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1789A - 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以及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以及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1789A
CN114371789A CN202011097722.5A CN202011097722A CN114371789A CN 114371789 A CN114371789 A CN 114371789A CN 202011097722 A CN202011097722 A CN 202011097722A CN 114371789 A CN114371789 A CN 1143717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key
handed
touch screen
coordinate
draw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977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71789B (zh
Inventor
方修意
杨秀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gyuany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gyuan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gyuany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gyuan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977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17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1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17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717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17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80Creating or modifying a manually drawn or painted image using a manual input device, e.g. mouse, light pen, direction keys on keyboar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以及实现方法,其包括触屏模块,包括触屏板、均布于触屏板的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用于感应压感笔的按压位置;主体模块,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CPU;热键模块,包括连接于壳体的多个热键,所述CPU设置有多个功能单元;将同一热键耦接的两功能单元称为功能单元组,将位于对称点的两个热键分别称为热键A和热键B,所述热键A和所述热键B耦接于同一功能单元组,且热键A控制其对应功能单元组中的一个功能单元,热键B控制其对应功能单元组的另一个功能单元;切换模块,包括设置于壳体的切换开关。本申请具有同时适用于惯用左手与惯用右手的使用者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以及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绘图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
背景技术
在美术绘图领域,有多重应用非常广的电子化绘图装置设备,常见的有数位板、绘图板、手绘板等等,通常是由一块感应板和一支压感笔组成,是计算机输入设备的一种。
绘画装置主要针对设计类的办公人士,用作绘画创作方面,就像画家的画板和画笔。我们在电影中常见的逼真的画面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就是在感应板上一笔一笔画出来的,这项绘画功能,是键盘与鼠标所无法媲美的。
然而,因为惯用右手的人远比惯用左手的人多,所以绘图装置一般均针对惯用右手的使用者设计,不便于惯用左手使用者使用,因此存在待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具有同时适用于惯用左手与惯用右手使用者的特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包括:
触屏模块,包括触屏板、均布于触屏板的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用于感应压感笔的按压位置;
主体模块,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CPU,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开口,称为开口侧,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封闭;所述触屏板连接于壳体的开口侧,且所述触屏板与所述CPU耦接;
热键模块,包括连接于壳体的多个热键,多个所述热键排布形成的图形为中心对称图形,所述CPU设置有多个功能单元,每个热键均同时耦接于两个不同的功能单元;将同一热键耦接的两功能单元称为功能单元组,将位于对称点的两个热键分别称为热键A和热键B,所述热键A和所述热键B耦接于同一功能单元组,且热键A控制其对应功能单元组中的一个功能单元,热键B控制其对应功能单元组的另一个功能单元;
切换模块,包括设置于壳体的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耦接于功能单元与热键之间,用于对热键A与热键B所控制的功能单元进行互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左右手切换时,首先将绘图装置整体转动180度,此时热键的位置随壳体进行转动,从右惯手的习惯位置旋转到左惯手的习惯位置,使左惯手的使用者能够方便使用绘图装置;
随后按动切换开关,对于热键模块来说,在绘图装置已经整体转动180度后,所有热键虽然都已经转动到了左惯手的位置,但是转动后热键位置发生了颠倒,以一个热键举例来说,原本该热键及其代表的功能单元,在右惯手状态时位于所有热键的左上位置,现在却转到了所有热键右下位置,这就造成了用户使用的不便,因此将位于对称点的两热键的功能单元互换,使用户在使用绘图装置时,不必重新记忆功能单元所在的热键位置;
同时,由于不同功能单元的常用程度不同,所以将常用程度最高的功能单元设置保持在最上方的热键位置,也更便于用户的使用。
优选的,绘图装置用于耦接计算机,所述触屏板为中心对称图形,所述计算机的显示屏上均布有图像单元;
每个感应单元均同时耦接于两个不同的图像单元,将同一感应单元耦接的两图像单元称为图像单元组,将位于对称点的两个感应单元分别称为感应单元A和感应单元B,所述感应单元A和所述感应单元B耦接于同一图像单元组,且感应单元A控制其对应图像单元组中的一个图像单元,感应单元B控制其对应图像单元组的另一个图像单元;
所述切换开关还耦接于图像单元与感应单元之间,用于对感应单元A与感应单元B所控制的图像单元进行互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绘图装置在使用时,可以直接在触屏板出现图像,也可以连接到计算机上,由计算机的显示屏出现图像;
在使用计算机显示屏显示图像时,主要是通过感应单元来确定压感笔在触屏板表面的相对位置,并将该位置以数据的形式输入给计算机,使计算机的图像单元根据对应感应单元在触屏板的位置数据,定位于计算机显示屏的对应位置;随后依据压感笔在触屏板表面的位置的变化,显示屏上进行对应的变化移动,形成与触屏板上相同的绘画图像;
对于触屏模块来说,在绘图装置已经整体转动180度的基础上,如果感应单元与图像单元的对应关系不做改变,那么此时位于触屏板右上方的感应单元实际对应于显示屏左下方的图像单元,在触屏板上做出的图像也就与计算机显示屏的图像发生了颠倒。因此,通过切换开关的切换,将对称点上的两感应单元所对应的图像单元互换,相当于把图像单元也转动了180度,从而将已经颠倒的图像转回到正常视角。
优选的,所述热键模块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位于所述热键排布形成的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绘图装置与计算机连接时,由于感应单元与图像单元的对应关系,实际上是由压感笔的位置来控制计算机上光标的位置,因此可以由绘图装置来代替鼠标的一部分功能,但是,鼠标中还设置有滚轮,所以在绘图装置上也对应设置有滚轮,来实现鼠标的滚轮功能,满足用户的使用习惯。
优选的,多个所述热键均连接壳体的开口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方便用户触碰使用,一般需要将热键设置的较大,但是为了保证电子产品轻、薄的优点,将较大的热键设置在壳体的厚度面,就会增大壳体的厚度,因此在本申请中将热键设置在壳体的开口侧,无需为设置热键而增大壳体的厚度,并且触屏板也位于壳体的开口侧,使用户触屏板绘画时,可以方便的使用热键。
优选的,所述切换开关包括多个继电器、控制多个继电器同时得电或同时断电的拨动开关,每个所述继电器均包括线圈、常开触点开关、常闭触点开关,且所述继电器与热键一一对应,常开触点开关耦接于对应热键的功能单元组的其中一个功能单元,常闭触点开关耦接于对应热键的功能单元组的另一个功能单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继电器的得电、断电来使常开触点开关与常闭触点开关的开关状态切换,从而使热键所电连的功能单元进行切换,实现功能单元的切换。
优选的,所述热键包括按键壳、连接于按键壳的电子标识牌,所述电子标识牌包括多个标识符号,所述标识符号与功能单元一一对应,且所述电子标识牌所显示的标识符号随功能单元变化而变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热键对应的功能单元变化了,如果标识不随之进行改变,那么就会使标识与实际功能不一致,给使用者带来困扰,因此使用电子标识牌进行标识,随着热键对应的功能单元变化,热键上的标识符号也进行变化,使功能单元与标识符号保持一致。
本申请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的实现方法,具有使绘图装置能够同时适用于惯用左手与惯用右手使用者的特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的实现方法,包括:
将绘图装置整体平转180度;
触发切换开关,根据切换算法进行左右手模式切换;
所述左右手模式切换包括:
触屏模块切换,将转动后的触屏板与计算机显示屏重新定位;
热键模块切换,将转动后的热键与功能单元重新定位;
游标补偿量切换,将转动后的补偿量进行重新配置,所述游标补偿量用于补偿用笔时压感笔倾斜按压触屏板导致的倾斜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绘图装置以后,使用切换开关,来将触屏板与计算机显示屏重新对应,避免触屏板上画出的图像反向出现在显示屏上;同时将热键与功能单元重新定位,使常用的热键仍能保持在方便按触的位置;然后也对游标补偿量进行切换,使适应于右惯手的补偿量切换为适用于左惯手的补偿量。
优选的,所述触屏板呈矩形,应用于触屏模块切换,所述切换算法包括:
以触屏板一个端点为原点,对触屏板的所有点位进行坐标定义,生成每个点位的(x,y)坐标值,该坐标值与计算机显示屏的坐标值对应;
将X方向距离原点最远的坐标值称为X轴预设坐标最大值,将Y方向距离原点最远的坐标值称为Y轴预设坐标最大值;
以所述X轴预设坐标最大值为被减数,每个点位的X坐标为减数,得到每个点位的X轴差值;以所述Y轴预设坐标最大值为被减数,每个点位的Y坐标为减数,得到每个点位的Y轴差值;以所述X轴差值作为新X坐标值,以所述Y轴差值作为新Y坐标值,以所述新X坐标值、所述新Y坐标值生成新点位坐标,新点位与原点位互为矩形的中心对称点,随后将原点位对应的计算机显示屏坐标值与所述新点位坐标进行定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计算机显示屏大多是矩形,传统制图中使用的画纸也大多是矩形,所以将触屏板也设置为矩形,利用矩形规整的边与端点,通过切换算法将转动后的坐标值方便的与计算机显示屏重新对应,避免转动绘图装置后计算机上图像与触屏板上实际所画图像反向的问题。
优选的,应用于热键模块切换,所述切换算法包括:
控制拨动开关得电或断电;
控制电子标识牌的标识符号与热键的实际功能单元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拨动开关控制热键与功能单元的重新对应,并且同时控制电子标识牌的标识符号进行转换,与实际的功能单元相对应。
优选的,以触屏板一个端点为原点,对触屏板的所有点位进行坐标定义,生成每个点位的(x,y)坐标值;
将所述游标补偿量分为X轴补偿值、Y轴补偿值,点位的X坐标附加X轴补偿值、点位的Y坐标附加Y轴补偿值,得到标准线;
应用于游标补偿量,所述切换算法包括,将附加所述X轴补偿值,改为减去所述X轴补偿值;将附加所述Y轴补偿值,改为减去所述Y轴补偿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左惯手的使用者仍能使用游标补偿量对绘图进行补偿,得到标准线。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切换模块的设置,在转动绘图装置后切换热键的位置,使左惯手和右惯手的用户均能够方便的使用热键;
2.通过切换模块的设置,在转动绘图装置后,使触屏板上的感应单元与计算机显示屏上的图像单元再次保持对应,从而将转动后已经颠倒的图像转回到正常视角。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正视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电路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4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触屏模块;11、触屏板;2、壳体;3、热键模块;31、热键;32、滚轮;4、切换开关;5、常开触点开关;6、常闭触点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参照图1、图2,包括主体模块、连接于主体模块且用于与压感笔配合绘图的触屏模块1、预设了多种常用功能的热键模块3、进行左惯手与右惯手切换的切换模块。
其中触屏模块1原理上类似于智能手机的触摸屏,触屏模块1包括触屏板11、均布于触屏板11表面的感应单元,感应单元用于感受压感笔的按压位置、按压力度,从而区别与计算机软件的鼠标绘图方式,使用户能够进行更高标准的作画。
主体模块包括壳体2、设置有多个功能单元的CPU、连接CPU与其余功能模块的连接线路。壳体2的一侧开口,另一侧封闭,将壳体2开口的一侧称为开口侧,触屏板11连接于开口侧并且将开口密封,从而由触屏板11、壳体2围成了一个密封的空腔,上述CPU与连接线路均位于空腔内,被壳体2与触屏板11进行保护。
热键模块3包括多个热键31,热键31均连接在壳体2的开口侧,对于右惯手的使用者而言,一般将热键31设置在壳体2的左手边,由左手进行辅助操作。常用的热键31功能一般有擦除、放大、缩小、顺时针转动图像、逆时针转动图像、重整角度、重置位置等等,而不同的热键31功能的常用程度有又所区别,因此对热键31功能进行排列,将最常用的热键31功能设置在最上方的热键31处,便于用户记忆与使用。
在绘图装置与计算机连接时,如果同时还需要操作鼠标控制计算机光标,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因此一般由绘图装置来实现鼠标的功能。具体的,通过感应单元来确定压感笔在触屏板11表面的相对位置,并将该位置以数据的形式输入给计算机,使计算机的光标根据压感笔在触屏板11表面相对位置的数据,定位于计算机屏幕的对应位置。随后依据压感笔在感应板表面的位置的变化,光标进行对应的变化移动,从而形成与鼠标类似的控制电脑光标的功能。
但是,大部分鼠标中都设置有滚轮32,为了满足用户的使用习惯,所以热键模块3上也对应设置有滚轮32,来实现鼠标的滚轮32功能,例如在顺时针转动滚轮32与逆时针转动滚轮32时,分别控制图像的放大与缩小、或者图像的视角转动等等。
在进行左惯手与右惯手的切换时,首先将绘图装置整体转动180度,此时热键31、滚轮32的位置随壳体2进行转动,从壳体2的左手边旋转到壳体2的右手边,使左惯手的使用者能够方便的使用右手进行辅助绘图工作。
但是虽然将热键31的位置转到了左惯手的方便位置,但是转动后热键31位置发生了颠倒,以一个热键31举例来说,原本该热键31及其代表的功能单元,在右惯手状态时位于所有热键31的左上位置,现在却转到了所有热键31右下位置,这就与上述“将最常用的热键31功能设置在最上方的热键31处”不符,造成了用户使用的不便。而对于老用户来说,还需要在转动后重新记忆所需功能所对应的热键31位置,十分不便。
因此设置切换模块,在转动绘图装置后通过切换模块将热键31的位置也进行转换,使热键31的相对位置保持不便。
具体的,将多个热键31以中心对称图形排布在壳体2上,滚轮32设置于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从而使热键模块3的按键排布图形在转动前后保持一致,方便用户使用。
同时,在热键31对应的功能单元上,热键31与功能单元两两对应,每个热键31均同时耦接于两个不同的功能单元,每个功能单元也同时被两个热键31耦接。例如将同一热键31耦接的两功能单元称为功能单元组,将位于对称点的两个热键31分别称为热键A和热键B,热键A和热键B耦接于同一功能单元组,且热键A控制其对应功能单元组中的一个功能单元,热键B控制其对应功能单元组的另一个功能单元。
而切换模块包括耦接于功能单元与热键31之间的切换开关4,切换开关4使用触点开关,并且连接于壳体2的一侧,在使用切换开关4进行切换后,热键A与热键B所控制的功能单元进行互换。由于热键A与热键B本就在中心对称图像的对称点上,所以就相当于将热键31所对应的所有功能单元转动了180度,使功能单元回到转动绘图装置前的热键31相对位置。
同样的,如果绘图装置耦接于计算机进行画图显示,在转动绘图装置后,由于感应单元随触屏板11发生了转动,而计算机显示屏与触屏板11的对应关系没有改变,那么就会造成触屏板11上后续绘制图像与计算机实际生成图像的颠倒。
因此,将触屏板11设置为矩形,将计算机显示屏均匀的划分为多个图像单元,图像单元与触屏板11的感应单元两两对应,即每个感应单元均同时耦接于两个不同的图像单元,每个图像单元也同时耦接两个感应单元。
将同一感应单元耦接的两图像单元称为图像单元组,矩形为中心对称图形,将位于对称点的两个感应单元分别称为感应单元A和感应单元B,感应单元A和感应单元B耦接于同一图像单元组,且感应单元A控制其对应图像单元组中的一个图像单元,感应单元B控制其对应图像单元组的另一个图像单元。
在使用切换开关4进行切换时,将感应单元A与感应单元B所对应的图像单元进行互换,因为感应单元A与感应单元B位于对称点,所以就相当于把图像单元也转动了180度,从而将已经颠倒的图像对应关系转回到正常视角的对应关系。
实施原理:在进行左右手切换时,首先将绘图装置整体转动180度,此时热键31、触屏板11的位置均随壳体2进行转动,从右惯手的习惯位置旋转到左惯手的习惯位置,使左惯手的使用者能够方便使用绘图装置;
随后拨动切换开关4,通过切换开关4将位于对称点的两热键31的对应功能单元进行互换,同时将位于对称点的两感应单元的对应图像单元进行互换,最终使左惯手的使用者能够正常的使用切换后的绘图装置。
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切换开关4包括多个继电器、控制多个继电器同时得电或同时断电的拨动开关,其中继电器集成于CPU电路中,拨动开关连接在壳体2上。
继电器与热键31一一对应,每个继电器均包括线圈、常开触点开关5、常闭触点开关6,常开触点开关5耦接于对应热键31的功能单元组的其中一个功能单元,常闭触点开关6耦接于对应热键31的功能单元组的另一个功能单元,从而在拨动开关的开关状态转换时,线圈的得电、断电状态随之转换,使常开触点开关5、常闭触点开关6的开闭状态转换,最终使热键31与转换前电连的功能单元断开连接,使热键31与转换前未电连的功能单元电连。
同样的,可进行感应单元与图像单元的切换。
实施例3,如图1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由于热键31对应的功能单元变化了,如果热键31表面的标识不随之进行改变,那么就会使标识与实际功能不一致,给使用者带来困扰,因此使用电子标识牌对热键31进行标识。
具体的,热键31包括按键壳,电子标识牌连接在按键壳朝外的一侧,且电子标识牌的显示屏与触屏板11保持平行状态。电子标识牌与CPU耦接,在热键31对应的功能单元发生变化时,电子标识牌的标识符号也进行变化,使功能单元与标识符号保持一致。
实施例4,如图1、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的实现方法,在实现惯用手切换时,首先将绘图装置整体平转180度;
然后触发切换开关4,根据切换算法进行左右手模式切换;
左右手模式切换包括:
触屏模块1切换,将转动后的触屏板11与计算机显示屏重新定位,避免触屏板11上画出的图像出现在显示屏时呈反向;
热键模块3切换,将转动后的热键31与功能单元重新定位,使常用的热键31仍能保持在方便按触的位置;
游标补偿量切换,将转动后的补偿量进行重新配置,游标补偿量用于补偿用笔时压感笔倾斜按压触屏板11导致的倾斜量,切换后能够使适应于右惯手的补偿量切换为适用于左惯手的补偿量。
触屏板11呈矩形,应用于触屏模块1切换,
具体的,在进行触屏模块1的切换时,切换算法具体为:
以触屏板11的左下角端点为原点,对触屏板11的所有点位进行坐标定义,生成每个点位的(x,y)坐标值,该坐标值与计算机显示屏的坐标值对应。
将触屏板11右下角的X轴坐标值称为X轴预设坐标最大值XMAX,将触屏板11左上角的Y轴坐标值称为Y轴预设坐标最大值YMAX,触屏板11的右上角坐标即为(XMAX,YMAX);
以XMAX为被减数,每个点位的X坐标为减数,得到每个点位的X轴差值;以YMAX为被减数,每个点位的Y坐标为减数,得到每个点位的Y轴差值;以X轴差值作为新X坐标值,以Y轴差值作为新Y坐标值,以新X坐标值、新Y坐标值生成新点位坐标,从而使新点位与作为减数的原点位互为矩形的中心对称点。
随后根据原点位与计算机显示屏坐标值的对应关系、原点位与新点位的对应关系,来将新点位坐标与计算机显示屏坐标进行定位,保证计算机显示屏上图像与触屏板11上绘制图像的一致。
如图3、图4所示,在进行热键模块3的切换时,切换开关4包括多个继电器、控制多个继电器同时得电或同时断电的拨动开关,切换算法控制通过控制拨动开关来控制继电器,从而使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5、常闭触点开关6的开闭状态转换,最终使热键31与转换前电连的功能单元断开连接,使热键31与转换前未电连的功能单元电连。
同时,切换开关4与电子标识牌耦接,在切换开关4控制拨动开关进行状态转换时,切换算法同时控制电子标识牌转换标识符号,保持表示符号与热键31实际功能单元的对应。
在进行游标补偿时,将游标补偿量分为X轴补偿值、Y轴补偿值,并根据压感笔所绘出的每个点位的(x,y)坐标值,将点位的X坐标附加X轴补偿值、点位的Y坐标附加Y轴补偿值,最终得到补偿后的标准线,其中X轴补偿值与Y轴补偿值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可以根据用户的用笔习惯进行设置调整。
而在左右手切换后,如果从右惯手切换到左惯手,那么向右倾斜的笔触也就变成了向左倾斜,此时仍保持原本的附加补偿值,只会偏移的更远。因此在进行游标补偿量的切换时,切换算法将点位的X坐标附加X轴补偿值,改为点位的X坐标减去X轴补偿值;将点位的Y坐标附加Y轴补偿值,改为点位的Y轴坐标减去Y轴补偿值,使左惯手的使用者仍能使用游标补偿量对绘图进行补偿,得到标准线。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屏模块(1),包括触屏板(11)、均布于触屏板(11)的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用于感应压感笔的按压位置;
主体模块,包括壳体(2)、位于壳体(2)内的CPU,所述壳体(2)的一侧设有开口,称为开口侧,所述壳体(2)的另一侧封闭;所述触屏板(11)连接于壳体(2)的开口侧,且所述触屏板(11)与所述CPU耦接;
热键模块(3),包括连接于壳体(2)的多个热键(31),多个所述热键(31)排布形成的图形为中心对称图形,所述CPU设置有多个功能单元,每个热键(31)均同时耦接于两个不同的功能单元;将同一热键(31)耦接的两功能单元称为功能单元组,将位于对称点的两个热键(31)分别称为热键A和热键B,所述热键A和所述热键B耦接于同一功能单元组,且热键A控制其对应功能单元组中的一个功能单元,热键B控制其对应功能单元组的另一个功能单元;
切换模块,包括设置于壳体(2)的切换开关(4),所述切换开关(4)耦接于功能单元与热键(31)之间,用于对热键A与热键B所控制的功能单元进行互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其特征在于:绘图装置用于耦接计算机,所述触屏板(11)为中心对称图形,所述计算机的显示屏上均布有图像单元;
每个感应单元均同时耦接于两个不同的图像单元,将同一感应单元耦接的两图像单元称为图像单元组,将位于对称点的两个感应单元分别称为感应单元A和感应单元B,所述感应单元A和所述感应单元B耦接于同一图像单元组,且感应单元A控制其对应图像单元组中的一个图像单元,感应单元B控制其对应图像单元组的另一个图像单元;
所述切换开关(4)还耦接于图像单元与感应单元之间,用于对感应单元A与感应单元B所控制的图像单元进行互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键模块(3)还包括滚轮(32),所述滚轮(32)位于所述热键(31)排布形成的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热键(31)均连接壳体(2)的开口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4)包括多个继电器、控制多个继电器同时得电或同时断电的拨动开关,每个所述继电器均包括线圈、常开触点开关(5)、常闭触点开关(6),且所述继电器与热键(31)一一对应,常开触点开关(5)耦接于对应热键(31)的功能单元组的其中一个功能单元,常闭触点开关(6)耦接于对应热键(31)的功能单元组的另一个功能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键(31)包括按键壳、连接于按键壳的电子标识牌,所述电子标识牌包括多个标识符号,所述标识符号与功能单元一一对应,且所述电子标识牌所显示的标识符号随功能单元变化而变化。
7.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的实现方法,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条所述的绘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绘图装置整体平转180度;
触发切换开关(4),根据切换算法进行左右手模式切换;
所述左右手模式切换包括:
触屏模块(1)切换,将转动后的触屏板(11)与计算机显示屏重新定位;
热键模块(3)切换,将转动后的热键(31)与功能单元重新定位;
游标补偿量切换,将转动后的补偿量进行重新配置,所述游标补偿量用于补偿用笔时压感笔倾斜按压触屏板(11)导致的倾斜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屏板(11)呈矩形,应用于触屏模块(1)切换,所述切换算法包括:
以触屏板(11)一个端点为原点,对触屏板(11)的所有点位进行坐标定义,生成每个点位的(x,y)坐标值,该坐标值与计算机显示屏的坐标值对应;
将X方向距离原点最远的坐标值称为X轴预设坐标最大值,将Y方向距离原点最远的坐标值称为Y轴预设坐标最大值;
以所述X轴预设坐标最大值为被减数,每个点位的X坐标为减数,得到每个点位的X轴差值;以所述Y轴预设坐标最大值为被减数,每个点位的Y坐标为减数,得到每个点位的Y轴差值;以所述X轴差值作为新X坐标值,以所述Y轴差值作为新Y坐标值,以所述新X坐标值、所述新Y坐标值生成新点位坐标,新点位与原点位互为矩形的中心对称点,随后将原点位对应的计算机显示屏坐标值与所述新点位坐标进行定位。
9.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热键模块(3)切换,所述切换算法包括:
控制拨动开关得电或断电;
控制电子标识牌的标识符号与热键(31)的实际功能单元相对应。
10.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触屏板(11)一个端点为原点,对触屏板(11)的所有点位进行坐标定义,生成每个点位的(x,y)坐标值;
将所述游标补偿量分为X轴补偿值、Y轴补偿值,点位的X坐标附加X轴补偿值、点位的Y坐标附加Y轴补偿值,得到标准线;
应用于游标补偿量,所述切换算法包括,将附加所述X轴补偿值,改为减去所述X轴补偿值;将附加所述Y轴补偿值,改为减去所述Y轴补偿值。
CN202011097722.5A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以及实现方法 Active CN1143717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7722.5A CN114371789B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以及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7722.5A CN114371789B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以及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1789A true CN114371789A (zh) 2022-04-19
CN114371789B CN114371789B (zh) 2024-04-23

Family

ID=81138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97722.5A Active CN114371789B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以及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178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4196A (en) * 1998-06-08 2000-11-28 Wacom Co., Ltd. Coordinate input device convertible between right-handed and left-handed modes
CN101625602A (zh) * 2008-07-11 2010-01-13 李伟高 左右手通用的人性化鼠标
CN101770290A (zh) * 2009-01-06 2010-07-07 欧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转成触控模式或数字键及/或热键输入模式的方法
US20110032202A1 (en) * 2009-08-06 2011-02-10 Square Enix Co., Ltd. Portable computer with touch panel display
CN102624977A (zh) * 2012-02-17 2012-08-01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根据用户左右手使用习惯进行手机界面切换的系统及方法
CN103376926A (zh) * 2012-04-16 2013-10-30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切换坐标的绘画板及其坐标切换方法
CN212873452U (zh) * 2020-10-14 2021-04-02 深圳市精源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4196A (en) * 1998-06-08 2000-11-28 Wacom Co., Ltd. Coordinate input device convertible between right-handed and left-handed modes
CN101625602A (zh) * 2008-07-11 2010-01-13 李伟高 左右手通用的人性化鼠标
CN101770290A (zh) * 2009-01-06 2010-07-07 欧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转成触控模式或数字键及/或热键输入模式的方法
US20110032202A1 (en) * 2009-08-06 2011-02-10 Square Enix Co., Ltd. Portable computer with touch panel display
CN102624977A (zh) * 2012-02-17 2012-08-01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根据用户左右手使用习惯进行手机界面切换的系统及方法
CN103376926A (zh) * 2012-04-16 2013-10-30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切换坐标的绘画板及其坐标切换方法
CN212873452U (zh) * 2020-10-14 2021-04-02 深圳市精源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1789B (zh) 202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152975A1 (en) Touch screen-type input device
US2002004285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ed with an input means
TWM240050U (en) Capacitor touch panel with integrated keyboard and handwriting function
US20090036176A1 (en) Interface with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US20090219250A1 (en) Interface with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CN201247447Y (zh) 触控手写板
JPH04333912A (ja) 情報入力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2279693A (zh) 触控式键盘
CN207115337U (zh) 具有触摸式面板的键盘、以及电子设备
JP4799655B2 (ja) 小型機器
WO2006015514A1 (fr) Clavier inductif du terminal portable et son mode de commande
US20070040812A1 (en) Internet phone integrated with touchpad functions
CN101409733A (zh) 具有双触摸模式的触摸式面板结构及信号处理方法与装置
WO2022127722A1 (zh) 电子设备的保护套、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设备组件
CN212873452U (zh) 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
US20050134576A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ouch control input module
WO2021036732A1 (zh) 电子设备
CN114371789A (zh) 一种通用于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的绘图装置以及实现方法
CN101799718A (zh) 键盘
US20040240924A1 (en) Keyless keyboard and a method of using thereof
CN206674011U (zh) 一种后壳具有触摸板操作功能的智能手机
CN21086778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3345345A (zh) 透明多功能电容式触控蓝牙无线键盘及实现方法
JP2005338949A (ja) 入力装置
CN209015125U (zh) 一种触控显示屏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