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1604B - 一种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61604B CN114361604B CN202210078164.0A CN202210078164A CN114361604B CN 114361604 B CN114361604 B CN 114361604B CN 202210078164 A CN202210078164 A CN 202210078164A CN 114361604 B CN114361604 B CN 11436160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rotating block
- spring
- pivoting
- protru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包括具有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基体、枢接于第一限位部的第一旋转块、枢接于第一限位部的第二旋转块、连接于第一限位部与第一旋转块之间的第一弹簧以及连接于第二限位部与第二旋转块之间的第二弹簧;第一旋转块具有第一突出部,第二旋转块具有第二突出部。通过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的配合,可在夹具上构建出宽窄可调的夹具入口,在电池本体两个旋转块之间通过时,可为电池本体提供一个较宽的通过口,使电池本体顺畅地进入夹具内部;当电池气袋进入夹具时,则可在弹簧的配合下及时收窄夹具入口,并利用突出部将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传递并施加在电池气袋上,实现对电池气袋进行扶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
背景技术
软包锂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通常包括电池主体和电池气袋,借助电池气袋可便于对电池主体进行电解液的注液、封装等操作。在工艺流转过程中,尤其是软包锂电池进入相关工艺夹具内时,电池气袋经常发生褶皱、弯折等现象,致使后续的注液、封装等操作的难度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以在锂电池装夹过程中实现气袋的扶正和保持。
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包括基体、第一旋转块、第二旋转块、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其中:
所述基体具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长度,所述第二限位部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二长度,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一间距;
所述第一旋转块枢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旋转块具有第一枢接部和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枢接部设有第一枢接轴,所述第一突出部在所述第一枢接轴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枢接部的外表面具有第三长度;
所述第二旋转块枢接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旋转块具有第二枢接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枢接部设有第二枢接轴,所述第二突出部在所述第二枢接轴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枢接部的外表面具有第四长度;
所述第一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块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所述第二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块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具有第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块转动连接。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块上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平行于所述第一枢接轴设置,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块上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平行于所述第二枢接轴设置,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块还具有第三突出部,所述第三突出部在所述第一枢接轴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枢接部的外表面具有第五长度,所述第一转动轴安装于所述第三突出部的端部;
所述第二旋转块还具有第四突出部,所述第四突出部在所述第二枢接轴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枢接部的外表面具有第六长度,所述第二转动轴安装于所述第四突出部的端部。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块还具有第五突出部,所述第五突出部具有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同的形状大小,所述第一旋转块整体呈平面对称结构,且所述第一旋转块的对称面位于所述第三突出部;
所述第二旋转块还具有第六突出部,所述第六突出部具有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相同的形状大小,所述第二旋转块整体呈平面对称结构,且所述第二旋转块的对称面位于所述第四突出部。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具有第二端;
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多个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安装位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限位部具有多个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安装位可拆卸连接。
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包括基体、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其中:
所述基体具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长度,所述第二限位部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二长度,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一间距;
所述第一旋转块枢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旋转块具有第一枢接部、第一突出部和第三突出部,所述第一枢接部设有第一枢接轴,所述第一突出部在所述第一枢接轴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枢接部的外表面具有第三长度,所述第三突出部在所述第一枢接轴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枢接部的外表面具有第五长度;
所述第二旋转块枢接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旋转块具有第二枢接部、第二突出部和第四突出部,所述第二枢接部设有第二枢接轴,所述第二突出部在所述第二枢接轴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枢接部的外表面具有第四长度,所述第四突出部在所述第二枢接轴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枢接部的外表面具有第六长度。
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所述第一配重块与所述第三突出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配重块与所述第四突出部转动连接。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突出部上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平行于所述第一枢接轴,所述第一配重块与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四突出部上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平行于所述第二枢接轴,所述第二配重块与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块还具有第五突出部,所述第五突出部具有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同的形状大小,所述第一旋转块整体呈平面对称结构,且所述第一旋转块的对称面位于所述第三突出部;
所述第二旋转块还具有第六突出部,所述第六突出部具有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相同的形状大小,所述第二旋转块整体呈平面对称结构,且所述第二旋转块的对称面位于所述第四突出部。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突出部远离所述第二枢接部的端部具有第一弧面,所述第二突出部远离所述第二枢接部的端部具有第二弧面。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第一限位平面,所述第二限位部具有第二限位平面,所述第一限位平面与所述第二限位平面平行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平面与所述第二限位平面之间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一间距。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包括具有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基体、枢接于第一限位部的第一旋转块和枢接于第一限位部的第二旋转块;其中,第一旋转块具有第一突出部,第二旋转块具有第二突出部。
通过在第一旋转块与第一限位部之间以及第二旋转块与第二限位部之间分别设置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或者在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上分别配置第三突出部和第四突出部;可利用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的配合,在夹具上构建出宽窄可调的夹具入口,当电池气袋从两个旋转块之间移动通过的过程中(或者进入夹具入口),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可在电池本体的作用下旋转一定角度,从而为电池本体提供一个较宽的通过口,使电池本体顺畅地进入夹具内部;当电池气袋进入夹具时,第一突出部可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或者第三突出部的自重作用下(相适应地,第二突出部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或者第四突出部的自重作用下)回转一定角度,从而及时收窄夹具入口,使夹具入口的大小与电池气袋的厚度相适应,并利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将对应的作用力传递并施加在电池气袋上,实现对电池气袋进行扶正,从而可为软包锂电池后续的注液、封装等工艺操作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电池夹具的结构装配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电池夹具在应用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区域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电池夹具的限位件与旋转块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5为一种实施例的电池夹具处于初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实施例的电池夹具在电池主体进入时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7为一种实施例的电池夹具在电池气袋进入时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8为一种实施例的电池夹具的结构装配示意图(二)。
图9为图8中II区域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电池夹具的限位件与旋转块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中:
10、基体;11、第一限位部;11a、第一开口结构;11b、第一安装位;12、第二限位部;12c、第二限位平面;
20、第一旋转块;21、第一枢接部;22、第一突出部;23、第一枢接轴;24、第三突出部;25、第一转动轴;26、第五突出部;
30、第二旋转块;40、第一弹簧;50、第二弹簧;60、第一配重块;
a、第一角度位置;b、第二角度位置;c、第三角度位置;A、电池主体;B、电池气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经申请人调研分析发现,现有软包锂电池的气袋部分(以下称电池气袋)大多呈薄片状,其刚度和比强度都比较小,受自身或者外界因素的影响,气袋部分很容易发生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由于弹性形变是一种可以自行恢复的变形,而塑性形变则是一种不可自行恢复的变形,这也就导致了工艺流转过程中,电池气袋容易出现褶皱、弯折等现象。
本申请提供的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下文简称电池夹具),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枢接于第一限位部上的第一旋转块以及枢接于第二限位部上的第二旋转块;在第一旋转块上配置有第一突出部,在第二旋转块上配置有第二突出部;通过旋转块与弹簧的配合,或者通过对旋转块自身的结构配置(如利用配置的第三突出部和第四突出部),可利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在夹具上构建出宽窄或大小可调的夹具入口;这样既能够为电池本体提供一个较宽或较大的通过口道,使电池本体顺畅进入夹具内部,又能够在电池气袋进入夹具时,及时收窄夹具入口,使夹具入口的大小与电池气袋的厚度相适应,并将弹簧所产生的作用力或者因旋转块自重所产生的作用力通过对应的突出部传递并施加在电池气袋上,从而对电池气袋进行扶正(包括外形矫正处理)。另外,通过对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长度配置,可在电池气袋进入夹具后,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的公共作用下将电池气袋保持在扶正后的位置;如此,可为软包锂电池后续的注液、封装等工艺操作提供保障。
该电池夹具可以设置在软包锂电池的工艺生产设备中,如用于电池注液或电池封装的工艺设备;也可以作为软包锂电池的工艺流转过程设备使用,如作为软包锂电池的生产线中的一种配套设备,设置在工艺流转环节中。
为清楚明了地描述该电池夹具的各组成部件之间的排布及配合关系,本文中定义了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当电池夹具处于应用空间环境内时,该三个方向可构成一以电池夹具为基准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其中,若第一方向指代电池夹具的上下方向或Z轴方向,那么第二方向可以指代左右方向或Y轴方向,而第三方向则可指代前后方向或X轴方向。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7,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该电池夹具包括基体10、第一旋转块20、第二旋转块30、第一弹簧40和第二弹簧50;下面分别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基体10为在第三方向上具有预设长度的条状结构体,主要作为第一旋转块20、第二旋转块30、第一弹簧40和第二弹簧50等部件的装配载体和结构支承载体使用,借助基体10可将电池夹具整体定位安装在预设位置;如,电池的注液或封装等工艺设备上;又如,电池工艺流转环节中的某个具体位置。在基体10上沿第三方向(即:基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两两成组对位的限位部,为便于描述,将成组配合的两个限位部中的一者定义为第一限位部11、另一者定义为第二限位部12。具体实施时,基体10的长度、限位部的数量、限位部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以及相互间的间隔距离等具体参数,可根据软包锂电池(包括电池本体A和电池气袋B)的类型、在第三方向上的尺寸(如宽度)以及软包锂电池在对应方向上的表面积等进行选择配置;如,在基体10上设置一组、两组或其他更多组数的第一限位部11和第二限位部12。
下面主要以一组第一限位部11和第二限位部12为基础,对电池夹具的相关结构件以及动作原理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1至图4,第一限位部11和第二限位部12均采用在第一方向上具有一定长度的条形板状结构;亦可理解为,第一限位部11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长度,第二限位部12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二长度;该第一长度与第二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同时,在第一限位部11远离基体10的部位设置有第一开口结构11a,该第一开口结构11a可以是设置在第一限位部11端侧的缺口结构,也可以是沿第二方向贯通第一限位部11设置的通口结构;该第一开口结构11a主要用于为第一旋转块20装配于第一限位部11上,并能够在第一限位部11上执行相应动作提供结构空间。基于相同需求,在第二限位部12远离基体10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开口结构(图中未标注),该第二开口结构可参考第一开口结构11a进行选择设置,主要用于为第二旋转块30装设于第二限位部12上,并能够在第二限位部12上执行相应动作提供结构空间。
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沿第二方向相对间隔排布,以使两者之间保持一定间距(为便于描述,将该间距定义为第一间距),以便收容电池主体A和电池气袋B。具体实施时,第一间距可根据电池本体A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如电池本体A的厚度)参数进行选择设置。
请参阅图1至图4,第一旋转块20以能够在第一开口结构11a内旋转的方式枢接于第一限位部11,该第一旋转块20具有第一枢接部21和第一突出部22;其中,在第一枢接部21沿第三方向的两个相对端侧设置有第一枢接轴23,借助第一枢接轴23可将第一枢接部21或者第二旋转块20整体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开口结构11a内;第一突出部22则采用沿第一枢接轴23的径向凸出于第一枢接部21设置的板状结构或块状结构,亦可理解为,第一突出部22在第一枢接轴23的径向上相对于第一枢接部21的外表面具有一定的长度(为便于描述,将该长度定义为第三长度)。借助第一枢接轴23可在第一旋转块20(尤其是第一突出部22)与第一限位部11之间所建立的枢转连接关系,使得第一突出部22能够在相应作用力下相对于第一限位部21旋转;具体实施时,第一枢接轴23可以是柱体结构或者凸球结构。
请参阅图1至图4,第二旋转块30以能够在第二开口结构内旋转的方式枢接于第二限位部12;基于相同的需求,第二旋转块30采用与第一旋转块20相似的结构构造,即:第二旋转块30具有第二枢接部(图中未标注)和第二突出部(图中未标注);其中,在第二枢接部沿第三方向的两个相对端侧设置有第二枢接轴,第二突出部在第二枢接轴的径向上相对于第二枢接部的外表面具有一定长度(为便于描述,将该长度定义为第四长度),第四长度与第三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请参阅图1至图4,第一弹簧40和第二弹簧50分别用于在第一限位部11与第一旋转块20之间、第二限位部12与第二旋转块30之间建立弹性连接关系;其中,第一弹簧40连接于第一限位部11与第一旋转块20之间,第二弹簧50连接于第二限位部12与第二旋转块30之间。具体实施时,第一弹簧40和第二弹簧50可被构造并配置成:当第一突出部22和第二突出部在如电池本体A等物件的推动作用下,自初始位置转动一定角度后,第一弹簧40和第二弹簧50能够发生弹性变形,以存储弹性势能;当电池本体A等物件从第一旋转块20和第二旋转块30之间通过后或者撤销对两个旋转块所施加的推动作用力时,第一弹簧40和第二弹簧50能够释放弹性势能。
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簧40和第二弹簧50均采用近似于拉簧的弹簧构造,两者均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为便于区分和描述,将第一弹簧40的两个相对端分别定义为第一弹簧4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将第二弹簧50的两个相对端分别定义为第二弹簧5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第一弹簧40为例,第一弹簧40的第二连接在第一限位部11上(如第一开口结构11a的侧壁上);第一弹簧40的第一端则连接在第一旋转块20位于与第一枢接轴23呈偏心分布的位置,并且该位置与第一突出部22处于第一枢接部21的不同侧;如,该位置与第一突出部22位于第一枢接部21径向上的相对侧时,呈现出第一弹簧40的该连接位置与第一突出部22平行(或水平)分布的形态;又如,第一突出部22沿第二方向分布在第一枢接部21的一侧时,第一弹簧40的该连接位置沿第一方向分布在第一枢接部21的一侧,呈现出该连接位置与第一突出部22垂直分布的形态。第二弹簧50的连接方式可参考第一弹簧40,在此不作赘述。
以此,利用与第一弹簧40建立连接关系的第一突出部22,以及与第二弹簧50建立连接关系的第二突出部的配合,可在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之间构建出一个宽窄大小可调的夹具入口。
请参阅图5和图6,当电池本体A沿第一方向从第一旋转块20与第二旋转块30之间通过时,第一突出部22和第二突出部会首先与电池本体A在第二方向的对应面接触,使得两个旋转块在电池本体A的推动作用下而朝基体10所在方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一突出部22和第二突出部自初始位置转动至与电池本体A的对应面保持接触的位置;此时,相当于夹具入口变大变宽,而由于第一弹簧40在第一旋转块20上的连接位置与第一突出部22是处于第一枢接部21的不同侧的(第二弹簧50基于相同原理),使得第一弹簧40在第一旋转块20的带动下、第二弹簧50在第二旋转块30的带动下分别发生拉伸变形,从而实现弹性势能的存储。为便于描述,将第一突出部22和第二突出部的初始位置定义为第一角度位置a,将第一突出部22和第二突出部与电池本体A的对应面接触的位置定义为第二角度位置b。
请参阅图6和图7,当电池本体A从两个旋转块之间通过后,并带动电池气袋B接着从两个旋转块之间通过时(即:电池气袋B进入夹具入口时),由于电池本体A与电池气袋B之间在第二方向上存在尺寸差异(通常,电池主体A的厚度是大于电池气袋B的厚度的),致使第一突出部22受到电池本体A的推动作用力得以解除或撤销,此时第一弹簧40和第二弹簧50即可发生收缩变形,从而释放弹性势能,促使第一突出部22和第二突出部分别在第一弹簧40和第二弹簧50的弹性势能释放作用下,自第二角度位置b转动至与电池气袋B的对应面接触的位置,使得夹具入口及时收窄变小;为便于描述,将第一突出部22和第二突出部与电池气袋B对应面接触的位置定义为第三角度位置c。
在第一突出部22和第二突出部分别转动至各自的第三角度位置c时,且电池气袋B从两个旋转块之间移动通过的过程中,由于电池气袋B存在于第一突出部22与第二突出部之间,使得第一突出部22和第二突出部无法复位至各自的第一角度位置a(相应地,第一弹簧40和第二弹簧50也就无法复原至初始形态);故,第一弹簧40和第二弹簧50所释放的弹性势能会分别借助第一突出部22和第二突出部传递并施加在电池气袋B上。
当电池气袋B的平整部位从第一突出部22和第二突出部之间通过并进入夹具内(即两个限位部之间的空间内)后,由于第一限位部11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长度,第二限位部12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二长度,第一突出部22和第二突出部可从电池气袋B两侧对其分别施加的作用力,形成对电池气袋B的双侧挤压效应,使电池气袋B保持在扶正后的位置或者状态,避免电池气袋B出现歪斜等现象。
而当电池气袋B的不平整部位(即:出现弯折、褶皱等结构变形的部位)从第一突出部22和第二突出部之间通过时,以电池气袋B的不平整部位朝第一突出部22一侧凸出为例,第一突出部22会在第一弹簧40的作用下将该不平整部位朝第二突出部所在侧进行挤压,在该不平整部位的两侧分别与对应侧的第一突出部22和第二突出部接触时,即完成对电池气袋B的不平整部位的形状矫正,使电池气袋B恢复至平整形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角度位置b和第三角度位置c通常是一个变动的位置;其中,第二角度位置b取决于电池本体A在第二方向上的表面形态;就第一突出部22和第二突出部而言,两者的第二角度位置b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电池本体A在第二方向上的厚度。相应地,第三角度位置c取决于电池气袋B在第二方向上的表面形态,就第一突出部22和第二突出部而言,两者的第三角度位置b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电池气袋B在第二方向上的厚度。
另外,图5、图6和图7中,粗实线箭头代表软包锂电池的移动方向,虚线箭头代表第一旋转块20和第二旋转块30的转动方向,点划线代表第一角度位置a、第二角度位置b和第三角度位置c。
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弹簧40和/或第二弹簧50也可采用近似于压簧的弹簧结构,以第一弹簧40为例,其一端连接于第一限位部11上、另一端则可连接在第一突出部22上;当第一突出部22自第一角度位置a转动至第二角度位置b时,可借助第一突出部22来推压第一弹簧40,使得第一弹簧40因收缩变形而存储弹性势能;当电池本体A从两个旋转块之间通过后,第一弹簧40则可释放弹性势能,从而促使第一突出部22自第二角度位置b转动至第三角度位置c,并将第一弹簧40所产生的弹性作用力传递施加于电池气袋B上,最终完成对电池气袋B的形状矫正或扶正。
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簧40和/或第二弹簧50也可采用其他结构形式的弹性结构件;如,采用弹性折片结构,以第一弹簧40为例,此时可省略第一开口结构11a或者将第一开口结构11a设置为能够容纳第一旋转块20的盲槽结构;而弹性折片则以被夹持的方式布置在第一突出部22与盲槽结构的槽面之间,使弹性折片的一端抵靠连接第一突出部22、另一端抵靠连接盲槽结构的槽面;如此,在第一突出部22自第一角度位置a转动至第二角度位置b时,弹性折片因受压折叠变形而存储弹性势能;反之,则可释放弹性势能。又如,第一弹簧40和/或第二弹簧50采用近似于扭簧的弹簧结构,以第一弹簧40为例,该扭簧套置在第一枢接轴23上,并且扭簧的一端抵靠连接第一突出部22、另一端抵靠连接第一限位部11的对应部位;从而基于与前述弹性结构件相同的原理,亦可使得扭簧因扭转收缩变形而存储弹性势能和因扭转复原变形而释放弹性势能。凡此种种,不作赘述。
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第一旋转块20还具有第三突出部24,该第三突出部24沿第一枢接轴23的径向凸出于第一枢接部21设置,亦可理解为,第三突出部24在第一枢接轴23的径向上相对于第一枢接部21的外表面具有一定长度(为便于描述,将该长度定义为第五长度);同时,该第三突出部24与第一突出部22位于第一枢接部21的不同侧;如,沿第二方向与第一突出部22平行相对分布;又如,第一突出部22沿第二方向分布在第一枢接部21的一侧,而第三突出部24则沿第一方向分布在第一枢接部21的另一侧。
基于相同的需求,第二旋转块30采用与第一旋转块20大致相同的结构,即:第二旋转块30还具有第四突出部(图中未标注),该第四突出部在第二枢接轴的径向上相对于第二枢接部的外表面具有一定长度(为便于描述,将该长度定义为第六长度),第五长度和第六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不等。
基于此,利用设置的第三突出部24和第四突出部,可分别改变第一旋转块20和第二旋转块30的重心位置;以第一旋转块20为例,可使得第一旋转块20的重心位置位于与第一突出部22不同的一侧,从而借助第三突出部24在第一旋转块20上所产生的重力作用,并在第一弹簧40的配合下,不但可以增加第一突出部22对电池气袋B所施加的作用力,而且能够有效提高第一旋转块20的反应灵敏度,如能够快速且灵活地自第二角度位置b转动至第三角度位置c。
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第一旋转块20还包括平行于第一枢接轴23布置的第一转动轴25,主要用于在第一旋转块20与第一弹簧40之间构建转动连接关系;该第一转动轴25凸出设置于第三突出部24在第一枢接轴23轴向上的两端,而第一弹簧40的第一端则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轴25上,从而使得第一旋转块20能够同时连接两个第一弹簧40(相适应地,第一弹簧40则采用近似于拉簧的弹簧结构)。
一方面,在第一突出部22或者第一旋转块20转动的过程中,使第一弹簧40只会受到第一旋转块20的牵拉,而不会发生扭转;从而可有效避免第一弹簧40因扭转弯曲变形而降低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借助第三突出部24以及将第一转动轴25设置在第三突出部24上的结构形态,可增大第一弹簧40对应端的转动半径,使得第一弹簧40的形变量相对增大,从而增大第一突出部22作用于气袋电池B上的作用力。再者,借助第一转动轴25将两个第一弹簧40布置在第一旋转块20的两端,也能够第一旋转块20的旋转动作更加平稳。
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动轴25也可沿第一枢接轴23的径向设置在第三突出部24的侧面上,如位于第一枢接部21或者第一旋转块20在第三方向上的中部位置;此时,仅需利用一个第一弹簧40即可在第一旋转块20与第一限位部11之间建立弹性连接关系,并使第一旋转块20具备执行相关功能动作的条件;以通过简化电池夹具的结构或者减少电池夹具的零件数量,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基于相同的需求,第二旋转块30采用与第一旋转块20大致相同的结构,即:第二旋转块30还包括平行于第二枢接轴设置在第四突出部上的第二转动轴,第二弹簧50的对应端则转动连接在第二转动轴上。至于具体功能原理,可参考第一转动轴25,在此不作赘述。
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省略第三突出部24和第四突出部,直接在第一枢接部21上安装第一转动轴25,在第二枢接部上安装第二转动轴,并保证第一转动轴25与第一枢接轴23并行排布,第二转动轴与第二枢接轴并行排布。
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4,第一旋转块20整体采用平面对称结构,该第一旋转块20还具有第五突出部26,该第五突出部26的形状大小与第一突出部22相同;要点在于:第一突出部22与第五突出部26关于第三突出部24呈平面对称设置,即:第一旋转块20的对称面位于第三突出部24上。以此,可使得第一旋转块20的重心位于第三突出部24,由于第一弹簧40的对应端是通过第一转动轴25转动连接在第三突出部24上的,从而可有效避免第一旋转块20的重力偏心力矩对第一弹簧40产生非必要的拉伸,为延长第一弹簧40的使用寿命创造条件。
基于相同的需求,第二旋转块30亦可采用平面对称结构,即:第二旋转块30还具有第六突出部(图中未标注),该第六突出部的形状大小与第二突出部相同,且两者关于第四突出部呈平面对称设置,使第二旋转块30的对称面位于第四突出部,从而可避免第二旋转块20的重力偏心力矩对第二弹簧50产生非必要的拉伸。
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在第一限位部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位11b,多个第一安装位11b可沿第一方向间隔的排布在第一开口结构11a的侧壁上,或者依据第一弹簧40的类型布置在第一限位部11的其他位置。以第一弹簧40采用拉簧式的弹簧结构为例,第一弹簧40的第二端可采用如钩挂等可拆卸方式连接于其中一个第一安装位11b上。借助多个第一安装位11b,可根据需要将第一弹簧40连接于不同的第一安装位11b上;如此,不但可以实现对第一弹簧40的拉伸量调节,从而调节第一弹簧40的弹性作用力的大小(即:拉力大小),以补偿第一弹簧40的弹性作用力的衰减;同时,也使得电池夹具能够兼容更多类型的电池气袋B,扩展电池夹具的适用场景。
基于相同的需求,在第二限位部12上也可设置多个第二安装位,多个第二安装位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在第二开口结构的侧壁上,而第二弹簧50的第二端则连接在其中一个第二安装位上,从而可对第二弹簧50的拉伸量进行调节。
一个实施例中,鉴于第一突出部22在第一枢接轴23的径向上具有第三长度,故将第一突出部22沿第三长度方向相对的两端分别定义为第一突出部2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突出部22的第一端为邻近第一枢接部21的一端或者与第一枢接部21结合为一体的一端,而第一突出部22的第二端则为远离第一枢接部21的一端,第一突出部22的第二端设置为弧面结构,可定义为第一弧面。基于相同的远离,第二突出部远离第二枢接部的端部也可设置为弧面结构,即第二弧面。由于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的存在,在电池本体A和电池气袋B从两个旋转块之间通过的过程中,可避免对电池本体A和电池气袋B造成损伤,尤其是能够避免第一突出部22和第二突出部在接触电池气袋B的对应面以及施加作用力时,对电池气袋B造成损伤。
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第一限位部11中面向电池本体A或电池气袋B一侧的表面或者第一限位部11在第二方向上一侧的表面设置为平面结构,为便于描述,将该平面结构定义为第一限位平面(图中未标注);相适应地,第二限位部12面向电池本体A的一侧表面则设置有第二限位平面12c;第一限位平面与第二限位平面12c平行间隔相对设置,以使两者之间保持第一间距,而第一开口结构11a和第二开口结构则可贯通对应的第一限位平面和第二限位平面12c设置。通过设置的第一限位平面和第二限位平面12c,可使得软包锂电池(具体如电池本体A)能够更加顺畅地进入两个限位部所形成的结构间隙内,降低软包锂电池与两个限位部之间产生碰撞或者软包锂电池移动受阻的风险。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平面和第二限位平面12c也可采用非平行间隔相对的方式进行布置,即两者之间的间距或者第一间距是变动的,以此可适应电池本体A在第二方向上的表面形态,满足特殊场景下的应用需求。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8至图10并结合图1至图7,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其与实施例一的差别在于:省略第一弹簧40和第二弹簧50,利用第一旋转块20和第二旋转块30的自重,使第一突出部22和第二突出部能够自各自的第二角度位置b转动至第三角度位置c,并向电池气袋B施加作用力,以最终实现对电池气袋B的扶正或者形状矫正。
具体而言,请参阅图8至图10,第一旋转块20具有第一枢接部21、第一突出部22和第三突出部24;第一枢接部21通过第一枢接轴23枢接于第一限位部11;相应地,第二旋转块30具有第二枢接部、第二突出部和第四突出部;第二枢接部通过第二枢接轴枢接于第二限位部12。至于第一旋转块20和第二旋转块30的具体结构(具有第一枢接部21、第一突出部22、第三突出部24、第二枢接部、第二突出部和第四突出部)可参考实施例一设置,在此不作赘述。
如此,可利用第三突出部24和第四突出部分别改变第一旋转块20和第二旋转块30的重心位置,使第一旋转块20的重心位置位于不同于第一突出部22的一侧,第二旋转块30的重心位置位于不同于第二突出部的一侧。结合图5至图7,当电池本体A从两个旋转块之间通过后的瞬间,由于电池本体A与电池气袋B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差异,第一突出部22在第三突出部24的作用下、第二突出部在第四突出部24的作用下,自第二角度位置b转动至第三角度位置c,以最终将旋转块的重力作用转换传递并施加在电池气袋B上,完成对电池气袋B的扶正或形状矫正。
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该电池夹具还包括第一配重块60和第二配重块(图中未示出),第二配重块可参考第一配重块60选择配置;在该实施例下,可参考实施例一,在第一旋转块20上配置第一转动轴25,在第二旋转块30上配置第二转动轴;而第一配重块60以悬吊于第一旋转块20上的方式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轴25,第二配重块以悬吊于第二旋转块30上的方式转动连接于第二转动轴。其一,通过对第三突出部24和第一配重块60、第四突出部和第二配重块的重量配置,可有效降低第一旋转块20整体和第二旋转块30整体的重心,保证第一突出部22和第二突出部能够向电池气袋B施加足够的作用力。其二,利用第一配重块60与第三突出部24的配合,以及第二配重块与第四突出部的配合,可避免第一旋转块20和第二旋转块30在转动过程中产生过多的重心起伏,使第一突出部22和第二突出部能够更加平稳地转动以及将作用力施加在电池气袋B上。其三,根据实际需要,可适时增加、减少或者选择不同重量的配重块,以实现对施加于电池气袋B上的作用力大小的调整,使电池夹具能够适用或者兼容不同类型的电池气袋B。
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和图10并结合图6,第一旋转块20和第二旋转块30整体采用平面对称结构(具体可参考实施例一,在此不作赘述);如此,以第一旋转块20为例,在第一旋转块20处于初始状态时(即:第一突出部22位于第一角度位置a时),第一突出部22和第五突出部26位于第二方向的平面内,而第三突出部24和第一配重块60等则是位于第一方向的平面内的;从而可避免第一突出部22朝背离基体10的方向倾斜上翘,为电池主体30能够顺畅地从两个旋转块之间通过并进入两个限位部之间创造了条件。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2)
1.一种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第一旋转块、第二旋转块、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其中:
所述基体具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长度,所述第二限位部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二长度,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一间距;
所述第一旋转块枢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旋转块具有第一枢接部和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枢接部设有第一枢接轴,所述第一突出部在所述第一枢接轴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枢接部的外表面具有第三长度;
所述第二旋转块枢接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旋转块具有第二枢接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枢接部设有第二枢接轴,所述第二突出部在所述第二枢接轴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枢接部的外表面具有第四长度;
所述第一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块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所述第二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块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具有第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块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块上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平行于所述第一枢接轴设置,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块上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平行于所述第二枢接轴设置,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块还具有第三突出部,所述第三突出部在所述第一枢接轴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枢接部的外表面具有第五长度,所述第一转动轴安装于所述第三突出部的端部;
所述第二旋转块还具有第四突出部,所述第四突出部在所述第二枢接轴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枢接部的外表面具有第六长度,所述第二转动轴安装于所述第四突出部的端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块还具有第五突出部,所述第五突出部具有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同的形状大小;所述第一旋转块整体呈平面对称结构,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五突出部关于所述第三突出部呈平面对称设置;
所述第二旋转块还具有第六突出部,所述第六突出部具有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相同的形状大小;所述第二旋转块整体呈平面对称结构,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六突出部关于所述第四突出部呈平面对称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具有第二端;
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多个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安装位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限位部具有多个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安装位可拆卸连接。
7.一种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其中:
所述基体具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长度,所述第二限位部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二长度,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一间距;
所述第一旋转块枢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旋转块具有第一枢接部、第一突出部和第三突出部,所述第一枢接部设有第一枢接轴,所述第一突出部在所述第一枢接轴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枢接部的外表面具有第三长度,所述第三突出部在所述第一枢接轴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枢接部的外表面具有第五长度;
所述第二旋转块枢接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旋转块具有第二枢接部、第二突出部和第四突出部,所述第二枢接部设有第二枢接轴,所述第二突出部在所述第二枢接轴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枢接部的外表面具有第四长度,所述第四突出部在所述第二枢接轴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枢接部的外表面具有第六长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所述第一配重块与所述第三突出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配重块与所述第四突出部转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突出部上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平行于所述第一枢接轴,所述第一配重块与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四突出部上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平行于所述第二枢接轴,所述第二配重块与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块还具有第五突出部,所述第五突出部具有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同的形状大小;所述第一旋转块整体呈平面对称结构,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五突出部关于所述第三突出部呈平面对称设置;
所述第二旋转块还具有第六突出部,所述第六突出部具有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相同的形状大小;所述第二旋转块整体呈平面对称结构,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六突出部关于所述第四突出部呈平面对称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远离所述第二枢接部的端部具有第一弧面,所述第二突出部远离所述第二枢接部的端部具有第二弧面。
12.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第一限位平面,所述第二限位部具有第二限位平面,所述第一限位平面与所述第二限位平面平行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平面与所述第二限位平面之间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一间距。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78164.0A CN114361604B (zh) | 2022-01-24 | 2022-01-24 | 一种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78164.0A CN114361604B (zh) | 2022-01-24 | 2022-01-24 | 一种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61604A CN114361604A (zh) | 2022-04-15 |
CN114361604B true CN114361604B (zh) | 2022-09-30 |
Family
ID=81091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78164.0A Active CN114361604B (zh) | 2022-01-24 | 2022-01-24 | 一种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61604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219464U (zh) * | 2011-09-23 | 2012-05-16 | 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 夹具组件 |
CN105522495A (zh) * | 2014-10-21 | 2016-04-27 | 能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固持夹具 |
CN210744076U (zh) * | 2019-10-29 | 2020-06-1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导向组件及电池夹具 |
CN111446503A (zh) * | 2020-04-02 | 2020-07-24 | 谭依依 | 一种用于锂电池生产的整平限位方法及整平限位机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50556B (zh) * | 2019-01-25 | 2024-07-26 | 安徽益佳通电池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动规整定位装置 |
-
2022
- 2022-01-24 CN CN202210078164.0A patent/CN11436160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219464U (zh) * | 2011-09-23 | 2012-05-16 | 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 夹具组件 |
CN105522495A (zh) * | 2014-10-21 | 2016-04-27 | 能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固持夹具 |
CN210744076U (zh) * | 2019-10-29 | 2020-06-1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导向组件及电池夹具 |
CN111446503A (zh) * | 2020-04-02 | 2020-07-24 | 谭依依 | 一种用于锂电池生产的整平限位方法及整平限位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61604A (zh) | 2022-04-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487189B1 (ko) |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의 힌지 | |
JP5650094B2 (ja) | 電池パックの組立治具 | |
EP3733435A1 (en) | Locking mechanism for use in battery pack, lock assembly, quick-swap support frame assembly, and electric vehicle | |
JP3106769U (ja) | トグルレバー締め付け装置 | |
US10082242B1 (en) | Multidirectional fast tube-attachable frame | |
CN114361604B (zh) | 一种具有电池气袋扶正功能的电池夹具 | |
CN113949760A (zh) | 折叠支撑装置和电子设备 | |
JP5601311B2 (ja) | バンド組み付け装置およびバンド組み付け方法 | |
CN109690165A (zh) | 支架附件、支架组件及遥控器 | |
JP5738738B2 (ja) | 電池組付け装置 | |
GB2102370A (en) | Transfer apparatus | |
CN214337589U (zh) | 一种复位机构及充电装置 | |
TWM559973U (zh) | 汽車空調出風口夾具 | |
CN111637809B (zh) | 一种用于螺纹通止检测设备中快换装置的夹爪机构 | |
CN213042933U (zh) | 一种卷绕机构和卷绕机 | |
CN210589145U (zh) | 一种手机检测工具箱 | |
WO2022016952A1 (zh) | 一种器件放置装置 | |
CN221684018U (zh) | 一种夹持机构及辅助拍摄装置 | |
JP2022045886A (ja) | 挟持装置 | |
WO2015064364A1 (ja) | ガラス板保持具及びガラス板搬送装置 | |
CN211184454U (zh) | 夹持装置 | |
CN214375066U (zh) | 一种车辆零部件检测用emc检测设备的夹装结构 | |
CN215072985U (zh) | 耳机测试装置 | |
CN213149010U (zh) | 测试夹具 | |
CN118514111B (zh) | 一种具有张拉特性的气动双模块夹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