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83216B - 散热组件、发热装置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散热组件、发热装置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83216B
CN114383216B CN202210044876.0A CN202210044876A CN114383216B CN 114383216 B CN114383216 B CN 114383216B CN 202210044876 A CN202210044876 A CN 202210044876A CN 114383216 B CN114383216 B CN 1143832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radiating fin
overflow
cold accumulation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448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83216A (zh
Inventor
魏剑
陈志伟
陈英强
向新贤
邢坤
黎优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00448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832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83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32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832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32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0Electric components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2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0Electric components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24Cooling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42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he condensate, e.g. for enhanced coo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组件、发热装置及空调器,散热组件,包括:支撑本体,与待散热部件贴合;散热翅片,设置在支撑本体上,散热翅片为多个,多个散热翅片沿支撑本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蓄冷槽,设置在散热翅片上,用于积蓄冷却介质,蓄冷槽的槽底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中的散热翅片对控制主板的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散热组件、发热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主板散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组件、发热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电器,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对空调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以空调控制器评审为例,重点考察控制主板上元器件温升情况,特别是在夏季,室外环境温度较高,控制主板升温会非常快,如果元器件的温升过高,最终会导致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高温失效。
现有的控制主板上通常设置有散热翅片,利用空调内的气流循环将散热器上的热量带走;但是,由于空调内气流的温度也较高,进而导致对散热翅片的降温效率较低,降低了对控制器的降温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组件、发热装置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中的散热翅片对控制主板的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组件,包括:支撑本体,与待散热部件贴合;散热翅片,设置在支撑本体上,散热翅片为多个,多个散热翅片沿支撑本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蓄冷槽,设置在散热翅片上,用于积蓄冷却介质,蓄冷槽的槽底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一溢流孔,设置在蓄冷槽的槽底面上,一个散热翅片上的第一溢流孔与一个散热翅片相邻的另一个散热翅片相对,以使一个散热翅片上的冷却介质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第一溢流孔流入至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散热翅片上。
进一步地,沿冷却介质的流入方向,蓄冷槽包括积蓄端和溢流端,溢流端与水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积蓄端与水平面之间的距离,以使冷却介质由溢流端流入至积蓄端;第一溢流孔设置在蓄冷槽的溢流端。
进一步地,散热组件还包括:导流管,设置在散热翅片上并与第一溢流孔连通,导流管由一个散热翅片朝向靠近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散热翅片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导流管的流出端具有导流端面,导流端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导流端面的倾斜方向与蓄冷槽的槽底面的倾斜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导流管的管体的厚度大于2mm;和/或,第一溢流孔的孔径大于3mm。
进一步地,散热翅片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与支撑本体相对,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一挡板,设置在散热翅片的第一侧面上;第二挡板,设置在散热翅片的第二侧面上,以在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支撑本体和散热翅片之间围成蓄冷槽。
进一步地,沿支撑本体的延伸方向,多个散热翅片呈阶梯状设置;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上设置有第二溢流孔,一个散热翅片上的蓄冷槽内的冷却介质通过第二溢流孔流至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散热翅片上的蓄冷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热装置,包括发热本体和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的至少部分与发热本体贴合,散热组件为上述的散热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控制主板和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的至少部分与控制主板贴合,散热组件为上述的散热组件。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散热组件包括支撑本体、多个散热翅片和蓄冷槽,支撑本体与待散热部件贴合;散热翅片设置在支撑本体上,散热翅片为多个,多个散热翅片沿支撑本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蓄冷槽设置在散热翅片上,用于积蓄冷却介质,蓄冷槽的槽底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这样通过蓄冷槽,能够将冷却介质积蓄在散热翅片上,以持续的对散热翅片进行散热,能够有效的吸收散热翅片上的热量,提高了对待散热部件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散热组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散热组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散热组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散热组件的导流管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支撑本体;2、散热翅片;3、蓄冷槽;31、积蓄端;32、溢流端;21、第一散热翅片;22、第二散热翅片;4、第一溢流孔;5、导流管;50、导流端面;6、第一挡板;7、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组件,请参考图1至图4,包括:支撑本体1,与待散热部件贴合;散热翅片2,设置在支撑本体1上,散热翅片2为多个,多个散热翅片2沿支撑本体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蓄冷槽3,设置在散热翅片2上,用于积蓄冷却介质,蓄冷槽3的槽底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散热组件,包括支撑本体1、多个散热翅片2和蓄冷槽3,支撑本体1与待散热部件贴合;散热翅片2设置在支撑本体1上,散热翅片2为多个,多个散热翅片2沿支撑本体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蓄冷槽3设置在散热翅片2上,用于积蓄冷却介质,蓄冷槽3的槽底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这样通过蓄冷槽3,能够将冷却介质积蓄在散热翅片2上,以持续的对散热翅片进行散热,能够有效的吸收散热翅片2上的热量,提高了对待散热部件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冷却介质积蓄在每一个散热翅片上,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一溢流孔4,设置在蓄冷槽3的槽底面上,一个散热翅片2上的第一溢流孔4与一个散热翅片2相邻的另一个散热翅片2相对,以使一个散热翅片2上的冷却介质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第一溢流孔4流入至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散热翅片2上。这样设置还避免了第一个散热翅片2上的冷却介质溢流至其他部件上,优选地,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冷却介质对散热翅片2的冷却作用,第一溢流孔4设置在蓄冷槽3的槽底面位置较高的一端,这样使蓄冷槽3内积蓄尽可能多的冷却介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沿冷却介质的流入方向,蓄冷槽3包括积蓄端31和溢流端32,溢流端32与水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积蓄端31与水平面之间的距离,以使冷却介质由溢流端32流入至积蓄端31;第一溢流孔4设置在蓄冷槽3的溢流端32。这样当一个散热翅片2上的蓄冷槽3内的冷却介质积蓄到最大限度之后,利用第一溢流孔4溢流至下一个散热翅片2上。
如图4所示,散热组件还包括:导流管5,设置在散热翅片2上并与第一溢流孔4连通,导流管5由一个散热翅片2朝向靠近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散热翅片2的方向延伸。通过导流管5将冷却介质导流至另一个散热翅片2上。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导流管5的流出端具有导流端面50,导流端面50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这样设置能够在导流端面50的作用下,将冷却介质引流至另一个散热翅片2的蓄冷槽3内,而不会使冷却介质直接滴落或溅到另一个散热翅片2上的第一溢流孔4内,以保证另一个散热翅片2上能够积蓄冷却介质。
优选地,导流端面50的倾斜方向与蓄冷槽3的槽底面的倾斜方向一致。其中,多个散热翅片2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散热翅片21和第二散热翅片22,这样当第一散热翅片21上的冷却介质溢流至导流管5内之后,冷却介质在导流端面50的导流作用下直接滴落至第二散热翅片22的蓄冷槽3内,进而流入积蓄端31,避免了冷却介质直接滴落在溢流端32导致第二散热翅片22上无法积蓄冷却介质的情况。
为了保证冷却介质顺利的在第一溢流孔4内和导流管5内流动,导流管5的管体的厚度大于2mm;和/或,第一溢流孔4的孔径大于3mm。其中,将导流管5的管体厚度L设置为大于2mm,在冷却介质由第一散热翅片21上的导流管5流出时,不会溅到第二散热翅片22上的第一溢流孔4内。在蓄冷槽3内的冷却介质继续一定量后,蓄冷槽3内上冷却介质表面温度比冷却介质的底部温度高,此时,温度较高的冷却介质会溢流到下面的散热翅片2上,在冷却介质滴落的过程中,空气的气流会起到风冷的作用,以此实现冷却介质一定程度的降温。
在具体实施时,为了避免冷却介质在散热翅片2的边缘流出,散热翅片2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与支撑本体1相对,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一挡板6,设置在散热翅片2的第一侧面上;第二挡板7,设置在散热翅片2的第二侧面上,以在第一挡板6、第二挡板7、支撑本体1和散热翅片2之间围成蓄冷槽3。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沿支撑本体1的延伸方向,多个散热翅片2呈阶梯状设置;第一挡板6或第二挡板7上设置有第二溢流孔,一个散热翅片2上的蓄冷槽3内的冷却介质通过第二溢流孔流至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散热翅片2上的蓄冷槽3内。这样设置第一挡板6或第二挡板7上的第二溢流孔实现各个散热翅片2上冷却介质的积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热装置,包括发热本体和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的至少部分与发热本体贴合,散热组件为上述实施例的散热组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控制主板和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的至少部分与控制主板贴合,散热组件为上述实施例的散热组件。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散热组件直接与空调器中的控制主板贴合,空调器中冷凝水的导流管直接放置在最上层散热翅片2上,利用空调内部的冷凝水对散热翅片2进行散热,当冷凝水流至最下层散热翅片2时,直接引流至空调室外机的底盘上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本体1和多个散热翅片2为一体结构,均为金属材质。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散热组件,包括支撑本体1、多个散热翅片2和蓄冷槽3,支撑本体1与待散热部件贴合;散热翅片2设置在支撑本体1上,散热翅片2为多个,多个散热翅片2沿支撑本体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蓄冷槽3设置在散热翅片2上,用于积蓄冷却介质,蓄冷槽3的槽底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这样通过蓄冷槽3,能够将冷却介质积蓄在散热翅片2上,以持续的对散热翅片进行散热,能够有效的吸收散热翅片2上的热量,提高了对待散热部件的散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本体(1),与待散热部件贴合;
散热翅片(2),设置在所述支撑本体(1)上,所述散热翅片(2)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翅片(2)沿所述支撑本体(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蓄冷槽(3),设置在所述散热翅片(2)上,用于积蓄冷却介质,所述蓄冷槽(3)的槽底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第一溢流孔(4),设置在所述蓄冷槽(3)的槽底面上,一个所述散热翅片(2)上的第一溢流孔(4)与一个所述散热翅片(2)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散热翅片(2)相对,以使一个所述散热翅片(2)上的冷却介质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一溢流孔(4)流入至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散热翅片(2)上;
沿冷却介质的流入方向,所述蓄冷槽(3)包括积蓄端(31)和溢流端(32),所述溢流端(32)与水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积蓄端(31)与水平面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冷却介质由所述溢流端(32)流入至所述积蓄端(31);所述第一溢流孔(4)设置在所述蓄冷槽(3)的溢流端(32);
导流管(5),设置在所述散热翅片(2)上并与所述第一溢流孔(4)连通,所述导流管(5)由一个所述散热翅片(2)朝向靠近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散热翅片(2)的方向延伸;
所述导流管(5)的管体的厚度大于2mm;和/或,所述第一溢流孔(4)的孔径大于3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5)的流出端具有导流端面(50),所述导流端面(50)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端面(50)的倾斜方向与所述蓄冷槽(3)的槽底面的倾斜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2)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或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支撑本体(1)相对,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
第一挡板(6),设置在所述散热翅片(2)的第一侧面上;
第二挡板(7),设置在所述散热翅片(2)的第二侧面上,以在所述第一挡板(6)、所述第二挡板(7)、所述支撑本体(1)和所述散热翅片(2)之间围成蓄冷槽(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支撑本体(1)的延伸方向,多个所述散热翅片(2)呈阶梯状设置;
所述第一挡板(6)或所述第二挡板(7)上设置有第二溢流孔,一个散热翅片(2)上的所述蓄冷槽(3)内的冷却介质通过所述第二溢流孔流至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散热翅片(2)上的蓄冷槽(3)内。
6.一种发热装置,包括发热本体和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发热本体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组件。
7.一种空调器,包括控制主板和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的至少部分与所述控制主板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组件。
CN202210044876.0A 2022-01-14 2022-01-14 散热组件、发热装置及空调器 Active CN1143832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4876.0A CN114383216B (zh) 2022-01-14 2022-01-14 散热组件、发热装置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4876.0A CN114383216B (zh) 2022-01-14 2022-01-14 散热组件、发热装置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3216A CN114383216A (zh) 2022-04-22
CN114383216B true CN114383216B (zh) 2023-07-14

Family

ID=81201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44876.0A Active CN114383216B (zh) 2022-01-14 2022-01-14 散热组件、发热装置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8321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114097A (ko) * 2007-11-07 2007-1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용 냉방장치
CN206177116U (zh) * 2016-11-08 2017-05-17 北京创和世纪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片以及换热器
CN210980195U (zh) * 2019-09-09 2020-07-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发冷却换热器及其空气调节系统
CN113091380A (zh) * 2020-01-08 2021-07-09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冷凝系统及冰箱
CN113543575A (zh) * 2020-04-21 2021-10-22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器和通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3216A (zh) 2022-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96082B2 (en) Heat sink, heat sink arrangement and module for liquid immersion cooling
US9009971B2 (en) Wicking and coupling element(s) facilitating evaporative cooling of component(s)
US8345423B2 (en) Interleaved, immersion-cooling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cooling electronic subsystems
US8953320B2 (en) Coolant drip facilitating partial immersion-cool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EP1738127B1 (en) Low-profile thermosyphon-based cooling system for computers and other electronic devices
US8638559B2 (en) User-serviceable liquid DIMM cooling system
US10416736B2 (en) Computer system with cooled electric power supply unit
US20070242438A1 (en) Low-Profile Thermosyphon-Based Cooling System for Computers and Other Electronic Devices
CN111213439B (zh) 电子设备
JP2014159946A (ja) 処理装置用のヒートシンク
US10874034B1 (en) Pump driven liquid cooling module with tower fins
US11137175B2 (en) Composite water-cooling radiator structure
CN114383216B (zh) 散热组件、发热装置及空调器
US20180270993A1 (en) Cooling using a wick with varied thickness
CN111384011A (zh) 散热装置及方法
JP2006013043A (ja) ヒートパイプ式ヒートシンク
CN215582430U (zh) 一种石墨烯用于逆变器的散热装置
RU108264U1 (ru) Охлажд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лектронных компонентов
CN209676573U (zh) 一种带有散热支架的hdi电路板
CN218336064U (zh) 一种物联网多功能网关
GB2571054A (en) Module for liquid cooling
CN215647988U (zh) 一种新型散热片
CN214176401U (zh) 一种蒸发冷却式激光器
WO2020118628A1 (zh) 减震结构、安装方法和电子设备
RU2474888C2 (ru) Охлажд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лектронных компонент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