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90647A - 基站节能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站节能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90647A
CN114390647A CN202011120815.5A CN202011120815A CN114390647A CN 114390647 A CN114390647 A CN 114390647A CN 202011120815 A CN202011120815 A CN 202011120815A CN 114390647 A CN114390647 A CN 1143906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 current
base station
relay
module
outpu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208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90647B (zh
Inventor
周徐
方东旭
王维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Chongq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Chongq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208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906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90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906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90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906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力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站节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应用于包括AAU和BBU的基站,该系统包括设置于电源与第一基站的BBU、AUU之间的第一空开装置,第一空开装置包括:第一主控模块、第一直流继电器、第二直流继电器、第一分流器、第二分流器、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第一主控模块分别与第一直流继电器及第二直流继电器连接,第一直流继电器经过第一分流器与第一输出模块连接,第二直流继电器经过第二分流器与第二输出模块连接。通过上述系统,本发明实现了对AAU和BBU分别进行用电计量与节能控制,提高了基站运行的稳定率、降低了基站的运行成本。

Description

基站节能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力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站节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基站一般通过空气开关进行通断控制从而进行节能控制。然而现有的进行节能控制时,一般通过空气开关进行交流控制,无法适配通过直流控制来节能的基站,需对基站供电线路进行改动。如5G基站中的功能模块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e,室内基带处理单元)和AAU(Active Antenna Unit,有源天线单元)使用的均为直流电源,因此在对5G基站进行节能控制时,使得需要对现网大量5G基站进行供电线路的改造,这样不仅大大增加额外的升级改造费用,还会增大升级改造的难度和复杂度。
此外,现有的基站的空气开关对基站BBU和AAU进行节能供电控制时,只能同步控制通断,而由于AAU和BBU的耗电能存在很大差距,一般节能控制针对的是AAU,这将不可避免的在BBU频繁的通断电过程中,增大BBU损坏的概率,这样都增加了基站的运行成本,降低了基站运行的稳定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节能控制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气开关无法分别对基站BBU和AAU进行节能控制,且无法进行直流节能控制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节能控制系统,系统应用于包括AAU和BBU的基站,其中,基站包括非拉远式基站,系统包括设置于电源与第一基站的BBU、AUU之间的第一空开装置,第一空开装置包括:第一主控模块、第一直流继电器、第二直流继电器、第一分流器、第二分流器、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其中,第一主控模块分别与第一直流继电器及第二直流继电器连接,第一直流继电器经过第一分流器与第一输出模块连接,第二直流继电器经过第二分流器与第二输出模块连接;
其中,第一主控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分流器的第一直流流量及第二分流器的第二直流流量,并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给第一直流继电器及第二直流继电器;
第一直流继电器用于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断开或闭合;
第一分流器用于计量经过第一输出模块的直流流量并发送给第一主控模块;
第二分流器用于计量经过第二输出模块的直流流量并发送给第一主控模块;
第一输出模块用于在第一直流继电器闭合时,通过第一直流继电器接收电源的电能,并传输给第一基站的AAU;
第二输出模块用于在第二直流继电器闭合时,通过第二直流继电器接收电源输出的电能,并传输给第一基站的BBU。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基站还包括拉远式基站,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电源与第二基站的AAU之间的第二空开装置;
第二空开装置包括第二主控模块、第三直流继电器、第四直流继电器、第五直流继电器、第三分流器、第四分流器、第五分流器、第五输出模块、第六输出模块、第七输出模块,其中,第二主控模块与第三直流继电器、第四直流继电器、第五直流继电器分别连接,第三直流继电器经过第三分流器与第五输出模块连接,第四直流继电器经过第四分流器与第六输出模块连接,第五直流继电器经过第五分流器与第七输出模块连接;
第二主控模块用于发送第二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三直流继电器、第四直流继电器、第五直流继电器。第三直流继电器用于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断开或闭合。第四直流继电器用于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断开或闭合。第五直流继电器用于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断开或闭合。
第三分流器用于计量经过第五输出模块的直流流量并发送给第二主控模块。第四分流器用于计量经过第六输出模块的直流流量并发送给第二主控模块。第五分流器用于计量经过第七输出模块的直流流量并发送给第二主控模块。
第五输出模块用于在于与第三直流继电器连接闭合时,通过第三直流继电器接收电源的电能,并传输给第二基站的第一AAU。第六输出模块用于在于与第四直流继电器连接闭合时,通过第四直流继电器接收电源的电能,并传输给第二基站的第二AAU。第七输出模块用于在于与第五直流继电器连接闭合时,通过第五直流继电器接收电源的电能,并传输给第二基站的第三AAU。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空开装置还包括直流空开插排,通过所述直流空开插排与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三个AAU分别连接,其中,所述直流空开插排与每一个所述第一基站的AAU之间设置有AAU分流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监控中心模块、数据获取模块;
其中,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第一基站的AAU、第二基站的AAU的网络流量数据并发送给监控中心模块;
监控中心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基站的AAU的网络流量数据确定第一控制指令,并发送给第一主控模块,根据第二基站的AAU的网络流量数据确定第二控制指令,并发送给第二主控模块。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空开装置还包括第一通信接口,第一通信接口用于传输NB-IoT/2G/4G信号;
第一主控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一分流器、第二分流器发送的直流流量通过第一通信接口分别发送至监控中心模块。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空开装置还包括第二通信接口,第二通信接口用于传输NB-IoT/G/G信号;
第二主控模块用于通过第二通信接口将接收到的第三分流器、第四分流器、第五分流器发送的直流流量分别发送至监控中心模块。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电源与第三基站的AUU、BBU之间的第三空开装置。
其中,第三空开装置包括第三主控模块、第六直流继电器、第七直流继电器、第六分流器、第七分流器、第八输出模块、第九输出模块,第三主控模块分别与第六直流继电器、第七直流继电器连接,第六分流器、第七分流器分别连接在第六直流继电器、第七直流继电器与第八输出模块、第九输出模块之间。
第三主控模块用于接收第三控制指令,将第三控制指令发送给第六直流继电器、第七直流继电器;
第六直流继电器用于根据第三控制指令断开或闭合其与第八输出模块之间的连接;
第七直流继电器用于根据第三控制指令断开或闭合其与第九输出模块之间的连接;
第六分流器用于计量经过第八输出模块的直流流量并发送给第三主控模块;
第七分流器用于计量经过第九输出模块的直流流量并发送给第三主控模块;
第八输出模块用于在与第六直流继电器连接闭合时,通过第六直流继电器接收电源的电能,并传输给第三基站的AAU;
第九输出模块用于在与第七直流继电器连接闭合时,通过第七直流继电器接收电源的电能,并传输给第三基站的BBU。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数据获取模块还用于分别获取第八输出模块连接的第三基站的AAU的网络流量数据、第七输出模块连接的第三基站的BBU的网络流量数据发送给监控中心模块;
监控中心模块用于根据第三基站的AAU的网络流量数据确定第三控制指令并发送给第三主控模块。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空开装置还包括第三通信接口,第三通信接口用于传输NB-IoT/G/G信号;
第三主控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三分流器发送的直流流量、第四分流器发送的直流流量通过第三通信接口发送至监控中心模块。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基站电源,该基站电源包括电源,及前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节能控制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出一个应用于包括AAU和BBU的基站的基站节能控制系统,基站包括非拉远式基站和拉远式基站,系统包括设置于电源与第一基站的BBU、AUU之间的第一空开装置,第一空开装置包括:第一主控模块、第一直流继电器、第二直流继电器、第一分流器、第二分流器、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其中,第一主控模块分别与第一直流继电器及第二直流继电器连接,第一直流继电器经过第一分流器与第一输出模块连接,第二直流继电器经过第二分流器与第二输出模块连接;
具体的,第一主控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分流器的第一直流流量及第二分流器的第二直流流量,并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给第一直流继电器及第二直流继电器。第一直流继电器用于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断开或闭合。第一分流器用于计量经过第一输出模块的直流流量并发送给第一主控模块。第二分流器用于计量经过第二输出模块的直流流量并发送给第一主控模块。第一输出模块用于在第一直流继电器闭合时,通过第一直流继电器接收电源的电能,并传输给第一基站的AAU。第二输出模块用于在第二直流继电器闭合时,通过第二直流继电器接收电源输出的电能,并传输给第一基站的BBU。
通过上述第一空开装置中的第一输出模块以及第一分流器和第二输出模块和第二分流器,即可以实现分别对一个基站中的BBU和AAU分别进行用电量的计量,以及根据第一主控模块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指令对连接到基站节能控制系统上的AAU进行通断控制从而节能。
从而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空开装置无法直接对直流基站进行节能控制,并且对AAU和BBU的控制只能同时进行,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直流继电器和第二直流继电器以及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对基站的AAU和BBU分别进行控制,提高了基站的运行稳定程度、降低了基站的运行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实施方式,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空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空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空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空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节能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
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的基站节能控制系统应用于包含AAU以及BBU的基站,具体的可以是一个5G基站。
而一个5G基站包含一个BBU(Base Band Unit,基带处理单元)和三个或三个以上的AAU(Active Antenna Unit,有源天线单元)。
其中,BBU用于负责处理核心网、用户的信令与数据,而AAU是基于传统4G基站的RRU(Remote Radio Unit,射频拉远单元)与无源天线的结合体,用于产生和发射信号。
在基站节能控制方面,由于BBU的用电量较为微小,而AAU耗电比较巨大,因此,在需要进行节能控制时,一般会关停业务量比较小的AAU。
另一方面,5G基站根据AAU以及BBU的设置方式又可以分为拉远式基站和非拉远式基站两种。在拉远式基站中,主控的AAU和BBU的距离较远,如通过光纤连接进行信号传输,而在非拉远式基站系统中的AAU和BBU距离较近,如一般可能设置在同一个铁塔上。
因此,在针对非拉远式基站系统进行节能控制时,需要对耗电量较大的AAU和耗电量小到可以忽略节能需要的BBU分开进行节能控制,以此在不影响到BBU持续闭合的情况下,对业务量低于预设水平的AAU进行断电关闭以此来节约AAU持续闭合情况下所耗费的大量电能。
图1示出了本发明基站节能控制系统实施例中应用于第一基站的第一空开装置100的组成结构图,其中,第一基站为非拉远式基站。
第一空开装置100由包括第一主控模块110、第一直流继电器120、第二直流继电器130、第一分流器140、第二分流器150、第一输出模块160、第二输出模块170的设备执行。
下面首先结合图1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空开装置100进行介绍。
结合图1,第一主控模块110、第一直流继电器120、第二直流继电器130、第一分流器140、第二分流器150、第一输出模块160、第二输出模块170的连接方式如下,其中,第一主控模块110分别与第一直流继电器120及第二直流继电器130连接,第一直流继电器120经过第一分流器140与第一输出模块160连接,第二直流继电器130经过第二分流器150与第二输出模块170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主控模块110用于接收第一分流器140的第一直流流量及第二分流器150的第二直流流量,并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给第一直流继电器120及第二直流继电器130。
具体的第一主控模块110可以是预设信号的单片机,可以用于接收与发送数据以及指令。
第一直流继电器120用于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断开或闭合。
考虑到AAU以及BBU都使用直流驱动,因此,在第一空开装置中采用的电路开关是直流继电器,第一直流继电器在闭合的时候导通电路,而在断开的时候切断电路。
第二直流继电器130用于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断开或闭合。第二直流继电器的组成类似于第一直流继电器,此处不再赘述。
第一分流器140用于计量经过第一输出模块160的直流流量并发送给第一主控模块110。第一分流器是是一种测量直流电流用的仪器,其中包括一个阻值很小的电阻,当有直流电流通过时,产生压降,供直流电流表进行显示。此处将第一分流器设置在第一输出模块160与第一直流继电器120之间,获取经过第一输出模块160的直流流量,这样就可以对连接在第一输出模块160上的AAU进行用电量的统计。
第二分流器150用于计量经过第二输出模块170的直流流量并发送给第一主控模块110。第二分流器150的组成类似于第一分流器140,此处不再赘述。
第一输出模块160用于在第一直流继电器120闭合时,通过第一直流继电器120接收电源输出的电能,并传输给第一基站的AAU。
第一输出模块160具体可以是一个电源线接口或者电能输出端口,用于与基站的AAU的供电接口连接。
第二输出模块170用于在第二直流继电器130闭合时,通过第二直流继电器130接收电源输出的电能,并传输给第一基站的BBU。
第二输出模块170具体可以是一个电源线接口或者电能输出端口,用于与基站的AAU的供电接口连接。
设立第一输出模块160和第二输出模块170这两个输出模块的好处在于:由于AAU与BBU在耗电量上的较大差异,可以通过设计两个输出模块分别与AAU以及BBU连接,并且分别通过两个单独的继电器分别控制第一输出模块160与第二输出模块170所在的通路。
这样就形成了不同控制需求的两个输出通路,使得BBU和AAU分别在独立的通路里经过分流器和继电器与电源连接,这样可以针对AAU所在的通路进行通断控制和用电量计量,而针对BBU所在的通路只进行用电量的计量,而无需对其进行用电量的节能控制,即BBU所在的通路保持永久通电。
另外,为了提高第一空开装置100的适配性和降低第一空开装置100在使用时的改装成本,第一空开装置还包括一个第三输出模块190、第四输出模块1100,其中,第三输出模块190与第一直流继电器120连接,第四输出模块1100与第二直流继电器130连接。
这样第一空开装置中的每一个继电器都存在主备两路输出,也就是说第一直流继电器以及第二直流继电器都分别即可以接AAU,也可以连接BBU,这样就提高了开关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由此,在第一主控模块110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时,可以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对应的第一直流继电器120和/或第二直流继电器130断开或者闭合,而在第一直流继电器120闭合的情况下,第一输出模块160通过第一直流继电器120接收电源输出的电能,并传输给第一基站的AAU,在第一直流继电器120断开的情况下,第一输出模块160与电源之间的连接断开,从而与第一输出模块160连接的第一基站的AAU断电关闭。
类似的,在第二直流继电器130闭合的情况下,第二输出模块170通过第二直流继电器130接收电源输出的电能,并传输给第一基站的BBU,在第二直流继电器130断开的情况下,第二输出模块170与电源之间的连接断开,从而与第二输出模块170连接的第一基站的BBU断电关闭。
与此同时,还通过第一分流器140和第二分流器150分别统计与第一输出模块160以及第二输出模块170连接的非拉远式基站的AAU和BBU的直流流量,从而进行用电量的统计。
更进一步地,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将本空开节能控制系统应用于5G基站时,由于一个5G基站中至少包括三个AAU,因此为了通过一个空开装置对一个基站的所有AAU分别进行控制,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空开装置100还包括直流空开插排1120,第一输出模块通过直流空开插排1120与第一基站100的至少三个AAU分别连接,其中,直流空开插排1120与每一个第一基站的AAU之间都设置有AAU分流器,如图2中的第一AAU分流器、第二AAU分流器、第三AAU分流器。AAU分流器分别用于获取第一基站上各个AAU的直流流量。
增加了直流空开插排的第一空开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参考图2。图2示出了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空开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直流空开插排所连接的AAU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AAU的个数进行调整。
对应的,在非拉远式基站中AAU与BBU设置得较近,因此可以通过一个空开装置对AAU与BBU同时进行,即如图1与图2中前述第一空开装置100所示出的。而在拉远式基站中AAU与BBU设置得较远,并且BBU用电量较少对基站耗电量的影响程度可以忽略不计,而AAU电量较大且数量较多,因此AAU是基站节能的主要控制目标。
因此,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公开了设置于电源与拉远式基站的AAU的第二空开装置200。第二空开装置应用于第二基站,第二基站为拉远式基站。
参考图3,第二空开装置200包括第二主控模块210、第三直流继电器220、第四直流继电器230、第五直流继电器240、第三分流器250、第四分流器260、第五分流器270、第五输出模块280、第六输出模块290、第七输出模块2100。参考图2中示出的,第二主控模块210与第三直流继电器220、第四直流继电器230、第五直流继电器240分别连接。然后,第三直流继电器220经过第三分流器250与第五输出模块280连接,第四直流继电器230经过第四分流器260与第六输出模块290连接,第五直流继电器240经过第五分流器270与第七输出模块2100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主控模块210用于发送第二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三直流继电器220、第四直流继电器230、第五直流继电器240;
第三直流继电器220用于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断开或闭合。
第四直流继电器230用于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断开或闭合。
第五直流继电器240用于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断开或闭合。
第三分流器250用于计量经过第五输出模块280的直流流量并发送给第二主控模块210。
第四分流器260用于计量经过第六输出模块290的直流流量并发送给第二主控模块210。
第五分流器270用于计量经过第七输出模块2100的直流流量并发送给第二主控模块210。
第五输出模块280用于在于与第三直流继电器220连接闭合时,通过第三直流继电器220接收电源的电能,并传输给第二基站的第一AAU。
第六输出模块290用于在于与第四直流继电器230连接闭合时,通过第四直流继电器230接收电源的电能,并传输给第二基站的第二AAU。
第七输出模块2100用于在于与第五直流继电器240连接闭合时,通过第五直流继电器240接收电源的电能,并传输给第二基站的第三AAU。
类似于前述的第一空开装置100中对第一基站的AAU的控制,在第二空开装置200中,通过第二主控模块210接收第二控制指令,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第三直流继电器220、第四直流继电器230、第五直流继电器240,从而分别对拉远式基站的第一AAU、第二AAU、第三AAU进行通断的控制。
与此同时,还通过第三分流器250、第四分流器260、第五分流器270分别统计第二基站的第一AAU、第二AAU、第三AAU的直流流量,从而进行用电量的统计。
第二空开装置200的工作过程与上述第一空开装置100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根据各个AAU的业务量(反映为网络流量)情况,对业务量较少的AUU进行关闭,从而减少基站的用电量进行节能控制,需要获取各个AAU的网络流量,来作为其通断控制的依据。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个用于获取连接到第一空开装置100上的各个AAU的网络流量数据的数据获取模块500,以及一个根据该网络流量数据来判断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并且对处于低业务量状态的AUU通过向该AAU对应的主控模块发送控制指令的监控中心模块400,从而根据业务量对AAU通过系统中包括的空开装置进行节能控制。
因此,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4示出的,本基站节能控制系统600还包括监控中心模块400、数据获取模块500。图4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基站节能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数据获取模块500用于分别获取第一基站的AAU、第二基站的AAU的网络流量数据并发送给监控中心模块400。
监控中心模块400用于根据第一基站的AAU的网络流量数据确定第一控制指令,并发送给第一主控模块110,根据第二基站的AAU的网络流量数据确定第二控制指令,并发送给第二主控模块210。
具体的,监控中心模块400将接收到的第一基站的AAU的网络流量与预设的流量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在小于所述流量阈值的情况下,发送关闭该AAU的第一控制指令给第一主控模块110,对于第二控制指令的确定过程也是类似的,不再赘述。综上就实现了根据各个AAU的业务情况通过本发明中的第一空开装置或者第二空开装置对AAU进行节能控制。
对应的,为了将获取监控中心模块400发送的控制指令,以及将各个AAU以及BBU的用电量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用电量的统计和管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空开装置100中还包括第一通信接口180,第一通信接口180用于传输NB-IoT/2G/4G信号。其中的NB-IOT(Narrow BandInternetof Things,窄带物联网)信号可以是通过第一通信接口180模块中设置的RS485以及DIDO接口实现的。从而使得第一主控模块110将接收到的第一分流器140发送的直流流量通过第一通信接口180发送至监控中心模块400。
第一主控模块110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一分流器140、第二分流器150发送的直流流量通过第一通信接口180分别发送至监控中心模块400。
对应的,第二空开装置200中还包括第二通信接口2110,第二通信接口2110用于传输NB-IoT/2G/4G信号。
第二主控模块210用于通过第二通信接口2110将接收到的第三分流器250、第四分流器260、第五分流器270发送的直流流量分别发送至监控中心模块400。
类似的第二通信接口2110用于传输NB-IOT/2G/4G信号,其中的NB-IOT(NarrowBandInternetof Things,窄带物联网)信号可以是通过第一通信接口180模块中的RS485以及DIDO接口实现的。
结合系统中的第一空开装置100和数据获取模块500以及监控中心模块400,具体第一控制指令的确定过程可以如下:监控中心模块400根据非拉远式网络流量数据确定非拉远式基站的AAU非拉远式网络流量是否大于预设的网络流量阈值,在非拉远式基站的AAU的非拉远式网络流量小于预设的网络流量阈值的情况下,确定非拉远式基站的AAU处于低业务量状态。
在确定非拉远式基站的AAU处于低业务量状态的情况下,将第一控制指令确定为断开指令,发送给第一主控模块110以控制第一直流继电器120执行断开第一输出模块160与电源的连接的操作。
可选的,在拉远式基站的AAU处于非低业务量状态的情况下,并且检测到第一输出模块160与电源之间的连接是断开的情况下,将第一控制指令确定为连接指令,发送给第一主控模块110以控制第一直流继电器120执行闭合第一输出模块160与电源的连接的操作。
具体的,此处的网络流量阈值可以根据当前一定区域内的各个基站系统中的各个AAU一定时间内的网络流量平均值或者变化情况进行确定。
也就是说,对非拉远式基站的AAU的节能控制并不是基于其用电量的累计多少,而是在该非拉远式基站的AAU对应传输的业务量(体现为网络流量)低于一定水平时,关闭该较低业务水平的单元从而进行节能。
另外,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此处的第一空开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时钟、电池、存储器、LED显示模块、天线通道、按键控制模块等功能模块。
LED显示模块可以用于对应显示第一空开装置100所连接的各个AAU和/或BBU的通断情况,按键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对所述第一空开装置100的控制如开关重置等操作。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空开装置100和第二空开装置200实现了分别根据主控模块发送的控制指令通过继电器和输出模块对BBU和AAU进行控制,与此同时通过设置在控制回路中的分流器来分别计量BBU以及AAU的直流用电量。
更进一步地,监控中心模块400用于根据拉远式基站的AAU的网络流量数据确定第二控制指令并发送给第二主控模块210。
具体第二控制指令的确定过程可以是:监控中心模块400根据拉远式网络流量数据确定拉远式基站的AAU的拉远式网络流量是否大于预设的网络流量阈值,在拉远式基站的AAU的拉远式网络流量小于预设的网络流量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拉远式基站的AAU处于低业务量状态。
在拉远式基站的AAU处于低业务量状态的情况下,将第二控制指令确定为断开指令,发送给第二主控模块210以控制第二直流继电器130执行断开第五输出模块280与电源的连接的操作。
可选的,还可以在拉远式基站的AAU处于非低业务量状态的情况下,并且检测到第五输出模块280与电源之间的连接断开的情况下,将第二控制指令确定为连接指令,发送给第二主控模块210以控制第二直流继电器130执行闭合第五输出模块280与电源的连接的操作。
具体的,此处的网络流量阈值可以根据当前一定区域内的各个基站系统中的各个AAU一定时间内的网络流量平均值或者变化情况进行确定。
也就是说,对非拉远式基站的AAU的节能控制并不是基于其用电量的累计多少,而是在该非拉远式基站的AAU对应传输的业务量(体现为网络流量)低于一定水平时,关闭该较低业务水平的单元从而进行节能。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此处的网络流量阈值可以根据当前一定区域内的各个基站系统中的各个AAU一定时间内的网络流量平均值或者变化情况进行确定。
对应的,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此处的第二空开装置200还可以包括时钟、电池、存储器、LED显示模块、天线通道、按键控制模块等功能模块。上述功能模块在第一空开装置的功能类似,不再赘述。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基站节能控制系统的适配性,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电源与拉远式基站/非拉远式基站的AUU、BBU之间的第三空开装置300。第三空开装置300的结构参考图5,图5示出了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的第三空开装置300的示意图。
其中,第三空开装置300包括第三主控模块310、第六直流继电器320、第七直流继电器330、第六分流器340、第七分流器350、第八输出模块360、第九输出模块370。
参考图3,第三主控模块310分别与第六直流继电器320、第七直流继电器330连接,第六分流器340、第七分流器350分别连接在第六直流继电器320、第七直流继电器330与第八输出模块360、第九输出模块370之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三主控模块310用于接收第三控制指令,将第三控制指令发送给第六直流继电器320、第七直流继电器330。
第六直流继电器320用于根据第三控制指令断开或闭合其与第八输出模块360之间的连接。
第七直流继电器330用于根据第三控制指令断开或闭合其与第九输出模块370之间的连接。
第六分流器340用于计量经过第八输出模块360的直流流量并发送给第三主控模块310。
第七分流器350用于计量经过第九输出模块370的直流流量并发送给第三主控模块310。
第八输出模块360用于在与第六直流继电器320连接闭合时,通过第六直流继电器320接收电源的电能,并传输给拉远式基站或非拉远式基站的AAU。
第九输出模块370用于在与第七直流继电器330连接闭合时,通过第七直流继电器330接收电源的电能,并传输给拉远式基站或非拉远式基站的BBU。
对应的,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本系统中的数据获取模块500还用于分别获取第八输出模块360连接的拉远式基站或非拉远式基站的AAU的网络流量数据发送给监控中心模块400。
监控中心模块400用于根据拉远式基站或非拉远式基站的AAU的网络流量数据确定第三控制指令并发送给第三主控模块310。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三控制指令的确定过程可以是:监控中心模块400根据拉远式基站或非拉远式基站网络流量数据确定对应的拉远式基站或非拉远式基站的AAU的拉远式/非拉远式网络流量是否大于预设的网络流量阈值,并在对应的拉远式/非拉远式基站的AAU的拉远式/非拉远式网络流量小于预设的网络流量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拉远式基站或非拉远式基站的AAU处于低业务量状态。
在拉远式基站或非拉远式基站的AAU处于低业务量状态的情况下,将第三控制指令确定为断开指令,发送给第三主控模块310以控制第六直流继电器320执行断开第八输出模块360与电源的连接的操作。
可选的,还可以在拉远式基站或非拉远式基站的AAU处于非低业务量状态的情况下,并且检测到第八输出模块360与电源之间的连接是断开的情况下,将第三控制指令确定为连接指令,发送给第三主控模块310以控制第六直流继电器320执行闭合第八输出模块360与电源的连接的操作。
也就是说,在第三空开装置300中可以实现对于任意基站类型中的AAU的供电通断的分别控制,无需考虑其所在的基站类型是拉远式还是非拉远式,这样就提高了5G基站节能控制的操作便捷性和空开装置的普适性。
对应的,第三空开装置300还包括第三通信接口390,第三通信接口390用于传输NB-IoT/2G/4G信号;
第三主控模块310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三分流器250发送的直流流量、第四分流器260发送的直流流量通过第三通信接口390发送至监控中心模块400。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节能控制系统弄通过设置第一直流继电器和第二直流继电器以及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对基站的AAU和BBU分别进行控制,提高了基站的运行稳定程度、降低了基站的运行成本。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基站电源,基站电源包括电源以及前述的第一空开装置100、第二空开装置200、第三空开装置300,其特征在于,
电源分别与第一空开装置100、第二空开装置200、第三空开装置300连接,用于将交流市电转化为直流电,分别输出至第一空开装置100、第二空开装置200、第三空开装置300。
电源用于将交流电转化为基站所使用的直流电输入到前述的第一空开装置100、第二空开装置200、第三空开装置300,从而进行5G基站的供电,提高了基站的运行稳定程度、降低了基站的运行成本。
在此提供的算法或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发明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除有特殊说明外,不应理解为对执行顺序的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基站节能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应用于包括AAU和BBU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非拉远式基站,所述系统包括设置于电源与第一基站之间的第一空开装置,所述第一空开装置包括:第一主控模块、第一直流继电器、第二直流继电器、第一分流器、第二分流器、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其中,第一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直流继电器及所述第二直流继电器连接,所述第一直流继电器经过所述第一分流器与所述第一输出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直流继电器经过所述第二分流器与所述第二输出模块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主控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分流器的第一直流流量及所述第二分流器的第二直流流量,并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给所述第一直流继电器或所述第二直流继电器;
所述第一直流继电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断开或闭合;
所述第二直流继电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断开或闭合;
所述第一分流器,用于计量经过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的直流流量并发送给所述第一主控模块;
所述第二分流器,用于计量经过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的直流流量并发送给所述第一主控模块;
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直流继电器闭合时,通过所述第一直流继电器接收所述电源的电能,并传输给所述第一基站的AAU;
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直流继电器闭合时,通过所述第二直流继电器接收所述电源输出的电能,并传输给所述第一基站的BB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开装置还包括直流空开插排,所述第一输出模块通过所述直流空开插排与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三个AAU分别连接,其中,所述直流空开插排与每一个所述第一基站的AAU之间设置有AAU分流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拉远式基站,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电源与第二基站的AAU之间的第二空开装置,
所述第二空开装置包括第二主控模块、第三直流继电器、第四直流继电器、第五直流继电器、第三分流器、第四分流器、第五分流器、第三输出模块、第四输出模块、第五输出模块,其中,第二主控模块与所述第三直流继电器、第四直流继电器、第五直流继电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继电器经过所述第三分流器与所述第三输出模块连接,所述第四直流继电器经过所述第四分流器与所述第四输出模块连接,所述第五直流继电器经过所述第五分流器与所述第五输出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主控模块用于发送第二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三直流继电器、第四直流继电器、第五直流继电器;
所述第三直流继电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断开或闭合;
所述第四直流继电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断开或闭合;
所述第五直流继电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断开或闭合;
所述第三分流器,用于计量经过所述第三输出模块的直流流量并发送给所述第二主控模块;
所述第四分流器,用于计量经过所述第四输出模块的直流流量并发送给所述第二主控模块;
所述第五分流器,用于计量经过所述第五输出模块的直流流量并发送给所述第二主控模块;
所述第三输出模块,用于在于与所述第三直流继电器连接闭合时,通过所述第三直流继电器接收所述电源的电能,并传输给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一AAU;
所述第四输出模块,用于在于与所述第四直流继电器连接闭合时,通过所述第四直流继电器接收所述电源的电能,并传输给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AAU;
所述第五输出模块用于在于与所述第五直流继电器连接闭合时,通过所述第五直流继电器接收所述电源的电能,并传输给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三AAU。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还包括监控中心模块、数据获取模块;
其中,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AAU、所述第二基站的AAU的网络流量数据并发送给所述监控中心模块;
所述监控中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的AAU的网络流量数据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第一主控模块,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AAU的网络流量数据确定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第二主控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开装置还包括第一通信接口,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传输NB-IoT/2G/4G信号;
所述第一主控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分流器、第二分流器发送的直流流量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分别发送至所述监控中心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开装置还包括第二通信接口,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传输NB-IoT/2G/4G信号;
所述第二主控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三分流器、第四分流器、第五分流器发送的直流流量分别发送至所述监控中心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电源与第三基站的AUU、BBU之间的第三空开装置,
其中,所述第三空开装置包括第三主控模块、第六直流继电器、第七直流继电器、第六分流器、第七分流器、第六输出模块、第七输出模块,所述第三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第六直流继电器、所述第七直流继电器连接,所述第六分流器、第七分流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六直流继电器、第七直流继电器与所述第六输出模块、所述第七输出模块之间;
所述第三主控模块,用于接收第三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三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第六直流继电器及所述第七直流继电器;
所述第六直流继电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控制指令断开或闭合其与所述第六输出模块之间的连接;
所述第七直流继电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控制指令断开或闭合其与所述第七输出模块之间的连接;
所述第六分流器,用于计量经过所述第六输出模块的直流流量并发送给所述第三主控模块;
所述第七分流器,用于计量经过所述第七输出模块的直流流量并发送给所述第三主控模块;
所述第六输出模块,用于在与所述第六直流继电器连接闭合时,通过所述第六直流继电器接收所述电源的电能,并传输给所述第三基站的AAU;
所述第七输出模块,用于在与所述第七直流继电器连接闭合时,通过所述第七直流继电器接收所述电源的电能,并传输给所述第三基站的BBU。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还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第六输出模块连接的所述第三基站的AAU的网络流量数据发送给所述监控中心模块;
所述监控中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基站的AAU的网络流量数据确定所述第三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第三主控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空开装置还包括第三通信接口,所述第三通信接口用于传输NB-IoT/2G/4G信号;
所述第三主控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第六分流器发送的直流流量、所述第七分流器发送的直流流量通过所述第三通信接口发送至所述监控中心模块。
10.一种基站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电源包括电源,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基站节能控制系统。
CN202011120815.5A 2020-10-19 2020-10-19 基站节能控制系统 Active CN1143906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0815.5A CN114390647B (zh) 2020-10-19 2020-10-19 基站节能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0815.5A CN114390647B (zh) 2020-10-19 2020-10-19 基站节能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90647A true CN114390647A (zh) 2022-04-22
CN114390647B CN114390647B (zh) 2024-02-06

Family

ID=81194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20815.5A Active CN114390647B (zh) 2020-10-19 2020-10-19 基站节能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90647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97239A2 (en) * 2008-12-12 2010-06-16 Vodafone Group PLC System and antenna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s
US20110159808A1 (en) * 2009-12-29 2011-06-30 Peter Kenington Active antenna array and method for relaying first and second protocol radio signal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4205751A1 (zh) * 2013-06-28 2014-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基站控制方法及基站
WO2015036034A1 (en) * 2013-09-13 2015-03-1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Vertical tilting
CN106961144A (zh) * 2017-05-10 2017-07-18 中电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电源节能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EP3197199A1 (en) * 2014-09-16 2017-07-26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interference to base station
CN206850472U (zh) * 2017-05-10 2018-01-05 中电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电源节能控制装置
CN109572476A (zh) * 2019-01-16 2019-04-05 珠海云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装置
CN209072131U (zh) * 2018-12-29 2019-07-05 四川蔚宇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成式直流输出模块及采用该直流输出模块的充电桩
CN110086240A (zh) * 2019-03-28 2019-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方法、控制方法、供电电源和检测装置
CN209283534U (zh) * 2018-12-29 2019-08-20 中睿通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减耗的5g有源室分系统
CN110661333A (zh) * 2019-10-24 2020-01-07 中国海洋大学 直流电源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110829622A (zh) * 2019-10-29 2020-02-21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共享铁塔导线取电系统及计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97239A2 (en) * 2008-12-12 2010-06-16 Vodafone Group PLC System and antenna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s
US20110159808A1 (en) * 2009-12-29 2011-06-30 Peter Kenington Active antenna array and method for relaying first and second protocol radio signal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4205751A1 (zh) * 2013-06-28 2014-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基站控制方法及基站
WO2015036034A1 (en) * 2013-09-13 2015-03-1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Vertical tilting
EP3197199A1 (en) * 2014-09-16 2017-07-26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interference to base station
CN206850472U (zh) * 2017-05-10 2018-01-05 中电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电源节能控制装置
CN106961144A (zh) * 2017-05-10 2017-07-18 中电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电源节能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9072131U (zh) * 2018-12-29 2019-07-05 四川蔚宇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成式直流输出模块及采用该直流输出模块的充电桩
CN209283534U (zh) * 2018-12-29 2019-08-20 中睿通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减耗的5g有源室分系统
CN109572476A (zh) * 2019-01-16 2019-04-05 珠海云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装置
CN110086240A (zh) * 2019-03-28 2019-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方法、控制方法、供电电源和检测装置
CN110661333A (zh) * 2019-10-24 2020-01-07 中国海洋大学 直流电源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110829622A (zh) * 2019-10-29 2020-02-21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共享铁塔导线取电系统及计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UWO YANG: ""Hysteretic Base station sleeping control for energy saving in 5G cellular network"", 《2017 IEEE 85TH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
周徐;方东旭;文冰松: "\"一种基于GBDT机器学习的算法及应用研究\"",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90647B (zh) 202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18457B1 (en) Intelligent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1237156B (zh) 壁挂式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的实现方法
CN203377624U (zh) 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远程通信告警设备
CN110248332A (zh) 一种变电站现场sf6泄漏报警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N205485392U (zh) 一种电气设备的远程节能控制系统
CN114390647B (zh) 基站节能控制系统
CN111897257A (zh) 一种可无线控制的智能开关
CN204360158U (zh) 一种智能pdu系统
CN207408769U (zh) 一种基于LoRa通信的具有电量控制功能的充电桩系统
Dahunsi et al. Analysis of GSM, Wi-Fi and LPW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for Smart energy metering circuits
CN204013555U (zh) 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远程通信单元的互换性测试装置
CN203984446U (zh) 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本地通信单元的互换性测试装置
CN107255957A (zh) 一种基于LoRa通信的具有电量控制功能的充电桩系统
CN107195104A (zh) 三路电动自行车共享供电桩系统
CN208299544U (zh) 用于太阳能电站的数据采集装置及太阳能电站监控系统
CN209248333U (zh) Lkj附属设备检测装置
CN207741273U (zh) 空调监控装置以及空调监控系统
CN207123937U (zh) 一种计量仪表抄表系统及其通信转发装置
CN207968543U (zh) 一种室内覆盖系统的一体化监测装置
CN104065166A (zh) 整合式末端用电管理监控系统
CN217789818U (zh) 一种具有gps定位功能的数据监控装置
CN220545032U (zh) 多路智控设备及智控箱
CN214410260U (zh) 一种基于nbiot通讯技术的流量压力一体化传输终端
CN218772308U (zh) 一种物联电表负荷管理装置及系统
CN203799251U (zh) 可监控实验室台位电源管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