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3139B - 规划带宽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规划带宽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63139B
CN114363139B CN202011064451.3A CN202011064451A CN114363139B CN 114363139 B CN114363139 B CN 114363139B CN 202011064451 A CN202011064451 A CN 202011064451A CN 114363139 B CN114363139 B CN 1143631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bandwidth
current
preset
time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44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63139A (zh
Inventor
蔡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445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631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63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3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63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31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规划带宽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中的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判断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如果否,将各节点中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根据增加后的剩余免费时长,更新第一节点的规划带宽,并返回执行判断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步骤;如果是,基于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确定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基于上述处理,能够确定出满足预设消峰条件的各节点的目标规划带宽。

Description

规划带宽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规划带宽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CDN中的节点可以基于95计费方式进行计费。例如,可以获取一个计费周期内节点在各预设时间段的带宽,并从各带宽中删除较大的5%个带宽,将剩余带宽中最大的带宽作为95计费方式的计费带宽。
一种实现方式中,计费周期可以为一个月,每5分钟取一个带宽的统计点,1天共有12×24个统计点,一个月如果按30天计算,则一个月共有12×24×30=8640个统计点。将带宽较大的5%的统计点去掉,即,有8640×5%=432个统计点不需要计费,即,有432点×5分钟/60分钟/小时=36个小时不需要计费,也就是说,针对每个节点,每个月可以有36小时的带宽超过计费带宽,该36个小时可以称为免费时长。另外,可以预先设置每一节点的规划带宽,该规划带宽可以表示计费方式中计费带宽。
相关技术中,针对某一区域内的多个节点,在租户使用网络的高峰时期,需要进行消峰,即,确定该区域中一些节点的带宽可以超过规划带宽,进而,使得各节点能够满足高峰时期租户的网络使用需求。然而,租户的业务量突增等情况,可能会导致在计费周期中的某一时刻,按照当前的规划带宽,节点剩余的免费时长无法满足预设消峰条件,也就是说,按照当前的规划带宽,无法完成消峰,此时,势必会造成客户的带宽速度变慢,影响租户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规划带宽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能够确定出满足预设消峰条件的各节点的目标规划带宽,即,确定出的目标规划带宽,能够满足租户的需求,进而,能够降低对租户使用网络的影响。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规划带宽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中的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
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将所述各节点中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根据增加后的剩余免费时长,更新所述第一节点的规划带宽,并返回执行所述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步骤;
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基于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确定所述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所述目标区域在当前的计费周期内,当前时刻之后的预设高峰时期内各预设统计时间段的预测带宽,以及所述各节点的规划带宽的总和值,作为总规划带宽;
计算所述各预设统计时间段的预测带宽中大于所述总规划带宽的预测带宽,分别与所述总规划带宽的差值,得到待消峰带宽集合;
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否抵消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
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够抵消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执行所述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步骤;
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能够抵消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执行所述将所述各节点中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根据增加后的剩余免费时长,更新所述第一节点的规划带宽步骤。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否抵消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包括:
将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中的带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得到带宽序列,以及将所述各节点按照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得到节点序列;
计算所述节点序列中第K个节点的上联带宽与规划带宽的差值,作为第K个节点的抵消带宽;其中,所述K为正整数,且所述K的取值从1开始;
计算第K个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与所述预设统计时间段的时长的商,作为第K个节点的带宽抵消数目;
将所述带宽序列中前所述带宽抵消数目个带宽,分别减去所述抵消带宽,得到更新后的带宽序列,并判断更新后的带宽序列中是否存在大于0的带宽;
如果更新后的带宽序列中不存在大于0的带宽,确定所述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够抵消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
如果更新后的带宽序列中存在大于0的带宽,将K加1,并返回执行所述计算所述节点序列中第K个节点的上联带宽与规划带宽的差值,作为第K个节点的抵消带宽步骤,直至K=M时,更新后的带宽序列中仍存在大于0的带宽,确定所述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能够抵消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
其中,M表示所述节点序列中节点的数目。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各节点中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包括:
确定所述各节点中,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后不大于预设免费时长的节点,作为第一节点;
将所述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各节点中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包括:
针对所述各节点中的每一节点,获取所述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各备选时长时对应的量价比,其中,所述量价比表示所增加的备选时长与对应增加的带宽费用的比值;
确定所述各节点对应的量价比中最高的目标量价比对应的备选时长,作为第一预设时长;
将所述目标量价比对应的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可选的,所述根据增加后的剩余免费时长,更新所述第一节点的规划带宽,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节点增加的第一预设时长与预设统计时间段的时长的商,作为目标数值;
获取所述第一节点在当前的计费周期内,当前时刻之前各所述预设统计时间段的带宽中大于规划带宽的带宽,作为备选带宽;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确定所述备选带宽中第所述目标数值个带宽,作为更新后所述第一节点的规划带宽。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确定所述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包括:
确定所述各节点中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的增加量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节点,作为第二节点;
从所述第二节点中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
分别将所述第三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减去第二预设时长,并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返回执行所述确定所述各节点中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的增加量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节点,作为第二节点步骤,直至达到预设迭代条件,确定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为所述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
可选的,在所述分别将所述第三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减去第二预设时长,并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满足预设消峰条件,确定所述各节点中,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三预设时长后不大于预设免费时长的节点,作为第四节点;
从所述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并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返回执行所述确定所述各节点中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的增加量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节点,作为第二节点步骤;
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剩余免费时长不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返回执行所述从所述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并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步骤。
可选的,所述从所述第二节点中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节点被选择的概率与带宽费用成正比,从所述第二节点中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
或者,
从所述第二节点中随机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
可选的,所述从所述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包括:
基于所述第四节点被选择的概率与带宽费用成反比,从所述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三预设时长;
或者,
从所述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随机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三预设时长。
可选的,所述从所述第二节点中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包括:
基于预设禁忌搜索列表,从所述第二节点中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其中,所述预设禁忌搜索列表记录有当前不可选的第二节点;
在所述从所述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并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获取将所述第三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减去第二预设时长前,所述各节点的带宽费用的总和值,作为第一总费用;
获取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后,所述各节点的带宽费用的总和值,作为第二总费用;
如果第二总费用不小于所述第一总费用,将本次所选的第三节点添加至所述预设禁忌搜索列表中。
第二方面,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规划带宽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中的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将所述各节点中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根据增加后的剩余免费时长,更新所述第一节点的规划带宽,并触发所述第一判断模块;
目标规划带宽确定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基于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确定所述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总规划带宽获取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目标区域在当前的计费周期内,当前时刻之后的预设高峰时期内各预设统计时间段的预测带宽,以及所述各节点的规划带宽的总和值,作为总规划带宽;
待消峰带宽集合获取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各预设统计时间段的预测带宽中大于所述总规划带宽的预测带宽,分别与所述总规划带宽的差值,得到待消峰带宽集合;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否抵消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够抵消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触发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能够抵消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触发所述第一处理模块。
可选的,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包括:
排序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中的带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得到带宽序列,以及将所述各节点按照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得到节点序列;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节点序列中第K个节点的上联带宽与规划带宽的差值,作为第K个节点的抵消带宽;其中,所述K为正整数,且所述K的取值从1开始;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第K个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与所述预设统计时间段的时长的商,作为第K个节点的带宽抵消数目;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带宽序列中前所述带宽抵消数目个带宽,分别减去所述抵消带宽,得到更新后的带宽序列,并判断更新后的带宽序列中是否存在大于0的带宽;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如果更新后的带宽序列中不存在大于0的带宽,确定所述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够抵消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如果更新后的带宽序列中存在大于0的带宽,将K加1,并触发所述第一计算子模块,直至K=M时,更新后的带宽序列中仍存在大于0的带宽,确定所述各节点的剩余免费时长不能够抵消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
其中,M表示所述节点序列中节点的数目。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节点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各节点中,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后不大于预设免费时长的节点,作为第一节点;
第一增加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量价比获取子模块,用于针对所述各节点中的每一节点,获取所述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各备选时长时对应的量价比,其中,所述量价比表示所增加的备选时长与对应增加的带宽费用的比值;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各节点对应的量价比中最高的目标量价比对应的备选时长,作为第一预设时长;
第二增加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量价比对应的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包括:
目标数值获取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节点增加的第一预设时长与预设统计时间段的时长的商,作为目标数值;
备选带宽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节点在当前的计费周期内,当前时刻之前各所述预设统计时间段的带宽中大于规划带宽的带宽,作为备选带宽;
规划带宽确定子模块,用于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确定所述备选带宽中第所述目标数值个带宽,作为更新后所述第一节点的规划带宽。
可选的,所述目标规划带宽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节点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各节点中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的增加量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节点,作为第二节点;
第三节点获取子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二节点中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分别将所述第三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减去第二预设时长,并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第三处理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触发所述第二节点确定子模块,直至达到预设迭代条件,确定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为所述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节点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分别将所述第三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减去第二预设时长,并判断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之后,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剩余免费时长不满足预设消峰条件,确定所述各节点中,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三预设时长后不大于预设免费时长的节点,作为第四节点;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从所述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三预设时长,并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触发所述第二节点确定子模块;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触发所述第三判断模块。
可选的,所述第三节点获取子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二节点被选择的概率与带宽费用成正比,从所述第二节点中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
或者,
从所述第二节点中随机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
可选的,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四节点被选择的概率与带宽费用成反比,从所述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三预设时长;
或者,
从所述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随机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三预设时长。
可选的,所述第三节点获取子模块,具体用于基于预设禁忌搜索列表,从所述第二节点中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其中,所述预设禁忌搜索列表记录有当前不可选的第二节点;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总费用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从所述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并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之后,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获取将所述第三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减去第二预设时长前,所述各节点的带宽费用的总和值,作为第一总费用;
第二总费用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后,所述各节点的带宽费用的总和值,作为第二总费用;
添加模块,用于如果第二总费用不小于所述第一总费用,将本次所选的第三节点添加至所述预设禁忌搜索列表中。
另一方面,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规划带宽确定方法。
另一方面,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规划带宽确定方法。
另一方面,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规划带宽确定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规划带宽确定方法,获取目标区域中的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判断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如果否,将各节点中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根据增加后的剩余免费时长,更新第一节点的规划带宽,并返回执行判断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步骤;如果是,基于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确定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
基于上述处理,各节点的目标规划带宽和剩余免费时长能够满足预设消峰条件,也就是说,当发生租户的业务量突增等情况时,基于目标规划带宽,各节点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够满足预设消峰条件,使得各节点能够满足高峰时期租户的网络使用需求,进而,能够降低对租户使用网络的影响。另外,每次选择第一节点,并增加第一节点的剩余免费时长,以逐步使各节点的规划带宽和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进而,能够使得确定出的目标规划带宽不会过大,避免增大租户的成本。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规划带宽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规划带宽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测带宽的波形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判断各节点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否抵消待消峰带宽集合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规划带宽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规划带宽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规划带宽的设计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规划带宽确定装置的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中,租户的业务量突增等情况,可能会导致在计费周期中的某一时刻,按照当前的规划带宽,节点剩余的免费时长无法满足预设消峰条件,也就是说,按照当前的规划带宽,无法完成消峰,此时,势必会造成客户的带宽速度变慢,影响租户的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规划带宽确定方法,参见图1,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目标区域中的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
S102:判断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如果否,执行S103,如果是,执行S104。
S103:将各节点中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根据增加后的剩余免费时长,更新第一节点的规划带宽,并返回执行S102。
S104:基于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确定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规划带宽确定方法,各节点的目标规划带宽和剩余免费时长能够满足预设消峰条件,也就是说,当发生租户的业务量突增等情况时,基于目标规划带宽,各节点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够满足预设消峰条件,使得各节点能够满足高峰时期租户的网络使用需求,进而,能够降低对租户使用网络的影响。另外,每次选择第一节点,并增加第一节点的剩余免费时长,以逐步使各节点的规划带宽和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进而,能够使得确定出的目标规划带宽不会过大,避免增大租户的成本。
在步骤S101中,目标区域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设置。例如,目标区域可以是华东区域,或者,目标区域也可以是华北区域,但并不限于此。
获取的一个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可以称为原始规划带宽)可以是当前的计费周期开始时技术人员预设的;或者,一个节点的原始规划带宽也可以是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上一次确定出的目标规划带宽。
相应的,获取的该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可以称为原始剩余免费时长),则可以根据该节点的原始规划带宽,以及在当前的计费周期内该节点已使用的带宽确定。
可以理解的是,对剩余免费时长进行提升的节点包括采用95计费方式、85计费方式进行计费的节点。针对流量节点和包端口节点,由于其并不涉及免费时长,因此,并不需要提升剩余免费时长。
另外,流量节点和包端口节点的规划带宽,为各自的上联带宽,也就是其能够提供的最大带宽。
在步骤S102中,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基于预设消峰排期算法,判断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预设消峰排期算法可以基于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对各节点开启免费时长的时刻进行规划,进而,可以确定基于各节点开启免费时长的时刻,能否在网络使用的高峰时期实现消峰。
在步骤S103中,如果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表明当前各节点的剩余免费时长较短,此时,可以提升一些节点(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节点)的剩余免费时长,以使提升后,各节点的规划带宽和剩余免费时长能够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第一预设时长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进行设置,例如,第一预设时长可以为30分钟,或者,第一预设时长也可以为1小时,但并不限于此。
一种实现方式中,如果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后,仍不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则可以在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新的第一节点,并将新的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进而,重新判断能够满足预设消峰条件,以此类推,直至能够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在步骤S104中,当检测到能够满足预设消峰条件时,可以基于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确定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
一种实现方式中,在基于步骤S103提升第一节点的剩余免费时长后,且判定满足预设消峰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将提升剩余免费时长后各节点规划带宽,作为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一个节点的剩余免费时长并未提升,则该节点的规划带宽不会改变,即,确定出的该节点的目标规划带宽为该节点的原始规划带宽。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确定规划带宽的效率,参见图2,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5:计算目标区域在当前的计费周期内,当前时刻之后的预设高峰时期内各预设统计时间段的预测带宽,以及各节点的规划带宽的总和值,作为总规划带宽。
S106:计算各预设统计时间段的预测带宽中大于总规划带宽的预测带宽,分别与总规划带宽的差值,得到待消峰带宽集合。
S107:判断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否抵消待消峰带宽集合;如果是,执行S102,如果否,执行S10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之前,还可以进行初步判断,即,判断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否抵消待消峰带宽集合。
如果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够抵消待消峰带宽集合,表明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有可能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进而,可以基于预设消峰排期算法,判断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如果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能够抵消待消峰带宽集合,表明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可能满足预设消峰条件,此时,不需要基于预设消峰排期算法进行判断处理,因此,可以直接执行步骤S103,进而,能够提高确定规划带宽的效率。
其中,每一预设统计时间段的时长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进行设置,例如,在一个月内,可以每5分钟取一个带宽的统计点,则预设统计时间段的时长为5分钟,以每5分钟为一个统计时间段对该月进行划分,可以得到各预设统计时间段。
目标区域的预测带宽可以表示目标区域中各节点的带宽的总和值。
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对目标区域在当前的计费周期内当前时刻之后,各预设统计时间段的带宽进行预测,得到目标区域的预测带宽。
目标区域的预测带宽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进行设置,或者,也可以基于目标区域在历史计费周期内各预设统计时间段的真实带宽进行预测。例如,可以直接将目标区域在历史计费周期内各预设统计时间段的真实带宽的平均值,作为当前的计费周期内对应的预设统计时间段的预测带宽。
预设高峰时期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进行设置,例如,通常,每天的18:00-24:00为网络的高峰时期,即,预设高峰时期可以包括每天的18:00-24:00。
或者,也可以根据预测带宽,确定预设高峰时期。例如,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测带宽的波形图。
图3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目标区域的预测带宽。
由图3可见,目标区域的带宽高峰出现在20:00-24:00,因此,预设高峰时期可以包括每天的20:00-24:00。
例如,目标区域中各节点的规划带宽之和为1000,预设高峰时期内各预设统计时间段的预测带宽包括:800、890、1100、1200、1300、1150、1090、970、…1100、1350和1200,进而,可以得到待消峰带宽集合包括:100、200、300、150、90、…100、350和200。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启发式算法,判断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否抵消待消峰带宽集合。参见图4,步骤S107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71:将待消峰带宽集合中的带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得到带宽序列,以及将各节点按照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得到节点序列。
S1072:计算节点序列中第K个节点的上联带宽与规划带宽的差值,作为第K个节点的抵消带宽。
S1073:计算第K个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与预设统计时间段的时长的商,作为第K个节点的带宽抵消数目。
S1074:将带宽序列中前带宽抵消数目个带宽,分别减去抵消带宽,得到更新后的带宽序列,并判断更新后的带宽序列中是否存在大于0的带宽;如果不存在,执行S1075,如果存在,执行S1076。
S1075:确定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够抵消待消峰带宽集合。
S1076:将K加1,并返回执行计算节点序列中第K个节点的上联带宽与规划带宽的差值,作为第K个节点的抵消带宽步骤,直至K=M时,更新后的带宽序列中仍存在大于0的带宽,确定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能够抵消待消峰带宽集合。
其中,K为正整数,且K的取值从1开始,M表示节点序列中节点的数目。
例如,待消峰带宽集合包括:100、200、300、150、90、100、350和250,进而,可以得到带宽序列为:350、300、250、200、150、100、100、90。
如果目标区域包括节点1、节点2、节点3和节点4,各自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间分别为5分钟、25分钟、10分钟、15分钟,进而,可以得到节点序列为:节点2、节点4、节点3、节点1。
如果待消峰带宽集合中每一个带宽是每5分钟统计到的带宽,即,预设统计时间段的时长为5分钟。
当K=1时,针对节点序列中的第一个节点(即节点2),其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25分钟,与预设统计时间段的时长(5分钟)的商为5,表示节点2的带宽抵消数目为5。
可以计算节点2的上联带宽与当前的规划带宽的差值,作为节点2的抵消带宽(例如为25)。
进而,可以将带宽序列中前5个带宽分别减去25,得到更新后的带宽序列:325、275、225、175、125、100、100、90。
此时,更新后的带宽序列中仍存在大于0的带宽,将K加1,即,K=2。
针对节点序列中的第二个节点(即节点4),其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15分钟,与预设统计时间段的时长(5分钟)的商为3,表示节点4的带宽抵消数目为3。
可以计算节点4的上联带宽与当前的规划带宽的差值,作为节点4的抵消带宽(例如为50)。
进而,可以将带宽序列中前3个带宽分别减去50,得到更新后的带宽序列:275、225、175、175、125、100、100、90。
此时,更新后的带宽序列中仍存在大于0的带宽,将K加1,即,K=3。
依次类推,直至更新后的带宽序列中不存在大于0的带宽,表明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够抵消待消峰带宽集合。
如果直至K=M,例如,针对上述示例,利用节点序列中的最后一个节点(节点1)处理结束后,更新后的带宽序列中仍存在大于0的带宽,则可以确定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能够抵消待消峰带宽集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对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进行提升。
方式一: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各节点中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各节点中,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后不大于预设免费时长的节点,作为第一节点。
步骤二:将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免费时长可以为一个计费周期内的最大免费时长。
例如,计费周期可以为一个月,每5分钟取一个带宽的统计点,1天共有12×24个统计点,一个月如果按30天计算,则一个月共有12×24×30=8640个统计点。将带宽较大的5%的统计点去掉,即,有8640×5%=432个统计点不需要计费,即,有432点×5分钟/60分钟/小时=36个小时不需要计费,也就是说,针对每个节点,每个月可以有36小时的免费时长(即最大免费时长)。
因此,第一节点可以表示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后不大于预设免费时长(如36小时)的节点。
如果一个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一个时长后,该节点的剩余免费时长不大于预设免费时长,则可以将增加的该时长称为允许增加的免费时长。也就是说,该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允许增加该时长。
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将目标区域中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允许增加1小时的节点,确定为第一节点,然后,将各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均增加1小时,并根据增加后的剩余免费时长,更新第一节点的规划带宽,进而,可以判断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如果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则可以基于第一节点的剩余免费时长均增加1小时得到的规划带宽,确定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
如果不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则可以在第一节点的剩余免费时长均增加1小时的基础上,再次从目标区域中确定新的第一节点,并将新的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均增加1小时,并根据增加后的剩余免费时长,更新各新的第一节点的规划带宽,进而,可以判断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如果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则可以基于新的第一节点的剩余免费时长均增加1小时得到的规划带宽,确定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
如果不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则可以在新的第一节点的剩余免费时长均增加1小时的基础上,再次从目标区域中确定新的第一节点。
以此类推,直至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进而,基于各节点更新后的规划带宽,确定各节点各自的目标规划带宽。
上述过程中,相邻两次增加的第一预设时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方式二: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各节点中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针对各节点中的每一节点,获取该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各备选时长时对应的量价比。
步骤2:确定各节点对应的量价比中最高的目标量价比对应的备选时长,作为第一预设时长。
步骤3:将目标量价比对应的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
其中,量价比表示所增加的备选时长与对应增加的带宽费用的比值。
例如,一个节点的规划带宽为A1,剩余免费时长为B1,当在剩余免费时长B1的基础上增加备选时长B2时,该节点的规划带宽更新为A2,则所增加的备选时长为B2,增加的带宽费用为(A2-A1)×C,其中,C表示计费单价,进而,可以得到该节点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B2时的量价比为:
本申请实施例中,备选时长可以包括多个不同的时长。
针对每一节点,可以获取该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各备选时长时对应的量价比。
例如,备选时长可以包括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
另外,各节点对应的备选时长可以不相同,具体的,可以根据每一节点当前允许增加的免费时长,确定该节点对应的各备选时长。
例如,目标区域包括节点1、节点2、节点3和节点4,各自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间分别为30小时、32小时、34小时、33小时。如果针对每个节点,每个月可以有36小时的免费时长,则节点1对应的各备选时长可以包括: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和6小时。节点2对应的各备选时长可以包括:1小时、2小时、3小时和4小时。节点3对应的各备选时长可以包括:1小时和2小时。节点4对应的各备选时长可以包括:1小时、2小时和3小时。
然后,可以分别计算节点1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和6小时的量价比;分别计算节点2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1小时、2小时、3小时和4小时的量价比;节点3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1小时和2小时的量价比;节点4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1小时、2小时和3小时的量价比。
进而,可以确定各个量价比中数值最高的目标量价比。
例如,节点1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3小时的量价比最高,则可以确定第一预设时长为3小时,第一节点为节点1,进而,可以将节点1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3小时,然后,可以更新节点1的规划带宽,进而,可以判断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如果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则可以基于节点1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3小时得到的规划带宽,确定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
如果不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则可以在节点1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3小时的基础上,重新计算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分别增加备选时长对应的新的量价比,并确定出新的目标量价比,以重新确定出新的第一节点(例如,为节点2)和新的第一预设时长(例如,为2小时)。
进而,将节点2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2小时。然后,可以更新节点2的规划带宽,并判断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如果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则可以基于节点2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2小时得到的规划带宽,确定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
如果不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则可以在节点2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2小时的基础上,重新计算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分别增加备选时长对应的新的量价比。
以此类推,直至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进而,基于各节点更新后的规划带宽,确定各节点各自的目标规划带宽。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增加后的剩余免费时长,更新第一节点的规划带宽,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计算第一节点增加的第一预设时长与预设统计时间段的时长的商,作为目标数值。
步骤二,获取第一节点在当前的计费周期内,当前时刻之前各预设统计时间段的带宽中大于规划带宽的带宽,作为备选带宽。
步骤三,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确定备选带宽中第目标数值个带宽,作为更新后第一节点的规划带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只提升第一节点的剩余免费时长,因此,除第一节点外的其他节点的规划带宽并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可以根据第一节点的剩余免费时长所增加的第一预设时长,确定更新后第一节点的规划带宽。
例如,第一预设时长为1小时,预设统计时间段的时长为30分钟,则目标数值为2。如果备选带宽包括:带宽1、带宽2、带宽3、带宽4,……,带宽26、带宽27、带宽28、带宽29和带宽30,且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进而,可以确定带宽29为更新后第一节点的规划带宽。
例如,第一预设时长为1小时,预设统计时间段的时长为15分钟,则目标数值为4。如果备选带宽包括:带宽1、带宽2、带宽3、带宽4,……,带宽26、带宽27、带宽28、带宽29和带宽30,且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进而,可以确定带宽27为更新后第一节点的规划带宽。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S104步骤中满足预设消峰条件时,各节点的规划带宽,确定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获取更精准的目标规划带宽,还可以对各节点的规划带宽进一步调整。
参见图5,步骤S104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41:确定各节点中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的增加量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节点,作为第二节点。
S1042:从第二节点中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
S1043:分别将第三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减去第二预设时长,并判断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S1044:如果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返回执行确定各节点中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的增加量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节点,作为第二节点步骤,直至达到预设迭代条件,确定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为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步骤S102-S103可以确定出满足预设消峰条件的规划带宽,然而,确定出的有可能不是最优的结果,因此,可以基于S102-S103确定出的结果进行领域搜索,以得到较优的结果,即,既能够保证满足预设消峰条件,且所增加的免费时长也较小,以降低CDN网络中节点的带宽费用。
其中,预设时长阈值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进行设置。例如,预设时长阈值可以为1小时,或者,也可以为半小时,但并不限于此。
预设数目也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进行设置,具体的,预设数目可以小于第二节点的数目。
第二预设时长也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进行设置,例如,第二预设时长阈值可以为1小时,或者,也可以为半小时,但并不限于此。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预设时长不大于预设时长阈值。
经过上述步骤S102-S103后,可以确定各节点所增加的免费时长,以确定剩余免费时长的增加量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节点(即第二节点)。然后,可以从第二节点中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即第三节点)。
进而,可以将第三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减去第二预设时长,然后,可以判断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为了进一步提高处理效率,与上述实施例相似,此处,可以先基于启发式算法,判断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否抵消待消峰带宽集合。
如果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够抵消待消峰带宽集合,则可以基于消峰排期算法,判断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如果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能够抵消待消峰带宽集合,则可以直接确定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如果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表明有些节点的剩余免费时长仍有减小的空间,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执行S1041,以此类推,进行迭代计算。
另外,如果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则可以将上一次迭代计算后得到的各节点的规划带宽,确定为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
预设迭代条件可以表示迭代计算达到预设次数。预设次数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进行设置。例如,预设次数可以为15次,或者,也可以为20次,但并不限于此。
如果迭代计算次数达到预设次数,各节点的规划带宽和剩余免费时长仍能够满足预设消峰条件,此时,则可以将本次迭代计算后得到的各节点的规划带宽,确定为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6,在图5的基础上,在S1043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45:如果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满足预设消峰条件,确定各节点中,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三预设时长后不大于预设免费时长的节点,作为第四节点。
S1046:从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三预设时长,并判断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如果是,返回执行S1041,如果否,返回执行S1046。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将第三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减去第二预设时长后,如果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满足预设消峰条件,此时,还可以增加一些节点(即第四节点)的剩余免费时长,以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其中,第三预设时长也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进行设置,例如,第三预设时长阈值可以为1小时,或者,也可以为半小时,但并不限于此。
基于上述处理,每次选择一个第四节点,并将所选择的第四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三预设时长,进而,判断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如果不满足,可以从未选择的第四节点中,再选择一个新的第四节点,并将所选择的新的第四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三预设时长,进而,判断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以此类推,直至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此时,相当于一次完整的迭代计算,然后,可以返回执行S1041,进行第二次迭代计算。直至达到预设迭代条件,确定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为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04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第二节点被选择的概率与带宽费用成正比,从第二节点中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
或者,
从第二节点中随机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
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基于各第二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计算各第二节点各自的带宽费用,然后,可以基于轮盘赌算法,按照第二节点被选择的概率与带宽费用成正比的方式,从第二节点中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
一种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基于随机算法,从第二节点中随机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046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第四节点被选择的概率与带宽费用成反比,从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三预设时长。
或者,
从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随机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三预设时长。
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基于各第四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计算各第四节点各自的带宽费用,然后,可以基于轮盘赌算法,按照第四节点被选择的概率与带宽费用成反比的方式,从第四节点中选择一个节点,并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三预设时长。
一种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基于随机算法,从第四节点中随机选择一个节点,并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三预设时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还可以基于禁忌搜索列表,选择第三节点。
步骤S104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基于预设禁忌搜索列表,从第二节点中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
其中,预设禁忌搜索列表记录有当前不可选的第二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选择第三节点时,可以从预设禁忌列表中记录的节点以外的其他第二节点中选择。
相应的,在步骤S1046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如果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获取将第三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减去第二预设时长前,各节点的带宽费用的总和值,作为第一总费用。
步骤二:获取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三预设时长后,各节点的带宽费用的总和值,作为第二总费用。
步骤三:如果第二总费用不小于第一总费用,将本次所选的第三节点添加至预设禁忌搜索列表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从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三预设时长后,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此时,可以计算本次迭代计算之前,也就是本次将第三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减去第二预设时长之前,各节点的带宽费用的总和值(即第一总费用)。
另外,还可以计算本次迭代计算之后,也就是本次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三预设时长之后,各节点的带宽费用的总和值(即第二总费用)。
如果第二总费用不小于第一总费用,表明本次迭代计算并未减少节点的带宽费用,因此,可以确定本次所选的第三节点对降低带宽费用没有贡献,进而,可以将本次所选的第三节点添加至预设禁忌搜索列表中。
后续在选择第三节点时,可以从预设禁忌列表中记录的节点以外的其他第二节点中选择,避免选到对降低带宽费用没有贡献的第二节点,进而,能够更快地确定出最优的结果。
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规划带宽的设计流程图。
确定消峰列表:消峰列表也即上述实施例中的带宽列表。
基于消峰列表得到初始解:上述实施例中,基于步骤S102-S103确定出各节点的规划带宽和剩余免费时长。
执行领域搜索:上述实施例中,基于将第三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减去第二预设时长,以及从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三预设时长进行迭代计算。
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终止条件为上述实施例中预设迭代条件。
如果满足预设迭代条件,可以将计算得到的各节点的规划带宽,确定为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即,得到最优解。
如果不满足预设迭代条件,则可以更新禁忌列表,并再次进行迭代计算。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规划带宽确定装置,参见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规划带宽确定装置的结构图,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801,用于获取目标区域中的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
第一判断模块802,用于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第一处理模块803,用于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将所述各节点中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根据增加后的剩余免费时长,更新所述第一节点的规划带宽,并触发所述第一判断模块802;
目标规划带宽确定模块804,用于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基于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确定所述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总规划带宽获取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目标区域在当前的计费周期内,当前时刻之后的预设高峰时期内各预设统计时间段的预测带宽,以及所述各节点的规划带宽的总和值,作为总规划带宽;
待消峰带宽集合获取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各预设统计时间段的预测带宽中大于所述总规划带宽的预测带宽,分别与所述总规划带宽的差值,得到待消峰带宽集合;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否抵消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够抵消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触发所述第一判断模块802;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能够抵消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触发所述第一处理模块803。
可选的,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包括:
排序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中的带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得到带宽序列,以及将所述各节点按照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得到节点序列;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节点序列中第K个节点的上联带宽与规划带宽的差值,作为第K个节点的抵消带宽;其中,所述K为正整数,且所述K的取值从1开始;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第K个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与所述预设统计时间段的时长的商,作为第K个节点的带宽抵消数目;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带宽序列中前所述带宽抵消数目个带宽,分别减去所述抵消带宽,得到更新后的带宽序列,并判断更新后的带宽序列中是否存在大于0的带宽;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如果更新后的带宽序列中不存在大于0的带宽,确定所述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够抵消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如果更新后的带宽序列中存在大于0的带宽,将K加1,并触发所述第一计算子模块,直至K=M时,更新后的带宽序列中仍存在大于0的带宽,确定所述各节点的剩余免费时长不能够抵消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
其中,M表示所述节点序列中节点的数目。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模块803,包括:
第一节点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各节点中,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后不大于预设免费时长的节点,作为第一节点;
第一增加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模块803,包括:
量价比获取子模块,用于针对所述各节点中的每一节点,获取所述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各备选时长时对应的量价比,其中,所述量价比表示所增加的备选时长与对应增加的带宽费用的比值;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各节点对应的量价比中最高的目标量价比对应的备选时长,作为第一预设时长;
第二增加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量价比对应的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模块803,还包括:
目标数值获取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节点增加的第一预设时长与预设统计时间段的时长的商,作为目标数值;
备选带宽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节点在当前的计费周期内,当前时刻之前各所述预设统计时间段的带宽中大于规划带宽的带宽,作为备选带宽;
规划带宽确定子模块,用于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确定所述备选带宽中第所述目标数值个带宽,作为更新后所述第一节点的规划带宽。
可选的,所述目标规划带宽确定模块804,包括:
第二节点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各节点中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的增加量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节点,作为第二节点;
第三节点获取子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二节点中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分别将所述第三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减去第二预设时长,并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第三处理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触发所述第二节点确定子模块,直至达到预设迭代条件,确定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为所述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节点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分别将所述第三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减去第二预设时长,并判断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之后,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剩余免费时长不满足预设消峰条件,确定所述各节点中,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三预设时长后不大于预设免费时长的节点,作为第四节点;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从所述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三预设时长,并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触发所述第二节点确定子模块;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触发所述第三判断模块。
可选的,所述第三节点获取子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二节点被选择的概率与带宽费用成正比,从所述第二节点中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
或者,
从所述第二节点中随机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
可选的,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四节点被选择的概率与带宽费用成反比,从所述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三预设时长;
或者,
从所述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随机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三预设时长。
可选的,所述第三节点获取子模块,具体用于基于预设禁忌搜索列表,从所述第二节点中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其中,所述预设禁忌搜索列表记录有当前不可选的第二节点;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总费用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从所述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并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之后,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获取将所述第三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减去第二预设时长前,所述各节点的带宽费用的总和值,作为第一总费用;
第二总费用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后,所述各节点的带宽费用的总和值,作为第二总费用;
添加模块,用于如果第二总费用不小于所述第一总费用,将本次所选的第三节点添加至所述预设禁忌搜索列表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9所示,包括存储器901和处理器902;
存储器901,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902,用于执行存储器901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规划带宽确定方法。
具体的,上述规划带宽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中的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
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将所述各节点中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根据增加后的剩余免费时长,更新所述第一节点的规划带宽,并返回执行所述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步骤;
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基于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确定所述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规划带宽确定方法的其他实现方式与前述方法实施例部分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电子设备可以具备有实现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通信的通信接口。
上述的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此处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简称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规划带宽确定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规划带宽确定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规划带宽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中的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
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将所述各节点中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根据增加后的剩余免费时长,更新所述第一节点的规划带宽,并返回执行所述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步骤;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后不大于预设免费时长;
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基于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确定所述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所述目标区域在当前的计费周期内,当前时刻之后的预设高峰时期内各预设统计时间段的预测带宽,以及所述各节点的规划带宽的总和值,作为总规划带宽;
计算所述各预设统计时间段的预测带宽中大于所述总规划带宽的预测带宽,分别与所述总规划带宽的差值,得到待消峰带宽集合;
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否抵消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
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够抵消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执行所述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步骤;
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能够抵消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执行所述将所述各节点中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根据增加后的剩余免费时长,更新所述第一节点的规划带宽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否抵消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包括:
将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中的带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得到带宽序列,以及将所述各节点按照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得到节点序列;
计算所述节点序列中第K个节点的上联带宽与规划带宽的差值,作为第K个节点的抵消带宽;其中,所述K为正整数,且所述K的取值从1开始;
计算第K个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与所述预设统计时间段的时长的商,作为第K个节点的带宽抵消数目;
将所述带宽序列中前所述带宽抵消数目个带宽,分别减去所述抵消带宽,得到更新后的带宽序列,并判断更新后的带宽序列中是否存在大于0的带宽;
如果更新后的带宽序列中不存在大于0的带宽,确定所述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能够抵消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
如果更新后的带宽序列中存在大于0的带宽,将K加1,并返回执行所述计算所述节点序列中第K个节点的上联带宽与规划带宽的差值,作为第K个节点的抵消带宽步骤,直至K=M时,更新后的带宽序列中仍存在大于0的带宽,确定所述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能够抵消所述待消峰带宽集合;
其中,M表示所述节点序列中节点的数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各节点中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包括:
确定所述各节点中,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后不大于预设免费时长的节点,作为第一节点;
将所述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各节点中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包括:
针对所述各节点中的每一节点,获取所述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各备选时长时对应的量价比,其中,所述量价比表示所增加的备选时长与对应增加的带宽费用的比值;
确定所述各节点对应的量价比中最高的目标量价比对应的备选时长,作为第一预设时长;
将所述目标量价比对应的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增加后的剩余免费时长,更新所述第一节点的规划带宽,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节点增加的第一预设时长与预设统计时间段的时长的商,作为目标数值;
获取所述第一节点在当前的计费周期内,当前时刻之前各所述预设统计时间段的带宽中大于规划带宽的带宽,作为备选带宽;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确定所述备选带宽中第所述目标数值个带宽,作为更新后所述第一节点的规划带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确定所述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包括:
确定所述各节点中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的增加量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节点,作为第二节点;
从所述第二节点中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
分别将所述第三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减去第二预设时长,并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返回执行所述确定所述各节点中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的增加量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节点,作为第二节点步骤,直至达到预设迭代条件,确定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为所述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别将所述第三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减去第二预设时长,并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满足预设消峰条件,确定所述各节点中,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三预设时长后不大于预设免费时长的节点,作为第四节点;
从所述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并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返回执行所述确定所述各节点中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的增加量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节点,作为第二节点步骤;
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剩余免费时长不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返回执行所述从所述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并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二节点中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节点被选择的概率与带宽费用成正比,从所述第二节点中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
或者,
从所述第二节点中随机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包括:
基于所述第四节点被选择的概率与带宽费用成反比,从所述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三预设时长;
或者,
从所述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随机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三预设时长。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二节点中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包括:
基于预设禁忌搜索列表,从所述第二节点中选择预设数目个节点,作为第三节点,其中,所述预设禁忌搜索列表记录有当前不可选的第二节点;
在所述从所述第四节点中当前未选择的节点中选择一个节点,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并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获取将所述第三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减去第二预设时长前,所述各节点的带宽费用的总和值,作为第一总费用;
获取将所选择的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后,所述各节点的带宽费用的总和值,作为第二总费用;
如果第二总费用不小于所述第一总费用,将本次所选的第三节点添加至所述预设禁忌搜索列表中。
12.一种规划带宽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中的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是否满足预设消峰条件;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不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将所述各节点中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第一预设时长,根据增加后的剩余免费时长,更新所述第一节点的规划带宽,并触发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增加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后不大于预设免费时长;
目标规划带宽确定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和当前的剩余免费时长满足预设消峰条件,基于所述各节点当前的规划带宽,确定所述各节点各自调整后的目标规划带宽。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2011064451.3A 2020-09-30 2020-09-30 规划带宽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3631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4451.3A CN114363139B (zh) 2020-09-30 2020-09-30 规划带宽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4451.3A CN114363139B (zh) 2020-09-30 2020-09-30 规划带宽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3139A CN114363139A (zh) 2022-04-15
CN114363139B true CN114363139B (zh) 2024-05-03

Family

ID=81090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4451.3A Active CN114363139B (zh) 2020-09-30 2020-09-30 规划带宽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631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38671A (zh) * 2024-03-21 2024-04-26 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cdn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48142A2 (de) * 1998-04-03 1999-10-06 Deutsche Telekom AG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r Schrittweite eines Echokompensators mit adaptivem Filter
CN1239368A (zh) * 1998-06-16 1999-12-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用于音频编码的动态位分配装置和方法
US6212200B1 (en) * 1997-04-30 2001-04-03 Fujitsu Limited Dynamic control system for bandwidth restriction value of non-real time communications
CN1483263A (zh) * 2000-10-26 2004-03-17 ���ĺ� 多媒体多点传送内容的初始免费预览
CN103841052A (zh) * 2012-11-27 2014-06-04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带宽资源分配系统与方法
CN104081360A (zh) * 2012-01-27 2014-10-01 微软公司 跟踪模式化的数据计划下的数据使用
CN104854567A (zh) * 2012-09-04 2015-08-19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鉴于数据使用统计的设备备份和更新
CN110247847A (zh) * 2018-03-07 2019-09-17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节点之间回源选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85824A (zh) * 2020-05-21 2020-08-25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分发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72353B2 (en) * 2000-06-15 2006-07-04 At&T Corp. Flexible bandwidth allocation in high-capacity grooming switches
US20130346624A1 (en) * 2012-06-20 2013-12-26 Steven Chervets Dynamic media throttling based on data quotas
US20170173262A1 (en) * 2017-03-01 2017-06-22 François Paul VELTZ Medical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US10225620B1 (en) * 2017-08-25 2019-03-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ectuating selective ABR segment delivery for ABR bandwidth control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2200B1 (en) * 1997-04-30 2001-04-03 Fujitsu Limited Dynamic control system for bandwidth restriction value of non-real time communications
EP0948142A2 (de) * 1998-04-03 1999-10-06 Deutsche Telekom AG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r Schrittweite eines Echokompensators mit adaptivem Filter
CN1239368A (zh) * 1998-06-16 1999-12-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用于音频编码的动态位分配装置和方法
CN1483263A (zh) * 2000-10-26 2004-03-17 ���ĺ� 多媒体多点传送内容的初始免费预览
CN1633794A (zh) * 2000-10-26 2005-06-29 通用器材公司 用于多媒体多点传送内容的ecm和emm分布
CN104081360A (zh) * 2012-01-27 2014-10-01 微软公司 跟踪模式化的数据计划下的数据使用
CN104854567A (zh) * 2012-09-04 2015-08-19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鉴于数据使用统计的设备备份和更新
CN103841052A (zh) * 2012-11-27 2014-06-04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带宽资源分配系统与方法
CN110247847A (zh) * 2018-03-07 2019-09-17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节点之间回源选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85824A (zh) * 2020-05-21 2020-08-25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分发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EO卫星网络的多业务类QoS路由算法(英文);蒋文娟;宗鹏;;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第03期);全文 *
基于二元目标优化的多链路负载均衡算法DBCTIA;梁本来;秦勇;任新华;贾云富;;计算机应用(第0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3139A (zh) 202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62795B (zh) 基于服务接口的限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49756B (zh) 请求响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62925B (zh) 网络流量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611852B2 (en) Advice of promotion for usage based subscribers
CN114363139B (zh) 规划带宽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85824B (zh) 资源分发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8377204B (zh) 一种用户离网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4006821B (zh) 一种业务范围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77268B (zh) 一种调整任务优先级的方法与系统
CN107846614B (zh) 一种视频流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001563A (zh) 一种话单量的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202436A (zh) 广告平台处理服务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07578A (zh) 服务订单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0377533B (zh) 一种用于云计算及边缘计算的缓存置换方法及装置
CN110300000B (zh) 计费方式变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26572B (zh) 一种模型参数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49741A (zh) 一种调度方法、调度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39802B (zh) 内容计费规则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5131085A (zh) 超套餐账单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673753A (zh)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的负荷调控方法及装置
CN108092910B (zh) 数据流量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3591999A (zh) 一种端边云联邦学习模型训练系统及方法
US9432523B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rerating customer events in parallel with executing one or more open sessions in a consumer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3643034B (zh) 可提现金额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56637A (zh) 话单数据统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