量较多时,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步骤161、在系统推荐应用的当前数量不为零时,获取固定显示区的可配置应用的预设数量。
步骤162、如果系统推荐应用的当前数量小于或等于可配置应用的预设数量,则在固定显示区显示系统推荐应用,在翻页显示区显示本地安装应用。
步骤163、如果系统推荐应用的当前数量大于可配置应用的预设数量时,计算配置应用超出数量,以及,在固定显示区显示与可配置应用的预设数量对应的系统推荐应用,在翻页显示区显示本地安装应用和配置应用超出数量对应的系统推荐应用。
在系统推荐应用的当前数量不为零时,应用切换区包括固定显示区和翻页显示区。固定显示区的可配置应用的预设数量即为固定显示区可显示的最多应用数量。
如果系统推荐应用的当前数量小于或等于可配置应用的预设数量,说明固定显示区可完整展示所有系统推荐应用,则在固定显示区显示系统推荐应用,在翻页显示区显示本地安装应用。
如果系统推荐应用的当前数量大于可配置应用的预设数量时,说明固定显示区不可完整显示所有系统推荐应用,此时,仅在固定显示区显示可配置应用的预设数量对应数量的系统推荐应用,之后显示间隔标记,再之后在翻页显示区显示超出的系统推荐应用。
具体地,由系统推荐应用的当前数量减去可配置应用的预设数量,得到配置应用超出数量。以及,在固定显示区显示与可配置应用的预设数量对应的系统推荐应用,在翻页显示区显示本地安装应用和配置应用超出数量对应的系统推荐应用。
参见图9中(c)所示,例如,如果固定显示区的可配置应用的预设数量为3个,而系统推荐应用的当前数量为5个时,则计算得到配置应用超出数量为2个。此时,将前三个系统推荐应用X1-X3显示在固定显示区,将后两个系统推荐应用X4-X5显示在翻页显示区。
此时,由于翻页显示区要同时显示系统推荐应用和本地安装应用,为避免显示混乱,可将超出的系统推荐应用放置在翻页显示区的前端,将本地安装应用放置在系统推荐应用的后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翻页显示区当前需要显示的应用数量超过翻页显示区的可显示应用总数量,则需要对翻页显示区进行翻页操作。翻页显示区的可显示应用总数量为翻页显示区可同时显示的最大应用数量。
具体地,在进行翻页操作时,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步骤171、在翻页显示区显示数个应用时,获取翻页显示区的可显示应用总数量和当前显示应用的总数量。
步骤172、如果当前显示应用的总数量大于可显示应用总数量,则基于当前显示应用的总数量对应的应用生成应用列表,应用包括可显示的本地安装应用和配置应用超出数量对应的系统推荐应用。
步骤173、按照所述应用列表在翻页显示区呈现可显示应用总数量对应的应用,以及,在翻页显示区的两侧显示翻页按钮,翻页按钮用于触发应用列表中的应用显示在翻页显示区。
在确定应用切换区是否需要执行翻页操作时,获取翻页显示区的可显示应用总数量和当前显示应用的总数量。如果当前显示应用的总数量大于可显示应用总数量,说明翻页显示区不足以全部展示所有可显示应用,需要进行翻页操作。
此时,根据当前显示应用的总数量对应的应用生成应用列表,应用包括可显示的本地安装应用和配置应用超出数量对应的系统推荐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列表中系统推荐应用位列前端,本地安装应用位列后端。而本地安装应用包括系统预置应用和第三方应用,则将系统预置应用放在前方,第三方应用放在后方。因此,应用列表中的各应用顺序为系统推荐应用、系统预置应用、第三方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属性中,如对于系统推荐应用,将系统推荐的本地还未安装的应用放在前端,以便于指示用户下载安装;对于本地安装应用,按照最近使用、频繁使用的顺序对应用进行排序,而不经常使用的应用位于后端。
在翻页显示区需要通过翻页操作来展示所有可显示的应用时,按照应用列表中的顺序,将可显示应用总数量对应的应用呈现在翻页显示区,以及,在翻页显示区的两侧显示翻页按钮,翻页按钮用于触发应用列表中的应用显示在翻页显示区。
图10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翻页显示区在进行翻页交互时的展示效果图。参见图10中(a)所示,例如,在系统推荐应用为零时,应用切换区仅包括翻页显示区。如果翻页显示区的可显示应用总数量为7个,当前显示应用的总数量为10个,则根据10个应用生成应用列表,将该应用列表中前7个应用B1-B7显示在翻页显示区。
同时,在翻页显示区的左右两侧分别显示翻页按钮。参见图10中(b)所示,在触发向左翻页按钮时,翻页显示区的所有应用向左移动,位于第一位的应用B1被隐藏,而从应用列表中选择位列当前首位的应用B8显示在翻页显示区的最后一位。此时,翻页显示区中呈现的本地安装应用为B2-B8。
若再次触发向左翻页按钮,参见图10中(c)所示,则将位于第一位的应用B2被隐藏,而从应用列表中选择位列当前首位的应用B9显示在翻页显示区的最后一位。此时,翻页显示区中呈现的本地安装应用为B3-B9。
若在图10中(b)所示状态下,触发向右翻页按钮,则翻页显示区的所有应用向右移动,恢复到图10中(a)所示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翻页显示区的当前显示应用的总数量小于或等于可显示应用总数量,则当前需要显示的应用可完全展示在翻页显示区,此时无需展示翻页按钮。
图1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应用切换区在进行翻页交互时的展示效果图。参见图11中(a)所示,例如,在系统推荐应用不为零时,应用切换区包括固定显示区和翻页显示区。如果固定显示区的可配置应用的预设数量为3个,而系统推荐应用的当前数量为5个时,则计算得到配置应用超出数量为2个。此时,将前三个系统推荐应用(系统推荐应用X1、X2、X3)显示在固定显示区,将后两个系统推荐应用(系统推荐应用X4、X5)显示在翻页显示区。
如果翻页显示区的可显示应用总数量为4个,需要显示的本地安装应用为5个,则计算当前显示应用的总数量为7个,其中,当前显示应用的总数量包括两个超出的系统推荐应用(系统推荐应用X4、X5)和五个本地安装应用(B1-B5)。
则根据两个超出的系统推荐应用(系统推荐应用X4、X5)和五个本地安装应用生成应用列表,将该应用列表中前4个应用显示在翻页显示区,即将系统推荐应用X4、系统推荐应用X5、本地安装应用B1、本地安装应用B2显示在翻页显示区。
同时,在翻页显示区的左右两侧分别显示翻页按钮。参见图11中(b)所示,在触发向左翻页按钮时,翻页显示区的所有应用向左移动,位于翻页显示区第一位的系统推荐应用X4被隐藏,而从应用列表中选择位列当前首位的本地安装应用B3显示在翻页显示区的最后一位。此时,翻页显示区展示的应用分别为系统推荐应用X5、本地安装应用B1、本地安装应用B2、本地安装应用B3。
若再次触发向左翻页按钮,参见图11中(c)所示,则将位于翻页显示区第一位的系统推荐应用X5被隐藏,而从应用列表中选择位列当前首位的本地安装应用B4显示在翻页显示区的最后一位。此时,翻页显示区展示的应用分别为本地安装应用B1、本地安装应用B2、本地安装应用B3、本地安装应用B4。
若在图11中(b)所示状态下,触发向右翻页按钮,则翻页显示区的所有应用向右移动,恢复到图11中(a)所示状态。其余翻页状态可按照前述方法进行循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翻页按钮进行翻页浏览时,可响应翻页指令的仅为翻页显示区,而固定显示区不可执行翻页操作,其展示内容为固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系统基于用户的应用操作习惯重新生成系统推荐应用,或更新本地安装应用时,可在应用切换区更新显示系统推荐应用和本地安装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初始展示应用切换区时,如果存在需要翻页的情况,可只在应用切换区的左侧显示向左翻页的翻页按钮,以指示还有更多应用。此时,当用户点击向左的翻页按钮后,间隔标记左侧的固定显示区的应用不动,间隔标记右侧的翻页显示区中的应用整体向左移动,并在最后的位置上显示下一应用。此设计是为了突出运营配置的入口,引导用户使用。向左翻页后,根据状态情况如果还有更多则继续显示向左箭头,否则隐藏;同时显示向右翻页的翻页按钮,指示用户可以向回翻页。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浏览应用切换区展示的某个应用时,即某个应用获取焦点时,该应用图标放大并高亮,指示用户已获得焦点,同时显示该应用对应的名称。可选的,可以拓展配置信息显示应用简介等其它信息。此时点击该按钮即跳转到对应的应用,若为未安装应用,则跳转至下载页面供用户进行下载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便于用户在操作虚拟现实应用时,为用户提供特别推荐,例如,当前存在的活动、热映电影等信息,还可在虚拟用户界面中展示三维模型动画,三维模型动画即为消息推荐入口,UI状态可参见图1中的(4)部分所示内容。
消息推荐入口为可配置的三维动画,相比于二维图片形式,该三维动画可以灵活配置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根据运营活动需要配置,应用主动请求。
具体地,在生成虚拟用户界面时,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响应于触发虚拟现实应用时产生的应用启动指令,在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顶部区域呈现消息推荐入口,消息推荐入口用于实现消息推荐,消息推荐入口为通过三维动画形式呈现的区域。
在启动虚拟现实应用时,在虚拟用户界面中呈现消息推荐入口。消息推荐入口可为悬浮物区域,将其以悬浮形式配置在主视角顶部区域的左斜侧上方、或右斜侧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消息推荐入口可配置为可替换形象、或配置为跳转链接。例如,悬浮物接收到确认操作后跳转至某个消息、应用、或显示指定的功能页。在一些实施例中,悬浮物也可不配置跳转链接,单纯的用于形象展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消息推荐入口可配置为动画形式,其对应的动画曲线可根据不同的运营内容设计对应的动画轨迹,应用根据下发的轨迹进行展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消息推荐入口获取焦点时,其对应的动画可以更新,比如暂停在空间中的运动,而触发新的动画用于指示或者展示需要推荐给用户的内容;点击时可选触发不一样的动画或者声音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消息推荐入口还可具备调皮功能,即可以智能躲避用户选中,并以有趣的动画或者声音向用户介绍运营活动。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维显示设备,在进行虚拟用户界面的布局时,启动虚拟现实应用,在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区域呈现包括显示主页和导航栏的内容推荐区,以及,在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底部区域呈现包括不同属性应用的应用切换区。显示主页采用正交布局方式,可保证所有页面布局均在舒适体验范围内进行操作,便于用户查看每一个页面。将导航栏布置在主视角区域内,便于用户切换导航按钮;将应用切换区显示在主视角底部区域,便于用户能够快速切换应用。上述三维空间内的布局方式可使得用户在交互时体验最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采用前述方式对启动虚拟现实应用后生成虚拟用户界面进行布局后,用户可方便地与虚拟用户界面中的内容进行交互。
图1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虚拟用户界面的交互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显示设备,包括:虚拟显示器,被配置为呈现虚拟用户界面;与虚拟显示器连接的控制器,在执行图12所示的虚拟用户界面的交互方法时,控制器被配置为:
S21、响应于触发虚拟现实应用时产生的应用启动指令,生成包括显示主页、导航栏和应用切换区的虚拟用户界面。
S22、在基于显示主页进行页面切换时,响应于触发显示主页中任一个页面时产生的页面选择指令,将所述页面切换至主视角中心线对应的位置显示。
S23、在基于导航栏进行导航按钮切换时,响应于触发导航栏中任一个导航按钮时产生的导航选择指令,为所述导航按钮添加与所述操作对应的标识图案。
S24、在基于应用切换区进行应用切换时,响应于触发应用切换区中任一个应用时产生的应用切换指令,启动所述应用。
用户在操作三维显示设备,启动其配置的虚拟现实应用时,可在虚拟空间中生成虚拟用户界面。虚拟用户界面的内容可参照图1所示的内容,包括显示主页、导航栏、应用切换区和消息推荐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显示主页进行页面切换时,用户可将需要查看的页面切换至主视角中心线对应的位置,便于用户以直视的状态查看该页面内容。
具体地,控制器在执行响应于触发显示主页中任一个页面时产生的页面选择指令,将页面切换至主视角中心线对应的位置显示,被进一步配置为:
步骤221、在显示主页以正交页面布局方式进行页面显示时,显示主页中的每个页面显示在实现正交页面布局方式的正多边形的指定边上,所述指定边包括用于显示页面的中间指定边、左侧指定边和右侧指定边,以及,用于隐藏页面的左侧隐藏指定边和右侧隐藏指定边,所述中间指定边为主视角中心线对应的指定边。
步骤222、响应于触发所述右侧指定边上的页面时产生的页面选择指令,将位于右侧指定边的页面向左移动至中间指定边上,以及,将位于左侧指定边的页面向左移动至左侧隐藏指定边上并进行隐藏,将位于中间指定边的页面向左移动至左侧指定边上,将位于右侧隐藏指定边的隐藏页面向左移动至右侧指定边上并进行显示。
步骤223、响应于触发左侧指定边上的页面时产生的页面选择指令,将位于左侧指定边的页面向右移动至中间指定边上,以及,将位于右侧指定边的页面向右移动至右侧隐藏指定边上并进行隐藏,将位于中间指定边的页面向右移动至右侧指定边上,将位于左侧隐藏指定边的隐藏页面向右移动至左侧指定边上并进行显示。
在基于显示主页进行页面切换时,相应的实现过程可参照前述实施例中步骤121-123、步骤1231-1233、步骤131-132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导航栏进行导航按钮切换时,可为每个执行操作的导航按钮添加标识图案,已提示用户该导航按钮已获得焦点。
具体地,控制器在执行响应于触发导航栏中任一个导航按钮时产生的导航选择指令,为导航按钮添加与所述操作对应的标识图案,被进一步配置为:
步骤231、在基于所述导航栏切换不同的导航按钮时,如果每个导航按钮均未获得控制焦点,则为每个所述导航按钮均添加与所述操作对应的表征正常状态的标识图案。
步骤232、响应于触发所述导航栏中任一个导航按钮时产生的表征获得控制焦点的导航选择指令,为所述导航按钮添加与所述操作对应的表征获焦状态的标识图案。
步骤233、响应于触发所述导航栏中任一个导航按钮时产生的表征获得触发操作后又丢失控制焦点的导航选择指令,为所述导航按钮添加与所述操作对应的表征遗留状态的标识图案。
在基于导航栏进行导航按钮切换时,相应的实现过程可参照前述实施例中步骤141-143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应用切换区进行应用切换时,用户可点击应用切换区中展示的任一个应用,并产生应用切换指令,三维显示设备可直接启动应用,实现快速的应用切换。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显示设备,在进行虚拟用户界面的交互时,在基于显示主页进行页面切换时,响应于触发显示主页中任一个页面时产生的页面选择指令,将页面切换至主视角中心线对应的位置显示。在基于导航栏进行导航按钮切换时,响应于触发导航栏中任一个导航按钮时产生的导航选择指令,为导航按钮添加与操作对应的标识图案。在基于应用切换区进行应用切换时,响应于触发应用切换区中任一个应用时产生的应用切换指令,启动应用。可见,该设备可以实现最佳的交互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用户界面的布局方法,由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三维显示设备的控制器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触发虚拟现实应用时产生的应用启动指令,在所述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区域呈现包括显示主页和导航栏的内容推荐区,以及,在所述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底部区域呈现包括不同属性应用的应用切换区。
图1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虚拟用户界面的交互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用户界面的交互方法,由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三维显示设备的控制器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触发虚拟现实应用时产生的应用启动指令,生成包括显示主页、导航栏和应用切换区的虚拟用户界面;
在基于所述显示主页进行页面切换时,响应于触发所述显示主页中任一个页面时产生的页面选择指令,将所述页面切换至主视角中心线对应的位置显示;
在基于所述导航栏进行导航按钮切换时,响应于触发所述导航栏中任一个导航按钮时产生的导航选择指令,为所述导航按钮添加与所述操作对应的标识图案;
在基于所述应用切换区进行应用切换时,响应于触发所述应用切换区中任一个应用时产生的应用切换指令,启动所述应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用户界面的布局、交互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在进行虚拟用户界面布局时,启动虚拟现实应用,在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区域呈现包括显示主页和导航栏的内容推荐区,以及,在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底部区域呈现包括不同属性应用的应用切换区。显示主页采用正交布局方式,可保证所有页面布局均在舒适体验范围内进行操作,便于用户查看每一个页面。在进行虚拟用户界面的交互时,触发显示主页中任一个页面将其切换至主视角中心线对应的位置显示。触发导航栏中任一个导航按钮,为导航按钮添加与操作对应的标识图案。触发应用切换区中任一个应用进行应用启动。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利用三维空间特点和视觉特点,在三维空间内采用正交布局方式生成虚拟用户界面,该虚拟用户界面中的内容均在用户的主视角范围内,便于用户在舒适体验范围内交互操作,提高交互体验。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发明提供的虚拟用户界面的布局、交互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英文:read-onlymemory,简称: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虚拟用户界面的布局、交互方法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三维显示设备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三维显示设备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为了方便解释,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上述说明。但是,上述示例性的讨论不是意图穷尽或者将实施方式限定到上述公开的具体形式。根据上述的教导,可以得到多种修改和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原理以及实际的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使用所述实施方式以及适于具体使用考虑的各种不同的变形的实施方式。

Claims (15)

1.一种三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虚拟显示器,被配置为呈现虚拟用户界面;
与所述虚拟显示器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响应于触发虚拟现实应用时产生的应用启动指令,在所述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区域呈现包括显示主页和导航栏的内容推荐区,以及,在所述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底部区域呈现包括不同属性应用的应用切换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在执行所述在所述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区域呈现包括显示主页和导航栏的内容推荐区,被进一步配置为:
获取用于实现不同推荐内容展示的多个内容推荐数据以及用于实现不同导航功能的多个导航功能数据;
基于多个所述内容推荐数据生成包括多个页面的显示主页,将所述显示主页显示在内容推荐区;
基于多个所述导航功能数据生成包括多个导航按钮的导航栏,将所述导航栏显示在内容推荐区,所述导航栏显示在所述显示主页的下方,一个导航按钮对应一个导航功能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在执行所述将所述显示主页显示在内容推荐区,被进一步配置为:
在所述内容推荐区以正交页面布局方式进行页面显示时,获取正多边形边数,在主视角方向上人眼与页面之间的预设景深距离,相邻两个页面之间的预设页面间距,以及,所述显示主页中进行显示的页面数量;
基于所述预设景深距离、预设页面间距和正多边形边数,在所述内容推荐区生成用于进行正交页面布局的正多边形,所述正多边形为透明状态;
将所述显示主页中进行显示的多个页面呈现在所述正多边形的指定边上,所述指定边的数量与所述显示主页中进行显示的页面数量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在执行所述将所述显示主页中进行显示的多个页面呈现在所述正多边形的指定边上,被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显示主页包括主页面、左侧页面、右侧页面、左侧隐藏页面和右侧隐藏页面,所述正多边形的指定边包括中间指定边、左侧指定边、右侧指定边、左侧隐藏指定边和右侧隐藏指定边;
将所述左侧页面显示在左侧指定边上,将所述主页面显示在中间指定边上,将所述右侧页面显示在右侧指定边上,所述中间指定边为主视角中心线对应的指定边,所述左侧指定边位于所述中间指定边的左侧,所述右侧指定边位于中间指定边的右侧;
将所述左侧隐藏页面设置在左侧隐藏指定边上,所述左侧隐藏指定边位于所述左侧指定边的左侧,所述左侧隐藏页面用于缓存所述左侧页面的前一页面的内容推荐数据,所述左侧隐藏页面不进行显示;
将所述右侧隐藏页面设置在右侧隐藏指定边上,所述右侧隐藏指定边位于所述右侧指定边的右侧,所述右侧隐藏页面用于缓存所述右侧页面的后一页面的内容推荐数据,所述右侧隐藏页面不进行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在所述正多边形的指定边上呈现包括内容推荐数据的页面时,响应于触发所述右侧指定边上的页面时产生的页面选择指令,将位于左侧指定边的页面向左移动至左侧隐藏指定边上并进行隐藏,将位于中间指定边的页面向左移动至左侧指定边上,将位于右侧指定边的页面向左移动至中间指定边上,将位于右侧隐藏指定边的隐藏页面向左移动至右侧指定边上并进行显示;
响应于触发所述左侧指定边上的页面时产生的页面选择指令,将位于右侧指定边的页面向右移动至右侧隐藏指定边上并进行隐藏,将位于中间指定边的页面向右移动至右侧指定边上,将位于左侧指定边的页面向右移动至中间指定边上,将位于左侧隐藏指定边的隐藏页面向右移动至左侧指定边上并进行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在基于所述导航栏切换不同的导航按钮时,如果每个导航按钮均未获得控制焦点,则为每个所述导航按钮均添加表征正常状态的标识图案;
如果其中一个导航按钮获得控制焦点,则为所述导航按钮添加表征获焦状态的标识图案;
如果其中一个导航按钮获得触发操作后又丢失控制焦点,则为所述导航按钮添加表征遗留状态的标识图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在执行所述在所述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底部区域呈现包括不同属性应用的应用切换区,被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不同属性应用包括系统推荐应用和本地安装应用;
在所述系统推荐应用的当前数量为零时,生成包括翻页显示区的应用切换区,所述翻页显示区用于显示本地安装应用;
在所述系统推荐应用的当前数量不为零时,生成包括固定显示区、翻页显示区和间隔标记的应用切换区,所述固定显示区用于显示系统推荐应用,所述翻页显示区用于显示本地安装应用,所述间隔标记位于所述固定显示区和翻页显示区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在所述系统推荐应用的当前数量不为零时,获取所述固定显示区的可配置应用的预设数量;
如果所述系统推荐应用的当前数量小于或等于可配置应用的预设数量,则在所述固定显示区显示系统推荐应用,在所述翻页显示区显示本地安装应用;
如果所述系统推荐应用的当前数量大于可配置应用的预设数量时,计算配置应用超出数量,以及,在所述固定显示区显示与可配置应用的预设数量对应的系统推荐应用,在所述翻页显示区显示本地安装应用和配置应用超出数量对应的系统推荐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在所述翻页显示区显示数个应用时,获取所述翻页显示区的可显示应用总数量和当前显示应用的总数量;
如果所述当前显示应用的总数量大于可显示应用总数量,则基于所述当前显示应用的总数量对应的应用生成应用列表,所述应用包括可显示的本地安装应用和配置应用超出数量对应的系统推荐应用;
按照所述应用列表在所述翻页显示区呈现所述可显示应用总数量对应的应用,以及,在所述翻页显示区的两侧显示翻页按钮,所述翻页按钮用于触发所述应用列表中的应用显示在所述翻页显示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响应于触发虚拟现实应用时产生的应用启动指令,在所述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顶部区域呈现消息推荐入口,所述消息推荐入口用于实现消息推荐,所述消息推荐入口为通过三维动画形式呈现的区域。
11.一种三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虚拟显示器,被配置为呈现虚拟用户界面;
与所述虚拟显示器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响应于触发虚拟现实应用时产生的应用启动指令,生成包括显示主页、导航栏和应用切换区的虚拟用户界面;
在基于所述显示主页进行页面切换时,响应于触发所述显示主页中任一个页面时产生的页面选择指令,将所述页面切换至主视角中心线对应的位置显示;
在基于所述导航栏进行导航按钮切换时,响应于触发所述导航栏中任一个导航按钮时产生的导航选择指令,为所述导航按钮添加与所述操作对应的标识图案;
在基于所述应用切换区进行应用切换时,响应于触发所述应用切换区中任一个应用时产生的应用切换指令,启动所述应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三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在执行所述响应于触发所述显示主页中任一个页面时产生的页面选择指令,将所述页面切换至主视角中心线对应的位置显示,被进一步配置为:
在所述显示主页以正交页面布局方式进行页面显示时,所述显示主页中的每个页面显示在实现正交页面布局方式的正多边形的指定边上,所述指定边包括用于显示页面的中间指定边、左侧指定边和右侧指定边,以及,用于隐藏页面的左侧隐藏指定边和右侧隐藏指定边,所述中间指定边为主视角中心线对应的指定边;
响应于触发所述右侧指定边上的页面时产生的页面选择指令,将位于右侧指定边的页面向左移动至中间指定边上,以及,将位于左侧指定边的页面向左移动至左侧隐藏指定边上并进行隐藏,将位于中间指定边的页面向左移动至左侧指定边上,将位于右侧隐藏指定边的隐藏页面向左移动至右侧指定边上并进行显示;
响应于触发所述左侧指定边上的页面时产生的页面选择指令,将位于左侧指定边的页面向右移动至中间指定边上,以及,将位于右侧指定边的页面向右移动至右侧隐藏指定边上并进行隐藏,将位于中间指定边的页面向右移动至右侧指定边上,将位于左侧隐藏指定边的隐藏页面向右移动至左侧指定边上并进行显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三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在执行所述响应于触发所述导航栏中任一个导航按钮时产生的导航选择指令,为所述导航按钮添加与所述操作对应的标识图案,被进一步配置为:
在基于所述导航栏切换不同的导航按钮时,如果每个导航按钮均未获得控制焦点,则为每个所述导航按钮均添加与所述操作对应的表征正常状态的标识图案;
响应于触发所述导航栏中任一个导航按钮时产生的表征获得控制焦点的导航选择指令,为所述导航按钮添加与所述操作对应的表征获焦状态的标识图案;
响应于触发所述导航栏中任一个导航按钮时产生的表征获得触发操作后又丢失控制焦点的导航选择指令,为所述导航按钮添加与所述操作对应的表征遗留状态的标识图案。
14.一种虚拟用户界面的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触发虚拟现实应用时产生的应用启动指令,在所述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区域呈现包括显示主页和导航栏的内容推荐区,以及,在所述虚拟用户界面的主视角底部区域呈现包括不同属性应用的应用切换区。
15.一种虚拟用户界面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触发虚拟现实应用时产生的应用启动指令,生成包括显示主页、导航栏和应用切换区的虚拟用户界面;
在基于所述显示主页进行页面切换时,响应于触发所述显示主页中任一个页面时产生的页面选择指令,将所述页面切换至主视角中心线对应的位置显示;
在基于所述导航栏进行导航按钮切换时,响应于触发所述导航栏中任一个导航按钮时产生的导航选择指令,为所述导航按钮添加与所述操作对应的标识图案;
在基于所述应用切换区进行应用切换时,响应于触发所述应用切换区中任一个应用时产生的应用切换指令,启动所述应用。
CN202110324509.1A 2020-10-19 2021-03-26 一种虚拟用户界面的布局、交互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 Active CN1144428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24457 WO2022083554A1 (zh) 2020-10-19 2021-10-18 用户界面的布局、交互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97748 2020-10-19
CN202011119774 2020-10-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2872A true CN114442872A (zh) 2022-05-06
CN114442872B CN114442872B (zh) 2023-10-27

Family

ID=77572931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24509.1A Active CN114442872B (zh) 2020-10-19 2021-03-26 一种虚拟用户界面的布局、交互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
CN202110324732.6A Active CN114385052B (zh) 2020-10-19 2021-03-26 一种Tab栏的动态展示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
CN202110361156.2A Pending CN114443945A (zh) 2020-10-19 2021-04-02 一种虚拟用户界面中应用图标的展示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
CN202110360910.0A Pending CN114385886A (zh) 2020-10-19 2021-04-02 一种内容搜索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
CN202110640803.3A Active CN113377472B (zh) 2020-10-19 2021-06-09 一种账号登录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服务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24732.6A Active CN114385052B (zh) 2020-10-19 2021-03-26 一种Tab栏的动态展示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
CN202110361156.2A Pending CN114443945A (zh) 2020-10-19 2021-04-02 一种虚拟用户界面中应用图标的展示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
CN202110360910.0A Pending CN114385886A (zh) 2020-10-19 2021-04-02 一种内容搜索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
CN202110640803.3A Active CN113377472B (zh) 2020-10-19 2021-06-09 一种账号登录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5) CN11444287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3780A (zh) * 2022-06-13 2022-09-2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切换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83554A1 (zh) * 2020-10-19 2022-04-28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的布局、交互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
CN114302242B (zh) * 2022-01-25 2023-10-31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媒资推荐方法、显示设备及服务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20080A1 (en) * 2011-06-14 2012-12-20 Microsoft Corporation Motion based virtual object navigation
WO2013192210A1 (en) * 2012-06-18 2013-12-27 Allen Learning Technologies Event flow user interface
CN106293395A (zh) * 2016-08-03 2017-01-0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眼镜及其界面交互方法
CN106649508A (zh) * 2016-10-12 2017-05-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页面显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WO2018006280A1 (zh) * 2016-07-05 2018-01-11 深圳动三帝虚拟现实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页面切换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8810603A (zh) * 2018-03-16 2018-11-13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个对象之间排序时的编辑方法及显示终端
US20190045178A1 (en) * 2016-09-19 2019-02-07 Jaunt Inc. Generating a Three-Dimensional Preview of a Three-Dimensional Video
CN110443083A (zh) * 2018-05-04 2019-11-12 脸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虚拟现实环境中的用户界面安全性
CA3031479A1 (en) * 2019-01-25 2020-07-25 Jonathan Gagne Computer anim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18794B2 (ja) * 2006-04-21 2011-11-16 株式会社東芝 表示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表示制御方法
CN100514337C (zh) * 2007-09-10 2009-07-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关键词的联想信息生成系统和生成方法
US20110138313A1 (en) * 2009-12-03 2011-06-09 Kevin Decker Visually rich tab representation in user interface
CN102929997B (zh) * 2012-10-24 2016-07-1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器标签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4253784B (zh) * 2013-06-25 2018-10-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登录和授权的方法、系统、第三方终端及互联服务器
CN103823631A (zh) * 2014-02-27 2014-05-28 北京六间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显示方法
JP5957026B2 (ja) * 2014-03-31 2016-07-27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入力領域の生成方法、生成装置、および生成プログラム
CN103970894B (zh) * 2014-05-27 2017-04-05 合一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整的界面流式布局显示的方法和系统
CN104320703A (zh) * 2014-10-30 2015-01-28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视终端登录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60357357A1 (en) * 2015-06-07 2016-12-08 Apple In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Manipulating Related Application Windows
CN106936803B (zh) * 2015-12-31 2020-12-29 亿阳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二维码扫描认证登录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6951152B (zh) * 2016-01-07 2020-12-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标签栏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931077A (zh) * 2016-04-20 2016-09-07 北京盛世光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浏览器广告展示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7332808B (zh) * 2016-04-29 2021-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桌面认证的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WO2017222829A1 (en) * 2016-06-22 2017-12-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isplay of three-dimensional model information in virtual reality
US20190156558A1 (en) * 2016-08-31 2019-05-23 Factualvr, Inc. Virtual reality system
CN106774823A (zh) * 2016-11-11 2017-05-31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设备及其输入方法
CN106599263B (zh) * 2016-12-21 2020-05-19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筛选方法、系统及用户终端
CN107045413A (zh) * 2017-04-05 2017-08-1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图标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1279302A (zh) * 2017-08-29 2020-06-12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图标显示方法及图标显示装置
CN109639622B (zh) * 2017-10-09 2021-02-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离线应用登录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8363814B (zh) * 2018-03-15 2021-06-22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设置方法、服务器及标签设置系统
CN108845754B (zh) * 2018-07-03 2022-09-30 西交利物浦大学 用于移动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的无驻留文本输入方法
CN109407916A (zh) * 2018-08-27 2019-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搜索的方法、终端、用户图像显示界面以及存储介质
CN109889649A (zh) * 2018-11-12 2019-06-14 魏新成 通过左右划行切换手机通讯社交应用子窗口的方法和系统
CN110209320B (zh) * 2019-06-06 2021-04-02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页面中有声书籍播放进度的联动展现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337034B (zh) * 2019-07-12 2022-02-11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0599899A (zh) * 2019-09-19 2019-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标签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708343B (zh) * 2019-11-19 2021-08-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帐号登录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42756A (zh) * 2019-12-25 2020-05-12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页面显示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77499B (zh) * 2019-12-27 2024-02-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的添加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77907A (zh) * 2020-01-16 2020-06-12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以及用户界面的呈现方法
CN111460423B (zh) * 2020-03-03 2023-02-28 深圳市思迪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扫描登录的方法及装置
CN111475132A (zh) * 2020-04-07 2020-07-31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或增强现实文字输入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757154A (zh) * 2020-06-01 2020-10-09 海信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遥控器控制网页光标的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272182B (zh) * 2020-10-28 2023-11-21 网易传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登录方法、服务器、设备、介质和计算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20080A1 (en) * 2011-06-14 2012-12-20 Microsoft Corporation Motion based virtual object navigation
WO2013192210A1 (en) * 2012-06-18 2013-12-27 Allen Learning Technologies Event flow user interface
WO2018006280A1 (zh) * 2016-07-05 2018-01-11 深圳动三帝虚拟现实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页面切换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6293395A (zh) * 2016-08-03 2017-01-0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眼镜及其界面交互方法
US20190045178A1 (en) * 2016-09-19 2019-02-07 Jaunt Inc. Generating a Three-Dimensional Preview of a Three-Dimensional Video
CN106649508A (zh) * 2016-10-12 2017-05-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页面显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8810603A (zh) * 2018-03-16 2018-11-13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个对象之间排序时的编辑方法及显示终端
CN110443083A (zh) * 2018-05-04 2019-11-12 脸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虚拟现实环境中的用户界面安全性
CA3031479A1 (en) * 2019-01-25 2020-07-25 Jonathan Gagne Computer anim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3780A (zh) * 2022-06-13 2022-09-2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切换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5886A (zh) 2022-04-22
CN114442872B (zh) 2023-10-27
CN113377472A (zh) 2021-09-10
CN114385052A (zh) 2022-04-22
CN114443945A (zh) 2022-05-06
CN114385052B (zh) 2023-10-20
CN113377472B (zh)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01510B2 (en) 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ve digital television
CN114442872B (zh) 一种虚拟用户界面的布局、交互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
CN100495294C (zh) 多平面的三维用户界面
KR20190141758A (ko) 콘텐츠를 공간 3d 환경에 매칭
US2009021551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gaming platform
KR20170078651A (ko) 하이브리드 슬라이드-캔버스 프리젠테이션을 합성하기 위한 저작 도구
KR20190034215A (ko) 디지털 멀티미디어 플랫폼
CN112051956A (zh) 一种房源的交互方法和装置
US20220254114A1 (en) Shared mixed reality and platform-agnostic format
JP7328459B2 (ja) アクションカードストランドを備えたゲームコンソールアプリケーション
CN103752010A (zh) 用于控制设备的增强现实覆盖
JP2023098878A (ja) 画像提供サーバおよび画像提供方法
EP3619617B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media for presenting media content previews
WO2022083554A1 (zh) 用户界面的布局、交互方法及三维显示设备
WO2020248682A1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虚拟场景生成方法
Hughes Universal access: user needs for immersive captioning
WO2023213185A1 (zh) 直播画面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
KR100470922B1 (ko) 웹 쓰리 디 가상현실에서 3차원으로 제작된 각종개체물들의 조합 및 표현과정과 결과물 이용에 따른컨텐츠 서비스 방법
WO2023221716A1 (zh) 虚拟场景中的标记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Solina New media art projects, panoramic images and live video as interface between real and virtual worlds
WO2023165363A1 (zh) 短视频的播放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4088375A1 (zh) 一种弹幕呈现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Zambon Mixed Reality-based Interaction for the Web of Things
CN117839207A (zh) 游戏中的交互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958488A (zh) 基于虚拟现实的元素显示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