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8563B - 数据更新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更新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8563B
CN114328563B CN202111679909.0A CN202111679909A CN114328563B CN 114328563 B CN114328563 B CN 114328563B CN 202111679909 A CN202111679909 A CN 202111679909A CN 114328563 B CN114328563 B CN 1143285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arget
time
determining
storag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799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28563A (zh
Inventor
刘振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en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en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en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en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7990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85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8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8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28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85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更新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基于第一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一位置,其中,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为由多个存储节点组成的环形存储结构,存储节点的数量与数据更新周期中的各个时间段数量一一对应,各个时间段对应的时长相同;基于第二时间确定第二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二位置;确定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的目标差值,基于目标差值与数量的大小关系更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中数据。本申请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基于传统的更新方式造成的存储更新数据占用存储空间的较大,维护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数据更新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更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更新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营销互动中,为了避免要对用户过多打扰,经常要做一些限制,例如控制用户在5天内只能触达3次,并且10天内触达5次。相关技术中,一般会针对每个用户id每天生成一个记录当前访问次数的记录,然后,保留最近一段时间所有的用户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确定目标用户被触达的次数,例如,保留最近15天的数据,用于确认该段时间内,用户被触达的次数。这里有一个问题是需要定期清理历史数据,例如只需要保留最近15天的数据,在用户量很大的情况下,需要遍历所有的用户,以及用户下的日期,这带来一个巨大的维护成本。另外即使可以及时的清理掉数据,这样的存储方式也会占用比较大的存储空间,特别是在用户量很大的情况下。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更新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由于相关技术中基于传统的更新方式造成的存储更新数据占用存储空间的较大,维护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更新的控制方法,包括:基于第一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一位置,其中,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为由多个存储节点组成的环形存储结构,存储节点的数量与数据更新周期中的各个时间段数量一一对应,各个时间段对应的时长相同;基于第二时间确定第二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二位置;确定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的目标差值,基于目标差值与数量的大小关系更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中数据。
可选地,基于第一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一位置,包括:获取基准时间,确定第一时间与基准时间的第一差值;根据第一差值对周期进行求余,得到第一运算值,其中,第一运算值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一子位置;确定第一时间与基准时间的第二差值;根据第二差值对周期进行取整运算,得到第二运算值,其中,第二运算值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对应的第一轮数;根据第一子位置、第一轮数与周期的第一乘积得到第一位置。
可选地,根据第一子位置、第一轮数与周期的第一乘积得到第一位置,包括:确定第一子位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顺时针方向的第一位置序号;获取第一位置序号与第一乘积的求和结果;根据求和结果确定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顺时针方向的第二位置序号;确定第二位置序号对应的位置为第一位置。
可选地,基于第二时间确定第二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二位置,包括:获取基准时间,确定第二时间与基准时间的第三差值;根据第三差值对周期进行求余,得到第三运算值,其中,第三运算值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二子位置;确定第二时间与基准时间的第四差值;根据第四差值对周期进行取整运算,得到第四运算值,其中,第四运算值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对应的第二轮数;根据第二子位置、第二轮数与周期的第二乘积得到第二位置。
可选地,根据第二子位置、第二轮数与周期的第二乘积得到第二位置,包括:确定第二子位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顺时针方向的第三位置序号;获取第三位置序号与第二乘积的求和结果;根据求和结果确定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顺时针方向的第四位置序号;确定第四位置序号对应的位置为第二位置。
可选地,基于目标差值与数量的大小关系更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中数据,包括:确定目标差值小于目标数量;将第二子位置所指示的位置、第二轮数所指示的轮数、第二数据分别存储在预定数组中,其中,预定数组的长度为周期加上预定天数。
可选地,基于目标差值与数量的大小关系更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中数据,包括:确定目标差值大于数量;将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所有数据置零。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获取上次触达目标对象的历史时间为第一时间;获取本次触达目标对象的当前时间为第二时间;分别确定第一时间对应的数据为第一数据、第二时间对应的数据为第二数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更新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一位置,其中,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为由多个存储节点组成的环形存储结构,存储节点的数量与数据更新周期中的各个时间段数量一一对应;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二时间确定第二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二位置;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的目标差值,基于目标差值与数量的大小关系更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中数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任意一种数据更新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任意一种数据更新的控制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环状存储结构存储更新数据的形式的方式,通过基于第一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一位置,其中,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为由多个存储节点组成的环形存储结构,存储节点的数量与数据更新周期中的各个时间段数量一一对应,各个时间段对应的时长相同;基于第二时间确定第二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二位置;确定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的目标差值,基于目标差值与数量的大小关系更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中数据,达到了基于两次更新时间的差值更新数据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定时更新以及清理历史数据,节省数据更新空间以及减少维护数据成本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基于传统的更新方式造成的存储更新数据占用存储空间的较大,维护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数据更新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可选的环状存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更新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营销互动中,为了避免要对用户过多打扰,经常要做一些限制,例如控制用户在5天内只能触达3次,并且10天内触达5次。相关技术中,一般会采用下表所示的数据结构进行数据记录:
用户id 日期 次数
10001 20210501 1
10001 20210502 2
10001 20210504 1
10001 ... ...
10001 20210710 1
可见,其会针对每个用户id每天生成一个记录当前访问次数的记录,然后,保留最近一段时间所有的用户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确定目标用户被触达的次数,例如,保留最近15天的数据,用于确认该段时间内,用户被触达的次数。这里有一个问题是需要定期清理历史数据,例如只需要保留最近15天的数据,在用户量很大的情况下,需要遍历所有的用户,以及用户下的日期,这带来一个巨大的维护成本。另外即使可以及时的清理掉数据,这样的存储方式也会占用比较大的存储空间,特别是在用户量很大的情况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更新的控制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更新的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基于第一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一位置,其中,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为由多个存储节点组成的环形存储结构,存储节点的数量与数据更新周期中的各个时间段数量一一对应,各个时间段对应的时长相同;
步骤S102,基于第二时间确定第二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二位置;
步骤S102,确定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的目标差值,基于目标差值与数量的大小关系更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中数据。
该数据更新的控制方法中,通过基于第一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一位置,其中,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为由多个存储节点组成的环形存储结构,存储节点的数量与数据更新周期中的各个时间段数量一一对应,各个时间段对应的时长相同;然后,基于第二时间确定第二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二位置;最后,确定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的目标差值,基于目标差值与数量的大小关系更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中数据,达到了基于两次更新时间的差值更新数据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定时更新以及清理历史数据,节省数据更新空间以及减少维护数据成本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基于传统的存储方式造成的存储更新数据占用存储空间的较大,维护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第一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一位置,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具体地,获取基准时间,确定第一时间与基准时间的第一差值;根据第一差值对周期进行求余,得到第一运算值,其中,第一运算值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一子位置;确定第一时间与基准时间的第二差值;根据第二差值对周期进行取整运算,得到第二运算值,其中,第二运算值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对应的第一轮数;根据第一子位置、第一轮数与周期的第一乘积得到第一位置。
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子位置、第一轮数与周期的第一乘积得到第一位置,包括:确定第一子位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顺时针方向的第一位置序号;获取第一位置序号与第一乘积的求和结果;根据求和结果确定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顺时针方向的第二位置序号;确定第二位置序号对应的位置为第一位置。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第二时间确定第二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二位置,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获取基准时间,确定第二时间与基准时间的第三差值;根据第三差值对周期进行求余,得到第三运算值,其中,第三运算值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二子位置;确定第二时间与基准时间的第四差值;根据第四差值对周期进行取整运算,得到第四运算值,其中,第四运算值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对应的第二轮数;根据第二子位置、第二轮数与周期的第二乘积得到第二位置。
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第二子位置、第二轮数与周期的第二乘积得到第二位置,包括:确定第二子位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顺时针方向的第三位置序号;获取第三位置序号与第二乘积的求和结果;根据求和结果确定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顺时针方向的第四位置序号;确定第四位置序号对应的位置为第二位置。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目标差值与数量的大小关系更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中数据,包括:确定目标差值小于目标数量;将第二子位置所指示的位置、第二轮数所指示的轮数、第二数据分别存储在预定数组中,其中,预定数组的长度为周期加上预定天数。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目标差值与数量的大小关系更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中数据,包括:确定目标差值大于数量;将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所有数据置零。
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时间、第二时间以及第一数据、第二数据通过如下方式确定:获取上次触达目标对象的历史时间为第一时间;获取本次触达目标对象的当前时间为第二时间;分别确定第一时间对应的数据为第一数据、第二时间对应的数据为第二数据。
图2是本申请一种可选的环状存储结构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环状存储结构由多个存储节点构成,其中,该存储节点的数量可与数据更新周期中的各个时间段一一对应,需要说明的是,该时间段的单位可以为每天,例如,数据更新周期为30天,则各个时间段分别为30天中的每一天。在一种可选的应用场景中,可采用上述环状的结构来记录用户每天的访问次数,保持固定的空间大小,同时又可以减少数据的记录。在该应用场景中,可定义M表示频次要控制的最长的周期,例如30表示最多可以计算三十天内的数据。N可表示每个周期上单个天数内(即每天中)的最大次数,可用n个bit表示,例如7个bit可用表示127次,4个bit表示15次。整个M可构成一个环状结构,取某个时间节点为Base_Date。例如2021-05-01,这个时间可以用一个固定值表示。
示例性的,上述数据更新的控制方法,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第一步:(上次时间-Base_Date)对周期M取余,Last_Idx,其中,上述上次时间即可为第一时间;Base_Date即可为基准时间,上次时间-Base_Date即可确定第一时间与基准时间的第一差值,Last_Idx即取余运算得到第一运算值,该第一运算值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在上述环状存储结构的第一子位置;
(上次时间-Base_Date)对周期M取整,Last_Cycle,其中,上次时间-Base_Date即第一时间与基准时间的第二差值,Last_Cycle为第二运算值,其中该第二运算值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在上述环状存储结构的第一轮数,例如,周期M为30天,第二运算值为40天,则40除以30可以得到商的整数为1,即,在环状结构转的第一轮数为1;
last_=Last_Cycle*M+Last_Idx,即,根据第一子位置、第一轮数与周期的第一乘积得到第一位置;
(当前时间-Base_Date)对周期M取余,Cur_Idx,其中,上述当前时间即可为第二时间,Base_Date为基准时间,当前时间-Base_Date即为确定第二时间与基准时间的第三差值;对周期M取余后,可以得到第三运算值Cur_Idx,该第三运算值Cur_Idx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在上述环状存储结构的中的第二子位置;例如,第三运算值为3,则表示在某一轮的第3个位置上;
(当前时间-Base_Date)对周期M取整,Cur_Cycle,其中,当前时间-Base_Date即确定的是第二时间与基准时间的第四差值,Cur_Cycle为得到的第四运算值,该值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在上述环状存储结构的第二轮数。需要说明书,上述取整运算均采用进位制,假设第四运算值为20,周期M为30,则按照普通的运算规则得到商应为0,但根据本申请的方法,即商仍为1,即在环状结构中的第一轮;
cur_=Cur_Cycle*M+Cur_Idx,即根据第二子位置、第二轮数与周期的第二乘积得到第二位置。
第二步:如果cur_-last_>=M,表示上一个周期的数据已废弃的,直接重置环上所有N的取值为0,即,确定目标差值大于数量,将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所有数据置零;
如果cur_-last_<M,可表示在Last_Idx到Cur_Idx的区间内,因为没有产生计数(或者已有历史数据),需要将Last_Idx到Cur_Idx这一段环上的N重置为0,可以理解的,由于这段数据占据的空间,也可以保持原有数据状态不变,上述过程可通过如下代码实现:
Figure BDA0003453755320000071
Figure BDA0003453755320000081
第三步:可在Cur_Idx位置的给N的计数+1,存储Cur_idx,Cur_Cycle,以及环的数据,例如,可用一个长度为M+2的数组表示,可采用byte数组,byte取值127,则这个结果可以保存127*30天的频次数据;其中[0,M]存储环的数据,M+1位存储Cur_Cycle,M+2存储Cur_Idx,即可将第二子位置所指示的位置、第二轮数所指示的轮数、第二数据分别存储在预定数组中,其中,预定数组的长度为周期加上预定天数(M+2)。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建立键值对数据库存储机制,例如,可以用kv数据库持久化存储,其中key为用户id,value为byte数组。
可见理解的,在建立键值对机制后,可方便进行数据查询,例如,以查询当前时间之前n天的次数和为例:
第一步:根据用户id,获取字节数组,解析出Cur_idx,Cur_Cycle,以及环状结构bytes。
第二步:计算diff2=当前时间-Base_Date;计算diff1=Cur_Cycle*M+Cur_Idx;
第三步:如果diff2-diff1>n,表示从diff1开始,至少有n天没有数据更新了,此时返回0;
第四步:diff2对周期M取余数Idx,逆时针计算Idx到Idx-N这个区间的数据;取i为[idx,Idx-N]区间的数据,当i=Cur_Idx时,开始累加数据,最终将累加结果返回,具体实现过程可通过如下代码实现:
Figure BDA0003453755320000082
Figure BDA0003453755320000091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更新的控制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40,用于基于第一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一位置,其中,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为由多个存储节点组成的环形存储结构,存储节点的数量与数据更新周期中的各个时间段数量一一对应;
第二确定模块42,用于基于第二时间确定第二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二位置;
第三确定模块44,用于确定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的目标差值,基于目标差值与数量的大小关系更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中数据。
该数据更新的控制装置中,第一确定模块40,用于基于第一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一位置,其中,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为由多个存储节点组成的环形存储结构,存储节点的数量与数据更新周期中的各个时间段数量一一对应;第二确定模块42,用于基于第二时间确定第二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二位置;第三确定模块44,用于确定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的目标差值,基于目标差值与数量的大小关系更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中数据,达到了基于两次更新时间的差值更新数据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定时更新以及清理历史数据,节省数据更新空间以及减少维护数据成本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基于传统的存储方式造成的存储更新数据占用存储空间的较大,维护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任意一种数据更新的控制方法。
具体地,上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执行以下功能的程序指令,实现以下功能:基于第一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一位置,其中,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为由多个存储节点组成的环形存储结构,存储节点的数量与数据更新周期中的各个时间段数量一一对应,各个时间段对应的时长相同;基于第二时间确定第二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二位置;确定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的目标差值,基于目标差值与数量的大小关系更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中数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任意一种数据更新的控制方法。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实现以下功能:
基于第一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一位置,其中,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为由多个存储节点组成的环形存储结构,存储节点的数量与数据更新周期中的各个时间段数量一一对应,各个时间段对应的时长相同;基于第二时间确定第二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二位置;确定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的目标差值,基于目标差值与数量的大小关系更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中数据。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数据更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第一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一位置,其中,所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为由多个存储节点组成的环形存储结构,所述存储节点的数量与数据更新周期中的各个时间段数量一一对应,所述各个时间段对应的时长相同,基于所述第一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一位置,包括:
获取基准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时间与所述基准时间的第一差值;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对所述周期进行求余,得到第一运算值,其中,所述第一运算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一子位置;确定所述第一时间与所述基准时间的第二差值;根据所述第二差值对所述周期进行取整运算,得到第二运算值,其中,所述第二运算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对应的第一轮数;根据所述第一子位置、所述第一轮数与所述周期的第一乘积得到所述第一位置;
基于第二时间确定第二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时间为上次触达目标对象的历史时间,所述第二时间为本次触达目标对象对应的时间;
确定所述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的目标差值,基于所述目标差值与所述数量的大小关系更新所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中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子位置、所述第一轮数与所述周期的第一乘积得到所述第一位置,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子位置在所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顺时针方向的第一位置序号;
获取所述第一位置序号与所述第一乘积的求和结果;
根据所述求和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顺时针方向的第二位置序号;
确定所述第二位置序号对应的位置为所述第一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二时间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二位置,包括:
获取基准时间,确定所述第二时间与所述基准时间的第三差值;
根据所述第三差值对所述周期进行求余,得到第三运算值,其中,所述第三运算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在所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二子位置;
确定所述第二时间与所述基准时间的第四差值;
根据所述第四差值对所述周期进行取整运算,得到第四运算值,其中,所述第四运算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在所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对应的第二轮数;
根据所述第二子位置、所述第二轮数与所述周期的第二乘积得到所述第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子位置、所述第二轮数与所述周期的第二乘积得到所述第二位置,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子位置在所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顺时针方向的第三位置序号;
获取所述第三位置序号与所述第二乘积的求和结果;
根据所述求和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顺时针方向的第四位置序号;
确定所述第四位置序号对应的位置为所述第二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目标差值与所述数量的大小关系更新所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中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差值小于所述目标数量;
将所述第二子位置所指示的位置、所述第二轮数所指示的轮数、所述第二数据分别存储在预定数组中,其中,所述预定数组的长度为所述周期加上预定天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目标差值与所述数量的大小关系更新所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中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差值大于所述数量;
将所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所有数据置零。
7.一种数据更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一位置,其中,所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为由多个存储节点组成的环形存储结构,所述存储节点的数量与数据更新周期中的各个时间段数量一一对应;基于所述第一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一位置,包括:获取基准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时间与所述基准时间的第一差值;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对所述周期进行求余,得到第一运算值,其中,所述第一运算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一子位置;确定所述第一时间与所述基准时间的第二差值;根据所述第二差值对所述周期进行取整运算,得到第二运算值,其中,所述第二运算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对应的第一轮数;根据所述第一子位置、所述第一轮数与所述周期的第一乘积得到所述第一位置;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二时间确定第二数据在目标环状存储结构中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时间为上次触达目标对象的历史时间,所述第二时间为本次触达目标对象对应的时间;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的目标差值,基于所述目标差值与所述数量的大小关系更新所述目标环状存储结构的中数据。
8.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数据更新的控制方法。
9.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数据更新的控制方法。
CN202111679909.0A 2021-12-31 2021-12-31 数据更新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3285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9909.0A CN114328563B (zh) 2021-12-31 2021-12-31 数据更新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9909.0A CN114328563B (zh) 2021-12-31 2021-12-31 数据更新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8563A CN114328563A (zh) 2022-04-12
CN114328563B true CN114328563B (zh) 2023-07-14

Family

ID=81022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9909.0A Active CN114328563B (zh) 2021-12-31 2021-12-31 数据更新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856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4153A (zh) * 2010-06-29 2010-11-24 武汉绿色网络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环形存储表的数据动态压缩保存方法
CN105511801A (zh) * 2015-11-12 2016-04-20 长春理工大学 数据存储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117740A1 (ko) * 2015-01-23 2016-07-28 ㈜리얼타임테크 환형큐 기반의 인-메모리 데이터베이스 시스템 및 그 데이터 처리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76059A (ja) * 1990-11-07 1992-06-23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 Syst Inc 記憶媒体
CN110019498B (zh) * 2017-08-14 2022-04-1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日志同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1309728A (zh) * 2020-02-07 2020-06-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统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538711A (zh) * 2020-04-14 2020-08-14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日志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1797032B (zh) * 2020-06-19 2022-09-23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结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38839B (zh) * 2021-04-23 2023-02-03 深圳市科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环形队列缓冲区及其运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60782A (zh) * 2021-08-23 2021-12-07 南京森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动态调节的环形缓存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4153A (zh) * 2010-06-29 2010-11-24 武汉绿色网络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环形存储表的数据动态压缩保存方法
WO2016117740A1 (ko) * 2015-01-23 2016-07-28 ㈜리얼타임테크 환형큐 기반의 인-메모리 데이터베이스 시스템 및 그 데이터 처리방법
CN105511801A (zh) * 2015-11-12 2016-04-20 长春理工大学 数据存储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8563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79266B2 (ja) 時系列データを保存および照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それらのサーバー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19511054A (ja) 分散クラスタ型訓練方法及び装置
CN106202280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CN108133031A (zh) 一种过滤推荐视频候选结果的方法及装置
US10552460B2 (en) Sensor data management apparatus, sensor data management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11475105B (zh) 监控数据存储方法、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144791A (zh) 数据转存方法、装置和数据管理服务器
CN111478963A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09704B (zh) 基于动态时间窗的数据去重统计方法及装置
CN108108490B (zh) Hive表扫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64776B (zh) 区块链中区块的生成方法、记账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0535943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8033000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user behavior data
CN114328563B (zh) 数据更新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547805A (zh) 优化数据库索引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66650B (zh) 数据存储装置和数据存储方法
CN114020713A (zh) 一种日志结构合并树的文件合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78413B (zh) 一种定时任务的执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73110A (zh) 一种晶振时钟修正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7995014B (zh) 基于告警信息发现功能拓扑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03652B (zh) 数据的存储方法和装置
CN109710610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09740022B (zh) 一种记录电网cim模型变更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40060B (zh) 一种推送信息的频次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382197B (zh) 分区管理、数据存储和查询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