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31880A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31880A
CN114331880A CN202111546898.9A CN202111546898A CN114331880A CN 114331880 A CN114331880 A CN 114331880A CN 202111546898 A CN202111546898 A CN 202111546898A CN 114331880 A CN114331880 A CN 114331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
picture
gain
gain coefficient
bright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468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巫启宇
郭奕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a360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ta360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a360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ta360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468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318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31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18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图像处理方法,通过获取第一画面的第一曲线;根据第一信噪比,确定第一增益系数;根据第一增益系数,对第一曲线进行处理,确定第二曲线;对第二曲线进行过渡处理,确定第三曲线;将第三曲线作为色调曲线,根据第一增益系数的倒数调整第一画面,以使第一画面的亮度、对比度不变,本申请能够实现在亮度、对比度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画面的动态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常规摄影机的ISP流程中,需要对图像在RGB域通过ccm与gamma将sensor的线性型号转到REC.709色彩空间,以让画面亮度、对比度、色彩正常。这里使用的gamma曲线通常为图像工程师基于标准rec.709曲线根据实际对比度、亮度需求调试得出。
基于REC.709的标准曲线对于亮部与暗部利用率低,在RGB格式转YUV格式和编码时,容易损失大部分动态范围,导致动态范围不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能够提高画面的动态范围。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画面的第一曲线;
根据第一信噪比,确定第一增益系数;
根据第一增益系数,对第一曲线进行处理,确定第二曲线;
对第二曲线进行过渡处理,确定第三曲线;
将第三曲线作为色调曲线,根据第一增益系数的倒数调整第一画面,以使第一画面的亮度、对比度不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信噪比,确定第一增益系数,包括:
获取第一画面对应的传感器的型号;
基于预先调试的对应关系表,确定第一信噪比对应的第一增益系数,其中,对应关系表包括每一传感器的型号的信噪比与增益系数的对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增益系数,对第一曲线进行处理,确定第二曲线,包括:
确定第一曲线的最高亮度;
根据第一曲线的最高亮度以及第一增益系数,确定第二曲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曲线的横坐标为原始亮度,纵坐标为输出亮度,根据第一曲线的最高亮度以及第一增益系数,确定第二曲线,包括:
若第一曲线的第i个坐标点的系数i与第一增益系数的乘积大于或等于最高亮度,则将该坐标点对应的输出亮度调整为最高亮度;
若第一曲线的第i个坐标点的系数i与第一增益系数的乘积小于最高亮度,则将该坐标点对应的输出亮度调整为第(i*第一增益系数)个坐标点对应的输出亮度;
遍历第一曲线中的每一个坐标点,得到第二曲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第二曲线进行过渡处理,确定第三曲线,包括:
确定第二曲线的拐点和最高点,其中,拐点的横坐标小于最高点的横坐标;
对第二曲线的拐点和最高点之间的曲线进行过渡处理,得到第三曲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第二曲线的拐点和最高点之间的曲线进行过渡处理,得到第三曲线,包括:
获取第二曲线的拐点和最高点之间的多个离散点;
通过插值的方式,对第二曲线的拐点和最高点之间的多个离散点进行插值,以确定第三曲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曲线,包括:标准REC.709曲线。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画面的第一曲线;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信噪比,确定第一增益系数;根据第一增益系数,对第一曲线进行处理,确定第二曲线;对第二曲线进行过渡处理,确定第三曲线;
调整单元,用于将第三曲线作为色调曲线,根据第一增益系数的倒数调整第一画面,以使第一画面的亮度、对比度不变。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和
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第一方面的图像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的图像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画面的第一曲线;根据第一信噪比,确定第一增益系数;根据第一增益系数,对第一曲线进行处理,确定第二曲线;对第二曲线进行过渡处理,确定第三曲线;将第三曲线作为色调曲线,根据第一增益系数的倒数调整第一画面,以使第一画面的亮度、对比度不变。一方面,通过第一信噪比确定第一增益系数,对第一曲线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曲线,并对第二曲线进行过渡处理,得到第三曲线,本申请能够获得更好的过渡效果,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增益系数的倒数调整第一画面,使得第一画面的亮度、对比度不变,从而能够提高画面的动态范围,使得画面能够获取更多的场景细节。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步骤S102的细化流程图;
图3是图1中的步骤S103的细化流程图;
图4是图1中的步骤S104的细化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曲线、第二曲线和第三曲线的示意图;
图6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曲线、第三曲线的显示效果的示意图;
图6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曲线、第三曲线的显示效果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再者,本申请所采用的“第一”、“第二”、“第三”等字样并不对数据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仅是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
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之前,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适用于如下的解释:
(1)增益,又称为gain,即放大倍数,一般多用于硬件放大器,随着gain值增大会带入相应的噪声。模拟增益(analog_gain),带来的噪声用数据来说明:2.4和3.1,数字量化后为2和3。但假如模拟增益2x,则为4.8和6.2,量化后为5和6。这就是模拟增益带来的噪声。
(2)信噪比。在光电转换技术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影响画质纯净度的核心就是信噪比技术,即SNR技术(signal tonoise ratio,SNR)。信噪比的核心是传感器光电转换信号中的有效成分与无效噪声的功率之比,也叫讯噪比,单位是dB。影响信噪比最核心的是传感器单位面积上的像素密度。通俗地说,传感器的总像素关系到输出画幅的尺寸,像素越高可以放大的尺寸也越大,但在传感器面积相同时,像素越少,像素密度越低,单个像素点的面积越大,单个像素点的感光性能(光敏性)就越好,或者相同像素总数下,传感器面积越大,单个像素点的面积也越大,单个像素点的感光性能也就越好。单个像素的光敏性越好,光电转换时必然产生的噪点也越少,噪点总数自然也有越少。当然,像素密度过低,虽然控噪更好,但捕捉细节的能力会下降,故平衡是最重要的。
(3)Log模式,相机的log主要是指相机视频功能的log格式,该格式下拍摄的视频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高光和阴影部分的细节。Log的英文全称是Logarithmic,是一种采用对数函数应用到曝光曲线上的视频记录形式,Log与RAW格式很相似,但二者原理不同,RAW格式记录了传感器获取的全部光学信息,而Log则是通过对应的特殊曲线,让传感器在录制时动态范围最大化,其体积相对于RAW会更小。
(4)高反差,即High Contrast,黑白影像的反差范围是由一个从黑到白等间隔灰的(标度)色阶上的技术(英调)来描述的。高反差影像在黑和白之间仅有很少的或没有中间影调。这样的影像轮廓分明,具有宣传画一样的特征。高反差影像可以用标准的照相材料对高反差景物拍摄获得,也可以用高反差材料对标准景物拍摄获得。“高反差”或印刷制版胶片或相纸产生的反差最大,其影像仅有黑与白,无中间影调。高反差影像在制作特殊效果的摄影作品获照相制版的复制中常常用作中间片。
(5)伽马曲线,即Gamma曲线。数码图像中的每个像素都有一定的光亮程度,即从黑色(0)到白色(1)。这些像素值就是输入到电脑显示器里面的信息。Gamma曲线是一种特殊的色调曲线,当Gamma值等于1的时候,曲线为与坐标轴成45°的直线,这个时候表示输入和输出密度相同。高于1的Gamma值将会造成输出暗化,低于1的Gamma值将会造成输出亮化。在计算机系统中,由于显卡或者显示器的原因会出现实际输出的图像在亮度上有偏差,而Gamma曲线矫正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矫正图像的这种偏差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当用于Gamma矫正的值大于1时,图像的高光部分被压缩而暗调部分被扩展,当Gamma矫正的值小于1时,图像的高光部分被扩展而暗调部分被压缩,Gamma矫正一般用于平滑的扩展暗调的细节。
(6)动态范围,指的是用来描述画面中从最暗的阴影部分到最亮的高光部分的光量强度分布范围。通常情况下用分贝(db)或档次来表示。例如:描述一个场景说它的动态范围很广,指的是这个场景中从阴影部分到高光部分之间的曝光数值相差很大,画面的对比度高,层次丰富。当拍摄者拍摄一张照片的时候,实际上有两个动态范围是拍摄者需要考虑的:第一个是拍摄者要拍摄的场景的动态范围,第二个是拍摄者的相机的感光元件的动态范围。假如相机的动态范围比场景的动态范围小,照片会出现缺失亮部细节和暗部细节。
(7)ISO,指的是在特定照度LUX环境,以特定光圈、特定快门,拍摄18灰卡,当18灰卡的灰度值能达到特定灰度时,这时的总gain值统称为特定iso(如iso100),其中,该标准在ISO12232标准中定义。
(8)REC.709,即REC.709色彩标准,是高清电视的国际标准。1990年,国际电信联盟将REC.709作为HDTV的统一色彩标准。它有相对较小色域和用于互联网媒体的sRGB色彩空间相同。大部分影片在后期发行的过程当中,都需要在原片的基础上参照REC.709色彩标准进行转码,以期提供符合主流播放形式如网络视频、蓝光DVD等的电影载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REC.709的标准曲线,由于基于REC.709的标准曲线对于亮部与暗部利用率低,在RGB格式转YUV格式和编码时,容易损失大部分动态范围,导致动态范围不足。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提高画面的动态范围。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具体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该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终端,具体的,该图像处理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如图1所示,该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第一画面的第一曲线;
具体的,第一画面为当前场景的当前画面,第一曲线包括:REC.709的标准曲线,例如:该REC.709的标准曲线的函数为:
Figure BDA0003416020190000081
γ=2.2
或者,第一曲线包括非REC.709的标准曲线,例如:由1025个离散点进行连接,从而组合构成第一曲线。
步骤S102:根据第一信噪比,确定第一增益系数;
请再参阅图2,图2是图1中的步骤S102的细化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步骤S102:根据第一信噪比,确定第一增益系数,包括:
步骤S1021:获取第一画面对应的传感器的型号;
具体的,第一画面的拍摄由电子设备的传感器完成,例如:图像传感器,通过获取第一画面对应的传感器的型号,可以确定与传感器的型号对应的第一增益系数。
步骤S1022:基于预先调试的对应关系表,确定第一信噪比对应的第一增益系数,其中,对应关系表包括每一传感器的型号的信噪比与增益系数的对应关系。
例如:下表1提供了一种对应关系表,该对应关系表存储每一传感器的型号的信噪比与增益系数的对应关系,如下表1所示,在不同的增益系数下,每一传感器的型号一一对应一个信噪比,并且,不同的传感器在相同的增益系数下对应的信噪比不同。由此,可以利用对应关系表,根据第一信噪比,确定第一增益系数。
具体的,获取第一信噪比,在对应关系表中确定小于第一信噪比且最接近第一信噪比的目标信噪比,确定目标信噪比对应的增益系数,将目标信噪比对应的增益系数确定为第一信噪比对应的增益系数。例如:第一信噪比为41,此时从下表1中可以获知小于41且最接近第一信噪比的目标信噪比为40.3,则确定目标信噪比为40.3且目标信噪比对应的增益系数为4x,此时确定第一信噪比对应的增益系数为4x。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应关系表中的增益系数为数字增益(Digital Gain),数字增益每增加2倍,信噪比减少一定分贝,即数字增益与信噪比成负相关。
Figure BDA0003416020190000091
表1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对应关系表包括多个传感器型号的信噪比与增益系数的对应关系,每一传感器型号的信噪比与增益系数的对应关系通过预先调试得到。
步骤S103:根据第一增益系数,对第一曲线进行处理,确定第二曲线;
具体的,请再参阅图3,图3是图1中的步骤S103的细化流程图;
如图3所示,该步骤S103:根据第一增益系数,对第一曲线进行处理,确定第二曲线,包括:
开始;
步骤S1031:确定第一增益系数;
具体的,根据第一信噪比,确定第一增益系数GAIN。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噪比可以通过客观测试,例如:拍摄噪声卡,使用测试工具进行测试得到,或者,人为确定噪声大小。
步骤S1032:确定第一曲线的最高亮度;
具体的,第一曲线的最高亮度MAX为第一曲线的纵坐标的最高点对应的数值。
步骤S1033:系数i是否小于或等于离散点的总数;
具体的,第一曲线由N个离散点进行连线组合而成,则此时判断i≤N,其中,N为正整数且N≥1000。
步骤S1034:第一曲线的第i个坐标点的系数i与第一增益系数的乘积是否大于或等于最高亮度;
具体的,判断(第一增益系数*i)是否大于MAX,若是,则进入步骤S1035:将该坐标点对应的输出亮度调整为最高亮度;若否,则进入步骤S1036:将该坐标点对应的输出亮度调整为第(i*第一增益系数)个坐标点对应的输出亮度。
步骤S1035:将该坐标点对应的输出亮度调整为最高亮度;
步骤S1036:将该坐标点对应的输出亮度调整为第(i*第一增益)个坐标点对应的输出亮度;
步骤S1037:i=i+1;
步骤S1038:确定第二曲线;
具体的,将第一曲线中的每一坐标点对应的输出亮度调整为处理之后的输出亮度,即,调整每一曲线中的每一坐标点的纵坐标,并且,保持第一曲线中的每一坐标点的横坐标不变,以得到第二曲线。
结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曲线的第i个坐标点的系数i与第一增益系数的乘积大于或等于最高亮度,则将该坐标点对应的输出亮度调整为最高亮度;
若第一曲线的第i个坐标点的系数i与第一增益系数的乘积小于最高亮度,则将该坐标点对应的输出亮度调整为第(i*第一增益系数)个坐标点对应的输出亮度;
遍历第一曲线中的每一个坐标点,得到第二曲线。
下面以第一增益GAIN=4,最高亮度MAX=1023为例,以代码的形式说明由第一曲线确定第二曲线的流程为:
Figure BDA0003416020190000111
Figure BDA0003416020190000121
可以理解的是,对第一曲线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曲线,相当于在REC.709的标准曲线的基础上提高GAIN倍增益。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曲线、第二曲线和第三曲线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将第一曲线进行处理之后,得到第二曲线,其中,第二曲线是对第一曲线提高GAIN倍增益得到的曲线。
步骤S104:对第二曲线进行过渡处理,确定第三曲线;
具体的,请再参阅图4,图4是图1中的步骤S104的细化流程图;
如图4所示,该步骤S104:对第二曲线进行过渡处理,确定第三曲线,包括:
步骤S1041:确定第二曲线的拐点和最高点,其中,拐点的横坐标小于最高点的横坐标;
可以理解的是,拐点的选择根据实际需求与画面的偏色有关,在第二曲线的拐点以上的部分画面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偏色,由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偏色程度来确定第二曲线的拐点。
具体的,确定第二曲线的拐点,包括:
确定偏色程度的第一阈值;
在偏色程度处于第一阈值时,确定第二曲线的拐点,其中,拐点为偏色程度与动态范围之间的平衡点,其中,拐点的横坐标与偏色程度成正相关,拐点的横坐标与动态范围成负相关。
步骤S1042:对第二曲线的拐点和最高点之间的曲线进行过渡处理,得到第三曲线。
具体的,对第二曲线的拐点和最高点之间的曲线进行过渡处理,得到第三曲线,包括:获取第二曲线的拐点和最高点之间的多个离散点;通过插值的方式,对第二曲线的拐点和最高点之间的多个离散点进行插值,以确定第三曲线。例如:通过线性插值、双线性插值、多项式插值的方式,确定第三曲线。
如图5所示,确定拐点之后,对拐点和最高点直接的曲线进行过渡处理,得到拐点和最高点之间的平滑曲线。
步骤S105:将第三曲线作为色调曲线,根据第一增益系数的倒数调整第一画面,以使第一画面的亮度、对比度不变。
具体的,根据第一增益系数的倒数调整第一画面,包括:
根据第一增益系数,确定模拟增益,其中,模拟增益为第一增益系数的倒数;
具体的,第一增益系数为数字增益(Digital Gain),由数字增益可以得到模拟增益,其中,模拟增益为数字增益的倒数,例如:模拟增益=1/第一增益系数,其中,第一增益系数>1。由于第一增益系数大于1,使得模拟增益小于1,相当于降低了模拟增益(analoggain),从而提高了画面的动态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提高画面亮度一般有三种方法,包括:加大光圈、提高快门以及增加增益(GAIN)。只要提高增益,就会引起噪声增加,即信噪比降低。而提高增益的方法分为模拟增益(analog gain)和数字增益(Digital Gain)。由于模拟端、数字端的原因,模拟增益相比数字增益带来的噪声更少,即信噪比更高。
具体的,将第三曲线作为色调曲线,根据第一增益系数的倒数调整第一画面,以使第一画面的亮度、对比度不变,例如:在实际场景中,将第三曲线作为伽马曲线,并将模拟增益降低为第一增益系数的倒数,即将模拟增益调整为1/第一增益系数,例如:第一曲线对应的第一增益系数GAIN=4,则将模拟增益(analog gain)调整为1/4,从而得到亮度、对比度不变的画面,并且,能够得到动态范围更好的显示画面。
请一并参阅图6a、图6b,图6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曲线、第三曲线的显示效果的示意图;图6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曲线、第三曲线的显示效果的示意图;
可以看出,相比第一曲线的显示效果,第三曲线的显示效果具有更好的动态范围,能够捕捉到更多的场景细节,例如:在图6a中的天花板部分,第三曲线下的显示效果能够捕捉到更多的场景细节,以及,在图6b中的高光下,能够捕捉到更多的场景细节,即实现了更高的动态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通过获取第一画面的第一曲线;根据第一信噪比,确定第一增益系数;根据第一增益系数,对第一曲线进行处理,确定第二曲线;对第二曲线进行过渡处理,确定第三曲线;将第三曲线作为色调曲线,根据第一增益系数的倒数调整第一画面,以使第一画面的亮度、对比度不变,本申请能够实现在亮度、对比度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画面的动态范围。一方面,通过第一信噪比确定第一增益系数,对第一曲线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曲线,并对第二曲线进行过渡处理,得到第三曲线,本申请能够获得更好的过渡效果,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增益系数的倒数调整第一画面,使得第一画面的亮度、对比度不变,从而能够提高画面的动态范围,使得画面能够获取更多的场景细节。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上述各步骤之间并不必然存在一定的先后顺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可以理解,不同实施例中,上述各步骤可以有不同的执行顺序,亦即,可以并行执行,亦可以交换执行等等。
请再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该图像处理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具体的,该图像处理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如图7所示,该图像处理装置70,包括:
获取单元71,用于获取第一画面的第一曲线;
确定单元72,用于根据第一信噪比,确定第一增益系数;根据第一增益系数,对第一曲线进行处理,确定第二曲线;对第二曲线进行过渡处理,确定第三曲线;
调整单元73,用于将第三曲线作为色调曲线,根据第一增益系数的倒数调整第一画面,以使第一画面的亮度、对比度不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处理装置亦可以由硬件器件搭建成的,例如,图像处理装置可以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芯片搭建而成,各个芯片可以互相协调工作,以完成上述各个实施例所阐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再例如,图像处理装置还可以由各类逻辑器件搭建而成,诸如由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单片机、ARM(Acorn RISC Machine)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者这些部件的任何组合而搭建成。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图像处理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图像处理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装置能够实现图1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像处理装置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图像处理装置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画面的第一曲线;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信噪比,确定第一增益系数;根据第一增益系数,对第一曲线进行处理,确定第二曲线;对第二曲线进行过渡处理,确定第三曲线;调整单元,用于将第三曲线作为色调曲线,根据第一增益系数的倒数调整第一画面,以使第一画面的亮度、对比度不变。
一方面,通过第一信噪比确定第一增益系数,对第一曲线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曲线,并对第二曲线进行过渡处理,得到第三曲线,本申请能够获得更好的过渡效果,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增益系数的倒数调整第一画面,使得第一画面的亮度、对比度不变,从而能够提高画面的动态范围,使得画面能够获取更多的场景细节。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8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81、网络模块82、音频输出单元83、输入单元84、传感器85、显示单元86、用户输入单元87、接口单元88、存储器89、处理器810、以及电源811等部件,电子设备还包括摄像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可穿戴设备、摄影机等,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为摄影机。
处理器810,用于获取第一画面的第一曲线;根据第一信噪比,确定第一增益系数;根据第一增益系数,对第一曲线进行处理,确定第二曲线;对第二曲线进行过渡处理,确定第三曲线;将第三曲线作为色调曲线,根据第一增益系数的倒数调整第一画面,以使第一画面的亮度、对比度不变。
一方面,通过第一信噪比确定第一增益系数,对第一曲线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曲线,并对第二曲线进行过渡处理,得到第三曲线,本申请能够获得更好的过渡效果,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增益系数的倒数调整第一画面,使得第一画面的亮度、对比度不变,从而能够提高画面的动态范围,使得画面能够获取更多的场景细节。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单元8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8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8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8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电子设备80通过网络模块82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83可以将射频单元81或网络模块8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8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83还可以提供与电子设备8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83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8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8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收声音,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8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
电子设备8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8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8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电子设备8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8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电子设备姿态(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传感器85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8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86可包括显示面板8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861。
用户输入单元8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87包括触控面板8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872。触控面板8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871上或在触控面板871附近的操作)。触控面板8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810,接收处理器8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871。除了触控面板871,用户输入单元8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8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8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87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861上,当触控面板8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8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8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8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8中,触控面板871与显示面板8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电子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871与显示面板861集成而实现电子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88为外部装置与电子设备8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8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电子设备8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电子设备8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8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8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891(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以及操作系统892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8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810是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8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9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8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8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810中。
电子设备8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8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8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8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另外,电子设备80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例如图8中的一个处理器810,可使得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图像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或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申请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的本申请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画面的第一曲线;
根据第一信噪比,确定第一增益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增益系数,对所述第一曲线进行处理,确定第二曲线;
对所述第二曲线进行过渡处理,确定第三曲线;
将所述第三曲线作为色调曲线,根据第一增益系数的倒数调整所述第一画面,以使所述第一画面的亮度、对比度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信噪比,确定第一增益系数,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画面对应的传感器的型号;
基于预先调试的对应关系表,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对应的第一增益系数,其中,所述对应关系表包括每一传感器的型号的信噪比与增益系数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增益系数,对所述第一曲线进行处理,确定第二曲线,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曲线的最高亮度;
根据所述第一曲线的最高亮度以及所述第一增益系数,确定第二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线的横坐标为原始亮度,纵坐标为输出亮度,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曲线的最高亮度以及所述第一增益系数,确定第二曲线,包括:
若第一曲线的第i个坐标点的系数i与第一增益系数的乘积大于或等于最高亮度,则将该坐标点对应的输出亮度调整为最高亮度;
若第一曲线的第i个坐标点的系数i与第一增益系数的乘积小于最高亮度,则将该坐标点对应的输出亮度调整为第(i*第一增益系数)个坐标点对应的输出亮度;
遍历第一曲线中的每一个坐标点,得到第二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二曲线进行过渡处理,确定第三曲线,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曲线的拐点和最高点,其中,所述拐点的横坐标小于所述最高点的横坐标;
对所述第二曲线的拐点和最高点之间的曲线进行过渡处理,得到第三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曲线的拐点和最高点之间的曲线进行过渡处理,得到第三曲线,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曲线的拐点和最高点之间的多个离散点;
通过插值的方式,对所述第二曲线的拐点和最高点之间的多个离散点进行插值,以确定第三曲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线,包括:标准REC.709曲线。
8.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画面的第一曲线;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信噪比,确定第一增益系数;根据所述第一增益系数,对所述第一曲线进行处理,确定第二曲线;对所述第二曲线进行过渡处理,确定第三曲线;
调整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曲线作为色调曲线,根据第一增益系数的倒数调整所述第一画面,以使所述第一画面的亮度、对比度不变。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和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10.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CN202111546898.9A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3318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6898.9A CN114331880A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6898.9A CN114331880A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1880A true CN114331880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52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46898.9A Pending CN114331880A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3188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07827B (zh) 一种高动态图像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038715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688322B (zh) 一种生成高动态范围图像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202986B (zh)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可读介质及其电子设备
CN108234882B (zh) 一种图像虚化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510698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9218626B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CN110213484B (zh) 一种拍照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68544B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623818B (zh) 一种图像曝光方法和移动终端
US1176347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igning image frame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405199A (zh)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8200352B (zh) 一种调解图片亮度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933313B (zh) 暗光拍照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131722A (zh) 图像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WO2023109800A1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16948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246053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449560B (zh) 一种录像方法及终端
CN114331880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50211A (zh)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729280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503618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150357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405205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