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4972A - 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系统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系统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4972A
CN114374972A CN202111652708.1A CN202111652708A CN114374972A CN 114374972 A CN114374972 A CN 114374972A CN 202111652708 A CN202111652708 A CN 202111652708A CN 114374972 A CN114374972 A CN 1143749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incoming call
identified
call number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27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茜欣
张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527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49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4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49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12Detection or prevention of frau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2281Call monitoring, e.g. for law enforcement purposes; Call tracing; Detection or prevention of malicious c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系统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服务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信息查询请求,该信息查询请求中包含待识别来电号码;基于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在满足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号码注册地信息所属区域不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历史通讯区域信息所属区域不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常用通讯基站信息不同中的至少一项时,确定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生成预警信息,并将预警信息反馈给客户端,以使客户端进行异常来电提醒,以便于客户端用户能够对来电显示进行识别,实现异常来电提醒。

Description

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系统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必备的个人通讯设备,在信息发展迅速的当下,个人隐私信息的泄漏,使得人们被各种垃圾信息、广告电话、推销电话以及诈骗电话骚扰,导致电子设备的使用者不堪其扰,诈骗事件的发生,使得人民遭受着巨大的财产损失。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来电显示仅能与该电子设备已保存的通讯数据列表中用户信息进行匹配,对于未存储在通讯数据列表中的用户的来电信息无法进行显示。此种情况下,容易给诈骗者可乘之机,进而造成人民财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系统及设备,以实现异常来电提醒。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应用于服务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信息查询请求,所述信息查询请求中包含待识别来电号码;
基于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
在满足所述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所述号码注册地信息所属区域不同,所述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所述历史通讯区域信息所属区域不同,所述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所述常用通讯基站信息不同中的至少一项时,确定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
在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的情况下,生成表示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异常的预警信息,并将所述预警信息反馈给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预警信息进行异常来电提醒。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用户身份证件信息,用户姓名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对所述用户身份证件信息,和/或所述用户姓名信息进行脱敏处理,得到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
将所述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发送给所述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显示所述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用户身份证件信息,用户姓名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在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不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对所述号码注册地信息、所述历史通讯区域信息、所述常用通讯基站信息、所述当前通讯基站信息、所述用户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所述用户姓名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脱敏处理,得到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
将所述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发送给所述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显示所述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用户身份证件信息,和/或所述用户姓名信息进行脱敏处理,得到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包括:
对所述用户身份证件信息,和/或所述用户姓名信息中的指定字段进行隐藏脱敏处理,得到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包括:
在所述信息查询请求中还包括异常标记的情况下,在黑名单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使用人相关信息;以及,在所述黑名单数据库查询失败的情况下,在运营商数据池对应的全量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其中,所述异常标记表示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满足所述客户端的异常条件;
在所述信息查询请求中不包括异常标记的情况下,在所述运营商数据池对应的全量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查询到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多个用户的情况下,将多个用户中最邻近使用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的用户,确定为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目标用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识别来电号码;
向服务端发送包含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以使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在满足所述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所述号码注册地信息所属区域不同,所述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所述历史通讯区域信息所属区域不同,所述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所述常用通讯基站信息不同中的至少一项时,确定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并在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的情况下,生成表示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异常的预警信息,将所述预警信息反馈给客户端;
接收所述服务端在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反馈的所述预警信息,并根据所述预警信息进行异常来电提醒。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端在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不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反馈的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或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并显示所述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或所述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在通讯数据列表中;
若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不在所述通讯数据列表中,则执行获取待识别来电号码的步骤。
可选的,所述向服务端发送包含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包括:
判断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满足异常条件;
在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满足异常条件的情况下,向服务端发送携带异常标记的包含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以使所述服务端在所述信息查询请求中还包括异常标记的情况下,在黑名单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使用人相关信息;以及,在所述黑名单数据库查询失败的情况下,在运营商数据池对应的全量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
在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不满足异常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端发送包含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以使所述服务端在所述运营商数据池对应的全量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满足异常条件,包括:
在满足以下至少一项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满足异常条件:
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为非通讯号码,且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包含敏感字段;
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在预设周期内的来电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系统,所述异常来电提醒系统包括服务端以及客户端,所述服务端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所述客户端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第一或第二方面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或第二方面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或第二方面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系统及设备,服务端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包含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后,基于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以及在满足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号码注册地信息所属区域不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历史通讯区域信息所属区域不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常用通讯基站信息不同中的至少一项时,确定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并生成表示待识别来电号码异常的预警信息,将预警信息反馈给客户端,以使客户端根据预警信息进行异常来电提醒。本发明实施例中,因服务器运营商数据池中存储了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等与用户实名注册相关的信息,使得服务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对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存在异常进行确定,为客户端提供了可辨别的来电显示,以便于客户端用户能够对来电显示进行识别,实现异常来电提醒,并且,通常诈骗者使用的电话号码未进行实名认证,服务端基于运营商数据池查询的结果必然是未知的,进而能够对电信诈骗团队起到警示和威慑作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申请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通常情况下,正常用户电话号码均采用实名认证的方式,而诈骗者的电话号码可能是通过伪基站虚拟生成的虚假电话号码。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来电显示仅能与该电子设备已保存的通讯数据列表中用户信息进行匹配,对于未存储在通讯数据列表中的用户的来电信息无法进行识别与显示。此种情况下,容易给诈骗者可乘之机,使得被呼叫者无法区分是正常来电还是诈骗号码来电,进而造成人民财产的损失,以及使得用户对于陌生来电尤其是固定电话来电频频拒接,从而导致人工普查、反诈预警等采用固定电话工作的事项难以开展等。
为实现异常来电提醒,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应用于服务端,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信息查询请求,所述信息查询请求中包含待识别来电号码;
基于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
在满足所述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所述号码注册地信息所属区域不同,所述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所述历史通讯区域信息所属区域不同,所述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所述常用通讯基站信息不同中的至少一项时,确定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
在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的情况下,生成表示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异常的预警信息,并将所述预警信息反馈给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预警信息进行异常来电提醒。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因服务端运营商数据池中存储了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等与用户实名注册相关的信息,使得服务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对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存在异常进行确定,为客户端提供了可辨别的来电显示,以便于客户端用户能够对来电显示进行识别,实现异常来电提醒,并且,通常诈骗者使用的电话号码未进行实名认证,服务端基于运营商数据池查询的结果必然是未知的,进而能够对电信诈骗团队起到警示和威慑作用,以达到防诈骗的效果。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可以应用于防诈骗提醒等场景中。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应用于服务端,可以包括:
S101,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信息查询请求。
服务端所接收的客户端发送的信息查询请求中可以包含待识别来电号码,以便于服务端根据该待识别来电号码,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使用人相关信息。
S102,基于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
一种实施方式中,服务端可以是电信运营商,电信运营商维护有客户资料的数据池,即运营商数据池,运营商数据池对应有全量数据库,该全量数据库中存储了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等用户实名注册、开通电话卡的号码使用人相关信息。或者服务端还可以是存储有上述运营商数据池对应的全量数据库的其他服务端。
示例性的,服务端为电信运营商,在电信运营商的全量数据库中可以包括:尽可能多的覆盖所有实名客户的通讯录数据,其中,通讯录数据比如可以是:电话号码信息、用户身份证件信息、用户姓名信息、以及用户地址信息、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等。进而,服务端可以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信息查询请求之后,以待识别来电号码作为索引,在上述运营商数据池对应的全量数据库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等信息。
其中,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等,可以是经纬度坐标信息等。
通常情况下,用户实名注册电话号码,则用户与电话号码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但是并不排除一个电话号码对应多个用户,或者一个用户对应多个电话号码的情况。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服务端在查询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多个用户的情况下,将多个用户中最邻近使用待识别来电号码的用户,确定为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目标用户。
一个电话号码对应多个用户,这种情况可能是该电话号码在先被使用过而未完成注销时又经第二人注册使用。此时,可以将根据待识别来电号码查询到的多个用户中最邻近使用待识别来电号码的用户,确定为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目标用户,即针对待识别来电号码,将查询到的多个用户中最后一个注册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实现了对待识别来电号码使用者信息的准确筛选和确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服务端未查询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目标用户时,表明该待识别来电号码很有可能是未进行实名认证注册的号码,可能是虚拟电话号码,此时,服务端可以向客户端反馈“未果”等字样的反馈信息,以便于客户端对该待识别来电号码进行识别。进一步的,服务端还可以将该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储至黑名单数据库中,便于后续对未知来电号码的查询。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基于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可以包括:
在信息查询请求中还包括异常标记的情况下,在黑名单数据库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使用人相关信息;以及,在黑名单数据库查询失败的情况下,在运营商数据池对应的全量数据库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其中,异常标记表示待识别来电号码满足客户端的异常条件;
在信息查询请求中不包括异常标记的情况下,在运营商数据池对应的全量数据库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提高数据查询的效率,避免加重服务端的查询负担,可以预先设置黑名单数据库。该黑名单数据库中可以存储预先收集的骚扰电话的数据,例如医疗、房地产、金融以及银行等领域内的骚扰电话等,还可以存储已经识别为虚假电话的数据等。
在客户端发送的信息查询请求中还包括异常标记的情况下,优先在黑名单数据库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使用人相关信息,以提高数据查询的效率。在黑名单数据库查询失败的情况下,在运营商数据池对应的全量数据库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
参见图1,S103,在满足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号码注册地信息所属区域不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历史通讯区域信息所属区域不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常用通讯基站信息不同中的至少一项时,确定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
当服务端查询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后,可以进一步确定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存在异常,以便于在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的情况下,生成表示待识别来电号码异常的预警信息提醒客户端用户。
优选地,服务端可以判断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号码注册地信息所属区域是否不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历史通讯区域信息所属区域是否不同,以及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常用通讯基站信息是否不同,在至少存在一个不同的情况下,确定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
S104,在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的情况下,生成表示待识别来电号码异常的预警信息,并将预警信息反馈给客户端,以使客户端根据预警信息进行异常来电提醒。
服务端在确定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的情况下,生成表示待识别来电号码异常的预警信息,示例性的,该预警信息例如可以是诈骗电话,骚扰电话,未知来电、黑名单号码等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因服务端运营商数据池中存储了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等与用户实名注册相关的信息,使得服务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对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存在异常进行确定,为客户端提供了可辨别的来电显示,以便于客户端用户能够对来电显示进行识别,实现异常来电提醒,并且,通常诈骗者使用的电话号码未进行实名认证,服务端基于运营商数据池查询的结果必然是未知的,进而能够对电信诈骗团队起到警示和威慑作用,以达到防诈骗的效果。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应用于服务端,可以包括:
S201,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信息查询请求。
其中,信息查询请求中包含待识别来电号码。
S202,基于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服务端在查询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多个用户的情况下,将多个用户中最邻近使用待识别来电号码的用户,确定为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目标用户。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基于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可以包括:
在信息查询请求中还包括异常标记的情况下,在黑名单数据库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使用人相关信息;以及,在黑名单数据库查询失败的情况下,在运营商数据池对应的全量数据库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其中,异常标记表示待识别来电号码满足客户端的异常条件;
在信息查询请求中不包括异常标记的情况下,在运营商数据池对应的全量数据库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
S203,在满足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号码注册地信息所属区域不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历史通讯区域信息所属区域不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常用通讯基站信息不同中的至少一项时,确定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
S204,在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的情况下,生成表示待识别来电号码异常的预警信息,并将预警信息反馈给客户端,以使客户端根据预警信息进行异常来电提醒。
其中,上述步骤S201-S204的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步骤S101-S104的实现过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205,基于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用户身份证件信息,用户姓名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端运营商数据池对应有全量数据库中可以存储电话号码信息、用户身份证件信息、用户姓名信息、以及用户地址信息、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等数据,进而服务端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信息查询请求之后,可以以待识别来电号码作为索引,在运营商数据池对应的全量数据库中查询用户身份证件信息,用户姓名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以对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使用人身份进行识别。
S206,对用户身份证件信息,和/或用户姓名信息进行脱敏处理,得到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
当服务端查询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用户身份证件信息,用户姓名信息后,可以对用户身份证件信息,和/或用户姓名信息进行脱敏处理,以使得反馈至客户端的是脱敏处理后的用户的信息,不会暴露用户的个人隐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对用户身份证件信息,和/或用户姓名信息进行脱敏处理,得到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可以包括:
对用户身份证件信息,和/或用户姓名信息中的指定字段进行隐藏脱敏处理,得到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
示例性的,用户身份证件信息可以是能够唯一识别该用户身份的信息,例如身份证号码信息,对用户身份证件信息中的指定字段进行隐藏脱敏处理,可以是将身份证号码信息中的出生年月日进行隐藏脱敏处理,比如,430198********1234,还可以将身份证号码信息中的后四位数字进行隐藏脱敏处理。对用户姓名信息中的指定字段进行隐藏脱敏处理,可以是在姓名为两个字比如张三时,可以将姓名中的名进行隐藏脱敏处理得到张*,在姓名大于两个字时,可以将姓名中两边的字进行隐藏脱敏处理,比如张三丰,脱敏后得到*三*,,或者欧阳三丰,脱敏后得到*阳三*等。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使用预设的规则对用户身份证件信息,和/或用户姓名信息进行脱敏处理。其中,预设的规则可以是先对用户身份证件信息,和/或用户姓名信息进行分割,再逐个对分割之后的信息进行脱敏处理等。
以用户身份证件信息为身份证号码信息信息为例,对用户身份证件信息进行脱敏处理的过程进行说明:
可以将身份证号码信息进行分割,得到区域代码、日期代码以及顺序码,在区域代码中取指定部分参数或使用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目标参数,然后,将区域代码与目标参数相乘,再与目标数值进行求余,得到第一余数,在区域代码表中查询第一余数对应的区域代码,得到脱敏处理后的区域代码;其中,目标数值为设定的数值,例如可以是18或36等。将日期代码与目标参数相乘,再与目标数值进行求余,得到第二余数,再将日期代码左移或右移第二余数位,得到脱敏处理后的日期代码。顺序码可以不做处理,或与日期代码做同样的脱敏处理,再根据脱敏处理后的区域代码、日期代码以及顺序码自动生成一位校验码。将包含脱敏处理后的区域代码、日期代码以及顺序码、校验码信息,确定为一级脱敏处理后的身份证号码信息。
进一步,对身份证号码信息以及一级脱敏处理后的身份证号码信息,进行号码运算,得到目标号码,对目标号码与目标数值进行求余,得到目标余数,在混淆码对照表中查询目标余数对应的混淆码,进行二级脱敏,得到脱敏处理后的身份证号码信息。其中,混淆码对照表是预先设置的,号码运算可以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相加,相乘,或加设定值等。二级脱敏可以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使用查询到的混淆码替换一级脱敏处理后的身份证号码信息,或者将查询到的混淆码添加到一级脱敏处理后的身份证号码信息中,或者,将身份证号码信息中的指定部分号码信息替换为一级脱敏处理后的身份证号码信息,或者将身份证号码信息中的指定部分号码信息添加到一级脱敏处理后的身份证号码信息中等。
示例性的,目标数值为36,上述二级脱敏处理的过程可以是:
身份证号码信息为N位数,对身份证号码信息的前N-1位进行求和,求和的结果S1-N-1与目标数值36取余数,得到目标余数Remainder,在混淆码对照表中查询目标余数Remainder对应的混淆码。其中,目标余数Remainder=S1-N-1mod 36,混淆码对照表可以为:目标余数Remainder: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对应的混淆码分别为:Z、A、Q、X、S、W、C、D、E、V、F、R、B、G、T、N、H、Y、M、J、U、0、1、2、3、4、5、6、7、8、9、I、O、P、K、L。然后,将一级脱敏处理后的身份证号码信息的指定位置(例如,第2位,或第8位,或第15位等),替换为所获得的混淆码,将一级脱敏处理后的身份证号码信息的指定位置的后一位(例如,第3位,或第9位,或第16位等),替换为身份证号码信息的校验码,得到脱敏处理后的身份证号码信息。
或者,上述二级脱敏处理的过程还可以是:
身份证号码信息为N位数,对身份证号码信息进行分段求和,例如,将身份证号码信息划分为长度相同的2段,对每一段分别求和,求和的结果分别与目标数值36取余数,得到目标余数Remainder1,Remainder2,在混淆码对照表中查询目标余数Remainder1,Remainder2分别对应的混淆码。其中,混淆码对照表可以为:目标余数: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对应的混淆码分别为:Z、A、Q、X、S、W、C、D、E、V、F、R、B、G、T、N、H、Y、M、J、U、0、1、2、3、4、5、6、7、8、9、I、O、P、K、L。然后,在一级脱敏处理后的身份证号码信息末尾添加所获得的2位混淆码,再在混淆码后面添加一位身份证号码信息的校验码,得到脱敏处理后的身份证号码信息。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对身份证号码信息所划分的段数进行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只是对用户身份证件信息进行脱敏处理的举例说明,其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限定。
参见图2,S207,将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发送给客户端,以使客户端显示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对步骤S202-S204,及步骤S205-S207的执行顺序进行限定,可以同步进行,也可以不同步进行,均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因服务端运营商数据池中存储了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用户身份证件信息以及用户姓名信息等与用户实名注册相关的信息,使得服务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对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存在异常进行确定,为客户端提供了可辨别的来电显示,以便于客户端用户能够对来电显示进行识别,实现异常来电提醒,并且,通常诈骗者使用的电话号码未进行实名认证,服务端基于运营商数据池查询的结果必然是未知的,进而能够对电信诈骗团队起到警示和威慑作用,以达到防诈骗的效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服务端基于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用户身份证件信息、用户姓名信息等。
服务端在待识别来电号码不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可以对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当前通讯基站信息、用户身份证件信息以及用户姓名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脱敏处理,得到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
将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发送给客户端,以使客户端显示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
当服务端查询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用户身份证件信息、用户姓名信息等信息后,可以对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当前通讯基站信息、用户身份证件信息以及用户姓名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脱敏处理,以使得反馈至客户端的是脱敏处理后的目标的信息,不会暴露用户的个人隐私。
服务端对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当前通讯基站信息、用户身份证件信息以及用户姓名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脱敏处理,可以是对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当前通讯基站信息、用户身份证件信息以及用户姓名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中的指定字段进行隐藏脱敏处理。
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应用于客户端,可以包括:
S301,获取待识别来电号码。
客户端可以接收来电通知,进一步获取待识别来电号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客户端还可以判断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在通讯数据列表中;若待识别来电号码不在通讯数据列表中,则执行获取待识别来电号码的步骤。
客户端接收到来电通知,可以先查询该来电通知对应的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在预先存储的通讯数据列表中,即确定来电通知是否由通讯数据列表中已存储的用户触发,如果是,则在客户端中对该来电通知在通讯数据列表中对应的用户进行显示。如果不是,则表明该来电可能是骚扰电话或者诈骗电话,也可能是未在通讯数据列表中存储的正常人际交往电话,此时可以获取待识别来电号码,以便于对该待识别来电号码进行识别。
S302,向服务端发送包含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以使服务端基于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在满足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号码注册地信息所属区域不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历史通讯区域信息所属区域不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常用通讯基站信息不同中的至少一项时,确定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并在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的情况下,生成表示待识别来电号码异常的预警信息,将预警信息反馈给客户端。
在获取待识别来电号码之后,可以向服务端发送包含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以便于服务端对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等号码使用人相关信息进行查询。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向服务端发送包含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可以包括:
判断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满足异常条件;
在待识别来电号码满足异常条件的情况下,向服务端发送携带异常标记的包含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以使服务端在信息查询请求中还包括异常标记的情况下,在黑名单数据库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使用人相关信息;以及,在黑名单数据库查询失败的情况下,在运营商数据池对应的全量数据库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
在待识别来电号码不满足异常条件的情况下,向服务端发送包含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以使服务端在运营商数据池对应的全量数据库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
客户端在获取待识别来电号码之后,向服务端发送包含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之前,可以判断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满足异常条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判断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满足异常条件,可以包括:
在满足以下至少一项的情况下,判断待识别来电号码满足异常条件:
待识别来电号码为非通讯号码,且待识别来电号码包含敏感字段;
待识别来电号码在预设周期内的来电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
客户端在获取待识别来电号码之后,可以判断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为通讯号码,示例性的,可以根据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位数或者所包含的字符类型等,判断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为通讯号码。在确定待识别来电号码为非通讯号码的情况下,进一步检测待识别来电号码中是否包含敏感字段,其中,敏感字段可以是预先收集的非通讯号码相应的字段,在待识别来电号码为非通讯号码,且待识别来电号码包含敏感字段的情况下,判断待识别来电号码满足异常条件。
客户端还可以在获取待识别来电号码之后,查询预设周期内该待识别来电号码的来电次数,预设周期例如可以是一天、一周、一月等,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待识别来电号码在预设周期内的来电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判断待识别来电号码满足异常条件。预设次数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客户端还可以在获取待识别来电号码之后,对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座机还是手机进行区分,并在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座机的情况下,判断座机号码是否异常,如果异常(比如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位数少于或多于正常座机号码位数等),则也判断待识别来电号码满足异常条件。
客户端在判断待识别来电号码满足异常条件的情况下,向服务端发送携带异常标记的包含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以使服务端在信息查询请求中还包括异常标记的情况下,优先在黑名单数据库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使用人相关信息,提高数据查询的效率,同时避免了加重服务端数据查询的负担。
S303,接收服务端在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反馈的预警信息,并根据预警信息进行异常来电提醒。
服务端在确定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向客户端反馈预警信息,进而客户端可以对预警信息进行显示,以进行异常来电的提醒。预警信息例如可以是诈骗电话,骚扰电话,未知来电、黑名单号码等信息,客户端侧可以接收并显示诈骗电话,骚扰电话,未知来电、黑名单号码等信息,以便于用户可以清楚的辨别如何对该待识别来电号码进行处理,比如加入黑名单,接听或者拒接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客户端获取待识别来电号码,并向服务端发送包含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因服务端运营商数据池中存储了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等与用户实名注册相关的信息,使得服务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对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存在异常进行确定,为客户端提供了可辨别的来电显示,以便于客户端用户能够对来电显示进行识别,实现异常来电提醒,并且,通常诈骗者使用的电话号码未进行实名认证,服务端基于运营商数据池查询的结果必然是未知的,进而能够对电信诈骗团队起到警示和威慑作用,以达到防诈骗的效果。
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应用于客户端,可以包括:
S401,获取待识别来电号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客户端还可以判断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在通讯数据列表中;若待识别来电号码不在通讯数据列表中,则获取待识别来电号码。
S402,向服务端发送包含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以使服务端基于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在满足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号码注册地信息所属区域不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历史通讯区域信息所属区域不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常用通讯基站信息不同中的至少一项时,确定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并在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的情况下,生成表示待识别来电号码异常的预警信息,将预警信息反馈给客户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向服务端发送包含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可以包括:
判断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满足异常条件;
在待识别来电号码满足异常条件的情况下,向服务端发送携带异常标记的包含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以使服务端在信息查询请求中还包括异常标记的情况下,在黑名单数据库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使用人相关信息;以及,在黑名单数据库查询失败的情况下,在运营商数据池对应的全量数据库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
在待识别来电号码不满足异常条件的情况下,向服务端发送包含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以使服务端在运营商数据池对应的全量数据库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判断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满足异常条件,可以包括:
在满足以下至少一项的情况下,判断待识别来电号码满足异常条件:
待识别来电号码为非通讯号码,且待识别来电号码包含敏感字段;
待识别来电号码在预设周期内的来电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
S403,接收服务端在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反馈的预警信息,并根据预警信息进行异常来电提醒。
其中,上述步骤S401-S403的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步骤S301-S303的实现过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404,接收服务端在待识别来电号码不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反馈的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或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并显示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或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
示例性的,服务端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或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为430198********1234,和/或张*,则客户端侧可以接收并显示430198********1234,和/或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客户端获取待识别来电号码,并向服务端发送包含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因服务端运营商数据池中存储了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用户身份证件信息以及用户姓名信息等与用户实名注册相关的信息,使得服务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对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存在异常进行确定,为客户端提供了可辨别的来电显示,以便于客户端用户能够对来电显示进行识别,实现异常来电提醒,并且,通常诈骗者使用的电话号码未进行实名认证,服务端基于运营商数据池查询的结果必然是未知的,进而能够对电信诈骗团队起到警示和威慑作用,以达到防诈骗的效果。
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的交互图,可以包括:
客户端获取待识别来电号码,向服务端发送包含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
服务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信息查询请求,基于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在满足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号码注册地信息所属区域不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历史通讯区域信息所属区域不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常用通讯基站信息不同中的至少一项时,确定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
服务端在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的情况下,生成表示待识别来电号码异常的预警信息,并将预警信息反馈给客户端,以使客户端根据预警信息进行异常来电提醒。
客户端接收服务端在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反馈的预警信息,并根据预警信息进行异常来电提醒。
服务端在待识别来电号码不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对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到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当前通讯基站信息、用户身份证件信息以及用户姓名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脱敏处理,得到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并将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发送给客户端。
客户端接收服务端在待识别来电号码不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反馈的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并显示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
对应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系统,如图6所示,该异常来电提醒系统包括服务端602以及客户端601,其中,服务端602用于实现上述图1或图2所示的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的步骤,客户端601用于实现上述图3或图4所示的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系统,因服务端运营商数据池中存储了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用户身份证件信息以及用户姓名信息等与用户实名注册相关的信息,使得服务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对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存在异常进行确定,为客户端提供了可辨别的来电显示,以便于客户端用户能够对来电显示进行识别,实现异常来电提醒,并且,通常诈骗者使用的电话号码未进行实名认证,服务端基于运营商数据池查询的结果必然是未知的,进而能够对电信诈骗团队起到警示和威慑作用,以达到防诈骗的效果。
对应于上述图1或图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装置,应用于服务端,可以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信息查询请求,信息查询请求中包含待识别来电号码;
第一信息查询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
异常确定模块,用于在满足所述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所述号码注册地信息所属区域不同,所述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所述历史通讯区域信息所属区域不同,所述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所述常用通讯基站信息不同中的至少一项时,确定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
第一信息反馈模块,用于在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的情况下,生成表示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异常的预警信息,并将所述预警信息反馈给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预警信息进行异常来电提醒。
可选的,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信息查询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用户身份证件信息,用户姓名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第一脱敏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用户身份证件信息,和/或所述用户姓名信息进行脱敏处理,得到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
第二信息反馈模块,用于将所述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发送给所述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显示所述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
可选的,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信息查询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用户身份证件信息,用户姓名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第二脱敏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不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对所述号码注册地信息、所述历史通讯区域信息、所述常用通讯基站信息、所述当前通讯基站信息、所述用户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所述用户姓名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脱敏处理,得到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
第三信息反馈模块,用于将所述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发送给所述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显示所述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
可选的,上述第一脱敏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对所述用户身份证件信息,和/或所述用户姓名信息中的指定字段进行隐藏脱敏处理,得到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
可选的,上述第一信息查询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信息查询请求中还包括异常标记的情况下,在黑名单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使用人相关信息;以及,在所述黑名单数据库查询失败的情况下,在运营商数据池对应的全量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其中,所述异常标记表示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满足所述客户端的异常条件;
在所述信息查询请求中不包括异常标记的情况下,在所述运营商数据池对应的全量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
可选的,上述装置还包括:
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在查询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多个用户的情况下,将多个用户中最邻近使用待识别来电号码的用户,确定为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目标用户。
对应于上述图3或图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装置,应用于客户端,可以包括:
号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识别来电号码;
信息请求模块,用于向服务端发送包含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以使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在满足所述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所述号码注册地信息所属区域不同,所述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所述历史通讯区域信息所属区域不同,所述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所述常用通讯基站信息不同中的至少一项时,确定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并在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的情况下,生成表示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异常的预警信息,将所述预警信息反馈给客户端;
第一来电提醒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端在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反馈的所述预警信息,并根据所述预警信息进行异常来电提醒。
可选的,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来电提醒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端在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不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反馈的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或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并显示所述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或所述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
可选的,上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在通讯数据列表中;并在判断出待识别来电号码不在通讯数据列表中时,触发号码获取模块获取待识别来电号码。
可选的,上述信息请求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满足异常条件;
在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满足异常条件的情况下,向服务端发送携带异常标记的包含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以使所述服务端在所述信息查询请求中还包括异常标记的情况下,在黑名单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使用人相关信息;以及,在所述黑名单数据库查询失败的情况下,在运营商数据池对应的全量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
在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不满足异常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端发送包含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以使所述服务端在所述运营商数据池对应的全量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
可选的,上述判断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满足异常条件,包括:
在满足以下至少一项的情况下,判断待识别来电号码满足异常条件:
待识别来电号码为非通讯号码,且待识别来电号码包含敏感字段;
待识别来电号码在预设周期内的来电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包括处理器701、通信接口702、存储器703和通信总线704,其中,处理器701,通信接口702,存储器703通过通信总线7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7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701,用于执行存储器7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的步骤,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上述电子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现上述任一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的步骤,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的步骤,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电子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信息查询请求,所述信息查询请求中包含待识别来电号码;
基于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
在满足所述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所述号码注册地信息所属区域不同,所述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所述历史通讯区域信息所属区域不同,所述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所述常用通讯基站信息不同中的至少一项时,确定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
在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的情况下,生成表示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异常的预警信息,并将所述预警信息反馈给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预警信息进行异常来电提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用户身份证件信息,用户姓名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对所述用户身份证件信息,和/或所述用户姓名信息进行脱敏处理,得到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
将所述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发送给所述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显示所述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用户身份证件信息,用户姓名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在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不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对所述号码注册地信息、所述历史通讯区域信息、所述常用通讯基站信息、所述当前通讯基站信息、所述用户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所述用户姓名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脱敏处理,得到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
将所述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发送给所述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显示所述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用户身份证件信息,和/或所述用户姓名信息进行脱敏处理,得到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包括:
对所述用户身份证件信息,和/或所述用户姓名信息中的指定字段进行隐藏脱敏处理,得到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包括:
在所述信息查询请求中还包括异常标记的情况下,在黑名单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使用人相关信息;以及,在所述黑名单数据库查询失败的情况下,在运营商数据池对应的全量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其中,所述异常标记表示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满足所述客户端的异常条件;
在所述信息查询请求中不包括异常标记的情况下,在所述运营商数据池对应的全量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查询到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多个用户的情况下,将多个用户中最邻近使用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的用户,确定为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目标用户。
7.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识别来电号码;
向服务端发送包含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以使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在运营商数据池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在满足所述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所述号码注册地信息所属区域不同,所述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所述历史通讯区域信息所属区域不同,所述当前通讯基站信息与所述常用通讯基站信息不同中的至少一项时,确定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并在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的情况下,生成表示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异常的预警信息,将所述预警信息反馈给客户端;
接收所述服务端在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反馈的所述预警信息,并根据所述预警信息进行异常来电提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端在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不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反馈的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或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并显示所述脱敏处理后的用户信息或所述脱敏处理后的目标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在通讯数据列表中;
若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不在所述通讯数据列表中,则执行获取待识别来电号码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服务端发送包含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包括:
判断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满足异常条件;
在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满足异常条件的情况下,向服务端发送携带异常标记的包含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以使所述服务端在所述信息查询请求中还包括异常标记的情况下,在黑名单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使用人相关信息;以及,在所述黑名单数据库查询失败的情况下,在运营商数据池对应的全量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
在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不满足异常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端发送包含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的信息查询请求,以使所述服务端在所述运营商数据池对应的全量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对应的号码注册地信息、历史通讯区域信息、常用通讯基站信息和当前通讯基站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是否满足异常条件,包括:
在满足以下至少一项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满足异常条件:
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为非通讯号码,且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包含敏感字段;
所述待识别来电号码在预设周期内的来电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
12.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来电提醒系统包括服务端以及客户端,其中,所述服务端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所述客户端用于实现权利要求7-11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2111652708.1A 2021-12-30 2021-12-30 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系统及设备 Pending CN1143749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2708.1A CN114374972A (zh) 2021-12-30 2021-12-30 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系统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2708.1A CN114374972A (zh) 2021-12-30 2021-12-30 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系统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4972A true CN114374972A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42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2708.1A Pending CN114374972A (zh) 2021-12-30 2021-12-30 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系统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497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4443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lligent call blocking with block mode
US1085584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ally conducting risk assessments for telephony communications
US9008617B2 (en) Layered graphical event mapping
US9967268B1 (en) Identifying e-mail security threats
CN104954322A (zh) 一种账号的绑定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636505A (zh) 一种保护账号安全的方法及系统
US20110135073A1 (en) Methods to improve fraud detection on conference calling systems by detection of conference moderator password utilization from a non-authorized device
CN109684863B (zh) 数据防泄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3005205A (ja) 悪質電話防止装置、悪質電話防止システム
KR102200253B1 (ko) 문자 메시지 부정 사용 탐지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8540591B (zh) 通讯录管理方法、通讯录管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374972A (zh) 基于运营商数据池的异常来电提醒方法、系统及设备
JP2021197610A (ja) 通知システム、通知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Scott Secrecy and surveillance: lessons from the law of IMSI catchers
CN114338915A (zh) 来电号码风险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08647A (zh) 一种攻击行为处置方法及装置
CN108377357A (zh) 一种可视化平台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13329130A (zh) 基于互联网的伪虚拟电话号码使用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KR101669659B1 (ko) 개인 전화번호 노출을 방지하는 전화상담 방법
JP2015012368A (ja) 依頼人から受け付けた配信リストに基づいてsms送信代行システムに対してsms送信要求を連発することでsmsを配信する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
KR101998472B1 (ko) 사용자 단말, 개인 정보 관리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 매체
US2013005539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privacy of contact information in profile
CN110222526A (zh) 安全防外发的方法及装置
KR101936421B1 (ko) 수신거부전용 스마트 단말을 이용한 간단 수신거부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US20240046397A1 (en) Real-time account analytics for detecting fraudulent activ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