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9680A - 一种矿区地下水库矿柱坝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区地下水库矿柱坝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9680A
CN114329680A CN202011075655.7A CN202011075655A CN114329680A CN 114329680 A CN114329680 A CN 114329680A CN 202011075655 A CN202011075655 A CN 202011075655A CN 114329680 A CN114329680 A CN 1143296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bility
factor
sub
layer
evaluation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756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29680B (zh
Inventor
武洋
曹志国
马玉会
吴宝杨
杨毅
池明波
王路军
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Shenhua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Shenhua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Shenhua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756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96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9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96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296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96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区地下水库矿柱坝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尤其是公开了一种煤矿地下水库煤柱坝体稳定性评价方法。本发明可实现对煤矿地下水库煤柱坝体稳定性的评价,为地下水库建设与长期运行安全提供了保障。本发明的方法应用于煤矿地下水库煤柱坝体稳定性评价方面,克服综合指数法及模糊评价法各自的缺陷,将综合指数法与模糊评价法利用数学公式综合分析,提出了适用于煤矿地下水库煤柱坝体稳定性的评价方法,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Description

一种矿区地下水库矿柱坝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业工程与水利工程的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区地下水库矿柱坝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煤矿地下水库煤柱坝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煤炭开发的战略西移,煤炭规模化开发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更为突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是当前煤炭绿色开采面临的重大难题。大规模高强度煤炭开采导致的水资源流失,使西部地区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负环境效应更加突出。以顾大钊院士为首提出利用地下采空空间储水,将留设的安全煤柱用人工坝体连接形成水库坝体的煤矿地下水库工程技术成为西部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有效途径。煤矿地下水库中煤柱坝体占水库坝体长度比例高,裂隙结构发育、受力环境复杂,且长期的水浸作用改变了煤体的力学特性,更易导致煤柱坝体失稳,威胁地下水库的安全运行。因此,评估煤柱坝体全生命周期的稳定性,既是地下水库建设与长期运行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所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
目前,煤柱稳定性评价方法主要为模糊评价法和综合指数法,多见于对煤矿区段煤柱、条带煤柱以及房柱式开采煤柱群的稳定性评价研究。王同旭等根据煤柱群稳定性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特点,提出综合指数法与模糊评价法综合分析的方法。胡殿科选取煤柱宽度、高度,煤层埋深、厚度和煤的硬度5个因素作为主控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综合评价煤柱稳定性。但对于煤矿地下水库煤柱坝体稳定性评估方法研究较少,未能形成理论体系,如姚强岭等仅考虑上覆岩层压力和水的弱化作用为主要因素对煤矿地下水库煤柱坝体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顾大钊等仅以地震作用为主要影响因素对煤柱坝体的安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因此急需一种考虑多种因素及复杂条件下的煤矿地下水库煤柱坝体稳定性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矿区地下水库矿柱坝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可实现对矿区地下水库矿柱坝体特别是煤矿地下水库煤柱坝体稳定性的评价,为地下水库建设与长期运行安全提供了保障。
为此,在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区地下水库矿柱坝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坝体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所述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坝体稳定性影响的主要因素层和子因素层,其中目标层为U=(坝体稳定性)、主要因素层=(u1,u2,…ui)、子因素层=(u11,u12,…u21,u22,…uij),ui表示第i个主要因素,uij表示第i个主要因素的第j个子因素;第i个主要因素的子因素数目为ni;
(2)确定各层因素相对于其上一层的权重分配集,包括主要因素层相对于目标层U的权重分配集和子因素层相对于主要因素层的权重分配集,
其中,主要因素层相对于目标层U的权重分配集为A=(a1,a2,···ai),子因素层相对于其所属主要因素层的权重分配集为Ai=(a11,a12,···a21,a22,···aij),ai为主要因素ui相对于目标层U的权重,aij为子因素uij相对于主要因素ui的权重;
(3)将所述矿柱坝体稳定性等级分为至少2个等级,然后根据模糊评价法确定各主要因素模糊评价结果数据,即模糊评价指数ci
(4)根据各子因素对矿柱坝体稳定性影响程度和目标坝体在各子因素实际情况,确定各子因素综合评价评分值,包括子因素的最大评分值和目标坝体在该子因素的实际评分值,其中,uij的实际评分值和最大评分值分别为Gij和Gijmax
(5)确定主要因素客观权重评定指数Wi,所述主要因素客观权重评定指数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2716181970000021
(6)计算各主要因素的稳定性指数Ri,所述Ri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2716181970000022
并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取各主要因素的稳定性指数的最大值做为稳定性指数R,并根据得到的目标矿柱的稳定性指数所属稳定性等级范围确定矿柱坝体稳定性等级,所述稳定性等级范围是根据经验确定的稳定性等级对应的稳定性指数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主要因素包括矿区自然地质条件u1、矿区地下水库工况条件u2、外界扰动影响u3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矿区自然地质条件u1的子因素包括地质构造u11、矿层倾角u12、矿层厚度u13、矿层埋深u14、上覆岩层单轴抗压强度u15、矿柱坝体单轴抗压强度u16、岩体质量指标u17、上覆岩层弹性模量u18、地层应力方向u19、地表塌陷情况u110中的至少两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矿区地下水库工况条件u2的子因素包括矿柱坝体留设宽度u21、地下水库服务时间u22、库区储水高度u23、顶板垮落情况u24、库区密闭情况u25中的至少两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外界扰动影响u3的子因素包括同层及上下煤层开采情况u31、周围发生矿震次数u32和重复采动次数u33中的至少两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2)中,所述权重分配集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2)中,所述权重分配集通过以下方法确定:
先对同层各因素之间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作出判断,采用1-9标度法赋值得到判断矩阵,并求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然后求出它的特征向量,做归一化处理,可得到判断矩阵的权重分配集;
最后进行一致性检验,即先由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求出一致性指标CI=(λmax-n)/(n-1),根据n的值查表确定平均一致性指标RI,然后根据一致性检验公式CR=CI/RI进行计算。若CR<0.1,则认为判断矩阵赋值合理,否则需要重新赋值直至满足要求为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权重分配集可以借助MATLAB软件进行计算确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3)中,将矿柱坝体稳定性等级分为5个等级,优选所述5个等级分别为稳定性极差、稳定性较差、稳定性中等、稳定性较好和稳定性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3)中,所述模糊评价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专家调查法,分别对各主要因素的各子因素对矿柱坝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进行综合估计,得各因素的评价矩阵Ki
S2:通过最小二乘法形成相应各主要因素模糊评价矩阵Ci=Ai·Ki
S3:根据模糊评价法最大隶属度原则,取各主要因素模糊评价矩阵中最大值为模糊评价指数ci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1中,咨询10位从事矿柱稳定性研究工作的专家,分别对选取的3个主要因素的子因素对矿柱坝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进行综合估计,然后用概率法进行统计形成各因素的评价矩阵Ki(i=1,2,3)。概率法如下示例:如10位专家中有4位认为某一子因素按其对矿柱坝体稳定性影响程度可属稳定性好的等级,那么该子因素隶属于稳定性好为0.4。子因素对矿柱坝体稳定性影响程度与稳定性等级的对应关系为,稳定性越差表示子因素对矿坝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大。
根据本发明,步骤(4)中,通过对各子因素对矿柱坝体稳定性不同影响程度进行评分,和各目标坝体在各子因素实际情况对应的评分值可得各子因素综合评价评分值,包括子因素的最大评分值和目标坝体在该子因素的实际评分值。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4)中,将各子因素分为不同水平,并根据各子因素不同水平对矿柱坝体稳定性影响程度进行打分,然后根据目标矿所属水平的评分值,得各子因素的最大评分值和目标矿在各子因素下的实际评分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不同水平对矿柱坝体稳定性影响程度的分值越大表示对矿柱坝体稳定性影响越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各子因素包括至少两个水平。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些子因素包括至少三个水平。
根据本发明,各子因素的各水平根据各具体因素和目标矿柱及研究目的决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子因素u11地质构造包括三个水平,分别为无断层、断层较少(1~3条)和断层较多(大于3条)。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子因素u12矿层倾角α/°包括三个水平,分别为α≤8°,8°<α<25°,α≥25°。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子因素u13矿层厚度h/m包括两个水平,分别为2<h<4,h≥4。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子因素u14矿层埋深H/m包括两个水平,分别为H<50,50<H<200,H≥20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子因素u15上覆岩层单轴抗压强度σr/MPa包括三个水平,分别为σr<60,60≤σr<120,σr≥12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子因素u16矿柱坝体单轴抗压强度σ/MPa包括三个水平,分别为σ<60,60≤σ<120,σ≥12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子因素u17岩体质量指标RQD值包括四个水平,分别为RQD<40%,40%≤RQD<65%,65%≤RQD<85%,RQD≥85%。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子因素u18上覆岩层弹性模量E/MPa包括三个水平,分别为E<2000,2000≤E<4000,E≥400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子因素u19地层应力方向包括三个水平,分别为有利(地层应力方向与开采方向平行)、一般(地层应力方向与开采方向不平行也不垂直)、不利(地层应力方向与开采方向垂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子因素u110地表塌陷情况包括三个水平,分别为地表未塌陷、地表局部塌陷、地表大范围塌陷,具体限定参考《建筑物、水体、铁路及其主要井巷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相关规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子因素u21矿柱坝体留设宽度B/m包括三个水平,分别为B<20,20≤B<50,B>5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子因素u22地下水库服务时间d/年包括四个水平,分别为d≤10,10<d≤20,20<d≤30,d>3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子因素u23库区储水高度hw/m包括四个水平,分别为hw≤5,5<hw≤10,hw>1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子因素u24顶板垮落情况包括三个水平,分别为顶板未垮落,顶板部分垮落,顶板已垮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子因素u25库区密闭情况包括三个水平分别为三防密闭(混凝土墙、砖墙、黄土或有机化学材料充填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密闭),一般密闭(砖墙和混凝土墙组合密闭)和简单密闭(砖墙密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子因素u31同层及上下煤层开采情况包括四个水平,分别为同层及上下煤层均已开采、同层已开采,上下煤层均未开采、同层及上下煤层均部分开采、同层及上下煤层均未开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子因素u32周围100米范围内发生矿震次数包括两个水平,分别为≤10次和>10次。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子因素u33重复采动次数包括四个水平,分别为0次,1次,2次,>3次。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6)中,所述采区矿柱群稳定性等级范围包括:稳定性极差(R≥0.75),稳定性较差(0.65≤R≤0.75),稳定性中等(0.55≤R≤0.65),稳定性较好(0.45≤R≤0.55),稳定性好(R≤0.45)。
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供了如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所述的方法在矿区地下水库矿柱坝体稳定性评价尤其是煤矿地下水库煤柱坝体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煤矿地下水库煤柱坝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可实现对煤矿地下水库煤柱坝体稳定性的评价,为地下水库建设与长期运行安全提供了保障。本发明的方法应用于煤矿地下水库煤柱坝体稳定性评价方面,克服综合指数法及模糊评价法各自的缺陷,将综合指数法与模糊评价法利用数学公式综合分析,提出了适用于煤矿地下水库煤柱坝体稳定性的评价方法,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煤矿地下水库煤柱坝体稳定性评价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公开的范围。
实施例1
神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大柳塔煤矿1号地下水库煤柱坝体稳定性评价:
步骤①:神东矿区自然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大柳塔煤矿1号地下水库位于2-2煤层,水库附近断层构造较少。2-2煤层为近水平煤层,平均厚度为4.22m,煤层最大埋深约为128.53m,上覆顶板岩层单轴抗压强度约为41.83MPa、煤体单轴抗压强度约为13.50MPa、煤岩体质量指标值RQD=75%、上覆岩层弹性模量E=11.35GPa、地应力方向有利、地表塌陷大范围塌陷。
步骤②:1号地下水库的煤柱坝体留设宽度在50m以上,地下水库服务时间约为30年,库区储水高度约为10m,顶板已垮落,库区为三防密闭(混凝土墙、砖墙、黄土或有机化学材料充填墙组合密闭)。
步骤③:1号地下水库所属同煤层以及上下煤层部分开采、矿区范围内已发生矿震次数近百余次,未进行重复采动。
步骤④:建立1号地下水库煤柱坝体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U=(煤柱坝体稳定性),煤柱坝体稳定性影响主要因素层ui=(u1,u2,u3)=(自然地质条件,煤矿地下水库工况条件,外界扰动影响),主要因素u1、u2、u3的子因素数目分别为10、5、3。子因素层uij=(u11,u12,···u110,u21,u22,···u25,u31,u32,u33)。
步骤⑤:采用1-9标度法,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分别确定主要因素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分配集A,以及子因素层相对于主要因素层的权重分配集Ai
如下表1所示,主要因素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分配集为A=(0.0810,0.7306,0.1884),子因素层相对于其所属主要因素层的权重分配集为A1=(0.1645,0.0970,0.0670,0.1124,0.0993,0.2486,0.0752,0.0809,0.0271,0.0271),A2=(0.3994,0.1809,0.3243,0.0610,0.0344),A3=(0.6370,0.1047,0.2583)。
步骤⑥:如下表1所示,将煤柱坝体稳定性等级分为5个等级,即V=(稳定性极差,稳定性较差,稳定性中等,稳定性较好,稳定性好),稳定性极差表示子因素对煤柱坝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大。采用专家调查法,咨询10位从事煤柱稳定性研究工作的专家,分别对3个主要因素的子因素对大柳塔煤矿1号地下水库煤柱坝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进行综合估计,然后用概率法进行统计形成各因素的评价矩阵Ki(i=1,2,3)。进一步的,根据步骤⑤所述各子因素层相对于其所属主要因素层的权重分配集Ai,通过最小二乘法合成相应的各主要因素模糊评价矩阵Ci=Ai·Ki,根据模糊评价法最大隶属度原则,取各主要因素模糊评价矩阵中最大值为模糊评价指数ci,分别为c1=0.3525,c2=0.5499,c3=0.5258。
步骤⑦:根据表2中的各子因素综合评分,结合大柳塔1号煤矿地下水库情况及具体条件,给出步骤④所述各子因素对煤柱坝体稳定性影响评分值,如表3所示。
步骤⑧:根据步骤⑦给出的各子因素对1号地下水库煤柱坝体稳定性影响分值,通过如下公式计算主要因素的客观权重评定指数Wi
Figure BDA0002716181970000081
计算可得W1=0.4342,W2=0.4211,W3=0.3636。
步骤⑨:确定煤柱坝体稳定性等级。根据步骤⑥、⑧所述,如下公式计算各主要因素的稳定性指数:
Figure BDA0002716181970000082
将综合指数法和模糊评价法利用数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对采区煤柱群稳定性进行等级划分。根据计算的稳定性指数R,煤柱坝体稳定性等级划分如下:稳定性极差(R≥0.75);稳定性较差(0.65≤R≤0.75);稳定性中等(0.55≤R≤0.65);稳定性较好(0.45≤R≤0.55);稳定性好(R≤0.45)。
计算可得R1=0.2659,R2=0.4021,R3=0.3320。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煤柱坝体稳定性指数R=0.4021。可知大柳塔煤矿1号地下水库煤柱坝体的稳定性指数R≤0.45,属于稳定性好等级。
表1
Figure BDA0002716181970000083
Figure BDA0002716181970000091
表2
Figure BDA0002716181970000092
Figure BDA0002716181970000101
Figure BDA0002716181970000111
表3
Figure BDA0002716181970000112
Figure BDA0002716181970000121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作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矿区地下水库矿柱坝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坝体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所述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坝体稳定性影响的主要因素层和子因素层,其中目标层为U=(坝体稳定性)、主要因素层=(u1,u2,…ui)、子因素层=(u11,u12,…u21,u22,…uij),ui表示第i个主要因素,uij表示第i个主要因素的第j个子因素;第i个主要因素的子因素数目为ni;
(2)确定各层因素相对于其上一层的权重分配集,包括主要因素层相对于目标层U的权重分配集和子因素层相对于主要因素层的权重分配集,
其中,主要因素层相对于目标层U的权重分配集为A=(a1,a2,···ai),子因素层相对于其所属主要因素层的权重分配集为Ai=(a11,a12,···a21,a22,···aij),ai为主要因素ui相对于目标层U的权重,aij为子因素uij相对于主要因素ui的权重,
优选地,所述权重分配集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
(3)将所述矿柱坝体稳定性等级分为至少2个等级,然后根据模糊评价法确定各主要因素模糊评价结果数据,即模糊评价指数ci
(4)根据各子因素对矿柱坝体稳定性影响程度和目标坝体在各子因素实际情况,确定各子因素综合评价评分值,包括子因素的最大评分值和目标坝体在该子因素的实际评分值,其中,uij的实际评分值和最大评分值分别为Gij和Gijmax
(5)确定主要因素客观权重评定指数Wi,所述主要因素客观权重评定指数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Figure FDA0002716181960000011
(6)计算各主要因素的稳定性指数Ri,所述Ri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Figure FDA0002716181960000012
并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取各主要因素的稳定性指数的最大值做为稳定性指数R,并根据得到的目标矿柱坝体的稳定性指数所属稳定性等级范围确定矿柱坝体稳定性等级,所述稳定性等级范围是根据经验确定的稳定性等级对应的稳定性指数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要因素包括矿区自然地质条件u1、矿区地下水库工况条件u2、外界扰动影响u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矿区自然地质条件u1的子因素包括地质构造u11、矿层倾角u12、矿层厚度u13、矿层埋深u14、上覆岩层单轴抗压强度u15、矿柱坝体单轴抗压强度u16、岩体质量指标u17、上覆岩层弹性模量u18、地层应力方向u19、地表塌陷情况u110中的至少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矿区地下水库工况条件u2的子因素包括矿柱坝体留设宽度u21、地下水库服务时间u22、库区储水高度u23、顶板垮落情况u24、库区密闭情况u25中的至少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界扰动影响u3的子因素包括同层及上下煤层开采情况u31、周围发生矿震次数u32和重复采动次数u33中的至少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所述矿柱坝体稳定性等级分为5个等级,优选所述5个等级分别为稳定性极差、稳定性较差、稳定性中等、稳定性较好和稳定性好。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模糊评价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专家调查法,分别对所述各主要因素的各子因素对矿柱坝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进行综合估计,得各因素的评价矩阵Ki
S2:通过算子合成相应各主要因素模糊评价矩阵Ci=Ai·Ki
S3:根据模糊评价法最大隶属度原则,取各主要因素模糊评价矩阵中最大值为模糊评价指数ci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各子因素分为至少两个水平,并根据其对矿柱坝体稳定性影响程度分别进行打分,然后根据目标矿所属水平的评分值,得各子因素的最大评分值和目标矿在各子因素的实际评分值。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稳定性等级范围包括:稳定性极差(R≥0.75),稳定性较差(0.65≤R≤0.75),稳定性中等(0.55≤R≤0.65),稳定性较好(0.45≤R≤0.55),稳定性好(R≤0.45)。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在矿区地下水库矿柱坝体稳定性评价尤其是煤矿地下水库煤柱坝体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CN202011075655.7A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矿区地下水库矿柱坝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Active CN1143296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5655.7A CN114329680B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矿区地下水库矿柱坝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5655.7A CN114329680B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矿区地下水库矿柱坝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9680A true CN114329680A (zh) 2022-04-12
CN114329680B CN114329680B (zh) 2024-04-16

Family

ID=81031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75655.7A Active CN114329680B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矿区地下水库矿柱坝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968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8914A (zh) * 2022-06-20 2022-09-2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城市道路塌陷隐患敏感要素智能提取方法及系统
CN115713244A (zh) * 2022-11-21 2023-02-2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煤矿储水结构稳定性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66244A1 (zh) * 2013-04-08 2014-10-1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方法
CN104281920A (zh) * 2014-09-29 2015-01-14 中南大学 尾矿库分层指标安全评估和预警方法与系统
WO2018121035A1 (zh) * 2016-12-29 2018-07-05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个性化确定采煤工作面底板突水危险等级的方法
CN110990916A (zh) * 2019-11-20 2020-04-10 天津大学 考虑滞后效应的大坝长期运行安全度评价及预测集成方法
CN111047043A (zh) * 2019-12-10 2020-04-2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基于云模型对堰塞坝风险等级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方法
CN111680896A (zh) * 2020-05-27 2020-09-1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煤矿地下水库安全距离确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66244A1 (zh) * 2013-04-08 2014-10-1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方法
CN104281920A (zh) * 2014-09-29 2015-01-14 中南大学 尾矿库分层指标安全评估和预警方法与系统
WO2018121035A1 (zh) * 2016-12-29 2018-07-05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个性化确定采煤工作面底板突水危险等级的方法
CN110990916A (zh) * 2019-11-20 2020-04-10 天津大学 考虑滞后效应的大坝长期运行安全度评价及预测集成方法
CN111047043A (zh) * 2019-12-10 2020-04-2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基于云模型对堰塞坝风险等级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方法
CN111680896A (zh) * 2020-05-27 2020-09-1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煤矿地下水库安全距离确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乔路;杨兴国;周宏伟;林媛媛;: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堰塞湖危险度判定――以杨家沟堰塞湖危险度综合评价为例", 人民长江, no. 22, 28 November 2009 (2009-11-28) *
梁冰;迟海波;汪北方;孙本通;: "AHP理论下的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结构稳定性评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3, 2 June 2020 (2020-06-02) *
江沛华;汪莲;: "基于变权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在大坝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no. 04, 15 April 2010 (2010-04-15) *
赵亮;: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仙台水库可行性研究中的应用", 山西水利, no. 10, 31 October 2019 (2019-10-31)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8914A (zh) * 2022-06-20 2022-09-2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城市道路塌陷隐患敏感要素智能提取方法及系统
CN115098914B (zh) * 2022-06-20 2023-03-10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城市道路塌陷隐患敏感要素智能提取方法及系统
CN115713244A (zh) * 2022-11-21 2023-02-2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煤矿储水结构稳定性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9680B (zh)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short-wall block backfill mining to preserve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in northwest China
Xu et al. Discrete element modeling of strata and surface movement induced by mining under open-pit final slope
Panthi Analysis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uncertainties related to tunnelling in Himalayan rock mass conditions
Zhu et al. Surface subsidence prediction method of backfill-strip mining in coal mining
Lee et al. Rock engineering in underground energy storage in Korea
CN109798149B (zh) 一种坚硬顶板厚煤层采场来压强度分级预测方法
Tezuka et al. Latest technology of underground rock cavern excavation in Japan
Zhang et al. Mechanis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conducting fracture zone in overlying strata during shortwall block backfill mining: a case study in Northwestern China
Protosenya et al. Geomechanics of low-subsidence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space in large cities and megalopolises
Katzenbach et al. Assessing settlement of high‐rise structures by 3D simulations
Ghorbani et al. Long term stability assessment of Siah Bisheh powerhouse cavern based on displacement back analysis method
CN110046470A (zh) 一种盾构掘进引起工后地表沉降量的确定方法
CN114329680B (zh) 一种矿区地下水库矿柱坝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Zhang et al. Risk assessment of floor water inrush in coal mines based on MFIM-TOPSIS variable weight model
Coşar Application of rock mass classification systems for future support design of the Dim Tunnel near Alanya
CN111695790A (zh) 一种保安矿柱开采方法
Oyanguren et al. Stability analysis of Llerin Rockfill Dam: An in situ direct shear test
Guo et al. A Three-Dimensional Supporting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and Inspiration from a Deep Coal Mine in China
CN114519257A (zh) 一种地表沉陷类别预计方法
CN111946357B (zh) 一种考虑红黏土卸荷影响的矿山法隧道模拟施工方法
Xue et 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overburden migration behaviors in stope under thick magmatic rocks
Cui et al. A study on the mechanism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deep foundation pits and the pile foundations of adjacent skewed arches as well as methods for deformation control
Qazi et al. Rock Mass 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and Parameters: a Review
Piwowarski et al. Modeling of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s over shallow post-mining voids in the rock mass
Hosseini et al.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of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 due to subway excav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