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3981B - 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63981B
CN114363981B CN202210274274.4A CN202210274274A CN114363981B CN 114363981 B CN114363981 B CN 114363981B CN 202210274274 A CN202210274274 A CN 202210274274A CN 114363981 B CN114363981 B CN 1143639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equipment
connection
mobile
mobile devic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742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63981A (zh
Inventor
赵阳
杜军红
葛振纲
路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cheer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cheer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cheer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cheer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7427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639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63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3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63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39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移动设备的轨迹打点数据;根据轨迹打点数据,确定移动设备的移动状态;若移动设备处于第一移动状态,则获取移动设备对于数据网络的小区的切换数据;根据切换数据,建立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其中,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速度阈值时进入第一移动状态,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小第二速度阈值时退出第一移动状态。通过该方式,使得移动设备在高速移动状态下可以自动连接无线网络热点,从而避免了频繁切换数据网络,节约了终端设备的功耗。

Description

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等移动设备可以通过各种网络连接方式进行网络连接,从而提供服务。
相关技术中,移动设备常用的网络连接方式包括无线网络热点(例如,WiFi、手机WiFi热点、车载WiFi热点等)和数据网络。由于无线网络热点作为移动终端的一个独立模块,在使用过程中会额外增加设备功耗,出于降低功耗的目的,在一些情况下,移动终端可以与数据网络建立行网络连接。
然而,当移动设备处于车辆或高铁等快速移动的交通设备上时,若使用数据流量,则会频繁进行小区(基站)的切换,从而导致网络不稳定,增加移动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模型的功耗。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设备在高速移动下功耗过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移动设备的轨迹打点数据;
根据所述轨迹打点数据,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状态;
若所述移动设备处于第一移动状态,则获取所述移动设备对于数据网络的小区的切换数据;
根据所述切换数据,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其中,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速度阈值时进入所述第一移动状态,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小第二速度阈值时退出所述第一移动状态。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轨迹打点数据包括预设时间间隔下采集到的所述移动设备的定位数据。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轨迹打点数据,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轨迹打点数据,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
根据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和所述速度阈值,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状态。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状态还包括第二移动状态;
其中,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小于第三速度阈值时进入所述第二移动状态,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速度阈值时退出所述第二移动状态。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数据中包含有所述移动设备在目标时间间隔内切换所述数据网络的小区的次数。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切换数据,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包括:
若所述目标时间间隔内切换所述数据网络的小区的次数大于或等于次数阈值,则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包括:
确定是否存在所述移动设备可连接的第一无线网络热点,所述第一无线网络热点为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过网络连接的无线网络热点;
若是,则在所述移动设备的熄屏状态下,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确定是否存在所述移动设备可连接的第一无线网络热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否,则在所述移动设备的亮屏状态下,显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第二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热点为未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过网络连接的无线网络热点。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移动设备退出所述第一移动状态,则断开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并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数据网络之间的网络连接。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移动设备进入所述第二移动状态,则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连接周期以及第二连接周期,所述第一连接周期为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稳定连接的周期,所述第二连接稳定周期为所述移动设备与数据网络之间稳定连接的周期;
若所述移动设备处于熄屏状态、所述第一连接周期小于所述第二连接周期且所述第一连接周期小于周期基准值,则断开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断开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移动设备处于亮屏状态下且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移动设备的操作,则重新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连接周期以及第二连接周期,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设备向云端设备发送的心跳数据,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连接周期以及第二连接周期。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设备的轨迹打点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轨迹打点数据,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状态;
建立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移动设备处于第一移动状态,则获取所述移动设备对于数据网络的小区的切换数据;根据所述切换数据,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其中,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速度阈值时进入所述第一移动状态,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小第二速度阈值时退出所述第一移动状态。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轨迹打点数据包括预设时间间隔下采集到的所述移动设备的定位数据。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轨迹打点数据,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根据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和所述速度阈值,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状态。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状态还包括第二移动状态;
其中,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小于第三速度阈值时进入所述第二移动状态,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速度阈值时退出所述第二移动状态。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数据中包含有所述移动设备在目标时间间隔内切换所述数据网络的小区的次数。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目标时间间隔内切换所述数据网络的小区的次数大于或等于次数阈值,则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是否存在所述移动设备可连接的第一无线网络热点,所述第一无线网络热点为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过网络连接的无线网络热点;若是,则在所述移动设备的熄屏状态下,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若否,则在所述移动设备的亮屏状态下,显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第二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热点为未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过网络连接的无线网络热点。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移动设备退出所述第一移动状态,则断开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并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数据网络之间的网络连接。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切换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移动设备进入所述第二移动状态,则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连接周期以及第二连接周期,所述第一连接周期为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稳定连接的周期,所述第二连接稳定周期为所述移动设备与数据网络之间稳定连接的周期;若所述移动设备处于熄屏状态、所述第一连接周期小于所述第二连接周期且所述第一连接周期小于周期基准值,则断开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移动设备处于亮屏状态下且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移动设备的操作,则重新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移动设备向云端设备发送的心跳数据,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连接周期以及第二连接周期。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来实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首先获取移动设备的轨迹打点数据。其次,根据轨迹打点数据,确定移动设备的移动状态。再次,若移动设备处于第一移动状态,则获取移动设备对于数据网络的小区的切换数据,其中,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速度阈值时进入第一移动状态,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小第二速度阈值时退出第一移动状态。最后,根据切换数据,建立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通过该方式,使得移动设备在高速移动状态下可以自动连接无线网络热点,从而避免了频繁切换数据网络,节约了终端设备的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等移动设备可以通过各种网络连接方式进行网络连接,从而提供服务。相关技术中,移动设备常用的网络连接方式包括无线网络热点(例如,WiFi、手机WiFi热点、车载WiFi热点等)和数据网络。由于无线网络热点作为移动终端的一个独立模块,在使用过程中会额外增加设备功耗,出于降低功耗的目的,在一些情况下,移动终端可以与数据网络建立行网络连接。
然而,当移动设备处于车辆或高铁等快速移动的交通设备上时,若使用数据流量,则会频繁进行小区(基站)的切换,从而导致网络不稳定,增加移动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量模型的功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首先根据轨迹打点数据确定移动设备的移动状态,当移动设备处于高速移动状态时,通过移动设备与数据网络的小区的切换数据,确定是否建立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通过该方式,可以使得移动设备在高速移动状态下可以自动连接无线网络热点,从而避免了频繁切换数据网络,节约了终端设备的功耗。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移动设备101位于交通工具中高速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通过移动设备101与数据网络的小区的切换数据,可以确定移动设备101是否与网络设备之间102频繁切换。若否,则移动设备101继续与数据网络建立网络连接。若否,则移动设备101与无线网络热点建立网络连接。
其中,移动设备101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等。
网络设备102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可选地,该网络设备102可以是GSM系统或CDMA系统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移动交换中心、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应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可以是图1中的场景,但不限于此,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进行切换网络连接状态的场景中。
可以理解,上述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装置实现,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装置可以是某个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例如为移动设备或移动设备的芯片。
下面以集成或安装有相关执行代码的移动设备为例,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移动设备,涉及的是如何切换网络连接状态的过程。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获取移动设备的轨迹打点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移动设备处于交通工具中移动时,移动设备可以实时获取轨迹打点数据。
其中,轨迹打点数据包括预设时间间隔下采集到的移动设备的定位数据。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于预设时间间隔不做限制,示例性的,可以为1分钟、2分钟、5分钟等。
S202、根据轨迹打点数据,确定移动设备的移动状态。
在本步骤中,当移动设备获取到轨迹打点数据后,可以根据轨迹打点数据,确定移动设备的移动状态。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如何根据轨迹打点数据,确定移动设备的移动状态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可以先根据轨迹打点数据,确定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随后,移动设备再根据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和速度阈值,确定移动设备的移动状态。
其中,移动设备的移动状态可以包括第一移动状态和第二移动状态,移动设备通过将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和速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属于第一移动状态或第二移动状态。也可以理解为,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速度阈值时进入第一移动状态,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小第二速度阈值时退出第一移动状态。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小于第三速度阈值时进入第二移动状态,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速度阈值时退出第二移动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速度阈值、第二速度阈值和第三速度阈值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示例性的,可以设置第一速度阈值为70千米每小时(km/h),第二速度阈值为20千米每小时(km/h),第三速度阈值为5千米每小时(km/h)
示例性的,若轨迹打点数据中包含的定位数据每2分钟采集一次,则在10分钟内轨迹打点数据可以包含5组定位数据,通过5组定位数据,可以求出10分钟内该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若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70 km/h,则可以确定该移动设备进入第一移动状态;若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小于20 km/h,则可以确定该移动设备退出第一移动状态;若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小于5 km/h,则可以确定该移动设备进入第二移动状态;若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5 km/h,则可以确定该移动设备退出第二移动状态。
S203、若移动设备处于第一移动状态,则获取移动设备对于数据网络的小区的切换数据。
在本步骤中,当移动设备处于第一移动状态时,则可以确定移动设备高速移动,此时,移动设备可能频繁切换数据网络的小区。因此,移动设备可以获取移动设备对于数据网络的小区的切换数据。
其中,切换数据中包含有移动设备在目标时间间隔内切换数据网络的小区的次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目标时间间隔的时长不做限制,示例性的,可以为10分钟。
S204、根据切换数据,建立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在本步骤中,当移动设备确定切换数据后,可以据切换数据,建立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如何根据切换数据,建立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移动设备在目标时间间隔内切换数据网络的小区的次数和次数阈值进行比较。若目标时间间隔内切换数据网络的小区的次数大于或等于次数阈值,则建立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若目标时间间隔内切换数据网络的小区的次数小于次数阈值,则仍使用移动设备与数据网络之间的网络连接。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次数阈值的大小不做限制,示例性的,可以为5次、6次、10次等。
示例性的,移动设备的移动数据模块可以被动监听小区切换通知,记录小区切换频率。当移动设备处于第一移动状态时,移动数据模块可以查询10分钟内切换小区的次数。若移动设备在10分钟内切换小区的数量大于6,则可以确定网络状态不稳定,可以向移动设备的控制模块发送指令,从而使得控制模块建立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确定需要建立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后,移动设备可以首先确定是否存在移动设备可连接的第一无线网络热点,第一无线网络热点为与移动设备建立过网络连接的无线网络热点。若是,则在移动设备的熄屏状态下,建立移动设备与第一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若否,则在移动设备的亮屏状态下,显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建立移动设备与第二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第二无线网络热点为未与移动设备建立过网络连接的无线网络热点。
其中,第一无线网络热点可以理解为移动设备曾经连接过的无线网络热点,无需用户进行输入密码等操作,移动设备即可自动进行连接。第二无线网络热点可以理解为移动设备未曾连接过的无线网络热点,需要由移动设备向用户发出第一提示信息,从而提示用户建立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首先获取移动设备的轨迹打点数据。其次,根据轨迹打点数据,确定移动设备的移动状态。再次,若移动设备处于第一移动状态,则获取移动设备对于数据网络的小区的切换数据,该第一移动状态下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速度阈值。最后,根据切换数据,建立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通过该方式,使得移动设备在高速移动状态下可以自动连接无线网络热点,从而避免了频繁切换数据网络,节约了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对于如何建立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进行说明。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获取移动设备的轨迹打点数据。
S302、根据轨迹打点数据,确定移动设备的移动状态。
S303、若移动设备处于第一移动状态,则获取移动设备对于数据网络的小区的切换数据,其中,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速度阈值时进入第一移动状态,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小第二速度阈值时退出第一移动状态。
S304、若目标时间间隔内切换数据网络的小区的次数大于或等于次数阈值,则确定是否存在移动设备可连接的第一无线网络热点,第一无线网络热点为与移动设备建立过网络连接的无线网络热点。
若是,则执行步骤S305,若否,则执行步骤S306。
S305、在移动设备的熄屏状态下,建立移动设备与第一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S306、在移动设备的亮屏状态下,显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建立移动设备与第二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第二无线网络热点为未与移动设备建立过网络连接的无线网络热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退出第一移动状态,移动设备可以直接断开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并建立移动设备与数据网络之间的网络连接。若移动设备进入第二移动状态,移动设备也可以根据移动设备的稳定连接周期来确定是否建立移动设备与数据网络之间的网络连接。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涉及的是移动设备如何根据稳定连接周期来确定是否建立移动设备与数据网络之间的网络连接,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1、若移动设备进入第二移动状态,则确定移动设备的第一连接周期以及第二连接周期。
其中,第一连接周期为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稳定连接的周期,第二连接稳定周期为移动设备与数据网络之间稳定连接的周期。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如何确定稳定连接的周期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设备根据移动设备向云端设备发送的心跳数据,确定移动设备的第一连接周期以及第二连接周期。
示例性的,移动设备中的网络长连接模块需要维持移动设备和云端设备之间的长连接。因此,网络长连接模块在维持这些长连接的过程中会定时发送心跳数据给云端设备来检测长连接是否仍存在。此时,可以嵌入相关逻辑,从长连接开始计数,每次心跳数据交互成功就累加时间。若出现网络波动,则会导致长连接断开,此时时间累加停止,从而将累加的时间作为网络连接的稳定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长连接是依附于当前网络连接的类型的。因此,在无线网络热点下的计时,即为第一连接周期,在数据网络下的计时,即为第二连接周期。
S402、确定移动设备是否处于熄屏状态。
若是,则执行步骤S403,若否,则执行步骤S405。
S403、确定第一连接周期是否小于第二连接周期。
若是,则执行步骤S404,若否,则执行步骤S405。
S404、确定第一连接周期是否小于周期基准值。
若是,则执行步骤S406,若否,则执行步骤S405。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存在第一连接周期且不存在第二连接周期时,不符合断开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的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存在第一连接周期和第二连接周期,但第一连接周期大于或等于周期基准值(例如,10分钟)时,不符合断开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的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存在第一连接周期和第二连接周期且第一连接周期小于周期基准值,但第一连接周期大于或等于第二连接周期时,不符合断开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的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存在第一连接周期和第二连接周期、第一连接周期小于周期基准值且第一连接周期小于第二连接周期时,符合断开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的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若无第二连接周期,则可以理解为第二连接周期为0。
S405、保持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S406、断开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S407、若移动设备处于亮屏状态下且检测到用户对移动设备的操作,则重新建立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用户对移动设备的操作不做限制,示例性的,可以为通过触发控制输入重连无线网络热点的指令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首先获取移动设备的轨迹打点数据。其次,根据轨迹打点数据,确定移动设备的移动状态。再次,若移动设备处于第一移动状态,则获取移动设备对于数据网络的小区的切换数据。最后,根据切换数据,建立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其中,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速度阈值时进入第一移动状态,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小第二速度阈值时退出第一移动状态。通过该方式,使得移动设备在高速移动状态下可以自动连接无线网络热点,从而避免了频繁切换数据网络,节约了终端设备的功耗。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可例如上述实施例中的移动设备或移动设备的芯片,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如图5,该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装置500包括:获取模块501、确定模块502、建立模块503和切换模块504。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移动设备的轨迹打点数据。
确定模块502,用于根据轨迹打点数据,确定移动设备的移动状态。
建立模块503,还用于若移动设备处于第一移动状态,则获取移动设备对于数据网络的小区的切换数据;根据切换数据,建立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其中,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速度阈值时进入第一移动状态,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小第二速度阈值时退出第一移动状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轨迹打点数据包括预设时间间隔下采集到的移动设备的定位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502,具体用于根据轨迹打点数据,确定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根据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和速度阈值,确定移动设备的移动状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移动状态还包括第二移动状态;
其中,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小于第三速度阈值时进入第二移动状态,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速度阈值时退出第二移动状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切换数据中包含有移动设备在目标时间间隔内切换数据网络的小区的次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建立模块503,具体用于若目标时间间隔内切换数据网络的小区的次数大于或等于次数阈值,则建立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建立模块503,具体用于确定是否存在移动设备可连接的第一无线网络热点,第一无线网络热点为与移动设备建立过网络连接的无线网络热点;若是,则在移动设备的熄屏状态下,建立移动设备与第一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建立模块503,具体用于若否,则在移动设备的亮屏状态下,显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建立移动设备与第二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第二无线网络热点为未与移动设备建立过网络连接的无线网络热点。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装置还包括:
切换模块504,用于若移动设备退出第一移动状态,则断开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并建立移动设备与数据网络之间的网络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切换模块504,还用于若移动设备进入第二移动状态,则确定移动设备的第一连接周期以及第二连接周期,第一连接周期为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稳定连接的周期,第二连接稳定周期为移动设备与数据网络之间稳定连接的周期;若移动设备处于熄屏状态、第一连接周期小于第二连接周期且第一连接周期小于周期基准值,则断开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切换模块504,还用于若移动设备处于亮屏状态下且检测到用户对移动设备的操作,则重新建立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切换模块504,具体用于根据移动设备向云端设备发送的心跳数据,确定移动设备的第一连接周期以及第二连接周期。
需要说明的,图5示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图6的是以一个处理器为例的电子设备。
存储器602,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存储器602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处理器601用于执行存储器6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
其中,处理器60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可选的,在具体实现上,如果通信接口、存储器602和处理器601独立实现,则通信接口、存储器602和处理器601可以通过总线相互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简称为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的,在具体实现上,如果通信接口、存储器602和处理器601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实现,则通信接口、存储器602和处理器601可以通过内部接口完成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接口。其中接口用于输入输出处理器所处理的数据或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该芯片可以应用于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装置中。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磁盘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具体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信息,程序信息用于上述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 (SSD))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2)

1.一种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移动设备的轨迹打点数据;
根据所述轨迹打点数据,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状态;
若所述移动设备处于第一移动状态,则获取所述移动设备对于数据网络的小区的切换数据;根据所述切换数据,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若所述移动设备进入第二移动状态,则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连接周期以及第二连接周期;若所述移动设备处于熄屏状态、所述第一连接周期小于所述第二连接周期且所述第一连接周期小于周期基准值,则断开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周期为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稳定连接的周期,所述第二连接周期为所述移动设备与数据网络之间稳定连接的周期;
其中,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速度阈值时进入所述第一移动状态,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小第二速度阈值时退出所述第一移动状态;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小于第三速度阈值时进入所述第二移动状态,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速度阈值时退出所述第二移动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迹打点数据包括预设时间间隔下采集到的所述移动设备的定位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轨迹打点数据,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轨迹打点数据,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
根据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和所述速度阈值,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数据中包含有所述移动设备在目标时间间隔内切换所述数据网络的小区的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切换数据,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包括:
若所述目标时间间隔内切换所述数据网络的小区的次数大于或等于次数阈值,则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包括:
确定是否存在所述移动设备可连接的第一无线网络热点,所述第一无线网络热点为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过网络连接的无线网络热点;
若是,则在所述移动设备的熄屏状态下,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是否存在所述移动设备可连接的第一无线网络热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否,则在所述移动设备的亮屏状态下,显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第二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热点为未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过网络连接的无线网络热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移动设备退出所述第一移动状态,则断开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并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数据网络之间的网络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断开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移动设备处于亮屏状态下且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移动设备的操作,则重新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连接周期以及第二连接周期,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设备向云端设备发送的心跳数据,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连接周期以及第二连接周期。
11.一种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设备的轨迹打点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轨迹打点数据,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状态;
建立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移动设备处于第一移动状态,则获取所述移动设备对于数据网络的小区的切换数据;根据所述切换数据,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所述建立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移动设备进入第二移动状态,则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连接周期以及第二连接周期;若所述移动设备处于熄屏状态、所述第一连接周期小于所述第二连接周期且所述第一连接周期小于周期基准值,则断开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周期为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稳定连接的周期,所述第二连接周期为所述移动设备与数据网络之间稳定连接的周期;
其中,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速度阈值时进入所述第一移动状态,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小第二速度阈值时退出所述第一移动状态;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小于第三速度阈值时进入所述第二移动状态,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速度阈值时退出所述第二移动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迹打点数据包括预设时间间隔下采集到的所述移动设备的定位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轨迹打点数据,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根据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速度和所述速度阈值,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数据中包含有所述移动设备在目标时间间隔内切换所述数据网络的小区的次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目标时间间隔内切换所述数据网络的小区的次数大于或等于次数阈值,则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是否存在所述移动设备可连接的第一无线网络热点,所述第一无线网络热点为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过网络连接的无线网络热点;若是,则在所述移动设备的熄屏状态下,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若否,则在所述移动设备的亮屏状态下,显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第二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热点为未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过网络连接的无线网络热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移动设备退出所述第一移动状态,则断开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并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数据网络之间的网络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移动设备处于亮屏状态下且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移动设备的操作,则重新建立所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热点之间的网络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移动设备向云端设备发送的心跳数据,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连接周期以及第二连接周期。
21.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的方法。
2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的方法。
CN202210274274.4A 2022-03-21 2022-03-21 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3639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74274.4A CN114363981B (zh) 2022-03-21 2022-03-21 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74274.4A CN114363981B (zh) 2022-03-21 2022-03-21 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3981A CN114363981A (zh) 2022-04-15
CN114363981B true CN114363981B (zh) 2022-07-08

Family

ID=81095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74274.4A Active CN114363981B (zh) 2022-03-21 2022-03-21 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6398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4681A (zh) * 2005-12-29 2006-06-28 上海贝豪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定位信息的在3g网络和wifi网络间的切换方法
CN101014144A (zh) * 2006-02-01 2007-08-08 阿尔卡特公司 向可高速移动的交通工具提供无线宽带通信的方法
CN105611594A (zh) * 2016-01-28 2016-05-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2201B (zh) * 2015-07-07 2021-04-20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线热点切换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EP3793256B1 (en) * 2018-05-30 2023-11-08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n-time cell handover
CN110996367B (zh) * 2019-12-20 2021-09-28 万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终端网络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3891408B (zh) * 2021-04-20 2022-08-1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Wi-Fi网络和蜂窝网络的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4681A (zh) * 2005-12-29 2006-06-28 上海贝豪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定位信息的在3g网络和wifi网络间的切换方法
CN101014144A (zh) * 2006-02-01 2007-08-08 阿尔卡特公司 向可高速移动的交通工具提供无线宽带通信的方法
CN105611594A (zh) * 2016-01-28 2016-05-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3981A (zh) 202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3724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abnormality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function and storage medium
EP334953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lling in network cell congestion state
US11412434B2 (en) Cell selec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8476468B (zh) 语音呼叫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135307B (zh) 一种电话响应的方法和终端
CN111954278A (zh) 信息上报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EP2890210A1 (en) Method for state transition and network device
US20170295521A1 (en) Circuit switched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4363981B (zh) 网络连接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1565479B (zh) 通信方法及其装置、系统
CN109561478B (zh) 用户终端盲重定向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3873608A (zh) 语音通话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7949009B (zh) Lte网络接入结果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873600A (zh) 侧行链路的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016704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系统、基站、移动交换中心
JP7169379B2 (ja) 緊急通話のための装置、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2399515A (zh) 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040348B (zh) 网络接入结果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363954A (zh) 拥塞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06576278B (zh) 一种srvcc能力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5021580A1 (zh) 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423317B (zh) 异网切换处理方法、信息配置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2399443B (zh) 一种释放方法、终端、核心网网元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230262794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ed state, terminal, core network function,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CN107959940B (zh) 检测方法及其装置、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