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0424B - 能够实现侧向气流的感应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能够实现侧向气流的感应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40424B
CN114340424B CN202080062081.1A CN202080062081A CN114340424B CN 114340424 B CN114340424 B CN 114340424B CN 202080062081 A CN202080062081 A CN 202080062081A CN 114340424 B CN114340424 B CN 1143404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susceptor
central
peripheral
suscept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20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40424A (zh
Inventor
R·N·巴蒂斯塔
R·卡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Original Assignee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filed Critical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Publication of CN114340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0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40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04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A24F40/465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duction he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8Fluid transfer means, e.g. pumps
    • A24F40/485Valves; Apertur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05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using a suscept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DCIGARS; CIGARETTES; TOBACCO SMOKE FILTERS; MOUTHPIECES FOR CIGARS OR CIGARETTES; MANUFACTURE OF TOBACCO SMOKE FILTERS OR MOUTHPIECES
    • A24D1/00Cigars; Cigarettes
    • A24D1/20Cigarett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20Devices using solid inhalable precurs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10),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腔(14),所述腔用于接收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16)的气溶胶生成制品(12)。所述装置还包括感应加热装置。感应加热装置包括感应线圈(24)和感受器组件。感受器组件包括居中布置在所述腔内的中心感受器装置(26)和远离并围绕所述中心感受器装置布置的外围感受器装置(28)。此外,以下当中的一者或多者成立:中心感受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中心感受器,所述至少两个中心感受器能够在至少两个中心感受器之间实现侧向气流;外围感受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外围感受器,所述至少两个外围感受器能够在至少两个外围感受器之间实现侧向气流;以及中心感受器装置和外围感受器装置中的一者或两者包括一个或多个多孔感受器。

Description

能够实现侧向气流的感应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提供一种用于生成可吸入蒸气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此类装置可以将气溶胶形成基质加热到使气溶胶形成基质的一个或多个组分挥发的温度,而不燃烧气溶胶形成基质。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提供为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一部分。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以具有用于将气溶胶生成制品插入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例如,加热室)中的条状。可以将加热元件布置在加热室内或周围,以在气溶胶生成制品插入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加热室中之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加热元件可以是电阻加热元件。近来,已建议使用感应加热来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包括感应线圈和感受器组件的感应加热组件可用于感应加热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感应加热组件的形状,优选感受器组件的形状,可能对气流产生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期望具有改进气溶胶生成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期望具有改进感应加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期望具有更均质加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期望具有改进的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期望具有更均质的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用于接收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腔。所述装置还包括感应加热装置。感应加热装置包括感应线圈和感受器组件。所述感受器组件包括居中布置在所述腔内的中心感受器装置和远离并围绕所述中心感受器装置布置的外围感受器装置。此外,以下当中的一者或多者成立:中心感受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中心感受器,所述至少两个中心感受器能够在至少两个中心感受器之间实现侧向气流;外围感受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外围感受器,所述至少两个外围感受器能够在至少两个外围感受器之间实现侧向气流;以及中心感受器装置和外围感受器装置中的一者或两者包括一个或多个多孔感受器。
提供中心感受器装置使得能够对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气溶胶形成基质进行内部加热。提供外围感受器装置使得能够对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气溶胶形成基质进行外部加热。中心感受器装置和外围感受器装置一起使得能够均匀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气溶胶形成基质。此外,由于中心感受器装置和外围感受器装置中的一者或两者的构造,气流和气溶胶生成得以改善。在中心感受器装置的至少两个中心感受器之间提供侧向气流以及在外围感受器装置的至少两个外围感受器之间提供侧向气流当中的一者或两者增加了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气溶胶形成基质与吸入装置中的空气之间的接触表面。提供多孔感受器可额外或替代地增加接触表面。
术语“侧向气流”是指在基本上垂直于相应感受器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的气流。这种类型的气流可以通过使得空气能够与气溶胶形成基质更均匀地接触来增强气溶胶形成。除了侧向气流之外,还可以提供来自腔的基部的气流。该气流可以是轴向气流。轴向气流可以穿过接收在腔中的整个气溶胶生成制品流动。侧向气流可以在侧向气流在通过感受器之后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点处与轴向气流混合。侧向气流可以引起或有助于所形成的气溶胶的冷却。可选择轴向气流和侧向气流之间的所需比率以增强气溶胶形成和气溶胶温度。
气溶胶生成制品优选地被构造为中空的气溶胶生成制品,使得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以夹在中心感受器装置与外围感受器装置之间。气溶胶生成制品可包括构成内层的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和围绕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布置并构成外层的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所述中心感受器装置可以被构造成加热所述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所述外围感受器装置可以被构造成加热所述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气溶胶生成装置将在下文更详细地进行描述。
中心感受器装置的一个或多个中心感受器可以是多孔的。外围感受器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外围感受器可以是多孔的。中心感受器和外围感受器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由多孔材料制成。多孔材料可具有孔隙率,使得感受器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如果在插入和去除气溶胶生成制品期间以及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操作期间,感受器在尺寸上稳定,则感受器的机械强度可能是足够的。中心感受器和外围感受器中的一者或多者可由于是多孔的而构造成透气的。中心感受器和外围感受器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被构造成使得侧向气流能够穿过中心感受器和外围感受器中的一者或多者。中心感受器和外围感受器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包括金属。中心感受器和外围感受器中的一者或多者可由金属制成。中心感受器和外围感受器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包括固体金属或可以由固体金属制成。中心感受器和外围感受器中的一者或多者可包括狭缝或孔以能够实现侧向气流。替代地或另外,中心感受器和外围感受器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包括开孔可感应加热的陶瓷材料。所述开孔可感应加热的陶瓷材料可以是可导电的。替代地或另外,所述开孔可电感加热的陶瓷材料可以是铁磁性或亚铁磁性的。中心感受器和外围感受器中的一者或多者可包括导电陶瓷材料或由导电陶瓷材料组成,例如镧掺杂的钛酸锶或钇掺杂的钛酸锶。多孔可感应加热的陶瓷材料可以是陶瓷铁氧体。中心感受器和外围感受器中的一者或多者可包括开孔亚铁磁性或铁磁性陶瓷材料或由开孔亚铁磁性或铁磁性陶瓷材料组成,例如陶瓷铁氧体。如本文所使用,铁氧体是衍生自赤铁矿(Fe2O3)或磁铁矿(Fe3O4)等铁氧化物以及其它金属的氧化物的亚铁磁性陶瓷化合物。中心感受器和外围感受器中的一者或多者的材料的孔隙率可以在20%至60%的范围内。
如本文所用,术语“孔隙率”是指感受器中的空隙空间的分率。可以选择感受器的孔隙率以使得侧向气流能够穿过感受器。孔隙率可另外或替代地受到在感受器中提供狭缝或孔的影响。优选地,选择感受器的孔隙率值以提供通过感受器并且优选地通过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系统抽吸的预定阻力。抽吸穿过感受器并且优选地穿过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系统的阻力可以在70mmWg与120mmWG之间。
以下当中的一者或两者成立:至少一个间隙可以设置于至少两个中心感受器之间,以及至少一个间隙可以设置于至少两个外围感受器之间。所述间隙可以被构造成能够在所述中心感受器之间实现侧向气流。所述间隙可以被构造成能够在所述外围感受器之间实现侧向气流。如果提供多个中心感受器,则可以在每个中心感受器之间提供间隙。如果提供多个外围感受器,则可以在每个外围感受器之间提供间隙。
间隙可被构造为细长间隙。间隙可以沿着或平行于腔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中心感受器和外围感受器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通过间隙彼此分离。单个中心感受器和外围感受器中的一者或多者可借助于间隙彼此远离布置。间隙的数目可对应于中心感受器和外围感受器的数目。
间隙可以被构造为横向间隙。横向间隙可以替代或补充沿着腔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或平行于腔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的间隙而提供。如果提供横向间隙,则横向间隙可以设置在中心感受器和外围感受器中的一者或多者之间。因此,中心感受器和外围感受器中的一者或多者可沿着腔的纵向中心轴线或平行于腔的纵向中心轴线布置。类似于沿着腔的纵向中心轴线或平行于腔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的间隙,横向间隙可布置成分离个别中心感受器或外围感受器。
除了中心感受器和外围感受器中的一者或多者是多孔的之外,还可以在中心感受器和外围感受器中的一者或多者之间提供间隙或多个间隙。可以通过在个别感受器之间提供间隙以及通过将感受器另外配置为多孔感受器来增强气流,优选侧向气流。
中心感受器装置可包括至少两个中心感受器。中心感受器装置可包括两个以上中心感受器。中心感受器装置可包括四个中心感受器。中心感受器装置可由四个中心感受器组成。中心感受器中的至少一个、优选全部可以是细长的。
中心感受器可以为细长的。中心感受器可以平行于腔的纵向中心轴线布置。如果提供了多个中心感受器,则每个中心感受器可以平行于腔的纵向中心轴线等距布置。
中心感受器的下游端部部分可以是圆化的,优选地朝向腔的中心纵向轴线向内弯曲。如果提供多个中心感受器,则优选地,每个中心感受器的每个下游端部部分可以是圆化的,优选地朝向腔的中心纵向轴线向内弯曲。圆化的端部部分可以促进在中心感受器装置上方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替代圆化的端部部分,端部部分可以朝向腔的纵向中心轴线渐缩或形成倒角。
中心感受器装置和外围感受器装置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以围绕腔的中心纵向轴线布置。如果提供多个中心感受器,则中心感受器可以围绕腔的中心纵向轴线以环形取向布置。当气溶胶生成制品插入到腔中时,气溶胶生成制品可借助于中心感受器装置的布置而在腔中居中。外围感受器装置可以围绕中心感受器装置布置。如果外围感受器装置包括多个外围感受器,则每个外围感受器可平行于腔的中心纵向轴线等距布置。
中心感受器装置和外围感受器装置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以是中空的。中心感受器装置可包括限定中心感受器之间的中空腔的至少两个中心感受器。所述外围感受器装置可以在所述外围感受器装置与所述中心感受器装置之间限定环形中空圆柱形腔。
中心感受器装置的中空构造可以使得气流能够进入中空中心感受器装置中。如本文所述,优选地,中心感受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中心感受器。优选地,在至少两个中心感受器之间提供间隙。因此,使得气流能够通过中心感受器装置。使得气流可以在平行或沿着腔的纵向中心轴线。优选地,借助于间隙,使得气流可以在侧向方向上。侧向气流可由于进入的空气与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之间通过中心感受器之间的间隙接触而使得能够生成气溶胶。当将气溶胶生成制品插入到腔中时,中心感受器装置的加热可使得在中空中心感受器装置内生成气溶胶。中心感受器装置可以被构造成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中心感受器装置可以被构造成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气溶胶可以通过中空中心感受器装置在下游方向上抽吸。
环形中空圆柱形腔可以是用于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腔。中心感受器装置可以布置在环形中空圆柱形腔中。环形中空圆柱形腔可以被构造成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中心感受器装置和外围感受器装置中的一者或两者可具有环形横截面。中心感受器装置可包括限定具有环形横截面的中空腔的至少两个中心感受器。所述外围感受器装置可包括至少两个外围感受器,所述至少两个外围感受器限定具有环形横截面的中空腔。
中心感受器装置可以是管状的。如果中心感受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中心感受器,则中心感受器可以被布置成形成管状中心感受器装置。优选地,使得气流能够通过中心感受器之间的间隙而通过中心感受器装置。
外围感受器装置可包括细长的、优选叶片形感受器,或圆柱形感受器。外围感受器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叶片形感受器。叶片形感受器可以包绕腔布置。叶片形感受器可以布置在腔的内部。叶片形感受器可布置成用于当气溶胶生成制品插入到腔中时保持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外围感受器装置的下游端部部分可以是扩张的。叶片形感受器可具有扩张的下游端,以便于将气溶胶生成制品插入叶片形感受器中。空气可以通过叶片形感受器之间流入腔中。间隙可以设置在单独的叶片形感受器之间。空气随后可接触或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气溶胶生成制品与空气的均匀渗透,从而优化气溶胶生成。外围感受器装置可以被构造成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外围感受器装置可以被构造成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外部。
外围感受器装置具有的内径可以大于中心感受器装置的内径。所述环形中空圆柱形腔可以布置在所述外围感受器装置与所述中心感受器装置之间。中心感受器装置和外围感受器装置可以同轴地布置。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包括电源。电源可以是直流(DC)电源。电源可以电连接到感应线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电源是具有约2.5伏至约4.5伏范围内的DC电源电压和约1安培至约10安培范围内的DC电源电流的DC电源(对应于在约2.5瓦至约45瓦之间的范围内的DC电源)。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有利地包括直流到交流(DC/AC)逆变器,用于将由DC电源供应的DC电流转换为交流电。DC/AC转换器可以包括D类、C类或E类功率放大器。电源可以被构造成提供交流电。
电源可以是电池,例如可再充电锂离子电池。替代地,所述电源可以是另一形式的电荷存储装置,例如电容器。电源可能需要再充电。电源具有的容量可以允许存储足够气溶胶生成装置使用一次或多次的能量。例如,电源可以具有足够的容量以允许连续生成气溶胶持续大约六分钟的时间,对应于抽一支常规卷烟所耗费的典型时间,或者持续多个六分钟的时间。在另一实例中,电源可具有足够的容量以允许预定次数的抽吸或离散启用。
感应线圈的电源可以被构造为以高频操作。E类功率放大器优选用于在高频下操作。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高频振荡电流”意指频率在500千赫兹与30兆赫兹之间的振荡电流。高频振荡电流的频率可以为约1兆赫兹至约30兆赫兹,优选为约1兆赫兹至约10兆赫兹,更优选为约5兆赫兹至约8兆赫兹。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功率放大器的开关频率可在较低kHz范围中,例如100kHz与400KHz之间。在使用D类或C类功率放大器的实施方案中,此kHz范围中的开关频率是特别有利的。开关晶体管将具有斜升和斜降时间、关断时间和接通时间。因此,如果在D类功率放大器中使用一组两个或四个(以对操作)开关晶体管,那么在较低kHz范围中的开关频率将考虑在斜升第二晶体管之前一个晶体管的必要关断时间,以避免破坏功率放大器。
感应加热装置可以被配置成借助于感应生成热量。感应加热装置包括感应线圈和感受器组件。可以提供单个感应线圈。可以提供单个感受器组件。优选地,提供多于单个感应线圈。可以提供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优选地,提供不只单个感受器组件。如本文所述,感受器组件包括中心感受器装置和外围感受器装置。感应线圈可以围绕感受器组件。第一感应线圈可以围绕感受器组件的第一区域。第二感应线圈可以围绕感受器组件的第二区域。由感应线圈包围的区域可被构造为加热区,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的。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包括通量集中器。通量集中器可以由具有高磁导率的材料制成。通量集中器可以围绕感应加热装置布置。通量集中器可以将磁场线集中到通量集中器的内部,从而借助于感应线圈增加感受器组件的加热效果。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可以电连接到感应线圈。控制器可以电连接到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控制供应到感应线圈的电流,并且因此控制由感应线圈生成的磁场强度。
电源和控制器可以连接到感应线圈(优选地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并且被配置成彼此独立地向感应线圈中的每一者提供交流电流,使得在使用中感应线圈各自生成交变磁场。这意味着,电源和控制器能够向第一感应线圈本身提供交流电流,或向第二感应线圈本身提供交流电流,或同时向两个感应线圈提供交流电流。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加热曲线。加热曲线可以指相应感应线圈的温度。为了加热到高温,可以同时向两个感应线圈供应交流电流。为了加热到较低温度或仅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的一部分,可以仅向第一感应线圈供应交流电流。随后,可以仅向第二感应线圈供应交流电流。
控制器可以连接到感应线圈和电源。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控制从电源向感应线圈供电。控制器可以包括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可以是可编程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或专用集成芯片(ASIC)或能够提供控制的其他电路。控制器可以包括其他电子部件。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调节向感应线圈的电流供应。电流可以在气溶胶生成装置激活之后连续地供应到感应线圈,或者可以间歇地供应,如基于逐口抽吸供应。
电源和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独立地改变供应到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中的每一者的交流电流的幅值。通过这种布置,由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生成的磁场的强度可以通过改变供应到每个线圈的电流的幅值而独立地变化。这可以促进方便可变的加热效应。例如,可以增加在启动期间提供给线圈中的一个或两个的电流的幅值,以减少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启动时间。
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能够斩断在DC/AC转换器的输入侧上的电流供应。这样,供应到感应线圈的电力可以通过占空比管理的常规方法来控制。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第一感应线圈可以形成第一电路的一部分。第一电路可以是共振电路。第一电路可以具有第一共振频率。第一电路可以包括第一电容器。第二感应线圈可以形成第二电路的一部分。第二电路可以是共振电路。第二电路可以具有第二共振频率。第一共振频率可以不同于第二共振频率。第一共振频率可以与第二共振频率相同。第二电路可以包括第二电容器。共振电路的共振频率取决于相应感应线圈的电感和相应电容器的电容。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可以具有开口端,气溶胶生成制品插入该开口端中。开口端可以是近端。腔可以具有与开口端相对的封闭端。封闭端可以是腔的底部。除了提供布置在底部中的空气孔口之外,封闭端可以是封闭的。腔的底部可以是平坦的。腔的底部可以是圆形的。腔的底部可以布置在腔的上游。开口端可以布置在腔的下游。腔可具有细长延伸部。腔可具有纵向中心轴线。纵向方向可以是在开口端与封闭端之间沿着纵向中心轴线延伸的方向。腔的纵向中心轴线可以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纵向轴线平行。
腔可以被构造为加热室。腔可以具有圆柱形形状。腔可以具有中空的圆柱形形状。腔可以具有圆形截面。腔可以具有椭圆形或矩形截面。腔可以具有对应于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外径的内径。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长度”是指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纵向方向、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纵向方向、或气溶胶生成装置或气溶胶生成制品的部件的纵向方向上的主要尺寸。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宽度”是指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横向方向、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横向方向、或气溶胶生成装置或气溶胶生成制品的部件的横向方向上在沿其长度的特定位置处的主要尺寸。术语“厚度”是指垂直于宽度的横向方向上的尺寸。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气溶胶形成基质”涉及能够释放可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的基质。可以通过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来释放此类挥发性化合物。气溶胶形成基质是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一部分。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气溶胶生成制品”指包括能够释放可以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制品。例如,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以是生成气溶胶的制品,该气溶胶可被使用者在系统的近端或使用者端处在烟嘴上抽取或抽吸而直接吸入。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以是一次性的。包括包含烟草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制品被称为烟草棒。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以插入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中。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气溶胶生成装置”是指与气溶胶生成制品相互作用以生成气溶胶的装置。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气溶胶生成系统”是指如本文进一步描述和说明的气溶胶生成制品与如本文进一步描述和说明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组合。在此系统中,气溶胶生成制品和气溶胶生成装置协作以生成可吸入的气溶胶。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近端”是指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使用者端或嘴端,并且术语“远端”是指与近端相对的端。当提及腔时,术语“近端”是指最靠近腔的开口端的区域,并且术语“远端”是指最靠近封闭端的区域。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游”和“下游”用以描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部件或部件部分相对于使用者在使用气溶胶生成装置期间在其上吸入的方向的相对位置。
如本文所使用的,“感受器组件”是指当经受变化的磁场时变热的导电元件。这可能是由于感受器组件中感应的涡流、磁滞损耗或涡流和磁滞损耗两者的结果。在使用期间,感受器组件定位成与接收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热接触或紧密热接近。以这种方式,气溶胶形成基质被感受器组件加热,以使得形成气溶胶。
感受器组件可以具有对应于对应感应线圈的形状的形状。感受器组件可以具有小于对应感应线圈的直径的直径,使得感受器组件可以布置在感应线圈的内部。
术语“加热区”是指腔的长度的一部分,其至少部分地由感应线圈围绕,使得放置在加热区中或加热区周围的感受器组件可被感应线圈感应加热。加热区可以包括第一加热区和第二加热区。加热区可以分成第一加热区和第二加热区。第一加热区可以由第一感应线圈围绕。第二加热区可以由第二感应线圈围绕。可以提供多于两个加热区。可以提供多个加热区。可以为每个加热区提供感应线圈。一个或多个感应线圈可以被布置成可移动以围绕加热区,并且被配置成用于加热区的分段加热。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线圈”可以与术语“电感线圈”或“感应线圈”或“感应器”或“感应器线圈”互换。线圈可以是连接到电源的驱动(初级)线圈。
可以通过独立地控制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来改变加热效应。可以通过为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提供不同配置来改变加热效应,从而在相同的施加电流下由每个线圈生成的磁场不同。例如,可以通过由不同类型的导线形成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来改变加热效应,从而在相同的施加电流下由每个线圈生成的磁场不同。可以通过独立地控制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并且通过为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提供不同的配置来改变加热效应,从而在相同的施加电流下由每个线圈生成的磁场不同。
感应线圈各自至少部分地围绕加热区设置。感应线圈可以在加热区的区域中仅部分地围绕腔的圆周延伸。感应线圈可以在加热区的区域中围绕腔的整个圆周延伸。
感应线圈可以是围绕腔的圆周的一部分或完全围绕腔的圆周设置的平面线圈。如本文所使用的,“平面线圈”意指绕组轴线正交于线圈所在的表面的螺旋缠绕的线圈。平面线圈可以位于平坦的欧几里德平面中。平面线圈可以位于弯曲平面上。例如,平面线圈可以在平坦的欧几里德平面中缠绕,随后被折弯以位于弯曲平面上。
有利地,感应线圈是螺旋形的。感应线圈可以是螺旋形的,并且围绕腔定位的中心空隙缠绕。感应线圈可以围绕腔的整个圆周设置。
感应线圈可以是螺旋形的和同心的。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可以具有不同的直径。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可以是螺旋形的和同心的,并且可以具有不同的直径。在此类实施方案中,两个线圈中的较小线圈可以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的较大线圈内。
第一感应线圈的绕组可以与第二感应线圈的绕组电绝缘。
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附加感应线圈。例如,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感应线圈和第四感应线圈,优选地与附加感受器相关联,优选地与不同的加热区相关联。
有利地,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具有不同的电感值。第一感应线圈可以具有第一电感,并且第二感应线圈可以具有小于第一电感的第二电感。这意味着对于给定电流由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生成的磁场将具有不同的强度。这可以有助于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的不同加热效应,同时向两个线圈施加相同幅值的电流。这可以降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控制要求。在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被独立激活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电感的感应线圈可以在与具有较低电感的感应线圈不同的时间被激活。例如,在操作期间,诸如在抽吸期间,可以激活具有较大电感的感应线圈,并且在操作之间,诸如在抽吸之间,可以激活具有较低电感的感应线圈。有利地,这可以有助于在不需要与正常使用相同的电力的情况下在使用之间维持腔内的升高的温度。此“预热”可以减少一旦恢复气溶胶生成装置使用的操作,腔返回到期望操作温度所花费的时间。替代地,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可以具有相同的电感值。
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可以由相同类型的导线形成。有利地,第一感应线圈由第一类型的导线形成,第二感应线圈由与第一类型的导线不同的第二类型的导线形成。例如,导线组成或截面可以不同。以这种方式,即使整个线圈几何形状相同,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的电感也可以不同。这可以允许相同或相似的线圈几何形状用于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这可以有利于更紧凑的布置。
第一类型的导线可包括第一导线材料,第二类型的导线可包括与第一导线材料不同的第二导线材料。第一导线材料和第二导线材料的电性能可以不同。例如,第一类型的导线可具有第一电阻率,第二类型的导线可具有与第一电阻率不同的第二电阻率。
用于感应线圈的合适材料包括铜、铝、银和钢。优选地,感应线圈由铜或铝形成。
在第一感应线圈由第一类型的导线形成并且第二感应线圈由与第一类型的导线不同的第二类型的导线形成的情况下,第一类型的导线可以具有与第二类型的导线不同的截面。第一类型的导线可具有第一截面,第二类型的导线可以具有与第一截面不同的第二截面。例如,第一类型的导线可具有第一截面形状,第二类型的导线可具有与第一截面形状不同的第二截面形状。第一类型的导线可具有第一厚度,第二类型的导线可以具有与第一厚度不同的第二厚度。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的导线的截面形状和厚度可以不同。
感受器组件可以由能够被感应加热到足以气溶胶化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温度的任何材料形成。下述关于感受器组件的实例和特征可应用于中心感受器装置和外围感受器装置中的一者或两者。用于感受器组件的合适材料包括石墨、钼、碳化硅、不锈钢、铌、铝、镍、含镍化合物、钛以及金属材料的复合物。优选的感受器组件包括金属或碳。有利地,感受器组件可以包括铁磁材料或由铁磁材料组成,例如铁素体铁、铁磁合金(诸如铁磁钢或不锈钢)铁磁颗粒和铁氧体。合适的感受器组件可以是铝或包括铝。感受器组件可以包括大于5%,优选地大于20%,更优选地大于50%或大于90%的铁磁性或顺磁性材料。优选的感受器组件可以加热到超过250摄氏度的温度。如本文所述,感受器组件的个别感受器优选地被构造成多孔的。
感受器组件可以由单个材料层形成。单个材料层可以是钢层。
感受器组件可包括非金属芯,其中在该非金属芯上设置有金属层。例如,感受器组件可包括形成于陶瓷芯或基质的外表面上的金属轨迹。
感受器组件可以由奥氏体钢层形成。一层或多层不锈钢可布置在奥氏体钢层上。例如,感受器组件可由在其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每一个上具有不锈钢层的奥氏体钢层形成。感受器组件可以包括单个感受器材料。感受器组件可以包括第一感受器材料和第二感受器材料。第一感受器材料可以设置成与第二感受器材料紧密物理接触。第一感受器材料和第二感受器材料可以紧密接触以形成整体感受器。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感受器材料为不锈钢,第二感受器材料为镍。感受器组件可以具有两层构造。感受器组件可由不锈钢层和镍层形成。
第一感受器材料和第二感受器材料之间的紧密接触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手段进行。例如,第二感受器材料可以镀、沉积、涂覆、包覆或焊接到第一感受器材料上。优选方法包括电镀、流电镀和包覆。
第二感受器材料可以具有低于500摄氏度的居里温度。在感受器放置在交变电磁场中时,第一感受器材料可以主要用于加热感受器。可使用任何合适的材料。例如,第一感受器材料可以是铝,或者可以是含铁材料,诸如不锈钢。第二感受器材料优选地主要用于指示感受器何时已达到特定温度,所述温度是第二感受器材料的居里温度。第二感受器材料的居里温度可以用于在操作期间调节整个感受器的温度。因此,第二感受器材料的居里温度应当低于气溶胶形成基质的燃点。用于第二感受器材料的合适材料可以包括镍和某些镍合金。第二感受器材料的居里温度可以优选地选择为低于400摄氏度、优选地低于380摄氏度、或低于360摄氏度。优选的是,第二感受器材料是被所选为具有与期望的最高加热温度基本上相同的第二居里温度的磁性材料。也就是说,优选地,第二感受器材料的居里温度与感受器应当加热到的温度大致相同以便从气溶胶形成基质生成气溶胶。第二感受器材料的居里温度可以例如在200摄氏度至400摄氏度的范围内、或在250摄氏度至360摄氏度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能优选的是,第一感受器材料和第二感受器材料被共层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手段形成共层压。例如,第一感受器材料的条带可以焊接或扩散结合到第二感受器材料的条带。替代地,第二感受器材料的层可以沉积或镀到第一感受器材料的条带上。
优选地,气溶胶生成装置是便携式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具有与常规雪茄或香烟相当的大小。系统可以是电操作吸烟系统。系统可以是手持式气溶胶生成系统。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具有约30毫米与约150毫米之间的总长度。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具有约5毫米与约30毫米之间的外径。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包括壳体。壳体可为细长的。壳体可包括任何合适材料或材料的组合。合适的材料的示例包括金属、合金、塑料或含有那些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复合材料,或适用于食物或药物应用的热塑性材料,例如聚丙烯、聚醚醚酮(PEEK)和聚乙烯。优选地,材料轻质并且无脆性。
壳体可以包括烟嘴。壳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空气入口。壳体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空气入口。烟嘴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空气入口和至少一个空气出口。烟嘴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空气入口。一个或多个空气入口可以在将气溶胶输送给使用者之前降低气溶胶的温度,并且可以在将气溶胶输送给使用者之前降低气溶胶的浓度。
替代地,可以将烟嘴作为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一部分来提供。使用者可以直接在气溶胶生成制品上抽吸,优选在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近端上抽吸。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烟嘴”是指被放置在使用者的嘴中以便从接收在壳体的腔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直接吸入由气溶胶生成装置生成的气溶胶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一部分。
空气入口可以构造为半开放入口。半开放入口优选地允许空气进入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防止空气或液体通过半开放入口离开气溶胶生成装置。举例来说,半开放入口可以是半透膜,其仅在一个方向上可透气,但在相反方向上不透气且不透液体。半开放入口还可例如是单向阀。优选地,半开放入口仅在满足特定条件时允许空气穿过所述入口,所述特定条件例如是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最小凹陷或穿过阀或膜的一定体积的空气。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空气入口,所述第一空气入口与所述腔流体连接,并且使得环境空气能够被抽吸到所述腔中;以及第二空气入口,所述第二空气入口与所述腔流体连接,并且使得环境空气能够被抽吸到所述腔中。所述第一空气入口可以被构造成与所述腔的中心部分流体连接。第一空气入口和第二空气入口中的一者或两者可包括多个单个空气入口。单个空气入口可以布置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壳体的相对侧处。腔的中心部分可以是其中布置中心感受器装置的腔的部分。腔的中心部分可以是中心感受器装置的中空内部。第一空气入口可以被构造成与中心感受器装置的中空内部流体连接,使得环境空气可以通过第一空气入口抽吸到中心感受器装置的中空内部中。所述第二空气入口可以被构造为与所述腔的外围部分流体连接。腔的外围部分可以是围绕外围感受器装置的腔的部分。单独的气流通道可以由第一空气入口和第二空气入口提供。第一空气入口和第二空气入口可以至少当气溶胶生成制品已插入到腔中时不流体连接在气溶胶生成装置内。当将气溶胶生成制品插入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中时,第一空气入口可以使得能够将环境空气通过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中空管状内部抽吸。中心感受器装置可以布置在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中空内部中。当将气溶胶生成制品插入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中时,第二空气入口可以使得能够将环境空气抽吸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周边。外围感受器装置可围绕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周边布置。通过两个单独的空气入口,通过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管状中空内部提供单独的气流,并且从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周边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中。
通过第一空气入口的气流和通过第二空气入口的气流中的一者或两者可单独地控制。通过第一空气入口的气流与通过第二空气入口的气流之间的比率可以是可控制的。第一空气入口和第二空气入口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以由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空气入口和所述第二空气入口中的一者或两者的横截面面积可以由控制器控制。
加热装置的操作可以由抽吸检测系统触发。替代地,加热装置可以通过按下在使用者抽吸期间保持的开关按钮来触发。抽吸检测系统可以被提供为传感器,其可以被构造为气流传感器以测量气流速率。气流速率是表征使用者每次通过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气流路径吸取的空气量的参数。当气流超过预定阈值时,可以由气流传感器检测到抽吸的开始。还可以在使用者激活按钮时检测到开始。
传感器还可以被构造作为压力传感器,以测量气溶胶生成装置内部的空气的压力,所述空气由使用者在抽吸期间吸取通过装置的气流路径。传感器可被配置为测量气溶胶生成装置外部的环境空气的压力与由使用者抽吸通过该装置的空气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或压力降。空气的压力可以在空气入口、装置的烟嘴、诸如加热室的腔或空气流过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内的任何其他通路或室处被检测到。当使用者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上抽吸时,在装置内部形成负压或真空,其中负压可以由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术语“负压”应理解为相对于环境空气的压力相对较低的压力。换句话说,当使用者在装置上抽吸时,抽吸通过装置的空气具有比装置外部的环境空气的压力低的压力。如果压力差超过预定阈值,则可以由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抽吸的开始。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激活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使用者界面,例如,用于发起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加热的按钮或用于指示气溶胶生成装置或气溶胶形成基质的状态的显示器。
气溶胶生成系统是气溶胶生成装置和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一个或多个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组合。然而,气溶胶生成系统可以包括附加部件,例如用于对电动的或电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车载电源进行充电的充电单元。
本发明还可涉及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如本文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和如本文所述的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
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为基本上圆柱形的形状。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以是大体上细长的。气溶胶生成制品,优选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基质部分,可包括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可限定圆柱形中空中心芯。气溶胶生成制品,优选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基质部分,可包括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可以围绕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布置。
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基质部分可以插入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中。在插入基质部分期间,基质部分可夹在中心感受器装置与外围感受器装置之间。在插入基质部分之后,中心感受器装置可布置在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基质部分的圆柱形中空中心芯内。中心感受器装置可以接触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中心感受器装置可以不接触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通过第一气流通道抽吸到中心感受器装置中的环境空气可由中心感受器装置加热。此外,中心感受器装置可以加热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通过使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的基质挥发,可生成气溶胶。气溶胶可以通过气溶胶生成制品,特别是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均质化部分和过滤器部分从下游抽吸。气溶胶可以通过中心感受器装置的中心感受器之间的间隙抽吸。
在将气溶胶生成制品部分的基质部分插入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中之后,可以围绕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基质部分布置外围感受器装置。外围感受器装置可以接触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外围感受器装置可以不接触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环境空气可通过第二气流通道抽吸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周边中并且朝向外围感受器装置抽吸。此空气可通过外围感受器装置加热。此外,外围感受器装置可以加热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通过使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的基质挥发,可生成气溶胶。这种气溶胶可以通过气溶胶生成制品,特别是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以及随后通过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均质化部分和过滤器部分从下游抽吸。
由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的中心感受器装置的加热动作生成的气溶胶可以与由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的外围感受器装置的加热动作生成的气溶胶混合。气溶胶可以在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基质部分下游混合。气溶胶可以在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均质化部分中混合。
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可以与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不同。所述两个层在组成、结构或厚度方面可以不同。所述组合物可以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的调味剂或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材料(例如,烟草)中的一者或两者。所述结构可包括多孔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开孔泡沫、挤出流延叶中的一者或多者。
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和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可以同轴对准。
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可以是含尼古丁层。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可以不包括烟草。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可以是含烟草层。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可以不包括尼古丁或仅包括可忽略量的尼古丁。
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可以是凝胶层。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可以是凝胶层。
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的熔点可以与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的熔点不同。
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与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的气溶胶形成基质不同。优选地,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被构造为尼古丁层和调味剂层中的一者或两者。优选地,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被构造为包括烟草和气溶胶形成剂的主要气溶胶形成层。因此,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可以被构造成生成可吸入气溶胶,而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可以被构造成影响特征,例如气溶胶的调味剂或尼古丁含量。
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可包括香料,优选薄荷醇。
膜可布置在所述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与所述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之间。膜可被构造为薄膜。膜可被构造为箔。膜可以是以下中的任一种:蒸气、气体或气溶胶可渗透的。膜优选地构造成气溶胶可渗透的。膜可被构造为过滤器。膜可被构造成过滤气溶胶中所含的较大颗粒,但可渗透较小颗粒。
所述制品还可以包括在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和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下游的均质化部分。所述均质化部分可以是过滤器部分。所述均质化部分可以是中空过滤器部分。所述均质化部分可以是中空乙酸纤维素管。所述均质化部分可以被构造成用于冷却气溶胶。所述均质化部分可直接邻接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和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中的一者或两者。所述均质化部分可以与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和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中的一者或两者对准。优选地,均质化部分是中空的,且均质化部分的内径与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的内径相同或基本上相同。所述均质化部分可以包括香料。所述均质化部分可以包括胶囊或圆盘。胶囊或圆盘可以包括香料。胶囊或圆盘可以居中布置在均质化部分内。
气溶胶生成制品还可以包括在均质化部分下游的烟嘴过滤器。烟嘴过滤器可以是乙酸纤维素过滤器。烟嘴过滤器可以由乙酸纤维素丝带制成。烟嘴过滤器可以是圆柱形过滤器。烟嘴过滤器可以不是中空过滤器。烟嘴过滤器可包括纤维,优选线性纵向低密度纤维。
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可以由包装物限定。包装物可以由包装纸制成。包装物可以由香烟包装纸制成。包装物可以由标准香烟包装纸制成。替代地,包装物可以是烟草纸。烟草纸可具有避免以不希望的方式影响味道的益处。包装物可具有两个开口端。当包装物围绕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包裹时,两个开口端可以重叠。两个端部可通过重叠区域中的粘合剂接合。包装物可以是空气可透过的。
本发明还可以涉及一种制造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气溶胶形成基质的第一片材,
在所述第一片材上提供第二气溶胶形成基质的第二片材,
卷绕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从而形成中空管状气溶胶生成制品。
作为将第一气溶胶形成基质提供为第一片材且将第二气溶胶形成基质提供为第一片材上的第二片材且卷绕所述片材中的一者或两者的替代,可采用挤出工艺。在挤出工艺中,第一气溶胶形成基质可单独或与第二气溶胶形成基质一起挤出。在挤出工艺中,第一气溶胶形成基质可被挤出以形成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在挤出工艺中,第二气溶胶形成基质可被挤出以形成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第二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可以围绕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布置。如果第一气溶胶形成基质和第二气溶胶形成基质中的一者或两者作为凝胶提供,则借助于挤出工艺制造气溶胶生成制品可能是特别有益的。
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可被卷绕,使得所述片材的相对边缘接触。在卷绕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期间或在卷绕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之后,包装纸可以围绕气溶胶形成基质的第二片材包裹。包装纸可以是空气可透过的。
在提供第一片材之后,膜可以放置在第一片材上。第二片材可以设置在膜上。膜可以是薄膜或箔。
所述方法可包括另一步骤:在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和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下游提供如本文所述的均质化部分。
所述方法可包括另一步骤:在均质化部分下游提供如本文所述的烟嘴过滤器。
下文中描述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是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和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的气溶胶形成基质中的一者或两者。优选地,在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中可使用含有尼古丁或调味剂/香料的气溶胶形成基质,而在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中可使用含有烟草的气溶胶形成基质。
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尼古丁。含尼古丁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是尼古丁盐基质。
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基于植物的材料。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烟草。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含有烟草的材料,材料包括在加热时从气溶胶形成基质释放的挥发性烟草调味剂化合物。替代地,气溶胶形成基质可包括非烟草材料。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均化的植物基质料。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含均化的烟草材料。均质烟草材料可以通过凝聚颗粒烟草形成。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均质烟草材料的聚集的卷曲片材。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卷曲片材”表示具有多个大致平行的脊或皱折的片材。
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至少一种气溶胶形成剂。气溶胶形成剂是任何合适的已知化合物或化合物的混合物,该化合物在使用中有利于形成致密且稳定的气溶胶并且在系统的操作温度下基本上耐热降解。合适的气溶胶形成剂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并且包括但不限于:多元醇,例如三甘醇,1,3-丁二醇和甘油;多元醇的酯,例如甘油单、二或三乙酸酯;和一元、二元或多元羧酸的脂肪酸酯,例如二甲基十二烷二酸酯和二甲基十四烷二酸酯。优选的气溶胶形成剂是多元醇或其混合物,诸如三甘醇、1,3-丁二醇。优选地,气溶胶形成剂是甘油。如果存在的话,均质烟草材料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含量按干重计可以等于或大于5重量百分比,优选按干重计为约5重量百分比至约30重量百分比。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其他添加剂和成分,诸如香料。
气溶胶生成制品和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可以被布置成使得气溶胶生成制品被部分地接收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中。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和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以被布置成使得气溶胶生成制品被完全容纳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内。
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以具有一定长度和基本上垂直于所述长度的圆周。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被提供为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气溶胶生成段。气溶胶生成段的形状可以是基本上圆柱形的。气溶胶生成段可以是基本上细长的。气溶胶生成段也可以具有一长度和基本上垂直于该长度的圆周。
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以具有在大约30毫米至大约100毫米之间的总长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总长度为大约45毫米。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以具有大约5毫米至大约12毫米之间的外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外径可为大约7.2毫米。
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作为气溶胶生成段提供,其长度在约7毫米至约15毫米之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气溶胶形成段可具有约10毫米的长度。可替代地,气溶胶生成段可以具有大约12毫米的长度。
气溶胶生成段的外径优选大致等于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外径。气溶胶生成段的外径可以在大约5毫米至大约12毫米之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气溶胶生成段可以具有大约7.2毫米的外径。
气溶胶生成制品可包括过滤器滤嘴段。所述过滤器滤嘴段可被构造为烟嘴过滤器。过滤器滤嘴段可以位于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下游端。过滤器滤嘴段可以是乙酸纤维素过滤器滤嘴段。过滤器滤嘴段可以是中空乙酸纤维素过滤器滤嘴段。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过滤器滤嘴段的长度大约为7毫米,但是其长度可以在大约5毫米至大约10毫米之间。
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以包括外包装纸。外纸质包装物可被构造为本文所述的包装纸。外纸质包装物可以延伸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全长。外纸质包装物可以被构造成连接并保持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不同元件。
此外,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以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与过滤器滤嘴段之间的分隔物。分隔物可以为大约18毫米,但是可以在大约5毫米至大约25毫米的范围内。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包括弹性密封元件。弹性密封元件可以布置在腔的下游端。弹性密封元件可以围绕腔的下游端布置。弹性密封元件可以具有圆形形状。弹性密封元件可以具有便于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漏斗形状。在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以将气溶胶生成制品保持在适当位置之后,弹性密封元件可以向气溶胶生成制品施加压力。在将气溶胶生成制品插入到腔中之后,弹性密封元件可邻接气溶胶生成制品。弹性密封元件可以是空气不可渗透的,以防止空气除了通过气溶胶生成制品逸出之外从腔中逸出。
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以包括隔热元件。隔热元件可以围绕腔布置。隔热元件可布置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壳体与腔之间。隔热元件可以是管状的。隔热元件可以与感应加热组件同轴地对准,优选与外围感受器装置同轴地对准。
关于一个实施方案描述的特征可以同样应用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案。
附图说明
将参考附图仅通过举例方式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横截面视图;
图2示出了用于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的横截面图;
图3示出了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实施方案;以及
图4示出了通过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气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气溶胶生成装置10和气溶胶生成制品12。换言之,图1示出了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10和气溶胶生成制品12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气溶胶生成装置10包括用于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12的腔14。当气溶胶生成制品12插入到腔14中时,气溶胶生成制品12的基质部分16插入到腔14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2的过滤器部分18从腔14伸出,使用者可以在气溶胶生成制品12的过滤器部分18上直接抽吸。
在腔14的下游端22处布置弹性密封元件20。弹性密封元件20被构造成帮助将气溶胶生成制品12插入腔14中,并且在将气溶胶生成制品12插入到腔14中之后保持气溶胶生成制品12。弹性密封元件20具有漏斗形状。弹性密封元件20具有围绕腔14的下游端22的圆形形状。
气溶胶生成装置10包括感应组件。感应组件包括感应线圈24。感应组件还包括感受器组件。感受器组件优选地包括中心感受器装置26和外围感受器装置28。中心感受器装置26布置在外围感受器装置28内。在中心感受器装置26与外围感受器装置28之间,提供用于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12的腔14。腔14具有中空管状筒形体积。
气溶胶生成制品12夹在中心感受器装置26与外围感受器装置28之间。中心感受器装置26和外围感受器装置28可布置成彼此远离,以便将气溶胶生成制品12保持在腔14内。中心感受器装置26与外围感受器装置28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同或略微小于气溶胶生成制品12的外径与气溶胶生成制品12的内径之间的距离。气溶胶生成制品12的基质部分16优选地是中空管状基质部分16。因此,气溶胶生成制品12的基质部分16可在中心感受器装置26上方推动。在这种情况下,中心感受器装置26穿透到气溶胶生成制品12的基质部分16的中空管状体积中。与此同时,外围感受器装置28邻接气溶胶生成制品12的基质部分16的周边。
图1还示出第一空气入口30和第二空气入口32。第一空气入口30与中心感受器装置26流体连接。中心感受器装置26优选地是中空的。气流能够从第一空气入口30朝向中心感受器装置26的中空内部,并向下游从气溶胶生成装置10的腔14出来。第二空气入口32与外围感受器装置28的周边流体连接。当气溶胶生成制品12插入到腔14中时,提供两个单独的气流。来自第一空气入口30的第一气流流过气溶胶生成制品12的中空内部体积。来自第二空气入口32的第二气流从气溶胶生成制品12的周边流入气溶胶生成制品12中,并且进一步向下游流动从气溶胶生成装置10的腔14出来。
图3中所示的气溶胶生成制品12的基质部分16优选地包括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38和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40。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38布置在基质部分16的内部并且由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40包围。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38优选地包括尼古丁基质和调味剂基质中的一者或两者。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40优选地包括烟草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提供两个分开的气流,可以调整第一气流以影响所生成的气溶胶的尼古丁和调味剂中的一者或两者,并且可以调整第二气流以从烟草基质生成所需的气溶胶。
第一空气入口30和第二空气入口32可被构造成可调整的。具体地说,第一空气入口30和第二空气入口32中的一者或两者的横截面面积可被构造成可调整的。以此方式,可以通过调整通过第一空气入口30和第二空气入口32中的一者或两者的气流来调整所生成的气溶胶的特性,例如尼古丁含量和调味剂。
为了调整第一空气入口30和第二空气入口32中的一者或两者,气溶胶生成装置10可包括控制器42。控制器42还可以被配置成控制感应组件的操作。具体地,控制器42可以被配置成控制从电源向感应线圈24的电能供应。电源44可以配置为电池。
图2更详细地示出了气溶胶生成装置10的近端部分。在图2中,可清楚地看到用于插入气溶胶生成装置10的腔14。在腔14内,布置包括个别中心感受器34的中心感受器装置26。围绕中心感受器装置26,布置包括多个外扩叶片形状外围感受器36的外围感受器装置28。
感应线圈24围绕感受器装置布置。感应线圈24围绕腔14。在腔14的上游区域中,布置第一气流通道46。第一气流通道46将第一空气入口30与中心感受器装置26的中空内部流体连接。邻近第一气流通道46,布置第二气流通道48。第二气流通道48将第二空气入口32与外围感受器装置28的周边流体连接。
图3示出了气溶胶生成制品12的实施方案,更具体地说,是气溶胶生成制品12的基质部分16的实施方案。气溶胶生成制品12的基质部分16包括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38。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38邻近气溶胶生成制品12的中空内部布置。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38被构造为尼古丁层和调味剂层中的一者或两者。围绕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38,布置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40。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40被构造为含烟草的气溶胶形成层。在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38与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40之间,可提供诸如薄膜或箔等膜。限定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40,可布置包装纸。
图4更详细地示出了通过气溶胶生成装置10的气流。气流由箭头指出。提供两个单独的气流通道46、48。第一气流通道46在第一空气入口30处开始且将中心感受器装置26的中空内部与第一空气入口30流体连接。来自第一气流通道46的空气在中心感受器装置26的基部处进入中心感受器装置26。可以在中心感受器装置26内部形成气溶胶。可以通过由中心感受器装置26加热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38以及中心感受器装置26内部的空气来形成气溶胶。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38的基质通过中心感受器板装置26的热而挥发。空气与第一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38之间的接触区域可通过个别中心感受器34之间的间隙和通过将中心感受器34提供为多孔感受器来优化。挥发性基质由流过中心感受器装置26的空气夹带。所生成的气溶胶在下游朝向气溶胶生成制品12的过滤器部分18流过中心感受器装置26。过滤器部分18可包括均质部分50,例如中空乙酸纤维素管,用于冷却紧邻基质部分16和基质部分下游的气溶胶。在均质化部分的下游,乙酸纤维素丝束过滤器52可以设置在气溶胶生成制品12中。
第二气流通道48在第二空气入口32处开始。在气溶胶生成制品12插入到腔14中之后,第二气流通道48将第二空气入口32与气溶胶生成制品12的基质部分16的周边流体连接。基质部分16的周边可以是腔14的部分。外围感受器装置28布置在基质部分16的周边中并且优选地与基质部分16接触。空气与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40之间的接触区域可通过个别外围感受器36之间的间隙和通过将外围感受器36提供为多孔感受器来优化。来自第二气流通道48的空气可夹带由外围感受器装置28加热的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40的挥发性基质。气溶胶可通过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40在下游抽吸。随后,可以将气溶胶吸入气溶胶生成制品12的过滤器部分18中。在气溶胶生成制品12的过滤器部分18中,借助于中心感受器装置26的加热在气溶胶生成制品12内生成的气溶胶可以与通过外围感受器装置28加热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40生成的气溶胶混合。包装物可以围绕气溶胶生成制品12的基质部分16布置。包装物优选地是空气可渗透的,使得来自第二气流通道48的空气可进入第二管状气溶胶形成基质层40中。

Claims (17)

1.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
腔,所述腔用于接收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以及
感应加热装置,其中所述感应加热装置包括感应线圈和感受器组件,
其中所述感受器组件包括居中布置在所述腔内的中心感受器装置和远离并围绕所述中心感受器装置布置的外围感受器装置;并且以下当中的一者或多者成立:所述中心感受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中心感受器,所述至少两个中心感受器能够在所述至少两个中心感受器之间实现侧向气流;所述外围感受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外围感受器,所述至少两个外围感受器能够在所述至少两个外围感受器之间实现侧向气流;以及所述中心感受器装置和所述外围感受器装置中的一者或两者包括一个或多个多孔感受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以下当中的一者或两者成立:至少一个间隙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中心感受器之间,以及至少一个间隙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外围感受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间隙被构造为细长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间隙平行于所述腔的纵向轴线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间隙被构造为横向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中心感受器是细长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中心感受器的下游端部部分是圆化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中心感受器的所述下游端部部分朝向所述腔的中心纵向轴线向内弯曲。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中心感受器装置和所述外围感受器装置中的一者或两者围绕所述腔的中心纵向轴线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中心感受器装置和所述外围感受器装置中的一者或两者是中空的,或者其中所述中心感受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中心感受器,所述至少两个中心感受器在所述中心感受器之间限定中空腔,或者其中所述外围感受器装置在所述外围感受器装置与所述中心感受器装置之间限定环形中空圆柱形腔。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中心感受器装置和所述外围感受器装置中的一者或两者具有环形横截面,或者其中所述中心感受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中心感受器,所述至少两个中心感受器限定具有环形横截面的中空腔,或者其中所述外围感受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外围感受器,所述至少两个外围感受器限定具有环形横截面的中空腔。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外围感受器装置包括细长感受器,或圆柱形感受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细长感受器是叶片形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外围感受器装置的下游端部部分是扩张的。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外围感受器装置具有的内径大于所述中心感受器装置的内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中心感受器装置和所述外围感受器装置同轴地布置。
17.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
CN202080062081.1A 2019-09-19 2020-09-16 能够实现侧向气流的感应加热器 Active CN1143404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9198281 2019-09-19
EP19198281.8 2019-09-19
PCT/EP2020/075886 WO2021053028A1 (en) 2019-09-19 2020-09-16 Induction heater enabling lateral airflow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0424A CN114340424A (zh) 2022-04-12
CN114340424B true CN114340424B (zh) 2024-03-12

Family

ID=67998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2081.1A Active CN114340424B (zh) 2019-09-19 2020-09-16 能够实现侧向气流的感应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69715A1 (zh)
EP (1) EP4030946B1 (zh)
JP (1) JP7357776B2 (zh)
KR (1) KR20220047364A (zh)
CN (1) CN114340424B (zh)
WO (1) WO20210530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68790A1 (en) * 2021-06-24 2022-12-29 Jt International Sa An aerosol generating article comprising a susceptor
CN113662271A (zh) * 2021-08-09 2021-11-19 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加热结构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3729298A (zh) * 2021-09-03 2021-12-03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WO2023066774A1 (en) * 2021-10-20 2023-04-27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Cartridge for inductively heated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WO2023070270A1 (en) * 2021-10-25 2023-05-04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having a restricted airflow pathway
WO2023148910A1 (ja) * 2022-02-04 2023-08-10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香味吸引器及び喫煙システム
KR20240028726A (ko) * 2022-08-25 2024-03-05 주식회사 케이티앤지 에어로졸 발생 시스템 및 에어로졸 발생 물품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5291A (zh) * 2014-07-28 2014-10-15 川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电磁加热的烟草抽吸系统
KR20180124739A (ko) * 2017-05-11 2018-11-21 주식회사 케이티앤지 궐련의 종류별로 에어로졸 생성장치에 포함된 히터의 온도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궐련의 종류별로 히터의 온도를 제어하는 에어로졸 생성장치
WO2019030363A1 (en) * 2017-08-09 2019-02-14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WITH FLAT INDUCTION COIL
WO2019137235A1 (zh) * 2018-01-13 2019-07-18 深圳市新宜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磁感应的热场加热不燃烧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03550B2 (en) 2003-01-30 2004-10-12 Philip Morris Usa Inc. Inductive cleaning system for removing condensates from electronic smoking systems
PL2797445T3 (pl) * 2011-12-30 2016-11-30 Urządzenie do tworzenia aerozolu z ulepszonym rozkładem temperatury
TWI669072B (zh) 2014-05-21 2019-08-21 瑞士商菲利浦莫里斯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電熱式霧劑產生系統及用於此系統中之匣筒
GB2546921A (en) 2014-11-11 2017-08-02 Jt Int Sa Electronic vapour inhalers
US10806181B2 (en) * 2017-12-08 2020-10-20 Rai Strategic Holdings, Inc. Quasi-resonant flyback converter for an induction-based aerosol delivery device
CN207766584U (zh) 2018-01-31 2018-08-24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装置及电子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5291A (zh) * 2014-07-28 2014-10-15 川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电磁加热的烟草抽吸系统
KR20180124739A (ko) * 2017-05-11 2018-11-21 주식회사 케이티앤지 궐련의 종류별로 에어로졸 생성장치에 포함된 히터의 온도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궐련의 종류별로 히터의 온도를 제어하는 에어로졸 생성장치
WO2019030363A1 (en) * 2017-08-09 2019-02-14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WITH FLAT INDUCTION COIL
WO2019137235A1 (zh) * 2018-01-13 2019-07-18 深圳市新宜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磁感应的热场加热不燃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53028A1 (en) 2021-03-25
JP7357776B2 (ja) 2023-10-06
EP4030946B1 (en) 2023-09-06
KR20220047364A (ko) 2022-04-15
US20220369715A1 (en) 2022-11-24
JP2022549131A (ja) 2022-11-24
CN114340424A (zh) 2022-04-12
EP4030946A1 (en) 2022-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40424B (zh) 能够实现侧向气流的感应加热器
EP4030942B1 (en) Hollow aerosol-generating article with tubular substrate layers
US20220338545A1 (en)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with axially movable induction heater
CN114340425B (zh) 包括中心和外围感受器的感应加热器
CN114245714B (zh) 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弹性密封元件
US20220338549A1 (en)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comprising separate air inlets
EP4030948B1 (en)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comprising air inlets for central and peripheral airflow
RU2798249C1 (ru) Генерирующее аэрозоль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содержащая генерирующее аэрозоль устройство
RU2782779C1 (ru) Индукционный нагреватель, содержащий центральный и периферийный сусцепторы
US20220287369A1 (en) Thermal insulation for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