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3388A - 一种基于埋桩法的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埋桩法的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63388A
CN114363388A CN202210057090.2A CN202210057090A CN114363388A CN 114363388 A CN114363388 A CN 114363388A CN 202210057090 A CN202210057090 A CN 202210057090A CN 114363388 A CN114363388 A CN 1143633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wedge
sliding
fram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570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冬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0570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633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63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338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埋桩法的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现有对裂缝扩张测量的方式无法得知裂缝的扩张时间,且裂缝扩张会导致两侧的土壤疏松致使木桩倾斜,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一种基于埋桩法的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有横板、测距机构和限位机构,右侧的横板上设置有测距机构,测距机构上设置有限位机构。本发明通过测距机构和限位机构配合,将数据传递至信号发射箱,信号发射箱随之将数据经物联网通讯网络传递远程控制终端,远程控制终端对反馈的数据进行显示,便于用户对其开裂的距离进行实时监测。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埋桩法的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埋桩法的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
现有技术中,在对裂缝的长度进行检测时,多采用将两个木桩分别通过设备将其插入裂缝的两侧,一段时间后,再次对两个木桩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并对比最初的测量距离,以此得知裂缝扩张的具体数据,而这种方式无法得知裂缝的扩张时间,且裂缝扩张会导致两侧的土壤疏松,如此容易造成裂缝两侧的木桩倾斜,致使测量数据不准确。
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设计一种基于埋桩法的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对裂缝扩张测量的方式无法得知裂缝的扩张时间,且裂缝扩张会导致两侧的土壤疏松致使木桩倾斜,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埋桩法的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装置。
一种基于埋桩法的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有固定架、壳体、插杆、横板、测距机构和限位机构,固定架的两部均设有壳体,右侧的壳体与固定架滑动连接,左侧的壳体与固定架固接,壳体内滑动设有插杆,壳体的下部安装有横板,右侧的横板上设置有测距机构,测距机构上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与信号发射箱电连接,信号发射箱通过数据经物联网通讯网络与远程控制终端连接;本发明通过测距机构和限位机构配合,将裂缝扩张的长度数据传递至信号发射箱,信号发射箱随之将数据经物联网通讯网络传递远程控制终端,远程控制终端对反馈的数据进行显示,便于用户对其开裂的距离进行实时监测;测距机构包括有固定块、滑动壳、转动板、第一弹簧、滑动杆、卷绕辊、缺口环板和拉绳,固定块连接在右侧的横板上表面,固定块的上部滑动式设有滑动壳,滑动壳的上表面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与固定块之间固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位于滑动壳内,转动板的上表面安装有两个滑动杆,两个滑动杆的上端安装有卷绕辊,卷绕辊的外侧壁设有若干个缺口环板,固定架的左部嵌有拉绳,拉绳与卷绕辊固接,拉绳绕在卷绕辊上,利用放出拉绳的长度,从而确定裂缝扩张的长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滑动壳的外侧面为多个环形倾斜台设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限位机构包括有转动块、指针、固定杆、安装架、第一楔形块、第二弹簧、第二楔形块、第三弹簧、触碰块、第四弹簧、连接板、连接杆、导向架、扭簧、第三楔形块和触碰开关,转动块滑动设置在两个滑杆的下部,转动块的上表面设置有指针,右侧的横板上表面固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的下部滑动设有第一楔形块,第一楔形块与安装架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第一楔形块与滑动壳上的环形倾斜台配合,安装架上滑动式设有第二楔形块,第二楔形块位于第一楔形块的上侧,第二楔形块与安装架之间固接有第三弹簧,安装架的上部滑动设有触碰块,触碰块与安装架之间固接有第四弹簧,触碰块位于第二楔形块的上侧,触碰块与第二楔形块之间固接有连接板,第二楔形块与第一楔形块之间固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穿过安装架与其滑动连接,安装架的侧壁设置有导向架,导向架与连接板接触,转动块的下部套有扭簧,扭簧的上端与转动块固接,扭簧的下端固接有第三楔形块,第三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配合,转动块的上部偏心位置设置有触碰开关,触碰开关与信号发射箱电连接,信号发射箱与远程控制终端通过物联网通讯网络连接,触碰开关与触碰块配合,利用触碰开关与触碰块接触,触碰开关将信号传递至信号发射箱,信号发射箱随之将数据经物联网通讯网络传递远程控制终端,远程控制终端对反馈的数据进行显示,便于用户对其开裂的距离进行实时监测。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导向架上转动式连接有若干个导向辊,导向架上的导向辊与连接板接触,用于对连接板移动进行导向。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有滑动框、握杆、第一棘齿、空心框、第二棘齿、第四楔形块、T形板、滑杆、第五楔形块、第五弹簧和楔形架,壳体内底部滑动设有滑动框,滑动框的两侧壁均安装有握杆,滑动框的上部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棘齿,横板的下表面嵌有三个空心框,空心框的下表面两侧均嵌有第二棘齿,上下相邻的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配合,空心框的下表面安装有两个第四楔形块,空心框的下表面安装有两个T形板,滑动框的上表面开有两个定位槽,定位槽内的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滑杆,滑杆上固接有第五楔形块,第五楔形块与滑动框之间固接有第五弹簧,插杆上滑动设有楔形架,利用T形板插入定位槽内,通过两侧的第五楔形块配合对T形板固定,利用第四楔形块和楔形架的配合,第一棘齿向上移动与第二棘齿配合,完成对插杆的定位避免晃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壳体的两壁均开设有山字形的滑槽,握杆滑动位于对应的壳体上的山字形滑槽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楔形架的前后两部均为向下的倾斜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定位块和第六弹簧,壳体内底部开设有四个安装槽,安装槽内滑动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与壳体之间固接有第六弹簧,四个第六弹簧分别位于四个安装槽内,;利用定位块和第六弹簧的配合,对滑动框的位置进行限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定位块的边沿为弧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测距机构和限位机构配合,利用触碰块碰到触碰开关,触碰开关随之将数据传递至信号发射箱,信号发射箱随之将数据经物联网通讯网络传递远程控制终端,远程控制终端对反馈的数据进行显示,便于用户对其开裂的距离进行实时监测,利用第一楔形块和滑动壳配合,便于卷绕辊放出的拉绳水平一致,便于对裂缝扩大的距离进行准确检测;利用T形板插入定位槽内,通过两侧的第五楔形块配合对T形板固定,利用第四楔形块和楔形架的配合,第一棘齿向上移动与第二棘齿配合,完成对插杆的定位避免晃动;利用定位块和第六弹簧的配合,对滑动框的位置进行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测距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测距机构的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固定架,2-壳体,201-插杆,3-横板,4-测距机构,401-固定块,402-滑动壳,403-转动板,404-第一弹簧,405-滑动杆,406-卷绕辊,407-缺口环板,408-拉绳,5-限位机构,501-转动块,502-指针,503-固定杆,504-安装架,505-第一楔形块,506-第二弹簧,507-第二楔形块,508-第三弹簧,509-触碰块,510-第四弹簧,511-连接板,512-连接杆,513-导向架,514-扭簧,515-第三楔形块,516-触碰开关,6-滑动框,7-握杆,8-第一棘齿,9-空心框,10-第二棘齿,11-第四楔形块,12-T形板,13-定位槽,14-滑杆,15-第五楔形块,16-第五弹簧,17-楔形架,18-安装槽,19-定位块,20-第六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基于埋桩法的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固定架1、壳体2、插杆201、横板3、测距机构4和限位机构5,固定架1的两部均设有壳体2,右侧的壳体2与固定架1滑动连接,左侧的壳体2与固定架1固接,壳体2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贯穿的方形孔,壳体2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贯穿的滑动孔,壳体2内滑动设有插杆201,插杆201用于插入地面固定,通过两侧插杆201的距离长度,对裂缝张开的距离进行检测,壳体2的下部安装有横板3,右侧的横板3上设置有测距机构4,测距机构4用于对裂缝张开的距离进行测量,测距机构4上设置有限位机构5,限位机构5与信号发射箱电连接,信号发射箱通过数据经物联网通讯网络与远程控制终端连接,限位机构5用于将测量的数据传递至信号发射箱,信号发射箱随之将数据经物联网通讯网络传递远程控制终端,此时远程控制终端对反馈的数据进行显示,便于用户对其开裂的距离进行实时监测。
使用时,用户将两个插杆201分别插入裂缝的两侧,并且每间隔20米在裂缝的两侧分别插入插杆201,当插杆201插入完成后,随后用户将两侧的壳体2分别插入两侧的插杆201上,使插杆201位于壳体2的上下相邻的滑动孔和方形孔内,当裂缝扩大时,测距机构4开始工作,测距机构4工作对两侧插杆201向相远离的距离进行检测,同时限位机构5对测距机构4限位,并对测距机构4测得的数据传递至信号发射箱,信号发射箱随之将数据经物联网通讯网络传递远程控制终端,此时远程控制终端对反馈的数据进行显示,便于用户对其开裂的距离进行实时监测。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3和图4所示,测距机构4包括有固定块401、滑动壳402、转动板403、第一弹簧404、滑动杆405、卷绕辊406、缺口环板407和拉绳408,固定块401连接在右侧的横板3上表面,固定块401的上部滑动式设有滑动壳402,滑动壳402的外侧面为多个环形倾斜台设置,滑动壳402的上表面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板403,转动板403与固定块401之间固接有第一弹簧404,第一弹簧404位于滑动壳402内,转动板403的上表面安装有两个滑动杆405,两个滑动杆405的上端安装有卷绕辊406,卷绕辊406的外侧壁焊接有若干个缺口环板407,固定架1的左部嵌有拉绳408,拉绳408与卷绕辊406固接,拉绳408绕在卷绕辊406上,裂缝扩张时,会使两侧的壳体2相远离,此时会使卷绕辊406转动放出拉绳408,而放出拉绳408的距离则是裂缝扩张的距离,缺口环板407用于对拉绳408进行限位,同时对拉绳408进行排列,避免拉绳408卷绕堆积在一起,给拉绳408放出造成不便,给裂缝的距离长度检测造成妨碍。
限位机构5包括有转动块501、指针502、固定杆503、安装架504、第一楔形块505、第二弹簧506、第二楔形块507、第三弹簧508、触碰块509、第四弹簧510、连接板511、连接杆512、导向架513、扭簧514、第三楔形块515和触碰开关516,转动块501滑动设置在两个滑杆14的下部,转动块501的上表面设置有指针502,右侧的横板3上表面固接有固定杆503,固定杆503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架504,安装架504的下部滑动设有第一楔形块505,第一楔形块505与安装架504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506,通过第一楔形块505与滑动壳402上的环形倾斜台配合,使卷绕辊406每次转动放出的拉绳408水平一致,便于对裂缝扩大的距离进行准确检测,安装架504上滑动式设有第二楔形块507,第二楔形块507位于第一楔形块505的上侧,第二楔形块507与安装架504之间固接有第三弹簧508,安装架504的上部滑动设有触碰块509,触碰块509与安装架504之间固接有第四弹簧510,触碰块509位于第二楔形块507的上侧,触碰块509与第二楔形块507之间固接有连接板511,第二楔形块507与第一楔形块505之间固接有连接杆512,连接杆512穿过安装架504与其滑动连接,利用连接板511和连接杆512的配合,使第一楔形块505、第二楔形块507和触碰块509同步移动,安装架504的侧壁设置有导向架513,导向架513上转动式连接有若干个导向辊,导向架513上的导向辊与连接板511接触,转动块501的下部套有扭簧514,扭簧514的上端与转动块501固接,扭簧514的下端固接有第三楔形块515,第三楔形块515与第二楔形块507配合,用于对卷绕辊406转动进行限位,同时避免卷绕辊406逆转,转动块501的上部偏心位置设置有触碰开关516,触碰开关516与信号发射箱电连接,信号发射箱与远程控制终端通过物联网通讯网络连接,触碰开关516与触碰块509配合,触碰块509碰到触碰开关516时,触碰开关516将测量的数据传递至信号发射箱,信号发射箱随之将数据经物联网通讯网络传递远程控制终端,此时远程控制终端对反馈的数据进行显示,便于用户对其开裂的距离进行实时监测。
使用时,用户将若干个插杆201分别插入裂缝的两侧,且同侧相邻的插杆201间隔20米,随后用户将壳体2分别插入裂缝两侧的插杆201上,由于左侧的壳体2为固定设置,当裂缝扩大时,固定架1会向左移动,滑动架向左移动会使卷绕辊406转动放出拉绳408,如此使卷绕辊406转动,卷绕辊406转动通过滑动杆405使转动块501转动,转动块501转动带动扭簧514转动,扭簧514转动使第三楔形块515转动,第三楔形块515转动推动第二楔形块507向外侧移动,第三弹簧508随之压缩,第三楔形块515挤压第二楔形块507时,会使第二楔形块507远离第三楔形块515,第二楔形块507移动通过连接板511和连接杆512分别使第一楔形块505和触碰块509移动,第二弹簧506和第四弹簧510随之压缩,第一楔形块505移动远离滑动壳402,此时滑动壳402随之在第一弹簧404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当第二楔形块507不挤压第三楔形块515时,如此解除对第四楔形块11的限位,此时在第三弹簧508的作用下使第二楔形块507复位,第二楔形块507复位与滑动壳402配合,对滑动壳402进行限位,且此时卷绕辊406转动通过滑动杆405使转动块501转动,转动块501转动带动第三楔形块515转动一圈,此时将卷绕辊406上的拉绳408放出一圈,同时在第四弹簧510的作用下触碰块509随之移动触碰到触碰开关516,触碰开关516随之将信息传递至信号发射箱,信号发射箱随之将数据经物联网通讯网络传递远程控制终端,远程控制终端对反馈的数据进行显示,便于用户对其开裂的距离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第三楔形块515与第二楔形块507配合,使拉绳408始终处于紧绷状态,当触碰块509再次触碰到触碰开关516时,此时的卷绕辊406转动放出一圈拉绳408,在远端控制中的显示屏上显示一圈拉绳408的长度,如此便于实时对裂缝扩大程度进行监测。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7-11所示,还包括有滑动框6、握杆7、第一棘齿8、空心框9、第二棘齿10、第四楔形块11、T形板12、滑杆14、第五楔形块15、第五弹簧16和楔形架17,壳体2内底部滑动设有滑动框6,滑动框6的上表面开设有向下延伸的盛放槽,滑动框6的前后两侧壁均螺栓安装有握杆7,壳体2的两壁均开设有山字形的滑槽,握杆7滑动位于对应的壳体2上的山字形滑槽内,滑动框6的上部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棘齿8,横板3的下表面嵌有三个空心框9,通过空心框9和滑动框6上下对齐配合,用于对插杆201进行竖向位置固定,空心框9的下表面前后两侧均嵌有第二棘齿10,上下相邻的第一棘齿8和第二棘齿10配合,通过上下相邻的第一棘齿8和第二棘齿10啮合,如此对插杆201进行固定,避免插杆201晃动,空心框9的下表面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第四楔形块11,空心框9的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T形板12,滑动框6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开有定位槽13,定位槽13内的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滑杆14,滑杆14上固接有第五楔形块15,第五楔形块15与滑动框6之间固接有第五弹簧16,插杆201上滑动设有楔形架17,楔形架17的前后两部均为向下的倾斜面,利用T形板12向下插入定位槽13内,并通过第五楔形块15对T形板12固定,如此对插杆201固定。
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用户将两侧的插杆201分别插入裂缝的两侧,随后用户握住握把移动滑动框6至合适位置,此时用户将壳体2从上向下套在插杆201上,使上下相邻的滑动框6和空心框9套在插杆201上,随后用户通过握把使滑动框6向上移动,滑动框6向上移动使T形板12分别插入对应的定位槽13内,滑动框6继续向上移动,如此通过T形板12挤压两侧的第五楔形块15相远离,第五弹簧16随之压缩,同时通过第四楔形块11挤压楔形架17移动,当T形板12不挤压第五楔形块15时,在第五弹簧16的作用下使第五楔形块15复位,此时通过第五楔形块15对T形板12限位固定,同时使楔形架17插入滑动框6的盛放槽内,通过第四楔形块11和楔形架17的配合,对插杆201进行定位,滑动框6向上移动带动第一棘齿8向上移动,第一棘齿8向上移动与第二棘齿10配合,完成对插杆201的定位,避免插杆201晃动。
如图12和图13所示,还包括有定位块19和第六弹簧20,壳体2内底部开设有四个安装槽18,安装槽18内滑动设有定位块19,定位块19的边沿为弧形,便于滑动框6移动,同时通过定位块19对滑动框6进行限位,定位块19与壳体2之间固接有第六弹簧20,四个第六弹簧20分别位于四个安装槽18内,滑动框6移动挤压定位块19时,滑动框6继续移动,如此挤压定位块19向下移动,使第六弹簧20随之压缩,当滑动框6移动不挤压定位块19时,此时在第六弹簧20的作用下使定位块19向上移动复位,此时通过定位块19与第六弹簧20的配合,对滑动框6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滑动框6在壳体2内自行滑动,如此方便对插杆201的固定位置进行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子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未作详细阐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已有技术。

Claims (9)

1.一种基于埋桩法的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有固定架(1)、壳体(2)、插杆(201)和横板(3),固定架(1)的两部均设有壳体(2),右侧的壳体(2)与固定架(1)滑动连接,左侧的壳体(2)与固定架(1)固接,壳体(2)内滑动设有插杆(201),壳体(2)的下部安装有横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测距机构(4)和限位机构(5),右侧的横板(3)上设置有测距机构(4),测距机构(4)上设置有限位机构(5);限位机构(5)与信号发射箱电连接,信号发射箱通过数据经物联网通讯网络与远程控制终端连接;
测距机构(4)包括有固定块(401)、滑动壳(402)、转动板(403)、第一弹簧(404)、滑动杆(405)、卷绕辊(406)、缺口环板(407)和拉绳(408),固定块(401)连接在右侧的横板(3)上表面,固定块(401)的上部滑动式设有滑动壳(402),滑动壳(402)的上表面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板(403),转动板(403)与固定块(401)之间固接有第一弹簧(404),第一弹簧(404)位于滑动壳(402)内,转动板(403)的上表面安装有两个滑动杆(405),两个滑动杆(405)的上端安装有卷绕辊(406),卷绕辊(406)的外侧壁设有若干个缺口环板(407),固定架(1)的左部嵌有拉绳(408),拉绳(408)与卷绕辊(406)固接,拉绳(408)绕在卷绕辊(406)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埋桩法的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壳(402)的外侧面为多个环形倾斜台设置。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埋桩法的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机构(5)包括有转动块(501)、指针(502)、固定杆(503)、安装架(504)、第一楔形块(505)、第二弹簧(506)、第二楔形块(507)、第三弹簧(508)、触碰块(509)、第四弹簧(510)、连接板(511)、连接杆(512)、导向架(513)、扭簧(514)、第三楔形块(515)和触碰开关(516),转动块(501)滑动设置在两个滑杆(14)的下部,转动块(501)的上表面设置有指针(502),右侧的横板(3)上表面固接有固定杆(503),固定杆(503)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架(504),安装架(504)的下部滑动设有第一楔形块(505),第一楔形块(505)与安装架(504)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506),第一楔形块(505)与滑动壳(402)上的环形倾斜台配合,安装架(504)上滑动式设有第二楔形块(507),第二楔形块(507)位于第一楔形块(505)的上侧,第二楔形块(507)与安装架(504)之间固接有第三弹簧(508),安装架(504)的上部滑动设有触碰块(509),触碰块(509)与安装架(504)之间固接有第四弹簧(510),触碰块(509)位于第二楔形块(507)的上侧,触碰块(509)与第二楔形块(507)之间固接有连接板(511),第二楔形块(507)与第一楔形块(505)之间固接有连接杆(512),连接杆(512)穿过安装架(504)与其滑动连接,安装架(504)的侧壁设置有导向架(513),导向架(513)与连接板(511)接触,转动块(501)的下部套有扭簧(514),扭簧(514)的上端与转动块(501)固接,扭簧(514)的下端固接有第三楔形块(515),第三楔形块(515)与第二楔形块(507)配合,转动块(501)的上部偏心位置设置有触碰开关(516),触碰开关(516)与信号发射箱电连接,信号发射箱与远程控制终端通过物联网通讯网络连接,触碰开关(516)与触碰块(509)配合。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埋桩法的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架(513)上转动式连接有若干个导向辊,导向架(513)上的导向辊与连接板(511)接触。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埋桩法的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滑动框(6)、握杆(7)、第一棘齿(8)、空心框(9)、第二棘齿(10)、第四楔形块(11)、T形板(12)、滑杆(14)、第五楔形块(15)、第五弹簧(16)和楔形架(17),壳体(2)内底部滑动设有滑动框(6),滑动框(6)的两侧壁均安装有握杆(7),滑动框(6)的上部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棘齿(8),横板(3)的下表面嵌有三个空心框(9),空心框(9)的下表面两侧均嵌有第二棘齿(10),上下相邻的第一棘齿(8)和第二棘齿(10)配合,空心框(9)的下表面安装有两个第四楔形块(11),空心框(9)的下表面安装有两个T形板(12),滑动框(6)的上表面开有两个定位槽(13),定位槽(13)内的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滑杆(14),滑杆(14)上固接有第五楔形块(15),第五楔形块(15)与滑动框(6)之间固接有第五弹簧(16),插杆(201)上滑动设有楔形架(17)。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埋桩法的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2)的两壁均开设有山字形的滑槽,握杆(7)滑动位于对应的壳体(2)上的山字形滑槽内。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埋桩法的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楔形架(17)的前后两部均为向下的倾斜面。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埋桩法的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定位块(19)和第六弹簧(20),壳体(2)内底部开设有四个安装槽(18),安装槽(18)内滑动设有定位块(19),定位块(19)与壳体(2)之间固接有第六弹簧(20),四个第六弹簧(20)分别位于四个安装槽(18)内。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埋桩法的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块(19)的边沿为弧形。
CN202210057090.2A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基于埋桩法的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装置 Withdrawn CN1143633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7090.2A CN114363388A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基于埋桩法的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7090.2A CN114363388A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基于埋桩法的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3388A true CN114363388A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91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57090.2A Withdrawn CN114363388A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基于埋桩法的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6338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9947A (zh) * 2022-09-13 2022-12-16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 一种采煤塌陷区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CN115629189A (zh) * 2022-12-07 2023-01-20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地质灾害自动监测装置
CN117739889A (zh) * 2024-02-21 2024-03-22 菏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一种适用于地裂缝、滑坡地质灾害位移监测仪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9947A (zh) * 2022-09-13 2022-12-16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 一种采煤塌陷区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CN115629189A (zh) * 2022-12-07 2023-01-20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地质灾害自动监测装置
CN115629189B (zh) * 2022-12-07 2023-03-10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地质灾害自动监测装置
CN117739889A (zh) * 2024-02-21 2024-03-22 菏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一种适用于地裂缝、滑坡地质灾害位移监测仪
CN117739889B (zh) * 2024-02-21 2024-04-30 菏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一种适用于地裂缝、滑坡地质灾害位移监测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63388A (zh) 一种基于埋桩法的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装置
US7617718B2 (en) Device and methods for use of a dynamic cone penetrometer for evaluating soil compaction
US11572781B2 (en) Arrangement device for multiple sensors outside borehole of sliding mass and arrangement method
CN115507270B (zh) 一种用于隧道变形的监测设备
CN210833476U (zh) 一种地质滑坡监测装置
CN109898487B (zh) 标准贯入试验自动记录设备
CN113819883B (zh) 一种土地沉降自动监测装置
CN110646588B (zh) 一种震动载荷作用下对岩体边坡稳定性测量装置
CN109914377B (zh) 基于感应器及激光测量的标准贯入试验记录设备
CN201934096U (zh) 井下压差式液面仪
CN216979909U (zh)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的预警装置
CN218035749U (zh) 一种土壤修复用土质取样检测装置
CN114755127A (zh) 一种房地产房屋验收装置
CN116427474A (zh) 一种钻孔灌注桩沉渣厚度测量装置及测量装置使用方法
CN213714174U (zh) 一种桩基孔深测量装置
CN114544766A (zh) 一种混凝土密实度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12427048U (zh) 一种地基压实度检测装置
CN211318780U (zh) 一种便携式地震监测装置
CN220525096U (zh) 一种手提式煤粉数字计量装置
CN215252757U (zh) 一种水利工程地基检测装置
CN117949639B (zh) 一种可移动多用途挡墙模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205317683U (zh)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钢筋混凝土基础裂缝检测装置
CN217379019U (zh) 一种便于观察的基坑水平位移监测装置
CN209816809U (zh) 贯入深度绳测结构
CN213175620U (zh) 一种钻孔深度测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