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1371A -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61371A
CN114361371A CN202210031207.XA CN202210031207A CN114361371A CN 114361371 A CN114361371 A CN 114361371A CN 202210031207 A CN202210031207 A CN 202210031207A CN 114361371 A CN114361371 A CN 114361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k
substrate
crack
display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312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韬
王涛
张子予
王有为
洪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312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613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61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13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显示基板可以有效缩短边框区的宽度,以实现窄边框,进而提高屏占比。该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边框区,所述边框区包括堤坝区和搭接区,所述搭接区位于所述堤坝区和所述显示区之间;所述堤坝区和所述搭接区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衬底和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第一裂纹堤坝部;所述堤坝区包括至少一个喷墨堤坝部,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喷墨堤坝部之间。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GOA(Gate Driver on Array,阵列基板行驱动)电路、堤坝、金属线等等均可以设置在边框区,这些结构会影响边框区的宽度设计,导致显示装置较难实现窄边框,使得显示装置的屏占比较低,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该显示基板可以有效缩短边框区的宽度,以实现窄边框,进而提高屏占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该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边框区,所述边框区包括堤坝区和搭接区,所述搭接区位于所述堤坝区和所述显示区之间;所述堤坝区和所述搭接区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
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衬底和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第一裂纹堤坝部;
所述堤坝区包括至少一个喷墨堤坝部,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喷墨堤坝部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喷墨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
可选的,所述堤坝区包括第一喷墨堤坝部和第二喷墨堤坝部,所述第一喷墨堤坝部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第二喷墨堤坝部之间;
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喷墨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或者,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喷墨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喷墨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喷墨堤坝部包括在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之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像素界定部和第一隔垫物;
所述第一隔垫物和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像素界定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
可选的,所述堤坝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和所述第一像素界定部之间的第一导电部;
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包括至少一个凹槽,所述第一导电部覆盖所有所述凹槽。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喷墨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喷墨堤坝部包括在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平坦部、第二像素界定部和第二隔垫物;
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包括至少一个凹槽,所述第一平坦部覆盖所有所述凹槽,所述第二像素界定部和所述第二隔垫物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平坦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设置在所述搭接区、且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喷墨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可选的,所述搭接区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第二导电部;
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包括至少一个凹槽,所述第二导电部覆盖所有所述凹槽。
可选的,所述搭接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部远离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一侧的第二平坦部;
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相连;
所述第一平坦部和所述第二平坦部不相连、且露出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边框区还包括驱动电路区,所述驱动电路区位于所述堤坝区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喷墨堤坝部之间、且在对应所述驱动电路区的位置断开。
可选的,所述边框区还包括位于所述堤坝区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切割过渡区,所述切割过渡区围绕所述堤坝区和所述驱动电路区设置;
所述切割过渡区包括第二裂纹堤坝部,所述第二裂纹堤坝部与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同层设置、且所述第二裂纹堤坝部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边界与所述衬底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边界不重叠。
可选的,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在平行于所述衬底方向的正投影的宽度范围包括20-50um。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显示基板。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边框区,边框区包括堤坝区和搭接区,搭接区位于堤坝区和显示区之间;堤坝区和搭接区围绕显示区设置;显示基板还包括衬底和设置在衬底上的第一裂纹堤坝部;堤坝区包括至少一个喷墨堤坝部,第一裂纹堤坝部设置在衬底和喷墨堤坝部之间。从而可以有效缩短边框区的宽度,以实现窄边框,进而提高了屏占比。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关技术中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割热影响区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仅为了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术语“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OLED显示器件由于自主发光显示,不需要背光源,不需要利用液晶的光学特性等,因此其具有更快的响应时间、更大的可视角度、更高的对比度,更轻的重量、更低的功耗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显示器件。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OLED显示器件。参考图1所示,OLED显示器件包括显示区AA和与显示区AA相连的边框区BB。边框区BB包括柔性衬底1以及在柔性衬底1上设置的层间介质层(Inter Level Dielectric)2、平坦化层(Planarization Layer)3、第一电源线(VSS)9、第二电源线(VDD)4、像素定义层(Pixel Define Layer)5、发光层6、阴极层(Cathode)7和封装盖板8。
参考图1所示,边框区BB还包括喷墨打印堤坝(Ink Jet Printing Dam)10、第一堤坝11、第二堤坝12和裂纹堤坝(Crack Dam)13,其中,裂纹堤坝13设置在第二堤坝12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这样裂纹堤坝13就会占用边框区BB的位置,导致图1所示的边框区BB的宽度较宽,较难实现窄边框。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参考图2所示,该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的边框区,边框区包括堤坝区BB1和搭接区BB2,搭接区BB2位于堤坝区BB1和显示区AA之间;堤坝区BB1和搭接区BB2围绕显示区AA设置。
参考图3和图4所示,显示基板还包括衬底101和设置在衬底101上的第一裂纹堤坝部20;堤坝区包括至少一个喷墨堤坝部30,第一裂纹堤坝部20设置在衬底101和喷墨堤坝部30之间。
上述显示基板可以是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这里对显示基板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上述显示区是指用于实现显示的区域,边框区一般用于设置驱动走线、驱动电路,例如:GOA(Gate Driver on Array,阵列基板行驱动)驱动电路。
上述搭接区是指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的阳极材料层106和阴极材料层202搭接的区域。这里的阳极材料层106是指显示区的阳极延伸到边框区的、与阳极同层同材料制作的层;这里的阴极材料层202是指显示区的阴极延伸到边框区的、与阴极同层同材料制作的层。
这里对于上述衬底的材料不做限定,其可以包括刚性材料,例如:玻璃;或者,还可以包括柔性材料,例如:聚酰亚胺(PI)。
这里对于上述第一裂纹堤坝部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示例的,第一裂纹堤坝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凹槽,这里对于凹槽的数量不做限定,图3、图4和图5以连续间隔设置的三个凹槽203为例进行绘示。该凹槽能够降低显示基板在一些情况下产生的crack风险,例如凹槽能够减小并分散切割产生的应力,从而降低切割时产生的crack风险;当然还可以降低例如显示基板遭受碰撞、挤压等外力时产生的crack风险,这里不做具体限定。该凹槽沿垂直于衬底方向的深度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凹槽203可以如图3和图4所示仅贯通绝缘层103位于堤坝区的部分;或者,凹槽还可以贯通绝缘层103和缓冲层102二者位于堤坝区的部分;或者,凹槽还可以贯通绝缘层103、缓冲层102和衬底101三者位于堤坝区的部分。当然,凹槽203可以如图5所示仅贯通绝缘层103位于搭接区的部分;或者,凹槽还可以贯通绝缘层103和缓冲层102二者位于搭接区的部分;或者,凹槽还可以贯通绝缘层103、缓冲层102和衬底101三者位于搭接区的部分,这里不做具体限定。这里对于缓冲层的材料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缓冲层的材料可以包括无机材料。这里对于绝缘层的材料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绝缘层的材料可以包括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x)、氮氧化硅(SiON)或者氧化铝(AlOx)中的任一种,以及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x)、氮氧化硅(SiON)或者氧化铝(AlOx)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上述堤坝区包括至少一个喷墨堤坝部。该喷墨堤坝部被配置为能够防止喷墨打印形成有机发光功能层、有机封装层等有机层时墨水溢出,从而能够通过上述喷墨堤坝部解决喷墨打印形成有机层时墨水溢出导致的水氧入侵问题。这里对于上述喷墨堤坝部的数量、结构等均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堤坝区可以包括一个喷墨堤坝部;或者,为了提高防墨水溢出的效果,堤坝区可以包括多个喷墨堤坝部。图3、图4和图5均以堤坝区包括两个喷墨堤坝部30为例进行绘示。参考图3、图4和图5所示,堤坝区包括第一喷墨堤坝部301和第二喷墨堤坝部302,靠近显示区的第一喷墨堤坝部301能够阻挡住有机封装层302。
上述喷墨堤坝部可以如图2所示围绕显示区AA一圈设置,或者,也可以围绕显示区AA的部分设置;这里不做限定,为了实现更好的防墨水溢出的效果,优选前者。图2以第一喷墨堤坝部301和第二喷墨堤坝部302均围绕显示区AA一圈设置为例进行绘示,参考图2所示,第一喷墨堤坝部301设置在第二喷墨堤坝部302和显示区AA之间。上述喷墨堤坝部可以包括一层或者多层结构,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第一裂纹堤坝部设置在衬底和喷墨堤坝部之间。这里对于第一裂纹堤坝部在衬底和喷墨堤坝部之间的具体设置位置不做限定,示例的,第一裂纹堤坝部可以设置在衬底和缓冲层之间;或者,第一裂纹堤坝部可以设置在缓冲层和绝缘层之间;或者,第一裂纹堤坝部可以设置在绝缘层和导电层之间。图3、图4和图5均以第一裂纹堤坝部20设置在绝缘层103和导电层104之间为例进行绘示。并且,示例的,第一裂纹堤坝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喷墨堤坝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或者,第一裂纹堤坝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喷墨堤坝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或者,第一裂纹堤坝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喷墨堤坝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图3和图4以第一裂纹堤坝部20在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位于喷墨堤坝部30在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以内为例进行绘示,图5以第一裂纹堤坝部20在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与喷墨堤坝部30在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不交叠为了进行绘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第一裂纹堤坝部设置在衬底和喷墨堤坝部之间,从而可以有效缩短边框区的宽度,以实现窄边框,进而提高了屏占比。现以图3、图4和图5所示的显示基板为例进行说明,参考图3、图4和图5所示,第一裂纹堤坝部20设置在衬底101和喷墨堤坝部30之间,这与图1中裂纹堤坝13设置在第二堤坝12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裂纹堤坝部20没有如图1的裂纹堤坝13那样额外占用边框区的位置,缩短了原本裂纹堤坝13所占据的边框宽度,从而在防止裂纹或者不良延伸扩展到显示基板内部,保证较好的降低crack风险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缩短边框区的宽度,以实现窄边框,进而提高了屏占比。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第一裂纹堤坝部的位置。可选的,参考图3和图4所示,第一裂纹堤坝部20在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位于喷墨堤坝部30在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以内。从而使得第一裂纹堤坝部设置在喷墨堤坝部下方,不再额外占用边框区的位置,可以有效缩短边框区的宽度,以实现窄边框,进而提高了屏占比。
可选的,参考图3和图4所示,堤坝区包括第一喷墨堤坝部301和第二喷墨堤坝部302,第一喷墨堤坝部301位于显示区和第二喷墨堤坝302部之间。
参考图4所示,第一裂纹堤坝部20在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喷墨堤坝部301在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以内。从而使得第一裂纹堤坝部设置在第一喷墨堤坝部下方,不再额外占用边框区的位置,可以有效缩短边框区的宽度,以实现窄边框,进而提高了屏占比。
这里对于上述第一喷墨堤坝部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示例的,第一喷墨堤坝部可以包括一层;或者,第一喷墨堤坝部可以包括多层结构。图4以第一喷墨堤坝部包括两层结构为例进行绘示。参考图4所示,第一喷墨堤坝部301包括第一像素界定部3011和第一隔垫物3012。
或者,参考图3所示,第一裂纹堤坝部20在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喷墨堤坝部302在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以内。从而使得第一裂纹堤坝部设置在第二喷墨堤坝部下方,不再额外占用边框区的位置,可以有效缩短边框区的宽度,以实现窄边框,进而提高了屏占比。
这里对于上述第二喷墨堤坝部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示例的,第二喷墨堤坝部可以包括一层;或者,第二喷墨堤坝部可以包括多层结构。图3以第二喷墨堤坝部包括三层结构为例进行绘示。参考图3所示,第二喷墨堤坝部302包括第一平坦部3021、第二像素界定部3022和第二隔垫物3023。
可选的,参考图4所示,在第一裂纹堤坝部20在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喷墨堤坝部301在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以内的情况下,第一喷墨堤坝部301包括在第一裂纹堤坝部20之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像素界定部3011和第一隔垫物3012;第一隔垫物3012和第一裂纹堤坝部20在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像素界定部3011在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以内。从而使得第一裂纹堤坝部设置在第一像素界定部下方,不再额外占用边框区的位置,可以有效缩短边框区的宽度,以实现窄边框,进而提高了屏占比。
这里对于上述第一像素界定部的材料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第一像素界定部的材料可以包括有机材料。具体的,第一像素界定部的材料可以包括热固化的聚酰亚胺类材料、环氧类材料、丙烯酸类材料中的任一种。
这里对于上述第一隔垫物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第一隔垫物可以包括PS(Photo Spacer,柱状隔垫物)或者BS(Ball Spacer,球形隔垫物)。
可选的,参考图4所示,堤坝区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裂纹堤坝部20和第一像素界定部3011之间的第一导电部1041;第一裂纹堤坝部包括至少一个凹槽203,第一导电部1041覆盖所有凹槽203。由于第一导电部覆盖所有凹槽,将凹槽填满,能够进一步降低显示基板产生的裂纹(crack)风险,同时有利于阳极材料层的制作。
这里对于上述第一导电部的具体材料不做限定,示例的,第一导电部的材料可以包括金属或者金属合金。具体的,第一导电部的材料可以包括钛/铝/钛(Ti/Al/Ti)金属合金、钼(Mo)、钼(Mo)与钨(W)金属合金中的任一种。
可选的,参考图3所示,在第一裂纹堤坝部20在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喷墨堤坝部302在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以内的情况下,第二喷墨堤坝部302包括在第一裂纹堤坝部20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平坦部3021、第二像素界定部3022和第二隔垫物3023;第一裂纹堤坝部20包括至少一个凹槽203,第一平坦部3021覆盖所有凹槽203,第二像素界定部3022和第二隔垫物3023在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平坦部3021在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以内。由于第一平坦部覆盖所有凹槽,将凹槽填满,能够进一步降低显示基板产生的裂纹(crack)风险,同时有利于第二像素界定部和阳极材料层的制作。
这里对于上述第一平坦部的材料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第一平坦部的材料可以包括有机材料。具体的,第一平坦部的材料可以包括热固化的聚酰亚胺类材料、环氧类材料、丙烯酸类材料中的任一种。
这里对于上述第二像素界定部的材料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第二像素界定部的材料可以包括有机材料。具体的,第二像素界定部的材料可以包括热固化的聚酰亚胺类材料、环氧类材料、丙烯酸类材料中的任一种。
这里对于上述第二隔垫物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第二隔垫物可以包括PS或者BS。
本公开提供了另一种第一裂纹堤坝部的位置。可选的,参考图5所示,第一裂纹堤坝部20设置在搭接区、且第一裂纹堤坝部20在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与喷墨堤坝部30在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上述搭接区是指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的阳极材料层106和阴极材料层202搭接的区域,这里的阳极材料层106是指显示区的阳极延伸到边框区的、与阳极同层同材料制作的层;这里的阴极材料层202是指显示区的阴极延伸到边框区的、与阴极同层同材料制作的层。
这里对于上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在搭接区的具体设置位置不做限定,示例的,第一裂纹堤坝部20可以设置在如图5所示的导电层104下方。
可选的,参考图5所示,在第一裂纹堤坝部20设置在搭接区的情况下,搭接区包括设置在第一裂纹堤坝部20远离衬底101一侧的第二导电部1042;第一裂纹堤坝部20包括至少一个凹槽203,第二导电部1042覆盖所有凹槽203。由于第二导电部覆盖所有凹槽,将凹槽填满,能够进一步降低显示基板产生的裂纹(crack)风险,同时有利于第二平坦部和阳极材料层的制作。
这里对于上述第二导电部的具体材料不做限定,示例的,第二导电部的材料可以包括金属或者金属合金。具体的,第二导电部的材料可以包括钛/铝/钛(Ti/Al/Ti)金属合金、钼(Mo)、钼(Mo)与钨(W)金属合金中的任一种。
可选的,参考图3、图4和图5所示,搭接区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导电部1042远离第一裂纹堤坝部20一侧的第二平坦部105;第一导电部1041和第二导电部1042相连;第一平坦部3021和第二平坦部105不相连、且露出第一导电部1041和第二导电部1042远离衬底101的一侧。参考图3、图4和图5所示,可以使得阳极材料层106与第一导电部1041和第二导电部1042露出的部分搭接。
可选的,参考图2所示,边框区还包括驱动电路区BB3,驱动电路区BB3位于堤坝区BB1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
第一裂纹堤坝部设置在衬底和喷墨堤坝部之间、且在对应驱动电路区的位置断开。从而可以简化制作工艺,更有利于实际生产应用,简单易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裂纹堤坝部包括至少一个凹槽时,若该驱动电路区BB3采用pad bending结构(即将pad区弯折至显示基板的非显示面),则该凹槽的断开位置对应弯折区上的引线区(fanout区);若该驱动电路区BB3采用非pad bending结构,则该凹槽的断开位置对应pad区(绑定区)。
可选的,参考图2所示,边框区还包括位于堤坝区远离显示区AA一侧的切割过渡区BB4,切割过渡区BB4围绕堤坝区BB1和驱动电路区BB3设置。
参考图3、图4和图5所示,切割过渡区包括第二裂纹堤坝部21,第二裂纹堤坝部21与第一裂纹堤坝部20同层设置、且第二裂纹堤坝部21远离显示区一侧的边界与衬底101远离显示区一侧的边界不重叠。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裂纹扩展进入堤坝部。
这里对于上述第二裂纹堤坝部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第二裂纹堤坝部可以包括多个凹槽;或者,第二裂纹堤坝部也可以整层设置。图3、图4和图5均以第二裂纹堤坝部整层设置为例进行绘示。
上述第二裂纹堤坝部远离显示区一侧的边界与衬底远离显示区一侧的边界不重叠是指:第二裂纹堤坝部远离显示区一侧的边界相较衬底远离显示区一侧的边界缩进,从而可以将衬底上的一部分区域预留出来作为如图6所示的切割热影响区域BB5,该切割热影响区域BB5位于切割前的相邻显示基板的绝缘层103之间。具体的,在切割热影响区域中第二裂纹堤坝部远离显示区一侧的区域进行切割后,得到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的显示基板。图6仅示意性地绘示了显示基板中的部分结构(衬底101、缓冲层102和绝缘层103)。这里对于上述切割热影响区域平行于衬底的宽度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切割热影响区域平行于衬底的宽度范围包括50-300um,具体的,切割热影响区域平行于衬底的宽度包括60um、100um、200um或者300um。
可选的,参考图3、图4和图5所示,第一裂纹堤坝部20在平行于衬底101方向的正投影的宽度范围包括20-50um。这里的与相关技术中图1所示的裂纹堤坝13设置在第二堤坝12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时相比,宽度明显减小。
这里对于上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在平行于衬底方向的正投影的宽度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第一裂纹堤坝部在平行于衬底方向的正投影的宽度可以包括20um、30um、40um或者50um。
可选的,参考图3、图4和图5所示,显示基板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平坦部105之上、且贯穿阳极材料层106的第三喷墨堤坝部41,第三喷墨堤坝部41包括至少一个凹槽。从而可以进一步避免喷墨打印形成有机发光功能层、有机封装层等有机层时,墨水溢出导致的水氧入侵问题。
这里对于上述第三喷墨堤坝部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示例的,第三喷墨堤坝部可以包括一层;或者,第三喷墨堤坝部可以包括多层结构。图3、图4和图5均以第三喷墨堤坝部包括一层为例进行绘示。
这里对于上述阳极材料层的材料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阳极材料层的材料可以包括反射金属或者透明半导体与反射金属合金。具体的,阳极材料层的材料可以包括氧化铟锡/银/氧化铟锡(ITO/Ag/ITO)金属合金。
可选的,参考图3、图4和图5所示,显示基板还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阳极材料层106之上的第三像素界定部107、有机发光功能层201、阴极材料层202、第一无机封装层301、有机封装层302和第二无机封装层302;其中,第一无机封装层301分别覆盖第一喷墨堤坝部301和第二喷墨堤坝部302,第二无机封装层302覆盖第一无机封装层301和有机封装层302。从而可以使得有机发光功能层被很好的保护,有效避免水氧的侵蚀。
这里对于上述第三像素界定部的材料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第三像素界定部的材料可以包括有机材料。具体的,第三像素界定部的材料可以包括热固化的聚酰亚胺类材料、环氧类材料、丙烯酸类材料中的任一种。
这里对于上述有机发光功能层的结构、制作工艺等均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有机发光功能层可以采用蒸镀工艺制备,该有机发光功能层可以包括设置在阳极材料层和有机发光功能层之间的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以及设置在有机发光功能层和阴极之间的电子注入层和电子传输层,其中,空穴传输层设置在空穴注入层和有机发光功能层之间,电子传输层设置在电子注入层和有机发光功能层之间。
这里对于上述阴极材料层的材料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阴极材料层的材料可以包括低反射率材料、半透明金属材料或者半透明金属材料中的任一种。具体的,阴极材料层的材料可以包括镁(Mg)或者镁银合金(Mg/Ag)。
这里对于上述第一无机封装层和第二无机封装层的材料、制作工艺等均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第一无机封装层和第二无机封装层的材料可以包括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x)、氮氧化硅(SiON)或者氧化铝(AlOx)中的任一种,以及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x)、氮氧化硅(SiON)或者氧化铝(AlOx)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示例的,上述第一无机封装层和第二无机封装层可以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作形成,但不限于此,或者,也可采用物理气相沉积工艺等形成。
这里对于上述有机封装层的材料、制作工艺等均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有机封装层的材料可以包括热固化类材料或者光固化类材料,具体的,有机封装层的材料可以包括丙烯酸类材料或者环氧类材料。示例的,有机封装层可以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制作,但不限于此,或者,也可采用喷涂工艺等。在制作有机封装层的过程中,由于有机封装材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需要在堤坝区设置堤坝,以阻挡有机封装材料溢出,从而避免封装失效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图3、图4和图5所示,上述第一无机封装层30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303需要包覆第一喷墨堤坝部301和第二喷墨堤坝部302,并且越过第二喷墨堤坝部302一定距离,以实现较好的阻挡水氧进入显示基板的效果。这里对于上述一定距离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一定距离可以包括0-50um,具体的,一定距离可以包括20um、40um或50um。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显示基板。
该显示面板可以是柔性显示面板(又称柔性屏),或者,也可以是刚性显示面板(即不能折弯的显示面板),这里不做限定。
该显示面板可以是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还可以是Micro LED显示面板或者Mini LED显示面板,以及包括这些显示面板的电视、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该显示面板能够实现窄边框,显示效果好,用户体验佳。
本文中所称的“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者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边框区,所述边框区包括堤坝区和搭接区,所述搭接区位于所述堤坝区和所述显示区之间;所述堤坝区和所述搭接区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
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衬底和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第一裂纹堤坝部;
所述堤坝区包括至少一个喷墨堤坝部,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喷墨堤坝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喷墨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区包括第一喷墨堤坝部和第二喷墨堤坝部,所述第一喷墨堤坝部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第二喷墨堤坝部之间;
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喷墨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或者,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喷墨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喷墨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喷墨堤坝部包括在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之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像素界定部和第一隔垫物;
所述第一隔垫物和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像素界定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和所述第一像素界定部之间的第一导电部;
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包括至少一个凹槽,所述第一导电部覆盖所有所述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喷墨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喷墨堤坝部包括在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平坦部、第二像素界定部和第二隔垫物;
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包括至少一个凹槽,所述第一平坦部覆盖所有所述凹槽,所述第二像素界定部和所述第二隔垫物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平坦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设置在所述搭接区、且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喷墨堤坝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区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第二导电部;
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包括至少一个凹槽,所述第二导电部覆盖所有所述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部远离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一侧的第二平坦部;
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相连;
所述第一平坦部和所述第二平坦部不相连、且露出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区还包括驱动电路区,所述驱动电路区位于所述堤坝区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喷墨堤坝部之间、且在对应所述驱动电路区的位置断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区还包括位于所述堤坝区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切割过渡区,所述切割过渡区围绕所述堤坝区和所述驱动电路区设置;
所述切割过渡区包括第二裂纹堤坝部,所述第二裂纹堤坝部与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同层设置、且所述第二裂纹堤坝部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边界与所述衬底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边界不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裂纹堤坝部在平行于所述衬底方向的正投影的宽度范围包括20-50um。
13.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CN202210031207.XA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Pending CN1143613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1207.XA CN114361371A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1207.XA CN114361371A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1371A true CN114361371A (zh) 2022-04-15

Family

ID=81108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31207.XA Pending CN114361371A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61371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5216A (zh) * 2016-12-06 2018-06-1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8364987A (zh) * 2018-02-24 2018-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233161A (zh) * 2018-03-05 2019-09-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和检测方法、显示装置
CN111490181A (zh) * 2020-04-24 2020-08-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816665A (zh) * 2020-06-29 2020-10-23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5216A (zh) * 2016-12-06 2018-06-1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8364987A (zh) * 2018-02-24 2018-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233161A (zh) * 2018-03-05 2019-09-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和检测方法、显示装置
CN111490181A (zh) * 2020-04-24 2020-08-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816665A (zh) * 2020-06-29 2020-10-23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07429B2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US10749140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11575109B2 (en) Display device
EP3321965B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11832501B2 (en) Display panel
KR102250584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EP3016168B1 (en) Touch panel integrat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KR20190048642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429215B2 (e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KR20190004892A (ko) 표시장치
KR102426268B1 (ko) 표시장치와 그의 제조방법
US20220123256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180051318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11456429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230263005A1 (en) Display apparatus
KR20210074549A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CN114361371A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US20200274093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3035908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KR102538361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US11930688B2 (en) Display device for blocking penetration of moisture into interior while extending cathode electrode
US20240081111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40028167A1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23142908A1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092402A9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