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23627A - 包括射频转发器的轮胎 - Google Patents
包括射频转发器的轮胎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423627A CN114423627A CN202080065289.9A CN202080065289A CN114423627A CN 114423627 A CN114423627 A CN 114423627A CN 202080065289 A CN202080065289 A CN 202080065289A CN 114423627 A CN114423627 A CN 1144236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radio frequency
- tire casing
- antenna
- elastomeric compou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3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9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7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1976 improv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930 thermomechan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3536 elastome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92 electrical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06 elast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012 protect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1993 dien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77 electrically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725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369 Bras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93 Epox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09 Low-carbon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235 aromatic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1 br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860 com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7 detri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0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47 exhib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348 incor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25 perc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98 polyolef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82 po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63 reinforcing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06K19/0775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arrangements for adher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further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functioning as an identification tag
- G06K19/077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arrangements for adher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further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functioning as an identification tag the adhering arrangement making the record carrier attachable to a ti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02—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 B60C23/04—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 B60C23/0408—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transmitting the signals by non-mechanical means from the wheel or tyre to a vehicle body mounted receiver
- B60C23/0422—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transmitting the signals by non-mechanical means from the wheel or tyre to a vehicle body mounted receiver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transmission means
- B60C23/0433—Radio signals
- B60C23/0447—Wheel or tyre mounted circuits
- B60C23/0452—Antenna structure, control or arrange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6—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 B60C15/0628—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omprising a bead reinforcing lay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7/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C17/0009—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comprising sidewall rubber inserts, e.g. crescent shaped inserts
- B60C17/0018—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comprising sidewall rubber inserts, e.g. crescent shaped inserts two or more inserts in each sidewall por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9/00—Tyre parts or construc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02—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 B60C23/04—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 B60C23/049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means for attaching the control device
- B60C23/049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means for attaching the control device for attachment on the ty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0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associated with components used in interrogation type services, i.e. in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an interrogator/reader and a tag/transponder, e.g. i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s
- H01Q1/2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associated with components used in interrogation type services, i.e. in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an interrogator/reader and a tag/transponder, e.g. i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s used in or for vehicle ty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0—Radiating elements coated with or embedded in protective materi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 H01Q9/2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with folded element or elements, the folded parts being spaced apart a small fraction of operating wavelength
- H01Q9/27—Spiral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 H01Q9/28—Conical, cylindrical, cage, strip, gauze, or like elements having an extended radiating surface; Elements comprising two conical surfaces having collinear axes and adjacent apices and fed by two-conductor transmission lines
- H01Q9/285—Planar dipo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6—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 B60C2015/0617—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omprising a cushion rubber other than the chafer or clinch rubber
- B60C2015/0621—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omprising a cushion rubber other than the chafer or clinch rubber adjacent to the carcass turnup por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7/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C17/0009—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comprising sidewall rubber inserts, e.g. crescent shaped inserts
- B60C2017/0054—Physical properties or dimensions of the inserts
- B60C2017/0063—Modulus; Hardness; Loss modulus or "tangens delta"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7/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C2017/0081—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comprising special reinforcing means in the crown are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括转发器的轮胎,所述轮胎具有:‑胎冠,所述胎冠包括胎冠增强件,所述胎冠增强件在每个边缘处具有轴向端部,在其每个轴向端部处通过胎侧连接至具有内端部的胎圈;‑胎体增强件层,所述胎体增强件层由平行的增强件构成,所述增强件围绕胎圈芯部锚固在每个胎圈中,从而形成主要部分和卷边;‑所述转发器包括偶极天线,所述偶极天线由弹簧组成,所述弹簧限定节距P和直径D,所述弹簧的长度限定纵向轴线,其特征在于,弹簧的第一区域的环形圈的节距(P1)与直径(D1)之间的比值大于0.8,并且所述转发器相对于胎圈的内端部在轴向上定位在外侧并且在径向上定位在胎圈芯部的上端部和胎冠增强件的轴向端部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有电子无线电识别设备或射频转发器的轮胎外胎,所述轮胎外胎特别地当安装在陆地车辆上使用时经受严重的热机械应力。
背景技术
在RFID(RFID为射频识别的首字母缩写)设备领域中,无源射频转发器通常用于识别、追踪和管理物体。这些设备允许更可靠且更快速的自动化管理。
这些无源射频识别转发器通常由至少一个电子芯片和一个天线组成,所述天线由磁环或辐射天线形成,所述无源射频识别转发器固定在待识别的物体上。
对于传送至射频读取器或由射频读取器传送的给定信号,射频转发器的通信性能表现为射频转发器与射频读取器的最大通信距离。
在高度可伸展的产品(如例如,轮胎)的情况下,需要在从产品制造到产品从市场中退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特别在其使用过程中)对产品进行识别。因此,为了便于进行这项任务,特别是在车辆上使用的条件下,需要较高的通信性能,所述通信性能表现为在距产品较远的距离(几米)处通过射频读取器询问射频转发器的能力。最后,期望这种设备的制造成本尽可能地具有竞争力。
现有技术中(特别是从文献WO2016/193457A1中)已知能够满足轮胎需求的无源射频识别转发器。该转发器由电子芯片组成,所述电子芯片连接至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电连接至第一主天线。该主天线电磁耦合至形成辐射偶极天线的单股螺旋弹簧。与外部射频读取器的通信例如使用无线电波,特别是UHF(UHF为超高频的首字母缩写)频带。因此,针对所选择的通信频率调节螺旋弹簧的特性。因此,印刷电路板和辐射天线之间的机械接点的消失改善了射频转发器的机械抵抗力。
然而,当结合到轮胎外胎中时,这种无源射频转发器在其使用中表现出缺点。尽管该射频转发器适于在外部射频读取器的通信频率下工作,但是通过辐射天线的射频通信并不是最佳的,特别是对于远程询问。此外,还需要考虑辐射天线在高机械应力环境中的机械性能。因此,需要优化天线的机械强度及其无线电通信效率之间的相关性能折中,例如其无线电性能,其次是其电磁性能,从而优化这种无源射频转发器的潜在性能。
本发明涉及装备有旨在改善相关性能折中(特别是在用于车辆的轮胎设计中使用的无源射频转发器的无线电通信性能)的无源射频转发器的轮胎外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外胎,其围绕参考轴线具有环形形状并且配备有无源射频转发器。所述轮胎外胎包括:
-胎冠块状部,所述胎冠块状部包括胎冠增强件和胎面,所述胎冠增强件在其每个边缘处具有轴向端部,所述胎面在其每个轴向端部处通过胎侧连接至胎圈,所述胎圈相对于参考轴线具有在轴向和径向上位于胎圈内侧的内端部,
-胎体增强件,所述胎体增强件包括至少一个由相互平行的增强元件形成的胎体增强件层,所述增强元件插入在弹性体配混物的两个表层之间,
-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增强件层通过围绕环形胎圈线卷起而锚固在每个胎圈中,以形成至少一个胎体增强件层的主要部分和至少一个胎体增强件层在每个胎圈中的卷边,所述主要部分从一个胎圈线延伸至另一个胎圈线并且在径向上相对于胎冠块状部位于内侧,
-第二弹性体配混物层,其形成轮胎外胎在胎圈区域中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弹性体配混物层旨在与轮辋接触,
-第三弹性体配混物层,其在径向外侧与第二弹性体配混物层接触并且形成所述胎侧的外表面,
-所述无源射频转发器包括电子部分和辐射偶极天线,
-所述辐射偶极天线由单股螺旋弹簧组成,所述单股螺旋弹簧限定螺旋节距P、卷绕直径D、中间平面和丝线直径,所述丝线直径限定辐射天线的内径和外径,所述辐射偶极天线的长度设计成在频带上与射频读取器通信,所述辐射偶极天线限定第一纵向轴线、中心区域和沿着第一纵向轴线的两个侧向区域,
-所述电子部分包括电子芯片和线圈型主天线,所述主天线包括至少一个匝并由此限定第二纵向轴线和垂直于所述第二纵向轴线的中间平面,
-所述主天线电连接至电子芯片并电磁耦合至辐射偶极天线并且被圆柱体外接,所述圆柱体的旋转轴线平行于第二纵向轴线并且所述圆柱体的直径大于或等于与主天线垂交的辐射天线的内径的三分之一,
-无源射频转发器布置成使得第一纵向轴线和第二纵向轴线平行,并且主天线的中间平面位于螺旋弹簧的中心区域。
所述轮胎外胎的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偶极天线包括辐射偶极天线不与电子部分垂交的第一区域,螺旋弹簧的该第一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环形圈的螺旋节距P1与卷绕直径D1之间的比值大于0.8,辐射偶极天线与至少一个胎体增强件层的主要部分的至少两个增强元件垂交,并且无源射频转发器在轴向上位于胎圈的内端部的外侧,在径向上位于胎圈线的径向最外端部和胎冠增强件的轴向端部之间,优选位于轮胎外胎的内部。
此处,术语“弹性体”理解为意指包括TPE(热塑性弹性体的首字母缩写)的所有弹性体,如例如二烯聚合物(即包括二烯单元的聚合物)、硅酮、聚氨酯和聚烯烃。
此处,术语“电磁耦合”理解为意指通过电磁辐射的耦合,即在两个系统之间在没有物理接触的情况下传递能量,其一方面包括电感耦合,另一方面包括电容耦合。主天线则优选由选自如下的物质构成:线圈、环形圈或丝线片段或这些导电元件的组合。
此处,术语“平行”理解为意指每个天线的轴向方向所产生的角度小于或等于30度。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天线之间的电磁耦合是最佳的,特别改善了无源射频转发器的通信性能。
此处,应首先定义线圈和螺旋弹簧的正中平面。根据定义,正中平面为将物体分为两个相等部分的虚构平面。在本申请中,该正中平面垂直于每个天线的轴线。最后,此处术语“中心区域”理解为意指正中平面之间的相对距离小于辐射天线的长度的十分之一。
因此,由于电流强度在辐射天线的中心处最大,因此由该电流诱发的磁场也在辐射天线的中心处最大,因此,其确保两个天线之间的电感耦合是最佳的,从而改善了无源射频转发器的通信性能。
通过相对于辐射天线的螺旋弹簧的特性限定主天线的相对尺寸,确保在主天线位于辐射天线内部的情况下,两个天线之间的距离小于主天线的直径。因此,优化了两个天线之间的电磁耦合,并由此在传输和接收中优化了射频转发器的通信性能。
同样地,在辐射天线的与电子部分垂交并因此与主天线垂交的区域之外,辐射天线的环形圈的螺旋节距与卷绕直径的比值大于0.8具有拉伸螺旋弹簧的效果。因此,覆盖辐射天线的标称距离所需要的丝线的长度减小。因此,辐射天线的电阻降低。因此,对于给定的电场,在天线的固有频率下流经辐射天线的电流强度更大,这能够改善射频转发器的通信性能。此外,拉伸螺旋弹簧能够通过增加辐射电阻和损耗电阻之间的比值来改善辐射天线的效率,对于给定的流经辐射天线的电流,该拉伸还能够使由辐射天线所辐射的电场最大化。最后,对于具有给定节距的辐射天线,拉伸辐射天线能够减小螺旋弹簧所占用的体积。因此,在尺寸受限的环境(例如,轮胎外胎的厚度)中,可以增加在该第一区域中围绕辐射天线的绝缘橡胶的厚度。该电绝缘使损耗最小化,因此改善了射频转发器在传输和接收中的通信性能。当然,理想的是拉长辐射天线的第一区域的每个环形圈,这相应地改善了无源射频转发器(特别是当其为RFID标签时)的通信性能。
术语“与两个增强元件垂交”理解为意指当轮胎外胎处于生胎状态时,元件(在此情况下为辐射偶极天线)在由至少一个胎体增强件层的主要部分的两个平行增强元件限定的平面上的正交投影与这两个增强元件相交。
最后,辐射偶极天线的特征尺寸(该尺寸由第一纵向轴线限定)与胎体增强件层的数个增强元件垂交的事实确保了无源射频转发器在轮胎外胎(尤其是在制造轮胎外胎时在轮胎构建和固化步骤期间)的厚度中处于受控位置。具体地,当轮胎外胎在生坯状态下组装时,这种配置减少了辐射偶极天线在各种非交联层内的可能偏移,特别是相对于胎体增强件层的偏移。因为轮胎外胎的主胎体增强件层从一个胎圈线延伸至另一个胎圈线,这提供了一个较宽的区域,在该区域中,无源射频转发器可以安装在轮胎外胎中并且可以运转。具体地,围绕无源射频转发器的弹性体材料的量因此受到控制,使得辐射偶极天线的长度可以根据轮胎内辐射偶极天线的电气环境可靠且稳健地进行调整。
最后,射频转发器位于轮胎外胎的胎圈和胎侧区域中,特别是在胎圈线和胎冠块状部的胎冠增强件之间,以便于它与外部射频读取器之间的通信,特别是在车辆上运转时。具体地,因为车辆车身的通常由金属制成的元件(例如翼子板或车轮)阻碍无线电波向或从位于轮胎外胎的无源射频转发器传播,特别是在UHF频率范围内,因此将无源射频转发器安装在轮胎外胎的胎侧和胎圈区域中,在径向上位于胎圈线的外侧,使得当轮胎外胎在车辆上使用时,无源射频转发器更容易在外部射频读取器的多个位置远程被外部射频读取器询问和读取。因此,与无源射频转发器的通信是稳健且可靠的。尽管对于射频通信不是必需的,但无源射频转发器位于轮胎外胎的内部。然后在轮胎外胎的制造期间将其结合至该外胎中,从而保护包含在无源射频转发器(如例如轮胎外胎标识器)的电子芯片的内存中的只读数据。替代方案是使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技术将由包含所述无源射频转发器的弹性体配混物制成的贴片固定至轮胎外胎的外表面,如例如内衬层或胎侧。该操作可以在轮胎外胎的使用寿命期间的任何时刻执行,使得包含在无源射频转发器的电子芯片的内存中的轮胎外胎数据的可靠性降低。
任选地,辐射偶极天线包括辐射偶极天线与电子部分垂交的第二区域,第二区域的每个环形圈的螺旋节距P2与卷绕直径D2之间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8。
具体地,在辐射偶极天线的该第二区域中,更特别地在与主天线垂交的区域中,辐射偶极天线所预期的效果为与电子部分的主天线发生电磁耦合,特别是电感耦合。因此,用于改善该耦合的第一手段是增加辐射天线的该第二区域中的电感,这相当于使螺旋弹簧收缩。此外,对于面对辐射偶极天线放置的给定长度的主天线,使该第二区域中的辐射偶极天线收缩通过增加辐射偶极天线提供的交换面积还促进了主天线和辐射偶极天线之间的能量传递。该能量传递的改善导致从无源射频转发器获得更好的通信性能。
优选地,辐射天线的螺旋弹簧的第一区域中的每个环形圈的螺旋节距与卷绕直径之间比值小于3,优选小于2。
尽管改善辐射天线的无线电性能是有利的,但是也不应忽视其必须执行的其它功能。特别地,螺旋弹簧是一种可延伸的结构,设计用于承受轮胎外胎中的射频转发器从构建轮胎外胎到将轮胎外胎用作车辆上的移动物体时所必须面对的三维应力。因此,建议限制辐射天线在该第一区域中的拉伸量,以确保辐射天线总体上保持足够的柔性,从而确保无源射频转发器的物理完整性。
优选地,主天线连接至包括电子芯片的电路板的端子,主天线的电阻抗与射频转发器的电路板的电阻抗相匹配。
术语“电路板的电阻抗”理解为意指主天线的端子之间的电阻抗,这表示包括至少一个电子芯片和连接至电子芯片的印刷电路板的电路板的电阻抗。
通过使主天线的阻抗与电路板的阻抗相匹配,通过提高增益和实现具有更具选择性的形状因数和更窄的通频带的电路板,在通信频率下优化了射频转发器。因此,对于给定量的传输至射频转发器的能量,改善了射频转发器的通信性能。对于给定的发射无线电功率,这特别地导致射频转发器的读取距离的增加。通过调节主天线的至少一个几何特征(如例如,丝线的直径,该丝线的材料和丝线的长度)来获得主天线的阻抗匹配。
还可以通过在主天线和电子电路之间加入由附加电子元件制成的阻抗匹配电路(如例如,基于电感器的滤波器、电容器和传输线)来获得主天线的阻抗匹配。
还可以通过结合主天线的特征和阻抗匹配电路的特征来获得主天线的阻抗匹配。
根据一个特别的实施方案,电子芯片和主天线的至少一部分嵌入到刚性电绝缘块(如例如,高温环氧树脂)中。该组件形成射频转发器的电子部分。
因此,包括主天线的至少一部分和连接至印刷电路板的电子芯片的电子部分被加强,使其元件之间的机械连接相对于轮胎外胎受到的热机械应力而言更加可靠,无论是在连接时还是在使用时。
这还使得能够独立于辐射天线或轮胎外胎制造射频转发器的电子部分。特别地,例如,使用具有多匝的微型线圈作为主天线使得能够设想包括主天线和电子芯片的电子元件的小型化。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主天线的未嵌入刚性块中的部分涂覆有电绝缘材料。
因此,如果主天线未完全包含在电子部分的刚性电绝缘块中,有用的是通过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的涂层(例如,用于电缆的绝缘护套的涂层)使其绝缘。
根据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轮胎外胎包括第四弹性体配混物层,该第四弹性体配混物层在轴向上位于至少一个胎体增强件层的主要部分的外侧,并且在轴向上位于第二弹性体配混物层和/或第三弹性体配混物层的内侧。
因此,轮胎外胎的这种配置提供了胎圈性能胎侧性能(两种性能有所不同)的折中,并且可以插入无源射频转发器以与该第四弹性体配混物层接触。该第四弹性体配混物层例如可以为胎圈线填充橡胶,其在胎圈线径向外侧位于胎体增强件层的主要部分和卷边之间。它也可以为胎圈线填充橡胶和/或胎体增强件层的卷边与轮胎外胎的第二弹性体配混物层和/或第三弹性体配混物层之间的胎圈填充橡胶和/或胎侧填充橡胶。
因此,无源射频转发器可以与该第四弹性体配混物层接触。
根据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轮胎外胎包括弹性体材料的气密层,即高度不透气的层,其允许加压的轮胎外胎在轮胎外胎没有任何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和在相同的使用条件下行驶至少一个月而不会损失充气压力,该层位于最靠近轮胎外胎的内侧的位置,所述轮胎外胎包括第五弹性体配混物层,所述第五弹性体配混物层位于至少一个胎体增强件层的主要部分的内侧。
由于第五弹性体配混物层位于轮胎外胎的胎侧,因此具有第五弹性体配混物层的轮胎外胎的这种配置特别地能够延长行驶。在轮胎外胎遭受充气压力损失的情况下,第五弹性体配混物层能够在胎圈和胎冠块状部之间传递载荷,而不会导致轮胎外胎的胎侧弯曲。
因此,无源射频转发器可以与该第五弹性体配混物层接触。
根据一个特别的实施方案,轮胎外胎包括由插入在两个橡胶层之间的增强元件形成的增强件层。
这些是特殊用途的外胎,根据使用类型或使用中的应力载荷,需要进行局部增强。例如,在胎圈中,该增强件层能够防止车轮和外胎之间的摩擦。该增强件层也可以位于特定区域,特别是胎冠块状部的轴向端部,以在严重的热机械应力载荷下限制胎冠块状部和轮胎外胎的几何形状。该增强件层通常具有至少一个自由端部。然后,无源射频转发器可以接触或靠近由弹性体配混物制成的该增强件层的自由端部。
根据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无源射频转发器部分地封装在电绝缘弹性体配混物的块中。
此处,术语“电绝缘”理解为意指弹性体配混物的电导率至少小于配混物的导电电荷渗滤阈值。
根据最后的具体实施方案,封装块的相对介电常数小于10。
构成封装块的弹性体配混物的该相对介电常数值确保了无源射频转发器所处环境的稳定性,从而使本发明的主题具有稳健性。因此,封装块确保环境中的无线电波保持恒定,从而稳健地固定辐射偶极天线的尺寸以在目标通信频率下操作。
根据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封装块的拉伸弹性模量小于与所述封装块相邻的至少一种弹性体配混物的拉伸弹性模量。
由此形成的组件使无源射频转发器更容易装配到生轮胎外胎中同时限制无源射频转发器在轮胎外胎内构成的机械奇点。如有必要,可能会使用传统的粘合橡胶层来将该组件固定到轮胎外胎上。
此外,弹性体配混物的刚度和导电特性确保了无源射频转发器在轮胎外胎内的优质机械插入和电绝缘。因此,射频转发器的操作不受轮胎外胎的干扰。
根据第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无源射频转发器位于由轮胎外胎的弹性体配混物层的表面限定的界面处。
这是使无源射频转发器更容易装配到轮胎外胎构造中的实施方案。无源射频转发器的装配通过将所述无源射频转发器放置在弹性体配混物层的外表面上而直接在用于构建生轮胎的装置中进行。该弹性体配混物层也可以为表层。然后用第二弹性体配混物层覆盖无源射频转发器。以此方式,无源射频转发器因此被轮胎外胎的部件完全封装。因此,无源射频转发器被嵌入到轮胎外胎内,确保在电子芯片的内存被写保护时不会被篡改。
作为优选,界面由另一个弹性体配混物层或增强件层限定,无源射频转发器在界面处位于距层的端部至少5毫米的距离处。
无源射频转发器在轮胎构造中表现为异物,构成机械奇点。在界面处的层的端部也构成机械奇点。为了保障轮胎外胎的耐用性,优选地,两个奇点彼此相距一定距离。这个距离越大越好,当然奇点影响的最小距离与这个奇点的尺寸成正比。与相邻层(如例如增强件层或胎体增强件层)的刚度相比,层的刚度越大,层的端部形成的奇点变得越敏感。当增强体由金属制成或者由具有高刚度的织物(如例如在芳族聚酰胺的情况下)制成时,将两个奇点保持至少10毫米的距离是合适的。
根据第二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无源射频转发器位于轮胎外胎的弹性体配混物层的内部。
该第二个实施方案具有根据轮胎外胎的厚度选择无源射频转发器的准确位置的优点,这与第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不同,第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通过弹性体配混物层之间的界面来定位。因此,还可以将无源射频转发器封装在从电绝缘和刚度的角度来看是均匀的弹性体配混物的块中,从而促进无源射频转发器的良好射频和机械操作。这也使得制备好的射频转发器结合到弹性体配混物层中,远离用于构建轮胎外胎的装置,这被证明更具有生产力。因此,该第二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为将无源射频转发器安装在轮胎外胎内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
有利地,无源射频转发器的辐射偶极天线的第一纵向轴线垂直于弹性体配混物层的厚度。
弹性体配混物层通常是较厚的层,彼此部分地叠置以构建轮胎外胎。为了获得对无源射频转发器在轮胎外胎内的定位的最佳控制,优选地,无源射频转发器的主要尺寸,即第一纵向轴线,定向为垂直于弹性体配混物层的厚度。这避免了相对于弹性体配混物的表面倾斜的射频转发器在轮胎制造期间穿过弹性体配混物层的外表面并进入另一层的风险。这种情况可能潜在地对轮胎外胎的耐久性有害。
非常有利地,无源射频转发器位于距弹性体配混物层的表面至少0.3毫米的距离处。
“至少0.3毫米的距离”理解为意指第一物体(在此情况下为可能配备有封装块的无源射频转发器)的任何外部材料点位于距第二物体(在此情况下为弹性体配混物层的表面)的任何材料点大于或等于0.3毫米的距离处。特别地,在固化状态下测量该0.3毫米的距离。
然后,这防止了弹性体配混物层内的无源射频转发器在热机械应力下的任何潜在位移的风险,或者在制造轮胎外胎的阶段期间无源射频转发器在弹性体配混物层内定位的任何散开的风险。这种定位不会导致无源射频转发器离开弹性体配混物层。然后,这确保了弹性体配混物层内的无源射频转发器的受控机械和电绝缘,这反过来又确保了轮胎外胎和射频转发器的耐久性,同时保证了良好的射频操作。
根据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与射频读取器的无线电通信发生在UHF频带中,更具体地在介于860MHz至960MHz之间的范围内。
具体地,在该频带中,辐射天线的长度与通信频率成反比。此外,在这些频带之外,无线电通信受到高度干扰或甚至不能通过标准弹性体材料。因此,这是射频转发器的尺寸和其无线电通信(特别是在远场)之间的最佳折中,使得能够获得轮胎领域令人满意的通信距离。
根据另一个特别的实施方案,辐射天线的长度L0介于30毫米至50毫米之间。
具体地,在860MHz至960MHz之间的频率范围内,取决于围绕射频转发器的弹性体配混物的相对介电常数,螺旋弹簧的总长度(根据射频转发器传输或接收的无线电波的半波长调整)介于30毫米至50毫米之间,优选介于35毫米至45毫米的区间内。为了优化辐射天线在这些波长处的操作,建议根据波长完美调整辐射天线的长度。
有利地,辐射天线的螺旋弹簧的第一区域中的卷绕直径介于0.6毫米至2.0毫米之间,优选介于0.6毫米至1.6毫米之间。
这能够限制辐射天线所占用的体积,从而能够增加围绕射频转发器的电绝缘弹性体配混物的厚度。当然,辐射天线的螺旋弹簧的第一区域中的该直径可以为恒定、变化、连续变化或分段变化的。从辐射天线的机械完整性的角度来看,直径优选为恒定或连续变化的。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辐射天线的第一区域中的辐射天线的至少一个环形圈的螺旋节距介于1毫米至4毫米之间,优选介于1.3毫至2毫米之间。
这能够确保辐射天线的第一区域中的弹簧(或至少一个环形圈)的螺旋节距与卷绕直径的比值小于3,从而保证螺旋弹簧的最小伸长。此外,在辐射天线的整个第一区域中,该节距还可以为恒定或变化的。当然,为了避免辐射天线中的奇点形成辐射天线中的机械弱点,节距优选为连续变化的或改变较小的变化。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辐射天线的丝线的直径介于0.05毫米至0.25毫米之间,理想地介于0.12毫米至0.23毫米之间。
在该丝线范围内,损耗电阻确实较低,从而改善了辐射天线的无线电性能。此外,限制丝线的直径能够通过增加电绝缘弹性体配混物的厚度来增加辐射天线和电导体之间的距离。然而,丝线需要保持一定的机械强度,以便能够承受在高应力环境(例如,轮胎外胎)中经受的热机械应力,而无需优化这些丝线的材料(通常为低碳钢)的断裂应力。这使得能够确保辐射天线具有令人满意的技术/经济折中。
有利地,辐射偶极天线的第一节距P1(其对应于辐射偶极天线的第一区域中的螺旋节距)大于辐射偶极天线的第二节距P2(其对应于辐射偶极天线的第二区域中的螺旋节距,在所述第二区域中辐射偶极天线与电子部分垂交)。
通过要求辐射偶极天线在辐射偶极天线与电子部分垂交的第二区域中的螺旋节距P2小于该区域外的辐射偶极天线的节距P1,辐射偶极天线在该区域中的电磁能力有利于但辐射效率受损,而辐射偶极天线在第一区域中的辐射效率得到提升。因此,辐射偶极天线的螺旋节距的压缩提高了该区域中天线的电感。对于通过辐射偶极天线的给定电流,这是对于增加由天线产生的磁场来说至关重要的手段。此外,无需更改辐射天线的卷绕直径即可获得辐射偶极天线电感的这种改善。此外,对于给定长度的主天线,与电子部分的主天线垂交的辐射偶极天线的节距的压缩确保了两个天线之间更大的交换面积,从而也提高了两个天线之间的电磁耦合。因此,射频转发器的通信性能由此得到改善。最后,辐射偶极天线的节距的压缩使得辐射偶极天线在该第二区域中的制造公差得到最小化和更好地控制,特别是关于辐射偶极天线的卷绕直径的限定。因此,辐射偶极天线的废品率降低,因为该直径的控制决定了电子部分相对于辐射偶极天线的定位。
非常有利地,电子部分放置在辐射天线的内部,辐射偶极天线的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内径D1’小于辐射偶极天线的第二区域中的第二内径D2’,并且电子部分被圆柱体外接,所述圆柱体的旋转轴线平行于第一纵向轴线并且所述圆柱体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辐射偶极天线的第一内径D1’。
通过确保外接电子部分的圆柱体具有平行于第一纵向轴线的旋转轴线和大于或等于辐射偶极天线的第一内径的直径,因此辐射天线的第一区域相对于电子部分的轴向运动形成止动件。由于电子部分相对于辐射偶极天线的居中定位,该第一区域位于与电子部分垂交的辐射偶极天线区域的两侧的事实确保因此存在两个在轴向上位于电子部分的外侧并限制射频转发器的电子部分的任何轴向移动的机械端部止动件。此外,由于外接电子部分的圆柱体的直径位于辐射天线的第二区域内部,因此该直径必须小于辐射天线的第二内径。因此,电子部分的任何径向偏移都受到辐射偶极天线的第二内径的限制。总之,电子部分的移动受到限制,这能够确保射频转发器的通信性能,同时确保无源射频转发器的电子部分和辐射偶极天线的物理完整性。最后,容纳这种射频转发器的轮胎外胎的耐久性也不受这种设计选择的影响。此外,射频转发器更易于操作,以便安装到轮胎外胎的结构中,而无需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详细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这些应用仅作为示例并参考附图给出,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并且其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射频转发器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射频转发器的立体图;
-图3a和图3b说明了辐射天线的丝线的长度,对于给定的辐射偶极天线的基本长度,该丝线的长度取决于螺旋弹簧的螺旋节距与卷绕直径之间的比值,并取决于是采用恒定节距还是采用恒定卷绕直径;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射频转发器的一个示例,具有某些特殊性;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识别标签的分解图;
-图6示出了传输至结合到根据本发明的轮胎外胎中的两个无源射频转发器的电功率根据观察频带的变化而变化的图;
-图7示出了现有技术的轮胎外胎的子午截面图;
-图8为当无源射频转发器位于轮胎外胎的外部区域时,根据本发明的轮胎外胎的胎圈和胎侧的子午截面图;
-图9为当无源射频转发器位于轮胎外胎的内部区域时,根据本发明的轮胎外胎的胎圈和胎侧的子午截面图;
-图10为包括两个胎体增强件层的轮胎外胎的子午截面图;
-图11为轮胎外胎的子午截面图,该轮胎外胎包括用于延长行驶的胎侧插入件并配备有无源射频转发器;以及
-图12为当无源射频转发器位于轮胎外胎的内部区域时,根据本发明的轮胎外胎的胎圈和胎侧的子午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术语“轮胎”和“充气轮胎”等同使用并且指代任何类型的充气轮胎或非充气轮胎(充气轮胎或非充气轮胎)。
图1显示了现有技术的射频转发器1,其构造为电子部分20位于辐射天线10的内部。辐射天线10由钢丝12组成,所述钢丝12已发生塑性形变,从而形成具有旋转轴线11的螺旋弹簧。螺旋弹簧主要由经涂覆的丝线的卷绕直径和螺旋节距限定。此处,螺旋弹簧的这两个几何参数是恒定的。因此,通过考虑丝线的直径,可精确地确定螺旋弹簧的内径13和外径15。此处,弹簧的长度L0对应于弹性体配混物块中的转发器1的射频传输信号的一半波长。因此,可以限定螺旋弹簧的正中平面19,该平面垂直于旋转轴线11并将辐射天线10分成两个相等部分。电子部分20的几何形状被圆柱体外接,所述圆柱体的直径小于或等于螺旋弹簧的内径13。这便于将电子部分20插入到辐射天线10中。主天线的正中平面21基本上与辐射天线10的正中平面19重叠。最后,主天线的轴线基本上平行于辐射天线10的旋转轴线11。可以将辐射天线分为两个不同的区域:辐射天线10的第一区域101和第二区域102,在第一区域101中螺旋弹簧不与电子部分20垂交,而在第二区域102中螺旋弹簧与电子部分20垂交。该辐射天线10的第一区域101包括具有基本上等同长度的两个部分101a和101b,这些部分在轴向上位于辐射天线10的第二区域102的两侧。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射频转发器1,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射频转发器,该射频转发器1的区别特征在于,辐射天线的第一区域的至少一个环形圈的螺旋节距与卷绕直径的比值大于0.8。在本申请中,每个区域101a和101b的所有环形圈的比值都已等同地改变。这是通过减少每个子区域101a和101b中的环形圈的总数来实现的。在该特定的情况下,辐射天线10的丝线卷绕的卷绕直径保持相同。然而,也可以通过增加该天线的第一区域101中的辐射天线10的钢丝卷绕的卷绕直径来更改第一区域101的每个环形圈的螺旋节距与卷绕直径的比值。在本申请中,没有更改辐射天线10在辐射天线10的第二区域102中的螺旋节距。因此,辐射天线10的第二区域102的螺旋节距与卷绕直径的比值小于0.8。
图3a和图3b说明了对于螺旋弹簧的一个环形圈,就辐射天线的无线电特性和电磁特性而言,螺旋节距与卷绕直径的比值的重要性。
图3a说明了当环形圈的螺旋节距和形成环形圈的丝线的直径保持恒定时环形圈的螺旋节距与卷绕直径的比值的变化。对于长度等于完整环形圈所占据的区域的辐射天线的基本长度,对于比值等于1,该环形圈的曲线距离等于2*PI*PI个基本单位。用实线绘制的曲线500对应于该环形圈。具体地,该环形圈的半径必须等于PI个基本单位。现在考虑以点线绘制的曲线501,其对应于比值等于2,因为螺旋节距是恒定的,所以该环形圈的卷绕直径必须是前一个环形圈的卷绕直径的二分之一,即PI个基本单位。因此,由点线501所示的该环形圈的曲线距离等于PI*PI个基本单位。因此,螺旋节距与卷绕直径的比值比第二个环形圈更大的第一个环形圈的曲线长度小于该第二个环形圈的曲线长度。用虚线绘制的曲线502和用点划线绘制的曲线503分别示出了0.8和0.5的比值。这两个环形圈的曲线长度分别等于2.5*PI*PI个基本单位和4*PI*PI个基本单位。
图3b说明了当环形圈的直径和形成环形圈的丝线的直径保持不变时,环形圈的螺旋节距与卷绕直径的比值的变化。对于长度等于完整环形圈所占据的区域的辐射天线的基本长度,对于比值等于1,该环形圈的曲线距离等于2*PI*PI个基本单位。用实线绘制的曲线505对应于该环形圈。具体地,该环形圈的半径必须等于PI个基本单位。现在考虑对应于比值等于2的曲线506,因为卷绕直径是恒定的,所以该环形圈的螺旋节距必须是前一个环形圈的螺旋节距的两倍,即4*PI个基本单位。然而,如果基本长度限制为2*PI个基本单位,则以点线表示的该环形圈的曲线距离等于PI*PI个基本单位。同样地,对于分别对应于比值0.5和0.2的曲线507和508,即环形圈数分别增至两倍和五倍,以点线示出的曲线507的曲线距离等于4*PI*PI个基本单位。此外,以双点划线绘制的曲线508的曲线距离等于10*PI*PI个基本单位。
当然,除了单独更改每个环形圈的螺旋节距或卷绕直径之外,还可以同时更改这两个参数。只有通过这两种更改得到的比值才会对辐射天线的通信性能产生影响。
具体地,导电丝线的电阻与丝线的曲线长度成正比。环形圈的螺旋节距与卷绕直径的比值越大,丝线的曲线长度越短。因此,环形圈的电阻越小。总之,通过使该电阻最小化,辐射天线的环形圈的无线电特性得到改善。通过在辐射天线的第一区域中使辐射天线的电阻最小化,提高了天线在传输和接收中的辐射效率,天线主要由该第一区域组成。此外,使天线的电阻最小化确保了在给定电位差下产生最大电流。因此,射频转发器的无线电性能以及因此的通信性能由此得到改善。
对于辐射天线的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的辐射效率小于第一区域并不重要。具体地,该第二区域的主要功能是确保与电子部分的主天线的电磁耦合。如果主天线是多匝线圈,则这种电磁耦合主要是由于电感耦合。为了发生这种耦合,辐射天线必须首先产生磁场。该磁场特别地取决于辐射天线的电感。为了使线圈的电感最大化,建议减小线圈的螺旋节距与卷绕直径的比值或增加线圈的环形圈数。通过降低辐射天线的第二区域的环形圈的螺旋节距与卷绕直径的比值,通过增加天线的电感使电感耦合最大化。此外,如果仅通过更改天线的螺旋节距来降低该比值,则构成天线的第二区域的匝数会增加,这会增加两个天线之间的能量传输面积。当然,这种能量传输面积的增加有利于射频转发器的通信性能。
图4说明了在860MHz至960MHz之间的频率范围内操作的射频转发器1,该射频转发器1旨在结合到轮胎外胎中。为了提高射频转发器1在具有胎圈线的轮胎外胎内的无线电通信性能和物理完整性,而不因此损害轮胎外胎的耐久性,优选将辐射天线10的旋转轴线布置成平行于轴线U,使其靠在轮胎外胎的胎体增强件层的至少两个增强元件上。特别地,如果轮胎外胎具有单个胎体增强件层,例如用于子午线轮胎的常规轮胎外胎,则辐射天线10的旋转轴线将垂直于由胎体增强件层的径向增强元件限定的增强件方向,使得用于无源射频转发器的机械锚点可以成倍增加,特别是如果该转发器在轮胎外胎的制造过程中被结合。结果,无源射频转发器1相对于轮胎外胎的旋转轴线或参考轴线沿周向定位。
此外,射频转发器相对于胎圈的轴向内端部沿轴向定位在外侧。这是机械稳定的区域,因为它不会在热机械变形方面经历相当大的不可预见的变化。最后,无源射频转发器1沿径向放置在胎圈线的径向上端部和轮胎外胎的胎冠块状部的轴向端部之间。由于介于射频读取器和无源射频转发器1之间的导电元件很少,因此在径向方向上的这种定位使得结合到陆地车辆轮胎外胎中的无源射频转发器更容易与位于陆地车辆外部的射频读取器通信。
此处,射频转发器1包括辐射天线10和位于辐射天线10内部的电子部分。电子部分包括连接至印刷电路板的电子芯片和由导电丝线组成的主天线,所述导电丝线包括连接至印刷电路板的十七个矩形匝。印刷电路板的与主天线相对的面包括曲折形状的电流电路,所述电流电路形成长度为10毫米且宽度为1毫米的线。最后,外接主天线的圆柱体的直径为0.8毫米。
由此形成的电路板嵌入环氧树脂的块30中,确保电子元件的机械可靠性和电路板的电绝缘。外接刚性块30的圆柱体的直径为1.15毫米,长度为6毫米。
此处,辐射天线10的长度L0为45毫米,并对应于915MHz频率的无线电波在相对介电常数约等于5的介质中的一半波长。使用直径为0.225毫米的钢丝12生产辐射天线10,所述钢丝12的表面涂覆有黄铜层。
辐射天线10可以分为两个主要区域。第一区域101对应于辐射天线的不与电子部分垂交的部分。其包括两个子区域101a和101b,所述子区域101a和101b位于刚性绝缘块30的两侧。
每个子区域101a,101b的长度L1为19毫米,并且包括12个恒定卷绕直径D1为1.275毫米的圆形匝。这分别限定了1.05毫米的内径和1.5毫米的外径。圆形匝的螺旋节距P1为1.55毫米。因此,匝的螺旋节距P1与卷绕直径D1的比值为1.21。每个子区域101a和101b的轴向外端部终结于2个邻接的匝。因此,较高的比值确保辐射天线10该区域101中的无线电性质的效率最大化。此外,位于辐射天线10最外部的匝之间的接触防止螺旋弹簧在处理射频转发器的过程中彼此交错。由于辐射天线10的第一区域101的大部分匝的比值大于0.8,因此显著改善了射频转发器1的无线电性能。
在辐射天线10的第二区域102(所述第二区域102对应于辐射天线10的与电子部分垂交的部分)中,辐射天线的长度为7毫米。螺旋弹簧的恒定螺旋节距P2为1毫米,恒定卷绕直径D2为1.575毫米。因此,辐射天线的第二区域的螺旋弹簧的内径为1.35毫米。这能够实现螺旋节距与卷绕直径的约0.63的恒定比值。相对于第一区域101,该比值使得辐射天线10的第二区域102的电感最大化,这能够改善与电子部分电磁耦合的效率。
在该特定情况下,在第一区域101中,辐射天线10的内径(等于1.05毫米)小于由外接电子部分的圆柱体表示的块30的直径(等于1.15毫米)。因此,辐射天线10的第一区域101的子区域101a和101b形成限制块30在辐射天线10内部轴向运动的机械止动件。通过将刚性绝缘块30插入辐射天线10中来安装电子部分。
此外,外接主天线的圆柱体的直径远大于辐射天线的第二区域102的螺旋弹簧的内径的三分之一。尽管外接主天线的圆柱体不与辐射天线10的旋转轴线U同轴,但是所述圆柱体基本上与其平行。此外,辐射天线10的第二区域102与主天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0.3毫米,即远小于辐射天线10的内径的四分之一。通过辐射天线10的第二区域102的经压缩的节距P2实现天线的这种接近度,并且对于弹簧的尺寸(特别是卷绕直径D2),其能够获得较低的公差。此外,这种接近确保了两个天线之间的更好品质的电磁耦合。当然,通过在主天线和辐射天线中使用相同形状的匝(如例如,圆形匝)可以改善该电磁耦合。还可以通过使两个天线的轴线同轴来优化该耦合,这相当于将电路板放置在主天线的内部使得电子部分的轴向尺寸最小化。因此,两个天线之间的电磁能量的传输面积的品质将是最佳的。
可以使用其他特定的实施方案,特别是在辐射天线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螺旋弹簧的卷绕直径变化的情况下,特别是在辐射天线的第一区域的内径小于外接电子部分的圆柱体的直径的情况下。
图5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射频转发器1的识别标签2,所述射频转发器1嵌入到由电绝缘弹性体材料制成的柔性块3中,该块由块状部3a和3b组成。射频转发器1通常放置在标签2的中间,以使辐射天线10的第一区域101和识别标签2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最大化。
在通过减小钢丝的卷绕直径来增加辐射天线10的第一区域101的环形圈的螺旋节距与卷绕直径之间的比值的情况下,射频转发器1在弹性体材料的块3中占用的体积减小。
在第一应用中,这能够减小识别标签2的每个块状部3a和3b的厚度,同时使识别标签2的外表面和辐射天线10的第一区域101之间保持相同的距离。该识别标签2的厚度减小有助于将其引入到待识别的物体中,同时保留相同的电绝缘能力。在第二应用中,这能够增加辐射天线10的第一区域101和识别标签2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该第二应用能够改善无线电性能,并因此改善放置在识别标签2中的射频转发器1的通信性能。具体地,标签2的电绝缘与辐射天线10的第一区域101和标签2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成比例。通过识别标签2更好的电绝缘,改善了射频转发器1的无线电操作,或如果该距离达到其功效渐近线,则使射频转发器1的无线电操作保持不变。
图6为通过现有技术的无源射频转发器和通过本发明的无源射频转发器传输到外部射频读取器的电功率的图,每个射频转发器都位于尺寸为255/35ZR19的PiloSport4米其林轮胎内部。无源射频转发器位于胎圈区域中,在径向上位于胎圈线径向上端部外侧30毫米的距离处,并径向抵靠第四弹性体配混物层。射频转发器的通信频率集中在915MHz。所使用的测量协议对应于标题为“Identification Electromagnetic Field Threshold andFrequency Peaks”的标准ISO/IEC 18046-3的测量协议。在宽范围的扫描频率内进行测量,而不是像传统情况那样在单一频率下进行测量。x轴表示通信信号的频率。y轴表示相对于前一代射频转发器传输的最大电功率,射频读取器接收的以分贝表示的电功率。虚曲线1000表示根据引用文献的射频转发器的响应。实曲线2000表示根据本发明的转发器对射频读取器传输的相同信号的响应。将注意到在射频读取器的通信频率下有利于根据本发明的射频转发器的大约两个分贝的改进。在关于通信频率的宽频带上,改进保持约至少一分贝。
轮胎的周向方向或纵向方向,是对应于轮胎的外围的方向,并由轮胎外胎的行驶方向限定。
轮胎的横向方向或轴向方向平行于轮胎外胎的旋转轴线或参考轴线。
径向方向是与轮胎外胎的旋转轴线或参考轴线相交并与其垂直的方向。
轮胎外胎的旋转轴线是在正常使用时轮胎外胎转动所围绕的轴线。
径向平面或子午平面是包含轮胎的旋转轴线的平面。
周向正中平面或赤道平面是垂直于轮胎外胎的参考轴线并且将轮胎外胎分为两半的平面。
图7示出了轮胎外胎100的子午截面,所述轮胎外胎100包括由胎冠增强件或带束层86增强的胎冠82、两个胎侧83和两个胎圈84。胎冠82由两个轴向端部821轴向界定,提供与轮胎外胎100的每个胎侧83的连接。胎冠增强件86在其每个边缘处轴向延伸直至轴向端部861。胎冠增强件86在径向外侧被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胎面89覆盖。每个胎圈84使用胎圈线85增强。锚定在胎圈84中的胎体增强件87将轮胎外胎分成两个区域,称为内部区域(朝向流体腔的方向)和外部区域(朝向轮胎的外侧)。胎体增强件包括主要部分87,该主要部分87在每个胎圈84中围绕两个胎圈线85缠绕。此处,胎体增强件的该主要部分87的卷边88朝向轮胎外胎100的外侧布置。胎体增强件以本身已知的方式由至少一个用帘线(例如在此情况下为织物帘线)增强的层组成,即这些帘线实际上彼此平行延伸。主要部分87从一个胎圈84延伸至另一个胎圈,从而与周向正中平面EP形成在80°至90°之间的角度。气密内衬层90相对于胎体增强件的主要部分87在径向内部从一个胎圈84延伸至另一个胎圈。
图8示出了轮胎外胎100的胎圈84和胎侧83区域中的详细视图。该图说明了无源射频转发器1在轮胎外胎100的外部区域中相对于胎体增强件的主要部分的定位,在所描绘的情况下,所述胎体增强件由单个胎体层87构成。
胎圈84由胎圈线85组成,胎体层的主要部分87围绕胎圈线85缠绕,其中卷边部分88位于轮胎外胎100的外部区域。胎体层的卷边88以自由边缘881终止。第四橡胶配混物层91(称为胎圈线填充物)在径向上位于胎圈线85的外部并与胎圈线85相邻。所述第四橡胶配混物层91具有径向外自由边缘911,该边缘911支承在胎体层的主要部分87的表面上(更准确地,在胎体层的外表层上;在胎体层的帘线和电子单元之间没有直接接触)。第二个第四橡胶配混物层92(称为“增强填充物”)与其相邻。其具有两个自由边缘。第一自由边缘921位于径向内侧并且支承在胎体层的卷边部分88上。另一个自由边缘922位于径向外侧并且终止于胎体层的主要部分87的表面上。最后,胎侧83通过覆盖第二个第四弹性体配混物层92和胎体层的主要部分87的第三弹性体配混物层94限定。胎侧由第三弹性体配混物层94的外表面限定,所述第三弹性体配混物层94具有自由边缘941,所述自由边缘941在径向上位于胎体层的卷边部分88的内侧并且终止于卷边部分88。
在该构造中与胎体层的主要部分87相邻的气密内衬层90位于轮胎外胎100的内部区域上。它以与胎体层的主要部分87相邻的自由边缘901终止。最后,第二弹性体配混物层93(称为胎圈保护件)保护胎体层以及气密内衬90、第二个第四弹性体配混物层92和第三弹性体配混物层94各自的径向内端部901、921和941。在将轮胎外胎100安装到车轮上期间,该第二弹性体配混物层93的外表面能够与轮辋凸缘直接接触。该第二弹性体配混物层93具有形成拐角的三个自由端部。第一个自由端部931位于轮胎外胎100的内部区域。第二个自由端部932位于轮胎外胎100的外部区域。最后,第三个自由端部933构成胎圈84的内端部841。
该轮胎外胎100的胎圈84及其连接的胎侧83配备有无源射频转发器,编号为1,可能带有后缀,所述无源射频转发器位于轮胎外胎100的外部区域。将已经预先封装在电绝缘封装橡胶中的第一无源射频转发器1定位在胎圈线填充物91的第四层的外表面上。所述无源射频转发器定位在距胎体层的卷边部分88的自由边缘881(其构成机械奇点)的10毫米的距离处。该位置确保了射频转发器1的机械稳定性区域,该区域有利于其机械耐久性。此外,将其嵌入轮胎外胎100的结构内,可以很好地保护其免受来自轮胎外胎100外部的机械攻击。
通常,优选地,无源射频转发器定位在距胎圈线85的径向外端部20毫米至40毫米之间的径向距离处,以便处于轮胎外胎在运行期间机械稳定的区域中,因为这确保了射频转发器的物理完整性。此外,确保这种定位在轮辋凸缘的径向外侧,通过限制与车轮性质(通常是金属的)相关的干扰,实现良好的无线电通信性能。
第二射频转发器1bis,任选地被封装在与第三弹性体配混物层94的材料相容或相似的电绝缘封装橡胶中,定位在第三弹性体配混物层94的内部。第三弹性体配混物层94和封装橡胶之间的材料相似性确保了在固化过程期间射频转发器1bis安装在胎侧83的内部。射频转发器1bis在轮胎外胎100的构建过程中通过第三弹性体配混物层94的原始外表面上的狭缝简单地放置在材料内。在固化模具中对生胎体加压,确保射频转发器1bis在固化状态下如图所示定位。该射频转发器1bis位于远离轮胎外胎100的任何其他组成部分的任何自由边缘,实际上在胎侧83的赤道处,提供了最远的射频通信距离。特别地,它与胎圈保护件的自由边缘932、胎体层卷边88的自由边缘881以及填充橡胶的自由边缘911和922间隔开。它的定位确保提高与外部射频读取器的通信性能,尤其是对于无源射频转发器的辐射偶极天线的特定形状。由于无源射频转发器1bis的辐射天线和电子部分之间的机械去耦,行驶期间的循环应力载荷不会造成破坏。必然地,这两个转发器在轴向上位于第二橡胶配混物层93的端部933的外侧,并因此位于胎圈84的径向内端部的外侧。它们径向定位在胎圈线85相对于轮胎外胎100的参考轴线的径向外端部851和胎冠增强件86的轴向端部861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无源射频转发器的定向是周向的,尽管唯一的规定是辐射偶极天线必须放置在胎体增强层的主要部分87的至少两个增强元件上。
图9示出了轮胎外胎100在胎圈84和胎侧83区域中的详细子午截面。该图9示出了轮胎外胎100的内部区域中的无源射频转发器相对于胎体增强件的主要部分87的位置。
轮胎外胎100特别地在内部区域包括气密内衬90和插入在胎体层的主要部分87和气密内衬90之间的增强件层97。该部件97具有径向内部自由边缘971,该自由边缘971在径向上位于胎圈线85的内侧。该增强体层97从轮胎外胎100的一个胎圈84延伸至另一个胎圈84。
射频转发器1在气密内衬90和增强体层97之间的界面处的位置使得射频转发器1在机械上稳定。射频转发器1在胎圈保护件93的自由边缘931的径向外侧大约40毫米,这意味着当安装在车轮上的轮胎外胎运行时,射频转发器1可以在径向上位于轮辋凸缘的外侧。相比之下,为了确保合适的无线电通信性能,优选使用电绝缘的包封橡胶来封装射频转发器1。从机械耐久性的角度来看,这个位置是无源射频转发器1的理想位置,保护它免受任何外部机械攻击和任何内部热机械攻击。无源射频转发器可以具有任何取向,只要它靠在胎体增强层87的至少两个增强元件上即可,由于部件97是增强体层,因此无源射频转发器靠在增强体层97的数个增强元件上。这确保射频转发器1具有相对于轮胎外胎100的厚度的轴向位置,当将该转发器1结合到轮胎外胎100中时,该轴向位置使得能够对无源射频转发器1的辐射天线的谐振进行稳健调谐。
根据本发明的射频转发器1ter的第二位置由于在轮胎外胎100中径向更靠外而使得改善无线电通信性能。然而,建议将其封装在电绝缘橡胶中,并且将辐射天线的第一纵向轴线定位成使得射频转发器1ter靠在胎体层87的至少两个增强元件上。此处,在该示例中,第一纵向轴线沿周向放置。优选地,无源射频转发器1ter定位在由轮胎外胎100的至少两个部件限定的界面处。这意味着当该芯片在第一次写入与电子芯片相关联的内存之后已经被写保护时,包含在无源射频转发器的电子芯片中的数据不能被篡改。
图10示出了轮胎外胎100的子午截面。该轮胎外胎100通常包括胎冠、两个胎侧83和两个胎圈84。在图10中仅描绘了胎侧83和胎圈84的径向内部。图10中描绘的胎圈84包括呈现出旋转对称的胎圈线85,第一胎体层的主要部分87从胎侧83朝向胎圈线85延伸并且通过卷边88延伸,所述卷边88围绕胎圈线85缠绕并且在外侧径向延伸直到端部881。该卷边88轴向朝向轮胎外胎100的胎圈84的外侧定位。第四弹性体配混物层91(称为填充橡胶)相对于胎圈线85径向定位在外侧并且轴向定位在第一胎体层的主要部分87和卷边88之间。该填充橡胶91在外侧径向延伸直到端部911。应当注意,填充橡胶的端部911相对于卷边88的端部881径向位于外侧。
胎圈84还包括在图中从胎侧83一直延伸到胎圈线85的第二胎体层或增强层97。该第二胎体层97相对于第一胎体层的主要部分87、填充物91和第一胎体层的卷边88沿轴向定位在外侧。两个胎体层(87、97)本身以已知的方式由通过所谓的“径向”帘线(此处,例如为织物)增强的帘布层组成,即这些帘线布置成几乎彼此平行并且从一个胎圈延伸至另一个胎圈,从而与轮胎外胎的正中周向平面EP形成在80°至90°之间的角度。位于轮胎外胎内侧的气密弹性体配混物层(“内衬”)90相对于第一胎体层的主要部分87在径向内部从一个胎圈84延伸至另一个胎圈。胎圈34包括能够与轮辋表面接触的第二弹性体配混物层或保护橡胶(或“保护件”或“缓冲胶”)93。该缓冲胶93在外侧径向延伸直至与第三弹性体配混物层94的界面,所述第三弹性体配混物层94的外表面限定胎侧83。缓冲胶93和胎侧橡胶94构成轮胎外胎的外层。胎圈84还包括第二个第四弹性体配混物层或附加填充橡胶92,其轴向布置在一方面第二胎体层97和另一方面缓冲胶93和胎侧橡胶94之间。
胎圈84还包括无源射频转发器1,所述无源射频转发器1轴向定位在第二胎体层97和附加填充物92之间的界面处并且径向定位在填充橡胶91的端部911和第一胎体层87的卷边88的端部881之间的界面处。此处,射频转发器1相对于胎圈线85的径向外端在径向外侧以40毫米的距离定位。
图10还示出了第二无源射频转发器1bis在位于轮胎外胎赤道附近的第三弹性体配混物层94的内部的位置。该第二位置提高了在车辆上操作的射频转发器的通信性能,因为该位置使无源射频转发器远离车辆的导电元件(车轮、轮罩)。此外,该射频转发器的辐射偶极天线的特殊设计优化了无线电通信。
图11是轮胎100的部分轴向截面图,该轮胎100能够泄气行驶并且装配有根据本发明的无源射频转发器。该图11还给出了轮胎外胎100的截面高度SH,即轮胎安装轮辋的标称直径NRD与轮胎外胎100的胎面89的径向最外部分之间的径向距离。在本文的背景下,轮胎安装轮辋的标称直径是指轮胎尺寸所指示的轮胎外胎的直径。
轮胎外胎100显示为处于不受约束的状态,即未安装在轮辋上并且使得两个胎圈84之间的宽度等于标称ETRTO轮辋的宽度。
关于轴向方向,“轴向外部”的意思是指向轮胎外部的轴向方向,而“轴向内部”的意思是指向轮胎外胎100的正中平面EP的轴向方向。
图11中所示的轮胎外胎是能够泄气行驶的轮胎,但选择该轮胎纯粹是为了说明,所描述的无源射频转发器可以结合在任何类型的轮胎的内部和表面上。
能够泄气行驶的轮胎100的一半具有胎冠82,所述胎冠82由在其每个边缘处的轴向端部821界定,该胎冠82通过胎冠增强件或带束层86增强,所述胎冠增强件或带束层86由在其每个边缘处的轴向端部861、胎侧83和胎圈84界定,所述胎圈84使用胎圈线85增强。胎冠增强件86在径向外侧被由弹性材料制成的胎面89覆盖。由单个胎体层87构成的胎体增强件在胎圈84中围绕胎圈线85缠绕,该胎体层87的卷边88轴向布置成朝向轮胎外胎100的外侧。以本身已知的方式,胎体层87由至少一个由所谓的“径向”帘线(此处,例如为织物)增强的帘布层构成,即这些帘线布置成几乎彼此平行并且从一个胎圈延伸至另一个胎圈,从而与正中周向平面EP形成在80°至90°之间的角度。气密内衬层90相对于胎体增强件87在径向内部从一个胎圈延伸至另一个胎圈。胎圈84包括第二弹性体配混物层(或“保护件”)93,其能够与轮辋的表面接触并以表示胎圈84的径向内端部841的端部933结束。它还包括相对于胎圈线85径向向外延伸的第四弹性体配混物层91。
由于存在相对于胎体增强件的主要部分87设置在轴向内部的胎侧插入件96,因此轮胎100能够泄气行驶。该胎侧插入件96使得轮胎的结构能够在零压力下承受载荷。用于胎侧插入件的橡胶的拉伸模量的数量级大约是胎侧橡胶的模量值的两倍或更多。
图11的胎侧插入件96包括第一无源射频转发器1,所述第一无源射频转发器1布置在距胎圈84的径向内端部933的径向距离D1处。距离D1必须大于D0(等于20mm),以免影响无源射频转发器1和外部读取器之间的通信质量。该距离大于典型轮辋凸缘的高度(为17.5毫米)。作为优选,距离D1小于50毫米。
优选将第一无源射频转发器1放置在半成品胎侧插入件96中然后再将其结合到生轮胎外胎100中。
在图11的示例中,胎侧插入件96由两个轴向彼此相邻的橡胶块961和962构成。第一无源射频转发器1位于两个橡胶块961和962之间的界面处。
该实施方案有助于在轮胎外胎100的构建期间精确且可重复地放置无源射频转发器1。
第二无源射频转发器1bis通过橡胶块962的一个表面上的狭缝放置在橡胶块962内,使得无源射频转发器1bis插入到橡胶块962中。该第二实施方案使得无源射频转发器由于与橡胶块接触而相对于胎体增强层的主要部分87更容易定位,并且使得无源射频转发器1bis附近的介电环境更加均匀,从而改善所述转发器的射频性能。此外,它在径向上更远离轮胎外胎100的参考旋转轴线。
图11示出了轮胎外胎100的截面高度SH的区域Z,无源射频转发器1和1bis优选定位在该区域中。该区域Z从SH的20%延伸至SH的70%。无源射频转发器1放置在SH的25%左右,无源射频转发器1bis放置在该参数的60%左右。
图12是轮胎外胎100在胎圈84和胎侧83区域中的轴向截面。轮胎外胎包括胎冠块状部,所述胎冠块状部通过胎侧83在其每个轴向边缘处终止于胎圈84内。
图12示出了主要用于乘用车辆的轮胎的胎圈84和胎侧83。图12中的由单个胎体层构成的胎体增强件通过围绕胎圈线85卷起而锚固在胎圈84中,以形成胎体增强件的主要部分87和卷边88。胎体层中的增强线为织物丝线。第四弹性体配混物层91将胎体增强件87的主要部分与卷边88分开。胎体增强件的卷边88在胎侧83的区域中径向向外延伸超过第四弹性体配混物层91的径向外端部911。
第二弹性体配混物层93(即当轮胎外胎安装在轮辋上时与轮辋接触的层)以及第三弹性体配混物层94(其形成轮胎在胎侧83区域中的外表面)与卷边88直接接触。没有其他第四弹性体配混物层。该胎圈84包括第一无源射频转发器1bis,该第一无源射频转发器1bis嵌入在第二弹性体配混物层93中,位于相对于胎圈线85径向外部的位置,在20毫米至40毫米之间的范围内,以便在安装轮胎后径向位于轮辋J的凸缘的外侧,从而确保射频转发器与外部读取器之间的良好通信。
该图12还示出了两个替代位置1bis a和1bis b,其中无源射频转发器嵌入在第三弹性体配混物层94中。如前所述,由于本发明的无源射频转发器的良好机械强度,这最后两个位置成为可能。所有这些位置都在轮胎外胎的内部,在轴向上位于构成胎圈84的内端部841的第二弹性体配混物层的端部933的外侧。
也可以将射频转发器定位在第二弹性体配混物层93和卷边88之间的界面处或者第三弹性体配混物层94和胎体增强件的卷边88或主要部分87之间的界面处。然后建议将无源射频转发器封装在封装块中,并使转发器与弹性体配混物层93和94的端部931和卷边88的端部881保持至少5毫米或甚至10毫米的距离以保持轮胎外胎的物理完整性。
当然,无源射频转发器的辐射偶极天线相对于由胎体增强件的主要部分的增强元件限定的方向的取向可以是任何方向,只要辐射偶极天线的投影至少与两个增强元件相交即可。因此,层的端部与无源射频转发器之间的距离是指无源射频转发器在轮胎外胎的每个子午平面中的每个材料点相对于同一平面中的层的端部的距离。无源射频转发器意味着该转发器可能配备有封装块。然而,更实际的是直接定位无源射频转发器,使得第一纵向轴线基本上垂直于胎体增强层的主要部分的增强元件的方向。
Claims (15)
1.轮胎外胎(100),其围绕参考轴线呈环形形状并配备有无源射频转发器(1、1bis、1ter),所述轮胎外胎(100)包括:
-胎冠块状部(82),所述胎冠块状部(82)包括胎冠增强件(86)和胎面(89),所述胎冠增强件(86)在其每个边缘处具有轴向端部(861),所述胎面(89)在其每个轴向端部(821)处通过胎侧(83)连接至胎圈(84),所述胎圈(84)相对于参考轴线具有在轴向和径向上位于胎圈(84)内侧的内端部(841),
-胎体增强件,所述胎体增强件包括至少一个由相互平行的增强元件形成的胎体增强件层,所述增强元件插入在弹性体配混物的两个表层之间,
-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增强件层通过围绕环形胎圈线(85)卷起而锚固在每个胎圈(84)中,以形成至少一个胎体增强件层的主要部分(87)和至少一个胎体增强件层在每个胎圈(84)中的卷边(88),所述主要部分(87)从一个胎圈线(85)延伸至另一个胎圈线并且在径向上相对于胎冠块状部(82)位于内侧,
-第二弹性体配混物层(93),其形成轮胎外胎(100)在胎圈(84)区域中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弹性体配混物层(93)旨在与轮辋接触,
-第三弹性体配混物层(94),其在径向外侧与第二弹性体配混物层(93)接触并且形成所述胎侧(83)的外表面,
-所述无源射频转发器(1、1bis、1ter)包括电子部分(20)和辐射偶极天线(10),所述辐射偶极天线(10)由单股螺旋弹簧组成,所述单股螺旋弹簧限定螺旋节距P、卷绕直径D、中间平面(19)和丝线直径,所述丝线直径限定辐射天线(10)的内径(13)和外径(15),所述辐射偶极天线(10)的长度(L0)设计成在频带上与外部射频读取器通信,所述辐射偶极天线(10)限定第一纵向轴线(11)、中心区域和沿着第一纵向轴线(11)的两个侧向区域,
-所述电子部分(20)包括电子芯片和线圈型主天线,所述主天线包括至少一个匝并由此限定第二纵向轴线和垂直于所述第二纵向轴线的中间平面(21),所述主天线电连接至电子芯片并电磁耦合至辐射偶极天线(10),所述主天线被圆柱体外接,所述圆柱体的旋转轴线平行于第二纵向轴线并且所述圆柱体的直径大于或等于与主天线垂交的辐射天线(10)的内径(13)的三分之一,
-所述无源射频转发器(1、1bis、1ter)布置成使得第一纵向轴线(11)和第二纵向轴线平行,并且主天线的中间平面(21)位于螺旋弹簧(10)的中心区域,
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偶极天线(10)包括辐射偶极天线(10)与电子部分(20)垂交的第二区域(102)和辐射偶极天线(10)不与电子部分(20)垂交的第一区域(101、101a、101b),螺旋弹簧的第一区域(101、101a、101b)中的至少一个环形圈的螺旋节距(P1)与卷绕直径(D1)之间的比值大于0.8,并且螺旋弹簧的第一区域(101、101a、101b)中的每个环形圈的螺旋节距(P1)与卷绕直径(D1)之间的比值小于3,辐射偶极天线(10)与至少一个胎体增强件层的主要部分(87)的至少两个增强元件垂交,并且无源射频转发器在轴向上位于胎圈(84)的内端部(841)的外侧并且在径向上位于胎圈线(85)的径向最外端部(851)和胎冠增强件(86)的轴向端部(861)之间,优选在轮胎外胎(100)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外胎(100),其中,所述轮胎外胎(100)包括至少第四弹性体配混物层(92),所述第四弹性体配混物层(92)在轴向上位于至少一个胎体增强件层的主要部分(87)的外侧,并且在轴向上位于第二弹性体配混物层(93)和/或第三弹性体配混物层(94)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外胎(100),其中,所述轮胎外胎(100)包括至少一个弹性体配混物的气密层(90),所述弹性体配混物的气密层(90)位于最靠近轮胎外胎(100)的内侧,所述轮胎外胎(100)包括至少第五弹性体配混物层(96),所述第五弹性体配混物层(96)在轴向上位于至少一个胎体增强件层的主要部分(87)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外胎(100),其中,所述轮胎外胎(100)包括至少一个增强体的增强件层(97),所述增强件层由插入在弹性体配混物的两个表层之间的增强元件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外胎(100),其中,所述无源射频转发器(1、1bis、1ter)部分封装在电绝缘弹性体配混物的块(3a、3b)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外胎(100),其中,封装块(3a、3b)的拉伸弹性模量小于与所述封装块(3a、3b)相邻的至少一种弹性体配混物的拉伸弹性模量。
7.根据权利要求5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外胎(100),其中,封装块(3a、3b)的相对介电常数小于1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外胎(100),其中,所述无源射频转发器(1、1ter)位于由所述轮胎外胎(100)的弹性体配混物层(91、92、93、94、96)的至少一个表面限定的界面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外胎(100),其中,界面由另一个弹性体配混物层(91、92、93、94、96)或增强件层(97)限定,所述无源射频转发器(1、1ter)在界面处位于距层(91、92、93、94、96、97)的端部至少5毫米的距离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外胎(100),其中,所述无源射频转发器(1bis)位于所述轮胎外胎(100)的弹性体配混物层(91、92、93、94、96)的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胎外胎(100),其中,所述无源射频转发器(1bis)的辐射天线(10)的第一纵向轴线(11)垂直于弹性体配混物层(91、92、93、94、96)的厚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和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外胎(100),其中,所述无源射频转发器(1bis)位于距弹性体配混物层(91、92、93、94、96)的表面至少0.3毫米的距离处。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外胎(100),其中,第二区域(102)的每个环形圈的螺旋节距(P2)与卷绕直径(D2)之间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8。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外胎(100),其中,辐射偶极天线(10)的第一节距(P1)大于辐射偶极天线(10)的第二节距(P2),所述第一节距(P1)对应于辐射偶极天线(10)的第一区域(101、101a、101b)中的螺旋节距,所述第二节距(P2)对应于辐射偶极天线(10)的第二区域(102)中的螺旋节距,在所述第二区域(102)中辐射偶极天线(10)与电子部分(20)垂交。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外胎(100),其中,所述电子部分(20)放置在辐射偶极天线(10)的内部,辐射偶极天线(10)的第一区域(101、101a、101b)中的第一内径D1’小于辐射偶极天线(10)的第二区域(102)中的第二内径D2’,并且所述电子部分(20)被圆柱体外接,所述圆柱体的旋转轴线平行于第一纵向轴线(11)并且所述圆柱体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辐射偶极天线(10)的第一内径D1’。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FR1910573 | 2019-09-25 | ||
FR1910573A FR3101171B1 (fr) | 2019-09-25 | 2019-09-25 | pneumatique EQUIPE d’un Transpondeur radiofréquence |
PCT/FR2020/051651 WO2021058905A1 (fr) | 2019-09-25 | 2020-09-22 | Pneumatique equipe d'un transpondeur radiofrequenc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23627A true CN114423627A (zh) | 2022-04-29 |
CN114423627B CN114423627B (zh) | 2023-11-10 |
Family
ID=68987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65289.9A Active CN114423627B (zh) | 2019-09-25 | 2020-09-22 | 包括射频转发器的轮胎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981166B2 (zh) |
EP (1) | EP4035075A1 (zh) |
JP (1) | JP2022550351A (zh) |
KR (1) | KR20220063181A (zh) |
CN (1) | CN114423627B (zh) |
FR (1) | FR3101171B1 (zh) |
MX (1) | MX2022003576A (zh) |
WO (1) | WO202105890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3108402B1 (fr) * | 2020-03-22 | 2022-06-17 | Safran | Dispositif de mesure d’un paramètre de fonctionnement d’un pneumatique |
JP7526141B2 (ja) * | 2021-06-30 | 2024-07-31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タイヤ |
KR20230163648A (ko) | 2022-05-24 | 2023-12-01 |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 배터리 팩 |
KR102636494B1 (ko) * | 2023-06-28 | 2024-02-14 | 주식회사 윌켐코리아 | 송수신 감도가 향상된 타이어 매설용 무선인식태그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75824A (zh) * | 1999-05-27 | 2000-12-06 | 摩托罗拉公司 | 螺旋天线 |
CN101137517A (zh) * | 2005-03-09 | 2008-03-05 | 米其林技术公司 | Rfid应答器天线的鲁棒安装装置 |
CN101958457A (zh) * | 2009-07-31 | 2011-01-26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宽频的双频天线 |
CN105320984A (zh) * | 2014-08-04 | 2016-02-10 |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橡胶轮胎内部的rfid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US20190081403A1 (en) * | 2016-05-20 | 2019-03-14 | Creo Medical Limited | Antenna structure |
CN110035913A (zh) * | 2016-12-05 | 2019-07-19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配备有电子构件的充气轮胎 |
CN110072713A (zh) * | 2016-12-05 | 2019-07-30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配备有电子构件的充气轮胎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12102A (en) * | 1996-10-04 | 2000-08-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Multi-band non-uniform helical antennas |
FR2963851B1 (fr) * | 2010-08-11 | 2017-04-21 | Soc De Tech Michelin |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e antenne pour un dispositif electronique d'un pneumatique |
FR3037200B1 (fr) | 2015-06-03 | 2017-05-26 | Michelin & Cie | Transpondeur radiofrequence pour pneumatique |
FR3059607A1 (fr) | 2016-12-05 | 2018-06-08 |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 Module de communication radiofrequence pour pneumatique |
FR3059606A1 (fr) | 2016-12-05 | 2018-06-08 |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 Module de communication radiofrequence pour pneumatique |
FR3059603A1 (fr) * | 2016-12-07 | 2018-06-08 |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 Pneumatique adapte pour roulage a plat equipe d’un organe electronique |
DE102017209541A1 (de) * | 2017-06-07 | 2018-12-13 |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 Fahrzeugreifen |
WO2019186067A1 (fr) * | 2018-03-30 | 2019-10-03 |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 Transpondeur radiofrequence pour pneumatique |
WO2019186066A1 (fr) * | 2018-03-30 | 2019-10-03 |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 Transpondeur radiofrequence pour pneumatique |
FR3101019B1 (fr) * | 2019-09-25 | 2022-12-16 | Michelin & Cie | pneumatique EQUIPE d’un Transpondeur radiofréquence |
FR3101170B1 (fr) * | 2019-09-25 | 2022-08-05 | Michelin & Cie | pneumatique EQUIPE d’un Transpondeur radiofréquence |
-
2019
- 2019-09-25 FR FR1910573A patent/FR3101171B1/fr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9-22 EP EP20790361.8A patent/EP4035075A1/fr active Pending
- 2020-09-22 CN CN202080065289.9A patent/CN114423627B/zh active Active
- 2020-09-22 US US17/763,378 patent/US11981166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9-22 MX MX2022003576A patent/MX2022003576A/es unknown
- 2020-09-22 KR KR1020227009436A patent/KR20220063181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20-09-22 JP JP2022519292A patent/JP2022550351A/ja active Pending
- 2020-09-22 WO PCT/FR2020/051651 patent/WO2021058905A1/fr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75824A (zh) * | 1999-05-27 | 2000-12-06 | 摩托罗拉公司 | 螺旋天线 |
CN101137517A (zh) * | 2005-03-09 | 2008-03-05 | 米其林技术公司 | Rfid应答器天线的鲁棒安装装置 |
CN101958457A (zh) * | 2009-07-31 | 2011-01-26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宽频的双频天线 |
CN105320984A (zh) * | 2014-08-04 | 2016-02-10 |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橡胶轮胎内部的rfid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US20190081403A1 (en) * | 2016-05-20 | 2019-03-14 | Creo Medical Limited | Antenna structure |
CN110035913A (zh) * | 2016-12-05 | 2019-07-19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配备有电子构件的充气轮胎 |
CN110072713A (zh) * | 2016-12-05 | 2019-07-30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配备有电子构件的充气轮胎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058905A1 (fr) | 2021-04-01 |
FR3101171A1 (fr) | 2021-03-26 |
US11981166B2 (en) | 2024-05-14 |
US20220371386A1 (en) | 2022-11-24 |
JP2022550351A (ja) | 2022-12-01 |
KR20220063181A (ko) | 2022-05-17 |
EP4035075A1 (fr) | 2022-08-03 |
FR3101171B1 (fr) | 2022-08-05 |
MX2022003576A (es) | 2022-04-25 |
CN114423627B (zh) | 2023-1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514533B (zh) | 包括射频转发器的轮胎 | |
CN110072713B (zh) | 配备有电子构件的充气轮胎 | |
CN114423627B (zh) | 包括射频转发器的轮胎 | |
US11505011B2 (en) | Tire suitable for running flat equipped with an electronic member | |
CN110035913B (zh) | 配备有电子构件的充气轮胎 | |
US20210001671A1 (en) | Tire provided with a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module | |
US20210098858A1 (en) | Radio-frequency transponder for tire | |
CN114450178B (zh) | 包括射频转发器的轮胎 | |
CN110770050B (zh) | 设置有电子单元的适用于失压续跑的轮胎 | |
CN114829158B (zh) | 包括射频转发器的轮胎 | |
CN110770049B (zh) | 设置有电子单元的适用于失压续跑的轮胎 | |
CN114829159B (zh) | 具有射频转发器的轮胎 | |
WO2020075732A1 (ja) | タイヤに埋め込まれるrfタグおよびrfタグ内蔵タイヤ | |
CN110998967B (zh) | 用于轮胎的电子构件的天线 | |
EP1454771B1 (en) | Electronics device for a tire having an extensible antenna and a tire having such a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