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6149B - 超声诊断仪和超声诊断系统 - Google Patents

超声诊断仪和超声诊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66149B
CN114366149B CN202111682862.3A CN202111682862A CN114366149B CN 114366149 B CN114366149 B CN 114366149B CN 202111682862 A CN202111682862 A CN 202111682862A CN 114366149 B CN114366149 B CN 1143661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sonic
ultrasonic diagnostic
display screen
host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828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66149A (zh
Inventor
宋文波
刘焕青
刘家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un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un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un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un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8286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661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66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61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66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61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 A61B8/4427Device being portable or laptop-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6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 A61B8/461Displaying means of special interest
    • A61B8/462Displaying means of special interest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displa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超声诊断仪和超声诊断系统,超声诊断系统包括台车和可分离地设置在台车上的超声诊断仪,台车包括水平承载台和竖向承载台。超声诊断仪包括:超声主机和显示屏,显示屏可转动地连接于超声主机上,显示屏能够翻转至与超声主机呈0度‑180度之间的任意角度,当显示屏翻转至与超声主机呈180度的夹角时,显示屏与超声主机的表面平齐,而使超声诊断仪处于平板超声操作模式,当显示屏翻转至与超声主机呈小于180度的夹角时,超声诊断仪处于笔记本超声操作模式,水平承载台用于匹配承载笔记本超声操作模式的超声诊断仪,竖向承载台用于将平板超声操作模式的超声诊断仪悬挂于竖向。

Description

超声诊断仪和超声诊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声诊断的系统和仪器。
背景技术
便携式超声诊断仪体积小重量轻,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行业。根据临床应用场景及医生使用习惯差异,主要分为笔记本式超声及平板式超声。其中超声行业内笔记本超声多应用超声科室,其实体按键、小于120度常用视角、坐姿操作。后者平板式超声多应用于急诊室及手术室,其为触摸屏按键、180度视角、站姿操作。由于两种形式便携超声诊断仪结构差异大,无法同时兼容两种临床应用及医生使用习惯,需要分别开发两套主机和台车,且医院也需要同时采购两套设备,客户抱怨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兼具笔记本和平板功能的便携式的超声诊断仪。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还提供一种能够兼具笔记本和平板功能的超声诊断系统。
本公开提供一种便携式的超声诊断仪,包括:
超声主机,其表面具有控制面板;
显示屏,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超声主机上,所述显示屏能够翻转至与所述超声主机呈0度-180度之间的任意角度,当所述显示屏翻转至与超声主机呈180度的夹角时,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超声主机的表面平齐,而使所述超声诊断仪处于平板超声操作模式,当所述显示屏翻转至与超声主机呈小于180度的夹角时,所述超声诊断仪处于笔记本超声操作模式;
所述超声主机具有将其自身悬挂于竖直状态的悬挂件。
可选地,所述悬挂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超声主机底面的至少一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盲孔和开放孔,所述开防孔外露于所述超声主机的底面,所述盲孔处形成有与所述超声主机的底面平齐的内卡钩。
可选地,所述卡槽的槽底面平行于所述超声主机的底面,所述卡槽内设置有相对于所述槽底面倾斜的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面向所述盲孔;所述盲孔的孔壁上开设锁止槽,所述锁止槽内安装有能够弹入所述盲孔的弹性柱。
可选地,所述显示屏为可触摸操控的显示屏,所述超声主机的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实体按键。
可选地,所述超声主机的控制面板包括触摸屏和/或实体按键,当所述控制面板上同时设置触摸屏和实体按键时,所述触摸屏靠近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超声主机的接缝位置,所述实体按键靠近所述触摸屏。
可选地,当所述超声主机的控制面板包括触摸屏时,所述触摸屏分为多个功能分区,各功能分区能够根据需求而被设定为子显示窗口和子触摸操控窗口。
可选地,所述超声主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超声主机上的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超声主机的远离所述显示屏的近用户端;所述把手呈U形,所述把手由所述超声主机的外壳一体向外延伸形成;所述把手的上表面与所述超声主机的控制面板表面平齐;所述把手的上表面设置有软胶。
可选地,所述显示屏通过阻尼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超声主机,所述阻尼轴包括转轴、连接座、转动片以及限位片,所述连接座、转动片以及限位片上均具有将其自身套接于所述转轴的穿孔,所述转轴和所述连接座中的任意一者与所述显示屏相连,另一者与所述超声主机相连,所述转动片相对于所述连接座固定,所述限位片相对于所述转轴固定,所述转动片上设置有限位轴,所述限位片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转动片和所述限位片相向设置并能够相对转动,使所述限位轴伸入所述限位槽并能够在所述限位槽中移动,所述限位槽包括:呈半环形的滑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滑道两端的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所述两限位壁限制所述限位轴在0度至180度之间转动。
可选地,所述转轴上还套设有弹性件和锁紧螺母,所述弹性件弹性挤压所述限位片和所述转动件,使二者有阻力地相对转动。
可选地,所述转动片上设置有锁止凸台,所述锁止凸台与所述限位轴分别位于所述转动片的穿孔两侧并相距180度圆心角,所述限位片上设置有供所述锁止凸台卡入的锁止凹槽,所述锁止凹槽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壁,所述限位片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转动片渐变距离的斜面,所述斜面起始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终止于所述锁止凹槽,当所述限位轴在所述限位槽内由所述第一限位壁转动至所述第二限位壁时,所述锁止凸台由所述斜面的一端向另一端滑行至卡入所述锁止凹槽。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显示屏后盖与所述超声主机的交界位置的支撑件,其与所述超声主机相连,当所述显示屏翻转至180度时,所述支撑件抵接所述显示屏。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超声诊断系统,包括台车和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台车上的上述超声诊断仪,所述台车,包括水平承载台和竖向承载台,所述水平承载台用于匹配承载笔记本超声操作模式的所述超声诊断仪,所述竖向承载台具有与所述超声诊断仪的悬挂件相配合的挂钩件,将平板超声操作模式的所述超声诊断仪悬挂于竖向。
可选地,所述台车还包括升降立柱,所述竖向承载台设置于所述升降立柱上而可随所述升降立柱升降。
可选地,所述水平承载台和所述竖向承载台能够调整角度,所述水平承载台和所述竖向承载台合二为一,其中一者由另一者翻转而成。
可选地,所述水平承载台包括水平的第一承载台和第二承载台,所述第二承载台能够嵌入至所述第一承载台中并与所述第一承载台平齐,所述第一承载台安装于立柱的顶部,所述立柱中空,所述第二承载台底部设置升降杆,所述升降杆隐藏式安装于所述立柱中,所述第二承载台能够随所述升降杆升降,所述第二承载台整体或部分翻转构成所述竖向承载台。
可选地,所述挂钩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竖向承载台上的至少一直角钩体,所述直角钩体一体成型于所述竖向承载台,所述直角钩体与所述竖向承载台之间形成沟槽,所述直角钩体上设置有锁紧凹槽。
可选地,所述超声诊断仪还包括连接附件,所述连接附件可拆卸地与所述超声主机卡接,所述悬挂件设置在所述连接附件上。
可选地,所述连接附件呈U形,包括两挂耳和设置在两挂耳之间的过渡连接条,所述两挂耳卡接在所述超声主机的两侧,所述过渡连接条遮挡在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超声主机的接缝位置,所述过渡连接条的内侧分别与所述超声主机和显示屏贴合。
可选地,所述挂耳包括与所述过渡连接条一体成型的挂接壁,所述挂接壁内侧与所述过渡连接条内侧合围成卡装槽,所述卡装槽包括第一卡装槽和第二卡装槽,所述第一卡装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卡装槽的宽度,所述显示屏卡装于所述第一卡装槽内,所述超声主机卡装于所述第二卡装槽内;所述第二卡装槽的槽壁上凸出设置有卡块,所述超声主机左右两侧设置有供所述卡块卡入的凹槽。
可选地,所述悬挂件包括:两分别设置在两所述挂耳处的挂壁,所述挂壁与所述挂耳围合成具有开口的插槽,所述挂钩件包括两分别设置在所述竖向承载台的两端的支撑凸台,所述支撑凸台能够适配性地插入所述插槽中。
可选地,所述连接附件贴合于所述超声主机的内侧为软胶材质,所述连接附件背向所述超声主机的外侧为硬胶材质。
可选地,所述竖向承载台上设置有多个凸出的抵接件,抵接件呈加强筋状延伸至竖向承载台的上下两端,各抵接件呈间隔分布,当所述超声诊断仪悬挂于所述竖向承载台时,所述抵接件分别抵接所述超声主机和所述竖向承载台。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超声诊断仪,通过显示屏翻转结构设计实现显示屏与超声主机的操控面板打平,同时通过悬挂件设计实现平板超声应用场景,从而实现笔记本超声和平板超声的兼容,提高了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的临床适用范围的同时,节省了厂家的设备开发成本以及医院的采购和管理成本。
超声诊断仪通过显示屏作为主显示器显示超声图像,触摸屏搭配实体按键的操控面板,可以进行辅助显示及触摸操作,兼顾了笔记本超声模式和平板超声模式两种模式下的操作使用习惯。
超声诊断仪通过搭配具有两种操作模式的台车,使超声诊断仪不论是工作于笔记本操作模式还是平板操作模式,台车都能够与之适配,实现了一车多用,节省了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笔记本超声操作模式的超声诊断仪安放于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平板超声操作模式的超声诊断仪悬挂于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超声诊断仪在笔记本超声操作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超声诊断仪在平板超声操作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超声诊断仪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的超声诊断仪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又一实施例的超声诊断仪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阻尼轴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阻尼轴上转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阻尼轴上限位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阻尼轴的轴向剖视示意图;
图12为台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A部放大图;
图14为超声诊断仪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平板超声操作模式下的超声诊断仪悬挂于一实施例的台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超声诊断仪的悬挂件与台车上的挂构件的配合图;
图17为超声诊断仪通过连接附件悬挂于另一实施例的台车上的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所示超声诊断仪、台车和连接附件的装配图;
图19为连接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连接附件一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1的视角为图20视角翻转180度);
图21为连接附件一端的局部剖视图;
图22为连接附件卡装于超声诊断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18的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24为连接附件将超声诊断仪固定于台车的局部剖视图;
图25为图24的C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26为图24的D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27为与连接附件配合的竖向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连接附件将超声诊断仪和台车相固定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图28的E部的放大图;
图30为一实施例的台车的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图30所示台车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台车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图32所示台车第二承载台升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图33所示台车上的第二承载台翻转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公开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兼具笔记本和平板功能的超声诊断系统和超声诊断仪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诊断系统,该超声诊断系统包括台车2和设置在台车2上的2的便携式的超声诊断仪1。超声诊断仪1可分离地设置在台车2上,超声诊断仪1能够工作于笔记本和平板两个操作模式,台车2也具有笔记本和平板两种操作模式,用户可根据需要调节超声诊断仪1的操作模式,如,当在急诊室及手术室内时,根据医生的站立姿势,将超声诊断仪1和台车2调节为平板操作模式并沿竖向悬挂于台车2上;当在检查室或者住院病房时,根据医生坐姿,将超声诊断仪1和台车2调节为笔记本操作模式,使超声诊断仪1水平放置在台车2上。图1为超声诊断仪1工作于笔记本操作模式时,超声诊断仪1水平安放于台上2上的状态图,图2为超声诊断仪1工作于平板操作模式时,超声诊断仪1沿竖向悬挂于台车2的状态图。
参阅图3,便携式的超声诊断仪1包括:超声主机12和显示屏11。
显示屏11用于显示超声图像,显示屏11可转动地连接于超声主机12上。显示屏11能够翻转至与超声主机12呈0度-180度之间的任意角度。当显示屏11翻转至与超声主机12呈180度的夹角时,显示屏11与超声主机12的上表面平齐,而使超声诊断仪1处于平板超声操作模式(如图4所示)。当显示屏11翻转至与超声主机12呈小于180度的夹角时,超声诊断仪1处于笔记本超声操作模式(如图3所示)。
超声主机12的表面具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既可以为触摸屏控制面板,也可以为实体按键控制面板,还可以是触摸屏和实体按键兼有。
如图5所示,该超声诊断仪1的控制面板既包括触摸屏121,也包括一个或多个实体按键123。触摸屏121与显示屏11等宽,显示屏11显示区域的左边框与触摸屏121显示区域的左边框对齐,显示屏11显示区域的右边框与触摸屏121显示区域的右边框对齐,便于两区域功能分区对齐,光标移动对齐,增加超声诊断仪1工作于平板操作模式时,显示屏11与触摸屏121的视觉连续性。
当所述显示屏11翻转180度时,显示屏11的屏幕与超声主机12的控制面板上表面平齐,以利于平板操作模式光标在触摸屏121和显示屏11切换时的视觉效果。
触摸屏121靠近显示屏11与超声主机12的接缝位置122,实体按键123设置在靠近触摸屏121的近用户端,以提高操作的便利性,支持实体按键与触摸屏快速协同操作。
触摸屏121区域大于实体按键123所占区域,以尽可能接近平板超声设备。
超声诊断仪1还包括设置在超声主机12上的把手124,把手124设置在超声主机12的远离显示屏11的近端(近用户端)。把手124呈U形,把手124由超声主机12的外壳一体向外延伸形成。把手124超声主机12之间形成避手位1241,便于手指伸入其中而抓握把手124。把手124的上表面与超声主机12的控制面板表面平齐,控制面板操作时,可承担托收功能。而且把手124可以用于便携式超声诊断仪1的携带提手,同时作为平板超声操作模式时的调解拉手,用于调解平板超声操作模式下的超声诊断仪1的俯、仰角度。把手124用于托手的上表面还可设置软胶,以增加用户的舒适感,软胶固定于把手的实现方式不限于二次装配、包胶、双色注塑、超声波焊接等。
如图6所示,该超声诊断仪1的控制面板也可仅仅只有触摸屏121,从而使该超声诊断仪1的显示屏11与超声主机12打平后,更接近现有的平板超声诊断仪,满足用户对使用习惯的依赖。
如图7所示,触摸屏121的使用自由度大,可同时兼顾显示和触摸功能。软件支持在不同的模式下二次功能分割触摸屏121的功能区域,将触摸屏121分割为多个功能分区,各功能分区能够根据需求而被设定为子显示窗口123和子触摸操控窗口1212,从而实现以显示屏11为第一显示区,以触摸屏121上的子显示窗口为第二显示区的多窗口显示功能。子显示窗口123和子触摸操控窗口1212可根据需求设置成多个,从而形成多级显示。
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屏11可以为具有触摸操控功能的显示屏,比如放大、缩小图像,移动光标等,以使显示屏11作为主显示的同时也可以触摸,从而更好地与平板超声机兼容。相应地,由于显示屏11带触摸功能,故可省略控制面板上的触摸屏,而在超声主机12的控制面板上仅设置实体按键,从而使笔记本超声诊断仪在打平(显示屏11转动至与超声主机12平齐)后成为另外一种特殊的平板超声仪(带按键的平板超声仪)。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具有触摸功能的显示屏搭配有实体按键的超声主机12,也可根据需求,在超声主机12的控制面板上再设置额外的触摸屏,以扩展出更多显示区域,实现多级显示。
显示屏11通过转轴安装于超声主机12,使显示屏11能够相对于超声主机12旋转。显示屏11与超声主机12之间可设置软胶,以增加显示屏11的转动阻力,使显示屏11有阻尼地相对于超声主机12转动,从而在外力消失后,使显示屏11保持在特定的打开角度。
参阅图8,显示屏11也可通过阻尼轴15可转动地安装于超声主机12。
阻尼轴15包括转轴153、连接座154、转动片151以及限位片152。连接座154、转动片151以及限位片152上均设置有穿孔,并通过其上穿孔将连接座154、转动片151以及限位片152套接于转轴153。
参阅图9、图10和图11,转动片151上设置有限位轴1511,限位片152上设置有限位槽1525,转动片151和限位片152相向套接在转轴153上,二者能够相对转动。当二者相对转动时,限位轴1511伸入限位槽1525中并能够在限位槽1525中移动。限位片152上具有:呈半环形的滑道1520以及分别设置在滑道1520两端的第一限位壁1521和第二限位壁1522,限位槽1525由滑道1520、第一限位壁1521和第二限位壁1522围成。当转动片151和限位片152相对转动时,限位轴1511在限位槽1525内移动,并沿着限位槽1525从滑道1520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而被第一限位壁1521和第二限位壁1522挡止,使限位轴1511被限制在0度至180度之间转动,进而限制转动片151在0度至180度之间转动。
而转动片151相对于连接座154固定,限位片152相对于转轴153固定,故限制连接座154和转轴153在0度至180度之间相对转动,而转轴153和连接座154中的任意一者与显示屏11相连,另一者与超声主机12相连,从而限制显示屏11相对于超声主机12在0度至180度之间转动。
参阅图8和图11,转轴153上还套接有弹性件155和锁紧螺母156。通过弹性155挤压限位片152和转动件121,使二者有阻力地相对转动,进而使显示屏11有阻尼地相对于超声主机12转动而保持在特定的打开角度。弹性件155可为波形垫圈或弹片,或者为弹簧。装配时,将连接座154与转动片151靠近,转动片151与锁紧螺母156之间依次为限位片152和弹性件155。锁紧螺母156与转轴通过螺纹螺接紧固,并施加预紧力于弹性件155,弹性件弹性压紧限位片152,使限位片152、锁紧螺母156和转轴153保持相对固定。同时限位片152又施加预应力给转动片151,使转动片151压紧连接座154而与连接座154保持相对固定。
参阅图9和图10,转动片151上设置有锁止凸台1512,锁止凸台1512与限位轴1511分别位于转动片151的穿孔1513两侧并相距180度圆心角。限位片152上设置有供锁止凸台1512卡入的锁止凹槽1523。锁止凹槽1523靠近第一限位壁1521,限位片152上设置有相对于转动片151渐变距离的斜面1524,斜面1524起始于第二限位槽1522,终止于锁止凹槽1523。当显示屏11相对于超声主机12由0度旋转至180度时,限位轴1511在限位槽1525内由第一限位壁1521转动至第二限位壁1522,同时锁止凸台1512由斜面1524靠近第二限位壁1522的一端向另一端滑行至卡入锁止凹槽1523,从而将显示屏11锁定在180度,即,将显示屏11锁定在与超声主机12打平的状态。
参阅图4,超声诊断仪1还包括设置在显示屏11后盖与超声主机12的交界位置的支撑件129。支撑件129与超声主机12相连,当显示屏翻转至180度时,支撑件129抵接显示屏11。支撑件129一方面起到加强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分担阻尼轴的支撑扭力,使阻尼轴更耐用。支撑件129可采用软胶材质,以弱化到位撞击异响。
参照图12、图13和图14,台车2上设置有将平板操作模式的超声诊断设备1悬挂于竖直状态的竖向承载台23,竖向承载台23上设置有挂钩件230。
挂钩件230包括多个直角钩体231,本实施例为四个。
对应地,在超声诊断仪1的超声主机12底面设置有悬挂件13,悬挂件13与挂钩件230相配合,将平板操作模式的超声诊断设备1悬挂于竖直状态。
悬挂件13包括:设置在超声主机12底面的至少一卡槽131,本实施例未四个,以分别对应卡接台车2上的四个直角钩体231。直角钩体231一体成型于竖向承载台23,直角钩体231与竖向承载台23之间形成沟槽232。
参阅图15和图16,卡槽131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盲孔1312和开放孔1311,开防孔1311外露于超声主机12的底面,盲孔1312处形成有与超声主机12的底面平齐的内卡钩1315。当超声诊断仪1悬挂于竖向承载台23时,竖向承载台23上的各直角钩体231分别一一对应插接在每个卡槽131中。二者对接时,首先使卡槽131对准每个直角钩体231,使直角钩体231经开放孔1311伸入卡槽131,然后将超声诊断仪1下移,使直角钩体231前端从开防孔1311伸入至盲孔1312内,将内卡钩1315伸入沟槽232而使内卡钩1315挂在直角钩体231上。
卡槽131的槽底面平行于超声主机的底面,卡槽内设置有相对于槽底面倾斜的导向斜面,导向斜面面向盲孔,以为直角钩体231进入卡槽131提供导向,并进一步将直角钩体231导入盲孔1312内。
盲孔1312的孔壁上开设锁止槽1313,锁止槽1313内安装有能够弹入盲孔1312的弹性柱1314,弹性柱1314包括柱体和套设在柱体外部的弹簧。直角钩体231上还设置有锁紧凹槽2311。当直角钩体231伸入盲孔1312时,弹性柱1314的端部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弹入直角钩体231的锁紧凹槽2311,将直角钩体231牢牢地锁紧在卡槽131内,一方面增加装配可靠性,另一方面也消除装配间隙。
直角钩体231端部设置倒角,倒角尺寸需大于弹性柱1314伸入盲孔1312的长度。悬挂平板超声诊断仪1时,倒角起导向作用,当弹性柱1314越过倒角后,弹性柱1314插入锁紧凹槽2311实现锁定。取下平板超声诊断仪1时,弹性柱1314受压缩退位,用户由下至上克服重量便可轻松取下超声诊断仪1,无需额外增加机械解锁操作。
参阅图17和图18,平板模式的超声诊断仪1悬挂于台车2的连接方式可不限于上述卡槽131和直角钩体231的挂接方式,也可通过额外配套的连接附件14来实现二者的挂接。
连接附件14可拆卸地与超声诊断仪1的超声主机12卡接,连接附件14上设置有悬挂件,台车2上设置有与悬挂件配合的挂钩件。
参阅图19,连接附件14呈U形,包括:两挂耳142和设置在两挂耳142之间的过渡连接条141。
结合参阅图17和图22,两挂耳142卡接在超声主机12的两侧,过渡连接条141遮挡在显示屏11和超声主机12的接缝位置。连接附件14的过渡连接条141宽度将显示屏11下边缘与超声主机12上边缘包裹在内,连接附件14装配到位后,可遮挡触摸屏和显示屏的间隙,实现显示区域及触摸区域视觉连续性。
连接附件14贴合于超声主机12的内侧为软胶材质,连接附件14背向超声主机12的外侧为硬胶材质。过渡连接条141的内侧形状实现仿形设计,分别与超声主机12和显示屏11贴合。连接附件14通过硬胶加软胶实现,硬胶实现连接附件14的外轮廓,提供连接强度,连接附件14内侧面通过包胶或双色注塑方式增加软胶层,保证与显示屏11及超声主机12非纯刚性接触,防止掉漆。同时软胶与超声主机12外壳干涉装配,消除结构间隙,优化系统强度。
参阅图19、图20和图21,连接附件14两端的挂耳142包括:与过渡连接条141一体成型的挂接壁1421,挂接壁14221内侧与过渡连接条141内侧合围成卡装槽。卡装槽包括第一卡装槽144和第二卡装槽143,第一卡装槽144的宽度小于第二卡装槽143的宽度,当连接附件14连接于超声诊断仪1时,显示屏11卡装于第一卡装槽144内(如图25所示),超声主机12卡装于第二卡装槽143内。第一卡装槽144内空宽度与显示屏11的宽度一致,第二卡装槽143的内空宽度与超声主机12的宽度一致,以消除连接附件14与超声诊断仪1之间的装配缝隙,防止显示屏11装配于台车2时因装配间隙而造成晃动。
参阅图19、图20、图23、图24和图25,第二卡装槽144的槽壁上凸出设置有卡块1422,超声主机12左右两侧靠近显示屏11的位置设置有供卡块1422卡入的凹槽125。安装时,可将显示屏11打开到180度后,将连接附件14从上往下套入超声诊断仪1,使连接附件14的卡块1422卡入超声主机12的两侧的凹槽125内,即实现连接附件14与超声诊断仪1的固定连接。
参阅图19-图21,连接附件14的两挂耳142处分别设置有与台车2配合挂接的悬挂件。悬挂件包括:两分别设置在两挂耳142处的挂壁145,挂壁145与挂耳142围合成具有开口的插槽1451。
参阅图18,台车2上设置有竖向承载台24,竖向承载台24上设置有挂钩件,用以连接附件14的插槽1451配合,将超声诊断仪1悬挂于台车2上。
挂钩件包括两分别设置在竖向承载台24的两端的支撑凸台241,支撑凸台241的形状尺寸与插槽1451内空相适配。
参阅图24和图26,悬挂超声诊断仪1时,只需将连接附件14两侧的插槽1451对准竖向承载台24两端的支撑凸台241,轻轻下压超声诊断仪1,支撑凸台241便适配性地插入插槽1451中,实现连接附件14与台车2的连接固定。
参阅图17、图28和图29,竖向承载台24上设置有多个凸出的抵接件242,抵接件242呈加强筋状延伸至竖向承载台24的上下两端,各抵接件242呈间隔分布。当超声诊断仪1悬挂于竖向承载台24时,各抵接件242分别抵接超声主机12和竖向承载台24,以消除竖向承载台24与超声诊断仪1之间的装配间隙,防止超声诊断仪1晃动。
参阅图30和图31,台车2包括升降立柱22和承载台25。
升降立柱22的底部设置有滚轮行走机构21,以方便台车2移动。行走机构21可采用现有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升降立柱22能够升降,具体可通过丝杠升降机构、机械连杆机构、气弹簧升降机构、油缸机构等,或现有技术中其他能够实现升降的机构实现。
承载台25通过转轴251可转动地安装于升降立柱22的顶部,转轴251可为带阻尼效果的转轴,以使转轴251在转动到任意角度时,能够保持在该角度。转轴251上也可设计一些固定角度锁定,比如0度锁定,90度锁定等,以确保承载台25能够稳定地保持在一些常用角度上。
为便于描述,将承载台25翻转至水平方向时,称为水平承载台,将承载台25翻转至竖直方向时,称为竖向承载台。
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文字的局限性,本公开中的水平方向并非仅指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竖直方向也并非仅指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本公开中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是指一个大致的区间范围方向,即,水平方向相对于水平面大致呈水平,竖直方向相对于水平面大致呈竖直。水平方向也可以略倾斜,相对于水平面正、负20度范围内均属于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也可以略倾斜,相对于水平面70度-90度范围区间内均属于竖直方向。
图30为承载台25翻转至水平方向的状态图,该水平承载台用于匹配承载笔记本操作模式的超声诊断仪,使之作为床旁超声设备或科室超声设备,对应医护人员坐姿操作超声诊断仪。医护人员也可根据其使用习惯,适当调整升降立柱22的高度或调整承载台25的俯仰角度。
图31为承载台25翻转至竖直方向的状态图,该竖向承载台具有与超声诊断仪的悬挂件相配合的挂钩件(悬挂件和挂钩件可参见上述文字介绍),将平板超声操作模式的超声诊断仪悬挂于竖直方向,使之作为急诊室或手术室的超声设备,对应医护人员以站立姿势操作超声诊断仪。医护人员可根据自身身高而自行调整升降立柱,使竖向承载台随升降立柱升降至合适的高度,以提高超声诊断仪操作的舒适性。
图30和图31所示台车2上的水平承载台和竖向承载台合二为一,其中一者由另一者整体翻转而成。
在其他实施例中,竖向承载台也可由水平承载台的局部翻转而成。
参阅图32-图33,该台车2包括立柱26和设置在立柱26上的水平承载台25。水平承载台25包括水平的第一承载台251和第二承载台252。第一承载台251安装于立柱26的顶部,第一承载台251上开设收纳孔2511,该收纳孔2511与立柱26内部连通。第二承载台252能够嵌入至第一承载台251的收纳孔2511中并与第一承载台251平齐。立柱26中空,第二承载台252底部设置升降杆27,升降杆27隐藏式安装于立柱26中。第二承载台252能够随升降杆27升降。
参阅图34,第二承载台252包括固定于升降杆27上的固定台2521和可相对于固定台2521翻转的翻转台2522。在翻转台2522上可设置用于悬挂超声诊断仪的挂钩件,挂钩件的表面与翻转台2522表面平齐(如类似于图27中的挂钩件241),这样翻转台2522翻转至水平方向时,其表面将完全与固定台2521平齐,从而与固定台2521一起下降至嵌入第一承载台251的收纳孔2511时,能够与第一承载台251的表面平齐。
当翻转台2522翻转至竖直方向时,可通过其上挂钩件与超声诊断仪上的悬挂件配合而将平板模式的超声诊断仪悬挂于竖直方向。当需要启用笔记本超声模式时,可将翻转台2522反向翻转至水平方向,之后启动升降杆27,使之下降至第二承载台252嵌入第一承载台251,并与第一承载台251平齐。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承载台252的背面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升降杆27,第二承载台252可整体翻转而构成竖向承载台。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上述第二承载台252和升降杆27直接安装于行走机构上而构成一台台车。翻转台2522水平时,固定台2521和翻转台2522构成的第二承载台252可作为承托笔记本模式的超声诊断仪的安放平台,当翻转台2522翻转至竖直方位时,翻转台2522可作为平板模式的超声诊断仪的悬挂平台。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台车上同时设置水平承载台和竖直承载台,使竖直承载台能够升降而调整高度,水平承载台和竖直承载台既可以转动而实现俯仰角度调整,也可固定在设定角度,以简化台车结构。
超声诊断仪上的悬挂件不限于图14所示的卡槽131以及图20所示的插槽1451的结构,台车上的挂钩件也不限于图13所示的直角钩体231和图27所示的支撑凸台241结构,任何能够实现将二者进行悬挂固定的结构都可作为悬挂件和挂钩件。如在超声诊断仪上设置挂环,台车上设置与挂环配合的挂钩。为避免影响外观,挂环可设计成可抽拉的隐藏式结构,在不使用时,可隐藏在超声诊断仪的外壳内。此外,悬挂件和挂钩件也设计成相互卡接的卡扣式结构。
以上各实施例只是结构的举例性说明,各实施例中的结构之间并非固定搭配的组合结构,在无结构冲突的情况下,多个实施例中的各结构可任意组合使用。如:连接附件14上的插槽1451结构可直接设置在超声诊断仪的两侧,使台车2可直接与超声诊断仪对接,而无需借助连接附件14。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较佳能够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公开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超声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诊断系统包括:台车和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台车上的便携式的超声诊断仪,所述超声诊断仪包括:
超声主机,其表面具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包括触摸屏,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实体按键,所述触摸屏靠近显示屏与所述超声主机的接缝位置,所述实体按键靠近所述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分为多个功能分区,所述功能分区能够根据需求而被设定为子显示窗口;
显示屏,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超声主机上,所述显示屏能够翻转至与所述超声主机呈0度-180度之间的任意角度,当所述显示屏翻转至与超声主机呈180度的夹角时,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超声主机的表面平齐,而使所述超声诊断仪处于平板超声操作模式,当所述显示屏翻转至与超声主机呈小于180度的夹角时,所述超声诊断仪处于笔记本超声操作模式;
所述超声主机具有将其自身悬挂于竖直状态的悬挂件,
所述台车包括水平承载台和竖向承载台,
所述水平承载台用于匹配承载笔记本超声操作模式的所述超声诊断仪,所述竖向承载台具有与所述超声诊断仪的悬挂件相配合的挂钩件,将平板超声操作模式的所述超声诊断仪悬挂于竖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超声主机底面的至少一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盲孔和开放孔,所述开放孔外露于所述超声主机的底面,所述盲孔处形成有与所述超声主机的底面平齐的内卡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槽底面平行于所述超声主机的底面,所述卡槽内设置有相对于所述槽底面倾斜的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面向所述盲孔;所述盲孔的孔壁上开设锁止槽,所述锁止槽内安装有能够弹入所述盲孔的弹性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可触摸操控的显示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功能分区能够根据需求而被设定为子显示窗口和子触摸操控窗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主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超声主机上的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超声主机的远离所述显示屏的近用户端;所述把手呈U形,所述把手由所述超声主机的外壳一体向外延伸形成;所述把手的上表面与所述超声主机的控制面板表面平齐;所述把手的上表面设置有软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通过阻尼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超声主机,所述阻尼轴包括转轴、连接座、转动片以及限位片,所述连接座、转动片以及限位片上均具有将其自身套接于所述转轴的穿孔,所述转轴和所述连接座中的任意一者与所述显示屏相连,另一者与所述超声主机相连,所述转动片相对于所述连接座固定,所述限位片相对于所述转轴固定,所述转动片上设置有限位轴,所述限位片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转动片和所述限位片相向设置并能够相对转动,使所述限位轴伸入所述限位槽并能够在所述限位槽中移动,所述限位槽包括:呈半环形的滑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滑道两端的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所述两限位壁限制所述限位轴在0度至180度之间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还套设有弹性件和锁紧螺母,所述弹性件弹性挤压所述限位片和所述转动片,使二者有阻力地相对转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片上设置有锁止凸台,所述锁止凸台与所述限位轴分别位于所述转动片的穿孔两侧并相距180度圆心角,所述限位片上设置有供所述锁止凸台卡入的锁止凹槽,所述锁止凹槽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壁,所述限位片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转动片渐变距离的斜面,所述斜面起始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终止于所述锁止凹槽,当所述限位轴在所述限位槽内由所述第一限位壁转动至所述第二限位壁时,所述锁止凸台由所述斜面的一端向另一端滑行至卡入所述锁止凹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超声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显示屏后盖与所述超声主机的交界位置的支撑件,其与所述超声主机相连,当所述显示屏翻转至180度时,所述支撑件抵接所述显示屏。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还包括升降立柱,所述竖向承载台设置于所述升降立柱上而可随所述升降立柱升降。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承载台和所述竖向承载台能够调整角度,所述水平承载台和所述竖向承载台合二为一,其中一者由另一者翻转而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承载台包括水平的第一承载台和第二承载台,所述第二承载台能够嵌入至所述第一承载台中并与所述第一承载台平齐,所述第一承载台安装于立柱的顶部,所述立柱中空,所述第二承载台底部设置升降杆,所述升降杆隐藏式安装于所述立柱中,所述第二承载台能够随所述升降杆升降,所述第二承载台整体或部分翻转构成所述竖向承载台。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竖向承载台上的至少一直角钩体,所述直角钩体一体成型于所述竖向承载台,所述直角钩体与所述竖向承载台之间形成沟槽,所述直角钩体上设置有锁紧凹槽。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诊断仪还包括连接附件,所述连接附件可拆卸地与所述超声主机卡接,所述悬挂件设置在所述连接附件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超声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附件呈U形,包括两挂耳和设置在两挂耳之间的过渡连接条,所述两挂耳卡接在所述超声主机的两侧,所述过渡连接条遮挡在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超声主机的接缝位置,所述过渡连接条的内侧分别与所述超声主机和显示屏贴合。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超声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包括与所述过渡连接条一体成型的挂接壁,所述挂接壁内侧与所述过渡连接条内侧合围成卡装槽,所述卡装槽包括第一卡装槽和第二卡装槽,所述第一卡装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卡装槽的宽度,所述显示屏卡装于所述第一卡装槽内,所述超声主机卡装于所述第二卡装槽内;所述第二卡装槽的槽壁上凸出设置有卡块,所述超声主机左右两侧设置有供所述卡块卡入的凹槽。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超声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件包括:两分别设置在两所述挂耳处的挂壁,所述挂壁与所述挂耳围合成具有开口的插槽,所述挂钩件包括两分别设置在所述竖向承载台的两端的支撑凸台,所述支撑凸台能够适配性地插入所述插槽中。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超声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附件贴合于所述超声主机的内侧为软胶材质,所述连接附件背向所述超声主机的外侧为硬胶材质。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承载台上设置有多个凸出的抵接件,抵接件呈加强筋状延伸至竖向承载台的上下两端,各抵接件呈间隔分布,当所述超声诊断仪悬挂于所述竖向承载台时,所述抵接件分别抵接所述超声主机和所述竖向承载台。
CN202111682862.3A 2021-12-31 2021-12-31 超声诊断仪和超声诊断系统 Active CN1143661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82862.3A CN114366149B (zh) 2021-12-31 2021-12-31 超声诊断仪和超声诊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82862.3A CN114366149B (zh) 2021-12-31 2021-12-31 超声诊断仪和超声诊断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6149A CN114366149A (zh) 2022-04-19
CN114366149B true CN114366149B (zh) 2023-04-25

Family

ID=81142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82862.3A Active CN114366149B (zh) 2021-12-31 2021-12-31 超声诊断仪和超声诊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6614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06165C (zh) * 2004-02-06 2009-07-0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活动连接的平板显示器的超声波诊断系统
JP5566766B2 (ja) * 2009-05-29 2014-08-06 株式会社東芝 超音波診断装置、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方法、表示方法
CN204813962U (zh) * 2015-08-14 2015-12-02 上海银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超声波诊断仪
CN209269733U (zh) * 2018-07-27 2019-08-20 沈阳聚声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设备
CN212234483U (zh) * 2020-04-02 2020-12-29 深圳华声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213046981U (zh) * 2020-04-24 2021-04-27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超声设备
CN111474988A (zh) * 2020-05-27 2020-07-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213283036U (zh) * 2020-08-14 2021-05-28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超声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6149A (zh) 2022-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26364A (en) Tri-fold personal computer with touchpad and keyboard
US6006243A (en) Foldable personal computer with detachable cover section
CN1937090B (zh) 显示装置
US7864512B2 (en) Thin screen enclosure
US20040123782A1 (en) Integrated flat panel workstation system
US20060231695A1 (en) Display apparatus
JP2010271713A (ja) コンピュータディスプレイ画面システムと調節式ディスプレイ画面取付台およびそのディスプレイ画面システム用旋回式ディスプレイ画面
US8371442B1 (en) Mobile diagnostics module suited for computer data centers
WO2023088363A1 (zh) 机器人
CN114366149B (zh) 超声诊断仪和超声诊断系统
CN203533135U (zh) 快拆装置
CN206504085U (zh) 多角度旋转的医用可折叠支臂
CN110715151A (zh) 一种电子商务信息展示装置
CN215076284U (zh) 一种建筑工程监理项目成本核算管理装置
CN202914533U (zh) 一种多层重叠的悬臂式可滑动轨道
CN212698122U (zh) 一种视频会议桌
CN210344874U (zh) 一种远程会诊视讯车
CN205563398U (zh) 一种集成化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专用机柜
CN210567216U (zh) 可升降及合抱的多屏显示器支撑装置
CN210344885U (zh) 可升降及俯仰的两行多屏显示器支撑装置
CN209429789U (zh) 一种车内门把手
CN219976033U (zh) 显示器增高架
CN214312252U (zh) 折叠式教学板
CN217714336U (zh) 一种伸缩挂架及显示装置
JP4445614B2 (ja) 展示ケー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