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39937A - 一种驻车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驻车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39937A
CN114439937A CN202011230324.6A CN202011230324A CN114439937A CN 114439937 A CN114439937 A CN 114439937A CN 202011230324 A CN202011230324 A CN 202011230324A CN 114439937 A CN114439937 A CN 1144399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king
pawl
cam
assembly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303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海龙
陈安红
郑蔚光
解晓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3032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399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39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99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4Locking or disabling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4Locking or disabling mechanisms
    • F16H63/3416Parking lock mechanisms or brakes in the transmission
    • F16H63/3425Parking lock mechanisms or brakes in 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ed by pawls or whe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2063/3076Selector shaft assembly, e.g. supporting, assembly or manufacturing of selector or shift shafts; Special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2063/3089Spring assisted shift, e.g. springs for accumulating energy of shift movement and release it when clutch teeth are align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驻车机构,包括用于与变速箱齿轴系统安装的驻车齿轮,还包括用于与变速箱壳体安装的支撑板、驻车轴总成、驻车棘爪总成和驻车凸轮;所述驻车轴总成包括驻车轴,所述驻车轴总成通过所述驻车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板;所述驻车凸轮可转动地外套于所述驻车轴;所述驻车棘爪总成包括棘爪轴和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棘爪轴的驻车棘爪,所述驻车棘爪总成通过所述棘爪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板;并配置成:所述驻车轴总成相对所述支撑板转动,能够驱使所述驻车凸轮转动以带动所述驻车棘爪转动,以使所述驻车棘爪与所述驻车齿轮处于啮合卡固状态或者分离状态。该驻车机构能够满足变速箱紧凑化布置的需求,同时能够提高变速箱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驻车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箱驻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速箱用的驻车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变速箱的驻车机构多为操纵杆型驻车机构或者凸轮型驻车机构。
操纵杆型驻车机构的结构分散,布置不够紧凑,无法适应变速箱紧凑化的发展需求。
凸轮型驻车机构相较操纵杆型驻车机构来说结构较为紧凑,但是,零部件较多,需在变速箱总成装配线上装配,装配后需要检查驻车机构的功能,降低了变速箱总成装配的效率。
有鉴于此,如何改进驻车机构的结构,使驻车机构在满足变速箱紧凑化布置需求的基础上,能够提高变速箱的装配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驻车机构,用于变速箱,包括用于与所述变速箱的齿轴系统安装的驻车齿轮,还包括支撑板、驻车轴总成、驻车棘爪总成和驻车凸轮,所述支撑板用于与所述变速箱的壳体安装;
所述驻车轴总成包括驻车轴,所述驻车轴总成通过所述驻车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板;
所述驻车凸轮可转动地外套于所述驻车轴;
所述驻车棘爪总成包括棘爪轴和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棘爪轴的驻车棘爪,所述驻车棘爪总成通过所述棘爪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板;并配置成:
所述驻车轴总成相对所述支撑板转动,能够驱使所述驻车凸轮转动以带动所述驻车棘爪转动,以使所述驻车棘爪与所述驻车齿轮处于啮合卡固状态或者分离状态。
如上所述的驻车机构,所述驻车轴总成还包括齿形板总成,所述齿形板总成外套于所述驻车轴,且与所述驻车轴固定连接;所述驻车轴总成相对所述支撑板转动时通过所述齿形板总成驱使所述驻车凸轮转动。
如上所述的驻车机构,所述齿形板总成包括驻车齿形板和凸轮复位弹簧,所述凸轮复位弹簧的一弹脚端与所述驻车齿形板安装,另一弹脚端与所述驻车凸轮安装;所述驻车齿形板具有第一凸出部,所述驻车凸轮具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在周向上相抵;并配置成:
所述驻车轴总成朝驻车方向转动,所述凸轮复位弹簧推动所述驻车凸轮转动,所述驻车轴总成朝驻车解锁方向转动,所述第一凸出部推动所述第二凸出部转动。
如上所述的驻车机构,所述齿形板总成还包括第一衬套,所述第一衬套包括套筒部和固套于所述套筒部的止挡部,所述套筒部包括位于所述止挡部两侧的第一套部和第二套部,所述第一套部插装固定于所述驻车齿形板,所述凸轮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套部,且位于所述止挡部和所述驻车齿形板之间;
所述驻车轴穿过所述第一衬套,且通过卷簧销与所述第二套部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驻车机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锁销,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外端面为与所述锁销的头部配合的曲面结构,所述锁销的头部与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外端面接触,并能够与所述第一凸出部配合产生出档力,以限制驻车档状态下所述驻车轴的角度位置。
如上所述的驻车机构,所述驻车齿形板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一限位凸部,所述支撑板设有第二限位凸部,所述第一限位凸部和所述第二限位凸部配合用以限制所述驻车棘爪的轴向位置。
如上所述的驻车机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台和第二限位凸台,所述驻车轴总成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驻车档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相抵,释放档状态下,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凸台相抵。
如上所述的驻车机构,所述驻车齿形板具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凸起,所述凸起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上插装有销体,所述销体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
如上所述的驻车机构,所述驻车凸轮具有自锁型面,所述驻车棘爪具有与所述自锁型面接触配合的棘爪型面,所述驻车凸轮转动时通过所述自锁型面与所述棘爪型面的配合推动所述驻车棘爪向驻车方向转动;驻车档状态下,所述自锁型面与所述棘爪型面形成自锁。
如上所述的驻车机构,所述自锁型面与所述棘爪型面的配合使得所述驻车轴自驻车档位置转动至释放档位置的转动角度为20~30°。
如上所述的驻车机构,所述驻车棘爪总成还包括棘爪复位弹簧,所述棘爪复位弹簧的一弹脚端与所述驻车棘爪安装,另一弹脚端与所述支撑板安装,并配置成:所述驻车轴总成朝驻车解锁方向转动,所述自锁型面脱离所述棘爪型面,所述棘爪复位弹簧能够提供所述驻车棘爪脱离所述驻车齿轮的复位力。
如上所述的驻车机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与所述壳体定位的定位销,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三个用于与所述壳体安装的安装孔。
本发明提供的驻车机构将驻车轴总成、驻车棘爪总成和驻车凸轮都集成安装在支撑板上,组装后,支撑板再与变速箱壳体安装,这样,驻车机构将除驻车齿轮外的部件都集成在支撑板上,形成模块化结构,该模块化结构组装后就可以进行功能检测,在变速箱的装配线上直接与变速箱壳体装配即可,提高了变速箱的装配效率;同时,该模块化结构的形式也提高整个驻车机构的紧凑性,能够满足整车紧凑化的布置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驻车机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驻车机构的背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驻车机构处于驻车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驻车机构处于释放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例中驻车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驻车轴总成的分解图;
图7为具体实施例中驻车轴总成与驻车凸轮的组装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驻车轴总成与驻车凸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驻车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支撑板100,安装孔110,定位销120,驻车轴孔130,棘爪轴孔140,第一限位凸台150,第二限位凸台160,第二限位凸部170,安装座180,锁销190;
驻车轴总成200,驻车轴210,齿形板总成220,驻车齿形板221,第一凸出部2211,第一限位凸部2212,凸轮复位弹簧223,第一衬套224,套筒部2241,止挡部2242,销孔2243,卷簧销225,销体226;
驻车棘爪总成300,棘爪轴310,驻车棘爪320,棘爪复位弹簧330,第二衬套340;
驻车凸轮400,第二凸出部410,自锁型面420,凸轮孔430,凸起部440;
驻车齿轮500,卡簧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驻车机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驻车机构的背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该实施例提供的驻车机构用于变速箱,该驻车机构包括支撑板100、驻车轴总成200、驻车棘爪总成300、驻车凸轮400和驻车齿轮500。
其中,驻车齿轮500用于与变速箱的齿轴系统安装,支撑板100用于与变速箱的壳体安装。
其中,驻车轴总成200包括驻车轴210,驻车轴总成通过时驻车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撑板100;驻车凸轮400可转动地外套于驻车轴210;驻车棘爪总成300包括棘爪轴310和可转动地套设于棘爪轴310的驻车棘爪320,驻车棘爪总成300通过棘爪轴310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撑板100。
驻车轴总成200和驻车棘爪总成300配置成:驻车轴总成200相对支撑板100转动,能够驱使驻车凸轮400转动以带动驻车棘爪320转动,以使驻车棘爪320与驻车齿轮500处于啮合卡固状态或者分离状态。
请一并参考图3和图4,图3为图1所示驻车机构处于驻车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驻车机构处于释放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在驻车棘爪320与驻车齿轮500处于啮合卡固状态时,驻车机构即处于图3所示的驻车档,在驻车棘爪320与驻车齿轮500处于分离状态时,驻车机构即处于图4所示的释放档。本文所指的释放档指的是解锁了驻车档,变速箱可正常在其他档位之间切换,比如前进档等。
如上,该驻车机构将驻车轴总成200、驻车棘爪总成300和驻车凸轮400都集成安装在支撑板100上,组装后,支撑板100再与变速箱的壳体安装,这样,驻车机构将除驻车齿轮500外的其他部件都集成在支撑板100上,形成模块化结构,该模块化结构组装后就可以进行功能检测,在变速箱的装配线上直接与变速箱壳体装配即可,提高了变速箱的装配效率;同时,该模块化结构的形式也提高整个驻车机构的紧凑性,能够满足整车紧凑化的布置需求。
请一并参考图5至图10,图5为具体实施例中驻车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驻车轴总成的分解图;图7为具体实施例中驻车轴总成与驻车凸轮的组装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驻车轴总成与驻车凸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中驻车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实施例中,驻车轴总成200还包括齿形板总成220,该齿形板总成220外套于驻车轴210,且与驻车轴210固定连接,可以理解,驻车轴210转动时,齿形板总成220随驻车轴210一起转动;驻车轴总成200相对支撑板100转动时具体通过齿形板总成220来驱使驻车凸轮400转动。
具体的方案中,齿形板总成220包括驻车齿形板221和凸轮复位弹簧223,驻车齿形板221外套于驻车轴210,凸轮复位弹簧223的一个弹脚端与驻车齿形板221安装,另一个弹脚端与驻车凸轮400安装,驻车齿形板221具有第一凸出部2211,驻车凸轮400具有第二凸出部410,第一凸出部2211和第二凸出部410在周向上相抵,并配置成:
驻车轴总成200朝驻车方向转动,驻车齿形板221相对驻车凸轮400转动一定角度时,连接于驻车齿形板221和驻车凸轮400之间的凸轮复位弹簧230产生弹性扭转力矩,以推动驻车凸轮400转动,带动驻车棘爪320转动,使得驻车棘爪320卡入驻车齿轮500的齿槽中与其啮合卡固;
驻车轴总成200朝驻车解锁方向转动,驻车齿形板221相对驻车凸轮400反向转动(与上述朝驻车方向转动相比),驻车齿形板221的第一凸出部2211推动驻车凸轮400的第二凸出部410,带动驻车凸轮400反向转动,使得驻车棘爪320脱离驻车齿轮500。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因驻车凸轮400和驻车齿形板221都外套于驻车轴210,且能够绕驻车轴210的轴线转动,所以此处的周向为驻车凸轮400和驻车齿形板221转动方向。
由于驻车凸轮400和驻车齿形板221都外套于驻车轴210,为了使第一凸出部2211和第二凸出部410能够在周向上相抵,具体设置时可以如图7和图9所示,驻车齿形板221的周壁部沿径向向外伸出形成第一凸出部2211,驻车凸轮400的周壁部沿径向向外伸出后还沿轴向向驻车齿形板221方向伸出形成第二凸出部410。这样,第二凸部部410和第一凸出部2211在周向上相抵。
在此基础上,驻车齿形板221的第一凸出部2221还可以作为与凸轮复位弹簧230的弹脚配合的安装部,如图5至图8中所示,在第一凸出部2221上开设有通孔,凸轮复位弹簧230与驻车齿形板221安装的弹脚可以穿过该通孔后折弯与第一凸出部2221相抵以相对固定。
当然,实际应用中,凸轮复位弹簧230的弹脚也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方式安装于驻车齿形板221上。
该实施例中,齿形板总成220还包括第一衬套224,第一衬套224包套筒部2241和固套于套筒部2241的止挡部2242,套筒部2241包括位于止挡部2242两侧的第一套部和第二套部,其中,第一套部与驻车齿形板221插装固定,具体地,第一套部紧插入驻车齿形板221的中部通孔内,前述凸轮复位弹簧230套设于第一套部,止挡部2242对其进行限位,以防止组装后,凸轮复位弹簧230沿驻车轴210的轴向移动。也就是说,凸轮复位弹簧230位于止挡部2242和驻车齿形板221之间。
组装时,驻车轴210穿过第一衬套224,且通过卷簧销225与第一衬套224的第二套部固定连接,如此实现齿形板总成220与驻车轴210的固定连接。
具体地,在第一衬套224的第二套部上开设有供卷簧销225插装的销孔2243,相应地,驻车轴210上也设有供卷簧销225穿过的通孔。
可以理解,为了方便驻车凸轮400与驻车齿形板221的配合,驻车凸轮400位于远离第一衬套224的一侧,也就是说,驻车齿形板221位于驻车凸轮400和第一衬套224之间。
具体的方案中,如图9所示,驻车凸轮400具有呈封闭圆形的凸轮孔430,驻车凸轮400通过该凸轮孔430套设在驻车轴210上,这样,可以提高驻车凸轮400与驻车轴210配合处的刚度,提高驻车凸轮400的可靠性。
这样,由于凸轮孔430为封闭的圆形结构,所以驻车凸轮400可采用传统工艺生产,比如采用锻造+机加工+碳氮共渗热处理工艺制造,力学性能好,驻车凸轮400可以承受较大冲击载荷,以保证驻车功能的可靠性。
该实施例中,当驻车凸轮400带动驻车棘爪320转动至驻车棘爪320与驻车齿轮500处于啮合卡固状态时,为使驻车棘爪320保持在该位置,在驻车棘爪320和驻车凸轮400之间设有自锁结构。
具体地,驻车凸轮400具有自锁型面420,驻车棘爪320具有与自锁型面420接触配合的棘爪型面,驻车凸轮400向驻车方向转动时通过自锁型面42与棘爪型面的配合推动驻车棘爪320向驻车方向转动,驻车档状态下,自锁型面420与棘爪型面形成自锁,使驻车棘爪320保持在与驻车齿轮500啮合卡固的状态;驻车凸轮400向驻车解锁方向转动时,其自锁型面420脱离棘爪型面,驻车棘爪320在驻车棘爪总管300的棘爪复位弹簧330的作用下可向驻车解锁方向转动,以脱离驻车齿轮500,实现驻车解锁功能。
如图9所示,驻车凸轮400的自锁型面420具体可以根据实际要求来设置,驻车凸轮400的外周壁具有沿其径向向外伸出的凸起部440,自锁型面420可以由该凸起部440的部分周壁和驻车凸轮400本体的周壁形成。
在此基础上,该凸起部440还可作为凸轮复位弹簧230的弹脚端的安装部,以简化驻车凸轮400的结构。
实际应用中,该驻车机构可以通过电子驻车执行器来驱动驻车轴总成200转动,或者可以通过拉索摇臂来驱动驻车轴总成200转动,为了使该驻车机构能够在利用拉索摇臂时提高拉索效率,减少驻车轴210在驻车档和释放档之间的转动角度,可以通过对自锁型面420和与其配合的棘爪型面合理设计,以使得驻车轴210字驻车档位置转动至释放档位置时的转动角度为20~30°,优选设计为25°。
这样,该驻车机构可以兼顾电子驻车执行器和拉索摇臂两种驱动形式,满足不同车型不同配置的要求。
该实施例中,驻车棘爪总成300还包括前述棘爪复位弹簧330,棘爪复位弹簧330的一个弹脚端与驻车棘爪320安装,另一个弹脚端与支撑板100安装,并配置成:驻车轴总成200朝驻车解锁方向转动,驻车凸轮400的自锁型面420脱离驻车棘爪320的棘爪型面后,棘爪复位弹簧330能够提高驻车棘爪320脱离驻车齿轮500的复位力,即,在棘爪复位弹簧330的作用下,驻车棘爪320可向驻车解锁方向转动,以与驻车齿轮500分离。
驻车棘爪总成300还设有第二衬套340,用以限制棘爪复位弹簧330在棘爪轴310上的轴向位置。
以图3和图4所示方位,驻车轴总成200在电子驻车执行器或拉索摇臂驱使下顺时针转动时,带动驻车凸轮400顺时针转动,驻车凸轮400的自锁型面420推动驻车棘爪320顺时针转动,以卡入驻车齿轮500的齿槽中,并自锁型面420与棘爪型面配合形成自锁,使驻车棘爪320保持在与驻车齿轮500啮合卡固的位置,实现驻车功能。此过程中,若驻车棘爪320刚好卡入驻车齿轮500的齿槽中,那么后续即通过自锁型面420自锁实现驻车功能,若驻车棘爪320与驻车齿轮500的齿顶相对时,此时凸轮复位弹簧230的扭转角度较大,在车辆前进或后退一小段安全距离后,在凸轮复位弹簧230的扭力作用下,驻车棘爪320被压入驻车齿轮500的齿槽内,再通过自锁型面420自锁实现驻车功能。
在执行驻车操作时,当驻车棘爪320与驻车齿轮500的齿顶相对时,此时,由于凸轮复位弹簧230的扭转力矩较大,驻车轴310会受到较大的反作用扭矩,为防止变速箱产生脱档现象,该实施例中,还在支撑座100上安装有锁销190,锁销190的头部与前述驻车齿形板221的第一凸出部2211的外端面接触,并能够与第一凸出部2211配合产生出档力,以限制驻车档状态下驻车轴210的角度位置,即驻车轴210在转动到驻车档位置时,锁销190的头部与驻车齿形板221的第一凸出部2211相抵配合,能够使驻车轴210克服因凸轮复位弹簧230扭力导致的作用于驻车轴210上的反作用扭矩,提高驻车轴210角度位置的精确性,提高驻车机构自锁的可靠性。
实际设置时,第一凸出部2211的外端面的形状应设计为与锁销190的头部配合以确保驻车轴210的角度位置,如图3和图4所示,该方案中,第一凸出部2211的外端面具体由几段曲面顺滑连接形成,具有两个凹部,如图3所示,在驻车齿形板221转动至驻车档位置时,锁销190的头部正好抵靠在图示中第一凸出部2211位于上方的凹部,限制了驻车齿形板221的位置,即限制了驻车轴210的角度位置;该方案中,锁销190与第一凸出部2211的外端面配合还能够限制驻车轴210在释放档的角度位置,如图4所示,在驻车齿形板221转动至释放档位置时,锁销190的头部正好抵靠在图示中第一凸出部2211的外端面位于下方的凹部。
具体地,锁销190以可调节的方式安装在支撑板100上,以便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其与第一凸出部2211产生的出档力大小,比如,在支撑板100上设有安装座180,锁销190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安装座180连接,其头部朝向第一凸出部2211,实际中可以通过旋转锁销190调节其与安装座180的相对位置来调节其头部与第一凸出部2211的相对位置。
该实施例中,在支撑板100上设有供驻车轴210穿过的驻车轴孔130和供棘爪轴310穿过的棘爪轴孔140。
此处为便于描述,将组装后齿形板总成220及驻车棘爪320所在一侧称之为支撑板100的正面,相对的一面即为支撑板100的背面。
驻车轴210穿过驻车轴孔130,棘爪轴130穿过棘爪轴孔140后,两个轴位于支撑板100背面的一端均可通过卡簧600来相对与支撑板100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
该实施例中,在驻车齿形板221上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一限位凸部2212,支撑板100上设有第二限位凸部170,第一限位凸部2212和第二限位凸部170配合用以限制驻车棘爪320的轴向位置。也就是说,组装后驻车棘爪3210位于第一限位凸部2212和第二限位凸部170之间,如图1和图2所示,这样,驻车棘爪320在绕棘爪轴310转动的过程中,受第一限位凸部2212和第二限位凸部170的限制,不会在轴向上产生较大幅度的偏摆,能够避免冲击工况下因驻车棘爪320偏摆造成的损伤或失效,进一步提高驻车机构的可靠性。
该实施例中,在支撑板100上还设有第一限位凸台150和第二限位凸台160,驻车轴总成200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在驻车档状态下,第一限位部与第一限位凸台150相抵,在释放档状态下,第二限位部与第二限位凸台160相抵。这样,相当于在支撑板100上设置有驻车轴总成200转动过程中的两个极限位置(即驻车档位置和释放档位置)的限位点,当驱动驻车轴总成200转动的装置为电子驻车执行器时,该两个限位点(即第一限位凸台150和第二限位凸台160)可以用于电子驻车执行器的控制软件的自学习与标定,降低驻车机构对电子驻车执行器控制软件的控制精度要求,从而降低变速箱的成本。同时,也可以避免因电子驻车执行器驱动驻车轴310转动角度过大引起驻车速度过渡,导致的驻车零件损坏,提高驻车机构的可靠性。
具体的方案中,驻车轴总成200的前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均设置在驻车齿形板221上。
其中,在驻车齿形板221上设有研究径向向外凸出的凸起,该凸起形成第一限位部,用于在驻车档位置与第一限位凸台150相抵。
参考图3,该具体实例中,形成第一限位部的凸起与限制驻车棘爪320轴向位置的第一限位凸部2212为同一结构。可以理解,实际设置时,根据布置或其他需求,该凸起和第一限位凸部2212也可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结构。
参考图1、图4和图5,在驻车齿形板221的第一凸出部2211上还插装有销体226,该销体226形成第二限位部,用于在释放档位置与第二限位凸台160相抵。
可以理解,实际设置时,也在在第一凸出部2211上一体成型朝向支撑板100的凸起,以与第二限位凸台160配合,相较来说,本图示方案的销体226结构可以调整其与第一凸出部2211的相对位置,避免因加工误差等导致的无法匹配。
该实施例中,为方便支撑板100与变速箱的壳体连接,在支撑板100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与壳体定位的定位销120,为确保支撑板100与变速箱的壳体的连接稳固性,支撑板100上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用于与壳体安装的安装孔110。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驻车机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驻车机构,用于变速箱,包括用于与所述变速箱的齿轴系统安装的驻车齿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驻车轴总成、驻车棘爪总成和驻车凸轮,所述支撑板用于与所述变速箱的壳体安装;
所述驻车轴总成包括驻车轴,所述驻车轴总成通过所述驻车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板;
所述驻车凸轮可转动地外套于所述驻车轴;
所述驻车棘爪总成包括棘爪轴和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棘爪轴的驻车棘爪,所述驻车棘爪总成通过所述棘爪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板;并配置成:
所述驻车轴总成相对所述支撑板转动,能够驱使所述驻车凸轮转动以带动所述驻车棘爪转动,以使所述驻车棘爪与所述驻车齿轮处于啮合卡固状态或者分离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轴总成还包括齿形板总成,所述齿形板总成外套于所述驻车轴,且与所述驻车轴固定连接;所述驻车轴总成相对所述支撑板转动时通过所述齿形板总成驱使所述驻车凸轮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板总成包括驻车齿形板和凸轮复位弹簧,所述凸轮复位弹簧的一弹脚端与所述驻车齿形板安装,另一弹脚端与所述驻车凸轮安装;所述驻车齿形板具有第一凸出部,所述驻车凸轮具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在周向上相抵;并配置成:
所述驻车轴总成朝驻车方向转动,所述凸轮复位弹簧推动所述驻车凸轮转动,所述驻车轴总成朝驻车解锁方向转动,所述第一凸出部推动所述第二凸出部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板总成还包括第一衬套,所述第一衬套包括套筒部和固套于所述套筒部的止挡部,所述套筒部包括位于所述止挡部两侧的第一套部和第二套部,所述第一套部插装固定于所述驻车齿形板,所述凸轮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套部,且位于所述止挡部和所述驻车齿形板之间;
所述驻车轴穿过所述第一衬套,且通过卷簧销与所述第二套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有锁销,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外端面为与所述锁销的头部配合的曲面结构,所述锁销的头部与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外端面接触,并能够与所述第一凸出部配合产生出档力,以限制驻车档状态下所述驻车轴的角度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齿形板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一限位凸部,所述支撑板设有第二限位凸部,所述第一限位凸部和所述第二限位凸部配合用以限制所述驻车棘爪的轴向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台和第二限位凸台,所述驻车轴总成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驻车档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相抵,释放档状态下,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凸台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齿形板具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凸起,所述凸起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上插装有销体,所述销体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凸轮具有自锁型面,所述驻车棘爪具有与所述自锁型面接触配合的棘爪型面,所述驻车凸轮转动时通过所述自锁型面与所述棘爪型面的配合推动所述驻车棘爪向驻车方向转动;驻车档状态下,所述自锁型面与所述棘爪型面形成自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型面与所述棘爪型面的配合使得所述驻车轴自驻车档位置转动至释放档位置的转动角度为20~3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棘爪总成还包括棘爪复位弹簧,所述棘爪复位弹簧的一弹脚端与所述驻车棘爪安装,另一弹脚端与所述支撑板安装,并配置成:所述驻车轴总成朝驻车解锁方向转动,所述自锁型面脱离所述棘爪型面,所述棘爪复位弹簧能够提供所述驻车棘爪脱离所述驻车齿轮的复位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与所述壳体定位的定位销,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三个用于与所述壳体安装的安装孔。
CN202011230324.6A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驻车机构 Pending CN1144399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0324.6A CN114439937A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驻车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0324.6A CN114439937A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驻车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9937A true CN114439937A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61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30324.6A Pending CN114439937A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驻车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3993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9000A (zh) * 2016-11-28 2017-02-22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电子驻车机械执行机构
US20170307081A1 (en) * 2016-04-25 2017-10-26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Internal electronic park actuator
CN108916377A (zh) * 2018-08-31 2018-11-30 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驻车执行装置、双离合变速器及汽车
CN208845705U (zh) * 2018-06-08 2019-05-10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变速器驻车凸轮机构
CN210770190U (zh) * 2019-08-26 2020-06-1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驻车锁止结构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07081A1 (en) * 2016-04-25 2017-10-26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Internal electronic park actuator
CN106439000A (zh) * 2016-11-28 2017-02-22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电子驻车机械执行机构
CN208845705U (zh) * 2018-06-08 2019-05-10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变速器驻车凸轮机构
CN108916377A (zh) * 2018-08-31 2018-11-30 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驻车执行装置、双离合变速器及汽车
CN210770190U (zh) * 2019-08-26 2020-06-1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驻车锁止结构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39235B2 (en) Internal electronic park actuator
US8544355B2 (en) Parking lock arrangement
US8002101B2 (en) Torque based park lock assembly
US7987959B2 (en) Actuator, range changeover device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nd parking device
US9079517B2 (en) Dual cam recliner
JP2011511218A (ja) パークロックのための緊急ロック解除装置
WO2018173695A1 (ja) 電動補助車両用動力ユニット
WO2017170290A1 (ja)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7245843B (zh) 洗衣机的离合机构和洗衣机
CN113291269B (zh) 驻车制动器的锁定装置和驻车制动器
US5170869A (en) Gear selector parking ratchet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JP4320461B2 (ja) 減速比自動切換装置
US20090266189A1 (en) Clutch control system
CN114439937A (zh) 一种驻车机构
CN111412281B (zh) 一种车辆的电动驻车机构
CN113446398A (zh) 一种变速箱用驻车机构
CN110529590B (zh) 驻车锁止器
CN112539269A (zh) 驻车锁止器
JP3391845B2 (ja) 変速機付減速装置
CN216478867U (zh) 驻车机构及车辆
JPH081990Y2 (ja) 自動変速機のパーキング装置
EP4124475A1 (en) Trailer hitch coupler
CN215567882U (zh) 一种驻车装置及变速器
JP5046045B2 (ja) セルフロッククラッチ
CN111322399A (zh) 驻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