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26333A - 一种实现sbr系统脱氮除磷的快速启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sbr系统脱氮除磷的快速启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26333A
CN114426333A CN202011186022.3A CN202011186022A CN114426333A CN 114426333 A CN114426333 A CN 114426333A CN 202011186022 A CN202011186022 A CN 202011186022A CN 114426333 A CN114426333 A CN 1144263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reaction
volume load
phosphorus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860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26333B (zh
Inventor
孙丹凤
高会杰
王刚
陈明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Dalian 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D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D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1860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263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26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63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263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63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1Aerobic and anaerobic treatment in the same react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8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4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omprising a selector reactor for promoting floc-forming or other bacter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6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details of construction, e.g. specially adapted seals, modules, conne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2Temper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6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p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8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BO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14NH3-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16Total nitrogen (tkN-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22O2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SBR系统脱氮除磷的快速启动方法。该方法包括:(1)设定SBR系统启动过程中的运行周期;在启动过程中采用逐渐提高进水容积负荷的操作模式;所述启动过程包括多个周期,前面周期中的反应按曝气‑非曝气的交替运行模式,当进水容积负荷达到设计进水容积负荷的40%‑65%时,调整当前及之后的运行周期中反应的运行模式为厌氧搅拌‑缺氧搅拌‑好氧曝气的模式;(2)在SBR反应器中接种含有硝化细菌和聚磷菌的活性污泥,待处理的含氮磷废水进入SBR反应器开始启动过程,按上述(1)的要求进行运行,直到满足结束要求时,完成SBR系统启动过程。该方法能够实现短时间内硝化细菌和反硝化聚磷菌的快速富集培养,进而快速启动SBR系统脱氮除磷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SBR系统脱氮除磷的快速启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SBR系统脱氮除磷的快速启动方法。
背景技术
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可在同一反应器内将污水中的碳、氮、磷污染物去除,且需要具有不同功能的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等在不同条件下发挥各自的作用。其中硝化细菌属于好氧自养型微生物,自身生长缓慢,世代时间长,不容易快速培养;反硝化细菌大多是异养型的兼性细菌,将硝酸盐和/或亚硝酸盐转化为氮气;聚磷菌是异养型微生物,主要依靠在生长增殖时的好氧摄磷量大于厌氧释磷量来将污水中的磷吸入菌体,通过排出剩余污泥来实现除磷,而排泥的同时也会减少硝化细菌的数量,硝化效果变差,因此除磷的同时存在出水氨氮不达标风险,反硝化菌和聚磷菌之间存在对碳源的竞争,因此脱氮除磷效果不理想。
随着对污水处理的不断深入研究,新型的脱氮除磷工艺及相关的微生物得到发展和应用。尤其是反硝化除磷工艺使除磷和反硝化这两个独立的过程在反硝化除磷菌(DPB)的参与下仅在缺氧环境下就可同时完成,吸磷和脱氮过程的结合不仅节省了对碳源的需求,而且吸磷在缺氧环境下完成可节省曝气所需要的能源,产生剩余污泥量也大大降低。
CN200810105408.X公开了一种SBR用于连续流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快速启动的方法。该方法在两个反应器中先间歇独立培养反硝化聚磷污泥和硝化池中的生物膜,后将反硝化聚磷污泥与好氧硝化生物膜放入连续流双污泥系统;其中反硝化聚磷污泥的培养在SBR反应器内分两个阶段先后进行,第1阶段培养好氧聚磷菌,第2阶段培养反硝化聚磷菌。CN201310509936.2公开了一种同步脱氮除磷SBR快速启动方法,该方法使用间歇进水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序批式反应器,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SBR系统在厌氧/好氧交替条件下运行,驯化富集聚磷菌,使其好氧吸磷,厌氧释磷,通过排泥去除水中的磷酸盐;(2)改变系统运行方式,富集反硝化聚磷菌。增加缺氧段,缩短曝气时间,反硝化聚磷菌利用胞内碳源并以硝氮/亚硝氮为电子受体吸磷;(3)向反应器加入复合菌剂,使生物强化与厌氧/好氧/缺氧/好氧反复耦合,有效增殖DPB,抑制聚糖菌,缩短反应器启动时间,提高出水效果,本启动方式共运行50d左右,相较于厌氧/好氧/缺氧的启动方法节省30d左右,节省30%左右的曝气时间。现有技术大都从工艺方面对系统进行调控,因微生物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开工启动过程,通过调控参数来实现快速启动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SBR系统脱氮除磷的快速启动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短时间内硝化细菌和聚磷菌的快速富集培养,进而实现SBR系统脱氮除磷功能的快速启动,实现总氮和总磷的同步去除。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现SBR系统脱氮除磷的快速启动方法,包括:
(1)设定SBR系统启动过程中的运行周期,每一个周期按进水和反应-沉降-排水-闲置的时序运行;在启动过程中采用逐渐提高进水容积负荷的操作模式;所述启动过程包括多个周期,前面周期中的反应按曝气-非曝气的交替运行模式,当进水容积负荷达到设计进水容积负荷的40%-65%时,调整当前及之后的运行周期中反应的运行模式为厌氧搅拌-缺氧搅拌-好氧曝气的模式;
(2)在SBR反应器中接种含有硝化细菌和聚磷菌的活性污泥,待处理的含氮磷废水进入SBR反应器开始启动过程,按上述(1)的要求进行运行,直到进水容积负荷达到设计进水容积负荷,并且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均达到85%以上时,完成SBR系统启动过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含有硝化细菌和聚磷菌的活性污泥可以取自处理含氮、磷污水处理场二沉池中的剩余活性污泥,接种量为2000-5000mg/L。一般情况下,剩余活性污泥都需要经过驯化才能适应待处理废水,接种初期对氮和磷的去除率均小于50%。
上述技术方案中,待处理的含氮磷废水可以来源于工业和生活中被氮和磷污染的废水。所述含氮磷废水中,氨氮浓度为100-300mg/L,总氮浓度为100-400mg/L,COD浓度为300-600mg/L,总磷浓度为5-20mg/L。
上述技术方案中,SBR反应器内设置氨氮在线监控仪器,可以根据废水中的氨氮浓度控制曝气系统的启动和停止,根据总氮的浓度控制搅拌的启动和停止。SBR反应器内设置溶解氧(DO)在线监控仪器,可以根据废水中的溶解氧(DO)量来控制各反应阶段。
上述技术方案中,SBR系统启动时,每一个周期按进水和反应-沉降-排水-闲置的时序运行,每一个周期都是进水的同时开始反应。本发明中可以根据实际装置的常规操作模式将进水、沉降和排水的时间设定为固定值,也可以为了能实现更加快速的启动,将进水、沉降和排水时间中的至少之一设定为非固定时间的方法,而是根据实际进水容积负荷来调整时间,这样当进水容积负荷未达到设计进水容积负荷之前均可以节省一定的时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前面周期中的反应按曝气-非曝气的交替运行模式运行时,控制氨氮浓度在10-15mg/L时停止曝气开始搅拌,硝态氮浓度在15-25mg/L时启动曝气,直到进水结束后并且总氮浓度在25-40mg/L时结束当前运行周期的反应阶段。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前面周期中的反应按曝气-非曝气的交替运行模式运行时,在首次曝气阶段向废水中添加天冬酰胺,在首次非曝气阶段先向废水中添加糖酯类物质,当首次溶解氧降至0.1mg/L以下时添加季铵碱。所述的糖酯类物质包括鼠李糖酯、海藻糖脂、槐糖脂和蔗糖酯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鼠李糖酯。所述的季铵碱为磷酸胆碱、甜菜碱、氢氧化四甲铵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磷酸胆碱。所述天冬酰胺的使用量为0.001-1.0mg/L,优选为0.01-0.10mg/L。所述的糖酯类物质的用量为0.001-1.0mg/L,优选为0.01-0.10mg/L。所述季铵碱的用量为0.001-1.0mg/L,优选为0.01-0.10mg/L。
上述技术方案中,初始进水容积负荷为设计进水容积负荷的30%以下,可以为10%-30%。
上述技术方案中,前面周期中的反应按曝气-非曝气的交替运行模式运行时,逐渐提高进水容积负荷的控制方法是:当当前运行周期曝气和非曝气反应时间之和缩短到当前进水容积负荷首个运行周期的曝气和非曝气反应时间之和的30%以下,优选为10%-30%时,提高下一个运行周期的进水容积负荷。进一步地,当进水容积负荷达到设计进水容积负荷的40%-65%时,调整当前运行周期的运行模式为厌氧搅拌-缺氧搅拌-好氧曝气的模式。
上述技术方案中,前面周期中的反应按曝气-非曝气的交替运行模式运行时,每次提高进水容积负荷幅度为5-20个百分点(指下一运行周期进水容积负荷占设计进水容积负荷的体积分数比当前运行周期进水容积负荷占设计进水容积负荷的体积分数增加的百分点)。
上述技术方案中,前面周期中的反应按曝气-非曝气的交替运行模式运行时,曝气阶段控制溶解氧含量为大于0.5mg/L至5.0mg/L。
上述技术方案中,反应采用厌氧搅拌-缺氧搅拌-好氧曝气的运行模式时,好氧反应阶段控制溶解氧含量为大于0.5mg/L至5.0mg/L,缺氧反应阶段控制溶解氧含量为0.1mg/L-0.5mg/L,厌氧反应阶段控制溶解氧含量小于0.1mg/L。
上述技术方案中,反应采用厌氧搅拌-缺氧搅拌-好氧曝气的运行模式时,在好氧曝气反应阶段向废水中添加天冬酰胺,在缺氧搅拌反应阶段向废水中添加糖酯类物质,在厌氧搅拌反应阶段添加季铵碱。所述的糖酯类物质包括鼠李糖酯、海藻糖脂、槐糖脂和蔗糖酯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鼠李糖酯。所述的季铵碱为磷酸胆碱、甜菜碱、氢氧化四甲铵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磷酸胆碱。所述天冬酰胺的使用量为0.001-1.0mg/L,优选为0.01-0.10mg/L。所述的糖酯类物质的用量为0.001-1.0mg/L,优选为0.01-0.10mg/L。所述季铵碱的用量为0.001-1.0mg/L,优选为0.01-0.10mg/L。
上述技术方案中,反应采用厌氧搅拌-缺氧搅拌-好氧曝气的运行模式时,其中厌氧搅拌时间占当前运行周期总反应时间的10%-20%,缺氧搅拌时间占当前运行周期总反应时间的20%-40%,好氧曝气时间占当前运行周期总反应时间的40%-70%。
上述技术方案中,反应采用运行模式为厌氧搅拌-缺氧搅拌-好氧曝气时,根据当前运行周期进水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均达到60%以上,优选70%-80%时,提高下一运行周期的进水容积负荷。每次提高进水容积负荷幅度为5-20个百分点(指下一运行周期进水容积负荷占设计进水容积负荷的体积分数比当前运行周期进水容积负荷占设计进水容积负荷的体积分数增加的百分点)。
上述技术方案中,SBR反应器整个反应阶段的pH值为7-8,温度为25-3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SBR系统包括多个SBR反应器,以使废水连续进入SBR系统。
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两种模式的启动,可以实现硝化细菌的快速生长、实现好氧和反硝化聚磷菌的共同富集,所获得的生物群落适应性强,可实现系统的快速启动,脱氮除磷效果好。
(2)本发明针对不同的培养阶段添加特定的物质,可以促进多菌群的协同生长,实现硝化细菌和聚磷菌的共同富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实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
本发明方法中,COD浓度采用GB11914-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测定;氨氮浓度采用GB7478-87《水质铵的测定-蒸镏和滴定法》测定,总氮浓度采用GB11894 -89《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总磷浓度采用GB11893-89《钼酸铵分光光度法》。硝化细菌和反硝化聚磷菌属水平上的相对丰度可以采用高通量测序仪分析测定。
实施例1
实验室建设一套有效容积为10L的SBR系统,处理氨氮浓度为100mg/L,总氮浓度为150mg/L,COD浓度为300mg/L,总磷浓度为10mg/L的污水。反应器的材质为有机玻璃,反应器内设置氨氮在线监控仪器和溶解氧(DO)在线监控仪器,分别控制曝气系统的启停和各反应阶段的调控。
首先在SBR反应器中按照污泥浓度为2800mg/L接种某污水场二沉池的含有硝化细菌和聚磷菌的活性污泥;接种初期对氮和磷的去除率均约为46%。待处理的含氮磷废水进入SBR反应器开始启动过程,按下述要求进行运行:
SBR系统按照多个周期启动,每一个周期按进水和反应-沉降-排水-闲置的时序运行,其中将进水时间固定设计为60min,沉降和排水时间固定均设计为60min;启动时的进水容积负荷为设计进水容积负荷的10%,在启动过程中采用逐渐提高进水容积负荷的操作模式。启动前面的周期按曝气-非曝气的模式交替运行,每个周期当氨氮浓度在10mg/L时停止曝气、当硝态氮浓度在20mg/L时启动曝气,直到进水结束后并当总氮浓度在30mg/L以下时结束当前运行周期的反应,经过沉降-排水工序后进入下一个周期的反应,其中曝气阶段控制溶解氧为3.0mg/L。周期运行过程中当前运行周期的曝气和非曝气反应时间之和缩短到当前进水容积负荷首个运行周期的曝气和非曝气反应时间之和的30%以下时,提高下一个运行周期的进水容积负荷,每次提高5个百分点。每个运行周期都是在首次曝气阶段向废水中按照0.01mg/L添加天冬酰胺,在首次非曝气阶段先向废水中按照0.01mg/L添加使用鼠李糖酯,当首次溶解氧降至0.1mg/L以下时按照0.10mg/L添加使用磷酸胆碱。
运行到第10个周期时进水容积负荷提高到设计进水容积负荷的50%,此时调整当前周期中反应的运行模式为厌氧搅拌-缺氧搅拌-好氧曝气的模式,其中好氧反应阶段控制溶解氧含量为4.0mg/L,缺氧反应阶段控制溶解氧含量为0.5mg/L,厌氧反应阶段控制溶解氧含量为0.1mg/L以下。其中厌氧搅拌时间为60min,缺氧搅拌时间为90min,好氧曝气时间为210min。周期运行过程中当前运行周期进水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均达到70%时,即可提高下一运行周期的进水容积负荷,每次提高进水容积负荷幅度为20个百分点。每个运行周期都是在好氧曝气反应阶段按照0.01mg/L向废水中添加天冬酰胺,在缺氧搅拌反应阶段按照0.01mg/L添加使用鼠李糖酯,在厌氧搅拌反应阶段按照0.10mg/L添加使用磷酸胆碱。
SBR反应器整个反应阶段的pH值为7.5-7.8,温度为32℃。
通过上述控制方法逐渐提高负荷,直到进水容积负荷达到设计进水容积负荷,最后一个运行周期进水氨氮去除率达到96.6%、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达到88.2%和87.5%时,完成SBR系统启动过程,启动期为38天。
实施例2
实验室建设一套有效容积为10L的SBR系统处理氨氮浓度为150mg/L,总氮浓度为200mg/L,COD浓度为380mg/L,总磷浓度为12mg/L的污水。反应器的材质为有机玻璃,反应器内设置氨氮在线监控仪器和溶解氧(DO)在线监控仪器,分别控制曝气系统的启停和各反应阶段的调控。
首先在SBR反应器中按照污泥浓度为3000mg/L接种某污水场二沉池的含有硝化细菌和聚磷菌的活性污泥;接种初期对氮和磷的去除率均约为47%。待处理的含氮磷废水进入SBR反应器开始启动过程,按下述要求进行运行:
SBR系统按照多个周期启动,每一个周期按进水和反应-沉降-排水-闲置的时序运行,其中将进水时间固定设计为60min,沉降时间固定均设计为60min,排水时间固定均设计为30min;启动时的进水容积负荷为设计进水容积负荷的20%,在启动过程中采用逐渐提高进水容积负荷的操作模式。启动前面的周期按曝气-非曝气的模式交替运行,每个周期当氨氮浓度在15mg/L时停止曝气、当硝态氮浓度在25mg/L时启动曝气,直到进水结束后并当总氮浓度在40mg/L以下时结束当前运行周期的反应,经过沉降-排水工序后进入下一个周期的反应,其中曝气阶段控制溶解氧为3.5mg/L。周期运行过程中当前运行周期的曝气和非曝气反应时间之和缩短到当前进水容积负荷首个运行周期的曝气和非曝气反应时间之和的20%以下时,提高下一个运行周期的进水容积负荷,每次提高15个百分点。每个运行周期都是在首次曝气阶段向废水中按照0.1mg/L添加天冬酰胺,在首次非曝气阶段先向废水中按照0.1mg/L添加使用鼠李糖酯,当首次溶解氧降至0.1mg/L以下时按照0.01mg/L添加使用磷酸胆碱。
运行到第14个周期时进水容积负荷提高到设计进水容积负荷的65%,此时调整当前周期中反应的运行模式为厌氧搅拌-缺氧搅拌-好氧曝气的模式,其中好氧反应阶段控制溶解氧含量为4.5mg/L,缺氧反应阶段控制溶解氧含量为0.3mg/L,厌氧反应阶段控制溶解氧含量为0.1mg/L以下。其中厌氧搅拌时间为90min,缺氧搅拌时间为150nin,好氧曝气时间为360min。周期运行过程中当前运行周期进水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均达到75%时,即可提高下一运行周期的进水容积负荷,每次提高进水容积负荷幅度为10个百分点。每个运行周期都是在好氧曝气反应阶段按照0.01mg/L向废水中添加天冬酰胺,在缺氧搅拌反应阶段按照0.1mg/L添加使用鼠李糖酯,在厌氧搅拌反应阶段按照0.01mg/L添加使用磷酸胆碱。
SBR反应器整个反应阶段的pH值为7.6-7.9,温度为31℃。
通过上述控制方法逐渐提高负荷,直到进水容积负荷达到设计进水容积负荷,最后一个运行周期进水氨氮去除率达到95.8%、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达到87.9%和87.1%时,完成SBR系统启动过程,启动期为39天。
实施例3
实验室建设一套有效容积为10L的SBR系统,处理氨氮浓度为200mg/L,总氮浓度为300mg/L,COD浓度为500mg/L,总磷浓度为15mg/L的污水。反应器的材质为有机玻璃,反应器内设置氨氮在线监控仪器和溶解氧(DO)在线监控仪器,分别控制曝气系统的启停和各反应阶段的调控。
首先在SBR反应器中按照污泥浓度为4000mg/L接种某污水场二沉池的含有硝化细菌和聚磷菌的活性污泥;接种初期对氮和磷的去除率均约为48%。待处理的含氮磷废水进入SBR反应器开始启动过程,按下述要求进行运行:
SBR系统按照多个周期启动,每一个周期按进水和反应-沉降-排水-闲置的时序运行;启动时的进水容积负荷为设计进水容积负荷的20%,在启动过程中采用逐渐提高进水容积负荷的操作模式。启动前面的周期按曝气-非曝气的模式交替运行,此模式时将进水时间设计为30min,沉降时间设计为40min,排水时间设计为40min,每个周期当氨氮浓度在10mg/L时停止曝气、当硝态氮浓度在15mg/L时启动曝气,直到进水结束后并当总氮浓度在25mg/L以下时结束当前运行周期的反应,经过沉降-排水工序后进入下一个周期的反应,其中曝气阶段控制溶解氧为4.0mg/L。周期运行过程中当前运行周期的曝气和非曝气反应时间之和缩短到当前进水容积负荷首个运行周期的曝气和非曝气反应时间之和的15%以下时,提高下一个运行周期的进水容积负荷,每次提高10个百分点。每个运行周期都是在首次曝气阶段向废水中按照0.01mg/L添加天冬酰胺,在首次非曝气阶段先向废水中按照0.01mg/L添加使用海藻糖酯,当首次溶解氧降至0.1mg/L以下时按照0.10mg/L添加使用甜茶碱。
运行到第16个周期时进水容积负荷提高到设计进水容积负荷的40%,此时调整当前周期中反应的运行模式为厌氧搅拌-缺氧搅拌-好氧曝气的模式,此模式时将进水时间设计为60min,沉降时间设计为60min,排水时间设计为60min,其中好氧反应阶段控制溶解氧含量为5.0mg/L,缺氧反应阶段控制溶解氧含量为0.5mg/L,厌氧反应阶段控制溶解氧含量为0.1mg/L以下。其中厌氧搅拌时间为90min,缺氧搅拌时间为150nin,好氧曝气时间为360min。周期运行过程中当前运行周期进水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均达到80%时,即可提高下一运行周期的进水容积负荷,每次提高进水容积负荷幅度为10个百分点。每个运行周期都是在好氧曝气反应阶段按照0.1mg/L向废水中添加天冬酰胺,在缺氧搅拌反应阶段按照0.01mg/L添加使用海藻糖酯,在厌氧搅拌反应阶段按照0.10mg/L添加使用甜菜碱。
SBR反应器整个反应阶段的pH值为7.7-8.0,温度为32℃。
通过上述控制方法逐渐提高负荷,直到进水容积负荷达到设计进水容积负荷,最后一个运行周期进水氨氮去除率达到95.2%、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达到87.1%和86.9%时,完成SBR系统启动过程,启动期为41天。
实施例4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启动过程不加天冬酰胺,通过上述控制方法并逐渐提高负荷,直到进水容积负荷达到设计进水容积负荷,最后一个运行周期进水氨氮去除率达到92.3%、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达到84.5%和83.2%时,完成SBR系统启动过程,启动期为43天。
实施例5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启动过程中不加鼠李糖脂,通过上述控制方法并逐渐提高负荷,直到进水容积负荷达到设计进水容积负荷,最后一个运行周期进水氨氮去除率达到93.1%、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达到83.8%和82.7%时,完成SBR系统启动过程,启动期为44天。
比较例1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运行到第10个周期时,进水容积负荷为50%,此时没有改变周期运行方式,继续按照曝气-非曝气的模式运行,运行到38天时进水容积负荷为80%,没有实现系统的快速启动。
比较例2
同实施例1,整个启动过程不按照先曝气-非曝气的模式运行,一直是按照厌氧搅拌-缺氧搅拌-好氧曝气的模式运行,运行到38天时进水容积负荷为75%,没有实现系统的快速启动。

Claims (17)

1.一种实现SBR系统脱氮除磷的快速启动方法,包括:
(1)设定SBR系统启动过程中的运行周期,每一个周期按进水和反应-沉降-排水-闲置的时序运行;在启动过程中采用逐渐提高进水容积负荷的操作模式;所述启动过程包括多个周期,前面周期中的反应按曝气-非曝气的交替运行模式,当进水容积负荷达到设计进水容积负荷的40%-65%时,调整当前及之后的运行周期中反应的运行模式为厌氧搅拌-缺氧搅拌-好氧曝气的模式;
(2)在SBR反应器中接种含有硝化细菌和聚磷菌的活性污泥,待处理的含氮磷废水进入SBR反应器开始启动过程,按上述(1)的要求进行运行,直到进水容积负荷达到设计进水容积负荷,并且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均达到85%以上时,完成SBR系统启动过程。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硝化细菌和聚磷菌的活性污泥取自处理含氮、磷污水处理场二沉池中的剩余活性污泥,接种量为2000-5000mg/L。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待处理的含氮磷废水中,氨氮浓度为100-300mg/L,总氮浓度为100-400mg/L,COD浓度为300-600mg/L,总磷浓度为5-20mg/L。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SBR系统启动过程中,每一个周期按进水和反应-沉降-排水-闲置的时序运行。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前面周期中的反应按曝气-非曝气的交替运行模式运行时,控制氨氮浓度在10-15mg/L时停止曝气开始搅拌,硝态氮浓度在15-25mg/L时启动曝气,直到进水结束后并当总氮浓度在25-40mg/L时结束当前运行周期的反应阶段。
6.按照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前面周期中的反应按曝气-非曝气的交替运行模式运行时,在首次曝气阶段向废水中添加天冬酰胺,在首次非曝气阶段先向废水中添加糖酯类物质,当首次溶解氧降至0.1mg/L以下时添加季铵碱。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糖酯类物质包括鼠李糖酯、海藻糖脂、槐糖脂和蔗糖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鼠李糖酯;所述的季铵碱为磷酸胆碱、甜菜碱、氢氧化四甲铵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磷酸胆碱;
优选地,所述天冬酰胺的使用量为0.001-1.0mg/L,优选为0.01-0.10mg/L;所述的糖酯类物质的用量为0.001-1.0mg/L,优选为0.01-0.10mg/L;所述季铵碱的用量为0.001-1.0mg/L,优选为0.01-0.10mg/L。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初始进水容积负荷为设计进水容积负荷的30%以下。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前面周期中的反应按曝气-非曝气的交替运行模式运行时,逐渐提高进水容积负荷的控制方法是:当当前运行周期曝气和非曝气反应时间之和缩短到当前进水容积负荷首个运行周期的曝气和非曝气反应时间之和的30%以下,优选为10%-30%时,提高下一个运行周期的进水容积负荷。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前面周期中的反应按曝气-非曝气的交替运行模式运行时,每次提高进水容积负荷幅度为5-20个百分点。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前面周期中的反应按曝气-非曝气的交替运行模式运行时,曝气阶段控制溶解氧含量为大于0.5mg/L至5.0mg/L;反应采用厌氧搅拌-缺氧搅拌-好氧曝气的运行模式时,好氧反应阶段控制溶解氧含量为大于0.5mg/L至5.0mg/L,缺氧反应阶段控制溶解氧含量为0.1-0.5mg/L,厌氧反应阶段控制溶解氧含量小于0.1mg/L。
12.按照权利要求1或11述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采用厌氧搅拌-缺氧搅拌-好氧曝气的运行模式时,在好氧曝气反应阶段向废水中添加天冬酰胺,在缺氧搅拌反应阶段向废水中添加糖酯类物质,在厌氧搅拌反应阶段添加季铵碱。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糖酯类物质包括鼠李糖酯、海藻糖脂、槐糖脂和蔗糖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鼠李糖酯;所述的季铵碱为磷酸胆碱、甜菜碱、氢氧化四甲铵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磷酸胆碱;
优选地,所述天冬酰胺的使用量为0.001-1.0mg/L,优选为0.01-0.10mg/L;所述的糖酯类物质的用量为0.001-1.0mg/L,优选为0.01-0.10mg/L;所述季铵碱的用量为0.001-1.0mg/L,优选为0.01-0.10mg/L。
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采用厌氧搅拌-缺氧搅拌-好氧曝气的运行模式时,其中厌氧搅拌时间占当前运行周期总反应时间的10%-20%,缺氧搅拌时间占当前运行周期总反应时间的20%-40%,好氧曝气时间占当前运行周期总反应时间的40%-70%。
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采用运行模式为厌氧搅拌-缺氧搅拌-好氧曝气时,根据当前运行周期进水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均达到60%以上,优选70%-80%时,提高下一运行周期的进水容积负荷;每次提高进水容积负荷幅度为5-20个百分点。
1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SBR反应器整个反应阶段的pH值为7-8,温度为25-35℃。
1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BR系统包括多个SBR反应器,以使废水连续进入SBR系统。
CN202011186022.3A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实现sbr系统脱氮除磷的快速启动方法 Active CN1144263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86022.3A CN114426333B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实现sbr系统脱氮除磷的快速启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86022.3A CN114426333B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实现sbr系统脱氮除磷的快速启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6333A true CN114426333A (zh) 2022-05-03
CN114426333B CN114426333B (zh) 2023-08-01

Family

ID=81309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86022.3A Active CN114426333B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实现sbr系统脱氮除磷的快速启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2633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95800A (ko) * 2002-06-14 2003-12-24 주식회사 태영 고농축 슬러지 반송을 이용한 하 폐수 정화장치 및 그처리방법
CN101486511A (zh) * 2009-03-03 2009-07-22 大连交通大学 气升式间歇内循环反硝化除磷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
CN101759289A (zh) * 2010-01-15 2010-06-30 杨国靖 一种处理城市污水生物营养物用的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
EP2426090A2 (de) * 2010-09-07 2012-03-07 Kurt Gassner Diskontinuierliches Verfahren zur Abwasserreinigung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ieses Verfahrens
CN102382767A (zh) * 2010-08-31 2012-03-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盐硝化菌群的富集培养方法
CN103588300A (zh) * 2013-10-25 2014-02-19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同步脱氮除磷sbr快速启动方法
CN104445612A (zh) * 2013-09-16 2015-03-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启动反硝化-硝化生化处理系统的方法
CN104944581A (zh) * 2015-06-23 2015-09-30 北京工业大学 单级sbr实现反硝化除磷耦合短程内源反硝化处理低碳城市污水的装置和方法
CN106673205A (zh) * 2016-12-12 2017-05-17 同济大学 一体式自养脱氮系统的快速启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95800A (ko) * 2002-06-14 2003-12-24 주식회사 태영 고농축 슬러지 반송을 이용한 하 폐수 정화장치 및 그처리방법
CN101486511A (zh) * 2009-03-03 2009-07-22 大连交通大学 气升式间歇内循环反硝化除磷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
CN101759289A (zh) * 2010-01-15 2010-06-30 杨国靖 一种处理城市污水生物营养物用的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
CN102382767A (zh) * 2010-08-31 2012-03-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盐硝化菌群的富集培养方法
EP2426090A2 (de) * 2010-09-07 2012-03-07 Kurt Gassner Diskontinuierliches Verfahren zur Abwasserreinigung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ieses Verfahrens
CN104445612A (zh) * 2013-09-16 2015-03-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启动反硝化-硝化生化处理系统的方法
CN103588300A (zh) * 2013-10-25 2014-02-19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同步脱氮除磷sbr快速启动方法
CN104944581A (zh) * 2015-06-23 2015-09-30 北京工业大学 单级sbr实现反硝化除磷耦合短程内源反硝化处理低碳城市污水的装置和方法
CN106673205A (zh) * 2016-12-12 2017-05-17 同济大学 一体式自养脱氮系统的快速启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付强;: "CAST工艺与城市污水处理", 水利天地, no. 0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6333B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36630B (zh) 有毒性、高含氮化工污水耦合膜生物处理反应器
CN113511731B (zh) 提高短程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的方法
CN109534510B (zh) 一种化学法强化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的方法
CN111196663A (zh) 一种印染染色废水生物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093890B (zh) 一种短程硝化处理污水的方法
Ma et al. Effect of influent nutrient ratios and temperature on simultaneous phosphorus and nitrogen removal in a step-feed CAST
CN109354174B (zh) 基于canon_mbbr的强化脱氮系统的快速启动方法
CN110776101A (zh) 利用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装置及所用方法
CN114426333B (zh) 一种实现sbr系统脱氮除磷的快速启动方法
CN112408699B (zh) 一种含毒害有机物废水的脱氮集成方法
CN114426332B (zh) 一种快速启动sbr系统实现脱氮除磷的方法
CN112299561A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处理方法
KR100325722B1 (ko) 오존과 고농도 산소를 이용한 오폐수의 처리방법
Zhu et al. Effect of influent C/N ratio on nitrogen removal using PHB as electron donor in a post‐denitritation SBR
CN114426329B (zh) 一种强化sbr系统脱氮除磷的方法及装置
CN114426373B (zh) 一种提高ao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的方法及装置
CN114426335B (zh) 一种硝化细菌和反硝化聚磷菌的共同富集方法
CN109354170B (zh) 基于canon_mbbr的强化脱氮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2645450B (zh) 一种微氧升流式生物滤池处理市政污水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CN115611424B (zh) 一种处理不锈钢酸洗高硝酸盐氮废水的方法
CN109354176B (zh) 一种mbbr全程自养脱氮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20951396U (zh) 控制包埋颗粒短程硝化反硝化的装置
CN113845213B (zh) 一种序批式好氧活性污泥工艺调控方法
CN117699973A (zh) 利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废水的方法
CN116161788A (zh) 一种厌氧氨氧化旁路系统及实施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9

Address after: 100728 No. 22 North Mai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aoyangmen

Patentee after: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Patentee after: Sinopec (Dalian) 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728 No. 22 North Mai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aoyangmen

Patentee before: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Patentee before: D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SINOPEC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