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5545A - 干扰抑制 - Google Patents

干扰抑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5545A
CN114375545A CN202080048570.1A CN202080048570A CN114375545A CN 114375545 A CN114375545 A CN 114375545A CN 202080048570 A CN202080048570 A CN 202080048570A CN 114375545 A CN114375545 A CN 114375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
network entity
interface
downlink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85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埃斯维
K·I·佩德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Technologie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Technologie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Technologies Oy
Publication of CN114375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55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04J11/0056Inter-base station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各种通信系统可以受益于交叉链路干扰的改进减少。例如,某些实施例可以受益于交叉链路干扰抑制。在某些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可以包括由第一网络实体通过至少一个接口从第二网络实体接收至少一个下行链路预编码器映射(401)。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由第一网络实体估计与至少一个或全部标识的BS‑BS CLI源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公共空间子空间的至少一个基(407)。此外,该方法可以包括针对与第一网络实体相关联的每次接收,由第一网络实体将至少一个经干扰拒绝合并估计的干扰协方差矩阵在空间上投影到至少一个正交投影子空间中(411)。

Description

干扰抑制
技术领域
各种通信系统可以受益于经改进的交叉链路干扰减少。例如,某些实施例可以受益于交叉链路干扰抑制。
背景技术
第5代(5G)移动通信网络支持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模式两者,其中TDD提供改进的未配对频谱的可用性以用于新无线电(NR)部署。此外,由于信道互易性,TDD可以是支持5G NR上大规模多天线通信中的特征的关键组件,例如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波束成形和自适应天线系统。
发明内容
根据一些实施例,方法可以包括由第一网络实体通过至少一个接口从第二网络实体接收至少一个下行链路预编码器映射。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由第一网络实体估计与至少一个标识的CLI源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公共空间子空间的至少一个基。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针对与第一网络实体相关联的每次接收,由第一网络实体将至少一个经干扰拒绝合并(IRC)估计的干扰协方差矩阵在空间上投影到至少一个正交投影子空间中。
根据一些实施例,装置可以包括用于通过至少一个接口从网络实体接收至少一个下行链路预编码器映射的部件。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估计与至少一个标识的CLI源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公共空间子空间的至少一个基的部件。该装置还可以包括针对与装置相关联的每次接收,将至少一个经干扰拒绝合并(IRC)估计的干扰协方差矩阵在空间上投影到至少一个正交投影子空间中的部件。
根据一些实施例,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存储器。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装置至少通过至少一个接口从网络实体接收至少一个下行链路预编码器映射。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可以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装置至少估计与至少一个标识的CLI源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公共空间子空间的至少一个基。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可以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使该装置至少针对与装置相关联的每次接收,将至少一个经干扰拒绝合并(IRC)估计的干扰协方差矩阵在空间上投影到至少一个正交投影子空间中。
根据一些实施例,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利用指令编码,当该指令在硬件中执行时,可以执行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至少一个接口从网络实体接收至少一个下行链路预编码器映射。该方法还可以估计与至少一个标识的CLI源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公共空间子空间的至少一个基。该方法还可以针对与装置相关联的每次接收,将至少一个经干扰拒绝合并(IRC)估计的干扰协方差矩阵在空间上投影到至少一个正交投影子空间中。
根据一些实施例,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执行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至少一个接口从网络实体接收至少一个下行链路预编码器映射。该方法还可以估计与至少一个标识的CLI源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公共空间子空间的至少一个基。该方法还可以针对与装置相关联的每次接收,将至少一个经干扰拒绝合并(IRC)估计的干扰协方差矩阵在空间上投影到至少一个正交投影子空间中。
根据一些实施例,装置可以包括被配置为通过至少一个接口从网络实体接收至少一个下行链路预编码器映射的电路系统。该电路系统还可以估计与至少一个标识的CLI源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公共空间子空间的至少一个基。该电路系统还可以针对与装置相关联的每次接收,将至少一个经干扰拒绝合并(IRC)估计的干扰协方差矩阵在空间上投影到至少一个正交投影子空间中。
附图说明
为正确理解本发明,应当参考附图,在附图中:
图1图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动态TDD中的DL到UL CLI发生的示例。
图2图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静态和动态TDD的URLLC中断延时的示例。
图3图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动态TDD的缓冲业务比率的示例。
图4图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信号流图的示例。
图5图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方法的示例。
图6图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BS-BS CLI抑制和预编码器映射反馈的示例。
图7图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三步BS-BS CLI抑制的示例。
图8图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用于TTI=7个OFDM符号的RFC簿和混合帧设计的示例。
图9图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模拟参数的示例。
图10图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在CU/DU结构下的信令的时序图的示例。
图11(a)和图11(b)图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UL和DL URLLC中断延时性能的示例。
图12图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以10-5概率的URLLC中断延时的表。
图13图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以dB为单位的载波干扰比率性能的示例。
图14图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以Mbps为单位的每分组吞吐量性能的示例。
图15图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缓冲业务比率性能的示例。
图16图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系统的示例。
图17图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架构。
图18图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另一架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其他要求中,5G NR应当支持具有不同服务质量(QoS)要求的大量应用,引起各种各样的非对称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业务需求。TDD操作模式是实现它的关键因素,因为每个基站(BS)的无线电帧配置(RFC)可以随时间变化以适应瞬时业务需求。例如,每个BS可以基于其业务比率独立地改变其在无线电帧内的DL到UL时隙/符号比率。然而,这样的操作可以引入附加类型的小区间交叉链路干扰(CLI),诸如UL到DL或DL到UL。这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E-UE)之间和/或基站(BS-BS)之间的CLI。此外,超可靠和低延时通信(URLLC)是5G NR的主要组成成分,提供具有10-5的中断概率的一毫秒或几毫秒的中断延时。由于UL/DL切换时间和CLI,在动态TDD的情况下,实现这种URLLC延时和可靠性极具挑战性。虽然可以利用5G NR的迷你时隙传输最大化UL/DL切换时间,但是CLI仍然是开放的挑战。
在宏部署中,CLI是关键问题,需要在接收器前或接收器后基础上进行缓解。例如,由于宏设置中DL和UL传输之间的功率不平衡,DL繁重BS可能会与相邻UL繁重BS的产生干扰,导致UL性能显着下降。因此,CLI,尤其是BS-BS CLI,被认为是5G动态TDD宏系统性能的主要障碍。已经开发了BS之间的协调方案以抵消CLI;然而,这些通常仅在某些CLI范围内有效,否则无法缓解CLI。此外,这些协调方案可以需要大量的CLI用户测量、高度复杂的实现和/或显著的信令开销。
已经提出了一些技术来协调全动态TDD系统的方案。例如,一种技术配置周期性和数字方案,诸如子载波间隔和循环前缀长度。列表可以包含指示周期性内的时隙被配置的信息的多个实体,以及为每个时隙配置的UL区域指示,诸如全部DL、全部UL、时隙中的多个DL符号和/或多个UL符号。
另一示例包括使用全分组交换的DL到UL CLI取消方法。DL繁重BS向相邻的UL繁重BS用信号发送DL数据有效载荷、预编码信息、定时信息、调制和编码信息以及调度决定。这些UL繁重BS可以取消DL到UL CLI,提高UL和DL容量,但Xn接口上具有显著控制信令开销。
其他技术提出了基于Xn的协调方案,以通过在尽力而为的基础上预先取消更关键的BS-BS CLI来避免UE-UE CLI的发生。这可以导致显著增强的容量和延时性能,但是仅在有限的BS-BS CLI范围内(诸如在DL繁重业务假设下)。因此,在强大的BS-BS CLI的情况下,由于过多的UL重传,URLLC延时和容量性能可以会呈指数级下降。
一些提议可以涉及基于网络的UL-DL协调方案。这里,基站可以与跨整个集群的公共RFC相关联,诸如静态TDD。当基站要求RFC改变时,它可以通过RFC更改请求向集群内的所有基站发送信号。如果全部基站都同意,则请求被接受,并且全部基站可以切换到经更新的RFC,该RFC可以仍处于静态TDD模式。如果至少一个基站拒绝这种请求,则请求基站仅改变为所需的RFC,并且集群中全部基站可以周期性地开始监测CLI测量。如果检测到的CLI水平超过预定义的阈值,则全部基站回退到具有公共RFC的静态TDD。因此,应当始终限制CLI水平。然而,随着RFC灵活性的显著降低,跨Xn接口会出现大量信令开销,以及在无线电控制信道上的定期CLI用户测量的需要。
附加提议可以涉及混合TDD协调方案,其中BS基于检测到的CLI水平在静态和动态TDD模式之间动态地切换。如果CLI水平超过阈值,则全部BS切换回相同的静态TDD RFC。因此,CLI总是被最小化,但是除了高质量CLI用户测量的要求之外,RFC的灵活性极其有限。
一些技术可以包括集群中全部BS之间的协调小区静音和速率分配以消除主要的CLI侵害方BS/PRB,但是以容量区域为代价。例如,一些BS可以会在若干子帧上被静音,需要显著的控制开销以全局地公开跨集群的BS个体调度决策。
最后,已经提出了协调一致的反向帧结构,其中BS被成对分组。每个BS可以选择需要与该对中的其他BS完全地反向的RFC,从而使动态TDD系统偏向于比UL到DL CLI出现更多的DL到UL CLI出现。协调的DL到UL CLI消除然后可以在使用高级非线性接收器和复杂协调的全部BS处被采用。然而,每两个相邻BS的完全反向帧结构的要求可以对TDD RFC灵活性设置关键限制,例如,两个相邻BS最初可以不选择完全相同的RFC,但是顺序相反。
利用5G NR上的标准动态TDD系统模型,每个BS可以基于其当前业务需求独立地选择其RFC。RFC可以由10个子帧组成,其中每个子帧具有1毫秒的持续时间。每个RFC可以被划分为五个子帧的两个大小相等的半帧,每个为包括子帧0-4的半帧0,和包括子帧5–9的半帧1。对于具有正常循环前缀的情况,一个子帧包括14个OFDM符号,而对于具有扩展循环前缀和60kHz子载波间隔的情况,它仅等于12个OFDM符号。每个子帧/无线电帧的时隙数目可以取决于子载波间隔。对于15kHz子载波间隔,每个子帧可以有一个时隙;对于30kHz,每个子帧可能有两个时隙;对于60kHz,每个子帧有四个时隙,等等。大量可能的时隙格式可以在3GPP TS 38.213中被定义,其中“D”指示下行链路符号,“U”指示上行链路符号,并且“F”是灵活的。因此,“F”可以指代静音或被用于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传输。作为示例,时隙格式0和1可以分别地与仅下行链路和仅上行链路时隙相对应。时隙格式36可以包含前三个下行链路传输符号,随后是“F”(其可以被设置为在保护期内静音),以及十个上行链路传输符号。根据3GPP TS 38.213,gNB可以动态地将所使用的时隙格式通知给UE。
5G NR的灵活帧结构可以允许短传输时间间隔(TTI)和长传输时间间隔两者。因此,它适用于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和超可靠低延时通信(URLLC)QoS等级两者。eMBB通过允许去往/来自特定用户两者的迷你时隙传输(例如,2或4个符号)和全时隙传输或聚合时隙的TTI来增进。
如果基站不使用完全相同的RFC,相邻基站可以在若干符号/时隙上经历不同的传输方向,引起潜在的严重的CLI,如图1中的示例所示。因此,由于相邻的较大功率DL传输产生的强CLI,较低功率的UL传输可以严重地降级。结果是,可实现的UL容量可以显示显著的损失,导致这些受害BS中有更多缓冲的UL业务。因此,这些基站可以由新的和缓冲的UL业务支配(dictated),导致有限的DL容量和高度降低的整体频谱效率。
图2图示了在静态和完全动态(非协调)TDD设置下、对于DL:UL提供的业务比为2:1(DL繁重)、并且提供的负载总共4Mbps/小区的URLLC单向延时的互补累积密度函数(CCDF)。在10-5的URLLC中断概率下,与动态TDD情况相比,静态TDD设置提供了经改进的URLLC延时,即与动态TDD是105.4毫秒相比是16.2毫秒。这可以是由于关键的DL到UL(即BS-BS)CLI,其通过更高功率的DL干扰传输显著地降低了相邻UL解码能力。因此,所发送的UL业务可以在调度缓冲器中累积以用于进一步的重传。结果是,系统可以由新的和缓冲的UL业务支配,导致次优的UL和DL延时和容量性能。
为了进一步突出这种UL缓冲问题,图3呈现了在两种情况下完全动态TDD设置的平均缓冲队列比率,它表示DL缓冲业务与总UL和DL缓冲业务的比率
Figure BDA0003450886280000071
a)非协调并且无CLI抑制,以及b)与理论上完美的CLI抑制协调,即CLI=0。对于非协调的情况,队列比率相当小,诸如在第50个百分位数处它是0.248,这表示缓冲的UL业务的平均量是缓冲的DL业务的3倍,尽管提供的DL业务是提供的UL业务的2倍。这是因为由于强大的BS-BS CLI,在若干重传后,UL业务几乎得到成功解码。当CLI理论上被假设完全取消时(即,无CLI),这种行为就会消失。
本文描述的某些实施例可以具有各种益处和/或优点以通过实现基站之间的协调来管理CLI来克服上述缺点。例如,某些实施例可以提供接近最优的TDD协调方案来抑制关键的BS-BS CLI,从而导致显著改善的UL容量和延时性能。因此,与非协调TDD部署相比,URLLC中断延时减少了143.0%,每个分组的吞吐量增益减少了139.3%。此外,可以分别提供一致和可靠的CLI抑制能力,而不管提供的负载量和DL到UL业务比率,而无需定期的CLI用户测量。
某些实施例可以独立于提供的负载水平和DL而导致经改进的可靠BS-BS CLI抑制能力。一些实施例还可以在UL和DL两个方向上提供鲁棒和可靠的容量性能,而不管在两个方向上提供的业务负载和潜在的CLI水平。此外,各种实施例需要低协调复杂度,在没有定期用户CLI测量的情况下,Xn/F1接口上的信令开销有限,从而导致计算机相关技术的改进。
图4图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信令图。在步骤401中,可以类似于图16中的NE 1610的NE 420可以向NE 430发送至少一个下行链路预编码器映射,NE 430也可以类似于图16中的NE 1610。下行链路预编码器映射可以是至少一个宽带或子带预编码器索引,该索引被配置为在至少一个即将到来的迷你时隙/时隙传输期间由至少一个调度的下行链路用户采用。至少一个用户特定的预编码矩阵索引(PMI)可以在至少一个基站之间被中继。此外,NE420和/或NE 430可以与UE 440通信,其可以类似于图16中的UE 1620。NE 420和/或NE 430可以与至少一个当前RFC内的至少一个BS-BS CLI符号/时隙相关联和/或可以是相邻基站。附加地,NE 420可以处于DL模式和/或NE 430可以处于上行链路模式。至少一个DL预编码器映射可以通过至少一个Xn接口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DL预编码器映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比特向量,该比特向量被配置为指示在关联时隙上与至少一个调度DL相关联的至少一个选择的子带/宽带预编码矩阵索引(PMI)。如图6(a)所示,至少一个选择的子带/宽带PMI可以被配置为在DL基站的下一DL符号期间由至少一个调度的用户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NE 420可以类似于集中式单元(CU)和/或NE 430可以类似于分布式单元(DU)。因此,NE 420可以通过至少一个Xn-C接口和/或朝向至少一个5G核心网(5GC)的NG接口将至少一个下行链路预编码器映射发送到NE 430,该Xn-C接口被配置为协调至少一个XnAP过程,如在3GPP TS 38.423中定义的,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5G NR架构可以被配置为允许与至少一个CU和/或至少一个DU相关联的C-RAN实现。如3GPP TS 38.460和/或TS 38.463中所述,CU-DU配置可以与CU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平面和至少一个用户平面之间的至少一个E1接口相关联。附加地或备选地,CU-DU配置可以与至少一个CU和至少一个DU之间的至少一个F1接口相关联,如在3GPP TS38.470和/或TS 38.473中所描述的,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NE 430是UE 440或类似于UE 440时,NE 430可以直接地与至少一个其他用户设备(诸如图16中的UE 1620)通信,和/或在网络的帮助下与至少一个其他用户设备(诸如图16中的UE 1620)通信。例如,NE 430可以充当中继UE,充当至少一个相邻UE的UL BS。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6(b)所示,至少一个相邻UE可以受到来自邻近基站的相邻DL传输的影响。因此,可以在从NE 420到NE 430的至少一个无线电接口上执行下行链路预编码器信令。
在各种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至少一个CU可以被配置为充当主单元和/或至少一个DU可以被配置为充当从单元。至少一个下行链路预编码器映射可以根据至少一个F1控制面信令路径而被发送,诸如F1-C。作为响应,至少一个CU可以确定与至少一个DU相关联的至少一个RFC,并且将至少一个确定的RCC发送到至少一个DU。CU可以被配置为标识与DU-DUCLI相关联的至少一个时隙/符号。
对于DU-DU CLI的每个实例,CU可以向至少一个干扰DU发送至少一个请求以报告至少一个使用的预编码器映射。作为响应,CU可以将至少一个所报告的使用的预编码器映射转发到至少一个受干扰的DU。至少一个被干扰的DU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一个使用的预编码器映射,调整至少一个参数以减少DU-DU CLI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CU可以与至少一个DU协调以执行与低提供业务和/或条件超过与至少一个信道估计任务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干扰阈值相关联的至少一个DU-DU无线电信道测量。
在步骤403中,响应于接收到至少一个DL预编码器映射,NE 430可以标识与超过至少一个预定义CLI源阈值的CLI相关联的至少一个BS-BS CLI源。至少一个被标识的BS-BSCLI源可以通过至少一个DL和至少一个UL NE之间的至少一个信道而被调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至少一个周期性来估计至少一个信道,该至少一个周期性可以与超过至少一个预定义静态属性阈值的至少一个静态属性相关联。
在步骤405中,NE 430可以根据与每个BS-BS CLI源相关联的CLI以诸如降序或升序的顺序对至少一个标识的BS-BS CLI源进行排序。在一些实施例中,NE 430可以仅考虑Mr-1个BS-BS CLI源,其中Mr是多个UE天线的数目。
在步骤407中,NE 430可以估计与至少一个或全部所标识的Nt-1个BS-BS CLI源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公共空间子空间的至少一个基。例如,NE 430可以根据以下执行估计:
Figure BDA0003450886280000101
Figure BDA0003450886280000102
其中βk是第k个BS-BS CLI源Jk=Qkvk的基向量,其中Qk是NE 420和NE 430之间的无线信道,并且vk是在对应子带上发送的DL用户的预编码器。
在步骤409中,NE 430可以根据以下估计对最强的BS-BS CLI干扰的基的至少一个正交投影跨度:
A=[β1,β2,...,βk]T
A=A(AA)-1AT
如图7所示,其中A和A表示BS-BS CLI子空间及其正交投影跨度。
在步骤411中,针对与NE 430相关联的每次接收,NE 430可以根据以下将至少一个经干扰拒绝合并(IRC)估计的干扰协方差矩阵在空间上投影到至少一个正交投影子空间中:
Figure BDA0003450886280000111
,其中W和
Figure BDA0003450886280000112
分别是经IRC估计的干扰协方差矩阵和投影到估计的投影子空间上的对应协方差矩阵。
在步骤413中,NE 430可以根据以下根据至少一个经IRC估计干扰协方差矩阵计算至少一个标准IRC解码矩阵u:
Figure BDA0003450886280000113
,其中H是预期的无线信道,并且v是相应用户的预期预编码器。
图5图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由诸如图16中图示的NE 1610的NE所执行的方法的示例。在步骤501中,NE可以从邻近NE接收至少一个下行链路预编码器映射,其也可以类似于图16中的NE 1610。NE和/或邻近NE可以与至少一个当前RFC内的至少一个BS-BS CLI符号/时隙相关联和/或可以是相邻基站。附加地,NE可以处于DL模式和/或邻近NE可以处于上行链路模式。至少一个DL预编码器映射可以通过至少一个Xn接口而被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DL预编码器映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比特向量,该比特向量被配置为指示关联的时隙上与至少一个调度DL用户相关联的至少一个选择的子带/宽带预编码矩阵索引(PMI)。如图6(a)所示,至少一个选择的子带/宽带PMI可以被配置为在DL基站的下一DL符号期间由至少一个调度的用户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NE可以类似于集中式单元(CU)和/或邻近NE可以类似于分布式单元(DU)。因此,NE可以通过至少一个Xn-C接口和/或朝向至少一个5G核心网(5GC)的NG接口将至少一个下行链路预编码器映射发送到邻近NE,该Xn-C接口被配置为协调至少一个XnAP过程,如在3GPP TS 38.423中定义的,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5GNR架构可以被配置为允许与至少一个CU和/或至少一个DU相关联的C-RAN实现。如3GPP TS 38.460和/或TS 38.463中所述,CU-DU配置可以与CU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平面和至少一个用户平面之间的至少一个E1接口相关联。附加地或备选地,CU-DU配置可以与至少一个CU和至少一个DU之间的至少一个F1接口相关联,如在3GPP TS 38.470和/或TS 38.473中所描述的,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NE是UE或类似于UE(诸如图16中的UE 1620)时,NE可以直接地与至少一个其他用户设备(诸如图16中的UE 1620)通信,和/或在网络的帮助下与至少一个其他用户设备(诸如图16中的UE 1620)通信。例如,NE可以充当中继UE,充当至少一个相邻UE的UL BS。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6(b)所示,至少一个相邻UE可以受到来自邻近基站的相邻DL传输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从NE到NE的至少一个无线电接口执行下行链路预编码器信令。
在各种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至少一个CU可以被配置为充当主单元和/或至少一个DU可以被配置为充当从单元。至少一个下行预编码器映射可以根据至少一个F1控制面信令路径而被发送,诸如F1-C。作为响应,至少一个CU可以确定与至少一个DU相关联的至少一个RFC,并且将至少一个确定的RCC发送到至少一个DU。CU可以被配置为标识与DU-DU CLI相关联的至少一个时隙/符号。
对于DU-DU CLI的每个实例,CU可以向至少一个干扰DU发送至少一个请求以报告至少一个使用的预编码器映射。作为响应,CU可以将至少一个所报告的使用的预编码器映射转发到至少一个受干扰的DU。至少一个被干扰的DU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一个使用的预编码器映射,调整至少一个参数以减少DU-DU CLI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CU可以与至少一个DU协调以执行与低提供业务和/或条件超过与至少一个信道估计任务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干扰阈值相关联的至少一个DU-DU无线电信道测量。
在步骤503中,响应于接收到至少一个DL预编码器映射,NE 430可以标识与超过至少一个预定义CLI源阈值的CLI相关联的至少一个BS-BS CLI源。至少一个被标识的BS-BSCLI源可以通过至少一个DL和至少一个UL NE之间的至少一个信道而被调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至少一个周期性来估计至少一个信道,该至少一个周期性可以与超过至少一个预定义静态属性阈值的至少一个静态属性相关联。
在步骤505中,NE可以根据与每个BS-BS CLI源相关联的CLI以诸如降序或升序的顺序对至少一个标识的BS-BS CLI源进行排序。在一些实施例中,NE可以仅考虑Mr-1个BS-BS CLI源,其中Mr是UE天线的数目
在步骤507中,NE可以估计与至少一个或全部所标识的Nt-1个BS-BS CLI源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公共空间子空间的至少一个基。例如,NE可以根据以下执行估计:
Figure BDA0003450886280000131
Figure BDA0003450886280000132
其中βk(是第k个BS-BS CLI源Jk=Qkvk的基向量,其中Qk是NE和邻近NE之间的无线信道,并且vk是在对应子带上发送的DL用户的预编码器。
在步骤509中,NE可以根据以下估计对最强的BS-BS CLI干扰的基的至少一个正交投影跨度:
A=[β1,β2,...,βk]T
A=A(AA)-1AT
,其中A和A表示BS-BS CLI子空间及其正交投影跨度,如图7所示。
在步骤511中,对于与NE相关联的每次接收,NE可以根据以下将至少一个经干扰拒绝合并(IRC)估计的干扰协方差矩阵在空间上投影到至少一个正交投影子空间中:
Figure BDA0003450886280000133
,其中W和
Figure BDA0003450886280000134
分别是经IRC估计的干扰协方差矩阵和投影到估计投影子空间上的对应协方差矩阵。
在步骤513中,NE可以根据以下根据至少一个经IRC估计的干扰协方差矩阵计算至少一个标准IRC解码矩阵u:
Figure BDA0003450886280000141
,其中H是预期的无线信道,并且v是相应用户的预期预编码器。
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些实施例可以与特定的信令开销相关联。例如,在具有10MHz带宽的系统中,50个物理资源块(PRB)、子带反馈、8个PRB中的每一个以及基于4天线端口传输的4比特PMI反馈可以与3个BS-BS CLI时隙相关联。与每个无线电帧持续时间(诸如10ms)相关联的DL预编码器映射的整体信令开销可以被确定为:
Figure BDA0003450886280000142
比特/每10ms(即无线电帧持续时间)。
在每个DL与UL BS对之间可以不需要这种信令,因为一些DL NE可能不会由于它们之间的弱信道而对相邻的UL BS造成严重的BS-BS CLI,这可以由于远距离、障碍物、先进的波束成形等,并且可以导致信令开销的进一步减少。
如上所述,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可以使用图9的表中所示的至少一个参数提供某些优点。例如,在每个小区内,可以存在K个平均数目的活跃用户。URLLC业务可以由至少一个FTP3业务模型、每个用户的有限Z比特分组大小和/或泊松点到达过程λ所特征化。因此,以比特/秒为单位的每小区的DL和UL负载提供的聚合可以被给出为K×λ{DL,UL}×Z。系统带宽可以是10MHz,BS处具有8个天线,在用户设备处具有2个天线。本文中所描述的各个协调方案可以在DL繁重业务比率的各种提供业务负载上而被测试,其可以与强DL到UL CLI相对应。
图11(a)和图11(b)描绘了在最优无CLI的情况下,在各种实施例中DL:UL=2:1的不同提供负载水平的UL和DL URLLC延时的互补累积分布函数(CCDF)(以毫秒为单位)。各种实施例可以对于包括以10-5的URLLC中断概率的全部中断概率提供最优无CLI。在这种中断概率下,对于7Mbps的极端提供负载,各种实施例仅可以提供比无CLI的情况下+4ms,但是具有显著的较低的协调开销,并且仅通过Xn接口。
图12提供了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的10-5的中断概率的URLLC延时的完整数值结果。具体地,由于强BS-BS CLI,NC和H-RFC方案可能受极端中断延时降级的影响。各种实施例可以导致UL分组在被丢弃之前达到最大允许重传次数,这可以导致URLLC可靠性的显著性损失。由于BS-BS和UE-UE CLI的绝对缺失,各种实施例可以提供具有一致URLLC延时的最优无CLI情况。然而,某些实施例可以提供与最优无CLI情况类似的中断延时性能,但是具有减少的信令开销空间。作为结果,各种实施例为更多提供的负载提供支持以达到相同的中断延时,诸如从4Mbps到7Mbps。
图13呈现了以dB为单位的载波干扰比率(CIR)的经验CDF(ECDF)。由于有效的BS-BS CLI抑制,各种实施例可以提供与NC和H-RFC相比CIR增加3.5dB,接近最优无CLI情况。图14类似地图示了以Mbps为单位的每个分组的平均吞吐量,其中与H-RFC和NC相比,某些实施例可以提供每个URLLC分组的平均3倍的吞吐量。
图15示出了如上所述的队列业务比率。如图14所示,某些实施例可以提供队列比率,其中与UL业务相比可以缓冲大约两倍的DL业务,其中提供的DL业务可以是UL业务的两倍。作为结果,UL业务可以成功并且快速地被解码而无需为多次重传尝试而被缓冲。各种实施例还可以提供最优的无CLI情况。
图16图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系统的示例。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可以包括多个设备,诸如例如网络实体1610和/或用户设备1620。
网络实体1610可以是以下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基站,诸如演进型节点B(eNB)或5G或新无线电节点B(gNB)、服务网关、服务器和/或任何其他接入节点或其组合。网络实体1610也可以是UE 1620或类似于UE 1620。
用户设备1620可以包括移动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计算机或便携式媒体播放器、数码相机、口袋摄像机、视频游戏控制台、导航单元,诸如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台式或膝上型计算机、单一位置设备,诸如传感器或智能仪表,或它们的任何组合。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实体1610和/或UE 1620的功能可以由其他网络节点(诸如无线中继节点)来实现。例如,NE 1610的功能可以由IAB节点的移动终端(MT)组件来执行。此外,网络实体1610和/或用户设备1620可以是公民宽带无线电服务设备(CBSD)中的一个或多个公民宽带无线电服务设备。
这些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分别指示为1611和1621。处理器1611和1621可以被实施为任何计算或数据处理设备,诸如中央处理单元(CPU)、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相当设备。处理器可以被实现为单个控制器,或多个控制器或处理器。
在1612和1622所指示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提供至少一个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是固定的或可移除的。存储器可以包括其中所包含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或计算机代码。存储器1612和1622可以独立地是任何合适的存储设备,诸如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硬盘驱动器(HDD)、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或其他合适的存储器可以被使用。存储器可以被组合在单个集成电路上作为处理器,或者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分离。此外,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可以由处理器所处理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任何合适形式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例如,以任何合适的编程语言编写的编译或解释的计算机程序。内存可以是可移除的或不可移除的。
处理器1611和1621以及存储器1612和1622或其子集可以被配置为提供与图1至图15的各个块相对应的部件。尽管未示出,但是设备还可以包括定位硬件,诸如GPS或微机电系统(MEMS)硬件,其可以被用于确定设备的位置。其他传感器也被允许并可以被包括以确定位置、高度、方向等,诸如气压计、罗盘等。
如图16所示,收发器1613和1623可以被提供,并且一个或多个设备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相应地被图示为1614和1624。该设备可以具有许多天线,诸如被配置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的天线阵列,或者用于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多个天线。例如,可以提供这些设备的其他配置。收发器1613和1623可以是发送器、接收器、或者发送器和接收器两者,或者可以被配置用于发送和接收两者的单元或设备。
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配置为与用于特定设备的处理器一起,使诸如用户设备的硬件装置执行以下描述的任何过程(参见例如图1至图15)。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利用计算机指令来编码,当计算机指令在硬件中被执行时,执行诸如本文所描述的过程中的一个过程。备选地,某些实施例可以完全在硬件中被执行。
在某些实施例中,装置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执行图1至图15所示的任何过程或功能的电路系统。例如,电路系统可以是仅硬件电路实现,诸如模拟和/或数字电路系统。在另一示例中,电路系统可以是硬件电路和软件的组合,诸如模拟和/或(多个)数字硬件电路与软件或固件的组合,和/或(多个)硬件处理器的任何部分与软件(包括(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软件和至少一个存储器,它们一起工作以使装置执行各种过程或功能。在又一示例中,电路系统可以是(多个)硬件电路和/或(多个)处理器,诸如(多个)微处理器或(多个)微处理器的一部分,其包括软件,诸如用于操作的固件。当硬件的操作不需要时,电路系统中的软件可以不存在。
图17图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架构。图18图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另一架构。
贯穿本说明书描述的某些实施例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例如,贯穿本说明书的短语“某些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或其他类似语言的使用是指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的事实可以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贯穿本说明书的短语“在某些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实施例中”或其他类似语言的出现不一定指代同一组实施例,并且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被组合。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可以以不同顺序的步骤和/或与利用与所公开的那些配置不同的配置中的硬件元件来实践如上所讨论的本发明。因此,尽管基于这些优选实施例已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保持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同时某些修改、变化将是显然的,并且备选构造将是显然的。
部分词汇表
3GPP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5G 第5代
BS 基站
CLI 交叉链路干扰
CLI-free 无CLI动态TDD
CQI 信道质量指示符
CU 集中式单元
DL 下行链路
DSS 动态时隙集
DU 分布式单元
ECDF 经验累积分布函数
eMBB 增强型移动宽带
eNB 演进节点B
EPC 演进分组核心
FDD 频分复用
gNB 新无线电节点B
GPS 全球定位系统
H-RFC 混合RFC动态TDD
IRC 干扰拒绝合并
LTE 长期演进
MAC 媒体接入控制
MCS 调制和编码方案
MME 移动性管理实体
MTC 机器类型通信
NC 非协调动态TDD
NG-eNB 下一代演进型Node-B
NR 新无线电
OAM 操作、监管和管理
OFDM 正交频分复用
PDU 协议数据单元
PRB 物理资源块
QoS 服务质量
RAN 无线电接入网
RFC 无线电帧配置
RFCB 无线电帧配置簿
RLC 无线电链路控制
SB 子带
SN 序列号
SSS 静态时隙集
TCP 传输控制协议
TDD 时分双工
TTI 传输时间间隔
UE 用户设备
UL 上行链路
URLLC 超可靠低延时通信。

Claims (30)

1.一种方法,包括:
由第一网络实体通过至少一个接口从第二网络实体接收至少一个下行链路预编码器映射;
由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估计与至少一个标识的CLI源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公共空间子空间的至少一个基;以及
针对与所述第一网络实体相关联的每次接收,由所述第一网络实体将至少一个经干扰拒绝合并(IRC)估计的干扰协方差矩阵在空间上投影到至少一个正交投影子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下行链路预编码器映射,由所述第一网络实体标识与超过至少一个预定义的CLI源阈值的CLI相关联的至少一个BS-BS CLI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第一网络实体根据与每个BS-BS CLI源相关联的CLI,对所述至少一个标识的BS-BS CLI源进行排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估计对最强BS-BS CLI干扰的基的至少一个正交投影跨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口是Xn接口、Xn-C接口、F1接口、F1-C接口或无线电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公共空间子空间与至少一个标识的BS-BS CLI源相关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实体是用户设备或基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实体处于下行链路模式,并且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处于上行链路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实体是集中式单元并且所述第二网络实体是分布式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集中式单元被配置为充当主单元,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分布式单元被配置为充当从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公共空间子空间与至少一个标识的DU-DU CLI源相关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下行链路预编码器映射包括至少一个比特向量,所述至少一个比特向量被配置为指示在关联的时隙上与至少一个调度下行链路用户相关联的至少一个选择的子带/宽带预编码矩阵索引(PMI)。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选择的子带/宽带PMI被配置为在所述下行链路基站的下一下行链路符号期间由至少一个调度的用户使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标识的BS-BS CLI源由至少一个DL与至少一个UL NE之间的至少一个信道调节。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估计基于Mr-1个BS-BS CLI源,其中Mr是UE天线的数目。
16.一种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所述装置:
通过至少一个接口从网络实体接收至少一个下行链路预编码器映射;
估计与至少一个标识的CLI源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公共空间子空间的至少一个基;以及
针对与所述装置相关联的每次接收,将至少一个经干扰拒绝合并(IRC)估计的干扰协方差矩阵在空间上投影到至少一个正交投影子空间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下行链路预编码器映射,标识与超过至少一个预定义的CLI源阈值的CLI相关联的至少一个BS-BS CLI源。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被配置为:
根据与每个BS-BS CLI源相关联的所述CLI,对所述至少一个标识的BS-BS CLI源进行排序。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被配置为:
估计对最强BS-BS CLI干扰的基的至少一个正交投影跨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口是Xn接口、Xn-C接口、F1接口、F1-C接口或无线电接口。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公共空间子空间与至少一个标识的BS-BS CLI源相关联。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是用户设备或基站。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处于下行链路模式,并且所述网络实体处于上行链路模式。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是集中式单元并且所述网络实体是分布式单元。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集中式单元被配置为充当主单元,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分布式单元被配置为作充当从单元。
2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公共空间子空间与至少一个标识的DU-DU CLI源相关联。
2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下行链路预编码器映射包括至少一个比特向量,所述至少一个比特向量被配置为指示在关联的时隙上与至少一个调度下行链路用户相关联的至少一个选择的子带/宽带预编码矩阵索引(PMI)。
2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选择的子带/宽带PMI被配置为在所述下行链路基站的下一下行链路符号期间由至少一个调度的用户使用。
2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标识的BS-BS CLI源由至少一个DL与至少一个UL NE之间的至少一个信道调节。
3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估计基于Mr-1个BS-BS CLI源,其中Mr是UE天线的数目。
CN202080048570.1A 2019-05-02 2020-04-30 干扰抑制 Pending CN1143755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402,016 2019-05-02
US16/402,016 US11025399B2 (en) 2019-05-02 2019-05-02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PCT/EP2020/062066 WO2020221874A2 (en) 2019-05-02 2020-04-30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5545A true CN114375545A (zh) 2022-04-19

Family

ID=70483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8570.1A Pending CN114375545A (zh) 2019-05-02 2020-04-30 干扰抑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25399B2 (zh)
EP (1) EP3963764A2 (zh)
CN (1) CN114375545A (zh)
WO (1) WO2020221874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89485A (zh) * 2023-06-05 2023-07-04 上海朗力半导体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系统及方法、Map节点、Reduce节点、设备、芯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24959B2 (en) * 2019-05-02 2021-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measurement for cross-link interference
US11917440B2 (en) * 2020-09-28 2024-0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U-DU signaling to report cross-link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s
US11664917B1 (en) * 2021-11-12 2023-05-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inter-base station messaging for inter-base station cross-link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9572A (zh) * 2010-11-10 2013-09-1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异构网络中通过连续消除进行干扰抑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58361A (zh) * 2011-10-07 2014-06-11 黑莓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的干扰管理
WO2018128034A1 (ja) * 2017-01-06 2018-07-1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及び復調用参照信号送信方法
WO2018128038A1 (ja) * 2017-01-06 2018-07-1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WO2018230735A1 (ja) * 2017-06-16 2018-12-2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干渉測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20020154A0 (fi) * 2002-01-28 2002-01-28 Nokia Corp Hõiri÷npoisto radiojõrjestelmõn vastaanottimessa
WO2008056224A2 (en) * 2006-11-06 2008-05-15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providing reduced interference in a multi-antenna system
EP2181517A4 (en) * 2007-03-30 2017-04-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n user terminal
WO2011071426A1 (en) * 2009-12-09 2011-06-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improved interference rejection combining
CN102474333B (zh) * 2010-01-06 2014-01-2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设备及其方法和通信系统
EP2384075A1 (en) * 2010-04-30 2011-11-02 France Telecom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heduling radio links by means of spatial reuse
EP2633635B1 (en) * 2010-10-29 2017-08-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JP5816525B2 (ja) * 2011-11-04 2015-11-1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受信器
EP2627050B1 (en) * 2012-02-13 2016-01-13 NTT DoCoMo, Inc. Method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at a terminal of a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 node and central node of a wireless network
US9526091B2 (en) * 2012-03-16 2016-12-2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fun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3165283A1 (en) 2012-05-02 2013-11-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providing an estimate of interference and noise power of an uplink resource block
US9276729B2 (en) * 2012-12-07 2016-03-01 Intel Deutschland Gmbh Determination of a noise and interference covariance measure
US20170324462A1 (en) * 2014-11-28 2017-11-09 ZTE Canada Inc. Unified interference rejection combining
CN104683282B (zh) * 2015-02-16 2018-03-30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发射分集的干扰抑制合并方法和装置
US9686069B2 (en) * 2015-05-22 2017-06-20 ZTE Canada Inc. Adaptive MIMO signal demodulation using determinant of covariance matrix
US10608856B2 (en) * 2016-06-16 2020-03-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80041385A (ko) * 2016-10-14 2018-04-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이 선택적으로 irc 수신기를 사용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355728B2 (en) * 2017-06-01 2019-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operator cross-link 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 with dynamic TDD
CN110637494A (zh) * 2017-06-09 2019-12-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测量和控制无线通信中的交叉链路干扰的系统和方法
GB2563412B (en) * 2017-06-14 2020-08-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interference reduction in dynamic TDD systems
ES2965950T3 (es) * 2017-08-11 2024-04-1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dición e informe para la gestión de interferencias de enlaces cruzados basado en señales de referencia
US11683833B2 (en) * 2017-09-28 2023-06-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atial listen-before-talk (LBT) with channel variation consideration
US10728928B2 (en) * 2017-10-11 2020-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backoff process for spatial listen-before-talk (LB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9572A (zh) * 2010-11-10 2013-09-1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异构网络中通过连续消除进行干扰抑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58361A (zh) * 2011-10-07 2014-06-11 黑莓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的干扰管理
WO2018128034A1 (ja) * 2017-01-06 2018-07-1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及び復調用参照信号送信方法
WO2018128038A1 (ja) * 2017-01-06 2018-07-1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WO2018230735A1 (ja) * 2017-06-16 2018-12-2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干渉測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I A. ESSWIE: "Inter-Cell Radio Frame Coordination Scheme Based on Sliding Codebook for 5G TDD Systems", 2019 IEEE 89TH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VTC2019-SPRING), 1 May 2019 (2019-05-01) *
MEDIATEK INC.: "R1-1700157 "Considerations on receiver based techniques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3GPP TSG_RAN\\WG1_RL1, no. 1, 20 January 2017 (2017-01-20) *
NOKIA,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R1-1701146 "Dynamic TD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Concepts in NR"", 3GPP TSG_RAN\\WG1_RL1, no. 1, 20 January 2017 (2017-01-20), pages 1 - 2 *
SAMSUNG: "R1-1710755 "Cross-link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based on Coordinated Beamforming"", 3GPP TSG_RAN\\WG1_RL1, no. 1, 30 June 2017 (2017-06-30) *
ZHIBIN HUO ET AL: "Joint user scheduling and transceiver design for cross-link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n MU-MIMO dynamic TDD systems", 2017 3R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ICCC), 26 March 2018 (2018-03-26)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89485A (zh) * 2023-06-05 2023-07-04 上海朗力半导体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系统及方法、Map节点、Reduce节点、设备、芯片
CN116389485B (zh) * 2023-06-05 2023-08-15 上海朗力半导体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系统及方法、Map节点、Reduce节点、设备、芯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51065A1 (en) 2020-11-05
EP3963764A2 (en) 2022-03-09
WO2020221874A2 (en) 2020-11-05
WO2020221874A3 (en) 2020-12-03
US11025399B2 (en)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92651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daptive frame structure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US11025399B2 (en)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EP3493438B1 (en)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calcul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4938008B (zh)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US2017020856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ame structure for advanc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7029292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omprising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US20140119312A1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uplink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master unit and slave unit thereof
US20160278095A1 (en) Network Nodes, a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Handling Cellular and D2D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22017386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Control Information
US8937970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inimum satisfaction guarantees in multi-service and multi-antenna networks
US2023017937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ation of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EP2374238A1 (e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element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s
EP2478723B1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using compressed feedback information
US10798660B1 (en) Techniques for device-to-device frequency reuse in cellular networks
Łukowa et al. Centralized UL/D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flexible TDD systems with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N116349194A (zh) 用于探测和控制信令增强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199800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and Control Signals
CN111602346A (zh) 发送和接收信息的方法、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
GB2466952A (en)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a du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994756A (zh) 对每个空间域幅度的码本子集限制(cbsr)
CN113839757A (zh) 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及基站
WO2015094661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precoding for mimo codebook-based beamforming using an autocorrelation matrix for reduced quantization noise
WO2017074298A1 (en)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device use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Zhu et al. Cluster-based dynamic DL/UL reconfiguration method in centralized RAN TDD with dense deployment of remote radio units
US10993137B2 (en) Flexible configuration of guaranteed bitrate admission control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