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6966A - 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和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和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6966A
CN114326966A CN202111600301.4A CN202111600301A CN114326966A CN 114326966 A CN114326966 A CN 114326966A CN 202111600301 A CN202111600301 A CN 202111600301A CN 114326966 A CN114326966 A CN 114326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necting screw
cable
computer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003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泽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University YNU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University YN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University YNU filed Critical Yunnan University YNU
Priority to CN20211160030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69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6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69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和使用方法,包含有具有主机壳(1)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设置在主机壳(1)中并且用于安装计算机元件的内支架(2),通过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实现了对冷却箱体的设置,通过内支架(2),实现了对计算机元件进行迎冷却风设置,因此提高了对计算机的元件降温效果。

Description

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和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和使用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机箱作为电脑配件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用,此外,电脑机箱具有电磁辐射的屏蔽的重要作用,因此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是一种重要的计算机部件,在现有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中,还都是冷凝器和风扇安装在主机壳的内壁上,通过冷凝器和风扇对主机壳内部温度进行整腔体进行降温,实现对计算机电路板进行降温,从而影响了对计算机的元件降温效果,
同时为了保证主机壳内气流的释放,还需要在主机壳上设置通孔体,使计算机的元件处于裸露状态,使粉尘在计算机的元件上进行集结成污垢层,进而影响了计算机的元件的散热效果,
基于申请人于2021年7月15日提供的具有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其中专利号:ZL202121746161.7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使用方法。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和使用方法,因此提高了对计算机的元件降温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包含有具有主机壳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设置在主机壳中并且用于安装计算机元件的内支架。
由于设计了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和内支架,通过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实现了对冷却箱体的设置,通过内支架,实现了对计算机元件进行迎冷却风设置,因此提高了对计算机的元件降温效果。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对计算机元件进行迎冷却风设置的方式把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和内支架相互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通过风道集成在安装架实现对计算机元件进行迎冷却风设置的方式把内支架与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内隔板、外隔板、通气管、第一封板、第二封板、风扇和冷凝片。
以上四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针对两个直通的安装敞口筒对计算机部件进行定向吹射降温。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过滤筒。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与内支架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外支架、弹簧片、第一连接螺杆和压缩弹簧。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中,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线缆套、支撑轴、压线板、接线盘和第二连接螺杆。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上,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线缆支撑板和第三连接螺杆。
以上四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其它部件的集成安装,扩展了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设计了,在主机壳上分别设置有外支架、内隔板、外隔板、通气管、第一封板、第二封板、支撑轴和线缆支撑板,在外支架与主机壳之间分别设置有弹簧片和第一连接螺杆并且在第一连接螺杆与外支架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在线缆支撑板与与第二封板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螺杆并且在外支架上设置有内支架,在内隔板和外隔板上分别设置有线缆套并且在通气管上设置有过滤筒,在第一封板上分别设置有风扇和冷凝片并且在支撑轴上设置有接线盘,在接线盘与支撑轴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螺杆。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主机壳、内支架、外支架、内隔板、外隔板、通气管、第一封板、第二封板、风扇、冷凝片、过滤筒、弹簧片、第一连接螺杆、压缩弹簧、线缆套、支撑轴、压线板、接线盘、第二连接螺杆、线缆支撑板和第三连接螺杆,组成了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发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设计了,内支架设置为包含有管部、竖架部、条部和过滤网部并且管部的内端头设置为与竖架部联接,管部的前后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条部联接并且管部的外端敞口部设置为与过滤网部联接,在管部的内端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吹风孔体和第二吹风孔体并且第一吹风孔体和第二吹风孔体设置为与竖架部相对应分布,管部的外端头设置为与外隔板联接并且管部的外端敞口部设置为与风扇和冷凝片相对应分布,条部设置为与外支架嵌入式联接并且管部设置为矩形盲管,竖架部设置为U字形框状体并且条部设置为燕尾条状体,两个条部设置在管部上并且过滤网部设置为矩形空气净化滤网,第一吹风孔体和第二吹风孔体设置为斜线孔状体并且第一吹风孔体和第二吹风孔体分别设置为沿管部的竖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第一吹风孔体的外端口部和第二吹风孔体的外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竖架部相对应分布。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计算机部件进行分区间安装设置,实现了对各分区间的冷却气流的流量大小设置,在各分区间中得到阶梯温度,满足各种型号的计算机部件的工作环境需要。
本发明设计了,主机壳设置为包含有筒壳部和第一钩部并且在筒壳部的上端端面后部设置有透漏窗口体,筒壳部的上端端面内壁中间部设置为与第一钩部联接并且筒壳部的上端端面后部设置为与线缆支撑板接触式联接,筒壳部的后端敞口部设置为与第二封板联接并且筒壳部的上端端面后部设置为与支撑轴转动式联接,筒壳部的上端端面内壁后部设置为与内隔板联接并且筒壳部的上端端面内壁前部设置为与外隔板联接,第一钩部设置为与外支架联接并且筒壳部的上端端面内壁前部设置为与第一连接螺杆螺纹式联接,筒壳部的上端端面内壁中部设置为与弹簧片接触式联接并且筒壳部的前端敞口部设置为与第一封板联接,筒壳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通气管联接并且透漏窗口体设置为与接线盘相对应分布,筒壳部设置为下端端面部具有支腿的矩形管状体并且第一钩部设置为V字形钩状体,透漏窗口体设置为矩形孔状体。
本发明设计了,内隔板设置为]字形片状体并且内隔板的横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主机壳联接,内隔板的竖部下端头设置为与线缆套联接并且在内隔板的竖部上端头设置有排气孔道。
本发明设计了,外隔板设置为]字形片状体并且外隔板的横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主机壳联接,外隔板的竖部下端头设置为与线缆套联接并且外隔板的竖部设置为与内支架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通气管设置为]字形管状体并且通气管的横部设置为与过滤筒联接,通气管的竖部设置为与主机壳联接并且通气管的横部设置为与外隔板相对应分布,通气管的其中一个竖部端口设置为与内支架相对应分布并且通气管的其中另一个竖部端口设置为与风扇和冷凝片相对应分布。
本发明设计了,第一封板设置为包含有板部和附着板部并且在附着板部的竖部上设置有安装孔体,附着板部的横部设置为与板部的内端端面部联接并且板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主机壳联接,板部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风扇联接并且安装孔体设置为与冷凝片联接,板部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附着板部设置为L字形片状体,安装孔体设置为矩形孔状体并且安装孔体设置为沿附着板部的竖部上下排列分布。
本发明设计了,第二封板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第二封板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主机壳联接,第二封板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线缆支撑板接触式联接并且第二封板设置为与第三连接螺杆螺纹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风扇设置为鼓风机并且风扇的壳体设置为与第一封板联接,风扇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冷凝片相对应分布并且风扇的电源线设置为与线缆套贯串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冷凝片设置为半导体制冷片并且冷凝片设置为与第一封板沉入式联接,冷凝片设置为与风扇相对应分布并且冷凝片的电源线设置为与线缆套贯串式联接。
以上八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直通孔安装区间设置,优化了计算机部件的安装流程。
本发明设计了,外支架设置为包含有桥架部和第二钩部并且桥架部的上端端面后部设置为与第二钩部联接,在桥架部的竖部内壁上设置有容纳槽体并且在桥架部的前端部设置有通孔体,桥架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弹簧片联接并且桥架部的上端端面部内壁设置为与压缩弹簧联接,第二钩部设置为与主机壳联接并且容纳槽体设置为与内支架联接,通孔体设置为与第一连接螺杆联接并且桥架部设置为U字形槽状体,第二钩部设置为V字形钩状体并且容纳槽体设置为燕尾槽状体,容纳槽体设置为沿桥架部的竖部内壁上下排列分布并且通孔体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本发明设计了,弹簧片设置为弧形条状体并且弹簧片的端头设置为与外支架联接并且弹簧片的中间部设置为与主机壳接触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第一连接螺杆设置为沉头螺栓并且第一连接螺杆分别设置为与压缩弹簧和外支架贯串式联接,第一连接螺杆的凸缘部设置为与压缩弹簧接触式联接并且第一连接螺杆的外端头设置为与主机壳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压缩弹簧设置为柱式弹簧并且压缩弹簧设置为与第一连接螺杆套装式联接,压缩弹簧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一连接螺杆接触式联接并且压缩弹簧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外支架接触式联接。
以上四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计算机部件的缓冲支撑,防止对计算机部件产生硬作用力冲击。
本发明设计了,过滤筒设置为具有空气净化滤网的管状体并且过滤筒的端口部设置为与通气管联接。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冷却气流进行净化处理,保证了计算机部件的工作环境的清洁度。
本发明设计了,线缆套设置为工字形橡胶管并且线缆套分别设置为与内隔板和外隔板贯串式联接,线缆套分别设置为与位于风扇的电源线、位于冷凝片的电源线和位于计算机元件的线缆套装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支撑轴设置为包含有轴部和翼片部并且轴部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翼片部联接,轴部的端头设置为与主机壳转动式联接并且轴部的上端头设置为与接线盘沉入式联接,轴部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第二连接螺杆螺纹式联接并且翼片部的端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压线板联接,轴部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翼片部设置为矩形板状体,翼片部设置为沿轴部的径向线延伸分布。
本发明设计了,压线板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压线板的端头设置为通过螺栓与支撑轴联接,压线板的中间部设置为与位于主机壳中的线缆接触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接线盘设置为具有启动按键和插口体的圆形座状体并且在接线盘的中心部设置有中间孔体并且接线盘的中间孔体的下扩展部设置为与支撑轴套装式联接,接线盘的中间孔体的上收缩部设置为与第二连接螺杆套装式联接并且接线盘的插口体设置为与位于主机壳中的线缆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第二连接螺杆设置为沉头螺栓并且第二连接螺杆设置为与接线盘贯串式联接,第二连接螺杆设置为与支撑轴螺纹式联接。
以上五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位于主机壳中的线缆进行规范安装,防止出现线缆缠绕现象发生。
本发明设计了,在线缆支撑板的竖部上设置有长条孔体并且在线缆支撑板的横部端头上设置有叉口体,线缆支撑板的竖部设置为与第二封板接触式联接并且长条孔体设置为与第三连接螺杆套装式联接,叉口体设置为与外接线缆联接,叉口体设置为V字形槽状体并且叉口体设置为沿支撑板的横部间隔排列分布,长条孔体设置为矩形孔状体。
本发明设计了,第三连接螺杆设置为沉头螺栓并且第三连接螺杆设置为与线缆支撑板贯串式联接,第三连接螺杆设置为与第二封板联接。
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对外接线缆进行固定,防止产生接头和接口之间发生松动现象。
本发明设计了,主机壳、内隔板、外隔板、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与内支架、通气管、风扇和冷凝片设置为按照对计算机元件进行直吹降温的方式分布并且主机壳、内隔板、外隔板、第一封板、第二封板、内支架、通气管、风扇和冷凝片与外支架、弹簧片、第一连接螺杆和压缩弹簧设置为按照吊挂架支撑的方式分布,主机壳、内隔板、外隔板、第一封板、第二封板、内支架、通气管、风扇和冷凝片与线缆套设置为按照套管固定的方式分布并且主机壳、内隔板、外隔板、第一封板、第二封板、内支架、通气管、风扇和冷凝片与支撑轴、压线板、接线盘和第二连接螺杆设置为按照上置接口的方式分布,主机壳、内隔板、外隔板、第一封板、第二封板、内支架、通气管、风扇和冷凝片与线缆支撑板和第三连接螺杆设置为按照线缆外支撑的方式分布,主机壳的中心线、内隔板的中心线、外隔板的中心线、第一封板的中心线和第二封板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内支架设置为沿桥架部的竖部上下排列分布,两个弹簧片、两个第一连接螺杆和两个压缩弹簧设置在桥架部与筒壳部之间,轴部设置为与筒壳部转动式联接,板部设置为与筒壳部联接,第二钩部设置为与第一钩部联接,容纳槽体设置为与条部联接,透漏窗口体设置为与位于主机壳中的线缆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使用方法,其步骤是:由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实现了对冷却箱体的设置,由内支架实现了对计算机元件进行迎冷却风设置。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相对吹射的冷却气流对计算机部件进行冷却处理设置。
本发明设计了,其步骤是:把具有计算机元件的电路板安装在竖架部上,把计算机元件的线缆安装在线缆套中,把风扇的电源线和冷凝片的电源线安装在两个线缆套中,把具有计算机元件的线缆的线缆套安装在内隔板上,把具有风扇的电源线和冷凝片的电源线的第一个线缆套安装在内隔板上,把条部插入到容纳槽体中,从而把内支架安装在外支架中,把外隔板安装在筒壳部上,由外隔板对管部进行固定支撑,把具有风扇的电源线和冷凝片的电源线的第二个线缆套安装在外隔板上,把板部安装在筒壳部的前端敞口部上,把计算机元件的线缆、风扇的电源线和冷凝片的电源线通过压线板安装在翼片部上,把计算机元件的线缆、风扇的电源线和冷凝片的电源线与接线盘连接,把接线盘安装在轴部上,把第二连接螺杆安装在接线盘和轴部之间,从而把接线盘固定在轴部上,把第二封板安装在筒壳部的后端敞口部上,使第三连接螺杆与线缆支撑板分开,把线缆支撑板向上提起,第三连接螺杆在长条孔体中运动,使第三连接螺杆在第二封板上进行转动,由第三连接螺杆把线缆支撑板固定在第二封板上,把外接电源线、显示屏连线、键盘连线和鼠标连线与接线盘连接,把外接电源线、显示屏连线、键盘连线和鼠标连线安装在叉口体中,当按下接线盘上的启动按键后,使计算机主机处于工作状态,计算机元件、风扇和冷凝片处于工作状态,冷凝片对位于外隔板和第一封板之间腔体的空气进行降温,在风扇作用下,冷却空气通过过滤网部进入到管部中,通过第一吹风孔体和第二吹风孔体喷射出气流,对竖架部上的计算机元件进行降温处理,位于外隔板和内隔板之间腔体的空气通过通气管和过滤筒回流到位于外隔板和第一封板之间腔体中。
在本技术方案中,内支架是基础部件,也是本发明的必要技术特征,主机壳、外支架、内隔板、外隔板、通气管、第一封板、第二封板、风扇、冷凝片、过滤筒、弹簧片、第一连接螺杆、压缩弹簧、线缆套、支撑轴、压线板、接线盘、第二连接螺杆、线缆支撑板和第三连接螺杆是功能部件,是实现本发明的其它技术效果的特征,筒壳部、第一钩部、透漏窗口体、管部、竖架部、第一吹风孔体、第二吹风孔体、条部、过滤网部、桥架部、第二钩部、容纳槽体、通孔体、板部、附着板部、安装孔体、轴部、翼片部、叉口体和长条孔体这些技术特征的设计,是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技术特征。
在本技术方案中,对计算机元件进行迎冷却风设置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和内支架为重要技术特征,在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和使用方法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主机壳-1、内支架-2、外支架-3、内隔板-4、外隔板-5、通气管-6、第一封板-7、第二封板-20、风扇-8、冷凝片-9、过滤筒-10、弹簧片-91、第一连接螺杆-92、压缩弹簧-93、线缆套-94、支撑轴-95、压线板-96、接线盘-97、第二连接螺杆-98、线缆支撑板-99、第三连接螺杆-90、筒壳部-11、第一钩部-12、透漏窗口体-13、管部-21、竖架部-22、第一吹风孔体-23、第二吹风孔体-24、条部-25、过滤网部-26、桥架部-31、第二钩部-32、容纳槽体-33、通孔体-34、板部-71、附着板部-72、安装孔体-73、轴部-951、翼片部-952、叉口体-991、长条孔体-992。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发明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在下 面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均是市售可得的,如没有明确说明处理条件,请参考购 买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进。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主机壳1、内支架2、外支架3、内隔板4、外隔板5、通气管6、第一封板7、第二封板20、风扇8、冷凝片9、过滤筒10、弹簧片91、第一连接螺杆92、压缩弹簧93、线缆套94、支撑轴95、压线板96、接线盘97、第二连接螺杆98、线缆支撑板99和第三连接螺杆90并且在主机壳1上分别设置有外支架3、内隔板4、外隔板5、通气管6、第一封板7、第二封板20、支撑轴95和线缆支撑板99,在外支架3与主机壳1之间分别设置有弹簧片91和第一连接螺杆92并且在第一连接螺杆92与外支架3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93,在线缆支撑板99与与第二封板20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螺杆90并且在外支架3上设置有内支架2,在内隔板4和外隔板5上分别设置有线缆套94并且在通气管6上设置有过滤筒10,在第一封板7上分别设置有风扇8和冷凝片9并且在支撑轴95上设置有接线盘97,在接线盘97与支撑轴95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螺杆98。
在本实施例中,主机壳1设置为包含有筒壳部11和第一钩部12并且在筒壳部11的上端端面后部设置有透漏窗口体13,筒壳部11的上端端面内壁中间部设置为与第一钩部12联接并且筒壳部11的上端端面后部设置为与线缆支撑板99接触式联接,筒壳部11的后端敞口部设置为与第二封板20联接并且筒壳部11的上端端面后部设置为与支撑轴95转动式联接,筒壳部11的上端端面内壁后部设置为与内隔板4联接并且筒壳部11的上端端面内壁前部设置为与外隔板5联接,第一钩部12设置为与外支架3联接并且筒壳部11的上端端面内壁前部设置为与第一连接螺杆92螺纹式联接,筒壳部11的上端端面内壁中部设置为与弹簧片91接触式联接并且筒壳部11的前端敞口部设置为与第一封板7联接,筒壳部1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通气管6联接并且透漏窗口体13设置为与接线盘97相对应分布,筒壳部11设置为下端端面部具有支腿的矩形管状体并且第一钩部12设置为V字形钩状体,透漏窗口体13设置为矩形孔状体。
通过主机壳1,形成了对外支架3、内隔板4、外隔板5、通气管6、第一封板7、第二封板20、弹簧片91、第一连接螺杆92、支撑轴95、接线盘97和线缆支撑板99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钩部12,实现了与外支架3的连接,由筒壳部11,实现了与内隔板4的连接,实现了与外隔板5的连接,实现了与通气管6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一封板7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二封板20的连接,实现了与弹簧片91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一连接螺杆92的连接,实现了与支撑轴95的连接,实现了与线缆支撑板99的连接,由透漏窗口体13,实现了与接线盘97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外支架3、内隔板4、外隔板5、通气管6、第一封板7、第二封板20、弹簧片91、第一连接螺杆92、支撑轴95、接线盘97和线缆支撑板99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内支架2设置为包含有管部21、竖架部22、条部25和过滤网部26并且管部21的内端头设置为与竖架部22联接,管部21的前后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条部25联接并且管部21的外端敞口部设置为与过滤网部26联接,在管部21的内端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吹风孔体23和第二吹风孔体24并且第一吹风孔体23和第二吹风孔体24设置为与竖架部22相对应分布,管部21的外端头设置为与外隔板5联接并且管部21的外端敞口部设置为与风扇8和冷凝片9相对应分布,条部25设置为与外支架3嵌入式联接并且管部21设置为矩形盲管,竖架部22设置为U字形框状体并且条部25设置为燕尾条状体,两个条部25设置在管部21上并且过滤网部26设置为矩形空气净化滤网,第一吹风孔体23和第二吹风孔体24设置为斜线孔状体并且第一吹风孔体23和第二吹风孔体24分别设置为沿管部21的竖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第一吹风孔体23的外端口部和第二吹风孔体24的外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竖架部22相对应分布。
通过内支架2,形成了对外支架3、外隔板5、风扇8和冷凝片9的支撑连接点,由条部25,实现了与外支架3的连接,由管部21,实现了与外隔板5的连接,实现了与风扇8的连接,实现了与冷凝片9的连接,由竖架部22,实现了对计算机的元件进行安装处理,由第一吹风孔体23和第二吹风孔体24,实现了对计算机的元件进行风冷降温处理,由过滤网部26,实现了对风冷降温的风流进行过滤处理,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计算机的元件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外支架3设置为包含有桥架部31和第二钩部32并且桥架部31的上端端面后部设置为与第二钩部32联接,在桥架部31的竖部内壁上设置有容纳槽体33并且在桥架部31的前端部设置有通孔体34,桥架部3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弹簧片91联接并且桥架部31的上端端面部内壁设置为与压缩弹簧93联接,第二钩部32设置为与主机壳1联接并且容纳槽体33设置为与内支架2联接,通孔体34设置为与第一连接螺杆92联接并且桥架部31设置为U字形槽状体,第二钩部32设置为V字形钩状体并且容纳槽体33设置为燕尾槽状体,容纳槽体33设置为沿桥架部31的竖部内壁上下排列分布并且通孔体34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通过外支架3,形成了对主机壳1、内支架2、弹簧片91、第一连接螺杆92和压缩弹簧93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二钩部32,实现了与主机壳1的连接,由容纳槽体33,实现了与内支架2的连接,由桥架部31,实现了与弹簧片91的连接,实现了与压缩弹簧93的连接,由通孔体34,实现了与第一连接螺杆9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内支架2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弹簧片91设置为弧形条状体并且弹簧片91的端头设置为与外支架3联接并且弹簧片91的中间部设置为与主机壳1接触式联接。
通过弹簧片91,形成了对主机壳1和外支架3的支撑连接点,由弹簧片91,实现了与主机壳1的连接,实现了与外支架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外支架3与主机壳1之间进行连接的部件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螺杆92设置为沉头螺栓并且第一连接螺杆92分别设置为与压缩弹簧93和外支架3贯串式联接,第一连接螺杆92的凸缘部设置为与压缩弹簧93接触式联接并且第一连接螺杆92的外端头设置为与主机壳1联接。
通过第一连接螺杆92,形成了对主机壳1、外支架3和压缩弹簧93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连接螺杆92,实现了与主机壳1的连接,实现了与外支架3的连接,实现了与压缩弹簧9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外支架3与主机壳1之间进行连接的部件之二。
在本实施例中,压缩弹簧93设置为柱式弹簧并且压缩弹簧93设置为与第一连接螺杆92套装式联接,压缩弹簧93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一连接螺杆92接触式联接并且压缩弹簧93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外支架3接触式联接。
通过压缩弹簧93,形成了对外支架3和第一连接螺杆92的支撑连接点,由压缩弹簧93,实现了与外支架3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一连接螺杆9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外支架3与主机壳1之间进行连接的部件之三。
在本实施例中,内隔板4设置为]字形片状体并且内隔板4的横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主机壳1联接,内隔板4的竖部下端头设置为与线缆套94联接并且在内隔板4的竖部上端头设置有排气孔道。
通过内隔板4,形成了对主机壳1和线缆套94的支撑连接点,由内隔板4,实现了与主机壳1的连接,实现了与线缆套94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主机壳1进行隔断的部件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外隔板5设置为]字形片状体并且外隔板5的横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主机壳1联接,外隔板5的竖部下端头设置为与线缆套94联接并且外隔板5的竖部设置为与内支架2联接。
通过外隔板5,形成了对主机壳1、内支架2和线缆套94的支撑连接点,由外隔板5,实现了与主机壳1的连接,实现了与内支架2的连接,实现了与线缆套94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主机壳1进行隔断的部件之二。
在本实施例中,通气管6设置为]字形管状体并且通气管6的横部设置为与过滤筒10联接,通气管6的竖部设置为与主机壳1联接并且通气管6的横部设置为与外隔板5相对应分布,通气管6的其中一个竖部端口设置为与内支架2相对应分布并且通气管6的其中另一个竖部端口设置为与风扇8和冷凝片9相对应分布。
通过通气管6,形成了对主机壳1、内支架2、外隔板5、风扇8和冷凝片9的支撑连接点,由通气管6,实现了与主机壳1的连接,实现了与内支架2的连接,实现了与外隔板5的连接,实现了与风扇8的连接,实现了与冷凝片9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内支架2进行降温风流回流到具有风扇8和冷凝片9腔体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筒10设置为具有空气净化滤网的管状体并且过滤筒10的端口部设置为与通气管6联接。
通过过滤筒10,形成了对通气管6的支撑连接点,由过滤筒10,实现了与通气管6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通气管6中降温风流进行净化处理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封板7设置为包含有板部71和附着板部72并且在附着板部72的竖部上设置有安装孔体73,附着板部72的横部设置为与板部71的内端端面部联接并且板部71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主机壳1联接,板部71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风扇8联接并且安装孔体73设置为与冷凝片9联接,板部71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附着板部72设置为L字形片状体,安装孔体73设置为矩形孔状体并且安装孔体73设置为沿附着板部72的竖部上下排列分布。
通过第一封板7,形成了对主机壳1、风扇8和冷凝片9的支撑连接点,由板部71,实现了与主机壳1的连接,实现了与风扇8的连接,由附着板部72和安装孔体73,实现了与冷凝片9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主机壳1进行端口密封的部件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封板20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第二封板20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主机壳1联接,第二封板20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线缆支撑板99接触式联接并且第二封板20设置为与第三连接螺杆90螺纹式联接。
通过第二封板20,形成了对主机壳1、线缆支撑板99和第三连接螺杆90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二封板20,实现了与主机壳1的连接,实现了与线缆支撑板99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三连接螺杆90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主机壳1进行端口密封的部件之二。
在本实施例中,风扇8设置为鼓风机并且风扇8的壳体设置为与第一封板7联接,风扇8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冷凝片9相对应分布并且风扇8的电源线设置为与线缆套94贯串式联接。
通过风扇8,形成了对第一封板7、冷凝片9和线缆套94的支撑连接点,由风扇8,实现了与第一封板7的连接,实现了与冷凝片9的连接,实现了与线缆套94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产生对内支架2进行降温风流的部件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冷凝片9设置为半导体制冷片并且冷凝片9设置为与第一封板7沉入式联接,冷凝片9设置为与风扇8相对应分布并且冷凝片9的电源线设置为与线缆套94贯串式联接。
通过冷凝片9,形成了对第一封板7、风扇8和线缆套94的支撑连接点,由冷凝片9,实现了与第一封板7的连接,实现了与风扇8的连接,实现了与线缆套94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产生对内支架2进行降温风流的部件之二。
在本实施例中,线缆套94设置为工字形橡胶管并且线缆套94分别设置为与内隔板4和外隔板5贯串式联接,线缆套94分别设置为与位于风扇8的电源线、位于冷凝片9的电源线和位于计算机元件的线缆套装式联接。
通过线缆套94,形成了对内隔板4、外隔板5、风扇8和冷凝片9的支撑连接点,由线缆套94,实现了与内隔板4的连接,实现了与外隔板5的连接,实现了与风扇8的连接,实现了与冷凝片9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主机壳1中的线缆安装在内隔板4和外隔板5上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轴95设置为包含有轴部951和翼片部952并且轴部951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翼片部952联接,轴部951的端头设置为与主机壳1转动式联接并且轴部951的上端头设置为与接线盘97沉入式联接,轴部951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第二连接螺杆98螺纹式联接并且翼片部952的端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压线板96联接,轴部951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翼片部952设置为矩形板状体,翼片部952设置为沿轴部951的径向线延伸分布。
通过支撑轴95,形成了对主机壳1、压线板96、接线盘97和第二连接螺杆98的支撑连接点,由轴部951,实现了与主机壳1的连接,实现了与接线盘97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二连接螺杆98的连接,由翼片部952,实现了与压线板96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主机壳1中的线缆进行支撑固定的部件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压线板96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压线板96的端头设置为通过螺栓与支撑轴95联接,压线板96的中间部设置为与位于主机壳1中的线缆接触式联接。
通过压线板96,形成了对支撑轴95的支撑连接点,由压线板96,实现了与支撑轴95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主机壳1中的线缆进行支撑固定的部件之二。
在本实施例中,接线盘97设置为具有启动按键和插口体的圆形座状体并且在接线盘97的中心部设置有中间孔体并且接线盘97的中间孔体的下扩展部设置为与支撑轴95套装式联接,接线盘97的中间孔体的上收缩部设置为与第二连接螺杆98套装式联接并且接线盘97的插口体设置为与位于主机壳1中的线缆联接。
通过接线盘97,形成了对支撑轴95和第二连接螺杆98的支撑连接点,由接线盘97,实现了与支撑轴95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二连接螺杆98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主机壳1中的线缆进行外部连接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螺杆98设置为沉头螺栓并且第二连接螺杆98设置为与接线盘97贯串式联接,第二连接螺杆98设置为与支撑轴95螺纹式联接。
通过第二连接螺杆98,形成了对接线盘97和支撑轴95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二连接螺杆98,实现了与接线盘97的连接,实现了与支撑轴95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接线盘97与支撑轴95之间进行连接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在线缆支撑板99的竖部上设置有长条孔体992并且在线缆支撑板99的横部端头上设置有叉口体991,线缆支撑板99的竖部设置为与第二封板20接触式联接并且长条孔体992设置为与第三连接螺杆90套装式联接,叉口体991设置为与外接线缆联接,叉口体991设置为V字形槽状体并且叉口体991设置为沿支撑板99的横部间隔排列分布,长条孔体992设置为矩形孔状体。
通过线缆支撑板99,形成了对第二封板20和第三连接螺杆90的支撑连接点,由线缆支撑板99,实现了与第二封板20的连接,由长条孔体992,实现了与第三连接螺杆90的连接,由叉口体991,实现了对外接线缆的支撑处理,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与接线盘97进行连接的外接线缆的支撑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螺杆90设置为沉头螺栓并且第三连接螺杆90设置为与线缆支撑板99贯串式联接,第三连接螺杆90设置为与第二封板20联接。
通过第三连接螺杆90,形成了对第二封板20和线缆支撑板99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三连接螺杆90,实现了与第二封板20的连接,实现了与线缆支撑板99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线缆支撑板99与第二封板20之间进行连接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主机壳1、内隔板4、外隔板5、第一封板7和第二封板20与内支架2、通气管6、风扇8和冷凝片9设置为按照对计算机元件进行直吹降温的方式分布并且主机壳1、内隔板4、外隔板5、第一封板7、第二封板20、内支架2、通气管6、风扇8和冷凝片9与外支架3、弹簧片91、第一连接螺杆92和压缩弹簧93设置为按照吊挂架支撑的方式分布,主机壳1、内隔板4、外隔板5、第一封板7、第二封板20、内支架2、通气管6、风扇8和冷凝片9与线缆套94设置为按照套管固定的方式分布并且主机壳1、内隔板4、外隔板5、第一封板7、第二封板20、内支架2、通气管6、风扇8和冷凝片9与支撑轴95、压线板96、接线盘97和第二连接螺杆98设置为按照上置接口的方式分布,主机壳1、内隔板4、外隔板5、第一封板7、第二封板20、内支架2、通气管6、风扇8和冷凝片9与线缆支撑板99和第三连接螺杆90设置为按照线缆外支撑的方式分布,主机壳1的中心线、内隔板4的中心线、外隔板5的中心线、第一封板7的中心线和第二封板20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内支架2设置为沿桥架部31的竖部上下排列分布,两个弹簧片91、两个第一连接螺杆92和两个压缩弹簧93设置在桥架部31与筒壳部11之间,轴部951设置为与筒壳部11转动式联接,板部71设置为与筒壳部11联接,第二钩部32设置为与第一钩部12联接,容纳槽体33设置为与条部25联接,透漏窗口体13设置为与位于主机壳1中的线缆联接。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
一种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使用方法,其步骤是:把具有计算机元件的电路板安装在竖架部22上,把计算机元件的线缆安装在线缆套94中,把风扇8的电源线和冷凝片9的电源线安装在两个线缆套94中,把具有计算机元件的线缆的线缆套94安装在内隔板4上,把具有风扇8的电源线和冷凝片9的电源线的第一个线缆套94安装在内隔板4上,把条部25插入到容纳槽体33中,从而把内支架2安装在外支架3中,把外隔板5安装在筒壳部11上,由外隔板5对管部21进行固定支撑,把具有风扇8的电源线和冷凝片9的电源线的第二个线缆套94安装在外隔板5上,把板部71安装在筒壳部11的前端敞口部上,把计算机元件的线缆、风扇8的电源线和冷凝片9的电源线通过压线板96安装在翼片部952上,把计算机元件的线缆、风扇8的电源线和冷凝片9的电源线与接线盘97连接,把接线盘97安装在轴部951上,把第二连接螺杆98安装在接线盘97和轴部951之间,从而把接线盘97固定在轴部951上,把第二封板20安装在筒壳部11的后端敞口部上,使第三连接螺杆90与线缆支撑板99分开,把线缆支撑板99向上提起,第三连接螺杆90在长条孔体992中运动,使第三连接螺杆90在第二封板20上进行转动,由第三连接螺杆90把线缆支撑板99固定在第二封板20上,把外接电源线、显示屏连线、键盘连线和鼠标连线与接线盘97连接,把外接电源线、显示屏连线、键盘连线和鼠标连线安装在叉口体991中,当按下接线盘97上的启动按键后,使计算机主机处于工作状态,计算机元件、风扇8和冷凝片9处于工作状态,冷凝片9对位于外隔板5和第一封板7之间腔体的空气进行降温,在风扇8作用下,冷却空气通过过滤网部26进入到管部21中,通过第一吹风孔体23和第二吹风孔体24喷射出气流,对竖架部22上的计算机元件进行降温处理,位于外隔板5和内隔板4之间腔体的空气通过通气管6和过滤筒10回流到位于外隔板5和第一封板7之间腔体中。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对计算机元件进行迎冷却风设置的方式把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和内支架2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通过风道集成在安装架实现对计算机元件进行迎冷却风设置的方式把内支架2与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内隔板4、外隔板5、通气管6、第一封板7、第二封板20、风扇8和冷凝片9。
本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过滤筒10。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与内支架2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外支架3、弹簧片91、第一连接螺杆92和压缩弹簧93。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中,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线缆套94、支撑轴95、压线板96、接线盘97和第二连接螺杆98。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上,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线缆支撑板99和第三连接螺杆90。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其步骤是:由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实现了对冷却箱体的设置,由内支架2实现了对计算机元件进行迎冷却风设置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发明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和内支架2,通过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实现了对冷却箱体的设置,通过内支架2,实现了对计算机元件进行迎冷却风设置,因此提高了对计算机的元件降温效果。
2、由于设计了内隔板4、外隔板5、通气管6、第一封板7、第二封板20、风扇8和冷凝片9,实现了具有独立区间的密封冷却箱体。
3、由于设计了过滤筒10,实现了对冷却空气的净化处理。
4、由于设计了外支架3、弹簧片91、第一连接螺杆92和压缩弹簧93,实现了悬挂架设置。
5、由于设计了线缆套94、支撑轴95、压线板96、接线盘97和第二连接螺杆98,实现了对内部线缆的走向规范设置。
6、由于设计了线缆支撑板99和第三连接螺杆90,实现了对外部线缆的走向规范设置。
7、由于设计了对结构形状进行了数值范围的限定,使数值范围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不是通过公式计算或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出的技术特征,试验表明该数值范围的技术特征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
8、由于设计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发明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对计算机元件进行迎冷却风设置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和内支架2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和使用方法的一种实现形式,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的其他变形,增加或者减少其中的成份或步骤,或者将本发明用于其他的与本发明接近的技术领域,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主机壳(1)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设置在主机壳(1)中并且用于安装计算机元件的内支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计算机元件进行迎冷却风设置的方式把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和内支架(2)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其特征是:按照通过风道集成在安装架实现对计算机元件进行迎冷却风设置的方式把内支架(2)与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其特征是: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内隔板(4)、外隔板(5)、通气管(6)、第一封板(7)、第二封板(20)、风扇(8)和冷凝片(9),
或,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过滤筒(10),
或,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与内支架(2)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外支架(3)、弹簧片(91)、第一连接螺杆(92)和压缩弹簧(93),
或,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中,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线缆套(94)、支撑轴(95)、压线板(96)、接线盘(97)和第二连接螺杆(98),
或,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上,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线缆支撑板(99)和第三连接螺杆(9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其特征是:在主机壳(1)上分别设置有外支架(3)、内隔板(4)、外隔板(5)、通气管(6)、第一封板(7)、第二封板(20)、支撑轴(95)和线缆支撑板(99),在外支架(3)与主机壳(1)之间分别设置有弹簧片(91)和第一连接螺杆(92)并且在第一连接螺杆(92)与外支架(3)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93),在线缆支撑板(99)与与第二封板(20)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螺杆(90)并且在外支架(3)上设置有内支架(2),在内隔板(4)和外隔板(5)上分别设置有线缆套(94)并且在通气管(6)上设置有过滤筒(10),在第一封板(7)上分别设置有风扇(8)和冷凝片(9)并且在支撑轴(95)上设置有接线盘(97),在接线盘(97)与支撑轴(95)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螺杆(9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其特征是:内支架(2)设置为包含有管部(21)、竖架部(22)、条部(25)和过滤网部(26)并且管部(21)的内端头设置为与竖架部(22)联接,管部(21)的前后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条部(25)联接并且管部(21)的外端敞口部设置为与过滤网部(26)联接,在管部(21)的内端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吹风孔体(23)和第二吹风孔体(24)并且第一吹风孔体(23)和第二吹风孔体(24)设置为与竖架部(22)相对应分布,管部(21)的外端头设置为与外隔板(5)联接并且管部(21)的外端敞口部设置为与风扇(8)和冷凝片(9)相对应分布,条部(25)设置为与外支架(3)嵌入式联接并且管部(21)设置为矩形盲管,竖架部(22)设置为U字形框状体并且条部(25)设置为燕尾条状体,两个条部(25)设置在管部(21)上并且过滤网部(26)设置为矩形空气净化滤网,第一吹风孔体(23)和第二吹风孔体(24)设置为斜线孔状体并且第一吹风孔体(23)和第二吹风孔体(24)分别设置为沿管部(21)的竖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第一吹风孔体(23)的外端口部和第二吹风孔体(24)的外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竖架部(22)相对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其特征是:主机壳(1)设置为包含有筒壳部(11)和第一钩部(12)并且在筒壳部(11)的上端端面后部设置有透漏窗口体(13),筒壳部(11)的上端端面内壁中间部设置为与第一钩部(12)联接并且筒壳部(11)的上端端面后部设置为与线缆支撑板(99)接触式联接,筒壳部(11)的后端敞口部设置为与第二封板(20)联接并且筒壳部(11)的上端端面后部设置为与支撑轴(95)转动式联接,筒壳部(11)的上端端面内壁后部设置为与内隔板(4)联接并且筒壳部(11)的上端端面内壁前部设置为与外隔板(5)联接,第一钩部(12)设置为与外支架(3)联接并且筒壳部(11)的上端端面内壁前部设置为与第一连接螺杆(92)螺纹式联接,筒壳部(11)的上端端面内壁中部设置为与弹簧片(91)接触式联接并且筒壳部(11)的前端敞口部设置为与第一封板(7)联接,筒壳部(1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通气管(6)联接并且透漏窗口体(13)设置为与接线盘(97)相对应分布,筒壳部(11)设置为下端端面部具有支腿的矩形管状体并且第一钩部(12)设置为V字形钩状体,透漏窗口体(13)设置为矩形孔状体,
或,内隔板(4)设置为]字形片状体并且内隔板(4)的横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主机壳(1)联接,内隔板(4)的竖部下端头设置为与线缆套(94)联接并且在内隔板(4)的竖部上端头设置有排气孔道,
或,外隔板(5)设置为]字形片状体并且外隔板(5)的横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主机壳(1)联接,外隔板(5)的竖部下端头设置为与线缆套(94)联接并且外隔板(5)的竖部设置为与内支架(2)联接,
或,通气管(6)设置为]字形管状体并且通气管(6)的横部设置为与过滤筒(10)联接,通气管(6)的竖部设置为与主机壳(1)联接并且通气管(6)的横部设置为与外隔板(5)相对应分布,通气管(6)的其中一个竖部端口设置为与内支架(2)相对应分布并且通气管(6)的其中另一个竖部端口设置为与风扇(8)和冷凝片(9)相对应分布,
或,第一封板(7)设置为包含有板部(71)和附着板部(72)并且在附着板部(72)的竖部上设置有安装孔体(73),附着板部(72)的横部设置为与板部(71)的内端端面部联接并且板部(71)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主机壳(1)联接,板部(71)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风扇(8)联接并且安装孔体(73)设置为与冷凝片(9)联接,板部(71)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附着板部(72)设置为L字形片状体,安装孔体(73)设置为矩形孔状体并且安装孔体(73)设置为沿附着板部(72)的竖部上下排列分布,
或,第二封板(20)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第二封板(20)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主机壳(1)联接,第二封板(20)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线缆支撑板(99)接触式联接并且第二封板(20)设置为与第三连接螺杆(90)螺纹式联接,
或,风扇(8)设置为鼓风机并且风扇(8)的壳体设置为与第一封板(7)联接,风扇(8)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冷凝片(9)相对应分布并且风扇(8)的电源线设置为与线缆套(94)贯串式联接,
或,冷凝片(9)设置为半导体制冷片并且冷凝片(9)设置为与第一封板(7)沉入式联接,冷凝片(9)设置为与风扇(8)相对应分布并且冷凝片(9)的电源线设置为与线缆套(94)贯串式联接,
或,外支架(3)设置为包含有桥架部(31)和第二钩部(32)并且桥架部(31)的上端端面后部设置为与第二钩部(32)联接,在桥架部(31)的竖部内壁上设置有容纳槽体(33)并且在桥架部(31)的前端部设置有通孔体(34),桥架部(3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弹簧片(91)联接并且桥架部(31)的上端端面部内壁设置为与压缩弹簧(93)联接,第二钩部(32)设置为与主机壳(1)联接并且容纳槽体(33)设置为与内支架(2)联接,通孔体(34)设置为与第一连接螺杆(92)联接并且桥架部(31)设置为U字形槽状体,第二钩部(32)设置为V字形钩状体并且容纳槽体(33)设置为燕尾槽状体,容纳槽体(33)设置为沿桥架部(31)的竖部内壁上下排列分布并且通孔体(34)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或,弹簧片(91)设置为弧形条状体并且弹簧片(91)的端头设置为与外支架(3)联接并且弹簧片(91)的中间部设置为与主机壳(1)接触式联接,
或,第一连接螺杆(92)设置为沉头螺栓并且第一连接螺杆(92)分别设置为与压缩弹簧(93)和外支架(3)贯串式联接,第一连接螺杆(92)的凸缘部设置为与压缩弹簧(93)接触式联接并且第一连接螺杆(92)的外端头设置为与主机壳(1)联接,
或,压缩弹簧(93)设置为柱式弹簧并且压缩弹簧(93)设置为与第一连接螺杆(92)套装式联接,压缩弹簧(93)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一连接螺杆(92)接触式联接并且压缩弹簧(93)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外支架(3)接触式联接,
或,过滤筒(10)设置为具有空气净化滤网的管状体并且过滤筒(10)的端口部设置为与通气管(6)联接,
或,线缆套(94)设置为工字形橡胶管并且线缆套(94)分别设置为与内隔板(4)和外隔板(5)贯串式联接,线缆套(94)分别设置为与位于风扇(8)的电源线、位于冷凝片(9)的电源线和位于计算机元件的线缆套装式联接,
或,支撑轴(95)设置为包含有轴部(951)和翼片部(952)并且轴部(951)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翼片部(952)联接,轴部(951)的端头设置为与主机壳(1)转动式联接并且轴部(951)的上端头设置为与接线盘(97)沉入式联接,轴部(951)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第二连接螺杆(98)螺纹式联接并且翼片部(952)的端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压线板(96)联接,轴部(951)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翼片部(952)设置为矩形板状体,翼片部(952)设置为沿轴部(951)的径向线延伸分布,
或,压线板(96)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压线板(96)的端头设置为通过螺栓与支撑轴(95)联接,压线板(96)的中间部设置为与位于主机壳(1)中的线缆接触式联接,
或,接线盘(97)设置为具有启动按键和插口体的圆形座状体并且在接线盘(97)的中心部设置有中间孔体并且接线盘(97)的中间孔体的下扩展部设置为与支撑轴(95)套装式联接,接线盘(97)的中间孔体的上收缩部设置为与第二连接螺杆(98)套装式联接并且接线盘(97)的插口体设置为与位于主机壳(1)中的线缆联接,
或,第二连接螺杆(98)设置为沉头螺栓并且第二连接螺杆(98)设置为与接线盘(97)贯串式联接,第二连接螺杆(98)设置为与支撑轴(95)螺纹式联接,
或,在线缆支撑板(99)的竖部上设置有长条孔体(992)并且在线缆支撑板(99)的横部端头上设置有叉口体(991),线缆支撑板(99)的竖部设置为与第二封板(20)接触式联接并且长条孔体(992)设置为与第三连接螺杆(90)套装式联接,叉口体(991)设置为与外接线缆联接,叉口体(991)设置为V字形槽状体并且叉口体(991)设置为沿支撑板(99)的横部间隔排列分布,长条孔体(992)设置为矩形孔状体,
或,第三连接螺杆(90)设置为沉头螺栓并且第三连接螺杆(90)设置为与线缆支撑板(99)贯串式联接,第三连接螺杆(90)设置为与第二封板(20)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其特征是:主机壳(1)、内隔板(4)、外隔板(5)、第一封板(7)和第二封板(20)与内支架(2)、通气管(6)、风扇(8)和冷凝片(9)设置为按照对计算机元件进行直吹降温的方式分布并且主机壳(1)、内隔板(4)、外隔板(5)、第一封板(7)、第二封板(20)、内支架(2)、通气管(6)、风扇(8)和冷凝片(9)与外支架(3)、弹簧片(91)、第一连接螺杆(92)和压缩弹簧(93)设置为按照吊挂架支撑的方式分布,主机壳(1)、内隔板(4)、外隔板(5)、第一封板(7)、第二封板(20)、内支架(2)、通气管(6)、风扇(8)和冷凝片(9)与线缆套(94)设置为按照套管固定的方式分布并且主机壳(1)、内隔板(4)、外隔板(5)、第一封板(7)、第二封板(20)、内支架(2)、通气管(6)、风扇(8)和冷凝片(9)与支撑轴(95)、压线板(96)、接线盘(97)和第二连接螺杆(98)设置为按照上置接口的方式分布,主机壳(1)、内隔板(4)、外隔板(5)、第一封板(7)、第二封板(20)、内支架(2)、通气管(6)、风扇(8)和冷凝片(9)与线缆支撑板(99)和第三连接螺杆(90)设置为按照线缆外支撑的方式分布,主机壳(1)的中心线、内隔板(4)的中心线、外隔板(5)的中心线、第一封板(7)的中心线和第二封板(20)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内支架(2)设置为沿桥架部(31)的竖部上下排列分布,两个弹簧片(91)、两个第一连接螺杆(92)和两个压缩弹簧(93)设置在桥架部(31)与筒壳部(11)之间,轴部(951)设置为与筒壳部(11)转动式联接,板部(71)设置为与筒壳部(11)联接,第二钩部(32)设置为与第一钩部(12)联接,容纳槽体(33)设置为与条部(25)联接,透漏窗口体(13)设置为与位于主机壳(1)中的线缆联接。
9.一种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是:由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实现了对冷却箱体的设置,由内支架(2)实现了对计算机元件进行迎冷却风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是:把具有计算机元件的电路板安装在竖架部(22)上,把计算机元件的线缆安装在线缆套(94)中,把风扇(8)的电源线和冷凝片(9)的电源线安装在两个线缆套(94)中,把具有计算机元件的线缆的线缆套(94)安装在内隔板(4)上,把具有风扇(8)的电源线和冷凝片(9)的电源线的第一个线缆套(94)安装在内隔板(4)上,把条部(25)插入到容纳槽体(33)中,从而把内支架(2)安装在外支架(3)中,把外隔板(5)安装在筒壳部(11)上,由外隔板(5)对管部(21)进行固定支撑,把具有风扇(8)的电源线和冷凝片(9)的电源线的第二个线缆套(94)安装在外隔板(5)上,把板部(71)安装在筒壳部(11)的前端敞口部上,把计算机元件的线缆、风扇(8)的电源线和冷凝片(9)的电源线通过压线板(96)安装在翼片部(952)上,把计算机元件的线缆、风扇(8)的电源线和冷凝片(9)的电源线与接线盘(97)连接,把接线盘(97)安装在轴部(951)上,把第二连接螺杆(98)安装在接线盘(97)和轴部(951)之间,从而把接线盘(97)固定在轴部(951)上,把第二封板(20)安装在筒壳部(11)的后端敞口部上,使第三连接螺杆(90)与线缆支撑板(99)分开,把线缆支撑板(99)向上提起,第三连接螺杆(90)在长条孔体(992)中运动,使第三连接螺杆(90)在第二封板(20)上进行转动,由第三连接螺杆(90)把线缆支撑板(99)固定在第二封板(20)上,把外接电源线、显示屏连线、键盘连线和鼠标连线与接线盘(97)连接,把外接电源线、显示屏连线、键盘连线和鼠标连线安装在叉口体(991)中,当按下接线盘(97)上的启动按键后,使计算机主机处于工作状态,计算机元件、风扇(8)和冷凝片(9)处于工作状态,冷凝片(9)对位于外隔板(5)和第一封板(7)之间腔体的空气进行降温,在风扇(8)作用下,冷却空气通过过滤网部(26)进入到管部(21)中,通过第一吹风孔体(23)和第二吹风孔体(24)喷射出气流,对竖架部(22)上的计算机元件进行降温处理,位于外隔板(5)和内隔板(4)之间腔体的空气通过通气管(6)和过滤筒(10)回流到位于外隔板(5)和第一封板(7)之间腔体中。
CN202111600301.4A 2021-12-24 2021-12-24 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和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43269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0301.4A CN114326966A (zh) 2021-12-24 2021-12-24 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和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0301.4A CN114326966A (zh) 2021-12-24 2021-12-24 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和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6966A true CN114326966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13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00301.4A Pending CN114326966A (zh) 2021-12-24 2021-12-24 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和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6966A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1396A (en) * 1997-08-12 1999-02-16 Shen; Tsan Jung Convection type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for computers that is adjustable with respect to a heat source
WO2000077601A1 (en) * 1999-06-11 2000-12-21 Wang Jiung Jung The heat-radiator of a portable computer's cpu
CN206133398U (zh) * 2016-08-25 2017-04-26 张靖召 一种高效散热的计算机箱装置
CN206610249U (zh) * 2017-04-13 2017-11-03 李旻昊 一种台式一体计算机专用多功能散热结构
CN206711004U (zh) * 2017-04-26 2017-12-05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机箱散热系统
CN207367136U (zh) * 2017-11-15 2018-05-15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计算机散热机箱
CN207744258U (zh) * 2017-11-23 2018-08-17 薛燕 一种服务器箱体
CN109116957A (zh) * 2018-10-30 2019-01-01 郑州迪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机箱用循环散热装置
CN208521232U (zh) * 2018-07-18 2019-02-19 西安鑫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具智能防盗、散热的计算机机箱
US10231034B1 (en) * 2018-01-03 2019-03-12 Dell Products L.P.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cable seal
CN109813064A (zh) * 2019-03-15 2019-05-28 东莞市国福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智能空气能烘干系统及其烘干方法
CN211698829U (zh) * 2020-05-07 2020-10-16 道铭远 一种计算机主机冷却降温循环结构
CN112332247A (zh) * 2020-11-16 2021-02-05 湖南宇尚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设备电力控制内部元件的固定与散热装置
CN213338588U (zh) * 2020-11-21 2021-06-01 付杨 一种具有防尘散热功能的计算机主机机箱
CN215264662U (zh) * 2021-07-23 2021-12-21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一种循环散热功能的台式计算机主机外壳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1396A (en) * 1997-08-12 1999-02-16 Shen; Tsan Jung Convection type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for computers that is adjustable with respect to a heat source
WO2000077601A1 (en) * 1999-06-11 2000-12-21 Wang Jiung Jung The heat-radiator of a portable computer's cpu
CN206133398U (zh) * 2016-08-25 2017-04-26 张靖召 一种高效散热的计算机箱装置
CN206610249U (zh) * 2017-04-13 2017-11-03 李旻昊 一种台式一体计算机专用多功能散热结构
CN206711004U (zh) * 2017-04-26 2017-12-05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机箱散热系统
CN207367136U (zh) * 2017-11-15 2018-05-15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计算机散热机箱
CN207744258U (zh) * 2017-11-23 2018-08-17 薛燕 一种服务器箱体
US10231034B1 (en) * 2018-01-03 2019-03-12 Dell Products L.P.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cable seal
CN208521232U (zh) * 2018-07-18 2019-02-19 西安鑫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具智能防盗、散热的计算机机箱
CN109116957A (zh) * 2018-10-30 2019-01-01 郑州迪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机箱用循环散热装置
CN109813064A (zh) * 2019-03-15 2019-05-28 东莞市国福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智能空气能烘干系统及其烘干方法
CN211698829U (zh) * 2020-05-07 2020-10-16 道铭远 一种计算机主机冷却降温循环结构
CN112332247A (zh) * 2020-11-16 2021-02-05 湖南宇尚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设备电力控制内部元件的固定与散热装置
CN213338588U (zh) * 2020-11-21 2021-06-01 付杨 一种具有防尘散热功能的计算机主机机箱
CN215264662U (zh) * 2021-07-23 2021-12-21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一种循环散热功能的台式计算机主机外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26966A (zh) 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和使用方法
JP5565660B2 (ja) ダクト型空気調和機
JP5397618B2 (ja) ダクト型空気調和機
CN213423281U (zh) 一种户外电表箱的快装底座
CN214124698U (zh) 一种大数据运算中心线缆归类结构
BRPI0613149A2 (pt) armário de controle elétrico
CN215835068U (zh) 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电气安装用金属线槽
CN215579768U (zh) 一种配电柜的翻盖结构
CN219780826U (zh) 一种高温控制箱柜体导热结构
CN215299820U (zh) 一种独立集成式安全配电柜
CN210074534U (zh) 一种智能空气开关专用的配置箱
CN213243339U (zh) 一种箱式壳体用通风散热结构
CN214959604U (zh) 一种抗震性能好的交换机柜
CN213367196U (zh) 一种防水折边物联电力配电柜
CN214069183U (zh) 一种方便清理内部灰尘的交流低压配电柜
CN217363648U (zh) 一种支持多种物联网通信协议的无线通信箱
CN216437750U (zh) 一种电力电子元器件安全防护装置
CN218632870U (zh) 一种防尘效果好的电控柜
CN213905974U (zh) 一种电表箱安装用水平定位结构
CN219876375U (zh) 一种电气控制设备
CN217934732U (zh) 一种节能型高低压开关柜
CN218548931U (zh) 一种冷却器用的空分预冷水泵变频控制装置
CN214337155U (zh) 一种防尘除湿低压控制箱
CN209642695U (zh)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网络科技用路由器
CN217112474U (zh) 多功能电能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