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4957A - 一种短距离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短距离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4957A
CN114374957A CN202011099765.7A CN202011099765A CN114374957A CN 114374957 A CN114374957 A CN 114374957A CN 202011099765 A CN202011099765 A CN 202011099765A CN 114374957 A CN114374957 A CN 114374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ysical layer
layer identifier
access network
version number
numbe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997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9976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49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4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49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2Hybrid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短距离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终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系统消息包括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若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不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失效;若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有效。通过该方法,可以提高短距离通信的效率,节约物理层标识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短距离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短距离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已经可以进行高速的数据信息交换。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在建立连接后,接入网设备会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物理层标识,该物理层标识可以用来在当前的通信范围内唯一标识该终端设备。然而物理层标识的数量是有限的,当该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断开连接后,对应的物理层标识将一直处于被占用的状态,这样会导致通信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短距离通信方法及装置,可以提高短距离通信的效率,节约物理层标识资源。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短距离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系统消息包括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
若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不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失效;
若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有效。
在一实施方式中,若第一物理层标识失效,则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若第一物理层标识有效,则通过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中,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之前,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物理层标识和/或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接入网设备断开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中,若第一物理层标识失效,则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之后,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物理层标识和/或所述第二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第二物理层标识与第一物理层标识不同。
在一实施方式中,若终端设备为目标终端类型,则通过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目标终端类型为接入网设备配置的。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短距离通信方法,应用于接入网设备,该方法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系统消息,系统消息包括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物理层标识;
若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不相同,则在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物理层标识和/或所述第二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第二物理层标识与第一物理层标识不同。
在一实施方式中,向终端设备发送系统消息之前,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物理层标识和/或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终端设备断开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中,与终端设备断开连接之后,若与终端设备断开连接开始经过预设时长,则回收第一物理层标识。
在一实施方式中,与终端设备断开连接之后,若物理层标识的消耗数量达到预设消耗数量,则回收第一物理层标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短距离通信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该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系统消息包括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若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不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失效;
上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有效。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短距离通信装置,应用于接入网设备,该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系统消息,系统消息包括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物理层标识;
上述通信单元还用于若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则在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物理层标识和/或所述第二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第二物理层标识与第一物理层标识不同。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短距离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用户接口,处理器、存储器和用户接口相互连接,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程序指令,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描述的短距离通信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多条指令,一条或多条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描述的短距离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系统消息包括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若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不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失效,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若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有效,通过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通过该方法,可以提高短距离通信的效率,节约物理层标识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短距离通信实施的通信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内短距离通信实施的通信架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短距离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短距离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短距离通信装置的单元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短距离通信装置的实体结构简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具有同样命名的部件、特征、要素可能具有相同含义,也可能具有不同含义,其具体含义需以其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的解释或者进一步结合该具体实施例中上下文进行确定。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文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因此,“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采用了诸如110、120等步骤代号,其目的是为了更清楚简要地表述相应内容,不构成顺序上的实质性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时,可能会先执行120后执行110等,但这些均应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介绍: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和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随机接入过程可分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和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竞争随机接入是指接入资源由终端设备自行随机获取,非竞争随机接入是指终端设备的接入资源由接入网设备分配。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发起随机接入前终端设备是否收到来自网络分配的专用随机接入资源。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是终端设备根据小区系统消息中广播的随机接入参数随机选择接入资源发起的。因此,不同的终端设备可能选择到相同的随机接入资源,这样就会发送碰撞,导致此次的随机接入失败。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网络架构进行说明。
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短距离通信实施的通信架构图,该通信架构图包括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部署服务小区,在该服务小区内,接入网设备可以与范围内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其中,该服务小区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信道,以作为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媒介,例如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PUSCH)等等。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接入网设备所部属的服务小区中可以分布一个及以上的终端设备。另外,接入网设备的周围也可以分布其他的接入网设备,各个接入网设备也可以互联,从而进行更加广泛的通信,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短距离,可以指的是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在若干米范围内,或者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范围内等。
如图1所示的通信架构可以应用于车内短距离通信架构,如图2所示,该车内短距离通信架构也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其中,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安装在汽车上的;终端设备可以是安装在汽车上的,例如汽车自带的电脑、智能设备等,也可以是不安装在汽车上的,例如用户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技术方案可适用于第5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还可适用于4G、3G通信系统,还可适用于未来新的各种通信系统,例如6G、7G、车内短距离通信系统等。本发明技术方案也适用于不同的网络架构,包括但不限于中继网络架构、双链接架构、车辆到任何物体的通信(Vehicle-to-Everything)架构、车内短距离通信架构等架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核心网可以是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简称EPC)、5G Core Network(5G核心网),还可以是未来通信系统中的新型核心网。5G CoreNetwork由一组设备组成,并实现移动性管理等功能的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提供数据包路由转发和QoS(Quality of Service)管理等功能的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提供会话管理、IP地址分配和管理等功能的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等。EPC可由提供移动性管理、网关选择等功能的MME、提供数据包转发等功能的Serving Gateway(S-GW)、提供终端地址分配、速率控制等功能的PDN Gateway(P-GW)组成。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接入网设备,是网络侧的一种用于发射或接收信号的实体,可以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以包括IP网络等。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接入网设备可以是LTE中的eNB,还可以是新无线控制器(New Radio Controller,NR controller),可以是5G系统中的gNB,可以是集中式网元(Centralized Unit),可以是新无线基站,可以是射频拉远模块,可以是微基站,可以是中继(Relay),可以是分布式网元(Distributed Unit),可以是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或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可以是车内短距离通信系统中的G节点或者任何其它无线接入设备,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基站(base station,简称BS),也可称为基站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RAN)用以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例如在2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基地无线收发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3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节点B(NodeB),在4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在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简称WLAN)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5G新无线(New Radio,简称NR)中的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gNB,以及继续演进的节点B(ng-eNB),其中gNB和终端之间采用NR技术进行通信,ng-eNB和终端之间采用E-UTRA(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技术进行通信,gNB和ng-eNB均可连接到5G核心网。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还包含在未来新的通信系统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控制器,是一种管理基站的装置,例如2G网络中的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简称BSC)、3G网络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Controller,简称RNC)、还可指未来新的通信系统中控制管理基站的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定义接入网到终端的单向通信链路为下行链路,在下行链路上传输的数据为下行数据,下行数据的传输方向称为下行方向;而终端到接入网的单向通信链路为上行链路,在上行链路上传输的数据为上行数据,上行数据的传输方向称为上行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终端设备,是用户侧的一种用于接收或发射信号的实体。终端设备可以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终端设备可以与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进行通信。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无线终端、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等等。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常见的终端设备例如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车辆、路边设备、飞行器、T节点、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以下对本申请所提供的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进行详细地介绍。
为了可以提高短距离通信的效率,节约物理层标识资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短距离通信方法及装置,下面进一步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短距离通信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短距离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当该图3中所示的方法被应用于终端设备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310、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系统消息包括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在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之前,可能与该接入网设备建立过连接。终端设备第一次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时可以是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也可以是通过非竞争随机接入来实现的。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后,则可以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物理层标识和/或该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并保存该第一物理层标识和/或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在终端设备保存该第一物理层标识后,可以与接入网设备断开连接。即,当前的终端设备是处于与该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断开后,再次尝试与该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的状态。
其中,该第一物理层标识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预配置的,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为该终端设备配置的。物理层标识可以用来在通信域,例如接入网设备所部属的服务小区内,唯一标识该物理层标识所对应的终端设备。另外,接入网设备可以负责维护该通信域中的终端设备与物理层标识的映射关系,通过该映射关系,接入网设备可以知道将哪个物理层标识分配给了哪个终端设备。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一个物理层标识可以对应一个版本号信息。终端设备获取一个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可以是通过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来实现的,也可以是第该物理层标识进行读取和识别,从而得到对应的版本号信息的,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当终端设备期待再次与该接入网设备进行连接时,则会先读取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从系统消息中获取标识信息,读取标识信息所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将该标识信息所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终端设备中所保存的物理层标识(即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进行对比。
320、若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不相同,则确定第一物理层标识失效。
终端设备若确定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不相同,则说明接入网设备已经将分配给该终端设备的第一物理层标识进行了回收,第一物理层标识已失效。此时终端设备已经不能再使用该第一物理层标识,则终端设备会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连接建立后,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物理层标识和/或第二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该第二物理层标识与第一物理层标识不同。这样,终端设备就对物理层标识进行了更新,接入网设备可以继续在该通信域中唯一标识该终端设备。
330、若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相同,则确定第一物理层标识有效。
终端设备若确定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相同,则说明接入网设备未对该终端设备的第一物理层标识进行回收,第一物理层标识有效。这样,终端设备则可以通过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通过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可以提高通信连接建立的效率和成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的第一物理层标识未被接入网设备回收时,终端设备可以使用该第一物理层标识通过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来与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而若终端设备的第一物理层标识被接入网设备回收,则终端设备只能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来与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而终端设备首次与接入网设备进行连接时,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终端设备为目标终端类型,则该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该目标终端类型为接入网设备配置的。也就是说,对于终端设备类型为目标终端类型的终端设备,可以不受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的限制。不论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网络标识的版本号是否与接入网设备的系统消息中标识信息所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是否相同,该终端设备均可以通过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例如,接入网设备可以将如图2所示的汽车中的自带的平板电脑配置为目标终端类型,这样该平板电脑在汽车关闭后重新启动时,可以通过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提高连接的效率和成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终端设备为另一种特定的终端类型,则不论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网络标识的版本号是否与接入网设备的系统消息中标识信息所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是否相同,该终端设备均需要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
接下来结合具体的例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短距离通信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2所示的汽车中的终端设备为用户携带的终端设备。当用户首次携带该终端设备进入汽车中的接入网设备所部属的服务小区时,终端设备可以与该接入网设建立连接,此时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物理层标识。该终端设备可能会由于各种情况与接入网设备断开连接,例如用户携带该终端设备离开该服务小区的范围,或用户手动关闭与该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等。当终端设备期待再次与该接入网设备进行连接时,则会先读取汽车中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从系统消息中获取标识信息,读取标识信息所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进行对比。若两者相同,则采用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若两者不相同,则采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采用了诸如310、320、330等步骤代号,其目的是为了更清楚简要地表述相应内容,不构成顺序上的实质性限制。例如,若若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不相同,终端设备只执行步骤320,不执行步骤330;若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相同,终端设备只执行步骤330,不执行步骤320。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终端设备再次与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可以通过对终端设备保存的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和接收到的系统消息中标识信息所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进行对比,若两者相同则采用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若两者不相同,则采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这样可以提高通信连接建立的效率,进而提高短距离通信的效率。
请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短距离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当该图4中所示的方法被应用于接入网设备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410、向终端设备发送系统消息,系统消息包括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物理层标识。
其中,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广播的方法,向终端设备发送系统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系统消息之前,接入网设备可以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可以是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也可以是通过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来建立连接的。这样接入网设备就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物理层标识和/或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可以在通信域中唯一标识该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保存第一物理层标识后,可以与接入网设备断开连接。也就是说,当前的终端设备是处于与该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断开后,再次尝试与该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的状态。
420、若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不相同,则在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物理层标识和/或所述第二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第二物理层标识与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不同。
若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不相同,则说明接入网设备已对该终端设备的第一物理层标识进行了回收,第一物理层标识已失效,终端设备会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在连接建立后,接入网设备则会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物理层标识和/或所述第二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并指示终端设备对物理层标识进行更新,例如指示终端设备删除第一物理层标识,保存第二物理层标识。其中,该第二物理层标识与第一物理层标识不同。
若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相同,则说明接入网设备未对该终端设备的第一物理层标识进行回收,第一物理层标识有效,则可以通过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该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网设备可以在向终端设备发送系统消息之前,与终端设备断开连接之后,若确定与终端设备断开连接开始经过预设时长,则回收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其中,该预设时长可以是接入网设备设置的。这样,就可以避免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断开时间过长,导致第一物理层标识长时间处于被占用状态,却又不被使用,造成物理层标识的资源浪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网设备可以在向终端设备发送系统消息之前,与终端设备断开连接之后,若检测到物理层标识的消耗数量达到预设消耗数量,则回收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这是因为物理层标识是有限的,当环境中的终端设备过多,则会导致物理层标识不够用,故接入网设备会将断开连接的终端设备的物理层标识进行回收,供其他新接入的终端设备使用。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接入网设备可以在与终端设备断开连接开始经过预设时长,或者检测到物理层标识的消耗数量达到预设消耗数量时,对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物理层标识进行回收。通过该方法,可以节约物理层标识的资源。
请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短距离通信装置的单元示意图。图5所示的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3图4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功能。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包含上述不同功能、实施步骤的组合,包含软件和硬件的实施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装置的逻辑结构可包括:通信单元510和处理单元520。当该装置被应用于终端设备时:
通信单元510,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系统消息包括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
上述通信单元510还用于若处理单元520判断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不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失效;
上述通信单元510还用于若上述处理单元520判断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有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通信单元510还用于若第一物理层标识失效,则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若第一物理层标识有效,则通过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之前,上述通信单元510还用于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物理层标识和/或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接入网设备断开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一物理层标识失效,则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之后,上述通信单元510还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物理层标识和/或所述第二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第二物理层标识与第一物理层标识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上述处理单元520判断终端设备为目标终端类型,则通信单元510还用于通过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目标终端类型为接入网设备配置的。
当该装置被应用于接入网设备时:
通信单元510,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系统消息,系统消息包括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物理层标识;
若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不相同,则在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后,上述通信单元510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物理层标识和/或所述第二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第二物理层标识与第一物理层标识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向终端设备发送系统消息之前,上述通信单元510还用于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物理层标识和/或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终端设备断开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终端设备断开连接之后,处理单元520用于若与终端设备断开连接开始经过预设时长,则回收第一物理层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终端设备断开连接之后,上述处理单元520还用于若物理层标识的消耗数量达到预设消耗数量,则回收第一物理层标识。
请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短距离通信装置的实体结构简化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处理器610、存储器620以及通信接口630,该处理器610、存储器620以及通信接口630通过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连接。
处理器610被配置为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图2和图4中方法相应的功能。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610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620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620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简称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简称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简称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简称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简称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简称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简称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简称DR RAM)。
通信接口630用于收发数据、信息或消息等,也可以描述为收发器、收发电路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该短距离通信装置应用终端设备时,该处理器610可以调用存储器6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执行以下操作:
控制通信接口630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系统消息包括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
控制通信接口630若处理器610调用存储器6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判断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不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失效;
控制通信接口630若处理器610调用存储器6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判断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有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通信接口630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若第一物理层标识失效,则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若第一物理层标识有效,则通过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之前,控制通信接口630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物理层标识和/或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接入网设备断开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处理器610调用存储器6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判断第一物理层标识失效,则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之后,控制通信接口630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物理层标识和/或所述第二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第二物理层标识与第一物理层标识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处理器610调用存储器6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判断终端设备为目标终端类型,则控制通信接口630通过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目标终端类型为接入网设备配置的。
当该装置被应用于接入网设备时:
控制通信接口630向终端设备发送系统消息,系统消息包括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物理层标识;
若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不相同,则在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后,控制通信接口630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物理层标识和/或所述第二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第二物理层标识与第一物理层标识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向终端设备发送系统消息之前,控制通信接口630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物理层标识和/或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终端设备断开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终端设备断开连接之后,处理器610调用存储器6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若与终端设备断开连接开始经过预设时长,则回收第一物理层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终端设备断开连接之后,处理器610调用存储器6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若物理层标识的消耗数量达到预设消耗数量,则回收第一物理层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处理设备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存储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存储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短距离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所述系统消息包括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
若所述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所述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不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失效;
若所述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所述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有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失效,则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
若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有效,则通过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
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和/或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
与所述接入网设备断开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失效,则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物理层标识和/或所述第二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所述第二物理层标识与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终端设备为目标终端类型,则通过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目标终端类型为所述接入网设备配置的。
6.一种短距离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系统消息,所述系统消息包括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物理层标识;
若所述标识信息指示的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与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不相同,则在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物理层标识和/或所述第二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所述第二物理层标识与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终端设备发送系统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和/或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的版本号信息;
与所述终端设备断开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终端设备断开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与所述终端设备断开连接开始经过预设时长,则回收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终端设备断开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物理层标识的消耗数量达到预设消耗数量,则回收所述第一物理层标识。
10.一种短距离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用户接口,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用户接口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短距离通信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多条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短距离通信方法。
CN202011099765.7A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短距离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43749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9765.7A CN114374957A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短距离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9765.7A CN114374957A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短距离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4957A true CN114374957A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38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99765.7A Pending CN114374957A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短距离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495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39387B (zh) 一种上行小数据的传输方法、网络侧du和网络侧cu
US20230016378A1 (en) Pdu session management
US10667317B2 (en)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of handling secondary cell group configuration in secondary node change
CN115002924A (zh) 一种上行小数据的传输方法、网络侧du和网络侧cu
US20180227737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New Radio Capabilities
US1113988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dio link sharing
WO2021232910A1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通信装置
EP3474601B1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 protocol data unit session and a network slice
US10887933B2 (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056733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up relay lin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405637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JP2019504518A (ja) 接続確立方法及び装置
CN108347725B (zh) 通信方法和设备
WO2020244435A1 (zh) 用于发送终端策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KR20220110699A (ko) 무선 메시 네트워크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이를 수행하는 컴퓨터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기록 매체
CN108934067B (zh) 一种获取寻呼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US20180332651A1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a Modification Procedure
CN111565479B (zh) 通信方法及其装置、系统
CN114374957A (zh) 一种短距离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8195971A1 (zh) 获取上下文配置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CN113454929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15188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20503739A (ja) 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13709763A (zh) 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4557004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