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34120A - 一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34120A
CN114334120A CN202111644195.XA CN202111644195A CN114334120A CN 114334120 A CN114334120 A CN 114334120A CN 202111644195 A CN202111644195 A CN 202111644195A CN 114334120 A CN114334120 A CN 1143341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triode
specimen
diod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441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34120B (zh
Inventor
李铭
杨永俊
郭孝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Institute Of Reproductive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nan Birth Defect Interven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Institute Of Reproductive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nan Birth Defect Interven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Institute Of Reproductive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nan Birth Defect Interven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iled Critical Henan Institute Of Reproductive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nan Birth Defect Interven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11164419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341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34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4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34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41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系统,包括标本收集组件,标本收集组件与设置在检验工作站的监控主机通信连接,标本收集组件包括标本箱,标本箱的腔体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用于放置标本的支撑槽,支撑板下设有用于检测标本的检测计时模块,支撑板和检测计时模块之间设有弹性支撑机构;检测计时模块的输入端与供电模块电连接,检测计时模块的输出端与监控主机通信连接,且检测计时模块根据标本检测的结果对温度控制模块的导通和关闭进行控制;温度控制模块设置在标本箱的腔体内,且温度控制模块与供电模块电连接。本发明通过检测计时模块对标本的放置时间进行计时,通过温度控制模块对标本空间温度进行调整,确保了标本送检的实时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检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医学检验分析前阶段又称检验前过程(pre-examination process),此阶段从临床医生申请检验开始,包括检验项目的要求、患者的准备、原始样本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部进行传递,直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结束。在检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约占70%,因此分析前的质量保证,对减少检验误差、提高检验质量尤为重要。对医学检测分析前标本质量不合格的原因研究发现,在对尿液、粪便样本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时,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采集量少、样本被污染、送检不及时;在对痰液、咽拭子、分泌物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时,发现未按规范采集、不及时送检、条形码不清楚、涂改为主要原因。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往检验科,一般不得超过1h,且许多检测项目对标本离体后的保存有特殊要求,如天冷时白带、精液标本应保温送检,标本送院外检测血清或血浆成分时,血清或血浆应在4-10℃条件下运送。
发明内容
针对医学检验标本送样不及时及标本温度影响容易导致医学检验前期标本质量不合格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系统。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系统,包括标本收集组件,所述标本收集组件与设置在检验工作站的监控主机通信连接,所述标本收集组件包括标本箱,标本箱的腔体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部设有用于放置标本的支撑槽,支撑板的下部设有用于检测标本的检测计时模块,支撑板和检测计时模块之间设有弹性支撑机构;所述检测计时模块的输入端与供电模块电连接,检测计时模块的输出端与监控主机通信连接,且检测计时模块根据标本检测的结果对温度控制模块的导通和关闭进行控制;所述温度控制模块设置在标本箱的腔体内,且温度控制模块与供电模块电连接。
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变压器T1,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与市电交流源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与整流桥B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B1的一个输出端与电解电容C1的正极、电容C2的一端、稳压芯片U1的输入端连接,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与电解电容C3的正极、电阻R2的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电容C4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池BT1的正极、二极管D2的正极、检测计时模块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常开开关K1-1的一端连接,常开开关K1-1的另一端与检测计时模块的压力传感器U2的电源端、常闭开关K1-2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1的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继电器K1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电解电容C1的负极、电容C2的另一端、稳压芯片U1的接地端、整流桥B1的另一输出端、电池BT1的负极、电解电容C3的负极、电容C4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常闭开关K1-2的另一端连接,且常闭开关K1-2和常开开关K1-1均受继电器K1的控制。
所述检测计时模块包括用于检测标本压力信号的压力传感器U2,当支撑槽内放置标本时,压力传感器U2与弹性支撑机构的下部相接触;所述压力传感器U2的电源端与供电模块电连接,压力传感器U2的输出端与比较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比较控制器根据标本检测的结果对计时报警器和温度控制模块的导通和关闭进行控制,且压力传感器U2的接地端接地;所述计时报警器与供电模块电连接,且计时报警器与监控主机通信连接。
所述比较控制器包括电阻R4,电阻R4的一端与压力传感器U2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6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与可变电阻R7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连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5的正极、继电器K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继电器K2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可变电阻R7的另一端均与供电模块的电池BT1的正极连接,且继电器K2对计时报警器和温度控制模块的导通和关闭进行控制;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阻R8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计时报警器包括常开开关K2-1,常开开关K2-1的一端与供电模块的电池BT1的正极连接,常开开关K2-1的另一端与电阻R11的一端、时基芯片U3的第4引脚、时基芯片U3的第8引脚、电阻R10的一端、二极管D11的正极连接,且常开开关K2-1受比较控制器的控制;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时基芯片U3的第7引脚、时基芯片U3的第6引脚、时基芯片U3的第2引脚、电解电容C6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6的负极与电感L1的一端、可变电容C8的一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与滑动变阻器R12的调节端连接,滑动变阻器R12的上端与时基芯片U3的第3引脚连接,时基芯片U3的第5引脚与二极管D11的负极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与可变电容C9的另一端、发射器E1连接,可变电容C9的另一端、滑动变阻器R12的下端、电解电容C6的负极、时基芯片U3的第1引脚、三极管Q4的发射极、可变电容C8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发射器E1与监控主机通信连接。
所述弹性支撑机构包括传导柱,且传导柱的外侧套设有弹性支撑件;所述传导柱的上部和弹性支撑件的上部均与支撑板的下部固定连接,标本箱的底部设有固定槽,弹性支撑件的下部位于固定槽内;当支撑槽内放置标本时,传导柱的下部与检测计时模块的压力传感器U2的上部相接触,且压力传感器U2固定设置在固定槽的底部。
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包括常开开关K2-2,常开开关K2-2的一端与供电模块连接,常开开关K2-2的另一端与温度检测器的输入端连接,温度检测器的输出端与温度调节器连接,且常开开关K2-2受检测计时模块的控制。
所述温度检测器包括温度传感器U4,温度传感器U4的电源端通过电阻R13与常开开关K2-2连接,温度传感器U4的输出端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电容C10的一端、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电阻R17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电阻R15的一端、温度调节器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常开开关K2-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温度调节器包括稳压管D7,稳压管D7的负极与温度检测器的输出端、电阻R19的一端连接,稳压管D7的正极与电阻R22的一端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制冷片的正极连接,制冷片的负极与电阻R23的一端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电阻R25的一端、常开开关K2-2的另一端、可变电阻R20的一端连接;所述可变电阻R20的另一端与电阻R21的一端、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瞬态抑制二极管D9的一端连接,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AR2的输出端与瞬态抑制二极管D9的另一端、电阻R2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9的发射极与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与加热板的正极、二极管D10的负极连接,加热板的负极、二极管D10的正极、三极管Q8的发射极、电阻R21的另一端均接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供电模块对压力传感器U2进行不间断电源供应,确保了标本检验前实时对标本的放置时间和所在空间的温度进行控制;当压力传感器U2检测到标本时,启动计时报警器和温度控制模块,通过计时报警器对标本的放置时间进行计时提醒,避免工作人员遗忘标本或标本送检不及时影响标本质量,通过温度控制模块对腔体内的温度进行控制,温度较高时通过制冷片降温,温度较低时通过加热板升温,以对标本箱腔体内的温度进行实时调整,降低标本检验前温度对标本的影响,提高检验质量,确保对标本送检过程中的全程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标本箱的俯视图。
图2为标本箱的剖视图。
图3为供电模块和检测计时模块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4为温度控制模块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为标本箱,2-1为定位孔,2-2为支撑槽,3为加热板,4为制冷片,5为支撑板,6为固定槽,7为传导柱,8为弹性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LIS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即实验室的检验科信息系统,它是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包括检验工作站、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审核工作站、血库管理等几个功能模块,功能模块间相互配合,可以极大地提高检验的效率、效益。
一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系统,包括标本收集组件,所述标本收集组件与设置在检验工作站的监控主机通信连接,所述标本收集组件包括标本箱1,标本箱1的腔体内水平设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上部设有用于放置标本的支撑槽2-2,标本箱1箱体的上部设有定位孔2-1,定位孔2-1和支撑槽2-2一一对应设置,且支撑槽2-2的底部设有与装有标本的试管相匹配的凹部,确保放置试管后不会倾斜,避免标本溢出。支撑板5的下部设有检测计时模块,检测计时模块用于检测支撑槽2-2内是否有放置装有标本的试管,当装有标本的试管放入支撑槽2-2内后,检测计时模块开始计时,若超过设计的放置时间时,检测计时模块会发送报警信息给到检验工作站的监控主机,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取拿标本,为标本的质量提供保障。支撑板5和检测计时模块之间设有弹性支撑机构;所述弹性支撑机构包括传导柱7,传导柱7的外侧套设有弹性支撑件8;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撑件8为弹簧,传导柱7的上部和弹簧的上部均与支撑板5的下部固定连接,且传导柱7位于支撑板5的中部。所述标本箱1底部的中部固定设有固定槽6,固定槽6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固定槽的直径略大于弹簧的外径,避免干涉,弹簧的下部固定在固定槽6的底部,避免反弹;当支撑槽2-2内放置标本时,传导柱7的下部与检测计时模块的压力传感器U2的上部相接触,方便压力传感器U2测量压力值,进而根据检测到的压力值判断是否有标本置入标本箱;当支撑槽2-2内未放置标本时,传导柱7的下部不与压力传感器U2的上部接触,压力传感器U2与固定槽6的底部相固定,且压力传感器U2位于弹簧的内部但不与弹簧相接触。
所述检测计时模块的输入端与供电模块电连接,检测计时模块的输出端与监控主机通信连接,且检测计时模块根据标本检测的结果对温度控制模块的导通和关闭进行控制;所述温度控制模块设置在标本箱1的腔体内,且温度控制模块与供电模块电连接。供电模块为检测计时模块和温度控制模块提供电源,当检测计时模块利用压力传感器U2检测到标本时,开始对标本的放置时间进行计时,并同时开启温度控制模块对标本箱内的温度进行调节,若标本的放置时间超过50分钟,检测计时模块即发送报警信息给监控主机。
供电模块包括变压器T1,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与市电交流源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与整流桥B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B1的一个输出端与电解电容C1的正极、电容C2的一端、稳压芯片U1的输入端连接,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与电解电容C3的正极、电阻R2的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电容C4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池BT1的正极、二极管D2的正极、检测计时模块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常开开关K1-1的一端连接,常开开关K1-1的另一端与检测计时模块的压力传感器U2的电源端、常闭开关K1-2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1的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继电器K1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电解电容C1的负极、电容C2的另一端、稳压芯片U1的接地端、整流桥B1的另一输出端、电池BT1的负极、电解电容C3的负极、电容C4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常闭开关K1-2的另一端连接,且常闭开关K1-2和常开开关K1-1均受继电器K1的控制。稳压芯片U1的型号为LM7805,变压器T1对交流源进行降压后传输到整流桥B1对降压后的交流电进行整流,整流后的直流电再传输到稳压芯片U1进行稳压,确保为检测计时模块和温度控制模块提供稳定的电源。当外部交流源断电或者工作人员移动标本箱到检验工作站时,稳压芯片U1输出低电平,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K1得电,常开开关K1-1闭合、常闭开关K1-2打开,由电池BT1供给电源给检测计时模块;当外部交流源正常接入时,由交流源整流后的直流电供给电源给检测计时模块,同时通过二极管D1和电阻R1给电池BT1充电,保证了电池BT1的电量,同时确保移动标本箱时也对标本进行检测,确保了检验过程中标本质量的全程控制。
所述检测计时模块包括用于检测标本压力信号的压力传感器U2,当支撑槽2-2内放置标本时,压力传感器U2与传导柱7的下部相接触,标本的压力通过传导柱传输到压力传感器U2上,压力传感器U2对标本的放置状况进行实时检测;所述压力传感器U2的电源端与常开开关K1-1的另一端、常闭开关K1-2的另一端电连接,压力传感器U2的输出端与比较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比较控制器根据标本检测的结果对计时报警器和温度控制模块的导通和关闭进行控制,且压力传感器U2的接地端接地;所述计时报警器与供电模块电连接,且计时报警器与监控主机通信连接。
所述比较控制器包括电阻R4,电阻R4的一端与压力传感器U2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4和电容C5组成低通滤波器,滤除压力传感器U2所输出信号中的杂波信号;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6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与可变电阻R7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连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可变电阻R7和电阻R8为分压电阻,提供比较电压给到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三极管Q2和电阻R5为跟随电路,将检测到的标本的压力信号通过电阻R6传输到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和反相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检测是否有标本放入支撑槽2-2;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5的正极、继电器K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继电器K2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可变电阻R7的另一端均与供电模块的电池BT1的正极连接,且继电器K2对计时报警器和温度控制模块的导通和关闭进行控制,若有标本放入支撑槽2-2时,运放器AR1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3导通,继电器K2得电,启动计时报警器和温度控制模块;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阻R8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计时报警器包括常开开关K2-1,常开开关K2-1的一端与电池BT1的正极连接,常开开关K2-1的另一端与电阻R11的一端、时基芯片U3的第4引脚、时基芯片U3的第8引脚、电阻R10的一端、二极管D11的正极连接,且常开开关K2-1受继电器K2的控制;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时基芯片U3的第7引脚、时基芯片U3的第6引脚、时基芯片U3的第2引脚、电解电容C6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6的负极与电感L1的一端、可变电容C8的一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与滑动变阻器R12的调节端连接,滑动变阻器R12的上端与时基芯片U3的第3引脚连接,时基芯片U3的第5引脚与二极管D11的负极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与可变电容C9的另一端、发射器E1连接,可变电容C9的另一端、滑动变阻器R12的下端、电解电容C6的负极、时基芯片U3的第1引脚、三极管Q4的发射极、可变电容C8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发射器E1与监控主机通信连接。时基芯片U3的型号为NE555,当继电器K2得电时,常开开关K2-1关闭,电解电容C6开始充电,使得NE555的第6引脚的电位不断升高,当第6引脚的电位升到第5引脚的电位也即标本的放置时间超过50分钟时,三极管Q4导通,发光二极管D6点亮,同时发射器E1发送超时信息给到监控主机,提醒工作人员计时拿取标本,避免因为标本送检不及时而导致影响标本质量的状况发生。
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包括常开开关K2-2,常开开关K2-2的一端与电池BT1的正极连接,常开开关K2-2的另一端与温度检测器的输入端连接,温度检测器的输出端与温度调节器连接,且常开开关K2-2受检测计时模块的继电器K2的控制。当继电器K2得电时,常开开关K2-2关闭,温度检测器和温度调节器开始启动,对标本箱腔体内的温度进行调节控制。
所述温度检测器包括温度传感器U4,温度传感器U4的电源端通过电阻R13与常开开关K2-2的另一端连接,温度传感器U4的输出端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电容C10的一端、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电阻R17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电阻R15的一端、温度调节器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常开开关K2-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均接地。三极管Q5、三极管Q6、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组成差分放大电路,对温度传感器U4输出的温度信号进行放大,抑制温漂,确保检测信号的精度,放大后的温度信号传输到温度调节器,以对检测到的温度信号进行检测并调节。
所述温度调节器包括稳压管D7,稳压管D7的负极与温度检测器的输出端、电阻R19的一端连接,稳压管D7的正极与电阻R22的一端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制冷片4的正极连接,制冷片4的负极与电阻R23的一端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电阻R25的一端、常开开关K2-2的另一端、可变电阻R20的一端连接;所述可变电阻R20的另一端与电阻R21的一端、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瞬态抑制二极管D9的一端连接,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AR2的输出端与瞬态抑制二极管D9的另一端、电阻R24的一端连接,可变电阻R20和电阻R21为分压电阻,为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提供比较电压;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9的发射极与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与加热板3的正极、二极管D10的负极连接,加热板3的负极、二极管D10的正极、三极管Q8的发射极、电阻R21的另一端均接地。当放大后的温度信号超过稳压管D7的击穿电压时,表明腔体内的温度较高,稳压管D7导通,三极管Q8导通,制冷片4开始制冷以降低腔体内的温度,当放大后的温度信号传输到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时,运放器AR2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和反相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比较,若腔体内的温度较低,运放器AR2同相输入端的电压较低,运放器AR2输出低电平,三极管Q9导通,加热板3开始启动以升高腔体内的温度,调节可变电阻R20的阻值,可以调节比较电压,具体设置时与标本箱内盛放的标本的要求温度相一致,为放入标本箱内的标本提供合适的温度,降低标本送检前对标本质量的影响。所述制冷片4和加热板3均设置在支撑板5的上方,且制冷片4和加热板3均固定在标本箱的侧壁上。标本箱上设有散热孔,散热孔与制冷片相配合,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另外,也可以采用透明材质制作标本箱的侧壁,方便从外部观察标本。
本发明在使用时:将装入标本的试管放入支撑槽后,压力传感器对放置在支撑槽内的标本进行检测,当外部交流源接通时,由交流源通过供电模块提供电源给压力传感器U2,当外部交流源未接通时,由电池BT1提供电源给压力传感器U2,且外部交流源接通时,还可以给电池BT1进行充电,确保电池BT1的电量,确保了标本检验前实时对标本的质量进行控制;压力传感器U2检测到标本时,继电器K2得电,启动计时报警器和温度控制模块,电池BT1通过电阻R10给电解电容C6充电,当电解电容C6的充电电压超过时基芯片U3的第5引脚的电压时,三极管Q4导通,发光二极管D6点亮,提醒工作人员,同时通过发射器E1发送信息给到监控主机,提醒检验工作站的人员,避免标本送检不及时影响标本质量;温度控制模块对腔体内的温度进行控制,温度较高时通过制冷片降温,温度较低时通过加热板升温,以对标本箱腔体内的温度进行实时调整,降低标本检验前温度对标本的影响,提高检验质量,确保对标本送检过程中的全程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系统,包括标本收集组件,所述标本收集组件与设置在检验工作站的监控主机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本收集组件包括标本箱(1),标本箱(1)的腔体内设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上部设有用于放置标本的支撑槽(2-2),支撑板(5)的下部设有用于检测标本的检测计时模块,支撑板(5)和检测计时模块之间设有弹性支撑机构;所述检测计时模块的输入端与供电模块电连接,检测计时模块的输出端与监控主机通信连接,且检测计时模块根据标本检测的结果对温度控制模块的导通和关闭进行控制;所述温度控制模块设置在标本箱(1)的腔体内,且温度控制模块与供电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变压器T1,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与市电交流源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与整流桥B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B1的一个输出端与电解电容C1的正极、电容C2的一端、稳压芯片U1的输入端连接,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与电解电容C3的正极、电阻R2的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电容C4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池BT1的正极、二极管D2的正极、检测计时模块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常开开关K1-1的一端连接,常开开关K1-1的另一端与检测计时模块的压力传感器U2的电源端、常闭开关K1-2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1的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继电器K1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电解电容C1的负极、电容C2的另一端、稳压芯片U1的接地端、整流桥B1的另一输出端、电池BT1的负极、电解电容C3的负极、电容C4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常闭开关K1-2的另一端连接,且常闭开关K1-2和常开开关K1-1均受继电器K1的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计时模块包括用于检测标本压力信号的压力传感器U2,当支撑槽(2-2)内放置标本时,压力传感器U2与弹性支撑机构的下部相接触;所述压力传感器U2的电源端与供电模块电连接,压力传感器U2的输出端与比较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比较控制器根据标本检测的结果对计时报警器和温度控制模块的导通和关闭进行控制,且压力传感器U2的接地端接地;所述计时报警器与供电模块电连接,且计时报警器与监控主机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控制器包括电阻R4,电阻R4的一端与压力传感器U2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6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与可变电阻R7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连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5的正极、继电器K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继电器K2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可变电阻R7的另一端均与供电模块的电池BT1的正极连接,且继电器K2对计时报警器和温度控制模块的导通和关闭进行控制;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阻R8的另一端均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时报警器包括常开开关K2-1,常开开关K2-1的一端与供电模块的电池BT1的正极连接,常开开关K2-1的另一端与电阻R11的一端、时基芯片U3的第4引脚、时基芯片U3的第8引脚、电阻R10的一端、二极管D11的正极连接,且常开开关K2-1受比较控制器的控制;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时基芯片U3的第7引脚、时基芯片U3的第6引脚、时基芯片U3的第2引脚、电解电容C6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6的负极与电感L1的一端、可变电容C8的一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与滑动变阻器R12的调节端连接,滑动变阻器R12的上端与时基芯片U3的第3引脚连接,时基芯片U3的第5引脚与二极管D11的负极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与可变电容C9的另一端、发射器E1连接,可变电容C9的另一端、滑动变阻器R12的下端、电解电容C6的负极、时基芯片U3的第1引脚、三极管Q4的发射极、可变电容C8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发射器E1与监控主机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机构包括传导柱(7),且传导柱(7)的外侧套设有弹性支撑件(8);所述传导柱(7)的上部和弹性支撑件(8)的上部均与支撑板(5)的下部固定连接,标本箱(1)的底部设有固定槽(6),弹性支撑件(8)的下部位于固定槽(6)内;当支撑槽(2-2)内放置标本时,传导柱(7)的下部与检测计时模块的压力传感器U2的上部相接触,且压力传感器U2固定设置在固定槽(6)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包括常开开关K2-2,常开开关K2-2的一端与供电模块连接,常开开关K2-2的另一端与温度检测器的输入端连接,温度检测器的输出端与温度调节器连接,且常开开关K2-2受检测计时模块的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器包括温度传感器U4,温度传感器U4的电源端通过电阻R13与常开开关K2-2连接,温度传感器U4的输出端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电容C10的一端、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电阻R17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电阻R15的一端、温度调节器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常开开关K2-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均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器包括稳压管D7,稳压管D7的负极与温度检测器的输出端、电阻R19的一端连接,稳压管D7的正极与电阻R22的一端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制冷片(4)的正极连接,制冷片(4)的负极与电阻R23的一端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电阻R25的一端、常开开关K2-2的另一端、可变电阻R20的一端连接;所述可变电阻R20的另一端与电阻R21的一端、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瞬态抑制二极管D9的一端连接,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AR2的输出端与瞬态抑制二极管D9的另一端、电阻R2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9的发射极与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与加热板(3)的正极、二极管D10的负极连接,加热板(3)的负极、二极管D10的正极、三极管Q8的发射极、电阻R21的另一端均接地。
CN202111644195.XA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系统 Active CN1143341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4195.XA CN114334120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4195.XA CN114334120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4120A true CN114334120A (zh) 2022-04-12
CN114334120B CN114334120B (zh) 2024-01-30

Family

ID=81017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44195.XA Active CN114334120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3412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9385A (zh) * 2005-12-22 2009-03-04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便携式样品分析盒
JP2013072728A (ja) * 2011-09-27 2013-04-22 Shimadzu Corp 熱分析試料容器の密封治具
US20170003309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Clarapath, Inc.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automating transfer of tape to microtome sections
CN207671000U (zh) * 2017-12-22 2018-07-31 江西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医学标本运输箱
CN208053928U (zh) * 2017-12-12 2018-11-06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功能血标本管存放盒
CN210338980U (zh) * 2019-03-30 2020-04-17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多功能医用标本采集收纳箱
CN210742233U (zh) * 2019-09-12 2020-06-12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简易多功能容器
CN112121877A (zh) * 2020-10-23 2020-12-25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一种新型配置试剂专用标本架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9385A (zh) * 2005-12-22 2009-03-04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便携式样品分析盒
JP2013072728A (ja) * 2011-09-27 2013-04-22 Shimadzu Corp 熱分析試料容器の密封治具
US20170003309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Clarapath, Inc.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automating transfer of tape to microtome sections
CN208053928U (zh) * 2017-12-12 2018-11-06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功能血标本管存放盒
CN207671000U (zh) * 2017-12-22 2018-07-31 江西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医学标本运输箱
CN210338980U (zh) * 2019-03-30 2020-04-17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多功能医用标本采集收纳箱
CN210742233U (zh) * 2019-09-12 2020-06-12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简易多功能容器
CN112121877A (zh) * 2020-10-23 2020-12-25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一种新型配置试剂专用标本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4120B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34120B (zh) 一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系统
CN106037766A (zh) 一种可监测排尿量的智能尿瓶
CN210338980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标本采集收纳箱
CN110217497A (zh) 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送检箱
CN208795789U (zh) 一种自动判断测试对象的万用表
CN203581638U (zh) 一种用于医学检验中的样品保存箱
CN212321573U (zh) 一种用于厂界恶臭气体检测装置
CN209280821U (zh) 一种便携式户外电能质量监测记录仪
WO2022252650A1 (zh) 一种置于智能手机或智能穿戴设备内的电离辐射检测装置
CN208181706U (zh) 一种便于对样品进行固定的食品检测用样品存放装置
CN105628871A (zh) 一种乙醇气体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9752374A (zh) 一种利用智能手机检测尿液指标的图像采集盒
CN210894204U (zh) 一种用于中药汤剂重金属离子检测的检测系统
CN114046596A (zh) 基于trp生化指标检测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9252064U (zh) 一种用于果酱食品检测的样品储藏柜
CN106491122A (zh) 基于蓝牙无线传输的心电采集终端
CN105865533A (zh) 一种智能环境监测仪
CN112022174A (zh) 一种智能无线病患尿液检测装置
CN206531856U (zh) 一种适用高血糖人的健康管理装置
CN108685165A (zh) 加热不燃烧香烟装置
CN114480097B (zh) 一种离子发生器微生物净化效果测试装置
CN205411807U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输液系统
CN103519799A (zh) 一种基于tms320vc5402的电子血压计
CN214757259U (zh) 一种基于电力大数据的节能装置
CN109212348A (zh) 用于低功耗用电设备的电容式脉冲功耗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