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28283B - 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428283B CN114428283B CN202010911856.XA CN202010911856A CN114428283B CN 114428283 B CN114428283 B CN 114428283B CN 202010911856 A CN202010911856 A CN 202010911856A CN 114428283 B CN114428283 B CN 11442828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ismic
- data
- post
- reservoir
- dimensio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2952 Re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183 spectrum analysi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606 normal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47 cardia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12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52 review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31 signaling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87 whit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7—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seismic attributes, e.g. amplitude, instantaneous phase or frequency, reflection strength or polarity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6—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bsurface, e.g. impedance, porosity or attenuation profil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2—Physical property of subsurface
- G01V2210/624—Reservoir paramete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3—Seismic attributes, e.g. amplitude, polarity, instant phas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工区所有储层的地质特征及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基于地质特征及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确定目标储层;获取目标储层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对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基于可行性分析结果,获取目标储层的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基于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获得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分别对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和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进行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本发明在提高高频振幅信息的同时,也保存原始地震信息的低频成分,可以提高油藏描述的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开发的油藏储层地震精细描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储层的精确识别描述是油藏勘探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而地震波传播受地下介质吸收衰减及环境噪声的影响,地震反射波成像的频率主要集中在中低频,且频带较窄,信噪比较低,严重地影响了薄储层识别描述的精度。目前,地震叠后数据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主要包括反褶积、谱白化、基于频谱分解技术的振幅均衡、多尺度联合分析及反Q滤波等,针对这一难题,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技术方案,不同的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如吴大奎等人专利(申请号:201310333410.3)公开了应用声波测井资料约束反演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测井资料的高分辨率合成记录与地震资料建立关系,提高地震数据中高频成分能量;刘浩杰等人专利(申请号:201210031205.7)提供一种井控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步骤包括计算各个井位置处反射系数;根据该各个井位置处反射系数,计算各个井位置处的反褶积算子;将该各个反褶积算子进行反距离加权三维空间插值,得到三维空间各个地震道的反褶积算子;以及根据各个地震道的反褶积算子,对原始地震道数据进行褶积处理,再经过相位校正和道均衡,得到三维数据体。这两种方法都很好地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能力,但它需要结合现有的测井资料,而测井资料本身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也会导致提高分辨率后的地震数据保真度不高,致使砂泥岩薄互层储层刻画不符合地质规律。朱伟林等人专利(申请号:201110053739.5)提出一种基于地震记录变子波模型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方法,该方法以现代拟微分算子理论为基础,以自适应时-频分析方法为工具,处理后的地震资料具备高分辨率和相对保持振幅特性,但该方法工序步骤较多,并且其处理后的地震资料不能有效的保持低频信息,从而影响利用地震资料低频信息进行油气检测的精度等。雍学善等人的专利(专利号CN105093312A)基于频率域多阶微分的地震相对波阻抗预测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域多阶微分的地震相对波阻抗预测方法,但高阶微分的物理意义不明确,同时处理后的地震资料不能有效的保持低频信息,从而影响利用地震资料低频信息进行油气检测的有效性。
陈辉等(《中国科技论文》2018,VOL13(3))针对地表接收的地震信号分辨率较低的问题,考虑地震信号的非平稳性,提出了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地震信号自适应高分辨率处理方法;曹思远等(《新疆石油地质》2016,VOL 37(1)),常用的技术有3类:反褶积技术以褶积模型为基础,对地震子波、反射系数、地层介质产状和激发接收方式等进行各种假设;吸收补偿技术以吸收衰减模型为基础,对大地滤波引起的振幅衰减和相位畸变进行补偿和校正,补偿效果较依赖于Q值精度和资料与模型的匹配度;基于时频谱的频率恢复技术,关键在于对非稳态地震子波的振幅和相位进行合理的估计;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中应更注重低频信息的保护和恢复。李勇等(《内蒙古石油化工》2017(3))主要应用测试小波域拓频、子波压缩拓频、复赛谱域拓频三种提高分辨率处理方法,认为复赛谱域拓频处理技术更适合项目工区的地质情况。赵圣亮等(《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4,VOL 29(2))提出了一种采用微分方法来补偿地震频率的方法,对地震剖面处理后各层的能量基本上保持一致且提高了资料的分辨率,但缺少原始地震的低频信息。云美厚等(《石油仪器》1998,VOL 12(6))提出了对微分能够提高地震分辨率作了评述。郭欣等(《石油物探》2016,VOL 55(2))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域多阶微分融合的地震频带拓宽方法,在测井反射系数振幅谱低频趋势的约束下,将不同阶微分提取的信息进行多次迭代融合,实现薄互层地震识别,但井外地层的低频可靠性低,高阶微分的物理意义不明确,高频超出了原始地震采集有效信号的频带范围,其高频的可靠性存在不确定性。
综上,随着岩性油气藏勘探及开发的不断深入,薄储层地震识别的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反褶积方法假设地震信号是平稳信号、子波为最小相位及反射系数为白噪序列,但常规的方法难以满足以上条件。传统的方法存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迫切需要一种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在地震有效频带范围内,能够恢复提高储层的高频弱振幅信息,同时能够保持原有地震的低频成分,不受测井信息约束,不增加新的噪声,提高薄储层的识别能力,降低薄储层油藏描述的不确定性,降低勘探开发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恢复提高储层的高频弱振幅信息且能够保持原有地震的低频成分的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工区所有储层的地质特征及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基于所述地质特征及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确定目标储层;获取所述目标储层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对所述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基于可行性分析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储层的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基于所述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获得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分别对所述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和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基于所述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进行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基于可行性分析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储层的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包括:对所述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频谱分析;获得频谱分析后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的信噪比;若所述信噪比大于预设阈值,则对所述目标储层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重采样,获得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
可选的,将采样率提高到至少两倍以上对所述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重采样。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获得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包括:对所述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在时间域进行中心二阶差分求导,得到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
可选的,基于下述公式对所述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在时间域进行中心二阶差分求导:
其中,Ci,j为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的第i道第j个样点,Bi,j+1为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的第i道第j+1个样点,Bi,j为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的第i道第j个样点,Bi,j-1为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的第i道第j-1个样点,Δt为重新插值后地震采样间隔。
可选的,基于下述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
其中,Ascale为归一化的振幅值,g(t)为标准化数据体,xi为第i个地震道振幅,N为时窗内的样点数。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进行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包括:将所述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由时间域变换为频率域,获得频率域的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对频率域的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进行频谱融合,获得频率域的新地震数据体;将所述频率域的新地震数据体转化为时间域的新地震数据体,基于所述时间域的新地震数据体,识别所述新地震数据体的同相轴。
可选的,所述频率域的新地震数据体的频谱上限为频率域的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的频率的最大值。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根据所有储层的地质特征及储层的岩石物理特征确定目标储层,并对目标储层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根据可行性分析结果对原始的地震数据加密重采样,获得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对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在时间域中心二阶差分求导数,获得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恢复提高了高频振幅信息,分别对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和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处理后的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基于标准化处理后的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进行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在提高高频振幅信息的同时,也保存原始地震信息的低频成分,提高油藏描述的精度,为优化油藏开发方案提供了可靠的储层及构造信息,降低勘探开发的风险。
本发明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例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例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原始数地震数据剖面图。
图3示出了原始数地震数据对应的频谱特征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的时间域地震数据二阶中心差分求导后高频储层地震剖面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的时间域地震数据二阶中心差分求导后高频储层频谱特征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的频率域的新地震数据体剖面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的频率域的新地震数据体频谱特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工区所有储层的地质特征及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基于地质特征及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确定目标储层;获取目标储层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对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基于可行性分析结果,获取目标储层的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基于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获得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分别对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和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基于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进行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
具体的,研究工区的全部储层地质特征及储层岩石物理特征,进而选择目标储层,获取目标储层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对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当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为可行时,对原始的地震数据进行重采样,获得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对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在时间域进行中心二阶差分求导,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分别对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和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基于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进行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
根据示例性的实施方式,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根据所有储层的地质特征及储层的岩石物理特征确定目标储层,并对目标储层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根据可行性分析结果对原始的地震数据加密重采样,获得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对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在时间域中心二阶差分求导数,获得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恢复提高了高频振幅信息,分别对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和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处理后的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基于标准化处理后的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进行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在提高高频振幅信息的同时,也保存原始地震信息的低频成分,提高油藏描述的精度,为优化油藏开发方案提供了可靠的储层及构造信息,降低勘探开发的风险。
作为可选方案,对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基于可行性分析结果,获取目标储层的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包括:对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频谱分析;获得频谱分析后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的信噪比;若信噪比大于预设阈值,则对目标储层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重采样,获得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
具体的,对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频谱分析,计算频谱分析后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的信噪比,当信噪比大于预设阈值时,对目标储层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重采样。
作为可选方案,将采样率提高到至少两倍以上对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重采样。
具体的,将采样率至少提高一倍对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重采样,获得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
作为可选方案,基于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获得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包括:对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在时间域进行中心二阶差分求导,得到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
具体的,对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在时间域进行中心二阶差分求导后,储层反射的高频成分得到恢复。
作为可选方案,基于下述公式对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在时间域进行中心二阶差分求导:
其中,Ci,j为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的第i道第j个样点,Bi,j+1为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的第i道第j+1个样点,Bi,j为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的第i道第j个样点,Bi,j-1为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的第i道第j-1个样点,Δt为重新插值后地震采样间隔。
作为可选方案,基于下述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
其中,Ascale为归一化的振幅值,g(t)为标准化数据体,xi为第i个地震道振幅,N为时窗内的样点数。
具体的,采用上述标准化处理公式分别对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和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进行标准化一致性处理,分别获得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数据体,其中N为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和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时窗的总个数。
作为可选方案,基于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进行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包括:将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由时间域变换为频率域,获得频率域的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对频率域的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进行频谱融合,获得频率域的新地震数据体;将频率域的新地震数据体转化为时间域的新地震数据体,基于时间域的新地震数据体,识别新地震数据体的同相轴。
具体的,应用傅里叶变换FFT,把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由时间域变换为频率域。
傅里叶变换公式为:
式中,x(t)是标准化数据体时间域的地震信号函数,其对应的谱函数为X(f),地震频率f为时间变量t的傅氏变换。
对频率域的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的频谱进行融合,形成频率域的新地震数据体G,其频谱的上限为Fmerge=Max{X(D),X(E)},其中X(D)为频率域的第一标准化数据体的频率,X(E)为频率域的第二标准化数据体的频率,融合后的频率域的新地震数据体在恢复提高高频振幅信息的同时,也要保存原始地震信息的低频成分。在频谱Fmerge的上限内对频率域的新地震数据体G进行反傅里叶变换FFT,得到所求时间域的新地震数据体G,识别新地震数据体的同相轴,即在得到时间域新的地震数据体G上进行薄储层识别及精细解释。
对给定的地震振幅的谱函数X(f),其反傅里叶变换为时间函数公式为:
作为可选方案,频率域的新地震数据体的频谱上限为频率域的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的频率的最大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处理器,处理器运行存储器中的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原始数地震数据剖面图。图3示出了原始数地震数据对应的频谱特征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的时间域地震数据二阶中心差分求导后高频储层地震剖面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的时间域地震数据二阶中心差分求导后高频储层频谱特征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的频率域的新地震数据体剖面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的频率域的新地震数据体频谱特征图。
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该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目标工区所有储层的地质特征及储层岩石物理特征;
步骤2:基于地质特征及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确定目标储层;
步骤3:获取目标储层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
步骤4:对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
步骤5:基于可行性分析结果,获取目标储层的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
其中,对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基于可行性分析结果,获取目标储层的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包括:对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频谱分析;获得频谱分析后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的信噪比;若信噪比大于预设阈值,则对目标储层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重采样,获得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
其中,将采样率提高到至少两倍以上对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重采样。
步骤6:基于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获得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
其中,基于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获得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包括:对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在时间域进行中心二阶差分求导,得到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
其中,基于下述公式对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在时间域进行中心二阶差分求导:
其中,Ci,j为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的第i道第j个样点,Bi,j+1为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的第i道第j+1个样点,Bi,j为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的第i道第j个样点,Bi,j-1为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的第i道第j-1个样点,Δt为重新插值后地震采样间隔。
步骤7:分别对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和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
其中,基于下述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
其中,Ascale为归一化的振幅值,g(t)为标准化数据体,xi为第i个地震道振幅,N为时窗内的样点数。
步骤8:基于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进行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
其中,基于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进行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包括:将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由时间域变换为频率域,获得频率域的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对频率域的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进行频谱融合,获得频率域的新地震数据体;将频率域的新地震数据体转化为时间域的新地震数据体,基于时间域的新地震数据体,识别新地震数据体的同相轴。
其中,频率域的新地震数据体的频谱上限为频率域的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的频率的最大值。
以国外某油田实际三维地震数据为例,该油田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区储层薄,储层大约在2~8米之间,同时储层上覆地层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目标层段的实际三维地震资料有效频带窄,分辨率低,存在严重的复波现象,给薄储层识别和地震解释带来极大挑战,油藏的描述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给油田开发带来极大的风险。
如图2所示,原始的三维地震资料有效频带窄,分辨率低,存在严重的复波现象,储层的地震反射主频为30赫兹,有效频带度40赫兹,如图3所示,在图3中Amplitude为振幅,Frequency为频率。
采用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其成果数据的薄储层识别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储层的地震有效频带拓宽了一倍,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如图4所示,时间域地震数据经重采样后进行了二阶中心差分求导后高频储层地震剖面,储层反射的高频成分得到恢复,有效频宽为60赫兹。如图5所示,其地震分辨率有利明显的提高,薄储层的识别能力明显增强,但与原始地震反射相比,牺牲了较多的储层地震反射的低频信息,影响了储层地质特征的描述与刻画,在图5中Amplitude为振幅,Frequency为频率。
图6是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的最终成果地震剖面,与前面的原始数据及中心二阶差分求导的成果相比,最终成果储层地震反射分辨率高,同时也包含了地层的低频反射特征。附图7是附图6地震数据对应的储层地震频谱特征,新地震数据在恢复提高储层的高频弱振幅信息的同时,保持原有的地震储层的低频信息成分,能够提高薄储层的描述精度及储层地震弱反射层的识别精度,降低油藏精细描述的不确定性,为优化油藏开发方案提供了可靠的储层信息。实例应用验证了本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图7中Amplitude为振幅,Frequency为频率。
实施例二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处理器,处理器运行存储器中的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该存储器用于存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具体地,存储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该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该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
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它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中的其它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用于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该计算机可读指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为了解决如何获取良好用户体验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包括诸如通信总线、接口等公知的结构,这些公知的结构也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有关本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考前述各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8)
1.一种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工区所有储层的地质特征及储层岩石物理特征;
基于所述地质特征及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确定目标储层;
获取所述目标储层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
对所述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
基于可行性分析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储层的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
基于所述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获得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
分别对所述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和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
基于所述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进行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
其中,所述对所述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基于可行性分析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储层的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包括:
对所述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频谱分析;
获得频谱分析后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的信噪比;
若所述信噪比大于预设阈值,则对所述目标储层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重采样,获得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进行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包括:
将所述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由时间域变换为频率域,获得频率域的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
对频率域的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进行频谱融合,获得频率域的新地震数据体;
将所述频率域的新地震数据体转化为时间域的新地震数据体,
基于所述时间域的新地震数据体,识别所述新地震数据体的同相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采样率提高到至少两倍以上对所述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进行重采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获得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包括:
对所述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在时间域进行中心二阶差分求导,得到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下述公式对所述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在时间域进行中心二阶差分求导:
其中,为差分求导后的地震数据的第i道第j个样点,为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的第i道第j+1个样点,为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的第i道第j个样点,为重采样三维地震叠后数据的第i道第j-1个样点,为重新插值后地震采样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下述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
其中,为归一化的振幅值,为标准化数据体,为第i个地震道振幅,N为时窗内的样点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傅里叶变化将所述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体由时间域变换为频率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域的新地震数据体的频谱上限为频率域的第一标准化数据体和第二标准化数据的频率的最大值。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11856.XA CN114428283B (zh) | 2020-09-02 | 2020-09-02 | 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11856.XA CN114428283B (zh) | 2020-09-02 | 2020-09-02 | 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28283A CN114428283A (zh) | 2022-05-03 |
CN114428283B true CN114428283B (zh) | 2023-04-07 |
Family
ID=81310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11856.XA Active CN114428283B (zh) | 2020-09-02 | 2020-09-02 | 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428283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54802A (zh) * | 2016-06-20 | 2016-09-21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岩性数据体的转换方法及装置 |
CN107450100A (zh) * | 2016-06-01 | 2017-12-08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薄储层厚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612156B2 (en) * | 2010-03-05 | 2013-12-17 | Vialogy Llc | Active noise injection computations for improved predictability in oil and gas reservoir discovery and characterization |
-
2020
- 2020-09-02 CN CN202010911856.XA patent/CN11442828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50100A (zh) * | 2016-06-01 | 2017-12-08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薄储层厚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
CN105954802A (zh) * | 2016-06-20 | 2016-09-21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岩性数据体的转换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Costanzo Peter等.Improved lithology prediction in channelized reservoirs by integrating stratigraphic forward modelling: Towards improved model calibration in a case study of the Holocene Rhine-Meuse fluvio-deltaic system .Computers and Geosciences .2020,第141卷1-12. * |
高君等.碳酸盐岩储层地震相控非线性反演技术及应用.石油物探.2020,第第59卷卷(第第59卷期),第396-403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28283A (zh) | 2022-05-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87835B (zh) | 一种基于模型约束的多分辨率波阻抗反演方法 | |
CN102937720B (zh) | 井控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方法 | |
CN101109821A (zh) | 基于系统辨识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方法 | |
CN103235339A (zh) | 一种时频分解地震流体识别方法 | |
CN107065013B (zh) | 一种地震尺度下的层速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14994758B (zh) | 碳酸盐岩断控储层的波阻抗提取与结构表征方法和系统 | |
CN111751877A (zh) | 一种地震数据多重积分相干裂缝预测方法与装置 | |
CN108508489B (zh) | 一种基于波形微变化匹配的地震反演方法 | |
CN111522062A (zh) | 基于火山岩屏蔽量化分析的下伏地层振幅补偿法 | |
CN110687597B (zh) | 一种基于联合字典的波阻抗反演方法 | |
CN113109875B (zh) | 一种全波形速度场约束下的盐下碳酸盐岩储层反演方法 | |
CN107229066B (zh) | 基于地面地震构造约束的vsp数据全波形反演建模方法 | |
CN114428283B (zh) | 薄储层及地震弱反射层的地震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4488293A (zh) | 基于敏感测井曲线的高分辨率反演方法 | |
CN115755172A (zh) | 基于构造约束压缩感知的薄互层高分辨率处理与识别方法 | |
CN110749923A (zh) | 一种基于范数方程提高分辨率的反褶积方法 | |
CN113671565A (zh) | 一种针对巨厚储层气藏开发的地震多尺度储层预测方法 | |
CN112684501A (zh) | 一种基于谱比面积的q值估计方法与应用 | |
CN113419275B (zh) | 一种基于稀疏字典学习的高分辨率地震处理方法 | |
CN113589366B (zh) | 基于全波形反演的宽频融合建模方法 | |
CN113740909B (zh) | 一种基于稀疏s变换和自适应对数谱比法的地震衰减估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466936B (zh) | 一种断层阴影区crp道集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009579B (zh) | 地震数据反演方法及装置 | |
Lyu et al. | Low-amplitude structure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 | |
CN114624778A (zh) | 基于地震分频体的宽频弹性参数反演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