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2802A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62802A
CN114362802A CN202011086648.7A CN202011086648A CN114362802A CN 114362802 A CN114362802 A CN 114362802A CN 202011086648 A CN202011086648 A CN 202011086648A CN 114362802 A CN114362802 A CN 114362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control beam
target
wav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866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62802B (zh
Inventor
康绍莉
缪德山
韩波
孙韶辉
王映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8664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628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62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2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62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2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以提升控制波束的信噪比。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表示控制波束和卫星的波位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一个控制波束映射到至少一个波位;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关系,利用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波位;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信息;其中,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的波束服务时间符合第一条件;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传输的信息符合第二条件。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升控制波束的信噪比。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卫星移动通信中,由于覆盖范围较大而卫星功率限制较大,通常采用广播控制波束(简称控制波束)和数据传输波束(简称数据波束)分开配置。其中,控制波束使用宽波束,负责小区内所有用户的同步、接入、移动性管理、业务激活去激活等过程;数据波束使用窄波束,针对特定方向和特定用户进行服务,用于数据业务传输。
传统上,控制波束使用固定波束的方式。这样对于用户来讲,随着卫星的运动,在当前控制波束覆盖范围内不用发生切换,只有完全离开了当前控制波束的覆盖范围才会进行波束切换。
固定控制波束方法的好处是用户在波束内的驻留时间较长、切换频次相对较低,存在的问题是针对给定的卫星发送功率需求,其小区内信噪比较低。但是,由于用户的同步、接入等基本通信过程均在控制波束完成,过低的信噪比将不利于通信链路的建立。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方法以提升控制波束的信噪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提升控制波束的信噪比。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表示控制波束和卫星的波位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一个控制波束映射到至少一个波位;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关系,利用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波位;
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信息;
其中,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的波束服务时间符合第一条件;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传输的信息符合第二条件。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关系,利用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波位,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关系,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扫描波位。
其中,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信息,包括:
在不同的扫描轮次中分别传输系统信息和数据信号;
将待传输的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至少两个子信息;在不同的扫描轮次中分别传输所述至少两个子信息中的部分子信息。
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第一配置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
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第二目标控制波束的第二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第二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每个扫描轮次的扫描窗口中,发送连续的多个同步符号或者发送连续的多个参考符号。
其中,在控制波束的每个扫描时间间隔内,起始符号的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的长度大于其他符号的CP的长度。
其中,在所述获取第一配置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表示目标物理波束为控制波束,或者,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数据波束。
其中,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控制波束时,或者,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数据波束时,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采用不同的波束赋形方式和波束扫描模式;或者
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以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的复用。
其中,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以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的复用时:
如果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作为控制波束,所述控制波束基于波位进行时分复用扫描;
如果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作为数据波束,所述数据波束基于用户的数据发送请求按需发送。
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第一配置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
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第二目标控制波束的第二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第二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
其中,上行控制波束和下行控制波束的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一个上行控制波束对应至少一个下行控制波束;
一个下行控制波束对应至少一个上行控制波束;
在一个扫描轮次中,一个地理区域的上行控制波束和下行控制波束的服务波束的数目不同;
下行控制波束的扫描起始时间和上行控制波束的扫描起始时间之间具有偏移值;
上行控制波束扫描和下行控制波束扫描对同一个波位具有不同的服务时长。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表示控制波束和卫星的波位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一个控制波束映射到至少一个波位;
第一扫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关系,利用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波位;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信息;
其中,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的波束服务时间符合第一条件;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传输的信息符合第二条件。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设备,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获取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表示控制波束和卫星的波位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一个控制波束映射到至少一个波位;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关系,利用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波位;
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信息;
其中,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的波束服务时间符合第一条件;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传输的信息符合第二条件。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关系,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扫描波位。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信息:
在不同的扫描轮次中分别传输系统信息和数据信号;
将待传输的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至少两个子信息;在不同的扫描轮次中分别传输所述至少两个子信息中的部分子信息。
其中,所述设备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第一配置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或者
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第二目标控制波束的第二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第二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在每个扫描轮次的扫描窗口中,发送连续的多个同步符号或者发送连续的多个参考符号。
其中,在控制波束的每个扫描时间间隔内,起始符号的CP的长度大于其他符号的CP的长度。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获取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表示目标物理波束为控制波束,或者,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数据波束。
其中,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控制波束时,或者,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数据波束时,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采用不同的波束赋形方式和波束扫描模式;或者
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以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的复用。
其中,所述目标物理波束用于控制波束时的工作模式和所述目标物理波束用于数据波束时的工作模式不同;或者
所述目标物理波束用于控制波束或数据波束时,所述控制波束和所述数据波束的波束波位大小不同,并通过不同的波束赋形矢量实现不同的波束形状。
其中,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以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的复用时:
如果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作为控制波束,所述控制波束基于波位进行时分复用扫描;
如果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作为数据波束,所述数据波束基于用户的数据发送请求按需发送。
其中,所述设备应用于终端;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接收网络设备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第一配置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或者
接收网络设备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第二目标控制波束的第二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第二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
其中,上行控制波束和下行控制波束的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一个上行控制波束对应至少一个下行控制波束;
一个下行控制波束对应至少一个上行控制波束;
在一个扫描轮次中,一个地理区域的上行控制波束和下行控制波束的服务波束的数目不同;
下行控制波束的扫描起始时间和上行控制波束的扫描起始时间之间具有偏移值;
上行控制波束扫描和下行控制波束扫描对同一个波位具有不同的服务时长。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的波束服务时间符合第一条件,和/或,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传输的信息符合第二条件,因此,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能够更好地利用卫星的发射功率,从而提升控制波束的信噪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3(a)和图3(b)分别是上下行波束到波位的映射示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波束扫描图样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理区域上扫描模式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的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的示意图之二;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共享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图之一;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设备的结构图之一;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设备的结构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例如可以为卫星基站,地面信关站基站等。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表示控制波束和卫星的波位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一个控制波束映射到至少一个波位。
其中,该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是预定义的,也可以是由网络设备配置的。在实际应用中,卫星针对控制波束采用波束扫描的方式来进行覆盖。卫星将整个覆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波位。配置多个控制波束,其中,单个控制波束可以映射到一个或多个波位,并以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扫描波位。
步骤102、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关系,利用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波位。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指的是任意一个控制波束。具体的,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关系,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扫描波位。也即,第一目标控制波束采用轮询的方式来扫描波位,从而形成周期性的扫描图样。
针对同一个波位,在不同的扫描轮次中,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可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的波束服务时间符合第一条件;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传输的信息符合第二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所述第一条件可以是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的波束服务时间之间的关系,或者,可以是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的具体的波束服务时间等;所述第二条件可以是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传输的信息之间的关系,如信息类型相同或者不同,所传输的内容相同或者不同。
例如,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的波束服务时间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如果不同,所述第一条件中还可以包括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的具体的波束服务时间。
又例如,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传输的信息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如果不同,所述第二条件中还可以包括在不同扫描轮次中传输的具体信息,包括信息类型,信息内容等。
步骤103、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可在不同的扫描轮次中分别传输系统信息和数据信号。或者,为了提高信号传输的灵活性,还可将待传输的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至少两个子信息,并在不同的扫描轮次中分别传输所述至少两个子信息中的部分子信息。也就是说,通过多个扫描轮次完成传输待的信息的传输,在每个扫描轮次中传输待传输的信息的一部分信息。
在具体应用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系统信息和数据信号的发送,支持同步信号、系统消息、用户专属的控制和数据信息在不同的扫描轮次中发送;支持单条信令消息或单个数据包进行拆分后,在同一个波位的多个扫描周期轮次中发送。例如,在第一轮波束扫描周期中传输同步信号,后续的波束扫描周期中传输广播信号和用户信令信息。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的波束服务时间符合第一条件,和/或,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传输的信息符合第二条件,因此,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能够更好地利用卫星的发射功率,从而提升控制波束的信噪比。
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网络设备还可网络基于实际业务需求和卫星波束或者波位数目,自适应地调整单个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调整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驻留时间(或称为服务时间)。网络设备调整后的相关参数可以由系统约定或者通过控制波束发送的系统消息通知终端。
具体的,网络设备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第一配置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或者,网络设备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第二目标控制波束的第二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第二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每个扫描轮次的扫描窗口中,发送连续的多个同步符号或者发送连续的多个参考符号。也即,本发明实施例支持在每次扫描窗口中的同步信号或者参考信号的增强发送,以在一个时隙发送连续的多个同步符号或者发送连续的多个参考符号。
其中,在控制波束的每个扫描时间间隔内,起始符号的CP的长度大于其他符号的CP的长度,用于抵抗波束的时延偏移。
例如,在控制波束的起始扫描时间,配置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以提高同步的准确度,或者,控制波束的服务时间段的第一个符号采用更长的CP长度,以抵抗时延的变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控制波束和下行控制波束的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一个上行控制波束对应至少一个下行控制波束:即,一个下行控制波束可以和多个上行控制波束组合配对;
一个下行控制波束对应至少一个上行控制波束:即,一个上行控制波束可以和多个下行控制波束组合配对;
在一个扫描轮次中,一个地理区域的上行控制波束和下行控制波束的服务波束的数目不同;
下行控制波束的扫描起始时间和上行控制波束的扫描起始时间之间具有偏移值,从而支持用户终端在接收完下行数据时经过一个处理时间后再发送上行数据;
上行控制波束扫描和下行控制波束扫描对同一个波位具有不同的服务时长:即,下行控制波束的扫描时间颗粒度和上行控制波束的扫描时间颗粒度可以不同。
在具体应用中,一个物理波束(即物理天线阵列形成的波束)可以通过时分复用方式配置成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或者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可以由同一个天线阵列生成(即一副天线可以利用权值的不同产生不同形状的波束,可以是控制波束或者数据波束),在不同场景配置成不同模式(如有时该天线阵列生成控制波束,有时该天线阵列生成数据波束)。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101之前,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获取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表示目标物理波束为控制波束,或者,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数据波束。其中,该第二配置信息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其中,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控制波束时,或者,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数据波束时,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采用不同的波束赋形方式和波束扫描模式;或者,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以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的复用。
也就是说,一个物理波束可以根据需求配置成控制波束或是数据波束,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采用不同的波束赋形方式和波束扫描模式,或者,一个物理波束以时分方式进行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的复用,不同时间段采用不同的波束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目标物理波束用于控制波束时的工作模式和所述目标物理波束用于数据波束时的工作模式不同;或者,所述目标物理波束用于控制波束或数据波束时,所述控制波束和所述数据波束的波束波位大小不同,并通过不同的波束赋形矢量实现不同的波束形状。
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以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的复用时:如果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作为控制波束,所述控制波束基于波位进行时分复用扫描;如果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作为数据波束,所述数据波束基于用户的数据发送请求按需发送。
也即,一个物理波束服务于控制波束功能和数据波束功能时,可以配置两种工作模式,以在不同的场景配置不同的功能。当物理波束用于控制波束时,采用扫描方式;当物理波束用于数据传输时,可以基于用户的业务需求和位置按需配置服务的波位和服务的时间。同时,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的波位大小可以是不同的,通过采用不同的波束赋形矢量实现不同的波束形状,也就是说,同一个物理波束可以具备多种赋形模式,不同场景可以使用不同的赋形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描述的控制波束的配置参数,可只用于上行控制波束,也可只用于下行控制波束,还可同时用于上行控制波束和下行控制波束。
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应用于终端。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表示控制波束和卫星的波位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一个控制波束映射到至少一个波位。
其中,该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是预定义的,也可以是由网络设备配置的。如果是由网络设备配置的,那么,在此,终端可从网络设备获取该第一配置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卫星针对控制波束采用波束扫描的方式来进行覆盖。卫星将整个覆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波位。网络设备可配置多个控制波束,其中,单个控制波束可以映射到一个或多个波位,并以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扫描波位。
步骤202、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关系,利用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波位。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指的是任意一个控制波束。具体的,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关系,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扫描波位。也即,第一目标控制波束采用轮询的方式来扫描波位,从而形成周期性的扫描图样。针对同一个波位,在不同扫描轮次中,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可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的波束服务时间符合第一条件;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传输的信息符合第二条件。
其中,第一条件、第二条件的解释可参照前述实施例的描述。
步骤203、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可在不同的扫描轮次中分别传输系统信息和数据信号。
或者,为了提高信号传输的灵活性,还可将待传输的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至少两个子信息,并在不同的扫描轮次中分别传输所述至少两个子信息中的部分子信息。也就是说,通过多个扫描轮次完成传输待的信息的传输,在每个扫描轮次中传输待传输的信息的一部分信息。
在具体应用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系统信息和数据信号的发送,支持同步信号、系统消息、用户专属的控制和数据信息在不同的扫描轮次中发送;支持单条信令消息或单个数据包进行拆分后,在同一个波位的多个扫描周期轮次中发送。例如,在第一轮波束扫描周期中传输同步信号,后续的波束扫描周期中传输广播信号和用户信令信息。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的波束服务时间符合第一条件,和/或,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传输的信息符合第二条件,因此,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能够更好地利用卫星的发射功率,从而提升控制波束的信噪比。
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终端还可接收网络设备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第一配置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
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终端还可接收网络设备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第二目标控制波束的第二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第二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每个扫描轮次的扫描窗口中,发送连续的多个同步符号或者发送连续的多个参考符号。也即,本发明实施例支持在每次扫描窗口中的参考信号或者同步信号的增强发送。
其中,在控制波束的每个扫描时间间隔内,起始符号的CP的长度大于其他符号的CP的长度,用于抵抗波束的时延偏移。
例如,在控制波束的起始扫描时间,配置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以提高同步的准确度,或者,控制波束的服务时间段的第一个符号采用更长的CP长度,以抵抗时延的变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控制波束和下行控制波束的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一个上行控制波束对应至少一个下行控制波束:即,一个下行控制波束可以和多个上行控制波束组合配对;
一个下行控制波束对应至少一个上行控制波束:即,一个上行控制波束可以和多个下行控制波束组合配对;
在一个扫描轮次中,一个地理区域的上行控制波束和下行控制波束的服务波束的数目不同;
下行控制波束的扫描起始时间和上行控制波束的扫描起始时间之间具有偏移值,从而支持用户终端在接收完下行数据时经过一个处理时间后再发送上行数据;
上行控制波束扫描和下行控制波束扫描对同一个波位具有不同的服务时长:即,下行控制波束的扫描时间颗粒度和上行控制波束的扫描时间颗粒度可以不同。
在具体应用中,一个物理波束(即物理天线阵列形成的波束)可以通过时分复用方式配置成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或者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可以由同一个天线阵列生成(即一副天线可以利用权值的不同产生不同形状的波束,可以是控制波束或者数据波束),在不同场景配置成不同模式(如有时该天线阵列生成控制波束,有时该天线阵列生成数据波束)。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201之前,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获取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表示目标物理波束为控制波束,或者,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数据波束。其中,该第二配置信息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例如,终端可从网络设备获取该第二配置信息,或者还可获取预定义的第二配置信息。
其中,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控制波束时,或者,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数据波束时,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采用不同的波束赋形方式和波束扫描模式;或者,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以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的复用。
也就是说,一个物理波束可以根据需求配置成控制波束或是数据波束,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采用不同的波束赋形方式和波束扫描模式,或者,一个物理波束以时分方式进行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的复用,不同时间段采用不同的波束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目标物理波束用于控制波束时的工作模式和所述目标物理波束用于数据波束时的工作模式不同;或者,所述目标物理波束用于控制波束或数据波束时,所述控制波束和所述数据波束的波束波位大小不同,并通过不同的波束赋形矢量实现不同的波束形状。
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以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的复用时:如果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作为控制波束,所述控制波束基于波位进行时分复用扫描;如果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作为数据波束,所述数据波束基于用户的数据发送请求按需发送。
也即,一个物理波束服务于控制波束功能和数据波束功能时,可以配置两种工作模式,以在不同的场景配置不同的功能。当物理波束用于控制波束时,采用扫描方式;当物理波束用于数据传输时,可以基于用户的业务需求和位置按需配置服务的波位和服务的时间。同时,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的波位大小可以是不同的,通过采用不同的波束赋形矢量实现不同的波束形状,也就是说,同一个物理波束可以具备多种赋形模式,不同场景可以使用不同的赋形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描述的控制波束的配置参数,可只用于上行控制波束,也可只用于下行控制波束,还可同时用于上行控制波束和下行控制波束。
在实际应用中,固定控制波束方法的好处是用户在波束内的驻留时间较长、切换频次相对较低,存在的问题是针对给定的卫星发送功率需求,其小区内信噪比较低。例如,假设卫星针对控制波束的总功率为P,卫星支持K个固定的控制波束,则意味着每个控制波束的实际发送功率只有P/K。通常K越大,控制波束的信噪比越低。因用户的同步、接入等基本通信过程均在控制波束完成,过低的信噪比将不利于通信链路的建立。因此需要寻求其他提升控制波束信噪比的解决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固定波束方向发送的控制波束设计方法,针对控制波束采用扫描的方式进行覆盖,通过合理地设置波束扫描的波位数、波束扫描周期、波束传输内容等参数,做到控制波束的信噪比提升,并满足用户的同步、接入、移动性管理、波束激活去激活等通信过程要求。以下详细介绍一下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
一个控制波束的覆盖区域大小,称之为一个波位。波束从卫星侧发出,一个卫星波束在一个时间只能覆盖一个波位,当波位的数目大于波束时,单个波束需要采用时分扫描的方式覆盖多个波位。从终端的角度看,不同的波位对应不同的波束索引,这是因为:即使同一个波束服务多个波位,但是不同波位接受服务的时间不同,因此,从网络角度看是同一个波束,但从终端角度看,不同波位是不同的波束在服务。
依据通信过程的不同,卫星系统针对上下行可以采用不同的波位划分方法以及控制波束到波位的映射方法。
图3(a)和图3(b)示出了一些上下行波束到波位的映射示例。如图3(a)所示,上行和下行的波位划分相同,总共128个波位,上行和下行均只使用1个波束,需要扫描128次。如图3(b)所示,下行总共16个波位,仅用2个波束,需要扫描8次;上行总共128个波位,使用16个波束,需要扫描8次;下行和上行波位的面积是8:1。每次波束扫描要求上行和下行联动,以保证覆盖的一致性。具体的说,下行控制波束一次覆盖一个波位,而上行每次覆盖下行相同的面积时需要16个波束覆盖16个波位,对于一颗卫星覆盖总的区域需要下行1个波束扫描8次,而上行每次16个波束,也扫描8次。
对于下行波束和上行波束数目不一致的情况,需要网络设备能够识别终端的位置和所处的波位。
在实际应用规划中,控制波束可以基于固定或动态的时间间隔进行扫描覆盖,扫描图样也可以固定或动态变化。通常固定的时间间隔、固定跳变图案相对简单,以减少波束控制的复杂度。此外,每个波束尽量覆盖均匀,每个波束的信号质量也尽量相同。例如,从时间上,波束扫描的图样(pattern)可如图4所示。假设下行总共8个波位,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是2ms。从终端的角度看,不同的波束的服务时间段不同,因此是不同的波束。
从地面区域看,不同的波位扫描的区域不同,可以是在地理位置从左到右依次扫描,也可以遵循一定的规则,跳跃性扫描。图5示出了一种规则的地理区域上扫描模式,先从左到右,然后再从上到下,即B1,B2,B3,B4,B5,B6,B7,B8。
从同步的角度来看,终端需要一个波束到来时快速地进行同步并开始数据传输,这意味着下行扫描周期的设置有下述两个要求:
(1)希望终端对上次同一波束的同步历史信息可以使用,因此对波束扫描间隔有一定要求。由于卫星的运动,卫星的扫描周期不建议太长。
例如,对于参照5G来设计的卫星通信系统,由于低轨卫星一直在运动,移动速度大于8km/s,20ms的时间会造成160m的距离偏移,导致定时偏差达到0.5us。当采用120kHz的子载波间隔时,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长度为0.59us,因此,如果不采用先验信息进行定时补偿的话,20ms的扫描间隔会导致信号超出CP范围之外。如果利用卫星轨道运动的先验信息,可以提前进行补偿,但残留偏差不能太大。假设终端搜寻时间以半个CP进行窗口捕捉,考虑终端的复杂度,建议控制波束的扫描周期不能超过40ms,此时最大偏移不超过2个CP。
(2)每次驻留时间内,需要支持最小信号集的发送。比如同步信号,终端在一次服务时间段之内,最少需要能获得下行同步;同理,在一个服务时间内,上行的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信号也需要发送完毕,从而能保证网络能捕获上行随机接入信号,获取用户的时频信息。
为满足这个需求,需要考虑用户的信噪比条件,比如一条PRACH信号的最大配置时间为1ms,为了使得网络能准确检测出PRACH信号,最小间隔应大于PRACH信号的发送时长。
由于控制波束采用时间扫描方式进行发送,可以允许信号以一个扫描周期进行特别设计。如图6所示,在一个周期性的扫描图样中,前面的第一轮波束扫描周期传输广播同步信号,后续的波束扫描传输用户信令信息。进一步的,同步和广播信息也可以在不同的扫描轮次中进行发送。
另外的,由于每次服务时间较短,当一个数据包较大时,一个服务时间内不能传输完毕,因此需要考虑支持单条信令消息或单个数据包进行拆分,然后在多个扫描周期中发送。
当下行波束和上行波束由不同的天线阵列进行波束信号产生时,可以采用分离的扫描方式。具体的,有下列几种实现方式:
(1)下行波束扫描和上行波束扫描对同一个波位采用不同的服务时长;
(2)下行波束和上行波束的扫描时间起点不同;
(3)下行波束和上行波束的服务波位不同。
针对不同的扫描时间起点,一个明显的好处是利用了卫星和终端的传输时延。对于一个终端来说,如图7所示,在接收到一个下行信号后,需要一个处理时间,在该信号处理后,终端随即需要发送HARQ-ACK(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信号,此时终端不需要等到下一个扫描周期发送上行信号,可以直接在对应的上行扫描服务时间内发送。
其中,网络需要发送足够的参考信号帮助终端进行快速同步,而且由于卫星的快速运动,可以采用几种方式:
(1)增加参考信号的密度,基于扫描周期的长度进行对应调整。
(2)为了提高对时延误差的容忍度,并将时隙初始的第1到第4个符号配置为参考信号,或者定义一种追踪参考,以帮助终端快速的获取下行同步。
(3)在控制波束的每个扫描时间间隔内,起始符号的CP长度超过其他符号的CP长度,用于抵抗波束的时延偏移。也即,对每次服务时间段的第一个符号的CP长度进行加长,以对抗更大的时域偏移。
一个物理波束(即物理天线阵列形成的波束)可以通过时分复用方式配置成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或者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可以由同一个天线阵列生成(即一副天线可以利用权值的不同产生不同形状的波束,可以是控制波束或者数据波束),在不同场景配置成不同模式(如有时该天线阵列生成控制波束,有时该天线阵列生成数据波束)。当作为控制波束时,其扫描周期是固定的,扫描的波位也是确定的;当作为数据波束时,其扫描的波位大小、波位数目、驻留时间和周期是可变的,由控制波束进行信令通知。由于控制波束的作用是维持整个卫星服务区域内的用户接入控制,而数据波束则是为了服务卫星覆盖区域内的用户瞬时业务,因此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服务的波位大小及位置和时长可以是不同的。
图8示出了一种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共享的示例,前32ms是控制波束的服务时间,控制波束服务16个波位;后32ms是数据波束的服务时间,数据波束服务于业务激活的用户,4个波位进行轮询扫描,服务的波位信息和时间信息在控制波束中进行通知。
此外,一个物理波束服务于控制波束功能和数据波束功能时,可以配置两种工作模式,以在不同的场景配置不同的功能。当用于控制波束时,采用扫描方式;当用于数据传输时,可以基于用户的业务需求和位置按需配置服务的波位和服务的时间。同时,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的波位大小可以是不同的,通过采用不同的波束赋形矢量实现不同的波束形状,也就是说,同一个物理波束可以具备多种赋形模式,不同场景可以使用不同的赋形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卫星的总功率只分配给扫描波束,相对于固定控制波束,能够更好地利用卫星的发射功率,从而提升控制波束的信噪比,保障通信过程的成功率。此外,针对需要进行干扰规避的区域,相对于固定控制波束,这种扫描控制波束因为覆盖的时间和区域都更小,具有更好的干扰规避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参见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图。由于信号传输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传输方法相似,因此该信号传输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信号传输装置900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901,用于获取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表示控制波束和卫星的波位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一个控制波束映射到至少一个波位;第一扫描模块9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关系,利用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波位;第一传输模块903,用于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信息;
其中,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的波束服务时间符合第一条件;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传输的信息符合第二条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扫描模块90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关系,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扫描波位。
可选的,所述第一传输模块902用于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信息:
在不同的扫描轮次中分别传输系统信息和数据信号;
将待传输的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至少两个子信息;在不同的扫描轮次中分别传输所述至少两个子信息中的部分子信息。
可选的,所述装置可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还可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第一配置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
可选的,所述装置可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还可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第二目标控制波束的第二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第二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
可选的,所述装置可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还可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第一配置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
可选的,所述装置可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还可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第二目标控制波束的第二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第二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可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在每个扫描轮次的扫描窗口中,发送连续的多个同步符号或者发送连续的多个参考符号。
可选的,在控制波束的每个扫描时间间隔内,起始符号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大于其他符号的CP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可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表示目标物理波束为控制波束,或者,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数据波束。
可选的,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控制波束时,或者,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数据波束时,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采用不同的波束赋形方式和波束扫描模式;或者
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以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的复用。
可选的,所述目标物理波束用于控制波束时的工作模式和所述目标物理波束用于数据波束时的工作模式不同;或者,所述目标物理波束用于控制波束或数据波束时,所述控制波束和所述数据波束的波束波位大小不同,并通过不同的波束赋形矢量实现不同的波束形状。
可选的,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以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的复用时:如果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作为控制波束,所述控制波束基于波位进行时分复用扫描;如果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作为数据波束,所述数据波束基于用户的数据发送请求按需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设备。由于信号传输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传输方法相似,因此该信号传输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设备,可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1000,用于读取存储器10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获取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表示控制波束和卫星的波位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一个控制波束映射到至少一个波位;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关系,利用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波位;
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信息;
其中,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的波束服务时间符合第一条件;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传输的信息符合第二条件。
收发机1010,用于在处理器10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10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0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0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0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10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020可以存储处理器10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1010可以是中央处埋器(C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多核架构。
处理器10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020可以存储处理器10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1000还用于读取所述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关系,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扫描波位。
处理器1000还用于读取所述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信息:
在不同的扫描轮次中分别传输系统信息和数据信号;
将待传输的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至少两个子信息;在不同的扫描轮次中分别传输所述至少两个子信息中的部分子信息。
处理器1000还用于读取所述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第一配置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或者
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第二目标控制波束的第二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第二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
处理器1000还用于读取所述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在每个扫描轮次的扫描窗口中,发送连续的多个同步符号或者发送连续的多个参考符号。
其中,在控制波束的每个扫描时间间隔内,起始符号的CP的长度大于其他符号的CP的长度。
处理器1000还用于读取所述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表示目标物理波束为控制波束,或者,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数据波束。
其中,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控制波束时,或者,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数据波束时,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采用不同的波束赋形方式和波束扫描模式;或者
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以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的复用。
其中,所述目标物理波束用于控制波束时的工作模式和所述目标物理波束用于数据波束时的工作模式不同;或者
所述目标物理波束用于控制波束或数据波束时,所述控制波束和所述数据波束的波束波位大小不同,并通过不同的波束赋形矢量实现不同的波束形状。
其中,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以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的复用时:
如果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作为控制波束,所述控制波束基于波位进行时分复用扫描;
如果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作为数据波束,所述数据波束基于用户的数据发送请求按需发送。
其中,上行控制波束和下行控制波束的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一个上行控制波束对应至少一个下行控制波束;
一个下行控制波束对应至少一个上行控制波束;
在一个扫描轮次中,一个地理区域的上行控制波束和下行控制波束的服务波束的数目不同;
下行控制波束的扫描起始时间和上行控制波束的扫描起始时间之间具有偏移值;
上行控制波束扫描和下行控制波束扫描对同一个波位具有不同的服务时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设备。由于信号传输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传输方法相似,因此该信号传输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设备,可应用于终端,包括:处理器1100,用于读取存储器11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获取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表示控制波束和卫星的波位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一个控制波束映射到至少一个波位;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关系,利用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波位;
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信息;
其中,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的波束服务时间符合第一条件;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传输的信息符合第二条件。
收发机1110,用于在处理器11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11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1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1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1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1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1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120可以存储处理器11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1110可以是中央处埋器(C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多核架构。
处理器1100还用于读取所述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关系,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扫描波位。
处理器1100还用于读取所述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信息:
在不同的扫描轮次中分别传输系统信息和数据信号;
将待传输的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至少两个子信息;在不同的扫描轮次中分别传输所述至少两个子信息中的部分子信息。
处理器1100还用于读取所述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在每个扫描轮次的扫描窗口中,发送连续的多个同步符号或者发送连续的多个参考符号。
其中,在控制波束的每个扫描时间间隔内,起始符号的CP的长度大于其他符号的CP的长度。
处理器1100还用于读取所述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表示目标物理波束为控制波束,或者,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数据波束。
其中,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控制波束时,或者,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数据波束时,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采用不同的波束赋形方式和波束扫描模式;或者
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以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的复用。
其中,所述目标物理波束用于控制波束时的工作模式和所述目标物理波束用于数据波束时的工作模式不同;或者
所述目标物理波束用于控制波束或数据波束时,所述控制波束和所述数据波束的波束波位大小不同,并通过不同的波束赋形矢量实现不同的波束形状。
其中,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以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的复用时:
如果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作为控制波束,所述控制波束基于波位进行时分复用扫描;
如果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作为数据波束,所述数据波束基于用户的数据发送请求按需发送。
处理器1100还用于读取所述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网络设备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第一配置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或者
接收网络设备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第二目标控制波束的第二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第二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
其中,上行控制波束和下行控制波束的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一个上行控制波束对应至少一个下行控制波束;
一个下行控制波束对应至少一个上行控制波束;
在一个扫描轮次中,一个地理区域的上行控制波束和下行控制波束的服务波束的数目不同;
下行控制波束的扫描起始时间和上行控制波束的扫描起始时间之间具有偏移值;
上行控制波束扫描和下行控制波束扫描对同一个波位具有不同的服务时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号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数据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光盘(MO)等)、光学存储器(例如CD、DVD、BD、HVD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例如ROM、EPROM、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NAND FLASH)、固态硬盘(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根据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26)

1.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表示控制波束和卫星的波位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一个控制波束映射到至少一个波位;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关系,利用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波位;
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信息;
其中,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的波束服务时间符合第一条件;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传输的信息符合第二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关系,利用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波位,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关系,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扫描波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信息,包括:
在不同的扫描轮次中分别传输系统信息和数据信号;
将待传输的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至少两个子信息;在不同的扫描轮次中分别传输所述至少两个子信息中的部分子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第一配置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第二目标控制波束的第二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第二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每个扫描轮次的扫描窗口中,发送连续的多个同步符号或者发送连续的多个参考符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波束的每个扫描时间间隔内,起始符号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大于其他符号的CP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第一配置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表示目标物理波束为控制波束,或者,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数据波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控制波束时,或者,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数据波束时,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采用不同的波束赋形方式和波束扫描模式;或者
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以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的复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以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的复用时:
如果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作为控制波束,所述控制波束基于波位进行时分复用扫描;
如果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作为数据波束,所述数据波束基于用户的数据发送请求按需发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第一配置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第二目标控制波束的第二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第二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
13.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行控制波束和下行控制波束的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一个上行控制波束对应至少一个下行控制波束;
一个下行控制波束对应至少一个上行控制波束;
在一个扫描轮次中,一个地理区域的上行控制波束和下行控制波束的服务波束的数目不同;
下行控制波束的扫描起始时间和上行控制波束的扫描起始时间之间具有偏移值;
上行控制波束扫描和下行控制波束扫描对同一个波位具有不同的服务时长。
14.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表示控制波束和卫星的波位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一个控制波束映射到至少一个波位;
第一扫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关系,利用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波位;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信息;
其中,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的波束服务时间符合第一条件;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传输的信息符合第二条件。
15.一种信号传输设备,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获取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表示控制波束和卫星的波位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一个控制波束映射到至少一个波位;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关系,利用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波位;
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信息;
其中,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的波束服务时间符合第一条件;
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不同扫描轮次中传输的信息符合第二条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关系,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扫描波位。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信息:
在不同的扫描轮次中分别传输系统信息和数据信号;
将待传输的信息进行拆分,得到至少两个子信息;在不同的扫描轮次中分别传输所述至少两个子信息中的部分子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第一配置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或者
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第二目标控制波束的第二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第二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在每个扫描轮次的扫描窗口中,发送连续的多个同步符号或者发送连续的多个参考符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波束的每个扫描时间间隔内,起始符号的CP的长度大于其他符号的CP的长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获取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表示目标物理波束为控制波束,或者,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数据波束。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控制波束时,或者,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为数据波束时,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采用不同的波束赋形方式和波束扫描模式;或者
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以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的复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以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控制波束和数据波束的复用时:
如果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作为控制波束,所述控制波束基于波位进行时分复用扫描;
如果所述目标物理波束作为数据波束,所述数据波束基于用户的数据发送请求按需发送。
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应用于终端;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接收网络设备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第一配置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或者
接收网络设备利用所述第一目标控制波束的扫描结果传输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中第二目标控制波束的第二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第二目标控制波束扫描的波位数、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服务时间、第二目标控制波束在每个波位的扫描周期。
25.根据权利要求18或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行控制波束和下行控制波束的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一个上行控制波束对应至少一个下行控制波束;
一个下行控制波束对应至少一个上行控制波束;
在一个扫描轮次中,一个地理区域的上行控制波束和下行控制波束的服务波束的数目不同;
下行控制波束的扫描起始时间和上行控制波束的扫描起始时间之间具有偏移值;
上行控制波束扫描和下行控制波束扫描对同一个波位具有不同的服务时长。
26.一种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CN202011086648.7A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3628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6648.7A CN114362802B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6648.7A CN114362802B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2802A true CN114362802A (zh) 2022-04-15
CN114362802B CN114362802B (zh) 2023-04-18

Family

ID=81089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86648.7A Active CN114362802B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6280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33901A (zh) * 2022-10-21 2023-03-21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高精度捷变波束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9901A (zh) * 2010-04-08 2013-01-02 波音公司 地理位置调节点波束交叠
CN104639642A (zh) * 2015-02-12 2015-05-20 清华大学 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及方法
US20180062720A1 (en) * 2016-08-24 2018-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pping between a control beam and a data channel beam
CN107949066A (zh) * 2017-11-21 2018-04-20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面向跳波束的波位资源弹性调度系统及调度方法
CN109283554A (zh) * 2018-09-13 2019-01-29 垣纬多媒体卫星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Ka频段多波束天线的低轨卫星导航信号功率增强方法
CN109690964A (zh) * 2016-07-13 2019-04-26 智慧天空网络有限公司 具有分离的控制和业务信道的空对地通信系统
CN109921839A (zh) * 2018-11-30 2019-06-21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跳波束通信系统频率复用方法
CN110289901A (zh) * 2019-05-30 2019-09-27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面向星上处理跳波束卫星通信系统的星地同步方法
CN110380764A (zh) * 2019-07-27 2019-10-25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多波束分区扫描提升全空域测控通信随遇接入性能的方法
CN110518956A (zh) * 2019-07-25 2019-11-29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基于时隙分配算法的跳波图案优化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9901A (zh) * 2010-04-08 2013-01-02 波音公司 地理位置调节点波束交叠
CN104639642A (zh) * 2015-02-12 2015-05-20 清华大学 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09690964A (zh) * 2016-07-13 2019-04-26 智慧天空网络有限公司 具有分离的控制和业务信道的空对地通信系统
US20180062720A1 (en) * 2016-08-24 2018-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pping between a control beam and a data channel beam
CN107949066A (zh) * 2017-11-21 2018-04-20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面向跳波束的波位资源弹性调度系统及调度方法
CN109283554A (zh) * 2018-09-13 2019-01-29 垣纬多媒体卫星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Ka频段多波束天线的低轨卫星导航信号功率增强方法
CN109921839A (zh) * 2018-11-30 2019-06-21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跳波束通信系统频率复用方法
CN110289901A (zh) * 2019-05-30 2019-09-27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面向星上处理跳波束卫星通信系统的星地同步方法
CN110518956A (zh) * 2019-07-25 2019-11-29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基于时隙分配算法的跳波图案优化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0380764A (zh) * 2019-07-27 2019-10-25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多波束分区扫描提升全空域测控通信随遇接入性能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EN QIAN等: "Traffic-based dynamic beam coverage adjustment in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2014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SIGNAL PROCESSING (WCSP)》 *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TD: "R2-1913580 "Methods of Paging in GEO Satellite-Based 5G Networks"", 《3GPP TSG_RAN\WG2_RL2》 *
PANASONIC: ""R1-1911003 NTN Phy Procedure"", 《3GPP TSG_RAN\WG1_RL1》 *
THALES: ""R1-1913131 - Considerations on satellite beam management, control loops and feeder link switch over"", 《3GPP TSG_RAN\WG1_RL1》 *
张晨等: "基于跳波束的新一代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设计", 《通信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33901A (zh) * 2022-10-21 2023-03-21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高精度捷变波束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2802B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58351B1 (en) Point to multipoint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with a plurality of telecommunications units
US11647538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ignal feedback method and device
CN107071796B (zh) 一种基于beam的传输控制方法及其设备
CN117241398A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KR102238768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의 상향링크 동기화 장치 및 방법
US964861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efficient low-latency uplink access
US10237868B2 (en) Signal sending method,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US11751248B2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13225801B (zh) 同步信号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6936560B (zh) 一种帧同步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EP3188547B1 (en) Sharing an antenna in a device
RU2748161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JP2020519184A (ja) リソースの構成方法及び装置
CN109644347A (zh) 传输控制信道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0463280A (zh) 信道接入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62802B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15428B (zh) 一种上行同步调整方法及装置
US20210385799A1 (en) Resource indicating method, apparatus, access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and system
CN110278615B (zh)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2584537B (zh) Prach资源的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11727656A (zh)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EP3506520A1 (en) Synchronous beam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and system
US11581998B2 (e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mission structure
CN11014970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EP3437383B1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and associated terminal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