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19769A - 一种门锁管理方法、装置、智能作业记录仪、介质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锁管理方法、装置、智能作业记录仪、介质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19769A
CN114419769A CN202210112660.3A CN202210112660A CN114419769A CN 114419769 A CN114419769 A CN 114419769A CN 202210112660 A CN202210112660 A CN 202210112660A CN 114419769 A CN114419769 A CN 114419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lock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time range
current
reco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26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鹏
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1266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197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19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197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71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interacting with a central unit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6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using personal physical data of the operator, e.g. finger prints, retinal images, voicepatter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896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门锁管理方法、装置、智能作业记录仪、介质及系统,用以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铁路运行安全。该方法中智能作业记录仪获取允许的作业人员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第一时间范围和允许打开的门锁的第一标识信息,在第一时间范围内门锁所在的作业区域无火车通行;判断是否当前作业的作业人员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匹配、当前开锁时间位于第一时间范围内、当前关联的门锁的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标识信息一致;如果是,向门锁发送开锁指令。由于对作业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当前开锁时间和门锁进行三重认证,保证特定的作业人员在特定的时间进入特定的作业区域,可以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可以保证铁路运行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门锁管理方法、装置、智能作业记录仪、介质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锁管理方法、装置、智能作业记录仪、介质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铁路行业中铁路管理单位对铁轨两侧的作业栅栏门进行严格管理,允许授权特定作业人员在特定时间内出入特定区域进行作业,当非作业人员在非法时间进入作业区域,容易酿成铁路安全事故。
在传统的消费类家居智能门锁场景下,用户操作手机上安装的特定应用(application,APP)、或者通过人脸、指纹、蓝牙等打开智能门锁。但是传统的消费类家居智能门锁无法满足铁路行业中的作业管理要求,导致实际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铁路运行安全存在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门锁管理方法、装置、智能作业记录仪、介质及系统,用以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铁路运行安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门锁管理方法,应用于智能作业记录仪,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本次作业允许的作业人员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第一时间范围和允许打开的门锁的第一标识信息,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所述门锁所在的作业区域无火车通行;
判断是否当前作业的作业人员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匹配、当前开锁时间位于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以及当前关联的门锁的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一致;
如果是,向所述门锁发送开锁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本次作业允许的作业人员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第一时间范围、允许打开的门锁的第一标识信息包括:
在服务器中获取并保存本次作业计划,所述本次作业计划包括本次作业允许的作业人员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第一时间范围和允许打开的门锁的第一标识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是否当前作业的作业人员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匹配、当前开锁时间位于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以及当前关联的门锁的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一致,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
如果匹配,在当前关联的门锁中获取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判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是否一致;
如果一致,判断所述当前开锁时间是否位于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
如果是,确定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匹配、所述当前作业时间位于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且所述的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向所述门锁发送开锁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在设定时长内所述门锁未关闭,提示所述作业人员关闭所述门锁。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当前关锁时间位于第二时间范围内,以及当前关联的门锁的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标识信息一致;
如果是,向所述门锁发送关锁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门锁为蓝牙门锁,所述门锁的标识信息为媒体存取控制MAC地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门锁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本次作业允许的作业人员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第一时间范围和允许打开的门锁的第一标识信息,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所述门锁所在的作业区域无火车通行;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当前作业的作业人员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匹配、当前开锁时间位于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以及当前关联的门锁的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一致;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向所述门锁发送开锁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所述门锁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作业记录仪,所述智能作业记录仪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所述门锁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所述门锁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门锁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门锁和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所述门锁管理方法的步骤的智能作业记录仪。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作业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当前开锁时间和门锁进行三重认证,可以保证特定的作业人员在特定的时间进入特定的作业区域,可以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可以保证铁路运行安全。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数据化进行管理和操作,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工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锁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锁管理系统的结果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作业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作业记录仪的软件结构框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锁管理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信息的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信息的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信息的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信息的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锁管理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锁管理过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锁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铁路运行安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门锁管理方法、装置、智能作业记录仪、介质及系统。
本申请主要应用于铁路行业中栅栏门的管理场景,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门锁管理场景下,例如可以应用于电力行业中栅栏门的管理场景。
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门锁管理方法,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门锁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门锁管理系统中包括服务器、智能作业记录仪和门锁。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门锁管理方法,对门锁进行控制,从而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铁路运行安全。
其中服务器和智能作业记录仪之间可以进行通信,例如服务器可以向智能作业记录仪发送作业计划,作业记录可以包括本次作业区域对应的门锁的标识信息、允许作业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和允许作业的时间范围等,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获取作业人员的操作记录以及门锁的门锁状态(包括开锁状态和/或关锁状态)上报给服务器。智能作业记录仪和门锁之间可以进行通信,例如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向门锁发送开锁指令或关锁指令,门锁可以将开锁成功与否,或关锁成功与否的信息反馈给智能作业记录仪。在图1所示的门锁管理系统中,对服务器和智能作业记录仪之间的通信方式不做限定,对智能作业记录仪和门锁之间的通信方式也不做限定。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能的门锁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门锁管理系统中包括管理设备、服务器、基站、智能作业记录仪和栅栏门,栅栏门安装有门锁。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门锁管理方法,对门锁进行控制,从而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铁路运行安全。
例如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管理设备为每次作业制定作业计划,管理设备和服务器之间可以通过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protocol,TCP/IP)协议进行通信,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通过4G/5G网络接入基站,从而与服务器通过4G/5G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并且智能作业记录还可以通过蓝牙通信方式与栅栏门上安装的门锁进行通信,控制门锁的开锁和关锁。
一种可能的智能作业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应该理解的是,图3所示智能作业记录仪300仅是一个范例,并且智能作业记录仪300可以具有比图3中所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多个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智能作业记录仪为终端设备。
如图3所示,智能作业记录仪300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310、存储器320、显示单元330、摄像头340、传感器350、音频电路3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370、处理器380、蓝牙模块381、以及电源390等部件。
RF电路310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可以接收基站的下行数据后交给处理器380处理;可以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器件。
存储器3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数据。处理器3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20的软件程序或数据,从而执行智能作业记录仪300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3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存储器320存储有使得智能作业记录仪300能运行的操作系统。本申请中存储器3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程序,还可以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门锁管理方法的程序代码。
显示单元3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产生与智能作业记录仪3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显示单元330可以包括设置在智能作业记录仪300正面的触摸屏331,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例如点击按钮,拖动滚动框等。
显示单元330还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智能作业记录仪300的各种菜单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具体地,显示单元330可以包括设置在智能作业记录仪300正面的显示屏332。其中,显示屏332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单元330可以用于显示门锁管理界面,实现对门锁的开锁状态和关锁状态的管理。
其中,触摸屏331可以覆盖在显示屏332之上,也可以将触摸屏331与显示屏332集成而实现智能作业记录仪3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集成后可以简称触摸显示屏。本申请中显示单元330可以显示应用程序以及对应的操作步骤。
摄像头340可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处理器380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
智能作业记录仪3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350,比如加速度传感器351、距离传感器352、指纹传感器353、温度传感器354。智能作业记录仪300还可配置有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
音频电路360、扬声器361、麦克风362可提供用户与智能作业记录仪3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3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361,由扬声器3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智能作业记录仪300还可配置音量按钮,用于调节声音信号的音量。另一方面,麦克风3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3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3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设备,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320以便进一步处理。本申请中麦克风362可以获取用户的语音。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智能作业记录仪300可以通过Wi-Fi模块370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
处理器380是智能作业记录仪3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智能作业记录仪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2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20内的数据,执行智能作业记录仪3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380还可以集成应用处理器和基带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基带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380中。本申请中处理器380可以运行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用户界面显示及触控响应,以及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门锁方法。另外,处理器380与显示单元330耦接。
蓝牙模块381,用于通过蓝牙协议来与其他具有蓝牙模块的蓝牙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例如,智能作业记录仪300可以通过蓝牙模块381与同样具备蓝牙模块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建立蓝牙连接,从而进行数据交互。
智能作业记录仪3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390(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3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智能作业记录仪300还可配置有电源按钮,用于智能作业记录仪的开机和关机,以及锁屏等功能。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作业记录仪300的软件结构框图。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
如图4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4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像,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短信息等。
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拍照控件、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用于采集图像的应用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智能作业记录仪300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
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例如短信息的消息摘要,消息内容),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智能作业记录仪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
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动态图象专家组(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MPEG)4,H.264,MP3,高级音频编码(advanced audio coding,AAC),自适应多码率(adaptive multi-rate,AMR),JPG,PNG等。
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像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
2D(一种动画方式)图形引擎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
下面结合各实施例对门锁管理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锁管理的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501:获取本次作业允许的作业人员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第一时间范围和允许打开的门锁的第一标识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门锁管理方法应用于智能作业记录仪,实际应用场景中,智能作业记录仪也可以为具有门锁管理功能的其他终端设备。其中智能作业记录仪具有通信芯片,通信芯片可以包括4G/5G通信芯片,和/或蓝牙芯片等。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门锁管理方法适用于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域的门锁管理场景,也适用于作业人员离开作业区域的门锁管理场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以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域的门锁管理场景进行说明,对于作业人员离开作业区域的门锁管理场景,相似之处不做赘述。
在铁路作业中,铁路作业单位会对铁轨两侧的作业栅栏门进行严格管理,允许特定作业人员在特定作业时间范围内进入特定作业区域进行作业。也就是说,存在不同作业人员在不同作业时间范围内进入不同栅栏门。这是因为如果在非法时间范围内进入作业区域,或者非法人员或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域,容易酿成铁路安全事故。因此在该S501中,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获取本次作业允许的作业人员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第一时间范围和允许打开的门锁的第一标识信息。
服务器(或服务器对应的管理设备)安装有后台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后台管理系统根据火车车次时刻表对每次作业制定作业计划。例如管理人员可以选取作业区域,在所有允许作业的作业人员中挑选允许本次作业的作业人员,以及设置允许的作业时间范围,服务器可以根据管理人员的配置,确定作业区域(即作业区域栅栏门的门锁的标识信息,包括上述第一标识信息)、允许作业的作业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上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允许的作业时间范围(包括上述第一时间范围)。允许的作业时间范围指为保证作业人员安全和铁路运行安全设置的作业时间范围。允许的作业时间范围可以包括允许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域的时间范围,也就是说,作业人员在该作业时间范围内进入作业区域内进行作业,可以保证作业人员安全和铁路运行安全。可选的,允许的作业时间范围还可以包括允许作业人员离开作业区域的时间范围,也就是说,作业人员在该作业时间范围内进入作业区域内进行作业,并在该作业时间范围内离开作业区域,可以保证作业人员安全和铁路运行安全。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作业人员可以在进入作业区域前开锁,并且在进入作业区域后关锁,以及作业人员可以在离开作业区域前开锁,并且在离开作业区域后关锁,这样可以在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域后以及离开作业区域后,避免非法人员或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域,进一步提高作业人员和铁路运行的安全性。
在一个示例中,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在每次作业开锁之前,在服务器中获取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第一时间范围和第一标识信息,以便于作业人员及时获取到本次作业的相关信息。
在另一个示例中,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预先在服务器中获取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第一时间范围和第一标识信息,然后保存在本地,以便于在偏僻地区或信号不好的情况下的正常作业。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同时获取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第一时间范围和第一标识信息,也可以分别获取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第一时间范围和第一标识信息。
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用于标识本次作业允许的作业人员。本次作业允许的作业人员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生物特征信息可以包括人脸、指纹或虹膜或声音等一种或多种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中可以保存有所有作业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然后根据管理人员的配置,确定本次允许的作业人员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服务器中还可以保存所有作业人员的其他相关信息,如工号、姓名等信息,即在该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将本次允许的作业人员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下发给智能作业记录仪,智能作业记录仪对服务器下发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进行保存,作为是否允许作业人员进出作业区域的一个判断依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次允许的作业人员在取得智能作业记录仪之后,在进出作业区域之前,录入第一生物特征信息,作为是否允许作业人员进出作业区域的一个判断依据。
不同人员对应的人脸的五官、轮廓、肤色和皮肤纹理等特征有所区别,因此基于人脸特征信息进行认证可以有效区分不同的作业人员。不同人员对应的指纹的纹形、模式区、核心点、三角点、纹路数以及纹路的方向、曲率和位置等特征有所区别,因此基于指纹特征信息进行认证可以有效区分不同的作业人员。不同人员对应的虹膜的像冠、水晶体、细丝、斑点、结构、凹点、射线、皱纹和条纹等特征有所区别,因此基于虹膜特征信息进行认证可以有效区分不同的作业人员。不同人员对应的声音的声纹等特征有所区别,因此基于声音特征信息进行认证可以有效区别不同的作业人员。
第一时间范围为作业区域内无火车通过的空窗期,即在该第一时间范围内门锁所在的作业区域无火车通行。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中可以保存有火车车次时刻表,火车车次时刻表中包括每列火车的车次,以及每列火车在不同时刻通行的区域,因此服务器可以根据管理人员的配置,确定本次作业的第一时间范围。例如,第一时间范围可以采用一个时间范围进行表示,如第一时间范围为本次作业计划所需的作业时间范围T,则作业人员可以在T内的任一时刻开锁,灵活进出作业区域,此处不局限于作业人员的开锁是进入作业区域的开锁操作,或是离开作业区域的开锁操作。又如,第一时间范围可以采用两个时间范围进行表示,如第一时间范围包括A1和A2,此处可限定A1内的开锁操作是进入作业区域的开锁操作,A2内的开锁操作是离开作业区域的开锁操作。其中进入作业区域的开锁操作和离开作业区域的开锁操作可以通过APP的显示界面中的不同控件实现。
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本次作业允许打开的门锁,即本次作业区域处栅栏门的门锁。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门锁使用前可以将门锁的标识信息以及门锁所在的作业区域登记到服务器中,服务器中可以保存有所有门锁的标识信息。门锁可以具有通信芯片,门锁中的通信芯片可以包括4G/5G通信芯片,和/或蓝牙芯片等。例如门锁为蓝牙门锁,门锁具有蓝牙芯片,门锁的标识信息可以为媒体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
为了区分不同的作业计划,管理人员在制定作业计划时,服务器为每一作业计划设置一个任务标识(identity,ID),智能作业记录仪也可以具有设备ID,服务器将任务ID与设备ID关联,任务ID还对应有该作业计划的作业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作业时间范围以及门锁的标识信息。例如表1所示,每一作业计划包含的必选关联字段如下:
表1
任务ID 设备ID 作业时间范围 门锁MAC地址 作业人员的人脸数据
S502:判断是否当前作业的作业人员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匹配、当前开锁时间位于第一时间范围内、以及当前关联的门锁的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标识信息一致。如果是,进行S503。
作业人员一般手持或佩戴智能作业记录仪达到作业区域的栅栏门附近,进行开锁操作,因此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获取当前作业的作业人员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以生物特征信息为人脸数据为例,智能作业记录仪中可以安装有图像采集模块(如图3中的摄像头340),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当前作业的作业人员的人脸数据,这样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获取到当前作业的作业人员的人脸数据,将该人脸数据与S501中获取到的允许作业的作业人员的人脸数据进行比较。若匹配,则表示当前作业的作业人员属于本次作业允许的作业人员。若不匹配,则表示当前作业的作业人员不属于本次作业允许的作业人员。
在该S502中,对作业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可以避免任意人员使用智能作业记录仪进入作业区域出现安全问题,有些作业区域是危险区域,只允许特种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如果不对作业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可能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并且有些作业区域允许多批不同作业人员进入,通过本次作业允许的作业人员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进行校验,也可以避免串岗串班的情况出现。
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将设备本身的时间确定为当前开锁时间,若当前开锁时间位于S501中获取到的第一时间范围内,则表示当前开锁时间位于本次作业允许的时间范围。若当前开锁时间不位于第一时间范围内,表示当前开锁时间并非本次作业允许的时间。这样可以避免作业人员在非作业时间范围内进入作业区域导致的安全风险。
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与附近的门锁建立关联关系,并且从关联的门锁中获取到门锁的第二标识信息,将该第二标识信息与S501中获取到的第一标识信息进行比较,若一致,则表示当前关联的门锁为本次作业允许打开的门锁。以门锁为蓝牙门锁为例,智能作业记录仪与门锁进行匹配建立蓝牙连接,蓝牙连接成功后,门锁可以向智能作业记录仪返回门锁的MAC地址。这样可以避免作业人员打开错误的门锁进入错误的作业区域导致的安全风险。
S503:向所述门锁发送开锁指令。
如果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匹配、当前开锁时间位于第一时间范围内,以及门锁的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标识信息一致,表示三重认证方式均通过,即可以保证特定的作业人员在特定的时间进入特定的作业区域,可以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可以保证铁路运行安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门锁开锁成功后,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将本次操作日志上传至服务器进行保存,以便于每次操作门锁的可查可追溯性。操作日志可以包括智能作业记录仪的设备ID、当前开锁时间、作业人员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以及门锁的第一标识信息,即表示第一生物特征信息标识的作业人员操作设备ID标识的智能作业记录仪,在当前开锁时间,打开了第一标识信息标识的门锁。在一些实施例中,门锁开始成功后,如图6所示,智能作业记录仪还可以在安装的APP的显示界面中提示“门锁已开锁”。
如果存在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第一生物特征信息不匹配、当前开锁时间不位于第一时间范围内、或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标识信息不一致中的一项或多项,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不发送开锁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作业记录仪还可以向当前作业的作业人员发送相应的提示信息,例如在安装的APP的显示界面中提示“开锁失败”(如图7中的(a)所示)“作业人员不匹配”(如图7中的(b)所示)、“当前开锁时间非本次作业允许的作业时间”(如图7中的(c)所示)或“当前作业区域非本次作业允许的作业区域”(如图7中的(d)所示)等,当然,上述提示信息仅作为示例,此处不限定提示信息的提示方式。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将相关操作日志上传至服务器进行保存。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作业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当前开锁时间和门锁进行三重认证,可以保证特定的作业人员在特定的时间进入特定的作业区域,可以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可以保证铁路运行安全。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数据化进行管理和操作,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工维护成本。
实施例2:
为了保证铁路作业的正常进行,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本次作业允许的作业人员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第一时间范围、允许打开的门锁的第一标识信息包括:
在服务器中获取并保存本次作业计划,所述本次作业计划包括本次作业允许的作业人员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第一时间范围和允许打开的门锁的第一标识信息。
有些作业区域比较偏僻或者信号不好,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预先在服务器中获取并保存本次作业计划(也称任务单),然后再由作业人员携带到作业区域,这样即使作业区域没有网络,也可以继续进行上述三重认证,保证铁路作业正常进行。
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自动拉取本次作业计划,也可以根据作业人员的控制在服务器中拉取本次作业计划。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在登录后与服务器进行通信,然后在服务器中拉取本次作业计划。
在该实施例中,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同时获取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第一时间范围和门锁的第一标识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预先在服务器中获取并保存本次作业计划,这样即使作业区域偏僻或者信号不好,作业人员也可以通过智能作业记录仪进行正常作业。
实施例3:
为了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铁路运行安全,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判断是否当前作业的作业人员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匹配、当前开锁时间位于第一时间范围内、以及当前关联的门锁的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标识信息一致,包括:
判断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第一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
如果匹配,在当前关联的门锁中获取第二标识信息,判断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标识信息是否一致;
如果一致,判断当前开锁时间是否位于第一时间范围内;
如果是,确定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匹配、当前作业时间位于第一时间范围内、且的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标识信息一致。
在三重认证中,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对生物特征信息、门锁的标识信息、开锁时间依次进行认证,可以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铁路运行安全。
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先对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认证,如果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第一生物特征信息不匹配,智能作业记录仪确定不开锁,可以将操作日志上传至服务器,该操作日志中还可以包括第二生物特征信息,表示有非法人员想要进行开锁。在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第一生物特征信息不匹配的情况下,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不关联门锁或者不在关联的门锁中获取第二标识信息,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数据交互,节省通信资源以及节省智能作业记录仪的耗能。
如果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匹配,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对门锁的标识信息进行认证,如果门锁的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标识信息不一致,智能作业记录仪确定不开锁,可以操作日志上传至服务器,该操作日志还可以包括门锁的第二标识信息,表示有作业人员想要进入错误的作业区域。
如果门锁的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标识信息一致,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进行开锁时间进行验证,如果当前开锁时间不位于第一时间范围内,智能作业记录仪确定不开锁,可以将操作日志上传至服务器,该操作日志还可以包括当前开锁时间,表示有作业人员在错误时间(或非作业时间范围内)想要进行开锁。
如果当前开锁时间位于第一时间范围内,智能作业记录仪确定三重认证通过,可以进行后续的开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作业记录仪进行三重认证可以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铁路运行安全,并且在某一步认证不通过时,智能作业记录仪不进行后续的认证步骤,还可以节省智能作业记录仪的处理资源以及能耗。
实施例4: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员的人身安全和铁路运行安全,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向门锁发送开锁指令之后,方法还包括:
如果在设定时长内门锁未关闭,提示作业人员关闭门锁。
考虑到有些门锁不会进行自动关锁(如一些蓝牙门锁),如果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域或离开作业区域后忘记关锁,任何人员均可以进出作业区域,导致人员的人身安全和铁路运行安全存在风险,因此在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域或离开作业区域后,识别到设定时长内门锁未关闭,可以提醒作业人员关闭该门锁。
设定时长的取值可以与作业人员进出作业区域所花费的时长有关,或者可以与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范围和离开作业区域的时间范围有关,在此对第二时间范围的具体取值不做限制,例如设定时长可以为三分钟。
示例的,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在向门锁发送开锁指令后开始计时,如果达到设定时长后,检测到向门锁发送了关锁指令,或者检测到门锁被关闭,则无需提示,如果达到设定时长后门锁未关闭,可以认为作业人员忘记关锁,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提示作业人员关闭门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作业记录仪中可以保存有定时器及定时器的时长,该定时器的时长即为设定时长,该定时器可以为正计时或倒计时。在作业人员通过智能作业记录仪发送开锁指令后,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启动定时器,当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未达到设定时长时,智能作业记录仪识别到作业人员的关锁操作,向门锁发送关锁指令,确定门锁被关闭,当定时器的计时时长达到设定时长后,智能作业记录仪仍未识别到作业人员的关锁操作,确定门锁未被关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示作业人员关闭门锁。
其中提示作业人员关闭门锁的提示方式可以为响铃提示、振动提示、弹窗消息提示等等。例如图8所示,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在安装的APP的界面提示“请关闭xx门锁”,xx门锁指作业人员进出作业区域时开启的门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作业记录仪识别到设定时长内门锁未关闭,可以提醒作业人员关闭该门锁,可以避免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域或离开作业区域后忘记关锁,进一步提高了人员的人身安全和铁路运行安全。
实施例5: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当前关锁时间位于第二时间范围内,以及当前关联的门锁的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标识信息一致;
如果是,向门锁发送关锁指令。
上述第一时间范围可以看作允许的开锁时间范围,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时间范围可以看作允许的关锁时间范围。由于火车车次时刻表是固定的,出于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铁路运行安全的考虑,本次作业计划还可以包括第二时间范围,其中第二时间范围与第一时间范围可以相同或者可以不同。作业人员离开作业区域的时间范围,第二时间范围的取值可以与作业人员进行本次作业所需的时长和/或作业区域内火车经过的时间有关,在此对第二时间范围的具体取值不做限制。与第一时间范围相似的,第二时间范围可以采用一个时间范围表示,如第二时间范围为本次作业计划所需的作业时间范围T(此时第二时间范围与第一时间范围相同),则作业人员可以在T内的任一时刻关锁,灵活进出作业区域,此处不局限于作业人员的关锁是进入作业区域的关锁操作,或是离开作业区域的关锁操作。又如,第二时间范围可以采用两个时间范围表示,如第二时间范围包括B1和B2,此处可限定B1内的关锁操作是进入作业区域的关锁操作,B2内的关锁操作是离开作业区域的关锁操作。其中进入作业区域的关锁操作和离开作业区域的关锁操作可以通过APP的显示界面中的不同控件实现。
作业人员在第二时间范围内关锁,可以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本次作业的正常进行。因此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将当前关锁时间是否位于第二时间范围内作为是否可以进行关锁的依据之一。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本次作业对应特定的智能作业记录仪(或智能作业记录仪的设备ID),因此手持该智能作业记录仪的作业人员在第二时间范围内出现在关联的门锁附近,即可认为作业人员想要关锁,因此这时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控制门锁进行关锁。
为了保证本次作业的闭环,智能作业记录仪还可以判断当前关联的门锁的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标识信息是否一致。进入或离开作业区域的关锁操作一般都是为了保证安全性,所以在关锁时可以不检测作业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
一个示例中,智能作业记录仪判断当前关联的门锁的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标识信息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不向门锁发送关指令锁,并且还可以上传操作日志到服务器。如果不一致,智能作业记录仪判断当前关锁时间是否位于第二时间范围内,如果否,不向门锁发送关锁指令,并上传操作日志到服务器。如果当前关锁时间位于第二时间范围内,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向门锁发送关锁指令。
如果关锁时间不位于第二时间范围,作业人员也可以主动联系管理人员,请求下发新的作业任务或申请超级开关锁权限。这是因为可能在作业区域经过的火车车次时刻临时发生改变或者作业人员较早或较晚完成了本次作业,通过管理人员下发新的作业人员或超级开关锁权限,可以保证作业人员可以进出作业区域,进一步提高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当前关锁时间位于第二时间范围内,以及当前关联的门锁的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标识信息一致时,智能作业记录仪可以如图9所示,在安装的APP显示界面上提示“您已进入/离开当前作业区域,请关锁”以及“关锁”按钮,当智能作业记录仪识别到用户对“关锁”按钮的操作后,智能作业记录仪向门锁发送关锁指令。也就是说,除上述智能作业记录仪自动控制关锁的方式,在该实施例中,智能作业记录仪还可以根据用户的手动关锁操作控制关锁。
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作业记录仪进行两重认证可以保证作业闭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门锁管理流程参见图10所示,包括以下步骤,其中图10所示的一次门锁管理流程适用于进入作业区域的门锁管理场景,和/或适用于离开作业区域的门锁管理场景:
S1001:智能作业记录仪登录获取本次作业计划。
本次作业计划包括本次作业允许的作业人员的人脸数据、允许作业的第一时间范围和允许打开的门锁的MAC地址。可以理解的是,此处人脸数据为生物特征信息的一个示例,在实际场景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生物特征信息,以及门锁为蓝牙门锁、MAC地址为门锁的标识信息的一个示例,在实际场景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门锁,以及其他标识信息来标识门锁,此处不做限定。
S1002:智能作业记录仪对当前作业人员进行人脸匹配。如果不匹配,进行S1003;如果匹配,执行S1004。
该S1002中,智能作业记录仪将采集到的当前作业人员的人脸数据,与本次作业计划包括的本次作业允许的作业人员的人脸数据进行匹配。
S1003:智能作业记录仪向服务器回传操作日志,包括当前作业人员的人脸数据和本次作业计划。
服务器可以向智能作业记录仪返回保存状态,如果返回保存失败,智能作业记录仪在本次保存操作日志。
S1004:智能作业记录仪与蓝牙门锁进行蓝牙连接。
S1005:蓝牙门锁向智能作业记录仪返回蓝牙门锁的MAC地址。
S1006:智能作业记录仪校验本次作业计划中MAC地址和获取到的蓝牙门锁的MAC地址。如果不一致,进行S1007;如果一致,进行S1008。
S1007:智能作业记录仪向服务器回传操作日志,包括本次作业计划。
服务器可以向智能作业记录仪返回保存状态,如果返回保存失败,智能作业记录仪在本次保存操作日志。
S1008:智能作业记录仪判断当前开锁时间是否位于本次作业计划的第一时间范围内。如果是,进行S1009。
S1009:智能作业记录仪控制蓝牙门锁进行开锁。
S1010:智能作业记录仪判断设定时长内是否关锁。如果未关锁,进行S1011。
S1011:智能作业记录仪校验本次作业计划中MAC地址和获取到的蓝牙门锁的MAC地址。如果不一致,进行S1012;如果一致,进行S1013。
S1012:智能作业记录仪向服务器回传操作日志,包括本次作业计划。
服务器可以向智能作业记录仪返回保存状态,如果返回保存失败,智能作业记录仪在本次保存操作日志。
S1013:智能作业记录仪判断当前关锁时间是否位于本次作业计划的第二时间范围内。如果否,进行S1014;如果是,进行S1015。
其中第二时间范围与第一时间范围可以相同或者可以不同,第二时间范围与第二时间范围可以相同或者可以不同。通常情况下,第二时间范围与第二时间范围、第一时间范围均不同。
S1014:智能作业记录仪向服务器回传操作日志,包括本次作业计划。
服务器可以向智能作业记录仪返回保存状态,如果返回保存失败,智能作业记录仪在本次保存操作日志。
S1015:智能作业记录仪控制蓝牙门锁进行关锁。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三重认证的先后顺序仅为示例,在不影响门锁控制结果的情况下,上述三重认证的先后顺序可以任意调换,例如可以先判断当前开锁时间是否位于第一时间范围内,然后再对当前作业人员进行人脸匹配,最后再检验本次作业计划中的MAC地址和获取到的蓝牙门锁的MAC地址是否一致,或者也可以调换为其它先后顺序,此处不进行一一列举。
智能作业记录仪实现门锁管理的一种可能的流程可以参见图11,包括以下步骤,其中图11所示的一次门锁管理的流程适用于进入作业区域的门锁管理场景,和/或适用于离开作业区域的门锁管理场景:
S1101:智能作业记录仪对当前作业人员进行人脸匹配;如果不匹配,进行S1102,如果匹配,进行S1103。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人脸数据为生物特征信息的一个示例,在实际场景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生物特征信息,此处不做限定。
S1102:智能作业记录仪确定不开锁,向服务器回传操作日志。
智能作业记录仪确定不开锁,即不向门锁发送开锁指令。
S1103:智能作业记录仪校验本次作业计划中MAC地址和获取到的蓝牙门锁的MAC地址。如果不一致,进行S1102;如果一致,进行S1104。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门锁为蓝牙门锁、MAC地址为门锁的标识信息的一个示例,在实际场景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门锁,以及其他标识信息来标识门锁,此处不做限定。
S1104:智能作业记录仪判断当前开锁时间是否位于本次作业计划的第一时间范围内。如果否,进行S1102;如果是,进行S1105。
S1105:智能作业记录仪控制蓝牙门锁进行开锁,并向服务器回传操作日志。
蓝牙门锁开锁成功。
S1106:智能作业记录仪在n分钟后检测蓝牙门锁是否关锁,如果否,进行S1107;如果是,进行S1110。其中预设时长为n分钟,n为正整数,n的取值可以与作业人员进出作业区域所花费的时长有关,或者可以与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范围和离开作业区域的时间范围有关。例如n为3。
S1107:智能作业记录仪校验本次作业计划中MAC地址和获取到的蓝牙门锁的MAC地址。如果不一致,进行S1108;如果一致,进行S1109。
S1108:智能作业记录仪确定不关锁,向服务器回传操作日志。
S1109:智能作业记录仪判断当前关锁时间是否位于本次作业计划的第二时间范围内。如果否,进行S1108;如果是,进行S1110。
S1110:智能作业记录仪控制蓝牙门锁进行关锁,并向服务器回传操作日志。
蓝牙门锁关锁成功。
为了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铁路运行安全,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基于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门锁管理装置。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门锁管理装置12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门锁管理装置1200包括:
获取模块1201,用于获取本次作业允许的作业人员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第一时间范围和允许打开的门锁的第一标识信息,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所述门锁所在的作业区域无火车通行;
判断模块1202,用于判断是否当前作业的作业人员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匹配、当前开锁时间位于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以及当前关联的门锁的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一致;
发送模块1203,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1202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向所述门锁发送开锁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1201,具体用于:
在服务器中获取并保存本次作业计划,所述本次作业计划包括本次作业允许的作业人员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第一时间范围和允许打开的门锁的第一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判断模块1202,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在当前关联的门锁中获取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判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判断所述当前开锁时间是否位于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如果是,确定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匹配、所述当前作业时间位于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且所述的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一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如果在设定时长内所述门锁未关闭,提示所述作业人员关闭所述门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判断模块1202,还用于判断是否当前关锁时间位于第二时间范围内,以及当前关联的门锁的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标识信息一致。
所述发送模块1203,还用于在判断模块1202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向所述门锁发送关锁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门锁为蓝牙门锁,所述门锁的标识信息为媒体存取控制MAC地址。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可由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程序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
由于上述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取介质解决问题的原理与门锁管理方法相似,因此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可读取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后,实现的步骤可以参见上述其他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或芯片系统,芯片或芯片系统可以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芯片或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芯片或芯片系统可选的包括存储器和/或通信接口。芯片或芯片系统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其他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芯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门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作业记录仪,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本次作业允许的作业人员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第一时间范围和允许打开的门锁的第一标识信息,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所述门锁所在的作业区域无火车通行;
判断是否当前作业的作业人员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匹配、当前开锁时间位于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以及当前关联的门锁的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一致;
如果是,向所述门锁发送开锁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本次作业允许的作业人员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第一时间范围、允许打开的门锁的第一标识信息包括:
在服务器中获取并保存本次作业计划,所述本次作业计划包括本次作业允许的作业人员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第一时间范围和允许打开的门锁的第一标识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当前作业的作业人员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匹配、当前开锁时间位于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以及当前关联的门锁的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一致,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
如果匹配,在当前关联的门锁中获取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判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是否一致;
如果一致,判断所述当前开锁时间是否位于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
如果是,确定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匹配、所述当前作业时间位于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且所述的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一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门锁发送开锁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在设定时长内所述门锁未关闭,提示所述作业人员关闭所述门锁。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当前关锁时间位于第二时间范围内,以及当前关联的门锁的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标识信息一致;
如果是,向所述门锁发送关锁指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为蓝牙门锁,所述门锁的标识信息为媒体存取控制MAC地址。
7.一种门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本次作业允许的作业人员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第一时间范围和允许打开的门锁的第一标识信息,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所述门锁所在的作业区域无火车通行;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当前作业的作业人员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匹配、当前开锁时间位于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以及当前关联的门锁的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一致;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向所述门锁发送开锁指令。
8.一种智能作业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作业记录仪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门锁管理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门锁管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门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门锁和用于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门锁管理方法的步骤的智能作业记录仪。
CN202210112660.3A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门锁管理方法、装置、智能作业记录仪、介质及系统 Pending CN1144197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2660.3A CN114419769A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门锁管理方法、装置、智能作业记录仪、介质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2660.3A CN114419769A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门锁管理方法、装置、智能作业记录仪、介质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19769A true CN114419769A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78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2660.3A Pending CN114419769A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门锁管理方法、装置、智能作业记录仪、介质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1976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85007A (zh) * 2022-12-06 2023-04-18 杭州未兰石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低功耗的5g记录仪视频巡检方法与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85007A (zh) * 2022-12-06 2023-04-18 杭州未兰石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低功耗的5g记录仪视频巡检方法与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0254B (zh) 快速启动应用服务的方法和终端
CN107293057B (zh) 物品使用控制方法、设备、系统、物品及服务器
CN105788042A (zh) 一种蓝牙开门方法及系统
CN104809773A (zh) 一种门禁控制方法、装置和门禁系统
CN107430666A (zh) 租户锁箱
CN104765552A (zh) 权限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8648431A (zh) 遥控器功能的配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3533179A (zh) 一种远程控制手机应用程序的方法和系统
CN110417723B (zh) 一种应用登录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7948231A (zh) 基于场景的服务提供方法、系统和操作系统
CN106251682A (zh) 停车位识别车辆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88019A (zh) 校园考勤及门禁控制一体系统
CN114495333A (zh) 一种紧急开锁方法、智能作业记录仪、系统及介质
CN105577911A (zh) 一种终端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05094796A (zh) 用于调度车辆启动的方法和设备
CN108712736A (zh) 寻找设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979047A (zh) 多网络智能门锁控制方法、存储介质、控制器及指纹锁
CN105556534B (zh) 用于在发生拒绝时建议响应指南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CN114419769A (zh) 一种门锁管理方法、装置、智能作业记录仪、介质及系统
CN113946808A (zh) 界面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353952B (zh) 移动终端屏幕解锁装置及方法
CN112248967A (zh) 解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374813A (zh) 多媒体资源管理方法、记录仪及服务器
CN106296158A (zh) 移动终端及支付方法
CN109831573A (zh) 防误触方法、电子设备、防误触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