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0898A - 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0898A
CN114400898A CN202210227997.9A CN202210227997A CN114400898A CN 114400898 A CN114400898 A CN 114400898A CN 202210227997 A CN202210227997 A CN 202210227997A CN 114400898 A CN114400898 A CN 1144008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s transistor
voltage
data
storage battery
output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279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丽军
张宝
黄桂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Felicity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Felicity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Felicity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Felicity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2799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008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00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08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H02M3/1582Buck-boost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8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实时采集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生成输出电压数据;将输出电压数据输入至预设有负载运行电压阈值的对比模型中,生成对比结果;若对比结果为输出电压数据小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时,计算生成电压差值数据;将电压差值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型中,并基于电压差值数据计算并调节DC‑DC电路中开关管的占空比;基于占空比调节,蓄电池输出与电压差值数据相同的输出电压并叠加至直流母线中。本申请具有使光伏组件输出电能能够被充分利用,实现对负载供电的动态调节的效果。

Description

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逆变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家用太阳能逆变系统中,逆变器将光伏组件输出的直流电经过直流母线后,经过全桥逆变电路转变为交流电供家庭负载使用,在满足负载使用的情况下,直流母线上多余的交流电则通过BUCK-BOOST型的双向DC-DC电路存储至蓄电池中,并在蓄电池满电后将交流电输出至市电电网中;而在光伏组件输出电压未能达到负载的运行额定电压使用时,优先切换为蓄电池对负载进行供电,当蓄电池电能低于阈值时则切换市电进行供电,但直接通过切换不同的开关使不同电源给负载供电的静态调节方式,易造成光伏组件输出电能的浪费,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使光伏组件输出电能能够被充分利用,实现对负载供电的动态调节,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包括步骤:
实时采集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生成输出电压数据;
将输出电压数据输入至预设有负载运行电压阈值的对比模型中,生成对比结果;
若对比结果为输出电压数据小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时,计算生成电压差值数据;
将电压差值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型中,并基于电压差值数据计算并调节DC-DC电路中开关管的占空比;
基于占空比调节,蓄电池输出与电压差值数据相同的输出电压并叠加至直流母线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实时采集光伏组件输出的电压,并将该实时采集的电压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进行比较,若光伏组件的不足提供的电压不足以使负载正常运行,则通过计算得到电压差值数据,得出达到负载正常运行所差的电压,通过对DC-DC电路中开关管占空比的调节,实现蓄电池对直流母线进行放电,增大逆变电路中的直流输入电压,进而使得输出的电压升高,以满足负载的正常运行电压;由于光伏组件在条件不稳定的情况下的输出电压波动较大,通过实时判断其输出电压并利用蓄电池放电进行电压叠加补充,使得光伏组件输出的部分电压不易被浪费;而当输出电压大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时,则停止蓄电池的电压补充,实现直流输入电压的动态调节,光伏组件输出电能能够被充分利用。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若对比结果为输出电压数据小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时,计算生成电压差值数据的步骤,包括步骤:
基于对比结果获取输出电压数据和负载运行电压阈值;
输出电压数据小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时,将负载运行电压阈值减去输出电压数据得到电压差值数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比的结果中获取参与对比的数据,并将数值较大的负载运行电压阈值减去输出电压数据,得到电压差值数据,使得电压差值数据的计算更为方便。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将电压差值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型中,并基于电压差值数据计算并调节DC-DC电路中开关管的占空比;
的步骤,包括步骤:
将电压差值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型中,计算并生成具有预设波形的调制信号;
依据调制信号,调试DC-DC电路中开关管的占空比与调制信号的占空比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电压差值数据,计算生成具有预设波形的调制信号,预设波形则有固定的占空比,DC-DC电路中开关管接收到调制信号后则根据波形的占空比进行开关的时长调节,从而达到控制输出电压输出与电压差值数据一致的目的。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控制模型还设置有代表蓄电池电量的警示阈值和正常阈值,正常阈值大于警示阈值,基于占空比调节,蓄电池输出与电压差值数据相同的输出电压并叠加至直流母线中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
实时采集蓄电池的电能并发送至控制模型中;
当控制模型接收到蓄电池电能低于警示阈值的预警信号时,发出充电指令使光伏组件只给蓄电池充电储能,同时发出供电指令控制市电电网向负载供电;
当控制模型接收到蓄电池电能大于正常阈值的提醒信号时,若接收到电压差值数据,则计算并调节DC-DC电路中开关管的占空比;同时发出关断指令控制市电停止向负载供电;
当控制模型接收到蓄电池电能处于正常阈值和警示阈值之间时,若此时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则维持充电状态,若此时蓄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则维持放电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蓄电池中的电量进行实时的监控,在蓄电池电量小于警示阈值时,发出预警信号至控制模型以实现自动切换至市电给负载进行供电,而蓄电池开始进行充电,待蓄电池充电至电量大于正常阈值时,则控制模型发出关断信号控制市电停止给负载供电,并再次转换成由蓄电池配合光伏组件的动态调节的方式进行供电,智能化的切换,能够较大程度地利用上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减少市电的使用;控制模型接收到蓄电池电能处于正常阈值和警示阈值之间时,若此时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则维持充电状态,若此时蓄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则维持放电状态的设置,使得蓄电池的充放电状态不易频繁切换,增强蓄电池的稳定性。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基于占空比调节,蓄电池输出与电压差值数据相同的输出电压并叠加至直流母线中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
当蓄电池输出电压并叠加至直流母线时,获取蓄电池输出的电压,生成蓄电池输出数据;
获取蓄电池输出数据的时长信息;
将蓄电池输出数据及其时长信息统计生成报表发送至用户终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每次蓄电池输出的电压,并记录输出电压维持的时长信息,生成统计报表发送至用户终端,以便于用户终端获取光伏组件近期的供电情况,进而便于对其性能进行测试。
本申请的上述发明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系统,包括:
输出电压获取模块,用于实时采集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生成输出电压数据;
输出电压对比模块,用于将输出电压数据输入至预设有负载运行电压阈值的对比模型中,生成对比结果;
电压差值计算模块,用于若对比结果为输出电压数据小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时,计算生成电压差值数据;
占空比调节模块,用于将电压差值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型中,并基于电压差值数据计算并调节DC-DC电路中开关管的占空比;
电压叠加模块,用于基于占空比调节,蓄电池输出与电压差值数据相同的输出电压并叠加至直流母线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实时采集光伏组件输出的电压,并将该实时采集的电压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进行比较,若光伏组件的不足提供的电压不足以使负载正常运行,则通过计算得到电压差值数据,得出达到负载正常运行所差的电压,通过对DC-DC电路中开关管占空比的调节,实现蓄电池对直流母线进行放电,增大逆变电路中的直流输入电压,进而使得输出的电压升高,以满足负载的正常运行电压;由于光伏组件在条件不稳定的情况下的输出电压波动较大,通过实时判断其输出电压并利用蓄电池放电进行电压叠加补充,使得光伏组件输出的部分电压不易被浪费;而当输出电压大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时,则停止蓄电池的电压补充,实现直流输入电压的动态调节,光伏组件输出电能能够被充分利用。
可选的,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系统还包括双母线、T型三电平的逆变电路,所述逆变电路包括升压电路、DC-AC电路、DC-DC电路,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耦接于光伏组件以接入直流电,所述DC-AC电路耦接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以接收直流电并用于输出三相交流电至负载和市电电网;所述DC-DC电路包括LLC串联谐振单元和BUCK-BOOST单元,所述LLC串联谐振单元用于耦接于蓄电池,所述LLC串联谐振单元远离蓄电池的一端耦接于BUCK-BOOST单元,所述BUCK-BOOST单元远离LLC串联谐振单元的一端耦接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伏组件输出直流电并经过升压电路升压后,由DC-AC电路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再经过一定稳压调节后输出至负载,DC-DC电路串联在升压电路和蓄电池之间,DC-DC电路包括LLC串联谐振单元和BUCK-BOOST单元,LLC串联谐振单元实现蓄电池的充放电,BUCK-BOOST单元实现蓄电池输出电压至直流母线的占空比调节。
可选的,所述BUCK-BOOST单元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第四MOS管Q4、第一电容C1以及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耦接于LLC串联谐振单元,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一MOS管Q1的源极,所述第一MOS管Q1的漏极耦接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且第一MOS管Q1的漏极接入正直流母线;所述第二MOS管Q2的漏极耦接于第一MOS管Q1的源极,所述第二MOS管Q2的源极接地,第一电容C1的一端耦接于第一MOS管Q1的漏极,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感L2的一端耦接于LLC串联谐振单元,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三MOS管Q3的漏极,所述第三MOS管Q3的源极耦接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且第三MOS管Q3的源极接入负直流母线;所述第四MOS管Q4的源极耦接于第三MOS管Q3的漏极,所述第四MOS管Q2的漏极接地,第二电容C2的一端耦接于第三MOS管Q3的源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占空比调节模块用于对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以及第四MOS管Q4的占空比进行调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电池放电时工作于BOOST模式,通过调整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的占空比,能够控制蓄电池侧向正直流母线或负直流母线供电,使得直流母线的电压上升,根据电压差值计算模型的计算,能够控制具体占空比的调节使得直流母线电压上升至足以供给负载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实时判断其输出电压并利用蓄电池放电进行电压叠加补充,使得光伏组件输出的部分电压不易被浪费;而当输出电压大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时,则停止蓄电池的电压补充,实现直流输入电压的动态调节,光伏组件输出电能能够被充分利用;
2.根据电压差值数据,计算生成具有预设波形的调制信号,预设波形则有固定的占空比,DC-DC电路中开关管接收到调制信号后则根据波形的占空比进行开关的时长调节,从而达到控制输出电压输出与电压差值数据一致的目的;
3.智能化的切换,能够较大程度地利用上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减少市电的使用;控制模型接收到蓄电池电能处于正常阈值和警示阈值之间时,若此时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则维持充电状态,若此时蓄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则维持放电状态的设置,使得蓄电池的充放电状态不易频繁切换,增强蓄电池的稳定性;
4.获取每次蓄电池输出的电压,并记录输出电压维持的时长信息,生成统计报表发送至用户终端,以便于用户终端获取光伏组件近期的供电情况,进而便于对其性能进行测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实施例的一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的另一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的另一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系统的模块框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系统的DC-DC电路的电路图;
图6是本申请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系统的升压电路的电路图;
图7是本申请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系统的DC-AC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1、LLC串联谐振单元;2、BUCK-BOOST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S10:实时采集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生成输出电压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压敏传感器或MPPT技术等方式实现对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的采集,输出电压数据是指输出的电压值数据。
具体的,实时采集光伏组件输出至直流母线上的电压大小,并生成电压值数据。
S20:将输出电压数据输入至预设有负载运行电压阈值的对比模型中,生成对比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负载运行电压阈值是指负载正常运行时所需的电压,对比模型是指经过反复训练用于比对输出电压数据和负载运行电压阈值大小的模型。对比结果包括输出电压数据大于或等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输出电压数据小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
具体的,将步骤S10中采集到的光伏组件输出的电压数据输入至对比模型中,实时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进行比较,比较得到用于区分大小的对比结果。
进一步的,负载运行电压阈值是一个变化值,根据负载的增加或减少,对比模型实时调整负载运行电压阈值的大小。
S30:若对比结果为输出电压数据小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时,计算生成电压差值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电压差值数据是指输出电压值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之间的差值,即代表在光伏组件输出的电压的前提下,还差一个“电压差值数据”才能达到负载运行电压阈值,电压差值数据则是需要被补充的输入电压。
具体的,若通过对比结果获取到输出电压数据小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则计算输出电压数据和负载运行电压阈值之间的差值,作为电压差值数据。
进一步的,当输出电压数据大于或等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时,则光伏组件输出的电压直接转变成交流电供负载使用,而多余的部分电能则供蓄电池充电,在蓄电池充满电之后多余的部分电能将输入至市电电网中。
S40:将电压差值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型中,并基于电压差值数据计算并调节DC-DC电路中开关管的占空比;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型为控制芯片,用于发出例如PWM脉宽调制信号以调节DC-DC电路中开关管的占空比,DC-DC电路中开关管是指MOS管,占空比是指在一个脉冲循环内,通电时间相对于总时间所占的比例。
具体的,将电压差值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型中,控制模型经过多次训练将接收到的电压差值数据匹配到对应的调制信号,再基于调制信号调节MOS管的开关状态,以实现对MOS管占空比的调节。
S50:基于占空比调节,蓄电池输出与电压差值数据相同的输出电压并叠加至直流母线中。
具体的,基于MOS管占空比的调节,蓄电池输出的电压与电压差值数据一致,即在蓄电池输出电压与光伏组件输出的电压的叠加下,直流母线上的电压将达到预定值,足以转换并供负载进行使用。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30具体包括步骤:
S31:基于对比结果获取输出电压数据和负载运行电压阈值;
S32:输出电压数据小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时,将负载运行电压阈值减去输出电压数据得到电压差值数据。
具体的,对比的结果包括两种,从对比的结果中获取到输出电压数据和负载运行电压阈值两个数值,并在输出电压数据小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时,将数值较大的负载运行电压阈值减去输出电压数据,得到电压差值数据。
进一步的,若在对比结果中午无法同时获取到两个对应的数值,则可能对比的结果出现故障,此时无法进行电压差值数据的计算,需进一步排出故障以在同时获取到输出电压数据和负载运行电压阈值后再次进行计算。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40具体包括步骤:
S41:将电压差值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型中,计算并生成具有预设波形的调制信号;
S42:依据调制信号,调试DC-DC电路中开关管的占空比与调制信号的占空比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波形的调制信号是指具有一定波形的PWM调制信号,占空比一致是指MOS管根据PWM信号的波形进行开或关,通过控制MOS管的开启或关闭的时间,能够控制MOS管输出至直流母线上的电压。
具体的,将电压差值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型中,控制模型根据接收到的电压差值数据匹配对应的PWM调制信号和波形,进一步将调制信号发送至DC-DC电路,以控制MOS管的开启或关闭的时间,使得MOS管的占空比与PWM调制信号的占空比一致。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控制模型还设置有代表蓄电池电量的警示阈值和正常阈值,正常阈值大于警示阈值,步骤S50之后,还包括步骤:
S51:实时采集蓄电池的电能并发送至控制模型中;
S52:当控制模型接收到蓄电池电能低于警示阈值的预警信号时,发出充电指令使光伏组件只给蓄电池充电储能,同时发出供电指令控制市电电网向负载供电;
S53:当控制模型接收到蓄电池电能大于正常阈值的提醒信号时,若接收到电压差值数据,则计算并调节DC-DC电路中开关管的占空比;同时发出关断指令控制市电停止向负载供电;
S54:当控制模型接收到蓄电池电能处于正常阈值和警示阈值之间时,若此时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则维持充电状态,若此时蓄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则维持放电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蓄电池电能即蓄电池剩余的电量值;警示阈值和正常阈值均为人工设定,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试,充电指令是控制光伏组件给蓄电池充电的控制信号;供电指令是指控制市电电网向负载供电的控制信号;关断指令是指控制市电停止向负载供电的控制信号。
具体的,实时获取蓄电池内剩余的电量并发送至控制模型中,控制模型将接收到的蓄电池电量信息实时与警示阈值、正常阈值进行比较,当蓄电池的电量低于警示阈值时,判断此时光伏组件输出的电量是否足以供负载使用,若不足以,则控制模型发出充电指令控制光伏组件给蓄电池充电,并接通市电以给负载供电。
进一步,当蓄电池充电使得电量达到正常阈值时,若此时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小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则蓄电池根据MOS管的占空比进行放电,以提高光伏组件输出电压的利用效率。
进一步,当控制模型接收到蓄电池电能处于正常阈值和警示阈值之间时,若此时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则维持充电状态,若此时蓄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则维持放电状态,使得蓄电池充放电状态的切换不易太过频繁,延长蓄电池的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步骤S50之后,还包括步骤:
S55:当蓄电池输出电压并叠加至直流母线时,获取蓄电池输出的电压,生成蓄电池输出数据;
S56:获取蓄电池输出数据的时长信息;
S57:将蓄电池输出数据及其时长信息统计生成报表发送至用户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蓄电池输出数据是指蓄电池所输出电量的电压值大小;时长信息是指蓄电池放电的时长信息;报表是指记录有蓄电池放电时长且记载每次放电过程中输出的电压大小,用户终端为与工作人员绑定的PC端或移动终端。
具体的,当蓄电池放电,输出电压叠加至直流母线时,获取蓄电池输出的电压并获取其输出时长,将记载有蓄电池输出电压信息和输出的时长信息的报表发送至移动终端,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报表的查看和分析。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系统,该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系统与上述实施例中。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一一对应。如图4所示,该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系统包括:
输出电压获取模块,用于实时采集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生成输出电压数据;
输出电压对比模块,用于将输出电压数据输入至预设有负载运行电压阈值的对比模型中,生成对比结果;
电压差值计算模块,用于若对比结果为输出电压数据小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时,计算生成电压差值数据;
占空比调节模块,用于将电压差值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型中,并基于电压差值数据计算并调节DC-DC电路中开关管的占空比;
电压叠加模块,用于基于占空比调节,蓄电池输出与电压差值数据相同的输出电压并叠加至直流母线中。
可选的,电压差值计算模块还包括:
数值获取子模块,用于基于对比结果获取输出电压数据和负载运行电压阈值;
差值计算子模块,用于输出电压数据小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时,将负载运行电压阈值减去输出电压数据得到电压差值数据。
可选的,占空比调节模块包括:
调制信号生成子模块,用于将电压差值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型中,计算并生成具有预设波形的调制信号;
调制子模块,用于依据调制信号,调试DC-DC电路中开关管的占空比与调制信号的占空比一致。
可选的,控制模型还设置有代表蓄电池电量的警示阈值和正常阈值,正常阈值大于警示阈值,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系统还包括:
蓄电池电能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蓄电池的电能并发送至控制模型中;
充电控制模块,用于当控制模型接收到蓄电池电能低于警示阈值的预警信号时,发出充电指令使光伏组件只给蓄电池充电储能,同时发出供电指令控制市电电网向负载供电;
关断控制模块,用于当控制模型接收到蓄电池电能大于正常阈值的提醒信号时,若接收到电压差值数据,则计算并调节DC-DC电路中开关管的占空比;同时发出关断指令控制市电停止向负载供电;
状态维持子模块,用于当控制模型接收到蓄电池电能处于正常阈值和警示阈值之间时,若此时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则维持充电状态,若此时蓄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则维持放电状态。
可选的,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系统还包括:
蓄电池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当蓄电池输出电压并叠加至直流母线时,获取蓄电池输出的电压,生成蓄电池输出数据;
时长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蓄电池输出数据的时长信息;
报表生成模块,用于将蓄电池输出数据及其时长信息统计生成报表发送至用户终端。
可选的,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系统还包括:双母线、T型三电平的逆变电路,逆变电路包括升压电路、DC-AC电路、DC-DC电路,升压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耦接于光伏组件以接入直流电,即正直流母线和负直流母线均接入直流电,DC-AC电路耦接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以接收直流电并用于输出三相交流电至负载和市电电网;DC-DC电路包括LLC串联谐振单元1和BUCK-BOOST单元2,LLC串联谐振单元1用于耦接于蓄电池,LLC串联谐振单元1远离蓄电池的一端耦接于BUCK-BOOST单元2,BUCK-BOOST单元2远离LLC串联谐振单元1的一端耦接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
参照图5,BUCK-BOOST单元2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第四MOS管Q4、第一电容C1以及第二电容C2,第一电感L1的一端耦接于LLC串联谐振单元1,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一MOS管Q1的源极,第一MOS管Q1的漏极耦接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且第一MOS管Q1的漏极接入正直流母线;第二MOS管Q2的漏极耦接于第一MOS管Q1的源极,第二MOS管Q2的源极接地,第一电容C1的一端耦接于第一MOS管Q1的漏极,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感L2的一端耦接于LLC串联谐振单元1,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三MOS管Q3的漏极,第三MOS管Q3的源极耦接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且第三MOS管Q3的源极接入负直流母线;第四MOS管Q4的源极耦接于第三MOS管Q3的漏极,第四MOS管Q2的漏极接地,第二电容C2的一端耦接于第三MOS管Q3的源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占空比调节模块用于对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以及第四MOS管Q4的占空比进行调节;蓄电池放电时工作于BOOST模式,通过调整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的占空比,能够控制蓄电池侧向正直流母线或负直流母线供电,使得直流母线的电压上升。
参照图6,升压电路包括第三电感L3、第一三极管Q1、第一二极管D1以及第三电容C3,第三电感L3串联在正直流母线中,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三电感L3远离光伏组件的一端耦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耦接于负直流母线,第三电容C3的一端耦接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耦接于第一MOS管Q1的漏极,第三电容C3远离第一二极管D1的一端耦接于第三MOS管Q3的源极。
参照图5,LLC串联谐振单元1包括第五MOS管Q5、第六MOS管Q6、第七MOS管Q7、第八MOS管Q8、第九MOS管Q9、第十MOS管Q10、第十一MOS管Q11、第十二MOS管Q12、第十三MOS管Q13、第十四MOS管Q14、第十五MOS管Q15、第十六MOS管Q16、第十七MOS管Q17、第十八MOS管Q18、第十九MOS管Q19、第二十MOS管Q20、第一变压器TX1,第二变压器TX2,第四电容C4以及第五电容C5,第六MOS管Q6耦接于第五MOS管Q5的漏极、第十四MOS管Q14的漏极耦接于第十三MOS管Q13的漏极,第五MOS管Q5的漏极和第十三MOS管Q13的漏极均耦接于蓄电池的正极,第八MOS管Q8的源极耦接于第七MOS管Q7的源极,第十六MOS管Q16的源极耦接于第十五MOS管Q15的源极,第七MOS管Q7的源极以及第十五MOS管Q15的源极均耦接于蓄电池的负极,第五MOS管Q5的源极耦接于第七MOS管Q7的漏极,第六MOS管Q6的源极耦接于第八MOS管Q8的漏极。
第一变压器TX1的一次侧的第一连接端耦接于第八MOS管Q8的漏极,第一变压器TX1的一次侧的第二连接端耦接于第五MOS管Q5的源极,第一变压器TX1的二次侧的第三连接端耦接有第六电容C6,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九MOS管Q9的源极,第一变压器TX1的二次侧的第四连接端耦接于第十二MOS管Q12的漏极,第九MOS管Q9的漏极耦接于第十MOS管Q10的漏极,第十MOS管Q10的漏极耦接于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十一MOS管Q11的源极耦接于第十二MOS管Q12的源极后接地,第九MOS管Q9的源极耦接于第十一MOS管Q11的漏极,第十MOS管Q10的源极耦接于第十二MOS管Q12的漏极,第四电容C4的一端耦接于第十MOS管Q10的漏极,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耦接于第十二MOS管Q12的源极。
第二变压器TX2的一次侧的第一连接端耦接于第十六MOS管Q16的漏极,第二变压器TX2的一次侧的第二连接端耦接于第十三MOS管Q13的源极,第二变压器TX2的二次侧的第三连接端耦接有第七电容C7,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耦接于第十七MOS管17的源极,第二变压器TX2的二次侧的第四连接端耦接于第二十MOS管Q20的漏极,第十七MOS管Q17的漏极耦接于第十八MOS管Q18的漏极,第十八MOS管Q18的漏极耦接地,第十九MOS管Q19的源极耦接于第十九MOS管Q19的源极后耦接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十七MOS管Q17的源极耦接于第十九MOS管Q19的漏极,第十八MOS管Q18的源极耦接于第二十MOS管Q20的漏极,第五电容C5的一端耦接于第十MOS管Q10的漏极,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耦接于第十二MOS管Q12的源极。
参照图7,DC-AC电路包括第二十一MOS管Q21、第二十二MOS管Q22、第二十三MOS管Q23、第二十四MOS管Q24、第二十五MOS管Q25、第二十六MOS管Q26、第二十七MOS管Q27、第二十八MOS管Q28、第二十九MOS管Q29、第三十MOS管Q30、第三十一MOS管Q31、第三十二MOS管Q32、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四电感L4、第五电感L5以及第六电感L6。
第二十一MOS管Q21的源极与第二十二MOS管Q22的源极耦接,第二十二MOS管Q22的漏极耦接于第四电感L4的一端,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耦接于三相电的RINV端口;
第二十三MOS管Q23的源极与第二十四MOS管Q24的源极耦接,第二十四MOS管Q24的漏极耦接于第五电感L5的一端,第五电感L5的另一端耦接于三相电的SINV端口;
第二十五MOS管Q25的源极与第二十六MOS管Q26的源极耦接,第二十六MOS管Q26的漏极耦接于第六电感L6的一端,第六电感L6的另一端耦接于三相电的TINV端口;
第二十一MOS管Q21的漏极、第二十三MOS管Q23的漏极以及第二十五MOS管Q25的漏极均接地,第二十九MOS管Q29的漏极耦接于第二十八MOS管Q28的漏极,第二十八MOS管Q28的漏极耦接于第二十七MOS管Q27的漏极,第二十七MOS管Q27的漏极耦接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十七MOS管Q27的源极耦接于第二十二MOS管Q22的漏极,第二十七MOS管Q27的源极耦接于第三十MOS管Q30的漏极,第二十八MOS管Q28的源极耦接于第二十四MOS管Q24的漏极,第二十八MOS管Q28的源极耦接于第三十一MOS管Q31的漏极,第二十九MOS管Q29的源极耦接于第二十六MOS管Q26的漏极,第二十九MOS管Q29的源极耦接于第三十二MOS管Q32的漏极,第三十MOS管Q30的源极、第三十一MOS管Q31的源极以及第三十二MOS管Q32的源极均耦接于负直流母线,即耦接于第一电容C1远离第一二极管D1的一端。
第八电容C8的一端耦接于第二十一MOS管Q21的漏极,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二十七MOS管Q27的漏极,第九电容C9的一端耦接于第二十五MOS管Q25的漏极,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三十MOS管Q30的源极,第十电容C10的一端耦接于第六电感L6的一端,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耦接于第五电感L5的一端,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耦接于第四电感L4的一端,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以及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均接地。
关于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系统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实时采集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生成输出电压数据;
将输出电压数据输入至预设有负载运行电压阈值的对比模型中,生成对比结果;
若对比结果为输出电压数据小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时,计算生成电压差值数据;
将电压差值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型中,并基于电压差值数据计算并调节DC-DC电路中开关管的占空比;
基于占空比调节,蓄电池输出与电压差值数据相同的输出电压并叠加至直流母线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对比结果为输出电压数据小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时,计算生成电压差值数据的步骤,包括步骤:
基于对比结果获取输出电压数据和负载运行电压阈值;
输出电压数据小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时,将负载运行电压阈值减去输出电压数据得到电压差值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电压差值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型中,并基于电压差值数据计算并调节DC-DC电路中开关管的占空比的步骤,包括步骤:
将电压差值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型中,计算并生成具有预设波形的调制信号;
依据调制信号,调试DC-DC电路中开关管的占空比与调制信号的占空比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型还设置有代表蓄电池电量的警示阈值和正常阈值,正常阈值大于警示阈值,基于占空比调节,蓄电池输出与电压差值数据相同的输出电压并叠加至直流母线中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
实时采集蓄电池的电能并发送至控制模型中;
当控制模型接收到蓄电池电能低于警示阈值的预警信号时,发出充电指令使光伏组件只给蓄电池充电储能,同时发出供电指令控制市电电网向负载供电;
当控制模型接收到蓄电池电能大于正常阈值的提醒信号时,若接收到电压差值数据,则计算并调节DC-DC电路中开关管的占空比;同时发出关断指令控制市电停止向负载供电;
当控制模型接收到蓄电池电能处于正常阈值和警示阈值之间时,若此时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则维持充电状态,若此时蓄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则维持放电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占空比调节,蓄电池输出与电压差值数据相同的输出电压并叠加至直流母线中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
当蓄电池输出电压并叠加至直流母线时,获取蓄电池输出的电压,生成蓄电池输出数据;
获取蓄电池输出数据的时长信息;
蓄电池输出数据及其时长信息统计生成报表发送至用户终端。
6.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出电压获取模块,用于实时采集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生成输出电压数据;
输出电压对比模块,用于将输出电压数据输入至预设有负载运行电压阈值的对比模型中,生成对比结果;
电压差值计算模块,用于若对比结果为输出电压数据小于负载运行电压阈值时,计算生成电压差值数据;
占空比调节模块,用于将电压差值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型中,并基于电压差值数据计算并调节DC-DC电路中开关管的占空比;
电压叠加模块,用于基于占空比调节,蓄电池输出与电压差值数据相同的输出电压并叠加至直流母线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系统还包括双母线、T型三电平的逆变电路,所述逆变电路包括升压电路、DC-AC电路、DC-DC电路,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耦接于光伏组件以接入直流电,所述DC-AC电路耦接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以接收直流电并用于输出三相交流电至负载和市电电网;所述DC-DC电路包括LLC串联谐振单元(1)和BUCK-BOOST单元(2),所述LLC串联谐振单元(1)用于耦接于蓄电池,所述LLC串联谐振单元(1)远离蓄电池的一端耦接于BUCK-BOOST单元(2),所述BUCK-BOOST单元(2)远离LLC串联谐振单元(1)的一端耦接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BOOST单元(2)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第四MOS管Q4、第一电容C1以及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耦接于LLC串联谐振单元(1),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一MOS管Q1的源极,所述第一MOS管Q1的漏极耦接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且第一MOS管Q1的漏极接入正直流母线;所述第二MOS管Q2的漏极耦接于第一MOS管Q1的源极,所述第二MOS管Q2的源极接地,第一电容C1的一端耦接于第一MOS管Q1的漏极,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感L2的一端耦接于LLC串联谐振单元(1),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三MOS管Q3的漏极,所述第三MOS管Q3的源极耦接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且第三MOS管Q3的源极接入负直流母线;所述第四MOS管Q4的源极耦接于第三MOS管Q3的漏极,所述第四MOS管Q2的漏极接地,第二电容C2的一端耦接于第三MOS管Q3的源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占空比调节模块用于对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以及第四MOS管Q4的占空比进行调节。
CN202210227997.9A 2022-03-08 2022-03-08 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44008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7997.9A CN114400898A (zh) 2022-03-08 2022-03-08 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7997.9A CN114400898A (zh) 2022-03-08 2022-03-08 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0898A true CN114400898A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34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27997.9A Pending CN114400898A (zh) 2022-03-08 2022-03-08 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008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0419A (zh) * 2023-08-30 2023-11-28 南京普联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stm的mos管压差智能调节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4396A (zh) * 2014-08-13 2014-12-03 上海电机学院 光伏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150237U (zh) * 2017-06-16 2018-03-27 广州光使者科技应用有限公司 一种绿能建筑供电系统
CN110768531A (zh) * 2018-07-27 2020-02-07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高频隔离型dc/dc模块
CN112088482A (zh) * 2018-05-10 2020-12-15 株式会社东芝 直流变电系统
WO2021224192A1 (en) * 2020-05-04 2021-11-11 Prodrive Technologies Innovation Services B.V. Electrical power convert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4396A (zh) * 2014-08-13 2014-12-03 上海电机学院 光伏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150237U (zh) * 2017-06-16 2018-03-27 广州光使者科技应用有限公司 一种绿能建筑供电系统
CN112088482A (zh) * 2018-05-10 2020-12-15 株式会社东芝 直流变电系统
CN110768531A (zh) * 2018-07-27 2020-02-07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高频隔离型dc/dc模块
WO2021224192A1 (en) * 2020-05-04 2021-11-11 Prodrive Technologies Innovation Services B.V. Electrical power converte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0419A (zh) * 2023-08-30 2023-11-28 南京普联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stm的mos管压差智能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17130419B (zh) * 2023-08-30 2024-03-12 南京普联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stm的mos管压差智能调节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93712B (zh) 网荷储需求响应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615425B (zh) 一种检测控制电路
TW201803241A (zh) 分散模組式併網轉換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4400898A (zh) 基于buck-boost的逆变电路功率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16247778A (zh) 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及储能设备
KR100844401B1 (ko) 태양광 발전장치가 구비된 무정전 전원투입장치
CN116365653A (zh) 供电电路、功率转换设备及储能设备
CN112510754A (zh)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重组系统
CN101377614A (zh) 投影机散热系统
CN116301186A (zh) 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光伏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418081A (zh) 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6121816U (zh) 一种混合储能电源装置
CN112534696A (zh) 光伏逆变器以及用于操作光伏逆变器的方法
CN214176920U (zh)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重组系统
CN113054730B (zh) 一种工频风力发电储能逆变电路
CN115733132A (zh) 电源系统
CN110233515B (zh) 一种按压发电的能量存储电路及能量存储方法
JP2021027749A (ja) 充放電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バッテリ並びに直流給電システム
Yadav et al. Solar Powered Buck Boost Inverter Based Inverter Topologies for Domestic Applications
US9641101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utput energy of a power system
CN117200568B (zh) 一种储能电源用双向逆变器软启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21239051U (zh) 电子负载、电源测试系统
CN117134642B (zh) 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逆变电路及储能设备
CN211456686U (zh) 一种直流母线电容快速放电电路
CN212258436U (zh) 光储变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510405 No. 2, 4, 6, 8, 10, and 12 Donghua Huaye Road, Renhe Town, Baiyu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irport Baiyun)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FELICITY SOLA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405 No. 23, Donghua Xingfu street, Renhe Town, Baiyun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Airport Baiyun)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FELICITY SOLAR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