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51932A - 一种吊顶结构和室内温度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顶结构和室内温度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51932A
CN114351932A CN202111503672.0A CN202111503672A CN114351932A CN 114351932 A CN114351932 A CN 114351932A CN 202111503672 A CN202111503672 A CN 202111503672A CN 114351932 A CN114351932 A CN 114351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as
suspended ceiling
laye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036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滕伟广
刘长柏
武发德
许树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0367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519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51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519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吊顶结构和室内温度调节方法,吊顶结构包括室外气体收集装置、输气管和吊顶层;所述输气管安装在所述吊顶层中,所述输气管的第一端穿过屋顶与所述室外气体收集装置的出气口连通,第二端连通至所述吊顶层下方的室内;所述吊顶层包括靠近室内侧的第一板材层,安装在所述吊顶层中的所述输气管散失的热能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板材层进入室内。吊顶结构能够调节室内温度,且使用成本低、环保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吊顶结构和室内温度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室温调节技术,特别是一种吊顶结构和室内温度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日趋紧张,建筑节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我国建筑能耗约为社会总耗能的1/4,其中采暖空调能耗是建筑能耗的50%-60%左右。目前居住建筑常用能源为市电和燃气燃煤燃油,如:使用燃气进行取暖、烧水做饭;使用市电通过各种电器设备完成照明、取暖、降温等各种功能。
现有的室内供暖设备,耗能较高,用户使用成本高,且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顶结构和室内温度调节方法,能够调节室内温度,且使用成本低、环保性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顶结构,吊顶结构包括室外气体收集装置、输气管和吊顶层;
所述输气管安装在所述吊顶层中,所述输气管的第一端穿过屋顶与所述室外气体收集装置的出气口连通,第二端连通至所述吊顶层下方的室内;
所述吊顶层包括靠近室内侧的第一板材层,安装在所述吊顶层中的所述输气管散失的热能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板材层进入室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室内温度调节方法,室内温度调节方法应用于前述的吊顶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室外气体收集装置中的气体温度;
气体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输气管关闭,室内加热装置工作;
气体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输气管导通,将热气体的热能送入室内。
相比于一些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吊顶结构,通过两种散热方式对室内进行加热供暖,供暖效率高:热空气既可通过输气管直接进入室内,通过热对流的方式对室内进行加热供暖;又可通过输气管辐射散热的方式对室内进行供暖,热空气的热量穿过输气管壁、第一板材层进入室内,供热均匀,且充分利用了输气管散失的热量,避免了能源浪费,大大提高了对热能的利用效率,提高了室外气体收集装置的工作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温度调节方法,可根据室外气体收集装置中的气体温度情况,自动开启或开启输气管,进而选择由室内加热装置工作或直接由室外气体收集装置的热空气进行供暖,既保证了对室内的供暖效果,又减少了电能的消耗,节约能源,降低供暖成本。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所述的吊顶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结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B向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所述的室外气体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图4中C部结构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D部结构的放大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所述的室外气体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示说明:
1-室外气体收集装置,2-吊顶层,21-第一板材层,211-垫板,22-第一覆面龙骨,23-第二覆面龙骨,24-第一吊挂件,241-承载龙骨,242-挂件,25-第二吊挂件,26-第二板材,27-电热膜,28-储能层,29-隔热反射层,3-屋顶,4-输气管,41-空气过滤器,5-空气输送器,6-外壳,61-主壳体,62-翻盖,63-空腔,64-出口,65-通气口,71-透光板,72-集热板,73-相变材料板,74-保温层,8-进气组件,81-进气管段,82-复位封闭装置,821-盖板,822-弹性件,823-连接管,824-安装座,825-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我国是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年太阳能辐射总量为3300-8400MJ/m2,充分利用太阳能是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对太阳能研究的深入,太阳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比如太阳能电、太阳能热水。但是就目前太阳能发电来说,除了20%发电以外,剩余部分没有被利用,因此太阳能利用效率还是非常有限,相关技术也有限。
利用相变材料储能也是近些年的热点,相变材料分有无机和有机两种主要。防止泄露是影响相变材料应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大多有机相变材料主要与辅料混合制成定型相变材料使用,由于有机相变材料在定型相变板中占一定比例,因此降低了对其潜热的利用效果。并且在定形相变材板中的相变材料,随着时间会发生泄漏,比如石膏板中的石蜡,如何减少相变材料的泄露,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另外,如果把相变材料应用在建筑结构中,与建筑结构结合在一起,发挥节能降耗作用,不仅符合当前产业政策,而且市场前景也非常广阔。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顶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吊顶结构包括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输气管4和吊顶层2;输气管4安装在吊顶层2中,输气管4的第一端穿过屋顶3与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的出气口连通,第二端连通至吊顶层2下方的室内;吊顶层2包括靠近室内侧的第一板材层21,安装在吊顶层2中的输气管4散失的热能能够通过第一板材层21进入室内。输气管4的第二端可以安装空气过滤器41。
室内屋顶3处设置有吊顶结构,吊顶结构可起到良好的装饰作用,吊顶结构中的第一板材层21,将上方的其他结构进行遮挡隐藏,以提高装饰效果。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将室外热空气收集,并通过输气管4输送至室内,通过热对流和热辐射两种方式对室内进行加热供暖。
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可以直接收集室外温度较高的气体,例如:室外被阳光照射而温度较高的气体;也可以是收集普通气体后,在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中对气体进行加热后再向室内输送。
在第一板材层21上可以设置过气孔,输气管4通过热辐射散失的热能经过气孔穿过第一板材层21进入室内。过气孔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排列方式,额外起到装饰作用。在整个第一板材层21上设置过气孔,可以使输气管4散失的热量,均匀地进入室内,即,整面第一板材层21均匀向下方的室内散热,提高供热的舒适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吊顶结构,通过两种散热方式对室内进行加热供暖,供暖效率高:热空气既可通过输气管4直接进入室内,通过热对流的方式对室内进行加热供暖;又可通过输气管4辐射散热的方式对室内进行供暖,热空气的热量穿过输气管4壁、第一板材层21进入室内,供热均匀,且充分利用了输气管4散失的热量,避免了能源浪费,大大提高了对热能的利用效率,提高了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的工作效率。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吊顶层2还包括第一覆面龙骨22、第二覆面龙骨23、第一吊挂件24和第二吊挂件25;第二覆面龙骨23通过第二吊挂件25安装在第一覆面龙骨22下方以形成安装框架;第一覆面龙骨22通过第一吊挂件24与屋顶3固定连接。
第一覆面龙骨22和第二覆面龙骨23通过第二吊挂件25连接形成安装框架,整体安装框架通过第一吊挂件24连接在屋顶3处,其中,第一吊挂件24的上端固定在屋顶3,下端与第一覆面龙骨22连接。
形成的安装框架可用于安装其他构件,例如:输气管4安装在安装框架中,第一板材层21安装在第二覆面龙骨23的下表面。第一板材层21可以是石膏板,在安装时,可以先将垫板211通过自攻钉的方式安装在第二覆面龙骨23的下表面,然后将石膏板粘接在垫板211的下表面,以避免使用自攻钉对石膏板造成损伤。当然,在石膏板(第一板材层21)的下表面,还可以设置贴膜,以进一步提高美观性。
第一吊挂件24可以包括吊杆、吊件、挂件242和承载龙骨241,吊杆下端设置有吊件,一条直线上的多个吊件连接有一根承载龙骨241,例如:吊件上设置有过孔,承载龙骨241穿过多个吊件的过孔。在承载龙骨241长度方向上套设有多个挂件242,挂件242两端设置有凸耳,第一覆面龙骨22挂接在挂件242的凸耳上。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安装在吊顶层2中的输气管4呈迂回形式。
输气管4呈迂回形式(蛇形分布),提高了在屋顶3上分布的均匀性,使输气管4在整个屋顶3向下方室内散热分布更加均匀,并且,迂回形式的输气管4长度较长,相对增加了输气管4的辐射散热,提高了供热的舒适度。此外,分布面积更大的输气管4,便于与其他吸热结构(例如:相变储能层28)更好的接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吊顶结构还包括第二板材26、电热膜27、储能层28和隔热反射层29,第二板材26安装在第一覆面龙骨22下表面。电热膜27安装在第二板材26的下表面。储能层28安装在输气管4和电热膜27之间;储能层28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空心管,空心管内填充有相变材料。隔热反射层29设置在第二板材26和电热膜27之间。
第二板材26用于安装隔热反射层29和电热膜27,其中,电热膜27可作为室内加热装置,在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供热不足时启用。隔热反射层29提高室内的保温效果。储能层28用于吸收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的热空气的热能或电热膜27的热能并储存,在加热源不工作时储能层28可放热,减缓室内温度下降。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包括壳体(即外壳6)、透光板71和集热板72,壳体和透光板71合围形成腔体,集热板72设置在腔体中;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腔体连通。
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设置在建筑物的朝阳侧,在收集气体的同时,集热板72吸收太阳能以加热腔体内收集的气体,气体被加热后送入室内,以提高室内温度,节约能源,无需额外耗电。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透光板71为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的背板设置为透明;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为向电热膜27供电。
透光板71可选用背板透明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而使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既能够供热,又可以发电,提高了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的实用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吊顶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输气管4上的空气输送器5,空气输送器5设置为提供空气流动动力并可封闭输气管4。
在工作过程中,热空气流向确定,不会反向流动,空气输送器5提供空气流动动力的同时可起到单向阀的作用,当然,也可在空气管路上单独设置单向阀。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吊顶结构还包括控制器;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内设置温感元件;温感元件、空气输送器5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设置为在温感元件的测量的温度值小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空气输送装置关闭;温感元件的测量的温度值大于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空气输送装置开启。
当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收集的气体温度较高时,控制器控制空气输送装置启动,即,室内加热装置不工作,进行室外热循环,同时,储能层28吸收室外进入的热空气的热能,储存备用。
当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收集的气体温度较低时,控制器控制空气输送装置关闭,即,此时室外热循环关闭,室内加热装置(即电热膜27)工作,以保证室内温度。当然,室内加热装置也可延迟一定时间后开启,由储能层28放热,为室内供暖。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吊顶结构,在安装时:
首先找平吊顶下表面并弹线,然后根据此位置尺寸加工吊杆零件尺寸。在室内屋顶3上安装吊杆,让吊杆与屋顶3受力部件连接在一起。用螺母把吊件与吊杆连接在一起,并基本找平。安装承载龙骨241,把承载龙骨241穿入相应的多个吊件中,然后用螺杆螺母把承载龙骨241与吊件固定在一起。安装第一覆面龙骨22,覆面龙骨开口朝上,用挂件242勾住第一覆面龙骨22,然后把挂件242的勾臂扣挂住承载龙骨241上,从而完成挂件242和第一覆面龙骨22的安装。依次完成其它挂件242的安装。然后通过吊件上的螺母调整覆面龙骨底平面是否水平和位置尺寸。安装第二覆面龙骨23的连接螺丝,在相应第一覆面龙骨22底面的对应位置上,用钻头打出圆孔,把连接螺丝穿过孔用上下两个螺母固定在龙骨底面上。在石膏板(即第一板材层21)对应的连接螺丝位置上先打出圆孔,再把石膏板穿过连接螺丝,用自攻钉把石膏板钉在覆面龙骨上,同时用粘接石膏把连接螺丝穿过石膏板的孔堵住。安装保温隔热反射板(即隔热反射层29)时,在反射隔热保温层74材料上打出连接螺丝对应的穿孔,在吊顶石膏板表面涂抹胶,然后反射隔热保温层74(如真空绝热板、铝箔石墨聚苯等)粘接安装石膏板表面,在安装有连接螺丝穿孔的保温板时,先把保温板穿过连接螺丝,再用胶粘接在石膏板上,最后用胶把孔堵住。安装电热膜27,先在电热膜27的两侧非工作区,在对应位置用钻头打出预制孔,把电热膜27铺开,先把电热膜27穿过连接螺丝,在电热膜27两侧,用加长自攻钉穿过反射隔热保温层74、石膏板,把电热膜27钉石膏板上。
安装第二覆面龙骨23。先把连接件(即第二吊挂件25)与第二覆面龙骨23卡挂好,然后把连接螺丝穿过连接件的孔,用螺母在连接件背后与连接螺丝连接上拧好,通过螺母调节第二覆面龙骨23底面水平位置和相应位置尺寸。然后在第二覆面龙骨23上安装太阳能热输送管(即输气管4),太阳能热输送管一端与室外的太阳能管路(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的气体引出管路)连接在一起,管道然后引入室内吊顶空腔,以蛇形盘管的连接形式,然后管道另外一端从室内吊顶下方伸出,再与空气过滤器41连接在一起。在室内的太阳能热输送管上安装相变材料管。把温度传感器固定在第二覆面龙骨23上,来测量空腔内的温度。用自攻钉把石膏板垫条(即垫板211)钉在第二覆面龙骨23底面上。在石膏板垫条上涂抹粘接剂胶,把穿孔石膏板粘接在石膏板垫条上,也可以用射钉把穿孔石膏板与垫条连接在一起。第二覆面龙骨23承载太阳能热输送管、相变材料管、石膏板垫条和穿孔石膏板的重量载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吊顶结构,在运行时:
启动房屋的节能控制系统(即控制器),检测吊顶空腔内的温度、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空腔63内的温度,检测空气输送器5和管道节门状态,此时空气输送器5不启动、管道节门处于关闭状态。
当需要为室内吊顶供热时,如果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内的温度低于室内吊顶空腔内的空气温度,则不使用房屋外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内的热空气,空气输送器5不启动、管道节门处于关闭状态。而启动电热膜27加热,电热膜27产生的热量迅速加热吊顶空腔内的空气,使热量透过穿孔石膏板贴膜传入室内,同时热空气也透过穿孔石膏板贴膜的孔隙、穿孔石膏板与墙壁的缝隙传入室内。另外,空腔内相变材料(即储能层28)通过相变也储存了热量。在空腔内温度降低时,再通过相变释放出能量。
如果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内的温度高于室内吊顶空腔内的空气温度,且高于室内气温,则空气输送器5启动、管道节门处于打开状态。电热膜27处于不启动状态。空气输送器5把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空腔63里的热空气抽出来,经过管道送入室内吊顶空腔的蛇形管道(即输气管4),送入吊顶空腔蛇形管道的热空气通过管壁把热量传入吊顶空腔,吊顶空腔的热量透过穿孔石膏板贴膜传入室内,同时热空气也透过穿孔石膏板贴膜的孔隙、穿孔石膏板与墙壁的缝隙传入室内。最后热空气从蛇形管道的室内出口端上的空气过滤器41流入室内。另外,空腔内相变材料通过相变也储存了热量。在空腔内温度降低时,再通过相变释放出能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室内温度调节方法,室内温度调节方法应用于前述的吊顶结构,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中的气体温度;气体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输气管4关闭,室内加热装置工作;气体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输气管4导通,将热气体的热能送入室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温度调节方法,可根据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中的气体温度情况,自动开启或开启输气管4,进而选择由室内加热装置工作或直接由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的热空气进行供暖,既保证了对室内的供暖效果,又减少了电能的消耗,节约能源,降低供暖成本。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热箱(即室外气体收集装置1),如图4至图7所示,可直接吸收利用太阳能加热气体,并将热空气输出便于后续送至室内:太阳光穿过透光板71照射在集热板72上,集热板72利用太阳能使自身升温并加热空腔63内的气体,使气体升温,进而产生可为室内供暖的热空气。进气组件8包括复位封闭装置82,在集热板72对空腔63内气体进行加热时,复位封闭装置82关闭使空腔63密封,使空腔63内气体能够被集热板72加热升温;当空腔63内的气体被加热后输出时,复位封闭装置82开启以平衡空腔63内外气压,保证气体的输送过程稳定可靠。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热箱结构相对简单,工作可靠,大大提高了集热箱的实用性。
在工作过程中,进气组件8和壳体上的出气口封闭,集热板72利用太阳能对空腔63内的气体进行加热,待空腔63内气体升温至一定温度值时,即加热完成。加热完成后,集热箱即可为室内(或其他场所或装置等)提供热空气,集热箱可通过空气输送管路与室内相连,在空气输送管路上可设置空气输送器5为空气流通提供动力;空气输送器5开启,且进气组件8上的复位封闭装置82开启,热空气通过空气输送管路进入室内的同时,集热箱外部的气体经进气组件8进入空腔63中,以平衡空腔63内外气压,保证热空气可持续输送至室内。
当然集热箱空腔63内的气体温度低于一定值时,空气输送器5关闭,集热箱可再次封闭加热,即,复位封闭装置82关闭,空腔63再次成为封闭的腔体,集热板72利用太阳能对空腔63内的气体进行加热。
应当理解的是,在保证热空气能够充足供应的前提下,也可使“输送热空气”和“集热板72加热空腔63内的气体”同时进行,以提高供热效果。
此外,在壳体上的出气口中还可设置出气管,出气管一端伸入腔体中,另一端连接至后续的空气输送管路。出气管伸入腔体的一端,可设置空气过滤器41,以提高输出的热空气的空气质量。
在透光板71的外侧,还可安装透明玻璃,透明玻璃的边缘与壳体接触处齐平。透明玻璃还可起到保护透光板71的作用,以及提高空腔63的保温效果。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壳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进气管段81安装在第一安装孔中,复位封闭装置82位于进气管段81靠近空腔63的开口处,包括能够封闭开口的盖板821及阻止盖板821打开的弹性件822。
当空腔63和外界的气压差产生的开启盖板821的力,大于弹性件822产生的阻止盖板821开启的力时,盖板821即打开,外界的空气进入空腔63中。在集热箱出口64连接的空气输送管路上的空气输送器5开启时,空腔63内的气体被抽出使空腔63内的气压降低,此时空腔63即和外界的气压产生一定的差值,当差值达到临界值时,盖板821打开。
反之,当空腔63和外界的气压差产生的开启盖板821的力,小于等于弹性件822产生的阻止盖板821开启的力时,盖板821关闭。当集热板72对空腔63内气体加热时,空气输送管路上的空气输送器5可不开启,此时空腔63内的气压与外界的气压相同,盖板821关闭,空腔63为密封的腔体。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复位封闭装置82还包括与进气管段81连通的连接管823、安装在连接管823上的安装座824和转动安装在安装在中的销轴825,弹性件822为套设在销轴825上的复位弹簧,盖板821与销轴825转动连接,盖板821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抵住连接管823的出口。
盖板821可转动的套设在销轴825上,且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抵住连接管823的出口,当空腔63和外界的气压差产生的开启盖板821的力,小于等于复位弹簧的弹力时,盖板821关闭。由于弹簧可根据需要更换,即,在实际应用中,盖板821开启时的空腔63内外的压差临界值可调。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集热箱还包括相变材料板73,相变材料板73安装在壳体内,且位于集热板72与壳体内壁之间。
壳体内设置相变材料板73,在集热板72吸收太阳能加热空腔63内气体的同时,相变材料板73也吸收并储存热能,当室外太阳光不足时,储能箱即可作为备用热源启用,相变材料板73释放储存的热能继续加热空腔63内的气体,大幅延缓室内的温降。当室外太阳光充足后,集热板72继续吸收太阳能加热空腔63内气体,相变材料板73再次吸收并储存热能。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集热箱还包括保温层74,保温层74设置为与壳体相对应的形状,保温层74设置在壳体中;相变材料板73安装在保温层74上。
设置保温层74,以降低空腔63内气体温度的散失,提高集热箱的保温性能。保温层74可以是表面贴有铝箔的聚氨酯泡沫隔热保温材料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壳体包括主壳体61和翻盖62,主壳体61包括第一开口侧和第二开口侧,第一开口侧设有用于安装透光板71的进光口,第二开口侧用于安装翻盖62,翻盖62的一侧与主壳体61上与第二开口侧相邻的一侧边铰接,透光板71穿过第二开口侧安装至进光口。
进光口(第一开口侧)用于安装透光板71,第二开口侧用于安装翻盖62,透光板71经过第二开口侧安装至进光口中。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开口侧与第二开口侧相邻,安装口为矩形,进光口相对两边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入口朝向第二开口侧;翻盖62开启后,透光板71经第二开口侧进入滑槽,并沿滑槽插入主壳体61中,将进光口封闭。
第二开口侧的翻盖62转动开启后,透光板71经第二开口侧进入滑槽,再沿滑槽插入主壳体61中,透光板71安装到位后,使用螺钉等固定透光板71,再翻转转动关闭。在需要更换透光板而进行拆卸时,先将第二开口侧的翻盖62转动开启,在拧下透光板的螺钉,然后透光板71沿滑槽从第二开口侧滑出,此时即可更换新的透光板71。再拧上螺钉,再把翻盖62转动关上。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集热板72朝向透光板71的一面为黑色;和/或,集热板72朝向透光板71的一面的表面为凹凸结构;和/或,集热板72朝向透光板71的一面的表面为毛毡结构,以提高集热板72的吸热效率。
安装集热板72,第二开口侧的翻盖62转动开启后,把集热板沿卡槽进入,然后拧上螺钉,定位集热板。再把翻盖62转动关上。
需要把集热板更换为白色低吸热板时,先将第二开口侧的翻盖62转动开启,把集热板沿卡槽取下,把白色吸热板沿卡槽放入集热箱中再拧上螺钉,再把翻盖62转动关上,此时可以减少集热箱吸收太阳热量,使集热箱内的温度不会太高。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壳体上还设置有通气口65,通气口65内设置有可拆卸的封闭堵头。
在集热箱长时间不工作时,可将通气口65开启,使空腔63内外的气体可自由流动,避免空腔63内部气体和集热板72温度过高,造成集热箱损坏。
应当理解的是,除采用“通气口65+封闭堵头”的简单形式外,还可采用其它通气结构,例如:通气口65处设置有通气螺栓,通气螺栓外套设有通气盖,通过旋转的方式即可开启和关闭通气口65,操作更加方便。
集热箱壳体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一安装孔,安装通气口65,通气螺栓中间为通孔结构,一端与集热箱空腔相连,另外一端伸出箱体,与室外大气相通,通气螺栓在箱体外部的端部为豁口形状,通气罗盖通过螺纹,与通气螺栓在箱体外部连接在一起。通气罗盖侧开一圆孔,通过旋转罗盖,如果通气罗盖的圆孔与通气螺栓的豁口对在一起,相互重合,通过罗盖的侧孔,箱体与外界大气相通。从而实现夏天房屋阳面的集热箱内部热空气上升,进入大气,进而实现箱体内的温度迅速扩散到室外空气中。如果通气罗盖的圆孔与通气螺栓的豁口不重合,则不能通过通气口,实现箱体与外界大气相通。从而实现冬天房屋阳面的集热箱内部热空气不会散失,进入大气,而集热箱收集热空气的功能。
通气螺栓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壳壁上。通气口为上下两个。同时开启,使空腔与大气相通,形成上下通风口,便于空气的快速流动。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透光板71为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的背板设置为透明。
将透光板71设置为太阳能电池板,使集热箱可提供热空气的同时,还可进行发电,提高了集热箱的实用性。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热箱还可用作通风设备,更换室内污浊气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此时,集热板72空腔63内的集热板72可更换为反射板。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多个集热箱组合使用,部分集热箱可设置在建筑物的背阴侧,收集温度较低的气体以平衡室内温度至适宜范围,避免室内温度过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集热箱系统,集热箱系统包括空气输送管路和前述的集热箱,空气输送管路的进气口与集热箱的出气口连通;空气输送管路吸取空腔63内的空气时,复位封闭装置82开启使外部空气进入空腔6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热箱系统,能够为室内持续、可靠、低成本地提供供热气体,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工作稳定可靠,实用性好。
以下举例说明本申请的集热箱在实际中的具体使用方法:
首先组装集热箱的壳体,把保温材料板(即保温层74,如聚氨酯保温层74)安装粘接到壳体腔体上部、两侧和背面的外壳6内板面上。再把相变材料板73固定在保温层74内侧。然后在相变材料板73的内侧,即空腔63内部两侧和背面的相变材料板73上安装两个卡槽,在卡槽上可以安装集热板72(或反射板)。在壳体正面的透光口处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作为透光板71),把电线一端接到太阳能电池板上,另外一端接到相关电气设备上。把空气输送器5安装到集热箱壳体的上部。出气管的一端伸入空腔63中并安装空气过滤器41,另一端伸出壳体外,与空气输送器5连接。最后把太阳能电池板引出的电线,与空气输送器5的风机电线连接在一起,太阳能电池板为空气输送器5供电。在集热箱壳体的上部安装通风部件(即通气孔65)。在壳体翻盖62上安装通风部件(即通气孔65)和进风部件(即进气组件8),最后用合页把壳体翻盖62与壳体铰接在一起。然后把“集热箱+空气输送器5”安装到房屋有阳光的外墙或屋顶3上,部分集热箱也可安装到房屋阴面外墙上,用于收集冷空气,至此完成该系统的安装。
当该装置系统安装到房屋有阳光的外墙或屋顶3上,在夏季运行该系统时,将壳体空腔63内的集热板72取出,更换为表面颜色为白色的反射板,并将壳体的通风部件(即通气孔65)打开。此时系统的太阳能电池板一直处于发电状态。由于夏天气温高,无需使用壳体空腔63里的热气体,因此通过打开上下通风部件,使腔体内的温度与外界温度基本一致,这样可以保护该装置系统和房屋的墙体外围护结构,延长房屋寿命。
在冬季运行该系统时,将壳体空腔63内的白色的反射板取出,更换为表面颜色为黑色的集热板72,并将壳体的通风部件(即通气孔65)全部关上。此时系统的太阳能电池板一直处于发电状态。冬天气温低,但是安装在房屋阳面外墙面的太阳能电池集热壳体在太阳长时间照射下,密闭空腔63内气温比较高,与室内温差形成较大温差。因此可将空腔63内的热空气引入室内,改善室内的舒适度。如果集热空腔63里的温度低于要求数值,集热壳体底部的进气部件关闭,同时空气输送器5也关闭,此时对空腔63里的空气进行加热。当腔体内的温度高于一定值、且高于室内温度时,空气输送器5启动,通过空气过滤器41不断抽取空腔63里的热空气,此时造成在集热箱空腔63负压状态下,而安装在太阳能电池集热壳体底部的进气部件上盖克服弹簧作用翻转,处于打开状态,外部空气进入集热箱空腔63内。这样壳体外部的冷空气不断进入空腔63内,经过集热板72加热,并不断引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当空气输送器5不工作时,不再抽取空腔63内空气,集热箱空腔63内的空气压力不再是负压,此时进气部件上盖在弹簧作用翻转再次盖住进气口,从而让空腔63形成一个密闭空腔63。
在本申请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上”、“下”、“一端”、“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装配”、“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术语“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包含的范围内可以有更多的实施例和实现方案。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许多可能的特征组合,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讨论,但是所公开的特征的许多其它组合方式也是可能的。除非特意加以限制的情况以外,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可以与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结合使用,或可以替代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
本申请包括并设想了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特征和元件的组合。本申请已经公开的实施例、特征和元件也可以与任何常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技术方案。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也可以与来自其它技术方案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另一个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技术方案。因此,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示出和/或讨论的任何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适当的组合来实现。因此,除了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做的限制以外,实施例不受其它限制。此外,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Claims (12)

1.一种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气体收集装置、输气管和吊顶层;
所述输气管安装在所述吊顶层中,所述输气管的第一端穿过屋顶与所述室外气体收集装置的出气口连通,第二端连通至所述吊顶层下方的室内;
所述吊顶层包括靠近室内侧的第一板材层,安装在所述吊顶层中的所述输气管散失的热能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板材层进入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层还包括第一覆面龙骨、第二覆面龙骨、第一吊挂件和第二吊挂件;
所述第二覆面龙骨通过所述第二吊挂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覆面龙骨下方以形成安装框架;所述第一覆面龙骨通过所述第一吊挂件与屋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所述吊顶层中的所述输气管呈迂回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板材,所述第二板材安装在所述第一覆面龙骨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层还包括电热膜,所述电热膜安装在所述第二板材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层还包括储能层,所述储能层安装在所述输气管和所述电热膜之间;
所述储能层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内填充有相变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层还包括隔热反射层,所述隔热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板材和所述电热膜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所述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气体收集装置包括壳体、透光板和集热板,所述壳体和所述透光板合围形成腔体,所述集热板设置在所述腔体中;
所述室外气体收集装置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所述腔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为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背板设置为透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为向所述电热膜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输气管上的空气输送器,所述空气输送器设置为提供空气流动动力并可封闭所述输气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室外气体收集装置内设置温感元件;所述温感元件、所述空气输送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设置为在所述温感元件的测量的温度值小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空气输送装置关闭;所述温感元件的测量的温度值大于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空气输送装置开启。
12.一种室内温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吊顶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室外气体收集装置中的气体温度;
气体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输气管关闭,室内加热装置工作;
气体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输气管导通,将热气体的热能送入室内。
CN202111503672.0A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吊顶结构和室内温度调节方法 Pending CN1143519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3672.0A CN114351932A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吊顶结构和室内温度调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3672.0A CN114351932A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吊顶结构和室内温度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51932A true CN114351932A (zh) 2022-04-15

Family

ID=81100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03672.0A Pending CN114351932A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吊顶结构和室内温度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5193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0004135A1 (en) * 1988-10-05 1990-04-19 Givent Roger Ericsson Ab Method for heating and/or cooling air supplied into a building
JP2002168469A (ja) * 2000-12-06 2002-06-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
US20030213853A1 (en) * 2002-05-17 2003-11-20 Demster Stanley J.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conditioned air using dual plenums
CN201865207U (zh) * 2010-11-24 2011-06-15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新型保温隔热房屋围护结构
CN108870621A (zh) * 2017-05-15 2018-11-23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放式通风系统
CN209415799U (zh) * 2018-11-22 2019-09-20 日出东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
CN210737879U (zh) * 2019-08-13 2020-06-12 金盛铝业(廊坊)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铝单板吊顶安装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0004135A1 (en) * 1988-10-05 1990-04-19 Givent Roger Ericsson Ab Method for heating and/or cooling air supplied into a building
JP2002168469A (ja) * 2000-12-06 2002-06-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
US20030213853A1 (en) * 2002-05-17 2003-11-20 Demster Stanley J.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conditioned air using dual plenums
CN201865207U (zh) * 2010-11-24 2011-06-15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新型保温隔热房屋围护结构
CN108870621A (zh) * 2017-05-15 2018-11-23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放式通风系统
CN209415799U (zh) * 2018-11-22 2019-09-20 日出东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
CN210737879U (zh) * 2019-08-13 2020-06-12 金盛铝业(廊坊)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铝单板吊顶安装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素逸: "能源与节能技术", 中国电力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52633U (zh) 智能通风系统
CN102653964B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多功能屋顶供暖通风系统及方法
CN201187088Y (zh) 便器除臭抽气装置
CN114543233A (zh) 一种光伏/光热耦合驱动建筑烟囱通风强化系统及方法
CN105020770B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储热供暖系统装置及方法
CN201221849Y (zh)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热水取暖降温装置
CN114370710B (zh) 一种集热箱和集热箱系统
CN106088424A (zh) 一体化太阳能智能恒温生态幕墙系统及控温方法
CN201047119Y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太阳墙”的太阳房
CN114351932A (zh) 一种吊顶结构和室内温度调节方法
CN208817632U (zh) 太阳能光热、光伏及空调一体化系统
JP2879791B2 (ja) 省エネルギパネルシステム
CN214581544U (zh) 一种窗式太阳能供暖制冷储能一体装置
JP2848221B2 (ja) 太陽電池組み込み省エネ型カーテンウォール
CN101100890A (zh) 与尖顶建筑一体化结合的太阳能利用系统
CN201865546U (zh) 具有外被动式冷却的装置
CN110230457A (zh) 一种基于建筑室内外观感设计的光伏光热联供窗体组件
CN213392492U (zh) 一种建筑采暖通风空调用节能减排装置
CN210342314U (zh) 一种住宅钢结构节能墙体系统
CN218060860U (zh) 太阳能相变地下室供热通风和冷气应用墙体系统
CN114353156A (zh) 一种室温调节系统
CN114353162A (zh) 一种室温调节系统
CN114353157A (zh) 一种节能高效的室温调节装置
CN114353159A (zh) 一种调温系统、地板储能结构和节能的建筑物
CN114353158A (zh) 一种室温调节系统和节能的建筑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