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83567B - 一种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83567B
CN114383567B CN202210120571.3A CN202210120571A CN114383567B CN 114383567 B CN114383567 B CN 114383567B CN 202210120571 A CN202210120571 A CN 202210120571A CN 114383567 B CN114383567 B CN 1143835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bearing
platform
sleev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205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83567A (zh
Inventor
闫伟涛
马杰
屈金鹏
张俊涛
高艺荣
王红郦
傅蓉
颜少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1205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835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83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3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835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35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5/00Measuring height; Measuring distances transverse to line of sight; Levelling between separated points; Surveyors' lev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包括定距行走台、导向支撑柱、舵机升降边、承载导向平台、套筒、定位夹具及驱动电路,定距行走台通过舵机升降边及导向支撑柱与承载导向平台连接,承载导向平台上端面与套筒通过定位夹具连接并同轴分布,驱动电路嵌于定距行走台内,并分别与导向支撑柱、舵机升降边、承载导向平台、套筒、定位夹具电气连接。其使用方法包括系统设置及测绘作业等两个步骤。本发明一方面可有效满足多种复杂场地环境下测量及多种结构水准尺测量作业的需要,并可有效的减少传统测绘作业时人工扶持的劳动强度及成本;另一方面可实现高效、高精度对水准尺测量状态调整,有效提高观测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及方法,属测绘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准测量是测绘工作中精度最高的高程测量方法,它通常由三个测绘工人完成,两个人扶水准尺,一个人用水准仪读水准尺上的示数。测绘人员利用两把水准尺上的读数差,求得两点间的高差。根据已知点的高程,加上两点间的高差,可获取未知点的高程数据。在测量过程中,需要两个人手持水准尺将其移动到测量点位上,且将水准尺扶平。但往往遇到以下两个问题:①在读数时,两把水准尺必须严格竖直且固定不动。但传统水准测量需要人力去扶水准尺,往往存在晃动,且不够竖直的情况;②传统水准测量时,需要两个人去扶两把水准尺,交替前行,长时间工作状态下,人工劳动强度大,且成本较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自动调平水准尺,且能遥控移动的智能扶尺装置。目前市面上所采用的扶尺装置是用机械三脚架去固定水准尺,这种方式虽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但需要人的操作才能完成,且第二个问题仍然存在,导致水准测量工作的人力成本仍然较高,工作效率仍然较低。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开发一种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及使用方法,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及方法。
一种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包括定距行走台、导向支撑柱、舵机升降边、承载导向平台、套筒、定位夹具及驱动电路,定距行走台其上端面与水平面平行分布,并通过至少三条舵机升降边及导向支撑柱与承载导向平台连接,且承载导向平台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导向支撑柱为空心柱状结构,与承载导向平台连通,并通过万向连接器铰接,三条舵机升降边环绕定距行走台轴线均布,其下端面与定距行走台上端面滑动连接,上端面与承载导向平台侧表面通过弹性铰链铰接,承载导向平台上端面与套筒通过定位夹具连接并同轴分布,驱动电路嵌于定距行走台内,并分别与导向支撑柱、舵机升降边、承载导向平台、套筒、定位夹具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距行走台包括承载基座、行走轮、三维位移台、测距装置、拉力传感器、导向弹簧、倾角传感器、其中所述承载基座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板状结构,其下端面设至少三个环绕其轴线均布的行走轮及一个倾角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与承载基座同轴分布,所述行走轮通过三维位移台与承载基座下端面连接,且相邻两个行走轮间通过导向弹簧连接,所述导向弹簧两端与行走轮外表面间同各国弹性铰链铰接,其轴线与承载基座下端面呈0°—60°夹角,且导向弹簧两端与弹性铰链间另通过拉力传感器连接,所述行走轮外侧面另设一个测距装置,所述测距装置轴线与水平面呈0°—60°夹角,所述行走轮、三维位移台、测距装置、拉力传感器及倾角传感器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舵机升降边包括导向滑轨、滑块、滑轮、伸缩柱、承载柱、复位弹簧及防护侧板,所述导向滑轨与定距行走台上端面连接并平行分布,且导向滑轨轴线与定距行走台中点相交,并与定距行走台轴线垂直分布,所述伸缩柱共两条,两承载柱间通过伸缩柱连通并同轴分布,所述承载柱中,其中位于伸缩柱上方的承载柱通过滑块与承载导向平台外侧面铰接,位于伸缩柱下方的承载柱通过滑块与滑轮连接,且承载柱与滑块间通过弹性铰链铰接,所述滑轮嵌于导向滑轨内,并与导向滑轨滑动连接,且所述滑轮另通过一条复位弹簧与导向滑轨侧壁连接,且所述复位弹簧嵌于导向滑轨内并与导向滑轨轴线平行分布,所述防护侧板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板状结构,其两端分别与承载柱连接并包覆在两承载柱外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柱与伸缩柱对应端面位置设与承载柱同轴分布的承载槽,所述伸缩柱不大于其最小长度30%部分嵌于承载槽内,且伸缩柱与承载槽槽底间通过碟形弹簧相抵;所述承载柱外侧面设至少两条环绕承载柱轴线均布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承载柱轴线平行分布,且所述防护侧板通过滑槽与承载柱轴线平行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护侧板包括风琴防护罩、金属承载板、导向块、牵引弹簧,所述金属承载板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板状结构,且金属承载板共两个并通过风琴防护罩及至少两条牵引弹簧相互连接,所述风琴防护罩为横断面呈矩形的腔体结构,所述牵引弹簧嵌于风琴防护罩内并相互平行分布,且牵引弹簧两端与金属承载板端面间垂直分布,所述金属承载板下端面通过导向块与承载柱间通过滑槽滑动连接,且所述导向块至少两个并对称分布在承载柱轴线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导向平台包括承载腔、调节滑轨、三维位移台、水平仪及升降驱动机构,所述承载腔为横断面呈矩形的腔体结构且驱动电路嵌于承载腔内,所述承载腔设与其同轴分布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导向支撑柱连通,且孔壁于至少两条升降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环绕导向孔轴线均布并与导向孔轴线平行分布,所述套筒嵌于导向孔内,与导向孔同轴分布并通过升降驱动机构与导向孔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滑轨为与承载腔同轴分布的环状结构,包覆在承载腔外并通过三维位移台与舵机升降边上端面连接,且所述三维位移台与调节滑轨滑动连接,此外所述水平仪嵌于承载腔上端面,此外三维位移台、水平仪及升降驱动机构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套筒包括导向套、托盘、承载弹簧、万向滚珠、弹片,所述导向套为轴向截面呈“凵”字形柱状结构,所述托盘嵌于导向套内,与导向套同轴分布并与导向套底部通过承载弹簧连接,同时托盘侧壁与导向套侧壁滑动连接,且托盘与导向套上端面间间距不小于导向套高度的1/3,所述万向滚珠至少三个,环绕导向套轴线均布并通过弹片与导向套侧壁内表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套上端面另设与其同轴分布的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弹性伸缩杆、棘轮机构、定位块、压力传感器、倾角传感器,所述弹性伸缩杆至少三条,环绕导向套轴线均布,且各弹性伸缩杆下端面通过棘轮机构与导向套上端面铰接,上端面通过棘轮机构与定位块铰接,所述定位块为与导向套同轴分布的圆弧结构,且其弧长为导向套内径的20%—40%,所述弹性伸缩杆轴线与导向套轴线呈0°—180°夹角,且定位块与导向套上端面间间距为0至导向套高度的5倍,此外导向套外侧面与棘轮机构对应位置设“凵”字形调节槽,所述棘轮机构嵌于调节槽内,与调节槽槽壁通过滑槽滑动连接,且棘轮机构与滑槽间通过定位销连接与滑槽连接,所述性伸缩杆外侧面设一个倾角传感器,所述定位块内侧面设一个与定位块同轴分布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均设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块包括定位基体、内衬板、辅助照明灯,其中所述内衬板包覆在定位基体前端面,并通过压力传感器与定位基体前端面连接,所述辅助照明灯至少一个,嵌于定位基体上端面,其光轴与导向套轴向相交,且各辅助照明灯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提高测绘操控的便捷性,其中驱动电路为基于工业计算机为基础的电路系统,且驱动电路另设无线数据通讯机构及辅助电源。
一种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系统设置,首先对定距行走台、导向支撑柱、舵机升降边、承载导向平台、套筒、定位夹具及驱动电路进行装配,得到扶持设备,并根据待扶持水准尺结构选定设置套筒结构,同时设置与驱动电路建立数据连接的操控APP软件平台间系统;
S2,测绘作业,完成S1步骤后,将扶持设备和测量用水准尺一同转运至测量位置,然后将测量用水准尺插入至套筒内,并通过套筒内的托盘、承载弹簧、万向滚珠及套筒上端面设置的辅助机构对测量用水准尺进行扶持定位,使测量用水准尺与套筒同轴分布,然后用APP软件平台通过定距行走台、导向支撑柱、舵机升降边、承载导向平台、套筒设置的各传感器对测量用水准尺的工作状态及扶持设备状态进行检测并调整,使测量用水准尺处于满足测绘使用状态,即可进行测绘作业。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且集成化程度高,一方面可有效满足多种复杂场地环境下测量及多种结构水准尺测量作业的需要,同时另可有效的减少传统测绘作业时人工扶持的劳动强度及成本;另一方面可实现高效、高精度对水准尺测量状态调整,有效提高观测精度,并可有效消除人工扶持、大风等因素造成的水准尺晃动、观测数据不稳、不清晰等严重影响影响测绘精度及效率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舵机升降边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承载柱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承载底座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定位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施工,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6所示,一种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包括定距行走台1、导向支撑柱2、舵机升降边3、承载导向平台4、套筒5、定位夹具6及驱动电路7,定距行走台1其上端面与水平面平行分布,并通过至少三条舵机升降边3及导向支撑柱2与承载导向平台4连接,且承载导向平台4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导向支撑柱为2空心柱状结构,与承载导向平台4连通,并通过万向连接器8铰接,三条舵机升降边3环绕定距行走台1轴线均布,其下端面与定距行走台1上端面滑动连接,上端面与承载导向平台4侧表面通过弹性铰链铰接,承载导向平台4上端面与套筒5通过定位夹具6连接并同轴分布,驱动电路7嵌于定距行走台1内,并分别与导向支撑柱2、舵机升降边3、承载导向平台4、套筒5、定位夹具6电气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夹具6为电磁定位销、手动夹具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距行走台1包括承载基座101、行走轮102、三维位移台103、测距装置104、拉力传感器105、导向弹簧106、倾角传感器107,其中所述承载基座101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板状结构,其下端面设至少三个环绕其轴线均布的行走轮及一个倾角传感器107,所述倾角传感器107与承载基座101同轴分布,所述行走轮102通过三维位移台103与承载基座101下端面连接,且相邻两个行走轮102间通过导向弹簧106连接,所述导向弹簧106两端与行走轮102外表面间同各国弹性铰链铰接,其轴线与承载基座101下端面呈0°—60°夹角,且导向弹簧106两端与弹性铰链间另通过拉力传感器105连接,所述行走轮102外侧面另设一个测距装置104,所述测距装置104轴线与水平面呈0°—60°夹角,所述行走轮102、三维位移台103、测距装置104、拉力传感器105及倾角传感器107均与驱动电路7电气连接;
其中,行走轮在满足驱动位移,实现设备转运及对测绘点调整定位的同时,另可通过三维位移台对水准尺进行精确的调整,进一步提高测绘精度;同时,所设置的拉力传感器、导向弹簧、倾角传感器,可有效对定距行走台运行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承载定位,提高定位及检测精度,同时,另通过拉力传感器、导向弹簧及测距装置对各行走轮间相对位置进行检测及限位,从而进一步提高调整作业的效率和精度。
重点说明的,所述的舵机升降边3包括导向滑轨31、滑块32、滑轮33、伸缩柱34、承载柱35、复位弹簧36及防护侧板37,所述导向滑轨31与定距行走台1上端面连接并平行分布,且导向滑轨31轴线与定距行走台1中点相交,并与定距行走台1轴线垂直分布,所述伸缩柱34共两条,两承载柱35间通过伸缩柱34连通并同轴分布,所述承载柱35中,其中位于伸缩柱34上方的承载柱35通过滑块32与承载导向平台4外侧面铰接,位于伸缩柱34下方的承载柱35通过滑块32与滑轮32连接,且承载柱35与滑块32间通过弹性铰链铰接,所述滑轮32嵌于导向滑轨31内,并与导向滑轨31滑动连接,且所述滑轮32另通过一条复位弹簧36与导向滑轨31侧壁连接,且所述复位弹簧36嵌于导向滑轨31内并与导向滑轨31轴线平行分布,所述防护侧板37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板状结构,其两端分别与承载柱35连接并包覆在两承载柱35外侧面。
在运行中,通过伸缩柱可为至少两级手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液压伸缩杆及气压伸缩杆中的任意一种;同时在通过舵机升降边对测量用水准尺调节作业时,通过调整各舵机升降边中的伸缩柱的伸缩量,达到调整承载导向平台与水平面夹角及工作高度的目的,同时,在调整的过程中,在确保承载导向平台承载调节灵活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另可通过导向滑轨、滑轮是现在伸缩柱长度调整时,同步调节舵机升降边整体工作位置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舵机升降边调整作业的灵活性及调整范围,同时也可提高定距行走台、承载导向平台间装配及拆卸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柱35与伸缩柱34对应端面位置设与承载柱3同轴分布的承载槽38,所述伸缩柱34不大于其最小长度30%部分嵌于承载槽38内,且伸缩柱34与承载槽38槽底间通过碟形弹簧9相抵;所述承载柱35外侧面设至少两条环绕承载柱35轴线均布的滑槽10,所述滑槽10与承载柱35轴线平行分布,且所述防护侧板37通过滑槽10与承载柱35轴线平行分布;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的防护侧板37包括风琴防护罩371、金属承载板372、导向块373、牵引弹簧374,所述金属承载板372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板状结构,且金属承载板372共两个并通过风琴防护罩371及至少两条牵引弹簧374相互连接,所述风琴防护罩371为横断面呈矩形的腔体结构,所述牵引弹簧374嵌于风琴防护罩371内并相互平行分布,且牵引弹簧374两端与金属承载板372端面间垂直分布,所述金属承载板372下端面通过导向块373与承载柱35间通过滑槽10滑动连接,且所述导向块373至少两个并对称分布在承载柱35轴线两侧;
其中,防护侧板在运行时可有效的实现对伸缩柱、承载柱进行防护,有效防止杂物、外力冲击对伸缩柱、承载柱造成的损害;同时防护侧板通过设置的风琴防护罩和牵引弹簧有效实现随伸缩柱同步进行结构调整作业的需要。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导向平台4包括承载腔41、调节滑轨42、三维位移台44、水平仪45及升降驱动机构43,所述承载腔41为横断面呈矩形的腔体结构且驱动电路7嵌于承载腔41内,所述承载腔41设与其同轴分布的导向孔46,所述导向孔46与导向支撑柱2连通,且孔壁于至少两条升降驱动机构43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3环绕导向孔46轴线均布并与导向孔46轴线平行分布,所述套筒5嵌于导向孔46内,与导向孔46同轴分布并通过升降驱动机构43与导向孔46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滑轨42为与承载腔41同轴分布的环状结构,包覆在承载腔41外并通过三维位移台44与舵机升降边3上端面连接,且所述三维位移台44与调节滑轨2滑动连接,此外所述水平仪45嵌于承载腔41上端面,此外三维位移台44、水平仪45及升降驱动机构43均与驱动电路7电气连接。
其中,套筒在定位时,一方面可通过升降驱动机构进行工作位置调整时,可通过导向孔和导向支撑柱有效增加套筒的调整量;另一方面可有效提高对套筒承载空间,从而有效提高套筒的高度,并通过提高套管高度达到提高水准尺定位稳定性。
需要特别说明的,所述的套筒5包括导向套51、托盘52、承载弹簧53、万向滚珠54、弹片55,所述导向套51为轴向截面呈“凵”字形柱状结构,所述托盘52嵌于导向套51内,与导向套51同轴分布并与导向套51底部通过承载弹簧53连接,同时托盘52侧壁与导向套51侧壁滑动连接,且托盘52与导向套51上端面间间距不小于导向套51高度的1/3,所述万向滚珠5至少三个,环绕导向套51轴线均布并通过弹片55与导向套51侧壁内表面连接,
其中托盘、万向滚珠、弹片可有效的提高水准尺的定位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达到提高水准尺安装及更换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同时,所述的导向套51上端面另设与其同轴分布的辅助机构11,所述辅助机构11包括弹性伸缩杆111、棘轮机构112、定位块113、压力传感器114、倾角传感器107,所述弹性伸缩杆111至少三条,环绕导向套51轴线均布,且各弹性伸缩杆111下端面通过棘轮机构112与导向套51上端面铰接,上端面通过棘轮机构112与定位块113铰接,所述定位块113为与导向套51同轴分布的圆弧结构,且其弧长为导向套51内径的20%—40%,所述弹性伸缩杆111轴线与导向套51轴线呈0°—180°夹角,且定位块113与导向套51上端面间间距为0至导向套51高度的5倍,此外导向套51外侧面与棘轮机构112对应位置设“凵”字形调节槽116,所述棘轮机构112嵌于调节槽116内,与调节槽116槽壁通过滑槽10滑动连接,且棘轮机构112与滑槽10间通过定位销117连接与滑槽10连接,所述性伸缩杆111外侧面设一个倾角传感器107,所述定位块113内侧面设一个与定位块113同轴分布的压力传感器114,所述压力传感器114、倾角传感器107均设与驱动电路7电气连接。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的定位块113包括定位基体1131、内衬板1132、辅助照明灯1133,其中所述内衬板1132包覆在定位基体1131前端面,并通过压力传感器114与定位基体1131前端面连接,所述辅助照明灯1133至少一个,嵌于定位基体1131上端面,其光轴与导向套51轴向相交,且各辅助照明灯1133与驱动电路7电气连接;
在实际运行中,在通过套筒的导向套、托盘、承载弹簧、万向滚珠对水准尺末端进行定位时,另通过辅助机构的弹性伸缩杆和定位块配合实现对水准尺对套筒上方的水准尺进行强化定位,通过增加对水准尺定位点的数量和距离,从而达到提高水准尺定位稳定性的目的,并通过辅助机构的、压力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对水准尺测量时的偏移、倾斜及振动进行检测;同时另通过定位块上端面的辅助照明灯对水准尺进行进行局部照明,从而提高水准尺刻度读取时的便捷性和清晰度,满足在可见度差的条件下进行准确测绘作业的需要。
特别说明的,为了更好的提高测绘操控的便捷性,其中驱动电路为基于工业计算机为基础的电路系统,且驱动电路另设无线数据通讯机构及辅助电源;此外,驱动电路另可设基于显示器、操控键为基础的操控界面。
如图7所示,一种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系统设置,首先对定距行走台、导向支撑柱、舵机升降边、承载导向平台、套筒、定位夹具及驱动电路进行装配,得到扶持设备,并根据待扶持水准尺结构选定设置套筒结构,同时设置与驱动电路建立数据连接的操控APP软件平台然间系统;
S2,测绘作业,完成S1步骤后,将扶持设备和测量用水准尺一同转运至测量位置,然后将测量用水准尺插入至套筒内,并通过套筒内的托盘、承载弹簧、万向滚珠及套筒上端面设置的辅助机构对测量用水准尺进行扶持定位,使测量用水准尺与套筒同轴分布,然后又APP软件平台通过定距行走台、导向支撑柱、舵机升降边、承载导向平台、套筒设置的各传感器对测量用水准尺的工作状态及 扶持设备状态进行检测并调整,使测量用水准尺处于满足测绘使用状态,即可进行测绘作业。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且集成化程度高,一方面可有效满足多种复杂场地环境下测量及多种结构水准尺测量作业的需要,同时另可有效的减少传统测绘作业时人工扶持的劳动强度及成本;另一方面可实现高效、高精度对水准尺测量状态调整,有效提高观测精度,并可有效消除人工扶持、大风等因素造成的水准尺晃动、观测数据不稳、不清晰等严重影响影响测绘精度及效率情况发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包括定距行走台、导向支撑柱、舵机升降边、承载导向平台、套筒、定位夹具及驱动电路,所述定距行走台其上端面与水平面平行分布,并通过至少三条舵机升降边及导向支撑柱与承载导向平台连接,且承载导向平台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所述导向支撑柱为空心柱状结构,与承载导向平台连通,并通过万向连接器铰接,所述三条舵机升降边环绕定距行走台轴线均布,其下端面与定距行走台上端面滑动连接,上端面与承载导向平台侧表面通过弹性铰链铰接,所述承载导向平台上端面与套筒通过定位夹具连接并同轴分布,所述驱动电路嵌于定距行走台内,并分别与导向支撑柱、舵机升降边、承载导向平台、套筒、定位夹具电气连接;所述的舵机升降边包括导向滑轨、滑块、滑轮、伸缩柱、承载柱、复位弹簧及防护侧板,所述导向滑轨与定距行走台上端面连接并平行分布,且导向滑轨轴线与定距行走台中点相交,并与定距行走台轴线垂直分布,所述伸缩柱共两条,两承载柱间通过伸缩柱连通并同轴分布,所述承载柱中,其中位于伸缩柱上方的承载柱通过滑块与承载导向平台外侧面铰接,位于伸缩柱下方的承载柱通过滑块与滑轮连接,且承载柱与滑块间通过弹性铰链铰接,所述滑轮嵌于导向滑轨内,并与导向滑轨滑动连接,且所述滑轮另通过一条复位弹簧与导向滑轨侧壁连接,且所述复位弹簧嵌于导向滑轨内并与导向滑轨轴线平行分布,所述防护侧板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板状结构,其两端分别与承载柱连接并包覆在两承载柱外侧面;所述的承载柱与伸缩柱对应端面位置设与承载柱同轴分布的承载槽,所述伸缩柱不大于其最小长度30%部分嵌于承载槽内,且伸缩柱与承载槽槽底间通过碟形弹簧相抵;所述承载柱外侧面设至少两条环绕承载柱轴线均布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承载柱轴线平行分布,且所述防护侧板通过滑槽与承载柱轴线平行分布;所述的防护侧板包括风琴防护罩、金属承载板、导向块、牵引弹簧,所述金属承载板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板状结构,且金属承载板共两个并通过风琴防护罩及至少两条牵引弹簧相互连接,所述风琴防护罩为横断面呈矩形的腔体结构,所述牵引弹簧嵌于风琴防护罩内并相互平行分布,且牵引弹簧两端与金属承载板端面间垂直分布,所述金属承载板下端面通过导向块与承载柱间通过滑槽滑动连接,且所述导向块至少两个并对称分布在承载柱轴线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距行走台包括承载基座、行走轮、三维位移台、测距装置、拉力传感器、导向弹簧、倾角传感器、其中所述承载基座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板状结构,其下端面设至少三个环绕其轴线均布的行走轮及一个倾角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与承载基座同轴分布,所述行走轮通过三维位移台与承载基座下端面连接,且相邻两个行走轮间通过导向弹簧连接,所述导向弹簧两端与行走轮外表面间通过弹性铰链铰接,其轴线与承载基座下端面呈0°—60°夹角,且导向弹簧两端与弹性铰链间另通过拉力传感器连接,所述行走轮外侧面另设一个测距装置,所述测距装置轴线与水平面呈0°—60°夹角,所述行走轮、三维位移台、测距装置、拉力传感器及倾角传感器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导向平台包括承载腔、调节滑轨、三维位移台、水平仪及升降驱动机构,所述承载腔为横断面呈矩形的腔体结构且驱动电路嵌于承载腔内,所述承载腔设与其同轴分布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导向支撑柱连通,且孔壁于至少两条升降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环绕导向孔轴线均布并与导向孔轴线平行分布,所述套筒嵌于导向孔内,与导向孔同轴分布并通过升降驱动机构与导向孔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滑轨为与承载腔同轴分布的环状结构,包覆在承载腔外并通过三维位移台与舵机升降边上端面连接,且所述三维位移台与调节滑轨滑动连接,此外所述水平仪嵌于承载腔上端面,此外三维位移台、水平仪及升降驱动机构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包括导向套、托盘、承载弹簧、万向滚珠、弹片,所述导向套为轴向截面呈“凵”字形柱状结构,所述托盘嵌于导向套内,与导向套同轴分布并与导向套底部通过承载弹簧连接,同时托盘侧壁与导向套侧壁滑动连接,且托盘与导向套上端面间间距不小于导向套高度的1/3,所述万向滚珠至少三个,环绕导向套轴线均布并通过弹片与导向套侧壁内表面连接。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套上端面另设与其同轴分布的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弹性伸缩杆、棘轮机构、定位块、压力传感器、倾角传感器,所述弹性伸缩杆至少三条,环绕导向套轴线均布,且各弹性伸缩杆下端面通过棘轮机构与导向套上端面铰接,上端面通过棘轮机构与定位块铰接,所述定位块为与导向套同轴分布的圆弧结构,且其弧长为导向套内径的20%—40%,所述弹性伸缩杆轴线与导向套轴线呈0°—180°夹角,且定位块与导向套上端面间间距为0至导向套高度的5倍,此外导向套外侧面与棘轮机构对应位置设“凵”字形调节槽,所述棘轮机构嵌于调节槽内,与调节槽槽壁通过滑槽滑动连接,且棘轮机构与滑槽间通过定位销连接与滑槽连接,所述性伸缩杆外侧面设一个倾角传感器,所述定位块内侧面设一个与定位块同轴分布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均设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6.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块包括定位基体、内衬板、辅助照明灯,其中所述内衬板包覆在定位基体前端面,并通过压力传感器与定位基体前端面连接,所述辅助照明灯至少一个,嵌于定位基体上端面,其光轴与导向套轴向相交,且各辅助照明灯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系统设置,首先对定距行走台、导向支撑柱、舵机升降边、承载导向平台、套筒、定位夹具及驱动电路进行装配,得到扶持设备,并根据待扶水准尺结构选定设置套筒结构,同时设置与驱动电路建立数据连接的操控APP软件平台间系统;
S2,测绘作业,完成S1步骤后,将扶持设备和测量用水准尺一同转运至测量位置,然后将测量用水准尺插入至套筒内,并通过套筒内的托盘、承载弹簧、万向滚珠及套筒上端面设置的辅助机构对测量用水准尺进行扶持定位,使测量用水准尺与套筒同轴分布,然后用APP软件平台通过定距行走台、导向支撑柱、舵机升降边、承载导向平台、套筒设置的各传感器对测量用水准尺的工作状态及扶持设备状态进行检测并调整,使测量用水准尺处于满足测绘使用状态,即可进行测绘作业。
CN202210120571.3A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43835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20571.3A CN114383567B (zh)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20571.3A CN114383567B (zh)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3567A CN114383567A (zh) 2022-04-22
CN114383567B true CN114383567B (zh) 2023-09-19

Family

ID=81205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20571.3A Active CN114383567B (zh)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8356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43940B1 (en) * 1999-07-26 2003-11-11 Zsp Geodaetische Systeme Gmbh Device for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djustment in geodetic devices
CN209673086U (zh) * 2019-05-17 2019-11-22 申明路 一种不动产测绘水平偏移装置
CN212628040U (zh) * 2020-03-30 2021-02-26 郑州鑫众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走式电子巡更装置
CN213236849U (zh) * 2020-09-01 2021-05-18 吴松 一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用水准仪三脚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43940B1 (en) * 1999-07-26 2003-11-11 Zsp Geodaetische Systeme Gmbh Device for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djustment in geodetic devices
CN209673086U (zh) * 2019-05-17 2019-11-22 申明路 一种不动产测绘水平偏移装置
CN212628040U (zh) * 2020-03-30 2021-02-26 郑州鑫众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走式电子巡更装置
CN213236849U (zh) * 2020-09-01 2021-05-18 吴松 一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用水准仪三脚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3567A (zh) 2022-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9460B (zh)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测试位置调节装置
CN107339981B (zh) 一种工程测量电动三角架及快速对中整平方法
CN110487258B (zh) 一种棱镜支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762361A (zh) 一种自动化监测全站仪
CN115014285A (zh)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沉降度测量装置
CN114383567B (zh) 一种城市高程测量用智能扶尺移动装置及方法
CN107702693B (zh) 一种地质断面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260543C (zh) 激光游标尺
CN215629219U (zh) 用于辅助施工和检测用的便携式找平架
CN111023987A (zh) 一种桥机轨道间距快速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3600267B (zh) 一种煤的坚固性系数测定破碎装置及破碎方法
CN212228058U (zh) 一种模拟轨道装置
CN112238306B (zh) 一种桩基施工高效焊接机器人及焊接方法
CN107142796B (zh) 一种用于中低速磁浮轨道jⅲ型伸缩节安装的定位工装
CN112709541A (zh) 铁钻工升降机构
KR100910354B1 (ko) 캔트 측정 시스템
CN220829211U (zh) 一种激光水平测量装置
CN216012238U (zh) 一种移动式地面标高控制导轨
CN218005691U (zh) 一种机械设备安装用电桥架定位装置
CN211576163U (zh) 一种特殊路面多维度调节测量设备
CN112556577B (zh) 一种适用于接触网系统的自动化标定方法
CN218181094U (zh) 一种激光测距仪测量用水平定位装置
CN219311266U (zh) 一种爆破孔定位装置
CN114719776B (zh)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轮廓检测系统的标定工装和标定方法
CN217601215U (zh) 一种钢管拱桥线形调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