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90558A - 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90558A
CN114390558A CN202011139267.0A CN202011139267A CN114390558A CN 114390558 A CN114390558 A CN 114390558A CN 202011139267 A CN202011139267 A CN 202011139267A CN 114390558 A CN114390558 A CN 1143905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link
service
terminal device
lin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392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90558B (zh
Inventor
刘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3926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90558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3333 priority patent/WO2022083478A1/zh
Priority to US18/033,214 priority patent/US20240031874A1/en
Priority to EP21881896.1A priority patent/EP4236423A4/en
Publication of CN114390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905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905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905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4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direct mode communication, e.g. D2D or side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中继设备从第一设备获取第一链路的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一服务质量信息,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所述中继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所述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为所述第一服务质量信息的子集;所述中继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获取第二链路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中继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在发送端终端设备和接收端终端设备之间引入中继设备时,实现了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中继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的网络配置信息的获取。

Description

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物物直连通信技术或边链路通信技术中,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直接进行通信,进行数据传输,这种链路称为直连链路。
在直连链路中,当发送端终端设备需要向接收端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时,首先需要或者两个终端设备之间的直连链路的网络配置信息,才能完成数据传输。目前,如果发送端终端设备和接收端终端设备的距离较远,为了提高传输覆盖的范围,可以在发送端终端设备和接收端终端设备之间引入一个或多个中继设备,中继设备可以进行数据的转发,从而扩大发送端终端设备的发送范围。
但是,目前,在发送端终端设备和接收端终端设备之间引入中继设备时,如何获取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中继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的网络配置信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以解决在发送端终端设备和接收端终端设备之间引入中继设备时,如何获取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中继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的网络配置信息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包括:
中继设备从第一设备获取第一链路的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一服务质量信息,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
所述中继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所述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为所述第一服务质量信息的子集;
所述中继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获取第二链路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中继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或者,第一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二中继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链路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
业务模型信息;
所述第一链路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第二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链路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M条链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连接,所述中继设备通过N条链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连接,所述N条链路为所述M条链路的子集,所述N条链路包括所述第二链路,所述M和所述N均为正整数,且所述M大于或等于所述N;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信息包括所述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或者,包括所述N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所述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为所述第一服务质量信息,或者,所述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为所述第二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中继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包括第三服务质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二中继设备,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
所述第二链路的第二业务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M条链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连接,所述中继设备通过N条链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连接,所述N条链路为所述M条链路的子集,所述N条链路包括所述第二链路,所述M和所述N均为正整数,且所述M大于或等于所述N;
所述第三服务质量信息包括所述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或者,包括所述N条链路中除所述第二链路外的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业务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链路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
业务模型信息;
所述第二链路的标识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业务信息,所述业务信息中包括业务模型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条链路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条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条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条链路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业务信息中还包括链路数量M,以及总服务质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M条链路与第二终端设备连接,所述M条链路中共包括M-1个中继设备,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
所述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M条链路与第二终端设备连接,所述业务信息中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所述第一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总服务质量信息和链路数量M;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总服务质量信息和所述M,获取所述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信息获取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第一设备获取第一链路的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一服务质量信息,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第一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
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所述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为所述第一服务质量信息的子集;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获取第二链路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中继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或者,第一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二中继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链路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
业务模型信息;
所述第一链路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第二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链路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M条链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连接,所述中继设备通过N条链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连接,所述N条链路为所述M条链路的子集,所述N条链路包括所述第二链路,所述M和所述N均为正整数,且所述M大于或等于所述N;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信息包括所述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或者,包括所述N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所述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为所述第一服务质量信息,或者,所述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为所述第二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包括第三服务质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二中继设备,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
所述第二链路的第二业务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M条链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连接,所述中继设备通过N条链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连接,所述N条链路为所述M条链路的子集,所述N条链路包括所述第二链路,所述M和所述N均为正整数,且所述M大于或等于所述N;
所述第三服务质量信息包括所述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或者,包括所述N条链路中除所述第二链路外的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业务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链路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
业务模型信息;
所述第二链路的标识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信息获取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业务信息,所述业务信息中包括业务模型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条链路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条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条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条链路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业务信息中还包括链路数量M,以及总服务质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M条链路与第二终端设备连接,所述M条链路中共包括M-1个中继设备,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
所述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M条链路与第二终端设备连接,所述业务信息中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所述第一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获取总服务质量信息和链路数量M;
根据所述总服务质量信息和所述M,获取所述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配置信息获取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配置信息获取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配置信息获取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首先中继设备从第一设备获取第一链路的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一服务质量信息,第一链路为第一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然后,中继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为第一服务质量信息的子集;最后,中继设备从网络设备获取第二链路的配置信息,第二链路为中继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继设备能够获取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第二链路的配置信息,而第二设备又是中继设备的下一设备节点。针对发送端终端设备和接收端终端设备之间的任意一个中继设备,均可以采用上述方案,获取其下一链路的配置信息,从而实现发送端终端设备和接收端终端设备之间的所有链路的配置信息的获取,进而实现发送端终端设备和接收端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下行链路和边链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之间引入中继设备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信息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信息获取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信息获取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信息获取示意图三;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信息获取示意图四;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信息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信息获取示意图一;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信息获取示意图二;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信息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信息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首先,对本申请所涉及的概念进行说明。
终端设备:通常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穿戴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车载终端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设备、可穿戴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设备还可以称为终端、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接入终端设备、车载终端、工业控制终端、UE单元、UE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UE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UE代理或UE装置等。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固定的或者移动的。
网络设备:通常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网络设备可以具有移动特性,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为移动的设备。可选的,网络设备可以为卫星、气球站。例如,卫星可以为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中地球轨道(medium earth orbit,MEO)卫星、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高椭圆轨道(High Elliptical Orbit,HEO)卫星等。当然,网络设备还可以为设置在陆地、水域等位置的基站,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是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或者下一代演进型基站(next generation-evolvedNodeB,ng-eNB)。其中,gNB为UE提供新空口(new radio,NR)的用户面功能和控制面功能,ng-eNB为UE提供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E-UTRA)的用户面功能和控制面功能,需要说明的是,gNB和ng-eNB仅是一种名称,用于表示支持5G网络系统的基站,并不具有限制意义。网络设备还可以为GSM系统或CDMA系统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网络设备还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5G之后的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路边站点单元(road site unit,RSU)等。
服务质量信息: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信息,表示的是在进行数据传输时网络要满足的一系列服务请求,例如可以量化为带宽、时延、抖动、丢失率、吞吐量等性能指标,是一种关于信息传输质量的约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发送端终端设备需要向接收端终端设备传输数据时,会有一个总服务质量信息,表示发送端终端设备需要向接收端终端设备传输数据时需要满足的服务请求。由于发送端终端设备和接收端终端设备之间可能引入中继设备,涉及多条链路,因此可以根据总服务质量信息,得到每个链路上的服务质量信息。
业务模型信息:traffic pattern,主要包括业务的周期、偏移和数据包大小,此处的业务即表示发送端终端设备向接收端终端设备传输数据的业务。
免授权调度(configured grant)配置信息:指的是两个设备之间,当一个设备通过激活一次授权给另一设备,另一设备在不收到去激活的情况下,会一直使用之前授权所指定的资源进行传输的过程。常见的免授权调度包括上行免授权调度,为基站和终端设备之间的免授权调度。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或者中继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可以用于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或者中继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的免授权调度。
承载配置信息:指的是两个设备之间,用于数据传输的协议栈配置信息。在无线网络中,数据通过承载传输,不同的承载有不同的协议栈配置。例如,通常用户面协议栈包括了SDAP(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服务数据适配协议)层,PDCP(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和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层,承载配置信息会分别对各层进行配置,以满足数据的传输要求。
中继设备:又称中继(relay),是两个交换中心之间的一条传输通路。本申请中,为了提高传输覆盖的范围,可以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引入中继设备,中继设备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转发给接收端,从而扩大发送端的发送范围。
例如,在蜂窝系统中,可以在基站和终端设备之间引入中继设备,中继设备负责将终端设备的数据转发给基站,或者将基站的数据转发给终端设备。
边链路(Sidelink,SL)通信技术,又称物物直连通信技术,是一种和普通无线蜂窝网络通信不太一样的通信技术,在传统的蜂窝网络中,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此时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被称为上行(Uplink)或下行链路(Downlink),接口被称为Uu接口。而在物物直连通信中,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直接进行通信,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链路称为直连链路,接口被称为PC5接口,边链路又可称为直连链路。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下行链路和边链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基站10、终端11和终端12,其中,基站10和终端11之间存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基站10可以通过下行链路向终端11发送下行数据,终端11可以通过上行链路向基站10发送上行数据。
终端11和终端12之间,存在直连链路,通过该直连链路,终端11可以向终端12发送数据,终端12也可以向终端11发送数据。
边链路的引入最初是为了实现离得比较近的终端设备可以直接通信,数据不需要经过基站转发,减少传输时延。后来,在边链路引入的基础上,设计了边链路中继(sidelinkrelay)。之前的中继在中继和终端设备之间使用的是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进行通信的技术,而边链路中继则是中继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链路采用的边链路技术。
为了扩大直连链路的通信距离,可以在终端设备之间引入中继设备。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之间引入中继设备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两个终端设备之间,可以引入一个或多个中继设备。
图2的上方,终端设备21和终端设备23之间引入了一个中继设备22。在图2的下方,终端设备24和终端设备27之间引入了多个中继设备,图2中示例的是两个中继设备的情形,包括中继设备25和中继设备26。实际中,引入的中继设备的数量可以为3个、4个等等,数量不定。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网络设备31、网络设备32和网络设备33,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34、第二终端设备37以及k个中继设备,k为正整数。图3中示例了2个中继设备,分别是中继设备35和中继设备36。
网络设备31与第一终端设备34之间可以进行通信,例如网络设备31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34的服务基站。类似的,网络设备32与中继设备35之间可以进行通信,例如可以为中继设备35的服务基站;网络设备33与中继设备36之间可以进行通信,例如可以为中继设备36的服务基站,等等。需要说明的是,各个终端设备的服务基站,以及各个中继设备的服务基站,可能是各自不同的基站,也有可能是相同的基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第一终端设备34为发送端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37为接收端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终端设备和接收端终端设备是根据一次数据传输中两个终端设备执行的动作确定的,发送数据的一方为发送端终端设备,接收数据的一方为接收端终端设备。在一些情况下,如果是第二终端设备37需要向第一终端设备34发送数据,则第二终端设备37为发送端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34为接收端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中继设备是为了扩大终端设备传输数据的范围的,第一终端设备34和第二终端设备37之间的中继设备的数量根据第一终端设备34与第二终端设备37之间的距离、信号质量等因素相关。
当第一终端设备34确定需要向第二终端设备37传输数据时,首先第一终端设备34需要与第二终端设备37建立链路连接。具体的,第一终端设备34可以向外发送一些控制信令,此时中继设备35接收到了该控制信令,第一终端设备34与中继设备35之间就可以建立链路连接。中继设备35会继续向外发送控制信令,传输到中继设备36之后,中继设备35和中继设备36之间建立链路连接。然后中继设备36可以发送控制信令,此时第二终端设备37接收到控制信令,与中继设备36建立链路连接。因此,第一终端设备34和第二终端设备37之间,通过中继设备35和中继设备36,就成功建立起了链路连接。
在建立起链路连接之后,第一终端设备34与第二终端设备37之间还无法直接进行数据传输,还需要获取第一终端设备34与第二终端设备37之间的链路的网络配置信息。
在第一终端设备34和第二终端设备37之间不存在中继设备时,第一终端设备34直接和第二终端设备37之间通过直连链路连接,此时第一终端设备34的服务基站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34发送直连链路的网络配置信息,第一终端设备34根据直连链路的网络配置信息向第二网络设备37发送数据即可。
但是当第一终端设备34和第二终端设备37之间存在中继设备时,第一终端设备34和第二终端设备37之间通过多条链路连接,数据的传输需要从第一终端设备34经过中继设备的转发才能到达第二终端设备37。
为了解决在发送端终端设备和接收端终端设备之间引入中继设备时的数据传输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配置信息的获取方案。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信息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41,中继设备从第一设备获取第一链路的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一服务质量信息,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是发送端终端设备和接收端终端设备之间通过至少一个中继设备建立连接,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发送端终端设备和接收端终端设备之间的任意一个中继设备。
第一设备为该中继设备的前一个设备节点,第一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建立的链路为第一链路,第一设备可能为发送端终端设备,也可能为另一个中继设备。第一设备可以向中继设备发送第一链路的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一服务质量信息。
第一业务信息例如可以包括业务模型,第一链路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第一链路的标识信息等等。第一服务质量信息可以是发送端终端设备和接收端终端设备之间所有的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也可以是第一链路之后的所有的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等等。
S42,所述中继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所述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为所述第一服务质量信息的子集。
中继设备从第一设备处接收到第一链路的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一服务质量信息之后,需要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此处的网络设备是与该中继设备建立了通信连接的网络设备,例如为该中继设备的服务基站。
如果中继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一业务信息,就可以直接将第一业务信息转发给网络设备。如果中继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一服务质量信息,就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服务质量信息,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为第一服务质量信息的子集。
由于网络设备需要根据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为中继设备配置第二链路的配置信息,因此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中一定包括第二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也可以选择性的包括其他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第二链路为第一链路之后的链路,因此第一服务质量信息中一定包括第二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为第一服务质量信息的子集。
S43,所述中继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获取第二链路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中继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
网络设备获取了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之后,就可也根据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配置第二链路,并向该中继设备发送第二链路的配置信息。第二链路为中继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第二设备可以是接收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其他的中继设备。在获取了第二链路的配置信息之后,数据就可以从中继设备传输到第二设备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信息获取方法,首先中继设备从第一设备获取第一链路的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一服务质量信息,第一链路为第一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然后,中继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为第一服务质量信息的子集;最后,中继设备从网络设备获取第二链路的配置信息,第二链路为中继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继设备能够获取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第二链路的配置信息,而第二设备又是中继设备的下一设备节点。针对发送端终端设备和接收端终端设备之间的任意一个中继设备,均可以采用上述方案,获取其下一链路的配置信息,从而实现发送端终端设备和接收端终端设备之间的所有链路的配置信息的获取,进而实现发送端终端设备和接收端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设备为中继设备的前一设备节点,第二设备为中继设备的后一设备节点。根据图3示例的应用场景可知,针对任意一个中继设备,其相应的第一设备可能为第一终端设备,即发送端终端设备,也可能为另一个中继设备,即第一中继设备;其相应的第二设备可能为第二终端设备,即接收端终端设备,也可能为其他的中继设备,即第二中继设备。
针对第一设备的不同情况,第一业务信息或者第一服务质量信息包括的内容可能不同,针对第二设备的不同情况,配置信息包括的内容也可能不同。下面将具体进行说明。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信息获取示意图一,如图5所示,包括网络设备51、第一终端设备52、中继设备53和第二中继设备54。图5示例的是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52、第二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54的情形。第一终端设备52与中继设备53之间的链路为第一链路,中继设备53与第二中继设备54之间的链路为第二链路。
在图5示例的场景下,第一终端设备52向中继设备53发送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一服务质量信息,其中,第一业务信息包括第一链路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业务模型信息以及第一链路的标识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中继设备53向网络设备51发送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其中,设第一终端设备通过M条链路与第二终端设备连接,中继设备通过N条链路与第二终端设备连接,N条链路为M条链路的子集,则N条链路包括所述第二链路,M和N均为正整数,且M大于或等于N。
则,第一服务质量信息包括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或者,包括N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为第一服务质量信息,或者,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为第二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网络设备51接收到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之后,就可以根据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确定配置信息,并向中继设备53发送该配置信息,其中,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二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和第二链路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然后中继设备53可以向第二中继设备54发送第一信息,此时,第一信息中包括第三服务质量信息,还包括第二链路的第二业务信息。
其中,第三服务质量信息包括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或者,包括N条链路中除第二链路外的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第二业务信息包括第二链路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业务模型信息以及第二链路的标识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信息获取示意图二,如图6所示,包括网络设备61、第一终端设备62、中继设备63和第二终端设备64。图6示例的是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62、第二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64的情形。第一终端设备62与中继设备63之间的链路为第一链路,中继设备63与第二终端设备64之间的链路为第二链路。
在图6示例的场景下,第一终端设备62向中继设备63发送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一服务质量信息,中继设备63向网络设备61发送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
网络设备61接收到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之后,就可以根据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确定配置信息,并向中继设备63发送该配置信息。然后中继设备63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64发送第一信息。
图6示例的场景中,第一业务信息、第一服务质量信息、第二服务质量信息、配置信息以及第三服务质量信息均与图5示例的场景中的第一业务信息、第一服务质量信息、第二服务质量信息、配置信息以及第三服务质量信息包括的内容对应相同。不同之处是,图6示例的场景中,第一信息只包括第三服务质量信息,不包括第二链路的第二业务信息。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信息获取示意图三,如图7所示,包括网络设备71、第一中继设备72、中继设备73和第二终端设备74。图7示例的是第一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72、第二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74的情形。第一中继设备72与中继设备73之间的链路为第一链路,中继设备73与第二终端设备74之间的链路为第二链路。
在图7示例的场景下,第一中继设备72向中继设备73发送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一服务质量信息,中继设备73向网络设备71发送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
网络设备71接收到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之后,就可以根据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确定配置信息,并向中继设备73发送该配置信息。然后中继设备73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74发送第一信息。
图7示例的场景中,第一业务信息、第一服务质量信息、第二服务质量信息、配置信息以及第一信息均与图6示例的场景中的第一业务信息、第一服务质量信息、第二服务质量信息、配置信息以及第一信息包括的内容对应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信息获取示意图四,如图8所示,包括网络设备81、第一中继设备82、中继设备83和第二中继设备84。图8示例的是第一设备为第一中继设备82、第二设备为第二中继设备84的情形。第一中继设备82与中继设备83之间的链路为第一链路,中继设备83与第二中继设备84之间的链路为第二链路。
在图8示例的场景下,第一中继设备82向中继设备83发送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一服务质量信息,中继设备83向网络设备81发送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
网络设备81接收到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之后,就可以根据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确定配置信息,并向中继设备83发送该配置信息。然后中继设备83可以向第二中继设备84发送第一信息。
图8示例的场景中,第一业务信息、第一服务质量信息、第二服务质量信息、配置信息以及第一信息均与图5示例的场景中的第一业务信息、第一服务质量信息、第二服务质量信息、配置信息以及第一信息包括的内容对应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信息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91,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业务信息,所述业务信息中包括业务模型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为发送端终端设备,该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服务基站。初始时,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业务信息,网络设备接收该业务信息,业务信息中包括业务模型信息。
S92,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条链路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条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
网络设备根据业务信息,为第一条链路进行配置,得到第一条链路的配置信息,其中,第一条链路为第一终端设备和一个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
可选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条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和第一条链路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总服务质量信息的拆分可以由第一终端设备来完成,也可以由网络设备来完成。
当总服务质量信息的拆分由网络设备来完成时,业务信息中还包括链路数量M,以及总服务质量信息,其中,第一终端设备通过M条链路与第二终端设备连接,M条链路中共包括M-1个中继设备,M为大于1的整数。该配置信息中还包括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当总服务质量信息的拆分由第一终端设备来完成时,第一终端设备首先获取总服务质量信息和链路数量M,然后根据总服务质量信息和M,获取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在该情况下,业务信息中可以包括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也可以包括第一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而该配置信息中,还包括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下面结合两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方案进行介绍。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信息获取示意图一,如图10所示,包括网络设备101、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3、第一终端设备104、中继设备105、中继设备106和第二终端设备107。
其中,网络设备101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104的服务基站,网络设备102可以为中继设备105的服务基站,网络设备103可以为中继设备106的服务基站。第一终端设备104和第二终端设备107之间通过一个或多个中继设备连接,图10中示例的是两个中继设备。第一终端设备104与中继设备105之间的链路为链路1,中继设备105与中继设备106之间的链路为链路2,中继设备106与第二终端设备107之间的链路为链路3。
在获取各个链路的配置信息时,各个设备执行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第一终端设备104向网络设备101发送端到端QoS信息、业务模型信息和通过中继通信的跳数。
通过中继通信的跳数即为中继设备的数量,例如在图10中,通过中继通信的跳数为2。端到端QoS信息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总服务质量信息,网络设备101在获取到总服务质量信息以及通过中继通信的跳数之后,就能够为每个链路分配每个链路的QoS信息,因此图10示例的是由网络设备101来进行总服务质量信息的拆分的。
步骤二:网络设备101将QoS信息、链路1的承载配置信息、链路1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104。
在该步骤中,QoS信息为每个链路上的QoS信息,在图9中包括3个链路,因此此处的QoS信息包括链路1的QoS信息、链路2的QoS信息和链路3的QoS信息。
步骤三:第一终端设备104将QoS信息、链路1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业务模型信息和链路1的标识信息,发送给中继设备105。
该步骤中,QoS信息可以为每个链路上的QoS信息,也可以为除链路1外的其他链路上的QoS信息,例如在图10的示例中,QoS信息可以包括链路2的QoS信息和链路3的QoS信息。链路1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链路1为哪个链路。
步骤四:中继设备105将QoS信息、链路1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业务模型信息和链路1的标识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102。
该步骤中,QoS信息可以为每个链路上的QoS信息,也可以仅为链路2的QoS信息。
步骤五:网络设备102将链路2的承载配置信息、链路2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发送给中继设备105。
步骤六:中继设备105将QoS信息、链路2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业务模型信息、链路2的标识信息发送给中继设备106。
该步骤中,QoS信息可以为每个链路上的QoS信息,也可以为除链路1和链路2外的其他链路上的QoS信息,例如在图10的示例中,QoS信息可以为链路3的QoS信息。链路2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链路2为哪个链路。
由于在图10中仅示例了3个链路,如果存在更多链路,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中,中继设备的操作相同。
步骤七:中继设备106将QoS信息、业务模型信息、链路2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链路2的标识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103。
步骤八:网络设备103将链路3的承载配置信息、链路3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发送给中继设备106。
步骤九:中继设备106将QoS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107。
在该步骤中,QoS信息可以为每个链路上的QoS信息,也可以仅为链路3的QoS信息。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信息获取示意图二,如图11所示,包括网络设备111、网络设备112、网络设备113、第一终端设备114、中继设备115、中继设备116和第二终端设备117。
其中,网络设备111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114的服务基站,网络设备112可以为中继设备115的服务基站,网络设备113可以为中继设备116的服务基站。第一终端设备114和第二终端设备117之间通过一个或多个中继设备连接,图11中示例的是两个中继设备。第一终端设备114与中继设备115之间的链路为链路1,中继设备115与中继设备116之间的链路为链路2,中继设备116与第二终端设备117之间的链路为链路3。
在获取各个链路的配置信息时,各个设备执行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第一终端设备114向网络设备111发送QoS信息和业务模型信息。
该步骤中,QoS信息可以为每条链路的上的QoS信息,也可以仅为链路1的QoS信息。图11示例的是由第一终端设备114来进行总服务质量信息的拆分的,第一终端设备114在获取到总服务质量信息以及通过中继通信的跳数之后,就能够为每个链路分配每个链路的QoS信息。
步骤二:网络设备111将链路1的承载配置信息、链路1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114。
在该步骤中,QoS信息为每个链路上的QoS信息,在图9中包括3个链路,因此此处的QoS信息包括链路1的QoS信息、链路2的QoS信息和链路3的QoS信息。
步骤三:第一终端设备114将QoS信息、链路1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业务模型信息和链路1的标识信息,发送给中继设备115。
该步骤中,QoS信息可以为每个链路上的QoS信息,也可以为除链路1外的其他链路上的QoS信息,例如在图11的示例中,QoS信息可以包括链路2的QoS信息和链路3的QoS信息。链路1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链路1为哪个链路。
步骤四:中继设备115将QoS信息、链路1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业务模型信息和链路1的标识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112。
该步骤中,QoS信息可以为每个链路上的QoS信息,也可以仅为链路2的QoS信息。
步骤五:网络设备112将链路2的承载配置信息、链路2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发送给中继设备115。
步骤六:中继设备115将QoS信息、链路2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业务模型信息、链路2的标识信息发送给中继设备116。
该步骤中,QoS信息可以为每个链路上的QoS信息,也可以为除链路1和链路2外的其他链路上的QoS信息,例如在图11的示例中,QoS信息可以为链路3的QoS信息。链路2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链路2为哪个链路。
由于在图11中仅示例了3个链路,如果存在更多链路,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中,中继设备的操作相同。
步骤七:中继设备116将QoS信息、业务模型信息、链路2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链路2的标识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113。
步骤八:网络设备113将链路3的承载配置信息、链路3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发送给中继设备116。
步骤九:中继设备116将QoS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117。
在该步骤中,QoS信息可以为每个链路上的QoS信息,也可以仅为链路3的QoS信息。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信息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配置信息获取装置120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21,用于从第一设备获取第一链路的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一服务质量信息,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第一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
发送模块122,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所述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为所述第一服务质量信息的子集;
第二获取模块123,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获取第二链路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中继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或者,第一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二中继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业务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链路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
业务模型信息;
所述第一链路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第二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链路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M条链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连接,所述中继设备通过N条链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连接,所述N条链路为所述M条链路的子集,所述N条链路包括所述第二链路,所述M和所述N均为正整数,且所述M大于或等于所述N;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信息包括所述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或者,包括所述N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所述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为所述第一服务质量信息,或者,所述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为所述第二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122还用于: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包括第三服务质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二中继设备,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
所述第二链路的第二业务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M条链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连接,所述中继设备通过N条链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连接,所述N条链路为所述M条链路的子集,所述N条链路包括所述第二链路,所述M和所述N均为正整数,且所述M大于或等于所述N;
所述第三服务质量信息包括所述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或者,包括所述N条链路中除所述第二链路外的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业务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链路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
业务模型信息;
所述第二链路的标识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信息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配置信息获取装置130包括:
发送模块131,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业务信息,所述业务信息中包括业务模型信息;
接收模块132,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条链路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条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条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条链路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业务信息中还包括链路数量M,以及总服务质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M条链路与第二终端设备连接,所述M条链路中共包括M-1个中继设备,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
所述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M条链路与第二终端设备连接,所述业务信息中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所述第一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132还用于:
获取总服务质量信息和链路数量M;
根据所述总服务质量信息和所述M,获取所述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4,中继设备140可以包括:收发器141、存储器142、处理器143。收发器141可包括:发射器和/或接收器。该发射器还可称为发送器、发射机、发送端口或发送接口等类似描述,接收器还可称为接收器、接收机、接收端口或接收接口等类似描述。示例性地,收发器141、存储器142、处理器143,各部分之间通过总线144相互连接。
存储器14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143用于执行该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指令,用以使得中继设备140执行上述任一所示的配置信息获取方法。
其中,收发器141的接收器,可用于执行上述配置信息获取方法中中继设备的接收功能。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5,终端设备150可以包括:收发器151、存储器152、处理器153。收发器151可包括:发射器和/或接收器。该发射器还可称为发送器、发射机、发送端口或发送接口等类似描述,接收器还可称为接收器、接收机、接收端口或接收接口等类似描述。示例性地,收发器151、存储器152、处理器153,各部分之间通过总线154相互连接。
存储器15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153用于执行该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指令,用以使得终端设备150执行上述任一所示的配置信息获取方法。
其中,收发器151的接收器,可用于执行上述配置信息获取方法中终端设备的接收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配置信息获取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由处理器执行,在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执行时,可实现上述任一所示的终端设备执行的配置信息获取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可执行上述网络设备执行的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继设备从第一设备获取第一链路的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一服务质量信息,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
所述中继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所述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为所述第一服务质量信息的子集;
所述中继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获取第二链路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中继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或者,第一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二中继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链路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
业务模型信息;
所述第一链路的标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第二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链路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M条链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连接,所述中继设备通过N条链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连接,所述N条链路为所述M条链路的子集,所述N条链路包括所述第二链路,所述M和所述N均为正整数,且所述M大于或等于所述N;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信息包括所述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或者,包括所述N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所述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为所述第一服务质量信息,或者,所述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为所述第二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中继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包括第三服务质量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二中继设备,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
所述第二链路的第二业务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M条链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连接,所述中继设备通过N条链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连接,所述N条链路为所述M条链路的子集,所述N条链路包括所述第二链路,所述M和所述N均为正整数,且所述M大于或等于所述N;
所述第三服务质量信息包括所述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或者,包括所述N条链路中除所述第二链路外的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业务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链路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
业务模型信息;
所述第二链路的标识信息。
10.一种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业务信息,所述业务信息中包括业务模型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条链路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条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条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条链路的免授权调度配置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信息中还包括链路数量M,以及总服务质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M条链路与第二终端设备连接,所述M条链路中共包括M-1个中继设备,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
所述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M条链路与第二终端设备连接,所述业务信息中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所述第一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总服务质量信息和链路数量M;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总服务质量信息和所述M,获取所述M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
16.一种配置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第一设备获取第一链路的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一服务质量信息,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第一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
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业务信息和/或第二服务质量信息,所述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为所述第一服务质量信息的子集;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获取第二链路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中继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
17.一种配置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业务信息,所述业务信息中包括业务模型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条链路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条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
18.一种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配置信息获取方法。
1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0至15任一项所述的配置信息获取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配置信息获取方法。
CN202011139267.0A 2020-10-22 2020-10-22 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3905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9267.0A CN114390558B (zh) 2020-10-22 2020-10-22 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PCT/CN2021/123333 WO2022083478A1 (zh) 2020-10-22 2021-10-12 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US18/033,214 US20240031874A1 (en) 2020-10-22 2021-10-1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EP21881896.1A EP4236423A4 (en) 2020-10-22 2021-10-1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9267.0A CN114390558B (zh) 2020-10-22 2020-10-22 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90558A true CN114390558A (zh) 2022-04-22
CN114390558B CN114390558B (zh) 2023-07-25

Family

ID=81193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39267.0A Active CN114390558B (zh) 2020-10-22 2020-10-22 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31874A1 (zh)
EP (1) EP4236423A4 (zh)
CN (1) CN114390558B (zh)
WO (1) WO202208347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0239A1 (zh) * 2022-09-23 2024-03-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3337A (zh) * 2017-07-31 2017-12-15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路径的方法及其网络设备
US20180098370A1 (en) * 2015-05-14 2018-04-05 Intel IP Corporation Ue-to-network relay initiation and configuration
CN108668351A (zh) * 2017-03-27 2018-10-16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0602801A (zh) * 2019-08-09 2019-12-20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0830954A (zh) * 2018-08-10 2020-02-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直接链路通信的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4385B (zh) * 2010-02-21 2015-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和中继节点
CN106211026B (zh) * 2014-12-22 2019-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设备直通中继选择的方法、网络控制节点及用户设备
CN108207036B (zh) * 2017-09-30 2022-07-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持久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US11224007B2 (en) * 2018-11-19 2022-01-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sidelink radio bearers
EP3912295B1 (en) * 2019-02-15 2023-11-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multihop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98370A1 (en) * 2015-05-14 2018-04-05 Intel IP Corporation Ue-to-network relay initiation and configuration
CN108668351A (zh) * 2017-03-27 2018-10-16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7483337A (zh) * 2017-07-31 2017-12-15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路径的方法及其网络设备
CN110830954A (zh) * 2018-08-10 2020-02-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直接链路通信的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0602801A (zh) * 2019-08-09 2019-12-20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配置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0239A1 (zh) * 2022-09-23 2024-03-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36423A4 (en) 2024-04-24
US20240031874A1 (en) 2024-01-25
WO2022083478A1 (zh) 2022-04-28
CN114390558B (zh) 2023-07-25
EP4236423A1 (en) 2023-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65464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EP3481092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terminal
CN11158689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20095389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431541B2 (en) Data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390558B (zh) 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1294939B (zh) C-rnti的能力上报、分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CN110691421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20337350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12702800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831167B (zh) 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7734555B (zh) 数据收发通道、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469029A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709821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424621A (zh) 一种缓冲区状态报告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3010461A1 (zh) 随机接入条件的上报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4031320A1 (en) Handover load distribution
CN113170519B (zh) 与地面基站和卫星或高空平台的用户设备双重连接
US2022014191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used in communication nod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22141332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779389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636196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8056446A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KR20230146386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trp의 빔 실패 검출 자원을 동적으로 업데이트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240049050A (ko) 비지상 네트워크에서 능력 정보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