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15260A - 一种采空区上方水库突水事故的探测及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空区上方水库突水事故的探测及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15260A
CN114415260A CN202210059808.1A CN202210059808A CN114415260A CN 114415260 A CN114415260 A CN 114415260A CN 202210059808 A CN202210059808 A CN 202210059808A CN 114415260 A CN114415260 A CN 1144152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rock
water
cores
different depth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598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15260B (zh
Inventor
翟成
李剑锋
徐吉钊
陈江
郝志勇
刘金虎
刘厅
梁玉柱
郭彦
陈龙勋
杜春应
陶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uoneng Deep Well Safety Mining Technology Co ltd
Xinjiang Kuqa Xiakuotan Mining Development Co ltd
Xuzhou Mining Business Group Co ltd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uoneng Deep Well Safety Mining Technology Co ltd
Xinjiang Kuqa Xiakuotan Mining Development Co ltd
Xuzhou Mining Business Group Co ltd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uoneng Deep Well Safety Mining Technology Co ltd, Xinjiang Kuqa Xiakuotan Mining Development Co ltd, Xuzhou Mining Business Group Co ltd,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uoneng Deep Well Safety Min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598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152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15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152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15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152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1/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combin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1V1/00 - G01V9/00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空区上方水库突水事故的探测及评估方法,先确定不同钻进路径的角度,并且每个钻进路径内均获取不同深度的岩心,然后对获取的岩心分别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3D‑XRM技术、水滴接触方法和电法仪获得岩心内的孔隙分布、润湿性以及电阻率,从微观上揭示了孔隙结构、亲水性及阻抗能力间的耦合关系,并说明了水力梯度驱使作用下岩心内部水量空间分布及潜在运移路径,为相应疏水措施提供数据;同时结合地质数据及不同深度岩心的相关特征参量,构建流‑固‑力时空协同耦合模型,通过对比不同深度岩心的力学强度与有效水应力的大小关系,确立顶板发生水害的预警阈值和评估准则,为采空区上方水库发生突水事故的精准预测提供数据支撑。

Description

一种采空区上方水库突水事故的探测及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空区上方水库突水事故的探测及评估方法,尤其适用于煤层回采时顶板垮落时产生的“三带”诱发富水层突水灾害的预警与评估。
背景技术
随着回采工作面不断向前推进,顶板岩层的及时垮落可有效减小周期来压对采煤工作面的威胁。由于其非均质性,顶板岩层的垮落并不是以均等体形式进行下沉,而是多表现为跨尺度、多块体等特征。在地应力及相关弱化致裂措施共同作用下,顶板岩层内部形成大量的多尺度孔裂隙结构,一部分贯通裂隙破坏煤体整体结构,在自重作用下发生下沉垮落;另一部分裂隙延伸至顶板上部岩层内部,可能会为顶板含水层内的水分运移提供运移通道。
对于顶板含水层的水量分布及采空区内积水情况,目前大多数采用物探和钻探两种方式进行探测,物探方法主要有天然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和瞬变电磁法等,容易受探测地层结构、环境噪声、及设备采集精度等因素的影响,另外,物探设备通常体积庞大,携带不方便,安装布设比较复杂。钻探通常借助钻孔及岩心测试等手段,但现有测试方法存在以下不足:岩心样品采集具有随机性,且同一钻进方向的样品采集数量较少;并且其监测方法主要侧重于岩层水压及水量,并未从岩层微观角度上揭示采空区上方水库发生水害的衍生机制,导致其监测精度较低。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法,能提高顶板多分层亲水性监测精度,为采空区上方水库发生突水事故的精准预测提供数据支撑,是本行业的研究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空区上方水库突水事故的探测及评估方法,能提高顶板多分层亲水性监测精度,为采空区上方水库发生突水事故的精准预测提供数据支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空区上方水库突水事故的探测及评估方法,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在靠近工作面的采空区端头位置,利用岩心取芯器从多个不同角度对采空区顶板岩层进行岩心钻取,且每个角度的钻进路径均能获得多个不同深度的岩心,然后利用保鲜膜将获得的岩心真空包裹并送至样品室内进行保养;
步骤二、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选取的岩心在初始、完全饱水、离心及完全干燥四种状态下的H信号自旋回波串的衰减信号集成结果进行数值反演,从而获取得到四种独立状态下的T2弛豫分布曲线,接着对同一岩心四种状态时的T2弛豫分布曲线汇总至同一弛豫时间坐标轴下,根据曲线谷值划分多尺度孔径分布及其占比;通过对不同状态下的弛豫谱幅值作差得到自由流体分布占比、束缚孔与自由孔占比、T2截止值及核磁渗透率的特征参数;将经过核磁共振测试的同一个岩心置于3D-XRM样品室内,利用X射线对岩心进行层析穿透,利用三维分析软件将不同角度投影图像集成组合形成3D重构体,进而获得岩心内部多尺度裂隙空间分布、孔隙率及裂隙贯通性的参数数据;然后将同一钻进路径下不同深度的岩心重复上述本步骤的过程,从而获得同一钻进路径下不同深度岩心的自由流体分布占比、束缚孔与自由孔占比、T2截止值及核磁渗透率的特征参数,以及同一钻进路径下不同深度岩心的多尺度裂隙空间分布、孔隙率及裂隙贯通性的参数数据;
步骤三、采用水滴接触法对所取同一钻进路径下不同深度岩心的润湿性进行测定,获取不同钻进路径、不同深度的岩心的润湿性特征参量;
步骤四、采用电法仪对初始、完全干燥两种状态岩心的电阻率进行测试,通过多层位电阻率分布获取岩层空间水含量赋存特征,利用两种状态的岩心电阻率幅值差构建岩心内部的地层水空间分布模型;
步骤五、综合获得同一钻进路径下不同深度岩心的T2弛豫分布曲线、3D-XRM三维成像、润湿性及电阻率的相关数据,分析孔隙分布—流固接触—岩石电阻之间的相关关系,构建流-固-力时空耦合模型,最终确立水害诱发的预警阈值和评估准则,具体为:
综合同一钻进路径下不同深度岩心的T2弛豫分布曲线、3D-XRM三维成像、润湿性及电阻率的相关数据,得到顶板岩层在该钻进路径下的多个岩心基础参量矩阵表征方法:
Figure BDA0003477752210000031
其中,
Figure BDA0003477752210000032
为岩心的孔隙率,κ为岩心的核磁渗透率,Mi为岩心的不同钻进深度,r为孔喉半径,D为同一钻进路径下不同深度岩心的数量;ρs为岩心的电阻率;然后对不同角度的钻进路径均重复步骤一至五,最终能获得不同钻进路径下的多个岩心基础参量矩阵表征,从而能获得不同深度岩心的水压及地应力,由于地应力与岩层结构强度的双重约束作用下,具有一定水压的地层水能够较好地保存于地层孔裂隙中,此时有:地应力+岩层抗拉强度>地层水压,定义有效水应力等于地应力与水压之差,进而两者做差能获得不同深度岩心的有效水应力;
最后综合已知的地层地质结构数据,对比三轴加载应力下的原始不同深度岩心的岩心抗拉强度及其有效水应力间的大小关系,建立预警阈值和评估准则,具体为:若岩心抗拉强度小于其有效水应力时,则确定该岩心所处深度的岩层可能会存在突水事故的发生;若岩心抗拉强度大于等于其有效水应力时,则确定该岩心所处深度的岩层不会存在突水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岩心钻取的具体设置为:设置与顶板底面呈倾斜角度θ=15°、30°、45°、60°、75°、90°,共六个不同倾斜角度的钻进路径,每个钻进路径的钻进深度为
Figure BDA0003477752210000033
其中,h为垮落采空区顶板底面与上方水库的最大安全距离;接着沿每一钻进路径以每隔1m钻取一岩心,即每个钻进路径均能获取D个不同深度的岩心。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岩心进行核磁测试的具体过程为:首先利用核磁共振仪对获取到的初始状态岩心进行核磁测试,获得原始含水条件下的T2弛豫分布曲线;对初始岩心进行真空抽水、抽气后,置于真空饱水仪内负压饱水48h,饱水负压设定为-0.95MPa,利用核磁共振仪测试获得完全饱水状态时的T2弛豫分布曲线;将饱水岩心置于岩石离心机中以转速1000转/min离心30min后,经测试获得离心状态时的T2弛豫分布曲线;将离心岩心置于真空干燥机中持续干燥24h获得完全干燥状态,干燥温度设置为60℃,同样获得该状态下的T2弛豫分布曲线。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的具体过程为:
利用水滴接触法测定岩心润湿性时,获取岩心表面不需作磨平处理,对未测试端面利用抗氧化树脂进行加压固定,采用具有矿化度的地层水对不同钻进路径、不同深度的岩心进行滴液测试,得到地层水矿化度、接触角、表面粗糙度之间的耦合关系;
岩心接触测定水后,产生一定的毛管力
Figure BDA0003477752210000041
岩心多边形孔喉液侵内表面积
Figure BDA0003477752210000042
其中,Pc为毛管力大小,σ为界面张力,θ为润湿接触角;r为孔喉半径;Sl、S分别为部分孔隙内液侵内表面积、总孔隙内表面积,L为孔喉截面近似周长,qw为含水饱和度;
根据上述公式,从而获取不同钻进路径、不同深度的岩心的润湿性特征参量。
进一步,所述步骤四的具体过程为:
电法仪采用多电极并行测量方式,选择偶极供电、同步采集工作模式,按照一次布极、一次供电周期内对所有在线电极进行并行测量,任意两个在线电极间的电阻率ρs由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3477752210000043
其中△Umn为电位差,Iab为电流;
从而能获得不同深度岩心在初始状态、完全干燥状态下的电阻率,进而根据不同深度岩心的电阻率分布情况,得出岩层空间水含量赋存特征;然后通过对初始状态、完全干燥状态的同一岩心的电阻率进行作幅值差处理,并对各个不同深度岩心集合的电阻率幅值变化进行批量处理,接着对岩心内部地层水空间分布进行数值反演及三维重构,最终获得岩心内部的地层水空间分布模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先确定不同钻进路径的角度,并且每个钻进路径内均获取不同深度的岩心,然后一方面对获取的岩心分别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和3D-XRM技术、水滴接触方法、电法仪获得岩心内的孔隙分布、润湿性以及电阻率,从微观层面上揭示了孔隙结构、亲水性及阻抗能力间的耦合关系,间接说明了水力梯度驱使作用下岩心内部水量空间分布及潜在运移路径,为相应疏水措施提供实参依据;另一方面,结合现有已知的地质结构数据及不同深度岩心的相关特征参量,构建流-固-力时空协同耦合模型,通过对比顶板不同深度岩心的力学强度与有效水应力(即水压与地应力之差)的大小关系,确立顶板发生水害的预警阈值和评估准则,从宏观层面上确定了承压水作用下顶板不同深度岩心的力学响应行为及弱化破坏机制。综上所述,本发明科学性较强、多种测试手段协同监测,能提高顶板多分层亲水性监测精度,为采空区上方水库发生突水事故的精准预测提供数据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现场施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各个钻进路径的岩心钻取分布示意图。
图中:1-煤层;2-顶板;3-水库;4-底板;5-采空区;6-钻进路径;h’为钻孔最深处与水库的最小垂直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在靠近工作面的采空区端头位置,利用岩心取芯器从多个不同角度对采空区顶板岩层进行岩心钻取,且每个角度的钻进路径均能获得多个不同深度的岩心,然后利用保鲜膜将获得的岩心真空包裹并送至样品室内进行保养;岩心钻取的具体设置为:如图2和3所示,设置与顶板底面呈倾斜角度θ=15°、30°、45°、60°、75°、90°,共六个不同倾斜角度的钻进路径,每个钻进路径的钻进深度为
Figure BDA0003477752210000051
其中,h为垮落采空区顶板底面与上方水库的最大安全距离;接着沿每一钻进路径以每隔1m钻取一岩心,即每个钻进路径均能获取D个不同深度的岩心。
步骤二、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选取的岩心在初始、完全饱水、离心及完全干燥四种状态下的H信号自旋回波串的衰减信号集成结果进行数值反演,从而获取得到四种独立状态下的T2弛豫分布曲线,接着对同一岩心四种状态时的T2弛豫分布曲线汇总至同一弛豫时间坐标轴下,根据曲线谷值划分多尺度孔径分布及其占比;通过对不同状态下的弛豫谱幅值作差得到自由流体分布占比、束缚孔与自由孔占比、T2截止值及核磁渗透率的特征参数;将经过核磁共振测试的同一个岩心置于3D-XRM样品室内,利用X射线对岩心进行层析穿透,利用三维分析软件将不同角度投影图像集成组合形成3D重构体,进而获得岩心内部多尺度裂隙空间分布、孔隙率及裂隙贯通性的参数数据;然后将同一钻进路径下不同深度的岩心重复上述本步骤的过程,从而获得同一钻进路径下不同深度岩心的自由流体分布占比、束缚孔与自由孔占比、T2截止值及核磁渗透率的特征参数,以及同一钻进路径下不同深度岩心的多尺度裂隙空间分布、孔隙率及裂隙贯通性的参数数据;其中进行核磁测试的具体过程为:首先利用核磁共振仪对获取到的初始状态岩心进行核磁测试,获得原始含水条件下的T2弛豫分布曲线;对初始岩心进行真空抽水、抽气后,置于真空饱水仪内负压饱水48h,饱水负压设定为-0.95MPa,利用核磁共振仪测试获得完全饱水状态时的T2弛豫分布曲线;将饱水岩心置于岩石离心机中以转速1000转/min离心30min后,经测试获得离心状态时的T2弛豫分布曲线;将离心岩心置于真空干燥机中持续干燥24h获得完全干燥状态,干燥温度设置为60℃,同样获得该状态下的T2弛豫分布曲线。在对不同岩心进行核磁测试时需要重新校正射频延时RFD、接收机带宽SW、等待时间TW、模拟增益RG1,数字增益DRG1和前置放大增益PRG、时延DL1、回波个数NECH等相关参数;对于同一岩心,四种不同状态下的核磁测试参数保持一致。
步骤三、采用水滴接触法对所取同一钻进路径下不同深度岩心的润湿性进行测定,获取不同钻进路径、不同深度的岩心的润湿性特征参量;具体为:利用水滴接触法测定岩心润湿性时,获取岩心表面不需作磨平处理,对未测试端面利用抗氧化树脂进行加压固定,采用具有矿化度的地层水对不同钻进路径、不同深度的岩心进行滴液测试,得到地层水矿化度、接触角、表面粗糙度之间的耦合关系;
岩心接触测定水后,产生一定的毛管力
Figure BDA0003477752210000061
岩心多边形孔喉液侵内表面积
Figure BDA0003477752210000062
其中,Pc为毛管力大小,σ为界面张力,θ为润湿接触角;r为孔喉半径;Sl、S分别为部分孔隙内液侵内表面积、总孔隙内表面积,L为孔喉截面近似周长,qw为含水饱和度;
根据上述公式,从而获取不同钻进路径、不同深度的岩心的润湿性特征参量。
步骤四、采用电法仪对初始、完全干燥两种状态岩心的电阻率进行测试,通过多层位电阻率分布获取岩层空间水含量赋存特征,利用两种状态的岩心电阻率幅值差构建岩心内部的地层水空间分布模型,具体过程为:
电法仪采用多电极并行测量方式,选择偶极供电、同步采集工作模式,按照一次布极、一次供电周期内对所有在线电极进行并行测量,任意两个在线电极间的电阻率ρs由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3477752210000071
其中△Umn为电位差,Iab为电流;
从而能获得不同深度岩心在初始状态、完全干燥状态下的电阻率,进而根据不同深度岩心的电阻率分布情况,得出岩层空间水含量赋存特征;然后通过对初始状态、完全干燥状态的同一岩心的电阻率进行作幅值差处理,并对各个不同深度岩心集合的电阻率幅值变化进行批量处理,接着对岩心内部地层水空间分布进行数值反演及三维重构,最终获得岩心内部的地层水空间分布模型。
步骤五、综合获得同一钻进路径下不同深度岩心的T2弛豫分布曲线、3D-XRM三维成像、润湿性及电阻率的相关数据,分析孔隙分布—流固接触—岩石电阻之间的相关关系,构建流-固-力时空耦合模型,最终确立水害诱发的预警阈值和评估准则,具体为:
综合同一钻进路径下不同深度岩心的T2弛豫分布曲线、3D-XRM三维成像、润湿性及电阻率的相关数据,得到顶板岩层在该钻进路径下的多个岩心基础参量矩阵表征方法:
Figure BDA0003477752210000072
其中,
Figure BDA0003477752210000073
为岩心的孔隙率,κ为岩心的核磁渗透率,Mi为岩心的不同钻进深度,r为孔喉半径,D为同一钻进路径下不同深度岩心的数量;ρs为岩心的电阻率;然后对不同角度的钻进路径均重复步骤一至五,最终能获得不同钻进路径下的多个岩心基础参量矩阵表征,从而能获得不同深度岩心的水压及地应力,由于地应力与岩层结构强度的双重约束作用下,具有一定水压的地层水能够较好地保存于地层孔裂隙中,此时有:地应力+岩层抗拉强度>地层水压,定义有效水应力等于地应力与水压之差,进而两者做差能获得不同深度岩心的有效水应力;
最后综合已知的地层地质结构数据,对比三轴加载应力下的原始不同深度岩心的岩心抗拉强度及其有效水应力间的大小关系,建立预警阈值和评估准则,具体为:若岩心抗拉强度小于其有效水应力时,则确定该岩心所处深度的岩层可能会存在突水事故的发生;若岩心抗拉强度大于等于其有效水应力时,则确定该岩心所处深度的岩层不会存在突水事故的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采空区上方水库突水事故的探测及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在靠近工作面的采空区端头位置,利用岩心取芯器从多个不同角度对采空区顶板岩层进行岩心钻取,且每个角度的钻进路径均能获得多个不同深度的岩心,然后利用保鲜膜将获得的岩心真空包裹并送至样品室内进行保养;
步骤二、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选取的岩心在初始、完全饱水、离心及完全干燥四种状态下的H信号自旋回波串的衰减信号集成结果进行数值反演,从而获取得到四种独立状态下的T2弛豫分布曲线,接着对同一岩心四种状态时的T2弛豫分布曲线汇总至同一弛豫时间坐标轴下,根据曲线谷值划分多尺度孔径分布及其占比;通过对不同状态下的弛豫谱幅值作差得到自由流体分布占比、束缚孔与自由孔占比、T2截止值及核磁渗透率的特征参数;将经过核磁共振测试的同一个岩心置于3D-XRM样品室内,利用X射线对岩心进行层析穿透,利用三维分析软件将不同角度投影图像集成组合形成3D重构体,进而获得岩心内部多尺度裂隙空间分布、孔隙率及裂隙贯通性的参数数据;然后将同一钻进路径下不同深度的岩心重复上述本步骤的过程,从而获得同一钻进路径下不同深度岩心的自由流体分布占比、束缚孔与自由孔占比、T2截止值及核磁渗透率的特征参数,以及同一钻进路径下不同深度岩心的多尺度裂隙空间分布、孔隙率及裂隙贯通性的参数数据;
步骤三、采用水滴接触法对所取同一钻进路径下不同深度岩心的润湿性进行测定,获取不同钻进路径、不同深度的岩心的润湿性特征参量;
步骤四、采用电法仪对初始、完全干燥两种状态岩心的电阻率进行测试,通过多层位电阻率分布获取岩层空间水含量赋存特征,利用两种状态的岩心电阻率幅值差构建岩心内部的地层水空间分布模型;
步骤五、综合获得同一钻进路径下不同深度岩心的T2弛豫分布曲线、3D-XRM三维成像、润湿性及电阻率的相关数据,分析孔隙分布—流固接触—岩石电阻之间的相关关系,构建流-固-力时空耦合模型,最终确立水害诱发的预警阈值和评估准则,具体为:
综合同一钻进路径下不同深度岩心的T2弛豫分布曲线、3D-XRM三维成像、润湿性及电阻率的相关数据,得到顶板岩层在该钻进路径下的多个岩心基础参量矩阵表征方法:
Figure FDA0003477752200000021
其中,
Figure FDA0003477752200000022
为岩心的孔隙率,κ为岩心的核磁渗透率,Mi为岩心的不同钻进深度,r为孔喉半径,D为同一钻进路径下不同深度岩心的数量;ρs为岩心的电阻率;然后对不同角度的钻进路径均重复步骤一至五,最终能获得不同钻进路径下的多个岩心基础参量矩阵表征,从而能获得不同深度岩心的水压及地应力,两者做差能获得不同深度岩心的有效水应力;
最后综合已知的地层地质结构数据,对比三轴加载应力下的原始不同深度岩心的岩心抗拉强度及其有效水应力间的大小关系,建立预警阈值和评估准则,具体为:若岩心抗拉强度小于其有效水应力时,则确定该岩心所处深度的岩层可能会存在突水事故的发生;若岩心抗拉强度大于等于其有效水应力时,则确定该岩心所处深度的岩层不会存在突水事故的发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空区上方水库突水事故的探测及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岩心钻取的具体设置为:设置与顶板底面呈倾斜角度θ=15°、30°、45°、60°、75°、90°,共六个不同倾斜角度的钻进路径,每个钻进路径的钻进深度为
Figure FDA0003477752200000023
其中,h为垮落采空区顶板底面与上方水库的最大安全距离;接着沿每一钻进路径以每隔1m钻取一岩心,即每个钻进路径均能获取D个不同深度的岩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空区上方水库突水事故的探测及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岩心进行核磁测试的具体过程为:首先利用核磁共振仪对获取到的初始状态岩心进行核磁测试,获得原始含水条件下的T2弛豫分布曲线;对初始岩心进行真空抽水、抽气后,置于真空饱水仪内负压饱水48h,饱水负压设定为-0.95MPa,利用核磁共振仪测试获得完全饱水状态时的T2弛豫分布曲线;将饱水岩心置于岩石离心机中以转速1000转/min离心30min后,经测试获得离心状态时的T2弛豫分布曲线;将离心岩心置于真空干燥机中持续干燥24h获得完全干燥状态,干燥温度设置为60℃,同样获得该状态下的T2弛豫分布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空区上方水库突水事故的探测及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具体过程为:
利用水滴接触法测定岩心润湿性时,获取岩心表面不需作磨平处理,对未测试端面利用抗氧化树脂进行加压固定,采用具有矿化度的地层水对不同钻进路径、不同深度的岩心进行滴液测试,得到地层水矿化度、接触角、表面粗糙度之间的耦合关系;
岩心接触测定水后,产生一定的毛管力
Figure FDA0003477752200000031
岩心多边形孔喉液侵内表面积
Figure FDA0003477752200000032
其中,Pc为毛管力大小,σ为界面张力,θ为润湿接触角;r为孔喉半径;Sl、S分别为部分孔隙内液侵内表面积、总孔隙内表面积,L为孔喉截面近似周长,qw为含水饱和度;
根据上述公式,从而获取不同钻进路径、不同深度的岩心的润湿性特征参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空区上方水库突水事故的探测及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的具体过程为:
电法仪采用多电极并行测量方式,选择偶极供电、同步采集工作模式,按照一次布极、一次供电周期内对所有在线电极进行并行测量,任意两个在线电极间的电阻率ρs由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3477752200000033
其中△Umn为电位差,Iab为电流;
从而能获得不同深度岩心在初始状态、完全干燥状态下的电阻率,进而根据不同深度岩心的电阻率分布情况,得出岩层空间水含量赋存特征;然后通过对初始状态、完全干燥状态的同一岩心的电阻率进行作幅值差处理,并对各个不同深度岩心集合的电阻率幅值变化进行批量处理,接着对岩心内部地层水空间分布进行数值反演及三维重构,最终获得岩心内部的地层水空间分布模型。
CN202210059808.1A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采空区上方水库突水事故的探测及评估方法 Active CN1144152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9808.1A CN114415260B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采空区上方水库突水事故的探测及评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9808.1A CN114415260B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采空区上方水库突水事故的探测及评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15260A true CN114415260A (zh) 2022-04-29
CN114415260B CN114415260B (zh) 2023-02-21

Family

ID=81275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59808.1A Active CN114415260B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采空区上方水库突水事故的探测及评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15260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2837A (zh) * 2010-04-29 2010-11-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层因数确定方法及含油饱和度确定方法
CN102141637A (zh) * 2010-01-28 2011-08-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连续定量评价储集层孔隙结构的方法
US20130057277A1 (en) * 2010-01-22 2013-03-07 Lukasz Zielinski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ock Formation Fluid Interaction Properties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Well Logging Measurements
CN103884633A (zh) * 2014-03-05 2014-06-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岩石渗透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78989A (zh) * 2013-07-02 2015-01-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低孔低渗储层饱和度指数的方法
CN104990851A (zh) * 2015-06-23 2015-10-2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新的页岩敏感性实验研究方法
CN106153662A (zh) * 2016-06-17 2016-11-23 北京大学 岩心应力敏感性的测量方法
CN107165626A (zh) * 2017-06-30 2017-09-15 徐州市耐力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裂隙发育围岩顶板的采煤工作面水灾预防方法
US20170328847A1 (en) * 2016-05-11 2017-11-16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saturation well logs for determining free water level and reservoir type
CN108414560A (zh) * 2018-03-06 2018-08-1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核磁-驱替联用装置评价致密油充注过程的方法
CN109254138A (zh) * 2018-10-22 2019-01-22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砂岩微观特征的富水性评价方法
CN112378943A (zh) * 2020-11-30 2021-02-1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页岩含油饱和度评价模型、评价方法、应用
CN113236366A (zh) * 2021-06-25 2021-08-1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水害风险低场核磁共振立体监测方法
US20210285902A1 (en) * 2020-03-13 2021-09-16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s Method for evaluation of permeability anisotropy using nmr diffusion measurements for oil and gas wells
CN113450543A (zh) * 2021-06-25 2021-09-28 中国矿业大学 基于核磁共振微缩传感器的地下空间水缘性灾害预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57277A1 (en) * 2010-01-22 2013-03-07 Lukasz Zielinski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ock Formation Fluid Interaction Properties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Well Logging Measurements
CN102141637A (zh) * 2010-01-28 2011-08-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连续定量评价储集层孔隙结构的方法
CN101892837A (zh) * 2010-04-29 2010-11-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层因数确定方法及含油饱和度确定方法
CN104278989A (zh) * 2013-07-02 2015-01-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低孔低渗储层饱和度指数的方法
CN103884633A (zh) * 2014-03-05 2014-06-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岩石渗透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90851A (zh) * 2015-06-23 2015-10-2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新的页岩敏感性实验研究方法
US20170328847A1 (en) * 2016-05-11 2017-11-16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saturation well logs for determining free water level and reservoir type
CN106153662A (zh) * 2016-06-17 2016-11-23 北京大学 岩心应力敏感性的测量方法
CN107165626A (zh) * 2017-06-30 2017-09-15 徐州市耐力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裂隙发育围岩顶板的采煤工作面水灾预防方法
CN108414560A (zh) * 2018-03-06 2018-08-1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核磁-驱替联用装置评价致密油充注过程的方法
CN109254138A (zh) * 2018-10-22 2019-01-22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砂岩微观特征的富水性评价方法
US20210285902A1 (en) * 2020-03-13 2021-09-16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s Method for evaluation of permeability anisotropy using nmr diffusion measurements for oil and gas wells
CN112378943A (zh) * 2020-11-30 2021-02-1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页岩含油饱和度评价模型、评价方法、应用
CN113236366A (zh) * 2021-06-25 2021-08-1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水害风险低场核磁共振立体监测方法
CN113450543A (zh) * 2021-06-25 2021-09-28 中国矿业大学 基于核磁共振微缩传感器的地下空间水缘性灾害预警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ONG SUN等: "Characteris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full size range of pores and fractures in rocks under freeze-thaw conditions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three-dimensional X-ray microscopy", 《ENGINEERING GEOLOGY》 *
丁彬等: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岩心内流体"可视化"评价方法研究", 《油田化学》 *
闫建平等: "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低渗透砂岩孔隙结构定量评价方法-以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段为例", 《地球物理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15260B (zh) 2023-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94318B2 (en) Formation evaluation instrument and method
AU2009251529B2 (en)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measurement of heterogeneity of geomaterials
Abuamarah et al. A proposed classification for the reservoir quality assessment of hydrocarbon-bearing sandstone and carbonate reservoirs: A correlative study based on different assessment petrophysical procedures
US20110242938A1 (en) Ultrasonic measurements performed on rock cores
US11280931B2 (en) Reservoir formation characterization from NMR T1/T2 ratio
CN106761726B (zh) 油基钻井液随钻侧向方位测井装置和方法
Nabawy et al. X-Ray CT scanning imaging for the Nubia sandstone as a tool for characterizing its capillary properties
US20050168220A1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permeability of an underground medium from NMR measurements of the permeability of rock fragments from the medium
CN106290103B (zh) 一种页岩气储层中粘土微孔孔隙度的测定方法
CN105804731B (zh) 一种岩石地应力检测方法和系统
Su et al. Indirect estimation of electrical resistivity by abrasion and 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s
CN113450543B (zh) 基于核磁共振微缩传感器的地下空间水缘性灾害预警方法
CN114415260B (zh) 一种采空区上方水库突水事故的探测及评估方法
Hen-Jones et al. 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 and soil suction in engineered fills using electrical resistivity
CN111458233B (zh) 用于地基湿陷性评定的勘察装置
CN114487125B (zh) 一种用于确定煤体各向异性的三维监测综合方法
CN111505041A (zh) 一种页岩油含油饱和度井场快速评价方法
Rad et al. Gas in soil. I: Detection and η-profiling
CN109828314B (zh) 一种采动巷道围岩塑性破坏范围精密探测方法
KR100964712B1 (ko) 전기비저항 토모그래피 탐사에 의한 지층내의 다공질 사암내의 이산화탄소 주입 거동 평가 방법
CN114382468A (zh) 一种煤层瓦斯储集条件的保压核磁监测方法
Xu et al. Surface relaxivity estimation of coals using the cutting grain packing method for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s
CA2899306A1 (en) Subterranean formation oil mobility quicklook
CN114495432B (zh) 一种煤层顶底板含氢流体灾害的监测预警方法
Rosli et al. Soft soils: A study on their electrical resistivity values and geotechnical properties (porosity, SPT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