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88104A - 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88104A
CN114388104A CN202111667716.3A CN202111667716A CN114388104A CN 114388104 A CN114388104 A CN 114388104A CN 202111667716 A CN202111667716 A CN 202111667716A CN 114388104 A CN114388104 A CN 1143881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ing
initial
result
preset
ques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677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Medical Brai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Medical Brai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Medical Brai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Medical Brai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6771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881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88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81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7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mental therapies, e.g. psychological therapy or autogenous trai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3Query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20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 G06F40/268Morphological analy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Psychiatr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涉及辅助康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若获取开始训练指令,则确定初始训练题目;输出初始训练题目;获取初始作答结果;判断获取初始作答结果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若未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则判断初始作答结果中连续出现正确结果次数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次数;若连续出现正确结果次数未达到第二预设次数,则循环执行输出初始训练题目,获取初始作答结果,判断获取初始作答结果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的步骤,直至获取初始作答结果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若连续出现正确结果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则基于初始训练题目确定拓展训练题目。本申请具有使孩子理解题目更加地形象和深入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辅助康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患孤独症儿童的数量逐渐增多,对于孤独症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早发现和早治疗,鼓励家庭参与干预康复治疗,让父母成为治疗的合作者或参与者,这样在儿童患病初期就可以很好地进行针对性治疗。
目前,父母在对孩子进行辅助治疗时,往往采用一些智能干预工具,通过使用智能干预工具家长居家就可以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干预训练,智能干预工具可以为孩子提供技能训练。但当前通过智能干预工具进行技能训练时,训练的题目较为单调不够生动,孩子理解的内容较为单一。
发明内容
为了使孩子理解题目更加地形象和深入,本申请提供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包括:
若获取到用户触发的开始训练指令,则确定与所述开始训练指令对应的初始训练题目;
输出所述初始训练题目;
获取所述初始训练题目对应的初始作答结果,所述初始作答结果包括正确结果和错误结果;
判断获取所述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
若所述获取所述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未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则判断所述初始作答结果中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次数;
若所述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未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次数,则循环执行输出所述初始训练题目,获取所述初始训练题目对应的初始作答结果,判断获取所述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的步骤,直至所述获取所述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
若所述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次数,则基于所述初始训练题目确定拓展训练题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若获取到用户触发的开始训练指令,则确定与开始训练指令对应的初始训练题目。电子设备输出初始训练题目,用户对初始训练题目进行作答,电子设备获取初始训练题目对应的初始作答结果。电子设备判断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第一预设次数为用户作答训练题目的最大次数,若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未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则电子设备判断初始作答结果中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次数。若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未达到第二预设次数,则继续输出初始训练题目让用户继续作答,直至电子设备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若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说明用户对初始训练题目已经掌握,可以在初始训练题目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难度,以使得用户能更深入的理解初始训练题目,电子设备基于初始训练题目确定拓展训练题目。通过确定拓展训练题目,以使得训练题目更加生动,能够让用户全方位的理解题目,从而增强辅助治疗的效果。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初始训练题目确定拓展训练题目,之后还包括:
输出所述拓展训练题目;
获取所述拓展训练题目对应的拓展作答结果,所述拓展作答结果包括正确结果和错误结果;
判断获取次数是否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所述获取次数为获取历史拓展作答结果的次数与获取所述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的和;
若所述获取次数未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则基于所述拓展作答结果确定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输出所述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循环执行获取所述拓展训练题目对应的拓展作答结果,判断获取次数是否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的步骤,直至所述获取次数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
若所述获取次数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则将所述拓展作答结果与所述初始作答结果进行储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输出拓展训练题目,以使得用户进行作答,并获取拓展训练题目对应的拓展作答结果。电子设备判断获取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第一预设次数为用户作答训练题目的最大次数,若未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则电子设备基于拓展作答结果确定新的拓展训练题目,电子设备能够基于用户自身的理解能力确定适合的训练题目,并输出新的拓展训练题目,以使得用户进行作答。电子设备获取拓展训练题目对应的拓展作答结果,并判断获取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直至获取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若获取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说明用户作答训练题目的次数已经达到最大次数,电子设备将拓展作答结果与初始作答结果进行储存,以使得统计用户的作答情况,并根据作答情况安排接下来的训练。通过采用上述方法,根据用户自身的情况从而调整训练题目,以使得辅助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拓展作答结果确定待作答题目,包括以下中的任意一项:
若所述拓展作答结果为正确结果,则通过预设方式确定所述新的拓展训练题目,所述预设方式包括以下中的任意一项:
基于所述初始训练题目确定所述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基于所述拓展训练题目确定所述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基于题目数据库将上次判断周期中拓展训练题目的下一个拓展训练题目确定为所述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若所述拓展作答结果为错误结果,则将所述拓展训练题目确定为所述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电子设备获取到拓展作答结果为正确结果,则通过预设方式确定新的拓展训练题目,以使得拓展训练题目逐渐变得丰富。若电子设备获取到拓展作答结果为错误结果,说明用户对当前的拓展训练题目还没有掌握,则电子设备将拓展训练题目确定为新的拓展训练题目,以使得用户继续作答该拓展训练题目。通过不同的拓展作答结果确定新的拓展训练题目,能够有效地根据用户自身的理解能力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循序渐进的治疗效果。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拓展作答结果与所述初始作答结果进行储存,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初始作答结果与所述拓展作答结果计算作答正确率;
若所述作答正确率达到预设正确率,则对所述初始训练题目进行升阶;
将升阶后的初始训练题目确定为新的初始训练题目;
执行所述输出所述初始训练题目的步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基于初始作答结果与拓展作答结果计算作答正确率,从而得到用户在当前阶段对题目的掌握程度。若作答正确率达到预设正确率,说明用户对当前阶段的题目已经掌握,电子设备对初始训练题目进行升阶,从而进一步提高用户的相关能力,实现对用户相关能力的辅助治疗。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循环执行所述输出所述初始训练题目的步骤,直至获取所述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未达到第二预设次数,则判断所述初始作答结果是否均为错误结果;
若所述初始作答结果均为错误结果,则输出提示问题,所述提示问题用于表示作答结果是否准确;
获取所述提示问题对应的选择结果,所述选择结果包括确定和重新作答;
判断所述选择结果是否为重新作答;
若所述选择结果为重新作答,则执行所述输出所述初始训练题目的步骤;
若所述选择结果不为重新作答,则将所述初始作答结果进行储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未达到第二预设次数,则电子设备判断初始作答结果是否均为错误结果。若初始作答结果均为错误结果,则电子设备输出提示问题,从而确定是否出现误触的情况。电子设备获取提示问题对应的选择结果,并判断选择结果是否为重新作答,若选择结果为重新作答,说明用户出现误触的情况,则电子设备再次输出初始训练题目,重新进行作答;若选择结果为确定,说明用户对初始训练题目掌握的较差,电子设备将初始作答结果进行储存。通过输出提示问题,有效地降低了因误触从而导致作答结果不准确的风险,以使得电子设备对用户的情况掌握的更精准。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确定与所述开始训练指令对应的初始训练题目,之后还包括:
基于用户的年龄确定所述年龄对应的年龄区间;
输出所述年龄区间对应的引导信息,所述引导信息为在所述年龄区间中所述初始训练题目对应的引导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基于用户的年龄确定所述年龄对应的年龄区间,进一步电子设备输出年龄区间对应的引导信息。由于不同年龄区间的用户对初始训练题目的理解能力不同,有的用户进行引导才能进行理解,引导信息有效减少了不理解题目的情况发生,以使得在进行辅助治疗时更加高效。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确定与所述开始训练指令对应的初始训练题目,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初始训练题目的关键词;
基于所述关键词获取预设个数的相关语句,所述相关语句的字数小于预设字数;
输出所述相关语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确定初始训练题目的关键词,并基于关键词获取预设个数的相关语句,相关语句的字数小于预设字数,通过输出一些与初始训练题目相关的短句,以使得用户便于理解且能够提高用户的语言能力,从而增强辅助治疗的效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家庭干预训练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家庭干预训练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当获取到用户触发的开始训练指令时,确定与所述开始训练指令对应的初始训练题目;
第一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初始训练题目;
第一获取结果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初始训练题目对应的初始作答结果,所述初始作答结果包括正确结果和错误结果;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获取所述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获取所述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未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时,判断所述初始作答结果中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次数;
第一循环模块,用于当所述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未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次数,则循环执行输出所述初始训练题目,获取所述初始训练题目对应的初始作答结果,判断获取所述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的步骤,直至所述获取所述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次数时,基于所述初始训练题目确定拓展训练题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获取到用户触发的开始训练指令,则第一确定模块确定与开始训练指令对应的初始训练题目。通过第一输出模块输出初始训练题目,用户对初始训练题目进行作答,第一获取结果模块获取初始训练题目对应的初始作答结果。通过第一判断模块判断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第一预设次数为用户作答训练题目的最大次数,若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未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则通过第二判断模块判断初始作答结果中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次数。若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未达到第二预设次数,则通过第一循环模块继续输出初始训练题目让用户作答,直至电子设备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若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说明用户对初始训练题目已经掌握,可以在初始训练题目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难度,以使得用户能更深入的理解初始训练题目,第二确定模块基于初始训练题目确定拓展训练题目。通过确定拓展训练题目,以使得训练题目更加生动,能够让用户全方位的理解题目,从而增强辅助治疗的效果。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拓展训练题目;
第二获取结果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拓展训练题目对应的拓展作答结果,所述拓展作答结果包括正确结果和错误结果;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获取次数是否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所述获取次数为历史获取拓展作答结果的次数与获取所述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的和;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获取次数未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时,基于所述拓展作答结果确定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第三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第二循环模块,用于循环执行获取所述新的拓展训练题目对应的拓展作答结果,判断获取次数是否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的步骤,直至所述获取次数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
第一储存模块,用于当所述获取次数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时,将所述拓展作答结果与所述初始作答结果进行储存。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在基于所述拓展作答结果确定待作答题目时,具体用于以下中的任意一项:
若所述拓展作答结果为正确结果,则通过预设方式确定所述新的拓展训练题目,所述预设方式包括以下中的任意一项:
基于所述初始训练题目确定所述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基于所述拓展训练题目确定所述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基于题目数据库将上次判断周期中拓展训练题目的下一个拓展训练题目确定为所述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若所述拓展作答结果为错误结果,则将所述拓展训练题目确定为所述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初始作答结果与所述拓展作答结果计算作答正确率;
升阶模块,用于当所述作答正确率达到预设正确率时,对所述初始训练题目进行升阶;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将升阶后的初始训练题目确定为新的初始训练题目;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输出所述初始训练题目的步骤。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未达到第二预设次数时,判断所述初始作答结果是否均为错误结果;
第四输出模块,用于当所述初始作答结果均为错误结果时,输出提示问题,所述提示问题用于表示作答结果是否准确;
第三获取结果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提示问题对应的选择结果,所述选择结果包括确定和重新作答;
第五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选择结果是否为重新作答;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当所述选择结果为重新作答时,执行所述输出所述初始训练题目的步骤;
第二储存模块,用于当所述选择结果不为重新作答时,将所述初始作答结果进行储存。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的年龄确定所述年龄对应的年龄区间;
第五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年龄区间对应的引导信息,所述引导信息为在所述年龄区间中所述初始训练题目对应的引导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初始训练题目的关键词;
获取语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关键词获取预设个数的相关语句,所述相关语句的字数小于预设字数;
第六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相关语句。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根据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实现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 电子设备若获取到用户触发的开始训练指令,则确定与开始训练指令对应的初始训练题目。电子设备输出初始训练题目,用户对初始训练题目进行作答,电子设备获取初始训练题目对应的初始作答结果。电子设备判断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第一预设次数为用户作答训练题目的最大次数,若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未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则电子设备判断初始作答结果中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次数。若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未达到第二预设次数,则继续输出初始训练题目让用户继续作答,直至电子设备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若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说明用户对初始训练题目已经掌握,可以在初始训练题目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难度,以使得用户能更深入的理解初始训练题目,电子设备基于初始训练题目确定拓展训练题目。通过确定拓展训练题目,以使得训练题目更加生动,能够让用户全方位的理解题目,从而增强辅助治疗的效果;
2. 若电子设备获取到拓展作答结果为正确结果,则通过预设方式确定新的拓展训练题目,以使得拓展训练题目逐渐变得丰富。若电子设备获取到拓展作答结果为错误结果,说明用户对当前的拓展训练题目还没有掌握,则电子设备将拓展训练题目确定为新的拓展训练题目,以使得用户继续作答该拓展训练题目。通过不同的拓展作答结果确定新的拓展训练题目,能够有效地根据用户自身的理解能力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循序渐进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家庭干预训练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由电子设备执行,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也可以为终端设备,其中,该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但并不局限于此,该终端设备以及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步骤S102、步骤S103、步骤S104、步骤S105、步骤S106以及步骤S107,其中,
步骤S101,若获取到用户触发的开始训练指令,则确定与开始训练指令对应的初始训练题目。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到用户通过触控屏所触发的开始训练指令,还可以获取到用户通过按键所触发的开始训练指定,在此不做限定。电子设备获取到开始训练指定后,可以从题目数据库中确定与开始训练指令对应的初始训练题目。例如:
用户通过触控屏触发训练安坐能力的开始训练指令,电子设备接收到开始训练指令后,确定与安坐能力相关的初始训练题目。
步骤S102,输出初始训练题目。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确定初始训练题目后,将初始训练题目输出。例如:
电子设备确定训练安坐能力的初始训练题目为:拍手。
电子设备可以是通过显示屏将初始训练题目输出,还可以是控制扬声器将初始训练题目以语音信息的形式进行输出,在此不做限定。通过输出初始训练题目,以使得用户进行作答。
步骤S103,获取初始训练题目对应的初始作答结果。
其中,初始作答结果包括正确结果和错误结果。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用户对初始训练题目作答后,电子设备获取用户反馈的初始作答结果,用户可以通过触控屏的方式反馈初始作答结果,也可以通过按键的方式反馈初始作答结果。以步骤S101为例,
若用户完成拍手动作,则说明用户答对初始训练题目,用户通过按键的方式选择答案为正确结果,电子设备第1次获取的初始作答结果为正确结果;
若用户未完成拍手动作,则说明用户未答对初始训练题目,用户通过按键的方式选择答案为错误结果,电子设备第2次获取的初始作答结果为错误结果。
步骤S104,判断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假设第一预设次数为5次,电子设备判断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5次,假设电子设备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为2次,则未达到第一预设次数。通过判断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可以确定当前的作答次数是否达到最大的作答次数,若达到最大作答次数,则停止进行作答。
步骤S105,若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未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则判断初始作答结果中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次数。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假设第二预设次数为2次,若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未达到5次,则电子设备判断初始作答结果中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2次。例如:
若电子设备第1次获取的初始作答结果为错误结果,第2次获取的初始作答结果为正确结果,则初始作答结果中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未达到2次;
若电子设备第1次获取的初始作答结果为正确结果,第2次获取的初始作答结果为正确结果,则初始作答结果中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达到2次。
通过判断初始作答结果中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次数,能够确定用户对初始训练题目的掌握情况,若两次均为正确结果,则说明用户对初始训练题目已经掌握。
步骤S106,若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未达到第二预设次数,则循环执行输出初始训练题目,获取初始训练题目对应的初始作答结果,判断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的步骤,直至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以步骤S103为例,初始作答结果中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未达到2次,电子设备继续输出初始训练题目,让用户继续作答。例如:
电子设备第3次获取的初始作答结果为错误结果,初始作答结果中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未达到2次,电子设备继续输出初始训练题目,用户继续进行作答;
电子设备第4次获取的初始作答结果为正确结果,初始作答结果中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未达到2次,电子设备继续输出初始训练题目,用户继续进行作答;
电子设备第5次获取的初始作答结果为正确结果,初始作答结果中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达到2次,但电子设备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5次,电子设备停止输出初始训练题目。
电子设备通过获取初始作答结果,初始作答结果中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未达到第二预设次数,则说明用户对初始训练题目还未掌握,需要对初始训练题目进行反复练习,以使得用户逐渐掌握初始训练题目,直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从而完成初始训练题目的作答。
步骤S107,若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则基于初始训练题目确定拓展训练题目。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以步骤步骤S105为例,若初始作答结果中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达到2次,说明用户对初始训练题目已经掌握。电子设备基于初始训练题目确定拓展训练题目,电子设备可以从题目数据库中确定初始训练题目对应的拓展训练题目,电子设备也可以基于初始训练题目生成拓展训练题目。例如:假设初始训练题目为:拍手。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从题目数据库中确定拓展训练题目为:快速地拍手。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初始训练题目进行词性识别。例如“拍”为动词、“手”为名词。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获取任一词语的修饰词,电子设备可以从数据库中获取词语对应的修饰词,还可以从云服务器中获取词语对应的修饰词,在此不做限定。例如获取“拍”的修饰词为“快速地”。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在任一词语前添加修饰词从而生成拓展训练题目。例如在“拍”前添加修饰词“快速地”,则电子设备生成的拓展训练题目为:快速地拍手。
通过确定拓展训练题目,使得用户能够对初始训练题目有更深入地理解,从而增强辅助治疗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方法还包括步骤S107(图中未示出)、步骤S108(图中未示出)、步骤S109(图中未示出)、步骤S110(图中未示出)、步骤S111(图中未示出)、步骤S112(图中未示出)、步骤S113(图中未示出)以及步骤S114(图中未示出),步骤S108可以在步骤S107之后执行,其中,
步骤S108,输出拓展训练题目。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以步骤S107为例,电子设备输出拓展训练题目:快速地拍手,以使得用户进行作答。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显示屏将拓展训练题目输出,还可以是控制扬声器将拓展训练题目以语音信息的形式进行输出,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S109,获取拓展训练题目对应的拓展作答结果。
其中,拓展作答结果包括正确结果和错误结果。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用户对拓展训练题目作答后,电子设备获取用户反馈的拓展作答结果,用户可以通过触控屏的方式反馈拓展作答结果,也可以通过按键的方式反馈拓展作答结果。以步骤S108为例:
若用户完成快速地拍手动作,则说明用户答对拓展训练题目,用户通过按键的方式选择答案为正确结果,电子设备获取的拓展作答结果为正确结果;
若用户未完成快速地拍手动作,则说明用户未答对拓展训练题目,用户通过按键的方式选择答案为错误结果,电子设备获取的拓展作答结果为错误结果。
步骤S110,判断获取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
其中,获取次数为历史获取拓展作答结果的次数与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的和。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假设电子设备第1次获取的初始作答结果为正确结果,第2次获取的初始作答结果为正确结果,初始作答结果中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达到2次,则电子设备开始获取拓展作答结果。假设电子设备第1次获取的拓展作答结果为正确结果,则获取次数为:
1+1+1=3。
获取次数3次小于第一预设次数5次。
通过判断获取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确定作答次数是否已经达到最大值,若作答次数达到最大值则结束作答。
步骤S111,若获取次数未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则基于拓展作答结果确定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若获取次数未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电子设备根据拓展作答结果,从而得知用户对当前拓展训练题目的掌握情况,根据用户的掌握情况确定新的拓展训练题目。通过采用此方法,电子设备能够根据用户自身的理解能力调整训练题目,从而实现循序渐进的治疗效果。
步骤S112,输出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假设新的拓展训练题目为:快速地拍你的手,电子设备输出新的拓展训练题目,以使得用户进行作答。电子设备可以是通过显示屏将新的拓展训练题目输出,还可以是控制扬声器将新的拓展训练题目以语音信息的形式进行输出,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S113,循环执行获取新的拓展训练题目对应的拓展作答结果,判断获取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的步骤,直至获取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以步骤S110为例,电子设备获取拓展训练题目对应的作答结果后,电子设备获取新的拓展训练题目对应的作答结果。假设电子设备第1次获取的新的拓展作答结果为错误结果,则获取次数为:
1+1+1+1=4;
获取次数未达到第一预设次数5次,电子设备第2次获取的新的拓展作答结果为正确结果,则获取次数为:
1+1+1+1+1=5;
获取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5次。
通过判断获取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确定作答次数是否已经达到最大值,若作答次数达到最大值则结束作答。
步骤S114,若获取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则将拓展作答结果与初始作答结果进行储存。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以步骤S113为例,若获取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5次:
电子设备第1次获取的初始作答结果为正确结果;
电子设备第2次获取的初始作答结果为正确结果;
电子设备第1次获取的拓展作答结果为正确结果;
电子设备第1次获取的新的拓展作答结果为错误结果;
电子设备第2次获取的新的拓展作答结果为正确结果;
电子设备将5次作答结果进行储存,以便于统计用户的掌握情况,从而对用户进行针对性训练。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S111中基于拓展作答结果确定新的拓展训练题目,具体包括步骤S1111(图中未示出)以及步骤S1112(图中未示出)中的任意一项,其中,
步骤S1111,若拓展作答结果为正确结果,则通过预设方式确定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其中,预设方式包括以下中的任意一项:
基于初始训练题目确定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基于拓展训练题目确定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基于题目数据库将上次判断周期中拓展训练题目的下一个拓展训练题目确定为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若电子设备获取到拓展作答结果为正确结果,则确定新的拓展训练题目。以步骤S107为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基于初始训练题目“拍手”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生成新的拓展训练题目为:拍你的手;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基于拓展训练题目“快速地拍手”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生成新的拓展训练题目为:快速地拍你的手;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从题目数据库中获取到上一判断周期中的拓展训练题目“快速地拍手”对应的下一个拓展训练训练题目为“快速地拍你的手”,则确定“快速地拍你的手”为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拓展作答结果为正确结果,说明用户对当前的拓展训练题目已经掌握,能够进一步确定更生动的新的拓展训练题目,以提高用户的理解能力,从而实现循序渐进的治疗效果。
步骤S1112,若拓展作答结果为错误结果,则将拓展训练题目确定为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若拓展作答结果为错误结果,说明用户对当前的拓展训练题目还未掌握,需要对当前的拓展训练题目继续进行训练,将当前的拓展训练题目确定为新的拓展训练题目,以使得用户对当前拓展训练题目继续进行作答。例如:
当前的拓展训练题目为“快速地拍手”,则确定“快速地拍手”为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方法还包括步骤S115(图中未示出)、步骤S116(图中未示出)、步骤S117(图中未示出)以及步骤S118(图中未示出),步骤S115可以在步骤S114之后执行,其中,
步骤S115,基于初始作答结果与拓展作答结果计算作答正确率。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以步骤S114为例,在5次作答过程中存在4次正确结果,1次错误结果,则可得作答正确率为:
4÷5=0.8=80%。
通过计算作答正确率,能够得到用户对当前的掌握程度,电子设备可以基于正确率为用户安排接下来的训练计划,从而实现对用户的辅助治疗。
步骤S116,若作答正确率达到预设正确率,则对初始训练题目进行升阶。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假设预设正确率为100%,以步骤S115为例,作答正确率未达到预设正确率,则电子设备不对初始训练题目进行升阶。
假设作答正确率为100%,达到预设正确率,则电子设备对初始训练题目进行升阶。电子设备可以从自身的存储芯片中获取新的初始训练题目,电子设备也可以从云服务器中获取新的初始训练题目,在此不做限定。例如:
为了训练用户的安坐能力,当前的初始训练题目为:拍手,电子设备计算得到作答正确率达到预设正确率,则对初始训练题目进行升阶。电子设备从题目数据库中获取到升阶后的初始训练题目为:玩积木。
通过对初始训练题目进行升阶,进一步提高用户的安坐能力,从而逐步对用户进行辅助治疗。
步骤S117,将升阶后的初始训练题目确定为新的初始训练题目。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以步骤S116为例,电子设备将“玩积木”确定为新的初始训练题目。
步骤S118,执行输出初始训练题目的步骤。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将升阶后的初始训练题目确定为新的初始训练题目后,输出新的初始训练题目,以使得用户开始新一轮的作答,逐步对用户进行辅助治疗。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方法还包括步骤119(图中未示出)、步骤120(图中未示出)、步骤121(图中未示出)、步骤122(图中未示出)、步骤123(图中未示出)以及步骤124(图中未示出),步骤S119可以在步骤S106之后执行,其中,
步骤S119,若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未达到第二预设次数,则判断初始作答结果是否均为错误结果。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以步骤S104为例,若电子设备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达到5次,但获取到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未达到2次,则电子设备判断初始作答结果是否均为错误结果。若5次对初始训练题目的作答结果均为错误结果,则用户可能出现误触的情况,从而导致作答结果不准确。
步骤S120,若初始作答结果均为错误结果,则输出提示问题。
其中,提示问题用于表示作答结果是否准确。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若初始作答结果均为错误结果,则向用户确认是否发生误触,用户可能是因为将正确结果对应的按键误按为错误结果对应的按键,还可能是因为错误结果对应的按键被长按而导致了误触。电子设备输出提示问题,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的显示屏将提示问题输出,还可以是控制扬声器将提示问题以语音信息的形式进行输出,在此不做限定。通过输出提示问题,以使得用户进行选择。
步骤S121,获取提示问题对应的选择结果。
其中,选择结果包括确定和重新作答。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用户对提示问题回答后,电子设备获取用户反馈的选择结果,用户可以通过触控屏的方式反馈选择结果,也可以通过按键的方式反馈选择结果。
步骤S122,判断选择结果是否为重新作答。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判断选择结果是否为重新作答,若用户选择重新作答,说明可能出现了误触的现象;若用户选择确定,则说明用户对初始训练题目作答全部错误。
步骤S123,若选择结果为重新作答,则执行输出初始训练题目的步骤。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若电子设备获取到选择结果为重新作答,则说明用户可能出现了误触现象,需要重新作答初始训练题目,电子设备执行输出初始训练题目的步骤,从而使得用户再次对初始训练题目进行作答。通过让用户再次作答,以使得作答结果更加准确,有利于用户日后的辅助康复治疗。
步骤S124,若选择结果不为重新作答,则将初始作答结果进行储存。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若电子设备获取到选择结果为确定,则说明用户对初始训练题目作答全部错误,并不是因为误触而导致的,电子设备将作答结果进行储存。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方法还包括步骤S125(图中未示出)以及步骤S126(图中未示出),步骤S125可以在步骤101之后执行,其中,
步骤S125,基于用户的年龄确定年龄对应的年龄区间。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假设第一年龄区间为[0,2];第二年龄区间为[3,5];第三年龄区间为[6,8]。
若用户的年龄为1岁,则1岁对应的年龄区间为[0,2];
若用户的年龄为4岁,则4岁对应的年龄区间为[3,5];
若用户的年龄为6岁,则6岁对应的年龄区间为[6,8]。
因为不同年龄区间的用户对训练题目的理解能力不同,通过确定用户年龄对应的年龄区间,可以得到用户年龄对应的理解能力处于什么阶段。
步骤S126,输出年龄区间对应的引导信息。
其中,引导信息为在年龄区间中初始训练题目对应的引导信息。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以步骤S125为例,假设初始训练题目为:拍手。
若用户的年龄为1岁,直接输出“拍手”用户会出现无法理解的情况,需要家长对用户进行辅助,电子设备确定1岁对应的年龄区间为[0,2],电子设备输出在[0,2]区间中关于“拍手”对应的引导信息:将手拿起来,请模仿我的动作。
若用户的年龄为4岁,用户对“拍手”的理解能力可能一般,需要稍作引导,电子设备确定4岁对应的年龄区间为[3,5],电子设备输出在[3,5]区间中关于“拍手”对应的引导信息:将两只手抬起,手心相对,两只手进行接触。
若用户的年龄为6岁,用户可以理解“拍手”的含义,电子设备6岁对应的年龄区间为[6,8],电子设备输出在[6,8]区间中关于“拍手”对应的引导信息:拍手。
电子设备基于用户的年龄输出对应的引导信息,有效提高了用户作答的效率,使得用户能够更快地理解训练题目的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方法还包括步骤S127(图中未示出)、步骤S128(图中未示出)以及步骤S129(图中未示出),步骤S127可以在步骤S101之后执行,其中,
步骤S127,确定初始训练题目的关键词。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可以对初始训练题目中的每个词语进行词频统计,将词频最高的词语确定为关键词。例如:坐到放有积木的桌子旁,玩五分钟积木。
“积木”出现的频次为2,其它词语均为1,则电子设备确定关键词为“积木”。
若初始训练题目中每个词语的词频均相同,则电子设备从初始训练题目中随机选取一个词语作为关键词。例如:拍手。
“拍”和“手”出现的频次均为1,则电子设备可以选取“手”为关键词。
电子设备通过确定关键词,可以得到初始训练题目的主要内容。
步骤S128,基于关键词获取预设个数的相关语句。
其中,相关语句的字数小于预设字数。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基于关键词可以从数据库中获取相关语句,也可以从云服务器中获取相关语句。以步骤S127为例,假设预设个数为3,预设字数为20,电子设备从数据库中获取关键词“手”对应的相关语句:
我的手儿小,妈妈的手儿大:
拍拍拍,拍拍手;
拍个小手真高兴。
电子设备通过获取相关语句,通过一些短句丰富初始训练题目,以使得用户便于理解且能够提高用户的语言能力。
步骤S129,输出相关语句。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以步骤S128为例,电子设备输出“手”对应的相关语句,电子设备可以是通过显示屏将相关语句输出,还可以是控制扬声器将相关语句以语音信息的形式进行输出,在此不做限定。
上述实施例从方法流程的角度介绍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下述实施例从虚拟模块或者虚拟单元的角度介绍了一种家庭干预训练装置,具体详见下述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家庭干预训练装置20,如图2所示,该一种家庭干预训练装置20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201,当获取到用户触发的开始训练指令时,确定与开始训练指令对应的初始训练题目;
第一输出模块202,用于输出初始训练题目;
第一获取结果模块203,用于获取初始训练题目对应的初始作答结果,初始作答结果包括正确结果和错误结果;
第一判断模块204,用于判断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
第二判断模块205,用于当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未达到第一预设次数时,判断初始作答结果中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次数;
第一循环模块206,用于当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未达到第二预设次数,则循环执行输出初始训练题目,获取初始训练题目对应的初始作答结果,判断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的步骤,直至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
第二确定模块207,用于当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时,基于初始训练题目确定拓展训练题目。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若获取到用户触发的开始训练指令,则第一确定模块201确定与开始训练指令对应的初始训练题目。通过第一输出模块202输出初始训练题目,用户对初始训练题目进行作答,第一获取结果模块203获取初始训练题目对应的初始作答结果。通过第一判断模块204判断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第一预设次数为用户作答训练题目的最大次数,若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未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则通过第二判断模块205判断初始作答结果中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次数。若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未达到第二预设次数,则通过第一循环模块206继续输出初始训练题目让用户作答,直至电子设备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若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说明用户对初始训练题目已经掌握,可以在初始训练题目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难度,以使得用户能更深入的理解初始训练题目,第二确定模块207基于初始训练题目确定拓展训练题目。通过确定拓展训练题目,以使得训练题目更加生动,能够让用户全方位的理解题目,从而增强辅助治疗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装置20还包括:
第二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拓展训练题目;
第二获取结果模块,用于获取拓展训练题目对应的拓展作答结果,拓展作答结果包括正确结果和错误结果;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获取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获取次数为历史获取拓展作答结果的次数与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的和;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当获取次数未达到第一预设次数时,基于拓展作答结果确定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第三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第二循环模块,用于循环执行获取新的拓展训练题目对应的拓展作答结果,判断获取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的步骤,直至获取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
第一储存模块,用于当获取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时,将拓展作答结果与初始作答结果进行储存。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确定模块在基于拓展作答结果确定待作答题目时,具体用于以下中的任意一项:
若拓展作答结果为正确结果,则通过预设方式确定新的拓展训练题目,预设方式包括以下中的任意一项:
基于初始训练题目确定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基于拓展训练题目确定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基于题目数据库将上次判断周期中拓展训练题目的下一个拓展训练题目确定为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若拓展作答结果为错误结果,则将拓展训练题目确定为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装置20还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基于初始作答结果与拓展作答结果计算作答正确率;
升阶模块,用于当作答正确率达到预设正确率时,对初始训练题目进行升阶;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将升阶后的初始训练题目确定为新的初始训练题目;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执行输出初始训练题目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装置20还包括:
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当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未达到第二预设次数时,判断初始作答结果是否均为错误结果;
第四输出模块,用于当初始作答结果均为错误结果时,输出提示问题,提示问题用于表示作答结果是否准确;
第三获取结果模块,用于获取提示问题对应的选择结果,选择结果包括确定和重新作答;
第五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选择结果是否为重新作答;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当选择结果为重新作答时,执行输出初始训练题目的步骤;
第二储存模块,用于当选择结果不为重新作答时,将初始作答结果进行储存。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装置20还包括: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的年龄确定年龄对应的年龄区间;
第五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年龄区间对应的引导信息,引导信息为在年龄区间中初始训练题目对应的引导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装置20还包括: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初始训练题目的关键词;
获取语句模块,用于基于关键词获取预设个数的相关语句,相关语句的字数小于预设字数;
第六输出模块,用于输出相关语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201、第二确定模块207、第三确定模块、第四确定模块、第五确定模块以及第六确定模块可以是相同的确定模块,也可以是不同的确定模块,还可以是部分相同的确定模块。第一输出模块202、第二输出模块、第三输出模块、第四输出模块、第五输出模块以及第六输出模块可以是相同的输出模块、也可以是不同的输出模块、还可以是部分相同的输出模块。第一获取结果模块203和第二获取结果模块可以是相同的获取结果模块,也可以是不同的获取结果模块。第一判断模块204、第二判断模块205、第三判断模块、第四判断模块以及第五判断模块可以是相同到的判断模块,还可以是不同的判断模块,还可以是部分相同的判断模块。第一循环模块206以及第二循环模块可以是相同的循环模块,也可以是不同的循环模块。第一储存模块与第二储存模块可以是相同的储存模块,也可以是不同的储存模块。第一执行模块与第二执行模块可以是相同的执行模块,也可以是不同的执行模块。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30,如图3所示,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30包括: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3。其中,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3相连,如通过总线302相连。可选地,电子设备3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304。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304不限于一个,该电子设备3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301可以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据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3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3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302可以是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总线3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303可以是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应用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存储器3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3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301用于执行存储器3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内容。
其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还可以为服务器等。图3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若获取到用户触发的开始训练指令,则确定与开始训练指令对应的初始训练题目。电子设备输出初始训练题目,用户对初始训练题目进行作答,电子设备获取初始训练题目对应的初始作答结果。电子设备判断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第一预设次数为用户作答训练题目的最大次数,若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未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则电子设备判断初始作答结果中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次数。若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未达到第二预设次数,则继续输出初始训练题目让用户继续作答,直至电子设备获取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若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说明用户对初始训练题目已经掌握,可以在初始训练题目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难度,以使得用户能更深入的理解初始训练题目,电子设备基于初始训练题目确定拓展训练题目。通过确定拓展训练题目,以使得训练题目更加生动,能够让用户全方位的理解题目,从而增强辅助治疗的效果。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获取到用户触发的开始训练指令,则确定与所述开始训练指令对应的初始训练题目;
输出所述初始训练题目;
获取所述初始训练题目对应的初始作答结果,所述初始作答结果包括正确结果和错误结果;
判断获取所述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
若所述获取所述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未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则判断所述初始作答结果中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次数;
若所述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未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次数,则循环执行输出所述初始训练题目,获取所述初始训练题目对应的初始作答结果,判断获取所述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的步骤,直至所述获取所述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
若所述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次数,则基于所述初始训练题目确定拓展训练题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初始训练题目确定拓展训练题目,之后还包括:
输出所述拓展训练题目;
获取所述拓展训练题目对应的拓展作答结果,所述拓展作答结果包括正确结果和错误结果;
判断获取次数是否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所述获取次数为历史获取拓展作答结果的次数与获取所述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的和;
若所述获取次数未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则基于所述拓展作答结果确定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输出所述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循环执行获取所述新的拓展训练题目对应的拓展作答结果,判断获取次数是否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的步骤,直至所述获取次数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
若所述获取次数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则将所述拓展作答结果与所述初始作答结果进行储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拓展作答结果确定待作答题目,包括以下中的任意一项:
若所述拓展作答结果为正确结果,则通过预设方式确定所述新的拓展训练题目,所述预设方式包括以下中的任意一项:
基于所述初始训练题目确定所述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基于所述拓展训练题目确定所述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基于题目数据库将上次判断周期中拓展训练题目的下一个拓展训练题目确定为所述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若所述拓展作答结果为错误结果,则将所述拓展训练题目确定为所述新的拓展训练题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拓展作答结果与所述初始作答结果进行储存,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初始作答结果与所述拓展作答结果计算作答正确率;
若所述作答正确率达到预设正确率,则对所述初始训练题目进行升阶;
将升阶后的初始训练题目确定为新的初始训练题目;
执行所述输出所述初始训练题目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执行所述输出所述初始训练题目的步骤,直至获取所述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未达到第二预设次数,则判断所述初始作答结果是否均为错误结果;
若所述初始作答结果均为错误结果,则输出提示问题,所述提示问题用于表示作答结果是否准确;
获取所述提示问题对应的选择结果,所述选择结果包括确定和重新作答;
判断所述选择结果是否为重新作答;
若所述选择结果为重新作答,则执行所述输出所述初始训练题目的步骤;
若所述选择结果不为重新作答,则将所述初始作答结果进行储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开始训练指令对应的初始训练题目,之后还包括:
基于用户的年龄确定所述年龄对应的年龄区间;
输出所述年龄区间对应的引导信息,所述引导信息为在所述年龄区间中所述初始训练题目对应的引导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开始训练指令对应的初始训练题目,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初始训练题目的关键词;
基于所述关键词获取预设个数的相关语句,所述相关语句的字数小于预设字数;
输出所述相关语句。
8.一种家庭干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当获取到用户触发的开始训练指令时,确定与所述开始训练指令对应的初始训练题目;
第一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初始训练题目;
第一获取结果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初始训练题目对应的初始作答结果,所述初始作答结果包括正确结果和错误结果;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获取所述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获取所述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未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时,判断所述初始作答结果中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次数;
第一循环模块,用于当所述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未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次数,则循环执行输出所述初始训练题目,获取所述初始训练题目对应的初始作答结果,判断获取所述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的步骤,直至所述获取所述初始作答结果的次数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连续出现正确结果的次数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次数时,基于所述初始训练题目确定拓展训练题目。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
CN202111667716.3A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43881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7716.3A CN114388104A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7716.3A CN114388104A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8104A true CN114388104A (zh) 2022-04-22

Family

ID=81199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67716.3A Pending CN114388104A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8810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53896A (zh) * 2023-12-22 2024-01-26 江西拓世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儿童的陪伴ai数字人的管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88540A1 (en) * 2013-09-20 2015-03-26 Corcept Therapeutic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treatment using intervention and tasking determination
CN112017748A (zh) * 2020-08-07 2020-12-01 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语言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06624A (zh) * 2021-08-16 2021-10-15 北京阿叟阿巴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逐层泛化推送逻辑的孤独症儿童认知能力评估干预系统
US20210366577A1 (en) * 2020-05-22 2021-11-25 Insitro, Inc. Predicting disease outcomes using machine learned model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88540A1 (en) * 2013-09-20 2015-03-26 Corcept Therapeutic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treatment using intervention and tasking determination
US20210366577A1 (en) * 2020-05-22 2021-11-25 Insitro, Inc. Predicting disease outcomes using machine learned models
CN112017748A (zh) * 2020-08-07 2020-12-01 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语言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06624A (zh) * 2021-08-16 2021-10-15 北京阿叟阿巴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逐层泛化推送逻辑的孤独症儿童认知能力评估干预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惠婷等: "计算机辅助记忆训练治疗老年记忆障碍的疗效观察", 《心脑血管病防治》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53896A (zh) * 2023-12-22 2024-01-26 江西拓世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儿童的陪伴ai数字人的管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49572B (zh) 一种语音关键词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EP3648099A1 (en) Voice recognition method, device,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595629B (zh) 用于答案选择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应用
Shirali-Shahreza et al. Seesay and hearsay captcha for mobile interaction
CN103455592A (zh) 一种问答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657960B2 (en) Interactive system, terminal,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alog, and program for causing computer to function as interactive system
CN111382255A (zh) 用于问答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9461459A (zh) 语音评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15009B (zh) 一种学习内容推荐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241450A (zh) 结合rpa与ai的问答语句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88104A (zh) 一种家庭干预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EP4086892A1 (en) Skill voice wake-up method and apparatus
Rach et al. Evaluation of argument search approaches in the context of argumentative dialogue systems
CN105373527B (zh) 一种省略恢复方法及问答系统
CN111062209A (zh) 自然语言处理模型训练方法和自然语言处理模型
Filimon et al. Bob-a general culture game with voice interaction
JP2002229431A (ja) 学習システム
CN110767012A (zh) 一种适合初学者的英语训练系统
CN104636366B (zh) 一种获取搜索结果队列的方法和装置
CN114528494A (zh)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121665B1 (ko) 문장 따라 말하기 학습을 이용한 작업 기억 능력 측정 방법,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기록매체 및 장치
CN114388132A (zh) 基于复合量表模型的智能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065005A (zh) 一种系统配置优化参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014646B2 (ja) 応答装置、応答方法、応答プログラム及び応答システム
US20160210873A1 (en) User performance skill enhancement based on curricular mapp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