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3712A - 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43712A
CN114343712A CN202210157131.5A CN202210157131A CN114343712A CN 114343712 A CN114343712 A CN 114343712A CN 202210157131 A CN202210157131 A CN 202210157131A CN 114343712 A CN114343712 A CN 114343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sliding
groove
bed bod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571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43712B (zh
Inventor
郭庆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 Qingshe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1571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437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43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3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437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37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影像超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弧形支撑板,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对称设置于第一内槽内壁的两侧;气囊支撑装置,所述气囊支撑装置安装于弧形支撑板与转动床体之间,所述气囊支撑装置用于在转动床体翻转带动人体滑动至对人体的侧身进行整体支撑保护。装置通过气囊支撑装置的设置,使得随着转动床体转动后露出的第一弹性气囊逐渐充气膨胀对人体进行支撑,保持在人体翻转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对人体整体的防护支撑,从而有利于避免人体在翻转过程中的碰撞受伤,有利于避免人体由于不适而产生晃动,从而有利于提高影像超声检查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位检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超声医学是声学、医学、光学及电子学相结合的学科,凡研究高于可听声频率的声学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即超声医学,包括超声诊断学、超声治疗学和生物医学超声工程,所以超声医学具有医、理、工三结合的特点,涉及的内容广泛,广泛运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中。
现有技术公开了部分体位检查方面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160031.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影像检查固定辅助检查装置,包括检查床体、钩衣装置、弧形架、体位调节装置和挡护装置,所述的检查床体上端中部设置有凹槽,检查床体左侧对称安装有钩衣装置,钩衣装置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检查床体上的滑槽连接,凹槽内部安装有弧形架,弧形架下端安装有体位调节装置,弧形架上端中部对称安装有挡护装置。
在对人体进行影像超声检查时,会有需要对人体侧身进行检查的情况,人体在侧身位时难以长时间保持,现有技术中在辅助人体翻转侧身位时带动人体整体翻转,然而在翻转后对人体的支撑不稳固,使得人体部分处于悬空状态,从而导致人体在保持侧身位检测时容易产生不稳定、颤抖的情况,从而不利于超声的准确检测。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内槽,所述第一内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床体,所述底座端部的侧壁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底座的侧壁后与转动床体同轴固定连接,还包括:
弧形支撑板,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对称设置于第一内槽内壁的两侧;
气囊支撑装置,所述气囊支撑装置安装于弧形支撑板与转动床体之间,所述气囊支撑装置用于在转动床体翻转带动人体进行翻转的过程中,对人体的侧身进行整体支撑保护。
优选的,所述气囊支撑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弹性气囊,全部所述第一弹性气囊阵列固定于弧形支撑板朝向转动床体一侧的侧壁上,全部所述第一弹性气囊的两端均共同固定有弧形固定板,两个所述弧形固定板固定于弧形支撑板的两端,所述弧形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内槽,第二内槽与底座之间安装有对第一弹性气囊内部进行充气的充气机构,所述第二内槽的内部滑动插设有弧形密封板,所述弧形密封板与转动床体之间安装有拉动弧形密封板向第二内槽外部移动的拉动机构,所述弧形支撑板与第一弹性气囊之间安装有排气机构。
优选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气泵和充气进气管、若干第一开口、若干橡胶塞,所述气泵固定于底座端部的侧壁上,所述气泵的输出端固定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背向气泵的一端固定有插接连接管,所述充气进气管固定于弧形固定板背向第一弹性气囊的侧壁上,所述充气进气管与第二内槽相连通,所述插接连接管插接连通于充气进气管的内部,全部所述第一开口开设于第二内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开口分别与通第一弹性气囊和第二内槽连通,全部所述橡胶塞阵列固定于弧形密封板的侧壁上,所述橡胶塞插设于第一开口的开口处。
优选的,所述拉动机构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开设于转动床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L形滑动板,所述L形滑动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动板,所述矩形滑动板与L形滑动板的侧壁之间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L形滑动板的顶部与第一滑槽的侧壁之间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滑槽开设于转动床体的底部,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滑槽与弧形密封板滑动匹配,所述弧形密封板朝向第二滑槽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推动块,所述第二推动块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的内部,所述第二推动块与矩形滑动板相接触,所述L形滑动板与第一内槽的侧壁之间安装有推动L形滑动板向第一滑槽内部缩入的引导支撑机构。
优选的,所述引导支撑机构包括圆角块和安装让位槽,所述圆角块固定于L形滑动板背向转动床体的一侧,所述安装让位槽开设于第一内槽端部的侧壁上,所述安装让位槽侧壁上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朝向圆角块的一侧铰接有翻转板,所述限位板倾斜放置且与圆角块的弧形边缘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放气槽,所述放气槽开设于弧形支撑板的内部,所述放气槽贯穿弧形支撑板的顶部与外部连通,所述放气槽与外部连通的通道内螺纹连接有密封塞,所述放气槽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第一弹性气囊的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的下部分的两端固定有同轴设置的齿轮,四个个所述齿轮转动连接于第一内槽的侧壁上,所述安装让位槽的侧壁上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齿条,所述齿条位于限位板的下方,所述齿条与齿轮相啮合,两个所述齿条朝向转动床体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转动床体的端部对称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T形滑动块,所述T形滑动块的一端穿过第四滑槽的槽口后滑动插设于第三滑槽的内部,所述T形滑动块的顶部与第四滑槽内壁的顶部之间共同固定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内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转动橡胶块,所述转动橡胶块与弧形密封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橡胶块两侧对称固定有橡胶限位块,所述第二内槽靠近齿轮的一端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与橡胶限位块适配的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转动床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内槽,两个所述第三内槽的顶部均贯穿转动床体的顶部后与外部连通,两个所述第三内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弹性气囊,两个所述第三内槽的内部设置有加厚气囊,所述第二弹性气囊与加厚气囊之间固定连通有气囊连接管,两个所述加厚气囊的内部均固定有第四弹簧,两个所述加厚气囊与第一内槽之间安装有推动加厚气囊压缩排气的推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五滑槽、两个推动板,两个所述推动板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加厚气囊的底端,两个所述第五滑槽对称开设于转动床体的底部,两个所述第五滑槽的两端均与两侧的第三内槽底部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五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推动块,所述第一推动块与相邻的推动板侧壁相接触,四个所述第一推动块均穿出第五滑槽后与第一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人体翻转侧位:医护人员辅助检查人员躺卧在转动床体上,启动电机带动转动床体翻转进行人体的侧位;
步骤二、人体侧身整体支撑:人体翻转后侧身向下滑落,位于下方的侧身落在气囊支撑装置上,气囊支撑装置充气膨胀后对人体侧身进行全包裹的支撑,随后弧形支撑板翻转后带动气囊支撑装置对人体的侧身体位进行辅助支撑,保持人体处于侧身的体位;
步骤三、人体侧身体位填充支撑:人体侧身翻转时,第二弹性气囊充气膨胀对转动床体和第一弹性气囊夹角处进行填充,保持人体不会受到转动床体和第一弹性气囊夹角处的挤压;
步骤四、人体复位:医护人员拔出密封塞后启动电机带动转动床体翻转使得人体复位,转动床体翻转过程中第一弹性气囊与第二弹性气囊排气压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气囊支撑装置的设置,使得随着转动床体转动后露出的第一弹性气囊逐渐充气膨胀对人体进行支撑,从而使得随着转动床体翻转逐渐倾斜的人体能够及时的被充气膨胀后的人体进行整体支撑,从而保持在人体翻转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对人体整体的防护支撑,从而有利于避免人体在翻转过程中的碰撞受伤,随后在人体翻转完毕后第一弹性气囊全部充气膨胀对人体进行整体的支撑,有利于提高人体在翻转体位进行侧身检查过程中的舒适度,从而有利于避免人体由于不适而产生晃动,从而有利于提高影像超声检查的稳定性,排气机构能够在检查完毕后对第一弹性气囊的排气,有利于在检查完毕后对第一弹性气囊进行同步的收纳。
2、本发明通过弧形支撑板的设置,使得转动床体翻转至露出全部的第一弹性气囊的位置时,第一弹性气囊能够随即产生翻转对处于侧身体位的人体进行支撑,从而有利于保持人体侧身位的稳定。
3、本发明通过第二弹性气囊的设置,使得转动床体翻转时能够使得第二弹性气囊在内部充气后产生膨胀,膨胀后的第二弹性气囊对弧形支撑板和转动床体之间的夹角进行填充,从而有利于避免弧形支撑板和转动床体之间的夹角对人体产生夹持不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底座剖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4中B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弹性气囊剖面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图6中C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图6中D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底座端部剖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图9中E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底座剖面后的齿轮及圆角块的周围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图11中F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底座和转动床体剖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图13中G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图14中H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转动床体剖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图16中I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图16中J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内槽;3、转动床体;4、电机;5、弧形支撑板;6、弧形固定板;7、第一弹性气囊;8、第二内槽;9、充气进气管;10、弧形密封板;11、转动橡胶块;12、橡胶塞;13、第一开口;14、第一滑槽;15、L形滑动板;16、圆角块;17、矩形滑动板;18、第一弹簧;19、第二弹簧;20、第二滑槽;21、伸缩管;22、气泵;23、安装让位槽;24、限位板;25、翻转板;26、齿轮;27、齿条;28、第三滑槽;29、T形滑动块;30、第三弹簧;31、第四滑槽;32、第三内槽;33、加厚气囊;34、气囊连接管;35、第二弹性气囊;36、推动板;37、第一推动块;38、第五滑槽;39、第四弹簧;40、放气槽;41、第二开口;42、密封塞;43、限位槽;44、插接连接管;45、第二推动块;46、橡胶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至图18所示的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内槽2,第一内槽2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床体3,底座1端部的侧壁上固定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贯穿底座1的侧壁后与转动床体3同轴固定连接,还包括:
弧形支撑板5,两个弧形支撑板5对称设置于第一内槽2内壁的两侧;
气囊支撑装置,气囊支撑装置安装于弧形支撑板5与转动床体3之间,气囊支撑装置用于在转动床体3翻转带动人体进行翻转的过程中,对人体的侧身进行整体支撑保护;工作时,在对人体进行影像超声检查时,会有需要对人体侧身进行检查的情况,人体在侧身位时难以长时间保持,现有技术中在辅助人体翻转侧身位时带动人体整体翻转,然而在翻转后对人体的支撑不稳固,使得人体部分处于悬空状态,从而导致人体在保持侧身位检测时容易产生不稳定、颤抖的情况,从而不利于超声的准确检测,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底座1能够对装置整体进行支撑,第一内槽2的内部能够对转动床体3进行转动的支撑安装,电机4启动后能够通过输出轴带动转动床体3转动,转动床体3转动后能够带动转动床体3上躺卧的人体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人体翻转对人体侧身进行影像超声检查,弧形支撑板5能够在转动床体3翻转后处于倾斜状态的人体侧身进行支撑,气囊支撑装置能够在转动床体3翻转过程中进行充气,从而通过充气对人体侧身进行包裹式的整体支撑,从而避免人体在翻转后直接滑落造成的不稳定,同时在人体翻转滑动至气囊支撑装置上时进行弹性的支撑,从而有利于提高人体处于侧身体位时的支撑舒适度,有利于辅助人体长时间的保持侧身体位,减轻人体处于侧身体位时不适造成的不稳定和颤抖,从而有利于提高人体侧身体位检查时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气囊支撑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弹性气囊7,全部第一弹性气囊7阵列固定于弧形支撑板5朝向转动床体3一侧的侧壁上,全部第一弹性气囊7的两端均共同固定有弧形固定板6,两个弧形固定板6固定于弧形支撑板5的两端,弧形固定板6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内槽8,第二内槽8与底座1之间安装有对第一弹性气囊7内部进行充气的充气机构,第二内槽8的内部滑动插设有弧形密封板10,弧形密封板10与转动床体3之间安装有拉动弧形密封板10向第二内槽8外部移动的拉动机构,弧形支撑板5与第一弹性气囊7之间安装有排气机构;工作时,弧形固定板6能够对第一弹性气囊7进行固定支撑,转动床体3翻转后通过拉动机构拉动弧形密封板10移动,弧形密封板10在第二内槽8的内部移动,第二内槽8移动过程中让位使得充气机构逐渐与第一弹性气囊7的内部相连通,从而在弧形密封板10的拉动过程中逐渐的对露出的第一弹性气囊7进行充气,使得随着转动床体3转动后露出的第一弹性气囊7逐渐充气膨胀对人体进行支撑,从而使得随着转动床体3翻转逐渐倾斜的人体能够及时的被充气膨胀后的人体进行整体支撑,从而保持在人体翻转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对人体整体的防护支撑,从而有利于避免人体在翻转过程中的碰撞受伤,随后在人体翻转完毕后第一弹性气囊7全部充气膨胀对人体进行整体的支撑,有利于提高人体在翻转体位进行侧身检查过程中的舒适度,从而有利于避免人体由于不适而产生晃动,从而有利于提高影像超声检查的稳定性,排气机构能够在检查完毕后对第一弹性气囊7的排气,有利于在检查完毕后对第一弹性气囊7进行同步的收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充气机构包括气泵22和充气进气管9、若干第一开口13、若干橡胶塞12,气泵22固定于底座1端部的侧壁上,气泵22的输出端固定有伸缩管21,伸缩管21背向气泵22的一端固定有插接连接管44,充气进气管9固定于弧形固定板6背向第一弹性气囊7的侧壁上,充气进气管9与第二内槽8相连通,插接连接管44插接连通于充气进气管9的内部,全部第一开口13开设于第二内槽8的侧壁上,第一开口13的两侧开口分别与通第一弹性气囊7和第二内槽8连通,全部橡胶塞12阵列固定于弧形密封板10的侧壁上,橡胶塞12插设于第一开口13的开口处;工作时,气泵22启动后能够带动气流向伸缩管21的内部流动,气体通过伸缩管21进入插接连接管44,插接连接管44通过与充气进气管9的插接连通第二内槽8的内部,使得气泵22启动后带动气流向第二内槽8的内部流动,在转动床体3翻转过程中带动弧形密封板10的移动,弧形密封板10移动后带动橡胶塞12移动逐渐露出第一开口13,使得气体通过第一开口13后由第二内槽8的内部进入第一弹性气囊7的内部,使得第一弹性气囊7的内部充气膨胀,同时在转动床体3翻转过程中处于转动床体3与弧形支撑板5之间的第一弹性气囊7由于橡胶塞12堵住第一开口13而无法充气,从而使得在转动床体3翻转过程中未露出的第一弹性气囊7不会被充气,保持未露出的第一弹性气囊7处于压缩状态,而露出的第一弹性气囊7逐渐被充气膨胀,从而使得在转动床体3翻转过程中逐渐露出的第一弹性气囊7能够立即被充气膨胀从而对人体进行支撑,从而保持在人体翻转的整个过程中对人体进行支撑防护,同时有利于在人体处于任意翻转体位时均能够对人体进行弹性支撑,从而有利于保持人体在进行翻转体位检查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拉动机构包括第一滑槽14和第二滑槽20,第一滑槽14开设于转动床体3的侧壁上,第一滑槽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L形滑动板15,L形滑动板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动板17,矩形滑动板17与L形滑动板15的侧壁之间固定有第一弹簧18,L形滑动板15的顶部与第一滑槽14的侧壁之间固定有第二弹簧19,第二滑槽20开设于转动床体3的底部,第二滑槽20与第一滑槽14的底部相连通,第二滑槽20与弧形密封板10滑动匹配,弧形密封板10朝向第二滑槽20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推动块45,第二推动块45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20的内部,第二推动块45与矩形滑动板17相接触,L形滑动板15与第一内槽2的侧壁之间安装有推动L形滑动板15向第一滑槽14内部缩入的引导支撑机构;工作时,转动床体3翻转后带动第二滑槽20翻转,第二滑槽20翻转后推动一侧的第二推动块45移动,第二推动块45移动后拉动弧形密封板10移动,从而随着转动床体3的移动拉动弧形密封板10使得充气机构逐渐对第一弹性气囊7进行充气,同时另一侧的第二滑槽20翻转后与第二推动块45产生相对移动,使得第二推动块45在第二滑槽20的内部滑动,从而使得第二推动块45推动矩形滑动板17,使得矩形滑动板17移动推动第一弹簧18压缩,第一弹簧18的压缩使得转动床体3翻转时不会立即由于第二推动块45与L形滑动板15的相抵而无法转动,转动床体3的翻转带动第一滑槽14移动,第一滑槽14带动内部滑动连接的L形滑动板15移动,L形滑动板15移动后在引导支撑机构的作用下沿着第一滑槽14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向上移动的L形滑动板15与第二推动块45错开对第二推动块45的滑动进行让位,从而使得转动床体3在翻转过程中能够带动向下倾斜的一侧的弧形密封板10移动,使得充气机构随着弧形密封板10的移动对第一弹性气囊7进行充气,在转动床体3翻转复位过程中L形滑动板15和矩形滑动板17能够推动弧形密封板10移动复位,而另一侧的第二推动块45和弧形密封板10不会受到L形滑动板15和矩形滑动板17的阻碍,从而使得转动床体3能够顺畅的进行翻转,有利于转动床体3在向任意侧翻转时能够对翻转侧的第一弹性气囊7充气对人体进行支撑,从而有利于提高装置对人体翻转体位检查过程中的适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引导支撑机构包括圆角块16和安装让位槽23,圆角块16固定于L形滑动板15背向转动床体3的一侧,安装让位槽23开设于第一内槽2端部的侧壁上,安装让位槽23侧壁上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限位板24,限位板24朝向圆角块16的一侧铰接有翻转板25,限位板24倾斜放置且与圆角块16的弧形边缘相接触;工作时,L形滑动板15移动后朝向限位板24方向移动时,L形滑动板15的移动带动圆角块16移动,圆角块16移动后与倾斜的翻转板25产生相对挤压,受到挤压后的圆角块16受到向上移动的推动力,从而使得圆角块16被推动后带动L形滑动板15沿着第一滑槽14向上移动,从而使得L形滑动板15向上移动对第二推动块45的移动进行让位,L形滑动板15和圆角块16向上移动后沿着限位板24的顶部滑动,从而保持L形滑动板15和圆角块16位于第一滑槽14的上方,从而始终保持对第二推动块45的让位状态,从而使得矩形滑动板17与第二推动块45相对移动时能够对第二推动块45进行让位,从而有利于避免对转动床体3的翻转造成阻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排气机构包括放气槽40,放气槽40开设于弧形支撑板5的内部,放气槽40贯穿弧形支撑板5的顶部与外部连通,放气槽40与外部连通的通道内螺纹连接有密封塞42,放气槽40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开口41,第二开口41与第一弹性气囊7的内部相连通;工作时,在保持翻转体位检查完毕后,医疗人员旋转取出密封塞42,随后启动电机4反向带动转动床体3翻转,转动床体3翻转过程中对膨胀的第一弹性气囊7进行挤压,受到挤压后的第一弹性气囊7对内部气体产生挤压,使得第一弹性气囊7内部的气体受到挤压后沿着第二开口41进入放气槽40的内部,随后气体沿着放气槽40向外部排出,第一弹性气囊7内部的气体排出后逐渐收缩为转动床体3的翻转让位,从而使得转动床体3能够通过转动逐渐的复位,最后医疗人员将密封塞42重新塞入完成装置的整体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两个弧形支撑板5的下部分的两端固定有同轴设置的齿轮26,四个个齿轮26转动连接于第一内槽2的侧壁上,安装让位槽23的侧壁上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齿条27,齿条27位于限位板24的下方,齿条27与齿轮26相啮合,两个齿条27朝向转动床体3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三滑槽28,转动床体3的端部对称开设有第四滑槽31,第四滑槽3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T形滑动块29,T形滑动块29的一端穿过第四滑槽31的槽口后滑动插设于第三滑槽28的内部,T形滑动块29的顶部与第四滑槽31内壁的顶部之间共同固定有第三弹簧30,第二内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转动橡胶块11,转动橡胶块11与弧形密封板10转动连接,转动橡胶块11两侧对称固定有橡胶限位块46,第二内槽8靠近齿轮26的一端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与橡胶限位块46适配的限位槽43;工作时,转动床体3翻转后与第一弹性气囊7之间保持一定的倾斜角,使得人体在第一弹性气囊7和转动床体3的共同支撑下依旧存在支撑不稳定的情况,使得处于侧身位的人体上部分依旧存在晃动的情况,不利于影像超声的稳定检测,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转动床体3翻转过程中带动第四滑槽31移动,第四滑槽31移动后带动第三弹簧30移动,第三弹簧30移动后推动T形滑动块29移动,使得T形滑动块29沿着第三滑槽28的内部滑动,T形滑动块29滑动至第三滑槽28内部的最端部后,转动床体3的继续翻转无法带动T形滑动块29滑动,第三滑槽28的最端部与T形滑动块29相抵后推动T形滑动块29沿着第四滑槽31滑动,T形滑动块29的滑动推动第三弹簧30压缩,在转动床体3翻转至露出全部的第一弹性气囊7的位置的过程中,随着转动床体3移动的弧形密封板10带动转动橡胶块11移动,转动橡胶块11带动橡胶限位块46向限位槽43移动,在转动床体3翻转至露出全部的第一弹性气囊7的位置时,转动橡胶块11端部的橡胶限位块46卡入限位槽43的内部,从而使得弧形密封板10整体露出,因此,避免弧形密封板10对弧形支撑板5和弧形固定板6的整体的翻转造成阻碍,此时,弧形支撑板5失去了转动床体3外壁的限位隔挡,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三弹簧30推动T形滑动块29移动,T形滑动块29移动后推动齿条27移动,齿条27移动后带动与之啮合的齿轮26转动,齿轮26转动后带动弧形支撑板5和弧形固定板6的整体翻转,同时转动橡胶块11在弧形固定板6的带动下与弧形密封板10的端部产生转动,弧形支撑板5翻转后推动第一弹性气囊7翻转,从而使得转动床体3翻转至露出全部的第一弹性气囊7的位置时,第一弹性气囊7能够随即产生翻转对处于侧身体位的人体进行支撑,使得第一弹性气囊7被带动向人体一侧翻转搂抱支撑,从而有利于保持人体侧身位的稳定,并且搂抱支撑的力为弹性力,避免给身体造成较大的刚性挤压力,保持人体一定的让位能力,避免造成巨大压迫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转动床体3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内槽32,两个第三内槽32的顶部均贯穿转动床体3的顶部后与外部连通,两个第三内槽3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弹性气囊35,两个第三内槽32的内部设置有加厚气囊33,第二弹性气囊35与加厚气囊33之间固定连通有气囊连接管34,两个加厚气囊33的内部均固定有第四弹簧39,两个加厚气囊33与第一内槽2之间安装有推动加厚气囊33压缩排气的推动机构;工作时,在弧形支撑板5带动第一弹性气囊7翻转对人体上部分同时进行支撑时,弧形支撑板5的翻转过程中容易通过夹角处对人体造成夹持不适,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在转动床体3翻转过程中,转动床体3的翻转使得转动床体3与推动机构产生相对移动,使得推动机构启动后推动加厚气囊33压缩,压缩后的加厚气囊33对内部的气体产生挤压,加厚气囊33内部的气体在受到挤压后沿着气囊连接管34流入第二弹性气囊35的内部,从而使得第二弹性气囊35在内部充气后产生膨胀,膨胀后的第二弹性气囊35对弧形支撑板5和转动床体3之间的夹角进行填充,从而有利于避免弧形支撑板5和转动床体3之间的夹角对人体产生夹持不适,在转动床体3翻转复位后,第四弹簧39挤压推动加厚气囊33复位,加厚气囊33复位后使得第二弹性气囊35内部的气流沿着气囊连接管34回到加厚气囊33的内部,从而使得转动床体3复位后第二弹性气囊35同样收缩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推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五滑槽38、两个推动板36,两个推动板36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加厚气囊33的底端,两个第五滑槽38对称开设于转动床体3的底部,两个第五滑槽38的两端均与两侧的第三内槽32底部相连通,两个第五滑槽3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推动块37,第一推动块37与相邻的推动板36侧壁相接触,四个第一推动块37均穿出第五滑槽38后与第一内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工作时,转动床体3翻转过程中与第一推动块37产生相对移动,一侧的第一推动块37向相邻的推动板36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推动块37推动推动板36,推动板36被推动后推动挤压加厚气囊33,从而推动加厚气囊33的压缩排气,而另一侧的第一推动块37背向相邻的推动板36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推动块37沿着第五滑槽38的内部滑动,从而使得转动床体3翻转过程中能够推动翻转侧的加厚气囊33压缩促进气流流出。
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人体翻转侧位:医护人员辅助检查人员躺卧在转动床体3上,启动电机4带动转动床体3翻转进行人体的侧位;
步骤二、人体侧身整体支撑:人体翻转后侧身向下滑落,位于下方的侧身落在气囊支撑装置上,气囊支撑装置充气膨胀后对人体侧身进行全包裹的支撑,随后弧形支撑板5翻转后带动气囊支撑装置对人体的侧身体位进行辅助支撑,保持人体处于侧身的体位;
步骤三、人体侧身体位填充支撑:人体侧身翻转时,第二弹性气囊35充气膨胀对转动床体3和第一弹性气囊7夹角处进行填充,保持人体不会受到转动床体3和第一弹性气囊7夹角处的挤压;
步骤四、人体复位:医护人员拔出密封塞42后启动电机4带动转动床体3翻转使得人体复位,转动床体3翻转过程中第一弹性气囊7与第二弹性气囊35排气压缩。
本发明工作原理:在对人体进行影像超声检查时,会有需要对人体侧身进行检查的情况,人体在侧身位时难以长时间保持,现有技术中在辅助人体翻转侧身位时带动人体整体翻转,然而在翻转后对人体的支撑不稳固,使得人体部分处于悬空状态,从而导致人体在保持侧身位检测时容易产生不稳定、颤抖的情况,从而不利于超声的准确检测,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底座1能够对装置整体进行支撑,第一内槽2的内部能够对转动床体3进行转动的支撑安装,电机4启动后能够通过输出轴带动转动床体3转动,转动床体3转动后能够带动转动床体3上躺卧的人体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人体翻转对人体侧身进行影像超声检查,弧形支撑板5能够在转动床体3翻转后处于倾斜状态的人体侧身进行支撑,气囊支撑装置能够在转动床体3翻转过程中进行充气,从而通过充气对人体侧身进行包裹式的整体支撑,从而避免人体在翻转后直接滑落造成的不稳定,同时在人体翻转滑动至气囊支撑装置上时进行弹性的支撑,从而有利于提高人体处于侧身体位时的支撑舒适度,有利于辅助人体长时间的保持侧身体位,减轻人体处于侧身体位时不适造成的不稳定和颤抖,从而有利于提高人体侧身体位检查时的稳定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内槽(2),所述第一内槽(2)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床体(3),所述底座(1)端部的侧壁上固定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贯穿底座(1)的侧壁后与转动床体(3)同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弧形支撑板(5),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5)对称设置于第一内槽(2)内壁的两侧;
气囊支撑装置,所述气囊支撑装置安装于弧形支撑板(5)与转动床体(3)之间,所述气囊支撑装置用于在转动床体(3)翻转带动人体进行翻转的过程中,对人体的侧身进行整体支撑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支撑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弹性气囊(7),全部所述第一弹性气囊(7)阵列固定于弧形支撑板(5)朝向转动床体(3)一侧的侧壁上,全部所述第一弹性气囊(7)的两端均共同固定有弧形固定板(6),两个所述弧形固定板(6)固定于弧形支撑板(5)的两端,所述弧形固定板(6)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内槽(8),第二内槽(8)与底座(1)之间安装有对第一弹性气囊(7)内部进行充气的充气机构,所述第二内槽(8)的内部滑动插设有弧形密封板(10),所述弧形密封板(10)与转动床体(3)之间安装有拉动弧形密封板(10)向第二内槽(8)外部移动的拉动机构,所述弧形支撑板(5)与第一弹性气囊(7)之间安装有排气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气泵(22)和充气进气管(9)、若干第一开口(13)、若干橡胶塞(12),所述气泵(22)固定于底座(1)端部的侧壁上,所述气泵(22)的输出端固定有伸缩管(21),所述伸缩管(21)背向气泵(22)的一端固定有插接连接管(44),所述充气进气管(9)固定于弧形固定板(6)背向第一弹性气囊(7)的侧壁上,所述充气进气管(9)与第二内槽(8)相连通,所述插接连接管(44)插接连通于充气进气管(9)的内部,全部所述第一开口(13)开设于第二内槽(8)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开口(13)的两侧开口分别与通第一弹性气囊(7)和第二内槽(8)连通,全部所述橡胶塞(12)阵列固定于弧形密封板(10)的侧壁上,所述橡胶塞(12)插设于第一开口(13)的开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机构包括第一滑槽(14)和第二滑槽(20),所述第一滑槽(14)开设于转动床体(3)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滑槽(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L形滑动板(15),所述L形滑动板(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动板(17),所述矩形滑动板(17)与L形滑动板(15)的侧壁之间固定有第一弹簧(18),所述L形滑动板(15)的顶部与第一滑槽(14)的侧壁之间固定有第二弹簧(19),所述第二滑槽(20)开设于转动床体(3)的底部,所述第二滑槽(20)与第一滑槽(14)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滑槽(20)与弧形密封板(10)滑动匹配,所述弧形密封板(10)朝向第二滑槽(20)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推动块(45),所述第二推动块(45)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20)的内部,所述第二推动块(45)与矩形滑动板(17)相接触,所述L形滑动板(15)与第一内槽(2)的侧壁之间安装有推动L形滑动板(15)向第一滑槽(14)内部缩入的引导支撑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支撑机构包括圆角块(16)和安装让位槽(23),所述圆角块(16)固定于L形滑动板(15)背向转动床体(3)的一侧,所述安装让位槽(23)开设于第一内槽(2)端部的侧壁上,所述安装让位槽(23)侧壁上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限位板(24),所述限位板(24)朝向圆角块(16)的一侧铰接有翻转板(25),所述限位板(24)倾斜放置且与圆角块(16)的弧形边缘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机构包括放气槽(40),所述放气槽(40)开设于弧形支撑板(5)的内部,所述放气槽(40)贯穿弧形支撑板(5)的顶部与外部连通,所述放气槽(40)与外部连通的通道内螺纹连接有密封塞(42),所述放气槽(40)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开口(41),所述第二开口(41)与第一弹性气囊(7)的内部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5)的下部分的两端固定有同轴设置的齿轮(26),四个个所述齿轮(26)转动连接于第一内槽(2)的侧壁上,所述安装让位槽(23)的侧壁上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齿条(27),所述齿条(27)位于限位板(24)的下方,所述齿条(27)与齿轮(26)相啮合,两个所述齿条(27)朝向转动床体(3)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三滑槽(28),所述转动床体(3)的端部对称开设有第四滑槽(31),所述第四滑槽(3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T形滑动块(29),所述T形滑动块(29)的一端穿过第四滑槽(31)的槽口后滑动插设于第三滑槽(28)的内部,所述T形滑动块(29)的顶部与第四滑槽(31)内壁的顶部之间共同固定有第三弹簧(30),所述第二内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转动橡胶块(11),所述转动橡胶块(11)与弧形密封板(10)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橡胶块(11)两侧对称固定有橡胶限位块(46),所述第二内槽(8)靠近齿轮(26)的一端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与橡胶限位块(46)适配的限位槽(4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床体(3)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内槽(32),两个所述第三内槽(32)的顶部均贯穿转动床体(3)的顶部后与外部连通,两个所述第三内槽(3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弹性气囊(35),两个所述第三内槽(32)的内部设置有加厚气囊(33),所述第二弹性气囊(35)与加厚气囊(33)之间固定连通有气囊连接管(34),两个所述加厚气囊(33)的内部均固定有第四弹簧(39),两个所述加厚气囊(33)与第一内槽(2)之间安装有推动加厚气囊(33)压缩排气的推动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五滑槽(38)、两个推动板(36),两个所述推动板(36)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加厚气囊(33)的底端,两个所述第五滑槽(38)对称开设于转动床体(3)的底部,两个所述第五滑槽(38)的两端均与两侧的第三内槽(32)底部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五滑槽(3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推动块(37),所述第一推动块(37)与相邻的推动板(36)侧壁相接触,四个所述第一推动块(37)均穿出第五滑槽(38)后与第一内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
10.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的使用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人体翻转侧位:医护人员辅助检查人员躺卧在转动床体(3)上,启动电机(4)带动转动床体(3)翻转进行人体的侧位;
步骤二、人体侧身整体支撑:人体翻转后侧身向下滑落,位于下方的侧身落在气囊支撑装置上,气囊支撑装置充气膨胀后对人体侧身进行全包裹的支撑,随后弧形支撑板(5)翻转后带动气囊支撑装置对人体的侧身体位进行辅助支撑,保持人体处于侧身的体位;
步骤三、人体侧身体位填充支撑:人体侧身翻转时,第二弹性气囊(35)充气膨胀对转动床体(3)和第一弹性气囊(7)夹角处进行填充,保持人体不会受到转动床体(3)和第一弹性气囊(7)夹角处的挤压;
步骤四、人体复位:医护人员拔出密封塞(42)后启动电机(4)带动转动床体(3)翻转使得人体复位,转动床体(3)翻转过程中第一弹性气囊(7)与第二弹性气囊(35)排气压缩。
CN202210157131.5A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43437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7131.5A CN114343712B (zh)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7131.5A CN114343712B (zh)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3712A true CN114343712A (zh) 2022-04-15
CN114343712B CN114343712B (zh) 2023-09-22

Family

ID=81094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57131.5A Active CN114343712B (zh)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4371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8092A (zh) * 2022-08-25 2022-11-04 杭州华耕土地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农田退水零直排用可调节排水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33877A1 (en) * 2000-12-08 2002-09-26 Kuiper Hendrik Klaas Portable patient turning and lifting device
CN107753055A (zh) * 2017-11-28 2018-03-06 济南毕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学ct影像检查床
CN108542426A (zh) * 2018-05-15 2018-09-18 余庆县人民医院 一种b超检查床
CN109199440A (zh) * 2018-10-30 2019-01-15 贾江涛 一种超声科用检查床
CN209203818U (zh) * 2018-10-19 2019-08-06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气垫翻身床
CN112263425A (zh) * 2020-10-26 2021-01-26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一种多功能胃肠外科检查治疗装置
CN214387983U (zh) * 2021-01-25 2021-10-15 李秋荣 一种外科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
CN215534484U (zh) * 2021-04-07 2022-01-18 叶挺 一种影像科用人体俯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33877A1 (en) * 2000-12-08 2002-09-26 Kuiper Hendrik Klaas Portable patient turning and lifting device
CN107753055A (zh) * 2017-11-28 2018-03-06 济南毕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学ct影像检查床
CN108542426A (zh) * 2018-05-15 2018-09-18 余庆县人民医院 一种b超检查床
CN209203818U (zh) * 2018-10-19 2019-08-06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气垫翻身床
CN109199440A (zh) * 2018-10-30 2019-01-15 贾江涛 一种超声科用检查床
CN112263425A (zh) * 2020-10-26 2021-01-26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一种多功能胃肠外科检查治疗装置
CN214387983U (zh) * 2021-01-25 2021-10-15 李秋荣 一种外科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
CN215534484U (zh) * 2021-04-07 2022-01-18 叶挺 一种影像科用人体俯卧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8092A (zh) * 2022-08-25 2022-11-04 杭州华耕土地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农田退水零直排用可调节排水装置
CN115288092B (zh) * 2022-08-25 2024-03-26 杭州华耕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农田退水零直排用可调节排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3712B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43712A (zh) 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超声的可调节体位检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JP5144515B2 (ja) 内視鏡組立体
US966199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ending a tube
CN107124871B (zh) 导管的扩展气囊组件
CN115644936B (zh) 一种妇产科用分泌物取样装置
JPH0779909A (ja) 内視鏡挿入用ガイド
CN116138845B (zh) 一种消化道异物提取装置
CN116327338A (zh) 一种消化内科用消化道异物取出器
CN110891491A (zh) 床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CN114869661A (zh) 一种支气管检查用的头部固定装置
CN114532968A (zh) 管式阴道扩张组件
CN215135668U (zh) 防滑脱多功能肛管
CN216908427U (zh) 多功能床上辅助活动垫
CN112690966A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服药专用病床
CN213851668U (zh) 颈椎损伤患者洗头装置
CN115413994B (zh) 一种消化内科胃镜检查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3842519B (zh) 一种用于肛肠科的通便器
CN217066877U (zh) 一种儿科用呼吸护理多功能辅助支撑气囊
CN213219318U (zh) 一种胃造瘘管
CN116458924A (zh) 一种可视化的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探头结构和探测方法
CN212490053U (zh) 一种用于内镜光动力治疗后肿瘤坏死组织清理刷
CN215461271U (zh) 一种胃肠外科用导管固定器
CN113425222B (zh) 一种具有单向膨胀气囊的宫腔镜
CN218220161U (zh) 一种胶囊式内窥镜牵引装置及胶囊式内窥镜
CN116440397A (zh) 一种应用于便秘的药丸塞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72000 Public Health and Medical Center of Jin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Jining City)

Patentee after: Guo Qingsheng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72000 Shandong Jining public health and medical center

Patentee before: Guo Qingshe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