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16541A - 通信分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分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16541A
CN114416541A CN202210001528.5A CN202210001528A CN114416541A CN 114416541 A CN114416541 A CN 114416541A CN 202210001528 A CN202210001528 A CN 202210001528A CN 114416541 A CN114416541 A CN 1144165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data
testing
tested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015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宇晖
冯迎辰
师进
吴昊
王啸阳
杨姝
曹帅
刘洪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015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165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16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165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4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design, e.g. generating new test ca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8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execution, e.g. scheduling of test sui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96Methods or tools to render software tes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分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属于铁路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从测试地面基站和/或测试车载电台获取待测试数据;所述待测试数据包括硬件自检数据、软件自检数据、温度数据和场强数据中的至少两种;获取所述待测试数据的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基于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对所述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最大程度降低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测试效率,为用户提供了尽可能全面的通信测试分析结果,从而提升了CTCS‑1通信产品的研发效率。

Description

通信分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铁路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分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保证既有铁路线路的安全畅通,很多既有线(包含货运、普速等)需要从模拟通信升级为CTCS-1级数字通信。CTCS-1既有通信系统需要保证在多种环境下可靠的通信性能。鉴于目前C3系统依然有很多通信故障,C1系统的通信也要面对很多挑战。
目前CTCS-1系统的研发人员只能手工统计误码,效率很低。并且目前的实验室测试方法是离散、各自独立的。例如射频相关的自动增益测试只关注增益后的场强,多普勒纠偏测试只关注频偏之后的纠偏情况。除此之外的系统性能、高温低温等功能也只关注自身的参数。但在实际通信过程中,各种干扰通信系统的因素是同时存在,共同作用的。传统实验室模拟时,就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只能模拟某一种因素的单独作用;测试的结果不够具体,不足以为升级系统提供参考;某些测试设备昂贵(例如高速衰落仿真仪)、测试成本高,厂家只能做通过性测试,没有机会调整;某些情况难以复查。例如在射频测试时,由高温引起的问题容易被忽略。因此,亟需一种有效的通信测试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分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以实现降低经济和时间成本,提供全面的通信测试分析结果,以提升CTCS-1通信产品的研发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测试地面基站和/或测试车载电台获取待测试数据;所述待测试数据包括硬件自检数据、软件自检数据、温度数据和场强数据中的至少两种;
获取所述待测试数据的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
基于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对所述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分析装置,该装置包括:
测试数据获取模块,用于从测试地面基站和/或测试车载电台获取待测试数据;所述待测试数据包括硬件自检数据、软件自检数据、温度数据和场强数据中的至少两种;
规则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测试数据的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
测试结果得到模块,用于基于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对所述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分析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分析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从测试地面基站和/或测试车载电台获取待测试数据;待测试数据包括硬件自检数据、软件自检数据、温度数据和场强数据中的至少两种;之后获取待测试数据的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进而基于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对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上述技术方案,在最大程度降低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测试效率,为用户提供了尽可能全面的通信测试分析结果,从而提升了CTCS-1通信产品的研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通信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通信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通信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通信分析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CTCS1通信分析测试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通信分析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可集成于承载通信分析功能的电子设备中,例如服务器设备中。
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110、从测试地面基站和/或测试车载电台获取待测试数据。
本实施例中,待测试数据包括硬件自检数据、软件自检数据、温度数据和场强数据中的至少两种。其中,所谓硬件自检数据是指在相关硬件上配置检测进程进行自检得到的数据。所谓软件自检数据是指在相关软件上配置检测进程进行自检得到的数据。所谓温度数据是指通过安装在相关设备上的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到的温度数据。所谓场强数据是指通过安装在相关设备上的场强传感器实时监测到的场强信号数据。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服务器中的分析测试平台可以从测试地面基站中获取待测试数据。具体的,测试地面基站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场强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到温度和场强的情况,得到温度和场强等数据,进而通过串口实时将温度和场强数据发送至分析测试平台;进一步地,测试地面基站还配置有硬件和软件自检进程,并将硬件自检数据和软件自检数据,周期性的以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包的形式发送至分析测试平台。相应的,分析测试平台接收测试地面基站发送的待测试数据。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服务器中的分析测试平台还可以从测试车载电台中获取待测试数据。具体的,测试车载电台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场强传感器,进一步的,测试车载电台上还安装有多径效应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温度、场强、以及多径效应的情况,得到温度数据、场强数据、以及多径效应数据,进而通过串口实时将温度数据、场强数据、以及多径效应数据发送至分析测试平台;进一步地,测试车载电台还配置有硬件自检进程、软件自检进程、多普勒频偏统计进程、以及同步帧头统计进程等,可以得到硬件自检数、软件自检数据、多普勒频偏统计数据、以及同步帧头统计数据等待测试数据,并将这些待测试数据周期性的以UDP包的形式发送至分析测试平台。相应的,分析测试平台接收测试车载电台发送的待测试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相比于目前各通信研发单位大因缺乏高速仿真、专门的温度测量设备,导致部分参数只能模糊的测量(如温度、性能),部分参数无法测量(如高速、多径),本发明实施例整合了基础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场强传感器以及多径效应传感器)和信息收集进程(硬件自检进程和软件自检进程),可以预先对温度、性能、高速衰落、等有所摸底测试,不用去专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申请部署测试,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测试成本。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服务器的分析测试平台还可以同时从测试地面基站和测试车载电台中获取待测试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测试地面基站和测试车载电台中配置相关进程,进程收集的数据量小、频率低,对现有系统的影响小。
需要说明的是,分析测试平台还可以以离线的方式从测试地面基站和/或测试车载电台获取待测试数据,可以支持分布式测试。例如在测试现有系统不支持增添对外的UDP接口,也可以将数据存储在系统内,在测试结束后导出。温度与场强等传感器是安装、粘附在设备外部的,可以通过串口实时传导数据,也可以在测试结束后导出。
此外,分析测试平台,与测试地面基站和测试车载电台之间的交互信息具有特定的帧格式。
S120、获取待测试数据的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
其中,测试环境参数用于构建待测试数据的测试环境。测试规则用于对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不同的待测试数据的测试规则不同,可以包括预设测试公式、测试范围、以及用户自定义测试规则。
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在分析测试平台配置待测试数据的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
S130、基于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对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本实施例中,首先配置测试环境参数,进而针对每一待测试数据,采用该待测试数据对应的测试规则,对该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该待测试数据的测试结果。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测试环境参数,构建目标测试环境;根据测试规则,在目标测试环境下对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具体的,可以根据测试环境参数,自动构建目标测试环境,例如构建高低温、电磁干扰、狭小空间、以及高速移动等目标测试环境。进而,根据每一待测试数据对应的测试规则,在目标测试环境下对每一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可选的,在得到测试结果后,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方式,还可以向用户展示测试结果。
示例性的,可以以表格、图片等形式向用户展示测试结果。进一步的,还可以对比展示多次测试结果,例如,可以展示相邻两次的测试结果。示例性的,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展示中间测试结果和当前测试结果,以供用户比对多次测试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分析测试平台是基于windows系统,将通过外部接口持续接收UDP包与串口信息。在测试前通过软件界面设置测试环境、测试标准等参数。在测试结束后可以通过获取测试结果、错误统计分析(如误码出现的位置、误码的类型等统计结果)、各因素贡献参考(会根据接受的UDP包、串口数据中统计异常的情况,并根据用户预设的测试环境参数与测试规则)。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采用两车相对而行的方式还原160km/h的通信场景,不用专用测试设备即可帮助通信系统摸底测试,可以极大的提高现有方案的验证效率,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时效。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从测试地面基站和/或测试车载电台获取待测试数据;待测试数据包括硬件自检数据、软件自检数据、温度数据和场强数据中的至少两种;之后获取待测试数据的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进而基于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对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上述技术方案,在最大程度降低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测试效率,为用户提供了尽可能全面的通信测试分析结果,从而提升了CTCS-1通信产品的研发效率。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通信分析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基于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对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进一步优化,提供一种可选实施方案。
如图2所示,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210、从测试地面基站和/或测试车载电台获取待测试数据;待测试数据包括硬件自检数据、软件自检数据、温度数据和场强数据中的至少两种。
S220、获取待测试数据的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
S230、基于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对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
本实施例中,基于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对每一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
S240、若识别到测试结果中存在超标参数,则将超标参数对应的测试结果,作为最终测试结果。
其中,超标参数是指不符合测试规则的待测试数据,例如某硬件设备的温度、场强等。
本实施例中,若识别到测试结果中存在超标参数,则将超标参数对应的测试结果,作为最终测试结果,例如,超标参数为温度,超标参数对应的测试结果为温度过高导致通信异常。
可选的,在识别到测试结果中存在超标参数之后,为了更准确的确定超标参数是否是导致通信异常的原因以及测试规则的准确性,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方式,还可以确定待测试数据的总误码率;若识别到总误码率小于设定阈值,则降低超标参数对通信的影响权重和/或调整超标参数对应的测试规则。其中,设定阈值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其中,误码率是衡量数据在规定时间内数据传输精确性的指标。需要说明的是,待测试数据的总误码率在接收到待测试数据时就可计算得到并存储到特定位置,只是在识别到测试结果中存在超标参数后,从特定位置获取到待测试数据的总误码率。所述影响权重是指待测试数据对通信的影响程度,不同的待测试数据,对通信的影响程度不同,影响程度越大,则影响权重越大。
具体的,获取待测试数据的总误码率,若识别到总误码率小于设定阈值,也就是说通信正常,但是此时扔存在超标参数,则说明超标参数对应的测试规则不准确或者超标参数对通信的影响不大,因此,可以降低超标参数对通信的影响权重和/或调整超标参数对应的测试规则。例如,可以总误码率小于设定阈值,即通信正常,但存在超标参数,超标参数为温度,其值为80℃,温度对应的测试规则为正常通信的温度范围50-75℃,也就是说温度对应的测试规则设置的不够准确,因此可以调整温度对应的测试规则,例如可以调整为正常通信的温度范围为1.0-1.5Hz。并基于调整后的温度测试规则,重新进行测试。进一步,在多次测试后,无论如何调整测试规则,在大多数情况下,通信正常,则可以降低温度对通信的影响权重。
可选的,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方式,若识别到总误码率大于设定阈值,即通信异常,进而识别测试结果中是否存在超标参数,若识别到存在超标参数,则对超标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并将超标参数对应的测试结果作为最终测试结果,向用户展示,示例性的,还可以提供修改建议。
进一步的,若识别到测试结果中不存在超标参数,则根据待测试数据与测试规则中标准条件,从待测试数据中确定可疑参数;调整可疑参数对应的测试规则。
其中,可疑参数是指可能对通信造成影响的待测试数据。
示例性的,若识别到测试结果中不存在超标参数,也就是说,此时通信异常但是不存在超标参数,说明测试规则可能存在问题,则根据待测试数据与测试规则中标准条件,从待测试数据中确定可疑参数,具体的,对于每一待测试数据,根据该待测数据与该待测数据对应的测试规则之间的差距,确定该待测试数据是否是可疑参数,进而调整可疑参数对应的测试规则。例如,若待测试数据为场强,场强对应的测试规则为1.0-1.4Hz为通信异常范围,当前待测试数据场强的数值为1.45Hz,待测试数据场强的数值与测试规则比较接近,则将场强确定为可以参数;进而调整场强对应的测试规则,为1.0-1.45Hz为通信异常范围;并重新进行测试。
可以理解的是,测试规则可以自动或者人工更新升级,不同设备对不同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所以设备的分析标准可以是多变的。本发明实施例测试规则在人工确定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每次测试的结果进行微调,以便于更好的模拟,提升通信系统表现。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从测试地面基站和/或测试车载电台获取待测试数据;待测试数据包括硬件自检数据、软件自检数据、温度数据和场强数据中的至少两种;之后获取待测试数据的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进而基于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对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上述技术方案,在最大程度降低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测试效率,为用户提供了尽可能全面的通信测试分析结果,从而提升了CTCS-1通信产品的研发效率。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通信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CTCS1通信分析测试的情况,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可集成于承载通信分析功能的电子设备中,例如服务器设备中。
如图3所示,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测试数据获取模块310、规则获取模块320和测试结果得到模块330,其中,
测试数据获取模块310,用于从测试地面基站和/或测试车载电台获取待测试数据;待测试数据包括硬件自检数据、软件自检数据、温度数据和场强数据中的至少两种;
规则获取模块320,用于获取待测试数据的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
测试结果得到模块330,用于基于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对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从测试地面基站和/或测试车载电台获取待测试数据;待测试数据包括硬件自检数据、软件自检数据、温度数据和场强数据中的至少两种;之后获取待测试数据的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进而基于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对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上述技术方案,在最大程度降低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测试效率,为用户提供了尽可能全面的通信测试分析结果,从而提升了CTCS-1通信产品的研发效率。
进一步地,测试数据获取模块310具体用于:
根据测试环境参数,构建目标测试环境;
根据测试规则,在目标测试环境下对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测试数据获取模块310还具体用于:
基于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对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
若识别到测试结果中存在超标参数,则将超标参数对应的测试结果,作为最终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调整模块,该调整模块用于:
确定待测试数据的总误码率;
若识别到总误码率小于设定阈值,则降低超标参数对通信的影响权重和/或调整超标参数对应的测试规则。
进一步地,调整模块还用于:
若识别到测试结果中不存在超标参数,则根据待测试数据与测试规则中标准条件,从待测试数据中确定可疑参数;
调整可疑参数对应的测试规则。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展示模块,该展示模块用于:
向用户展示测试结果。
上述通信分析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分析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设备的框图。图4显示的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电子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电子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高速缓存32)。电子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4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4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系统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电子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电子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分析方法。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称为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测试地面基站和/或测试车载电台获取待测试数据;待测试数据包括硬件自检数据、软件自检数据、温度数据和场强数据中的至少两种;
获取待测试数据的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
基于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对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通信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测试地面基站和/或测试车载电台获取待测试数据;所述待测试数据包括硬件自检数据、软件自检数据、温度数据和场强数据中的至少两种;
获取所述待测试数据的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
基于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对所述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对所述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测试环境参数,构建目标测试环境;
根据所述测试规则,在所述目标测试环境下对所述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对所述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包括:
基于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对所述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
若识别到测试结果中存在超标参数,则将超标参数对应的测试结果,作为最终测试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到测试结果中存在超标参数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待测试数据的总误码率;
若识别到所述总误码率小于设定阈值,则降低所述超标参数对通信的影响权重和/或调整所述超标参数对应的测试规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识别到测试结果中不存在超标参数,则根据所述待测试数据与测试规则中标准条件,从所述待测试数据中确定可疑参数;
调整所述可疑参数对应的测试规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用户展示所述测试结果。
7.一种通信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数据获取模块,用于从测试地面基站和/或测试车载电台获取待测试数据;所述待测试数据包括硬件自检数据、软件自检数据、温度数据和场强数据中的至少两种;
规则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测试数据的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
测试结果得到模块,用于基于测试环境参数和测试规则,对所述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结果得到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测试环境参数,构建目标测试环境;
根据所述测试规则,在所述目标测试环境下对所述待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分析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分析方法。
CN202210001528.5A 2022-01-04 2022-01-04 通信分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4165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1528.5A CN114416541A (zh) 2022-01-04 2022-01-04 通信分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1528.5A CN114416541A (zh) 2022-01-04 2022-01-04 通信分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16541A true CN114416541A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70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01528.5A Pending CN114416541A (zh) 2022-01-04 2022-01-04 通信分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1654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0647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dicting disk failure
CN110674009B (zh) 应用服务器性能监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837596B (zh) 一种故障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08687B (zh) 一种设备异常指标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296105A (zh) 一种定位故障原因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752833B (zh) 一种软件质量体系准出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266774B (zh) 车联网数据质量的检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24394A (zh) 提升机坪综合航迹监视数据精度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909804B (zh) 基站异常数据的检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3140109B (zh) 一种路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81063A (zh) 网页首屏时间的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138873A1 (en) Deterioration diagnosis device, deterioration diagnosis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13033639A (zh) 一种异常数据检测模型的训练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16541A (zh) 通信分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527678A (zh) 用于测试协议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137635B (zh) 安检机检测效率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664568A (zh) 测试天线性能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90471B (zh) 胎压监测系统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324516A (zh) 自动记录异常事件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1427874B (zh) 医疗数据生产的质控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741046B (zh) 数据上报方法、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367765A (zh) 接口响应性能的监控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6614187B (zh) 一种信号强度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835197B (zh) 基于5g信息的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和方法
CN115495338A (zh) 画面均匀度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