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8668A - 一种内部可适应型倒角磨边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部可适应型倒角磨边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8668A
CN114378668A CN202210045658.9A CN202210045658A CN114378668A CN 114378668 A CN114378668 A CN 114378668A CN 202210045658 A CN202210045658 A CN 202210045658A CN 114378668 A CN114378668 A CN 1143786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onnecting rod
fixedly connected
adaptabl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456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启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04565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86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8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866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9/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edges or bevels on work or for removing bur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2Frames; Beds; Carri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7/0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 B24B47/1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rotating or reciprocating working-spindles carrying grinding wheels or workpieces
    • B24B47/12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rotating or reciprocating working-spindles carrying grinding wheels or workpieces by mechanical gearing or electric pow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7/0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 B24B47/22Equipment for exact control of the position of the grinding tool or work at the start of the grinding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部可适应型倒角磨边轮,包括传导装置,所述传导装置的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传导装置包括打磨部件、第一从动部件、主动部件和第二从动部件,所述打磨部件设在传导装置的内端顶部位置,所述打磨部件的下端三角位置处分别与第一从动部件、主动部件、第二从动部件相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座架、中心盘架和底部结构,所述底部结构设在支撑装置的内端底部位置,所述底部结构的上端位置与安装座架、中心盘架相固定连接,所述打磨部件包括打磨棒、轮盘、连杆架、套接块、底盘架和电动机。本发明为内部可适应型倒角磨边轮,通过传导装置的设置,实现内端整体的转动传导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内部可适应型倒角磨边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部可适应型倒角磨边轮。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专利号CN201720845344.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倒角磨边轮,包括工作平台,旋转轴,旋转支架,滑动轴,电动机,砂轮,防护罩,吸尘装置,储尘箱,把手,所述的旋转轴对称设置在工作平台的两侧面;所述的旋转支架对称设置在工作平台的两侧面;所述的滑动轴采用两根平行的不锈钢管,且垂直固定在旋转支架上端;所述的电动机其上端悬挂在滑动轴上,且可沿滑动轴滑动;所述的砂轮设置在电动机前端,且与电动机的转轴相连;所述的防护罩固定在电动机上,且包围在砂轮周围;所述的吸尘装置设置在电动机后端;本实用新型吸尘装置的设置有利于及时把工作中产生的粉尘收集到储尘箱内,保持工作环境清洁,避免污染环境和影响操作者身体健康,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倒角磨边轮通过内部的结构转动,实现物件的表面倒角打磨工作,实现内部的生产,通过倒角的打磨,使得生产的设备更加的光滑,同时可提高整体的美观程度,方便进行后续的使用加工工作,但是目前倒角磨边轮以及上述专利存在以下问题:
存在不便于进行内部自适应的转动调控的现象,不利于进行机械的内部自调整,会造成一定的不便,同时还存在内部不便于进行稳定性三角位置传导的现象,不能提高整体的稳定程度,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部可适应型倒角磨边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部可适应型倒角磨边轮,包括传导装置,所述传导装置的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
所述传导装置包括打磨部件、第一从动部件、主动部件和第二从动部件,所述打磨部件设在传导装置的内端顶部位置,所述打磨部件的下端三角位置处分别与第一从动部件、主动部件、第二从动部件相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座架、中心盘架和底部结构,所述底部结构设在支撑装置的内端底部位置,所述底部结构的上端位置与安装座架、中心盘架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打磨部件包括打磨棒、轮盘、连杆架、套接块、底盘架和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安装在打磨部件的内端底部位置,所述电动机的上端位置贯穿底盘架与轮盘相插接,所述轮盘的侧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打磨棒,所述底盘架的侧端位置与连杆架相固定焊接,所述连杆架的下端位置限位连接有套接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从动部件包括第一轨道架、第一铰架、第一连导杆、第二铰架、弹簧和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二铰架设在第一从动部件的内端底部位置,所述第二铰架的上端位置铰接有第一连导杆,所述第一连导杆的侧端位置与第一铰架相铰接设置,所述第一铰架的上端位置铰接有第一轨道架,所述第一轨道架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上端弹性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主动部件包括第二连导杆、第三铰架、第四铰架、第二轨道架、顶板架、螺纹杆、第一活动块、弹簧接触块、第二活动块、调节块、垫板、第二限位杆和长板架,所述第三铰架设在主动部件的内端底部,所述第三铰架的上端位置铰接有第二连导杆,所述第二连导杆的侧端位置通过第四铰架与第二轨道架相铰接设置,所述第二轨道架的侧端与长板架相固定连接,所述顶板架对称固定连接在长板架的两端位置,所述顶板架的中心位置贯穿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中心位置分别与第一活动块、第二活动块相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的中部位置通过弹簧接触块与调节块相弹性连接,所述调节块的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长板架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
优选的,所述底部结构包括第一转轮、皮带、固定盘板、第二转轮、第一立柱架、支撑底盘、第二立柱架和从动轮片,所述支撑底盘设在底部结构的内端底部位置,所述支撑底盘的上端位置通过第一立柱架与第二转轮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轮的侧端通过皮带与第一转轮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轮的下端位置限位连接有固定盘板,所述固定盘板的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柱架,所述第一立柱架的三角位置上端还转动连接有从动轮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块与第二活动块之间设有间隙,且间隙位置处通过弹簧接触块与调节块相弹性连接,使得调节块可通过弹簧接触块进行活动。
优选的,所述连杆架通过套接块与第一限位杆相贯通连接,且第一限位杆处于连杆架的一侧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轮可在长板架上活动连接,且底端位置处与第二限位杆相贯通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安装传导装置,传导装置的内端位置由打磨部件、第一从动部件、主动部件和第二从动部件组成,通过打磨部件的结构设置,方便进行具体的打磨加工工作,实现表面的倒角处理作业,通过第一从动部件、主动部件和第二从动部件的结构设置,使得打磨部件可通过第一从动部件、主动部件和第二从动部件进行摆动,帮助进行位置的改变调节作业,通过内部的结构设置,便于进行内部自适应的转动调控,利于进行机械的内部自调整,同时通过结构的设置,便于进行稳定性三角位置传导,提高整体的稳定程度。
二、通过安装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的内端由安装座架、中心盘架和底部结构组成,安装座架和中心盘架用于进行顶部位置的支撑连接作业,提高整体的连接性能,通过底部结构的结构设置,方便进行内端的动力传递,同时通过结构的设置,便于进行稳定性三角位置传导的现象,实现协同作业的目的,方便进行整体的架设支撑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传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打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从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主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底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导装置;2-支撑装置;3-打磨部件;4-第一从动部件;5-主动部件;6-第二从动部件;7-打磨棒;8-轮盘;9-连杆架;10-套接块;11-底盘架;12-电动机;13-第一轨道架;14-第一铰架;15-第一连导杆;16-第二铰架;17-弹簧;18-第一限位杆;19-第二连导杆;20-第三铰架;21-第四铰架;22-第二轨道架;23-顶板架;24-螺纹杆;25-第一活动块;26-弹簧接触块;27-第二活动块;28-调节块;29-垫板;30-第二限位杆;31-长板架;32-安装座架;33-中心盘架;34-底部结构;35-第一转轮;36-皮带;37-固定盘板;38-第二转轮;39-第一立柱架;40-支撑底盘;41-第二立柱架;42-从动轮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部可适应型倒角磨边轮,包括传导装置1,传导装置1的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2,通过安装传导装置1,传导装置1的内端位置由打磨部件3、第一从动部件4、主动部件5和第二从动部件6组成,通过打磨部件3的结构设置,方便进行具体的打磨加工工作,实现表面的倒角处理作业,通过第一从动部件4、主动部件5和第二从动部件6的结构设置,使得打磨部件3可通过第一从动部件4、主动部件5和第二从动部件6进行摆动,帮助进行位置的改变调节作业,通过内部的结构设置,便于进行内部自适应的转动调控,利于进行机械的内部自调整,同时通过结构的设置,便于进行稳定性三角位置传导,提高整体的稳定程度;
传导装置1包括打磨部件3、第一从动部件4、主动部件5和第二从动部件6,打磨部件3设在传导装置1的内端顶部位置,打磨部件3的下端三角位置处分别与第一从动部件4、主动部件5、第二从动部件6相转动连接,通过打磨部件3、第一从动部件4、主动部件5和第二从动部件6的结构设置,实现内端的整体一体化加工设置,通过主动部件5可带动整体进行运动,实现位置调节改变的目的;
支撑装置2包括安装座架32、中心盘架33和底部结构34,底部结构34设在支撑装置2的内端底部位置,底部结构34的上端位置与安装座架32、中心盘架33相固定连接,通过安装支撑装置2,支撑装置2的内端由安装座架32、中心盘架33和底部结构34组成,安装座架32和中心盘架33用于进行顶部位置的支撑连接作业,提高整体的连接性能,通过底部结构34的结构设置,方便进行内端的动力传递,同时通过结构的设置,便于进行稳定性三角位置传导的现象,实现协同作业的目的,方便进行整体的架设支撑工作。
打磨部件3包括打磨棒7、轮盘8、连杆架9、套接块10、底盘架11和电动机12,电动机12安装在打磨部件3的内端底部位置,电动机12的上端位置贯穿底盘架11与轮盘8相插接,轮盘8的侧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打磨棒7,底盘架11的侧端位置与连杆架9相固定焊接,连杆架9的下端位置限位连接有套接块10,通过打磨部件3内端零部件的结构设置,方便进行内端的驱动,帮助进行具体的打磨作业,同时实现与侧端部件的连接,实现整体的连接架设功能。
第一从动部件4包括第一轨道架13、第一铰架14、第一连导杆15、第二铰架16、弹簧17和第一限位杆18,第二铰架16设在第一从动部件4的内端底部位置,第二铰架16的上端位置铰接有第一连导杆15,第一连导杆15的侧端位置与第一铰架14相铰接设置,第一铰架14的上端位置铰接有第一轨道架13,第一轨道架13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18,第一限位杆18的上端弹性连接有弹簧17,通过第一轨道架13、第一铰架14、第一连导杆15、第二铰架16、弹簧17和第一限位杆18的结构设置,从而实现内端的跟随运动,且内端弹簧17的设置,可实现运动过程中的适配调整,伴随主动部件5进行协同作业。
主动部件5包括第二连导杆19、第三铰架20、第四铰架21、第二轨道架22、顶板架23、螺纹杆24、第一活动块25、弹簧接触块26、第二活动块27、调节块28、垫板29、第二限位杆30和长板架31,第三铰架20设在主动部件5的内端底部,第三铰架20的上端位置铰接有第二连导杆19,第二连导杆19的侧端位置通过第四铰架21与第二轨道架22相铰接设置,第二轨道架22的侧端与长板架31相固定连接,顶板架23对称固定连接在长板架31的两端位置,顶板架23的中心位置贯穿连接有螺纹杆24,螺纹杆24的中心位置分别与第一活动块25、第二活动块27相螺纹连接,第一活动块25和第二活动块27的中部位置通过弹簧接触块26与调节块28相弹性连接,调节块28的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垫板29,长板架31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30,通过第二连导杆19、第三铰架20、第四铰架21、第二轨道架22、顶板架23、螺纹杆24、第一活动块25、弹簧接触块26、第二活动块27、调节块28、垫板29、第二限位杆30和长板架31的结构设置,可帮助进行内端的主动驱动,实现整体的转动,实现内端的打磨范围的调整,方便进行整体的调节使用工作。
底部结构34包括第一转轮35、皮带36、固定盘板37、第二转轮38、第一立柱架39、支撑底盘40、第二立柱架41和从动轮片42,支撑底盘40设在底部结构34的内端底部位置,支撑底盘40的上端位置通过第一立柱架39与第二转轮38相转动连接,第二转轮38的侧端通过皮带36与第一转轮35相转动连接,第一转轮35的下端位置限位连接有固定盘板37,固定盘板37的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柱架41,第一立柱架39的三角位置上端还转动连接有从动轮片42,通过底部结构34的设置,帮助进行与传导装置1的连接架设,实现相互的组合安装,帮助进行整体的支撑作业,同时实现内端的驱动,帮助进行运动范围的调节控制。
第一活动块25与第二活动块27之间设有间隙,且间隙位置处通过弹簧接触块26与调节块28相弹性连接,使得调节块28可通过弹簧接触块26进行活动,通过间隙的设置,间隙位置设置弹簧接触块26,可实现两端的应力吸收,同时可实现适应性的小范围变形,帮助进行内部的微调节作业。
连杆架9通过套接块10与第一限位杆18相贯通连接,且第一限位杆18处于连杆架9的一侧位置。
第二转轮38可在长板架31上活动连接,且底端位置处与第二限位杆30相贯通设置。
工作原理:在需要工作时,使用者将传导装置1和支撑装置2进行组装设置,实现内端的连接设置,通过安装传导装置1,传导装置1的内端位置由打磨部件3、第一从动部件4、主动部件5和第二从动部件6组成,通过打磨部件3的结构设置,方便进行具体的打磨加工工作,实现表面的倒角处理作业,通过第一从动部件4、主动部件5和第二从动部件6的结构设置,使得打磨部件3可通过第一从动部件4、主动部件5和第二从动部件6进行摆动,帮助进行位置的改变调节作业,通过内部的结构设置,便于进行内部自适应的转动调控,利于进行机械的内部自调整,同时通过结构的设置,便于进行稳定性三角位置传导,提高整体的稳定程度,使用者先进行内部的预调节工作,通过转动内部的螺纹杆24,使得螺纹杆24带动第一活动块25、第二活动块27进行位移,实现位移区间的调控,实现整体的预调节作业,之后启动固定盘板37下端安装的马达,通过马达,带动第一转轮35进行转动,使得第一转轮35转动时通过皮带36进行动力的传递,作用在第二转轮38上,使得第二转轮38跟随进行转动,第二转轮38的上端位置通过轴体与第三铰架20进行连接,从而可带动第三铰架20进行转动作业,通过第三铰架20的的转动,使得上端的第二连导杆19进行跟随转动,使得主动部件5的整体进行转动,通过第四铰架21带动第二轨道架22、长板架31进行转动,且另外的两边通过第一铰架14、第一连导杆15、第二铰架16进行跟随的运动,实现适配的从动功能,套接块10的底部位置与第二限位杆30相连接,使得套接块10可在第二限位杆30上跟随调节块28进行运动,由于主动部件5的整体转动,此时产生离心力,使得连接的调节块28通过弹簧接触块26会向离心力的方向进行运动,且通过第一活动块25、第二活动块27进行限位,实现内部的小范围的浮动,帮助进行内端的自调节功能,同时使得连接传导更加的稳定,另外两端的套接块10与弹簧17、第一限位杆18相连接,实现跟随从动,从而实现第一从动部件4、主动部件5、第二从动部件6带动打磨部件3进行转动,帮助进行打磨部件3的位置改变,从而实现倒角摩擦位置的改变,且由于主动部件5的浮动设置,使得可进行更好的内端缓冲,实现内端的周期性的运动,启动电动机12,通过电动机12可带动上端位置的打磨棒7和轮盘8进行转动,底盘架11实现底端的限位支撑工作,从而通过打磨棒7和轮盘8实现倒角位置的摩擦,帮助进行倒角打磨作业,且打磨部件3通过连杆架9、套接块10与第一从动部件4、主动部件5、第二从动部件6进行连接,实现内部的一体连接作用,更好的实现一体化的运动调节,支撑装置2的内端,安装座架32、中心盘架33用于进行底部的限制支撑,通过上端的打磨部件3实现具体的打磨作业,方便进行整体的使用,通过安装支撑装置2,支撑装置2的内端由安装座架32、中心盘架33和底部结构34组成,安装座架32和中心盘架33用于进行顶部位置的支撑连接作业,提高整体的连接性能,通过底部结构34的结构设置,方便进行内端的动力传递,同时通过结构的设置,便于进行稳定性三角位置传导的现象,实现协同作业的目的,方便进行整体的架设支撑工作,完成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内部可适应型倒角磨边轮,包括传导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装置(1)的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2);
所述传导装置(1)包括打磨部件(3)、第一从动部件(4)、主动部件(5)和第二从动部件(6),所述打磨部件(3)设在传导装置(1)的内端顶部位置,所述打磨部件(3)的下端三角位置处分别与第一从动部件(4)、主动部件(5)、第二从动部件(6)相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安装座架(32)、中心盘架(33)和底部结构(34),所述底部结构(34)设在支撑装置(2)的内端底部位置,所述底部结构(34)的上端位置与安装座架(32)、中心盘架(33)相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可适应型倒角磨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部件(3)包括打磨棒(7)、轮盘(8)、连杆架(9)、套接块(10)、底盘架(11)和电动机(12),所述电动机(12)安装在打磨部件(3)的内端底部位置,所述电动机(12)的上端位置贯穿底盘架(11)与轮盘(8)相插接,所述轮盘(8)的侧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打磨棒(7),所述底盘架(11)的侧端位置与连杆架(9)相固定焊接,所述连杆架(9)的下端位置限位连接有套接块(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部可适应型倒角磨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部件(4)包括第一轨道架(13)、第一铰架(14)、第一连导杆(15)、第二铰架(16)、弹簧(17)和第一限位杆(18),所述第二铰架(16)设在第一从动部件(4)的内端底部位置,所述第二铰架(16)的上端位置铰接有第一连导杆(15),所述第一连导杆(15)的侧端位置与第一铰架(14)相铰接设置,所述第一铰架(14)的上端位置铰接有第一轨道架(13),所述第一轨道架(13)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18),所述第一限位杆(18)的上端弹性连接有弹簧(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部可适应型倒角磨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部件(5)包括第二连导杆(19)、第三铰架(20)、第四铰架(21)、第二轨道架(22)、顶板架(23)、螺纹杆(24)、第一活动块(25)、弹簧接触块(26)、第二活动块(27)、调节块(28)、垫板(29)、第二限位杆(30)和长板架(31),所述第三铰架(20)设在主动部件(5)的内端底部,所述第三铰架(20)的上端位置铰接有第二连导杆(19),所述第二连导杆(19)的侧端位置通过第四铰架(21)与第二轨道架(22)相铰接设置,所述第二轨道架(22)的侧端与长板架(31)相固定连接,所述顶板架(23)对称固定连接在长板架(31)的两端位置,所述顶板架(23)的中心位置贯穿连接有螺纹杆(24),所述螺纹杆(24)的中心位置分别与第一活动块(25)、第二活动块(27)相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活动块(25)和第二活动块(27)的中部位置通过弹簧接触块(26)与调节块(28)相弹性连接,所述调节块(28)的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垫板(29),所述长板架(31)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部可适应型倒角磨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结构(34)包括第一转轮(35)、皮带(36)、固定盘板(37)、第二转轮(38)、第一立柱架(39)、支撑底盘(40)、第二立柱架(41)和从动轮片(42),所述支撑底盘(40)设在底部结构(34)的内端底部位置,所述支撑底盘(40)的上端位置通过第一立柱架(39)与第二转轮(38)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轮(38)的侧端通过皮带(36)与第一转轮(35)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轮(35)的下端位置限位连接有固定盘板(37),所述固定盘板(37)的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柱架(41),所述第一立柱架(39)的三角位置上端还转动连接有从动轮片(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部可适应型倒角磨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块(25)与第二活动块(27)之间设有间隙,且间隙位置处通过弹簧接触块(26)与调节块(28)相弹性连接,使得调节块(28)可通过弹簧接触块(26)进行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部可适应型倒角磨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架(9)通过套接块(10)与第一限位杆(18)相贯通连接,且第一限位杆(18)处于连杆架(9)的一侧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内部可适应型倒角磨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轮(38)可在长板架(31)上活动连接,且底端位置处与第二限位杆(30)相贯通设置。
CN202210045658.9A 2022-01-16 2022-01-16 一种内部可适应型倒角磨边轮 Withdrawn CN1143786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5658.9A CN114378668A (zh) 2022-01-16 2022-01-16 一种内部可适应型倒角磨边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5658.9A CN114378668A (zh) 2022-01-16 2022-01-16 一种内部可适应型倒角磨边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8668A true CN114378668A (zh) 2022-04-22

Family

ID=81201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45658.9A Withdrawn CN114378668A (zh) 2022-01-16 2022-01-16 一种内部可适应型倒角磨边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866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1537A (zh) * 2022-08-23 2022-11-29 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叠式循环刀片的生产削磨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1537A (zh) * 2022-08-23 2022-11-29 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叠式循环刀片的生产削磨机
CN115401537B (zh) * 2022-08-23 2023-11-14 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叠式循环刀片的生产削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78668A (zh) 一种内部可适应型倒角磨边轮
CN111872784B (zh) 一种家具生产用圆木磨边机
CN111993321B (zh) 一种自动化推进式圆环件夹紧设备
CN114833694B (zh) 一种铸造用高精度旋转打磨装置及其方法
CN212683460U (zh) 方便调节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打磨设备
CN112692705A (zh) 一种弹性压磨结构及塑料板表面抛光处理装置
CN111957621A (zh) 一种可自调节型机械用清洁刮板装置
CN111515784A (zh) 一种木板用打磨装置
CN115284141A (zh) 焊缝打磨机
CN215036335U (zh) 一种圆木打磨设备
CN211540599U (zh) 一种五金件磨边装置
CN112223052A (zh) 一种高效的机械加工领域的配件打磨加工设备
CN114274029A (zh) 一种能够均匀磨平的立式车床
CN211073006U (zh) 一种支撑架加工用具有废料收集结构的打磨装置
CN114054830A (zh) 一种机加工刨床传动机构
CN111633093B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斜式冲压装置
CN215394299U (zh) 一种钢构件磨边用车床装置
CN22107279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开槽机
CN112692759A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稳定型轴向转换装置
CN212399037U (zh) 混凝土地坪用研磨机
CN111227761A (zh) 一种多角度双面式自动擦鞋机械手
CN111531379A (zh) 一种数控机床用工件夹持装置
CN112045474A (zh) 一种管体加工用双管式带动旋转装置
CN220238055U (zh) 一种金刚石锯片生产用除尘装置
CN220806755U (zh) 一种木材加工用打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2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